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经济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顿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150
颗粒名称: 卷三 经济志
分类号: F129.56
页数: 90
页码: 127-214
摘要: 经济志主要包括农业、水利电力、企业、商业、财政税收、金融、交通邮电等七个部分,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述。
关键词: 上顿渡镇 经济志

内容

经济志主要包括农业、水利电力、企业、商业、财政税收、金融、交通邮电等七个部分,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述。
   这里仅就我国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作简要概述。 旧社会,我国经济制度是私有制,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地主富农、官僚资本家手中,广大劳动人民只有少量生产资料,长期以来遭受剥削压迫,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经过土地改革,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半私有、半公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但在社会主义刚刚建立的初级阶段,实行“捆绑”式的纯公有制经济制度,严重束缚生产力,经济建设发展甚慢。198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7100亿元,人均产值700元。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引导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改计划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分田上户家庭承包生产责任制,逐步向城市扩展。经济体制改革结果是:国有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所削弱;国有国控,国有民控,民营股份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方兴未艾;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并将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写进了宪法和党章。私有制经济面广人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私有制经济已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导地位。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睹目的巨大成就。1989年国内生产总值17870亿元,9年中翻了一番半,人均产值1624元。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4790亿元,13年中翻了二番半,人均产值8000元。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万亿元,6年中翻了一番半,人均产值23000元,折合美元3000多元。并提前二年超额实现了“十一五”经济总量规划目标(党的十六大制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第一篇农业 上顿渡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加上长期的个体经营,技术落后和历代官府只管捐税不问生产的榨取,故农业生产一直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作物产量都很低。鸦片战争前,上顿渡农村大体都是自供自给经济,农户的一切消费都是直接来源于自己的生产,他们除从事粮食耕种外,还从事种棉、纺纱织布、做鞋等手工操作。所有工具器皿甚至住房亦多靠自己制造。农民除以自给有余的粮食、原料供应城镇换取食盐、农具等生活和生产必需品外,城乡之间交换的商品不多,真是“其民乐于耕桑以自足”(曾巩《拟砚台记》)。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的侵入,带来了工业大生产。工业产品比手工业产品数量多、品质好、成本低,因此人们开始改用手工业品而竟购工业品。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为了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豪华,也逐步加重对农民的各种剥削。马乘风早在《最近中国农村经济结实相之暴露》就详述道:“去年(1932)秋季尚称丰收,辛苦终年之农民,满希望米谷出口,博取现金,生活上可以稍为宽松,……然而长江下游,因洋米倾销,……赣米无稻足可能……苦于出路穷绝,该时米价,各地每担都约在二元以上,交通不便之处,且在二元以下,值此米价惨跌之秋,农民因为偿还耕牛、种子、典质、赊欠各种积欠、及田赋、捐款交相煎迫之故,也不得不贱价出售,放下镰刀没饭吃,已成为农村之普遍现象。谷米所以跌价对如此程度,并非生产过剩,乃是二月卖新丝,五月卖新谷剜肉补疮办法。”(1933年4月《中国经济》1卷1期)。封建统治和国民党的巧取豪夺,使广大农民终年产辛勤劳动,还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准,为了生活,有的负债累累,有的出卖田地,有的嫁妻卖子,有的弃乡谋生,流离失所。由于农民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因而大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大片土地荒芜,作物产量不高。 解放后,上顿渡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激烈的阶级斗争胜利地完成了土地改革,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农业生产才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从而不断地改变了农村自供自给的经济体系,使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逐步向专业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粮食和各种作物的商品率不断提高,但也由于种种原因,上顿渡镇在建国近60年来的农业生产,曾几经曲折,发展还不算快,各种作物产量增长也不平衡。整个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可分五个阶段: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的农业生产从1949年到1957年,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了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及时地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速度都较快。 国民经济调整和“二五”时期的农业生产从1958年到1965年八年间,由于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中,我们有些同志只看到广大群众迫切要求发展生产的一面,而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当时流行全国的“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高标准”等左倾错误也在上顿渡严重泛滥,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上顿渡的农业生产从1959年到1961年受到了一次严重的挫折,“大跃进”实际是一次大冒进,农业生产在倒退,到1960年,多数农业产量还低于解放初期的实际水平,后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战胜了各种困难,接着又大力改革了水稻品种,因而到1963年农业生产又大体上恢复到了1958年水平。 十年“文化大革命”(“三五”、“四五”)时期从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开始运动对农村的波动不大,农业生产一直仍比较正常,但从1967年8月24日抚州事件后,运动波及农村,在农村同样大搞斗、批、改和反复辟、反右倾、反潮流,以及“三查”运动,强调清理阶级队伍,要“车干塘水捉王八”,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打击面一再扩大,致使农村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党的各级和各项政策严重破坏,广大干部和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整个农村形成“干部靠边站,生产无人管,制度被废除,组织全瘫痪”。农村普遍存在同工不同酬,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从调整后刚刚走上发展的农业生产又大幅度回落,很多生产队的社员劳动一天的分值,买不到一盒“梅雀”香烟(0.21元),到年终分配时,绝大部分的生产队都有一定比例的超支户、倒欠生产队的帐。 粉碎“四人帮”后的农业生产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由于端正了思想政治路线,确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和一系列有关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从价格、税收、信贷和农副产品收购等方面作了调整,适当放宽了对自留地、农村副业和农业贸易的限制,落实和健全了各种生产责任制,因而很快地、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干部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上顿渡镇的农业逐步走上了较快的发展步伐。尽管连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即使是1982年特大洪水造成了巨大损失,但上顿渡的农业生产仍是直线上升,而且这种持续增长的势头方兴未艾,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1983年以后,随着农村新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调整,重建乡、镇机构,取消人民公社组织,选出“四化”干部(革命化、年青化、知识化、科学化)担任各级基层领导,发展商品经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出现了空前高涨,农业产品质量大幅度增加,1984年曾一度发生卖粮难的新问题。(粮食产量超过了当时的仓储量)。 农村形势变好了,农业生产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多了,从1993年开始农民负担加重了,虽然党中央一年一个减轻农民负担的1号红头文件,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农民负担有增无减,到新千年初的2003年,10年中农民负担加重了六、七倍。农民不堪负重,一些地方发性群体恶性事件,地方政府虽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但效果不大,二、三年后农民负担又反弹,而且越来越重,农民种田积极性受到空前的打击,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出现新的倒退。报载农民收入不是年年增长,有好几年是负增长。 新世纪的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发展由高峰到低谷,根源在党的“三农”政策得不到落实,写在纸上,没有具体的东西,农民没有得到实惠,相反“减负”越减越重,种田无出路、种粮不合算,不少农民外出打工,弃农经商,田地荒芜无人管,粮食生产连年滑坡,国家库存粮食一年比一年减少,日子愈来愈不好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下决心采取果断措施,调动农民种田、种粮积极性。2002年实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20%以上;2004年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政策,“多予”就是农民种田,国家给钱,采取直补(直接补助到户)政策,种植粮食按复种面积计算,每亩补贴20元;种植优良品种(按早、晚稻)每亩分别补贴10元、15元,购买农机还可得到补贴,后来,又增加多项补贴(柴油、化肥、农药,直补到户),农民年年得到国家直接补贴,由2004年每亩34元,2008年增加到每亩125元。“少取”,就是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包括“两工”(义务工、劳动积累工),只能收一事一议每人20-30元。同时,2004年减少农业税费三个百分点,减轻负担43%。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我国农村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到2006年已成为历史。“放活”就是制定粮食最低保护价,允许农民自由交易粮食,不受政策干预。允许农民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允许、奖励农民根据自己的特长,承包或转包耕地,进行大片经营。“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种田、种粮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又得到空前飞跃发展,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全国农村出现一派喜气洋洋的大好形势。“多予少取、共产党恩重如山;减负增收、总书记情深似海。”“‘三农’政策暖人心,千古一帝看今朝”,广大农民从内心发出肺腑之言,歌颂共产党,赞扬胡锦涛。 电视新闻报道,农业部估计,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又是一个丰收年。至2004年国家实行“多予、少取、放治”惠农方针政策以来,我国粮食连续六年增产,也是近40年来连续六年增产。第一章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上顿渡镇自古以来是个富饶美丽的鱼米之乡,这里的每一寸肥沃的土地,都是贫苦农民世世代代辛勤开垦,用血汗灌溉出来的,但是在长期的封建制度统治的岁月里,绝大部分土地却为少数地主阶级所霸占。百分之九十九是作田农民,在旧社会里,只能种上百分之六十五的自耕土地,百分之三十五的土地,被控制在地富手中,百分之五十贫苦农民,要靠佃田和以工代换牛力和一些主要农具来扶持生产,维持生活。农忙季节,为了换取牛和农具,先要给地富收好种好,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因此常常误了农时,佃种的土地,不是瘦田薄瘠,便是高租代佃,一待收割后,先得交清田租,所得无几,结果是多数佃农,放下禾镰没米吃。另一部分毫无耕种基础的穷人,就要靠长年累月打长工过活,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要靠雇长工耕种,富农多数要雇短工打帮。作田人家,田里出产多少,全要靠天,如遇自然灾害,毫无抗拒能力,收成无保障,产量提不高。有句俗话“世世代代作田,子子孙孙受穷”,正是千万穷苦农民吐出来的苦水。广大农民过着极其贫穷困苦的奴隶式的生活。“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农民头上三把刀,“租谷重、利息高、苛捐杂税胜牛毛”。这就是延续在上顿渡镇近代经济史上半封建社会里广大农民悲惨生活的缩影和史实。
   第一节农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926年10月中旬,在赣东农民运动委员会特派员钟赤心同志(兴国人)的指导下,就在县城成立了农民协会,接着又由南到北地发展组织,到1927年2月全县共有上顿渡等11个农民协会成立。不久,由于陈独秀的投降主义助长了汪精卫的反动气焰,汪精卫集团公开哗嚷“联合反共”,对农民运动加以限制,这时大好形势,急转直下,生气蓬勃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斗争也同时宣告失败了。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却又重新骑在劳动人民的头上,特别是1946年,它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反革命内战以后,通货膨胀、物价猛涨、横征暴敛,抓兵拉夫,加上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广大农民生活苦不堪言。抗粮抢米之风,此起彼伏,无法遏止,使国民党政府感到“惶惶不安”,反动统治遭到沉重打击。
  “雄鸡一唱天下白”在解放军势如破竹的强大攻势下,国民党残兵败将溃不成军,1949年5月9日,临川解放了,临川的黑暗统治和广大贫苦农民昔日的“生命无保障、生活无依靠”的苦难日子将一去永不复返了。上顿渡人民重见天日,欣喜若狂。他们说:“我们早也盼,晚也盼,到底盼到天亮了。”
   第二节农村阶级的构成和土地关系
  临川解放不久,中共临川县委就遵照江西省委指示,发动群众开展了减租减息和生产救灾运动,帮助农民战胜困难,恢复生产,安排生活,建设家园。通过双减及以工代帐,生产自救等运动,基本上帮助全乡所有缺粮户解决了春荒困难,使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有了着落,对上顿渡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恢复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解放初期的严重困难克服了,但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改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是因为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存在。在旧社会的农村,阶级的构成主要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中包括封建地主、半封建地主,以及半地主式的富农(虽然他们自己或雇佣劳动经营土地,但又出租土地进行封建剥削,同进往往又放高利贷或租人一些别人的土地经营,所有这些都带有封建剥削的性质)。地主当中,又分收租地主,经营地主和半地主(富农)三种类型。农民阶级中,分为中农、贫农、雇农。
   收租地主——一般地租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而不参加劳动者。
   经营地主——主要是靠自己所经营的土地上的收获物来维持生活,这种收入占他们的总收入的50%以上。土地经营者主持农业生产,雇用农业工人,指挥耕种,但是自己不劳动,靠剥削雇工而不是靠剥削佃户来取得收入。
   富农——既有经营地主剥削雇工的特点,又有收租地主出租多余土地的特点。经营方式则较经营地主为进步,因为自己参加劳动,但又剥削雇工,其剥削量占总收入量的25%以上,属于是半地主、半农民的阶段。
   中农——包括富裕中农,是农村小资产阶级,他们约占农村人口的30%。他既不剥削别人,也不被别人剥削,唯其中的富裕中农有轻微的剥削,如农忙的雇用短工等。
   贫农——是农村半无产阶级,自己所有的土地不够维持生活,要租种一些土地或出卖劳动力,或从事一些副业劳动如木匠、篾匠、石匠或小贩等,以补生活上的不足。
   雇农——是农村的无产者,自己没有土地,上顿渡地区雇农的数量略地主少些,贫农和雇农合计约占农村人口的70%。
   第三节农村土地的租赁关系 租赁关系就是土地占有者和土地经营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旧社会的租赁关系是最落后的封建或半封建的租佃关系。地主和富农在他们霸占的大量土地中,除小部分自己经营雇工剥削外,约有80%出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这种租佃关系,就是向农民榨取苛重的封建地租,它不仅攫取农民的剩余生产物,而且还要剥削必要的劳动一部分,侵犯了农民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必要劳动的产品。顾炎武《日知录》说:“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耕作者十九,其亩甚窄,而凡沟渠道路,皆并其税于田之中,岁仅秋禾一熟,一亩之收不能至三石,少者不过一石余,而私租之重者至一石二三斗,少亦七八斗。佃人竭一岁之力,粪壅耕作,一亩之费可一昏,而收成之日,所得不过数斗,有今日完租而明日乞食者。”用句简单的民谣就是:“禾镰挂上壁,家里无米吃”。 上顿渡解放前地租类很多,但主要有三种:一是包租,又叫“定租”。虽然不会被随便夺佃,但是每年的租额却是固定的,不论丰收欠收,佃户都要按租额全部交足。包租一般以稻谷为计算,也有折交豆、棉的。由于地肥瘦不同,租额从稻谷一石到二石不等,约占正常年景总产的一半左右。有的地方这种“永佃制”又分田底和田面两部分,田底就是土地的所有权,田面就是土地的使用权。有些地方田底和田面可以分别出专门出卖或转让给不同的人,从而产生了地主与佃户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土地关系。二是分租,又叫“活租”。这是一种“分益制”,它是根据土地的收益量和主佃双方约定比例分配农业生产物,分租的办法是:地主不劳动,只出土地,所需种子、肥料、劳力全由农民负担,分配的比例有四比六、五比五等,甚至连稻草也要按比例分配。三是预租,又叫“先付后种”。这是一种“典租制”。农民种地主的田,要预付一年到几年的地租,贫苦农民没有钱交预租,只有借债,就要先受高利贷的剥削,而地主取得预租后,又可获高利贷,对农民进行双重剥削。
  地主阶级为了加强对农民的压榨,还搞了不少额外剥削的花样,大致也有三种:一是实物押租。农民为了取得土地租佃权,要先向地主付一定数量的钱或粮,作为“押租”。如果年终交不出租,地主就扣押租。二是虚田实租。地主以不足一亩的土地租给农民,却要按一亩计租。有的只有七八分地,也要农民按一亩交租。三是大秤大斗。这是地主对农民进行额外剥削的一种比较普遍的方式。收租时用大秤大斗比一般的每石要多收10—15市斤左右。
  贫苦农民在封建地租的重压下,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不得不向地主、富农和奸商借债,遭受高利盘剥。有的地主、富农和奸商,乘农民在青黄不接急于用粮或用钱时,强迫农民把即将成熟的稻麦等作物低价出卖,即所谓“卖青苗”,有的便借机“放债谷”,出借稻谷一担,借期不到两三个月,就要还一石五斗,十个月到一年的还要还二石。有的小斗出、大斗进。剥削特凶的是“印子钱”,一般借4一6个月,就要对本对息,还正如地主阶级所赞颂的“钱赚钱,没有边”。农民一背上这种高利贷,就会像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大,一辈子不得翻身。
  黄莲苦,比不上农民的生活苦,蛇蝎毒,还不如地主的心肠毒。在旧社会,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和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广大农民成年累月辛勤劳动,却不能维持最低生活,不少人负债累累,甚至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一年一亩难收2—3担谷,可是租谷就要6—7桶,占收入的70%左右。除此以外,还要无偿地为地主做各种劳动。
  解放后,党和政府领导广大群众虽然迅速地摧毁了农村封建统治的上层建筑,建立了人民民主的新政权,但是对农村的经济基础却一时还来不及改变。经过一年半时间广大农民在运动的斗争中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农民协会,也在斗争中把地主“威风”和“尊严”开始打下去了。使地主、土匪和国民党三位一体的封建统治彻底打垮。
   第四节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6月6日,毛主席发出号召:“有步骤有秩序进行土地改革工作”。紧接着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临川县遵照上述文件精神,于1950年11月正式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从1950年7月起开始作准备,先后举办了6期土改干部训练班,培训了土改千分之一干部和土改干部1600余人次。 本地土地改革从1950年12月开始。土改工作队进村后,按照“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的要求,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工作,但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前段减租面积大,反霸地区小,斗争不深入,封建势力还未完全削弱,直至土改开始,部分乡村仍然或明或暗被少数地主阶级操纵和掌握,减租减息运动也发现明减暗不减的现象。农村政权和农民协会、妇女会及民兵等组织虽已建立,但不够健全。在这一情况下,土改工作队注意了把政治斗争结合起来,采取运用人民法庭公审,宣判和群众控诉相结合,说理斗争与算细帐相结合的办法,把敌对敌斗争引向深入,这样既纠正了吊打用刑的作法,又攻破了地主顽抗的局面。同时在做法上坚持了重点突破,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波浪式发展的工作方法,这样才使土改运动得以正常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给地主阶级以致命打击。 土改进行的作法是:①动员土改,酝酿斗争;②发动贫雇农,开展斗争;③检查阶级深入斗争;④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生产、生活资料以及征收富农应征收的土地和生产资料,进行分配;⑤民主建设,巩固胜利成果等五个过程。选贫雇农主席团,编组贫雇农小组,开展访贫问苦,把对革命最坚决、最勇敢的贫雇农充分组织起来,尽量发挥在土改中的骨干作用,并依靠他们诉苦挖根,扎根串连,进行阶级教育,提高广大贫雇农的阶级觉悟,帮助他们划清阶级界线,增强搞好土改的斗志。按照党的政策,划定各阶层的阶级成份,整顿和健全农民协会、妇女会、民兵等群众组织,同时组织力量,丈量土地,造册登记和按照政策,没收地主阶级几千年来剥削农民的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其他多余的粮食和房屋,以及征收富农、工商业户和小土地出租者应征收的一部分土地,经过一系列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工作,土改运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摧毁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摆脱了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经过土改后的农村经济结构起了根本变化,实现了过去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目的。 贫苦农民世代用血汗开垦和种植的土地,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手里,多少年盼望土地的愿望实现了,在那些日子里,哪里开始分土地,哪里就象办喜事一样,整天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许多农民分到土地,拿到土地证时,看看自己的田,摸着肥沃的土,拿着手中的证,不禁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他们把写着名字的小木牌,插在分得的土地上,有的还在上面写上“翻身地”三个大字,他们逢入互相祝贺,并激动的说:“这真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啊!”、“共产党真是我们救命恩人。”
   第五节土改复查运动 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土改复查是土地改革运动收尾的一战,它上承土改,下接生产。土改是为了未来的生产建设,而土改复查是改革转入生产建设的重要过程,它要结束旧的生产关系,确定新的生产秩序,因此在分配土地后,县委紧接着又于1952年10月在一区游家乡进行了土改复查试点,年底全面铺开。 在土改复查中,二、三类地区的确发现有少数地主、富农该划的没有划,该斗的没有斗,不些地主分子的反动气焰还很嚣张,他们的所谓“威信”还根本没有打下去,群众对这些错误做法和现象,都表示强烈不满,坚决要求纠正,后来这些问题,经过土改复查,都得到妥善的解决。
  在政治方面,土改复查中正确贯彻了发动群众对适度分类排队,分别发动的方针,采取“四查”(查敌人、查齐心、查组织、查生产),“三比”(比两个党、两个社会、两个政府)的办法,教育群众,提高群众觉悟,因而有效地制服了敌人,巩固了自己。在组织方面,经过民主运动和组织建设整顿健全了农村基层组织,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农村干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1953年3月土改复查结束。
  至此,上顿渡镇的土地改革历史任务宣布胜利结束。由于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和土地、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国家和有关部门(银行发放贷款,供销社供应生产资料,农业部门推广技术和良种)的支援下,决心努力搞好生产,支援抗美援朝,他们说:“一粒粮就是非功过颗子弹,我们要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支援志愿军多杀美国鬼子。”那时正值春节期间,他们回顾过去,展望将来,个个心潮澎湃,唱出了很多感人歌谣:“从前过年如过关,如今过年好喜欢,消灭封建得解放,革命生产要加鞭”,“春节到来万象新,贫下中农喜盈盈,全村团体贺新禧,用心协力土变金。”整个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欢乐景象,广大农民真正变成了农村的主人。
   第二章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改革的胜利,把封建土地制度变成了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使农村经济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这就是在上顿渡镇农村中,除了一部分已被大大削弱了的富农经济外,大量的是以小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成为农村经济结构中的基本形式。这种小农经济刚一建立,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种极性,也同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条件相适应,因此迅速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很多农民也想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从此来发家致富,但是这种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分散和落后的小农经济,又是很不稳定的。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难免要倾家荡产,所以当时有人把小农经济比做“三月桃花满树红,风吹雨打一场空”、或说“草上露珠地上霜,风吹日晒不久长”。很多贫下中农依然摆脱不了经济上的困难处境,加上耕地不足,生产工具仍然是延续着解放前的牛、犁、耙为主的生产方式,没有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多数农民生活也不富裕,所以尽管他们生产热情很高,也无法使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因此,在土改完成后,党中央决定趁热打铁,在农村建立农业的社会主义体系,通过说服教育和典型示范,根据自愿原则,引导他们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并且提出了一个由低到高级、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规划,使农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这就是:第一步在农村广泛发展以个体经济为基础和根据互助互利原则自愿组织起来的农业劳动互助组,互相依据互助程度的不同,分为临时(或季节)互助组,常年互助组。第二步在互助的基础上,发展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性,(简称初级社)。它的特点是:土地、耕畜、大农具等生产资料,仍归社员私有,但作为股份给合作社统一支配和使用。社员的劳动由单个的劳动变为有组织的劳动,产品在扣除生产费和公共积累以后,一部分根据社员劳动情况,以劳动报酬的形式分给社员,一部分根据社员入社的土地等生产资料进行分配。随着生产的发展,加上分配时又有一定的公共积累,因此使初级已形成劳动者部分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步由初级发展为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
   第一节大力发展互助合作运动
  1953年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组织劳动互助组,以三、五户或者稍多一些户,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结合起来的一种分散经营,集体劳动的组织形式。解放前,上顿渡镇境内农民有一种传统的换工互助的习惯,这种传统的互助合作,是由自然灾害和紧张的农事季节促成的,他们每年一到农事繁忙季节,如春耕插秧,夏收夏种等,为了解决生产上的困难,在劳动人手不够时,就请亲友邻居互相帮助,叫做“打帮”或“换工”。这种互助一般有三种形式,即人工换人工、牛工换牛工、人工换牛工。它们虽属自发性质,也没固定的对象,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农民中有一种通过共同劳动来搞好生产,求得共同富裕的愿望。自从1951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后,这种互助合作的形式,就有了新的发展。它的第一步是在传统“换工”互助的基础上,在个体经济中建立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集体劳动组织——互助组。在这种互助组内,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仍归各成员户所私有,由私人支配,各成员户的收入,由自己土地上的产量和参加集体劳动的耕畜、农具和出工的报酬所决定,而不是由全组的共同收入来决定。所以按其生产关系的特点,它仍属于个体经济的性质。但是由于它实行了不同程度的集体劳动,所以能够发挥某些劳动协作的优越性。这种互助组有两种形式:一是临时性互助组(或称季节性互助组)。它在主要农事季节时,大家联合在一起干活,解决季节紧,人手少的矛盾。一般是5一7户组成,由组长轮流分工,并按等价交换原则,以工换工,或者付给报酬。二是常年性互助组。这种互助组农忙农闲都集中在一起干活,除设有简单的记分评工处,也有组织的生产计划和农事安排,由组长根据农事情况统一分工,年终时全面清工结帐(也有按季节或按月结帐的),在处理劳动与耕畜的报酬上,适当注意按劳取酬的精神,有的并有一定的公共积累。
  在互助合作运动中,首先带头组织互助的是广大的贫下中农。贫下中农组织起来以后,由于劳力和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得到比较合理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个体经济生产的困难,并且开始推广了一些稻棉良种和先进生产技术,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53年虽然上顿渡镇遭受了一水一旱一虫的严重农害,但各地由于在抗灾中注意发挥了互助组的核心作用,解决了灌溉的困难,同时还及时组织群众用人工扑灭虫害,充分地发挥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
  互助组的广大农民,通过共同努力,不仅尝到了组织起来的甜头,而且还初步培养了集体观念,有的互助组把这种集体的互助合作精神发挥到组外,帮助单干户和困难户进行抢收抢种、抗旱灭虫等生产活动,使受帮助的农民经常感激得热泪盈眶,连说:“互助组的人真好,毛主席的教导就是好!”
