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唱凯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18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水利
分类号: TV7
页数: 3
页码: 178-180
摘要: 1954年,轰轰烈烈展开了农田水利建设,1958年大面积实行了灌溉自流,建有两条干渠,排涝站两座,电力排灌站19座,1976年大搞高标准园田化时,土地进一步得到平整调直,渠道河堤逐年加固,花洲、万年、艾巷、观前局部水源困难地区,建有抽水机站,东湖低洼地带,建有排灌站,境内已基本消除了旱涝的严重威胁。
关键词: 水利 水电站工程

内容

1954年,轰轰烈烈展开了农田水利建设,1958年大面积实行了灌溉自流,建有两条干渠,排涝站两座,电力排灌站19座,1976年大搞高标准园田化时,土地进一步得到平整调直,渠道河堤逐年加固,花洲、万年、艾巷、观前局部水源困难地区,建有抽水机站,东湖低洼地带,建有排灌站,境内已基本消除了旱涝的严重威胁。
   唱凯境内建有电力排灌装机20台,动力提灌装机58台,防洪圩堤4条,全长16公里,干渠长12.5公里,干渠水闸有华溪水闸,西泉联营水闸,分渠有北保、菜家、仓下、下易、嵇家、大华山、万年等水闸,贮水库一个。自流灌溉面积为26,007亩(其中花田水库灌溉面积1,950亩),抽水灌溉面积为6,982亩。水稻田自流灌溉面积为100%。
   第一节 灌溉工程 境内最主要的灌溉工程是金临渠。
   金临渠是1957年7月6日动工兴建,次年3月11日竣工。水渠南起金溪县疏山千斤岭,北至罗针镇城前村,途经湖南乡全境,无坝引24—32立方米/秒的抚河水刀渠。整个工程有较大建筑物236座,疏山进水闸单孔宽3.3米,共3孔。渠道总长328.91公里,其中主干渠1条,长35公里,从渠首到罗湖镇铁保闸止。干渠4条,共长45.2公里。支渠9条共长67.8公里,斗渠132条,共长190.8公里,境内还有下马山节制闸、临川渡槽(春光村)、瑶溪洲水闸,千金坡倒洪管等。有效灌溉面积达17.14万亩(其中临川区近14万亩)。1956年实地勘测,1957年设计并破土动工。参加建设人员3.2万人,共完成土方304万立米,石方6.3万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4873立方米,国家投资234.8万元。开工始建时取各临川渠。因渠水流经金(溪)临(川)二县,峻工放水时改名为金临渠。
   第二节 提水工程 过去唱凯农民提水工具使用最广泛的是水车。手搅水车每天可提水灌田5亩以上,脚踏水车每天可提水灌田8亩以上。牛拉水车较大,每天可提水灌田15—20亩。水车在境内田野几乎处处可见,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工具之一,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若要谷,车上哭,足见其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水车,又称龙骨车,长3—4米,由一个木制渡水槽,两个木转轴轮,99节龙骨和99块刮水板联接而成。金临渠建成后,水车逐渐淘汰。
   新中国成立以后,境内建有电力排灌装机20台,动力提灌装机58台。
   东湖电灌站 位于唱凯镇东湖村,1969年7月13日兴建,引湖水灌田,装机1台,55瓩,扬程5.5米,流量0.56立方米/秒,设计受益面积2800亩,达到受益面积2100亩。
   西泉电排站 位于唱凯镇东湖村,以附近有西阳王家和泉湖刘(村)各取首字得名,1978年开工,1979年7月建成,排内涝,装机4台,620瓩,扬程4米,流量7.6立方米/秒,受益面积3000亩。
   蔡家电灌站 位于唱凯镇蔡家村,1969年4月开工,1970年4月建成,引内湖水灌田,装机1台,55瓩,扬程5.6米,流量0.583立方米/秒,设计受益面积1565亩,达到受益面积1500亩。
   修亭岗二级电灌站 位于唱凯镇修亭岗,1978年建成,引云山河一级站水灌田,装机1台,55瓩,扬程12米,纯灌面积1100亩。
   修亭岗一级电灌站 位于唱凯镇万年村,1978年建成,引云山河水灌田,装机1台,55瓩,扬程12.4米,实受益面积2060亩。
