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山塘村民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430
颗粒名称: 第十三节 山塘村民委员会
分类号: D638
页数: 1
页码: 12
摘要: 位于乡东部平原地带。以境内瑶山、大塘自然村各取一字得名山塘。驻地大塘。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88户,1405人。耕地1392亩,现有410户,1362人,耕地1357亩,其中水田1315亩,旱地42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鹏溪乡,建国后属大塘乡。合作化时由瑶山、贯塘2个初级社转为瑶山、贯塘2个高级社。1958年成立山塘大队,1968年与大塘大队合并,称大塘大队。1982年2月复称山塘大队。1984年8月改名为山塘村民委员会。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杨爱高,村委会主任吴友章。
关键词: 山塘村 村民委员会

内容

位于乡东部平原地带。以境内瑶山、大塘自然村各取一字得名山塘。驻地大塘。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88户,1405人。耕地1392亩,现有410户,1362人,耕地1357亩,其中水田1315亩,旱地42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鹏溪乡,建国后属大塘乡。合作化时由瑶山、贯塘2个初级社转为瑶山、贯塘2个高级社。1958年成立山塘大队,1968年与大塘大队合并,称大塘大队。1982年2月复称山塘大队。1984年8月改名为山塘村民委员会。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杨爱高,村委会主任吴友章。
   大塘 在湖南(村)东南4公里田段中,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82户,420人。村内房屋排列成巷,原名大巷,1964年改称大塘。明弘治年间,丁姓由附近营坊丁家迁入。
   丁家 在湖南(村)东南3.5公里田段中,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38户,203人。丁氏由上顿渡韩坊丁家迁此,已14代。
   瑶山 在湖南(村)东南4.4公里临金公路东侧,有著名古建唐代石拱桥。《瑶山杨氏七修族谱》载,唐朝时杨氏由新淦县迁入。村东有山,山上烧窑,得名窑山,后易为瑶山。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168户,782人。

知识出处

湖南乡志

《湖南乡志》

出版者:湖南乡人民政府

本书对湖南乡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介绍,并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爱高
相关人物
吴友章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山塘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