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顿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004
颗粒名称: 序一
页数: 3
页码: 1-3

内容

水有源,树有根,没有家乡就没有我。闻得家乡喜修志,自觉惭愧没贡献。主编万安飞以桑梓之缘,数次来电属序于我。我虽然从1985年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但乡曲之情难忘,愿与家乡人一道,为《上顿渡镇志》出版问世,为家乡这一巨大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竣工而高兴,而祝贺。故仅就所知,略书数语,聊以为序,并借写序为机会,向家乡人民问好,祝家乡明天更美好! 乡(镇)志,亦是一乡(镇)的百科全书。地方志作为“辅政之书”和“资治之本”,为历代所倚重,在治国安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宝库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它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名人志士予一体,激励人们勤奋好学,爱国爱民,求索进取,创造辉煌。千百年来,盛世修志之举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其作用都在于存史资治,以史鉴今。而乡镇一级地方志自古以来无人编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上顿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需要编修一部乡镇地方志。我们今天借鉴历史经验,着眼当今现实,编修《上顿渡镇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为一桩于国于民大有裨益的大好事。
  上顿渡镇,位于临川中部偏西,是临川区委所在地,临川的政治、文化中心。京福高速、抚八线一级公路交汇穿境而过,崇、宜、汝三水竟相并流,向蒲铁路傍镇而走。上顿渡镇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山岳炳灵,文化昌盛,河港纵横、田地肥美,人民殷富、教育兴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是“才子之乡”核心发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人文环境。
  上顿渡镇,是一方热土。近几年来,在临川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掀起“解放思想,赶超发展”热潮,全力主攻两区(城区、工业园区),推进三大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实施“赶超发展”战略,以主攻工业为总抓手,全力招商引资,撬动全镇经济加速发展步伐,形成了沿高速公路、国道的“工业经济带”。
  《上顿渡镇志》这部煌煌巨著,上溯千年,纵横22个行政村,11个社区居委会,历史地再现出了上顿渡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努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除旧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轨迹和宏图蓝图;客观地反映了上顿渡镇的历史渊源、沿革、变迁和现在的全貌;现实地记载和保存了上顿渡镇有史以来的珍贵史料。是当今对全镇人民进行历史教育、传统教育、科教兴农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最好的历史教材,也是推动全镇生产力发展,呼唤人才兴镇,搞好政务管理,民主自治,繁荣文化的生动的宝贵的乡土教材。书中载有大量的山川地貌,物产资源,风土人情等资料,可备拟订发展工农业生产,从事水利,建筑等基础建设,兴办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规划时查考。还载有胜地古迹,文物名人,革命英烈,劳动模范等,可以增强人们的爱国爱乡观念,陶冶人们的乡思乡情,激发人们的美化家乡情操,光扬为家乡作贡献的雄心壮志。
  编史修志是一项非常崇高的事业,也是一件十分艰辛的工作。上顿渡自从建制以来,尚无一部志书。此况如偌再过数十年后,诸如赋役风俗等将无从查询,更难嵇考。若不及时编纂,势必留下大段空白,使后人茫然无知。有鉴于此,曾做过数年记者的万安飞和七里岗乡政府退休干部何钟芳历尽千辛万苦,遍历境内外,上至耆年宿学,下至樵夫贩卒,广征搏采,秉笔直书,殚智尽力,历时两年余,数易其稿,加上各方人士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尤其是镇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有关专家悉心指导,终于编纂成这本80万字的《上顿渡镇志》付梓。对充实和丰富临川区志、抚州市志也是一大贡献,可喜可贺!相信这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针修纂的志书,必将大裨当前,贻福子孙,鉴照后来,永久流传。我对志书两位主编万安飞和何钟芳同志表示深深的谢意,他们功不可抹,垂名史册。上顿渡镇的历史和人民永远也不能忘记他们。
  存真求实修镇志,广征博采寸心知,字字句句不寻常,玉汝于成正当时。《上顿渡镇志》脱稿付印之际,又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谨以此序表示祝贺,并寄语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要认真研究上顿渡的镇情,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继往开来,为上顿渡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此,方能无愧古人,有益来者。谨以为序。
  2009年10月13日于南昌市 作者系上顿渡镇东梁村委会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现为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上顿渡镇志》

出版者:中共临川区上顿渡镇委员会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梁小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