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唱凯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907
颗粒名称: 第一篇 建置
分类号: K295.63
页数: 16
页码: 1-16
摘要: 唱凯镇位于临川区北部,抚河中下游,昌抚公路纵贯南北,东河绕其东境,云山河横其北沿,抚河流经西南。四邻是:东南为罗湖镇和展坪乡,西为罗针镇,北为云山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自明代以来就是临川北部的集市贸易中心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也是闻名省内外的建筑之乡和商贸重镇,1992年后,先后被列为全国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江西省20个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35152亩,人口5万,驻地唱凯。全镇辖18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164个村小组。
关键词: 临川区 唱凯镇

内容

第一章 概况 唱凯镇位于临川区北部,抚河中下游,昌抚公路纵贯南北,东河绕其东境,云山河横其北沿,抚河流经西南。四邻是:东南为罗湖镇和展坪乡,西为罗针镇,北为云山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自明代以来就是临川北部的集市贸易中心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也是闻名省内外的建筑之乡和商贸重镇,1992年后,先后被列为全国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江西省20个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35152亩,人口5万,驻地唱凯。全镇辖18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164个村小组。
   地处赣抚平原腹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地势平坦,唯东北境有少许丘岗。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7.9℃,一月均温5.2℃,七月均温29.5℃,全年≥5℃积温5,987℃,≥10℃积温5,483℃。无霜期275天,年降水量1,703.7毫米。
   建国前属二区,有唱凯、塔溪两个乡,北部边沿的东湖,蔡家属云山乡。1950年以后仍属二区,有唱凯、塔溪、古港、花洲、艾巷、观前、灵山,石溪,慢坊,北堡十个乡,东湖、蔡家、万年分属石港乡、鄢坊乡和龙岗乡。1953年增设东湖乡,1955年并为唱凯、古港、慢坊三个乡。花洲、万年属龙岗乡。1958年成立唱凯人民公社,共46个大队。1960年和1961年,先后划分为唱凯、罗针、华溪、古港、北堡五个公社。1965年唱凯、古港,北堡三个公社合并为唱凯公社。1984年5月更名为唱凯乡,1985年5月建镇,改名为唱凯镇。
   农业以水稻为主,历来系临川主要产稻地之一。建国后,大兴水利,金临渠灌溉渠道在境内长达12.5公里,还修建水库1座,排涝站2座,电灌站19座,基本上排除了旱涝威胁。同时采取了改造低产田,科学种田等措施,粮食产量迅速增长。1985年,全镇粮食平均亩产1,733斤,粮豆总产5,321万斤,总产居全县第二位。过去有名的“饿鬼塅”变成了丰收堆塅。昔日荒凉的修亭岗,现已成为县柑桔生产基地之一,1985年栽种柑桔978亩。镇办企业以建筑业为主,唱凯建筑工程公司即江西省临川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省内外有广泛的业务联系。唱凯梳篦社生产的梳蓖畅销全国各地。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6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1%;乡镇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财政收入602万元,超额完成区下达计划10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612元,比上年净增300元,个体工商户780户,比上年新增130户。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7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财政收入979万元(任务747万元),比上年增长63%;农民人均收入5430元,比上年增长17.6%,招商签约资金1.26亿元,实际进资2900万元。
   唱凯镇农稳工兴,贸旺财丰。经过十多年建设,镇区面积已扩展到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人,初步形成了七条街道的“井”字型框架格局。以唱凯集贸市场和商城为龙头,集布匹、服装、家俱、鞋帽、副食品、建材、粮油等专业市场为一体的市场体系已具雏形。1992年唱凯镇被列为全国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以来,街道建设日新月异,已初步形成现代化小城镇规模。街道建设以昌抚公路为主线,向东扩展,已建成“井”字形南北向直街2条,东西向横街5条。主街昌抚大道命名“井泉大道”,全长2.5公里:另一条直街全长约一公里;通向李井泉家乡的一条横街全长1.5公里。主街宽30米,另外4条街宽20米以上。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吸纳经商人员和家庭住户5900余人。个体工商户700余家。市场繁荣货物充足,生活生产物资应有尽有,已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贾来自本镇和周边乡镇,还有进贤、东乡农商人员前来赶集。农历单日当圩,赶圩人员最多达四、五千人。
