第三节 戏剧演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顿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27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戏剧演出
分类号: G241.3
页数: 5
页码: 224-228
摘要: 临川采茶戏是临川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临川采茶戏在明代茶灯戏的基础上。汲取抚州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抚州采茶戏在明末抚河戏雏形阶段,也有一部分艺人被官吏招去学唱吴音越调,影响了抚州茶灯戏的体制,促使临川茶灯戏很快脱离灯彩阶段,但当时演唱尚无完整情节的单台戏和小戏。该地区早就流行的宜黄戏,这一时期演唱的剧目有《三伢仔放牛》、《牛博士赶场》、《攀笋》、《捡春菇》等。由于采茶戏内容主要为民风民俗,临川采茶戏还停留在三角班状态,而此时作为临川地方传统戏一一抚河戏因上演正统剧目而得到发展。
关键词: 文娱活动 戏剧演出

内容

明末清初,上顿渡镇境内流行傀儡戏(又称木偶戏,巧线戏),在乡间寿庆,婚嫁、迎神、庙会、修谱时流动演出,所唱曲调有宜黄戏的二黄、西皮,也有赣剧的南北调、高腔等。大型剧目有《龙凤阁》、《乾坤带》、《全家福》、《百子图》等,小型剧目有《平贵回窑》、《洞宾戏牡》、《壮元游街》、《打金枝》等。临川采茶戏是临川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临川采茶戏在明代茶灯戏的基础上,汲取抚州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成。茶灯戏的繁荣在清康熙后期至乾隆年间,采用上顿渡地方方言,唱民间曲调,演民间喜闻乐见之事,因而群众基础广泛,传播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较广。
  明末清初之际,抚州盛产茶叶,采茶妇女一边劳动一边唱采茶山歌,后吸收民间舞蹈,在张灯时节,由幼童扮演游戏演变为茶灯戏。抚州采茶戏在明末抚河戏雏形阶段,还只是业余性质,艺人被称为“土伶”,多在家闲时活动,也有一部分艺人被官吏招去学唱吴音越调,渐趋繁荣。到乾隆二十年时,茶灯戏活动已盛行。这种茶灯戏每年在元宵张灯时节,便少年挟箫鼓,壮夫弄火球,结合为戏娱乐。清乾隆年间,大批湖北灾民进入赣北、赣东,带来了黄梅采茶戏的“三角班”形式,影响了抚州茶灯戏的体制,促使临川茶灯戏很快脱离灯彩阶段,形成了一旦、一丑、一坐堂(锣鼓手)的早期三角班,但当时演唱尚无完整情节的单台戏和小戏。其发祥地在宜黄、临川、崇仁、乐安四县的交界地区。该地区早就流行的宜黄戏,为抚州“三脚班”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借鉴条件。到乾隆后期,这种三角班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逐渐丰富了情节,增加了小生行当,形成正式的“旦”、“生”、“丑”三角班,形成正式的“三角班”。这一时期演唱的剧目有《三伢仔放牛》、《牛博士赶场》、《攀笋》、《捡春菇》等,内容多表现劳动人民朴实勤劳的生活情趣及纯挚的情感。
  由于采茶戏内容主要为民风民俗,曲调通俗流畅、柔靡婉丽,被封建士大夫们视为郑卫之音,因而遭到官僚大夫的禁视。为“正”风俗,三角班采茶戏长时间被严厉查禁,以致萎顿受挫,戏班纷纷被迫解散,不少艺人改弦学唱宜黄戏。直至清末,临川采茶戏还停留在三角班状态,仅存的一些只能隐蔽性地零星活动。而此时作为临川地方传统戏一一抚河戏因上演正统剧目而得到发展,四五个班社在临川同时并存并呈不断扩大趋势。鸦片战争以后,由于经济衰退,官府对民间艺术活动查禁一度略有疏松,受大剧种大班社的影响,“三角班”逐渐发展为“半班”,人员由三个增至七八个,角色增加了花脸老生行当,生旦净末丑齐全,伴奏乐器增加了二胡、三弦、笛子、唢呐等,在乡间演出。这一时期发展速度缓慢,演出只停留在公开与半公开状态。