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境内主要商业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顿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219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境内主要商业机构
分类号: F715.2
页数: 3
页码: 176-178
摘要: 本文介绍上顿渡镇境内供销社、食品站 、个体商业和摊贩 等主要商业机构。
关键词: 上顿渡镇 商业机构

内容

第一节供销社
  1950年,随着党抓基层政权的同时,为了急治战争创伤,安定人民生产生活,成立了上顿渡供销社。初名消费合作社,1951年改称临川县二区(上顿渡)供销社,1959年改称国营商店,1962年夏复改称临川县上顿渡供销社。当时在上顿渡圩大街上,利用征收的公产和租赁部分私店私房计21间,分设收购和百货供销门市部,有铺面3个,仓库3个,职工8人。供销社面向农村,为满足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每年适时供应大量日用生活用物,组织大量的农药、化肥、薄膜等农用物资,及时大量收购棉花、油料、鸡、鸭、禽蛋、黄狼皮等农副产品,有力支援了农、工、副业生产,支援了国家建设,有力控制了奸商投机,稳定了市场物价,活跃了城乡经济,购销方便,买卖公平,价格合理,在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巨大影响下,投资入股的信心更足。1968年11月起,先后改名为临川县上顿渡生产生活资料站和临川县上顿渡国营商店,1973年10月复名为临川县上顿渡供销社,1978年10月归属临川县供销社,1995年4月更名为临川市上顿渡供销社,现已倒闭。
  1982年上顿渡供销社有职工总人数67人。其中固定职工59人,临时职工4人,计划外用工4人。门市部19个。其中南货门市部5个,布足门市部3个,百货门市部4个,针织门市部2人,文具门市部1个,五金门市部1个,杂品门市部1个,生资门市部1个,收购门市部1个。仓库:3个。其中南货仓库1个,百货仓库1个,生资仓库1个。二楼饭店1座(包括餐厅1个,厨房1个,住宿床铺100张)。糕点加工厂1个,汽水加工间1个。分仓1个。(1983年建2层楼房一座面积410平方米。其中南货、百货门市部各1个)。1983年新建三层百货大楼一座,面积930平方米)。经营有南货、百货、布匹、五金、文具杂品、生产资料、饮食。加工业务有糕点、汽水、棉花加工等。1983年社员入股6165户,入股股数7068股,金额14,136元。
  1954年、供销社附设农村土特产品和废旧物资收购门市部。主要收购废旧物资如破铜烂铁、铅、锡、铝、镍、布气、腭底、棕衣、麻网、玻璃、瓶罐牛角、蹄壳、猪毛、羽毛、猪骨、牛骨、等一切日用废旧物资,收购门市部,根据国家统一价格,分门别类,大量收购。这些废旧物资,在旧社会底不收不管,弃若敝履,建国后,得到普遍收集,受到充分利用,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生产资料,为农民增添了不少财富。
  肠衣是上顿渡历来盛行加工产品,一般100斤毛猪肠衣0.8元,其他有蛇、黄鼠狼皮,近年捕捉者少,曾一度大量收购活狗。野生植物,如金艮花、水杨柳、家种薄荷、菊花、并适时收购桔壳。土产以牛皮、猪皮、家禽、鲜蛋、狗皮、蜂蜜、冬季黄鼠狼皮较好,和少量油料、梓子(乌白籽)山休籽。苎麻、金艮花等。
   第二节食品站 解放前,上顿渡生猪、禽、蛋由私营商贩经营。1955年3月实行猪、禽、蛋派购,将任务下达到各大队、生产队,实行计划收购。1958年至1961年受“共产风”影响。强调社队集体养猪,限制社员私养,市场上肉禽蛋供应紧张,人均猪肉消费1959年11市斤,1960年减少4.2斤,1961年仅为2.04市斤,1962年起实行猪肉定量凭票,城镇居民每人每月1市斤,国庆、元旦、春节加供一定数量的猪肉,家禽和禽蛋饮食行业和机关食堂用肉,实行凭票供应,会议用肉,则临时批拨。 生猪鸡鸭鲜蛋等任务指标数到户,毛猪按重量定等级价格付款,并由收购站发给油、肉供给购买凭证,有一个时期,还发给超任务的奖励肥料,肉食供应,除上缴生猪任务外,每逢圩集节日,食品站按供应量、售供公社、直属单位和各交售生猪者户的凭票证,家禽鲜蛋按季收购上缴。1981年以前上顿渡生猪、家禽、鲜蛋这些食品的购销都是和供销社联在一起的。长期以来经营猪肉,家禽、地方财政都给予政策性补贴,即每售1公斤猪肉,补0.44元,售1只家禽,补贴0.80元。1985年2月,取消猪、禽、蛋的派购,取消肉票,放开猪肉价格,实行议购议销,敞开供应后,改暗补为明补,直接发给居民补贴。
   1980年食品站收购的生猪价格 市斤/元
   1982年供销社收购家禽、禽蛋价格
   1979年前后粮油中等购销价格情况 100斤 元
  第三节个体商业和摊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推行生产责任制,工商业允许个体经营,1980年间上顿渡圩,先后有黄松元、江海女、邹晋宗等三户申请登记,经营南货店,茶馆2家,小吃部2户,什货摊贩4个。他们在市场管理下,交缴税利,公平买卖,方便了群众,繁荣了市场,营业不断扩大。街道杂货,手工修理,饮食摊贩,不断增多。
  1981年108号文件《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和1983年21号文件《关于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若干问题试行规定》先后下达后,个体工商业得到进一步扶持,加快了发展。1983年10月,上顿渡行管所在“县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协会”的具体部署下,通过筹备代表大会(到会代表65人:其中上顿渡22人、云山15名、罗针13名)选举产生了委员7名,正式成立了“临川县个体劳动者协会上顿渡分会”。分会管辖上顿渡、罗针、云山三社范围内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截至83年底,经核准发证的232户,从业人员300人,其中商业181户,修理业26户,手工业7户、饮食服务业7户,其他行业11户。分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4人。
  1983年放宽政策,允许完成国家统,派购任务后的一、二类物质进入集贸。允许农民从事长途贩运。从此以后圩场贸易又渐渐繁荣兴旺。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上顿渡镇志》

出版者:中共临川区上顿渡镇委员会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