   唱凯镇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境内造型别致的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李井泉墓地,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瞻仰,同时,又处于临川金山寺——温泉旅游黄金圈内。唱凯不仅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较佳(距抚州市区仅14公里),且人口密集,农业比较发达,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有相当基础,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唱凯镇想方设法改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进行招商引资,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今年镇党委、镇政府在整治软硬环境的同时,出台了—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足够的发展空间,随着昌厦公路的开通及京福高速公路的建设,其区位优势将进一步优化,有利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08年11月,唱凯镇继江西省20个综合改革试点之后,又被评为“江西魅力乡镇十强”镇。
   唱凯,历代名贤辈出,人杰地灵。进入新世纪,千年古镇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了更加壮美的蓝图。党的十七大,为加快唱凯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镇党委、政府正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率领唱凯人民乘“天时”求“人和”,尽“地利”,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为建设一个市场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的新唱凯而努力奋斗! 第二章 历代隶属 宋至清代,本县行政区划,县以下设乡、都、图。民国初,沿用了清制。民国21年(1932年),推行保甲制,设区、乡(乡)、保甲;新中国成立后,废保甲制,设区、乡(镇)、村制,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实行政社合一,设区、公社、大队、生产队,1984年恢复乡建制,乡以下设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
   第一节 清代都图辖管范围(1874-1912) 唱凯圩由来久远。据圩郊湖东万、钟家桥、下刘、北山熊四村族谱记载和塅上支,磨下黄两姓徙居年代考证,从汉天会三年至北宋元符年间(960—1100年),就有支姓、许姓定居。明万历戍午年(1619年)有重建万年桥记载(钟家桥许姓族谱)。由此溯沅,公元1100年前,唱凯地方就有人烟聚居,900余年前已形成一片杂居的的村庄,600余年前,万年桥即成了通道渡口,唱凯圩即有行人停宿饭店。
   唱凯名称由来无史可考。广为传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平寇凯旋,路过此地,在此安营整军,时逢七月,农民喜庆丰收,大闹演唱,人群热闹,元帅大为欢心,便向乡人问道:此地为何这样热闹?乡人回答说:“我们这里是城北有名的地方,上城下省,都要从此地经过,名叫“茅店”,该圩年逢此时,有迎神赛会习惯。今闻大帅战胜而回,更是喜庆万分,盛会相迎,因为茅店名俗不祥,大帅口贵,请取个响亮的名字。元帅闻言大喜:如此大好地方,可谓人杰地灵,就取名叫“唱凯”吧!唱凯因以闻名。
   清末年间沿用都图制,县城内分四隔,外设四厢,厢外划乡,乡下设都,都下为图。其时唱凯属抚州府临川县北厢的临汝乡四都。唱凯建乡后,直辖范围跨有临汝乡的四都,长乐乡的四十六都和四十七都,有村庄104处。
   各都直辖范围: 四都(与华溪共属)东起观前村,横跨王头夫,徐、黄、陈、芜湖、院下和上游、官州、灵山、低洲、古港等6个村委会,计35村。
   四十六都(与罗针共属),南起艾巷、唱凯,沿东河北下,低洲港抱合成圈,内含江山、白水、蔡家、东湖、游鹤、北保、石溪共9个村委会,计59村。
   四十七都(与云山、罗湖共属)的万年、花洲2个村委会,计10村。
   第二节 民国村、保辖管区域(1912-1949) 1912年初(民国建立),实行地方自治,废都图为邻闾,五户为邻,五邻为闾,若干闾为乡,乡设懂事,配有地保数人,为基层政权机构。唱凯乡直辖范围未改。
   1927年(民国16年),废闾、邻为保、甲,10户为甲,10甲为保,若干保为联保,若干联保为区。据查考:1934(民国23年)年间,全县划分为8个区,计有68个联保办事处,共729保,8,425甲。其时唱凯联保隶属罗针八区。
   1937年(民国26年),区、乡经调整,唱凯联保划为唱凯、绿水殿两个联保,隶属鹏溪二区,全区划有9个联保,100保、1350甲。
   1941年(民国30年),改联保,建立唱凯乡公所,划有17保。范围:南起观前胡、石子塘、芜湖、院下,北止蔡家,东湖,东起白溪万年、花洲,西止低洲、石溪、北保。辖区面积超48平方公里。
   第三节 建国后社队区划过程(1950-1984年) 土改时期,建区设乡,唱凯隶属临川县二区,唱凯区人民政府设驻在古港村,划有唱凯、灵山、石溪、北保、慢坊、观前、花洲、东湖等10个乡,下设村长。
   公社化时期(1958年),唱凯由46个高级社(包括罗针、华溪的26个高级社),组成唱凯人民公社,实行一社多队,划分46个生产大队。
   1959年,划出罗针16个大队,组成罗针公社。
   1961年,划出邹阳12个大队,组成华汐公社,同年唱凯公社,划分唱凯、古港、北保三个公社。
