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党委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50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党委工作
分类号: D262
页数: 4
页码: 47-50
摘要: 湖南乡党委自有组织后,都通过各种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加强思想建设,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短期脱产进行理论培训和轮训,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组织或选送党员办乡干班或党校学习。二是建立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日常的思想教育。三是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的评比竞赛活动,鼓励自学和自我教育。
关键词: 党委工作 党委组织

内容

第一节 党员教育 湖南乡党委自有组织后,都通过各种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加强思想建设,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短期脱产进行理论培训和轮训,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组织或选送党员办乡干班或党校学习。1958年后,一般党员由公社党校集中培训,主要学习关于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重要文件。1960年至1965年县委党校每年利用农闲时间轮训公社和大队党员干部,主要学习毛泽东著作、农业六十条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有关文件。“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员教育工作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点抓理论学习和党风党纪教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
   二是建立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日常的思想教育。农村一月一次党小组生活会,一次支委会,三月一次党员大会,一次党课;机关半月一次党小组会,一月一次支委会,二月一次党员大会,一月一次党课。1989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形成制度,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加强监督,调动党内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清除腐败分子和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的评比竞赛活动,鼓励自学和自我教育。1958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在境内党组织范围,开展支部“三定”、“五好”和党员“十有”的学赶超帮评比竞赛。“文化大革命”中,受“活学活用,立竿见影”的影响,以评选“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替了扎实的思想建设工作。1981年后,开展创评“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的活动。
   1996年根据市委决定,湖南乡从3月28日到4月28日在全乡19个村委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临川市第三期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这次活动,严格按照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在增强农民政策、法制和任务观念上下功夫,在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作文章,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上花力气,密切了党群、干部关系切实转变了干部的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加强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一些村组历年模糊不清的财务进行了清理,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全乡共清查各项财务20余个。对不合理的收费及时予以制止和退还。孔桥村小学,原计划加收学生30元的补课费,工作队得知此事,及时找到校长领导,取消了这一计划。湖北村小学以维修校舍为由,在上级收费标准基础上,加收60元,被村干部制止。后来改加收20元为节假日加收补课费群众意见很大。通过建队做工作。学校将多收的20元全部还给学生。洪塘村有些群众经常打麻将、赌博,工作队得知此情后,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并对为首的赌博头赌棍给予一定的罚款,将这些罚款全部用于修路和资助困难户。孔庄至七里岗的一条乡道路,日均人流量一万多人,路面坑坑洼洼,车辆无法行驶,人行也很困难。驻嘉溪村的工作队一进村当即召开村组干部和党员大会,向群众讲清“公益事业人民办,办好公益为人民”的道理,很快筹集资金2000多元购买沙石,各小组积极投工投劳,短短几天就将路修好。其他的村如孔桥,瑶湖、鹏溪、流坊、梅岗、沙湖等村也先后修好道路10多条,长9000米,还修好过水渡槽2座,路桥1座,全乡共修好道路10多公里。对所驻村的困难户,工作队队员积极带头捐款捐物,驻鹏溪村的工作队员为了帮助丁洪恩、丁冬恩、熊冬恩、熊信华等困难户渡过难关,市卫生局捐款1000元,捐送价值460元的6床棉被,组长陈琳琅个人捐款1000元,衣裤24件,药品118元,周建忠个人捐款200元衣服12件,周智魁个人捐款200元。春光从东乡化肥厂调进碳铵48吨,以低于市价送到农户手中,为农民节省成本2880元。春光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党员共捐款1000多元帮助工困难户。
   2000年以来,又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八耻八荣”教育活动。
   在党员教育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
   晚霞红似火 ——记共产党员黄祥珍二三事 “黄乡长!”“老乡长!”在湖南乡人们都这样热情地称呼他,虽然他已退休了,但却退而不休,把晚年的余热象火红的晚霞那样,撒遍在家乡的土地上。
   老乡长又当小组长 今年65岁的黄祥珍,共和国诞生就参加革命工作。先后担任过乡长等职务,他勤勤恳恳为党为人民工作40多年。1986年办理了退休手续。按理说,应该幸福地享受晚年才是,可他不是这样想,更没有这样做,而是想自己应该怎样将有限之年的光和热献给家乡人民。回到家乡后,他积极配合村干部工作,当好参谋。去年,竹溪村委会又聘请他为顾问,并让他担任黄博村小组组长。对此,他非常高兴,又愉快地挑起了这幅担子。然而,他的行动却招来了社会上的冷嘲热讽,一些人说:“黄祥珍当了一世的官还不足,现在退休了还来当个小组长。”他的妻子也劝说:“你这么大的年纪,何必还自找吃苦?”可黄乡长总是淡淡一笑:“党培育了我几十年,我有一份光,就应该发一份热。”的确,在他的努力下,村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和壮大,光封山育林一项,村里便收入2500余元。
   挺身息纠纷 那是去年11月中旬发生的一件事。这天上午,黄祥珍同志正从抚河堤垱检查回来,忽然,从抚州方向骑来的8辆自行车从他身边而过,只见他们怒气冲冲。这时,黄祥珍心想,这伙人不知赶到哪里去打架,如不及时制止,必有人遭殃。想着,他迅速地追了上去,经打听,证实了他的想法。原来是喻家小组一村民昨天因与邻居打架,今天特从抚州市亲戚家搬来的“兵”。此时,黄祥珍把他们叫住,心平气和地向他们解释:“邻居发生纠纷,只有通过组织才能解决。我们大家都懂法,不能火上浇油,更不能鲁莽行事。”并表示村委会一定会妥善解决。老乡长一席话,说得大家口服心服。
