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顿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216
颗粒名称: 第四篇 商业
分类号: F717
页数: 11
页码: 171-181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成形,2000年以来,上顿渡商业贸易突飞猛进,到2008年底,全镇商业网点已达1600个以上。从业人员2万余人(含公司企业)、行业俱全,商品应有尽有,主要商品有:百货、南货、服装、鞋帽、五金交电、粮油、食品、烟酒、文化用品、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汽车、农机农具,种籽、农药化肥、水泥建材、医疗、家俱等,服务行业主要有:交通运输,宾馆酒店、小吃饮食、理发、修理、网吧、打字、复印、娱乐、歌舞、摄影照相、医疗卫生等。
关键词: 上顿渡镇 商业经济

内容

第一章解放前后上顿渡商业
  上顿渡原名龙津镇,为临川区委、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一城三镇(上顿渡镇、温圳镇、李家渡镇)主体商贸市场之一。1995年与抚州市合并为临川市。上顿渡为上顿渡区(县级区)驻地。
  宋代以后,镇内商贸市场发展迅速,靠镇河岸有木竹行、粮食行,南百货20多家。街头零星摊点林立、露水为圩。清康乾时期,水运便利,粮、木、土布与李家渡的夏布、毛笔和温家圳的运输行业互相沟通,营运频繁。
  民国初期,镇内商店发展到100余户。民国16年(1927年),店铺坐商有200多家,肩挑小贩,沿街叫卖。农副土产市场分部在浮桥、竹林村,产品有米谷、土布、竹木及耕牛猪禽蛋等。历来以粮食销售为大宗,据考察,每年从上顿渡运往上海的大米达1000万斤以上。
  民国23年(1934年),镇内商业有夏布、木竹、粮食、皮毛、染料、瓷器、纸张、旅馆、神香、鞭炮等350户,网点分部在正大街、外河街、麒麟阁一带。资本雄厚的有阜丰、太丰、永贞利粮行、江亿兴、黄兴华、黄罗喜布店20多户,小本经营的夫妻店为多数。
  民国31年(1942年),日军进犯,镇内商店关闭殆尽。民国34年(1945年)冬,商店有所恢复,仅饮食店有20多家,小吃摊点30多个。建国前夕,由于内忧外患,物价飞涨,商店300来户,但半开半关,市场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镇内私人商户由300多户发展480多户。同福斋(糕饼店)、普新居、怡心楼(饮食店)等老店、名店、罗家巷牛杂一条街远近闻名,生意红火。传统名菜还有红烧牛肚皮、银鱼藕丝、水豆腐,市场走俏,特别是水豆腐有“走尽天下路,找不到上顿渡的水豆腐”的赞誉。1955年私营饮食服务网点发展到150多户,其中旅馆36户,饭菜馆45户,粉面摊60多户。对私改造中,合并为公私合营1户;合作商店(小组)18户,从业人员280余人。1956年成立国营食品经营机构网点增多,国营商业服务人员达200余人。
  1968年,临川县治迁人该镇,县商业局、供销社随迁组成新的商品调配批发中心市场。商业网点集中十字街口。1975年以后商贸业务购销金额为79.21万元。1980年饮食服务业经营收入180万元,比968年增长近3倍。
  1986年,镇内兴建的综合型商贸市场“农村大世界”,建筑面积为12400平方米,可容1.5万人进行交易活动,日上市平均3000余人,成为全县商品交易中心市场。场内店铺35家,全镇人口35250余人。
  1987年国营商业、物资、医药、外贸系统14个公司,经营网点119个(批发网点30个,零售网点89个),职工1141人,营业额4611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6.12%。县城先后建立商品交易综合市场38个,农产品交易市场45个,牲畜市场16个,木竹市场15个,水果市场2个,还有鞭炮焰花专业市场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
  1989年,国营商业8大公司,11个批发点,51个零售点,购销业务为全县各镇之首。
  上世纪90年代,上顿渡市场经济发展迅速。1993年县办镇办各类商店867家,其中国营56家,集体198家,个体613家。每年农历五月初十,是定期的龙船庙会,赶会群众达7-8万人,日商品交易金额500万元以上,1995年镇内商品购销额为4500多万元。1997年镇内购销总额为5100万元。
