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中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272
颗粒名称:
中学教育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122
摘要:
中学教育的发展概况,培养目标,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体育卫生工作等介绍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第一节 发展概况
一、清末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和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两次下令改书院为学堂。抚州知府何刚德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将抚州府城兴鲁书院改为抚州府立中学堂(初名普通学舍、抚郡中学堂),是全区第一所中学,也是全省最早开办的三所中学之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昌府以府城书院为校舍创办建昌府立中学堂(初名建郡中学堂)。至此,全区有公立中学堂2所。
宣统三年(1911年),教育界人士黄道休(女)创办私立毓灵女子初级中学堂,是抚州地区最早创办的女子中学,也是最早的私立中学。
二、民国时期 1912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要求将原中学堂改为中学校。当年,抚州中学堂改为抚州中学校,建昌中学堂改为建昌中学校。
1914年,省决定将原设中学一律改为省立,抚州中学校遂改为省立第七中学,建昌中学校停办,私立毓灵女子初级中学校改为私立毓灵女子初级中学。
1923年,省教育厅依照前清郡治,将全省划为南昌、九江、赣县、鄱阳、吉安、临川、宜春、宁都、上饶、南城、樟树、星子、大余13个中学区。建昌中学校恢复并改为省立第十一中学。同年,尧师鲁等人集资在抚州创办私立铺仁初级中学,至1933年7月,共毕业学生9届。
1926年,抚州六县公立女子中学在抚州开办,设3个班,学生65人,教职员13人。同年,国民革命军光复江西,组织政务委员会,并派员维持学校。1927年2月,省政务委员会决定,全省重划为14个中学区,省立各中学与师范合并改组,重定校名。省立第七中学与省立第三师范合并改名为临川中学,省立第十一中学改名南城中学。同年11月,省立各校又重新改组,临川中学改为省立第八中学,南城中学改为省立第十二中学。1927年,省立八中又改名临川中学。当年,宜黄县私立志明中学开办。
1931年,东乡县私立开智初中创办。
1936年,省立第十二中学改办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当年,全省有省立中学10所,其中抚州地区2所,即临川中学和抚州六县公立女子中学。
1938年,教育部颁发《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领》,省教育厅制定《江西省中学校导师制施行细则》,要求融青年训练大纲、战时后方服务、高中军事管理、初中童子军管理及各种战时教育办法于导师制度之中,全区各中学于次年贯彻实施。是年,南丰县立中学创办;私立江西中学黎川分校初中部开办,1941年,设高中部。
抗日时期,全区中学教育有新的发展。1939年,崇仁、临川、金溪、宜黄、乐安、南城等县陆续创办县立中学;1940年,资溪、东乡县立中学创立;一年后,黎川县立中学创办;两年后,广昌县立中学创办。一批私立中学也相继创办,其中有创办于1940年的金溪县振德中学,创办于1941年的金溪县应钦中学、抚州教会办的真光中学,创办于1945的崇仁县增辉中学、金溪县溪头中学等。
同时,还因为日军入侵,南昌等地沦陷,一些外地中学陆续迁入。如1937年,私立心远中学、上海江西中学、南昌九县联立洪都中学先后迁入南城;1939年,省立南昌第一中学先后迁入广昌县驿前村、白水村,南昌九县联立洪都中学初中部由南城县迁东乡县,私立章贡中学由临川县迁黎川县,上海江西中学迁东乡县(翌年迁上饶,改名祝同中学);1940年,私立章江中学迁广昌县甘竹村;1942年,私立剑声中学迁广昌县头陂村。此后,章江中学、洪都中学等校相继迁入南丰县。这些外地学校在当地招收学生,推动了当地中学教育的发展。
1939年,双目失明的万维章在梅庵路临川中学旁创办私立尔瞻高、中级普通补习学校。金溪县崇麓乡南村秀才胡英甫在姚坊村禅居寺开办中学补习班。这是本区创办最早的两所中等补习学校。
至1944年,全区有省立中学2所,联立中学1所,县立中学12所,私立中学3所,共计18所。另有外地入迁中学近10所。为避日军侵扰,多数迁于乡村,校舍大都借用庙宇民房,图书、仪器及其它校具,因几经搬迁,大多损失殆尽。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9月,教育部在重庆召开全国教育善后委员会议,确定中等学校仍以地方办理为原则,全区随即进行中学恢复工作。迁入抚州地区的南昌等外地学校,陆续迂回原地。
2-67 1945-1948年全区部分私立中学情况
2-68 清末民国时期全区公、私立中学一览
2-69 1948年全区普通中学一览
1948年7月,依照省教育厅《中等以上学校改进办法》、《整顿私立中学办法》的规定,省立中学以办理高中为主,初中班级逐渐紧缩(以开办3班或4班为原则);县立初中足以容纳当地升学需要的,可不再增设,私立学校严格限制设立。是年底,全区有省立中学2所,县立中学11所,私立中学5所,在校学生3845人,其中高中生462人。临川中学1928年至1948年,共有高中毕业生489人(其中中师109人,建筑科37人),初中毕业生1572人。
2-70 1930-1948年全区中学情况
1930-1948年全区中学情况(续)
民国时期,抚州地区中学教育比较落后,教育基础尚好的临川县,1946年,只有中学生2379人,平均每万人中仅有中学生73人,其它县的比例就更低了。
三、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抚州地区的中学教育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一)接管和改造时期(1949.5—1952.8)
1949年5月抚州解放,原有公私立中学由人民政府接管。至1949年9月,全区中学接管工作基本结束,省立临川中学、省立临川女子中学、临川县立中学、临川县立辅仁职业学校合并为省立临川联合中学;南城县立中学、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学校初中部合并为南城县中学;除资溪县立中学停办外,其余县立中学改为“××县中学”,即崇仁县中学、宜黄县中学、乐安县中学、南丰县中学、广昌县中学、黎川县中学、金溪县中学、东乡县中学。保留的私立中学有临川县真光中学、金溪县浒湾中学、崇仁县增辉中学。经调整合并,全区有中学14所,其中省立中学1所,县立中学10所,私立中学3所,在校学生2009人,教职工274。
2-71 1949年9月全区普通中学情况
1950年,抚州专署对全区中学作了调整:教会真光中学停办,学生并入临川联合中学;私立金溪县浒湾中学并入金溪县中学;资溪县中学复办;崇仁县中学停办,1951年秋复办。1952年2月,崇仁县私立增辉中学停办,学生并入崇仁县中学。
(二)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1952.9—1957.12)
这个时期,全区中学教育逐渐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专署文教科根据中央提出的“整顿巩固,提高质量,控制发展,稳步前进”的总方针,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了整顿,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教育事业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起来。
1953年,临川联合中学被确定为全省9所重点中学之一。是年,根据省规定的学校命名原则,中学校名各冠以所在地、市、县名称:完中为“×××中学”,初中为“×××初级中学”。
1954年,各地落实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大力办好高中、完全中学,适当发展初中。临川联合中学更名为临川中学,南城县中学改为完全中学。1955年秋,在上顿渡镇创办临川县初级中学。1956年,崇仁县中学改为完全中学,临川县初中改为临川县第一初级中学,临川县李渡镇增办临川县第二初级中学。南城县增办新丰初中,金溪县复办浒湾中学。
1957年秋,抚州市创办抚州市初级中学,黎川县开办东山中学。当年,全区有中学19所,其中完中3所,在校学生8399人(其中高中生1094人),为1948年的2.35倍。
(三)发展时期(1958.1-1966.5)
1958年,随着“大跃进”的到来,全区兴起群众性的办学热潮。临川县第一初中(后改为临川县上顿渡中学)、第二初中(后改为李渡中学)以及南丰、宜黄、金溪、乐安、广昌、黎川、金溪、东乡各县县中均改办为完全中学,高中部开始招生。新开办的初中有:东乡县小璜初中,黎川县宏村初中、茶亭初中,南丰县太和初中、白舍初中、洽湾初中,广昌县赤水初中,崇仁县秋溪中学。另乐安县创办4所农村初中,抚州市荆公路公社、若士路公社、桥东公社各办起1所民办初中,临川县唱凯小学、温圳小学戴帽初中均单独设校。全区中学数量迅速增加,但资金投入、设备、师资跟不上,保证不了教学质量。
1959年,根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初中教育要适当发展,高中教育要有较大发展”的要求,全区中学教育的发展加快步伐。是年,东乡县开办詹圩、南辽、东源、杨桥4所农村初中,宜黄县创办黄陂、梨溪初中;临川中学改名抚州市第一中学,抚州市初级中学增办高中,改名抚州市第二中学;资溪县中学增办高中部。
