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友情谊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唱凯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991
颗粒名称: 学友情谊深
分类号: D263
页数: 3
页码: 70-72
摘要: 1989年4月下旬的一天,抚州市原政协副主席郭忠仁获知李井泉逝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沉痛,立即向北京发去了唁电,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年愈八旬的郭忠仁,回顾往事,情意深长。他青年时代和李井泉是同窗好友,又是同乡(同为临川县人)。他很清楚地记得李井泉从小勤奋用功,聪明过人。
关键词: 李井泉 党员故事

内容

1989年4月下旬的一天,抚州市原政协副主席郭忠仁获知李井泉逝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沉痛,立即向北京发去了唁电,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年愈八旬的郭忠仁,回顾往事,情意深长。他青年时代和李井泉是同窗好友,又是同乡(同为临川县人)。他很清楚地记得李井泉从小勤奋用功,聪明过人。小学毕业后,李井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今抚州市一中前身),俩人又是同班、同一课桌、同吃、同住,好似兄弟一般。当时三师实行五年制教学,每个班大约四十多人。班上语文教师章涤昌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章老师由于思想很进步,又善于团结和引导青年同学,在同学中威信很高,影响很大。李井泉和郭忠仁等时常听章老师讲北京的青年学生反帝反封斗争的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深受启发,李井泉还写在日记上,向同学们宣传,是个活跃分子,也是全班同学中的佼佼者。
   郭忠仁回忆李井泉在三师进行革命活动的情况:当时国共两党合作,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革命思想的传播,在中华大地、大江南北,人民群众逐渐觉醒,特别是青年学生走在 前列打先锋。三师的进步同学,在章涤昌老师的发动下,成立了“读书会”。这是一个学习进步书刊、开展革命活动的进步组织。参加“读书会”的有李井泉、张应昌、许瑞芳、舒同、李干、刘景宽、郭忠仁等同学。主要学习《新青年》、《响导》、《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读书会”的成员还时常在一起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如何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活动。
   郭忠仁印象最深的是1926年9月北伐军打到上顿渡,准备攻取抚州城。当时困守在城里的北洋军阀孙传芳部下的刘宝题混合旅,吓得惊恐万状,竟将城门紧闭,企图垂死挣扎。这些曾经在街上横行霸道,在老百姓面前张牙舞爪的家伙,只要听到北伐军就丧魂失魄,不敢出门。三师“读书会”的同学为迎接北伐军的到来,积极做好准备工作,不断监视敌军行动。有的同学冒着生命危险,星夜翻越城墙出去;有的从下水沟钻出城到上顿渡与北伐军联络;同学们还到大街小巷张贴革命标语:“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北洋军阀!”“热烈欢迎北伐革命军!”这也使敌军闻风丧胆,龟缩到几座砖房内困守。到十月北伐军攻城时,三师“读书会”的同学在枪林弹雨中帮助北伐军架梯到城墙上,经过激烈战斗,刘宝题的残兵败将,抱头鼠串,逃之夭夭。北伐军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欢呼声中,整齐步伐走进城内。第二天在清风门外召开祝捷大会,由于三师进步同学协助北伐军攻城作出很大的贡献,所以在庆功会上李井泉、郭忠仁等学生代表应邀上主席台就座。十月中旬,北伐军总政治部特派员、中共赣东特派员陈奇涵同志来到抚州,非常热情地接见了进步学生代表,并高度赞扬同学们的革命举动,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断武装头脑,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同学去支援北伐革命。
   1927年,三师“读书会”的同学李井泉等人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走到工农群众中去宣传革命道理,揭露帝国主义和土豪劣绅压迫和榨取劳动人民血汗的罪恶事实。为进一步深入发动群众,李井泉、许瑞芳、郭忠仁等同学走遍临川山山水水,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向当地的反动势力和恶霸地主作斗争。同学们在艰苦环境中不顾个人安危,既教育了群众,也锻练了自己。1927年4月,朱德同志率领军官教导团的部份队伍到抚州,驻在城外天主堂。他几次接见进步学生,勉励同学们要再接再励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夺取革命的胜利。朱德同志还向积极份子和进步学生作报告,使同学们认清革命形势,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一”南昌起义后,当起义军南下到达抚州时,许瑞芳、李井泉和郭忠仁等同学带领群众给起义军运粮送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革命理论的指引和严峻的现实斗争的锻炼,许多进步同学认识到只有投身革命,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的统治。在起义军挥师南下之际,李井泉和三师及七中的进步同学,毅然投笔从戎,参加革命队伍,在朱德同志的带领下向广东进军。
   有一次郭忠仁谈到在三师读书时,李井泉酷爱体育活动,喜欢踢足球。在球场上,李井泉有一股冲锋陷阵的拼博精神,他龙腾虎跃般的姿态,给人深刻的印象。在那个年代踢足球者可谓凤毛麟角。郭忠仁说到李井泉参加体育活动锻炼出一股勇敢顽强拼博的精神,为以后他在艰苦的革命斗争的岁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郭忠仁和李并泉从同窗求知到一起参加革命活动,有着学友情,战友情和革命的情谊,提起这段历史,郭常感自豪。但是由于革命斗争的曲折与艰苦环境的复杂,郭忠仁与党组织和革命队伍失掉联系,未同李井泉一道前进,郭提起此事,却又非常遗憾。
   1949年解放后,郭忠仁才知道李井泉与他分手后曾转战到了中央苏区,在红军中当过政委,参加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立了功勋,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后,李井泉先后担任过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兼省政府主席、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为建设大西南呕心沥血,成就巨大。李井泉到中央工作后,仍没忘记家乡人民,没有忘记青年时代的同窗学友。郭忠仁说他虽然身居高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仍不忘旧友。李井泉几次来抚州走访乡亲、看望旧友、不摆架子、平易近人,他深入群众,了解实情,调查研究、认真细致,艰苦朴素的生活,实事求是的作风,表现出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
   1974年2月,身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李井泉来抚州视察时,特意到他的母校抚州市一中重游,看到当年的金柅亭、绣花楼,回忆他青年时代在这里读书和活动的情景、倍感高兴、留连忘还。“文革”后,李井泉先后三次风尘仆仆地来抚州,足见其对故乡眷恋之情。郭忠仁讲到李井泉这几次来抚州时,两人总要叙叙旧情,在一起吃餐饭,一同看出戏,对抚州采茶戏,李井泉从小就很喜欢,回到故乡总想看看这个赣东著名的地方戏。有次在抚州艺术剧院看采茶戏时,李井泉让郭忠仁坐在身旁,谈笑风生地一边叙旧,一边观看,对采茶戏优美悦耳的曲调和演员精湛的技艺,令人看得入神,李井泉鼓掌称赞,并盼望采茶剧这朵艺术之花,开放更加鲜艳。
   旧友情深,郭忠仁每逢谈到李井泉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感到非常欣慰,而他对李井泉也十分敬佩。他常说,李井泉品德高尚、顾全大局、廉洁奉公,从不特殊,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领导人。
   李井泉的确不愧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久经考验的共产党主义战士。
   (作者:郭忠仁(1905年—1991年),爱国民主人士,解放初期任临川县上渡镇镇长,以后还担任过抚州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此文摘自1992年9月出版的《临川文史资料》第五辑)

知识出处

唱凯镇志

《唱凯镇志》

本书为唱凯镇志,分别在地理志、政治志、经济志、文卫志、教育志、社会志、方言志、人物志、志余等栏目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井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
唱凯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