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地理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顿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010
颗粒名称: 卷一 地理志
分类号: K928.56
页数: 58
页码: 1-56
摘要: 上顿渡镇,位于临川中部偏西,东邻金巢开发区城西街道办事处和崇岗镇,南接连城乡和秋溪镇,西南与崇仁县白鹭乡交界,西隔崇仁河靠温泉镇,北靠城西街道办事处隔抚河与抚北镇相望。是片神奇的土地,是临川区委所在地,临川的政治、文化中心。上顿渡镇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山岳炳灵,文化昌盛,河港纵横、田地肥美,人民殷富、教育兴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是“才子之乡”核心发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 上顿渡镇 地理志

内容

第一篇建置
   第一章概况 上顿渡镇,位于临川中部偏西,东邻金巢开发区城西街道办事处和崇岗镇,南接连城乡和秋溪镇,西南与崇仁县白鹭乡交界,西隔崇仁河靠温泉镇,北靠城西街道办事处隔抚河与抚北镇相望。是片神奇的土地,是临川区委所在地,临川的政治、文化中心。上顿渡镇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山岳炳灵,文化昌盛,河港纵横、田地肥美,人民殷富、教育兴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是“才子之乡”核心发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人文环境。 全镇人口11.8万,区域面积69.6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1个社区居委会,194个自然村,209个村民小组,158个居民小组。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处于南昌1小时经济圈内,距抚州市区8公里,京福高速、抚八线一级公路交汇穿境而过,宜黄河、崇仁河、抚河三水相并,向蒲铁路将傍镇而走。 上顿渡镇,是一方热土。近几年来,在临川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掀起“解放思想,赶超发展”热潮,全力主攻两区(城区、工业园区),推进三大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实施“赶超发展”战略,以主攻工业为总抓手,全力招商引资,撬动全镇经济加速发展步伐,形成了沿高速公路、国道的“工业经济带”。“十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158万元,年均递增30%以上。2008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2.6亿元。人均产值10500元,财政收入20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80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招商引资2800元。先后获“江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江西省畜牧产业百强乡镇”、“抚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十强乡镇”、“抚州市‘五个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为加快乡镇工业的发展,尽快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促进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城郊地理优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特色农副产品优势,着力在招商引资上做好文章,打造招商平台。制定落实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致力优化招商软硬环境,全力搞好企业跟踪服务,做好企业的“服务员”、“保护神”。优越的投资环境促成了江瑞家居、东华电子、东环实业、今日电器等数十家各类型企业纷纷落户本镇,创造了客商、政府、群众“三赢”的生动局面。 开放奋进的上顿渡、热情好客的上顿渡、礼仪之邦的上顿渡、满载理想和成功的上顿渡、热忱欢迎国内外企业家、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创业,我们一定会让你们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清同治版《临川县志》:“龙津、土名上顿渡。居县治(抚州)西南十五里,路通闽广荆楚,又为附近诸郡县四达之冲。商贾辐辏,行旅络绎,为县西一巨镇”。最早只有江、李、尧、黄4个小村庄。明朝中期至清朝初期,陆续迁入杨、罗、傅、皮、金、余、冯,毛等姓人。此地宜黄河边有一渡口,岸上开茶、酒,饭店。明嘉靖熹宗时,兵部尚书谭纶与左都御史邹元标出京南巡经此。两人上岸喝酒。酒酣,邹元标问谭纶:“此为何地?”谭纶乃宜黄人,离此不远,此地确实无名可称,一时答不出来。突然,谭纶想到正在渡口边进上顿餐,随口答道:“上顿渡嘛”。以后,人们便称此为上顿渡。后风水先生云:上顿渡脉气颇佳,宜黄河是龙脉,上有龙尾(龙骨渡),下有龙口(罗坊对岸火焰山岩洞)。神龙吐津,此为龙津。据此说法,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上顿渡建一学馆。取名“龙津乡学”,正式使用龙津名称。1949年以前上顿渡改为龙津镇。1954年恢复为上顿渡。 上顿渡镇人民政府驻镇中兴路(现河滨大道旁),距区行政中心1公里。有在编行政干部55人,在编事业干部63人。解放前夕属第六区上顿渡镇公署。1953年改称龙津镇人民政府。1954年改名为上顿渡镇人民政府。1958年改为上顿渡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文革”中成立上顿渡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11月分出章舍,河西两公社,改称上顿渡镇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推进赶超发展,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始终把赶超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富民强镇放在突出位置,依托城郊地理优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特色农副产品优势,主攻工业,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力争在招商引资、财政税收、城市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第二章历代隶属
   第一节解放前 宋至清代,县以下没乡,都,图,民国初,沿用清制。民国21年(1932年)推行保甲制,设区、乡(镇)保甲,新中国成立后,废保甲制设区,乡(镇)村制。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实行政社合一,设区,公社、大队、生产队,1984年恢复乡(镇)建制,乡以下设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全县共分13个乡,71个都,420图,2278个村庄,上顿渡辖区分属灵台乡,招贤乡。
   灵台乡
   辖九至十三都,30图,168个村庄。为今风岗、上顿渡、河东等地,当时有凤岗、上顿渡2圩。
   九都为图9,郭家岭、楼下、牌柱下、黄柏桥、司马圹、白家岭、雁圹、东高桥。
   十都为图6,林源、石猩口,黄带寺,城上、石虎营、吴坊堆宅。
   十一都为图7,陂头坡桥、吕坊、罗坊、王庙、石铺下、下城、下宅。
   十二都顺治四年并入外西厢。
   十三都为图8,张岭、冯家岭、韩坊、梅花林、桐树岗、铺背、韩家铺、土壁。
   招贤乡
   辖十四至十七都,22图,126个村庄。为今河西、红桥等地。
   十四都为图6,阮坊、唐家湾、西廨渡、磨下、罗汉庄、白浒窑。
   十六都为图8,岗陂桥、小陂桥、安圹、杨婆石、龚家渡、娄家洲、消家桥、张家石。
   十七都为图4,丁坊、万魁塔、茶山、金石坪。
   十八至三十一都,宋绍兴十九年划归崇仁县。 民国21年(1932年)开始推行保甲制,县以下设区,联保、保甲。全县有8个区,53个联保,729个保,8425个甲,上顿渡属第六区,共9个联保,98个保,1202个甲,联保为上顿渡,河西街,展坪、三桥、高坪、桐源、黄江口、温泉、青杭。 民国26年(1937年)联保改为乡(镇)公所,全县缩为6个区,6个镇38个乡。上顿渡属第六区,驻龙津,辖龙津、河西、雨园、展坪、高坪、三桥五乡。
  1940年,第六区河西乡,改为龙泉乡。 民国37年(1948年)上顿渡为第六区,驻龙津镇,辖龙津镇、雨园、龙泉、温泉、三桥、高坪、展坪、桐源7乡,98个保,948个甲。
   第二节解放后
  1949年,第五区,驻上顿渡,辖河东,太保、雨园、青云、龙泉、风岗。钟岭7乡和上顿渡镇。
  1950年,上顿渡区、辖上顿渡镇和仙溪、南关、上肖、韩铺,河西、塘湾、施坊、上邓、城西、章舍、山头、西廨、13乡镇。
  1953年,第五区,驻上顿渡,辖上渡镇和山头、林苑、石鼓、学岭、章舍、韩峰、上肖、安岗、东梁、西廨、塘湾、吕坊、韩铺、南关、城西16乡镇。
  1956年上顿渡区工作队,驻上顿渡,辖上渡镇、山头、城西、安岗、品桥、长岭、塘湾、河西、长岗、钟岭、仙溪11乡镇。
  1957年,3月,撤销工作队,恢复区工委。
  1958年10月。撤销区工委,由上顿渡镇和山头、安岗、河西,塘湾和城西乡一部分合并成立上顿渡人民公社。
  1961年,上渡区委,辖上渡镇、塘湾、河西、安岗、品桥、山头、风岗、长岗8个人民公社。
  1962年6月,原展坪区工委辖人民公社划归上顿渡区工委管辖。10月取消镇建制,撤销区工委。
  1965年7月,全县设7个区工委。其中塘湾、安岗、山头、河西公社属孝桥区工委管辖。上顿渡镇归县直辖。
  1966年3月,塘湾、安岗和玉湖、新坪、安全5个人民公社撤销
  1979年8月,上顿渡人民公社分设上顿渡镇,章舍和河西人民公社。
  1983年9月,章舍人民公社改称河东人民公社。
  1984年6月,政治体制改革,取消人民公社建制,县以下设乡,乡以下设村,村以下设村民小组。
   第三章居委会村民委员会介绍
   第一节罗家巷居民委员会
   罗家巷居委会,驻地水口庙3号。有居民小组16个,6040户,12653人。辖区范围:龙津北路1——25号门牌,文化广场至中行营业部,建设西路门牌1—25号,罗家巷、沿河路,河畔花园,水口庙。解放前属第六区龙津镇第四保;1953年属第五区龙津镇第四街。1958年属上顿渡公社上顿渡管区前进路居委会。1966年改称复兴路居委会。1980年复改为前进路居委会,1982年又改为中兴路居委会。1985年由前进路居委会分出成立罗家巷居委会。1986一1993年桥东,冯家巷、罗家巷又合并为罗家巷居委会,1993年桥东居委会、冯家巷居委会划出;2002年冯家巷居委会撤销,合并到罗家巷居委会。 原中兴路已全部拆建为沿河路,河畔花园,是上顿渡最长的一条老街,全长约一公里,现正在建设一条16米宽的水泥路面沿河大道。
   第二节针巷口居委会 针巷口居委会位于龙津南路中段,驻二建公司内。东至韩张桥,南至供电所,西至沿河南路,北至建设路。面积1.2平方公里。设19个居民小组。有3010户,8620人。区内驻、区财政局、百货商场、县影剧院、二小、供电所、食品公司、临建等单位。解放前夕属第六区龙津镇第十保,1953年属第五区龙津镇第一街。1958年属上顿渡镇公社上顿渡管区针巷口居委会,1968年改为三居委会,1980年恢复上顿渡镇针巷口居委会,属上顿渡派出所。以辖区内有针巷口得名。现属上顿渡镇政府。
  毛家塘
  北起建设路,东至龙津路。长180米,宽2米。门牌1一46号。泥沙路面。属居民区。李姓开基,至今传26代。基址上原有三口塘,称李家塘、毛家塘、张家塘。李姓第二代移居现址。毛氏迁入后,改为毛家塘。毛氏衰没后,江德正于清康熙年间由山东济南到此经商,做麻菇饼生意。发家后大兴土木建房造屋,形成巷。现已改建毛家塘五栋居民楼房。
  江家巷
  西起建设粮站,东至影剧院。门牌1一41号。石块路面。为居民区。与中兴路、毛家塘相通。明初,江洪太由河东招塘村迁此。
  柴市上
  西起中兴路,东至黄家圈。长100米,宽6米。门牌1一32号。为居民区。原住110户,531人。半水泥半卵石路面。原为上顿渡卖柴场地厂故得名柴市上。佘姓由宜黄县城迁此,建有宜黄会馆。至今传10代。
  针巷口
  西起沿河路,石块路面。长300米,宽3米。门牌1一50号。原住居民73户,289人。与龙津路相通。清道光年间,孙胜华从高安县到此卖针,后定居。以做针为业,取名针巷口。
  王家路
  西起李家塘,东至龙津路。卵石泥沙路面。长100米,东头宽40米,西头宽5米。与龙津路,李家塘。针巷口相通。门牌1一26号。为居民区,原住72户。349人。菜市场设在此巷东头。[黄氏族谱]:此地原为黄姓祖坟山,名称黄家坟。1981年改为胜利路,1982年命名王家路。黄资远于明朝永乐年间由金溪黄坊迁此。
   第三节外河街居委会 外河街居委会位于宜黄河东岸。驻外河街竹林村得名。东至县第二中学,南接城关大队,西临宜黄河,北连建设路。面积0.3平方公里。属居民区。设15个居民小组。有2792户,7258人。解放前夕届第六区龙津镇第二保,1953年属第五区龙津镇第二街。1958午属上顿渡公社上顿渡管区外河街居委会,1968年属上顿渡管区一居委会。1980年改称上顿渡镇外河街居委会,属上顿渡派出所。现为上顿渡镇人民政府管辖。
  外河街
  紧靠宜黄河东岸。北起建设路,南至江家码头。长250米,宽3米。门牌1一115号。为居民区。清乾隆年间,因河道淤塞,重开新河,称为外河。河修好后,居民陆续沿河建房,形成街道,称为外河街。现已全部拆建新街。拆建于2002年。
  中山街
  东靠中兴路,西邻外河街。长工50米,宽1.5米。泥沙路面。与外河街相通。为居民区。此街原为流水沟,污泥填塞,非常肮脏,后办实验区,清理街道。于工1927年群众填平此沟。1929年邱姓由李渡迁此做屋,以后陆续有人迁来,逐渐形成街道。为纪念革命导师孙中山,命名此街为中山街。现已全部拆建新街。
  李家塘
  西起中兴路,东至胜利路。长60米,宽6米。泥沙路面。门牌1一14号。是居民区。县副食品厂设此巷北面。此地原有渡口,来往行人多。李姓由毛家塘移此做生意,后地仙说此地风光很好,是个金盆养鲤(李)之地。李氏便请人在屋前挖了一口塘,称李家塘。现已全部拆建新街。 竹林村街
  紧靠城关村委会竹林村。西起中兴路,东连龙津路。长300米,宽4米。沙泥路面。1969年兴建防洪大堤由外河街搬居而来。公园路、龙津路南端,章家居民区。
   第四节杨林居民委员会 杨林居民委员会位于上顿渡镇政府北部。以境内杨林田畈得名。驻下章家村。有12个自然村,设10个居民小组。496户,1620人。耕地840亩,主种水稻,兼种蔬菜。解放前夕属龙津镇,1953年属上肖乡。1956年属安岗乡。合作化时由上肖四、五、十、十一、十二、十三6个初级社转入紫光高级社。1958年成立紫光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1年从紫光大队分出杨林大队。1966年撤消杨林大队,并入安泽大队。1968年撤销安泽大队,并入前进大队。1972年从前进大队分出杨林大队。1984年8月改名为杨林村民委员会。2004年改为杨林居民委员会。
   下曾村
  在镇政府北0.7公里平地上。8户,29人。曾姓由抚州后湖田迁宜黄河圩堤边建村,得名挡下曾家;后被大水冲毁房屋,清光绪年间迁现址。村处曾万下游,得名下曾。
  蔡家
  在镇政府驻地北1.7公里田畈中。[蔡氏八修族谱]:蔡文清“瑞州新昌县人。元丰七年甲子生。习举子业补郡学生员。两次乡试未遂。游学于宝水四十一都,设帐于陈氏家。乐安斯里山水之秀,卜居凉山王峰屏之西,名曰蔡坊”。现居89户,296人。
   许范
  在镇政府驻地北1.3公里紧靠宜黄河东岸。42户,132人。居许、范二姓人。[范氏族谱):范良佐于明初由塔水桥迁此。
  六水圈
  在镇政府驻地北1.25公里田畈中。相传村庄原被六股水包围,故名六水圈。[范氏族谱]:范良佑“于明初由塔水桥来居温溪上族。”居49户,158人。 徐家在镇政府驻地北1公里田畈中。45户,157人。(杨溪徐氏族谱):徐达堂“洪武癸丑(1373年)自嘉鹿迁居本邑杨林村十一都灵台乡”。
  徐家
  在镇政府驻地北偏东1.3公里田畈中。[杨溪黎氏族谱]:黎鼎吴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季春三月自流坊而来,起族于杨林之十一都灵台招福里”。现居47户。154人。 程邓
  在镇政府驻地北偏东0.8公里平地上。居程、邓二姓。58户,190人。邓清溪由河东迁此。至今17代。程姓由红桥镇官田周家迁入,至今10代。上范
  在镇政府驻地北0.8公里宜黄河东岸。54户,179人。[范氏族谱]:范迪九由塔水桥迁此,至今23代。村处温田畈上。原名温溪范家,后迁出一部分人于下游建村。此村即称上范。
   垱下章家
  在镇政府北0.7公里宜黄河圩堤下,章姓居住,因名垱下章家。22户,115人。[夏泽章氏族谱]:章氏由夏泽章家迁此已传12代。
   跳石
  在镇政府驻地东北1公里平地上。60户,205人。居双、熊、李、邓、刘、黄、杨、万、范等姓。双少二因做小生意来此招亲,由鹏溪院背双家迁此。至今25代。
  曾万
  在镇政府北偏东0.5公里平地上,上顿渡镇近郊。51户,162人。原住曾、万二姓。曾姓由抚州曾家园迁此;至今15代。此村又名曾湾。
  尧博
  在镇政府驻地东偏北0.5公里田畈中。37户,136人。(西社尧氏八修族谱):“尧阡十一曲西社(今西社桥)迁博塘,人称尧博。”至今26代。 第五节城关居民委员会城关居民委员会位于上顿渡镇中部。驻章家村,境内大部分村庄在上顿渡城关,因名城关村民委员会。有7个自然村,设7个居民小组。609户,2659人。居民以经商,打工为生。田地全部国家建设征用。解放前夕属龙津镇和雨园乡,1953年属龙津镇,1956年属山头乡。合作化时,由畲上、土城头二个初级社转入双喜高级社,1958年入上顿渡公社山头大队。1961年属山头公社畲上大队。1966年畲上大队与龙家合并为卫东大队。1968年属上顿渡公社。1979年属上顿渡镇管区。1981年卫东大队划为城关、城东两大队。1984年8月改为村民委员会。2004年改为城关居民委员会。
  竹林村
