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然灾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顿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083
颗粒名称: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分类号: X432.56
页数: 9
页码: 47-55
摘要: 本文介绍上顿渡镇各年代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情况。
关键词: 上顿渡镇 自然灾害

内容

第一节水灾
   唐永徽元年(650),郡大水。
   唐元年(674),抚河“支流横溢,正道淹没”,大片土地荒芜。
   唐元和七年(812),山洪暴发,平地水深4丈。 宋淳熙七年(1180)五月,倾盆大雨半月之久,村田皆淹,浮尸遍河,哀声四起,灾后,陆游睹此惨状,开仓济民,被朝廷责怪而罢职。
   宋淳熙十五的(1188)六月,郡大水,圯民庐。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七月,大水毁圩堤,漂民房。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四至六月,大水,免秋粮。
   清顺治四年(1647)春,抚河大水,民大饥,斗米银八钱。
   清乾隆五十年(1790),七月,大水,文昌桥全毁。 清乾五十五年(1795),五月,大水,群众登树,昼夜相护,妻女呼号,惨不忍闻,临川演武厅亦为洪水冲毁。
   清道光十八年(1838),大水,毁文昌桥第5墩分水尖。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抚州大水,禾苗全淹。
   清光绪二十六年,5月,大水,禾苗淹没,谷价聚涨五百文。 民国元年(1912)即壬子年,抚河大水,上顿渡下北乡四十余村早稻绝收,晚稻受损,民采野菜树叶、白土为食,十室九空,嫁妻、鬻子、溺婴者,时有所闻。东西下阳、北保诸村尤甚。
   民国26年(1938)大水。
   民国28年(1940)6月19日,抚河水位猛涨至39.75米,超警戒线0.75米。
   民国31年5月9日抚河大水,灾民苦甚。 民国32年(1942)农历4月下旬的一次洪水。灵山何尤头决口,水淹北乡二十余村,水浸时间达20多天,是历史上少见的长时间洪水,早稻受淹严重,产量只有正常年份的40%。时日伪侵陷,全境受骚扰,到处有烧淫,6月7日,泉湖刘村被烧毁殆尽,被枪杀者七人。
   民国33年(1945)4月,大水,抚河堤决,受浸20多天。
  1946年从五月初开始大雨连绵以六月中旬情况为严重,一夜降雨100为公厘。
   民国35年(1947)5至6月,抚河水位猛涨至39.75米,超警戒线0.75。
  1948年(戊子年),入夏以来霪雨频繁,日复一日,6月23、24两天,大雨倾盆,通霄达旦,28、28日及7月2日三天大雨,水位超出坝顶数尺,永丰堤决口,下北乡四十余村早稻受损,低处越旬未退,灾情严重。
  1949年春,涨大水,6月23日两日,大雨倾盆,洪水一片汪洋48一49年最高洪水位为历史少见,大部分早稻颗粒无收,农民多以米糠充饥。1950年7月14日,大水、早稻收成大减。
  1951年春,久雨不晴,普遍烂秧。
  1952年6月,连降暴雨,文昌桥水位40.26米。永堤丰决口,水淹成灾。
  1953年,在主要生产季节,遭到二水二旱三虫自然灾害。第一次洪水是5月25日,连降大雨,河水骤涨,28日洪水位达42.43米,情势紧张,第二次洪水是8月17日—18日,山洪暴发,晚稻,大豆受灾严重。洪水位达42.43米,上顿渡晚稻、大豆均受大灾。
  1954年,自六月中旬以来,接连四次遭暴雨侵袭,雨大且猛,7月23日晚上,降暴雨,至25日上午总雨量300公厘以上,到7月底共下雨12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到7月底共降雨2133.3毫米。洪水超过警界线,解放桥下超过4.9公寸。7月26日才转晴,洪水退,这年受害作物以早、中稻和一季晚为最严重。特别是第三次洪水(7月12—14日)三天降雨量达246.6毫米(13日为144.3毫米。第四次当时正值中稻、早稻硬实,一晚刚返青恢复生产不久,使灌浆不饱,降低结实率。7月23日,下午突然狂风暴雨,到25日为上午为止,共降雨30.94毫米(24日降243.8毫米1小时最大为54.3毫米)这一次又正当是早稻黄熟无法收割而普遍出现倒状脱粒发芽减产,有的颗粒无收。