   第二节大办初级农业生产全作社
  经过一年多的互助实践,广大农民都普遍看到了互助组比单干确实具有许多优点,但也认为互助组毕竟还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组织,经营还是分散的,无法进一步扩大生产,一是在分散经营的情况下,经常发生排工有争先恐后的矛盾,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又很强,“春争日,夏争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稍一延误季节,就必须影响产量和收入,特别随着互助组的发展,较多的富裕中农进来以后,他们强调自己的田多或借助贫下中农需要他们的耕牛、农具搞生产,总想在互助时争先。由于争先的矛盾没有解决,所以有的地方出现“春组织,夏互助,秋跨台,冬不见”的现象;二是人、畜、农具换工的矛盾也很尖锐,互助组实行集体劳动,虽然有利于劳力、耕畜和农具统一调剂使用,但耕畜和农具大多发球属于富裕中农私人所有,他们常常借故在换工中,提高牛工,或者对农具的使用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只要他们稍不如意,组里就无法统一调剂安排生产;三是土地、劳力、资金都不能更好地适应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在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土地不能因地制宜种植,劳力有时不能统一安排,资金不能统一筹划。所有这些,都表现互助组的局限性,束缚了生产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广大农民群众在互助组的集体劳动中,逐渐产生了集体经营的要求,许多互助组自发地由季节转为常年,有些进行了合并,成立联组等形式,突破互助组的生产关系。及时引导互助组向高级——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
  初级社的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牛和大农具作价归公,统一使用,集体劳动,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即在初级社仍然保留土地的私有权,但要统一耕种,各种主要生产活动也要按统一的计划进行。对于耕牛、大农具等生产资料也仍是社员私有,但作为股份交社统一支配、统一使用。但也允许每户留有少量的土地作为自留地。对于耕牛和犁、耙、水车、风车等大中型农具,则采取作价入社,分期还款的办法处理,也有社除把大型农具作价入社外,对中型农具则采取折价租用,损坏照赔的办法,小型农具则都是采取自有自用自备自管,社员劳动入社后,则由单个的私人劳动变为共同进行的有组织的劳动,这就有效和解决了互助组时期所存在的分散经营和集体劳动的矛盾,社员收益分配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了统一经营的集体生产发展的水平。这就有利于增强劳动的集体观念和劳动生产的积极性,统一经营还能合理利用土地和劳力,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
  1954年,上顿渡地区共建立初级农业社174个。
   第三节高级农业合作社普遍建立
  由于初级社保持了土地私有制,社员入社的小块土地,有不少是“插花田”,初级社即不能把入股的土地进行有计划地调整,治理、改造,也不能利用入社土地兴建农田水利,扩大灌溉面积,防治水旱灾害,更不能使用农业机械,提高耕作水平,因此,初级规划的实施,虽然得到国家的支持,但是要兴建灌溉渠道和实行机器耕种,却无法通过初级社社员们互相交错的小块私有的土地,曾经促进生产发展的初级社,现在又成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障碍。同时土地私有实行“土地分红”,它与按劳分配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土地报酬拿得多的是富裕中农和中农,而初级社的增产和收入的增加,则取决于劳动,凭土地多就多拿报酬,这是私有权占有了别人的一部分劳动成果,这个问题长久不解决,也势必影响贫下中农社员的劳动积极性。
  初级社的这些矛盾表明,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就要彻底废除土地私有制,把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转变为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县委为了适应大办高级社这一形势的需要,又于1956年2月组织工作组突破初级的社界,修筑道路,平整土地,把高级农业社的生产搞得轰轰烈烈。
  高级农业社,是在农民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规模更大(一般都在100户以上,相当于现在一个村民委员会的范围)和公有化程度更高的经济组织。其特点是:1、社员的土地无代价地转为集体公有;2、社员的其他重要生产资料,如耕牛、大农具等,作价入社转为公有;3、社员的生活资料和零星树木、家畜家禽、小农具,经营家庭副业的工具归社员私有;4、每户社员可以留用一定数量的公有土地作为自留地,自行经营;5、全社按照统一计划,实行集体劳动,统一经营;6、全社的收入在扣除当年生产费用、公积金、公益金后,全部实行按劳分配。
  高级农业社废除了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的私有权,实行了完全的按劳取酬,因而能够更好地调动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克服了初级社土地私有和统一经营的矛盾,有利调整土地,合理使用土地,改善过去初级社之间“田地插花,社员穿梭”的状况,而且更有利于公有财产的积累,同时对缺乏劳力,生活无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五保”(保吃、穿、烧、葬、教),使他们(她)生养死葬都有依靠。由于以上原因,它不仅根本上改变了农村中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为农业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1956年上顿渡地区共建立高级农业社29个。
   第四节农村人民公社化
  1957年,为了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制度,党在农村中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宣传教育。在这一系列政治运动的推动下,上顿渡从1957年冬就掀起了一个空前规模的大办农田水利,进行农业技术改造和大办农村工业的生产大跃进运动,广大群众在各个乡党总支的领导下,冒着历史上罕见的严寒,开展了大大超过高级社范围的农田水利建设之战,各个水利工地上的日日夜夜,都是一派热气腾腾,真是“白天一片人,晚上一片灯”。春节前夕,贫下中农还破旧立新,提出响亮的“作坝作到年二十九,吃过年饭又动手”的口号,不少贫下中农在这一年过了一个充满革命精神的春节,老农们都兴奋地议论着:“从来没有见过农业上打过这么大的仗,今天真是大开眼界啊!”广大贫农在大搞水利建设中看到,要迅速改变农村面貌,单靠一个高级社的力量是很不够的,必须几个社或几个乡联合起来才行,因而提出在土地规划、劳力调配、资金使用上,采取打破高级社界限的要求,并且出现将高级社进一步合并的情况。
  1958年8月29日党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号召全国农村积极地在高级社基础上建立人民公社。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传到农村,“办人民公社”这件事就成为广大农民议论的中心。
  1958年10月,上顿渡地区由山头、安岗、河西、塘湾乡和城西乡的一部分合并,建立了上顿渡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大”就是公社的规模运动远远超过了原来的高级社。“公”就是公有化程度比高级社更高了。特别是由于人民公社实行了政社合一,党派出了一批国家干部加强公社的领导工作,这就使公社既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又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在公社统一组织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比以前更得到合理和有效的使用,有力地调动了一切因素,使1958年的秋收冬种工作,做到时度快、质量好,同进多种经营和社办工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初步地显示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广大农民把人民公社比作是初升的太阳,愿它对社会主义道路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后来公社的发展刮起了“共产风”,并出现严重的“一平二调”现象,“共产风”主要表现是:社“共”队的产,“一平”就是在分配上大搞平均主义,把供给制当作按需分配。同时在公社内搞穷富拉平,取消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二调”就是公社“无偿调用”基层生产单位的劳力、土地、物资和资金来发展社一级的经济,有的还以割资本主义尾巴为由,收调社员的家畜家禽,这样不仅削弱了现有经济,也影响了社员的分配。有的地方还搞了所谓的“军事化,生活集体化、吃饭食堂化、小孩托儿化”。要求社员家属都在食堂吃饭,集体住宿,有不少地方还办了吃饭不要钱的“共产主义食堂”,加上当时全国报纸天天连篇累牍地报导“小土群,放卫星”、“人有多大胆,土有多高产”和“大批条件论,掀起大跃进”等等在农业上也掀起了“大搞移蔸并丘放卫星”。强迫群众搞土地深翻,由于不讲科学,把生土翻上来了,打乱了熟土层,造成作物减产。总之,当时在所谓破除右倾保守思想的政治压力下,形成的“浮夸风”、“瞎指挥”、“高征购”等等都严重地打击了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结果使当年极为优势的气候条件所带来的农业大丰收,不仅没有得到真正的丰收,反而造成惊人的浪费。
  为了彻底纠正公社化中的错误,1961年初毛主席又亲自主持起草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六十条》),这是农村人民公社的纲领性文件,《六十条》总结了1958年以来我国干群建办人民公社的经验,提出把农村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进一步下放到相当于原初级社规模的生产队。即“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就是说人民公社的生产资料应分别归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三级集体所有,而在三级集体所有制中,又要以生产队的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其具体要求是:1、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包括山林、水面、自留地、宅基地等,都归生产队员集体所有。2、生产队的耕牛、农机、物资、设备等生产资料,都属生产队集体所有,其他任何单位都不得无故占用。3、生产队的劳力归生产队支配,其他任何单位不得任意抽调。4、生产队的产品和收入,都归生产队所有,由生产队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处理和分配,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调拨。5、公社和大队两级集体所有制的企、事业拥有的财产和生产资料,则分别为公社和全大队的社员集体所有,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无偿调拨。这种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它既保留了原初级社和高级社的许多优点,又有初级、高级社所没有的,能够容纳不同生产力的三级所有制,适合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三章生产经营上重大转变
   第一节家庭联产承包制
  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拨乱反正,恢复了各项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并根据新的情况,于1979年修改了《农村人民公社条例》,制订了《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过去,上顿渡镇在农村集体经济的计酬方法上,都要实行工分制,具体形式有三种:一是底分死记,即按每个社员的劳力强弱和技术高低,评定他一天的劳动底分,出一天工就记一天分,因此底分一评好,劳动好不加分,差也不减分,所以常常产生“奸滑人站着看,老实人气得不想干。”二是底分活平,即以每个社员的底分为基础,按每天的实际情况,套算出每天的工分。这种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员实际劳动支付的劳动量,但是评工很难办,往往出现“评工争,记分吵,田里做事图轻巧”,三是定额计工,这种办法虽比前两种前进一大步,但由于农业生产本身的固有特点,和当前落后的生产力,很多农活难以定额,即使定了,也不易检查验收,并且往往导致社员“只争千分,不问千斤”的现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广大农民从各地地实际情况出发,为了改变以上种种计酬的弊端,促进生产的发展,他们创造了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这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经营上的重大转变,所谓生产责任制,就是按照劳动协作的客观要求,把各项生产具体落实到各个劳动组织或个人,使每个劳动组织或个人明确自己的生产职责和权力范围,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生产,并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负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保证生产的秩序地进行,目前,上顿渡镇实行的生产责任制,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专业承包——在集体经济统一经营的前提下,根据各人专长的能力大小等实际情况,分工协作,分农、林、牧、副、渔、工各业生产,各业承包的经营项目,又按方便生产和有利经营的原则,把生产活动分别包给专业队、专业组、专业户、专业工,联系生产成果(产量或产值)计算报酬,包产以内统一分配,超产、减产则分别奖罚。
   包产到组——包产到组在生产队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前提下,狠抓生产活动,划分为若干田间管理作业组,然后将耕地、农具,种植面积、生产指标、肥料、种子分配到组,对组实行“五定一奖赔”,即定劳力、定面积、定产量、定成本、定工分和超奖减赔。由于固定了作业组,经营的好坏,按各作业组生产成果计酬,集体统一核算分配。
   包产到劳——在集体经济统一计划,统一用田、耕牛、农具统一调配劳力,统一核算分配的条件下,按劳或人劳比例分地定产,以产计分,超产部分实行奖励,减产部分实行赔偿,把社员的劳动成果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直接联系起来,这是一种能够体现统一经营和个人负责相结合起来的生产责任制。
   包产到户——在生产队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前提下,把耕地按劳动力或人劳比例分配给农户使用,同农户签订合同,包产量,包工分,包费用,包产部分集体统一核算分配,超产部分全奖,减产部分全赔。
   包干到户——在坚持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集体把耕地按人口或人劳比例分给农户使用权,对大中模农具也作价给农户管理、使用,生产队提取一定产值。包干到户不是统一经营,也不实行统一分配,生产全过程基本上是分户经营。产品的分配形式是:在保证完成国家农副产品交售任务和集体提留部分外,多余的产品全归社员自由支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就是自己的”。到1982年秋,包干到户(即家庭联产承包制)便发展成为上顿渡镇多种联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并且开始向农业各个领域和城镇工业、商业、服务业扩展。上顿渡镇1981年9月便开始分田到户,实行家庭承包生产责任制。
   第二节农民负担的管理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按照《农业承包合同》规定,农民必须履行向国家缴纳税金(公粮等),交售粮食,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同时完成相应数量的村提留乡统筹等款项,并提供一定数量的集体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这些均属农民负担范畴。
  1990年后,有关部门为搞达标活动,出现各种形式的集资,农民社会负担开始增重。1990年12月22日,为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江西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研究通过了《江西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规定农民上交集体提留和乡统筹,要以乡镇为单位计算、并控制在上年当地每人平均收入的5%以内,其中:村提留和乡镇统筹各占一半。并规定乡统筹使用范围为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筑养护乡、村公路桥梁、广播线路维修五个方面。村提留使用范围为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三个方面。
  上顿渡镇党委政府遵照国务院1991年12月1日颁布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和上级党政的要求,切实做好:(1)村提留乡统筹不能超过上年本乡镇农民人均收入5%;(2)村提留乡统筹款必须专款专用,不能挪作别用;(3)农村义务工每个劳动力规定5一10个,劳动积累工每个劳动力10一20个;(4)向农民集资必须坚持自愿原则,量力而行。为了加强农民负担管理,镇政府决定成立乡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与经管站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负责全镇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1995年4月,秋溪、连城、荣山等乡镇先后发生农民群体性事件,部分农民在少数违法分子唆使下冲击乡政府,殴打乡干部,干群关系恶化。原因主要是农民负担过重,乡、村干部工作简单粗暴而引起。1995年国庆节后,河西、河东乡的农民因负担重,对现实不满,又出现冲击村委会和乡政府过激事件,甚至出现打、砸、抢、烧。一时间,“维护农村稳定,巩固农村政权”、“严惩打、砸、抢分子”的标语贴满上顿渡街道、农村、学校。遵照临川市委指示,公安机关逮捕了10多个带头闹事的群众,拘留了一个星期,经教育后释放。农民形容说“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无底洞”。所谓“头税轻”是指农业税,只占三提留,五统筹和农业特产税,生猪税的七分之一。所谓“二税重”是指“三提五统”、农业特产税,生猪税是农业税的七倍。所谓“三税无底洞”,是指税费规定以外的社会负担,如教育集资,以资代劳和五花八门的“三乱”收费,罚款,远远超过头税二税。
  群体事件后,临川市委、市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一是下发《坚决制止农民负担反弹几个具体问题的紧急通知》;二是对涉及农民负担的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审核,一切不合理的收费项目立即废止,纠正生猪税、农林特产税按人、按田平均摊派的做法;三是调减乡镇财政收入2000多万元,清退学生入学超标准收费144万元、生猪屠宰税1377万元,调减棉花收购任务3万担,核减定购粮任务520万元,共计减轻农民负担2100多万元。11月13日发文,对村级1993年度至1995年度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清理,严厉打击了贪污、挪用、浪费等违纪行为,对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稳定农村社会起了积极作用。
  1996年,临川市委、政府遵照国务院[96]13号文件《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精神,对全市农民负担管理建立了三项制度:一是农民负担预决算制度。由市减负办把关,控制各乡镇农民负担费用不超过上年农民人均收入的5%;二是农民负担卡发放制度。并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的通知》;三是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制度。由市减负办、审计局等部门对各乡镇的统筹、提留款的收缴和使用情况不定期审计,严格执行中央减负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1997年年初,临川市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管理,落实中央提出的“约法三章”,巩固减负成果,下发府字(97)1号文,对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要求坚持实行“四个不准”,全面推广“六项制度”。四个不准是:不准恢复执行已取消的集资,基金收费项目和达标升级活动;不准擅自出台未经省批准的农民负担新项目;不准层层加码非法强行向农民收款收物,严格按计划征收和使用;不准平调和挪用乡村提留统筹款,实行专款专用。六项制度是:农民负担预决算制度;农民负担卡制度;义务工积累工两工结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制度;一个漏斗向下管理制度。全市由于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农民负担有明显下降。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96)13号文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市委、政府下发市字(97)8号文,规定“三个稳定不变”“五个严禁”:一是严禁一切要农民出钱出物出工的达标升级活动;二是严禁在农村搞法律规定外的任何形式的集资活动;三是严禁对农民的一切乱收费、乱涨价、乱罚款;四是严禁各种摊派行为;五是严禁动用专政工具和手段向农民收取钱物。
  1999年,全国召开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副总理指出减轻农民负担关系到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问题,关系到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临川市委、政府要求各级干部要认真领会和贯彻好温家宝副总理讲话精神,坚决执行中央减负政策,禁止一切乱收费乱集资行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本市农村社会稳定。
  2000年,国家实行早稻收购退出保护价,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困难,年初,临川市委、政府两办下发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中央规定农民负担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认真做好2000年农民负担预算工作。全镇农民负担再一次大大减轻。
  2002年实行税费改革,即取消“三提留,五统筹”,取消农业特产税,生猪税和教育集资,将这些费用改为农业税,农业税率提高到7%,加上20%的农业税附加,按照前三年平均产量计征农业税。通过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减轻了28.4%。
  2003年1月18日,临川区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转发省税改办《关于认真做好“两工”和“一事一议”等资筹劳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紧急通知》,全面进行“费收税。费改税,取消三提五统筹,取消教育集资和生猪税,按前三年粮食平均产量,每亩征收7%的农业税加上20%附加税,作为管理费返还给村委会。通过费收税,本镇农民减轻负担20%以上。
   上顿渡2003年农业税及附加任务以及补贴情况表
  2003年7月28日单位:亩、元、市斤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国粮食连年减产,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的情况,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惠民农政策,“多予”是指农民种田,国家给钱,国家采取直补的政策,早晚稻按复种面积计算,每亩补贴20元,种植优良品种,早稻,晚稻每亩分别再补10元,15元。“少取”是指从2004年开始,逐步降低农业平税率,本镇当年减免农业税率三个百份点。减轻农民负担43%;“放活”是指提高稳定粮食收购价格,粮食国家保护价每斤70元以上,农户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一定的补贴。在这一方针政策指导下,江西省实行“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农、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农村经济发展方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护农的政策措施。
  为使农民及时得到国家给予的各项惠农资金,上顿渡镇政府遵照上级精神,实行惠民资金“一卡通”一户农民一本存折,一个编号,一个身份证号,将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直接打入农户在农村信用社开立的帐户上,农民取款自由。为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增强收费透明度,使农民了解村内筹资筹劳标准及重点涉农收费项目、标准、农户应享受的各种政策补贴,党和政府以《农民负担监督卡》的形式印发给每个农户。
  2004年9月25日,区委、区政府办《关于加强农民负担监督卡发放和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7月10日,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抚办字(2004)94号文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
   上顿渡镇2004年农业税征收任务分配表第三节取消农业税、种粮给补贴
  2005年5月15日,临川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委会《关于认真做好农民负担卡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9月10日,临川区委、政府协办公室下达《关于切实纠正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民负担工作中违规违纪的紧急通知》。当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取消“二工”(义务工、劳动积,累工)集资收费。全镇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已成为历史。同时,全面取消义务和劳动积累工。农民负担只有“一事一议”,人均15—20元。与此同时,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从2004年起,国家每年拿出几千万元补贴给农民,而且补贴资金一年比一年增加。
   上顿渡镇2004—2009年得到国家种粮补贴统计表金额单位:元
  注:①2009年早稻实种面积为复种,包括晚稻;②2009早稻直补包括晚稻直补在内;③2009年尚有早晚良种补贴,按上年标准可补贴865142元,全年补贴为4877265元,亩均141.50元
   第四章农技推广
   第一节耕作制度
  解放前,耕作技术、工业落后,长年缺水缺肥,一年只能收一季早稻,二季晚稻种植面很少,下半年只能收些秋豆,并有大量脊薄田块荒芜。水田以种植早稻为主,夏、秋季耕地主要种植晚大豆及二季晚稻,冬季则主要种植绿肥及少量油菜,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耕地为冬闲田。主要复种方式,有绿肥—早稻—晚稻,二晚—肥制和早稻—晚稻(大豆、荞麦)二熟制。1949年上顿渡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47.5%。
  新中国成立后,水利条件逐步得到改善,50年代后开始改一季稻为一年两熟,上季以早稻为主,兼收红花草种,下季以二晚为主,(80年后无种棉任务),小面积田块,旱地改种经济作物。全镇有近1,000亩耕种面积,达到三熟(其中包括旱地,红花草种、油莱越冬作物),稻—稻—肥,麦—瓜—稻,稻—豆—油的三熟作物逐年增多,只有“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豆、麦、油以及其它经济作物的种植,受到一定的限制。1978年后允许发展多种经营,作物结构与耕作制度也有所改革。目前,全镇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50.8%。二季晚稻种植面积与早稻种植面积基本持平。早稻、一季晚稻、二季晚稻播种面积占全乡水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0.83%、4.52%、80.18%;蔬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82%,绿肥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6.40%,全乡耕地复种方式主要有三熟制(稻—稻—油,稻—豆—肥,稻—杂粮—肥),两熟制(稻—豆(荞麦、红薯、蔗),麦—瓜(生姜、辣椒)
   第二节作物栽培
  选种上世纪50年代,推广单穗选种,在每年早稻收割之前,组织大批劳力,深入田间,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割的禾穗留种,后为新的良种选育方法所代替。
  浸种以前,对种子一般采用风选、水选、谷箩催芽,清明浸种。解放后推行盐水、泥水选种,用西力生或石灰水进行消毒。一般春分后播种。
   育秧历来沿用早稻水播、水育,晚稻水播、旱育,老式秧田每亩播种量600—800斤,如遇寒潮,秧苗常受冻害,发生烂秧。1953年开始推行新式秧田,实行稀播壮秧,田内作畦,畦宽5尺,每亩播种量300斤左右。1964年推广薄膜育秧,可以保温,提前播种时间。1980年改用地膜保温育种,每亩播种量为200斤。二晚育秧,后期水育,有的旱育,每亩播种量由原来的300斤减为150斤。杂交水稻,稀播水育,播量20斤左右。现大多用托盘育秧。
  插秧解放初期,沿用旧习,早稻谷雨插完,晚稻栽到立秋,行株距早稻10×12或12×15,晚稻9×10或19×12。1956年采用“密植法”,早稻行株距7×9或8×10。1958年提倡高度密植,行株距缩为3×4或5×6,少数田推广湿润育秧,实行小苗带土移栽。二晚行株距一般7×8或9×10,早稻“立夏”前栽完,晚稻不栽“立秋禾”。现在许多农民都是抛秧,既快又好。
