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稻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唱凯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94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稻土
分类号: S15
页数: 2
页码: 26-27
摘要: 淹育型水稻土 是本镇面积少、肥力差的低产土壤,分布在丘陵山地的高排田,梯田和垅田内。这类土壤地下水位深,灌溉水源缺,大都靠天然降雨灌溉,俗称“望天田”。耕作层一般在10厘米左右,亩产600斤以下。
关键词: 唱凯镇 土壤

内容

水稻土母质以河积物为主,其次是第四纪红粘土。按土壤形成的过程,水稻土又可分为潴育型、淹育型、潜育型3个亚类。占本镇耕地面积的94%。
   潴育型水稻土 是本镇耕地面积最大,肥力最高的土壤,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山区的垅田,冲田内。这类土壤排灌条件好,地下水位适中,土层深厚,土体中的氧化还原交替强烈,铁锰磷溶淀积现象明显,土层颜色分化明显,土壤熟化程度较高,属高产土壤类型,耕作多以稻、稻、肥(油)三熟制,粮食亩产平均在800斤以上。
   淹育型水稻土 是本镇面积少、肥力差的低产土壤,分布在丘陵山地的高排田,梯田和垅田内。这类土壤地下水位深,灌溉水源缺,大都靠天然降雨灌溉,俗称“望天田”。耕作层一般在10厘米左右,亩产600斤以下。
   潜育型水稻土 多分布在垅田,冲田,坑田的低平处。这类土壤地下水位高,耕作层终年积水,土体还原作用强烈,犁底层发育不明显,有的无犁底层,水冷泥烂,以种一季稻为主,亩产约500斤左右。

知识出处

唱凯镇志

《唱凯镇志》

本书为唱凯镇志,分别在地理志、政治志、经济志、文卫志、教育志、社会志、方言志、人物志、志余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