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唱凯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94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貌
分类号: K9
页数: 2
页码: 23-24
摘要: 唱凯镇东南与华溪的官庄、芜湖、周寺等村接壤;西南与展坪的南塘、下彭源隔河相望,北与云山的鄢坊、殴湖、石阳渡,东与罗湖的万年支、白溪、龙岗,西与罗针的丁溪、红渡、柘溪、浒邓、陈司巷等十余村,皆一溪之隔,相属为邻。 地理坐标 东径116度18分,北纬28度0.6分。
关键词: 唱凯镇 地貌

内容

唱凯镇东南与华溪的官庄、芜湖、周寺等村接壤;西南与展坪的南塘、下彭源隔河相望,北与云山的鄢坊、殴湖、石阳渡,东与罗湖的万年支、白溪、龙岗,西与罗针的丁溪、红渡、柘溪、浒邓、陈司巷等十余村,皆一溪之隔,相属为邻。
   地理坐标 东径116度18分,北纬28度0.6分。
   面积 南起观前村委会的石子塘村,北至蔡家村委会的东溪刘村,全长8公里;东起万年村委会的万年邓村,西至低洲村委会的涂村,全长6公里,土地总面为48平方公里。(合72,000亩)。其中:耕地面积:35,659亩,林园面积:4,000亩,牧业面积:2,276亩,渠道面积:3,941亩,河流面积:9,000亩,道路面积:2,879亩,村庄面积:5,740亩,水塘水库面积:3,500亩,其他用地面积:7,480亩(以上系1982年公社土地资源利用调查资料)。
   地貌 全镇地貌主要可分平原、岗地2种类型。三面河港环抱,温城公路纵贯中心,境内湖池星布,地势东高西低,公路渠道脉胳相联,形似桑叶。建国后,唱凯地形起了深刻变化,三面河堤形成一道包围土墙;泉湖水闸如铁锁蛟龙;深绿的园林场,重建的万年桥,更使唱凯大焕新颜。
   平原主要分布在抚河沿河两岸,海拔高度一般30~50米,相对高差5米左右,地面坡度小于5度。按其地质、地貌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冲积平原,分布在抚河下游两岸,地势开阔平坦,土层深厚,土质松软肥沃、灌溉方便,土地利用率高,是本镇主要粮食高产地区,但易受洪水和内涝的威胁。二是溪谷平原,分布在抚河支流两岸,呈条带状,地面倾斜一般略大于5度,土质和灌溉条件较好,是岗丘之间重要耕作地带,土地利用率中等,易遭山洪侵袭。
   岗地范围较广,海拔高度一般60~100米,相对高度10~30米,坡度缓和,一般为7~8度。地表由红砂红壤和第四纪红粘土构成,土层深厚1米以上,目前利用率不高,只开垦种植旱作物和马尾松、幼林等。岗丘之间的凹地大都辟为良田,是本镇土地潜力最大地区。
   修亭岗 在唱凯镇东北与罗湖镇北交界处,东北邻 石观,西北连南光水库,南近东河,范围约2.5平方公里。南北走向,有大片桔林,岗上有亭,清朝时亭塌,后当地人捐款修复,故名修亭岗,现有时称为寿岗亭。

知识出处

唱凯镇志

《唱凯镇志》

本书为唱凯镇志,分别在地理志、政治志、经济志、文卫志、教育志、社会志、方言志、人物志、志余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