  1959年6月12日起,暴雨袭击连续6天之久,内涝严重,早稻大面积受淹。
  1962年5月28日,抚河特大洪水。沿河一带早稻减产3%以上。
  1965年,因洪水早稻损失严重。
  1968年7月9日,抚河大水,解放桥水位40.26米。
  1969年7月1日,抚河大水,城外街道水越过1米,洪水达半月之久。
  1973年6月,东河花门楼堤段,决口20米,上顿渡街水深1米。下北乡一带早稻受损。
  1976年7月11日,抚河大水,解放桥水位40.71米,棉花死苗严重。
  1977年6月,连续三次涨水成灾,使部分正在抽穗杨花的禾苗被淹。
  1978年6月22日至24日,降雨469毫米。
  1980年4月25日,大雨倾盆,雨量达285毫米,上顿渡禾苗被淹没不少。
  1982年6月14日一19日,六天中降水500毫米,廖家湾、娄家村水文站的洪水位分别达到42.78米和41.03米,出现自1912年(壬子年)以后的第二次特大洪峰,大水漫堤,淹没和冲毁不少早稻和西瓜,损失较重。上顿渡部分村庄,田园处于汪洋大海之中,18凌晨2时30分华溪王家堤决口,全乡受灾严重,王家渡决口处决口宽达289米,早稻绝收面积6000多亩。
  199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暴雨连陈,内涝严重。
  1997年7月8日出现大暴雨,雨量达119.3毫米。
  1998年百年不遇的特水灾,降雨900多毫米,淹农田50%以上绝收早稻30%以上6月8日至26日出现连续暴雨天气,历时19天,其中14、15、17、21日出现大暴雨,雨量分别为144.5、102.9、124.6、106.3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大值。本镇曾家、塘湾、周家等部分村委会内涝严重,受淹早稻达6000亩以上,亩产减产60%。
   不平常的八月 本月我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虽无大的降水,以晴为主,但由于四川上游连降大到暴雨,山洪爆发,江河徒涨,致使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居高不下,出现全流域特大水灾。灾情之重,时间之长、范围之大,大大超过1904年、1931年、1954年和1995年。与此同时,嫩江、松花江也出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南北水灾之严重均为历史罕见。全国受灾省区为29个,以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最严重,其余为安徽、淅江、福建、吉林、辽宁等省。我省受灾县市79个,受灾人口2200万,比1995年多600万,不少地方早晚两季绝收,截至8月底,我省沿江滨湖地区仍有数以百万计灾民无家可归,据报道,余干县尚有32万灾民被洪水围困在山坡上、堤坝上、居住在帐篷中。 今年洪水的特点:1、洪峰多。到8月底长江流域出现8次洪峰,松花江流域出现3次洪峰;2、时间长。长江流域洞庭湖、鄱阳湖超历史高水位已持续二个多月,松花江超历史高水住也持续了一个多月;3、退水慢。以长江九江站为例,7月31日最高水位23.01米,到了8月31日回落到22.25米,每天回落仅为0.024米;4、水位高。不少主干堤,被洪水漫浸,主干堤上筑子堤,有的还修筑二道,三道防线;5、险情多。长江流域出现险情6000多处,松花江嫩江出现险情3100多处。垮堤、决堤不计其数。8月7日,我省九江市防洪墙决口80多米,五天五夜被堵住。(长江干堤唯一块口)。 由于南北水灾严重,举国上下开展赈灾捐物捐款和对口支援活动,由国家民政部主办的赈灾文艺演出,共收到全国各地、海内外捐款捐物10亿多元。我省举办的赈灾会演出也收到捐款捐物1亿3千5百万元。国际社会捐款物260多万美元。
  8月2日,长江九江站水位23.03米,为历史最高水位,比1995年高0.83米,比1954年高0.95米.鄱阳湖湖口站水位22.58米,比1995年高0.78米,比1954年高0.90米。