   我不带头谁带头 在工作中,黄祥珍同志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带头。去冬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在动员会上,表示要带头“刹歪风,扬正气”,并保证三天之内将本组的一座“社公庙”捣毁。妻子知道后对他说:“这事何必要你带头,还是看看人家。”他却说:“我是共产党,我不带头谁带头”。说干就干,第二天,他就带领群众将那座“社公庙”砸得稀烂。群众佩服说:“老乡长不愧当年!” (作者:喻浩华原载1991年1月25日《临川报》“身边的好党员”征文)
   第二节 组织整顿 1953年在“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中按照党员八项条件,在县委组织部和县监委的主持下对党员干部进行检查和处理,清除贪污蜕化分子,撤换官僚主义分子的领导职务。1954年在农村结合互助合作化运动,整顿农村党组织对违反党的政策,不积极走合作化道路的党员,进行检查和处理。1956年结合整社转社进行整党。1957年开展党内整风,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辨论的形式,转化为反右派斗争,出现扩大化的现象,误伤了一些党员。1959年至1963年结合整风整社,开展农村整党,检查和处理犯“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的党员干部和坚持单干、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党员干部和个人,在“左”的思想影响下,错误地批判一些人。1964年至1965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也称“四清”运动)。结合整顿党的组织。由于二十三条“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运动中误伤了一些党干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各级党组织被迫停止组织生活。1968年9月,公社党委,大队党总支、党支部全部恢复了组织生活。1976年至1982年结合开展清查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人和事,县委组织部、县委纪检委员会对“文化大革命”中混入党内的打、砸、抢分子进行清除。1983年到1984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以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为实破口,重点整顿党内不正之风。1985至1986年,贯彻中共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乡党委、农村党支部全体党员都参加了这次整党重点清查混入各级领导班子中的造反派骨干分子。1987年,要求进一步端正党风,进行组织整顿工作,破”关系网“杀人情风”严禁用公款请客送礼,查处索贿行为。1988年对“不齐、不力、不和、不正”的党支部班子进行整顿。1989年对党员在”六四“动乱中的表现进行审查。1990年结合的基本路线教育,对农村党支部进行整顿。1999年至2000年开展了“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活动。
   1996年11月,湖南乡干部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指导思想以建设政治合格,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勤政廉洁的乡干部队伍为目的,全面整顿乡干部思想作风,促使乡干部振奋精神,自加压力,积极进取,勤奋工作,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而奋斗。整顿思想作风特别作出了十不准:1、不准进营业性歌舞厅;2、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3、不准用公款请客送礼;4、不准到下属单位(村、厂)报销个人消费单据;5、不准我行我素,目无组织;6、不准未经请假擅自离岗;7、不准对来访求助群众采取“官老爷”态度;8、不准搞侵害性钓鱼;9、不准在上班时间打扑克、打麻将;10、不准参与修族谱和建寺庙迷信活动。
   2004年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的意见,在全乡各村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中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坚持上下结合,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点解决干部作风不实,方法简单精暴,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等问题,坚决纠正虚夸浮报,强迫命令、用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2004年至2006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多做教育工作,促使他们尽快转化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对经教育不改,不符合党员条件的,根据党章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对违纪党员,按照《党纪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2005年下半年,湖南乡党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和省、市委《关于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分期分批在全乡全体党员中开展“保先”教育活动,从2005年7月开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乡机关、中学、小学、卫生院、农机站、兽医站、粮管所,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到12月底结束。第二批,19个行政村,从2006年1月到2006年6月底基本结束。乡党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参学的党支部也制定了相应的方案。七个支部共255名党员,全部按方案要求完成了规定的学习教育任务。同时深入开展了“三培两带”,进一步扩大“双带”成果。乡党委按照健全领导机制、培训机制、用人机制,用目标管理的方法促进“3211”工程的全面实现,按照先进型,创新型、学习型、团结型、廉洁型干部队伍的要求,推行“亮明党员身份,发挥党员形象”挂牌上岗制度。要求每个“双带”党员做到“五个一”即扶持一名困难户,为农户提供一条发展经济的建议,引起一条致富信息,上一个致富项目,让贫困户掌握一门农业实用技术,确保所带动的贫困户在三年内脱贫致富。全乡参加“双带”的村党支部书记达到100%,“双带”村组干部达到62%,“双带”农民党员达到44%。同年,乡村两级班子开展,“三民”好班子创建活动。创建“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三民”好班子创建活动,在全乡形成了“亲农”的工作作风,完善了“为民”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富民”的工作目标。

知识出处

湖南乡志

《湖南乡志》

出版者:湖南乡人民政府

本书对湖南乡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介绍,并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丁洪恩
相关人物
丁冬恩
相关人物
熊冬恩
相关人物
熊信华
相关人物
陈琳琅
相关人物
周建忠
相关人物
周智魁
相关人物
黄祥珍
相关人物
喻浩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湖南乡党委
相关机构
湖北村小学
相关机构
东乡化肥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临川市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