1960年,黎川县开办城关镇初级中学,临川县的温圳、唱凯增办高中,展坪、湖南两所戴帽初中单独设校,并在罗湖等16个公社各创办1所初中,广昌县增办长桥初中,南丰县增办市山初中,东乡县开办王桥初中,省属企业东乡磷肥厂、红星垦殖场、东乡铜矿三厂(场)矿子弟学校增设初中部。
至此,全区共有普通中学82所,其中完全中学16所,初级中学66所(详见下表),学生22076人,其中初中18816人,高中3260人,教职员工1185人。
2-72 1960年全区普通中学一览
说明:校名后括号内数字为创办初中或改办完中时间。
这期间,中学教育的发展,普遍采取小学戴帽附设初中班,初中增办高中班,学生提前毕业等办法,由于超越了客观条件的许可,出现战线过长,发展过快,力量分散,师资不足,资金、设施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区教育系统开始重视教学质量问题,控制中学发展,县城以上完中主要集中力量办好高中。到1963年,全区普通中学减至59所,其中完中14所,学生13395人。师资力量得到充实,教学条件有所改善,校舍紧张现象有所缓解,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有所增加。
1963年3月,根据《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条)》的要求,全区中学建立教学、生产劳动、科研三结合的体制,恢复正常教育秩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63年6月,省人委批转省教育厅《关于重点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的意见》,抚州市一中、南城县新丰中学(初中)被定为省重点中学。
1964年,全区根据中央实施“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全日制、半农半读教育制度;八小时劳动制度、四小时劳动制度)的指示,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发展半工(农)半读教育,使中学教育结构发生大的变化。抚州市若士路公社与桥东公社的半工半读学校、荆公路公社的桑蚕职业中学、建设局的建筑工读学校以及抚州市工读学校(设市干部职工业余学校内)先后创办,市五金厂、针织内衣厂于1965年也创办半工半读学校,培养车工、刨工、钳工、针织保全工、档车工等。同年,赣东报社创办半工半读印刷职业学校,市郊公社也创办半耕半读学校3所。到1965年,全区农职业中学发展到95所,在校学生7045人;全日制普通初中调整为45所,在校学生13873人,普通完中14所,在校高中学生2718人。同年,东乡一中被定为全省三所教学改革试点中学之一,并选定初一年级2个班进行教改试验,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6—1976.10)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区中学停课闹革命,大部分师生外出串连或参加学校内外批斗“走资派”和“牛鬼蛇神”的运动,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校舍设施、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严重受损。
1968年,根据省革命委员会发出的《关于学习贯彻执行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的决定》,各地推行农村一村一校经验,做到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同年,省革委会抓促部下发《关于1968年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二部制和小学附设初中班,尽可能多地吸收一些学龄儿童和高小毕业生入学”。是年,全区一部分城镇中学迁往乡村,一些县中改为“五七”中学,普通中学增至360多所(含附设初中班的学校),比1965年增加了5倍多,在校学生32778人,比1965年增长了近1倍。
70年代,全区厂(场)矿子弟中学也有较大发展。创办于1960年的核工业部华东地质局261大队子弟学校,1963年开办初中部,70年代末开办高中部。创办于1969年的江西地勘局912队子弟学校,1970年由永平迁入临川县上顿渡。除原有的东乡磷肥厂子弟学校、东乡铜矿子弟学校和红星垦殖场子弟学校、黎川县德胜关中学、东山中学、茅店中学(三校均为德胜关垦殖场子弟学校)外,一些县(市)也陆续开办子弟学校(中学部),如抚州市的印染厂、富奇汽车厂、抚州纺织厂、周渡贮木场,崇仁县江西重型机械厂、永胜机械厂,乐安县721矿等都开办了子弟学校(中学部)。到70年代末,全区厂(场)矿子弟学校(中学部)超过20所。
1975年,地区革委会政治部教育组又一次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把学校办到农
民家门口,让“农民的子女入学方便”。此后,小学办初中,初中办高中,教师逐级上拔,造成教师奇缺,教学水平低下。许多中学几经迁并,校舍被占,图书仪器设备散失。据统计,全区被占校舍面积达109116平方米。
当时,全区中学均实行“二二”制,即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废除新生入学和毕业考试制度,否定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基本教育原则和教学计划。文化基础知识被削减,外语课被取消,数学、物理合并为“工业基础课”,内容主要讲“三机一泵”(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和水泵)和土地测量;生物、化学等归并为“农业基础课”,把基础知识纳入生产系统中;语文、政治、历史三科合并,以毛泽东著作作为基本教材。学校规章制度被认为是“关卡压”,遭到批判,以致学校纪律松散。学生名义上是中学毕业,实际上多数达不到中学毕业程度。
(五)复苏时期(1976.10—1979.12)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全区教育战线拨乱反正,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人民群众兴教的热情,学校工作迅速走上正轨。
1977年,全区普通中学继续发展,至1979年,学校数虽比1968年有所减少,但学生人数达到149981人,比1965年增加9倍,比1968年也增加5倍,其中高(完)中105所,占中学数的35.9%,学生人数达28012人。完中校数和高中学生数之多,在全区历史上是空前的。
同年,根据省文教办公室颁发的《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意见》,抚州市一中、临川县一中、乐安县龚坊中学等被定为省、地重点中学。1978年4月,全区试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后,全区中学的各项制度趋于完善,教学秩序进一步走向正轨,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六)全面振兴时期(1980.1—2000.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对教育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决策,强调人才和知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使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抚州地区中学教育进入全面振兴时期。
1980年12月,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意见》,将全省重点中学调整为110所,要求重点中学在贯彻教育方针、学校管理、教改实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起示范作用。是年,抚州市一中、抚州市三中、临川县一中、崇仁县一中、宜黄县中学、乐安县一中、南城县一中、南丰县一中、广昌县中学、黎川县一中、金溪县一中、资溪县中学、东乡县一中被定为省重点中学。
1983年8月,中国民主同盟抚州市委员会在华东地院内,创办民盟求知学校(后迁市委党校内),该校以服务社会、为高中升学落榜青年提供文化补习为目的。到1987年,举办普通高考文化补习班5届共10个班,就读学生609人;成人高考文化补习班5届共7个班,就读学员465人;初中升学补习班1个,学生41人;其它专业培训班3个,学员181人。
1984年,南城县进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教育改革试验。1985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全区所有中小学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办学体制。
1980年,全区中等教育基本上是以普通中学为主体,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仅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的15%左右。经过多年调整,到1990年底,全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5所中专)在校学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29.196,当年招生数占整个高中阶段招生总数