   耘禾历来早晚稻一般耘禾两次。上世纪50年代起,提倡精耕细作,一般增耘1—2次。耘禾方法采用铁耙耘禾、站立脚耘和和跪伏手耘三种。现一般使用除草剂,不再耘禾。
  灌溉早稻播秧后,保持遮泥水,分蘖前期,注意勤灌浅灌。分蘖以后放水晒田,一般晒到田里能站得脚住再灌水。早稻在幼穗期间,实行浅水“养蔸”,抽穗扬花期间,薄水灌溉。晚稻插秧后,灌水稍深,各个时期的灌溉,大至与早稻相同。
  收割上世纪50年代,全用手工操作,使用禾镰割禾,禾斛脱粒,收割速度慢,地上散粒多。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推广打谷机,速度快三倍,秆上无余粒。2003年开始部分农户使用收割机。
   第三节肥料施用
  旧时,本地作物主要肥料是人粪尿;猪屎、鸟灰等农家肥。合作化后,曾大量取用塘泥、地皮、沤青等基肥,并开始使用化肥,公社化后,化肥进行大量使用,品种有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磷肥、复合肥,每亩用量由10斤达50斤,农家料,由于分田到户,家禽家畜增多,用量亦日益增加。目前,上顿渡农民使用的肥料,主要是农家肥料和化学肥料。农家肥料多属有机肥料,主要有人粪尿、饼肥、堆肥、窖肥、草木灰、塘泥、绿肥及稿杆还田。绿肥是一种最好的基肥。化学肥料(简称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氮肥以尿素、碳酸氢铵为主。硫酸铵、氯化胺、硝酸铵次之。由于化学肥料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施用和储运方便的特点,近年来使用量逐年上升,目前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60.6公斤。一些农民在肥料施用出现不合理现象,重化肥轻有机肥料,氮肥施得多,磷肥施用少,造成土壤有机质减少,土质逐渐下降。
   第四节病虫害防治
  上世纪50年代,上顿渡镇农民主要采取“三光灭虫”,即田塍铲光,禾兜拔光,冬闲田翻光,对稻苞虫组织人工捕捉。从1963年开始推广药剂防治及灯火诱杀手段,主要使用“666”粉剂及滴滴涕防治水稻螟虫及其它害虫。此后,农药使用的种类及数量逐渐增多,有甲胺磷,杀虫双、杀虫胺、叶蝉散、井岗毒素、三环唑、叶青双、托布津等药物。在药剂防治的同时,逐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重点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1974年以后,采取压缩早稻迟熟品种,选用抗病品种,并强调适时晒田,合理施肥,对减轻三化螟,稻叶蝉等病虫的发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86年以后,大力推广种子药剂消毒,对减轻秧苗一些病害的发生也收到明显效果。
  1982年分田上户以后,田里老鼠一年比一年增多,对早稻、二晚危害极大,严重的年份造成的损失达10%左右。为此,上顿渡公社每年都开展一次群众性灭鼠活动。
   第五节农业机具
  本镇农民沿用的都是传统手工农具。用于耕作的有木犁、铁耙、铁耖、辘轴、蘯杠、锄、锹、铲;用于提水的有手搅水车;用于收获的有禾镰、禾斛、风车、晒垫、筛簸;用于加工的有牛碾、石碓、土砻;用于运输的有扁担、箩筐、独轮车等。耕牛是唯一的耕作动力。从1949年以后,一方面在使用原有手工农具的同时,进行改良和引进仿制新式手工农具;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和推广农业机械。1955年以前主要是对落后的旧式手工农具进行改良和引进,推广一些新式手工农具;1956年至1980年是农业机械化大发展时期;从1981年开始,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集体所有的农业机具多数由个人或联户承包。同时,个人购置农业机具增多,农业机械转入巩固调整阶段。
  犁长期以来,本镇农民一直沿用古老的手工耕作农具木犁。1955年引进江西水田犁。江西水田犁轻便灵活,能深能浅,速度快,耕作平稳,一直使用至今。目前因机械化操作正在逐步淘汰。
  拖拉机1957年开始引进,1969年因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公社农机站停办。1974年恢复设立公社机耕站。1983年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拖拉机集体所有和集中管理形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机耕站撤销。拖拉机转由农民个人或联户承包搞运输、个体运输专业户购买拖拉机增多。目前大都由汽车取而代之。
  手扶拖拉机1961年始用,因机体轻便灵活,耗油量低,宜于小块土地耕作,还可以碾米、抽水、一机多用,深受群众欢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建立,生产规模的缩小,手扶拖拉机发展成为本镇耕作主体机械,基本上取代了大中型拖拉机的机耕工作。
   水车又称龙骨车,长3—4米,由一个木制渡水槽,两个木转轴轮99节龙骨和99块刮水板联接而成。有手搅水车、脚踏水车二种,本镇主要使用手搅水车。此外还有一种用牛作动力的提水灌溉工具叫牛车。整个牛车分牛车辋及水车两部分。牛车辋是个锥形大物体,中立一木轴,轴上设八根斜木连着车辋,下用十字木连成一个旋转整体,牛拉动车辋旋转,辋齿带动另一水平横轴轮,轴轮带动水车转动,提取河水或溪水灌溉田地。这种工具已被抽水机及金临渠自流灌溉取代。牛车是一种园形简易盖湖,主要配件有1、轮子,装有本制凿轮96个(上附羊角8皮、收门八根、吊子八根),2、车干,中串水头(有拨凿10个)土头(有拨凿20个),3、长槽,有3丈2尺和最短型1丈8尺两种,内部安装板骨(俗叫龙骨,装好后能曲转自如),用牛牵引运转,水源源汲上,日可日可灌田6—8亩,踏车、搞车,原理与牛车相同,造型简易轻便,一用双手人脚踏鎯头(配有简易扶架),一用两手送摘手,日可灌田3—5亩。牛车、踏车已被淘汰,小型搞车亦几波濒于废用。
  抽水机有柴油抽水机和电动抽水机等类型。目前还有许多农民购买水泵作为抽水灌溉和家庭生活用水之必备机械。
  禾镰一种传统手工收割农具,齿如锯,形似月牙,使用轻活灵便,本镇农民至今仍沿用这种工具收割水稻。但已在逐渐为收割机所代替。
  禾斛为传统手工脱粒农具。木制四方大斗,高二尺盈,边板用杂木制成,长五尺多。底部设有二根平衡木,俗称拖泥,以便于在泥田中拉走。高0.7米,口宽1.3米,容量3石(360斤稻谷),熊供8人使用,笨重,脱粒时,全靠农民紧握禾把在斛壁内抽打,耗力大,速度慢,且浪费大,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逐步被人力脱粒机所取代。
  人力脱粒机1956年始引进,60年代引进脚踏式人力脱粒机,比用禾斛脱粒快四倍以上,目前被大型收割机所代替。
   联合收割机近几年来,稻子联合收割机已落户上顿渡镇农村,每台收割机一天可收割稻子30-50亩,收割、脱粒、扇扬一条龙,省时省工,极受农民欢迎。
  砻一种用木头、竹片及三合土做成,形状象石磨一样分上下二层,上层能转动而用以去掉谷壳的做米工具,原为各家必备之物,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柴油机、电动机碾米而取代,现已不存在。
  碾一种用牛做动力,将砻出的糙米用石轮逐步碾压成熟米的大型工具。原各村均备,现仍有部分村子保留以作碾枯饼或其他用。分石轮石槽两主体,两石轮装配于木架上架端联系石槽中心木轴,牛力牵引,每榴加工100斤脱壳糙米,费时一时左右。
  碾米机上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以柴油机为动力的碾米机。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部分村庄的碾米机开始转用电动机为动力。现在不少私人购进剥壳机用来碾米,开办机米厂的很多。
  人力喷雾粉器上世纪60年代后期使用,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灭虫效果较好,已广泛推广,现几乎家家必备。
  耘禾车专用于水稻中耕除草的工具,由一木轮两头套上铁轴,轮上钉有十二根铁齿而制成。人用挤力推动齿轮转动而翻耕烂泥,以达到锄草的目的。后由于密植不能应用而改成人跪在稻行中用手翻耘除草,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除草剂。
  磨为磨制米粉,和捣碎杂粮去皮成仁加工粮食的另一种工具,多备用于豆腐业,粉面加工,除磨制豆腐尚无机器代替外,农村略有存用。
   油榨为历来油料加工主要工具,木制庞然大物,中空为榨槽,主要配件为铁箍、榨尖,衔尖,两人轰击,需需加尖紧压,油粒粒而下。今近淘汰。
  碓旧时供杂粮脱壳、捣碎、打糍、制粉用。分碓臼、碓头两主体,碓臼形,碓头木身铁咀,用脚踩蹈,一起一落。运用笨重,效率亟低,已被淘汰。
   第五章水稻
  水稻是上顿渡镇主栽的大宗作物,自古至今一直是著名产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境内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耕作和栽培经验,稻米产量,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
   第一节种植历史
  水稻生产在我国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国农民在向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培育了数目繁多的适合各种自然条件的品种,使水稻栽培有着广泛的分布。
  新中国成立后,战祸平息,人民居乐业,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十分重视水稻生产,广泛发动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的耕作栽培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使境内的水稻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建国后近60年中,上顿渡镇境内水稻生产经历了1950-1957年的发展,1958年的挫折,1962-1965年的调整,1966-1977年的徘徊滞缓,1978-1991年的振兴,1992-2000年的稳步发展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一1957年),评选推广农家良种,推行“三变”(一季变双季、中稻变早稻、早地变水田),改革耕作制度、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推动了境内水稻生产发展。 第二阶段(1958一1962年),在“大跃进”口号下,农村刮起了“共产风”、“浮夸风”,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违背科学推广过早播种、高度密植,造成减产欠收。
  第三阶段1962年9月党中央召开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人民公社60条”,确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农业技术推行土、肥、水、种、密、保、管“农业八字宪法”增产措施,做到翻田、播种、插秧、耕禾、收割五个适时,深耕、搭配品种、密植、施肥、灌溉五个合理,引进试种,示范推广耐肥、抗倒、高产的矮杆良种,水稻面积和产量得到迅速恢复。 第四阶段(1966一1977年),受文革极左路线影响,农村刮起“共产风”,取消社员自留地,割资本主义尾巴,使境内水稻种植面积出现徘徊,处于滞缓状态。 第五阶段1978年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革“左”的错误思想,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区内水稻生产迅速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出现大幅增长,。1990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市场粮价下跌出现卖粮难,农业增长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区内着力改革耕作制度,调整种植业结构压缩水稻种植,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大力推广杂交水稻,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农田化学除草、薄露灌溉、塑盘育秧抛栽等行之有效的增产技术,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由于增产速度快,新建仓库不及,仓库容易饱和,在1984年—1985年之间曾一度出现农民卖粮难的局面。
  第六阶段,经过几年振兴,境内水稻生产稳定发展。单季亩产量除1998年因水灾有所降低外,一般都在377-422.9公斤之间。
   第二节水稻品种
   一、常规品种
  上顿渡镇的水稻品种繁多,解放前的农家品种早稻灿稻有:城下早(早白)、细谷早、五十工、西厢早、抚州早、大叶芒、早色、水白早、大叶白、灿色早、一季灿稻有:细红谷,金包银、八月白、大叶芒芦;一、晚二籼稻有:大叶红(红米)、鸟壳红、鸟咀白、柳叶晚、贵溪晚、高稿子等。早糯谷有:六月糯、连子糯(鱼子糯)、红壳糯、粘米、金包银、白壳糯;一晚糯约有寒糯子,粘谷糯、过冬糯、重阳糯、红壳糯(猪血糯)、棉花糯、白壳糯等;二晚糯稻有:鱼子糯、柳叶糯、柳叶糯、红壳糯等。
  解放前后引进的水稻品种,高秆早稻灿稻有:南特号,赣农5636,赣东3425,莲塘早,陆财号,更新南特号,湖南早,波阳早,四川早,济阳早等。二晚籼稻有:黄禾子、银梗晚、浙场9号,硬杆粘,铁粳老,田上裕,芦秆白,爱国稻,苏场314。高杆品种产量很低,单季亩产150-200公斤。
  1964年以后,水稻品种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高杆品种转化为矮杆品种。广解9号、赣南早、先锋1号,铁骨矮,到上世纪80年代,上顿渡镇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有:红410,密粒红、6044、7055、浙福218、浙福802、小麦稻、付连矮和杂交水稻以及新莲二号,矮占选等。矮杆品种产量有所提高,亩产一般250-300公斤。
   二、杂交稻品种
  1977年上顿渡镇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产量大有提高,单季亩产380-450公斤,晚稻500公斤以上。主要组合早稻是威优49、协优49,晚稻是汕优2号、油优6号。1987年后杂交水稻主栽品种早稻,是优1华联2号、协优华联2号,晚稻是油优64、汕优46汕优10号,协优46和46和协优2374,一季晚稻是汕优63。1997年后境内栽培面积大的杂交稻品种,早稻有优I66,优I402,二晚有协优432、协优2374、优I465,II优86、金优桂九九、金优77,培特山青等,一晚有汕优63和65002。近几年来早稻有袁隆平01,隆平T优463,优株西优999,金优463,德农88,先农1号,先农3号,二晚有德农108,丰优191,农民305,农民207,先农16号,国稻1号,丰优299,天优998;中稻有德农2000,富优1号,II优航1号,两优培九,中优752等。我国培育的超级早稻Ⅱ优28,亩产1230公斤,有望在全国推广。
   第三节栽培制度改革
   上顿渡镇传统的稻田种植是以单一的油——稻——稻、肥——稻或棉油为主的耕作栽培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改革开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民为了提高粮田的综合效益,瞄准市场,走粮食作物与高效经济作物轮作之路,逐渐改革传统的耕作栽培制度。到2008年止,全镇曾主要出现了下列几种成功的轮作模式。
   粮菜轮作模式。这种模式有早蔬菜——晚杂交稻与早杂交稻——晚蔬菜两种搭配方式。早春栽培以辣椒为主,还有栽蕃茄、黄瓜、苦瓜、丝瓜、豆角、茄子等蔬菜的,早秋栽培的主要蔬菜有大白菜、包菜、菠菜、萝卜、秋蕃茄、秋茄子等,这种模式加上冬季种蔬菜一年可收五、六茬,亩收入在5000元以上则效益最高的模式,比单种两季稻经济收入翻两翻。
   早稻——荸荠模式。栽季早杂交稻,一季晚荸荠,早稻亩产425公斤左右,荸荠一般亩产1500公斤。
   棉油套种。用稻田春秋种棉花,在棉花地中套种油菜,比菜双季稻亩增收200-300元。
   冬季农民一般习惯种植油菜或绿肥,油菜籽亩产75-100公斤,绿肥鲜草亩产2000公斤左右,效益都不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摸索提高效益的栽培制度,形成了冬季作物搭配模式:早熟晚稻田或种植包菜、小白菜、菠菜、大蒜等耐寒蔬菜。
   第四节水稻栽培新技术
  旱床育秧技术。上顿渡镇从1994年开始改革育秧方式,推广应用酸土肥进行旱床育秧。所育旱床秧苗,白根多、秧苗壮,栽到大田早生快发,穗大粒多产量高,一般亩产比湿润育秧苗增产10%以上,酸土旱床育秧虽对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起了很大作用,但农民用酸土育秧,认为较麻烦,又不愿意增加投入,所以推广面积逐年下降。
  塑盘育秧抛栽技术。1997年推广应用抛秧技术。早稻抛栽田平均亩产405公斤,比手插田亩增29公斤,增幅10.5%,一晚抛栽田平均亩产482公斤,比手插田亩增46公斤,增幅12.2%,二晚抛栽田平均亩产448公斤,比手插田亩增42公斤,增幅11.4%。
  壮秧剂育秧技术。用壮秧剂育出的秧苗矮壮多蘖,具有很强的增产潜力,与旱床育秧和塑盘育秧抛栽相配合,更能发挥节本增效的优势。
  多效唑施用技术。多效唑是一种施用后能使作物秧苗粗壮矮化、分蘖多的化控药物。上顿渡镇1988年开始推广,由于浸种育秧施用了多效唑后,种子发芽整齐,秧苗矮化、分蘖多,增产幅度5-8%,因而多效唑施用量逐年增多,面积逐年扩大。
  薄露灌溉技术。这是一种既节水又增产的灌溉技术,对水稻采取薄水灌溉,适用露田,即每次灌水田的水层在半寸左右,自然落干露田后再灌,露田程度根据水稻生育阶段的需要要求而定,改变了过去深水漫灌或长流水的传统方法。
   第五节水稻病虫害
  近十多年来上顿渡镇危害水稻的病虫有稻飞虱,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恶苗病等,种类繁多,危害程度不一,总的发生情况有三种,一是稻飞虱、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分布广,危害大,发生相对稳定;二是恶苗病、白叶枯病分布广,危害大,发生忽多忽少;三是稻曲病、细条病、三化螟发生危害一般,但有明显扩大趋势。
   稻瘟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农药富士1号,五三不唑等,效果一般。
   细菌性条斑病主要是用药剂防治。主要使用叶青双、叶枯宁消菌灵、施稻灵、叶青双外,绿乳铜等新药剂进行喷施防治,效果较好。
   稻飞虱以药剂防治为主。主要是用叶蝉散撒施,扑虱灵,高兴龙、大功臣等药进行撒施防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防治纵卷叶螟。主要用杀虫双和甲胺磷,部分使用有机磷乳油,九十年代除用杀虫双和甲胺磷外,复配逐药使用面积不断扩大。
  其他病害上顿渡镇水稻生产除上述病虫害外,发生比较重的还有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纹枯病是广普性病毒,而危害严重,发生非常稳定,白叶枯病发病不稳定,以1987、1996、1998、1999五年发病较重,1998年发病面积最大,造成严重减产,少数田块颗粒无收,其他年份发病较轻,经过防治对产量影响不大。
  农田化学除草稻田除草,上顿渡镇农民历来采用双膝跪泥,双手耘草的落后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极低。为了让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解脱出来,农业局植保站农技人员于1984年着手引进化学除草技术,进行稻田除草试验,除草效果很好。1988年开始推广应用,1996年以后,水稻除草剂改用稻草畏、乐草隆和精克星等,旱地除草仍用盖草能。
   第六章旱粮
   上顿渡镇早粮作物主要有红薯、大豆、蚕豌豆、玉米等。
   第一节红薯
  红薯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不论肥地、瘦地、沙、泥地都可以种植,而且种植的时间也很长;春薯在4月下旬到5月间栽种。夏薯在麦类、油菜等作物收获后插。秋薯在早秋作物如早稻、早大豆收获后种,当年收藏。由于红薯的生长期较长,只要温度条件适合,直到收获仍然不断的吸收养分,继续生长。因此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追肥都有增产效果,也由于春、夏、秋薯的生长期短有别,所以产量也有明显的差异,一般的亩产都在1600-2500斤之间。
  除了红薯以外,上顿渡镇栽培的薯类还有马铃薯(又叫洋山宇、萍宇、土豆、山药蛋等)和脚板薯(又名地瓜、凉薯等)两种。马铃薯是1957年从东北引进来的一种生育期短,适应性广,产量高,用途广的茎作物。一般是在晚稻收获后在冬闲田中种植,也有的与蔬菜实行轮作。品种有庐山的麻皮种、弋阳的温州种等。一般亩产在1500-2000斤左右。
   第二节大豆
  豆类作物古称“菽”,据考证,在殷圩甲骨文上已有大豆的记载,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小苑篇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之句,菽就是大豆,足见三千年前,大豆就是重要的栽培作物了。大豆的用途很广,它含有30-40%的蛋白质20-24%的脂肪及3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价值很高。上顿渡镇人民一向以大豆制成多种豆制品作为副食品,豆鼓油、豆豉、豆皮都是比较著名的豆类制品已有数百种,榨过油后的豆饼含有43-46%的蛋白质,可制造味精、酱油等食品,也是牲畜的精饲料和优质肥料。大豆的秆、荚皮、叶子可作燃料、造纸原料或经过粉碎作饲料。亩产一般80-100公斤。
   第三节蚕豌豆
  上顿渡镇蚕豌豆种植虽有悠久历史,但一直是作蔬菜食用,食星种植,面积很少,产量也低。1999年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改革耕作制度,政府号召发展高效作物,大面积推广种植蚕豌豆,因而蚕豌豆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由于种植面积较小,用途较窄,区内蚕豌豆栽培以地方品种为主,蚕豆主要有抚州蚕豆,分青皮和白皮两种,还有蔬菜豌豆和谷实豌豆二种类型。蔬菜豌豆又称花白豌豆,分枝多,抗逆性强,茎叶茂盛,粒型小,皮皱缩,多作饲料和绿肥用。
   第四节玉米
  玉米有玉蜀黍、苞谷、苍粟、棒子等别名,为粮饲兼用型作物。临川的玉米种植,在清代《抚郡农民考略》(1930年)就有记载。建国后,因受“以粮为纲”影响,玉米只是零星种植。上世纪80年中后期,为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补充饲料来源,政府要求扩大玉米生产面积。玉米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后因东北玉米大量进入冲击区内市场,本地产玉米由于投入高,售价比外地调进的也要高,农民认为种玉米不合算,因而种植面积从1988年大幅度减少。
   第七章经济作物
   第一节棉花
   上顿渡镇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前一直是本地主要高效经济作物。
  棉花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人们的衣着被垫,有90%以上是棉纤维制品,棉籽可以榨油,既可食用,还可为工业用油。榨油后的枯饼,可作饲料,棉秸可作燃料,秸皮可做造纸原料。
  中国虽然有悠久的植棉历史和广阔的宜棉地区,可是过去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棉花生产不论是产量和质量都是非常落后的。解放后,党和政府把增产棉花列为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之一,采取了一系列的奖励植棉政策。使棉花生产获得了颇为迅速的发展。
  上顿渡镇引进棉花品种很多,解放初期全乡种植的都是临川土棉,到1953年才先后引进岱字15号,彭泽1号,多铃棉,澎泽4号,鄂光棉,沪棉204,沪棉472,徐州142号等良种。棉花生产虽有一定的增长,但产量还是一直低而不稳。亩产一般40-60公斤。
  1991年随着全国棉业市场回升,发展步伐加快,种植面积扩大,并以泗棉2号,徐州142等良种。1995年为主栽品种,上顿渡镇列入植棉乡镇,全面实行“水”改旱植棉栽培技术,重点推广了泗棉3号原种和杂交一代良种以及营养钵育苗、助长素化控、配方施肥等技术。1999年因国内棉花市场疲软,全国棉纺企业减乱员压绽,皮棉价格下跌,临川大幅度调减种植面积,上顿渡镇不再是植棉乡。第二节麻类——(黄麻、红麻、苎麻)
  上顿渡镇生产的黄麻和苎麻,主要是利用其茎部的韧皮纤维。黄麻纤维吸湿性强,最适合制造包装用的麻袋、麻布,也可以制绳索和造纸。苎麻纤维长而细美,拉力强,可以纺织花细布,飞梭翼布,帆布,制造绳索,鱼网和高级用纸。
  上顿渡镇栽培和利用麻类的历史悠久,时至今日还可以找到不少的野生种。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麻类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单位面积产量也有显著的提高,黄麻的种植,一般都采取轮种制度,或水稻收获后种冬作物,次年春翻后种黄麻,收获后又一季萝卜、冬作。或在棉田套种子,次年春翻后种黄麻,黄麻收后种萝卜或冬作。还可以即草子翻耕后播种黄麻,收麻后种萝卜,收萝卜后冬种麦类,收麦后播种大豆。黄麻的品种多,有火麻上犹一撮高(本省农家品种)、解放初期引进的“印度长荚种”,和1976年从广西引进的红麻种等。
   第三节西瓜
  上顿渡镇西瓜种植历史不长。据《抚州府志》记载:抚州最早的西瓜也是由西域传入。江西省农牧渔业厅编《江西蔬菜品种》记载“……临川的抚州西瓜有千年的栽培历史,它的特点是耐储藏运输、晚熟,供应期长”。《临川县志》记载“抚州西瓜,又名抚州雪瓜,宋已引入种植,因瓜瓤爽口、汁甜纤维少,曾与河南开封西瓜,安徽风阳瓜,浙江平湖瓜齐名,宋时赞其为冷比霜雪甘比蜜,一次加口沉疴痊”。1940年《江西农书》记载:“临川西瓜久负盛名。主产地为县之东边,绵亘百十个村庄,种瓜面积为173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抚州西瓜是全国著名的地方传统品种,几次中央庐山会议,抚州西瓜曾是席间珍品,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赏。抚州西瓜中有抚州金包银西瓜、六十年代引进马兰瓜试种,八十年代初引进新澄一号西瓜试种,1986年先后引进新红宝、新优二号、京欣1号、郑杂5号等优良品种,1995年又引进聚宝一号,金钟冠龙等新品种2号,而有籽西瓜聚宝一号被新红宝取代,九十年代末无籽西瓜以黑蜜二号,有籽西瓜以聚宝一号、西农11号为主栽品种。近年来又引进无子西瓜黑蜜5号,有子瓜特大新红宝,郑杂七号,花兰仔5号等优良品种。近10多年来,上顿渡地区部分农民种植少量西瓜自食为主。
   第四节甘蔗
  上顿渡镇过去种糖蔗主要是台湾108、134和东爪哇3016、2828和赣蔗1号、14号、16号等品种,近年来种果蔗主要是红皮果蔗、白皮果蔗、黄皮果蔗、拨地拉福建果蔗一号等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基本上每个农户都有种植。
   第五节烟叶
  1987年以前,上顿渡镇烟叶生产比较滞后,只是农民零星种植晒烟制作黄烟。1991年县政府号召农民大种烤烟,并成立烟叶生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组织领导烤烟生产工作。1994年后烟农种植烤烟效益不高,面积迅速减少,晒烟逐渐停止种植。从1998年全镇就未大面积种烟叶,结束了大面积种植烟叶的历史。
   第六节蔬菜
  上顿渡镇蔬菜种植过去主要是解决自食蔬菜,投入市场量很少,以后逐年扩大种植面积,投入市场的蔬菜量大幅度增加,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生产速度加快。县市合作后,市委、政府解决猛解的城市居民菜蓝子问题,决定在七个乡镇建立商品菜生产基地,面积8000亩,其中上顿渡镇的鹏溪、洪塘、春光、黄邓5个村1000亩。为抓好商品菜基地建设,1996年市政府下发了《临川市8000亩高产蔬菜基地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各基地按照方案,组织菜农认真实施,1997年七个商品基地面积扩大到1万亩,上顿渡镇增加1000亩。湖南以大棚种植反季节菜为优势,对促进蔬菜产业化起了积极作用。
  上顿渡镇至今,蔬菜种植品种有150余个,并常有名特优新品种更换,常年均衡上市的有近40个品种。1987-1990年引进推广大白菜、杂交辣椒和地瓜三个品种。1990年年四年间引进推广西红柿、天津黄瓜、甜竹笋、韭菜等品种。1993-1995年引进木耳菜、西洋芹、生菜、西葫芦。1996年引进结球芥菜、结球生菜、湘研九号辣椒。1997年引进苏粉2号秋蕃茄、汴椒晚辣椒。1998-1999年引进紫花白、脱毒马铃薯、湘早茄、芸豆、笋瓜、独根韭、苏粉二号西红柿、白玉春萝卜。2000年引进人参果、紫背天葵、蝶心南瓜、台湾洋姜等品种。
  上顿渡农民在实践中总结出经济效益好的有三种种植模式。(一)纯菜型:1、春茬早熟茄果菜或喜温性叶菜——网膜双覆盖栽培早包菜、花菜、芹菜、西芹、菠菜等秋菜——露地生产耐寒蔬菜;2、早茬早熟瓜豆菜——短期叶菜——秋茬或冬春茬茄果菜或喜温菜。(二)苗、菜型:1、早熟茄果或瓜豆——露地耐蔬菜——茄果蔬菜育苗;2、早熟瓜豆菜或喜温的叶菜蔬菜;木耳菜等——网膜双覆盖进行秋甘兰、花菜、芹菜等秋菜育苗——秋延后茄果菜。(三)间作型:棚内茄瓜果豆行间套种胡萝卜、菜、苋菜、小青菜、青菜。春黄瓜架下套种豇豆、春蕃茄架下套种冬瓜等。
   第七节水果
  上顿渡农民,历来以种植柑桔为主,兼种桃、李、柿、板粟等,后又引进葡萄、油柰、布朗李等新品种栽种。
  1996年初,临川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把果业做大做强,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林果业”生产,实现“在山上再造一个临川”的决定,因而全市按照优化资源配置,建立高效果业带,实行区域化市局方略,建立了四片一区新格局。上顿渡镇在兴建果园中,调整优化名、特、优稀水果种类的品种,增加科技含量,推广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搞活果业经营,并动员了社会力量和机关单位参与果业开发,从而推动了水果生产健康向前发展。
   诗谜答案:一、森。二、姓名。三、不堪入目、一窍不通。四、落第。八章油料作物
   第一节油菜
  上顿渡镇油菜主栽品种,历史上是以芥菜型、白菜型、本地土种油菜品种为主,如甜油菜、苦油菜、辣油菜等,一般都抗性差、产量低、混杂退化严重。上世纪五十年代引进湖北甘兰型“浠水油菜”和甘兰型“胜利油菜”品种,六十年代又引进安义“甜油菜”和“胜利52”油菜品种,逐步更换原农家传统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的是胜利52品种。七十年代先后引进甘兰型“西南302”、“川油3号”、“川油9号”、“秀油1号”、“赣油1.3号”等,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西南302,该品种株型高大、结荚多而密、产量高,单产比“胜利52”油菜高10-15公斤。1980年引进“8002”、“8003”低芥酸油菜品种。1986年引进“中油821”。1987年引进“秦油2号”。1988年引进“万油17”。1992-1994引进“中双3号”、“中双4号”双低油菜和“湘油13号”。1996年从四川引进早熟低芥酸油菜“川油早优1号”、“川油11号选”。1997年又从引进双低油菜“中油119”。到2000年,境内油菜主栽品种有中油821、湘油15号、万油17号、秦油2号、赣油12号、中双4号、川油早优1号、川油11号选等,以中油821栽培面积最大,中油119占有一定的面积,该品种株型紧凑,荚果大而密,单产比较中“油821”高出10-20%,出油率高达40%以上。
   第二节花生
  我国最早栽培的是龙生型小子花生,明末清初,多次从“西国”、“海上诸国”引进过南美洲的花生。上顿渡的花生也是从此开始种植。
