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社团司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唱凯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1038
颗粒名称: 第四篇 社团司法
分类号: E12
页数: 11
页码: 114-124
摘要: 1925年(民国十四年),下游村青年学生游文藻深受革命熏染,积极投身地下活动。在游文藻同志积极带动下,唱凯部分进步青年黄纪科、邱明发、游文彬、周水常等人成立了临川第一个北乡工农青年“利政团”第一支队。司令部设在万寿宫(现在中心小学所在地),下游村是据点,罗汉庙是联络所(已拆废),并多次在唱凯老街天主堂开过会。他们经常风里来,雨里去,日散夜集,进行“打富济贫”活动,到处散发“打土豪分田地”标语口号。并暗中勒令周庶饮、周化夷要交缴枪枝二十支,街上几家大商号杨德大、华顺昌限期要缴银圆二百块,筹作工农组织活动经费。
关键词: 唱凯镇 社团司法

内容

第—章 社团 第一节 工农青年“利政团” 1925年(民国十四年),下游村青年学生游文藻深受革命熏染,积极投身地下活动。在游文藻同志积极带动下,唱凯部分进步青年黄纪科、邱明发、游文彬、周水常等人成立了临川第一个北乡工农青年“利政团”第一支队。司令部设在万寿宫(现在中心小学所在地),下游村是据点,罗汉庙是联络所(已拆废),并多次在唱凯老街天主堂开过会。他们经常风里来,雨里去,日散夜集,进行“打富济贫”活动,到处散发“打土豪分田地”标语口号。并暗中勒令周庶饮、周化夷要交缴枪枝二十支,街上几家大商号杨德大、华顺昌限期要缴银圆二百块,筹作工农组织活动经费。
   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朱总司令路过唱凯圩南进时路过唱凯,曾下榻万寿宫。受到唱凯工农领导游文藻等同志的热烈欢迎。席间朱总司令讲了“江西是个好地方,千万不能丢”的勉言,给唱凯“利政团”极大的彭舞和支持。使这支工农武装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成长,并曾参加抚州市示威游行,手持大刀长矛,大喊革命口号,捣扰旧县政府。当局受到震惊,出动武装,长期进行查捕镇压,迫使唱凯利政团无法安身。是年秋,游文藻离妻别子,远赴闽省边境,不幸途中遇害,黄纪科相继殉难,游文彬思想动摇,邱明发弃甲归田。工农青年“利政团”不宣而散。
   1926年(民国十五年)唱凯工农协会组织成员: 游文藻 特派员 下游村人 邱明发 农会主席 河上前周人 黄纪科 书记 磨下黄村人 万文藻 地下党员 罗针浒邓人 姜渭川 地下党员 罗针鹏坊人 熊会生 工农青年“利政团团员” 北山熊村人 周水常 利政团团员 唱凯老街人 陈善云 地下党员 唱凯上陈人 万芬 地下党员 江上万村人 第二节 农民协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农村以贫农,下中农为主要依靠对象,1950年1月县农民协会成立,接着,区、乡、也相继成立农民协会。以村或几个村为单位成立农协分会。乡农协主席为半脱产干部,分会主席不脱产干部。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以后,农协组织自然取消。1964—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公社又设立贫协组织,由一名党委副书记兼任贫协主席。“文化大革命”中贫协组织解体。
   农民协会的主要活动是,发动和组织农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进行“双减”政策的宣传教育,1950年底,本乡90%的村开展了“双减”运动,减退稻田租息30余万斤。接着又进行土地改革政策的宣传教育,农民进一步被发动起来,斗地主,分田地,情绪高涨,热火朝天。当时,各乡农民协会行使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农民协会成立为最高权力机关。随着社会主义和建设的发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地方最高权力,农民协会停止活动。
   1967年在“重新组织阶级队伍”的口号下,公社和各大队分别建立了贫下中农协地筹备委员会,1974年正式建立公社、大队贫下中农协会,生产队建立贫协小组,在“左”倾思想影响下,贫下中农协会改称贫下中农管理小组,贫宣队,进驻机关、工厂、商店、学校、医院。