   1967年,唱凯、古港、北保三个公社复并为唱凯公社。为了便于领导生产,划分为唱凯、古港、北保三个片,下辖18个大队。各片的所属范围如下: 唱凯片:唱凯、石溪、低洲、艾巷、花洲、万年。
   北保片:北保、游鹤、东湖、蔡家、白水、江山。
   古港片:古港、上游、官洲、灵山、观前、邱家。
   附:唱凯乡近代(1872—1984)隶属变迁一览表 唱凯镇村干部花名册 唱凯镇各村(大队)历任支部书记 唱凯村:熊义福 黄友清 熊润根 金友生 刘柏清 古港村:刘雪登 陈根高 陈水根 刘宏堂 周良文 陈富水 周红国 观前村:廖细茂 胡会云 胡伶如 胡银堂 周义龙 邱家村:胡银华 胡介兴 邱国怀 周武兴 上游村:徐贯生 徐金良 游长大 游茶英 官洲村:何统元 邓发科 何冬根 何新生 何洋苟 灵山村:何金良 何恩仁 何海琪 何阶伶 何子龙 艾巷村:尧科明 颜书生 黄寿祺 周洪泉 黄寿祺 万年村:邓乱生 艾金根 邓新科 邓义芳 邓能芳 邓国云 花洲村:许义龙 嵇升高 许银太 许省龙 付发科 付木良 许晓华 许标太 许华太 石溪村:刘来生 周凡生 万友根 周昌清 张财文 张良文 低洲村:涂辉高 张万和 王金生 王水香 张金良 王永昌 北保村:帅明生 胡其安 帅胜年 胡贵龙 胡泉昌 帅国荣 支华兴 胡细龙 游学村:帅友光 王乱生 帅国根 帅谷昌 江山村:陈子游 许发生 周党根 胡润生 许火龙 胡义祥 熊海水 胡区昌 白水村:付子清 付亮书 陈国平 陈木水 付顺堂 许贤厚 付荣荣 蔡家村:蔡正奇 王恒太 刘分龙 蔡狄文 王银龙 蔡根龙 蔡金云 王正根 东湖村:王多福 王玉福 万爱女 刘正祥 王道喜 王应龙 王金根 刘木标 第三章 村组介绍 第一节 唱凯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中部。昌抚公路纵贯其间,地势平坦。驻地唱凯。有1个自然镇,6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1128户,4365人。2436亩耕地,主产水稻。建国前后均属唱凯乡。合作化时期建有唱凯高级社,1958年成立唱凯大队,属唱凯公社。1961年分为唱凯和唱凯圩两个大队,1968年合并为唱凯大队,1984年8月更名为唱凯村民委员会。
   唱凯 系镇政府和村委会驻地。位于上顿渡北偏东19.5公里的田煅中,昌抚公路从中穿过。432户,1670人。北宋大观年间,因洪水为害,毛姓从距此300米的东河西岸洲上迁居于此,开店经商,得名毛家店。因地处抚州通往南昌的古道旁,过往行人多在此歇息,因而迁此定居者渐多,并逐步发展成为集圩,有短街店铺。“唱凯圩”名称始见于民间家谱的清朝谱序。相传明朝某将军打了胜仗路过此地夜宿,见此地茶店很多,吹弹歌唱热闹非常,欣然命此地为“唱凯”。唱凯历来为临川北半县(区)农村集市贸易中心,农历逢单日当街。
   北山熊家 位于唱凯北偏东1公里的东河西岸,173户,719人。[北山熊氏族谱]熊氏世居钟陵北山,因而名此地为北山,后称北山熊家。南宋宝庆年间,熊朝通从进贤县三阳迁此。
   旱上支家 位于唱凯西北0.7公里的昌抚公路西侧,169户,606人。明洪武年间,支姓从进贤迁入。村址原为田塅,取名塅上支家,讹为早上支家。
   磨下黄 位于唱凯东0.5公里的田塅中。村基分为前后两部分,雨天,前边村基的雨水,‘在村舍前从西向东绕村舍复向西流去,后边村基的雨水,在村舍后从西向东绕村舍汇前边村基的雨水复向西流去,雨水似磨流转,村居黄姓,故名磨下黄。[黄氏宗谱)北宋嘉祜年间,黄贵忠从本县桐源刁峰迁此。119户,392人。
   许家 位于唱凯东1公里的田塅中,51户,165人。詹姓开基,原名詹坊。(许氏联修宗谱)明宏治年间,许信士从本地钟家桥迁此,改称詹坊许家,又简称许家。
   下刘 位于唱凯东南0.2公里的昌抚公路东侧。71户,268人。[刘氏宗谱)元至正年间,刘世清从金溪土口迁入。原名大路刘家。按水流向,位于上刘之下,改称下刘。
   钟家桥 位于唱凯西南0.3公里的田塅中。113户,424人。钟姓开基,村周环水,有“无桥不能进村”之说,故名钟家桥。(许氏联修宗谱)元至元年间,许干才从崇仁县石桥迁入。沿用旧名。
   第二节 东湖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西北部。北濒云山河,西临湖塘渡港,境内港溪萦迥,地势平坦。驻地东阳王家。有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676户,2575人。3337亩耕地,主产水稻。因境内有湖和驻地东阳得名。建国前属云山乡,1950年属石溪乡,1953年分属东湖乡和北堡乡,1956年属慢坊乡。合作化时期建有东湖高级社,1958年成立东湖大队,属唱凯公社。1960年分为东湖和西泉两个大队,1961年属北堡公社,1968年西泉大队并入东湖大队,属唱凯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东湖村民委员会。
   东阳王家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东北偏北5公里的田塅中。240户,920人。[王民宗谱)元延枯年间,王辛四从本地下阳迁入。原名舍前,因在下阳村舍之前得名。后改名东阳王家,因村址在泉湖之东,云山河之南,南为阳,王姓居住,故名。
   下阳 位于唱凯东北偏北5.5公里的云山河南岸。108户,352人。(王氏宗谱)南宋咸淳年间,王光洛从本县灵谷峰迁此。原名坂头,因村址在田坂北端得名。后改下阳广因按水流向在东阳之下。
   西阳王家 位于唱凯东北偏北4.5公里的田塅中,村前有泉湖。82户,326人。(王氏宗谱)明洪武年间,王贤六从本地东阳王家迁此,原名舍头,因在舍前(今东阳王家)西头得名。后以东阳王家相对应改名为西阳王家。
   泉湖刘 位于唱凯东北4.5公里的湖塘渡港与云山河汇合处东岸。村前有泉湖,刘姓居住,故称泉湖刘,(玉田家乘)明洪武年间,刘宣四从本县桐源青坑迁此。239户,884人。
   第三节 蔡家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东北部。地势平坦,东绕东河,昌抚公路贯穿南北。驻地下蔡。有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427户,1595人。1565亩耕地,主卢水稻。建国前属云山乡,1950年属鄢坊乡,1953年属东湖乡,1956年属慢坊乡。合作化时期建有西湖高级社,1958年为西湖大队,属唱凯公社。1959年并入东湖大队,1960年成立蔡家大队,1961年属北堡公社,1965年属唱凯公社,1968年并入东湖大队,1973年复立蔡家大队。1984年8月更名为蔡家村民委员会。
