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教学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287
颗粒名称: 中学教育教学工作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4
摘要: 学制与校历,课程与教材,教学与教学改革,考核与评估,教学管理,课外活动,教学设施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一、学制与校历
   (一)学制
   清末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发《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中学堂修业四年,第三、四年设实科。抚州府立中学堂学制为五年。翌年,清政府颁发《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规定中学堂修业五年,文实不分科。宣统元年(1909年),区内2所中学堂修业年限仍为五年,并实行文实分科。
   民国时期 根据1913年教育部公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临川县的抚州中学、南城县的建昌中学学制均定为四年,取消文实分科。1922年,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壬戌学制》),规定中学修业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为三年,依设科性质,亦可定为初级四年,高级二年,或初级二年,高级四年。区内省立七中、十一中2所中学实行三三制,即高中、初中各三年,私立毓灵女子初中学制也为三年。
   1928年,根据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抚州地区中学修业年限仍为初、高级各三年;高级中学分设普通师范、农、工、商、家事等各科;初级中学从第三年起,酌设选修课。1932年,根据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学法》、《师范学校法》和《职业学校法》,全区中学分初、高中,一律实行三年制,取消普通科名称,公立高中和初中分别附设特别师范科和简易师范科。此后,中学学制没有大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 全区普通中学仍采用“三三”制,初、高中分段,各三年。从1958年起,全区部分中学进行缩短学制的改革试验。1960年4月,省中小学学制改革委员会印发《江西省推行中、小学制改革试点的初步意见》,其中要求中学试行“二三制”(初中二年,高中三年)、“三二制”(初中三年,高中二年)。据此,抚州一中在部分班级试行“三二”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二年毕业。部分中学开办初中跃进班,提前一年毕业,如广昌县中学有2个班,赤水中学有3个班,用二年学完初中课程,参加毕业考试。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中学统一实行“二二”制,即初、高中均为两年毕业。1978年秋季开始,全区中学普遍实行“二三”制,即高中二年,初中三年。1980年,抚州市一中、临川县一中等校恢复“三三”制。到1984年,全区中学全面实行“三三”制,并从高二起,实行文理分科。1993年后,部分初中(如宜黄县梨溪中学、城南中学等)实施初中毕业后加修一年职业技术课的试验,称“三加一”制。
   (一,校历
   校历,是一个学校一学期一学年的行事历,包括周次、主要工作安排等。
   民国时期,全区中学有公立、私立和教会办三类学校。有秋季始业的,也有春季始业的,还有春、秋两季均招生始业的,校历由各校自定。1927年后,省教育厅每年颁布一次校历,全省统一执行。新中国成立后,对校历有大致的规定。1952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规定(草案)》,规定每年8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为第一学期,3月1日至6月30日为第二学期。从1953年起,全区中学统一从秋季始业,第一、第二学期的时间有所变动,以后大致稳定在8月26日至第二年2月上旬和3月初至7月初之间。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中学改为春季招生,校历又有不同。
   “文化大革命”后,各中学的校历基本上与“文化大革命”前差不多。地区教育部门要求,县城以上中学,上午上课时间,冬季不得早于8点,春季不早于7点,春秋两季可在此时间内作适当调整。农村中学可根据农村特点,采取早晚在家辅助劳动,中间到校读书的办法,一般上午9点左右上学,下午3点左右放学。每年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放7至10天农忙假。学生参加会议和各种社会活动的时间,应严格控制,中学生每周不得超过6小时;国家规定的节假日,按规定执行,不得挪作补课用。
   80至90年代,抚州地区中学校历,一般由县(市)教研部门统一制定,有的由各校自行制定,下面举一例:
   2-80 2000年上半年临川市全日制中学周次安排
   二、课程与教材(一)课程设置
   清末 根据《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抚州地区中学堂设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等课程。每周授课36小时。宣统元年(1909年),全区中学堂实行文实分科,文、实两科各以若干科目为主修科,另以若干科目为通习科。文科的主修课为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等,通习课为修身、算术、博物、理化、图画、体操、法制及理财等:实科的主修课为外国语、算术、博物、化学等,通习课为修身、经学、国文、历史、地理、图画、手工、体操、法制及理财等。每周授课仍为36小时。由于缺乏新式科目的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备,不少学堂课程并未开齐。
   民国时期 1912年,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学不分文实科,其课程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家事。全区中学逐步遵此执行。1923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全区中学采用学分制和选科制(每半年度每周上课1小时为1学分,无课外之预备。自修或预备时间较少者,设以每半年度每周1小时或2小时或3小时为1学分)。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普通科又分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第二组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1928年,根据省教育厅拟定的《江西省中学课程标准》,全区初中自三年级起,高中自一年级起,开设必修科和选修科。高中又分第一(文科)、第二(理科)两组。初中须修满180学分,其中必修科176分,选修科4学分;高中须修满160学分,其中两级公共必修课87学分,分级必修课第一组64学分,第二组58学分;选修科第一组9学分,第二组15学分。选修科目,初中21门,高中文科19门,理科20门。
   2-81 1928年全省初中必修科目及学分
   (续表)
   1928年全省初中必修科目及学分
   2-82 1928年全省高中第一、第二组公共必修科目及学分
   2-83 1928年全省高中第一组(文科)分组必修科目及学分
   2-84 1928年全省高中第二组(理科)分组必修科目及学分
   1938年,全区中学执行省政府颁发的《江西省中等以上学校战时教育实施纲要》,在公民课中增授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国民天职、江西施政纲要等内容。高级中学每周教学科目及教学时数见下表。
   2-85 1938年全省战时高级中学各学期每周教学科目、时数
   说明:高中三年级学生担任军事服务。
   1945年,全区中学根据教育部通知精神,初中英语改为必修课,每周教学时间初中、高中各6小时。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8月,抚州专署转发江西省人民政府通令,取消公民、党义、军训等课程,在中学各年级开设政治课。1950年秋,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算术、代数、平面几何)、自然(植物、动物、达尔文学说基础、生理卫生)、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每周教学时数:第一学年29课时,第二学年31课时,第三学年30课时,总时数为3600课时。高中设政治、语文、数学(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解析几何、大代数)、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每周教学时数各学年均为30课时,总时数为3600课时。