   第三节 妇联 一、组织治革 民国15年(1926)12年临川县妇女解放协会成立,唱凯地区当时也成立妇女协会。发动妇女剪发、放脚,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提出“反对蓄婢纳妾,实行一夫一妻制”,反对“打骂童养媳”等口号。
   民国1929年1月起,临川县全县相继建立县、区、乡、保妇女队,组织妇女开展抗日支前活动。
   1952年,唱凯成立妇代会,设置专职妇女干部。
   1953年,妇联组织开始建立,设专职妇联主任1人(半脱产),1956年各乡妇联主任脱产专职干部,高级社设妇女主任1人,为误工记工干部。1958年为湖南人民公社妇女联合会,各生产大队成立妇代会,有一名专职妇代主任,实行误工补贴,生产队建立妇代小组。“文化大革命“初期,各级妇女组织瘫痪, 1957年,唱凯民主妇女联合会改名为妇女联合会。
   1973年,恢复唱凯妇女联合会。
   大队一级妇女组织从高级社开始便有妇女主任一直到现在。生产队建成妇联分会,生产队设妇女代表1人。
   二、主要活动 1951年,唱凯地区的妇女协会动员妇女送夫送子参加志愿军、写慰问信、送慰问品,并捐献钱物购买飞机、大炮抗美援朝。
   1953年3月,开展“贯彻婚姻法运动月”活动,有力地打击了封建买卖婚姻关系,“男尊女卑”的夫权思想受到严重批评。
   1954年,妇女走出家庭,参加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妇女识书班和妇女读报组,开展扫除文盲活动。
   1957年,积极开展“双勤”(勤俭建国、勤俭持家)活动,大搞家庭副业生产。
   1961年开展“百队、千组、一户一能、三户一巧”劳动大竞争。
   1973年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反对早婚早育和多胎生育。
   1978年开展“三八”红旗手(集体)竞赛活动。
   1987年,号召妇女学习致富技术发展庭院经济。
   1989年开展“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竞赛活动。
   第四节 共青团 一、组织机构 唱凯地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始建于1953年,当时,每个乡都成立一个团支部,支部书记不脱产。1958年公社化以后,成立团委会。大队一级在合作化前期为团小组,后期为团支部。公社化以后大队成立团总支,1983年后改为团支部、生产队一级成立成立团小组。
   195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
   “文化大革命”期间,团委会一度并入公社革命委员会,组织瘫痪,1973年1月,唱凯公社召开了全公社第十届团员代表会,恢复了团委会。
   二、主要活动 上世纪50年代,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组织团员和青年参加反霸反腐斗争,同时发动团员青年带头学文化,扫除文盲。
   1957年以来,动员广大团员和青年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上世纪60年代,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
   “文化大革命”期间,团组织活动一度中断,1978年以后恢复团组织活动,发动团员青年深入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
   1978年至1989年先后开展了“四好团支部”、“五好青年”、“红旗单位”、“青年标兵”和“新长征突击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第五节 少先队 一、组织机构 1950年,唱凯地区各小学开始建立少年儿童队。
   1953年6月后,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一般完全小学设少先队大队部,班设少先队中队,下设小队,小队设少年委员,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
   1965年,全乡少先队员占适龄儿童的90%。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少先队组织为红小兵组织取代。
   1977年,唱凯恢复少先队。
   2009年,全镇有队员3000余人,占适龄儿童100%,辅导员19人。