  在镇政府驻地南0.6公里平地上。78户,336人。殷氏先居,今不存。后方恒茂由河西下方迁来开油鞋店,至今传8代。此村原名竹林街。街已不存。原街长200米,宽3米。北桥头驻县食品厂,村西有皮革厂,村南接县福利厂,村东为二建公司。
   余家坊
  在镇政府东北0.5公里平地上;村东有县一中,村南有新华书店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村西有县文化馆,村北有县医院。余姓开基得名余家坊。单雪寿由抚州月塘单家迁此种田,至今传16代。现住200户,867人。
   韩档桥
  在镇政府东南0.5公里平地上。68户,362人。原名韩樟桥,韩姓居住,村东有石桥,桥头有古樟树,故名韩樟桥。后谐为韩张桥。韩氏由山头市上韩家迁此百余年。现居韩、江,章、聂、黄等姓。聂欢喜由河东沙田迁此8代。1985年韩张桥(村)被拆,建成县贸易市场。
  土城头
  在镇政府驻地东南1.2公里田瑕中。67户,390人。主种蔬菜。有黄、王、游、范,邹等姓人居住。黄资远于明洪武年间由上顿渡针巷口黄家迁此。相传古时村四周有土埂似城墙。村处土城之头,故名土城头。
  华源
  在镇政府驻地南1公里宜黄河东岸圩堤侧。华姓开基得名;现居邱、王、熊、赵、喻、余6姓人。王义保由程家山来此开油鞋店,至今传8代。45户,178人。
  畲上
  在镇政府驻地南1.1公里田畈中。120户,420人。[黄氏十五修族谱]:黄松如之子黄戴拜由河东圳口迁此。至今19代。此村原有一山名金仙畲山,得村名金仙畲,后易为畲上。1982年,此村被县政府命名为文明村。斯塘章家
  在镇政府驻地南偏东1公里田煅中。30户,106人。居章、袁、唐等姓人。元末,章广庆、章广和兄弟二人由秋溪园石迁此。建村时有一塘名斯塘,加姓得村名。
   第六节城东居民委员会 城东居民委员会位于上顿渡镇东部和南部偏东,故名城东。驻程家山。有8个自然村,设10个居民小组。687户,2406人。耕地已大部分被国家建设征用。尚余463亩。解放前夕属雨园乡,1953年属章舍乡和山头乡。合作化时,由熊司、程溪山、西社桥、熊博等初级社转入双喜、新星两个高级社。1958年入上顿渡公社山头、新星大队。1961年属山头公社龙家和畲上两个大队。1966年,龙家、畲上两大队合并称卫东大队。1968年并入上顿渡公社。1979年属上顿渡镇。”81年10月卫东大队分为城关、城东两个大队。1984年8月改名村民委员会。2004年改为居民委员会。
   榨下邱家
  在镇政府东南1.5公里上顿渡至秋溪公路东侧田畈中。建村前,河东陂头桥邱姓来此办油榨厂,得名邱家榨下。[邱氏八修族谱]:邱芳诗、邱芳书、邱芳礼兄弟三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由河东陂头桥迁此。现居64户,252人。
   榨下龙家
  在镇政府驻地东南1.6公里田畈中。68户,200人。 山下龙家
  在镇政府驻地东1公里小山之下,加姓得名山下龙家。龙集一、龙集四兄弟二人由章舍中龙迁此。至今14代。43户,157人。
  西社桥饶家
  在镇政府驻地东偏南0.9公里小河边。村西有社公庙,庙侧小河上有石桥。加姓得村名。[西社饶氏族谱]:饶崃原居河西述陂,有庄田二百余亩在华源村西,被洪水冲去,堆积成沙洲。后迁西社罗斜上成塘,作洲头堤岸。建村于明洪武初年。213户,787人。村北20米有后饶。
   熊司
  在镇政府驻地南偏东1.3公里田塅中。以村中有一熊司地塅得名。[刘氏七修族谱]:刘豪二于清康熙年间由上顿渡刘家巷迁此。现居74户,308人。杂家姓,现有汤、张、周、范、刘、吕等姓。
  熊坡
  在镇政府驻地南1.35公里田塅中。66户,223人。[熊氏九修族谱]:熊敬自桐源党溪迁此已传16代。原名斯塘熊家,后易为熊坡(村建小山坡下,熊姓人居住)。现居熊姓。
   程家山王家
  在镇政府驻地东南1.9公里上顿渡至秋溪公路侧田畈中。76户,286人。[王氏第十修谱]:明宏治年间,王国生由章溪“建学于程溪山胜地,后为庄居而卜处焉”。相传古时村后有一座程溪寺,寺建小山上。寺倒毁以后称此地为程溪山。
   程家山李家
  原来与王家同一个村,全村83户,283人,主要姓李,还有罗姓。
   第七节章舍居民委员会 章舍居民委员会位于镇境东部平原地区。驻章舍得名。有9个自然村,17个居民小组。768户,2441人。耕地绝大部分被国家建设征用,只剩325亩。解放前夕属雨园乡,1953年属章舍乡。合作化时由章舍、五房丁家、喻坊黄家、喻坊熊家、樟树山、官源岭、太子庙胡家、范家、龙家、曹家、梁家等12个初级社会组成兴隆高级社。1958年成立兴隆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改称章舍大队,属山头公社。1968年再改名为东升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79年复称章舍大队,属章舍公社。1983年9月章舍公社改名河东公社,章舍大队亦属河东公社。1984年8月改称章舍村民委员会。2001年12月合并到上顿渡镇,2004年改称章舍居民委员会。
   章舍
  在上顿渡大桥东1.5公里田塅中。349户,1061人。居龙,丁、王、范等20多个姓氏,龙姓居多。[龙氏九修家谱]:龙世美原居吉水县桐岗,后任临川刺史,家于城南之山塘。其子龙德厚,于后梁龙德庚辰(实为后梁贞明庚辰,即公元920年,家谱错载)别次弟幼弟而家于章舍。龙姓迁此时,有章姓人所建茅舍在此,因名章舍。特产鞭炮。
   喻坊黄家
  在上顿渡大桥东2公里田塅中。38户,129人。喻姓先居,得名喻坊。后黄忠绚由附近林源排树黄家入敖于此,改村名为喻坊黄家。清雍正年间,喻姓绝,村名不变。黄氏至今传13代。
   喻坊熊家
  在上顿渡大桥东1.6公里田塅中。58户,183人。喻姓开居,得名喻坊。明末,熊姓由抚州崇仙观熊家迁入,遂称喻坊熊家。后喻姓没,村名不变。
   官源岭
  在上顿渡大桥东2公里岗岭下。92户,312人。北宋时,傅姓由崇仁白露渡西楼桥傅家徙此。据传,宋时,此村出3个巡按官,以此得村名官源岭。
   余家周
  在上顿渡大桥东2.5公里山岗边。54户,171人。余姓先居,曾名余家。明末,周姓由附近笠上韩家铺周家迁入,因名余家周。
   梁曹村
  在上顿渡大桥东1公里田塅中。梁姓居多。明永乐年间,梁氏由抚州兴鲁坊徙此。曹新春由宜黄二都曹家来此打长工,后入敖于此,至今9代。共63户,225人。
   章舍丁家
  又称五房丁家。在上顿渡大桥东偏南1.6公里田塅中。77户,269人。[丁氏族谱]:丁大庸系山东济南人,宋进士,出任临川兵马都监。其第五子丁清辉,乃为其父卜葬于临之十一都,居丧三年,不忍北归,遂筑室于章后(章舍后面)。建村于宋理宗时。始迁人排行第五,因名五房丁家。该村因毗邻章舍,故现名章舍丁家。
   太子庙
  原名东龙村。在上顿渡大桥东南1.8公里田缎中。86户,267人。明末,龙姓由抚州庙背龙家徙此。村前原有庙名太子庙(现不存),村以庙名。
   樟溪园
  在上顿渡大桥东南1公里田塅中。37户,131人。邓普胜于清乾隆年间由崇岗马子塘上邓牧鸭至此定居。村旁有大樟树和一片园地,地边有小溪流过,故名樟溪园。
   第八节桥东居民委员会 桥东居委会,驰地饶博9号,其前身是前进路居委会,1985年由前进路后委会划出,成立桥东居委会。1986年与罗家巷,冯家巷合并为前进路居委会。1993年又从前进路居委会分出,复立桥东居委会。辖26个居民小组,5800户,11000人。管辖范围:桥东路北面一小至汽车站,南面中医院至中国银行。居民小组辖行政企业单位宿舍居民和其他住户居民。
   第九节洲下居民委员会 洲下居委会,驻地玉茗路南段秋溪停车场东街。成立于1993年,共设14个居民小组,共有3700户,8570人,管辖范围:建设路东段文化馆至一中;新华书店至外资办,整个洲下辖区(除原农村大世界、体育路)吃食一条街西边,南靠玉茗路南段,北邻公园路。第十节玉茗路居民委员会 玉茗路居委会,驻地玉茗路89号,成立于1996年7月。设立13个居民小组4553户,10018人。管辖范围:东起临川大道东段临川农村信用联社,西至上顿渡汽车站;北起玉茗路口中国银行农村信用社,南至连城方向临川区卫生局,上顿渡人民法庭。是所辖机关单位最多的一个居委会,计有宏杏彩印厂、区农村信用联社、永惠饲料厂、民政局、区委党校、农业局、水利局、移动公司、人寿保险公司、邮政局、供电局、临川酒厂、临川十六中、建安公司、交警二大队、汽车站、中国银行、房管局、建设银行、建设局、医保办、临川五小、卫生局、法庭等,以及新城全部,一中新校区、区行政中心。 玉茗路建于1993年全长1.5公里,街宽24米;人行道绿化带18米。临川新城兴建于2005年,有东西向街道条,南北向街道条。
   第十一节安泽居民委员会 安泽居民委员会位于镇东偏北部。沿用安泽高级社名。驻地塔水桥有11个自然村,11个居民小组。776户,2892人。耕地1736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和1953年均属安岗乡。合作化时,由安太保、下泽、。桥头、圾上、岗下张家、杨秀桥6个初级社组成安泽高级社;喻坊黄家、喻坊熊家、范家、胡家等4个初级社组成兴隆高级社。1958年安泽、兴隆两高级社合并成立喻坊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由上顿渡公社分出安岗,山头、河西、上顿渡三社一管区。此属安岗公社。1966年随安岗公社并入山头公社。1968年随山头公社并入上顿渡公社,改称前进大队。1979年由上顿渡公社分出章舍公社,此大队属章舍公社(即河东乡)。1982年2月更名为安泽大队。1984年8月改为今名。驻塔水桥。2001年冬并入上顿渡镇,2004年更名为居民委员会。
   塔水桥
  在上顿渡东北1.5公里田塅中。113户,486人。含邱、傅、张郑等姓。原村前桥头建有一座塔,故名塔水桥。[傅氏九修族谱]:傅德珍于清康熙年间由上顿渡迁此。
   下泽
  在上顿渡东北2.1公里田塅中。198户,851人。[章姓九修族谱]):章友实由南丰来抚州任教谕,居城南牛皮巷,宋末迁于此。村建一片沼泽地之下游,因名下泽。
   塅上
  在上顿渡东北2公里田塅中,因名圾上。47户,145人。清乾隆年间,章协和由附近下泽徙此。
   桥头
  在上顿渡北偏东1.7公里田塅上。44户,178人。清嘉庆年间,章氏由下泽迁此。村落桥头得名。
   岗下章家
  在上顿渡东北2.8公里山岗下,章姓居住,因名。38户,139人。[章氏九修族谱]:章接祖于清嘉庆年间由下泽迁此。
   章王庙
  在上顿渡东北2公里田塅中。37户,137人。范姓由城上范家迁此,至今传20代。明成化年间,此地建一庙,名章王庙,以庙得村名。
   安太保
  上顿渡北偏东1.4公里田塅中。53户,259人。林姓由宜黄桥源林家迁此,至今传15代。村人希望安居乐业,平安无事,故取村名为安太保。有章、范、杨等姓。
   杨秀桥
  在上顿渡北偏东1.2公里田圾中。44户,150人。邹元立由崇仁桃花园邹家迁此,至今12代。村东西原有二座桥,桥旁杨柳依依,桥下河水清秀,因名杨秀桥,村名袭用桥名。有邹、周、娄姓。
  胡家
  在上顿渡东北1.9公里田圾中。24户,87人。清康熙年间,胡新发由凤岗张塘胡家迁此。村子与樟树山(村)相邻,因名樟树山胡家。
   樟树山
  在上顿渡东北1.7公里田圾中。113户,391人。邱、傅二姓开基,今不存。清乾隆年间,章姓由附近下泽迁此。原村东40米处有一小山,山上长有许多樟树,因名。现有胡、章、曹、范、游等姓。
   吁坊范家
  在上顿渡东偏北1.1公里田塅中。33户,67人。范姓由附近上范迁此,至今传23代,
   第十二节上肖村民委员会 上肖村民委员会位于镇东北部平原地区。以境内有上肖(村)得名。驻地夏家。有9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726户,2616人。耕地2,570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抚州城西乡,1953年属上肖乡,1956年属安岗乡。合作化时,由莫家、娄家洲、万家、上肖、夏家、罗家、许家、吴家等8个初级社转入上肖高级社。1958年成立上肖、罗家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上顿渡公社分为安岗、山头、河西、上顿渡三社一管区。此属安岗公社。1966年安岗公社并入山头公社,此大队同时并入。1968年,山头、河西、上顿渡管区合并称上顿渡公社,上肖、罗家两大队亦合并称红星大队。1979年属章舍公社(即原河东乡)。1983年更名为上肖大队。1984年8月改为今名。2001年12月合并到上顿渡镇,仍为上肖村委会。
   夏家
  在上顿渡北3.3公里田塅中。27户,99人。[夏氏重修族谱]:夏高明于清乾隆年间携二子由湖坊塅分居于此。
   莫家
  在上顿渡北4.8公里田塅中。50户,193人。莫姓人原在此有田庄。[始迁人莫朝仙暗碑]载:明万历年间,莫朝仙由抚州地藏寺莫家徙此。现有莫、吴、陈姓。
   娄家洲
  在上顿渡北4.1公里田塅中。212户,710人。[娄氏五修族谱]:娄艮于宋高宗时擢官于抚州,遂选于兹经肇居焉。传第8世娄怀远,于元末始迁娄家洲。村址原为河滩地,因名娄家洲。有娄、陈二姓。
   万家
  在上顿渡北3.7公里田塅中。44户,160人。住龚、饶、万三姓人。龚姓先居。万氏为外婆过继而来,仅传7代。而村名万家,盖因万姓人居多而得名。[龚氏四修家谱]:明万历年间,龚玉接由乐邑(乐安)龚坊迁此,取名龚溪,后易为万家。有万、龚、饶姓。
   上肖
  在上顿渡北3.5公里宜黄河东岸圩堤边。225户,870人。[龚溪肖氏八修族谱]:肖广原居宁都肖田肖家,性好山水,来临过汝,至于龚溪,见其远山横列,近水迴旋,爱而留居焉,后易为万家。有肖、廖、刘姓。
   罗家
  在上顿渡北偏东3.5公里田塅中。53户,201人。[罗氏八修谱]罗日素由宜黄棠阴徙此。至今传23代。原名西洛坊,后易为罗家。有罗饶姓。
   许家
  在上顿渡北偏东2.5公里田塅中。75户,252人。王姓先居,得名王溪湾。后王姓迁出,许、吴二姓相继迁入。许姓迁入于明万历年间,吴姓迁入于清康熙年间。
   龚家
  在上顿渡北3.6公里田塅中。16户,52人。[龚氏四修家谱]:龚继述于明弘治年间由乐安龚溪迁此。在此建人渡,名龚溪渡,后易为龚家。
   吴家
  吴姓迁入于清康熙年间。24户,78人。还有周姓。第十三节西邓村民委员会 西邓村民委员会位于镇东北部,驻西邓得名。现驻临川大道旁。有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640户,2158人。耕地2,797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城西乡,1953年一1956年均属城西乡。合作化时,由曾家、章家、上邓、西邓、东邓、下泽、桥头、岗上店、吴家、许家等10个初级社组成红光高级社。1958年成立红光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属安岗公社,1966年属山头公社,1968年并入上顿渡公社,1979年入章舍公社(即原河东乡)。1983年2月更名为西邓大队。1984年8月改为现名。2001年冬并入顿渡镇。
   西邓
  在上顿渡北偏东3公里田塅中。88户,285人。[邓氏十一修族谱]:宋末,邓玉溪由金溪云林徙此。村处东邓之西,因名。有邓、徐姓。
   曾家
  在上顿渡北偏东3.7公里的田塅中。135户,456人。[曾氏七修族谱]:曾胜二于明隆庆已巳年(1569年)由后湖田肇迁于此。有曾、陈姓。
   章家
  在上顿渡北偏东3.5公里田塅中。74户,248人。[章氏七修族谱]:宋宁宗时,章时升由福建来抚州任教,定居于此。有章常姓。
   吴家
  在上顿渡东北3.3公里山岗上。52户,220人。吴新五由宜黄棠阴吴家迁此,已传23代。
   上邓
  在上顿渡东北2.8公里田塅中。83户,282人。[邓氏十一修族谱]:清康熙年间,邓※由金溪白马庙邓家迁此。村处下邓之上,故名。
   许家
  在上顿渡东北3.2公里山脚下。34户,128人。明朝时,许姓由连城大桥许家迁此。有许、罗、邓姓。
   岗上店
  在上顿渡东北2.7公里山岗上。65户,263人。[邓氏十一修族谱]:明嘉靖年间,邓产登由附近东邓来此开日杂货店,因名岗上店。有邓、冯等姓。
   东邓
  在上顿渡北偏东3.1公里田圾中。110户,335人。[邓氏十一修族谱]:元末,邓文溪由西邓迁此。村处西邓之东得名。
   第十四节王家村民委员会 王家村民委员会位于镇北偏西部。驻王家得名。有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62户,1533人。耕地1.351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龙津乡。1953年属安岗乡。合作化时,由王家、饶家、新饶、邓家、赵家、下范、老下万7个初级社组成紫光高级社。1958年成立紫光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上顿渡公社分为安岗,山头,河西,上顿渡三社一管区。此大队属安岗公社东溪大队。1966年安岗、山头两公社合并称山头公社,此大队亦属山头公社。1968年属上顿渡公社,1979年属章舍公社,1984年属河东乡,称王家大队。1984年8月改称王家村民委员会。2001年冬并入上顿渡镇。
   王家
  在上顿渡北偏西2.5公里田塅中。362户,1533人。[王氏七修族谱]:王氏始祖王允太由建武迁抚州羊城盐埠岭。明初王允太16世孙王伯信因避元乱,由抚州盐埠岭隐此。第十五节饶家村民委员会 饶家村
  民委员会位于镇西北部。驻饶家得名。有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10户,1185人口耕地1,236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龙津乡;1953年属安岗乡。合作化时,由王家、饶家、新饶、邓家、赵家、下范、老下万7个初级社组成紫光高级社。1958午成立紫光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属安岗公社东溪大队。1966年属山头公社。1968年卷入上顿渡公社。1979年属章舍公社(即原河东乡),由东溪大队分为王家、饶家两个大队。1982年2月饶家大队更名为饶村大队。1984年8月改为今名。2001年冬并入上顿渡镇,村名未变。
   饶家
  在上顿渡北偏西2公里田塅中。110户,534人。[饶氏九修族谱]:宋末祥兴年间,饶巨一由述陂迁此。现有饶、邓、陈、曾等姓。
   新饶
  在上顿渡北4.3公里田塅中。20户,76人。[饶氏家谱]:清乾隆甲戌年(1754午),饶益逊由附近饶家迁此,取村名新饶。
   邓家
  在上顿渡西北2.4公里田塅中。24户,75人。明末,邓氏由附近东邓迁此。还有邹姓。
   赵家
  在上顿渡北偏西2公里田塅中。50户,224人。[赵氏五修族谱]:赵霖济原居王陂,宋淳熙己亥年(1179年)+居窑前(即现赵家)。有赵、范姓。
   老下万家
  在上顿渡西北2.4公里田塅中。26户,72人。[万氏家谱]:万氏原居抚州局上双井坊,元末兵变难居,子孙迁徙者纷纷,万廷俊迁此,取村名老下。现有万、范姓。
   下范
  在上顿渡西北1.5公里田塅中。80户,357人。清初,范姓由章舍迁此。村处上顿渡范家之下,因名下范。现有范、李、曾姓。
