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兰坊村民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湖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426
颗粒名称: 第十一节 兰坊村民委员会
分类号: D638
页数: 1
页码: 11
摘要: 位于乡中偏东部丘陵地带。驻兰坊得名。有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379户,1,824人。耕地2,224亩,现有547户,201人。耕地面积2001亩,其中水田1911亩,旱地90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鹏溪乡,建国后属大塘乡。合作化时由桥北、余坊、下谢、吴家、李家、涂家等6个初级社合并组成新塘高级社。1958年成立兰坊、塔峰两大队。1963年兰坊、塔峰两大队合并称新塘大队。1983年4月更名为兰坊大队。1984年8月改称兰坊村民委员会。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吴祥泽,村委会主任余浩芝。
关键词: 兰坊村 村民委员会

内容

位于乡中偏东部丘陵地带。驻兰坊得名。有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379户,1,824人。耕地2,224亩,现有547户,201人。耕地面积2001亩,其中水田1911亩,旱地90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夕属鹏溪乡,建国后属大塘乡。合作化时由桥北、余坊、下谢、吴家、李家、涂家等6个初级社合并组成新塘高级社。1958年成立兰坊、塔峰两大队。1963年兰坊、塔峰两大队合并称新塘大队。1983年4月更名为兰坊大队。1984年8月改称兰坊村民委员会。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吴祥泽,村委会主任余浩芝。
   兰坊 在湖南(村)东偏南3.7公里处。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161户,793人。兰氏先居得名(现兰氏没)。《鸿溪吴氏重修族谱》载,元泰安年间,吴季一由金溪苏蚯迁此。
   余坊 在湖南(村)东3.4公里小山下。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47户208人。明初,余氏由金溪县竹坊余家迁此。
   桥背 又名官塘谢家。在湖南(村)东2.8公里小山之南。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49户,255人。《官塘谢氏宗谱》载,元朝中期,谢登一由浙江迁此。村座鹿角桥后,故名桥背。
   后车 在湖南(村)东偏南4.1公里小山坡上。《清溪车氏重修族谱》载,元朝中期车千一由稠源迁此。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居16户,97人。村落前车之后,故名后车。
   前车 在湖南(村)东偏南4.4公里小山坡下。《清溪车氏重修族谱》载,车效一于明嘉靖年间由鹏溪车家迁此。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居13户66人。村处后车之前,故名前车。
   塔峰余家 在湖南(村)东偏南4.5公里小山。上地形似塔,故名塔峰。《塔峰余氏四修族谱》载,明成化年间,余仲达由金溪火源鹳塘迁入。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61户,232人。
   山背 村落小山之背后,故名山背。在湖南(村)东南4.5公里小山之南。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32户,173人。《始迁人1墓碑》考:徐七于宋朝时迁此。

知识出处

湖南乡志

《湖南乡志》

出版者:湖南乡人民政府

本书对湖南乡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介绍,并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阅读

相关人物

吴祥泽
相关人物
余浩芝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兰坊村民委员会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