   二、主要活动 1951年,境内各小学少先队组织开展了捐献飞机大炮,慰问军烈属等活动,进行“三爱”(爱劳动、爱集体、爱祖国)的教育。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展学雷锋活动,全镇涌现出许多做好事不留名的“小雷锋”。八十年代开展了“红领巾,我爱你”、“争当红花少年”、“祖国,我爱你”、“奔向2000年”等队日活动。
   第六节 工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抚州镇举行全县首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成立临川县总工会。基层工会组织由各学校,工矿企业单位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相继建立。
   唱凯在1958年成立了教育工会和建筑工程队工会,“文革”时期停止一切活动,至1979年“文革”结束才恢复了工会组织。唱凯镇工会组织是在2005年组建的,有专职工会主席1人。
   唱凯工会为农民工维权34起 随着在外务工人员逐年增加,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临川区唱凯镇工会建立起辖区在外农民工劳模档案和特困职工档案,并加大维权力度。截至目前,该镇工会共为农民工维权34起。
   今年5月,该镇上游村村民游长哗在浙江打工,发生工伤事故,不但医药费未得,还被老板炒了鱿鱼。了解情况后,镇工会立即派出了2名工作人员与游长哗一起前往浙江。几经周折后,厂方终于赔付了全部医药费用,还补发了游长哗受伤期间的部分工资。9月份,农民工许某找到镇工会,称自己在福建一家工地承包了一套房屋的外墙油漆业务,老板克扣了自己的工程承包款。镇工会立即与对方取得了联系,迫于压力,老板还清了许某3000多元工程承包款。
   第七节 反动会道门 民国时期的反动会道门民国时期唱凯地方的反动地道门以“青帮”最为猖獗,次为同善社、一贯道。
   “青帮” 全属于下层阶级的兄弟结伙派,有一套“共存”的道义清规,多属凶棍无奈之徒,结帮合伙,在当地纵操打,杀、抢、活动,专门从一事敲诈勒索,垄断地方烟、赌、嫖、邪行,直接影响地方治安,干扰地方政权。这派黑势力,横串到相邻圩镇,人数最多时期发展到二十余人,唱凯是青帮策源地,头目付会生独霸着北乡四圩。
   同善社 一贯道,属于地方上层阶级的派性组织,人数较少,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同善社的2人,一贯道的1人,他们无宗派活动。
   唱凯解放后,这些邪门歪道的头目受到镇压,派性彻底受到清除。
   第二章 公安司法 第一节 公安 明、清时期,县公署设典史,管理社会治安,并设巡检司。
   民国时期,县设警察署,后改为公安局和警察局。
   民国35年,县警察局增设罗湖警察所(同年2月迁驻流坊)。
   罗湖警察所对唱凯境内的抢劫案、赌场等例行公事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乡公所还专设户籍干事。民国36年每季清查一次户籍,并核实和补发身份证。
   1951年,成立群众性的治安保卫委员会和治安小组,配合县公安局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6年3月至1959年4月,在境内开展“肃反运动”。
   1981年在境内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治安联防,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杀人、抢劫、强奸、爆炸等现行犯罪分子。
   从1983年8月17日零时开始,在境内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战役,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
   1989年11月11日开始,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扫除“六害”的专项斗争,净化了社会风气。
   枪支管理建国初期,县公安部门即已收缴流散在社会上的枪枝统一管理。1973年又在境内进行了一次清理收缴,唱凯派出所成立后开展了“收枪治爆”专项行动,凡是单管或双管猎枪和鸟铳及使用火药子弹等必须进行了申请登记,由单位转公安机关批准发给《猎枪证》。
   特种营业管理为维护社会治安,预防犯罪,对工商服务行业容易被犯罪分子用以藏身的场所,如旧货业、修理业、饭店等地方列为特种行业管理。