   第十六节笠上村民委员会 笠上村民委员会位于镇中偏南部。驻笠上得名。有9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708户,2366人。耕地2,050亩,主卢稻谷。解放前夕属雨园乡,1953年属章舍乡,1956年属安岗乡。合作化时由范家,胥郭、笠上、杏圳、圳口、前饶、陂头桥、背饶小程家山、榨下龙家、余家周等初级社组成兴新高级社。1958年成立杏圳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属山头公社,1968年属上顿渡公社,并入章舍人队,不久改称东升大队。1979年属章舍公社(即原河东乡)。1982年2月改名笠上大队;1984年8月改为今名。2001年冬并入上顿渡镇,村名未变。
   笠上
  在上顿渡东南2公里田塅中。102户,335人。[黄氏七修族谱]:清乾隆年间,黄三奇由官园岭迁此。原村名津上,后因村旁有座小山形似斗笠,故改称笠上。杂姓有王、黄、丁、曾、李、祝、邓等姓。
   南山村
  在上顿渡东偏南2.8公里山岗上。58户,195人。周氏由凤岗冯家岭迁此,至今17代。村建南山岗上,故名。有周、傅、邓、陈等姓。
   上周
  又名韩家铺在上顿渡东偏南2.4公里田塅中。87户,292人。原为韩姓人居住,开有当铺,故名。(周氏族谱):宋理宗元年(1225年),周肇由抚州城内小南门入赘于此。有周、黎二姓。
   堰上
  在上顿渡东南1公里田塅中。43户,131人。清乾隆年间,黄氏由上顿渡畲上迁此。村旁有一水堰,因名。有尧、黄姓。浮堆范家
  在上顿渡东南4.2公里山坡上。99户,314人。范细三由塔水桥迁此已传18代。村周围有7个小山堆,其中2个山堆座落池塘内,似浮水面,因名浮堆范家。
   圳口
  在上顿渡东南2.1公里田塅中。69户,247人。黄俾民由附近杏圳迁此,至今传16代。村前有水圳,其出口在村旁,故名圳口。有黄、龙姓。
   杏圳
  在上顿渡东南1.5公里田塅中。87户,326人。[黄氏族谱]:黄岂更由林源牌溪黄家迁此,已传22代。村后原有水圳,圳埠上栽许多杏树,故名杏圳。有黄、吕、付、邓等姓。
   胥郭
  在上顿渡东南2.4公里田塅中。47户,146人。郭姓开基(已绝)。[胥氏九修族谱]:后晋天福年间,胥姓由宜黄迁此。有胥、邱、杨姓。
   陂头桥
  村旁有水陂,陂上架有石桥,因名陂头桥。古名曾家巷,因曾氏居住得名。曾氏没后,傅姓由抚州北门迁入,已传11代。116户,375人。有付、邱、杨等姓。
   第十七节东殿村民委员会
  东殿村
  民委员会位于镇东南部。驻东岗殿得名。今驻抚八线旁。有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45户,1073人。耕地1,193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雨园乡,1953年属韩铺乡,1956年属安岗乡。合作化时由张家、胡家、南山。谭家碣,王家仓、余家周、石狮口、东岗殿、韩家铺、樟溪园等10个初级社组成共东高级社。1958年成立东岗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并入山头公社城上大队。1968年复入上顿渡公社,称东岗大队,1979年属章舍公社,1982年2月改名为东殿大队。1984年8月改为现名。2001年冬开入上顿渡镇,村名未变。
  东岗殿
  在上顿渡东南3公里田塅中。104户,435人。[饶氏九修族谱]:明万历年间,饶滔八由风岗周溪饶家徙此。清乾隆年间,村西山岗上建有矢殿。村名本此。全部饶姓。
   王家仓
  在上顿渡东南3公里山坡上。据传,明朝时有个八府巡按,名叫王悦,在此买了田,雇人耕种,所收谷物,设仓囤积于此,因此得名王家仓。明末,舒秀堂由抚州南门舒家迁此帮王悦种田,后定居。现居29户,136主人。全部姓苏。
   石狮口
  在上顿渡东南2.7公里田塅中。30户,115人。清康熙年间,曾国才由风岗桐树岗曾家迁笠上,不久迁此。据传,古时此村边有条小河,河边有港口,形似石狮,因名石狮口。主要曾姓。
   胡家村
  在上顿渡东南3.6公里平岗上。53户,241人。[胡氏十修族谱]:明万历年间,胡耀昃与堂弟胡耀日由风岗东湖迁此。
   程家合
  29户,148人,全部姓胡。
   第十八节山头村民委员会
   山头村
  民委员会位于镇南部。驻山头吴家得名。有9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764户,2729人。耕地2213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雨园乡,1953年属山头乡。合作化时由山头、涂家、下王、王庙、市上等5个初级社转入山头高级社。1958年成立山头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属山头公社。1968年并入上顿渡公社,改称卫东大队。4979年属章舍公社,复称山头大队。1984年8月改称山头村民委员会。2001年冬并入上顿渡镇,村名不变。山头吴家
  在上顿渡南2.5公里田塅中。268户,915人。[吴氏九修族谱]:明洪武年间,吴尚一由种湖迁此。村南有座小山头,故名。现有吴姓为主,还有尧姓、韩姓。
   下王村
  在上顿渡南1公里田塅中。40户,165人。[熊氏十二修族谱]:熊之桂于清乾隆年间由崇仁杏溪到此贸易,见山水盘旋,土壤肥腴,遂同三、四幼弟迁此。建村王庙(村)之下,故名下王村。此村为杂姓,有黄、熊、陈、吕、丁、胡等姓。
   王庙
  在上顿渡南2.1公里田塅中。69户,291人。龙腾王由附近章舍太子庙迁此,已传12代。村旁有庙名王庙,以庙得村名。有龙、章、敖、邓、周等姓。
   涂家
  在上顿渡南2.5公里田塅中。91户,329人。涂姓由宜黄涂家迁此,至今传26代。现在涂、杨、章、曾等姓。
   市上韩家
  在上顿渡南偏东2.5公里田塅中。130户,463人。元至大年间,韩怀运由抚州泰山背韩家迁此。村周围有韩、邹、刘、邓、翁等姓的小村子,并有种湖观。100年以前,此地有种湖小市集,因名市上。有韩、刘二姓。
   市上邹家
  在上顿渡南偏东2.3公里田塅中。49户,161人。清康熙年间,邹碧渊由附近韩家州迁此。村处种湖观附近,亦名种湖邹家。
   翁家桥
  在上顿渡南偏东2.5公里田椴中。47户,178人。饶姓由湖南(即湖南乡)茶头上饶家迁此,至今传15代。村旁有桥名翁家桥,村名用此。现有尧、章、陈、潘、吴等姓。
   市上刘家
  在上顿渡南偏东2.5公里田圾中。25户,84人。[刘氏五修族谱]:明万历年间,刘坤二,由崇仁至抚州经商,道经种湖,见其地山环水绕,聚景堪嘉,筑室于斯。村处种湖观附近,亦名种湖刘家。
   市上邓家
  在上顿渡南偏东2.7公里田塅中。45户,164人。明永乐年间,邓锡八由风岗马子塘邓家来此放鸭,后入赘娄氏。村落种湖观附近,亦名种湖邓家。
   第十九节林源村民委员会 林源村民委员会位于镇南部。驻林源得名。有10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890户,3320人。耕地2,318亩,主卢稻谷。解放前夕属雨园乡,1953年属林源乡,1956年属山头乡。合作化时由林源、招塘、新庄、洲上黄家、排溪黄家、庙下黄家、港下范家、华家、邱家、罗坊10个初级社转入南溪高级社和民溪高级社。1958年属上顿渡公社林源、罗坊两大队。1960年属山头公社。1968年林源、罗坊两大队合并称林源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79年划入章舍公社(即河东乡)。1984年8月改称林源村民委员会。2001年并入上顿渡镇。
   林源
  在上顿渡南偏西2.7公里田塅中。344户,1310人。(范氏十修族谱):五代后唐时,范十三由殷圩迁此。村古名林苑,后讹为林源。杂姓、有范、邹、李、毛、邱、黄、万等姓。
   招塘
  在上顿渡南偏西1.6公里宜黄河东岸圩堤边。83户,337人。[招溪江氏七修族谱]:江元亮原居婺源。为宋嘉定进士,知抚州军知事,喜此地风俗淳美,遂籍临川而家焉。古时,村地有三个小塘,排列似江字三点水,塘边鲜花烂漫,得名招塘,又以此得村名。多杂姓有江、徐、杨、熊、马、戴、欧阳等姓。
   新庄
  在上顿渡南偏西2.2公里宜黄河东岸。29户,106人。明弘治年间,一黎小一携子黎益衡由崇仁航埠黎家迁此,取村名新庄。现有黎、周、梁姓。洲上黄家
  在上顿渡南偏西2.9公里田塅中。8户,30人。(黄氏七修族谱):清道光年间,黄家富由附近排溪黄家迁此。村落河滩上,因名。
   排溪黄家
  在上顿渡南2.8公里田塅中。39户,160人。[黄氏七修族谱]:宋末,黄成可由丰城洗江徙此。古时,村落河溪边上,河边有大树,木排停留于此,缆系大树上,因名排溪黄家。
   庙下黄家
  在上顿渡南偏西2.9公里田塅中。33户,144人。黄姓由河西吕坊迁此已26代。村西60米处有大庙(今已毁),因名庙下黄家。
   港下范家
  原名罗坊范家。在上顿渡南偏西3.4公里田塅中。146户,496人。[罗坊范氏五修族谱]:明万历年间,范锡一由梵罗范家迁此。村处宜黄河旁,故名港下范家。
   华家上顿渡南偏西3.7公里宜黄河东岸。35户,138人。清嘉庆年间,华姓由乐平迁此。
   罗坊
  在上顿渡南偏西3.8公里宜黄河东岸。130户,478人。罗姓先居得名。[吴氏四修族谱]:吴钦于明洪武年间由宜黄棠阴迁此。现有吴、韩、陈、黄姓。
   肖家34户,132人,有肖、邱、傅、王等姓。
   第二十节城上村民委员会 城上村民委员会位于镇南部。驻城上得名。有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535户,1872人。耕地1,752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韩铺乡,1953年属山头乡。合作化时由城上、张家、邱家、郑家、角上饶家、白马庙饶家等7个初级社组成城上高级社。1958年成立城上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属山头公社。1968年并入上顿渡公社。1979年成立章舍公社时划入章舍公社。1983年9月章舍公社更名为河东公社时,仍属之。1984年8月改名为城上村民委员会。2001年冬并入上顿渡镇,村名未变。
   城上范家
  在上顿渡东南3.7公里平岗上。182户,588人。[始迁人七世孙墓碑]载:元至元年间,范氏由附近塔水桥范家迁此。村后有桃山岭,挖有壕沟,堆成土城,故名城上,加姓得村名。现有范、冯、黄、杨等姓。
   白马庙饶家
  在上顿渡东南2.8公里田塅上。68户,280人。[饶氏五修族谱]:清康熙年间,饶桂十由附近铜岗桥饶家徙此。村旁有庙,名白马庙(已毁),故名。
   角上饶家
  在上顿渡东南3.1公里平岗上。44户,162人。(饶氏五修族谱):元至正年间,饶荣由介岗徙居铜岗(即此地)。
   城上邱家
  在上顿渡东南3.5公里平岗上。51户,176人。[邱氏十修族谱]:邱盲昌由塔水桥邱家迁此已传24代。
   排娄周家
  在上顿渡东南3.5公里平岗上。34户,117人。[周氏八修族谱]:明初,周伯伧由抚州迁此。有周、尧二姓。
   城上郑家
  在上顿渡东南3.6公里平岗上。90户,358人。(郑氏八修家谱):明初,郑启徽由璜塘迁此。
   张家在上顿渡东南3.7公里田塅中。65户,225人。明末,张姓由安泽张家徙此。还有冯姓。第二十一节石鼓村民委员会 石鼓村民委员会位于镇南部。驻石鼓得名。有8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857户,3204人。耕地2,442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雨园乡,1953年属石鼓乡,1956年属山头乡。合作化时由石鼓、杨铁、杨家,饶家、上舍、艾家、柳湾、乌龟石等8个初级社转入石鼓高级社。1958年成立石鼓,杨铁两个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属山头公社。工968年石鼓、杨铁两大队合并称钢铁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79年划入章舍公社。1983年改称石鼓大队。1984年8月改为今名。2001年冬并入上顿渡镇、村名未变。
  石鼓营
  在上顿渡南4.2公里田塅中。208户,858人。[徐氏五修族谱]:明末,徐煌七由崇仁县周塘徐家迁此。相传,古时村中池塘内有一石头,其形如鼓,叩之有声,故名石鼓。现有邓、徐、黄、周、冯等姓。
   杨家
  在上顿渡南3.4公里田塅中。103户,376人。[杨氏五修族谱]:明正德年间,杨銮四由抚州三元楼迁此。
   藤绕饶家
  在上顿渡南3.4公里田塅中。120户,438人。明正统年间,甘姓由广昌甘竹饶家迁此。村旁山岗上原有一颗大树,树干被藤条缠绕,故名藤绕饶家。有饶、殷二姓。
   周程村
  在上顿渡南3.5公里田塅上。居周,程二姓得名。(户数,人口计入杨家)清雍正年间,周姓由抚州仓前周家迁此。14户,52人与杨家同为一个村民小组。
   吴艾杨村
  在上顿渡南4公里宜黄河东岸。90户,317人。艾姓由东乡县艾家迁此,至今已传13代。现为多姓杂居,有范、吴、扬、武、艾、徐、曾、邓、华、章等姓。
   杨铁
  在上顿渡南4公里田塅中。144户,530人。[王氏十一修族谱]:宋理宗时,王巽迁此。建村时,有一杨姓铁匠在此打铁,故名。现有黄、王、章、周、孔等姓。
   柳湾
  在上顿渡南4.7公里宜黄河东岸。38户,143人。明天启年间,洪姓由秋溪洪坊迁入。此地原有一湖泊,弯曲延伸约一华里,湖旁柳树成荫,由此得村名柳湾。有洪、谭二姓。
   上舍
  在上顿渡南5公里田塅中。140户,507人。[花氏八修族谱]:明嘉靖年间,花姓由崇仁罗田花家迁入。村位章舍之上,因名上舍。有刘、花、曾姓。
   第二十二节河西街村民委员会
  河西街村民委员会在镇东部宜黄河西岸。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606户,2030人。耕地工,902亩,旱地40亩。主种水稻、蔬菜。解放前夕属第六区龙泉乡,1953年属第五区河西乡。合作化时,由黎家、罗家、李家3个初级社转入共青高级社,1957年划入共二高级社。1958年转入上顿渡公社黎家大队。1960年入河西公社黎家大队。1968年又入上顿渡公社,由黎家、丁家、周家等大队合并为河西大队。1972年划为河西、周家两大队。1975年由河西大队划出名蔬菜大队,1979年冬入河西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河西街村民委员会。驻地河西街。2001年冬并入上级顿渡镇,材名未变。
   河西街
  村委会驻地。在宜黄河西岸圩堤旁,隔河与县城上顿渡相望。蔬菜面积142亩。水稻面积40亩。162户,489人。[吴氏族谱]:吴增九因石井逼狭,爱顿市(上顿渡)宽平,于情乾隆年间赴此定居,后逐渐建街。以位于宜黄’河西而取名河西街。村内驻县农机厂。此村名杂家姓。
  李家
  在河西街西0.2公里田畈中。62户,220人。早为冯姓居住,村名冯家。[李氏五修宗谱];清道光元年(1821年),李辉华由风岗周家山李家迁入。改村名为李家。有李黄二姓。
   黎家村
  在河西街西南0.6公里临八公路西侧田畈中。129户,452人。种蔬菜为主。黎、韩二姓共居。[黎氏六修宗谱]黎少一于宋嘉定年间由宁都东韶迁此。(韩氏联修宗谱):韩有章于明万历年间由上顿渡迁此。有黎、黄、韩等姓。
   罗家
  在河西街南偏西0.6公里宜黄河西岸圩堤边。58户,235人。罗姓于清乾隆年间由丰城罗家迁此。
   赵家
  又名山下赵家、述陂赵家。在河西街西南1公里田畈中。21户,69人。(赵氏家谱):赵希卫于韦朝中期由东乡王陂迁仓下,改村名为述陂赵家。因原居常遭水灾,后移居于此,仍称述陂赵家。又因村建山脚下,亦称山下赵家。后简称赵家。
   下黄
  在河西街南偏西王公里宜黄河西岸圩堤旁。175户,570人。分两个村民小组,一个村民小组主种稻谷,另一个村民小组打鱼为生。(黄氏七修宗谱)黄季安于宋淳祜年间由丰城沈江迁此,村名黄家。后因其地势低于老居,故名下黄。
   第二十三节杨家村民委员会
  杨家村民委员会位于镇西北部。因境内杨姓人多而得名。驻地罗汉庄。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97户,1051人。耕地1,127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六区龙泉乡,1953年属五区河西乡。合作化时,由杨家初级社入勇敢高级社。同年划入勇三高级社,1958年由勇三高级社入上顿渡公社。1960年入河西公社。1968年入上顿渡公社红旗大队,1972年红旗大队划为红旗、梁宪二个大队。1978年红旗大队分为东梁、杨家三个大队。1979年冬属河西公社杨家大队。1984年8月更名为杨家村民委员会。2001年冬并入上顿渡镇。
   罗汉庄
  现名七房。在河西街西北4公里崇仁河南田畈中。87户,268人。元末,乐安下港杨家杨元节贩运丝绸罗缎.由崇仁河过,一次大风翻船,满船罗缎被水淹没。后打捞上来,即在此经商定居,取村名罗缎庄。后讹为罗汉庄。
   九房
  位于河西街西北4.1公里崇仁河圩堤边。63户,223人。杨氏第九房由罗汉庄迁此。
   背下杨
  在河西街西北4公里上温公路边。村北紧靠崇仁河。38户,152人。[杨氏族谱]杨文良、杨文和于明永乐年间由罗汉庄迁此。座落前杨之背得名。
   前下杨
  在河西街西北4.1公里上温公路边。70户,276人。杨氏由罗汉庄分居于此。处背杨之前得名。
   上杨
  在河西街西北4.4公里崇仁河东圩堤旁。44户,166人。[杨氏族谱]明嘉靖年间,杨仁翠由罗汉庄迁此。村处老居之上得名。
   第二十四节东梁村民委员会
   东梁村民委员会位于镇西北部。以境内东梁(村)得名。驻地梁道。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80户,1,362人。耕地1,740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六区龙泉乡。1953年属五区河西乡,1956年属河西乡。1952年划为东梁乡。合作化时,由罗湖方家、下窑渡、梁道、湖坊傅家、华芽、新基黄家等6个初级社转入勇敢高级社,隔年划入勇二高级社。1958年属上顿渡公社东梁管理区(所管梁道、梁宪、杨家)。1959年成立东梁大队。1968年由梁宪,东梁、杨家、祝家4个大队合并为红旗大队。1972年由红旗大队划为红旗、梁宪两大队。1978年冬又由红旗大队划为杨家、东梁两大队。1979年冬属河西公社,仍称东梁大队。1984年8月改称东梁村民委员会。2001年冬并入上顿渡镇。
   梁道
  在河西街西北3.1公里田畈中。78户,275人。[梁氏八修族谱]:明初,梁庆一由东梁分居于此,村名梁浩,一直沿用到解放初。后因村前有一大路,来往行人多,1950年,当地群众改称梁道。
   湖坊傅家
  在河西街西北3公里处。65户,265人。
   上屋西梁
  在河西街西偏北3.3公里田畈中。54户,164人。明初,梁和兴由南昌渐岭迁居东梁,不久分居于此。村处老居西面得名。
   下屋西梁
  在河西街西偏北3.2公里田畈中。67户,236人。
   东梁
  在河西街西偏北2.9公里平地上。108户,370人。[梁氏八修族谱]:梁和立于明初由南昌渐岭迁此,得村名梁家。后因村内有人分居村西,此村遂称东粱。