直至1934年,临川荣山的周仙斋、汪筱莲邀集崇仁县航埠采茶戏著名艺人张佑民,组建起临川采茶戏的第一个职业半班“佑民堂”,演出了重要传统大戏如《毛洪记》、《蔡鸣凤辞店》等,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尔后,二十人左右的职业半班相继成立,开始演出连台戏和整本戏。重新崛起的三角班扩展了戏剧内容和艺术形式,在乡间集镇渐趋活跃,吸引了一批其他戏剧艺人如临川傀儡戏的部分老艺人加入“半班”演出,并将本剧种的大量剧目、伴奏曲牌和一些唱腔带进了采茶戏,使临川采茶戏出现兴盛的浪潮。抗战胜利后,丰城、高安的丝弦班进入抚州,同临川“半班”艺人汇合,又给采茶戏带来了“本调”、“小花调”等新腔,与本地单台调、会田调相结合,分别发展为抚州“本调”和“抚调”。此后,半班便以临川为中心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资料记载,临川采茶戏传统剧目有近200个,早期代表性传承人有前恢宗(1860生于临川展坪)、全百达(1879年生于临川连城乡)、许海仔(1890年生于临川河西乡)、周仙斋(1902年生于临川荣山乡),另有欧阳逢春、熊元生等。
  临川采茶戏唱腔,大都来自民歌小调,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其传统的唱腔是专曲专用的曲牌体腔调,后经发展创新,已出现大量板腔体唱腔。它的词格一般为上下对偶的五字句、七字句或者十字句乐段。旋律特征为字多腔少,简洁明快,每一唱段的行腔与地方语言的音调结合甚密,似吟似诉,颇具说唱音乐之风格。临川采茶戏唱腔以纯正的临川话为语言标准。演唱时分男女分腔都用本噪,特别要求吐字的清晰与运腔的圆润。总体唱腔可分为戏曲正调、戏曲杂调和民歌小调三类:
   戏曲正调——系扳腔体腔调,有本调、抚调、单台调、川调四种。本调是吸收丰城丝弦班的本调,掺合本地单台调等发展而成的。它是上下句结构的征调式唱腔,男、女分腔,有正板(亦称“长韵”)、简板、叠板、快板、倒板、摇板、散板、清板、哭头等板式。抚调是由本地会母调掺合高安丝弦班的小花调发展而成。它是上下句结构的宫调式唱腔,有男腔、女腔和丑腔的区分,并和本调一样,具有丰富的板式。单台调是本剧种最老唱腔,不分男女腔,但有四句三韵和两韵,正弦(征调式)和反弦(宫调式)的区别,还有简板。川调是由外来川调掺合单台调和双劝夫调的简板发展而成。它男女腔调略分,具有征调式和宫调式两种收腔法,还有征调式和羽调式两种简板。
   戏曲杂调——主要是三脚班小戏中的腔调,一般以戏名为曲名,如“三伢子放牛调”、“捡春菇调”、“卖樱桃调”、“卖花线调”、“双劝夫调”、“下南京调”、“王妈妈骂鸡调”、“补背褡调”等等。还有一部份则是三脚班后期吸收来的“南词”、“北词”、“信调”等等。另外,还包括一些吟唱音调。
   民歌小调——除一部份单台戏用的小调,如“数天下图”、“打哩莲花”、“想郎”、“打彩”等以外,还有“十二月采茶”、“铜钱歌”、“十杯酒”、“照花台”等等。一般作戏中插曲用。
  临川采茶戏因脱胎于灯彩歌舞,故以反映短衣罗裙的小人物见长。其艺术特点是: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生动恢谐、通俗易懂;唱做朴实,亦歌亦舞,活泼风趣。其表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尤其小生小丑的扇子功、小丑的矮子步、小旦的手巾功,都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既有淳朴的民间艺术韵味,又有个性鲜明的表演特色。如小丑的矮子步,动作幽默有趣,形象逼真,而且变化很多,有“猴拳步”、“蛤蟆跳”、“涉水步”、“鸡公啄米”、“猴子跳圈”、“懒猫抓痒”等。又如小旦的手中功,运用大手帕,配合手眼身法步,或揉搓、或抛甩、或掩面、或飞转,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绪。再如小生(小丑)的扇子功,既有单手打,又能双手双肩打,有时绕指而转,有时空中抛耍,左右开合,上下翻飞,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临川采茶戏的许多表演动作和舞蹈,如小旦的梳妆挑帘、床前驱蚊、绣花纳底、缝补浆洗、摘茶采桑、开(关)门、云手、鹞子翻身等身段表演,小丑的挑担推磨、赶牛锄地、撑船推车等身段表演均十分细致逼真。在三角班小戏中,上述特点尤为突出。发展到“半班”演出大戏后,向古老剧种学习袍带戏的表演程序,同时也吸收了歌舞话剧的养料,使其既能演传统戏又能表现现代生活。
