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街道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唱凯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22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街道建设
分类号:
F5
页数:
2
页码:
215-216
摘要:
唱凯圩最早街道在茅家洲近傍(唱凯圩东半里许),名茅店,于宋、大观(1107—1110)年间遭洪灾,西迁至傅家井一带。今名老街,已无市场。
关键词:
街道建设
唱凯镇
内容
唱凯圩最早街道在茅家洲近傍(唱凯圩东半里许),名茅店,于宋、大观(1107—1110)年间遭洪灾,西迁至傅家井一带。今名老街,已无市场。
唱凯圩有一条大街,两条小街。大街位于市集中心,东起老街北口,西接公路,街道长200米。旧时有南货、布店、药店、铁店、米店、茶店、酒坊、油坊、染坊、饮食店等二十余家较有名声独家经营商号,街道宽3米,石块铺面。小街有畅子街(位于大街南)、兴隆街(位于大街中心北),另有鱼街(位于大街南),已于1978年堵塞。这些小街多为摊贩市场。戏台下,是本圩杂物交易集中地,另有谷庄(胡家门前)、柴厂(老街口)、牛厂(老街南口头)、芝麻厂、芋头厂(位于大街南)等土产市场。
建国后,各行业经改造参加了集体经营,组成各行业的合作社,街道铺面整饰一新,供销社、合作商店,手工业梳篦、理发、木器、缝纫等生产合作社,先后于大街中心兴建起门市部,1958年街道更经加宽平直,大街马路口头,形成合面街道。东西长250米,现街面宽8米,机车可通行。公路东西两侧,较大建筑物有医院,行管所、木材门市部,供销仓库和门市面部、药店、税务所、车站、加工厂、饭店、银行、影院、和乡政府等机关单位。
1982年唱凯镇被列为全国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以来,街道建设日新月异。经过十多年建设,镇区面积已扩展到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人,初步形成了五条街道的“井”字型框架格局。以唱凯集贸市场和商城为龙头,集布匹、服装、家俱、鞋帽、副食品、建材、粮油等专业市场为一体的市场体系已具雏形。唱凯小城镇建设,通过各种渠道投资80余万元,实施城镇街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行街”体闲广场的建成为居民休闲、娱乐、健身提供了好去处,已初步形成现代化小城镇规模。街道建设以昌抚公路为主线,向东扩展,已建成“井”字形南北向直街2条,东西向横街7条。主街昌抚大道命名“井泉大道”,全长2.5公里;另一条直街全长约一公里;通向李井泉家乡的一条横街全长1.5公里。主街宽30米,另外4条街宽20米以上。
知识出处
《唱凯镇志》
本书为唱凯镇志,分别在地理志、政治志、经济志、文卫志、教育志、社会志、方言志、人物志、志余等栏目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唱凯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