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油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65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油菜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2
页码: 119-120
摘要: 油菜又叫芸苔,属十字花科,是湖南乡主要油料作物,产油量占油脂总数50%以上,种植历史悠久。过去农民种油菜是为满足自己食用油的需要,因而种植面积不大,单产较低,亩产菜籽20-30公斤,而且废弃面积较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村开始重视油菜生产。1981年实行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激发了农民种油菜的积极性。1986年湖南乡认真实施抚州行署下发的“关于开展绿肥、油菜高产竞赛的通知”,1998年又实施行署下发的“关于抓住关键措施,努力提高油菜单产的通知”,并参加全省油菜“金花奖”竞赛活动。1989年行署和临川县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油菜生产”的决定,把冬季油菜列入农业开发总体战略目标之一。1996年以后,油菜籽收购价格下跌,境内油菜生产略有下降。
关键词: 油菜 油料作物

内容

油菜又叫芸苔,属十字花科,是湖南乡主要油料作物,产油量占油脂总数50%以上,种植历史悠久。过去农民种油菜是为满足自己食用油的需要,因而种植面积不大,单产较低,亩产菜籽20-30公斤,而且废弃面积较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村开始重视油菜生产。1981年实行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激发了农民种油菜的积极性。1986年湖南乡认真实施抚州行署下发的“关于开展绿肥、油菜高产竞赛的通知”,1998年又实施行署下发的“关于抓住关键措施,努力提高油菜单产的通知”,并参加全省油菜“金花奖”竞赛活动。1989年行署和临川县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油菜生产”的决定,把冬季油菜列入农业开发总体战略目标之一。1996年以后,油菜籽收购价格下跌,境内油菜生产略有下降。
   湖南乡油菜主栽品种,历史上是以芥菜型、白菜型、本地土种油菜品种为主,如甜油菜、苦油菜、辣油菜等,一般都抗性差、产量低、混杂退化严重。上世纪五十年代引进湖北甘兰型“浠水油菜”和甘兰型“胜利油菜”品种,六十年代又引进安义“甜油菜”和“胜利52”油菜品种,逐步更换原农家传统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的是胜利52品种。七十年代先后引进甘兰型“西南302”、“川油3号”、“川油9号”、“秀油1号”、“赣油1.3号”等,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西南302,该品种株型高大、结荚多而密、产量高,单产比“胜利52”油菜高10-15公斤。1980年引进“8002”、“8003”低芥酸油菜品种。1986年引进“中油821”。1987年引进“秦油2号”。1988年引进“万油17”。1992-1994引进“中双3号”、“中双4号”双低油菜和“湘油13号”。1996年从四川引进早熟低芥酸油菜“川油早优1号”、“川油11号选”。1997年又从引进双低油菜“中油119”。到2000年,境内油菜主栽品种有中油821、湘油15号、万油17号、秦油2号、赣油12号、中双4号、川油早优1号、川油11号选等,以中油821栽培面积最大,中油119占有一定的面积,该品种株型紧凑,荚果大而密,单产比较中“油821”高出10-20%,出油率高达40%以上。
   上世纪五十年代湖南农民种油菜还是传统的直接点播、条播或撒播,六十年代后开始逐渐改直播为育苗移栽。七十年代随着稻稻油、棉油套种选用甘兰型品种的扩展,育苗移栽成为发展油菜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八十年代后,推广板田移栽,育的苗达到六片叶,六寸长,茎粗0.6毫米的标准。做到“六个一”,即“一根绳子分畦,一把锄头开沟、一个穴栽一根苗,一把火土灰盖蔸、一勺肥水定根。”近年来,荚籽收购价下跃,而板田移栽虽产量高但投资大投劳多,农民不愿搞板田移栽,因而板田移栽面积逐年减少。棉油套种的田,于10月份在棉田中套栽油菜,4月份在油菜田中套种棉花,油菜育苗喷施多效唑,苗矮壮,可实现棉油双丰收。
   1978年前,农民直播白菜型油菜,播种密度高,用种量大,群体生长不良,推广育苗移栽后,移栽密度偏稀,亩栽五、六千株,产量不高,八十年代逐渐推广合理密植,稻稻油三熟制田亩栽0.8-1万株,棉、油套种田亩栽0.8万株,直播田留苗2-3万株;2、深沟窄畦。1987年前整地开沟作畦,旱地畦宽3-3.3米,水田2.3-2.7米,沟深10厘米左右。1978年后旱地改为2-2.3米,水田改为1.7-2米的畦面宽,沟深达17厘米,并推行畦、腰、围三沟配套,腰、围沟深在20厘米以上,推广板田移栽和板田直播后,应用免耕栽培法,水稻田板田打穴栽苗或板田直播,棉油套种田行间免耕套种,除草用除草剂。农民以前种油菜施农家肥,不施化肥、微肥,至今油菜施肥做到基肥足、苗肥速、腊肥重,苔肥稳,不但施足农家肥作基肥,苗期还及时追施氮肥和复合肥苔肥要施10-15担人粪尿或氮肥4-5公斤,结荚期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铵二氢钾及增产菌等。从1978年开始推广喷施硼肥,在油菜生长的苗期,苔期、初花期亩喷施4两硼砂,这已成为油菜增产的关键措施。
   油菜生产易发生菌核病,病毒病,霜霉病和蚜虫、菜青虫等病虫危害。
   菌核病是油菜致命的病害,该病1988年前是中等偏轻发生。1989年,油菜盛花后碰上降雨频繁,日照偏少,有利菌核病发生,因而出现中等偏重发生,发病面积占油菜种植面积50%以上,而且病菌残留基数高,所以1990年仍是中等偏重发生,发病面积占油菜种植面积47%。1991年,发生面积占油菜种植面积上升到40%,属中等发生。1997年随着油菜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增大,田间菌源增多,加上菌核萌发期比常年早,菌核萌芽率特别高,致使油菜菌核病发病特别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部分发病严重的田块绝收。1998年后菌核病发病面积减少,一直到2000年均是中等或中等偏轻发生。
   危害油菜除了致命的菌核病外,病虫还有油菜蚜虫和病毒病,霜霉病等,1989年至1993五年间,油菜蚜虫和病毒病发生较重,尤其是1993年发生危害严重,由于那年秋天气干旱,蚜虫大发。,另外霜霉病、菜青虫等每年也有零星发生,但未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
   对油菜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是农民在搞好深沟窄畦,清沟排水,选用抗病虫品种进行种子消毒等农业防治同时,还采用敌百虫、乐果、甲胺磷等药剂杀灭害虫,用多菌灵、托布津、波尔多液等药剂喷杀控制病害。

知识出处

湖南乡志

《湖南乡志》

出版者:湖南乡人民政府

本书对湖南乡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介绍,并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阅读

相关机构

市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临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