   1953年8月,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正草案)》,地理课分为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1954年,根据教育部通知,初中停开外语课,1957年秋恢复。
   1958年,文学、汉语两门课合为语文科。是年,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全年安排劳动14—28天,参观6天;生产劳动正式列入课表,每周2课时;有关学科增加劳动教育的内容,并结合生产劳动加强实验、实习。1959年,根据省教育厅颁发的《农村全日制初中教学计划》,全区农村初中加强了政治、语文、数学、物理、
  化学、动物、植物等基础课程的教学,适当减少了历史、地理等科的教学时数,增加了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活动的时间。
   2-86 1956-1957年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教
   2-87 1959年全省农村全日制初中教学计划
   单位:课时
   说明:1、每学年上课周数各年级均为34周02、%分子指第一学期、分母指第二学期。
   1960年7月,遵照中共中央《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问题的指示》,专署文教处对全日制三三制中学教学计划适当调整,提出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为主要学科,以语文、数学两科为主线,带动理化、生物、史地各科,突出重点,照顾一般。学生参加劳动,初中每周6—8小时,高中8—10小时。还规定:除专、市指定教学改革的试点中学初中一年级外,其它各校各年级及试点学校的初中二、三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均按本教学计划执行。
   1963年起,全区中学实行课程设置不同、教学要求不一的三类教学计划:第一类是教育部新订的《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比较完备,对语文、数学、外语3门基础课程要求较高,在条件较好的中学如抚州市一中施行;第二类教学计划,一般适用于县城完中和1957年前办的初级中学,教学计划从略;第三类教学计划,在1957年后办的农村初中和民办初中实施。后两类教学计划,全年教学时间38周,参加体力劳动6周,假期9周。
   2-88 1963年全省全日制中学第三类教学计划
   单位:课时
   1965年,全区农村中学执行省教育厅修订的《部分农村初中教学计划》(即全日制中学第三类教学计划),实行“八三一”制度,即全年教学时间8个月,生产劳动时间3个月,假期1个月,增加与农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
   2-89 1965年全省部分农村初中教学计划
   单位:课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抚州专署文教处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通知精神,对全区各类中等学校的政治、语文、历史、外语课教学内容作了调整。随即“停课闹革命”。1967年秋复课,历史、地理、外语等课程停开。1969年春起,全区中学使用江西省自编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农业基础知识和“革命文艺”等教材。1973年1月,执行省文教办公室教育组颁发的《江西省中学教学计划》,大部分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农业基础知识、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卫生知识。公社中学未开外语的可以不开;地理、历史、卫生知识如师资不具备,也可暂不开设。高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农业基础知识、体育。受省文教办教育组委托,抚州地区负责组织编写《农业基础知识》,供全省使用。
   1978年,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秋季,中学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新教材。1981年,全区省重点中学和经省教育厅批准改为六年制的中学,执行部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其他中学执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1985年,全区中学学制均改为六年,按部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安排教学。
   2-90 1985年全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单位:课时
   说明:(一)为侧重文科选修;(二)为侧重理科选修。
   1991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实施《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计划》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意见》。全区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开始贯彻实施国家教委的《调整意见》,并实行高中毕业会考,会考科目为:高一,历史、生物;高二,外语、地理、物理、化学;高三,政治、语文、数学。
   2-91 1991年调整后的江西省普通高中教学计划
   1992年,国家教委发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试行)。1993年秋季,全区中小学全面实施《课程计划》,并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根据本地实际,全区小学采用“五四”制中的小学部分,初中采用“六三”制中的初中部分,即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实行“五三”的过渡学制。
   1994年,国务院决定从3月1日起,全国实行新工时制(即每周工作5天)。7月,国家教委下发《实行新工时制对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的意见》和《实行新工时制对高中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的意见》。为此,各中学对教学计划作了一些调整。
   1996年,国家教委决定在江西省、山西省和天津市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全区普通完中从1997年秋季高一新生开始参与这一试验(包括新课程计划及与之相适应的新大纲、新教材的试验)。新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与过去不同的是:(一)明确提出了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把教育方针中规定的教育目的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具体化,提出了高中阶段在德育、智育、体育及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二)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建立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并按照优化必修课、规范选修课、加强
  限定选修课的原则构建学科课程体系;(三)课程计划既有统一要求,又有适当的灵活性,适应普通高中不同办学模式的教学需要;(四)课程计划提出了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的构想,给地方和学校以更大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办学以及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根据省教委要求,地区确定临川中学、临川市唱凯中学、东乡县二中、南城县二中为高中新课程方案试点样本校,由省、地两级教研室具体联系。