  花生在上顿渡镇栽种的面积并不大,只是在红壤旱地和缺水灌溉的稻田栽培。四月上中旬播种,八月上中旬收获,亩产80-100公斤。
   第三节芝麻
  上顿渡镇芝麻,多在丘陵红壤旱地种植,一般以夏芝麻为主,多在夏收作物收获后种植,产量都比较低,一般亩产只40-50斤,最高的也只有80斤左右。种植者极少。
   第九章畜牧业
   第一节畜禽种类及品种
  上顿渡镇养的家畜禽种类主要有猪、牛(包括水牛、黄牛)、羊(主要是山羊、绵羊极少)兔、狗、鸡、鸭、鹅、蜂等十余种,并以猪、牛和鸡鸭养殖数量最多,后又先后引进鸽、山鸡、鹌鹑等飞禽饲养。
  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上顿渡镇以饲养赣东花猪品种之一的南门花猪为多数,因其体色为黑白相同的花色,又出产于抚州南门,所以有南门花猪之称,其中型外貌是头大小适中,额较宽,皱纹较多,面微凹,耳大下垂,繁殖性能较强,由于逐渐与外来良种猪杂交,现在南门花猪纯种已找不到了。目前,饲养的多为赣东黑猪与外来良种猪的混杂种。赣东黑猪被毛黑色,体型中等,头颈较短,额宽稍凹,耳向上伸展,背腰平直,腹大而不施地,臀尖而稍长,成年公猪体重120-140公斤,母猪110-120公斤,与外来多种良种猪杂交都有明显的杂种优势。1987年引进美国的良种公猪约克夏与本地母猪杂交,杂交一代具有生长快、身长,体大脚高,皮毛白色等特征,一般能长到300公斤以上,后又引进瘦肉型良种公猪长白、杜洛克等猪种与本地母猪杂交,逐年提高了境内生猪瘦肉率。
  牛:黄牛以本地临川黄牛为主,广昌黄牛也有少量分布,水牛以江西湖滨水牛为最多,有少量的黎川水牛。临川黄牛体型中等,毛色多为黄色和褐色,黑色和红色较少,肩峰发达高耸,鼻镜、蹄后角多呈黑色。湖滨水牛体型适中,耐粗饲料,温和,抗病力强,体质健壮,骨骼粗壮,毛色为深灰或淡灰色。从1978年开始,先后引进肉用体形大的海福特、夏洛来、西门塔耳,和产奶性能好的辛地红、黑白花、幺拉等国外优良的肉用、乳用及肉奶役兼用品种,用这些品种公牛的冷冻精淮与本地母牛进行人工授精配种杂交改良,生产出的杂交牛体型增大,役力增强,产肉、奶量增多。
  鸡:本镇饲养的多为本地麻鸡,少数罗斯鸡。本地麻鸡外貌有粟色和花色两种,蛋壳黄色、壳厚,蛋质鲜美。罗斯鸡具有体型大、产蛋大而多等特点,这些地方鸡种都未进行选育,仍处于自然繁衍状态。随着养禽业的兴起,特别是全价配合饲料的应用,各地先后引进了罗斯蛋鸡、依沙褐鸡、从肉鸡、泰和丝毛乌骨鸡和崇仁麻鸡等卵肉专用品种,以崇仁麻鸡饲养量最大。
  鸭:多为本地麻鸭,又称水鸭和泥鸭。还有番鸭,又称胡鸭、红面鸭,是肉蛋兼用型品种,用公番鸭和本地母麻鸭交配,生长快,但无繁殖能力,专供肉用的骡鸭。农户私养的鸭多为肉用鸭,专业户群养的鸭多为蛋用鸭。从外地引地的优良鸭品种有福建龙岩麻鸭、浦田黑鸭、浙江绍兴麻鸭、江西农科院培育的TR蛋鸭和北京鸭、法国玉鸭、广西双魅头鸭等品种,但因受综合性能或本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影响,几乎都未能形成繁育群体。
   鹅:本以前以饲养本地鹅为主,成年鹅体重只有4-6公斤,后引进兴国灰鹅,丰城灰鹅、莲花白鹅等大体型鹅种饲养、但只是引进,也未形成繁殖群体。
   第二节家畜饲养
   上顿渡镇家畜饲养以猪,牛为主,旧时饲养数量极少,多限于富裕之家。
  上顿渡农民过去养猪是为积肥,同时解决自食肉的问题。农民养猪曾流传一句俗话:“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意思是养猪积造肥料肥田。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农民口粮标准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所以生猪生产发展较快。六十年代初,因为连续受了灾害,吃食堂和极左思想的影响,生猪数量平均只以3.5的比例递增。除了1970年大抓了一下集体养猪,号召“四级办场、五级养猪”形式上出现了一次高峰外,实际上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把家庭副业当作“资本主义自发势力”来批,限制家畜家禽的发展。1980年以后,随着党对农村实行经济放宽政策和推行各种生产责任制,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又大大调动起来了,尔后又取消了派养派购,农民的猪可自宰自售,肉价随行就市,生猪的发展更快。
  生猪饲养:绝大部分是养壮猪(肥猪)为主,近年来发展养老母猪,繁殖良种,饲养生猪饲料,以大米为主要精饲料,辅以稻糠和各种青杂草,水浮莲,水胡芦等。
  目前,养猪业逐渐成为上顿渡镇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1990年年临川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的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建设项目,上顿渡镇实施《大面积推广养猪生产综合配套实用技术》,全面推行“四化”、“四改”、“二防”、“一旱”饲养技术,即母猪良种化、公猪瘦肉型化、肉猪杂种化、配种人工授精化;“四改”即改单一饮料为配混合饲料,改“吊架子”育肥为“一条龙”育肥,改熟喂为生喂,改放养为圈养;“二防”即预防传染病,预防寄生虫;“一早”即仔猪提早补料,同时推广应用深缩料“宝丰牌871”和预混饲料饲养,生猪饲养周期缩短,养猪效益不断增加,因而农民养猪积极性高,涌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养猪专业和养猪场,加上广东、福建销售市场看好,增长步伐加快。1995年以后,饮料价格不断上涨,生猪价格下跌,养猪日趋亏本,农户养猪积极性受到挫伤,加上上顿渡、广西等省生猪大量涌入广东、福建等市场,境内生猪外销市场不断萎缩,致使境内生猪饲养量逐渐减少。
  耕牛饲养,1981年后,责任田到户,耕牛饲养分散,多至七、八户共养共使,多由机耕代替,牛的饲养不受重视,大部分农民备有或雇请机耕。
  牛是农家宝。从耕牛的发展情况来看,上世纪五十年代平均每年递增1.9%,从1960年以后,由于农村人民公社经济管理制度上的某些缺陷,饲养工作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措施,加上水利设施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粮油加工机械的逐渐普及,以往用以车水、碾米、榨油等方面的牛力,逐渐地被机械动力所替代,所以在六十年代的耕牛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第三年递减8.4%,七十年代虽然有所好转,但每年还是递减2%。1981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耕牛分到户上饲养,加之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牛肉的价格大幅度的提高,改变了历史上牛肉价低于猪肉价的旧状,一跃而为牛肉价大大高于猪肉价,养牛不仅可以耕田,而且可以育成肉用牛上市卖牛肉,经济价格提高了,从而耕牛数量又开始回升。但目前又已下跌,多数农户已不再养牛了。只有少数专业户饲养。
   第三节家禽饲养
  本镇家禽饲养主要有鸡、鸭、鹅三种。据调查1983年上顿渡家禽饲养量为48,214只(其中鸡36,120只,鸭12,094只),超1958年历史最高水平。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政府为了加大对家禽生产领导力度,提出“小家禽,大产业”的发展思路,着手建设崇仁麻鸡和水禽养殖两大生产基地,因而带动了家禽发展的步伐。1993一1994年实施产业部下达的“稻谷型优化配合饲料及蛋鸭饲养应用技术”丰收计项目,为大面积推广优良蛋鸭,改良抚州麻鸭品种起到示范作用。1993年后,又先后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改良品种、地方麻鸡大棚散养和全价饲料喂养等实用技术,促使全乡家禽发展加快。1997年以后饲料价格上涨,喂养投入增大,不少养禽专业户出现亏本,因而养殖专业户逐渐减少,家禽生产出现滑坡,到2000年饲养量基本稳定。第四节兽医防疫
   一、疫病流行情况
  上顿渡镇牛的传染病有炭疽、气肿疽、牛瘟等;猪的传染病有猪瘟、猪丹毒肺疫等,家禽的传染病有:鸡瘟、鸭瘟、鸡痘、禽出败等。疫病每年均有发生,流行面广,死亡亦很严重。疫病流行季节大都在春夏之交,农村有句谚语叫:“葫了上了棚,痘猪肉吃不赢”。也有在秋冻时流行的,如耕牛流行性感冒,一般在每隔三、五年成周期性的流行,耕牛炭疽病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发生,耕牛气肿疽其流行区域大多在沿河一带,家禽的疫病多发生在春未夏初或秋未冬初,特别是鸡瘟流行时,有的乡村的鸡群甚至瘟光。
  畜禽的寄生虫方面,猪有蛔虫、结节虫、鞭虫、鄂口线虫、肺丝虫、姜片虫、辣头虫、胃虫、毛园线虫、双管饱氏线虫等。牛有蛔虫、结节虫、捻转胃虫,古拍线虫、仰口线虫、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莫尼茨条虫、球虫、胰阔盘吸虫、锥虫等。鸡有蛔虫、毛细线虫、艾美球虫、棘结线虫、扭头线虫,有轮条虫、前殖吸虫等。
  解放以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贯彻执行了“预防为主”的方针,连年组织大面积的预防注射,大打防疫灭病的人民战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到1964年上顿渡镇就基本上消灭了猪瘟。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炭疽病、牛瘟等,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就得到控制,连续二十多年未再发生。牲畜“五号病”(即口蹄疫)到1985年已达到消灭县标准。2006年又复发,部分养猪专业户死猪50%。其他如猪丹毒、猪副伤寒、猪气喘病、猪链球菌病,以及禽出败、鸭瘟等尚在零星发生。鸡瘟自1978的以来,开展大面积防治后,已控制在较低限度。此外寄生虫病经1981年以来的的全面驱虫后,也有所减少。近年来,出现新的疫病高致性禽流感。
   第十章水产渔业
  上顿渡镇地处宜黄、崇仁河下游,河道沟渠纵横交错,湖库池塘星罗密布,水面辽阔,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各种淡水鱼类和水产品养殖,渔业生产历来较发达,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尤其是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逐渐改变人放天养的传统养殖习惯,加大投入,推行名特优新品种和科学放养技术,加强渔政管理,全镇水产渔业生产实现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镇党委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村村有产业,产业有特色的良好势态。全镇近2000亩水面采取承包的形式,全部养上了鱼、蛙、珍珠和其他水产,人均增收230元。
   第一节水产资源
  上顿渡镇境内河流有宜黄河。宜黄河一般夏涨冬落,4月份开始起涨,6月份进入高峰,7月份开始下降,每年有9个月左右为捕捞季节。湖泊池塘,一般分布在村庄附近,接受光热条件好,水质服沃,水域底层都有沉积物,多富有浮游生物和其他可供鱼类作食料的生物,饵料丰富,适宜养殖。上顿渡镇临川历史上盛产的鱼类有鲤、鳙鲩(草鱼)、鳜、(桂鱼)、乌鱼、鲫鱼、鲇、鳅、虾等鲤于鱼族中最贵其赤色者,谓之金鲤。鳙、鲢、鲩为池沼中所养,岁取之九江鱼苗,川港稀有之”。据《江西年鉴》记载,除上述鱼类外,尚有“白鱼、宗鱼、棍子鱼,榈刀、篾骨干、红火鱼、黄丫头”等。建国后经过3次水产资源调查,上顿渡镇内共发现鱼类37种,其中海淡水回游性鱼有:鲥鲚(凤尾鱼)、鳗(白鳝)等,多分布在天然水域;江湖半回游性鱼有:青、草、鲢、鳙、鳊等,多分布在水库和湖泊、池塘,湖泊池塘定居性鱼有:鲤、鲫、乌、鲸、团头鲂等。从经济意义看,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鳊、鲢、鳙、草、青、鳝、鳜、鲴、鲚、鲥等,其中以鲤、鲫鱼类产量高,占渔捕量50%左右,是捕捞的主要对象。一般经济鱼类有翘咀白、红鲳白、鲶、鳟、鳗、鳝、鳅、光头鱼等。经济价值不大的小型杂鱼有:船钉、马口、黄尾、旁鲅等。介类主要有龟、鳖(又称脚鱼、甲鱼、团鱼、水鸡)、蚌、蠙(即蚌珠,现称三角帆蚌),鲮鲤(穿山甲)、螺(塘中为青螺等。田中为田螺经水产资源普查,上顿渡镇等地较大内港发现大量皱纹冠蚌和三角帆蚌(即古谓之“蠙),每年捕捞万斤以上,是淡水育珠的主要资源。菜类有莲、藕、菱,(有土菱、红菱、角菱,后两种是1975年从浙江嘉兴引进的),欠实,荸荠、茭笋和水浮莲(1955年引进)、水葫芦、泡泡草(1975年从浙江萧山引进)、红萍、绿萍等。以上水生植物,各地都有分布,荸荠是上顿渡盛产。
   第二节渔业生产 上顿渡镇渔业生产历史悠久,从天然鱼类捕捞到人工养殖,从盲目捕捞到计划保护,从渔业生产到其他水产生产。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实践中,创造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
  渔业生产从经营方式看,可分捕捞渔业和养殖渔业。捕捞渔业以天然水域的天然水生动物为劳动对象,但产量受天然条件和季节性的限制。人民在长期的捕捞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有效的捕鱼法:一是掌握鱼类习惯进行捕捞;二是利用响声驱鱼而捕;三是利用鱼类趋光性诱捕。据载,清朝时期有:“夏日以羊或猪的尿泡吹胀,放入萤火虫数百枚,仍缚包口,系于罾之网底,鱼群各奔其光,聚而不动,捕之必多”的诱捕法。捕鱼的方法有网捕、钩捕、禽(鸬鹚)捕、装捕、药捕(含炸捕)、电捕和干捕数种,以网捕使用最广,数量最多。网有撒网、丝网、罩网、罾、扯网等。过去网具均用麻绳编织,用桐油加固。从1960年开始改用尼龙线,尼龙丝编织,并逐步用锡坠子捕捞。历代使用的网具有如下几种:第十一章临川区农业局
  临川区农业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为举措,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经营,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做出重要贡献。
  一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全区粮食总产稳定在60万吨以上,2004年至2008年连续五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光荣称号。二是跑项目争资金成效显著。近几年来,争得国家项目资金先进单位。三是农业科技得到全国推广和应用。初步统计,改革开放30年,共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168个,其中20个项目获得省部级奖,53个项目获市厅级奖。四是农业产业化工作成绩骄人。全区拥有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38家,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2家,拥有1个国家名牌产品、7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绿色食品证书,15个无公害农业产品,龙头企业实现年产值近18亿元,带动全区和周边16.9万农户参与经营。2006年、2007年农业局产业化工作被评为全市第一名。
   第十二章临川区林业局
  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近30年,临川区林业局在临川各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先后实施了“灭荒”造林、“在山上再造一个临川”和“跨世纪绿色工程”等林业发展战略,极大地推动了林业的发展,初步扭转了森林资源持续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林业建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继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新世纪林业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再创新辉煌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实现我区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指导今后五年工作,特制定本区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主要建设成就
  1、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我区以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为主,其它造林为辅,大力植树造林,共完成造林面积28.16万亩。通过实施以“长防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来,共完成“长防林”工程2.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10.56万亩。这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与大面积的面上造林绿化相配套,构建了我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框架。截至2004年,全区有林地(森林)面积达97138.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8.96%;活立木总蓄积量181万立方米,比“九五”期间增加43.4万立方米。由于大力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我区森林资源生态功能显著增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为减轻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条件,保持我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了主导作用。
  2、林业产业逐步壮大。“十五”期间,我区林业产业化经营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实施了速生丰产林基地、油茶丰产林基地、毛竹丰产林基地等一批集约经营的商品林业建设项目,其中建设杉木速生丰产林基地5万亩、油茶丰产林基地5万亩、毛竹丰产林基地6万亩。兴办了一批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木竹经营加工企业。林业生产的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与此同时,我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拓宽产业发展领域,以金银花、黄栀子为主的林木药材和花卉苗木等基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十五”期间,我区共发展黄栀子基地面积6.2万亩,金银花产业从无到有,现已发展基地面积1.5万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从“十五”初期的不足200亩发展到如今的2万余亩,培植花卉苗木专业大户30余家,建立了从云山沙子岭到腾桥的“百里花卉长廊”,我区花卉苗木的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效益凸显,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较好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林业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林业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3、林业支撑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为保障林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期间,我区进一步加强了林业支撑体系建设。一是森林公安、木材检查站等林业执法体系初步完善,基层森林公安派出所2个,在职在编森林公安干警19人;木材检查站3个,其中省批公路木材检查站1个,在岗人员27人。二是基层林业工作站得到稳定发展,现已建立基层林业工作站11个,在岗人员192人,工作站人员工资和经费全部纳入区财政,列入年初预算,有效地稳定了基层执法队伍,为维护森林资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三是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了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完善了技术推广站及基层林业工作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区、乡、村三级林业科技推广体系。
   第二篇水利电力
   第一章水利
   第一节引水工程
  宜惠渠是1955年9月动工,1956年4月竣工。渠首在秋溪镇境内宜黄河右岸洪坊村五星岩下,干砌坝,引宜黄河水入渠,流经秋溪、连城、河西、河东、上顿渡和抚州城西等6个乡镇,灌溉农田6.4万亩,上顿渡、河西、河东三乡镇是主要受益地区,受益面积4万多亩。第二节提水工程
  过去上顿渡农民提水工具使用最广泛的是水车。手搅水车每天可提水灌田5亩以上,脚踏水车每天可提水灌田8亩以上。牛拉水车较大,每天可提水灌田15—20亩。水车在境内田野几乎处处可见,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工具之一,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若要谷,车上哭,足见其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水车,又称龙骨车,长3—4米,由一个木制渡水槽,两个木转轴轮,99节龙骨和99块刮水板联接而成。金临渠建成后,水车逐渐淘汰。
   新中国成立以后,境内建有电力灌溉站6座,分别是:
  杨家电灌站在河西乡杨家村委会境内。1964年4月动工,1970年4月建成。装机2台,60千瓦。提崇仁河水灌溉。扬程6.7米,流量0.3695立米/秒。达到受益面积1310亩。管理人员2名。
  西廨电灌站在河西乡西廨村委会境内。1981年建成。提崇仁河水灌田。装机1台,40千瓦。扬程3.5米。流量0.13立米/秒。达到受益面积1200亩。管理人员1名。
  乐家电灌站在河西乡乐家村委会境内。1981年建成。装机1台,40千瓦。提崇仁河水灌溉。扬程5米,流量0.12立米/秒。达到受益面积1200亩。管理人员1名。
  火焰山电灌站在河西乡火焰山。1975年12月动工,1976年5月建成。装机2台,110千瓦。提宜黄河水灌田。扬程23.5米,流量0.486立米/秒。干渠1条2公里。达到受益面积810亩。管理人员1名。
  曾家电灌站在河西乡曾湾村委会万家。1964年建成机站,1982年9月扩建成电灌站。装机1台,55千瓦。提崇仁河水灌溉。扬程8米。流量0.362立米/秒。干渠2条5公里,主要建筑物2座。达到受益面积2000亩。管理人员3名。
  吕坊电灌站在河西乡吕坊村委会境内。1977年2月开工,1978年4月建成。装机1台40千瓦。提宜黄河水灌溉。扬程6.8米。流量0.12立米/秒。达到受益面积800亩。管理人员2名。
   第三节蓄水工程
  上顿渡蓄水工程主要是水塘、水井、低洼的沟渠。解放前的一些水塘质量都很差,没有溢洪道,多是属于临时性的蓄水池坝。新中国成立后,境内的水库主要有:
   巧姐妹水库座落吕坊村,1958年兴建,灌面积500亩;
   红星二号水库座落仓下村,1966年兴建,灌溉面积700亩;
   鸭子垅水库座落塘湾村,1969年兴建,灌溉面积700亩。
   第四节防洪工程
  宜黄河贯流本镇境内,防洪为本镇历届政府之要务。民国24年(1935年)12月27日根据第七行政局“全面整治沿河堤圩,重点兴建抗旱工程”的命令,从民国25年开始培修圩堤。但这些圩堤多数为砂基,堤身高度与断面比不够,隐患险情多。汛期渗漏泡泉严重,外坡堤岸迎流顶冲,河岸陡峭,抗洪能力差。
   解放后,人民政府把兴建维修防洪工程列入水利建设的重要项目。
  上顿渡拦洪墙,原长870米,平均高度为4米,已经老化。1991年,经县委、县政府决定,拆除老墙,重修新墙,设计为50年一遇抗洪标准。上起龙头脑,下止上顿渡大桥,全长1070米。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高10余米,墙后设6米宽人行道,墙上建走廊,靠河有扶手拦杆,集抗洪休闲为一体,2003年正式开工,2004年底建成。
  梁宪电排站在河西乡梁宪村委会境内。1978年开工,1979年2月4日建成。装机4台,620千瓦。排内涝。扬程6米,流量5.776立米/秒。设计受益7000亩,达到8000亩。管理人员2名。
  塘湾电排站在河西乡塘湾村委会中程村。1981年1月开工,1982年4月16日建成。装机1台,155千瓦。排内涝。扬程5.4米,流量1.344立米/秒。达到受益面积1200亩。管理人员1名。
  塘湾下程电排站在河西乡塘湾村委会下程。1981年1月开工,1982年4月建成。装机1台,55千瓦。排内涝。扬程5.5米,流量0.2立米/秒。达到受益面积500亩。管理人员3名。
   第二章电力
  上顿渡在解放前,广大人民群众,大都是用桐油、水油照明,只有极少数商店和富户,才点用煤油灯。
  解放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农电建设随之快马上阵,上顿渡于1958年成立发电站,设一人专管发电,属社办性质,亦工亦农;后附设在社办蒜合加工厂内,当时,设施不完整,机械不齐全,只供机关单位和少量用户照明。1960年以后,县供电局负责供电,上顿渡地区和附近村庄,不但解决了照明,而且给加工粮食、扎花、榨油、磨面制粉的电力供应。现因为农网的改造,电力供应稳定。
   临川区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临川区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下设8个部室、7个中心供电所、22个供电营业网点,有干职工439人。供电辖区内输配电网络有35KV线路5条,共89.31KM;35KV变电站5座,主变容量25500KVA;10KV线路2339KM,配电变压器2505台,容量185151KVA,担负着全区22个乡镇及200多家中小型企业、17.7万用户的生产和生活用电。
  近几年来,临川供电公司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精神,积极开展“和谐电力、服务社会”活动,特别是2009年1-4月,公司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满意工程—2009诚信行动”,对内狠抓管理,大力挖潜;对外拓展环境、争取政策、提高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区委、区政府、社会各界、广大客户大力支持,临川公司实现了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2008年,公司成功创建成江西省电力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步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2006—2008年连续被临川区委、区政府评为“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企业纳税贡献奖”,连续三年被评为“临川区政风行风综合测评第一名”,被抚州市评为“第四、第五届文明单位”,被抚州供电公司评为“精神文明同业对标标杆单位”,“先进集体”,被国家电网公司和江西省电力公司授予“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供电营业规范服务示范窗口”等荣誉称号,特别是2008年,公司供电量首次突破2.11亿千瓦时,被江西省电力公司评为2008年度电量增长“十佳”县供电企业。
  上顿渡镇地处中亚热带气候,雨量流沛,年平均降雨量1681毫米左右,每届汛期,沿河圩堤外受洪水威胁,内受积水危害,加之抗旱能力较差,自古以来,旱涝交替,十年九灾。历代统治阶级虽搞过一些水利建设,但工程小,效益低,广大农民为了生存,也自发地修了一些小型水渠陂坝以及作堰,挖井等,因小农经济,人心不齐,力量单薄,终难摆脱水旱灾害的苦难。
  新中国成立以后,上顿渡镇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以“小型为主,民办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采取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并进和加高加固圩堤等办法。
   电力事业在以前几乎是一片空白,解放后国家发展电力事业,各村均有高压电线路。
   第三篇企业
  民国时期,上顿渡农村家庭手工业开始发展,有的完全脱离农业,开办作坊,并开始产生私营小型工业,用机器代替手工操作,主要行业有粮油加工,铁器、木器、篾器、鞭炮、缝纫、理发、制粉、制面、做豆腐、酿酒、制砖瓦、农具修造、黄烟、建筑建材等。
  解放前,上顿渡圩仅有六家私人开设的铁店,只能打些日常生活用具和小型生产农具。三家米店和数家榨油坊、酒坊、染坊、小木、缝纫店,他们都是个体经营,资源不足,营业有限,歇业无常。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大力兴办地方工业。上顿渡境内的私营工业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先后转为公私合营企业,境内私营工业、手工业人员所剩无几,大都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或转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劳动。境内的铁匠、木匠和篾匠被组织起来成立铁器社、木器社和篾器社,生产犁、耙、锹、铲、锄、扁担、箩筐、土箕谷垫等农具。后来又办起了农具厂,使农业配件生产和农机维修做到了大修不出社,小修不出队。
  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的建立,在“大办工业”、“大闹钢铁”热潮中开始出现社队工业企业。
  1962年,上顿渡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个体手工业一度有所发展,主要行业有铁器、木器、篾器、缝纫和鞭炮等,产品品种以支农产品为主。
   “文化大革命”期间,私营工业、手工业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
  1978年以后,上顿渡设立社队企业办公室,贯彻社队企业发展方向,境内的个体工业、手工业又逐步恢复和发展,日益发挥它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的积极作用。1982年后,原有的缝纫社、理发社、饮食业、由于“吃大锅饭”,营业不旺,转向承包或散伙私营,个体专业户如照相馆、白铁店、钟表、自行车修理、缝纫店,大量出现。
  1984年,随着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社队企业管理办也易名为乡企业管理办。当年,上顿渡镇镇企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有乡办、村办、联户办、户办等多种形式,主要行业有建材、花卉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公有制经济取代了私有制经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接着,从城市到农村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政策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保护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策允许、支持、引导下,非公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在县以下地区,私有制经济几乎占主导地位。
