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唱凯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260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C40
页数: 2
页码: 259-260
摘要: 私塾是旧时唱凯镇境内较普遍的办学形式,一般由村中少数的富裕户为首,邀集村中一些有条件的读书儿童,合众聘请教师设教,名叫私塾。也有少数富户,延师教授自己的儿女,也有地方较有声望的学者,自备教室,设馆教学、吸收年龄较大已有文化基础的富家子女入学,这叫私馆。其形式分为蒙馆和经馆。
关键词: 教育 唱凯镇

内容

唱凯自古文化鼎盛,学风淳郁,教育发达。
   私塾是旧时唱凯镇境内较普遍的办学形式,一般由村中少数的富裕户为首,邀集村中一些有条件的读书儿童,合众聘请教师设教,名叫私塾。也有少数富户,延师教授自己的儿女,也有地方较有声望的学者,自备教室,设馆教学、吸收年龄较大已有文化基础的富家子女入学,这叫私馆。其形式分为蒙馆和经馆。蒙馆为启蒙教育,多是一村一校、规模大小不一,大村多至20余人,小村少至6—7人,一班多级,以识字为主,招收7岁以上儿童就读,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言杂学》、《七言杂字》等。三年左右完成识字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是个别面授,熟读、背诵,对写字教学十分重视,学生每天习写大字、小字,字迹必须端正,否则打手心。经馆,又称馔馆,比蒙馆高一级,招收富家子弟为多,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左传》、《国策》,也学《史记》、《资治通鉴》、《鉴略》等史书。经馆教师必须开讲(对学习内容进行讲解),要教学生习作诗文、对对联。
   塾师,多是未中举的生员(秀才),也有未曾进学(院试录取入儒学习称为进学)的童生或个别举人。私塾这一办学形式,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其中以万文藻先生主办的钟桥私馆称著。民国24年(1935),唱凯奉令推行保学制度,停办私馆,以保设校,实施“政教合一”。民国30年,推行国民教育制度,强调普及初小义务教育,唱凯创办了第一所万寿宫小学,由古港官绅周化夷任校长,李井泉同志的父亲清云老先生曾在此任教多年。但由于农民贫困,多数适龄儿童,无力上学,有的三代未进书院门,只字不识,有的念周年半截也就算了,识字不多。受教育者多属富家子女,上小学的要进县、上中学的要赴省,上大学的、要进京。效果不明显,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30%。
   在积极提倡新学制普及小学教育的体制下,乡有中心学,村有保学。但大部份保学是“门虽设面常关”,教师拿不到工资,怠于职责,学生读不到书,旷而不学,每学期教师领工资,要求于当地保甲长摊派,应酬得当,也只能得到八扣工资,每学期县文教科照章定期检查教学成绩,亦只是按应酬奉迎厚薄而核级定等,因此,保学形成了农民的负担,而不是为教学服务。唱凯小学是县办国民中心小学,长期都是七至八名教师,学生200余人上下,竟成了滞步不前的惯例!农村文盲半文盲,只有逐年上升,较为僻远的小村,竟有祖孙三代,没有进过书院门。
   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唱凯的教育事业也不断得到发展,大部分村庄都创办了小学校。唱凯小学改为区中心小学,只有少数偏远小村的私塾存在。1953年贯彻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民办小学大量兴起,各小乡全面发展开扫盲运动,村村成立扫盲识字班。1957年唱凯创办了一所古港农中、唱凯中学唱凯区中心小学,1958年古港农中转迁桥头黄村,相继成立华南农中。1962年贯彻“整顿、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农中停办、华南农中转为“华南中学”。1967年造反派大势伸张,学校无法上课。1968年成立文攻武卫指挥部和小学革委会,学校行政干部和教师被冲击,受迫害。中小学行政权分别由公社党委和大队支部、管委会掌握:1969年各小社公办小学附设初中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国家重视教育质量,狠抓人才开发,不断充实师资。唱凯的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各社小学附设初中班停办,一些小村学校也合并了。1978年改革招生制度,实行择优录取。1983年普及小学教育,7—11岁儿童95.3%上了学,经省教育部查审,批准为无盲社。2008年底有村级完小19所学生5000余人,全镇在职、退休、退养小学教师共350余人。现有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9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1人,中学一级教师63人,在校初中生学生2253人。

知识出处

唱凯镇志

《唱凯镇志》

本书为唱凯镇志,分别在地理志、政治志、经济志、文卫志、教育志、社会志、方言志、人物志、志余等栏目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唱凯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