   下蔡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镇北4.8公里的东河西岸。103户,319人。(澄溪蔡氏族谱)唐高宗年间,蔡友福从考城经汝水迁此。原名澄溪蔡家,后改下蔡。按水流向,在上蔡下游得名。
   东溪刘家 位于唱凯北5.3公里的田塅中。115户,355人。明成化年间,刘姓从本地下刘迁入。村前有港名东溪,村名由此而得。
   鄢家 位于唱凯北5公里的田缎中。23户,80人。明嘉靖年间,鄢姓从本县云山鄢坊迁此。
   东溪胡家 位于唱凯北4.5公里的田塅中。25户,72人。胡姓从本地下山胡家迁此,历经19代。因村东有东溪港,故名东溪胡家。
   湖家山王家 位于唱凯北偏西4.7公里的田塅中;村东有湖,村址原为坟山,王姓定居后,取名湖下山王家,谐音为湖家山王家。王姓于明嘉靖年间从福建泰宁迁入。48户,163人。
   上蔡 位于唱凯北4.3公里的东河西岸。86户,307人。蔡姓从本地下蔡迁此,历经18代。按水流向,在下蔡之上得名。
   罗家 位于唱凯北4.2公里的东河西岸。24户,75人。罗姓于明永乐年间,从本县罗湖西岗迁入。
   第四节 白水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中部。地势平坦,东临东河,西靠昌抚公路。有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726户,2810人。2617亩耕地,主户水稻。驻地白水许家,含白水湖得名。建国前屑唱凯乡,建国后属慢坊乡。合作化时期建有华南高级社,1958年成立白水大队;属唱凯公社,1961年属北堡公社,划分为白水和楼下两个大队,1965年楼下大队并入白水大队,属唱凯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白水村民委员会。
   白水许家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北2.5公里的田畈中。220户,840人。此地先居黄姓。[黄氏宗谱)北宋嘉枯年间,黄贵伍从本县桐源刁峰迁入;原名鲤溪。现居许姓。[许氏联修宗谱)元至元年间,许梁从崇仁县石桥迁此。鲤溪改名为白水湖,村名由此而来。
   楼下傅家 位于唱凯北偏东3.9公里的东乡河西岸。200户,750人。[娄下傅氏宗谱)南宋宝庆年间,傅宣义随父从钟陵洪桥游学于此定居。傅宣义谓此地在奎,娄两星之下,故命此地为娄下,谐音为楼下。
   傅英村 位于唱凯北偏东3.2公里的东乡河西岸。68户,260人。[傅英傅氏宗谱)明成化年间,傅直诫从丰城县七都傅家迁此。傅姓追溯先祖源流,本支祖出于傅英,故命此村为傅英村。
   孔家 位于唱凯北偏东2.7公里的田塅中。12户,50人。[孔氏宗谱)明万历年间,孔姓从抚州城外丁黄孔家迁入。
   上陈 位于唱凯北偏西2.2公里的田塅中。175户,670人。(鲤溪陈氏宗谱)明永乐年间,陈国冬从本县罗针郭堆迁入。原名鲤溪陈家,下陈分迁后,按水流向,在下陈之上,改名上陈。
   下陈 在白水村西头,62户,240人。全部姓陈。
   第五节 花洲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东北部。境东北为丘陵,西南地势平坦,西临东乡河。驻地花洲。有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437户,1675人。2057亩耕地,主卢水稻。建国前属唱凯乡,1950年为花洲乡,1956年属鄢坊乡,1957年属龙岗乡,合作化时期建有花洲高级社,1958年成立花洲大队,属龙岗公社,1960年属唱凯公社,1961年属龙岗公社,1969年属唱凯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花洲村民委员会。
   花洲许家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东北偏北2.8公里的田塅中。209户,865人。村前原为东河岸洲,洲上花草繁茂,故名花洲。[许氏联修宗谱)元至元年间,许杞(豫才)从崇仁县石桥迁入。
   花田村 位于唱凯东北偏北3.8公里的丘岗西南边沿。73户,283人。[许氏联修宗谱)北宋宣和年间,许照从崇仁县石桥迁此。村西有小丘,名小华山。此村取名华田,“后”“华”谐音为“花”。村中还有曾姓和叶姓等。
   嵇家 位于唱凯北2.8公里的东河东岸。77户,310人。明洪武年间,嵇姓从抚州城迁入。
   北山傅家 位于唱凯北2.7公里的东河东岸。78户,253人。村址在北山片村之中得名。傅姓于明崇祯年间从抚州城迁入。
   第六节 游鹤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西部。地势平坦,南靠唱(凯)栎(坪)公路。驻地游鹤垄帅家。有5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606户,2465人。1759亩耕地,主产水稻。建国前属唱凯乡。建国后属北堡乡,1955年属慢坊乡。合作化时期为北堡高级社,1958年为唱凯公社北保大队,1961年成立游鹤大队,属北堡公社。1965年属唱凯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游鹤村民委员会。
   游鹤垄帅家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西北2.7公里的田塅中。282户,1120人。[抚临帅氏宗谱)元至正年间,帅仕简从本地大房帅家迁此。村后有垄湾。相传建村前常有白鹤游此,故称游鹤垄帅家。
   岗上万家 位于唱凯西北3.6公里的田塅中小土坡上,原名东岗上。[万氏九修宗谱)元延祜年间,万持道从本县罗针浒溪竹山迁入,后改称岗上万家。133户,482人。
   下头帅家 位于唱凯西北3.3公里的田塅中。9户,58人。1926年帅姓从本地游鹤垄帅家迁此。按水流向,此村在游鹤垄帅家之下,故名。