   祝坊黄家
  在河西街西2.6公里田畈中。58户,206人。原为祝姓居住,名祝坊村,,后因迁入黄姓,改为现名。[黄氏六修族谱]:一世始祖黄金斗随兄黄金华教谕抚州。爱此地山环水抱,风水清秀,遂赴居焉。至今传28代。
   第二十五节周家村民委员会
  周家村民委员位于镇西部。以境内周家片村得名。驻地下周。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481户,1789人。耕地1,568亩,主种水稻。解放前夕属六区龙泉乡。1953年属五区河西乡。合作化时,由瑶前初级社转入共青高级社,隔年划入共一高级社。1958年成立周家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属河西公社。1968年又入上顿渡公社。由黎家、丁家、周家三个大队合并为河西大队。1972年由河西大队划为河西,周家两个大队,1979年冬划入河西公社,仍称周家大队。1984年8月改称周家村民委员会。2001年并入上顿渡镇。
  下周
  又名瑶前周家。在河西街北1.4公里田畈中。69户,227人。周彪二于明洪武年间由湖南鄢家巷迁此。后村内有人分居建村上游名上周,此村即称下周。
   门楼万家
  原名窑前万家,后村前建门楼,遂为门楼万家(现门楼已毁)。在河西街北偏西1.6公里宜黄河南圩堤旁。[万氏九修宗谱]:明正统年间,万大伦由河东老鸦万家迁此。现居182户,524人。
   庵山万家
  在河西街西北1.5公里田畈中,紧靠上温公路。33户,119人。[万氏九修宗谱]:明正统四年(1439年)。万大道由河东老鸦万家迁此。建村时四周环山村东有一蕃,故名苍山万家。
   上周
  在河西街正北0.9公里宜黄河旁。43户,152人。明初,周贯二由湖南鄢家巷周家迁此。村处下周上游,故名上周。还有罗姓。
   洲上万家
  在河西街北偏西1公里宜黄河西岸圩堤旁。32户,149人。万得温于明正统年间由河东老鸦万家迁此。村前一片沙洲,得名洲上万家。
   戈邓家
  在河西街西北0.9公里田畈中,紧靠上温公路。69户,251人。[戈氏家谱]:明初,戈国用由抚州双井迁此。该村为杂居、有戈、邓、江、肖、吴、梁、娄、韩、郭等姓。
   王家
  在河西街西1.1公里田畈中,村北近上温公路。33户,127人。陈姓开居时村围有果园,村民陈家园。后陈姓没。清乾隆后期,王让兴由秋溪上阳迁此,改村名为王家。
   第二十六节梁宪村民委员会
  梁宪村民委员会位于镇西北部。驻梁宪得名。有9个自然村,设9个村民小组。464户,1586人。耕地1,837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六区龙泉乡。1953年属五区河西乡。合作化时,由黄家、东梁、尧官城、梁宪、西梁等9个初级社转入勇敢高级社,隔年划入勇一高级社。1958年成立梁宪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入河西公社。1968年与东梁、杨家、祝家等大队合并称红旗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72年红旗大队分为梁宪、红旗两个大队。1979年冬重属河西公社,仍称梁宪大队。1984年8月改称梁宪村民委员会。2001年冬入上顿渡镇,仍称梁宪村委会。
   梁宪
  在河西街北2.5公里田畈中。86户,283人。[梁氏八修族谱]:始居祖梁宪由梁道迁此,至今30代。
   下窑渡
  在河西街西北3.1公里崇仁河南岸圩堤边。49户,173人。明万历年间,万九七由上顿渡河东老头万家迁此。村前原有砖窑,村东崇仁河上有渡,且位于红桥镇白浒窑之下,故称下窑渡。
   新基黄家
  在河西街西北2.7公里崇仁河南岸圩堤旁。37户,141人。黄荣一原居章舍傅塘嘴村,后村基被洪水冲毁,遂迁此辟新基,故名新基黄家,至今传13代。村东北0.5公里有村名大基黄家。8户,45人。村北0.15公里有一电排站。
   罗湖万家
  在河西街西北2.6公里崇仁河、宜黄河两河交叉处。39户,123人。原居罗氏,村前有湖,名罗湖。明永乐年间万氏迁入,称村名为罗湖万家。
   祝家
  又名华芽祝家。在河西街西北2.8公里上温公路旁。68户,268人。华姓始祖华芽先由崇仁白露渡迁此,村名华芽。宋元枯三年(1088年),祝豹由抚州二仙桥迁入,故村名又称华芽祝家。现只有祝姓。
   丁坊万家
  在河西街西北2公里宜黄河西圩堤拐湾处。43户,124人。丁姓先居,得村名丁坊。明永乐年间,万氏由章舍老鸦万家迁入,遂称丁坊万家。
   丁坊傅家
  在河西街西北2公里田畈中,靠近上温公路。56户;195人。丁姓先居,得名丁坊。[傅氏十一修族谱]:傅玉十于明正统年间由崇仁白露渡傅家迁入,村名遂为丁坊傅家。
   尧官城
  在河西街西偏北2.3公里田畈中。68户,268人。宋淳枯年间,尧氏由鄱阳白干迁此。村人做官较多,有官城之称。冠尧姓得村名尧官城。
   陈家山
  在河西街西偏北1.6公里田畈中。18户,63人。此地原系陈氏坟山,后建村,取村名陈家山。现有付、张姓。第二十七节西廨村民委员会
  西廨村民委员会位于镇西部。驻西廨渡得名。现驻段上吴家。有8个自然村,设9个村民小组。399户,1.488人。耕地1,381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六区龙泉乡。1953年属五区西廨乡,1956年属河西乡。合作化时由郭家、邱家、西廨渡、朱家等8个初级社转入华光高级社。1958年成立华光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1年由华光、阮家、乐家三个大队合并为西廨大队,属河西公社。1963年由西廨大队划为西廨、乐家两大队。1968年两大队合并为西廨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78年又划为西廨,乐家两个大队。1979年冬入河西公社,仍称西廨大队。1984年8月改称西廨村民委员会。2001年冬入上顿渡镇。
   西廨渡
  在河西街西4.5公里崇仁河东圩堤旁。村址原建在堤外,村前有寺名西廨寺,村旁有渡,故名西廨渡。1972年崇仁河涨水,全村迁堤内,村名不变。阮姓于宋朝时由安徽桐城县迁此。现居66户,259人。杂姓村,有吴、朱、周、李、程、付等姓。
   郑家
  在河西街西北4.2公里崇仁河东岸圩堤边。13户,54人。(郑氏六修族谱)郑信一由河东城上郑家迁此。至今传28代。
   郭家
  在河西街西偏北4公里田畈中,西近崇仁河。28户,122人。尧姓开居,村名尧家。后尧姓衰没。郭姓于清嘉庆年间由河东湾迁入,改村名为郭家。还有邓姓。
   邱家
  在河西街西偏北4.1公里崇仁河东岸圩堤旁。59户,224人。宋徽宗时,因兵乱,邱禄珍由河南徙此。有邱、尧二姓。
   桥头吴村
  在河西街西4.1公里处。54户,201人。清雍正午间,吴氏由三桥吴家迁此。村建桥头,加姓得村名。
   塅址吴家
  在河西街西4.1公里田畈中。43户,142人乙清雍正年间,吴氏由高坪迁此。村址处田圾中,加姓得村名。
   上屋吴家
  在河西街西4.1公里处。36户,171.人。[傅氏七修族谱]傅洪源于清咸丰年间由高坪新坪傅家迁此。村建三吴之上,故名。现吴姓居多,还有付、李、黄姓。
   朱家
  在河西街西3.1公里田畈中。90户,323人。明朝时,朱氏由桐源池头朱家放鸭至此定居。建村时此地有一片白色沙洲,村名白沙朱家。后沙洲改为良田,村前有大路,改称大路朱家。后简称朱家。
   第二十八节丁家村民委员会
  丁家村民委员会位于镇西南部。驻大路丁家得名。现驻下方村。有6个自然村,设10个村民小组。536户,2102人。耕地2,152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六区龙泉乡。1953年属五区河西乡。合作化时由上方、熊家、丁家、赵家山、下黄、河西街、洲上万家、巷山万家、戈家等12个初级社转入共青高级社,隔年又划入共三、共四两个高级社。1958年属上顿渡公社丁家、下方两个大队。1961年入河西公社,不久合并为丁家大队。1968年转入上顿渡公社,由丁家、周家、黎家三个大队合并为河西大队。1972年由河西划为河西、周家两个大队。1975年再由河西划为河西、蔬菜两个大队。1979年冬入河西公社,仍称河西大队。1984年8月更名为丁家村民委员会。2001年终并入上顿渡镇,村名未变。
   大路丁家
  在河西街西偏南0.8公里田畈中。96户,360人。[丁氏家谱]:丁氏由山东济南迁章舍。明万历年间,丁京三由章舍分居于此。村前有一条通往丰城、崇仁的大路,因名。
   塘城丁家
  在河西街西偏南1公里田畈中。45户,182人。[丁氏家谱]:清雍正年间,丁铜一由大路丁家徙此。村前有塘,有一县盐监官希图将此变成官城,故名塘城,力口姓得名塘城丁家。
   下方
  在河西街西偏南1.6公里田畈中,村周小溪环绕。明嘉靖年间,方希范由附近上方迁此。村处上方下面夕故名。221户,871人。
   上方
  在河西街西南1.5公里处。105户,412人。徐姓开居,村前有一塘,村名徐家塘。元末,方盂太由河南开封迁此,村名易为方家。后方希范分居另建一村名下方,此村即称上方。
   黄锡
  在河西街南偏西3公里处。29户,93人。清康熙年间,黄仲云由红桥镇黄家迁此铸锡为生,取村名黄锡。
   熊家
  在河西街西偏南0.9公里处。40户,184人。熊伯安于明嘉靖年间电鄱阳迁此。
   第二十九节乐家村民委员会
  乐家村民委员会位于镇西南部,西、北两面临崇仁河。驻乐家得名。有8个自然村,设12个村民小组。488户,1990人。耕地1,750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六区龙泉乡。1953年属五区西廨乡,1956年属河西乡。合作化时,由巷口、阮家、桃树下、胡家、桥头程家、乐家等6个初级社转入星光高级社,同年改名为成功高级社。1958年属上顿渡公社阮家,巷口两大队。1961年属河西公社,由华光、阮家、乐家三个大队合并为西廨大队。1963年由西廨大队划分为西廨、乐家两个大队。1968年合并为西廨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78年再次分为西廨、乐家两大队。1979年冬转入河西公社,仍称乐家大队。1984年8月改称乐家村民委员会。2001年冬并入上顿渡镇,仍称乐家村委会。
   乐家
  在河西街西偏南4公里田畈中。48户,160人。明宣德年间,乐友完由崇仁白露渡乐家洲迁此。
   彭家
  在河西街西4.1公里崇仁河东岸圩堤边。145户,550人。许文煜由秋溪罗连许家迁此。至今传34代。现为杂家姓,有许、杨、彭、李、吴、邓等姓。
   阮家
  在河西街西偏南4公里崇仁河东岸圩堤旁。100户,474人。[阮氏十一修族谱]宋仁宗后期,阮元成由安徽桐城县迁此,取村名里头阮家,后简称阮家。
   胡家
  在河西街西偏南3.2公里田畈中。36户,140人。[胡氏十修族谱]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胡紫京由高坪邹石胡家徙此。有胡、付、桂、朱、阮、万等姓。
   巷口
  在河西街西偏南4公里山脚下,村前紧靠崇仁河。68户,280人。宋英宗时,李氏由抚州南门李家迁此,村名李家。后因村人下地要经过一条名巷口田的山巷,故改名巷口。有李、胡二姓。
   桃树黄家
  在河西街西偏南3.8公里田畈中。38户,159人。清雍正年间,黄笑三由福建禾坪黄家迁此。村前栽桃树,加姓得名桃树黄家。
   桥头程家
  程姓居住,故名。14户,62人。现为程、李二姓。
   汗阮村
  40户,160人,全部阮姓。第三十节塘湾村民委员会
  塘湾村民委员会位于镇西南部。驻地下程。以境内有湾塘得名。有4个自然村,设8个村民小组。627户,2466人。耕地2.128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六区龙泉乡。1953年属五区西廨乡。合作化时由中程、曾家等五个初级社转入先锋高级社。1958年成立先锋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59年由曾家、先锋两大队合并为塘湾大队。1960年属塘湾公社(辖占坊、仓下、曾家、塘湾四个大队)。1966年入河西公社,分为中程,曾家两个大队。1968年属上顿渡公社,由中程、曾家两个大队合并为塘湾大队。1970年又分为塘湾、曾家两大队。1979年冬入河西公社,仍称塘湾大队。1984年8月改称塘湾村民委员会。2001年冬并入上顿渡镇,村名不变。
  中程
  在河西街西南5.7公里崇仁河南岸圩堤边。253户,1016人。产稻谷、棉花为主。明万历年间,程氏兄弟三人由婺源程家迁此,分上、中、下三处建村。此村位于中间,得名中程。
   下程
  在河西街西南5.1公里崇仁河圩堤旁。231户,935人。主产稻谷、棉花。明万历年间,程氏兄弟三人由婺源程家迁此,分上、中、下三处建村。此村位于下游,得名下程。
   胡家在河西街西南6公里田畈中。90户,296人。胡楚成于清雍正年间由抚州三元楼胡家迁此。
   戈家
  在河西街西南6.2公里田畈中,东南靠山。53户,219人。戈元五于清康熙年间由抚州局上戈家徙此。
   第三十一节仓下村民委员会
  仓下村民委员会位于镇西南部,东连宜黄河。以境内有仓下自然村得名。驻地欧阳。有8个自然村,设8个村民小组。376户,1421人。耕地1.654亩,主卢稻谷。解放前夕属六区龙泉乡,1953年属五区吕坊乡,1956年属塘湾乡。合作化时,由述溪、黄石、杉岭、占司、仓下、七里源六个初级社转入先勇高级社。1958年成立先勇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属塘湾公社,改称仓下大队。1966年属河西公社。1968年入上顿渡公社,1979年冬又属河西公社,仍称仓下大队。1984年8月改称仓下村民委员会。2001年冬入上顿渡镇,仍称仓下村委会。
   欧阳
  在河西街南偏西3.5公里丘陵山岗上。68户,256人。清乾隆年间,欧阳利六由崇仁白陂迁此。现有欧阳、刘、廖、熊姓。
   岗上阮家
  在河西街西南3.1公里丘岗上。29户,104人。宋仁宗年间,阮允胜由抚州南江阮家迁此。村建山岗上,加姓得名。
   杉岭
  在河西街西南3.5公里丘陵山边。42户,157人。清乾隆年间,黄氏由山西汾阳府迁至乐安龚碓坊,再迁此。村旁有三座山岭,形如杉,故名杉岭村。现今郭姓。
   黄石
  在河西街西南2.7公里山岗下。20户,86人。清康熙年间,黄子清由崇仁鹿坪黄家迁此。村前原有一山,山岭石多,故名黄石。;
   述溪
  在河西街南偏西2公里山坡上。65户,242人。宋时,赵氏由福建禾坪迁此。建村时挖出一块石碑,碑载此地早有人居住,村名为述陂。赵氏建村后,沿用述陂名,后讹为述溪。赵姓迁走后,黄季安于宋理宗时由福建禾坪迁入。村内曾住过十余姓,故又名十陂上。现有黄、戈、李、周、许等姓。占司
  在河西街西南4.2公里山岗下。52户,228人。太平天国时,始祖占司由展坪杨家山迁此。现有欧阳、詹姓。
   仓下
  在河西街西南5公里山丘上,四面环山。《欧阳十二修族谱》:清乾隆年间,欧阳利六由崇仁白陂迁来,在此建仓,后代又徙此定居,取村名为仓下。61户,252人。现有曾、上官、欧阳三姓。
   七里源
  在河西街西南5.5公里山脚下,四周环山。居住许、黄、余、等姓。明末,许文焕由龙骨渡迁此。村距崇仁白露波华家七里,故名七里源。39户,156人。
   第三十二节曾家村民委员会
  曾家村民委员会位于镇西南部。驻曾家得名。西南接崇仁县,北为崇仁河。有7个自然村,设9个村民小组。558户,2060人。耕地2.042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六区龙泉乡。1953年属五区塘湾乡。合作化时,由下程、戈家、胡家等5个初级社转入先进高级社。1958年成立曾家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属塘湾公社。1966年属河西公社。1968年并入塘湾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70年从塘湾大队分出。1979年冬入河西公社,称曾家大队。因与县内大队重名,1983年4月更名为曾湾大队。1984年8月改为现名。2001年冬并入上顿渡镇。
   曾家
  在河西街西南7.3公里田畈中,村南靠山。155户,575人。曾宗贵由三桥柘林曾家迁此,至今传30代。
   戴家
  在河西街西偏南6.6公里田畈中。35户,168人。戴丙陶于唐元和年间-由高坪埠头戴家徙此。
   杨树湖
  在河西街西偏南7公里崇仁河东岸圩堤边。27户,90人。清同治年间,程春华由塘湾中程徙此。村建湖边杨柳树旁,得村名杨树湖。有程、吴姓。
   万家
  在河西街西偏南7.7公里崇仁河东岸圩堤边。明永乐年间,万大道由门楼万家徙此乙现居37户,126人。有万、许姓。
   刘家
  在河西街西偏南6.5公里田畈中。155户,544人。宋理宗时,刘旭鼎由崇仁茭溪入赘塘湾徐七贞之女,后定居。
   吴家村
  在河西街西偏南6.3公里丘岗边。62户,255人。吴月焕由抚州沙港石井吴家迁此,至今传10代。有吴、饶姓。
   詹家
  在河西街西偏南7。7公里丘岗边。87户,320人。占氏由崇仁乐家雅背占家迁此,至今20代。有詹、胡姓。
   第三十三节吕坊村民委员会
  吕坊村民委员会位于镇南部,东靠宜黄河。驻吕坊得名。1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575户,1454。耕地1.195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六区龙泉乡,1953年属五区吕坊乡,1956年属塘湾乡。合作化时由8、6、3、12等4个初级社转为先高级社。1958年成立先顺大队,属上顿渡公社。1960年改名为吕坊大队,属塘湾公社。1966年属河西公社。1968年属上顿渡公社。1979年冬又属河西公社,仍称吕坊大队。1984年8月改称吕坊村民委员会。2001年冬并入上顿渡镇。吕坊
  在河西街南4.3公里宜黄河西岸圩堤边。575户,1454人。产水稻为主,棉花次之。明朝时,吕孟辉由金溪浒湾迁此。现有吕、许、黄、杨、周、卻、余等姓。
   第二篇人口
   第一章人口演变
   第一节解放前人口
  1948年,雨园乡10193人,其中男5603人,女4590人。
   龙泉乡9865人,其中男5154人,女4711人
   河东乡5082人,其中男3041人,女2761人
   龙津镇9531人,其中男4853人,女4678人
   第二节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
