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社办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唱凯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18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社办企业
分类号:
C912.21
页数:
5
页码:
182-168
摘要:
1954年合作化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唱凯圩几家个体经营的铁店,全部纳入合作小组,于1955年转为铁器合作社,出产农具和生活用具,1958年改为合作工厂,大闹纲铁时,大搞技术革新,制造小型农机,1964年改为农机修造厂,社教时,厂子下马,人员解散,机厂停办。
关键词:
社办企业
唱凯镇
内容
第一节 农机站 1954年合作化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唱凯圩几家个体经营的铁店,全部纳入合作小组,于1955年转为铁器合作社,出产农具和生活用具,1958年改为合作工厂,大闹纲铁时,大搞技术革新,制造小型农机,1964年改为农机修造厂,社教时,厂子下马,人员解散,机厂停办。1969年与华溪拖拉机站合并,厂址设在江山,1973年与华溪公社分开,1974年配备了重型机床和一般的机械设备,在不断充实提高下,大力革新创造,已能翻造各类型农机产品,并逐步大量投产,1978年年产总值近8万元(包括产销加工)。
全厂设有三个车间(翻沙车间、钳工车间、锻工车间),一个机耕班。共有干部职工91人,设厂长、会计、保管、技术指导,机务。销售量(1979—1981年):1979年为20万元,1980年为21万元;1981年为23.3万元。
1959年革新草袋机;1970年革新钢管犁,年产一万余元;1974年设制落地车床,年产值近二万元;1977年革新榨粉机,年产值一万余元;1979年设置(3号)米斗总产值4.5万元;1981年革新钩※两用耙,铁糙耙,年产值1.4万元;1981年发明龙门机锯,除向外加工外,每年厂内呆节省锯工工资2,000元。
(三)农机厂机械设置 (四)农机产品 第二节 木器厂 唱凯手工业,有悠久的传统历史,泥木工人,梳篾业是历代闻名的手工艺。解放前,织土布、榨油、酿酒、染布、打铁、缝纫是本地传统早、名声高的手工业。支、熊、北保十余村、皆为我地传统工艺土布生产基地,横直两周的榨油坊,也是素享盛名。这些手工业劳动人民、饱受旧社会政府的敲诈勒索,开铺设店的人,难以展开营业,大部分手工业工人、特别是泥木工、都要投靠老板和小包头受雇用得点工资,因此长期以来,工商业都是一片萧条景象,工人生活,做两天坐三天,缺衣缺食,受尽苦难。
解放后,手工业得到不断发展,纷纷走社会主义道路,各行各业投入了联营或改业、手工业者、商业人员成为集体工业的从业人员或集体商业的营业员。
唱凯木器厂成立于1953年5月,当时名为木器、农具生产合作小组,职工7人。同年10月转为农具、木器生产合作社,有职工15人,由县手工业联社领导,1966年8月下放本公社接管,1974年元月由县手管局接管了一年。1975年元月又下放到公社接管,厂名为唱凯公社农具制造厂,职工28人,历年负责人黄友卿。
营业项目:农具、木器、家具等木制品的制造和修理,并附设油漆组。
木器厂于1966年修建专用门市铺面两个,有砖木结构办公楼房一座,厂内有面积近20平方作业用房,用地面积425平方米。1971年附设了照像行业,1980年增设了印刷行业。1983年开设了一个南货小商店。