  临川采茶戏讲究唱做并举。手势、眼神、身段、步法配合协调。旦角的基本步法有“云步”、“碎步”、“踮步”、“跪步”、“蹉步”、“小碎步”等;生角有“方步”、“蹉步”、“跪步”、“快蹉步”等;丑角有“矮步”、“跳步”等。丑角除矮子功外,有时还表演板凳功以及“虎跳”、“前仆”等各种滚翻动作。生、旦有时也要表演“抢背”、“劈叉”、“卧云”、“乌龙绞柱”等地毯功。
  临川采茶戏,土生土长,健康质朴,乡情浓郁;临川采茶戏唱腔,大都来自民歌小调,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唱腔以纯正的临川话为语言标准,特别要求吐字的清晰与运腔的圆润。唱词和念白,大量运用民间俗语和歇后语,通俗易懂,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生活气息。它的词格一般为上下对偶的五字句、七字句或者十字句乐段。旋律特征为字多腔少,简洁明快,每一唱段的行腔与地方语言的音调结合甚密,似吟似诉,颇具说唱音乐之风格。因脱胎于灯彩歌舞,故以反映短衣罗裙的小人物见长。其表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内容多表现劳动人民朴实勤劳的生活情趣及纯挚的情感。
  新中国成立后,临川采茶戏得到迅速发展。1951年建立了临川地方剧团,随后各县专业采茶剧团相继成立,群众业余采茶剧团也遍布乡村。1954年,临川举行全县业余采茶戏会演,14个业余剧团演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十余个传统剧目,并改编演出现代剧目《放下你的鞭子》、《夫妻学文化》和《两兄弟》等,临川采茶戏的发展融入了新的剧目内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松林》、《梅香》、《秧》等一大批剧目蜚声省内外,多次进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接见。1979年以后,临川采茶剧团拥有的人员、设备和演出的质量等都达历史最好水平,是临川采茶戏又一辉煌时期,整理上演了一大批优秀剧目,《浊浪丹心》、《龙吟虎啸》等在省地戏剧界享誉甚高。《翠竹青春》、《这山望到那山高》、《鸡缘》等戏在全国及省调演中轰动一时屡夺大奖,涌现出像易兰英(女)、万安安(女)、单东阳和民间剧团的元屎眼、朱旭东、小丑、付青青、短子何桂花(女)等表演艺术名家,深受抚州市民的喜爱。2001年,在全国第四届艺术节上,一出《县官下乡》光芒四射,独占文化部“群星奖”鳌头;2004年,在全国第七届艺术节上,传统地方小戏《王妈妈爱鸡》,从全国186个参赛剧目中脱颖而出,再夺“群星奖”桂冠。临川采茶戏的足迹远涉北京、上海、湖南、湖北、福建、浙江和台湾等省市。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在抚州的各类艺术中均为之最。
  进入新世纪以来,古老的临川采茶戏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20l1年在全国第四届艺术节上,《县官下乡》获文化部所颁全国第十一届“群星杯”金奖,在全市城乡共演出375场,观众达18.6万人次。2ll4年在全国第七届艺术节上,传统地方小戏《王妈妈爱鸡》从全国186个参赛剧目中脱颖而出,再夺“群星杯”桂冠。此外,一些剧团、剧社积极采取现代化手段积极整理恢复、排演摄制地方戏影牒,拍摄制作临川采茶戏影牒50部,在民间销售传播,如《蠢子卖鞋》、《斑鸠接姐姐》、《蔡鸣凤辞店》、《鸡缘》、《毛洪记》、《春草闯堂》、《追鱼》及《狸猫换太子系列》等等,这些影牒的出版发行,对弘扬、推介临川采茶戏这一地方剧种,抢救性地存留一批采茶戏老演员的表演艺术取到了重要作用。