   三乡镇共有人口63202人。 上顿渡人民公社(驻中兴路),辖3个居民委员会,52个居民小组,15824人,3个农村大队,24个自然村,计4879户,共20703人。 前进居委会(驻中兴路),第一组291人,第二组276人,第三组253人,第四组282人,第五组267人,第六组244人,第七组286人,第八组295人,第九组298人,第十组318人,第十一组318人,第十二组293人,第十三组298人,第十四组353人,第十五组329人,第十六组345人,第十七组298人,第十八组285人,第十九组247人,共5576人。 针巷口居委会(驻毛家塘),第一组212人,第二组207人,第三组234人,第四组190人,第五组187人,第六组192人,第七组206人,第八组186人,第九组193人,第十组243人,第十一组211人,第十二组257人,第十三组236人,第十四组179人,第十五组184人,第十六组176人,第十七组188人,第十八组206人,第十九组213人,第二十组241人,第二十一组256人,第二十二组205人,共4608人。 外河街居委会(驻竹林村),第一组514人,第二组522人,第三组506人,第四组487人,第五组498人,第六组534人,第七组552人,第八组501人,第九组526人,第十组517人,第十一组483人,共5640人。 杨林大队(驻下曾村),蔡家179人,许范125人,徐家157人,黎家125人,六水圈落家228人,垱下章上范235人,上曾236人,程邓141人,跳石131人,共1557人。 城东大队(驻榨下邱家),程家山461人,熊斯202人,熊博183人,榨下邱家182人,榨下龙家151人,前尧341人,背尧195人,山下龙家105人,共1820人。 城关大队(驻龙津南路),余家坊240人,韩樟桥232人,土城头245人,竹林村195人,祠堂章家186人,斜上黄家284人,华源邱家120人,共1502人。河东人民公社(驻上顿渡),辖12个大队,96个自然村,计23391人。 城上大队(驻城上),角上饶155人,排娄周109人,郑家333人,邱家167人,城上537人,客路巷张家200人,白干庙269人,共1770人。 东岗大队(驻东岗),程家合62人,胡家123人,石师108人,东岗殿615人,王家仓59人,共967人。 东升大队(驻笠上村),南山174人,上周264人,浮堆267人,胥郭128人,圳口240人,下笠125人,上笠189人,陂头278人,杏圳252人,堰上89人,共2006人。 章舍大队(驻章舍村),丁家222人,曹梁180人,章舍645人,太子庙231人,章溪园104人,余家洲137人,官源岭286人,喻坊黄96人,喻坊熊199人,共2067人。
   王家大队(驻王家村)东溪王1022人,共1022人。 前进大队(驻塔水桥),喻坊范133人,塔水桥327人,杨秀桥153人,安太保253人,塅上章138人,桥头章139人,下泽章658人,江下章119人,章王庙114人,胡家67人,章村山265人,共2366人。 饶家大队(驻饶家村),中溪饶497人,下范341人,邓家村70人,老鸦万75人,赵家214人,新尧74人,共1271人。 西邓大队(驻东邓村),曾家397人,章家222人,西顾315人,东邓351人,上邓212人,岗上店168人,吴家121人,许家91人,共1977人。 红星大队(驻夏家),莫家151人,四家楼165人,井上饶261人,前头饶223人,石家134人,上萧727人,夏家97人,罗家154人,黄秋湾许254人,猪母垅吴80人,龚家59人,非农业居民417人,共2722人。 林源大队(驻林源),招塘259人,林源1000人,排法王112人,新庄98人,洲上43人,罗坊438人,港范473人,华家113人,庙下王111人,萧家96人,共2743人。 钢铁大队(驻石鼓村),上舍466人,柳弯114人,吴家106人,艾家新店170人,杨铁478人,鄢头扬上范365人,石鼓170人,共1869人。 山头大队(驻山头村),韩家375人,山头812人,四枧涂273人,王庙168人,市上刘86人,市上邹157人,潘家170人,下王212人,市上邓158人,共2411人。
   河西人民公社(驻河西堤边),辖12个大队,73个自然村,计19108人。 河西大队(驻塘城丁村),丁家168人,下方778人,黄锡76人,上方380人,大路丁家287人,熊家104人,共1793人。 蔬菜大队(驻河西街口),李家175人,河西街396人,黎家355人,罗家189人,下黄354人,赵家67人,共1536人。 周家大队(驻上周村),洲上万家153人,上周127人,戈家373人,奄山万117人,门头万419人,王家96人,共1285人。 梁宪大队(驻梁宪村),饶官城229人,陈家山65人,梁宪272人,丁坊傅家185人,丁坊万119人,罗湖万118人,黄家136人,下窑渡164人,华牙祝家227人,共2714人。 东梁大队(驻东梁村),黄家200人,上屋158人,下屋204人,东梁310人,胡坊199人,共1071人。 杨家大队(驻上杨村),上杨124人,七房264人,九房210人,背下杨150人,前下杨273人,共1021人。西廨大队(驻西廨渡),郑家55人,郭家126人,邱家211人,西廨渡235人,桥头吴家201人,塅上屋吴162人,里吴148人,朱家341人,共1479。 乐家大队(驻乐家村),许家461人,乐家144人,里阮328人,巷口228人,桃树129人,上阮家110人,桥头70人,胡家130人,共1600人。
   墉湾大队(驻东程村),东程823人,下程757人,胡家301人,戈家178人,共2059人。 曾家大队(驻曾家村),吴家239人,刘家546人,曾家550人,詹家288人,万家125人,杨树湖83人,戴家120人,共1951人。 仓下大队(驻欧阳村),述陂212人,欧阳248人,岗上阮家105人,詹司206人,仓下212人,七里源159人,山岭139人,黄锡86人,共1366人。
   吕坊大队(驻吕坊村),吕坊1233人,共1233人。
   第三节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上顿渡三乡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有关数据
   各年龄段人口当年出生人口数
   当年死亡人口数 据全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当年1一90岁死亡人口共3138人,其中男1674人,女1464人,平均寿命分别为:男55.5岁,女71.2岁。(绝对准确)男女寿命相差大的原因:38一77岁男性死亡多,女性少;78岁以上男性死亡少,女性多。第四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上顿渡镇2000年净增人口961人,自然增长率10‰
   上顿渡镇2000年各年龄段人口第四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上顿渡镇2000年净增人口961人,自然增长率10‰
   上顿渡镇2000年各年龄段人口第五节2008年人口
   人口自然变动情况表
  2007年10月01日至2008年09月30日人口自然变动情况报表(一)2008年各村(居)委会人口情况:居委会11个总人口78322,总户数31484,村委会22个,总人口45141,户数18299。
   (截止2008年12月31日一派出所提供)
   第二章计划生育
   第一节计划生育概况 解放前,上顿渡地区由于深受“早生儿子早得福”,“儿多福多”“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等封建思想旧习惯的严重影响,男女早婚(男20岁,女18岁)的现象相当普遍,婚后生育多,间隔密,形成人口盲目增长。
  1958年理论界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理论,对于要求流产和绝育须夫妇双方申请,经所在单位批准方可进行,因此境内节制生育工作没有广泛开展。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77年计划生育工作列入党委议事日程。从1977年开始,县医疗卫生部门组织大批专业手术队伍下到各乡镇,开展计划生育大会战。几年之后,乡镇培养本地手术结扎人员,自行进行手术结扎。中央制定奖励一胎、限制二胎、杜绝三胎等一系列计生方针政策。国务院总理李鹏就计生工作作了指示:“宁可家破,不可国亡”。根据李鹏指示精神,各级党委政府放手大胆大抓计划生育工作,在计生工作中出现罚款、砸房、抄家、牵猪、牵牛,甚至出现死人事件,也不追究责任。开始几年三胎以上的“双全户”结扎,后来二胎的“双全户”结扎,三孩以上的“纯女户”结扎,最后二孩的“纯女户”也要结扎。镇党委非常重视计生工作,常抓不懈,每年春季、冬季开展二次计生工作大突击,对育龄妇女分别进行上环、人流、引产、结扎四项手术,严格防止杜绝三胎。
   上顿渡镇2007年计划生育有关数据:
  1、已婚育龄妇女总数26917人、无孩户1885人、一孩户12937人,其中纯女户5283人;二孩户10580人,其中纯女389人;多孩户1515人,其中纯女41人。独生子女领证户2229人。当年初婚妇女932人,其中早婚88人,晚婚369人。
  2、采取节育措施总人数25048人,其中绝育10974人(纯女户397人),一孩156人(纯女59人),二孩9466人(纯女302人),多孩1352人(纯女36人),男扎13人。上环总人数13647人,其中纯女户5095人,无孩户98人,一孩上环12374人(纯女5007人),二孩上环1020人(纯女83人),多孩上环155人(纯女5人)。
  3、2007年出生人口1408人,男782人,女628人,其中计划内生育925人。往年出生补报59人。当年死亡人数568人。人口出生率14.1‰,死亡率5.7‰,自然增长率8.4‰。
  4、计划生育率:计划生育率65.7%,一孩生育率68.7%,二孩生育率30.6%,多孩生育率0.7%,节育率93%,结扎率40.7%,上环率50.7%,药具率1.6%,早婚率9.4%,晚婚率39.6%。
  5、当年出生婴儿性别总比124.9(男):100(女),其中一孩比113∶100,二孩比156.5:100,多孩比150∶100。(1990年出生1468人,其中男884人,女584人,性别比151.2:100)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男女出生比例不协调,男多女少,年年如此。其原因多种多样,一是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特别是多孩少男户、纯女户、溺弃女婴现象不断发生;二是多女户瞒报女孩;三是领养女孩户未上报人口。 如果事实人口出生男多女少,那么,导致性别比例不协调的“罪魁祸首”便是非法胎儿性别鉴定,性别鉴定必须导致女胎终止妊娠、非法人流引产。这个问题如长此发展下去,势必给婚姻家庭、人口安全带来长久的隐患。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第二节计生政策处罚规定
  1971年至1973年,提出“一个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生育口号,要求一对夫妇以生两个孩子为宜。
  1976年有关部门提出规定一对夫妇的子女最好一个,不得超过两个,两个之间必须隔三年以上,从此上顿渡人口出生率方开始逐年下降。
  1977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公社党委采取提高结扎对象在结扎期间的待遇,使计划生育工作有了新的进展。这一年全镇40岁以下的妇女两个男孩以上全部手术结扎。
  1980年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上顿渡镇开始配置了计划生育专职干部,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凡年纪不满40岁已有两个孩子的妇女,一般都做绝育手术,对违犯计划生育的实行经济制裁,情节严重的,采取降薪、停职,直到开除工作。对只生一个孩子,保证不再生育的,发给《独生子女证》,在口粮、自留地、住房、入学、就医等方面优先照顾。
  1981年又规定,在农村符合如下条件之一的,可安排生育二胎:一是两代以上单传的;二是几兄弟只有一个有生育能力的;三是男到独女无儿户的;四是夫妻都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五是再婚夫妇双方只有一个子女的;六是人均占有土地3亩以上的。七是婚后5年未育,抱养一个孩子后又怀孕的;八是已生一个孩子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为正常劳动者的。
   1990年9月1日以来各年度干职工违纪超生经济处理标准
  备注:主动讲清从宽,举报被查从严。
  1991年6月8日至1997年1月31日以前超生的党员按中共江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共产党员违反<江西省计划生育条例>党纪处分的暂行规定》第5条“超计划生育一个子女的,给予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处分。超计划生育两胎子女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之规定进行处理。
  1997年2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以前超生的党员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第一百四十五条“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计划生育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破坏计划生育政策贯彻实施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之规定进行处理。
  2004年1月1日以后超生的党员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六十六条“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超计划生育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破坏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实施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进行处理”之规定进行处理。
  1990年9月1日至1995年8月31日超生的按1990年9月1日起施行的《江西计划生育条例》第36条规定“超生一个子女的,属于干部、职工的、降低二至三级工资,五年内不予晋升专业技术职称,不增加住房面积,已担任领导职务的应给予降职或撤职,且五年之内不得恢复职级”“超生二个子女的,从重处罚”进行处理。
  1995年9月1日至2002年8月31日超生的按1995年9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江西省计划生育条例》第37条规定“属于干部、职工的,10年内第月降低本人工资10%至20%”“5年内不得提职、招工、转干、评为先进”“并给予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进行处理。
  2002年9月1日至现在超生的按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江西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第53条规定“属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的,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进行处理。上顿渡镇2006年10月至2009年7月四术情况(三年数)
  1、绝育结扎1139人每年平均379人
  2、上环2757人每年平均917人
  3、人流477人每年平均159人
  4、引产209人每年平均70人
   第三篇自然概貌
   第一章地貌地质
   第一节地貌
   地形上顿渡镇东南与抚州、连城乡接壤;西与温泉镇相邻,西北与抚北镇隔河相望。
   地理坐标东径116度18分,北纬28度0.6分。 地貌全镇地貌主要可分平原、岗地2种类型。临川大道、抚八线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湖池星布,地势东高西低,公路渠道脉胳相联,形似桑叶。 平原主要分布在宜黄河沿河两岸,海拔高度一般30~50米,相对高差5米左右,地面坡度小于5度。按其地质、地貌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冲积平原,分布在抚河下游两岸,地势开阔平坦,土层深厚,土质松软肥沃、灌溉方便,土地利用率高,是本镇主要粮食高产地区,但易受洪水和内涝的威胁。二是溪谷平原,分布在宜黄河支流两岸,呈条带状,地面倾斜一般略大于5度,土质和灌溉条件较好,是岗丘之间重要耕作地带,土地利用率中等,易遭山洪侵袭。 岗地范围较广,海拔高度一般60~100米,相对高度10~30米,坡度缓和,一般为7~8度。地表由红砂红壤和第四纪红粘土构成,土层深厚1米以上,目前利用率不高,只开垦种植旱作物和马尾松、幼林等。岗丘之间的凹地大都辟为良田,是本镇土地潜力最大地区。
   第二节地质
   一、地层 上顿渡境内地层发育不全,以上统白垩系南雄群红色岩系和第四系分布最广,次为元古代的双桥山群和震旦系尚源群的变质岩系,至于石炭系、三选系、侏罗系地层,仅有另星露出。 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分为上、中、下三个段,上段为泥质千枚岩、砂岩、粉砂岩等,厚540米,下、中、段为灰绿、灰紫色千枚岩、千枚状砂岩,厚125米。 俄罗系分上下两统,上统分打鼓顶组和鹅湖岭组。打鼓顶组为安山岩、火山碎屑砂砾岩,流纹质角砾岩、凝灰岩等,厚398米,分布在高家鹅湖岭组为紫灰色斑状流纹岩,凝灰岩、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等,厚616米。
   第四系分为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三大部分。
   中系新统,上部为冲积网纹红土,含砾亚粘土、砂砾石层。厚11米。下部为残积岗纹红土、亚粘土等,厚10米,分布于红色盆地的低丘岗地。
   上更新统,为亚粘土、亚砂土、下部砂砾石层,厚10米。
   金新统、为抚河、崇仁河、宜黄河的冲积层,岩性为亚粘土、亚砂土、砂砾石层,厚17米。
   二、构造
   东西向构造系为双桥山群、和尚源构成,岩成倾角较陡,一般45—60度,同时有西北和北东向和张性张扭性断裂伴生。
   第三节山脉
   上顿渡境内无名山,只有局部丘陵,小面积坟山和部分分配造林山地。 丘陵分布于西邓、山头、火焰山等地,大部分经开垦为林园和梯田旱地,局部荒坡,只生长一些柴草。 坟山分布于境各村委会,面积不大,这些私有祖坟山地,面积三、五亩不一,只备葬墓,不栽树木。
   计划造林山地位于
   第四节河流
   境内属鄱阳湖水系抚河流域,大小河港纵横交错,水源丰富。主要河流是
   宜黄河上起吕坊村,下至梁宪下窑渡,与崇仁河汇合注入抚河。本地境内长度为13公里。