   户口管理 民国期间,本乡实行保甲制度,将编组保甲与登记户口同时进行,其编制为每10户为1甲,10甲为1保,6至12户为联保。建国后,户籍由政府办公室兼管,户籍管理的主要内容,以户为单位发放户口本,主要进行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常住、暂住、变更等登记项目。1953年全乡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1958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进一步健全了管理制度。1964年全乡进行了第二次人口普查。1978年,贯彻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规定的通知》精神,对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进行严格控制。1981年对全乡户口进行整顿、审核、更换户口本,恢复和完善了户籍管理制度。1982年,全乡进行了第三次人口普查。1986年全镇再次更换户口本,进一步加强了户籍管理工作。
  户籍管理由镇办公室移交到派出所。
   1995年6月,唱凯镇党委,政府根据中央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要求和上级的统一部署,制订了《关于继续开展追捕逃犯大会战的实施方案》,乡成立追捕逃犯大会战指挥部,有追逃任务的村委都成立了相应的追逃领导小组。大会战分三个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第二阶段深挖犯罪;第阶段总结验收。大会战从7月开发始到12月底结束。目标要求,争取在的前将逃犯总数的90%追捕归案。通过追逃,摧毁唱凯镇境内的各种犯罪团伙和流氓氓势力,侦破一批影响大,危害严重的案件。
   1996年—1997年,经过严打专项斗争,唱凯镇过去猖獗一时的车匪路霸已几乎绝迹。
   2002年5月,为了迅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全区社会治安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根据中央、省委和省政法委的工作部署,结合唱凯镇实地,镇综合治理委员会制定《关于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的实施意见》,摧毁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和流氓恶势力,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得到有效遏制;盗窃等多发性犯罪得到控制。
   2006年4月,唱凯镇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根据临川区综治委的文件精神,决定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治安大排查,重点对涉黑恶势力犯罪活动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摸排。村委会重点排查家族恶势力以及其他形式的村霸、地霸、路霸及黑恶势力。乡综治委将把这次治安大排查工作的实施情况以及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成效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同工作不力,排查流于形式、走过场,致使涉黑势力没有发现没有受到及时打击的,严格追究相关单位及其领导的责任。
   抚州市公安局临川分局唱凯派出所 成立于1982年8月,座落在在唱凯井泉大道边。刚成立时管辖区:唱凯、云山、罗针、罗湖、华溪五个乡镇。现有民警五人。办公楼一栋,民警宿舍一栋,占地面积4亩,所内有警车一辆,办公电脑5台,档案室、接处警室,办公室,休息室、食堂、车库、浴室等。2005年被江西省公安厅评为二级派出所。唱凯派出所截止2008年12月1日共有50339人口,其中男27172人,女23167人。农业人口44507人,非农人口5832人。
   现在所工作干警概况 涂民强 所长 二级警督 2006年06月——在职 李国辉 教导员 三级警督 2008年10月——在职 余勇斌 副所长 二级警司 2006年09月——在职 章江平 副所长 三级警督 2007年07月——在职 王响文 民警 一级警司 2008年11月——在职 历任所领导 第一任所长:徐顺奎 任职时间:1982年8月—1993年7月 第二任所长:娄水和 任职时间:1993年7月—1995年12月 第三任所长:万云辉 任职时间:1995年12月—2000年3月 第四任所长:徐勇礼 任职时间:2000年7月—2003年9月 第五任负责人:易水安 任职时间:2003年9月—2004年4月 第六任所长:刘宏 任职时间:2004年4月—2006年6月 第七任所长:涂民强 任职时间:2006年6月—在职 唱凯派出所大事记 1990年唱凯派出所筹建新的办公楼一层,面积207.4平方米,干警宿舍468平方米。
