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79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体育
分类号:
G812
页数:
2
页码:
305-306
摘要:
新中国成立前,湖南群众每年自发开展富有民间特色的体育活动:春节、元霄打龙灯、舞龙狮,端午节划龙船;重阳节登山等。新中国成立后,湖南乡的体育事业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引进了一些现代体育项目,村(乡)之间常举行拔河、篮、乒乓球、棋类比赛,群众体育活动得到逐步发展。
关键词:
民间
体育活动
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湖南群众每年自发开展富有民间特色的体育活动:春节、元霄打龙灯、舞龙狮,端午节划龙船;重阳节登山等。新中国成立后,湖南乡的体育事业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引进了一些现代体育项目,村(乡)之间常举行拔河、篮、乒乓球、棋类比赛,群众体育活动得到逐步发展。
第一节 学校体育 新中国成立后,贯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湖南乡在小学低年级每周开设了2节唱游课,后改为体育课。高小、初中、高中各年级开设2节体育课。
1953年,根据“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要求,体育在湖南乡境内各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愈来愈引起重视。
1954年起,境内各中、小学先后推行第一套至第六套少年儿童广播体操。
1963年境内各学校都坚持每周2节体育课,每日二操(早操、课间操),下午课外活动制度。项目有田径、跳高、跳运等。
1964年,各校开始施行劳卫制(即“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锻炼制度”后改为“青少年体育锻炼”)锻炼标准。
1974年,由县体委,教育组,团委联合创办县业余体校,教育组长任校长,在湖南中学(全县共四处)开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5个班。
1980年起,境内学校体育以贯彻《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为重点,以提高学生达标率为中心,在上好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基础上,开展“两操”(早操、课间操),“两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二节 群众体育 解放前,本乡农民无正规体育活动。只有一些划龙舟、武术等传统体育活动。明末农民英雄揭重熙,武艺出众,被皇朝封为兵部尚书,最后舍身报国,揭的同乡范维中喜好击剑,臂力过人,挟牛特逾溪涧,一跃而过,负60斤钢矛上阵如飞。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逐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1958年暑假,县文教局组织了50多名小学教师到湖南公社等地结合生产,指导农民开展体育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1960年,湖南人民公社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单位,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
1975年湖南人民公社男女篮球队参加抚州地区农民篮球比赛。
1985年湖南乡代表队在全县首届“龙津杯”农民体育运动会上获男子篮球冠军。
知识出处
《湖南乡志》
出版者:湖南乡人民政府
本书对湖南乡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介绍,并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揭重熙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县体委
相关机构
湖南中学
相关机构
县文教局
相关机构
湖南人民公社
相关机构
湖南人民公社男女篮球...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