历年经营产值 第三节 社办综合加工厂 唱凯综合加工厂,以油料加工为主,制面次之。1949年唱凯解放,就成了塔溪加工厂以榨油为主,有木榨筒18个,由周若生负责,职工40人,厂址设直周村湖家山。1954年该厂全部解散、榨油事业未停、变为个体经营,为时两年。1956年,恢复加工厂组织,负贵人王仁昌,生产了两年。1958年,改为唱凯公社加工厂,仍以榨油为主,厂址仍设在直周村北湖家山。1961年与发电站合并,厂址改迁东桥村前水电站内,除榨油外,增设粮食加工、熊顺发为厂长,有职工36人。1964年拆迁唱凯圩南的公路旁旷地新建厂房,并扩建拉面厂房一幢,随着形势的发展,厂内为适应需要,增设加工粮食、打铁、发电、扎花、榨油、养猪,厂长周余昌、职工23人。1970年,拆开打铁、停办粮食加工、增设拉面,做糕饼,改名为唱凯公社综合加工厂、厂长张启良,1974年更换为陈全生。1977年改由李思泉担任厂长。后因市场经济的发展淘汰倒闭。
主要的机械设施有:公社调拨80匹马力柴油机一台。1975年购制的扎棉花机六台。1976年购制130平底木梓扎子机一台,1976年购制20匹马力柴油机一台。1977年购制磨粉机一台。1979年30瓩发电机一台。1979年购买滤油机一台。1981年至1982年共购制新式榨油机六台。
第四节 预制厂 该厂是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和建房的需要,于1981年5月成立的,厂址位居江山,有职工5人,其中技术员一人,实行经济单独核算。
生产产品:主要有空心板,各式花板,水管,渡糟、农用民房建筑檩条、楼楞、楼板等水泥结构。
第五节 社办砖瓦 石灰窑 为了顺应形势,方便群众,扩大烧砖烧瓦,烧石灰生产事业,1965年将原北保联力,砖瓦厂并入社办砖瓦厂,1969年规划将泉湖石灰窑并归社办、厂址设在江山,、为第一砖瓦厂、西艾为第二砖瓦厂、一厂所需烧砖烧瓦原料,经商得江山大队同意,在该大队第一、三两个生产队里,选用适用土质、以钱购买。烧砖燃料,大部份由县煤炭公司计划供应。至于烧石灰原料——石灰石、本地缺乏,是向浙江省江山县何家公社“五七”综合厂、上饶采矿石厂、玉山石厂,宜春东风采石厂等地购买的。生产石灰自产自销,大部分以支农为主。
第六节 草袋厂 1956年成立,开始设在县防风站内,距邹扬湾一公里许,1962年迁往观前大队黄头户村,租用民房,1968年迁至社办农具站内,又于1970年搬移唱凯大礼堂,1973年在艾巷大队艾家山地方、新建一幢平房为厂址。每年定额供应防洪草袋三万只。
草袋厂在公社化初期、由公社按分配任务向所属各大队征购稻草和加工费,组织妇女职工,织成成品于春汛前、分配给各大队,以备防汛、1980年后,由公社派购稻草,按田亩任务分配到户,于春汛前由社员交付成本和加工费,自购自备。该厂设厂长,会计、保管员各一人,职工24人。内配有草绳机12台,织草袋机12台。
第七节 梳篦合作社 梳篦社梳篦事业,是唱凯享有盛名的工艺产品,产地肖公渡地方,有“肖公省”之称。境内肖公渡地方,人民多以操作梳篦专业为生,竹篦有花齿、套花、金花三种,采用毛竹、生漆、塑料片、棉沙等原料,用手工精制而成。竹篦是历史传统产品,使用方便,经久耐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1957年成立唱凯梳篦合作社、社址设在唱凯街,生产工人,全是肖公波(姜吴陈黄)四姓社员,当时实际生产人员有31人,分为三个生产小组,每组设组长一人,具体领导生产,社内设主任、副主任、会计,管理员、炊事员各一人。
销售除本省各地外,还远销云南、贵州等省,1975年间,越南向我国云南省进口梳篦、销售最高量达24万多张,越南战争事起,销路停滞,每年销售量降低为14万事张。
知识出处
《唱凯镇志》
本书为唱凯镇志,分别在地理志、政治志、经济志、文卫志、教育志、社会志、方言志、人物志、志余等栏目介绍。
阅读
相关机构
人民公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唱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