  1998年,全镇商品经营网点20个,272人。其中百货服装网点5个,156人;针织鞋帽网点4个,30人;煤炭销售点6个,24人;五金交电网点5个,62人。2000年全镇商品经营网点减至15个,人员减至204人。
  2008年全镇商店经营网点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成形,2000年以来,上顿渡商业贸易突飞猛进,到2008年底,全镇商业网点已达1600个以上。从业人员2万余人(含公司企业)、行业俱全,商品应有尽有,主要商品有:百货、南货、服装、鞋帽、五金交电、粮油、食品、烟酒、文化用品、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汽车、农机农具,种籽、农药化肥、水泥建材、医疗、家俱等,服务行业主要有:交通运输,宾馆酒店、小吃饮食、理发、修理、网吧、打字、复印、娱乐、歌舞、摄影照相、医疗卫生等。
   洪客隆百货座落在玉茗路,是上顿渡最大的商场。
  新城农贸市场是上顿渡最大的商贸市场,有个体摊位400余个,其次有农村大世界农贸市场,有摊位203个,河滨农贸市场,有摊位97个。这三农贸市场供应着上顿渡12万人口的日常生活品。
   临川县上顿渡建国前夕部分老店(商行)名录第二章解放前上顿渡的粮食行业
  上顿渡镇原为临川县的四大集镇之一步现是县城所在地。解放前,既是通往崇仁,宜黄,乐安三县的水陆交通要道,又是三县农民生产的粮食销往外地的必经之路,所以上渡顿镇便成了粮食的集结地。
   一、粮行的发展及其规模
  民国初期,上顿渡镇经营粮食业的有23家,其中有太丰、同新福两家粮食加工厂,但是由于当时民族工商业还不发达,粮食加工多使用原始:工具,主要依靠水碓、风车、木砻、竹砻、碾子等。所以年经营能力只有六、七千担(稻谷每担120市斤,大米每担150市斤),加上资金短缺,销售渠道不畅于外销仅限于本省南昌、九江、景德镇、鄱阳等上。数地区。因此这个时期粮食的购销量还比较小,年经营量最小的只有100担左右,资金不足100元(银元),最大的年经营量也只是1,000担左右,资金不过2,000元。
  民国十五年(1926年)以后,随着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粮食业带来了生机。粮食经营户逐渐发展到60余户,其中有加工厂5户,六尘行5户(六尘行兼营大豆飞草籽等其农产品,而一般粮行只能经营大米一种)。粮食业年经营量由过去的了几千担上升到几十万担,有资金近百万元。比较大的粮商有:大有恒、阜丰两家,年经营量都在万担以上,粮食加工也用机器取代了古老的手工操作,有粮食动力加工机器8台,日加工粮食1,000多担。除销售到本省各地外,还远销汉口、浙江、上海等地。这时,粮食业生机旺盛,是为鼎盛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日寇入侵,特别是南昌沦陷,主要交通线中断。这时期的粮食贸易很不景气。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日寇窜扰上顿渡,残酷实行“三光”政策,放火烧毁了店房百余幢,使上顿渡镇的粮食业陷于绝境。
  抗战胜利后,粮食业又有所复苏,到解放前夕有粮食经营户70多家,其中有加工厂9家。但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各种苛捐杂税,压得粮商抬不起头,加上伪币大量贬值,这时的粮食经营户,虽然比大盛时期多,然而资金远没有大盛时期足。一些粮商只能维持生活,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二、粮行的类型及经营管理 上顿渡的粮栈,经营类型有两种:二种是独资经营,另一种是合资经营。合资就是股东合伙开店,投资者分为干股和湿股。干股不参加经营,只分红;湿股参加经营管理,工作有报酬,又可分红。
  解放前粮行的管理比较严格,有一种套管理办法。他们都分设有前柜,中柜、后柜。前柜由伙计经营零售业务,招揽客商;中柜由经理与客商洽谈批发业务;后柜是粮食加工厂房,由专人将收购的稻谷加工成大米。业务量较大的粮行都设有自己的机米房,不需要到外面加工厂加工,业务量较小的粮店只能将稻谷脱壳,还需要将脱完壳的稻谷运往加工厂加工。