   2-92 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初级中学课程安排
   2-93 1997年江西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表中的“限选”系指限定选修学科,“任选”系指任意选修学科,下同。
   *1、周课时累计指每个学科各学年周课时之和。如:思想政治每学年周课时为2,三年累计为6。
   *2、授课总时数是以《课程安排表)为依据计算的。由于各地和学校可在周课时累计不变的情况下编排课程表,因此各学校实际授课总时数会有所不同。
   *3、劳动技术必修学科采取分散和集中结合的方式安排。分散安排:周课时累计为4,授课总时数为122;集中安排:高一、高二年级各一周,共二周。
   2-94 1997年江西省普通高中课程安排
   注:①I为侧重就业预备教育(含特色教育),Ⅱ、Ⅲ分别为侧重升学预备教育的文、理科。
   ②“3/2”,表示上学期周课时数为3,下学期周课时数为2。
   ③劳动技术必修课时的分散安排为:高一、高二年级可隔周两节连排;劳动技术必修课时的集中安排为:高一、高二年级各一周,共二周。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二周,三年共六周。
   (二)教材
   1942—1949年,全区各中学均采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材。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区中学文科采用老解放区的教材,理科仍然选用旧制教材,删去不实用的部分。
   1951年秋,全区中学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修订的全国十二年制中学教材。
   1952年,广昌等县使用东北人民出版社编译的苏联中学数学教材。
   1956年,全区中学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第二套十二年制中学新教材。新教材注意
  结合我国实际,克服教条主义倾向,加强思想性和科学性。教材变动较大的是文、史科,其中语文教材分为文学和汉语两种(1958年后又合并为“语文”一种);历史教材根据详今略古的原则,适当增加了近、现代史内容。
   1957年,地区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精简教材的指示精神,对中学语文、历史、地理、物理、生物等教材作了精简,解决新教材中部分要求过高,分量过重,内容过深而造成教与学过分紧张的问题。
   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全区中学既使用统编教材,又使用省编的乡土教材如《可爱的江西》和补充教材如《中学生应用文》等。
   1963年,全区中学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第三套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学新教材。
   1966年至1968年,中学文科教材停止使用,地、县(市)教育局规定各校政治和语文课以《毛主席语录》、《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乙种本)为基本教材,并允许各校选用“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的社论、重要文章以及鲁迅文章作教材。
   1968年下半年至1973年,全区中学统一采用省编教材,广昌等县一些中学还根据“文化大革命”的需要,编写了《农村应用文》、《电工知识》、《农村医疗卫生》、《水稻育种》等补充教材。1973年至1978年,各中学统一使用省编第二套教材。
   1978年至1981年,各中学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并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第一套全日制十年制教材。
   1980年,中学开始使用音乐、美术教材。
   1981年秋季,全区中学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编印的第二套全日制十年制教材。
   1985年,各中学执行部颁《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全日制中学教材。
   1987年,全区中学执行国家教委颁发的新教学大纲,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新教材和补充教材,并使用江西教育出版社编印的《道德与法制》(初中一二年级)和省教委、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编印的《法律常识读本》(高中)等补充教材。
   1990年,各中学执行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本)》。1992年,地区教研室组织编印乡土教材《抚州简史》,供全区初中一年级学生使用。1993年,执行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试用)》,从1994年起,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1997年秋季,全区中学参加国家教委组织的三省市(江西、山西、天津)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当年的高一新生使用高中实验教材。
   2000年秋季,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新修订的初中各科教学大纲,初一新生使用新编教材。
   三、教学与教学改革
   清末 辖区内2所中学堂实行班级授课制,开设新科目,教授新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颁发的《学务纲要》要求,讲课注意“由浅入深,由短而长,勿令学生苦其艰难”。课堂教学不再停留在“说文解字”上,开始注重接受知识、探讨问题的相互结合。并按《奏定中学堂章程》的要求,在博物、理化课中引进实物(标本)、实验教学。
   民国时期 1912年,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学令”及其施行细则》,学制及教学内容均有改革,文实不分科,取消读经课,增加手工课。1920年,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全区中学遵照教育部指示,将“文言”改为“语体”,采用白话教学。内容上删去了一些封建性的糟粕,增加了一些反映“民主”、“科学”精神的有关社会人生的现实生活内容;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
  式,反对死记硬背。稍后,部分学校开始采用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提倡自学,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治能力。
   1928年,根据省教育厅制定的《改进中学教学方法案》,以县为单位,联合或单独成立教学研究会,讨论改进教学实施方案。对未实行能力分组的学校,“各班酌情采用分级教学法,即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分配更充分教材,对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相当之指导”。除班级教学外,还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注重个别辅导。
   1947年,教育部公布修订的《中学规程》,要求“各科教学要活用教本”、“注重实验实习”。1948年,省教育厅颁发《江西省中等以上学校改进办法》,重申各中学分学科成立研究会。但当时抚州地区中学学科研究会“多流于形式”,且各中学“几无理化分组实验”。
   新中国成立后 50年代初,全区中学学习和引进苏联的教学理论与方法。1952年,开展学习凯洛夫教育理论等活动。1953年,苏联普希金教授到武汉讲授教育学,并进行《红领巾》现场教学,提出教学要按“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整理、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进行,要遵循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巩固性五大原则。这些对全区中学教学改革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在推行《红领巾》教学法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出现照搬课堂模式,忽视因材施教的现象。