   我省受灾人口2207万,受灾村庄12100个,365万人被洪水围困,其中170多万人无家可归。 全国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其中长江流域1320人)倒塌房屋497万间,估报直接经济损失1.666亿元,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 造成今年特大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雨水过大,自6月份起,长江流域出现三次持续大范围强降水,第一次6月12至27日,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一倍以上,江西中北部多二倍以上。第二次7月4日至25日长江三峡地区江西中北部湖南西北部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5成至2倍,第三次,七月末至八月底,长江上游汉水流域,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降雨量较常年偏多2至3倍。7月份长江中下游出现4次洪峰,长江中下游再超历史高水位一个多月。 今年长江洪水和1931年、1954年一样,都是全流域的大洪水,但造成的损失比1931年和1954年要小得多,1931年干堤决口300多处,长江中下游几乎全部受淹;1954年干堤决口60多处,江汉平源、岳阳、黄石、九江、安庆、芜湖等城市受淹,京广铁路中断100多天;今年长江干堤只有九江大堤一处决口,几天之内堵口成功,沿江城市和交通干线没有受淹,长江流域1931年死亡14.5万人,1954年死亡3.3万人,今年死亡1320人。 东北部地区连降大雨暴雨,松花江嫩江发生三次大洪水,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洪峰之高,流量之大,都超过历史最高纪录.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等江河,在六月下旬相继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1999年6月17日出现大暴雨,雨量达116.2毫米,至18日造成内涝,水稻、西瓜等作物受害严重,水产养殖和水利设施损毁严重。
  2000年6月6日至11日出现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第二节旱灾
   唐元和三年(808)秋,大旱,农作物几乎全部枯死。
   唐元和四年(809),1-6月不雨,大旱,民以土充饥,死亡无数。
   宋大观三年(1109)6-10月未雨,田土尽裂,作物枯死。
   宋绍兴六年(1136),大旱,大饥,死者甚众,民多流徙。
   宋绍兴十年(1140),大旱,人食草根。
   宋绍兴十四年(1144)5月旱,9月雨,作物甚受其害。
   宋淳熙七年(1180)正月至四月,滴雨不下,庄稼种不下去。
   宋淳熙九年(1182)五月至七月不下雨,抚州大旱,岩米40万石(担)
   宁淳熙十二年(1185)起,连续三年大旱,饿殍遍野。
   元天历二年(1329)五月至八月不雨,大旱。
   元至元二年(1336)自春至秋,八月不雨,禾多枯死。
   明宣德九年(1434),四月至八月不雨,庄稼尽枯。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旱,禾麦无收,民掘白土、杂米屑食之。
   明万历十七年(1589)三月至八月半年不雨,民以野蕨、树皮,草根充饥。
   清顺治三年(1646)大旱,泉枯江竭,斗米价上涨两百文。
  1872年大旱,五月节后至十月未雨,绝草无收,谷贵每担八元,民多食观音土,多以不便致死。
  1898年,大旱河流。民国2年(1913)五月至十月未下透雨,早稻收三成,晚秋作物大都无收。
  1933年自农历五月七日下了一场雨后,一直干旱到十月二十日为止,早禾产量只有正常年景的三分之一,晚禾及旱地上的杂粮植价物全部无收。 民国23年(1934)大旱,6至9月仅降水168毫米,其中7月滴雨未下,田园龟裂,禾苗尽枯。次年谷价每担售5元。
  1935年八月份干旱非常严重,路上尘埃几寸厚,中午路上会烫脚,抚河干涸,由抚州去金溪的浒湾,可以从河里穿鞋步行。
  1937年从早禾耘完第二遍开始,直干旱到农历八月十日晚上才下一场雨,早稻产量只有常年的一半。
  1953年,自7月3日后,连续35天未雨,晚稻无水抽穗灌浆,旱作物枯死。
  1954年,旱到井中无水可汲,庄稼受损极大。
  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连续四年干旱,其中,1957年夏秋干早,67天未雨,1958年夏秋干旱,94天未雨,上顿渡境内溪沟无水流、池塘干涸。
  1963年,春旱严重,“谷雨”才发雨,农民挑水育秧,同年秋,又大旱150余天未雨。