   崇仁河上起曾家村,下至梁宪下窑渡,与宜黄河汇合注入抚河。本地境内长度为15公里。 抚河东岸上起尧家赵家村,西岸上起梁宪下窑渡,下至上肖北部距抚北大桥一公里处,全长约5公里。
   第二章土壤 根据1982年土壤普查,本镇土壤共亩,可分为红壤、黄壤、沙粒土壤、紫性土、潮土、水稻土4个土类,4个亚类,5个土属,10个土种,其中水稻土面积最大,是主要耕作土壤。
   第一节水稻土 水稻土母质以河积物为主,其次是第四纪红粘土。按土壤形成的过程,水稻土又可分为潴育型、淹育型、潜育型3个亚类。占本镇耕地面积的94%。
   潴育型水稻土是本镇耕地面积最大,肥力最高的土壤,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山区的垅田,冲田内。这类土壤排灌条件好,地下水位适中,土层深厚,土体中的氧化还原交替强烈,铁锰磷溶淀积现象明显,土层颜色分化明显,土壤熟化程度较高,属高产土壤类型,耕作多以稻、稻、肥(油)三熟制,粮食亩产平均在800斤以上。 淹育型水稻土是本镇面积少、肥力差的低产土壤,分布在丘陵山地的高排田,梯田和垅田内。这类土壤地下水位深,灌溉水源缺,大都靠天然降雨灌溉,俗称“望天田”。耕作层一般在10厘米左右,亩产600斤以下。 潜育型水稻土多分布在垅田,冲田,坑田的低平处。这类土壤地下水位高,耕作层终年积水,土体还原作用强烈,犁底层发育不明显,有的无犁底层,水冷泥烂,以种一季稻为主,亩产约500斤左右。
   第二节红壤 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岗地、丘陵和低山地区,其母质由第四纪红粘土、红砂岩、千枚岩、石英砂岩、花岗岩、混灰岩的风化物构成,土层一般1米以上,有时在底土可见黄、白、红杂色相同的风纹层。根据它的形态特征,又可划为红壤、红壤性土和红黄壤3个亚类。 红壤主要分布在300米以下的岗地和低丘地区,其中以红粘土、红砂岩和千枚岩发育的面积最大。呈现色,土层多在1米以上,腐植质薄,不到2厘米。现状植被有杂草、灌木或稀疏马尾松幼林和部分油菜等。植被覆盖率30一50%,尚有不少红土裸露。但这类土壤,因地势平缓,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能较好,开垦利用价值高,潜力大,是本镇主要旱作土壤之一。 红壤性土主要分布高丘陵地区,其母质有石英砂岩、千枚岩和花岗岩,土壤发育程度较红壤差,土层较浅,一般1米左右,土体多砾石,质地有粘土和砂。但自然肥力较红壤好,腐植质层2一5厘米。植被现状有马尾松、杂木混交林和灌木林等。植被覆盖度一般在70%左右。这类土壤因地势高,坡度大、土层较浅,只适宜于发展马尾松和杂木、油茶,是本镇林业生产的主要土壤。面积不多,仅1500余亩。分布于东部丘陵坡度较大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仅栽有马尾松和芦草,且生长甚差。
   第三节潮土 潮土,主要分布在宜黄河沿岸及内地的河滩、洲地和地势略高的邻地,宜黄河等河漫滩涂上的旱作土壤,也都属此类土壤,土质由河流冲积物发育而成,土层多在1米以上,养分含量较高。这类土壤由于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地下水位在1米以内,水土条件均好,适种性广,可利用率高,以种植油和和其他旱位物,果树为主,是本镇目前肥力较高的早地土壤。
   第三章植被
   全镇植被类型,可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种。第一节地带性植被
  针叶树林
  包括马尾松、杉木林、柏木林,其中以马尾松分布最广,散见于丘陸、岗地。下木以继木、映山红、乌饭树为主、白栎、算盘珠、瓜子柴、黄栀子次之。草木植物发育良好,常见的有野枯草、鸭咀草、芒其等。杉、松两种林木,在本镇适应性很强,耐早,生长快,是本镇主要用材,宜大量种植。
  常绿阔叶林
  以分布南部山区为主,树种有槠、栎、楠木、荷木等。下木以继木、黄端木、毛叶冬青、马名花、百雨会为多。草木植物发育不良,分布稀疏,常见的有狗脊、苔草等。本镇最优树有楠木,木质坚硬,是造船及建筑工程用的良材。
   针、阔叶混交林
  主要是杉、竹混交。下水以柃、黄端木、乌药木为主,次为映山红、继木等。草木植物有黄荆条、苔草、惹竹、狗脊、苔草等。常见的混生林有苦槠、栲树、杨梅、枫香等。这些阔叶林,如不遭受破坏,会逐渐发展为常绿阔叶林。
   第二节非地带性植被
  灌木
  在本镇栽种面积较大,种类复杂、有继木、乌饭、算盘珠,白栎、白檀、黄檀、瓜子柴、猫儿棘、六月雪,长叶冻绿、夹豆等,一般只作薪炭柴用。
  山地高中草地
  有禾草、莎草、杂草和豆类。禾本科以高草、中草为主,次为蕨类。草本植物有芒其、野枯草、鸭咀草、画眉草、蕨凤佛草、茅稿草等。这类植物,对保护地面、防止水土流失作用较大。 草甸
  分布于抚河两岩的低畦湿润地区,有狗牙根、草莎、蟋蟀草、马唐蝉、白茅草等,主要供放牧之用。
  水性植被
  分布于湖泊、溪沟、池塘和水田中,常见的有浮萍、槐叶萍、田字草、瓜皮草、鸭舌草等,既是良好的猪饲料,又是鱼类栖息、产卵的好场所。
  草木沼泽
  分布于低洼积水的地方,主要有芦苇、水毛花、茭白、野荸荠、菖蒲等,是本县造纸、人造纤维及编织工艺品的原料。
   第四章气候
   第一节气候因素 上顿渡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春季多阴雨低温,盛夏高温炎热,伏秋晴多易旱,冬季寒冷干燥。 气温据气象资料记载,本镇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7.8度,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为摄氏5.6度,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为29.6度。极端最高气温41度(1971年7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2.7度(1991年12月29日)。气温回升一般从3月中旬开始,最迟4月上旬。相差20天左右,气温大都稳定在摄氏15度以上,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早稻不栽“五一”禾,完全符合本镇气候特点。气温下降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寒露”前后,常有冷空气入侵,气温下降到摄氏20度以下,给晚秋作物带来不利。
   降雨
  据气象资料记载,本镇雨量集中在春夏两季,上半年雨量偏多,约1330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70%,下半年偏少,为580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30%。全年均降雨量为1917毫米,最多为2421亳米,降雨最少的是十二月,平均为47毫米,1994年反常十二月份,降雨262毫米,为历史少见。最大日雨量是246毫米(1992年7月4日),1979年秋季106天内只降雨33毫米,出现严重干旱。
   上顿渡镇四季时间划分表
   日照
  全镇平均日照总数为1775小时,占全镇在地球上可能照射的时数的41%。年日照最多年为2359小时(1963年),占可照总时数的51%,年日照最小年为1410小时(1985年),占可照总时数的30%,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日均8.7小时,2月份最小,日均2.3小时。
   蒸发量
  据气象资料分析,上顿渡镇全镇平均蒸发量为1282.7毫米。历年月平均值是:1月43.1亳米,2月44.3毫米,3月55.55毫米,4月94.4毫米,5月115.9毫米,6月136.7亳米,7月207亳米,8月203毫米,9月156.1亳米,10月98.8毫米,11月64.9毫米,12月53.9毫米。2003年蒸发量最大,为1604.2毫米,1970年蒸发量最小,仅919.9毫米。
   霜雪
  霜冻一般在强冷空气过后,风小、天晴、辐射强的晚上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最低气温在摄氏2度以下,易下雨或结冰,霜期一般从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上顿渡镇有霜期年均93天,占全年总天数的4.7%,1978年霜期最长为126天,1966年霜最短为57天。 冬季因受寒潮影响,出现冰冻,积雪较多。据资料记载,上顿渡镇积雪期为12月下旬至次年3月。年平均雪日为7.5天,1964年雪期最长从2月17日至28日,连续下雪12天之外,积雪深度达16厘米,1977年先后下雪三次共19天,1984年雪日最多为26天(从1983年12月28—1984年2月27日,初终间日数62),1961年和1978年雪日仅为2天,近年来,受暖冬影响有全年不下雪的情况。
   气压和风
  年平均气压为1010.8毫巴。最高为1031.2毫巴,最低为990.4亳巴。风向因季节转换规律性强,风力变化较大,上顿渡镇主导风为西北偏北风,年最多风向为北风,北风频率为21%,静风频率为23%(多在4一6月),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最大风速为20米/秒。一般从9月至次年3月以北风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时,风向渐自北转南,宜于春耕播种。4,5两月北风和南风来回变动。盛夏季节,时有台风侵袭,给农作物带来不利。6月一8月,南风盛行,也是全年农作物生长最好时节。到了秋季,因海洋性暖温气候逐渐减退,冷空气日益增强,有时“寒露风”呼号而来,影响二晚抽穗扬花。 历年来最大风力,一般6一8级,也有极少年份出现龙卷风,短时风力达12级以上,造成房屋倒塌,作物受害。第二节各月天气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月
  晴12天(3一19天),雨6天(2一13),雪1.5天(0一7),霜8天左右,气温6.3℃(3一9.7℃),日照81小时(22一127),雨量88毫米(11一345)。小寒、大寒、三九、四九均在本月,正值降冬季节,是全年最冷的月份,本月有较强的冷空气入侵,多偏北风,雨雪冷冻天气出现概率较多,极端最低气温一2℃左右,有时可达一6℃以下。
   二月
  晴11天(4一17天),雨8天(4一16),雪0.5天(0一4天),霜5天左右,气温8℃(4.4一11.7),日照78小时(21一143),雨量136毫米(25一300)。从节气上看,本月已经“立春”,然而,北方冷空气还经常入侵,过程降温可达10一15℃以上,有些年份最冷不在一月,而在本月。因此,从气候角度来说,本月仍是冬季,但也可能出现暖春、早春天气。一、二月份出现的冻害天气对越冬农作物和柑桔等果树安全过冬有很大的影响。
   三月
  晴11天(5一19天),雨10天(3一17),个别年份本月终雪,霜2天左右,气温11.4℃(8一13.9),日照81小时(41一128),雨量217毫米(78一430)。大地解冻,气温开始回升,从气候角度来说,本月开始进入春季,但是:“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气候极不稳定,忽晴忽雨,忽冷忽热,时常形成阴雨低温天气,有时还会出现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4小时内可降温15℃以上,个别年份出现长春寒天气。三月二十六日以后各占一半。本月天气好坏对油菜产量影响极大,下旬出现的“春分寒”天气,直接影响早稻播种育秧。有利天气概率为百分之五十左右。
   四月
  晴13天(7一18),雨10天(7一15),气温17.9℃(17一19),日照102小时(58一189),雨量252毫米(75一500)。气温明显回升,雨量增多,冷暖空气交锋频繁,极易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4小时可降温15℃以上。从气候角度来说,气温相对稳定,本月平气温可代表春季,本月农事活动有早稻插秧、棉花、西瓜等经济作物插种、移栽。上中旬天气晴好,有利早稻秧苗生长,反之不利,下旬天气正常有利早稻插秧和棉花播种,反之不利。
   五月
  晴16天(8一23),雨8天(5一14),气温23.2℃(21.4—25.6),日照140小时(76—219),雨量255毫米(135一455),气温继续上升,个别年份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雨量充足,晴好天气较多,强对流天气时有出现,个别年份出现春洪或夏旱,本月虽已“立夏”,但气温不高,故本月仍是春末季节。本月正是棉花、西瓜大量播种移栽,争取苗全苗壮的关键时节。上中旬天气晴好,有利棉花西瓜等经济作物播种移栽,反之不利。北风阴雨天气多,会导致西瓜大量死亡。本月洪水内涝对早稻威胁极大,严重的需要重栽或改种,发生洪涝概率为十年一遇。
   六月
  晴17天(11一21),雨8天(4一13),气温26.5℃(24.3一28.2),日照150小时(119一190),雨量343毫米(83一975)。气温升高,不少年份本月开始出现高温天气,北风逐渐减少,南风相对增多,中下旬暴雨,大暴雨频繁出现,降雨比较集中,雨量之多为全年各月之最,多数年份出现洪涝灾害,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仍会出现。本月正是早稻抽穗杨花、西瓜开花结果、棉花花蕾盛期。天气晴好,气温正常(26℃以上),有利早稻抽穗杨花、棉花现蕾、西瓜坐果。雨日过多,气温偏低(24℃以下)对早稻抽穗杨花、西瓜坐果不利,偏北风天气过多,严重影响西瓜果实成活,久旱不雨,对西瓜、棉花生长不利,本月晴好天气概率为百分之六十左右,洪涝灾害为十年四遇。
   七月
  晴23天(18一31),雨5天(0一11),气温29.6℃(28一32),日照239小时(145一334),雨量163毫米(0一428)。“三伏”高温天气在本月,日平31℃以上的高温天气可出现10天半月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8一40℃,多数年份全年最热在本月。本月台风频繁,短时热雷雨天气时有出现。从本月中旬开始,雨量开始减少,但上旬还会出现强降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多数年份出现伏旱。本月农事有早稻收割、晚稻栽插、棉花结铃等,天气晴好对早稻收割有利,雨水充足有利棉花生长、实粒。中下旬雷雨漏伏,不仅影响早稻收割、翻晒,还会导致谷粒发芽,谷堆发烧、变质、、丰产不丰收;如遇伏旱,会使棉花花铃脱落,花生子粒不饱满。 八月
  晴23天(15一29),雨4天(0一9),气温29.6℃(28.4一31.6),日照196小时(120一288),雨量151亳米(35一465)。“三伏”酷暑在本月,全年最高气温有的年份在本月,持续高温天气要达十天以上。上中旬多南风,下旬转偏北风,雨量明显减少,降水类型主要是地方性雷阵雨和台风降水,三分之一的年份伏旱延续到本月上旬,秋早接踵而来。本月虽已“立秋”,但气温还很高,炎热天气不亚于七月,故仍是盛夏季节。本月天气晴好,对棉花吐絮有利,多雨有利经济作物生长,晴热干旱影响棉花秋桃;上中旬时晴时雨,易使花生花芽,影响产量和质量。
   九月
  晴20天(15一24),雨3天(0一8),气温26.2℃(24.8一27.7),日照167小时(114一235)雨量168毫米(5一270)。上旬仍很炎热,不少年份高温天气持续到本月上旬。中旬以后偏北风加强,气温开始下降,时令进入秋季。下旬气温可降至20℃以下,出现“寒露风”天气,雨,量继续偏少,主要有局部性和台风降水,最易出现秋旱。本月下旬正值晚稻抽穗杨花之际,如遇寒露风,对其十分不利,同时,雨水过多,还会影响棉花吐絮,造成烂桃、棉质下降。
   十月
  晴20天(7一29),雨3天(0一9),气温21.1℃(18.9一23.2),日照157小时(58一243),雨量70毫米(0一210)。按气候划分,本月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呈典型的秋季天气,本月平均气温可代表秋季气温。“霜降”虽在本月,但不会打霜,本月雨量偏少,个别年份滴雨不下,有的年份上旬会出现持续的“寒露风”天气,本月天气好坏对晚稻收成如何影响极大,上旬气温正常(23℃以上),晚稻丰收有望;阴雨过多,气温降低(21℃以下)。如长期低温、日照不多,迟熟晚稻将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长期干旱也会影响晚稻产量。
   十一月
  晴18天(8一25),雨4天(0一12),气温14.6℃(11一18),日照134小时(69一204),雨量92毫米(0一380)。气温缓慢下降,雨量仍然偏少,呈典型秋冬干燥天气,中下旬开始见霜,“立冬”虽在本月,但气温不低,有的年份月平气温17℃以上。甚至出现“十月小阳春”天气,“小雪”虽在本月,但不会下雪,所以从气候角度来说,本月仍是秋末季节,本月中旬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过程降温可达10℃以上,本月上中旬干旱影响油菜播种移栽,雨水过多,亦对油菜移栽不利,同时还会影响晚稻收割。
   十二月
  晴18天(6一27),雨3天(0一13),有的年份下雪1一3天,气温9.2℃(5.6一13),日照134小时(35一214),雨量53毫米(0一262)。气候特征:冷空气继续入侵,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时令开始进入冬季,一般年份本月下旬开始下雪,少数年份出现严寒冰冻天气,全年农事活动本月全部结束。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期本月下旬结束。
   第三节灾害性天气 上顿渡镇地区灾害性天气较多,主要有水灾、旱灾、大风冰雹、寒潮冰冻,还有漏伏、烂秋等。水灾
  主要有春洪夏涝冬洪。据统计,近三十年春洪十年四遇,夏涝十年六遇。1982年6月中旬,境内出现六十年不遇的特大水灾,六天中降水500毫米以上,抚河水位高达42.78米超警界线1.23米,华溪堤决口,内涝农田十万余亩。1992年三月中下旬发生全省性特大春洪,是1904年以来所未见。1998年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本镇受灾农田一万余亩,绝收(早稻)6000余亩,1997年11下旬,1998年1月份分别降雨240厘米345毫米,出现严重冬洪。
   旱灾
  主要有春早、夏旱、伏旱和秋旱。按季节划分,从清明到立夏,连续20天不下雨或雨量不足30毫米为春旱;从立夏至夏至连续15天不下雨为夏旱;从夏至至立秋连续15天不下雨或雨量不足30毫米为秋旱。发生概率:春旱三十年一遇,夏旱六年二遇,伏旱十年八遇,秋旱十年五遇。1978年境内旱灾最严重,伏旱接秋旱,长达一百多天未下透雨,不少从未干涸的水库全部现底,晚稻严重减产。
   大风冰雹
