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拜荆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993
颗粒名称: 下马拜荆条
分类号: I207.73
页数: 2
页码: 390-391
摘要: 有一年王安石以漕檄回临川。未进家门,先拍马直奔蛤蟆山,拜谒日思夜念的师长。谁知,这时蛤蟆山上古庙已毁,书院无存,老秀才早已亡故了。王安石想起先生当年的一番苦心教诲,心中无限痛惜与伤感。径自朝山前的老荆树下奔去。“见荆树如见先生。”面对满树荆条双膝跪下,磕头便拜。拜毕,又和侍从们一道,挥锄铲除树旁杂草,培土浇水。临别时,王安石还捐款修亭。后人为了纪念王安石,又在亭旁竖了一块石碑,上题“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蛤蟆山也从此改名为“下马山”。
关键词: 传说故事 民间故事 王安石

内容

湖南乡流坊村旁,有一座山。山上青竹成林,松柏满布;山下汝水北去,岸柳成荫。就在山与水相连的地方,有两块怪石,其状如蛤蟆戏水。相传这两块石是天公磔蛙,坠地化石,故此山得名蛤蟆山。北宋时期,蛤蟆山上有一座古庙,庙里是个书院。王安石就在这个院里读过书。
   教书的先生,是一个仪表威森、学识渊博的老秀才。他讲课时旁征博引,贯通古今,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在书院里,王安石喜欢同那些出身贫寒的同学接近。有时趁先生不在,经常邀约一些要好的同学到书院附近的山头上练习拳棒,强健筋骨。在此期间,他还结交了好些进不起书院的乡村牧童,从他们口里了解到一些乡民的苦难和不幸,对北宋暴政下饥寒交迫的平民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一次,王安石听说有一个牧童的母亲病重,无钱买药,便跑到家里,偷偷地拿了父亲几两纹银,送给了这个牧童。由于交朋结友甚多,在一段时间里,把读书倒放到一边去了,上课常常迟到。一些和他要好的同学,受他影响,也亦步亦趋。整个书院,像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了颗石子,泛起层层波澜,弄得先生好不气恼。
   一天上午,老先生讲完古文出去了一会。一位同学轻轻告诉王安石:附近村子里来了一个精通十八般武艺的江湖豪侠。王安石早就想习武济贫,一听这话,再也坐不住了,便和那个同学悄悄地溜出了书院,飞也似地向村里跑去。
   先生回来后,发现王安石不在,一时怒从心头起,真恨不得把这顽童找来狠揍一顿,可是谁也不知道他跑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早晨,先生在蛤蟆山前的荆树下踱步散心,恰好王安石和几个同伴迎面走来。先生见王安石谈兴勃勃,若无其事,昨日积下的怒火禁不住又燃在心头。他顺手从身旁的荆树上折下一根荆条,朝王安石的屁股上就是一顿猛抽,边抽边骂:“王安石,你好大胆子,竟敢邀伴逃学,破坏书院规矩,该当何罪!”王安石自觉逃学理亏,既不申辨,也不哼声。
   待先生怒气稍消,王安石忍着疼痛,从容正色地回答道:“先生,不是我不愿好好读书,实在时局不让我好好读书啊!”
   “这话从何谈起?”先生以为他在故弄玄虚。
   “先生,我想你比我更清楚,现在国内朝政腐败,黎民怨声载道,积贫之势已成;国外夷狄入侵,朝廷卑躬屈膝,积弱之局已定。国家兴衰,平民有责,你叫我怎能安心读书?”王安石侃侃而谈,忧愤之情溢于言表。
   先生看安石年纪虽小,胸襟却十分宽阔,不禁暗自称奇。他对安石说:“你的忧虑不无道理,但国家如此之大,有多少朝廷命官,志士仁人想整顿朝纲而无能为力,你一个孩童,即便愁肠百折,又于事何补?”
   “事在人为,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我就不信国家如此局面不能改变。”王安石满怀信心,颇为自负地说。
   “安石,你有何高见?”
   “依我之见,要改变天下积贫积弱之势,国人只有弃文就武!”
   “此话怎讲?”
   “文人学士,纵有满腹经纶,能均贫富、驱夷狄吗?看那些江湖豪杰,闯就包天大胆,练得一身武艺,路见不平,便可拔刀相助。那,比读书可有用多啊!”
   王安石此番见解,虽未免幼稚偏颇,但气慨倒也非凡,先生听了暗自兴奋。于是,他循循诱导地说:“安石,此见差矣,光文不武,当然难以自强御敌;但光武不文,又怎能审时度势,改革弊政?治国安邦,必须文武相济才是。”
   王安石一向恃才傲物,以为所行不偏。经先生这一指点,顿时脸红起来。深思好学的习惯驱使他去问个水落石出:“先生,那你说当务之急,到底靠什么改变国家时局?”
   “我以为国家贫弱至此,在于不知法度,只有改变法度,方能图强。而要变法图强,当今之急唯盼能人辈出。如果天下能人辈出,变更弊政,破除旧习,定能力挽狂澜安定政局也!”
   先生这番言语,犹如一盆清泉,使王安石猛然省悟。他立即说:“先生,我长大后,就做一个这样的能人,为国立法,革新图强,你说能行么?”
   先生说:“象你现在这样东游西逛,不潜心求学,能有所造就吗?古人云:树长于根,水出于源。又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你既有如此大声,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现在起,你必须熟读经史,博览群书,探求治国之道,将来才能有益于社稷,造福于黎民啊!”
   王安石猛一击掌说:“对,知书才能明理,明理才能治国!先生,从今后,我一定好好念书,不负师望。”
   打这以后,王安石真正改了。他手不释卷,苦读精思。他天资向来就很聪颖,一旦发愤就出类拔萃。不到一年,“四书、五经”俱已读熟,就连那些“难经、素问、本草”也都广泛涉猎。他览阅经典,从不拘泥前人评注,常常自持个人独见,指出纰漏。至于吟诗作赋,那更是动笔如有神。先生看到这种情况,内心无比高兴,更加着意栽培,王安石也愈加专心致志。师生之间,关系日益密切。课余饭后,他们常在一起评点经史,纵谈古今,抨击时政。光阴茬苒,王安石在蛤蟆山书院授业期满,依依不舍地拜别先生,外出深造了。
   二十二岁的王安石,一举中了第四名进士。有一年,他以漕檄回临川。未进家门,先拍马直奔蛤蟆山,拜谒日思夜念的师长。谁知,这时蛤蟆山上古庙已毁,书院无存,老秀才早已迁居外地,并且亡故了。王安石想起先生当年的一番苦心,心中无限痛惜与伤感。他低头沉思有顷,径自朝山前的老荆树下奔去。“见荆树如见先生。”到荆树前,王安石急忙翻身下马,面对满树荆条双膝跪下,磕头便拜。拜毕,又和侍从们一道,挥锄铲除树旁杂草,培土浇水。临别时,王安石还捐款修亭。后人为了纪念王安石,又在亭旁竖了一块石碑,上题“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蛤蟆山也从此改名为“下马山”

知识出处

湖南乡志

《湖南乡志》

出版者:湖南乡人民政府

本书对湖南乡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介绍,并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