   1953年,各地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教学工作的指示》,强调教学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校长的主要责任在于领导教学,教师应在思想改造胜利的基础上改造业务思想,实行业务责任制,加强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达到包教包学,即不仅教懂学生,而且要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学会运用。1953年至1956年,全区中学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大改进,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下班辅导等形成制度。
   1957年开始,各中学以“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批判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1958年“大跃进”,各校大搞勤工俭学,大办小工厂、小农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正常的教学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1959年2月,地区文教处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申学校以教学为主,强调教育革命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全区各中学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教学与劳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教师与学生等关系问题。
   1964年春节,毛泽东在中央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对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的改革,作了重要指示(即春节谈话);1965年,毛泽东在给陆定一的一封信(即“七三”指示)中说:“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全区各中学贯彻以上指示,减轻学生负担,区分主要课程和一般课程,减少课时和考试次数,考试不出偏题怪题,不搞突然突击,考前安排一周左右的复习时间,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根据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全区中学安排了学工、学农时间,体育课增加军事内容,更名为军体课。1971年,全省中小学批林批孔座谈会提出学校要以阶级斗争为主课,采取各种形式实行开门办学。全区中学从高二起,用一半时间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参加工农业劳动;初中组织兼学小组进行学农、学工活动;不少城市中学到农村办分校,让学生轮流到分校学习、劳动。
   1978年以后,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整顿教学秩序,并按部颁《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安排教学。
   1980年10月,地区教育局根据全省师范教育和重点中学工作会议精神,对中学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检查分析,要求进一步明确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三育一起抓;教学上从低年级抓起,加强“双基”,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规定不得按升学率高低、考分高低排名次,进行奖励;不得在期中、期末考试外搞统考统测;不能只抓少数,忽视多数;不能随意改变教学计划,砍课程,提前结束课程,搞突击复习。
   1982年至1983年,地区教育局贯彻教育部关于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的《五项规定》和《十项规定》,强调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完成普通中学教学任务,重申不准排名次,不准编快、慢班,不准办全日制升学补习班,不准吸收往届毕业生复读。
   80年代初,全区中学提出改革课堂教学,向教改要效率、要质量的口号。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陆续开展教改实验,先后有近200名教师、2万余名学生参加实验,实验班达300余个。以语文学科为例,列入省首轮试验班的抚州市一中、南丰县一中3个班使用统编教材,分别以阅读和写作为突破口,训练学生读写能力,其中南丰县一中熊信之的实验,后来发展为“369阅读教学法”,取得良好效果。1987年,全省重点中学共有8个初中语文教材试验班(又称大改本试教班),其中抚州市一中有2个班参与试验。全省第3届实验班中,抚州地区又有3个班参与试验,其中高中大改本试教班1个。还有各县自己抓的实验,如南城县一中采用中央教科所教材以写作为主的实验,黎川、广昌等县进行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实验等,共有近20个班参加。每轮实验前,均由执教者写出教改实验方案,由校、县、地三级领导和教研员审定,然后实施;实验中,各级教研室教研员经常深入课堂,与执教者共同研究问题,总结经验;实验结束时,由地区或县(市)组织验收,全面考察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历届验收表明,无论是成绩还是能力,实验班学生都优于对比班。由于语文学科的教改实验起步早、抓得紧,成效显著,由引进性实验,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如南丰县熊信之的“369阅读教学法”,南城县宁冠群的“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等。90年代末,南丰县的“缺口教学实验”、临川市一中“协同论教学实验”等又崭露头角,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外,数学科引进上海青浦教改经验,影响也比较大,全区有55个试点班,学生3300人。
   从80年代起,全区各中学普遍开展“三课”活动(新教师的过关课,老教师的示范课,骨干教师的研究课),有数千人次参与。在此基础上,中学各科举办了20余次优质课竞赛活动,近500人参加。在全省中学各科优质课竞赛中,抚州地区有百余人获奖,其中获一等奖的近30人。
   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一些中学80年代先后开展了“超常教育实验”。实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高一时,对一些年龄小(十四、五周岁以下)、有超前学习能力和趋向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准予他们参加全国高校少年班入学考试。实验最早始于临川县一中、二中,南丰、乐安、广昌、金溪、东乡等县也进行过这类实验。另一种类型是招收小学毕业生组成实验班,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用四年或五年的时间学完初、高中六年课程,然后推荐参加少年班考试。南城县一中、东乡县一中、临川中学等校都曾采用此法。临川中学至今仍坚持此项实验。
   1997年,全区完中参加全国三省(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后,地区成立了由教委领导、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试验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地区教研室牵头,组成9个学科的试验研究小组,各县(市)和中学也成立相应组织,具体抓这项实验。地区教委还制订全区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实施方案:第一年全面落实必修课,开展活动课样本研究;第二年巩固提高必修课,指导研究选修课,全面推广活动课;第三年合理安排教学与复习,进行总结与提高。具体措施有:
   (一)培训提高教师。地区教委先后3次组织首轮试验教师参加省举办的高一至高三3个
  年级的教师培训班,其中高一年级10个学科398人,高二年级10个学科430人,高三年级8个学科277人。参加省培训的老师负责其余任课教师的培训指导。同时,地区对第二轮5个学科(语、数、英、理、化共226人)和第三轮4个学科(语、数、理、化共173人)的高一教师进行培训,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交流经验,做到教师上岗前了解新大纲、新教材,把握新教法。凡不参加培训者,不能上课。
   (二)开展教学调查。试验初期,地区教研室组织人员分赴全区30所完中了解对新课程方案试验的认识,以及各校课程安排、教学情况和意见反映。第二年对选修课、活动课开展普查。每学期还开展专题调查,总结样本校的典型经验,汇总这些学校期末考试的各科成绩;并根据各方面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试验中出现的问题。
   (三)举办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探索规律,提高试验效果。其中语文组举办了全区中学语文说课比赛、说课教案比赛,全区高中优质课比赛,高一语文论文比赛,以及两届高一语文教师朗读、写作、粉笔字、板书设计四项基本功竞赛;政治、数学、物理、外语、化学组分别举办了新教材研讨会,化学组还举办了说课活动,艺术组举办了高中音乐教师欣赏培训班。
   (四)开展专题研究。地区建立了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申报、立项、评审、验收制度。各县(市)教改课题在地区立项的达53项,全区高中教改课题在省立项12项。任选课、活动课的研究,使“两课”逐步走向正规,“两课”教学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活动课中规定全体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校会、班会、社会实践、体育活动等,各校基本到位,走上正规;任选课和活动课中由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科技活动、文艺活动,各校都已选定项目,列入课表,并付诸行动。如临川三中,高一、高二年级各学科都开设了任选课、活动课项目,每周三下午为任选课、活动课时间,由学生自由选择,校长还亲自担任选修课教学。临川市一中、二中、三中、唱凯中学、崇仁县一中、南城县一中、二中等,均开设了任选课《中国文化史》。
   (五)加强必修课的过程管理。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地区组织各学科研究小组成员,编写单元达标检测题,使各学科在每一单元教学后,能及时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三年来,全区试验工作顺利,成效显著,基本达到了“认真试验,真实检验,完整反映”的目标,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好评。2000年10月,抚州地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领导小组办公室、临川一中、临川二中、临川中学、南城二中等12个单位被评为省试验先进集体。接着,在南昌举行的两省一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总结大会上,抚州地区教研室、临川一中受到国家教育部基教司的表彰。
   经过多年探索,全区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轨道。1997年,地区教委转发了地区教研室制订的《抚州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和《抚州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根据现代教学论和评估学新成果从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等10个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主体部分共有5项:①教学目标要“准”,做到目标简明、合适、具体、全面。即目标表述简要、明确、准确,符合大纲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能较好分解总体、综合目标为具体的单项目标,既有知识性、智能性目标,又有教育性目标。②教学内容要“实”,包括重难点突出;技能训练点抓得牢、抓得实;思想教育渗透点、非智力因素培养点抓得准,并能有机进行;教材特点扣得紧,无知识性错误,容量、密度合适。③教学过程要“优”,包括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巧练,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气氛融洽;师生双方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畅通;时间分配科学,教学进程井然有序;设计合理,方法得当,环环相扣,浑然一体。④教学技能要“强”,包括
  能机敏、恰当地处理学生疑难问题和课堂偶发事件;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流畅;板书工整、简要,布局合理,脉络清楚,图形规范优美;能根据教材特点,恰当运用教学媒体,演示实验效果明显;着装朴素整洁,教态亲切、自然。⑤教学效果要“好”,包括目标达成: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巩固练习或局部检查正确率高。此外,还有特色加分,如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有独到之处,或教学技能特别强,或教学效果特别好的,可酌情加分。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不仅成为优质课、过关课的评定标准,也成为平时教学的衡量标准,它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要求,推动了各科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998年,全区中学教改实验有新的发展,一是过去视为“禁区”的高中学段也出现一批教改实验班,二是几乎每个学科都有实验项目。是年,全区中学共有实验班100余个,学生6000余人。至1999年12月底止,经考核并由地区教委下文立项的地级教改项目有79项。
   四、考核与评估
   清末抚州中学堂对学生成绩考查的基本方法为考试,每周有周考,学期末有期考,学年结束举行学年考试。
   民国时期 抚州地区各中学仍采用周考、期考和学年考试办法,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
   1933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规程》,对中学生的成绩考查、升留级、毕业规定如下:
   (一)各科成绩评定
   中学生成绩分学业、操行及体育成绩三项。学业成绩考查分日常考查、临时测验、学期考试、毕业考试四种。日常考查有口头答问、演习练习、实验实习、读书报告、作文、测验、调查采集报告、其它工作报告、劳动作业等。
   (1)日常考查成绩与临时测验成绩合为平时成绩,其中日常考查成绩占三分之二,临时测验成绩占三分之一。
   (2)平时成绩与学期考试成绩合为学期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五分之三,学期考试成绩占五分之二。
   (3)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免除学期考试,以平时成绩作为学期成绩。
   (4)每个学生一、二两学期的平均成绩为该生学年成绩。
   (5)各学年平均成绩与毕业考试成绩合为毕业成绩,各学年平均成绩占五分之三,毕业考试成绩占五分之二。
   (二)升、留级和毕业
   (1)学生操行成绩及体育成绩不及格者,不得进级或毕业。
   (2)每学期各科缺席时数达该科教学总时数三分之一以上者,不得参与该学科的学期考试。无学期成绩的学科或成绩不及格的学科在三科以上者,或仅两科无学期成绩或不及格,但其科目在初中为国文、英语、算学、劳作四科中任何两科,在高中为国文、英语、算学、物理、化学五学科中之任何两科者,均应降一学期学级肄业。如本校无相当学级,可发给转学证书。
   (3)无学期成绩的学科或成绩不及格的学科仅有一科的学生,或虽有两科无学期成绩或不及格,但其科非如前条所规定者的学生,均应于次学期仍随原班附读,一方面设法补习各该学科,经学期考试补考及格者,准予正式进级,如仍不及格,应于次年仍留级肄业。但此项补考及留级均以一次为限,如不能进级,发给修业证书。