的31.8%,全区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局面开始改变。
此外,高、初中学校的比例逐渐趋于合理。1990年,全区有普通中学249所,在校学生175139人,其中,普通高(完)中45所,高中在校学生27146人,占中学生总数的15.5%;初中204所,在校学生147993人,占中学生总数的84.5%。
1990年,抚州市在全省第一个宣布实施初中义务教育。1992年,全区12个县(市)全部实施初中义务教育,走在全省最前列。其中抚州市区和各县县城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抚州地委和行署制定《关于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全区中学教育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实施初中阶段义务教育进入一个新阶级,初中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逐年提高。全区共筹措资金681万元,用于改善重点中学办学条件,重点中学建设取得新的进展。1995年,抚州市一中、临川县一中、南城县一中、南丰县一中首批通过省教委的省重点中学评估验收,并被评为省优秀重点中学。
1996年1月,经省评估验收,临川市二中晋升为省重点中学,并被评为省优秀重点中学。至此,全区共有省重点中学14所。
1997年,地区教委下发《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把“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健体”、“有特长”作为学生素质的要求;成立了素质教育试点领导小组,制订了《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小学学生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南城、黎川为试点县,并要求各县(市)也要抓好一两个试点单位,争取在“九五”期间办好一批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
1998年,抚州地区虽然遭受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给教育事业带来重重困难,但全区教育工作者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中学教育不仅未受影响,而且有所发展,工作有新的突破。是年,全区有中学242所(其中完中33所,初中209所),在校学生220824人(其中初中193021人,高中27803人),每万人口中有中学生627人(其中高中生79人,初中生548人),每万人口中学生数是解放前1948年的8.6倍;中学教职工中专任教师12238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7.9%,高中为45.2%。
这时期,民办中学开始起步。1999年7月,经地区教委批准,民办临川玉茗中学创办,学制三年,年招生规模200人,在全区范围内招收应、历届初中毕业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抚州地区第一所从事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私立中学。2000年7月,经地区教委批准,民办东乡县马圩镇梁家初级中学创立,学制三年,招生规模定为100人,招收附近3个村的高小毕业生。
1999年6月,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抚州行署批转地区教委《关于在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全区中学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
(一)初步建立了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地区教委从评价制度入手,进行了三项改革:改革对学校的评价制度,改变了单纯用高、中考升学率评价学校的片面做法;改革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否定了单纯用文化课成绩评价教师业绩的做法;改革对学生的测评制度,实行“等级+特长+鼓励性评语”的全面评价学生素质状况的制度。
(二)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优化教学管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入手,在全区中学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研究,变升学竞争为办学水平竞争,将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按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评估等级分配,努力把学校的注意力引导
到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上来。认真抓好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试验,严格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课、授课,创造条件,切实搞好所有学科类课程的教学。
2000年,全区中学教育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当年3月8日,地区教委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规定》,提出十条要求:(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与课时;(2)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不得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3)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不得随意要求学生提前到校或推迟离校;(4)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公布的用书目录征订和使用中小学生用书,不得组织中小学生购买省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以外的教材和音像制品;(5)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不准超量布置课外作业;(6)严格控制考试科目与次数,不得随意组织书面考试;(7)严格控制办补习班和补课范围,补课教师不得收取报酬;(8)严格管理教学组织,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9)严格控制竞赛活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学科类竞赛活动;(10)小学实行学业成绩等级制,不得再用百分制评价小学生。6月,各县(市)认真贯彻行署《关于进一步改革基层教育管理工作的决定》,对中学的班子、教师队伍和办学规模等进行了调整。9月后,根据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又采取了如下措施:(一)重点中学剥离初中,如临川一中、二中秋季不再招收初一学生,东乡一中、宜黄一中、金溪一中、南丰一中、南城一中等校也开始剥离初中;(二)部分薄弱完中撤销高中部,如临川七中、九中从秋季起停止招收高一学生;(三)完中高中部继续扩大招生,东乡师范、南城师范开始招收高一学生,部分职业中学(如临川职教中心)也招收普高学生,全区高中招生人数达15819人,比1992年增加一倍,比1999年也增加2201人;(四)其它部门办中学也作了调整,校数和学生人数均有减少。
2-73 2000年全区其它部门办中学及民办中学情况
2000年,全区中学教育取得新的成绩,上了新台阶。当年高考,抚州地区文科、理科和文理综合上省专线考生人数,均居全省首位。
2-74 1949-2000年全区中学学校数
(续)
2-75 1949-2000年全区中学毕业生数
(续)
2-76 1949-2000年全区中学招生数
(续)
2-77 1949-2000年全区中学在校学生数
(续)
2-78 1997年全区普通中学一览
临川市
(续表)
崇仁县
乐安县
宜黄县
南城县
南丰县
广昌县
黎川县
资溪县
金溪县
东乡县
2-79 1997年全区厂(场)矿子弟中学一览
第二节 培养目标
一、清末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提出无论何等学堂,立学宗旨“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论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学部成立后,拟定新的教育宗旨,即“忠君”、“尊孔”和“尚公”、“尚武”、“尚实”。抚州中学堂和建昌中学堂在实施上述教育宗旨方面,除注重经学外,新增了一些有关科学知识和民生艺能的内容,以造就既“忠君”又适用的“通才”。
二、民国时期