  1964年,秋旱严重,上顿渡全乡40%晚稻因缺水迟栽,产量大减。
  1965年,夏、秋早,60天未下雨。
  1974年,夏、秋旱,75天不下雨。
  1978年伏旱连秋旱,139天下雨,抚河流量仅为0.88立方米/秒。晚稻减产70%,公社党委除组织生产自救外,并核实灾情,发给救济款。1985年,春旱、伏旱,秋旱接踵而来,境内不少村庄水井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夏秋作物产量大减。
  1986年5一12月夏旱秋旱连冬旱连续干旱八个月,汛期变成了枯季,5一12个月总雨量只有490.5毫米,比历年四期平均值少615.7毫米,偏少6成,为建国以来最少雨量的一年,二晚减产严重,有的因无水而未栽种。
  1988年,秋旱连冬旱,晚稻减产,冬季作物播种困难。
  1991年6月21日以后,出现高温少雨天气,伏旱明显,直至7月造成二晚栽播困难,经实施人工降雨,才缓解了旱情。
  2000年6月中旬至7月底,持续高温少雨,伏旱严重,人工降雨才稍缓解了旱情。
  2003年全年雨量仅1106毫米,是近三十年最低值,伏早50天、秋早70天、冬早60天,7-11月只下雨177亳米,旱情严重,不少村组早稻,晚稻受灾减半。
   第三节雹灾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2月,冰雹如石,毁灭庄稼无数。
   清嘉庆二十三年(1797)春,冰雹拳头大,屋瓦多数打碎,禾苗击毁。 清同治八年(1869)2月24日,大风过境,冰雹降,每个雹重一、二斤,屋瓦尽裂,林间鸟雀死者甚多。
   清光绪八年,冬、檐冰长4尺。
  1954年春,冰雹大如豆,屋瓦被击,油菜、红花草大面积受损。
  1956年2月,雷雹成灾,油菜受损,由西南而北,灵山、低洲、石溪、江山、蔡家一带屋瓦多被翻裂。秋八月,连降骤雨,秋粮受损。
  1958年2月4日下午3时,风力9至10级,雹若鸡蛋,农作物多被毁。
  1964年,雨雹,损农作物甚多。
  1968年,雹灾,农田受害。
  1970年4月10日,落雹,小如蚕豆,大如蛋,历时约30分钟始停。
  1978年,雹如雨下,毁庄稼。
  1981年,3月12日晚上8时30分,上顿渡境内出现大风冰雹,大风7—8级,冰雹直径最大为5公分,主要是油菜,红花草受害严重。
  1983年3月22日至4月28日,大风,冰雹频繁发生,其次数之多,为历史罕见,该年灾害性天气之多,范围之广,损失之大也为历史上所少有,比较严重的有3月22日的大风冰雹,4月14日的大风冰雹,4月28日的寒潮大风。4月9日11时30分至14日3时40分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大风冰雹出现,11日上午及13日晚上,一天内出现两次大风冰雹,最大的冰雹有鸡蛋大,最大的风力达10级,以4月14日,28日两次冰雹大风危害最大。境内电话、广播、电灯等线杆吹倒,线路中断,房屋倒塌,作物损失。
  1994年5月1日,境内遭受台风袭击,伴大风、冰雹(最大径2厘米)暴雨及雷电灾害,农作物损失严重。第四节冰冻灾
   明弘治六年(1493)12月,临川大雪,冻死万人。
   明正德八年(1513)12月,大雪,百姓冻死甚众。
   清康熙九年(1670)12月,积雪达40天之久,河冰可涉,民多冻死。
   清康熙五二年(1713)冬,冰冻,乔木尽折。
  1930年,冬雪大
  1935年,积雪厚一尺余
  1957年,春节边下雪连续半月以上,积雪厚1.5市尺深。
  1960年2月,连日大雪,厚达0.4米,冰冻10日,竹木多压断,农作物大都冻死。
  1965年,冰冻严重,电杆,树多压倒。
  1969年农历12月至次年元月出现一个月以上的冰冻。
  1972年,二月大雪,转晴后,又雪上加霜。
  1963年,冻冰加雹,维持达30—40天,红花草,油菜全部冻死。
  1964年2月17日,大雪,厚达0.4米,冰冻10日
  1976年3月19日,大雪,气温下降13度,最低气温-3℃,日平均气温2.6度,春播稻种受损50%。
  1980年,2月,大雪连续7天。
  1984年1月18日至,2月11日共25天,除1月21日及22日及2月7、8日为晴天外,其余时间都为雨雪日,积雪深度最厚的达7寸,降雪过程之长,为解放以来所罕见。
  1985年12月9—10日冻雨和大雪,来得快来势猛,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2.9度。
  1992年12月28日晚冰冻最严重,一夜之间,气温下降到-12.7℃,境内柑桔大部分被冻死。