   (4)毕业考试成绩内不及格学科在三科以上,或仅两科不及格,但其不及格科目在初中为国文、英语、算学、劳作四科中的任何两科,在高中为国文、英语、算学、物理、化学五科中的任何两科,学生均应留级一学年。但此项留级以一学年为限,如仍未能毕业,发给修业证书,令其退
  学。
   (5)毕业成绩内一科不及格或虽有两科不及格,但其科非如前条所规定者的学生,均应令补行考试一次,如仍不及格,应照前条办法处理。
   (三)毕业会考
   1933年,教育部公布《中学生毕业会考规程》《中学生毕业会考委员会规程》,对有关毕业会考事宜规定为:
   (1)命题,由省市区教育行政机关聘请富有学识及教学经验者担任命题员。
   (2)毕业会考科目:高中为公民、国文、算学、理化(物理、化学)、生物(动、植物)、史地(历史、地理)、外国语。
   (3)毕业会考成绩核算方法:学校各科毕业成绩占十分之四,会考各科成绩占十分之六。
   (4)毕业会考各科成绩均须及格,始得毕业,三科以上不及格者应令留级,但留级以二次为限。
   (5)会考结束后,以学生个人为单位,将其会考各科平均成绩,分别列甲、乙、丙、丁四等。
   1934年,江西省第三届高中普通科会考,临川中学12名学生参加,平均成绩58.5分,被评为丁等;初中会考,临川中学45名学生参加,平均成绩51.02分,亦评为丁等。另东乡私立开智初中16名学生参加会考,平均成绩27.75分,抚州六县联立女子初中10名学生参加会考,平均成绩15.20分,均未评等。可见当时全区中学教学质量不尽人意。
   新中国成立后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学生成绩分学业、操行、体育三种成绩:
   (一)学业成绩考查
   学业成绩分平时考查、阶段考查(每学期举行1—2次)及学期考查。在各期成绩中,平时考查及阶段考试成绩占60%,学期成绩占40%。记分方法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有条件的学校,经核准可试行五级分制。从1953年起,全区部分学校学习苏联的做法,实行五级分制,以3分为及格。
   1954年秋后,出现考试过于频繁,加重学生负担现象。1955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批示》精神,专署文教科提出要加强平时的成绩考查,减少书面考试的科目和次数,只举行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在平时成绩考查办法未制定之前,学期考试可以暂时继续执行,但考题必须以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为依据,不准出超纲题或偏题难题。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考查学生的制度被取消,学生的学业成绩以政治思想表现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文化成绩由学生民主评定,教师审议。记分采用“及格”或“不及格”两种,无补考、留级制度。
   1976年下半年,全区中学恢复常规成绩考核制度,部分县(市)为了掌握教学情况和学生知识水平,采取期末统一命题、统一阅卷评分的做法。
   90年代,初中期末考试由地区统一制卷,各县(市)、中学组织考试、阅卷。
   进入90年代,应试教育的影响愈来愈严重,题海战术盛行,考试频繁,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健康。
   下面是一份全区期末考试情况统计表,全科及格率,初中均在65%以上,高于高中10至15个百分点。
   2-95 1992—199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全区中学考试情况
   (二)升、留级
   新中国成立初,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学生各年级均实行升、留级制度,凡全部学科及格者升级,有不及格的学科,由学校组织于下一学年学期开始补考,补考后全部及格或不及格学科在三门(不含三门)以下者可准升级,如有三门学科不及格,或语文、数学两门不及格,升级学习有困难的,应予留级。获准升级的学生,其不及格学科,令其继续复习补考。
   1954年9月,对上述规定作了解释和补充:(1)在语文、数学中,只有一门不及格,而其它学科中也只有一门不及格者,准予升级;在语文、数学中,虽只有一门不及格,而在其它学科中有两门不及格,升级有困难的,应令留级。(2)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等学科,已单独设科,应单独计算。
   80年代,抚州地区教育局规定,留级人数不得超过5%。90年代中期,根据义务教育的要求,初中阶段取消留级制度。
   (三)毕业
   全区中学执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学生修完初中或高中课程,各科成绩和操行成绩均及格者,准予毕业。1952年12月,教育部补充规定,对于有不及格学科而又不符留级条件的初中、高中应届毕业生,可以发给修业期满证明书,使其能以同等学历参加升学考试。
   (四)毕业会考
   1989年4月6日,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初中会考工作的通知》,决定从1989年起在全区初中实行会考制度,中考科目外的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为会考科目。
   1995年至1997年,全区初中会考与毕业考试合一,会考科目与中考相同,为语文、政治、英语、数学、物理、化学6科。1998年起,全区初中会考中止,并且规定,小学不再进行毕业统考,就近入学。
   1993年,全区实行高中会考制度,由省统一命题、制卷,分校考试,全区集中评卷。各年级会考科目,高一是历史、生物,高二是英语、物理、化学、地理,高三是语文、政治、数学。
   (五)关于教学质量评估
   80年代后期,随着现代评估学研究的深入,地区、各县(市)教育部门和中学陆续运用现代评估学理论制定评估方案,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教学工作。
   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期开始,地区加大了评估力度,促进了全区中学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991年,地区教育局制定了《抚州地区高中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从多方面综合评估完中的办学效益,后经反复实践、修订,形成了以八项指标为内容的评估体系。
   1992年,地区教育局又制定《抚州地区普通完全中学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评估细则》,与上述《评估方案》配套,《评估细则》着重从教学管理工作方面进行评估,《评估方案》着重从教学效益方面进行评估。
   两项评估方案对全区中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在:(一)全区中学的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如1998年,抚州地区共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4021名,在全省高考成绩各项指标综合评估中,处在11个地、市的前三名,5个地区的第一名。1999年,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5837名,录取率为46%,处于全省前列;2000年又上新台阶,高考上线率(省专线以上),文理科均居全省首位。(二)学生的专长得到较充分的展示。在全国中学数理化等学科竞赛中,抚州地区获奖学生人数及奖项多年来在全省居领先地位,青科普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连年取得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三)促进了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音体美教学,有的学校利用教师的优势开办特色专业班,如临川九中高中部开办了艺术班,重点中学的临川市一中、二中、三中、广昌县一中等校也相继开办特色班,培养了一批音体美方面的尖子。广昌一中恢复高考以来,为大专院校体育系输送了近百名学生。全区各校为省、国家体工队输送了60名优秀运动员,不少人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四)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把学校的注意力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引导到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上来,变升学竞争为办学水平竞争。