   前后羊 又名羊坡王家,位于唱凯西北偏西3公里的田塅中。村东有湖。106户,388人。有前羊后羊之分,[北保王氏宗谱)元延祜年间,王辛五从抚州城迁羊坡。前羊后羊分迁情况不详。
   刘路寺 位于唱凯西北2公里的峭(凯)栎(坪)公路北侧。43户,163人。原名路寺,因村址在唱凯通往罗针的古道旁,村东原有寺得名,[刘氏宗谱)明天启年间,刘文钏从本地刘盂峨村迁入,改称刘路寺。
   第七节 北保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觊镇西部。地势平坦,西临湖塘渡港,唱(凯)栎(坪)公路横穿东西。驻地炉下村。有9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658户,2731人。2174亩耕地,主产水稻。含北堡片村得名。建国前属唱凯乡,建国后属北堡乡,1955年属慢坊乡。合作化时期建有北堡高级社。1958年成立北堡大队,属唱凯公社。1961年属北堡公社,1965年属唱凯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北保村民委员会。
   支家 位于唱凯西北3.3公里的田塅中。40户,152人。[支氏宗谱)元至正年间,支仕旭从抚州城六水桥迂此。
   北保胡家 位于唱凯西北3.3公里的田塅中。南连支家,西靠炉下村。92户,387人。[临川白竹胡氏联修宗谱)元至正年间,胡薰仲从本县罗针柘湖迁入。原名栎塘,后改名北保胡家,因地处北保片村之中。现恢复原名。
   炉下村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西北3.3公里的田塅中。南靠支家,东连胡家。128户,568人。始迁人以打铁为业,取村名为炉下村,亦称铁炉下。[临川白竹胡氏联修宗谱)明永乐年间,胡世恕从罗针柘湖迁入。
   熊家 位于唱凯西北3.2公里的田塅中。43户,207人。[熊氏宗谱)明宣德年间,熊姓从本县云山金山廖源迁此。
   下山 位于唱凯西北偏西3.5公里的田塅中。32户,128人。村址原为小丘,名下山,村名由此得。明嘉靖年间,胡姓从本地江山胡家迁此。
   湖塘鱼 位于唱凯西北偏西3.4公里的湖塘渡港东岸。31户,104人。(临川白竹胡氏联修宗谱、南宋庆元年间,胡彦明从本县罗针柘湖迁此。原以姓名其地称胡坊。后村口建了一座门楼,上书“学虞重光”,村名由此改称胡学虞,由于谐音之误,演变成“湖塘鱼”。
   下塘 位于唱凯西偏北3.2公里的湖塘渡港东岸。15户,61人。村前有塘,名下塘,村名由此得。[临川白竹胡氏联修宗谱)元至正年间,胡舜辅从本县罗针太坪胡家迁入。
   大小房帅家 位于唱凯西偏北2.8公里的田塅中。258户,1022人。(抚临帅氏宗谱)元延枯年间,帅孟诚从本县罗针黄溪(今顾家大队帅家村)迁入。始迁人在族房中属大小房,故称大小房帅家。
   零口杨家 位于唱凯西北偏西2公里的田塅中。19户,102人。清康熙年间,杨姓从本地低洲杨家迁此。村前有长湖,水很深,当地群众称之零口,村名故为零口杨家。
   第八节 万年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东部。东境为丘岗,西境地势平坦,南临东河。驻地万年邓家。有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368户,1341人,1708亩耕地,主产水稻。驻地在万年桥头,取名万年大队。建国前属唱凯乡,1950年属龙岗乡,1956年属山背乡,1957年属龙岗乡。合作化时期建有万年高级社,1958年成立方年大队,属龙岗公社。1960年属罗湖公社,1961年属龙岗公社,1969年属唱凯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万年村民委员会。
   万年邓家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东北3.3公里的东乡河北岸万年桥头的丘岗上。172户,694人。[楼鸥邓氏七修宗谱)南宋绍定年间,邓闸一从金溪云霖峰迁入。初名楱鸥。万年桥建起以后,改称万年桥邓家。
   谢家 位于唱凯东北偏北3公里的田墩中。57户,240人。[沙湖谢氏宗谱)谢宫王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自畲塘(今抚州市孝桥乡畲塘村)迁此。还有付姓3户。
   傅家 位于唱凯东北偏北2.8公里的田塅中。[沙湖傅氏宗谱)明宏治年间,傅旭昂从本地寿春岗塘下山迁此。17户,88人。
   艾家 位于唱凯东北3公里的田塅中。19户,91人。[禾埠艾氏宗谱)明宏治年间,艾鸿二从本地禾埠岗(今西艾村)迁此。
   徐家 位于唱凯东北2.9公里的田塅中。30户,121人。[沙湖徐氏宗谱)明成化年间,徐永良从本地小华山岭下迁此 挡头傅家 位于唱凯东北2.8公里的东河北岸。73户,304人。明嘉靖年间,傅姓从进贤县温圳章山迁此。原名柳树下傅家,后东河决口,迁堤挡于此村之前,改称挡头傅家。
   第九节 江山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中部。地势平坦,东临东乡河,昌抚公路纵贯其间。驻地江山。有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628户,2690人。1981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唱凯乡,建国后属慢坊乡。合作化时期建有慢坊高级社。1958年成立江山大队,属唱凯公社。1961年属北堡公社,1965年属唱凯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江山村民委员会。
   江山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北偏西1.7公里的昌抚公路东测。240户,920人。[胡氏重修宗谱)明永乐年间,胡舜明从本县罗针太坪胡家迁入。村址原为小丘岗,故名岗山,谐音为江山。村南50米有镇农机厂。
   胡家 位于唱凯西北偏北3.3公里的田塅中。24户,106人。1932年胡姓从本地江山迁入。