  2008年1月下旬,特大冰冻灾害为建国以来之最,25日晚,雨雪冰冻树枝冰粗是枝杆的三、四倍,树叶冰厚一公分以上,不少树木被压断,高压电线杆被压断,全镇断电近三十天,交通严重受阻。
   “0八”特大冰冻纪实 在昌抚公路抚州段柏油路上,可以看到现筋露骨、坑坑洼洼的路面,车辆行驶极不方便;在丘陵山区可以看到比碗口还要粗大的湿地松弯腰驼背,抬不起身;一些树木拦腰折断……这便是大自然的“杰作”一特大冰冻留下的印记。二00八年春节前后的特大冰冻虽然过去一年多了,但当时的严重冰冻景象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
  2008年1月下旬、2月上旬(春节前后)江西省和湖南、湖北、福建、安徽、河南、浙江、上海等南方省市遭受近50年来最严重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电网铁塔倒塌,高速公路封闭,火车停开,飞机停航。直接经济损失一千多亿元。 抚州地区1月13日开始阴雨低温,24日出现冻雨雪、25日白天冻雨雪持续不断,晚上大雪加冰冻。一夜之间变成了银色冰冻世界:在城市、在农村、在公路、铁路沿线、到处可以看到被冰冻压断的树木枝条,不少碗口粗的树木被拦腰折断,比碗口还粗的笔直的湿地松被冰冻压弯了腰,电线杆倒塌、高压、铁塔倒塌、公路、铁路结冰不能通车。冰冻程度:变压电线,树木枝条结冰粗度是原来的三、四倍;树叶结冰厚度一公分以上,池塘冰厚二公分以上。10天以后屋檐冰棍长达2市尺。市内公交车曾一度停开。隔三差四断电断水。农村断电20多天,有的村庄长达一个月。
  1月28日一29日上午9时鹅毛大雪,2月15日又是鹅毛大雪。严寒冰冻20多天。 报载,南方七省市冰冻灾害天气是近50年来之最。为了确保公路通车,有关部门用工业用盐化冰开路。虽然用盐化冰起到一定作用,但随后出现严重损坏柏油路面现象。由于撒盐不均匀,一些路面盐量过多、腐蚀柏油路面,出现很多大大小小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车辆行驶。虽经修补,一年以后“原形毕露”损失之大可想而知。
   以下摘录《江南都市报》灾情报道:
  1月25日:“低温雨害天气还要持续一周”。“全省用电高峰缺电额200万千瓦”。
  1月29日:“广州除夕前停售火车票”“上海、杭州停售火车票”。
   “全国19个机场一度关闭”。“全国7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4人”。
   “深圳公路、铁路、民航告急”。“鹰厦线供电铁塔折腰”。
  2月2日:“莽莽井冈九成翠竹遭重创”。“铁塔折断,抢修工跌落山谷”。
   “民政部门对我省启动二级救灾响应”。“大雪结冰予警再度拉响”。
   “瓷都停电大多瓷厂一半停产”。
  2月3日:“到灾区最严重的地方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在我省视察灾区情,指导抗灾工作。 “全省受灾人口达1938万人,倒塌房屋1.45万间,损坏房屋7.53万间,农作物经济损失194.61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09.79亿元”。 “赣州133万亩脐橙受冻”“九江用电缺额50%”“井冈山市停电近一周”“中国银行向江西灾区捐款150万元”。“中石化中石油等5家企业750万元捐款援助我省灾区”。“湖南主电网度过最危险时期”。“福建电网成为‘孤网’。”
  2月5日:“省内车辆尽量走国道”。“全省1396个乡镇有789个停电,目前已恢复381个”。“招商银行捐赠600万元,其中100万元赠给江西灾区”。“建设银行100万捐赠江西灾区”。
  2月6日:“我省电网予警‘红转黄’,”“13日起,每天入赣电力超50万千瓦。”
  2月7日:“除夕傍晚,温家宝总理到临川区云山镇看望受灾群众。除夕晚,同江西财大师生共吃年夜饭”。
  2月13日“我省下拨1亿元补助重灾户,每人平均50元”“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全省达272亿元,受灾人口2210万人,”因灾死亡7人,紧急转移71万人,倒塌房屋2.15万间,损坏房屋14.31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665万亩,其中绝收633万亩,死亡大牲畜24.38万头,受灾森林面积5350万亩,造林苗木受灾面积24万亩。“陕西省电力部门2000万元抢修物资援修抚州电网”。“我省接受救灾捐款437万元”。