1912年,国民教育方针公布,提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纲要》)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国民教育宗旨,它完全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宗旨,体现了资产阶级教育关于人的智、德、体、美要和谐发展的思想,对民国初年抚州地区普通中学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929年,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华民国今后之教育,应为三民主义之国民教育”。同年4月26日,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全区各中学据此加强了三民主义教育。
1931年9月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会通过《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规定中等教育的目标为:(一)确立青年三民主义之信仰,并切实陶冶其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国民道德;(二)注意青年个性及其身心发育状态,而予以适当的指导及训练;(三)对于青年应予以职业指导,并养成其从事职业所必具之知能。
1932年12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学法》,规定“中学应遵循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继续小学之基础训练,以发展青年身心,培养强健国民,并为研究高深学术及从事各种职业之预备”。
1933年3月,教育部颁布《中学规程》,其总纲第二条规定:“中学为严格训练青年心身,培养健全国民之场所。”并提出下述具体培养目标:(一)锻炼强健体格;(二)陶冶公民道德;(三)培养民族文化;(四)充实生活知能;(五)培养科学基础;(六)养成劳动习惯;(七)启发艺术兴趣。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根据省政府颁布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要》以及省教育厅制订的《全省战时教育计划》、《江西省中等以上学校战时教育实施纲要》,全区中学对学生一律实施军事管理,从学科、精神、政治、体格、生产劳动、战时服务等方面加强训练。同时,根据省教育厅颁发的《中等学校以上导师制施行细则》(1938年)、《中学教育改进计划》(1939年)、《县立中学实施计划大纲》(1941年)等要求,省立中学“注重严格的选择教育,以培养人才为主,学生一律根据智力、学力予以慎选,设法充实学校的设备,提高学生的程度,以作继续研究高深的学术的准备”;县立中学“根据地方性与实习性的特质,成为一县文化的中心,注重地方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三、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初,全区各中学遵循“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开展教育工作,使青年一代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成员。
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提出中学教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青年一代,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以便为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参加建设工作打好基础。根据《规程》要求,全区中学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主要目标是:(一)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本国语文,得到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二)发展学生为祖国效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其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的国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三)培养学生体育卫生的智能和习惯,以养成强健的体格;(四)陶冶学生的审美观念,并启发艺术的创造力。
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中学的教育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据此,全区中学确定培养目标为:(一)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逐步培养学生的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使学生在小学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三)使学生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
“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中学教育受到很大影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地区教育局根据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强调中小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要有好的思想,过硬的本领,还得有强健的体魄;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而且还要重视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重视锻炼强健的体格。
1981年,地区教育局根据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学教育要完成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确定中学的培养目标为: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立志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使学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使学生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初步掌握一些劳动技能。
1983年,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给全区中学教育指明了方向。
1992年,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精神,地区教育局要求全区小学和初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并规定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
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未来人才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要求。其中文化素质的要求是:有良好的学习心理,想学习;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会学习;有扎实的学习基础,能学习;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能学会。据此,1997年,地区教委颁布《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要求全区中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强调要把“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健体”、“有特长”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第三节 教学工作
一、学制与校历
(一)学制
清末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发《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中学堂修业四年,第三、四年设实科。抚州府立中学堂学制为五年。翌年,清政府颁发《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规定中学堂修业五年,文实不分科。宣统元年(1909年),区内2所中学堂修业年限仍为五年,并实行文实分科。
民国时期 根据1913年教育部公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临川县的抚州中学、南城县的建昌中学学制均定为四年,取消文实分科。1922年,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壬戌学制》),规定中学修业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为三年,依设科性质,亦可定为初级四年,高级二年,或初级二年,高级四年。区内省立七中、十一中2所中学实行三三制,即高中、初中各三年,私立毓灵女子初中学制也为三年。