   东李村 位于唱凯西北偏北2.5公里的逼(圳)(南)城公路西侧。42户,180人。李姓从河南开封府张杨桥迁此,历经25代。附近原有三个李姓居住的村子,此村居中,名中李村,谐音为东李村。村东有华南中学。
   万坊村 位于唱凯北偏西0.3公里的昌抚公路西侧。68户,300人。初居万姓得名。[白水许氏联修宗谱)明正德年间,许佩恭从本地白水许家迁此,沿用旧名。
   山上陈家 位于唱凯东北偏北2.3公里的田缎中。98户,430人。[鲤溪陈氏宗谱)明正统年间,陈德诚从本地白水陈家迁此。村西原有坟山,故名山上陈家。
   施坊傅家 位于唱凯西北2公里的田塅中。120户,505人[傅氏重修宗谱)明洪武年间,傅松从抚州城西门鱼鳞桥迁此。原有施姓居住,故称施坊傅家。
   周山泗 位于唱凯西北1.7公里的田塅中。91户,380人。[鲤溪周氏宗谱)元至元年间,周山四从抚州城西门迁入。以始迁人定村名。“四”雅化为“泗”。
   第十节 艾巷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东南部。东临东乡河,境中为丘岗,境周地势平坦。驻地艾巷周家。有10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869户,3384人。2349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唱凯乡,1950年属观前乡。1953年属艾巷乡,1955年属唱凯乡。合作化时期建有艾巷高级社。1958年成立艾巷大队,属唱凯公社。1960年划分为艾巷、仓下两个大队,1968年夏并为艾巷大队。1984年8月更名为艾巷村民委员会。
   艾巷周家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东2.1公里的禾埠岗上。168户,672人。[禾埠艾氏宗谱)明崇祯年间,艾彦卿从贵溪双门石迁此,韧名艾家巷。清顺治年间,周姓从本地石紫塘迁入,改称艾巷周家。以后又有黄姓迁入。
   钟家 位于唱凯东北2.3公里的东河南岸。99户,405人。清乾隆年间,钟姓从展坪迁入。
   仓下村 位于唱凯东北偏东3公里的田塅中。146户,583人。黄孟麟从罗湖台山黄家迁此。历经25代。初名三江口,因三叉港与东河汇合于村东500米处得名。后李姓从抚州城南清风门迁入,历经20代。在村东建有粮仓,改称三江口仓下村,简称仓下村,亦称仓下李家。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李井泉故里,后又有艾、熊、邓、左等姓迁入。
   堑头饶家 位于唱凯东北1.8公里的东乡河南岸。23户,65人。明正德年间,饶姓从余江迁入。村址在河边,取名堑头饶家。
   颜家 位于唱凯东偏北2.5公里的田塅中。116户,419人。明嘉靖年间,颜姓从崇仁县石桥迁此。
   周博巷 位于唱凯东2.7公里的东乡河西岸。139户,529人。明成化年间,周姓从金溪县云霖白马岭迁此。原名周家村,后因村基大,村内巷子多,改称周博巷。
   西艾 位于唱凯东1.8公里的禾埠岗上。38户,147人。(禾埠艾氏宗谱)元延枯年间,艾从一自抚州城大臣巷迁此。原名禾埠岗艾家。艾家巷建村后,因位其西,改称西艾。
   胡仕村 位于唱凯东1.9公里的田塅中。28户,103人。[胡氏十五修宗谱)明永乐年间,胡子渊从罗针太坪胡家迁此。
   桥头黄家 位于唱凯东偏南1公里的丘岗上。67户,249人。(黄氏宗谱)北宋嘉枯年间,黄廷茂从桐源刁峰迁此。村前有清湖,村址在清朔桥头,故名桥头黄家。
   观背刘家 位于唱凯东偏南2.7公里的田塅中。45户,176人。明永乐年间,刘姓从金溪土口迁此。村前原有万年观(寺庙)此村故名观背刘家。
   第十一节 石溪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西部。地势平坦,西有石溪港得名。驻地石溪张家。有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620户,2589人。1,891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塔溪乡,1950年属石溪乡,1955年属唱凯乡。合作化时期建有石溪高级社。1958年成立石溪大队,属唱凯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石溪村民委员会。
   石溪张家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西偏南1.2公里的田塅中:72户,290人。(张氏十二修宗谱)北宋宣和年间,张五七由温泉幕源张家迁此。因村西有石溪港得名。
   河上 位于唱凯西偏北1.7公里的小河南岸洲上,故名。180户,800人。元至正年间,周姓从云山鄢坊周家迁入。
   刘孟娥 位于唱凯西1公里的田塅中。120户,490人。(刘氏宗谱)元至正年间,刘孟峨从金溪土口迁入,以始迁人定村名。“峨”错为“娥”。
   园湖熊家 位于唱凯西南0.5公里的田塅中。36户,130人。熊姓从本地北保熊家迁此,历经6代。因村西南有园湖,故称园湖熊家。
   桥头万家 位于唱凯西南偏西1.2公里的田塅中。47户,195人。元至元年间,万姓从罗针浒溪万家迁入。村址在石溪小桥头得名。
   石溪吴家 位于唱凯西南偏西1.8公里的田塅中。120户,500人。吴姓从宜黄县常明吴家迁入,时在明成化年间。因村西有石溪港得名。
   黄顾桥 位于唱凯西南2公里的田塅中。46户。190人。村居黄、顾二姓,村后有小桥,故名。黄姓定居较早。(黄氏宗谱)北宋景祐年间,黄三二从桐源刁峰迁入。
   第十二节 邱家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东南部。地势平坦,有少许丘岗,东靠东乡河。驻地和风邱家。有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341户,1290人。1204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唱凯,1950年分属观前乡和艾巷乡,1955年属唱凯乡。合作化时期为观前高级社。1958年为唱凯公社观前大队。1961年属古港公社。1965年属唱凯公社。1968年成立红岗大队,1971年撤销红岗大队,四个自然村分属前进、艾巷和古港大队,1972年成立岗上大队。因本县大队重名,1982年更名为邱家大队。1984年8月更名为邱家村民委员会。
