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党员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50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党员教育
分类号: D262
页数: 3
页码: 47-49
摘要: 湖南乡党委自有组织后,都通过各种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加强思想建设,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短期脱产进行理论培训和轮训,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组织或选送党员办乡干班或党校学习。二是建立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日常的思想教育。三是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的评比竞赛活动,鼓励自学和自我教育。
关键词: 党员教育 思想建设

内容

湖南乡党委自有组织后,都通过各种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加强思想建设,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短期脱产进行理论培训和轮训,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组织或选送党员办乡干班或党校学习。1958年后,一般党员由公社党校集中培训,主要学习关于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重要文件。1960年至1965年县委党校每年利用农闲时间轮训公社和大队党员干部,主要学习毛泽东著作、农业六十条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有关文件。“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员教育工作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点抓理论学习和党风党纪教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
   二是建立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日常的思想教育。农村一月一次党小组生活会,一次支委会,三月一次党员大会,一次党课;机关半月一次党小组会,一月一次支委会,二月一次党员大会,一月一次党课。1989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形成制度,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加强监督,调动党内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清除腐败分子和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的评比竞赛活动,鼓励自学和自我教育。1958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在境内党组织范围,开展支部“三定”、“五好”和党员“十有”的学赶超帮评比竞赛。“文化大革命”中,受“活学活用,立竿见影”的影响,以评选“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替了扎实的思想建设工作。1981年后,开展创评“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的活动。
   1996年根据市委决定,湖南乡从3月28日到4月28日在全乡19个村委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临川市第三期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这次活动,严格按照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在增强农民政策、法制和任务观念上下功夫,在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作文章,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上花力气,密切了党群、干部关系切实转变了干部的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加强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一些村组历年模糊不清的财务进行了清理,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全乡共清查各项财务20余个。对不合理的收费及时予以制止和退还。孔桥村小学,原计划加收学生30元的补课费,工作队得知此事,及时找到校长领导,取消了这一计划。湖北村小学以维修校舍为由,在上级收费标准基础上,加收60元,被村干部制止。后来改加收20元为节假日加收补课费群众意见很大。通过建队做工作。学校将多收的20元全部还给学生。洪塘村有些群众经常打麻将、赌博,工作队得知此情后,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并对为首的赌博头赌棍给予一定的罚款,将这些罚款全部用于修路和资助困难户。孔庄至七里岗的一条乡道路,日均人流量一万多人,路面坑坑洼洼,车辆无法行驶,人行也很困难。驻嘉溪村的工作队一进村当即召开村组干部和党员大会,向群众讲清“公益事业人民办,办好公益为人民”的道理,很快筹集资金2000多元购买沙石,各小组积极投工投劳,短短几天就将路修好。其他的村如孔桥,瑶湖、鹏溪、流坊、梅岗、沙湖等村也先后修好道路10多条,长9000米,还修好过水渡槽2座,路桥1座,全乡共修好道路10多公里。对所驻村的困难户,工作队队员积极带头捐款捐物,驻鹏溪村的工作队员为了帮助丁洪恩、丁冬恩、熊冬恩、熊信华等困难户渡过难关,市卫生局捐款1000元,捐送价值460元的6床棉被,组长陈琳琅个人捐款1000元,衣裤24件,药品118元,周建忠个人捐款200元衣服12件,周智魁个人捐款200元。春光从东乡化肥厂调进碳铵48吨,以低于市价送到农户手中,为农民节省成本2880元。春光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党员共捐款1000多元帮助工困难户。
   2000年以来,又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八耻八荣”教育活动。
   在党员教育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
   晚霞红似火 ——记共产党员黄祥珍二三事 “黄乡长!”“老乡长!”在湖南乡人们都这样热情地称呼他,虽然他已退休了,但却退而不休,把晚年的余热象火红的晚霞那样,撒遍在家乡的土地上。
   老乡长又当小组长 今年65岁的黄祥珍,共和国诞生就参加革命工作。先后担任过乡长等职务,他勤勤恳恳为党为人民工作40多年。1986年办理了退休手续。按理说,应该幸福地享受晚年才是,可他不是这样想,更没有这样做,而是想自己应该怎样将有限之年的光和热献给家乡人民。回到家乡后,他积极配合村干部工作,当好参谋。去年,竹溪村委会又聘请他为顾问,并让他担任黄博村小组组长。对此,他非常高兴,又愉快地挑起了这幅担子。然而,他的行动却招来了社会上的冷嘲热讽,一些人说:“黄祥珍当了一世的官还不足,现在退休了还来当个小组长。”他的妻子也劝说:“你这么大的年纪,何必还自找吃苦?”可黄乡长总是淡淡一笑:“党培育了我几十年,我有一份光,就应该发一份热。”的确,在他的努力下,村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和壮大,光封山育林一项,村里便收入2500余元。
   挺身息纠纷 那是去年11月中旬发生的一件事。这天上午,黄祥珍同志正从抚河堤垱检查回来,忽然,从抚州方向骑来的8辆自行车从他身边而过,只见他们怒气冲冲。这时,黄祥珍心想,这伙人不知赶到哪里去打架,如不及时制止,必有人遭殃。想着,他迅速地追了上去,经打听,证实了他的想法。原来是喻家小组一村民昨天因与邻居打架,今天特从抚州市亲戚家搬来的“兵”。此时,黄祥珍把他们叫住,心平气和地向他们解释:“邻居发生纠纷,只有通过组织才能解决。我们大家都懂法,不能火上浇油,更不能鲁莽行事。”并表示村委会一定会妥善解决。老乡长一席话,说得大家口服心服。
   我不带头谁带头 在工作中,黄祥珍同志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带头。去冬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在动员会上,表示要带头“刹歪风,扬正气”,并保证三天之内将本组的一座“社公庙”捣毁。妻子知道后对他说:“这事何必要你带头,还是看看人家。”他却说:“我是共产党,我不带头谁带头”。说干就干,第二天,他就带领群众将那座“社公庙”砸得稀烂。群众佩服说:“老乡长不愧当年!” (作者:喻浩华原载1991年1月25日《临川报》“身边的好党员”征文)

知识出处

湖南乡志

《湖南乡志》

出版者:湖南乡人民政府

本书对湖南乡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介绍,并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丁洪恩
相关人物
丁冬恩
相关人物
熊冬恩
相关人物
熊信华
相关人物
陈琳琅
相关人物
周建忠
相关人物
周智魁
相关人物
黄祥珍
相关人物
喻浩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湖南乡党委
相关机构
湖北村小学
相关机构
东乡化肥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临川市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