   1992年冬,全省消防工作现场会在本所召开。
   1994年唱凯派出所加盖第二层办公楼,面积207.4平方米。
   1996年—1997年唱凯派出所实现硬件上档次,投资30多万元,加盖第三层办公楼207.4平方米,建起二层砖混结构的食堂、澡堂等“五小工程”194平方米,兴建砖混结构的车库、照相室等工作用房153.45平方米,建成敞开平台式户政窗口,在全区第一批购进微机管理户口,铺设柏油路面660平方米,使我所硬件建设达全区一流。
   1997年3月,陈浩然同志被省厅授予“全省优秀户籍民警”,这是我市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1997年7月,全区镇派出所改革工作现场会在本所召开,万云辉所长作“落实民警工作责任制六法”的经验介绍。这一经验在全区政法系统推广,省厅公安报予以登载,进行宣传。
   1997年12月,陈浩然同志出席中国共产党临川市第一届党代会。
   1997年12月,我所被江西省公安厅授予“群众满意派出所”称号,万云辉同志出席表彰大会,从省委党委、省军区司令员冯金茂少将手中接过“群众满意派出所”的牌匾。
   1998年3月(1—3日)丁俊华同志出席98年度全省户政工作会,被省厅评为全省优秀户籍民警的获将代表领奖。
   1998年3月3日出席全省户政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到本所参观,听取万云辉所长作经验介绍。
   1998年6月,本所遭洪水围困达半月之久,所内浸水达1.5米之深,全所干警全力投入抢险救灾,确保了辖区在受灾期未发生任何案件。
   1998年6月27日,省厅荣宪国副厅长代表省厅党组地局邹友常局长代表地局党委、市局刘清水局长代表市局党委到本所视察灾情,慰问全所干警及家属。
   1998年7月,万云辉同志出席全市抗洪抢险表彰大会,并被评为全市抗洪抢险先进个人。8月被地区公安局评为全区公安系统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1998年8月,本所被地区公安局评为全区公安系统抗洪抢险先进集体。
   1998年9月,万云辉同志被评为全省公安机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个人,并出席表彰大会,被省厅荣记三等功。
   1998年11月4日,凌晨,白水上陈村顺元(男57岁)被人杀死在家中,本所积极配合市局刑侦破此案,于当日上午将犯罪嫌疑人陈林堂(男21岁)抓获,已处决。
   1999年7月19日,全市派出所改革现场会在我所召开,局领导、各派出所所长及局有关科室负责人50余人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廖海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万细武、地局副局长付信生、三科科长熊金泉等领导到会。会上对我所改革取得得成绩予以肯定,多次提出表扬。
   1999年10月10日,唱凯艾巷村委会刘家村发现一辆被遗弃的桑塔纳轿车,10月11日在万年村发现司机杨伟华尸体,本所全力配合市局刑侦队展开侦破工作,并提供破案线索,及时破获此案,万云辉配合市局刑侦队赴南昌抓获主犯之一熊小林。
   1999年9月10日凌晨,本所抓获98年至99年在昌九公路昌北段制造系列抢劫过往货车司机,杀害河南省一名司机案主犯何文德、何荣德、何建灿、从而破获抢劫案八起,江西电视台对此案进行了报道。
   2000年7月唱凯派出所副所长陈浩然荣升青泥派出所所长,民警丁俊华荣升桐源派出所副所长。
   2000年7月区公安局任命徐勇礼就任唱凯派出所所长、易水安任指导员、乐文峰任副所长、新一任新领导班子正式组建完毕。
   2001年度唱凯派出所抓获逃犯14人,成功破获“2000年9月13日”北保帅家村迎游菩萨杀人案,在所长徐勇礼精心组织安排下,分别在北保村委会帅家村,南昌彭家桥抓获杀人犯帅海南、帅礼平。
   2001年3月,在唱凯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成立“110”治安联防队,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2002年3月唱凯派所出改善所容所貌,提高办公条件,将所办公大楼进行维修楼顶设置隔热层,建立新的食堂,种植花草,任所容所貌焕然一新。