  临川区采茶剧团临川区采茶剧团成立于1998年3月,是在原抚州市采茶剧团和临川县采茶剧团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隶属于临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原抚州市采茶剧团于1953年8月成立,原临川县采茶剧团于1958年10月成立,皆隶属文教局,1985年始隶属文化局。
  临川市采茶剧团有着光荣的传统和历史。这个团长年坚持上山下乡,送戏到农民家门口,他们的“板车舞台”在70年代全省闻名,1981年获得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中共党组织
   一、中共临川县采茶剧团支部委员会
   书记:饶尚迈(1961.5~1962)何继勇(1981.7~1988.10)
   胡龙水(1992.5~1998.3)
   二、中共抚州市采茶剧团支部委会员
   书记:梁斌(1966~1968)饶孝勇(1968~1971)
   万兰娇(1972~1977)张秀全(1977~1978)
   任家遂(1978~1982)陆隆盛(1983~1984)易兰英(1984~1985)余志华(1985~1987)
   王瑞祥(1987~1988)万安安(1988~1987)
   副书记:王瑞祥(1985~1987)
   三、中共临川市采茶剧支部委员会
   书记:万安安(1998.3~2004年 )游景
   行政机构
   一、临川县采茶剧团
   团长:饶尚迈(1958.10~1962)
   革委会主任:付宗祥(1966.12~1967.10)
   团长:谢振瑜(1978~1979)梅泰和(1979.12~1981.6)
   何继勇(1981.7~1985.8)桂绍仁(1985.9~1988.10)
   胡龙水(1988.10~1992.5)张天华(1992.5~1992.1l)
   黄荣顺(1992.11~1998.3)
   副团长:付宗祥(1960.6~1962)
   革委会副主任:万盛龙(1966.12~1967.10)朱勤龙(1966.12~1967.10)
   邹兴龙(1966.12~1967.10)
   副团长:周希竖(1979.12~1981.6)付补金(1979.12~1988.10)
   熊啸空(1979.12~1985.8)汪高发(1988.1l~1998.3)
   吴德春(1988.1l~1998.3)
   二、抚州市采茶剧团
   团长:裘宗润(1953~1955)莫志贤(1955~?)
   莫志贤(1966~1968)
   宣传站站长:秦浩德(1968~1969)
   革委会主任:刘鼎荣(1969~1974)
   团长:张秀金(1977~1978)任家遂(1978~1982)
   易兰英(1983~1988)万安安(1988~1997)
   副团长:许友发(1953~1955)万兰生(1955~?)
   胥圆生(1955~?)梁斌(1955~?)
   革委会副主任:张瑛(1969~1971)马根和(1971~1972)
   张秀全(1974~1977)易兰英(1974~1977)
   副团长:莫志贤(1977~1985)易兰英(1977~1982)
   饶兴华(1977~1985)万安安(1983~1988)
   游景熙(1987~1997)严高陵(1994~1997)
   三、临川区采茶剧团
   团长:万安安(1998.3~ )
   副团长:游景熙(1998.3~ )严高陵(1998.3~ )
   吴德春(1998.3~ )汪高发(1998.3~ )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上顿渡镇志》

出版者:中共临川区上顿渡镇委员会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

阅读

相关机构

临川区采茶剧团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