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貌 地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唱凯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93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地貌 地质
分类号: K9
页数: 4
页码: 23-26
摘要: 唱凯镇东南与华溪的官庄、芜湖、周寺等村接壤;西南与展坪的南塘、下彭源隔河相望,北与云山的鄢坊、殴湖、石阳渡,东与罗湖的万年支、白溪、龙岗,西与罗针的丁溪、红渡、柘溪、浒邓、陈司巷等十余村,皆一溪之隔,相属为邻。 地理坐标 东径116度18分,北纬28度0.6分。
关键词: 地貌 地质

内容

第一节 地貌 地形 唱凯镇东南与华溪的官庄、芜湖、周寺等村接壤;西南与展坪的南塘、下彭源隔河相望,北与云山的鄢坊、殴湖、石阳渡,东与罗湖的万年支、白溪、龙岗,西与罗针的丁溪、红渡、柘溪、浒邓、陈司巷等十余村,皆一溪之隔,相属为邻。
   地理坐标 东径116度18分,北纬28度0.6分。
   面积 南起观前村委会的石子塘村,北至蔡家村委会的东溪刘村,全长8公里;东起万年村委会的万年邓村,西至低洲村委会的涂村,全长6公里,土地总面为48平方公里。(合72,000亩)。其中:耕地面积:35,659亩,林园面积:4,000亩,牧业面积:2,276亩,渠道面积:3,941亩,河流面积:9,000亩,道路面积:2,879亩,村庄面积:5,740亩,水塘水库面积:3,500亩,其他用地面积:7,480亩(以上系1982年公社土地资源利用调查资料)。
   地貌 全镇地貌主要可分平原、岗地2种类型。三面河港环抱,温城公路纵贯中心,境内湖池星布,地势东高西低,公路渠道脉胳相联,形似桑叶。建国后,唱凯地形起了深刻变化,三面河堤形成一道包围土墙;泉湖水闸如铁锁蛟龙;深绿的园林场,重建的万年桥,更使唱凯大焕新颜。
   平原主要分布在抚河沿河两岸,海拔高度一般30~50米,相对高差5米左右,地面坡度小于5度。按其地质、地貌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冲积平原,分布在抚河下游两岸,地势开阔平坦,土层深厚,土质松软肥沃、灌溉方便,土地利用率高,是本镇主要粮食高产地区,但易受洪水和内涝的威胁。二是溪谷平原,分布在抚河支流两岸,呈条带状,地面倾斜一般略大于5度,土质和灌溉条件较好,是岗丘之间重要耕作地带,土地利用率中等,易遭山洪侵袭。
   岗地范围较广,海拔高度一般60~100米,相对高度10~30米,坡度缓和,一般为7~8度。地表由红砂红壤和第四纪红粘土构成,土层深厚1米以上,目前利用率不高,只开垦种植旱作物和马尾松、幼林等。岗丘之间的凹地大都辟为良田,是本镇土地潜力最大地区。
   修亭岗 在唱凯镇东北与罗湖镇北交界处,东北邻 石观,西北连南光水库,南近东河,范围约2.5平方公里。南北走向,有大片桔林,岗上有亭,清朝时亭塌,后当地人捐款修复,故名修亭岗,现有时称为寿岗亭。
   第二节 地质 一、地层 唱凯境内地层发育不全,以上统白垩系南雄群红色岩系和第四系分布最广,次为元古代的双桥山群和震旦系尚源群的变质岩系,至于石炭系、三选系、侏罗系地层,仅有另星露出。
   前震旦系双桥山群 分为上、中、下三个段,上段为泥质千枚岩、砂岩、粉砂岩等,厚540米,下、中、段为灰绿、灰紫色千枚岩、千枚状砂岩,厚125米。
   俄罗系 分上下两统,上统分打鼓顶组和鹅湖岭组。打鼓顶组为安山岩、火山碎屑砂砾岩,流纹质角砾岩、凝灰岩等,厚398米,分布在高家鹅湖岭组为紫灰色斑状流纹岩,凝灰岩、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等,厚616米。
   第四系 分为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三大部分。