  同时,各店都设有经理、师爷、街师、水客、头柜、二柜、伙计、大事、徒弟等工作人员。经理管理整个粮店,街师负责掌握市场行情,购销、调剂余缺5师爷即会计,又称管帐先生,负责管理帐目,筹划资金的使用,水客即采购员夕负责采购,推销商品,伙计即店员,在柜内招呼零售生意,徒弟于杂活,规定三年为学徒期,一年参师。学徒期间不发薪金,但吃饭飞理发等另用钱由店主负担,第四年作为帮师,小有报酬,从第五年开始,才能写其他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店员的雇用都是通过同行人或亲戚朋友介绍而来,雇用期为一年,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农历)老板请伙计(店员)吃饭,决定下年留写走,如果叫某个伙计走,请他坐在桌子上方,说明下年不再留用,正月初三(农历)开始结帐离店。伙计在雇用期间有不轨行为,老板随时都可以辞退。学徒工不一样,必须满三年,一般采取批评教育。老板对需要继续留用的人员,在平时支取薪金时,酬借可放宽,适当超支,年终结算,其超支部分全由店内报支,对于要辞退的人员则予限制。老板在年终根据企业盈亏情况,给予店内人员适当的红包,作为过年之礼。对企业贡献大的店内人员,老板会给予特别奖励,徒工视其表现给予一定的压岁钱。
  对于店内人员生病,店主给予报销医疗费,生病期间工资照发;对长期生病人员,老板到期予以辞退,并发给一定数量的安置费。病故或因工死亡者,店里负责安葬,并发给抚恤费(抚恤费多少视与老板的交情深厚而定)。
  在粮食贸易方面,各行栈根据本店业务大小情况,采取的方法各有不同。业务大的行栈,每年秋后直接派人到产区采购粮食。不仅货源有保证,而且成本低,质量好,有时还可以赊购。在销售方面,长期派有“水客”(采购员)在外妒及时勾通市场信息,使粮食销售能得到理想的价格。一些业务量较小的粮店,一般在就地集市上进行收购,另外也通过各伢行招采粮农到店里进行收购,价格当面协商决定,销售则以就地销售为主。
  由于上顿渡粮食业从附近农村及外地收购来的粮食,大都用来外销,而且数凰越来越大。因而每年春夏之际,青黄不接之时,连成市场厶零窃粮食供应紧张。加之这时的粮价,一日数涨,粮商囤积居奇,使得升斗小民无以为炊,陷入困境。
  民国十九年(1930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市场粮食供应紧张,粮商哄抬米价。一些小市民和附近农民买不起这么贵的粮食,因而引起一场饥荒,迫使他们自动组织起来,上街游行示威,围攻粮店,要求降低粮价。为了解决冲突,商会被迫决定,调用义仓谷(地方粮商筹集储存的粮食),不够之数则由各大粮商摊派,由商会统一标准价格,统一销售,并规定每个人的购买量。使得附近农民和小市民勉强度过难关,一场风波始告平息。
   三、粮行的同业公会
  在清朝末年上顿渡就有一批粮食经营户,但政府没有设立工商管理机构。粮商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自行组织了粮食行业公会。当时没有具体机构,只推选一个负责人。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间才正式成立了龙津(上顿渡镇)粮食业同业公会。同业公会设有理事长1人,监委2人,委员6人,没有专职人员。凡是经营粮食业的人员都是同业公会会员。
  同业公会的经费来自会员。会费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各缴多少,得根据同业公会实际开支情况而定。同业公会每五年换届,:特殊情况可以提前或延长,由商会帮助换届。担任理事长的人员都必须是在同行业中有点声誉的老板。龙津粮行同业公会先后担任理事长的人有:郭节荣(大有恒米行经理)飞黄贞祥(贞记米店老板)、饶子恒(饶大盛米店老板)、黄加华(黄利生米店老板)等人。
  最后一任理事长黄加华,他任职期间正是国民党政府临近崩溃,市场通货臌胀,伪币大量贬值的时候。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由法币改为金元券。金元券票面较大,粮商找零感到不便,这时同业公会经黄加华同意,印发了一种“临时流通券”,票面为伍分、壹角,共发行五百元,为做生意找零用。当时在上顿渡设有三家这种临时流通券兑换处(贞福斋食品店飞义丰粮行、河西新新锅炉厂)。开始这种临时流通券只限于同行业使用,后全镇通用。这种票券因未经政府批准发行,流通不到三个月有人告发,被临川法院责令停止使用。一九四九年上顿渡解放,同业公会积极沟通人民政府与同业人员的联系,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援解放军向西南进军和教育会员遵纪守法等方面均做了一定的工作。
   四、精通粮食业务的能手
