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唱凯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唱凯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27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唱凯中学
分类号: G40
页数: 1
页码: 278
摘要: 唱凯中学位于唱凯古港横周村,北距唱凯圩约二华里,邻乡云山、罗湖、华溪等地的高中及本镇的初中学生约1600余人,均入唱中学习。
关键词: 唱凯中学 临川第十一中

内容

唱凯中学位于唱凯古港横周村,北距唱凯圩约二华里,邻乡云山、罗湖、华溪等地的高中及本镇的初中学生约1600余人,均入唱中学习。
   1956年前唱凯没有开办中学,即使有少量高小毕业学生,需要去五十华里外的县城联中或上顿渡县中就读,往来极不方便。随着人民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人民子女要求文化的思想大有提高。1957年9月在唱凯党委关怀下,完小校长王治中同志着手筹办一个初中班,当时教师2人,学生52名,白手起家,并无校舍,只是附设在一座面积仅20立方米的小学之内。1958年由于形势发展,将古港塔溪周村旁的一座面积20余亩的荒山辟为校址(即现校址)另创新居,单独设校。建教室八个,共四栋,属砖木平房。当年秋,开设五个初中班,有学生260人,当时学生宿舍在横直周村民房里。教师由2人增到4人后又增至12人。1959年增为10个班,学生6000余人,学校发挥学生勤工俭学力量,共同建设学校,扩建了二层楼房一栋。1960年兴建合面楼房,共16个教室,有8个初中班,教师45人,学生410余人。1961年开设高中班,连同初中共18个班,学生9000余人,四年之内增加了20倍。高中班直到1963年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停办,高二拨上顿渡。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受到冲击,教学设施受到破坏,学校处于停滞状态。1968年以大队办中学,教师下放,唱凯中学仅留14人。1970年大搞“三不出”,小学生不出村、初中生不出大队,高中生不出公社,唱中又开始办高中。1973年片上各公社撤销了高中,古港开始成为片上完全中学,有教师56人,学生865人,随着形势的发展,教师、学生逐年累增。
   1976年拔乱反正,恢复高考,教育进入到正常状态。1979年冬,兴建四层教学大楼,面积2000平方米,学生达1500多名,教师93名。1982年止,学校共有教职员工84人,全校高中开10个班,初中有12个班,在校学生1736人,师生猛增,导致学校建设方面的迅速改变,教学质量大有提高。1983年有初中教室11班,学生800人,寄宿学生占75%,有高中教室10班,学生760人,寄宿占100%。唱凯中学的教师们在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输送了大量的合格人才。该校在全县中小学运动会上,连年荣获全县团体总分第二名,其中铅球、撑高、三级跳远曾破全县纪录,1976年铁饼投远破全省纪录。1977年恢复考试以来,输送学生136人升入大专院校、197人升入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建立了团委会,下设15个团支部,吸收青年学生186人光荣入团,培养了140名三好学生,还有2人曾光荣地出席了地区三好学生代表大会。
   2000年学校改名为临川第十一中,后改为临川树人外国语学校。

知识出处

唱凯镇志

《唱凯镇志》

本书为唱凯镇志,分别在地理志、政治志、经济志、文卫志、教育志、社会志、方言志、人物志、志余等栏目介绍。

阅读

相关机构

临川第十一中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临川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