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植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唱凯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11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种植历史
分类号: S5
页数: 2
页码: 147-148
摘要: 1978年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革“左”的错误思想,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区内水稻生产迅速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出现大幅增长。1990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
关键词: 农作物 种植历史

内容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就已有栽种,到公元前1766-1123年的殷商时代,水稻在当时农业生产中就占有一定的地位,从公元前1122年的周代开始,到公元前一、二世纪的一千多年间,水稻生产就有更大的发展,并且奠定了南方广大水稻区的基础。对于水稻的种类,《记胜之书》里明确区别了稗稻和秋稻(即粳稻和糯稻)。三国时的《能雅》里,首次出现了“灿字”,可知那时就已经有了籼稻。西晋人写的《广志》里记录了13个不同的水稻品种,有些还载明了不同的播种和收获期,《天工开物》一书还记载了江西地区小暑节前即成熟的早粳热种“敖公饥”“喉下急”,有米质好、色纯白,谷壳薄,呈金黄色的糯稻“金包银”等。到了十八世纪的清代,水稻生产就有了更大的发展,所以延到现在,水稻生产在我国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国农民在向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培育了数目繁多的适合各种自然条件的品种,使水稻栽培有着广泛的分布。
   新中国成立后,战祸平息,人民居乐业,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十分重视水稻生产,广泛发动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的耕作栽培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使境内的水稻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建国后近60年中,唱凯镇境内水稻生产经历了1950-1957年的发展,1958年的挫折,1962-1965年的调整,1966-1977年的徘徊滞缓,1978-1991年的振兴,1992-2003年的稳中有退,2004年—2008年突飞猛进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7年),评选推广农家良种,推行“三变”(一季变双季、中稻变早稻、旱地变水田),改革耕作制度、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推动了境内水稻生产发展。
   第二阶段(1958-1962年),在“大跃进”口号下,农村刮起了“共产风”、“浮夸风”,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违背科学推广过早播种、高度密植,造成减产欠收。
   第三阶段1962年9月党中央召开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人民公社60条”,确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农业技术推行土、肥、水、种、密、保、管“农业八字宪法”增产措施,做到翻田、播种、插秧、耕禾、收割五个适时,深耕、搭配品种、密植、施肥、灌溉五个合理,引进试种,示范推广耐肥、抗倒、高产的矮杆良种,水稻面积和产量得到迅速恢复。
   第四阶段(1966-1977年),受文革极左路线影响,农村刮起“共产风”,取消社员自留地,割资本主义尾巴,使境内水稻种植面积出现徘徊,处于滞缓状态。
   第五阶段1978年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革“左”的错误思想,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区内水稻生产迅速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出现大幅增长。1990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市场粮价下跌出现卖粮难,农业增长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区内着力改革耕作制度,调整种植业结构压缩水稻种植,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大力推广杂交水稻,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农田化学除草、薄露灌溉、塑盘育秧抛栽等行之有效的增产技术,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由于增产速度快,新建仓库不及,仓库容易饱和,在1984年—1985年之间曾一度出现农民卖粮难的局面。
   第六阶段 经过几年振兴,境内水稻生产稳定发展。亩产量除1998年因水灾有所降低外,一般都在377-422.9公斤之间。但到了新千年前后,由于农民负担重,得不偿失,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田改种经济作物、挖田养鱼、种菜种花,甚至栽上水果树,有不少良田抛荒无人耕种,粮食减产不少。
   第七阶段 2003年至2008年通过税费改革,多予少取惠农政策落实兑现,免征农业税、种粮、栽培良种、购买农机、化肥、生产资料给补贴,重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亩产超双千的农户村村都有。

知识出处

唱凯镇志

《唱凯镇志》

本书为唱凯镇志,分别在地理志、政治志、经济志、文卫志、教育志、社会志、方言志、人物志、志余等栏目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唱凯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