   2002年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总队长叶为宝在区公安局治安大队长张东明的陪同下来我所视察工作。
   2002年唱凯派出所在唱凯大道设立社区警务室,城市以荆公路,农村以唱凯为试点在全在区推广。
   2003年9月唱凯派出所所长徐勇礼走向新的岗位,荣升为临川区公安局纪委书记。
   2004年4月区公安局任命刘宏为唱凯派出所所长。
   2004年12月在唱凯派出所所长刘宏精心策划下,成功地在南昌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网上在逃犯何超俊抓获归案,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
   2004年11月刘宏同志被临川区公安局评为“十佳”科所队长,刘晓海同志被临川区公安局评为“十佳”民警。
   2005年3月唱凯派出所顺利通过了省公安厅派出所等级考评小组的考评,由三级派出所晋升为二级派出所,省公安厅颁发了二级派出所荣誉证牌。
   2005年3月23日省公安厅档案馆长在市局游广蔡钦等同志陪同下来唱凯派出所检查档案工作,龚馆长对我所档案管理工作给予肯定的同进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希望我所能扎实按照一级档案管理标准管理好档案。
   2005年6月唱凯派出所将涉嫌故意杀人案的网上在逃犯熊信堂抓获归案,追逃工作效果显著。
   2006年7月临川分局任命涂民强为唱凯派出所所长,钟震为政治教导员。
   2006年度,被抚州市公安局临川分局评为追逃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度,被临川区唱凯镇评为先进单位。
   2007年12月,余勇斌同志被临川区公安局评为“十佳”民警。
   2007年12月,余勇斌同志被江西省公安厅评为“全省治安系统户籍管理先进个人” 2007年度,被抚州市公安局临川分局评为追逃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度,被临川区政府评为平安和谐单位。
   2007年度,涂民强同志被评为“抗冰救灾先进个人” 2008年11月余勇斌荣升为唱凯派出所副所长。邹邱伟荣升为鹏田派出所副所长 唱凯派出所现任所长涂民强,男,1965年04月出,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上顿渡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唱凯镇派出所所长。1988年至1997年先后在大岗荣山、龙溪、东馆派出所任民警;1997年至2004年任秋溪、温泉派出所副所长,2004年至2006年任青泥派出所所长,2006年至今任唱凯派出所所长。
   第二节 司法 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设置司法科,次年改组为县人民法院,各区设立了人民法庭。至60年代初,唱凯乡境内司法工作由唱凯人民法庭负责。
   1954年各大队都成立了“调解委员会”,协助司法机关调解了不少民事纠纷。乡政府配置了司法助理员,并成立了调解领导小组,归属于乡综治办管理。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法庭停止工作。
   1973年8月唱凯人民法庭恢复。
   1981年至1984年,在全镇境内开展了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合同法、兵役法和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1985年1月,成立了镇普及法律常识(简称“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普法办公室,开始实施法制教育和普及。
   法庭历年审理的民事案件,始终是着重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则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及时判决,处理了大量民事案件。此外,唱凯法庭还会派出巡回法庭,镇里设有“司法助理员”,因而及时就地处理了不少民事纠纷。