   建国六十年来,临川经济所走过的道路,概括为:个体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经济—国营(有)经济—国有民营经济—股份制经济—民营经济。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在上顿渡镇辖区内,截至2008年底,当地原有金融、保险、电信、邮政、交通运输、建筑工程、石油石化等国有机构、企业部分实行改制外,新增和引进130多个民营合资(股份制)企业和独资民营企业。这些合资、独资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资金(纳税)保障。据临川区地方税务局上顿渡分局提供数据。2008年完成地税入库7246万元,其中10元以上纳税大户便有38户,超过百万元特大纳税户11户。临川建安公司纳税1123万元,江西洪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纳税628万元。江西盛达物流服务公司纳税749万元。
  据调查统计,在上顿渡辖区内共有各类机构企业146个,其中国有企业有14个,国家控股(上市)企业15个,集体公有企业1个(信联社),民营股份制企业个,民营独资企业个。另有镇管企业11个(民营)。
  2008年临川上顿渡镇辖区内部分中小金融企业公司一览表第一章挂靠企业 上顿渡乡镇企业,以前叫社办企业,于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兴办,到改革开放1989年以后,经济体制改革,所有乡镇企业改制,由租让承包到拍卖,全部为私人经营,无法经营的便解散。现有挂靠乡镇企业11个,分别是:
   城镇建筑公司经理陈洪明
  付民兵装璜公司经理陈明生
   河东建筑公司经理丁财兴
  河西建材厂厂长朱兴波四方砖厂厂长方秋生
  东环实业经理梁华
   吉福浓民经理邹国爱
  工商印刷厂厂长谢发龙
   河西粮食加工厂厂长梁伟丰
  农机站站长方怀志
   微雨润喷灌负责人赖华
   第二章临川酒业有限公司
   江西临川酒业有限公司
  江西临川酒业有限公司始创于1958年,前身为江西临川酒厂,是一家以生产白酒为主的私营企业。目前,公司现有总资产7200万元,员工300余人,占地面积70000平方米,年产销各类酒3000吨。
  长期以来,公司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始终恪守“人诚品真、以人为本、客户为本;发展企业、贡献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坚持“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复合经营”的方针,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自2001年以来,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1.6亿元,赞助各项社会公益事业1000多万元,并先后投资控股江西盾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抚州百鹭园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江西欧米亚酒庄有限公司,已跻身中国白酒工业百强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行列。
  公司主导产品为临川贡酒。该酒酿造历史积淀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900多年前,北宋宰相王安石就以此酒敬献宋神宗皇帝,深受皇上厚爱而名扬天下。相传,王安石也是饮下临川贡酒而写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千古名句。时至当今,临川贡酒品质更胜往昔,现已热销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上海、北京等全国十多个省市。产品先后荣获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马来西亚金虎奖、江西省名牌产品等殊荣。中央省市领导、有关专家、学者曾多次盛赞临川贡酒,原国家副主席汪东兴品尝该酒后赞不绝口,当场欣然题词:临川贡酒,香飘九州。四川酿酒协会、全国著名白酒专家曾祖训、胡永松等考察团到公司考察时题词:风过临川贡酒香。特别是20年、15年、9年、6年等系列年份酒,更是被全国著名白酒专家高景炎称之为“精品中的精品”。
   董事长杨灿龙简介
  杨灿龙,临川七里岗人,1960年7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1985年1月加入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
  1978年5月至1994年1月,在江西省临川县染织厂工作,历任该厂车间主任、团支部书记、党总支委员、厂长助理、副厂长、副书记、厂长、党总支书记;1994年2月,调任江西临川酒厂厂长、党委书记;1998年4月,被提拔为副县级干部;2001年1月,任江西临川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2001年当选为抚州市人大常委;2002年当选江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2005年3月当选为临川区人大副主任;2008年为政协江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杨灿龙自1994年2月担任江西临川酒厂“掌舵人”以来,力挽狂澜,锐意改革,使一个亏损700多万元的小企业迅速扭亏为盈,改变企业“酒不出临川,名不扬抚州”的被动格局,打造出一代江西名酒——“临川贡酒”,使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2001年企业产权改以后,杨灿龙又以战略家的胆识和超前的战略思维,引领着临川酒业高速可持续发展,不但走出了一条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而且实施了多元化发展战略,推进企业实现产业扩张,先后投资兴建了江西盾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欧米亚酒庄有限公司、抚州百鹭园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等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4年至今16年来,企业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3亿多元,捐助社会公益事业1000多万元,主导品牌一临川贡酒在全国白酒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先后荣获中国白酒工业百强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等殊荣。
  杨灿龙本人获得的荣誉主要有: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2000年被江西省人政府授予江西省劳动模范、1994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995年被授予江西省杰出青年企业家、1995年至今12次荣获江西省优秀厂长(经理)优秀企业家、2000年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2004年荣获全国关爱员工的优秀民营企业家、2005年被授予江西省十大经济人物、江西省十大爱心人物、2007年被授予国务院特殊津贴。
   现兼任江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江西赣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等。
   第四篇商业
   第一章解放前后上顿渡商业
  上顿渡原名龙津镇,为临川区委、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一城三镇(上顿渡镇、温圳镇、李家渡镇)主体商贸市场之一。1995年与抚州市合并为临川市。上顿渡为上顿渡区(县级区)驻地。
  宋代以后,镇内商贸市场发展迅速,靠镇河岸有木竹行、粮食行,南百货20多家。街头零星摊点林立、露水为圩。清康乾时期,水运便利,粮、木、土布与李家渡的夏布、毛笔和温家圳的运输行业互相沟通,营运频繁。
  民国初期,镇内商店发展到100余户。民国16年(1927年),店铺坐商有200多家,肩挑小贩,沿街叫卖。农副土产市场分部在浮桥、竹林村,产品有米谷、土布、竹木及耕牛猪禽蛋等。历来以粮食销售为大宗,据考察,每年从上顿渡运往上海的大米达1000万斤以上。
  民国23年(1934年),镇内商业有夏布、木竹、粮食、皮毛、染料、瓷器、纸张、旅馆、神香、鞭炮等350户,网点分部在正大街、外河街、麒麟阁一带。资本雄厚的有阜丰、太丰、永贞利粮行、江亿兴、黄兴华、黄罗喜布店20多户,小本经营的夫妻店为多数。
  民国31年(1942年),日军进犯,镇内商店关闭殆尽。民国34年(1945年)冬,商店有所恢复,仅饮食店有20多家,小吃摊点30多个。建国前夕,由于内忧外患,物价飞涨,商店300来户,但半开半关,市场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镇内私人商户由300多户发展480多户。同福斋(糕饼店)、普新居、怡心楼(饮食店)等老店、名店、罗家巷牛杂一条街远近闻名,生意红火。传统名菜还有红烧牛肚皮、银鱼藕丝、水豆腐,市场走俏,特别是水豆腐有“走尽天下路,找不到上顿渡的水豆腐”的赞誉。1955年私营饮食服务网点发展到150多户,其中旅馆36户,饭菜馆45户,粉面摊60多户。对私改造中,合并为公私合营1户;合作商店(小组)18户,从业人员280余人。1956年成立国营食品经营机构网点增多,国营商业服务人员达200余人。
  1968年,临川县治迁人该镇,县商业局、供销社随迁组成新的商品调配批发中心市场。商业网点集中十字街口。1975年以后商贸业务购销金额为79.21万元。1980年饮食服务业经营收入180万元,比968年增长近3倍。
  1986年,镇内兴建的综合型商贸市场“农村大世界”,建筑面积为12400平方米,可容1.5万人进行交易活动,日上市平均3000余人,成为全县商品交易中心市场。场内店铺35家,全镇人口35250余人。
  1987年国营商业、物资、医药、外贸系统14个公司,经营网点119个(批发网点30个,零售网点89个),职工1141人,营业额4611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6.12%。县城先后建立商品交易综合市场38个,农产品交易市场45个,牲畜市场16个,木竹市场15个,水果市场2个,还有鞭炮焰花专业市场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
  1989年,国营商业8大公司,11个批发点,51个零售点,购销业务为全县各镇之首。
  上世纪90年代,上顿渡市场经济发展迅速。1993年县办镇办各类商店867家,其中国营56家,集体198家,个体613家。每年农历五月初十,是定期的龙船庙会,赶会群众达7-8万人,日商品交易金额500万元以上,1995年镇内商品购销额为4500多万元。1997年镇内购销总额为5100万元。
  1998年,全镇商品经营网点20个,272人。其中百货服装网点5个,156人;针织鞋帽网点4个,30人;煤炭销售点6个,24人;五金交电网点5个,62人。2000年全镇商品经营网点减至15个,人员减至204人。
  2008年全镇商店经营网点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成形,2000年以来,上顿渡商业贸易突飞猛进,到2008年底,全镇商业网点已达1600个以上。从业人员2万余人(含公司企业)、行业俱全,商品应有尽有,主要商品有:百货、南货、服装、鞋帽、五金交电、粮油、食品、烟酒、文化用品、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汽车、农机农具,种籽、农药化肥、水泥建材、医疗、家俱等,服务行业主要有:交通运输,宾馆酒店、小吃饮食、理发、修理、网吧、打字、复印、娱乐、歌舞、摄影照相、医疗卫生等。
   洪客隆百货座落在玉茗路,是上顿渡最大的商场。
  新城农贸市场是上顿渡最大的商贸市场,有个体摊位400余个,其次有农村大世界农贸市场,有摊位203个,河滨农贸市场,有摊位97个。这三农贸市场供应着上顿渡12万人口的日常生活品。
   临川县上顿渡建国前夕部分老店(商行)名录第二章解放前上顿渡的粮食行业
  上顿渡镇原为临川县的四大集镇之一步现是县城所在地。解放前,既是通往崇仁,宜黄,乐安三县的水陆交通要道,又是三县农民生产的粮食销往外地的必经之路,所以上渡顿镇便成了粮食的集结地。
   一、粮行的发展及其规模
  民国初期,上顿渡镇经营粮食业的有23家,其中有太丰、同新福两家粮食加工厂,但是由于当时民族工商业还不发达,粮食加工多使用原始:工具,主要依靠水碓、风车、木砻、竹砻、碾子等。所以年经营能力只有六、七千担(稻谷每担120市斤,大米每担150市斤),加上资金短缺,销售渠道不畅于外销仅限于本省南昌、九江、景德镇、鄱阳等上。数地区。因此这个时期粮食的购销量还比较小,年经营量最小的只有100担左右,资金不足100元(银元),最大的年经营量也只是1,000担左右,资金不过2,000元。
  民国十五年(1926年)以后,随着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粮食业带来了生机。粮食经营户逐渐发展到60余户,其中有加工厂5户,六尘行5户(六尘行兼营大豆飞草籽等其农产品,而一般粮行只能经营大米一种)。粮食业年经营量由过去的了几千担上升到几十万担,有资金近百万元。比较大的粮商有:大有恒、阜丰两家,年经营量都在万担以上,粮食加工也用机器取代了古老的手工操作,有粮食动力加工机器8台,日加工粮食1,000多担。除销售到本省各地外,还远销汉口、浙江、上海等地。这时,粮食业生机旺盛,是为鼎盛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日寇入侵,特别是南昌沦陷,主要交通线中断。这时期的粮食贸易很不景气。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日寇窜扰上顿渡,残酷实行“三光”政策,放火烧毁了店房百余幢,使上顿渡镇的粮食业陷于绝境。
  抗战胜利后,粮食业又有所复苏,到解放前夕有粮食经营户70多家,其中有加工厂9家。但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各种苛捐杂税,压得粮商抬不起头,加上伪币大量贬值,这时的粮食经营户,虽然比大盛时期多,然而资金远没有大盛时期足。一些粮商只能维持生活,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二、粮行的类型及经营管理
   上顿渡的粮栈,经营类型有两种:二种是独资经营,另一种是合资经营。合资就是股东合伙开店,投资者分为干股和湿股。干股不参加经营,只分红;湿股参加经营管理,工作有报酬,又可分红。
  解放前粮行的管理比较严格,有一种套管理办法。他们都分设有前柜,中柜、后柜。前柜由伙计经营零售业务,招揽客商;中柜由经理与客商洽谈批发业务;后柜是粮食加工厂房,由专人将收购的稻谷加工成大米。业务量较大的粮行都设有自己的机米房,不需要到外面加工厂加工,业务量较小的粮店只能将稻谷脱壳,还需要将脱完壳的稻谷运往加工厂加工。
  同时,各店都设有经理、师爷、街师、水客、头柜、二柜、伙计、大事、徒弟等工作人员。经理管理整个粮店,街师负责掌握市场行情,购销、调剂余缺5师爷即会计,又称管帐先生,负责管理帐目,筹划资金的使用,水客即采购员夕负责采购,推销商品,伙计即店员,在柜内招呼零售生意,徒弟于杂活,规定三年为学徒期,一年参师。学徒期间不发薪金,但吃饭飞理发等另用钱由店主负担,第四年作为帮师,小有报酬,从第五年开始,才能写其他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店员的雇用都是通过同行人或亲戚朋友介绍而来,雇用期为一年,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农历)老板请伙计(店员)吃饭,决定下年留写走,如果叫某个伙计走,请他坐在桌子上方,说明下年不再留用,正月初三(农历)开始结帐离店。伙计在雇用期间有不轨行为,老板随时都可以辞退。学徒工不一样,必须满三年,一般采取批评教育。老板对需要继续留用的人员,在平时支取薪金时,酬借可放宽,适当超支,年终结算,其超支部分全由店内报支,对于要辞退的人员则予限制。老板在年终根据企业盈亏情况,给予店内人员适当的红包,作为过年之礼。对企业贡献大的店内人员,老板会给予特别奖励,徒工视其表现给予一定的压岁钱。
  对于店内人员生病,店主给予报销医疗费,生病期间工资照发;对长期生病人员,老板到期予以辞退,并发给一定数量的安置费。病故或因工死亡者,店里负责安葬,并发给抚恤费(抚恤费多少视与老板的交情深厚而定)。
  在粮食贸易方面,各行栈根据本店业务大小情况,采取的方法各有不同。业务大的行栈,每年秋后直接派人到产区采购粮食。不仅货源有保证,而且成本低,质量好,有时还可以赊购。在销售方面,长期派有“水客”(采购员)在外妒及时勾通市场信息,使粮食销售能得到理想的价格。一些业务量较小的粮店,一般在就地集市上进行收购,另外也通过各伢行招采粮农到店里进行收购,价格当面协商决定,销售则以就地销售为主。
  由于上顿渡粮食业从附近农村及外地收购来的粮食,大都用来外销,而且数凰越来越大。因而每年春夏之际,青黄不接之时,连成市场厶零窃粮食供应紧张。加之这时的粮价,一日数涨,粮商囤积居奇,使得升斗小民无以为炊,陷入困境。
  民国十九年(1930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市场粮食供应紧张,粮商哄抬米价。一些小市民和附近农民买不起这么贵的粮食,因而引起一场饥荒,迫使他们自动组织起来,上街游行示威,围攻粮店,要求降低粮价。为了解决冲突,商会被迫决定,调用义仓谷(地方粮商筹集储存的粮食),不够之数则由各大粮商摊派,由商会统一标准价格,统一销售,并规定每个人的购买量。使得附近农民和小市民勉强度过难关,一场风波始告平息。
   三、粮行的同业公会
  在清朝末年上顿渡就有一批粮食经营户,但政府没有设立工商管理机构。粮商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自行组织了粮食行业公会。当时没有具体机构,只推选一个负责人。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间才正式成立了龙津(上顿渡镇)粮食业同业公会。同业公会设有理事长1人,监委2人,委员6人,没有专职人员。凡是经营粮食业的人员都是同业公会会员。
  同业公会的经费来自会员。会费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各缴多少,得根据同业公会实际开支情况而定。同业公会每五年换届,:特殊情况可以提前或延长,由商会帮助换届。担任理事长的人员都必须是在同行业中有点声誉的老板。龙津粮行同业公会先后担任理事长的人有:郭节荣(大有恒米行经理)飞黄贞祥(贞记米店老板)、饶子恒(饶大盛米店老板)、黄加华(黄利生米店老板)等人。
  最后一任理事长黄加华,他任职期间正是国民党政府临近崩溃,市场通货臌胀,伪币大量贬值的时候。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由法币改为金元券。金元券票面较大,粮商找零感到不便,这时同业公会经黄加华同意,印发了一种“临时流通券”,票面为伍分、壹角,共发行五百元,为做生意找零用。当时在上顿渡设有三家这种临时流通券兑换处(贞福斋食品店飞义丰粮行、河西新新锅炉厂)。开始这种临时流通券只限于同行业使用,后全镇通用。这种票券因未经政府批准发行,流通不到三个月有人告发,被临川法院责令停止使用。一九四九年上顿渡解放,同业公会积极沟通人民政府与同业人员的联系,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援解放军向西南进军和教育会员遵纪守法等方面均做了一定的工作。
   四、精通粮食业务的能手
  上顿渡的粮食业历史悠久,加上全行业几乎是清一色的本地人,有两个声望很高的粮商,一个是“大有恒”米行经理郭节荣,他原先是义丰米行的学徒,学徒期间白天学习做生意,晚上刻苦学习文化、苦练珠算,学得了一身做生意的好本领,练得一手过硬珠算。离开了义丰米行后,于民国十四年邀请了同行尧节喜、管西甫、傅会孙合资创办了“大有恒”米行,店面座落在正大街中段。共有股东8户”开业后由于善于经营管理,对市场行情看得准,重奖有功人员,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傲性,股东之间以义为重,团结一致,共同创业,使得生意越做越兴隆。发展到最盛时期,年经营能力二万多担,拥有资金十几万元;店内有伙计13人,临时人员20人,碾米机2台,计32匹马力,日加工量达到150担。郭节荣在“大有恒”米行担任经理期间,经常深入货源产地,了解货源情况,预测市场的未来行情。特别是对于稻谷,从颗粒大小、形状、谷色深浅、谷壳厚薄、色泽光暗等都根据产地做过详细的比较,掌握了各地产品的特征。随便取米—包稻谷样品,经其仔细看过,就能说出是那个品种,何地产。再将稻谷放在手中一捏就能说出该品种稻谷护出米率。在稻谷的储存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每年都要储存上万担稻谷在仓库,从没有发生过霉烂变质现象。
  另一个是阜丰米行老板邓新梧。阜丰米行是清末由邓新梧独资创办的,座落在正大街。年经营能力在一万担以上,拥有资金十万元。店内有伙计9人,水客2人,大事2人,临时工29人,有24匹马力粮食加工机器1台。邓新梧善于精打细算,在经营上采取批、另兼营,薄利多销的原则,来招揽业务。为了打开外销渠道,他经常不断深入上海、浙江等地了解市场行情,熟悉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在业务交往中重信誉,讲信用,深受同行的尊重。随着资金不断扩大,邓新梧于土地革命初期抽走十万资金到上海开办冰糖厂,只留下少量资金由其弟邓南甫维持店里生意,从此邓新梧离开了上顿渡。第三章境内主要商业机构
   第一节供销社
  1950年,随着党抓基层政权的同时,为了急治战争创伤,安定人民生产生活,成立了上顿渡供销社。初名消费合作社,1951年改称临川县二区(上顿渡)供销社,1959年改称国营商店,1962年夏复改称临川县上顿渡供销社。当时在上顿渡圩大街上,利用征收的公产和租赁部分私店私房计21间,分设收购和百货供销门市部,有铺面3个,仓库3个,职工8人。供销社面向农村,为满足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每年适时供应大量日用生活用物,组织大量的农药、化肥、薄膜等农用物资,及时大量收购棉花、油料、鸡、鸭、禽蛋、黄狼皮等农副产品,有力支援了农、工、副业生产,支援了国家建设,有力控制了奸商投机,稳定了市场物价,活跃了城乡经济,购销方便,买卖公平,价格合理,在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巨大影响下,投资入股的信心更足。1968年11月起,先后改名为临川县上顿渡生产生活资料站和临川县上顿渡国营商店,1973年10月复名为临川县上顿渡供销社,1978年10月归属临川县供销社,1995年4月更名为临川市上顿渡供销社,现已倒闭。
  1982年上顿渡供销社有职工总人数67人。其中固定职工59人,临时职工4人,计划外用工4人。门市部19个。其中南货门市部5个,布足门市部3个,百货门市部4个,针织门市部2人,文具门市部1个,五金门市部1个,杂品门市部1个,生资门市部1个,收购门市部1个。仓库:3个。其中南货仓库1个,百货仓库1个,生资仓库1个。二楼饭店1座(包括餐厅1个,厨房1个,住宿床铺100张)。糕点加工厂1个,汽水加工间1个。分仓1个。(1983年建2层楼房一座面积410平方米。其中南货、百货门市部各1个)。1983年新建三层百货大楼一座,面积930平方米)。经营有南货、百货、布匹、五金、文具杂品、生产资料、饮食。加工业务有糕点、汽水、棉花加工等。1983年社员入股6165户,入股股数7068股,金额14,136元。
  1954年、供销社附设农村土特产品和废旧物资收购门市部。主要收购废旧物资如破铜烂铁、铅、锡、铝、镍、布气、腭底、棕衣、麻网、玻璃、瓶罐牛角、蹄壳、猪毛、羽毛、猪骨、牛骨、等一切日用废旧物资,收购门市部,根据国家统一价格,分门别类,大量收购。这些废旧物资,在旧社会底不收不管,弃若敝履,建国后,得到普遍收集,受到充分利用,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生产资料,为农民增添了不少财富。
  肠衣是上顿渡历来盛行加工产品,一般100斤毛猪肠衣0.8元,其他有蛇、黄鼠狼皮,近年捕捉者少,曾一度大量收购活狗。野生植物,如金艮花、水杨柳、家种薄荷、菊花、并适时收购桔壳。土产以牛皮、猪皮、家禽、鲜蛋、狗皮、蜂蜜、冬季黄鼠狼皮较好,和少量油料、梓子(乌白籽)山休籽。苎麻、金艮花等。
   第二节食品站
   解放前,上顿渡生猪、禽、蛋由私营商贩经营。1955年3月实行猪、禽、蛋派购,将任务下达到各大队、生产队,实行计划收购。1958年至1961年受“共产风”影响。强调社队集体养猪,限制社员私养,市场上肉禽蛋供应紧张,人均猪肉消费1959年11市斤,1960年减少4.2斤,1961年仅为2.04市斤,1962年起实行猪肉定量凭票,城镇居民每人每月1市斤,国庆、元旦、春节加供一定数量的猪肉,家禽和禽蛋饮食行业和机关食堂用肉,实行凭票供应,会议用肉,则临时批拨。
   生猪鸡鸭鲜蛋等任务指标数到户,毛猪按重量定等级价格付款,并由收购站发给油、肉供给购买凭证,有一个时期,还发给超任务的奖励肥料,肉食供应,除上缴生猪任务外,每逢圩集节日,食品站按供应量、售供公社、直属单位和各交售生猪者户的凭票证,家禽鲜蛋按季收购上缴。1981年以前上顿渡生猪、家禽、鲜蛋这些食品的购销都是和供销社联在一起的。长期以来经营猪肉,家禽、地方财政都给予政策性补贴,即每售1公斤猪肉,补0.44元,售1只家禽,补贴0.80元。1985年2月,取消猪、禽、蛋的派购,取消肉票,放开猪肉价格,实行议购议销,敞开供应后,改暗补为明补,直接发给居民补贴。
   1980年食品站收购的生猪价格 市斤/元
   1982年供销社收购家禽、禽蛋价格
   1979年前后粮油中等购销价格情况 100斤 元
  第三节个体商业和摊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推行生产责任制,工商业允许个体经营,1980年间上顿渡圩,先后有黄松元、江海女、邹晋宗等三户申请登记,经营南货店,茶馆2家,小吃部2户,什货摊贩4个。他们在市场管理下,交缴税利,公平买卖,方便了群众,繁荣了市场,营业不断扩大。街道杂货,手工修理,饮食摊贩,不断增多。
  1981年108号文件《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和1983年21号文件《关于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若干问题试行规定》先后下达后,个体工商业得到进一步扶持,加快了发展。1983年10月,上顿渡行管所在“县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协会”的具体部署下,通过筹备代表大会(到会代表65人:其中上顿渡22人、云山15名、罗针13名)选举产生了委员7名,正式成立了“临川县个体劳动者协会上顿渡分会”。分会管辖上顿渡、罗针、云山三社范围内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截至83年底,经核准发证的232户,从业人员300人,其中商业181户,修理业26户,手工业7户、饮食服务业7户,其他行业11户。分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4人。
  1983年放宽政策,允许完成国家统,派购任务后的一、二类物质进入集贸。允许农民从事长途贩运。从此以后圩场贸易又渐渐繁荣兴旺。
   第四章工商管理机构
   临川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上顿渡分局
  上顿渡工商分局于1997年6月组建,现有干职工34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3人,占总人数的68%;中共党员24人。分局主管上顿渡镇辖区市场,辖区面积69.6平方公里,总人口10.7万,11个居民委员会,23个村民委员会,3个集贸市场。辖区内有公司法人82户,非公司法人企业48户,分支机构140户,其他类型企业56户,个体工商户1370余户。上顿渡工商分局作为上顿渡镇辖区的市场和行政执法主要职能部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拓宽监督领域,完善职能,现设有11个职能部门,包括综合办公室、巡查中队和9个管理站。职责范围包括:依法确认市场主体资格,监督各类市场及市场交易行为,查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上顿渡工商分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完善各项制度,设立了公示栏,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即公开办案人员、机构及办公程序等,实施社会监督,同时加强专业性、技术性培训,制定学习计划,提高了执法水平,培养了一支文明高效和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行政执法队伍。一直以来,上顿渡工商分局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市场监管工作为中心,改进工作作风,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维护市场正常经济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地方经济做出了应有的项献。近年来,上顿渡工商分局多次荣获当地政府“先进单位”称号,多次被省、市、区级工商局评为“先进工商分局”。作为三星级工商分局的上顿渡工商分局竭诚为临川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临川区工商管理局上顿渡分局
   上顿渡工商分局住于建设路东段,现有工作人员37名。
   现任分局徐友文。前任公局长余清、洪卫、徐荣华。
   现任副分局长:徐凯平、周俊、罗礼生、周文杰、邹伟峰
  2008年上顿渡城区个体工商户发证总数1622户,企业发证271户,其中:个人独资企业53户,合资企业4户,公司82户,国有企业(法人代表)42户,分支机构84户,农合组织6户。
   第五章粮油
   第一节粮油收购
  解放前,上顿渡经营粮油贸易的多为私商。他们秋后压价购进,春荒抬价销售,大秤大斗购进,小秤小斗销售,晒干扇净购进,掺水掺杂销售,扰乱市场。
  解放后,国家加强了对粮油市场的管理。1953年11月对粮食、植物油料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简称统购统销)。农户扣除口粮、种子、饲料后的余粮由国家收购90%,粮食保管开展无虫、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竞赛。
  1955年核实田亩面积,本着“有灾减购,增产不增购,余粮不全购”的原则,分配定购任务。同年对油料实行派种派购,帮助农民推广优良品种(胜利油菜)以提高农民对油料生产的积极性。
  1956年在巩固“四无”粮仓的基础上采用马拉硫粉,磷丹粉,氯化苦等药剂薰蒸杀虫。
  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实行全购全销。由于购了很多过头粮,不少村庄口粮供应紧张,不得不吃起了返销粮。
  1965年实行超产超购,在完成征购任务后超购加奖,奖售化肥,布证和饲料。
  1972年上顿渡粮油管理所成立。并于1975年总结出“三低”(低温、低拿、低药量)的保粮成功经验。
  1978年集市粮油贸易恢复,上顿渡粮油管理所开办粮油议购议销业务。
  1979年粮食统购价格每百斤由1952年5.21元提高到9.5元,每超购稻谷100斤,按统购价格加价50%。
  1985年4月,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
  1987年合同定购粮食实行“定金、化肥、柴油”三挂钩,每百斤稻谷调到12.66元。
  1988年议价粮收支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管理,实行“统一收购,综合平衡,分级管理,切块经营”。
  1989年上顿渡晚稻丰收,但早稻受灾,农民仍然爱国家、爱集体,踊跃交售爱国粮。
   第二节粮油销售
   粮食统购统销后,上顿渡镇机关单位居民,农村缺粮户补助粮等,都由上顿渡粮油管理所计划供应,各类人口中定量标准表如下(单位:市斤)
   注:从1986年7月1日起在编乡干部粮食量每人每月调为33斤。