1928年,根据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抚州地区中学修业年限仍为初、高级各三年;高级中学分设普通师范、农、工、商、家事等各科;初级中学从第三年起,酌设选修课。1932年,根据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学法》、《师范学校法》和《职业学校法》,全区中学分初、高中,一律实行三年制,取消普通科名称,公立高中和初中分别附设特别师范科和简易师范科。此后,中学学制没有大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 全区普通中学仍采用“三三”制,初、高中分段,各三年。从1958年起,全区部分中学进行缩短学制的改革试验。1960年4月,省中小学学制改革委员会印发《江西省推行中、小学制改革试点的初步意见》,其中要求中学试行“二三制”(初中二年,高中三年)、“三二制”(初中三年,高中二年)。据此,抚州一中在部分班级试行“三二”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二年毕业。部分中学开办初中跃进班,提前一年毕业,如广昌县中学有2个班,赤水中学有3个班,用二年学完初中课程,参加毕业考试。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中学统一实行“二二”制,即初、高中均为两年毕业。1978年秋季开始,全区中学普遍实行“二三”制,即高中二年,初中三年。1980年,抚州市一中、临川县一中等校恢复“三三”制。到1984年,全区中学全面实行“三三”制,并从高二起,实行文理分科。1993年后,部分初中(如宜黄县梨溪中学、城南中学等)实施初中毕业后加修一年职业技术课的试验,称“三加一”制。
(一,校历
校历,是一个学校一学期一学年的行事历,包括周次、主要工作安排等。
民国时期,全区中学有公立、私立和教会办三类学校。有秋季始业的,也有春季始业的,还有春、秋两季均招生始业的,校历由各校自定。1927年后,省教育厅每年颁布一次校历,全省统一执行。新中国成立后,对校历有大致的规定。1952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规定(草案)》,规定每年8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为第一学期,3月1日至6月30日为第二学期。从1953年起,全区中学统一从秋季始业,第一、第二学期的时间有所变动,以后大致稳定在8月26日至第二年2月上旬和3月初至7月初之间。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中学改为春季招生,校历又有不同。
“文化大革命”后,各中学的校历基本上与“文化大革命”前差不多。地区教育部门要求,县城以上中学,上午上课时间,冬季不得早于8点,春季不早于7点,春秋两季可在此时间内作适当调整。农村中学可根据农村特点,采取早晚在家辅助劳动,中间到校读书的办法,一般上午9点左右上学,下午3点左右放学。每年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放7至10天农忙假。学生参加会议和各种社会活动的时间,应严格控制,中学生每周不得超过6小时;国家规定的节假日,按规定执行,不得挪作补课用。
80至90年代,抚州地区中学校历,一般由县(市)教研部门统一制定,有的由各校自行制定,下面举一例:
2-80 2000年上半年临川市全日制中学周次安排
二、课程与教材(一)课程设置
清末 根据《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抚州地区中学堂设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等课程。每周授课36小时。宣统元年(1909年),全区中学堂实行文实分科,文、实两科各以若干科目为主修科,另以若干科目为通习科。文科的主修课为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等,通习课为修身、算术、博物、理化、图画、体操、法制及理财等:实科的主修课为外国语、算术、博物、化学等,通习课为修身、经学、国文、历史、地理、图画、手工、体操、法制及理财等。每周授课仍为36小时。由于缺乏新式科目的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备,不少学堂课程并未开齐。
民国时期 1912年,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学不分文实科,其课程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家事。全区中学逐步遵此执行。1923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全区中学采用学分制和选科制(每半年度每周上课1小时为1学分,无课外之预备。自修或预备时间较少者,设以每半年度每周1小时或2小时或3小时为1学分)。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普通科又分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第二组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1928年,根据省教育厅拟定的《江西省中学课程标准》,全区初中自三年级起,高中自一年级起,开设必修科和选修科。高中又分第一(文科)、第二(理科)两组。初中须修满180学分,其中必修科176分,选修科4学分;高中须修满160学分,其中两级公共必修课87学分,分级必修课第一组64学分,第二组58学分;选修科第一组9学分,第二组15学分。选修科目,初中21门,高中文科19门,理科20门。
2-81 1928年全省初中必修科目及学分
(续表)
1928年全省初中必修科目及学分
2-82 1928年全省高中第一、第二组公共必修科目及学分
2-83 1928年全省高中第一组(文科)分组必修科目及学分
2-84 1928年全省高中第二组(理科)分组必修科目及学分
1938年,全区中学执行省政府颁发的《江西省中等以上学校战时教育实施纲要》,在公民课中增授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国民天职、江西施政纲要等内容。高级中学每周教学科目及教学时数见下表。
2-85 1938年全省战时高级中学各学期每周教学科目、时数
说明:高中三年级学生担任军事服务。
1945年,全区中学根据教育部通知精神,初中英语改为必修课,每周教学时间初中、高中各6小时。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8月,抚州专署转发江西省人民政府通令,取消公民、党义、军训等课程,在中学各年级开设政治课。1950年秋,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算术、代数、平面几何)、自然(植物、动物、达尔文学说基础、生理卫生)、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每周教学时数:第一学年29课时,第二学年31课时,第三学年30课时,总时数为3600课时。高中设政治、语文、数学(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解析几何、大代数)、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每周教学时数各学年均为30课时,总时数为3600课时。
1953年8月,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正草案)》,地理课分为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1954年,根据教育部通知,初中停开外语课,1957年秋恢复。
1958年,文学、汉语两门课合为语文科。是年,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全年安排劳动14—28天,参观6天;生产劳动正式列入课表,每周2课时;有关学科增加劳动教育的内容,并结合生产劳动加强实验、实习。1959年,根据省教育厅颁发的《农村全日制初中教学计划》,全区农村初中加强了政治、语文、数学、物理、
化学、动物、植物等基础课程的教学,适当减少了历史、地理等科的教学时数,增加了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活动的时间。
2-86 1956-1957年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教
2-87 1959年全省农村全日制初中教学计划
单位:课时
说明:1、每学年上课周数各年级均为34周02、%分子指第一学期、分母指第二学期。
1960年7月,遵照中共中央《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问题的指示》,专署文教处对全日制三三制中学教学计划适当调整,提出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为主要学科,以语文、数学两科为主线,带动理化、生物、史地各科,突出重点,照顾一般。学生参加劳动,初中每周6—8小时,高中8—10小时。还规定:除专、市指定教学改革的试点中学初中一年级外,其它各校各年级及试点学校的初中二、三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均按本教学计划执行。