  主要出现在三月至七月,以四月居多。出现概率,全区十年八遇,全镇十年四遇。1983年4月,境内连续出现三次强对流天气,大风冰雹,铺天盖地,全镇吹倒了许多民房,不少参天大树拔地而倒,电话线杆大部吹断。1985年5月13日一阵龙卷大风也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冰冻
  出现在一、二月,个别年份十二月也会出现。出现概率为十年二遇。1984年冰冻严寒时间最长,一月、二月、十二月共出现冰冻天气30天,不少树枝、电线杆被压断,越冬农作物被冻死,1992年12月28日晚冰冻最严重,一夜之间,气温下降到一12.7℃,境内柑桔大部分被冻死。2008年1月下旬,特大冰冻灾害为建国以来之最,25日晚,雨雪冰冻树枝冰粗是枝杆的三、四倍,树叶冰厚一公分以上,不少树木被压断,高压电线杆被压断,全镇断电近三十天,交通严重受阻。
   寒潮
  主要有春寒(长春寒)、春分寒、清明寒、寒露风等。长春寒出现在春分至清明之间的阴雨低温天气,日平气温10℃以下,这样的坏天气只有1976年出现一次,早稻烂种烂芽60%以上。春分寒出现在春分至清明之间的阴雨低温天气,日平气温10℃以下,持续时间3一7天,最多可达10天以上,出现概率为十年六遇。清明寒出现在清明前后的阴雨低温天气,日平气温12℃以下,持续时间一般3一6天,出现概率为十年三遇。1981年出现六天以上的清明寒。寒露风出现在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的低温灾害天气,有轻度寒露风(22℃以下)、重度寒露风(20℃以下)之分,一般4一9天,个别年份半月以上,出现概率为十年四遇平均在10月2日,最早为9月19日,(1974年),最晚为10月6日(1960)。1981年10月一场寒露风使全镇晚稻大减产,空壳率达50%。1974年寒露来得特别早,一些村组的二晚至颗粒无收,1976年9月20日出现寒露风来得早,使当年二晚栽种面积较多的“早广二号”减产50%。1978年9月25日发生寒风,正遇上二晚穗扬花,造成空壳多。近十年来,寒露风天气很少出现。
   第四节规律性天气
   有些天气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极易掌握。
   冷空气入侵
  从十一月中下旬开始到翌年二、三月是冷空气频繁入侵的季节。其规律性:冷空气入侵之前,天气暖、气温偏高、偏南风,连续几天出现18一20℃以上的气温。冷空气来时,风向由南转北,风力由小到大,气温缓慢下降,过程降温(3一5在内)10一15℃以上,并伴有雨雪或冻雨天气过程,维持时间较长,一般在七天以上。
   强对流天气
  三至七月是强对流天气出现的季节,以四月出现最多。出现的当天或前几天,天气闷热,气温偏高,南风紧刮,接着天气骤变,风向由南转北,气温急剧下降,24小时内可降温15℃以上,随之而来的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飞沙走石,大小冰雹铺天盖地地袭来,维持时间不长,一般只有几十分钟,随后雨过天晴,气温恢复正常。如未出现强对流天气,便有阴雨降温过程。
   第五节反常天气
   主要有暖冬、寒春、凉夏、梅雨不雨,汛期无汛,十月小阳春等。
   暖冬
  指冬季(十二月、一月和二月)出现的温暖天气,如1987年整个冬季平均高达9.8℃,较常年偏高2℃左右,其中一月8.5℃,二月10.7℃,十二月10.2℃。1999年冬季平均气温10.3℃比常年偏高2℃以上。还有不少年份冬季各月气温分别较常年高1-2℃,近二十年来很少出现以前那样严寒冰冻天气,一尺以上的冰棍。一寸以上的冰块很难看到,冬季气温已经变暖。
   寒春
  春季低温造成早稻烂秧,解放后,早稻烂秧比较严重的年份有1959、1965、1966、1969、1970、1976、1979等。
  1969年,1976年自三月中旬,连续低温阴雨,当时烂秧60%以上,1972年清明下雨,早稻烂秧严种。1970年长时间阴雨低温,各村烂秧40一50%。1959、1975年阴雨连续半月以上,烂秧烂种,甚多,公社临时组织力量,从外地调运种子补充。1976年不仅低温阴雨时间长,还下雪子,有的村连尼龙育秧都烂光了。由于这种原因,使油菜花普遍推迟,发育缓慢,红花草地生长瘦弱而缓慢,早稻播种比常年推迟5一7天。1986年4月份雨日特多,(26天),日照少(仅58.2小时)为解放以来同期最少的一年,使棉花播种推迟柑桔开花推迟,秧苗生长瘦弱而带黄色。
  1987年寒达一个月之久,3月11日至4月10日有效积温只有29.1%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12.6℃。尤其是3月下旬和4月下旬二次强冷空气侵袭,日平均气温只有4一9℃,比历年同期低4℃,属严重春寒年伤,造成早稻烂秧60%以上,棉花,西瓜,蔬菜等作物烂种,烂苗50%以上,有的重播2—3次。
  1999年3月7日一14日出现明显春寒,伴连续阴雨天气,造成渍害,对油菜籽灌浆有较大的影响。进入春季后的三月平均气温9℃以下,出现概率十年二遇。如1976年、1985年平均气温只有8℃。1988年9.1℃,1992年9℃。
   凉夏
  指七、八月盛暑期间出现的阴雨凉爽天气,连续几天日平均气温23℃以下,致使月平均气温下降到28℃左右,出现概率十年一遇,如1980年8月、1992年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8.4℃、28.6℃,较常年偏低2℃左右。1980年8月下雨9天,雨量525毫米,较常年多400毫米,称为“冷八月”。1997得7月以后,气温持续偏低,露水持续偏多,出现历史上少见的“凉夏”天气,对早稻收割不利,致使田间稻谷发芽变质,严重影响早稻产量和质量。
   十月小阳春
  指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出现的一段回暖天气,平均气温25℃以上,极端高温30℃以上。此时,江河两岸阳柳青绿,漫山遍野杜鹃盛开,到处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观,只有1979年出现一次。梅雨不雨,汛期无汛
  指入梅以后的梅雨季节未下雨或下雨不多,汛期没有出现洪水,这样的天气为十年二遇。
  1991年是异常天气最突出的一年,一月份雨量偏多,降水175毫米,较常年偏多近100毫米。五月中下旬气温偏高,特别是下旬,日平气温高达28℃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6℃以上,为解放以来所罕见。梅雨不雨,汛期不汛,整个七月滴雨未下。自八月下旬开始,二十多天因气候异常,大小辣椒均未开花结实,市场货源奇缺,价格猛涨。八月中旬以来,旱地西瓜死而复生,开花结果,到九月上旬最大的西瓜十斤左右,不少秋瓜上市,津甜可口。九月中旬石榴二度开花,实为罕见,12月28日晚,一夜之间出现—12.7℃的奇寒冰冻,池塘结冰近一寸厚,大部分柑桔枝叶被冻死冻伤,为历史罕见。
   第五章物候 植物(农作物)萌芽始花结实,青娃鸣叫,燕子来去,这些物候现象都有一定的规律,有的以气候为前提,如植物始花,青娃鸣叫;有的以季节为准,如燕子来去。
   第一节植物候 植物始花期,气温偏高始花提前,气温偏低,始花推迟,同一植物各年之间相差一个多月。如普通毛桃,始花最早期2月20日,最晚期3月27日;泡桐始花最早期3月9日,最晚期4月3日;杜鹃始花最早期3月3日,最晚期4月5日。如红花草最早始花期二月中旬,最晚三月下旬;小麦始穗最早三月下旬,最晚四月下旬,相差都在一个月左右。 植物始花期虽然相差很大,但活动积温都很接近,有的相差无几。我们以头年12月1日起开始计算积温,到始花期为止,来看各种植物的积温比例:普通毛桃最早1979年2月20日始花,历时82天,活动积温823℃,最晚1984年3月27日始花,历时117天,活动积温836℃,积温比100∶99。泡桐最早1983年3月9日始花,历时99天,活动积温1018℃,最晚1988年4月3日始花,历时125天,活动积温1015℃,积温比为100∶99.7。始花期相差一个月以上的红花草,其积温比为100∶97;始穗期相差一个月以上的小麦,其积温比为100∶96。 水稻始穗、成熟期正处气温较高,比较稳定的气节,相差不到三、五天。早稻3月中旬播种,下旬出苗,4月中旬移栽,5月下旬分蘖,6月中旬抽穗杨花。7月中旬谷子成熟,全生育期116天左右,活动积温2000一2100℃。晚稻6月中旬播种,下旬出苗,7月中旬移栽,8月中旬分蘖,9月中旬抽穗杨花,10月中旬谷子成熟,全生育期122天左右。活动积温2650-2750℃。 油菜9月底播种,10月上旬出苗,11月中旬移栽,12月上旬开盘,次年1月抽苔,2月中旬开花,4月下旬菜籽成熟,全生育期270左右。 花生3月底播种,4月下旬出苗,下旬长叶和旁枝形成,5月下旬开花,下旬落叶一一8月上旬成熟,全生育期127天左右。
   樟树当年12月萌芽,次年3月展叶,4—5月开花,8月果实成熟。
   柑桔3月萌芽,4月杨花,11月果实成熟。垂柳3月萌芽展叶,4月开花。 春节前后,茶花盛开,春分前后,桃李争艳,清明时节有映山红(杜鹃花)红遍山岗;夏有栀子花,荷花应时而开,中秋前后,桂花飘香,深秋霜降,菊花怒放;寒冬腊月,梅花斗雪。
  此外还有一些草候。如马鞭根发白,预兆将下大雨,青苔水面,大水即将临;逢春三日,百草发芽。
   第二节动物候
   燕子又名候鸟。“春分”边来,“秋分”边去,燕子低飞,大雨横飞。
   雁南飞,天将冷;雁北飞,天将暖。
  青蛙,当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开始鸣叫。春耕时节,群蛙鸣如雷。
   蛇,“惊蛰”出洞,“入冬”冬眠。蛇在水上溜,天晴不会久。
   猪,猪衔草,雪将到。
   狗,狗在路中拉屎,天快下雨。
   鸡、鸭鸡早宿要晴,鸭早宿要雨。 此外,蚯蚓流沙、哈蟆进屋、蚂蚁搬家、睛蜓集圩、蜘蛛离网、鸦衔草、猫儿洗脸、池塘鱼跳,这些都是预兆有大水、大雨到来。
   第三节其他非生物候
   硬石干燥晴,潮湿雨。
   盐钵还潮,大雨快到。
   干烟回潮,雨在明朝;烟不出门,大雨将临。
   灶灰湿结块,定有大雨来。
   空山回音响,天气晴又爽。
   六月南风海也干;七月刮北风,楼上钩虾公;春东夏西,打马送蓑衣。
   春雾晴,夏雾雨,秋雾太阳,冬雾雪。
   乌云拦东,不雨便风。
   早雷不过当昼雨。
   天色变黄,大雪一场。 此外,在本乡以24个节气预告农事,还流传着许多农谚。如:若要棉,“立夏”前;懵里懵懂,“清明”播种;“夏至”栽禾,不够喂鸡婆;“处暑荞麦”“白露”花,“白露”荞麦压断桠。第六章自然灾害
   第一节水灾
   唐永徽元年(650),郡大水。
   唐元年(674),抚河“支流横溢,正道淹没”,大片土地荒芜。
   唐元和七年(812),山洪暴发,平地水深4丈。 宋淳熙七年(1180)五月,倾盆大雨半月之久,村田皆淹,浮尸遍河,哀声四起,灾后,陆游睹此惨状,开仓济民,被朝廷责怪而罢职。
   宋淳熙十五的(1188)六月,郡大水,圯民庐。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七月,大水毁圩堤,漂民房。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四至六月,大水,免秋粮。
   清顺治四年(1647)春,抚河大水,民大饥,斗米银八钱。
   清乾隆五十年(1790),七月,大水,文昌桥全毁。 清乾五十五年(1795),五月,大水,群众登树,昼夜相护,妻女呼号,惨不忍闻,临川演武厅亦为洪水冲毁。
   清道光十八年(1838),大水,毁文昌桥第5墩分水尖。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抚州大水,禾苗全淹。
   清光绪二十六年,5月,大水,禾苗淹没,谷价聚涨五百文。 民国元年(1912)即壬子年,抚河大水,上顿渡下北乡四十余村早稻绝收,晚稻受损,民采野菜树叶、白土为食,十室九空,嫁妻、鬻子、溺婴者,时有所闻。东西下阳、北保诸村尤甚。
   民国26年(1938)大水。
   民国28年(1940)6月19日,抚河水位猛涨至39.75米,超警戒线0.75米。
   民国31年5月9日抚河大水,灾民苦甚。 民国32年(1942)农历4月下旬的一次洪水。灵山何尤头决口,水淹北乡二十余村,水浸时间达20多天,是历史上少见的长时间洪水,早稻受淹严重,产量只有正常年份的40%。时日伪侵陷,全境受骚扰,到处有烧淫,6月7日,泉湖刘村被烧毁殆尽,被枪杀者七人。
   民国33年(1945)4月,大水,抚河堤决,受浸20多天。
  1946年从五月初开始大雨连绵以六月中旬情况为严重,一夜降雨100为公厘。
   民国35年(1947)5至6月,抚河水位猛涨至39.75米,超警戒线0.75。
  1948年(戊子年),入夏以来霪雨频繁,日复一日,6月23、24两天,大雨倾盆,通霄达旦,28、28日及7月2日三天大雨,水位超出坝顶数尺,永丰堤决口,下北乡四十余村早稻受损,低处越旬未退,灾情严重。
  1949年春,涨大水,6月23日两日,大雨倾盆,洪水一片汪洋48一49年最高洪水位为历史少见,大部分早稻颗粒无收,农民多以米糠充饥。1950年7月14日,大水、早稻收成大减。
  1951年春,久雨不晴,普遍烂秧。
  1952年6月,连降暴雨,文昌桥水位40.26米。永堤丰决口,水淹成灾。
  1953年,在主要生产季节,遭到二水二旱三虫自然灾害。第一次洪水是5月25日,连降大雨,河水骤涨,28日洪水位达42.43米,情势紧张,第二次洪水是8月17日—18日,山洪暴发,晚稻,大豆受灾严重。洪水位达42.43米,上顿渡晚稻、大豆均受大灾。
  1954年,自六月中旬以来,接连四次遭暴雨侵袭,雨大且猛,7月23日晚上,降暴雨,至25日上午总雨量300公厘以上,到7月底共下雨12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到7月底共降雨2133.3毫米。洪水超过警界线,解放桥下超过4.9公寸。7月26日才转晴,洪水退,这年受害作物以早、中稻和一季晚为最严重。特别是第三次洪水(7月12—14日)三天降雨量达246.6毫米(13日为144.3毫米。第四次当时正值中稻、早稻硬实,一晚刚返青恢复生产不久,使灌浆不饱,降低结实率。7月23日,下午突然狂风暴雨,到25日为上午为止,共降雨30.94毫米(24日降243.8毫米1小时最大为54.3毫米)这一次又正当是早稻黄熟无法收割而普遍出现倒状脱粒发芽减产,有的颗粒无收。
  1959年6月12日起,暴雨袭击连续6天之久,内涝严重,早稻大面积受淹。
  1962年5月28日,抚河特大洪水。沿河一带早稻减产3%以上。
  1965年,因洪水早稻损失严重。
  1968年7月9日,抚河大水,解放桥水位40.26米。
  1969年7月1日,抚河大水,城外街道水越过1米,洪水达半月之久。
  1973年6月,东河花门楼堤段,决口20米,上顿渡街水深1米。下北乡一带早稻受损。
  1976年7月11日,抚河大水,解放桥水位40.71米,棉花死苗严重。
  1977年6月,连续三次涨水成灾,使部分正在抽穗杨花的禾苗被淹。
  1978年6月22日至24日,降雨469毫米。
  1980年4月25日,大雨倾盆,雨量达285毫米,上顿渡禾苗被淹没不少。
  1982年6月14日一19日,六天中降水500毫米,廖家湾、娄家村水文站的洪水位分别达到42.78米和41.03米,出现自1912年(壬子年)以后的第二次特大洪峰,大水漫堤,淹没和冲毁不少早稻和西瓜,损失较重。上顿渡部分村庄,田园处于汪洋大海之中,18凌晨2时30分华溪王家堤决口,全乡受灾严重,王家渡决口处决口宽达289米,早稻绝收面积6000多亩。
  199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暴雨连陈,内涝严重。
  1997年7月8日出现大暴雨,雨量达119.3毫米。
  1998年百年不遇的特水灾,降雨900多毫米,淹农田50%以上绝收早稻30%以上6月8日至26日出现连续暴雨天气,历时19天,其中14、15、17、21日出现大暴雨,雨量分别为144.5、102.9、124.6、106.3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大值。本镇曾家、塘湾、周家等部分村委会内涝严重,受淹早稻达6000亩以上,亩产减产60%。
   不平常的八月 本月我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虽无大的降水,以晴为主,但由于四川上游连降大到暴雨,山洪爆发,江河徒涨,致使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居高不下,出现全流域特大水灾。灾情之重,时间之长、范围之大,大大超过1904年、1931年、1954年和1995年。与此同时,嫩江、松花江也出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南北水灾之严重均为历史罕见。全国受灾省区为29个,以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最严重,其余为安徽、淅江、福建、吉林、辽宁等省。我省受灾县市79个,受灾人口2200万,比1995年多600万,不少地方早晚两季绝收,截至8月底,我省沿江滨湖地区仍有数以百万计灾民无家可归,据报道,余干县尚有32万灾民被洪水围困在山坡上、堤坝上、居住在帐篷中。 今年洪水的特点:1、洪峰多。到8月底长江流域出现8次洪峰,松花江流域出现3次洪峰;2、时间长。长江流域洞庭湖、鄱阳湖超历史高水位已持续二个多月,松花江超历史高水住也持续了一个多月;3、退水慢。以长江九江站为例,7月31日最高水位23.01米,到了8月31日回落到22.25米,每天回落仅为0.024米;4、水位高。不少主干堤,被洪水漫浸,主干堤上筑子堤,有的还修筑二道,三道防线;5、险情多。长江流域出现险情6000多处,松花江嫩江出现险情3100多处。垮堤、决堤不计其数。8月7日,我省九江市防洪墙决口80多米,五天五夜被堵住。(长江干堤唯一块口)。 由于南北水灾严重,举国上下开展赈灾捐物捐款和对口支援活动,由国家民政部主办的赈灾文艺演出,共收到全国各地、海内外捐款捐物10亿多元。我省举办的赈灾会演出也收到捐款捐物1亿3千5百万元。国际社会捐款物260多万美元。
  8月2日,长江九江站水位23.03米,为历史最高水位,比1995年高0.83米,比1954年高0.95米.鄱阳湖湖口站水位22.58米,比1995年高0.78米,比1954年高0.90米。