   唱凯法庭 1955年6月,临川县增设上顿渡、唱凯、东馆等三个人民法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人民法庭被砸烂。1973年1月,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关于恢复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机构的通知》,县委作出决定,恢复临川县人民法院。8月,经县革委会批准,先后恢复唱凯人民法院和腾桥人民法庭。2004年被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模范法庭”称号。唱凯法庭先后由吴元发、朱伟然、孔德文、徐信文、何浪福、杨根贤、喻日全、周欣等同志担任正、副庭长。
   唱凯法庭现任庭长周欣,男,1969年7月出生,江西南丰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96年1月由江西省司法学校毕业分配到原抚州市人民法院桥东法庭、临川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工作,1998年4月至2001年3月任临川市法院南站法庭助理审判员;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任临川区法院经济审判一庭助理审判员;2002年4月至今,在唱凯人民法庭先后任负责人、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副科)。
   一件小小的口角引出一场凶杀案 既无任何的深仇大恨,也没有任何的重大矛盾冲突,一场凶杀案追其原因只是源于口角。2005年6月6日抚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经过千里奔波,从福州公安局的手中把犯罪嫌疑人熊信堂押回了抚州看守所,当犯罪嫌疑人熊信堂再次看到家乡熟悉的土地的时候,他说“我很后悔”。然而,一切都悔之晚矣。
   这件发生在抚州市临川区唱凯镇石头溪村的事情让我们又一次的感觉到,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路还有多远。
   小口角引发凶杀案 熊信堂,1955年9月14日出生在唱凯镇石头溪村,在他18岁的那年,开始了他的5年的军人生活,从一个打隧道的工程兵到一个养猪兵,他5年的军人生活在平平淡淡中的度过,退伍的第二年,终于又到了唱凯,随后,在唱凯预制厂做事。几年之后就在家种田(兼打鱼)。在村里他是个有名的“穷鬼”没有手艺,经济来源主要是靠种田和打鱼,和妻子离异后,熊信堂就一个人生活。记者从村民中解到,就连他儿子的学费都是由他的前妻出的,熊信堂种的粮食只够自己吃的,并没有粮食卖,打的鱼基本上也只够买菜吃。
   他有七兄妹,他在家排行老三,村民熊某告诉记者:“熊信堂是个很孤僻的人,沉默寡言,没有什么朋友,一般很少和人交往,和亲戚朋友都基本上断绝了关系,甚至和自己的儿女都没有过多的沟通。而且,熊信堂的个性还很好强,如果他有理的事,他就一定要赢,如果谁向他认输,那么,就一点事都不会有,但是如果有事没有处理好他就会记在心上,借机会抱负你,他就是这样一个既孤僻又好胜的人。” 他有一个本家的兄弟叫熊年生,两个人是邻居。熊年生(化名)有过两个妻子,前妻叫万华英,是个有点神精病的女人。但是后来熊年生又看上了万华英的妹妹万子英,后来,熊年生把万华英离了之后又娶了万子英,熊年生的前妻当时和他们住在一块,有时候常会无冤无故的骂熊信堂,于是,两人常会发生口角。后来熊年生对熊信堂说,如果再骂就可以打,所以,去年9月初5,万华英又一次的对熊信堂进行辱骂时,熊信堂就用鱼杆打了万华英。
   当天晚上,熊年生却带了一个本家兄弟到熊信堂家里把熊信堂打了一顿,并把他打伤。不仅如此,第二天熊年生的儿子又到熊信堂家对其殴打。为此,熊信堂为了看伤一共花了2700多元钱,之后,熊信堂就向熊年生索要医药费,但是熊年生对他就屑一顾。为此,村干部对此事进行过调解,但均未成功。直到今年的5月2日,熊信堂再一次向熊年堂索要医药费,惨案就发生在这天。
   半块红砖一条人命 2005年5月2下午的1点多钟,熊信堂到田里去栽花生,并随身带了一把工具刀,大约劳作了个把钟头,熊信堂就从田里回来,途经熊年生的新屋,正好看到熊年生在家睡觉,于是,再一次的提出了医疗费的确问题并态度比较激烈,但是,熊年生并没有答理他,熊信堂向他一次又一次的索要医药费使的熊年生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反感,由此,矛盾越来越深。这时,熊年生很不情愿的从睡的地方爬起来并粗暴的对熊信堂说“你这是骗我的钱,敲诈我。”随后拿起了电话说要报警。熊信堂见此情景想到事情说不成,便要往外走,就在这时候,熊年生随手抓起了放在桌子旁边的一张旧式高椅向熊信堂砸了过去,没有任何准备的熊信堂万万也没有想到熊年生会得寸进尺,还用东西砸他,此时的熊年生还对面部凶狠的对他说“还想走,今天就死在这里。”于是,熊信堂就拔出了腰边的工具刀,两人并开始对打起来。