1963年起,全区中学实行课程设置不同、教学要求不一的三类教学计划:第一类是教育部新订的《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比较完备,对语文、数学、外语3门基础课程要求较高,在条件较好的中学如抚州市一中施行;第二类教学计划,一般适用于县城完中和1957年前办的初级中学,教学计划从略;第三类教学计划,在1957年后办的农村初中和民办初中实施。后两类教学计划,全年教学时间38周,参加体力劳动6周,假期9周。
2-88 1963年全省全日制中学第三类教学计划
单位:课时
1965年,全区农村中学执行省教育厅修订的《部分农村初中教学计划》(即全日制中学第三类教学计划),实行“八三一”制度,即全年教学时间8个月,生产劳动时间3个月,假期1个月,增加与农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
2-89 1965年全省部分农村初中教学计划
单位:课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抚州专署文教处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通知精神,对全区各类中等学校的政治、语文、历史、外语课教学内容作了调整。随即“停课闹革命”。1967年秋复课,历史、地理、外语等课程停开。1969年春起,全区中学使用江西省自编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农业基础知识和“革命文艺”等教材。1973年1月,执行省文教办公室教育组颁发的《江西省中学教学计划》,大部分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农业基础知识、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卫生知识。公社中学未开外语的可以不开;地理、历史、卫生知识如师资不具备,也可暂不开设。高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农业基础知识、体育。受省文教办教育组委托,抚州地区负责组织编写《农业基础知识》,供全省使用。
1978年,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秋季,中学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新教材。1981年,全区省重点中学和经省教育厅批准改为六年制的中学,执行部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其他中学执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1985年,全区中学学制均改为六年,按部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安排教学。
2-90 1985年全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单位:课时
说明:(一)为侧重文科选修;(二)为侧重理科选修。
1991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实施《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计划》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意见》。全区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开始贯彻实施国家教委的《调整意见》,并实行高中毕业会考,会考科目为:高一,历史、生物;高二,外语、地理、物理、化学;高三,政治、语文、数学。
2-91 1991年调整后的江西省普通高中教学计划
1992年,国家教委发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试行)。1993年秋季,全区中小学全面实施《课程计划》,并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根据本地实际,全区小学采用“五四”制中的小学部分,初中采用“六三”制中的初中部分,即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实行“五三”的过渡学制。
1994年,国务院决定从3月1日起,全国实行新工时制(即每周工作5天)。7月,国家教委下发《实行新工时制对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的意见》和《实行新工时制对高中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的意见》。为此,各中学对教学计划作了一些调整。
1996年,国家教委决定在江西省、山西省和天津市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全区普通完中从1997年秋季高一新生开始参与这一试验(包括新课程计划及与之相适应的新大纲、新教材的试验)。新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与过去不同的是:(一)明确提出了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把教育方针中规定的教育目的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具体化,提出了高中阶段在德育、智育、体育及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二)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建立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并按照优化必修课、规范选修课、加强
限定选修课的原则构建学科课程体系;(三)课程计划既有统一要求,又有适当的灵活性,适应普通高中不同办学模式的教学需要;(四)课程计划提出了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的构想,给地方和学校以更大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办学以及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根据省教委要求,地区确定临川中学、临川市唱凯中学、东乡县二中、南城县二中为高中新课程方案试点样本校,由省、地两级教研室具体联系。
2-92 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初级中学课程安排
2-93 1997年江西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表中的“限选”系指限定选修学科,“任选”系指任意选修学科,下同。
*1、周课时累计指每个学科各学年周课时之和。如:思想政治每学年周课时为2,三年累计为6。
*2、授课总时数是以《课程安排表)为依据计算的。由于各地和学校可在周课时累计不变的情况下编排课程表,因此各学校实际授课总时数会有所不同。
*3、劳动技术必修学科采取分散和集中结合的方式安排。分散安排:周课时累计为4,授课总时数为122;集中安排:高一、高二年级各一周,共二周。
2-94 1997年江西省普通高中课程安排
注:①I为侧重就业预备教育(含特色教育),Ⅱ、Ⅲ分别为侧重升学预备教育的文、理科。
②“3/2”,表示上学期周课时数为3,下学期周课时数为2。
③劳动技术必修课时的分散安排为:高一、高二年级可隔周两节连排;劳动技术必修课时的集中安排为:高一、高二年级各一周,共二周。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二周,三年共六周。
(二)教材
1942—1949年,全区各中学均采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材。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区中学文科采用老解放区的教材,理科仍然选用旧制教材,删去不实用的部分。
1951年秋,全区中学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修订的全国十二年制中学教材。
1952年,广昌等县使用东北人民出版社编译的苏联中学数学教材。
1956年,全区中学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第二套十二年制中学新教材。新教材注意
结合我国实际,克服教条主义倾向,加强思想性和科学性。教材变动较大的是文、史科,其中语文教材分为文学和汉语两种(1958年后又合并为“语文”一种);历史教材根据详今略古的原则,适当增加了近、现代史内容。
1957年,地区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精简教材的指示精神,对中学语文、历史、地理、物理、生物等教材作了精简,解决新教材中部分要求过高,分量过重,内容过深而造成教与学过分紧张的问题。
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全区中学既使用统编教材,又使用省编的乡土教材如《可爱的江西》和补充教材如《中学生应用文》等。
1963年,全区中学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第三套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学新教材。