  此外,对国家干部出差,下乡,每人每天补助1.2斤,参加大型会战的居民人口每月不足45斤的给予补足。对农民出售农副产品(如生猪、棉花、鲜蛋等)实行粮食奖售。对缺粮户实行定销粮,如耕牛饲料每头40斤,肥猪饲料每头150斤,公母猪饲料每头300斤,群鸭饲料每只8斤。
   上顿渡1949年至1989年粮油购销价格对照表单位:元/100市斤第五篇财政税收
   第一章解放以前的财税情况
  据旧志载,宋朝上顿渡就征收田赋,按田地高、下、肥、瘦起科,因科计粮,赋分夏税,秋税两种,夏税纳银,秋税纳米。
   明洪武二十年(1387),上顿渡地区重新丈量田地,造鱼鳞册,征收钱粮漕米。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3年),分官、民两种田地,山塘计征田赋。
   明永乐年间(1424年)上顿渡已开征盐、茶、鱼、酒等产销税及竹木税、商税。
   明隆庆元年(1567年)试行“一条鞭法”,“赋役合一”,按田计税,以银交纳。
  清初,工商税袭明旧制。同时增延契税,当税和牙税,牙税按商户大小收税,当税征自当铺,契税则以灵,当土地房产的“买契”“典契”为征税对象。
   清雍正五年(1727年)将丁银摊入田粮,统以田亩征税。
   清乾隆年间,按田、地、山塘分等级征收银米。
  清道光时(1821一1850)设关,盐、矿、织4税,还有茶果、酒税、牙贴、契税等项目。咸丰三年开延厘金税,光绪二十九年增收统捐,后又改称统税。
  民国时期,上顿渡财政收入主要有田赋,契税,营业税,屠宰税等正税及各正税附加额。其中正税为上缴赋税,正税附加额为地方财政收入,以田赋附加为多。
  民国初期,上顿渡境内的工商税有国家税和地方税两种。列为国家税的有:盐税、关税、常关税、统捐、厘捐、度税、契税、牙捐、当税、烟税、酒税、茶税、糖税、渔税等14种,列为地方税的有:商税、牲畜税、粮米税、油捐、杂货捐、厂店捐、房捐、戏捐、车捐、茶馆捐、鱼捐、屠捐、夫行捐等14种。需要外运的商品如烟叶、白酒要贴花征收厘金税。
  民国3年(1914年)农业税收征银元,地丁一亩征银元2.2元,附加税0.15元,米折一石征银元2.9元,附加税0.25元。
  民国16年(1927年)地丁一亩改征银元3元,附加税0.3元,米折一石改征银元4元,附加税0.5元。
  民国19年(1929)开征特产税,民国24年开证印花税,民国25年开征所得税,民国28年,将统税和烟酒税合并,开征货物税。民国30年,因赋改征实物。正税,附加每元赋额各折征稻谷2斗,规定钱粮为“二限”缴交,漕米为“三限”缴交。每限定期1月,逾期加罚。同年增收地价税,赋额每元征谷1斗,并开征使用牌照税(车船税并入)和行为取缔税。
   民国31年开征营业税和营业牌照税。
  民国期间的以上各种税种,上顿渡地区都承包给个人,即所谓的“税收专管员”。这些人巧立名目,加捐加税,最后还弄出了什么“保甲捐、冬防捐、寒衣捐、壮丁捐、生捐、夜捐、房井捐、胜利费、草鞋费、驻军马粮费、壮丁安家费、慰劳将士费、调查户口费、国民身份费、乡保办公费、治安保护费、堤防维修费、田亩过乡费、自卫队服装费、戡乱建国捐、自治捐、救国捐、公路培修费、乐捐、花捐”等。数十种。可说行行都有税,件件要交钱。既无执法手续,又无预算,往往层层加码,多收的截留不交,自用或瓜分中饱。经办人贪污中饱,层层盘剥,人民群众负担沉重,怨声载道,例如一个壮丁捐就要谷10担,银元10块不等,民不堪忧,经常发生抗税、抗粮事件。
   第二章解放以后的财税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税收体制健全,税种的开征和停征,税目的增减和税率的调整,一律有明文规定,不能多征税收,彻底地废除了苛捐杂税。于1957年基本上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各乡社基本上形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纳税单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经营方式随之不同,会计账目日益健全,便废除了原有的民主评议的征收方法,改为查账计征,税务干部征前辅导,征后检查。随着税政的日趋健全,建立多种的征收管理制度,对偷、漏税收受到堵塞约束,应收的税款,能及时足额交入国库。对农村屠宰税的征收,1950年沿用旧的投示包给私人征收,1950年后,废除了投标包税的征收办法,改为乡政府代征,社代管,人民公社化后,由生产大队代征,1957年进一步健全了代征管理制度,实行屠手包干,划片杀猪的责任制,要求必须做到先税后宰,先税后卖。1962年整顿代征单位,进行屠手登记发证,未得发证的屠手不准杀猪,规定屠手不见税票不杀猪,1965年又普遍推行了屠宰税出榜公布制度,发动群众进行监督,防止偷税和贪污。1981年后上顿渡设上顿渡中心税务所,管辖上顿渡、云山、罗针二社一镇的税收工作,所长龚福根,全所人员13人,其中上顿渡7人。上顿渡地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商税、农业税、企业利润和其他收入等四个方面。
  1949年秋开始征收公粮,将户有土地划为三个等级,分等级确定亩税率计征,贫农不超过当年产量的6%%,中农不超过15%,地主不超过40%。
  1950年农业税实行了免征点的急进的“全额累进税率,按照实年产,贫农征收8%,中农13%,富农25%,地主50%,农业人口平均粮食收入不到150斤的免征。从这一年起,建立了全国工商统一新税制,合并税种,简化税目,降低税率。仅货物税一项就由原来的1136目简化为358目。
  1952年农业税实行无免征点的缓进的“全额累进”税率。田地分等定产、缩小累进差距,税率最高不超过常年产量的30%,平均税率为11.73%。
  1953年实行“计划分成,固定比例,支出包干”的财政体制,这一年上顿渡先后开征的工商税种有:商品流通税、货物税、工商业税、印花税、牲畜交易税、屠宰税、城市房地产税、文化娱乐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利息所得税等。
  1954年农业税执行了差额较小的全额累进税率,税率调减为24级,人平常年产量在150—200斤的为最低级,税率3%,每增加50斤,依次提高税率1%,到1415斤能上为最高级,税率2596,平均税率18%,这一年工商税停征猪、羊交易税,只征牛交易税,农民购买种畜可免税。
  1957年农业税实行无免征点的地区差制比例税率,废止累进税率。公粮由以户计征改为高级社或生产队为单位,仍以常年产量为计税依据。
  1958年下放财权,实行以收定支的管理体制,同时将货物税,商品流通税,印花税和工商税中的营业税合并征工商统一税,将工商税中的所得税部分改为独立税种,开征工商所得税。
  1973年税制改革,将工商统一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合并,开征工商税。
  1979年农来税实行起征点的办法,每人平均口粮在起征点(400市斤)以下的生产队免交公粮。
  1980年财政实行“制分收支,分级包干”的管理体制。
  1982年农业税由生产队负担改为户交村结,平均税率调为12.06%。
  1983年将原工商税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本乡除盐税外,均已开征。营业税率最低为3%,最高为15%,恢复集市交易税,开征资源税和企业所得税。
  1986年上顿渡镇建立一级财政管理。经费“定收定支,收入上交超收分成,支出下拨,超支不补,欠收抵支,结余留用。”
  1987年开征农林特产税,列入地方预算,同时开征个人收入调节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调整建筑税率。
  1988年开征私营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投资者个人收入调节税、印花税、筵席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1989年财政实行“收入上解,支出下拨,总额和超收分成,欠收抵支”的管理办法。
  2002年开始农村实行税费改革。2005年江西省统一取消农业税。
  2006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420万元。
  2007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602万元。
  2008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979万元。
   第三章临川区财政局
   临川区财政局是区政府综合管理全区财政工作的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财政、税收方针、政策及其他有关政策,拟订全区财政、税收、财务法和规章度。
  (二)参与制定全区各项有关宏观经济的政策:提出运用财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略,拟订和执行全区财政分配政策;编制全区中长期财政规划;指导全区财政工作。
   (三)编制区本级年度预算草案和汇编全区年预算;组织全区和区本级预算草案和汇编全区年度预算;组织全区和区本级预算的执行;编制区委、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报告全区及区本级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向区大人常委会报告区本级决算
  (四)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负责组织实施地方税法和税收条例、决定、规定及有关实性税收减免事项。
   (五)管理和监督各项财政收入;负责组织全区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的征收和管理
  (六)组织执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订全区有关财政支出的财区级各项财政支出,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建议;管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工作
  (七)拟订和组织执行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对全区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财政支出。
  (八)管理全区有关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立项及标准;统一管理区级预算外资金和执行国债还本付息计划;执行彩票管理制度,对彩票管理制度,对彩票发管理机构财务进行核算和监督。
  (九)管理全区会计工作,贯彻实施会计法令、规章和准则,指导和管理全区社会审计工作,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
  (十)组织执行《企业财务通则》;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区各类各行业企业的财务工作;负责……
   (十一)参与研究全区利用外资的有关政策,管理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在全区贷款项目的
  (十二)监督全区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建议;组织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案件。
  (十三)制订全区财政科学研究和教育规划;组织和管理全区财政人员业务培训;负责全区财政人员调配使用。
  (十四)负责制订国有资产监督的政策、办法;行使区政府授权的区本级国有资产出资的人的资产行产权界定、登记、处置审批、处理审批、处理资产纠纷,监督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经营收益。
  (十五)执行国家、省、市、区非税收征收管理政策;研究制定非税收征管理制度和办法导全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负责非税收入票据的管理;负责非税收入的统计分析和监督检查。
   (十六)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财政局长李利报(临川区政协副主席)。
   党委书记吴四生。
   第四章境内税务机构
  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是国家政权不可缺少的重工具,是政府机器中的经济基础。
  1949年临川解放,由抚州专署直接派员接管临川县国税稽征处,另设临川税务征收组。1951年5月1日正式成立临川县人民政府税务局,基层建立了温城,李渡、上顿渡、行桥4个税务所。
  1952年增设了抚州镇、上顿渡、龙溪3个税务所,上顿渡税务所管辖范围为二区、九区、十一区。
  1956年上顿渡设所,辖有二区、九区。
  1959年1月撤消临川县税务局,并入财政局,成立临川县财政税务局,下设8个财税所,26个公社设有财税驻征处,每社1人,在公社办公,上顿渡税务所辖有云山、上顿渡、罗针3个公社。
  1962年,临川县财政税务局改称临川县税务局,分有温州、上顿渡、孝桥、罗湖、李渡区、展坪区6个税务所,上顿渡撤销税务所,改为税征站,与孝桥、流坊、湖南、华溪、罗针、展坪等8个公社,隶属孝桥税务所。
  1969年临川县税务局,改称临川县财政金融局,基层由25个公社各设立财政金融所,管理本公社业务。上顿渡财政金融所,管辖上顿渡公社财政金融工作,所长邹天生。
  1972年复改称临川县税务局,设立上顿渡税务所,直辖上顿渡、罗针、云山三个公社税收业务。所长递次为鄢文生、祝乔生、李连兴等人。
  1979年,上顿渡税务所,改称上顿渡税务中心所。
  1980年,上顿渡税务所,接管上顿渡公社税收工作,全所四人,所长龚福根。
   第一节临川区地税局上顿渡分局
  1994年9月,国、地税分家,经过精心筹备,在原临川县税务局的基础上,组建了临川县地方税局上顿渡公局,上顿渡分局是当时临川县地方税务局的一个副科级分局,办公地点在龙津路56号。
  1997年4月,由于实行财税合署办公,上顿渡地税分局更名为上顿渡财税所,办公地点在上顿渡镇政府院内。
  2000年5月,上顿渡财税所更名为临川市地税局第七分局,办公地点在龙津路56号
  2004年9月,临川区地税局第七分局更名为上顿渡地税分局,办公地点在桥东路231号。
  上顿渡地税分局负责上顿渡镇范围内各项地方税收管理工作,具体负责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烟叶税等11个税种及国务院、省政府授权代征的教育费附加、防洪保安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保障金、工会经费、价格调节基金等的征收管理。2008年,上顿渡分局在临川区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顿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分局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努力克服了年初冰冻灾害、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诸多因难,克服了经济性和政策性带来的税收减收因素,发扬艰苦奋斗、负重拼搏的创业精神,聚财兴赣,执法为民,保持了地税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2008年共征收税款7264万元,为临川区本级及上顿渡实现全年税收目标作出了职极贡献。
  上顿渡分局自成立来坚持不懈地抓好政风行风建设,广开纳谏渠道,依托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意见建议,干部队伍建设者得到切实加强,分局先后多次得到上级政府部门的表彰。2003年被临川区委评为“先进单位”,2004年被江西省地税局评为“先进集体”,2005年获江西省地税局“十年先进集体”奖励,同年获国家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先进集体”奖励,同年获国家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先进集体”奖励,2006年被省共青团评为“青年文明号”。
  上顿渡地税分局现任分局长方国华同志,上顿渡镇丁家村委会人,中共党员,1987年4月参加工作。2001年8年任临川区地税局建管所所长、七里岗分局局长,2004年9月至2005年任临川区地税局唱凯分局局长,2005年5月任临川区地税局上顿渡分局局长。近年来上顿渡地税分局在方国华同志的带领下利用优质高效的管理水平和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精神,尽心尽责,勤奋工作,不仅赢得了当地政府部门和上级税务部门的好评,也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认可和信赖,成为临川地税的一面旗帜,先后多次受到上级政府及省市区局的表彰。2006获得抚州市青年文明号“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获临川区委优秀基层站、所负责人称号,2008年被江西省税局评为全省地税系统优秀税收管理员,市地税局评为全市优秀基层领导,并多次被临川区局评为优秀公务员及先进个人。
   附上顿渡分局历任分局长名单
  2008年完成地税7246万元。总纳税户1174户,10万元以上纳税大户38户(附表于后)。第二节临川区国税局上顿渡分局
  上顿渡国税分局成立于2003年5月。其前身为:城关分局、郊区分局,税源管理二科。现有工作人员29名,现任分局长陈波。
   征税管理范围:上顿渡、温泉、高坪、展坪、桐源、大岗、连城、秋溪、龙溪共九个乡镇。
   税种: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
  2008年完成国税收入505万元。
  2008年上顿渡固定纳锐户(个体)739户,公司企业33户。
  2008年超过10万元的纳税大户2户:抚州市东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抚州市恒丰达包装有限公司。第六篇金融
   第一章当铺和钱庄
  当铺指典当,由豪绅、地主、富商经营的以实物作抵押的借贷剥削,农民在青黄不、缺吃少用或遭到天灾人祸发生困难之时,常将暂时不用的衣物等送进当铺,作价典取50—60%的现金,按月息2分计利。自当之日始,以24个月为期,到期归还本息,赎回所当的衣物。逾期即由当铺拍卖处理。
  钱庄是指办理存款、放款、汇兑三项业务的机构。存放款有“活期”、“定期”两种。“活期”俗称“日折”,按日计息,存借简便。“定期”以半月为期,又称“半日拆”或“比期”,期满结算,称为“转比”。存放月息一般为4一6厘,也有随物价波动而不断跳动的,放款月息有时高达1分8厘至2分。汇往上海者称“申票,汇往汉口者称”“汉票”,汇往南昌者称“省票”。由派驻庄号或有业务往来的“联号”承兑,“期票”到一个月内付款“即期票”随到随兑,均不能失信。
   新中国成立后,当铺和私人钱庄或倒闭或被取缔。
   此外,上顿渡镇境内还流行一种俗称“邀会”的民间金融组织。
  邀会又称合会,打会是上顿渡镇民间的旧合作形式,在旧社会贫苦农民或因发展生产或因天灾人祸,求借无门,于是本其平素的人格信用向亲友申述需钱孔的理由和数目,请求给予资助。如获得足够的人数同意,则合成一会,故称合会。这种合作形式,传说因王安石推行青苗法,设置因贷款局,得益的仅限城市效区。于是僻地农民便自谋解决办法,组织变相的因利贷款体系。从此,要邀会便出,到清求民初盛极一时。凡是10家以上的村庄,几乎都有这种组织。至于合会组织人数的多少,集会金额的大小以及期限和利率的长短高低,均随会首的需要程度与会脚协商而定。本镇境内邀会借款期较长,在旧式农村金融农业中是绝无仅有的。最长的达12年之久。最短的也有五个月,一般都在七年以上。其借款利率以年利三分的为最高,年利一分的占多数,年利九厘的为最低,也有无息的。
   第二章货币流通
   上顿渡镇流通的货币主要有银两、制钱、铜元、银元、法币、金园券和人民币。
  银两,旧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秤量货币,有元宝(俗称马蹄银、每只重50两),中锭(又称小元宝,锤状,重10两),小锭(又叫子,重1一5两),碎银(别名滴珠,福珠,重一两以下)四种。
  制钱,一种官制园形方孔铜币,每枚1文,千枚为“一串”,“一吊”或“一贯”。人们习惯使用“九五钱”(每串950文),每3414文兑银元1元。民国16年(1927)后停止流通。
   铜元,又称铜板。主要有光绪元宝,大清铜币两种。光绪元宝,每枚重2钱,直径28毫米,正面标有汉文“光绪元宝”和满文“广宝”(广东省铸),北面饰有盘龙,每枚当制钱10文,每百枚兑银元1元。大清铜币由四川省监铸,每110—140枚兑换银元1元。
  银元,俗称现洋或花边。解放前在大岗流通的银元有龙洋(清光绪十四五年铸,铸有备纹),“小头”(民国元年铸,有孙中山头像),“大头”(民国元年铸有袁世凯头像),船洋(民国22年铸,有船形图纹),鹰洋(墨西哥铸,有飞鹰图纹),“女人头”(英国铸,有英女王头像),“鬼子打棍”(香港铸,有洋人特棍图),日本龙洋(日本铸,有龙形图纹)等多种。
  法币,民国24年(1935年)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为法币,采用“银本体制”与银元等价。法币由中央银行独家发行。
  金园券,民国37年8月国民党政府发行采用“金本位制”规定每园含金量为0.22217克,两园兑银元1元,200园兑黄金1两,后因滥印滥发,于解放前夕已变为废纸。
  人民币,1948年发行第一套,有壹元、伍元、贰拾元、伍拾元、壹佰元、贰佰元、伍佰元、壹千元、壹万元,伍万元共12种面额。1956年发行第三套并按1:10000的比价收回第一套人民币,有壹元、贰元、叁元、伍元、拾元等5种面额,还有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伍角等6种纸铺币。1964年停止使用面额3元的人民币,收回1953年苏联代印的拾元、伍元、叁元三种人民币。1980年4月发行了一元的币和一角、二角、五角的铜币。1987年发行第三套,增加面额为伍拾元和壹佰元的新纸币。2000年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第三章贷款
  新中国成立初,临川县人民银行曾开办“实物贷款”即按市场价格折付现金,秋后收回实物。上顿渡共发放禾种谷0.53万斤,口粮米0.61万斤,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1953年发放农业贷款,帮助农民兴修水利,添置农具,购买耕牛,发展生产和推进农村互助合作运动。
  1955年发放贫农合作基金贷款,支持贫农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
  1956年发放农贷性质的预购定金。
  1957年,发放支农贷款,帮助高级社兴修水闸、水库,购买耕牛、双轮双铧犁、江西水田犁和化肥种籽。
  1962年5月一12月,处理“贫农合作基金贷款”旧欠,部分欠款户因无偿还能力被减免本金、利息。
  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发放农机电灌小水电贷款,灾区口粮无息贷款,扶助知青贷款等。
  1970年至1975年发放支农贷款帮助生产队购买大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排灌设施等。
  1982年以后,农村普遍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农村贷款重点支持承包户、专业户,遵循“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原则,改变过去平均分配、分散使用的做法。
  2002年开办小额农用贷款。第四章储蓄
  解放前,上顿渡各地都有钱庄办理贷币储蓄业务。后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储户改存银元或其他实物。解放后,取缔私人钱庄。储蓄业务由人民银行统一办理。储蓄种类有人民币折实储蓄、保本保值定期储蓄、活期储蓄、整存整取定理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外币储蓄等。
  人民币折实储蓄:解放初,物价局未稳定,存款时,将现金折成实物,记入存单,取款时按浮动价格计算,1952年7月停办。
  保本保值定期储蓄:性质与折实储蓄相同。取款时若物价上涨,按“折实保值”计算,遇物价下跌,则按“保本计息”计算。1952年6月停办。
   活期储蓄:1950年开办,一元起存,多存不限,随要随取。
  整存整取定期储蓄:上世纪50年代起开办适用于数额较大,时间较长的存款,分有半年、一年、三年、五年、八年等5个存款,时间越长,利率越高。
  活期储蓄利月息,初为5.1%,1953年1月21日调整为4.5%,1955年10月又调整为2.4%,1959年1月降低为1.896,1980年7月1日起恢复到2.4%。定期储蓄月息,1953年为12%,1955年10月调为6.6%,1959年1月降低为4%,同年7月份升为5.1%,1954年5月又降为3.3%,1971年10月,又降为2.7%,1979年4月恢复到3.3%,1980年4月提高到4.5%,1982年4月调为4.8%,1985年8月再次提高为5.1%。1987年整存整取定期储蓄设有半年,一年、三年、五年、八年5个档次,月息分别为5.1%、6%、6.9%、7.8%和8.7%。“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定期储蓄”设有一年、三年、五年三个档次,月息分别为5.1%、6%和6.3%。
   第五章金融机构
  1954年,上顿渡圩建立了中国农业银行临川县支行上顿渡营业所。各乡办起了信用社,除地、富成分外,农民群众全面投有股金,到1983年仍有股金2.900元。
  1978年后,信用社作为农村社员群众集体金融组织和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业务、资金更为扩大。近年来对农工付业生产设备、生产费用、社员生活,社队企业各种贷款共发放64万元,为上顿渡的农、工、企业的持续发展,作出了有力支持,同时大力开展了储蓄存款业务,为国家筹集了大量资金。
  1982年,营业所新建二楼办公室一座,配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主任、会计、助理会计、出纳各1人,农金2人)。
  1983年,全社有储存款100万元,信用社积累资金最高为8,000元,一般为2,400元,业务量当天为500笔。
  2008年上顿渡营业所(农行)存款余额1.6亿元,贷款余额720万元。第七篇城乡建设
  临川历代县治设羊城镇(今抚州市),1969年因行政区划变动,县治迁上顿渡镇。至1989年,新县城建设资金达5419.27万元,建筑面积49.38万平方米。从此,一座新兴县城初具规模。农村逐渐富裕起来,农民盖新房的也日益增多,为改变历史上农民建房中乱占、乱建状况,从1984年后对全镇中心村和自然村作出建房具体规划,使农村建房进入了一个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新阶段。
   临川区房产管理局
  临川区房管局党政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谋事创业,开拓进取,扎实推进全区房管事业健康发展,该局2007年度被评为全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2008年度被评为全市文明单位、全区支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2008年该局各项工作都结出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一是住房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去年1月21日举行了全区首次经济适用住房公开摇号仪式,公开、公平、公正地摇出了98户经济适用房拥有户有10户轮候户。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建租户84套,总面积4057㎡。117套经济适用住房于今年1月21日在区行政中心多功能会议室进行了公开销售摇号。为411房低保户发放了住户补贴金,共计45.3万元,使低保户家庭无房户实现了应保尽保。二是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严把房地产准入制关,先后查处14起无资质,在集体土地上进行房地产开发、虚假房产销售文告、违纪销售商品房等行为。三是产权产籍管理进一步规范。提供了产权发证优质服务。全年共为广大群众发入产权证1234个,总面积达26万㎡;为乡镇房管所发证536个,面积达14万㎡;受理二手房交易170宗,面积为1.7万㎡,成交交额1920万元;办理房地产抵押业务487笔,面积174346㎡,总金额1.7亿元;发放商品房预售面积9万㎡;全年实现总收入170余万元;发放商品房屋维修基金236万元。四是房管部门新的业务进一步拓宽。去年下半年,经物价部门审核、区政府批准,提高了白蚁防治收费标准,增设了利用房产档案查询的收费项目,为经济的发展和加强房产档案的建设开辟一条新途径。五是项中心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较好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完成了上顿渡第二期旧城改造涉及直管公房88户、拆迁面积4928㎡的工作任务。认真做好新农村挂点连城乡连城上街一组工作,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5万元用于挂点新农村建设,组织该村能人志士捐款,修通了村环形水泥主干道3000多米,做好了“三清六改四普及”工作。六是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方针,全面加强房管局系统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了机关效能建设,规范了党员、干职工作为,推动了业务工作的发展。此外,纪检、工会、综治、信访、财务管理、计划生育、乡镇房管所房改及日常事务管理等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局长余友德简介
  余友德,男,1970年10月出生,临川区连城乡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4年5月一2007年8月任区房管局副局长;2007年9月至今任区房管局局长。第一章城镇建设
   第一节街道建设
   建设路
  分东西两路。建设西路从老剧院至县劳动人事局办公大楼,1974年修建,长206米,宽20米,水泥路面;建设东路从新华书店至图书馆,1987年修建,长304米,宽22米,水泥路面。
   中兴路
  从周头至上顿渡桥头,原为麻石路面,高低不平。1978年改修为柏油路面,全长860米,宽8米。
   龙津路
  从五交化公司至自来水公司,1978年修,全长120米,宽18米,原有柏油路面(其中250米为沙石路面)。1989年改水泥路面。
   桥东大道从上顿渡桥至跳石桥,1986年修,全长998米,宽35米,水泥路面。
   中洲路
  从县工会至中洲公园,1986年修,全长400米,宽12米。其中水泥路面200米,沙石路面200米。
  1989年至1995年,上顿渡街道路面改造建设步伐加快,先后将龙津路路面硬化,新建了上顿渡镇公园路,建成了上顿渡建设路并硬化玉茗路(见贤路)。
  1996年至于2000年,进一步加快了街道道路建设,完成了桥东路、建设路、体育路的路面硬化工程。
  2001、2002年这两年对龙津路、玉茗路、桥东路、建设路的两侧人行道统一改造,全面铺为彩色人行道板,并新建了区第二中医院侧路和区农机局侧路。
  2003年,新建上顿渡宾馆路,改造公园路和罗家巷路。
  2003年上顿渡镇街道道路情况单位:米
   一、街道路灯
   上顿渡镇过去使用油灯(煤油、水油)
  照明,灯光昏暗。1958年驻县铁道部队修筑向乐铁路时,供给镇上机关居民照明用电,街道安装路灯20盏,每晚6点至11点照明。1964年7月,上顿渡发电厂建成,街巷路灯增至50盏左右。1970年县供电所建立,使用高压电,主要街道改用水银灯、钠灯,通宵照明。1989年,街道路灯有汞灯47盏、4.7千瓦;钠灯25盏、2.7千瓦;白炽灯115盏,6.9千瓦,居民普遍用电照明,年用电量180.36万度。
  1998年,在上顿渡镇公园路安装单臂金属杆路灯6盏(套)。
  2001年至2003年,临川区人民政府决定做好城市“美化、亮化”工作,重点改造上顿渡镇城区路灯。按照“一路一灯,一路一式”的格局,在玉茗路新增全卤路灯144盏,分别在建设路、桥东路、公园路、龙律路安装单臂金属杆钠灯20盏、37盏、10盏、54盏。除原有4座高杆路灯外,又在桥东路、玉茗路、医药公司十字路口、龙津路、区委门口、建设路新装景观灯39盏,在汽车站大楼门口新装景观灯16盏,在建设路新装景观灯54盏。为河滨广场安装中杆路灯2座、海鸥灯柱31座、水晶灯6座、城市之光6座、地埋灯72处。以上合计800多盏。至2003年底,市城区拥有路灯4008盏,2005年底达到13715盏,其中有1000余盏是景观灯。