  2月14日:“全国冰冻灾死亡107人,失踪8人。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市不同程度受灾”。“抚州受灾最严重的南城电力抢修点,支援灾区的南京军区官兵的绿色肩膀磨擦得血肉模糊”。
   第五节风灾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大风拔木清康熙十九年(1680),大风,屋瓦皆飞,吹倒石坊,毁坏庄稼。
   清光绪十九年(1893)2月,午夜雷鸣,大风拔树。
   民国28年(1939)出现大风,晚稻损失严重。
  1952年农历2月19日南风突转北风,温度急剧下降,降温急为历史所罕见。
  1959年6月,暴风袭击,风力由8级聚增于12级,吹倒房屋。
  1962年3月,上顿渡地区出现八级偏北风,树木、房屋被吹倒,农作物受害。
  1983年4月28日,午后7时,上顿渡遭风袭,(上顿渡)吹倒墙屋两栋,其他各村,屋瓦多被翻裂。
   第六节虫灾
   汉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临川蝗虫为患。
   晋大兴三年(1208),郡蝗灾。
   宋绍兴二十九(1159),连续两年螟虫成灾,作物大受损失。
   宋嘉定元年(1208),大面积蝗虫为害。
   清雍正年间(1732),一禾数百虫,禾秆尽枯,连年虫害,民多无食。
  1924年秋,螟虫为灾。晚稻欠收。
   民国24年(1935),晚稻遭螟灾。
  1959年9月,大面积稻包虫为害,时生产队、学校大力投入灭虫活动,多者一下午能捕虫半斤。
  1961年,稻苞虫铺满禾田,水稻几乎颗粒无收。
  1970年,第二代纵卷叶螟发生,上顿渡部分早稻防治不力,每亩损失稻谷约80-120斤。
  1984年5月,螟害严重,大面积二晚发生卷叶、烂叶病害,灵山、官洲、上游、北保等村尤甚,灵山、官洲一带早稻个别田块,遭稻瘟病,减产百分之七十,总面积近100亩。
  1985年,早稻稻瘟病严重流行。
   第七节地震 从明代到民国的四百余年,境内先后发生过13次地震。但因离震中位置远,震级不大,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明弘治十八年(1505)9月13日夜地震,抚州居民庐舍有声,震中位置黄海,震级6.75级。
   明正德五年(1510)秋,发生地震,震中位置抚州府,烈度4-5度,震级3.5级。
   明正德十二年(1517)5月9日,发生地震烈度5度。
   明正德十三年(1518)发生地震,震中位置临川县,烈度5度。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4月8日,发生地震,震中位置抚州府,烈度4度,震级3级。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发生地震,震中位置临川,烈度5度。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十月,发生地震,震中位置抚州府,烈度为5度,震级为3.5级。明崇祯四年(1631)8月18日,抚州地震有声,震中位置湖南常德澧县,烈度为8度,震级为6.5级。 清康熙七年(1668)6月17日,发生了强烈地震,抚州有感,震中位置山东X县至郯城,烈度为12度,震级为8.5级,是我国东部地区破坏范围最广、死伤最重、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破坏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纵横8省161个县,涉及范围在200多万平方公里以上。
   清光绪十一年(1885)9月,二十七年(1901)也两次发生地震,房屋动摇有声。
   民国七年(1918)地震,房屋有声。
   第八节其他灾害 火灾1941年8月,龙津镇大火,外河街、中山街、正大街、横街共烧毁房屋100余栋,损失200余万元。 爆炸1951年1月9日上午8时,驻临川县上顿渡复益旅社的临川县大队新民二连,因有人吸烟烧燃铺单,引起存放隔壁的炸药发生爆炸,炸死26人(军人21人,民兵5人),炸伤105人(军人94人,民兵11人),炸毁房屋118间,其中倒塌45间。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上顿渡镇志》

出版者:中共临川区上顿渡镇委员会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