   和风邱家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东偏南2.2公里的和风岗,邱姓居住,取名和风邱家。98户,364人。(邱氏宗谱)明洪武年间,邱伯厚从本县风岗迁此。
   庄子过家 位于唱凯东偏南2公里的田塅中。34户,103人。过姓原居抚州城,在此地买了一片田,请人代耕,当地群众称这种田为庄子田。清嘉庆年间,过姓从抚州城外河东湾迁此,故称庄子过家。
   湖下周家 位于唱凯东南1.7公里的田塅中。92户,311人。明永乐年间,周姓从抚州城北门迁此。村西有清湖,故称湖下周家。
   花门楼 位于唱凯东偏南3公里的东乡河西岸。117户,465人。(黄氏宗谱)元大德年间,黄仍伍从本县官溪迁入。原名观东。后此村村口建了一座华丽的跑马楼,村名改为花门楼。
   第十三节 古港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南部。地势平坦,昌抚公路纵贯其间。境内有地区变电站、县变电站、唱凯粮管所和唱凯中学。驻地横周。有9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812户,3257人。2237亩耕地,主种水稻。含古港村得名。建国前属塔溪乡,建国后属古港乡。合作化时期建有塔溪高级社。1958年成立古港大队,属唱凯公社,1960年划分为古港、塔溪两个大队,属古港公社。1965年属唱凯公社,1968年塔溪大队并入古港大队。1984年8月更名为古港村民委员会。
   横周 位于唱凯东南偏南1.5公里的昌抚公路西侧。140户,543人。村西有唱凯中学,村北有唱凯粮管所、县变电站和地区变电站。明永乐年间,周姓从河南开封杨子巷葛藤迁此。因村形为长条,与水流向垂直,故名横周。
   北岗村 位于唱凯东南1公里的田畈中。58户,248人。村址原为丘岗,在古溪之北,故名北岗村。元至元年间,陈姓从本县罗针郭堆迁此。
   上刘 位于唱凯南偏东0.7公里的昌抚公路西侧。40户,191人。[玉田刘氏宗谱]明万历年间,刘良碧从金溪县土口(亦称玉田)迁此。按水流向,在下刘之上得名。村东头有何仕村。还有何姓。
   湖家山 位于唱凯东南1.5公里的田塅中。东南有清湖,村前有小丘,名湖家山,村名由此而得。45户,197人。1801年,周姓从本地直周迁此。
   古港 位于唱凯南1公里的田塅中。121户,549人。村西有港,原名古溪,后称古港,村名由此而得。村居陈、何、周三姓,三姓各居一角,名陈家(下陈)、何家。周家。陈姓定居较早。(古溪陈氏族谱)南宋景炎年间,陈觉诚由抚州城南门外迁此。
   直周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东南1.5公里的昌抚公路东健。100户,440人。明永乐年间,周姓从河南开封杨子巷葛藤迁入。村形为长条,与水流向平行,故称直周。
   上陈 位于唱凯南偏西1.7公里的田塅中。西有古港。114户,494人。(古溪陈氏宗谱)明景泰年间。陈翰昱从本地古港下陈迁此。按水流向,在下陈之上得名。
   徐家 位于唱凯南偏东1.6公里的田畈中。28户,98人。(徐氏十四修宗谱)明隆庆年间,徐玉林从金溪县印山迁入。
   黄家 位于唱凯南偏东2公里的田缎中。61户,220人。(黄氏宗谱)明正德年间,黄元升从抚州城府学前迁此。还有喻姓。
   第十四节 观前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东南部。地势平坦,东临东河,西靠昌抚公路。驻地石紫塘。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647户,2455人。1953亩耕地,主种水稻。境内原有万年观(寺庙)。此大队大部分自然村在万年观之前,当地群众惯称这片地域为观前,大队名称由此得。建国前分属塔溪乡和唱凯乡。1950年属观前乡。1955年属古港乡。合作化时期子建有观前高级社。1958年成立观前大队,属唱凯公社。1961年划分为观前和周黄两个大队,属古港公社。1965年,周黄大队并入观前大队,属唱凯公社。1968年改名为前进大队,因全县大队重名,且大队名称与驻地不一致,1982年复名观前大队。1984年8月更名为观前村民委员会。
   石紫塘 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东南2.7公里的田畈中。村周环水,小卵石很多,故称石子塘,雅化为石紫塘。324户,1320人。[北周仁房宗谱)明万历年间,周荣春从抚州城北门周家迁此。
   观前胡家 位于唱凯东南偏东3公里的东河西南岸。125户,442人。临川白竹胡氏联修宗谱)元至元年间,胡卜周从本县罗针太坪胡家迁此。因村基在原万年观(寺庙)前得名。
   黄邓湖 位于唱凯东南偏南2.2公里的田缎中;44户,158人。村后有清湖,村居黄邓两姓得名。明万历年间,黄姓从本县罗湖台山黄家迁此。邓姓现已迁走,后又迁入王姓、廖姓。
   下易胡家 位于唱凯东南偏东3.7公里的东河西岸。60户,210人。(胡氏十五修宗谱)明嘉靖年间,胡乾二从本地观前胡家迁此。村基在下易片村之中,故称下易胡家。
   何家 位于唱凯东南4公里的东乡河西岸。85户,370人。(灵山何氏十二修宗谱)明洪武年间,何熊从崇仁高峰山迁此。
   第十五节 官洲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西南2公里,南临抚河,地势平坦。驻地官洲邓家。有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553户,2185人。1365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塔溪乡,1950年,属灵山乡,1955年属古港乡。合作化时期,为灵山高级社。1958年为唱凯公社灵山大队,1960年属古港公社,1965年属唱凯公社。1978年成立官洲大队,属唱凯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官洲村民委员会。
   官洲邓家 位于唱凯西南2公里的田塅中。43户,156人。(邓氏宗谱)邓允民于南宋咸淳己巳年(1269年)从本县金坑迁入。村址原为官溪港洲,故名官洲邓家。