1966年至1968年,中学文科教材停止使用,地、县(市)教育局规定各校政治和语文课以《毛主席语录》、《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乙种本)为基本教材,并允许各校选用“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的社论、重要文章以及鲁迅文章作教材。
1968年下半年至1973年,全区中学统一采用省编教材,广昌等县一些中学还根据“文化大革命”的需要,编写了《农村应用文》、《电工知识》、《农村医疗卫生》、《水稻育种》等补充教材。1973年至1978年,各中学统一使用省编第二套教材。
1978年至1981年,各中学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并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第一套全日制十年制教材。
1980年,中学开始使用音乐、美术教材。
1981年秋季,全区中学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编印的第二套全日制十年制教材。
1985年,各中学执行部颁《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全日制中学教材。
1987年,全区中学执行国家教委颁发的新教学大纲,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新教材和补充教材,并使用江西教育出版社编印的《道德与法制》(初中一二年级)和省教委、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编印的《法律常识读本》(高中)等补充教材。
1990年,各中学执行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本)》。1992年,地区教研室组织编印乡土教材《抚州简史》,供全区初中一年级学生使用。1993年,执行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试用)》,从1994年起,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1997年秋季,全区中学参加国家教委组织的三省市(江西、山西、天津)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当年的高一新生使用高中实验教材。
2000年秋季,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新修订的初中各科教学大纲,初一新生使用新编教材。
三、教学与教学改革
清末 辖区内2所中学堂实行班级授课制,开设新科目,教授新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颁发的《学务纲要》要求,讲课注意“由浅入深,由短而长,勿令学生苦其艰难”。课堂教学不再停留在“说文解字”上,开始注重接受知识、探讨问题的相互结合。并按《奏定中学堂章程》的要求,在博物、理化课中引进实物(标本)、实验教学。
民国时期 1912年,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学令”及其施行细则》,学制及教学内容均有改革,文实不分科,取消读经课,增加手工课。1920年,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全区中学遵照教育部指示,将“文言”改为“语体”,采用白话教学。内容上删去了一些封建性的糟粕,增加了一些反映“民主”、“科学”精神的有关社会人生的现实生活内容;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
式,反对死记硬背。稍后,部分学校开始采用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提倡自学,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治能力。
1928年,根据省教育厅制定的《改进中学教学方法案》,以县为单位,联合或单独成立教学研究会,讨论改进教学实施方案。对未实行能力分组的学校,“各班酌情采用分级教学法,即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分配更充分教材,对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相当之指导”。除班级教学外,还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注重个别辅导。
1947年,教育部公布修订的《中学规程》,要求“各科教学要活用教本”、“注重实验实习”。1948年,省教育厅颁发《江西省中等以上学校改进办法》,重申各中学分学科成立研究会。但当时抚州地区中学学科研究会“多流于形式”,且各中学“几无理化分组实验”。
新中国成立后 50年代初,全区中学学习和引进苏联的教学理论与方法。1952年,开展学习凯洛夫教育理论等活动。1953年,苏联普希金教授到武汉讲授教育学,并进行《红领巾》现场教学,提出教学要按“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整理、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进行,要遵循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巩固性五大原则。这些对全区中学教学改革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在推行《红领巾》教学法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出现照搬课堂模式,忽视因材施教的现象。
1953年,各地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教学工作的指示》,强调教学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校长的主要责任在于领导教学,教师应在思想改造胜利的基础上改造业务思想,实行业务责任制,加强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达到包教包学,即不仅教懂学生,而且要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学会运用。1953年至1956年,全区中学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大改进,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下班辅导等形成制度。
1957年开始,各中学以“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批判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1958年“大跃进”,各校大搞勤工俭学,大办小工厂、小农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正常的教学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1959年2月,地区文教处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申学校以教学为主,强调教育革命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全区各中学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教学与劳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教师与学生等关系问题。
1964年春节,毛泽东在中央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对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的改革,作了重要指示(即春节谈话);1965年,毛泽东在给陆定一的一封信(即“七三”指示)中说:“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全区各中学贯彻以上指示,减轻学生负担,区分主要课程和一般课程,减少课时和考试次数,考试不出偏题怪题,不搞突然突击,考前安排一周左右的复习时间,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根据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全区中学安排了学工、学农时间,体育课增加军事内容,更名为军体课。1971年,全省中小学批林批孔座谈会提出学校要以阶级斗争为主课,采取各种形式实行开门办学。全区中学从高二起,用一半时间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参加工农业劳动;初中组织兼学小组进行学农、学工活动;不少城市中学到农村办分校,让学生轮流到分校学习、劳动。
1978年以后,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整顿教学秩序,并按部颁《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安排教学。
1980年10月,地区教育局根据全省师范教育和重点中学工作会议精神,对中学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检查分析,要求进一步明确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三育一起抓;教学上从低年级抓起,加强“双基”,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规定不得按升学率高低、考分高低排名次,进行奖励;不得在期中、期末考试外搞统考统测;不能只抓少数,忽视多数;不能随意改变教学计划,砍课程,提前结束课程,搞突击复习。