   我省受灾人口2207万,受灾村庄12100个,365万人被洪水围困,其中170多万人无家可归。 全国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其中长江流域1320人)倒塌房屋497万间,估报直接经济损失1.666亿元,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 造成今年特大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雨水过大,自6月份起,长江流域出现三次持续大范围强降水,第一次6月12至27日,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一倍以上,江西中北部多二倍以上。第二次7月4日至25日长江三峡地区江西中北部湖南西北部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5成至2倍,第三次,七月末至八月底,长江上游汉水流域,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降雨量较常年偏多2至3倍。7月份长江中下游出现4次洪峰,长江中下游再超历史高水位一个多月。 今年长江洪水和1931年、1954年一样,都是全流域的大洪水,但造成的损失比1931年和1954年要小得多,1931年干堤决口300多处,长江中下游几乎全部受淹;1954年干堤决口60多处,江汉平源、岳阳、黄石、九江、安庆、芜湖等城市受淹,京广铁路中断100多天;今年长江干堤只有九江大堤一处决口,几天之内堵口成功,沿江城市和交通干线没有受淹,长江流域1931年死亡14.5万人,1954年死亡3.3万人,今年死亡1320人。 东北部地区连降大雨暴雨,松花江嫩江发生三次大洪水,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洪峰之高,流量之大,都超过历史最高纪录.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等江河,在六月下旬相继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1999年6月17日出现大暴雨,雨量达116.2毫米,至18日造成内涝,水稻、西瓜等作物受害严重,水产养殖和水利设施损毁严重。
  2000年6月6日至11日出现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第二节旱灾
   唐元和三年(808)秋,大旱,农作物几乎全部枯死。
   唐元和四年(809),1-6月不雨,大旱,民以土充饥,死亡无数。
   宋大观三年(1109)6-10月未雨,田土尽裂,作物枯死。
   宋绍兴六年(1136),大旱,大饥,死者甚众,民多流徙。
   宋绍兴十年(1140),大旱,人食草根。
   宋绍兴十四年(1144)5月旱,9月雨,作物甚受其害。
   宋淳熙七年(1180)正月至四月,滴雨不下,庄稼种不下去。
   宋淳熙九年(1182)五月至七月不下雨,抚州大旱,岩米40万石(担)
   宁淳熙十二年(1185)起,连续三年大旱,饿殍遍野。
   元天历二年(1329)五月至八月不雨,大旱。
   元至元二年(1336)自春至秋,八月不雨,禾多枯死。
   明宣德九年(1434),四月至八月不雨,庄稼尽枯。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旱,禾麦无收,民掘白土、杂米屑食之。
   明万历十七年(1589)三月至八月半年不雨,民以野蕨、树皮,草根充饥。
   清顺治三年(1646)大旱,泉枯江竭,斗米价上涨两百文。
  1872年大旱,五月节后至十月未雨,绝草无收,谷贵每担八元,民多食观音土,多以不便致死。
  1898年,大旱河流。民国2年(1913)五月至十月未下透雨,早稻收三成,晚秋作物大都无收。
  1933年自农历五月七日下了一场雨后,一直干旱到十月二十日为止,早禾产量只有正常年景的三分之一,晚禾及旱地上的杂粮植价物全部无收。 民国23年(1934)大旱,6至9月仅降水168毫米,其中7月滴雨未下,田园龟裂,禾苗尽枯。次年谷价每担售5元。
  1935年八月份干旱非常严重,路上尘埃几寸厚,中午路上会烫脚,抚河干涸,由抚州去金溪的浒湾,可以从河里穿鞋步行。
  1937年从早禾耘完第二遍开始,直干旱到农历八月十日晚上才下一场雨,早稻产量只有常年的一半。
  1953年,自7月3日后,连续35天未雨,晚稻无水抽穗灌浆,旱作物枯死。
  1954年,旱到井中无水可汲,庄稼受损极大。
  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连续四年干旱,其中,1957年夏秋干早,67天未雨,1958年夏秋干旱,94天未雨,上顿渡境内溪沟无水流、池塘干涸。
  1963年,春旱严重,“谷雨”才发雨,农民挑水育秧,同年秋,又大旱150余天未雨。
  1964年,秋旱严重,上顿渡全乡40%晚稻因缺水迟栽,产量大减。
  1965年,夏、秋早,60天未下雨。
  1974年,夏、秋旱,75天不下雨。
  1978年伏旱连秋旱,139天下雨,抚河流量仅为0.88立方米/秒。晚稻减产70%,公社党委除组织生产自救外,并核实灾情,发给救济款。1985年,春旱、伏旱,秋旱接踵而来,境内不少村庄水井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夏秋作物产量大减。
  1986年5一12月夏旱秋旱连冬旱连续干旱八个月,汛期变成了枯季,5一12个月总雨量只有490.5毫米,比历年四期平均值少615.7毫米,偏少6成,为建国以来最少雨量的一年,二晚减产严重,有的因无水而未栽种。
  1988年,秋旱连冬旱,晚稻减产,冬季作物播种困难。
  1991年6月21日以后,出现高温少雨天气,伏旱明显,直至7月造成二晚栽播困难,经实施人工降雨,才缓解了旱情。
  2000年6月中旬至7月底,持续高温少雨,伏旱严重,人工降雨才稍缓解了旱情。
  2003年全年雨量仅1106毫米,是近三十年最低值,伏早50天、秋早70天、冬早60天,7-11月只下雨177亳米,旱情严重,不少村组早稻,晚稻受灾减半。
   第三节雹灾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2月,冰雹如石,毁灭庄稼无数。
   清嘉庆二十三年(1797)春,冰雹拳头大,屋瓦多数打碎,禾苗击毁。 清同治八年(1869)2月24日,大风过境,冰雹降,每个雹重一、二斤,屋瓦尽裂,林间鸟雀死者甚多。
   清光绪八年,冬、檐冰长4尺。
  1954年春,冰雹大如豆,屋瓦被击,油菜、红花草大面积受损。
  1956年2月,雷雹成灾,油菜受损,由西南而北,灵山、低洲、石溪、江山、蔡家一带屋瓦多被翻裂。秋八月,连降骤雨,秋粮受损。
  1958年2月4日下午3时,风力9至10级,雹若鸡蛋,农作物多被毁。
  1964年,雨雹,损农作物甚多。
  1968年,雹灾,农田受害。
  1970年4月10日,落雹,小如蚕豆,大如蛋,历时约30分钟始停。
  1978年,雹如雨下,毁庄稼。
  1981年,3月12日晚上8时30分,上顿渡境内出现大风冰雹,大风7—8级,冰雹直径最大为5公分,主要是油菜,红花草受害严重。
  1983年3月22日至4月28日,大风,冰雹频繁发生,其次数之多,为历史罕见,该年灾害性天气之多,范围之广,损失之大也为历史上所少有,比较严重的有3月22日的大风冰雹,4月14日的大风冰雹,4月28日的寒潮大风。4月9日11时30分至14日3时40分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大风冰雹出现,11日上午及13日晚上,一天内出现两次大风冰雹,最大的冰雹有鸡蛋大,最大的风力达10级,以4月14日,28日两次冰雹大风危害最大。境内电话、广播、电灯等线杆吹倒,线路中断,房屋倒塌,作物损失。
  1994年5月1日,境内遭受台风袭击,伴大风、冰雹(最大径2厘米)暴雨及雷电灾害,农作物损失严重。第四节冰冻灾
   明弘治六年(1493)12月,临川大雪,冻死万人。
   明正德八年(1513)12月,大雪,百姓冻死甚众。
   清康熙九年(1670)12月,积雪达40天之久,河冰可涉,民多冻死。
   清康熙五二年(1713)冬,冰冻,乔木尽折。
  1930年,冬雪大
  1935年,积雪厚一尺余
  1957年,春节边下雪连续半月以上,积雪厚1.5市尺深。
  1960年2月,连日大雪,厚达0.4米,冰冻10日,竹木多压断,农作物大都冻死。
  1965年,冰冻严重,电杆,树多压倒。
  1969年农历12月至次年元月出现一个月以上的冰冻。
  1972年,二月大雪,转晴后,又雪上加霜。
  1963年,冻冰加雹,维持达30—40天,红花草,油菜全部冻死。
  1964年2月17日,大雪,厚达0.4米,冰冻10日
  1976年3月19日,大雪,气温下降13度,最低气温-3℃,日平均气温2.6度,春播稻种受损50%。
  1980年,2月,大雪连续7天。
  1984年1月18日至,2月11日共25天,除1月21日及22日及2月7、8日为晴天外,其余时间都为雨雪日,积雪深度最厚的达7寸,降雪过程之长,为解放以来所罕见。
  1985年12月9—10日冻雨和大雪,来得快来势猛,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2.9度。
  1992年12月28日晚冰冻最严重,一夜之间,气温下降到-12.7℃,境内柑桔大部分被冻死。
  2008年1月下旬,特大冰冻灾害为建国以来之最,25日晚,雨雪冰冻树枝冰粗是枝杆的三、四倍,树叶冰厚一公分以上,不少树木被压断,高压电线杆被压断,全镇断电近三十天,交通严重受阻。
   “0八”特大冰冻纪实 在昌抚公路抚州段柏油路上,可以看到现筋露骨、坑坑洼洼的路面,车辆行驶极不方便;在丘陵山区可以看到比碗口还要粗大的湿地松弯腰驼背,抬不起身;一些树木拦腰折断……这便是大自然的“杰作”一特大冰冻留下的印记。二00八年春节前后的特大冰冻虽然过去一年多了,但当时的严重冰冻景象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
  2008年1月下旬、2月上旬(春节前后)江西省和湖南、湖北、福建、安徽、河南、浙江、上海等南方省市遭受近50年来最严重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电网铁塔倒塌,高速公路封闭,火车停开,飞机停航。直接经济损失一千多亿元。 抚州地区1月13日开始阴雨低温,24日出现冻雨雪、25日白天冻雨雪持续不断,晚上大雪加冰冻。一夜之间变成了银色冰冻世界:在城市、在农村、在公路、铁路沿线、到处可以看到被冰冻压断的树木枝条,不少碗口粗的树木被拦腰折断,比碗口还粗的笔直的湿地松被冰冻压弯了腰,电线杆倒塌、高压、铁塔倒塌、公路、铁路结冰不能通车。冰冻程度:变压电线,树木枝条结冰粗度是原来的三、四倍;树叶结冰厚度一公分以上,池塘冰厚二公分以上。10天以后屋檐冰棍长达2市尺。市内公交车曾一度停开。隔三差四断电断水。农村断电20多天,有的村庄长达一个月。
  1月28日一29日上午9时鹅毛大雪,2月15日又是鹅毛大雪。严寒冰冻20多天。 报载,南方七省市冰冻灾害天气是近50年来之最。为了确保公路通车,有关部门用工业用盐化冰开路。虽然用盐化冰起到一定作用,但随后出现严重损坏柏油路面现象。由于撒盐不均匀,一些路面盐量过多、腐蚀柏油路面,出现很多大大小小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车辆行驶。虽经修补,一年以后“原形毕露”损失之大可想而知。
   以下摘录《江南都市报》灾情报道:
  1月25日:“低温雨害天气还要持续一周”。“全省用电高峰缺电额200万千瓦”。
  1月29日:“广州除夕前停售火车票”“上海、杭州停售火车票”。
   “全国19个机场一度关闭”。“全国7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4人”。
   “深圳公路、铁路、民航告急”。“鹰厦线供电铁塔折腰”。
  2月2日:“莽莽井冈九成翠竹遭重创”。“铁塔折断,抢修工跌落山谷”。
   “民政部门对我省启动二级救灾响应”。“大雪结冰予警再度拉响”。
   “瓷都停电大多瓷厂一半停产”。
  2月3日:“到灾区最严重的地方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在我省视察灾区情,指导抗灾工作。 “全省受灾人口达1938万人,倒塌房屋1.45万间,损坏房屋7.53万间,农作物经济损失194.61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09.79亿元”。 “赣州133万亩脐橙受冻”“九江用电缺额50%”“井冈山市停电近一周”“中国银行向江西灾区捐款150万元”。“中石化中石油等5家企业750万元捐款援助我省灾区”。“湖南主电网度过最危险时期”。“福建电网成为‘孤网’。”
  2月5日:“省内车辆尽量走国道”。“全省1396个乡镇有789个停电,目前已恢复381个”。“招商银行捐赠600万元,其中100万元赠给江西灾区”。“建设银行100万捐赠江西灾区”。
  2月6日:“我省电网予警‘红转黄’,”“13日起,每天入赣电力超50万千瓦。”
  2月7日:“除夕傍晚,温家宝总理到临川区云山镇看望受灾群众。除夕晚,同江西财大师生共吃年夜饭”。
  2月13日“我省下拨1亿元补助重灾户,每人平均50元”“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全省达272亿元,受灾人口2210万人,”因灾死亡7人,紧急转移71万人,倒塌房屋2.15万间,损坏房屋14.31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665万亩,其中绝收633万亩,死亡大牲畜24.38万头,受灾森林面积5350万亩,造林苗木受灾面积24万亩。“陕西省电力部门2000万元抢修物资援修抚州电网”。“我省接受救灾捐款437万元”。
  2月14日:“全国冰冻灾死亡107人,失踪8人。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市不同程度受灾”。“抚州受灾最严重的南城电力抢修点,支援灾区的南京军区官兵的绿色肩膀磨擦得血肉模糊”。
   第五节风灾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大风拔木清康熙十九年(1680),大风,屋瓦皆飞,吹倒石坊,毁坏庄稼。
   清光绪十九年(1893)2月,午夜雷鸣,大风拔树。
   民国28年(1939)出现大风,晚稻损失严重。
  1952年农历2月19日南风突转北风,温度急剧下降,降温急为历史所罕见。
  1959年6月,暴风袭击,风力由8级聚增于12级,吹倒房屋。
  1962年3月,上顿渡地区出现八级偏北风,树木、房屋被吹倒,农作物受害。
  1983年4月28日,午后7时,上顿渡遭风袭,(上顿渡)吹倒墙屋两栋,其他各村,屋瓦多被翻裂。
   第六节虫灾
   汉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临川蝗虫为患。
   晋大兴三年(1208),郡蝗灾。
   宋绍兴二十九(1159),连续两年螟虫成灾,作物大受损失。
   宋嘉定元年(1208),大面积蝗虫为害。
   清雍正年间(1732),一禾数百虫,禾秆尽枯,连年虫害,民多无食。
  1924年秋,螟虫为灾。晚稻欠收。
   民国24年(1935),晚稻遭螟灾。
  1959年9月,大面积稻包虫为害,时生产队、学校大力投入灭虫活动,多者一下午能捕虫半斤。
  1961年,稻苞虫铺满禾田,水稻几乎颗粒无收。
  1970年,第二代纵卷叶螟发生,上顿渡部分早稻防治不力,每亩损失稻谷约80-120斤。
  1984年5月,螟害严重,大面积二晚发生卷叶、烂叶病害,灵山、官洲、上游、北保等村尤甚,灵山、官洲一带早稻个别田块,遭稻瘟病,减产百分之七十,总面积近100亩。
  1985年,早稻稻瘟病严重流行。
   第七节地震 从明代到民国的四百余年,境内先后发生过13次地震。但因离震中位置远,震级不大,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明弘治十八年(1505)9月13日夜地震,抚州居民庐舍有声,震中位置黄海,震级6.75级。
   明正德五年(1510)秋,发生地震,震中位置抚州府,烈度4-5度,震级3.5级。
   明正德十二年(1517)5月9日,发生地震烈度5度。
   明正德十三年(1518)发生地震,震中位置临川县,烈度5度。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4月8日,发生地震,震中位置抚州府,烈度4度,震级3级。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发生地震,震中位置临川,烈度5度。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十月,发生地震,震中位置抚州府,烈度为5度,震级为3.5级。明崇祯四年(1631)8月18日,抚州地震有声,震中位置湖南常德澧县,烈度为8度,震级为6.5级。 清康熙七年(1668)6月17日,发生了强烈地震,抚州有感,震中位置山东X县至郯城,烈度为12度,震级为8.5级,是我国东部地区破坏范围最广、死伤最重、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破坏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纵横8省161个县,涉及范围在200多万平方公里以上。
   清光绪十一年(1885)9月,二十七年(1901)也两次发生地震,房屋动摇有声。
   民国七年(1918)地震,房屋有声。
   第八节其他灾害 火灾1941年8月,龙津镇大火,外河街、中山街、正大街、横街共烧毁房屋100余栋,损失200余万元。 爆炸1951年1月9日上午8时,驻临川县上顿渡复益旅社的临川县大队新民二连,因有人吸烟烧燃铺单,引起存放隔壁的炸药发生爆炸,炸死26人(军人21人,民兵5人),炸伤105人(军人94人,民兵11人),炸毁房屋118间,其中倒塌45间。
   第七章自然资源
   第一节植物 用材植物:针叶林有马尾松、雪松、杉木、园柏、龙柏、扁柏、三尖杉等,常绿阔叶林有苦槠、樟树、木荷、冬青、栎树等,落叶阔叶林有桑树、枫树、白杨、泡桐、柳树、合欢、杨树、苦楝、银杏、桉树等。 木本糖油植物:作淀粉用的壳科有储栎、板粟等,作水果用的蔷薇科有葡萄、柑桔、柚子、柿子、梨子等。作食物用的油料有油茶树;作生产生活用的油料有油桐、乌桕、山苍子、樟树等。 野生饲料植物:禾本简直的有高草、中草、蕨类、禾草、野枯草、茅蒿草、狗尾草、蟋蟀草等。水性植被有浮划、水葫芦、野舌草、泡泡草、菱白、野荸荠、水浮连等。 药用植物:黄栀子、桔梗、金银花、大活血、板兰根、夏枯草、车前草、野菊花、桃仁、益母草、大青叶等。 观赏植物:木本科有杜鹃、茶花、芙蓉、石榴、木兰花、梅花、鸡冠花、栀子花、水仙、夹竹桃、桂花、月季、四季桔等。草本科有菊花、葵花、百合、美人蕉、黄花菜、观音莲、牵牛花、金银花等,上述植物除家庭种植外,大都零星野生。
   第二节动物
   兽类:狼、野兔、黄牛、水牛、猪、肉兔、猫、狗、黄鼠狼、野猪、穿山甲、蝙蝠等。
   禽类:鸡、鸭、鸽、鹅、鹰、鹁鸪、八哥、乌鸦、喜鹊、燕、麻雀、啄木鸟、布谷、竹鸡、锦鸡、猫头鹰等。
   鱼虾类:鲤鱼、鲗鱼、草鱼、鲢鱼、鳙鱼、泥鳅、鲶鱼、黄鳝、鳜鱼、泥锹、虾。
   介壳类:田螺、螃蟹、甲鱼、龟、蚌。
   虫类:蚕、蜜蜂、蜘蛛
   蛇虫类:蛇、晰蜴、青蛙、蟾蜍、田鸡、壁虎、蚯蚓、蝴蝶、蜻蜓、蝉、蟋蟀等。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上顿渡镇志》

出版者:中共临川区上顿渡镇委员会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