   二、排水与供水
   城市排水防洪
  2001年至2003年,为提高上顿渡镇城区排水功能,将全部排水道改为明沟加盖式,总长20公里,基本形成排水网络,全年污水排放量450万立方米,直接排入宜黄河。
  上顿渡防洪墙。1969年建,长800米,高3~5米,顶宽0.7米,墙身为空格重力式,混凝土结构,造价10.5万元。因墙上首有段土堤,迂回曲折,防守堤线较长,1982年出现过涌泉,1983年裁弯取直改为混凝土防洪墙。可抗御宜黄河洪水流量3820立方米/秒抗洪水位43米。
   城市供水
   上顿渡人民历来饮用河水或井水。
  1982年3月,自来水公司在上顿渡建立,安装400米长水管,日供水3000号,县城居民开始饮用自来水。1987年,兴建二级泵房,设置清水池、过滤池等配套设备,水管长6800米,日供水量5000吨。1989年,兴建反映池,并续建其他配套设备,水管长8900米,日供水量达万吨。
  上顿渡自来水公司1995年在斜上村、粮食局、林业局及水泥厂宿舍共铺设管径80毫米镀锌钢管477米。1996年,铺设了从取水泵至送水泵、从送水泵房经公园路至龙津路口管径600毫米预应力砼管800多米。1996年公司开始扩建工程,先后投资213万元,完成面积为216平方米的取水泵房1座,直径为3米的集水井6口,容量为2000立方米的清水池1口,送水管管径为600毫米铸铁管515米、管径为300毫米水泥压力管5200米,输水管管径为600亳米水泥压力管、铸铁管共312米,引水管管径为500毫米水泥压力管200米及配电设施,1997年,在临川大道铺设了管径300毫米预应力砼管896米、管径200毫米预应砼管975米,从国税局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宿舍管径100毫米镀锌钢管136米。2000年,上顿渡镇城区已有管径100~600毫米,供水管共16公里,日供水量达2万吨。
   三、公共交通
  1991年,抚州市建设局为规范全市公共汽车行驶线路名称,将城外剪子口至上顿渡镇线路称为2路。2001年,6路公交线(1998年开通,从附属医院至钟岭)改为临川酒厂至红桥镇,22路从钟岭办事处至上顿渡。从2006年开始,所有公交线路均实行一票制和无人售票,每人每次一元。
  2路公交线从城外新剪子口经大公路、赣东大道至附属医院后,拐向临川大道直至上顿渡医药公司,有31辆车运行,间隔时间为2~3分钟,全程有31个站点,从6:00运行至21:00,线路全长13公里。
  6路公交线从临川酒厂、玉茗路、体育路、公园路、龙津路至临川十中,有10辆车运行,间隔时间为6分钟,全程有14个站点,线路全长5公里,从6:00新剪子口运行至18:45。
  22路公交线从钟岭办事处经文昌大道、临川大道至至上顿渡医药公司,有11辆车运行,间隔时间为7分钟,全程有30个站点,从6:30运行至19:00。
   四、园林绿化
  1974年县城开始绿化工作,街道两旁种植法梧、樟树、冬青等,采取包栽包活,专人培育等措施,植树成活率较高,主要街道,已成林荫大道。机关、学校、企业门前一般都辟有花圃。1989年县城绿化面积为14.4万平方米,复盖率占县城面积12%。此外,在位于县城西南侧的中洲公园,规划23个绿化区,面积50亩,栽种名花珍木,使之四季常青,空气清新。
  1996年,在抚临路新植行道树1447株。从2001年至2003年,上顿渡镇城区主干道新增行道树991株,2003年,完成玉茗路绿化面积4800平方米。2004年,对临川大道两侧约3米宽的绿化带进行了改造,栽植乔木550株、花灌木52万株,龙柏球1650株,新建花池4400米,使这一路段成为景观优美、独具特色的绿色通道,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2002年上顿渡镇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7.3公顷。中洲公园位于上顿渡镇,居宜黄河中,四面环水,为一座水上公园。园内绿树成荫,花朵飘香,风景十分秀丽。入园古铁索吊桥1座。1995年,临川市园林处为加快其建设步伐,对园内进一步绿化。至1998年,新栽树木1600余株,各式花草争妍斗艳。2001~2003年,临川区委、区人民政府四方筹资,在园内建起文塔,塔体雄伟壮观,成为园中风景亮点。
   第二节公共建筑
  从1969年起,县属机关、团体、学校、工厂等办公用房,相继在新县城上顿渡镇兴建,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矗立于街道两旁。以下选价部分公共建筑。
   邮电大楼
  位于建设西路,3层。建筑面积965平方米,1969年8月建成,是县城第一栋水刷石墙的建筑。
   新华书店
  位于龙津路中段,3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1970年建成。
   招待所
  位于龙津路西侧,4层,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1977年竣工。
  二中教学大楼
  位于龙津路南段,第一栋3层,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1978年竣工;第二栋4层,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1988年竣工。
   临川饭店
  位于桥东大道南侧,5层,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1979年竣工。
   百货大楼
  位于桥东大道南侧,4层,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1979年竣工。
   镇一小教学大楼
  位于桥东大道西端,3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979年竣工。
   一中教学大楼
  位于建设东路北侧,4层,建筑面积2661.32平方米,1981年竣工。
   新影剧院
  位于龙津路南路西侧,座位1500个,1982年竣工。
   文化馆
  位于建设东路北侧,4层,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1982年竣工。物资大楼
  位于桥东大道南侧,4层,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1982年竣工。
   五交化公司
  位于龙津路南段,4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982年竣工。
   工会办公大楼
  位于龙津路南段,4层,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1983年竣工。
   外贸大楼
  位于桥东大道北侧,5层,建筑面积758平方米,1984年竣工。
   保育院
  位于建设东路南侧,3层,建筑面积1695平方米,1984年竣工。
   临川宾馆
  位于龙津路西侧,4层,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1984年竣工。
   镇二小教学大楼
  位于龙津路中段,4层,建筑面积2830平方米,1984年竣工。
   图书馆
  位于建设路东端,建筑面积1562.4平方米,1986年竣工。
   县人民医院住院部
  位于龙津路东侧,6层,装有电梯,建筑面积6590平方米,容纳病床260张,1986年竣工。
   电教中心
  位于桥东大道东端,5层,建筑面积2270平方米,1986年竣工。
   粮贸中心
  位于桥东大道西端,5层,建筑面积3790平方米,1986年竣工。
   农村大世界
  位于龙津路东侧,3层,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大型农贸综合市场,1986年竣工,为当时全省县城最大的农贸市场。2006年改造扩建,周围建有60多家店铺。
   民政局办公楼
  位于龙津路西侧,4层,建筑面积906平方米,1989年4月竣工。
   老干部活动室
  位于建设东路北侧,4层,建筑面积1175平方米,1989年8月竣工。
  自1990年以来,县、市、区属机关单位,团体、学校,以及房产开发商先后兴建5层以上钢筋水泥结构楼房近百幢。选录部分建筑如下: 上顿渡镇政府大楼,兴建于1991年4月,5层建筑面2900平方米。位于中兴路,现河滨大道东侧。
   财政局、兴建于1993年9月,6层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位于龙津路中段。
  供电局,兴建于1995年8月,6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位于在临川大道南侧,临川酒厂对面。
  人寿财产保险公司兴建于2000年1月,6层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位于在临川大道北侧,移动公司西边。
  移动通信公司兴建于2003年8月,5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位于临川大道北侧,与保险公司毗邻。
  邮政局:兴建于2003年11月,8层建筑面积5306平方米,位于临川大道南侧,与上顿渡公路稽征所毗邻。
   卫生局,兴建于2007年2月,6层建筑面积5080平方米,位于玉茗路南端。
  计生服务大楼,兴建于2009年9月,7层建筑面积5400平方平,位于临川大道北侧,西靠农业局。
   农业局,兴建于2008年5月,7层建筑面积5430平方米,位于临川大道北侧,西靠水利局。
   水利局,兴建于2008年5月,7层建筑面积3325平方米,位于临川大道北侧,西靠人劳社保局。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兴建于2009年9月,7层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位于临川大道北侧,东临水利局。新时代家居建材市场,兴建于2007年12月,营业大厅3层钢筋水泥结构,办公楼为6层钢筑水泥结构,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位于临川大道南侧,东临民政局不远,西与临川一中新校区倚角相望。
  审计局,兴建于2008年8月,5层钢筋水泥结构,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位于上顿渡派出所南面。
  上顿渡派出所,兴建于2009年7月,5层钢筋水泥结构,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位于区行政中心西南方。
   建设局,兴建于2009年9月,6层钢筋水泥结构,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位于审计局南面。
  临川区行政中心,兴建于2008年10月,10层钢筋水泥结构,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位于新城南部。向北距临川大道1公里,向西距玉茗路300米。
  临川一中新校区,兴建于2008年9月,占地面积336亩,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6层教学大楼5幢,综合大楼2幢(6层),图书馆1幢(6层)办公楼1幢(5层)青少年活动中心1幢,食堂楼1幢,教师公寓1幢(6层)学生公寓8幢(6层)新校区位于临川新城东边,临川大道南侧。
  临川二中新校区,兴建于2009年6月,占地面积293亩,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建有5层教学大楼4幢,实验楼,科技楼各1幢,图书馆1幢,还有400米塑胶跑道等附属设施,位于龙津路、玉茗路南端,有地道由老校区通往新校区。
  锦绣前程公寓,兴建于2009年,高18层2幢,为上顿渡最高建筑。位于一中新校区北侧临川大道南侧。商住大厦,兴建于2009年,高17层,为上顿渡第二高层建筑,位于二中新校区,玉茗路南端。
  河滨广场。广场南至建设路,北靠宾馆路,罗家巷步子行街横穿广场东部,西领中兴路。因广场紧靠宜黄河,以“风”为主题,构筑中心十环形的放射性形态,以张挂膜构筑物作为主景,表现风的张力,是一个立体的功能复合型广场。规划占地1.24公顷,由音乐喷泉、灯饰、戏台、座椅、雕塑、柱廊及绿化等部分组成。广场2005年建成。
  临川新城建设。新城位于上顿渡镇,东侧为临川区第十六中学,南邻区行政中心,西北两侧沿城市主干道玉茗路和临川大道。新城以农贸市场为核心,集大型批发专业市场、零售商业和居民住宅为一体。农贸市场为一层建筑,采用大跨度轻钢结构,富有现代感。专业市场为二层建筑,围绕农贸市场四周,钢筋混凝土结构。商场、超市为在西面主入口位置,大空间框架结构和曲线门廊,为商业街在西区,以中央步行景观商业街为中轴线,设景多条各具特色的零售专业街。住宅小区在农贸市场南侧,建设多种风格的公寓,以五层住宅为主。小区内设中心花园和俱乐部。规划用地14.66公顷,总建筑面积152272.5平方米,其中农贸市场13850.6平方米,商业用房76931.5平方米,管理用房1235.4平方米(含公厕),住宅用房60255平方米。新城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第二章新农村建设 本镇新农村建设为省级试点村,建设资金以农民自筹为主,国家适当补助,能人志士赞助等方式筹集。
  2006年5个试点村:梁宪村委会的付家付、河西街村委会的下黄村、周家村委会的凤阳王家、林源村委会的村源新林、东殿村委会的东殿村。国家每个点补助10万元,临川酒业公司每个点赞助1万元,临川酒业董事长杨灿龙每个点资助1万元。
  2007年8个试点村:笠上村委会的陂头付,梁宪村委会的罗湖、黄家村,杨家村委会的上杨村,石鼓村委会的石鼓新村,安泽居委会的塔水桥村家,山头村委会的上韩、下韩村。国家每个点补助10万元。
  2008年8个试点村:石鼓村委会的邓家、徐家、周家、黄家。
   塘湾村委会的中程1、2组、下程1、2组,国家每个点补助12万元。
  2009年11个点:石鼓村委会的吴杨1个点、新店范家1个点,饶家3个点,上舍2个点,塘湾村委会中程2个点,上程2个点,国家每个点补助14万元。
   第三章住房建设
   第一节居民住房 长期以来,城镇居民大都居住木板房,光线不足,通风条件差。有的住房前面是店铺,后面是卧室,十分拥挤。
  近些年来,居民住房条件逐渐得到改善,各机关、团体、学校和工厂,先后建起职工住宅,砖木结构,一般3~5层,至1989年,驻县城上顿渡镇的县属各单位共建职工宿舍48栋,建筑面积13.68万平方米。此外从1984年至1989年,由房产公司在县城先后建起3.21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实行出售、出租,从而使县城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7.5平方米,住房难的问题得到缓和。
   至1989年,驻乡镇机关单位先后也建职工住房达15.7万平方米。
  上顿渡旧城改造上顿渡罗家巷改造于2002年3月8日开工。2003年完成拆迁面积8.1万平方米,补偿拆迁费3440万元。拍卖土地9宗,面积2.4653万平方米,收入6680万元。一期改造在建商住楼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1.4亿元。
  桥东花园位于临川大道南侧。2002年初由江西中南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350万元开发建设,占地7亩,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2003年9月竣工,共有5栋居住楼、90套住宅、门点12间。
  河滨广场2003年7月动工兴建,12月竣工。工程占地18.6亩,总投资750万元。广场有音乐喷泉,主喷高20米,有造型8种,可排列组合变化出32种姿态。还有89盏造型各异的灯饰,近千平方米的绿化造型。广场与河滨公园、中洲公园遥相辉映,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个好去处。
  临川新城占地220亩,工期程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市场面积近5万平方米。新城有商贸城、住宅、农贸市场、大型超市、休闲广场等各类配套设施,建成后的新城使古老的临川更为亮丽。
  临川大道绿化带改造投资近100万元,更换临川大道带子石8000米,完成种植土方工程6000立方米,绿化带改造总面积1.2万平方米,种植樱花树苗900余棵,种植红花继木、杜鹃、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等灌木60余万株。
   第二节农民住房
  农民住房历来结构简单,绝大部分是一排三间,也有一排四间,一排五间的,多为泥木结构。砌墙用的是土砖坯,或用夹板筑的土墙。室内梁、柱、桁条、角子、楼板等都是木料,壁则有的是用木栏,有的是筑土墙,有的用竹子再糊以泥巴、石灰。屋顶多使用小青瓦。由于传统习惯,房屋的高度一般为一丈五尺六寸,一丈六尺六寸、一丈七尺六寸、一丈八尺六寸、一丈九尺六寸、二丈一尺六寸等,房屋方向多是坐北朝南,屋前一般有一小块平地,四周栽种果树或风景林。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民收入逐年增加,要求建房的越来越多,新房越建越高,越来越好,多为二层楼房,砖木结构,有的还用上钢筋水泥。
  1995年起,临川市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的原则,使农村建房走向规范化,杜绝盲目性、随意性现象。住宅设计上对“堡垒式”、“火柴盒式”的老传统建筑模式进行改革,取而代之的是整体有序、造型美观、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20世纪90年代,集镇住宅建设加速发展。住宅结构由砖木结构为主发展为砖混结构为主的3层以上的楼房,且都是经过设计按规划要求进行施工的。住宅造型各具特色,有方型、长方型、椭圆型、前凸型、后凸型、组合型等。住宅外表美观,有碎石磨面、墙面砖饰面等,饰面色彩配设整体效果加强。建筑风格有古代式、现代式、古代与现代结合式等。特别是省道沿线村庄的建筑物,外型更为新颖,下店上宅多功能的商住楼日益增多。
  1997年,临川有40%以上农民1户1井,有的使用压水井,有的使用小型小泵抽取井水,大大减轻了农民吃水的体力劳动。1999~2001年,对农村电网实行全面改造,城乡同网同价。
   第四章环境保护
   第一节街道环境卫生
  1970年,上顿渡城建办公室成立,有清洁工3人。1977年5月,上顿渡环境卫生管理所建立,有职工37人,清扫9.9万平方米面积垃圾,清理11万米长阴沟,管理60个公共厕所,运送70多个垃圾窑垃圾。1983年,购置洒水车1辆,每天在主要街道洒水二至三次。1986年,镇环卫所购置翻斗垃圾运输车1车,干部职工增至45人,临时工14人,清扫面积扩大致13万平方米。1989年建立垃圾转运站,将垃圾运至郊区山岗,经过无窑处理变成肥料。全城经常保持无垃圾,无积水、无污泥,无杂粪。1991年成立了清扫一队、清扫二队,负责干道清扫,每队二个班,每班7人。每天二次大扫,每年夏秋两季清扫时间为4:00~7:00、14:00~17:00,冬春两季清扫时间为5:00~7:30、14:00~17:00。1994年增加了清扫面积,原清扫队撤销,分6个班(每班10人)清扫,仍然是每天二次大扫。1995年,干道清扫实行责任承包,各清扫所长通过投标聘任,增加上顿渡城区清扫面积。1998年9月,购置道路清扫车清扫临川大道。2002年成立文昌桥和上顿渡两个环卫所。
  1991年,街道每天洒水2趟,清晨、下午街道清扫前,各洒水1趟,炎热夏季,每天洒水4趟。1996~1998年,每天洒水增至6趟。
  1995年4月,增加上顿渡主干道沿线垃圾集装箱20个,果壳箱67个。1996年,实施生活垃圾袋装收集,沿线的垃圾箱集装箱、果壳箱全部撤除。增加垃圾收集车(三轮车、板车)37辆,配备7辆垃圾收集专用车晚上上街收集垃圾袋。2001年,上顿渡城区增加广告牌式园桶塑钢式垃圾箱100个。
   各街巷道路均由各街道办事处负责。
  1998年,清扫队人工清运的垃圾主要通过板车运到郊外洼地、水塘倾倒,各中转站的垃圾则通过汽车中转,运至抚北垃圾场堆放。1995年,人工清运的垃圾,通过板车运到就近的中转站,再由汽车运至河西垃圾场堆放。1998年,城区居民生活垃圾主要通过14个中转让运至抚北桥头垃圾场、钟岭垃圾场进行进堆腐发酵,变为成熟垃圾,再经过人工或滚筒筛选机分选,细料出售用于红壤改造,废渣则在场内堆放压实。
   粪便清运。1991年,粪便主要由农民进城打肥,或由吸粪车送往农村。1997年,水厕粪便靠公厕本身的化粪池进行生物处理。早厕粪便主要与农民签订合同,由农民打肥。
   第二节环境质量
   一、污染物排放
  污染物排放废气:锅炉、窑炉燃烧燃料排放的废气以及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是大气主要污染源。
   上顿渡镇1987~1990年废气排放情况
   注:表内数据含城镇居民稀煤废气和事业单位燃煤废气
  废水: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及带有污染物的地表径流是水体主要污染原。废水污染的原因,是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上顿渡镇1987~1990年废气排放情况
   注;表内数据含城镇居民生活废水和事业单位废水。1991年之后无完整资料。
  废渣:固体废物污染已成为影响环境质量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影响市容而且占用土地,污染地下水及水源地,释放有毒有害气体。
   上顿渡镇1987~1990年废气排放情况
   注:1991年之后无完整资料。
   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抚州市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总悬浮微粒、降尘。1991年至1995年全市大气污染少中氮氧化物逐年上升,二氧化硫和降尘呈下降趋势,各项指标都在国家大气质量=级标准以内。
  1997~2000年上顿渡镇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三、水环境质量
  上顿渡镇境内主要河流是宜黄河,地面水监测数据表明,市(区)水域污染较轻,水质良好、地表水主要污染是COD挥发酚和PH值,绝大部分指标符合(GB3838—88)Ⅰ—Ⅱ类水质标准,个别有机指标介于Ⅱ—Ⅲ类水质标准之间。
   上顿渡镇1997~2000年水环境质量状况四、声环境质量
  环境噪声声源包括交通噪声、居中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及机械振动噪声等,其中主要是交通噪声。
   上顿渡镇1995~1997声环境质量
   城市交通噪声状况
   区域噪声状况
   第三节环境污染防治
  废污治理1984年6月,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建立后,下设环境保护股,配备专业人员,县属工厂相继成立环保小组。1985年4月,又建立县环境保护办公室、县环境监测站,配有化验员。逐步增添监测仪器、化验设备,使环保工作全面系统地开展起来。
   一、废水治理
  县化肥厂废水含有大量煤灰流入崇仁河,污染河水。1974年,厂内建立6个废水沉淀池,每天收集煤灰30吨,用作制砖原料。
  县磷肥厂生普钙硫酸,废水酸性物质和铁矿渣污染环境。1985年,厂内设置沉淀废渣池,治理效率达90%。
   县城制革厂废水含有机物,发酵气味难闻。1985年厂内建置废水沉淀池,获得有效治理。
  县染织厂废水含有大量硫化物等,经县自来水厂水井50米范围内流入水溪,影响县城用水质量。1985年,厂内挖了一个250立方米大池,池中栽种水草,吸收分解废水中的硫化物棉尘;同时改变废水流通,使用水不受污染。1989年,建起净化池1座,降低废水中的染料含量,减轻污染。
  县农药厂生产二甲脂副产品氯化铵,设置制炼锅,处理氯化铵废水。使废水通过制炼锅高温蒸发冷却得晶体氨化铵肥料,不但减轻环境污染,而且获得经济效益。1989年,日处废水10吨。
  县酒厂1986年兴建60平方米沼气池,处理含有有机物废水效果好,省环保部门通报全省酒厂推广。
   二、废气治理
  生产、生活使用的锅炉和工业窑炉产生的废气,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从1984年开始,全县在治理废气上效果逐年显著。
   三、废渣治理
  1984年,县里开始组织工矿企业治理废渣,当年12个厂矿企业清理废渣8000吨。县化肥厂利用煤渣4102吨制煤砖40万口,产值2万元,其他厂矿均利用煤渣铺路。1985年清理废渣9607吨。1987年清理废渣1.6万吨。1989年清理废渣1.4万吨。
   四、噪音治理
  各工矿企业生产所有的柴油机和县化肥厂、磷肥厂、水泥厂的鼓风房等都采用吸音材料,使噪音分贝数降低。
  1985年1月始制订《临川县城镇环境保护实施细则》,规定:“凡进入城镇的车辆,禁止鸣放高音喇叭。驻镇单位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和使用震动大的空气锤、装动筛”。实施以来,效果良好。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抓紧推行煤改气工程,改燃低硫优质煤和锅炉改造工程,加快对机动车尾气的监管。对年耗煤万吨以上的用煤大户,强化消烟除尘措施。淘汰了一部分热效低、污染大的旧式锅炉。全市0.2吨以上的锅炉基本得到改造,98%年的锅炉烟尘得到治理。烟尘控制面积达5平方公里,大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1997年8月,制订《民用炉灶停止使用原煤规划》,全市停止使用原煤最终时间为1998~2002年。
  建筑工地扬尘、噪声管理。积极防治噪声污染,加强机动车噪声管理,设立禁鸣区,控制娱乐噪声,治理工业噪声。不准在一类混合区新建、改建和扩建有噪声、震动的工厂,凡在市区行驶的机动车,都必须安装消声器。
   五、污染事故处理
  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们环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信访案件呈急剧增加的趋势,正确处理污染纠纷是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信访案件和污染事故及时进行处理,进一步强化于民众的环保意识。
  1996年10月,邓文科在上顿渡洲下14栋居民宿舍建了一座茶水炉。不久洲下14栋宿舍曾享金等9个居民向环保局投诉,反映荼水炉造成污染,要求给予处理。12月2日,环保局经过现场调查,向邓文科下达了拆迁通知书。至1997年9月,邓文科仍未拆迁。市环保局责令邓文科停止营业,邓遂将茶水炉拍卖、拆迁。
   第五章沼气建设
  本镇平原丘陵地区较多,历史上缺柴、缺煤现象严重,群众常说:“不愁锅中米,只愁锅下柴”。每当秋冬季节,大批劳力上坡铲草,进山砍柴,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为了解决能源问题,1980年开始在河西人民公社试点,按照省沼气办公室颁发的《农村家用沼气池标准图集》进行施工,严格要求统一;二是材料要过硬,所建的沼气池,全部使用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和储气密封,精确计算用料,不马虎凑合,三是严把规格标准关,坚决做到,技术不合格不建池,图纸不统一不施工,未先试坯不投料,投料不合要求不封盖。经过检查验收,这次所建的样板池,使用效果很好,深受群众欢迎。
  1984年开始,村村开展了沼气建设,1986年,沼气建设结合实行“六改一增”,改砖模为玻璃钢模,改软管为硬管,改集水瓶为自动排水装置,改平板瓶塞式活动盖为椭园形或四方型倒瓶塞活动盖,改纸压力表为搪瓷压力表,改乳胶开关为硬塑料或钢开关;增加预处理发酵池。同时,建池坚持“四个结合”。一是与厕所和牛猪栏结合,二是与土壤开发结合;三是与乡村规划结合;四是与治理脏、乱、差开展文明建设结合。着重做好“三抓”,一抓普及科学知识,举办技术讲座,负责沼气池管理,保证正常产气,三是抓健全管理制度,村民委员会负责沼气池,维修经费和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管理员做到勤检查,勤维修,用户做到勤加料、勤搅拌、勤出粪。
  1985年,法国专家福克博士到河西乡参观沼气,看后非常高兴。
  上顿渡镇杨林村历来以种蔬菜、果树为主。1985年全村建了23个沼气池,解决了煮饭、照明问题。1986年有16户人家在沼气池旁建起猪栏和厕所,人畜粪自动流入池内,使沼气池肥源充足,产气稳定。经过发酵腐熟的肥料施用于菜地,蔬菜不但产量高,而且无虫害。还有12户人家,在沼气配套的厕所上安装了封闭式马桶,无臭气,又卫生。
   第八篇交通邮电
  临川地处抚河中游,境内4条通航河道总长180多公里,航运自古向为发达。陆路古道则多小路,崎岖难行。宋代诗人陆游在《上已临川道中》曾发出感叹:“陆子初有临川行……临川道中愁煞人。”及至民国20年(1931年)国民党出于“剿共”需要,先后在临川修筑公路9条,总长194.31公里。日军入侵南昌后,继而窜扰临川,公路悉被破坏,交通阻断7年。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发展国民经济,交通必须先行”的方针,迅速恢复干线公路,大力兴修县乡公路。通过40年来的经营,至1989年,全县有省养、县养、乡村公路总长达1071.51公里,形成了县乡畅通的公路网。向乐铁路通车后,穿过县境44公里,陆路运输更为发达,基本上取代了水路运输。
  邮政事业,历史悠久。早在宋代,本县即建立了12个邮驿、6个邮馆、1个邮亭,设有通往各县的27个递铺。民国期间,邮电事业发展缓慢,全县仅有4条线步邮班,电信事业处在草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邮电事来发展迅速,截至1989年,邮路由民国末期的300公里增加到3560.2公里。设备日渐完备,业务日益扩大,以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取代步邮,邮件每日直接投递到每个乡镇,有的地方还可以到村组,电话电报更是畅通省内外。
  电信产业的发展更是惊人。20世纪90年代,电信数字化、移动化的发展日新月导异。临川电信现已建成了由程控电话、数据通信、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等先进手段组成的现代化、多功能、立体化、全力位的现代通信网络,综合通信能力明显增强,通信网正逐步向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个人化的方向发燕尾服。由政业务则由于受到市场的冲击,业务量有所萎缩。
   第一章交通
   第一节古道
  县西南
  路出南门10里至韩家铺,又10里至城上铺,又10里至三川铺,又10里至乌石铺,又10里至梅州铺,共计50里,与宜黄县交界。从此前至宜黄县治60里。
   另一条出西门5里至和尚桥,又10里至上顿渡,又10里至西家渡,又10里至白鹭渡,又10里至航铺,又10里至秋溪铺,又10里至乌石铺,又10里至猪头庄,又15里至龙骨渡,共计90里,与宜黄、崇仁两县交界、从此前至宜黄县治50里,至崇仁县治90里。
  县西路
  出西门行8里至西津渡,又12里至展坪墟,又10里至樟源岭,又10里至桐源墟,又10里至三桥,计共50里与崇仁、丰城两县交界。从此前至崇仁县治40里,至丰城县治90里。
   第二节公路
   一、公路建设
  古代,县内陆路多为羊肠小道,即使县城至省府的“官马大道”,宽亦不满2米,且全是土路,旱季尘土飞扬,雨季泥泞不堪。民国18年(1929年)2月,县成立筑路委员会,开始修筑简易公路。民国20年8月,国民党出于“剿共”军事目的,成立工赈筑路委员会,采取增收商税、米折带征、分保摊派等办法筹集经费,征派民工。全被破坏,阻断交通7年。民国35年修复温临、临宁两条公路,民国37年11月,临川解放前夕,公路再次被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积极发展交通事业,大力兴建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临宜线 临崇线 临金线
  临崇线起点为县城南关口,止点在县境内为临、崇两县界地八角亭,长15.86公里。
  临宜线起点原为临崇线上7公里处的章舍和西社桥尧村附近分岔处。经油顿、龙溪至宜黄。现改为从临崇线上的23.72公里处分岔,再折向离龙溪镇2公里处的火家巷至宜黄,在县境内长8.2公里。
  临金线原起点为县城文昌桥东,止点为临、金两县界地黄远山,长12.71公里。现起点为临东线的35.56公里处,在县境内长9公里,上述三线均于民国21年(1932年)4月3日同时开工,10月21日通车。
  东临线临樟线
  民国23年(1934年)3月,成立东樟总段工程处,负责两条公路施工指挥。在县境内,东临线起点在岗上积,止点在与临金线4.02公里相交处,中间长16.81公里,同年11月12日通车。
  临樟线起点在上顿渡河西,同年9月4日通车。