   墚头傅电灌站 位于唱凯镇万年墚头傅村,1981年开工,1983年5月建成,提云山河水灌田,装机1台,55瓩,受益面积1200亩。
   艾巷电灌站 位于唱凯镇艾巷村桥头黄家,1978年开工,1979年4月建成,引金临渠水灌田,装机1台,55瓩,扬程7米,设计受益面积2000亩,达到受益面积2000亩。
   第三节 蓄水工程 唱凯蓄水工程主要是水塘、水井、低洼的沟渠及中、小型水库。解放前的一些水塘质量都很差,没有溢洪道,多是属于临时性的蓄水池坝。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大农民在原有基础上扩建山塘水库,挖沟筑渠,改善灌溉条件。解放初以防洪工程建为主,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后以兴建水库为重点。境内的水库主要有花田水库(灌溉面积1,950亩)。
   泉湖联圩闸 位于唱凯镇东湖村镜内的唱凯圩堤上。闸近泉湖刘自然村得名。重力混凝土拱型,长10米,宽2.4米,高4米,3孔,3台手摇启闭机,泄洪流量25.8立方米/秒。1954年9月建成,1984年加固接长10米。
   唱凯镇境内水闸设施 第四节 防洪工程 抚河贯流本镇境内,防洪为本镇历届政府之要务。民国24年(1935年)12月27日根据第七行政局“全面整治沿河堤圩,重点兴建抗旱工程”的命令,从民国25年开始培修圩堤。但这些圩堤多数为砂基,堤身高度与断面比不够,隐患险情多。汛期渗漏泡泉严重,外坡堤岸迎流顶冲,河岸陡峭,抗洪能力差。
   解放后,人民政府把兴建维修防洪工程列入水利建设的重要项目。1958年在重点新建蓄水工程的同时,将原有圩堤培修加固,联圩建闸,缩短堤线。
   唱凯堤 位于抚河中下游,堤长82公里,堤坝宽10米。堤内有唱凯、湖南、罗湖、罗针、云山5个乡镇,保护田地13万亩,保护人口14.5万人,主要防患抚河中游和东乡河下游的洪水。堤基为砂卵层,泡泉较多,易溃决成灾。1989年至1997年组织沿堤受益群众多次进行大型维修加固,总投资2044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376。2万),完成圩堤固脚护坡21处,改建涵闸47座,新建防洪亭25个,锥探灌浆堤长15公里。1998年6月,抚河洪水猛涨,堤坝多处出现险情,周博巷堤一度洪水漫过堤顶。是年冬,对该堤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设计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总投资6384万元(其中自筹3296万元),完成险段加固51处,堤脚加固14.34公里,护坡5.38公里,加高加固堤身55公里,维修涵闸96座,新建防洪亭40个,锥探灌浆堤长25公里,混凝土浇筑1.3万立方米,总使用土方、石方210万立方米,投劳86.6万个,至2004年竣工。
   1982年6月18日凌晨2点25分,华溪堤塅决口,6时许,决口洪峰直搏唱凯心腹,水势沿公路直下,10时左右,吞没整个地区,灵山堤岸内部,却是一片汪洋。下午4时,罗针公社城前堤决,26日始告退落。
   唱凯公社人武部何其棠同志,在带病苦战五昼夜中,连续下水亲自带领水手堵塞险段漏洞三处,抢救危困群众数百人的生命,猪牛、杉木、财物等无法统计的人民财产,县人武部根据具体事实,荣获三等功。
   唱凯公社灵山大队党支部何金良从6月18日到23日,带病冒雨率领全大队群众,紧接着加固了两华里的险段,全用草袋泥土肩挑背负叠垒成墙,保证了围堤未受陷缺,还带领几十条渔船,先后救出了群众五千多人,运送粮食饼干八千多斤。受到极大表彰。

知识出处

唱凯镇志

《唱凯镇志》

本书为唱凯镇志,分别在地理志、政治志、经济志、文卫志、教育志、社会志、方言志、人物志、志余等栏目介绍。

阅读

相关机构

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唱凯公社人武部
相关机构
县人武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金溪县
相关地名
罗针镇
相关地名
湖南乡
相关地名
罗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