   中系新统,上部为冲积网纹红土,含砾亚粘土、砂砾石层。厚11米。下部为残积岗纹红土、亚粘土等,厚10米,分布于红色盆地的低丘岗地。
   上更新统,为亚粘土、亚砂土、下部砂砾石层,厚10米。
   金新统、为抚河、崇仁河、宜黄河的冲积层,岩性为亚粘土、亚砂土、砂砾石层,厚17米。
   二、构造 东西向构造 系为双桥山群、和尚源构成,岩成倾角较陡,一般45—60度,同时有西北和北东向和张性张扭性断裂伴生。
   第三节 山脉 唱凯境内无名山,只有局部丘陵,小面积坟山和部分分配造林山地。
   丘陵 分布于东北部万年、花洲一带,以小华山,寿亭岗为主,坡度不大,面积近5000亩,大部分经开垦为林园和梯田旱地,局部荒坡,只生长一些柴草。
   坟山 分布于乡境各村委会,面积不大,有罗家山(位于艾巷桥头黄村),艾家山(位于艾家巷),黄医牛山(位于游鹤刘路寺村),这些坟山多被开发利用。现部分村族于境外山区购有合族祖坟山,较称著者有:柴铺口山(城前河北)、笔架山(云山巷口),凿石潭山、金头科山(展坪抚河沿岸茶上、彭源一带),这些私有祖坟山地,面积三、五亩不一,只备葬墓,不栽树木。
   计划造林山地 位于荣山镇的胜利村委会的汪叶、排上、危家等地,是建国后在县统一计划分配下,1973年间唱凯组织了500多名劳力,持续三冬,进行了大规模造林活动,开垦了150亩计划植林面积,栽培了60万株杉苗,1981年已交回当地人民照管。
   第四节 河流 境内属鄱阳湖水系抚河流域,大小河港纵横交错,水源丰富。主要河流是抚河、东河、低洲港,经流本镇边缘,形成天然界线。
   抚河 上游称盱江,中游名汝水,流入本县中部至黄岗口与临水汇合后称抚河,是本县最大河流,发原于广昌血木岭,经南丰、南城汇黎滩河到本县鹏田乡的廖村入境,再经流下马山纳东馆河、过抚州市至黄岗口纳临水,至罗针镇的城前纳云山河,进入进贤、南昌县境,与赣江东支和信江汇合,在荏港改造由青岚湖注入鄱阳湖。干流长349公里,流经本县境内102公里(不包括抚州市的流长)。在千金坡外,靠右分出一条岔道叫杨泗河(又名干港),流长17公里,经孔家渡到饶家咀与抚河汇合。抚河流长面积在本县为32484亩,平均河宽500米,最宽处900米,因河床冲积严重,汛期易受兴涝灾害。据廖家湾水文站测量,洪峰流量为5800立方米/秒,年均流量246立方米/秒。洪水季可通行一般只能通行3吨以下小船。1958年金临渠建成后,河水流量大为减少,干旱季节,常在浒湾下面疏山寺筑起临时沙堰,引河水入渠,灌溉农田。
   抚河从金石山,流经本镇肖公渡、灵山何,进入罗针境内,河岸长5.6公里,水向西流,春汛时最宽水面1.2公里,冬涸时可涉渡。旧时,肖公渡设有停泊码头,为唱凯唯一水运航道,建国后,礁石水坝修成,河床日高,航运期短,长年只有竹、木筏淌流。
   东河 位于唱凯镇东部,南自华溪,河经观前下易,艾港、仑下,与东乡河交汇;流经万年邓西流,至江山北下;流经娄下付上下,蔡家、进入云山境内,称云山河;西流经下阳,与低洲巷交汇于泉湖刘,注入罗针境内,河岸长17.4公里,春汛时最宽水面约150米。旧时,有帆船通行。
   三汊河 南连抚河汊港,北入云山河,流经罗湖、唱凯两镇,全长7公里,河宽20米,河首有三水汊口,故名三汊河。
   低洲港 位于本镇西部,南起何家口堤,北至泉湖刘村,港岸长约7公里。
   唱凯境内较大沟、湖有饶家沟、江家湖、青湖、长湖、阳坡湖,一些小湖小沼小塘大部份被填塞,较大湖池已多垦成湖田。
   饶家沟位于石溪村委会,源于上游村,流经古港、石溪、唱凯、北保诸村,沟长约4公里。江家湖位于官洲、石溪交界处,水面近10亩。青湖、位于石子圹、湖下周、占坊许之间,水面近20亩。长湖位于唱凯、江山交界处,水面宽约8亩。阳坡湖位于北保、游鹤交界处,水面宽约6亩。

知识出处

唱凯镇志

《唱凯镇志》

本书为唱凯镇志,分别在地理志、政治志、经济志、文卫志、教育志、社会志、方言志、人物志、志余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