  临樟线上顿渡至温泉一段名上温线。1958年因温泉建立疗养院而修复,计程10.18公里。
   省道临八线中的临川大道 从孔家桥头至上顿渡,全长10.16公里。属简易沥青路面,路面宽仅为7米,道路狭窄、纵波大、道直径小,车辆通行困难。1995年抚州市、临川县合并为临川市后,为拉开城市框架,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临川市政府决定建设高标准水泥路。工程于1995年动工,总投资3000多万元(其中省投资1200万元,市投资1800万元)。整个工程征地600多亩,拆迁建筑物40000多平方米,完成土石方60万方,降3个大坡,由6%降为1.2%。改造后的临川大道为水泥砼路面,主车道18米,次车道两边各7米,绿化带二边各3米,人行道两边各11米,共60米,两边安装了路灯。改造后的大道宽敞、平坦、明亮,成为连接抚州地区和上顿渡城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镇境内古代民间桥梁多为孔式石拱桥,亦有用木架桥梁的。
   上顿渡桥位于县城上渡镇西侧宜黄 河上,为临崇线上的一座公路桥梁,1969年建成。桥长244.72米,净宽7米,人行道各0.75米,11孔,每孔22米,T型,省公路局建管。第三节航道 清末(1911年),上顿渡有木帆船470只,水上运输繁荣。民国期间,国民党破坏公路,陆路交通阻塞,水路运输尤为繁忙。民国36年(1947年),上顿渡有木帆船540只,设有两个船行,接受货物托运。民国38年全县有帆船1117只,载重42532吨,船员3000人。
  新中国成立初,县航运部门管辖的航道只有龙津至西津渡,白露渡至西津渡两段,总长54公里。
  此后,由于陆路交通运输不断发展,公路铁路网点增多,木帆船已成为落后的运输工具,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加之水利事业迅速发展,抚可上游陆续兴建了洪门水库、金临渠,下游兴建了焦石坝,宜黄河中游兴建了宜惠渠,河床淤塞严重,大中型船只不能通行等原回,全县水路运输量逐年下降。
  宜黄河
  自龙溪镇至抚北大桥以上,境内全程29.25公里,河流面积7574亩,平均流量为64立方米/秒,汛期能通航12吨木帆船。
  据清同治九年(1870年)《临川县志》载:分布在宜黄河沿岸的渡口,由龙骨渡至王家渡下7里,阳婆石上1里,合崇仁河,至西津下1里与汝水合约63里,计19渡:龙骨渡、莺岩、梅洲、下津、雷李、株头、博溪头、乌石、航埠、章家庙、秋下、杭陂、园石、罗坊、上顿渡、万家、王家、杨婆石、西津。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公路运输和水利建设事业迅速发展,渡口建桥不断增多,渡口逐年减少。1989年,全县渡口共53处,分布宜黄河渡12处。
   第四节运输
   一、客运
  1950年,临川汽车站增开临川——崇仁,临川——乐安,临川——宜黄班车。
  1977年12月开办支农班车,有客车12辆,从县城直接开往各公社班次34对,社社通班车,并在8个公社安排夜宿班车。1980年9月,增开上顿渡——抚州夜班车。1982年,客车增至17辆,680个座位,客运量225.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037.7万人公里。1985年客运量275.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037.6万人公里。此后,个体客运专业户增多,车站业务量减少。1989年,车站有驻站客车23辆,客运量87.7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087.16万人公里。 临川公路客运事业13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私营和个体客运得到了迅猛发展,占据了客运市场的丰壁江山,车型也由过去的普通大客车发展到现在的豪华中、高档型。客运班线也从1987年的区内,发展到跨区、跨省,辐射到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海口、珠海、厦门、长沙、温州、武汉、东莞、泉州、福州、石狮、潮阳、石碣、义乌等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出行的需要。
  二、货运
  1949年底,县内仅汽车站有旧货车1辆,货运主要依靠大板车、小板车、土车和扁担肩挑。1956年县拖拉机站成立,有拖拉机4台,次年增到20台,利用农闲时从事货物运输。1959年县糖厂设立汽车队,有货车7辆。以后有一些部门,企业相继自购货车,少则1辆,多则3辆。1969年县汽车队成立,有货车8辆,计6至13辆,计38.5吨位,货运周转量93.89万吨公里。1980年,货车又增到16辆,计56.5吨位,货运周转量94.05万吨公里。各部门、企业和公社自购货车也继续增多。1984年后,运输业又有新的发展,出现个体运输专业户,运输货车和拖拉机进一步增多。
  改革开放促进了货运市场的发展,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升级,私营、个体货运车辆发展迅速,运输结构也由过去的粗放型经营发展到现在的集团规模化经营,现有南杭、惠通、赣运、凯坤、市联营总队等较大的运输集团公司,其货运业务已辐射到全国各地,业务量也逐年攀升。
  三、乡镇搬运队民国26年(1937年),县内抚州、上顿渡、李渡、温圳等码头,即有封建把头控制的搬运行业,搬运工叫箩脚夫,肩挑背扛,劳动繁重,收入低微,生活困苦。历代搬运行业装卸工具主要是扁担、绳索、土车等。当时流传着:“一根扁担两根绳,河下洗澡檐下落;起早摸黑累弯腰,贫苦何时摆脱掉”。新中国成立后,搬运工人成为码头主人。1950年,县境内的主要交通要道温圳、李渡、上顿渡、龙骨渡、唱凯等地先后建立搬运组织。1982年全县社办搬运队共有职工824人,年收入95.3万元。1987年,上顿渡、红桥、龙溪、温泉、展坪5个乡镇搬运队,共有职工310人,年装卸量28万吨,收入36万元。1989年,共有170人,年装卸量52万吨,收入71万元。
   县属工厂、企业,有的设有家属搬运队。1989年共有职工246人,全年收入4万元。
   四、船舶管理
   民国初期,水上运输为船霸垄断。民国28年(1939年),上顿渡港实施保甲制。
  解放初,成立船民工作委员会。1950年4月,成立船业会;6月,成立帆船工会。1953年,成立船民协会,内河航运工会。1954年,开展水上民主改革,在县城成立水上区人民政府,管辖抚州、温圳、上顿渡3个港口船舶。1955年10月1日,成立3个木帆船初级合作社;次年,转为高级木帆船社,1959年4月,成立临川县水陆运输人民公社;次年10月,改为水陆运输公司。1962年4月,改公司为上顿渡水上运输人民公社。1969年9月,水上公社并入上顿渡镇公社,为船舶大队。1970年1月,船舶大队、上顿渡搬运站合并为上顿渡水陆运输站。同年11月,水陆运输站分设。1982年,县帆船运输社只有木帆船4只,船民6人,于1986年撤销。
   临川区交通局 改革开放30年来,临川区经济建设得到持续高速发展,公路、水路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快速扩大,促进了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有力地支撑了该区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经过“九五”和“十五”期间临川区的交通基础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交通运输加速向现代、立体化、高速化方向发展。2008年全区公路总里程达2062.43千米,公路密度达97.24千米/百平方千米。辖区内有高速公路62.2千米。
  公路运输突飞猛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交通运输驶入“快车道”。车辆数快速增长,车辆结构更趋合理、车辆档次趋向高档,公路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至2008年底,临川区拥有营运车2281辆,其中:客车376辆,比1978年增长6.1倍;货车815辆,比1978年增长8倍;其他机动车898辆,比1978年增长10.9。公路货运量430万吨,比1978年增长10.5倍;客运量600万人次,比1978年增长11.5倍。
  水上运输蓬勃发展。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水运天然优势,临川区水运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再一次焕发青春。全区共有内河通航河流4条,通航里程达180千米,50个码头泊位,泊位总长2500多米。至2008年底,全区拥有机动船100艘,净载重量1000Q吨位,总功率5000千瓦,与1978年相比,净载重量增长20倍,总功率增长20倍。
  交通运输业务量稳步增长。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运输能力的增强,全区输业务量30年来稳步增长。2008年,全区旅客运输量600万人,旅客周转量50820万人公里;货运量430万吨,货物周转量44000万吨公里。港口吞吐量从无到有,至2008年底,港口货物38万吨。
   全区公路情况:
  1、高速公路:62.2公里(京福高速);
  2、国道1条:44.18公里(316国道);
  3、省道5条:1849公里,已通水泥路873公里,未通水泥路971公里.402个行政村中,已通水泥路289个,占72%。
   农村公路中:
   区乡公路:258公里,已通水泥路203公里,未通水泥路55公里。
   乡村公路:831公里,已通水泥路535公里。
   村组公路:755公里,已通水泥路136公里。
   现任交通局局长彭辉武简介
   彭辉武、男、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临川区河埠乡人,现任临川区交通局局长。
  1987年7月江西农大毕业后参加工作,1992年10月以来,先后任临川县委组织部副科组织员、干部科长、组织部副部长、原纪委常委、区交通局党委书记。2007年9月至今任临川区交通局局长。
   抚州市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
  抚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二大队隶属抚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接管理,负责临川区范围内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驻地上顿渡,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法律,交通法规和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
  2、掌握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情况,综合分析交通安全形势,及时收集、分析、反馈各类交通管理信息,为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提供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3、维护辖区交通秩序,强化路面交通安全管理,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指挥交通,排除堵塞,确保辖区交通安全、有序;
  4、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5、组织实施对辖区的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驾驶员的登记、培训、考核、发证、审验、教育和管理工作,掌握其静、动态分布情况。
  6、组织实施对辖区的低速载汽车、摩托车的挂牌登记、定期检验、安全检查管理工作,掌握期静、动态分布情况。
  7、负责对辖区道路交通事故的现场勘查、取证、调查、侦破、追捕、处理、以及交通事故的统计上报工作。
  8、负责对辖区交通安全设施维护和更新,规划交警装务现代化建设。
  9、负责规划上顿渡城区各种车辆的停放、行驶路线以及监督执行工作。
  10、承办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大队长:严辉教导员:李志军第二章邮政
   第一节邮政投递
   民国11年(1922年),交通部下设邮政总局,上顿渡建立了邮政局为三等局,属省局管辖。
  1951年4月,邮政局、电信局合并为邮电局。1952年底,原由省管辖的上顿渡邮政局拨归县邮电局管辖。
  1969年,邮政电信分设。1973年重新合并。
  宋代以来,临川就有通往各县的铺递。其中西通崇仁的有3铺:龚家、荡石、大岭。西南通宜黄的有4铺:韩家、上塘、三川、梅洲。清同治年间,废邮驿制度,但上述铺递全部保留。
   民国24年(1935年),临川有4条干线邮班。其中有两条经过上顿渡。
   第一条:县城——上顿渡——秋溪——航埠——龙溪——梨溪(宜黄境内)——潭坊——宜黄,在龙溪交接,每二日一次,全程54公里,第四条:上顿渡——石桥——孙坊——崇仁,每二日一次,夜宿崇仁,全程39.5公里。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内邮路不到300公里,邮递员6人,有3条步班邮路。第三条:县城——上顿渡——西廨渡——六岭——三桥——高坪,每日一次。当时,交通工具落后,步行肩挑,递送极慢。邮差每天肩挑30公斤,步行30公里,严寒酷暑,风雨无阻。新中国成立后,邮政设备逐年增多,自行车、摩托车逐步取代了步邮,投递速度大为提高。
  1955年4月1日,县邮电局开始办理机要信件收寄和投递业务,设立机要通讯股,配备自行车2辆,短枪6支,与省局交接机要邮件每天1次,县城内党政军机关机要文件每天投递2次,当天文件当天投完。1960年,地、县邮电机构分设,县局停办机要通讯。1970年,恢复机要文件投递业务,配保险柜1个,自行车、摩托车各1车,投递点有县委、县人民政府、人武部及912地质队、抚州地区温泉疗养院、驻展坪通信部队3个驻县单位。
  1951年实行“邮发合一”,县邮电局开始办理报刊发行业务。1967年,每个生产队订阅《人民日报》、《红旗》杂志、《江西日报》,每个生产大队配有义务送递员(1970年裁撤)。
  1984年7月10日,县邮电局开办集邮业务,设专职业务员1人。1986年4月12日,成立县集邮协会、设名誉会长、会长、秘书长(由业务员兼任)各1人,理事23人,举办首次邮展,刻纪念章1枚,发行了纪念王安石、汤显祖两枚名信片。1987年,集邮预订户达59户,集邮协会会员33名,营业额7100元。1989年,集邮预订户206户,集邮协会会员103名,营业员2.25万元。
   第二节邮政储蓄
  1986年9月15日,县邮电局举办邮政储蓄,刻纪念章一枚,设专职会计、出纳各1人,营业员3人,分别于1987年5月14日和9月10日起,两次举办20万元有奖有息储蓄。同年底,储蓄户达18032户,储蓄余额达74.37万元。1989年储蓄户增至19555户,储蓄余额108.54万元。现在已建立邮政储蓄银行。
   第三章电信
  民国20年(1931年),县成立电话工程队,开通农村电话。初备5门磁石小交换机、后换10门,配工程员1名,接线生(话务员)3名,架线工12名,拥有线路32条,里程834里,全是14号单铁线。不久,发展到10门总机3部、5门总机8部、桌机77部、皮机1部,均为磁石式。全县8个区,63个联保,均装有电话,但线径小,用线电话多,音质差。新中国成立初期沿袭旧制,农村电话归县人民政府管辖经营。当时有40门磁石交换机1部,14个区全部装上电话,207个乡中有26个乡安装了电话。
  19502年对市内电话机线路进行整治,交换机容量达105门,线路长度99.008公里,其中单线回路23.008公里,装机82门,计费用户60余户,与长途电话台合设一室。1953年设立市内电话台,首次敷设架空电缆0.831皮长公里。1954年,用户增至200余户,架空电缆不断延伸。1955年,县邮电局撤销,并入抚州市邮电局。
  1970年,县邮电局恢复市电话,安设磁石式交换机200门,实占容量152门,杆路长度13杆公里,架空明线48对公里,电缆1.288皮长公里,其中地下电缆0.348公里。长途、市内、农村电话合设一室,成立报话班,话务员10余。
  1978年,市内电话安装HJ905自动电话交换机,容量400门,是抚州地区首次使用自动电话县。
  1969年,县治迁上顿渡,中断杆线进行改造,同路杆线合并。
  民国23年(1934年),电信营业处组建为电信局,配有20门磁石交换机一部。2条军用电话线路交电信经营:临川至崇仁单线式2条,全长40公里。临川至宜黄单线式2条,全长63.7公里。
  1970年,县局迁上顿渡,长途电话发展较快。至1989年,有直达长途电路12条,即:南昌2条,抚州7条,崇仁、宜黄各1条。长途电话不仅通达全国,并能与国外通话,业务量成倍增长。
  1978年后,私人开始安装电话机,1989年,全县有住宅电话26台。
  1989年3月拆除旧邮电楼(900平方米),动工兴建程控电话楼(2200平方米)。
  1970年,开通临川至抚州有线电报电咱,配有2台人工发报机,4个报务员。1978年,配备单路传真机1部,55型电传打字机1部。1981年1月,又增设55型电传打字机1部。1987年初,开始双机头配套发报。
  1993年,I临川县邮电局实行局、股室、班组所三级管理体制,局升级设10个股级机构,下设9个生产班组,26个邮电所,3个邮电代办所,开办的邮政业务有函件、包裹、汇兑、报刊发行及零售、机要通信、集邮、邮政储蓄、邮政快件和邮政特快专递共9大类。电信业务主要提供长话、市话、农话、电报业务等服务。自办摩托车邮路3条,总长度为105公里。全县34个乡镇场和100%的村民小组均通邮,邮路总长度为3756公里。从加拿大引进的DEMS-10数字程控交换设备1500门,长途64线,并开通了罗湖、七里岗两个端局各500门数字程控电话。1993年全县完成业务总量501万元,通信总量286万元,业务收入29万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了8.61倍、5.33倍、8.36倍。全员劳动生产率达33935元/人。全县市三交换机装机客量1500门,比1983年增长6倍,建成2个农话自动局,农话交换容量2510门,其中程控1000门,同时开办了无线寻呼、传真电报等业务。 1998年9月1日,邮政和电信分营。分营后的电信局设两部一室四个中心,即市场经营部、建设维护部、综合办公室、营销中心、网管计费中心、设备维护中心、清欠中心。同时设云山、东馆、温泉28个分支机构。公营后的临川电信局主要经营基于固定、移动网络的各类电信业务,包括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电报、数据业务定。 1999年6月15日,电信重组,移动剥离,在电信局在基础上,分别成立临川市电信局和临川市移动公司。分营在的临川电信局主要经营固定电信网络为设施及基于此的话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 2000年10月,江西电信成功上市,临川区电信局更名为江西省电信有限公司临川电信分公司。2000年底,公司内设机构有经理办,综合为、市场经营部、运行维护部和28个分支机构,共有在职干部员273人。其中的工程技术员20人,经济管理人员4人。 历经邮电分营、移动剥离后的临川电信分公司,经营各类固定电信网络与设施(含本地无线环路)、基本固定电信网络的语言、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与通信及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等业务,的及固定批准经营的其他电信业务。主要有本地固定电话、小灵通、国际长途电话等基本电话业务;16300、16388窄带接入、ISDN、ADSL、FTTX+LAN宽带等数据业务;来电显示、168信息服务、互联网应用等增值业务;电路中继线、专线、光纤、管道等网元出租业务。 在通信能力和技术层次上,能满足社会各界多层次的通信需求。全区光缆线路总长381.6皮长公里,地下管道资源、光缆、电缆延伸到乡、镇甚至行政村。全区95%以上的行政村开通了程控电话。传输网基本完成了PDH向SDH的过渡,IP和多煤体通信网初具规模,窄带、宽带、有线、无线等各种接入技术广泛使用。2002年建成的SDH传输环,极大地增强了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全区人民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03年12月底,全区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85600门,实装电话用户达45139户。 临川电信已开通了高速宽带IP城域网,实现了千兆到小区、百兆到楼层、十兆到桌面的宽带接入,并拥有FTFX+LAN、ADSL、ISDN、9NN等多种接入方式。宽带接入网在上顿渡城区内实现全覆盖,可提供高品质、专业化、安全可靠的宽带应用服务,包括高速上网浏览、电子商务、远程监控、视频会议、局域网互联、网络游戏等,可以满足社会各界对各种网上应用系统和宽带信息业务的需求,具备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信息化能力。 2002年,临川电信开通了ADSL网络快车业务和无线市话小灵通业务。该两项业务的开通,极大地满足了市民对上网和固定电话自由移动使用的要求。 临川电信注重发展与服务并举,以服务促发展,树立用户至上、用主服务的理念,电信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实现了业务总量、业务收入、通信总量同步大幅增长。2003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681.7万元,比1993年同期增长了5倍。净利润累计完成1032。79万元,占全市实现利润的30.4%。全员人均劳动生产率21.45万元人/年,高出全市平均值3.45万元。全区电话期末总数达51780户,其中市话达15690户,农话达29804户,小灵通用户达6286户。电话普及率为6.94部/百人,市话普及率达34.12部/百人,农话普及率为3.3%部/百人。宽带数据用户达1424产,网吧15个。2001—2003年,临川电信公司先后被抚
  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行业称号,被省委、省人民政府连续授予了第八届和第九届文明单位称号。
   邮政储蓄业务
  1986年9月15日,县邮电局恢复办理邮政储蓄业务,并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在县局营业窗口设立邮政储蓄柜台,办理活期储蓄、零存整取、整存整取和定期储蓄4种业务。1987年1月,增办汇转储业务。1987年12月,陆续在罗针、唱凯、云山、腾桥、红桥、大岗、东馆、龙溪、秋溪、邓坊等10个邮电所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1993年,邮政储蓄业务进一步扩大,增加了代发工资等。全县邮政储蓄网点发展到11个,储户达18266产,年末收储余额800.1万元,储蓄业务收入15.4万元。1996年,湖南、青泥、高坪、鹏田、荣山五个邮电所开办了储蓄业务,全市储蓄网点增至16个。1999年,增办了定活两便、通知存款、活期本地异地存取业务。市局窗口、罗旬、唱凯3个网点还开办了全国通存兑业务,同时开办了代发工资、代交话费、入帐汇款等储蓄业务。年末邮储余额达到5857万元。2000年来,邮储余额达6361万元,2001年来,则达到了10408万元。
   报刊发行
  1999年,全市订销报刊期发数达3.02万份,累计数达589.9万份(其中报纸期发数2.38万份,累计数达45.7万份。杂志期发数6345份,累计数达8672份),报刊流转额282.9万元,发行费收入62.2万元。2000年,全区订销报刊期发数达28.2万份,累计数达598.9万份(其中报纸期发数2.3万份,累计数达46.78万份;杂志期发数5918份,累计数达6334份),报刊流转额277.8万元,发行费收入61.1万元。
   邮政特快专递
  它是用最快捷的运输方式,由专职人员、专用车辆、专门处理投递的一种邮政新业务。1993年12月20日,县邮电局首先在县局营业窗口办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邮件业务。到1995年2月,全县26个邮电所,3个邮政代办所均开办了此项业务。1995年,特快专递业务的其迅速、准确的优势逐渐获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当年1一6月,县邮电局收寄特快专递邮件9001件,收入10.8万元。1999年增办了特快礼仪业务,全年特快邮递收入19.8万元。2001年7月,又增办了特快递汇业务,全年特快收入38.05万元。
   集邮
  是一项以邮票为中心内容,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它不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的限制,深受群众的喜爱。1986年,县邮电局按照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集邮爱好者的需要的业务指导方针,经常组织人员带着邮晶及集邮工具,深入到厂矿、企业、学校、机关等地,为群众服务,促进了集邮市的发展。1991年起,县邮电局陆续在唱凯、秋溪、荣山、桐源、云山、湖南等几个邮电所开办集邮点。1993年,县邮电局有集邮网点7处,配备集邮业务员1人,集邮营业员2人,兼职集邮营业员6人,业务收入14.2万元。1999年7月,临川市邮政局举行了三县一市集邮联展,并发行了两枚纪念封。全年集邮业务收入10.9万元。2000年集邮收入达13.4万元。
   第四章移动公司 抚州移动临川区分公司位于抚州市中北部,其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教育兴旺,英才辈出,既是宋代杰出的改革家王安石的家乡,又是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素称“才子之乡”。临川区是抚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下辖19镇9乡2场和5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人口105万,其中城市人口30.93万,其中临川区移动经营管辖区域含16镇9乡2场,总人口约为75万。 现临川区内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临川区分公司(以下简称临川区分公司或临川移动)座落在上顿渡临川大道(临川酒厂旁)。该县移动通信业务始于1995年。当年10月20日,地区局7500门模拟移动通信交换机正式割接开通,是时,临川县正式办理移动通信业务。1999年6月,根据信息产业部和省局有关《江西省移动通信公司组建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当月18日,临川县移动公司揭牌,并于同年7月1日正式独立运营。2001年10月20日,抚州撤地建市,临川县改为临川区。临川移动从成立到2008年12月31日,一直隶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抚州分公司管辖,现任经理傅亚峰、副经理辛胜泰、副经理万敏慧。临川移动下设综合财务部、市场经营部、网络部、城区营业部、南区营业部、北区营业部。
   发展历程
   员工队伍
  2008年,抚州分公司向社会招聘员工,是时派送给临川移动10人,当年聘用工离职16人。至2008年12月31日,临川移动共有员工共58人。其中,中专学历有24人,占员工总数的41.4%,高中学历18人,占31%,大专学历9人,占15.5%;本科学历7人,占12.1%;在员工总数中,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30岁以下有40人,40岁以下9人,50岁以下8人,50岁以上1人。
  因员工编制有限,故临川公司实行部分员工外包制,截至2008年12月31日,外包员工共29人。其中,中专学历有12人,占的41.4%,高中学历7人,占24.1%,大专学历9人,占31%;平均年龄为21.85岁,其中30岁以下有25人,40岁以下2人,50岁以下2人。
   基站建设
  2008年,临川移动建成开通河西桥头、湖南流坊、罗湖科溪、罗针老郭、青泥吴山、青泥肖家、上渡城东、上渡韩档桥、上渡堰上、太阳延桥、温泉流溪、温泉杨源、云山欧湖、荣山旨荣、上渡南山、罗针长湖、桐源池溪、大岗溪头、河埠严岭、鹏田碑背、云山韩梅、崇岗林家、崇岗下邓、大岗庵下、龙溪大岭、龙溪岗上、邓坊尧家、东馆刘家、东馆下张、高坪荷胧、高坪尧山、河埠尚源、红桥祝坊、罗湖双林、罗湖宋家、青泥黄道、三桥金龙、太阳茶花岗、桐源茅坑、至2008年12月31日,临川区内共有基站191个。至此,临川全区信号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服务网点
  截止2008年12月,临川移动有自办厅2个,合作营业厅33个,指定专营店88个,特约代理店17个。 基层党组织情况和历年来在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地市以上),荣誉称号(包括个人)25次,其中获省级荣誉16次:
  2000—2001年度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江西省文明单位”;
  2001年度共青团抚州市委授予的“青年文明号”;
  2001年度江西省消费者协会授予的“江西省消费者合法权益先进单位”;
  2002-2003年度抚州市地方税务局授予的“B级纳税信用等级企业”;
  2002—2003年度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江西省第九届文明单位”;2003-2004年度江西省消费者协会授予的“诚信·维权先进单位”;
  2004年度抚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文明示范窗口”;
  2004-2005年度江西省地方税务局授予"A级纳税信用企业”;
  2004-2005年度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江西省文明单位”;
  2005—2006年度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江西省文明单位”;
  2006-2007年度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江西省文明单位”;
  2006-2007年度江西省地方税务局授予“A级纳税信用企业”;
  2006年3月临川区分公司被评为“A级纳税信用企业” 江西省地方税务局;
  2006年6月临川区分公司被授予“学习型示范党支部” 江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2006-2007年度江西省地方税务局授予“A级纳税信用企业”;
  2007年度被评为第七届江西省“巾帼文明岗”;
  2007年度被授予江西省“诚信·维权先进单位”;
  2007年度被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授予“模范职工小家”。2003-2004年度江西省消费者协会授予的“诚信·维权先进单位”;
  2004年度抚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文明示范窗口”;
  2004-2005年度江西省地方税务局授予"A级纳税信用企业”;
  2004-2005年度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江西省文明单位”;
  2005—2006年度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江西省文明单位”;
  2006-2007年度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江西省文明单位”;
  2006-2007年度江西省地方税务局授予“A级纳税信用企业”;
  2006年3月临川区分公司被评为“A级纳税信用企业” 江西省地方税务局;
  2006年6月临川区分公司被授予“学习型示范党支部” 江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2006-2007年度江西省地方税务局授予“A级纳税信用企业”;
  2007年度被评为第七届江西省“巾帼文明岗”;
  2007年度被授予江西省“诚信·维权先进单位”;
  2007年度被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授予“模范职工小家”。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上顿渡镇志》

出版者:中共临川区上顿渡镇委员会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