   五、教学管理
   1978年以来,全区各中学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第一是教导处管理。完中特别是重点中学教导处一般都配备1名主任,1—2名副主任,初级中学一般配备正副主任各1名。教导处是管理教学工作的职能机构,是教学管理系统的中枢。其主要职责是:及时向校长提供教学工作信息,参与学校教学工作的决策,提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意见;全权管理教学工作,如教学力量的组织与调配,教学计划的审定与检查,各科教学改革的规划与指挥,学生情况的了解与教师的培养提高等;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掌握教学与改革信息,管好学籍和教师业务档案,组织教材、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的供应;确保教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及有关教学观摩的联络与组织等。与教导处并行的,还有近年来新出现的科研处,主要协助校长抓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第二是教研组管理。教研组是学科教师的教研组织,设正副组长,由学校行政任命。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管理本学科教学,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其主要工作有:组织教师学习并贯彻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组织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制订教学计划;组织研究教材、教法,制定课时计划;检查教学进度、教学常规,总结交流经验,积累教学资料;组织本学科的观摩教学活动;帮助教师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开展学科课外活动及学科竞赛等。
   第三是年级备课组的管理。同年级同学科2人以上的设备课组,主要任务是制订本年级的教学计划,开展本年级同学科教师备课活动,沟通信息,切磋教艺,交流经验等。
   各中学的教学管理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内容管理、教学环境管理、教学研究管理等。具体工作主要有:
   ①制订和实施教学工作计划。全面安排学校的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等,具体落实课程设置、课表编制、教学设备准备、教学用书发放、教学计划进度填写以及备课情况检查等。
   ②检查教学工作质量。包括落实对任课教师的全面要求,对教学过程各环节提出的标准,对学生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基本要求的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典型,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③做好教务工作。包括编班,排课表,教师的考勤、考核,学籍、教学档案、教学统计资料、改革方案、教学总结资料的保管,以及各班《教学日志》的收阅、检查等。
   ④搞好教学研究工作。包括制定教学研究计划,安排教研内容、时间、班级、人员,以及教研成果收集评价等。
   在教学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教师的管理,调动教师积极性。1979年以来,全区中学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要做法有:
   一、“帮”。在政治上,加强理想、职业道德等教育,激励教师上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各中学都发展了一批优秀教师为中共党员。在业务上,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熟悉教材,研究教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在生活上,帮助教师解决住房等具体困难。从1990年开始,全区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先后兴建教师住房3800多套,44.91万平方米。其中黎川县先后筹建教师标准宿舍300套,使县城教师的人均住房达14.2平方米;崇仁县加大教师住房建设投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使县城中学教师套房率达63.4%;金溪县二中自1995年以来,自筹资金兴建三栋教师宿舍,解决了56位教师的住房问题。1997年,全区各级政府、学校又积极筹措资金,修建城镇教工住房551套,使城镇教工人均住房面积达8.7平方米。住房条件的改善为教师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一心扑在教学上。
   二、“带”,即以老带新。各县二中原有师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年青教师大多占70%左右。学校组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帮带“对子”,负责带思想、带作风、带业务,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不少人成为教学骨干,有的走上校领导岗位。同时,注意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力量,把青年教师带动起来,充分发挥“整体作战”优势,避免“单打”的弱点,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东乡一中还成立老教师“督导组”,通过听、看、查、谈等方式,深入教学第一线,与青年教师共同为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三、“逼”,指通过必要的规章制度促使青年教师在业务上上台阶。如临川市一中、二中、南城二中等校,对青年教师提出一要具备三种能力(即教研能力,当班主任的能力,开展课外学科活动的能力),二要上好三课(一是过关课,二是公开课,三是试验课)。有的青年教师过不了“关”,则一次、两次、三次,“逼”到过关为止。这样,硬是把一些新教师的作风“逼”好了,业务能力“逼”高了。如临川市二中的学科竞赛屡屡告捷,其主训教师,大部分是“逼”上去的年青教师。
   四、“用”,即大胆使用,压担子。对“好苗子”压担子,着力培养,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临川二中现任4名正副校长中,2名年龄为35周岁;17名中层行政干部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60%;170多名教学第一线教师,65%年龄在30岁以下,有16名被推上教研组长以上岗位,有2人被评为特级教师,有9名被评为地、市中学学科带头人。
   六、课外活动
   清末 各书院几乎没有组织课外活动。书院改学堂后,始有一些简单的课外活动,如游戏等。
   民国时期 全区中学才开始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主要有体操、器械操、球类、游泳、野营等。抗日战争时期,各校增加了军事训练诸项,以及抗战宣传工作,如到民众中演讲、募捐等。
  据1938年省教育厅督学视察报告:省立临川中学的课外活动,有各种球队、学术研究会、讲演团、出版股、游艺运动会等组织,以劳动服务团人数最多,均有教员参加并亲自指导;课外活动的形式,“有运动会、比赛会、游艺会、学术研究等,均由学生自治会、级会推举负责人主持,级任导师分别进行指导。具体设施由训育主任将全校活动分为若干组,每一学生必须参加两组以上,定时定点,从事各种活动。有时还用竞赛方式,培养学生对各科学习的竞争心和向上心”。广昌县立中学每天最后一节课为课外活动,内容以文体活动为主,也有美术、书法等学习竞赛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 各中学学生的课外活动逐渐多样化,各级党、政、团组织及有关部门对中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组织与指导。1958年,随着“大跃进”的到来,学校课外活动更为频繁,除体育活动外,还有公益劳动、社会宣传、调查等,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使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接触和了解社会实际;但有时政治、劳动活动过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些活动超出“课外活动”的范畴。