  上顿渡的粮食业历史悠久,加上全行业几乎是清一色的本地人,有两个声望很高的粮商,一个是“大有恒”米行经理郭节荣,他原先是义丰米行的学徒,学徒期间白天学习做生意,晚上刻苦学习文化、苦练珠算,学得了一身做生意的好本领,练得一手过硬珠算。离开了义丰米行后,于民国十四年邀请了同行尧节喜、管西甫、傅会孙合资创办了“大有恒”米行,店面座落在正大街中段。共有股东8户”开业后由于善于经营管理,对市场行情看得准,重奖有功人员,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傲性,股东之间以义为重,团结一致,共同创业,使得生意越做越兴隆。发展到最盛时期,年经营能力二万多担,拥有资金十几万元;店内有伙计13人,临时人员20人,碾米机2台,计32匹马力,日加工量达到150担。郭节荣在“大有恒”米行担任经理期间,经常深入货源产地,了解货源情况,预测市场的未来行情。特别是对于稻谷,从颗粒大小、形状、谷色深浅、谷壳厚薄、色泽光暗等都根据产地做过详细的比较,掌握了各地产品的特征。随便取米—包稻谷样品,经其仔细看过,就能说出是那个品种,何地产。再将稻谷放在手中一捏就能说出该品种稻谷护出米率。在稻谷的储存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每年都要储存上万担稻谷在仓库,从没有发生过霉烂变质现象。
  另一个是阜丰米行老板邓新梧。阜丰米行是清末由邓新梧独资创办的,座落在正大街。年经营能力在一万担以上,拥有资金十万元。店内有伙计9人,水客2人,大事2人,临时工29人,有24匹马力粮食加工机器1台。邓新梧善于精打细算,在经营上采取批、另兼营,薄利多销的原则,来招揽业务。为了打开外销渠道,他经常不断深入上海、浙江等地了解市场行情,熟悉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在业务交往中重信誉,讲信用,深受同行的尊重。随着资金不断扩大,邓新梧于土地革命初期抽走十万资金到上海开办冰糖厂,只留下少量资金由其弟邓南甫维持店里生意,从此邓新梧离开了上顿渡。第三章境内主要商业机构
   第一节供销社
  1950年,随着党抓基层政权的同时,为了急治战争创伤,安定人民生产生活,成立了上顿渡供销社。初名消费合作社,1951年改称临川县二区(上顿渡)供销社,1959年改称国营商店,1962年夏复改称临川县上顿渡供销社。当时在上顿渡圩大街上,利用征收的公产和租赁部分私店私房计21间,分设收购和百货供销门市部,有铺面3个,仓库3个,职工8人。供销社面向农村,为满足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每年适时供应大量日用生活用物,组织大量的农药、化肥、薄膜等农用物资,及时大量收购棉花、油料、鸡、鸭、禽蛋、黄狼皮等农副产品,有力支援了农、工、副业生产,支援了国家建设,有力控制了奸商投机,稳定了市场物价,活跃了城乡经济,购销方便,买卖公平,价格合理,在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巨大影响下,投资入股的信心更足。1968年11月起,先后改名为临川县上顿渡生产生活资料站和临川县上顿渡国营商店,1973年10月复名为临川县上顿渡供销社,1978年10月归属临川县供销社,1995年4月更名为临川市上顿渡供销社,现已倒闭。
  1982年上顿渡供销社有职工总人数67人。其中固定职工59人,临时职工4人,计划外用工4人。门市部19个。其中南货门市部5个,布足门市部3个,百货门市部4个,针织门市部2人,文具门市部1个,五金门市部1个,杂品门市部1个,生资门市部1个,收购门市部1个。仓库:3个。其中南货仓库1个,百货仓库1个,生资仓库1个。二楼饭店1座(包括餐厅1个,厨房1个,住宿床铺100张)。糕点加工厂1个,汽水加工间1个。分仓1个。(1983年建2层楼房一座面积410平方米。其中南货、百货门市部各1个)。1983年新建三层百货大楼一座,面积930平方米)。经营有南货、百货、布匹、五金、文具杂品、生产资料、饮食。加工业务有糕点、汽水、棉花加工等。1983年社员入股6165户,入股股数7068股,金额14,136元。
  1954年、供销社附设农村土特产品和废旧物资收购门市部。主要收购废旧物资如破铜烂铁、铅、锡、铝、镍、布气、腭底、棕衣、麻网、玻璃、瓶罐牛角、蹄壳、猪毛、羽毛、猪骨、牛骨、等一切日用废旧物资,收购门市部,根据国家统一价格,分门别类,大量收购。这些废旧物资,在旧社会底不收不管,弃若敝履,建国后,得到普遍收集,受到充分利用,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生产资料,为农民增添了不少财富。
  肠衣是上顿渡历来盛行加工产品,一般100斤毛猪肠衣0.8元,其他有蛇、黄鼠狼皮,近年捕捉者少,曾一度大量收购活狗。野生植物,如金艮花、水杨柳、家种薄荷、菊花、并适时收购桔壳。土产以牛皮、猪皮、家禽、鲜蛋、狗皮、蜂蜜、冬季黄鼠狼皮较好,和少量油料、梓子(乌白籽)山休籽。苎麻、金艮花等。
