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业余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唱凯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285
颗粒名称: 第四篇 业余教育
分类号: G40
页数: 2
页码: 285-286
摘要: 长期以来的封建统治,广大人民群众,绝大多数是文盲,明清世袭科举制度,只有少数贵族阶级,才有享受入学受教机会,民国时其虽废科举,创立新学制,举办了小、中、大学院校,并有公立私办,文教事业,较前发展,入学上输人数,仍属寥若晨星,所能进学就读者,亦多为地富豪绅儿女,一般贫困子女,也至多只能延师就学周年半载,就算了事,少有上学机会,难望深造。
关键词: 业余教育 唱凯镇

内容

长期以来的封建统治,广大人民群众,绝大多数是文盲,明清世袭科举制度,只有少数贵族阶级,才有享受入学受教机会,民国时其虽废科举,创立新学制,举办了小、中、大学院校,并有公立私办,文教事业,较前发展,入学上输人数,仍属寥若晨星,所能进学就读者,亦多为地富豪绅儿女,一般贫困子女,也至多只能延师就学周年半载,就算了事,少有上学机会,难望深造。
   “只见担箩借谷,未见担箩借字”,是历代以来农民对生活的追求,对读书人的厌弃,认为读书人是天生的,做官是祖宗的福荫,对一般平民,是无分的,只有世代相传,沦为文盲。“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既是当时农民的悲鸣自忏,又是对子女的鞭策鼓舞。
   民国19年(1929),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民众教育法,唱凯民众业余学校开始兴起。这些学校大都附设在各地小学内,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的“三余”时间开课,入学对象为17—50岁的失学男女群众。教授课目是识字、常识、算术(含珠算、笔算),乐歌(音乐),办学经费由公产租谷款内拨学员,学费全免(含书本费)。但由于经费难筹,时办时停,至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各种业余学校有名无实。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农村业余教育十分重视。从1953年胜利结束土改运动,各个生产队办起了冬学,推行速成识字法,结合宣传贯彻有关农业合作化方针政策,大力开展扫盲活动。当时县里每年拨给8千至1万元扫盲教育经费,不足部分由乡镇补上,村组则筹集灯油费,年终都要培训一次义务教师,义务教师享受村干部的相等待遇,学员每学一晚记2-3工分,规定脱盲人员必须会认会写1500个常用汉字。唱凯各村还组织儿童团识字队伍。在各交通道口指导过往人识字,对不接受识字的人不准通过。1956年改冬学为夜校,继续进行扫盲,以学政治为主,大部份时间,教师讲时事摘要,领导读报,以学政治,抓思想,搞批判为主,很少学文化 1955年,冬学转为民校,实行“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假”的原则,各校订出了学习制度和计划。乡队村间,重点成立扫盲班,重点班有唱凯、罗针、灵山何,各中心小学附设一班,如人烟较多村庄,另设一班共三十个班,学员总数为1,254名,订立学习制度,以晚上学习为主,有专职教师辅导,扫盲教师专责教学,学员不拘男女,年龄有四、五十岁的大娘和老伯。有的夜校设男女两班制,每逢星期一、三、五为男学员学习时间,二、四、六是女学员,星期日例假,上公社派人员定期督促检查,将单一的夜校课堂教学发展到组织中小学生“送字上门”、“包教保学”和村头村尾,集圩要道,挂上识字牌,出工休工,进圩出圩都要识字等多种形式,全镇出现了亲帮亲,邻帮邻,夫妻互问字,儿子教母亲的可喜景象,可以说是“凡有井水处,都有读书声”,大大加快了扫盲步伐,许多农民在夜校里面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成千上万不识字的青年男女,百分之五十以上能看报读书,在不断的苦钻和锻炼中,大部份成了能信任农村基层干部的业务水平。其后,农民业余夜校、渐渐松懈下去,处于有名无实状态,中间一般时间,时停时办。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民夜校被迫中断,1973年改为“四结合”(政治、文化、科技、军事”政治夜校,背毛主席语录。1978年全镇农民夜校复课。通过政府教育系统的“双线责任制”落实了“镇长包筹集资金,保办学条件,村委会主任包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包进得来留得住,校长包组织好师资,保教学质量;家长包送子女上学;属青壮年文盲的还要保证自己完成规定的发盲任务”的“四包四保”责任制,全面落实“两基”教育。1987年转为实用技术教育为主的文化技术学校。

知识出处

唱凯镇志

《唱凯镇志》

本书为唱凯镇志,分别在地理志、政治志、经济志、文卫志、教育志、社会志、方言志、人物志、志余等栏目介绍。

阅读

相关机构

国民政府
相关机构
教育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唱凯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