   1959年,省教育厅修订颁发《农村全日制初中教学计划》,规定初中各年级每周开设课外文体活动6课时,生产劳动8课时。1961年,江西普通高中教学计划,规定高中各年级均安排6个课时课外活动。此后,省下发的初、高中教学计划,都规定了课外活动的项目和时间。
   1962年开始,各地纠正忽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倾向。1964年,全区各中学结合“四清”运动,开展了相应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各中学课外活动主要为军事训练和学工、学农活动,正常的体育锻炼、学科活动难于开展。
   1977年后,在“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全区各中学的课外活动更为丰富多彩,效果也甚为显著。
   课外活动的内容,有文艺、体育和学科活动三种:
   文艺活动。50年代,全区中学一般以班为单位开展文艺活动,由学生干部组织领导,请有关老师指导帮助,不少学校要求学生每人自备并学会一种乐器。学校经常举办周末文艺晚会,演出自编的一些短小节目。学校的文艺宣传队经常在集市日进行街头宣传,夜晚还就近到农村演出,宣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等,受到群众的好评。以后,还根据教学计划每天开一节课外文体活动,指导学生唱歌、跳舞、排戏等,不但活跃了校园气氛,丰富了课余生活,也陶冶了学生情操。50至60年代,全区中学特别是乡镇中学经常排练文艺节目,在节假日演出。80至90年代,各中学在大抓教学质量的气候下,仍然重视开展课外文艺活动,经常排练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在元旦、春节或当地重大活动时演出。90年代,地、县(市)教委每年都举办一次中小学“艺术节”活动,评选优秀节目,推动了全区课外文艺活动的开展。
   体育活动,抚州地区也很有成绩。(详见本章第五节“体育卫生工作”)
   学科活动。全区中学的学科课外活动开展得比较早,成绩也十分显著,如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各中学就组织了学科小组,广昌县中学无线电小组的学生就能安装、调试、修理半导体收音机;摄影小组的学生能拍摄、冲洗、放大黑白照片。80年代以后,各中学的学科活动更开展得有声有色。大多数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学科兴趣小组迅速发展,理科以辅导学科竞赛为主,文科兴趣小组类型更多,以语文为例,有书法、朗读、讲故事、写作等,全区有影响的文学社20余个,如南城县二中的《盱笛》、一中的《绿洲》,广昌县一中的《并蒂莲》,临川市秋溪中学的《秋苑》,崇仁县二中的《校园拾贝》,黎川县二中的《红杏》、德胜中学的《山泉》等。临川市二中有《才乡》文学社、微机小组、模型小组,文工队、体工队、美工队等100多个课外兴趣小
  组,配合课堂教学,形成内容广泛的课外活动体系。
   自1984年以来,全区中学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达5万余人次,约占在校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初步形成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网络。全区获省以上青少年科技活动奖的501人次,其中国家级奖47项。
   80至90年代,各校还充分利用教师的优势,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如广昌县一中的航海模型和飞机模型制作小组,多次获国家、省级奖。临川市一、二中的美术活动小组,培养了一批美术人才。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兴趣,为全区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也为全区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条件。1984年7月,地区教育局、团地委召开全区大、中学校“第二课堂”座谈会,总结推广临川县二中、南丰县一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经验。12月,又在临川县召开全区“活跃中学生生活”活动座谈会,交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经验,研究如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继续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90年代,初、高中课程计划都要求开设活动课程,为课外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七、教学设施
   清末,全区的中学堂教学设施简陋,教具匮乏。民国时期,各中学开始注重实验,增加了一些必备的数理化教学仪器。其中省立学校教学设施稍好一些,一般学校仍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私立学校尤差。1933年,省督学视察抚州地区,对省立十二中(南城)的评价是:“建筑极为壮丽(占地一百余亩),图书、仪器、标本,近年频有增加。现有理化仪器1400余件,博物标本300余件,图书杂志5000余件。”而对临川辅仁初级中学、抚州六县联立女子中学,结论是:“图书亦少”、“博物标本、模型、理化仪器多未置备”。1934年,省督学视察东乡私立开智初中,结论是:“设备简陋,理化仪器全无,图书、标本极少,其它设备多未制备”,“无符设校条件”。另据1935年《临川中学现况简述》载,该校占地87亩,有图书19930册,另有中西杂志53种约3000册,仪器、体育设备都比较齐全。1942年,广昌县立中学开办时,校舍面积1820多平方米,运动场面积约800平方米,但教具及理化实验仪器短缺。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中仪器设备由国家教育部统一配给,初中由省教育厅配给,全区中学设备仍较简陋。1956年后,各中学仪器初步达到要求,县以上中学,理化学科可以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地理学科增加了地球仪、地图、指南针等。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各中学的教学仪器基本配齐,校园面积基本符合要求,建筑面积也能满足教学需要,重点中学如抚州市一中等大都有相应的运动场,幻灯教学也开始使用。
   “文化大革命”时期,各中学教学设施损坏严重。据1972年统计,全区有7万多平方米学校用地被外单位占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这些问题才逐步解决。
   1977年后,全区中学教学仪器的添置和配给由地区管理,开始由地区教研室专人分管,后由地区仪器供应站(1990年更名地区教育技术装备站)具体统管,教学设备得到较好的充实。1980年后,13所重点中学陆续建起理化实验大楼、语音室。
   1989年,赣东教育电视台建成,这是全省第一个地级教育电视台。1994年,全区有10个县(市)相继建立教育电视台,提前实现《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区中学电教设备得到很大充实。80年代中期后,各校陆续引进先进设备,建立微机室。1998年,临川市一中、二中等校先后建成多媒体多功能的微机室和语音室。
   90年代,全区中学体育设施也得到较大充实,除临川中学、广昌县一中原拥有400米跑道
  的运动场外,南城县一中、崇仁县一中、南丰县一中、临川县一中、二中、东乡县一中等校亦先后建起标准运动场。金溪县一中、黎川县一中、宜黄县一中、乐安县一中等校的运动场亦初具规模。
   各中学图书馆(室)的建设有很大发展。1991年,临川中学建成全区中学最大的图书馆。1994年,美籍华人彭家楫女士受丈夫乐必信(原联合国官员)生前委托,捐资10万元人民币,为乐安一中兴建“必信图书馆”。1998年,南丰一中、宜黄一中等校相继建成图书馆大楼;年底,全省中学最大的图书馆(建筑面积为3491平方米)南城县一中逸夫图书馆落成。南丰、广昌两县利用世行贷款装备图书约70万元;崇仁、金溪等县中学均装备图书10多万元。全区中小学新增图书资料61.4万册,生均新增图书达6.6册。
   2-96 1993年、1998年全区中学教学设备情况
   注:以上除图书单位为“册”外,其他均为学校数,单位为“所”。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