   第二节食品站
   解放前,上顿渡生猪、禽、蛋由私营商贩经营。1955年3月实行猪、禽、蛋派购,将任务下达到各大队、生产队,实行计划收购。1958年至1961年受“共产风”影响。强调社队集体养猪,限制社员私养,市场上肉禽蛋供应紧张,人均猪肉消费1959年11市斤,1960年减少4.2斤,1961年仅为2.04市斤,1962年起实行猪肉定量凭票,城镇居民每人每月1市斤,国庆、元旦、春节加供一定数量的猪肉,家禽和禽蛋饮食行业和机关食堂用肉,实行凭票供应,会议用肉,则临时批拨。 生猪鸡鸭鲜蛋等任务指标数到户,毛猪按重量定等级价格付款,并由收购站发给油、肉供给购买凭证,有一个时期,还发给超任务的奖励肥料,肉食供应,除上缴生猪任务外,每逢圩集节日,食品站按供应量、售供公社、直属单位和各交售生猪者户的凭票证,家禽鲜蛋按季收购上缴。1981年以前上顿渡生猪、家禽、鲜蛋这些食品的购销都是和供销社联在一起的。长期以来经营猪肉,家禽、地方财政都给予政策性补贴,即每售1公斤猪肉,补0.44元,售1只家禽,补贴0.80元。1985年2月,取消猪、禽、蛋的派购,取消肉票,放开猪肉价格,实行议购议销,敞开供应后,改暗补为明补,直接发给居民补贴。
   1980年食品站收购的生猪价格 市斤/元
   1982年供销社收购家禽、禽蛋价格
   1979年前后粮油中等购销价格情况 100斤 元
  第三节个体商业和摊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推行生产责任制,工商业允许个体经营,1980年间上顿渡圩,先后有黄松元、江海女、邹晋宗等三户申请登记,经营南货店,茶馆2家,小吃部2户,什货摊贩4个。他们在市场管理下,交缴税利,公平买卖,方便了群众,繁荣了市场,营业不断扩大。街道杂货,手工修理,饮食摊贩,不断增多。
  1981年108号文件《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和1983年21号文件《关于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若干问题试行规定》先后下达后,个体工商业得到进一步扶持,加快了发展。1983年10月,上顿渡行管所在“县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协会”的具体部署下,通过筹备代表大会(到会代表65人:其中上顿渡22人、云山15名、罗针13名)选举产生了委员7名,正式成立了“临川县个体劳动者协会上顿渡分会”。分会管辖上顿渡、罗针、云山三社范围内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截至83年底,经核准发证的232户,从业人员300人,其中商业181户,修理业26户,手工业7户、饮食服务业7户,其他行业11户。分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4人。
  1983年放宽政策,允许完成国家统,派购任务后的一、二类物质进入集贸。允许农民从事长途贩运。从此以后圩场贸易又渐渐繁荣兴旺。
   第四章工商管理机构
   临川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上顿渡分局
  上顿渡工商分局于1997年6月组建,现有干职工34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3人,占总人数的68%;中共党员24人。分局主管上顿渡镇辖区市场,辖区面积69.6平方公里,总人口10.7万,11个居民委员会,23个村民委员会,3个集贸市场。辖区内有公司法人82户,非公司法人企业48户,分支机构140户,其他类型企业56户,个体工商户1370余户。上顿渡工商分局作为上顿渡镇辖区的市场和行政执法主要职能部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拓宽监督领域,完善职能,现设有11个职能部门,包括综合办公室、巡查中队和9个管理站。职责范围包括:依法确认市场主体资格,监督各类市场及市场交易行为,查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上顿渡工商分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完善各项制度,设立了公示栏,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即公开办案人员、机构及办公程序等,实施社会监督,同时加强专业性、技术性培训,制定学习计划,提高了执法水平,培养了一支文明高效和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行政执法队伍。