   洲沙何家 位于唱凯西南1.5公里的田畈中。65户,280人。何姓于1923年从本地灵山何家迁入。村址原为河水冲击的沙洲,故名洲沙何家。村里还有3户吴姓和3户姜姓。
   官洲彭家 位于唱凯西南2.2公里的田畈中。76户,324人。南宋咸淳年间,彭姓从浙江金华迁入。村址在官溪洲上,故名。
   新基何家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西南2.5公里的田畈中。87户,350人。明宏治年间,何应兆从本地灵山何家迁入。村名含何姓新开村基之意。
   赵家坊胡家 位于唱凯南偏西2.5公里的田畈中。112户,520人。此村原为赵姓开基,故称赵家坊。胡清从本县金城(今本县罗针城前)迁入,改称赵家坊胡家。历经27代。
   姜吴陈村 位于唱凯南偏西3.2公里的抚河北岸。76户,332人。明洪武年间,姜,吴,陈三姓先后迁入。以三姓取村名。后又迁入谭、黄、江、何姓。
   新居姜村 位于唱凯南偏西3.2公里的抚河北岸。38户,136人。民国初由姜吴陈村分迁。
   第十六节 低洲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西南部,南临抚河,地势平坦。因境内有低洲港得名。驻地低洲周家。有7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610户,2575人。1843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均属石溪乡。1955年属唱凯乡。1958年成立联合大队,属唱凯公社。因大队名称与驻地不一致,1983年更名为低洲大队。1984年8月更名为低洲村民委员会。
   低洲周家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西南3公里的田畈中。20户,81人。[北周义房宗谱)明嘉靖年间,周子拔从本县展坪古塘迁入。近有低洲港,故名低洲周家。
   低洲杨家 位于唱凯西南2.5公里的田缎中。124户,532人。(杨氏宗苎)明宏治年间,杨均祝从抚州城迁入。近有低洲港,故名。
   低洲王家 位于唱凯西南偏西3公里的低洲港北岸。王姓居住,故名。110户,421人。(低洲王氏宗谱)元至正年间,王庆厚从崇仁县车街迁入。
   洲上何家 位于唱凯西南偏西3.8公里的田畈中。30户,92人。清咸丰年间,何姓从本地灵山何家迁入。村基原为低洲港洲,故名。
   低洲涂家 位于唱凯西南3.5公里的田畈中。94户,365人。(低溪涂氏宗谱)明正统年间,涂鉴德从宜黄棠荫迁入。近有低洲港,故名。
   灵山张家 位于唱凯西南3.6公里的抚河北岸。220户,874人。(张氏十二修宗谱)南宋咸淳年间,张正五从本县温泉幕源张家迁入。村周原是片坟山,“坟”谐音为“灵”,故称灵山张家。
   姜家 位于唱凯西南3.5公里的抚河北岸。12户,34人。
   第十七节 上游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南部。南临抚河,东有古溪(又称古澄),地势平坦。驻地肖公渡。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577户,2405人。1495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塔溪乡,建国后属古港乡。合作化时期,为古溪高级社。1958年成立古溪大队,属唱凯公社。1961年属古港公社,1965年属唱凯公社。因全县大队重名,1982年更名为上游大队。1984年8月更名为上游村民委员会。
   上游 位于唱凯南2公里的田缎中。104户,403人。(游氏合修族谱)明正德年间,游世万从本地下游迁入。按水流向,此村在上,故得名上游。
   下游 位于唱凯南1.5公里的古溪西岸。135户,491人。(游氏合修族谱)明永乐年间,游子明从抚州城六水桥迁入。原名古溪游家。上游建村后,按水流向,此村在下,改称下游。
   下熊 位于唱凯南2.2公里的田畈中。54户。218人。熊姓从本县华溪官庄熊家迁入。按水流向,此村在原居之下,般称卞熊。历经21代。
   西徐 位于唱凯南2.8公里面田畈中。59户,230人。徐姓从丰城县觉溪迁入,历经20代。村址在东徐之西,故称西徐。
   东徐 位于唱凯南偏东2.9公里的田畈中。133户,480人。徐姓从丰城县觉溪迁入。历经20代。村址在西徐之东。故称东徐。
   肖公渡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南3.4公里的抚河北岸。95户,377人。杂姓居住,(过氏族谱)南宋淳佑年间,过述从荣山下麓迁入。村前原有肖公庙,并有人渡,故称肖公渡。
   第十八节 灵山村民委员会 位于唱凯镇南部。南临抚河地势平坦。驻地灵山何家。有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456户,1708人。1,118亩耕地,主种水稻。建国前属塔溪乡,1950年属灵山乡,1955年属古港乡;合作化时期建有灵山高级社,1958年成立灵山大队,属唱凯公社。1960年属古港公社,1965年属唱凯公社。1984年8月更名为灵山村民委员会。
   灵山何家 系村委会驻地。位于唱凯东南偏南3.5公里的抚河北岸。341户,1248人。(灵山何氏十二修宗谱)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何竟(五郎公)由福建省邵武建安县风山迁豫章(今南昌市),复迁此地。原村周围是一片坟山,“坟”谐音为“灵”,故名灵山何家。后抚河改道从村南流过,村址在河堤之外,洪水季节,常遭水害,1981年,全村群众在村南修筑新堤,变村址于河堤之内。
   田坂 位于唱凯东南3.2公里的田缎中,故名。115户,460人。1923年,何姓从本地灵山何家迁入。

知识出处

唱凯镇志

《唱凯镇志》

本书为唱凯镇志,分别在地理志、政治志、经济志、文卫志、教育志、社会志、方言志、人物志、志余等栏目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临川区
相关地名
唱凯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