   从客厅到房间又从房间到客厅,期间,熊信堂的尖刀被打落在地。据犯罪嫌疑人熊信堂交代,当时两人扭打到客厅的时候,熊年生就捡起半块砖头扑向熊信堂。就在这个时候,熊信堂把熊年生推出了屋外,并用一只脚踏住了熊年生,抢过了熊年生手里的那半块红砖,据一位住在熊年生隔壁的一位李女士介绍到,那天下午她在家里睡觉,就听到有人喊“人呢?人呢?”这是熊信堂的声音,李女士听到声音很急,于是,就站在二楼的窗户边望外看,但并没有看到什么,她就下楼站在自己的大门口,正看到熊年生躺在他家的大门外面,头上身上都是血,还在喊救命,熊信堂就站在他的蹲在他的肩边,右手还拿着半块红色的砖头就这样,只听的“咚咚咚”的几声,就看到熊信堂用那半块红砖朝躺在地上的熊年生的头上狠狠的砸去,看到这种场面,当时李女士他们都吓倒了。据李女士介绍,当时,在他旁边还有一位中年男人,见到这样的情,他正要拿起电话来报警,这时候熊信堂便指着他们说“你们要报警,我就要你们死。”于是,那个中年男人感到畏惧而放下了电话。这时候李女士他们又看到熊信堂拿着带血的砖头朝他们走过来,群人见此况纷纷躲避,熊信堂走到李女士房侧的一巷子里,把砖头扔进了一个水沟里,就匆匆忙忙的逃去,几分钟后,李女士在家了里又听到“咚咚咚”的声音,她跑出去一看,原来熊信堂又用了那半块红砖砸了熊年生的头。据村民陈某说“熊信堂从一个巷子了钻出去不到5分钟,又反回到了那里,就到躺在地上的熊年生还会动,便又拾起了半块红砖在熊年生的头上砸过去,直到熊年生不能动弹,并再次威胁他们说不准报警。熊信堂才“安心”的离去。之后,村民看到熊信堂很快从熊年生屋边的一个巷子里逃去。十几分种后,他们有看到熊信堂出现在村口的马路上,这时候他穿的是一件蓝白相见的校服。骑一辆26型的黑色自行车消失在村口。
   逃亡生活 据犯罪嫌疑人熊信堂后来交代,自从5月2日熊年堂杀死熊年堂之后,就在当天下午,他回到家先到家把脸和手上的洗净,然后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带走,就开始了他一个月的逃亡“旅途”,从石溪村消失之后,由于匆忙逃生,逃到丰城后,在丰城找了一家小医院,把和熊年生在打架过程中被刀割破的右手看了。然后转吉安,在那里买了一个挎包,看的出熊信堂为逃亡的旅途做好了周全,于是,再到了广州,在广州时他想到自己所在之地已远离了让恐慌和伤心的石溪村,考虑到“维系残生”所须的费用,于是在那里学了几天的手艺,几天之后,感觉到广州的环境不是很好,于是,又离开了广州。经过了重庆到了福州,6月3日刚刚到达福州就被当地的警察抓获。就这样在外潜逃一个多月的熊信堂终于落网。于6月6日交于抚州警方处理。
   采访手记: 一件小小的口角引出一场凶杀案的事情在全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但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频频发生了?不久前,在某地一个叫仙游县的地方,也是由于邻居之间发生口角,就引发了一起用斧头杀人的案件。
   长期以来,一些不发达的地区,特别是落后的山村地区,群众的法律意识一直很淡薄,不能在矛盾的处理过程中冷静、理智的思考,更少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往往他们的利益一旦受到了威胁,就很容易忽视法律的约束,淡漠了道德的规范,轻视了人间的真情。在情绪中过激走向乐激端,最终,在某一时刻泯灭了人性,造成了伤害引发了惨案。
   目前,在我们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物,物与物,都应本着一种和谐的原则达到一种相处的默契,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若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事物;以积极的态度去把握好利益的取舍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相逢一笑泯恩仇”那么,“和谐”的社会理想就不会离我们很远。 (摘自某网站)

知识出处

唱凯镇志

《唱凯镇志》

本书为唱凯镇志,分别在地理志、政治志、经济志、文卫志、教育志、社会志、方言志、人物志、志余等栏目介绍。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唱凯镇
相关地名
临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