一直以来,上顿渡工商分局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市场监管工作为中心,改进工作作风,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维护市场正常经济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地方经济做出了应有的项献。近年来,上顿渡工商分局多次荣获当地政府“先进单位”称号,多次被省、市、区级工商局评为“先进工商分局”。作为三星级工商分局的上顿渡工商分局竭诚为临川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临川区工商管理局上顿渡分局
   上顿渡工商分局住于建设路东段,现有工作人员37名。
   现任分局徐友文。前任公局长余清、洪卫、徐荣华。
   现任副分局长:徐凯平、周俊、罗礼生、周文杰、邹伟峰
  2008年上顿渡城区个体工商户发证总数1622户,企业发证271户,其中:个人独资企业53户,合资企业4户,公司82户,国有企业(法人代表)42户,分支机构84户,农合组织6户。
   第五章粮油
   第一节粮油收购
  解放前,上顿渡经营粮油贸易的多为私商。他们秋后压价购进,春荒抬价销售,大秤大斗购进,小秤小斗销售,晒干扇净购进,掺水掺杂销售,扰乱市场。
  解放后,国家加强了对粮油市场的管理。1953年11月对粮食、植物油料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简称统购统销)。农户扣除口粮、种子、饲料后的余粮由国家收购90%,粮食保管开展无虫、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竞赛。
  1955年核实田亩面积,本着“有灾减购,增产不增购,余粮不全购”的原则,分配定购任务。同年对油料实行派种派购,帮助农民推广优良品种(胜利油菜)以提高农民对油料生产的积极性。
  1956年在巩固“四无”粮仓的基础上采用马拉硫粉,磷丹粉,氯化苦等药剂薰蒸杀虫。
  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实行全购全销。由于购了很多过头粮,不少村庄口粮供应紧张,不得不吃起了返销粮。
  1965年实行超产超购,在完成征购任务后超购加奖,奖售化肥,布证和饲料。
  1972年上顿渡粮油管理所成立。并于1975年总结出“三低”(低温、低拿、低药量)的保粮成功经验。
  1978年集市粮油贸易恢复,上顿渡粮油管理所开办粮油议购议销业务。
  1979年粮食统购价格每百斤由1952年5.21元提高到9.5元,每超购稻谷100斤,按统购价格加价50%。
  1985年4月,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
  1987年合同定购粮食实行“定金、化肥、柴油”三挂钩,每百斤稻谷调到12.66元。
  1988年议价粮收支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管理,实行“统一收购,综合平衡,分级管理,切块经营”。
  1989年上顿渡晚稻丰收,但早稻受灾,农民仍然爱国家、爱集体,踊跃交售爱国粮。
   第二节粮油销售 粮食统购统销后,上顿渡镇机关单位居民,农村缺粮户补助粮等,都由上顿渡粮油管理所计划供应,各类人口中定量标准表如下(单位:市斤)
   注:从1986年7月1日起在编乡干部粮食量每人每月调为33斤。
  此外,对国家干部出差,下乡,每人每天补助1.2斤,参加大型会战的居民人口每月不足45斤的给予补足。对农民出售农副产品(如生猪、棉花、鲜蛋等)实行粮食奖售。对缺粮户实行定销粮,如耕牛饲料每头40斤,肥猪饲料每头150斤,公母猪饲料每头300斤,群鸭饲料每只8斤。
   上顿渡1949年至1989年粮油购销价格对照表单位:元/100市斤。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上顿渡镇志》

出版者:中共临川区上顿渡镇委员会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