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篇 医疗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789
颗粒名称:
第四篇 医疗卫生
分类号:
R197
页数:
3
页码:
302-304
摘要:
解放前,历代统治者只顾残酷剥削广大劳动人民,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医疗卫生事业无人过问。霍乱、天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时有发生。湖南乡境内竟无一家公、私人诊所和药店。一般劳动人民只有“小病挨、大病抗、重病等着见阎王”,由于长期缺医少药,致使不少婴儿夭折,成人健康情况也很差。因此又流行一句话“穷人无病便是福”。
关键词:
医疗卫生
湖南乡
内容
解放前,历代统治者只顾残酷剥削广大劳动人民,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医疗卫生事业无人过问。霍乱、天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时有发生。湖南乡境内竟无一家公、私人诊所和药店。一般劳动人民只有“小病挨、大病抗、重病等着见阎王”,由于长期缺医少药,致使不少婴儿夭折,成人健康情况也很差。因此又流行一句话“穷人无病便是福”。清光绪28年(1920)霍乱(本地俗称“瘟人”)流行,百姓中染病者很少得救,有的全家死亡,有的为亲友办丧事而染病,甚至为死者超度的僧人,为病人看病的医生也相继染病而死。解放前由于医药卫生事故落后,本地婴儿死亡率高达100‰,百姓平均寿命只有45岁左右。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广大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大力加强对卫生事业的领导,1958年成立公社卫生院,1959年毛泽东同志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号召,湖南人民群众热烈响应,建立爱国运动委员会,积极发动群众大扫除,除四害,此后相继建立医药卫生组织机构,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农村卫生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和消灭,地方病得到了有效的防治,人们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第一章 卫生组织和机构设置
民国时期,乡境内以个体郎中行医为主。1950年鹏溪流坊嘉溪等乡部分中医人员联合起来开办联合诊所。1951年设嘉溪卫生所。1958年联合诊所合并成立湖南公社卫生院,院址迁原东临公路鸽碧山。各诊所改为医疗站。
1969年6月湖南公社认真落实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开始以大队为单位建立合作医疗站(合作医疗站医生称“赤脚医生”),合作医疗站由大队直接管理,赤脚医生工资由大队从提留中开支。
1978年,各大队医疗站改为卫生所,资金主要来自集体筹措,县财政只在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和医疗设备方面拨款补助。
1981年以后,农村大队(行政村)一级医疗机构逐步改为全额收费,自负盈亏的医疗站。湖南卫生院归县卫生局直接领导,属大集体性质,医院工作人员属大集体编制。当时湖南公社医医有医护人员36名,其它工作人员3名。
1982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各村医疗站自行解散。赤脚医生自购药物,仍在各村为群众看病。
2003年,全乡有村卫生点40个,占全乡村委会总数的100%,经考核取得合格证书的各村医生45人。
1997年11月,湖南乡各村全面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制订了《湖南乡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实施办法》,《办法》共计七章三十三条。《办法》规定参加合作医疗保健的农民,每人每年交纳保健资金20元,乡政府村分委会各资助每人每年1元。农民治病大病、小病均给一定的补偿,即一次性医疗费在1000元以下的可补偿15,1000—1500元可补偿20%,1500—2000元可补偿25%,最高补偿每人每年不超过1000元。
湖南乡卫生院 创建于1958年,医院址陶瓷厂(原东临公路侧面)现已迁主孔桥村金临公路边。医院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设内科、中医、妇产、耳鼻咽喉、B超、以及预防保建等和室。有床位18张。卫生院为全民事业单位,隶属临川区卫生局。现有在编医护人员(包括鹏溪分院)37人其中主治医师7人,熊伏明、刘茂庆、艾正义、张文钦、殷国权、陈福华、李小强、主管药师1人:章全太;主管护士4人:杨冬梅、李丽芬、王华兰、陈冬梅。退休医师1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雷珊辉;主治医师2人:吁小梅,郑海泉。主管护士1人:黄顺贞,现任院长熊伏明。历任院长:吁忠和、周寿科、黄小涛、章全太、徐辉、熊伏明。
第二章 预防接种
本乡历代流行的疾病有10余种,最常见的有疟疾、痢疾、麻诊、肺结核、麻疯、霍乱、伤寒、天花、鼠疫等,多发生在旱灾、水灾、兵灾之后,危害甚大。
1950年,县卫生院为湖南培训1名接种员,推行牛痘苗普种,预防天花。此后,每年都搞牛痘预防接种,霍乱疫苗预防注射。
1956年,开展“六病”(丝虫、疟痢、钩虫、头癣、性病、疥疮)普查普治。
1967年春,爆发流行脑膜炎。湖南立即成立“扑灭流脑防治指挥部”进行紧急防治,患者大多数得到康复。
1969年合作医疗站,公社医院,承担了全部人民的预防接种任务,进行白喉、流脑、乙脑、疟疾、麻疹、牛痘等24种传染病的防治。儿童中开展了接种卡介苗预防小儿麻痹症活动。
1970年至1972年,做好血防工作,在全社范围内进行血防检查,发现阳性患者送药上门免费治疗。
1974年通过县卫生局专业队的深入调查,经血清学检查证实,湖南公社是钩端螺体病流行地区。
1980年开始对7岁以下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册,实行计划免疫、各种急性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
1981年3月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将爱国卫生运动纳入“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内容。
此外,从1969年以来,为了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在5、6、7、8、9五个月份,派专人对食用井水进行消毒,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至今,危害人们健康的疟疾,麻诊、天花、伤寒鼠疫等传染病已绝迹。
知识出处
《湖南乡志》
出版者:湖南乡人民政府
本书对湖南乡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介绍,并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刘茂庆
相关人物
张文钦
相关人物
陈福华
相关人物
李小强
相关人物
杨冬梅
相关人物
李丽芬
相关人物
王华兰
相关人物
陈冬梅
相关人物
雷珊辉
相关人物
吁小梅
相关人物
郑海泉
相关人物
黄顺贞
相关人物
熊伏明
相关人物
周寿科
相关人物
黄小涛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嘉溪卫生所
相关机构
湖南乡卫生院
相关机构
临川区卫生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