1982年至1983年,地区教育局贯彻教育部关于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的《五项规定》和《十项规定》,强调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完成普通中学教学任务,重申不准排名次,不准编快、慢班,不准办全日制升学补习班,不准吸收往届毕业生复读。
80年代初,全区中学提出改革课堂教学,向教改要效率、要质量的口号。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陆续开展教改实验,先后有近200名教师、2万余名学生参加实验,实验班达300余个。以语文学科为例,列入省首轮试验班的抚州市一中、南丰县一中3个班使用统编教材,分别以阅读和写作为突破口,训练学生读写能力,其中南丰县一中熊信之的实验,后来发展为“369阅读教学法”,取得良好效果。1987年,全省重点中学共有8个初中语文教材试验班(又称大改本试教班),其中抚州市一中有2个班参与试验。全省第3届实验班中,抚州地区又有3个班参与试验,其中高中大改本试教班1个。还有各县自己抓的实验,如南城县一中采用中央教科所教材以写作为主的实验,黎川、广昌等县进行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实验等,共有近20个班参加。每轮实验前,均由执教者写出教改实验方案,由校、县、地三级领导和教研员审定,然后实施;实验中,各级教研室教研员经常深入课堂,与执教者共同研究问题,总结经验;实验结束时,由地区或县(市)组织验收,全面考察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历届验收表明,无论是成绩还是能力,实验班学生都优于对比班。由于语文学科的教改实验起步早、抓得紧,成效显著,由引进性实验,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如南丰县熊信之的“369阅读教学法”,南城县宁冠群的“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等。90年代末,南丰县的“缺口教学实验”、临川市一中“协同论教学实验”等又崭露头角,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外,数学科引进上海青浦教改经验,影响也比较大,全区有55个试点班,学生3300人。
从80年代起,全区各中学普遍开展“三课”活动(新教师的过关课,老教师的示范课,骨干教师的研究课),有数千人次参与。在此基础上,中学各科举办了20余次优质课竞赛活动,近500人参加。在全省中学各科优质课竞赛中,抚州地区有百余人获奖,其中获一等奖的近30人。
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一些中学80年代先后开展了“超常教育实验”。实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高一时,对一些年龄小(十四、五周岁以下)、有超前学习能力和趋向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准予他们参加全国高校少年班入学考试。实验最早始于临川县一中、二中,南丰、乐安、广昌、金溪、东乡等县也进行过这类实验。另一种类型是招收小学毕业生组成实验班,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用四年或五年的时间学完初、高中六年课程,然后推荐参加少年班考试。南城县一中、东乡县一中、临川中学等校都曾采用此法。临川中学至今仍坚持此项实验。
1997年,全区完中参加全国三省(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后,地区成立了由教委领导、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试验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地区教研室牵头,组成9个学科的试验研究小组,各县(市)和中学也成立相应组织,具体抓这项实验。地区教委还制订全区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实施方案:第一年全面落实必修课,开展活动课样本研究;第二年巩固提高必修课,指导研究选修课,全面推广活动课;第三年合理安排教学与复习,进行总结与提高。具体措施有:
(一)培训提高教师。地区教委先后3次组织首轮试验教师参加省举办的高一至高三3个
年级的教师培训班,其中高一年级10个学科398人,高二年级10个学科430人,高三年级8个学科277人。参加省培训的老师负责其余任课教师的培训指导。同时,地区对第二轮5个学科(语、数、英、理、化共226人)和第三轮4个学科(语、数、理、化共173人)的高一教师进行培训,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交流经验,做到教师上岗前了解新大纲、新教材,把握新教法。凡不参加培训者,不能上课。
(二)开展教学调查。试验初期,地区教研室组织人员分赴全区30所完中了解对新课程方案试验的认识,以及各校课程安排、教学情况和意见反映。第二年对选修课、活动课开展普查。每学期还开展专题调查,总结样本校的典型经验,汇总这些学校期末考试的各科成绩;并根据各方面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试验中出现的问题。
(三)举办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探索规律,提高试验效果。其中语文组举办了全区中学语文说课比赛、说课教案比赛,全区高中优质课比赛,高一语文论文比赛,以及两届高一语文教师朗读、写作、粉笔字、板书设计四项基本功竞赛;政治、数学、物理、外语、化学组分别举办了新教材研讨会,化学组还举办了说课活动,艺术组举办了高中音乐教师欣赏培训班。
(四)开展专题研究。地区建立了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申报、立项、评审、验收制度。各县(市)教改课题在地区立项的达53项,全区高中教改课题在省立项12项。任选课、活动课的研究,使“两课”逐步走向正规,“两课”教学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活动课中规定全体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校会、班会、社会实践、体育活动等,各校基本到位,走上正规;任选课和活动课中由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科技活动、文艺活动,各校都已选定项目,列入课表,并付诸行动。如临川三中,高一、高二年级各学科都开设了任选课、活动课项目,每周三下午为任选课、活动课时间,由学生自由选择,校长还亲自担任选修课教学。临川市一中、二中、三中、唱凯中学、崇仁县一中、南城县一中、二中等,均开设了任选课《中国文化史》。
(五)加强必修课的过程管理。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地区组织各学科研究小组成员,编写单元达标检测题,使各学科在每一单元教学后,能及时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三年来,全区试验工作顺利,成效显著,基本达到了“认真试验,真实检验,完整反映”的目标,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好评。2000年10月,抚州地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领导小组办公室、临川一中、临川二中、临川中学、南城二中等12个单位被评为省试验先进集体。接着,在南昌举行的两省一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总结大会上,抚州地区教研室、临川一中受到国家教育部基教司的表彰。
经过多年探索,全区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轨道。1997年,地区教委转发了地区教研室制订的《抚州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和《抚州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根据现代教学论和评估学新成果从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等10个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主体部分共有5项:①教学目标要“准”,做到目标简明、合适、具体、全面。即目标表述简要、明确、准确,符合大纲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能较好分解总体、综合目标为具体的单项目标,既有知识性、智能性目标,又有教育性目标。②教学内容要“实”,包括重难点突出;技能训练点抓得牢、抓得实;思想教育渗透点、非智力因素培养点抓得准,并能有机进行;教材特点扣得紧,无知识性错误,容量、密度合适。③教学过程要“优”,包括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巧练,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气氛融洽;师生双方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畅通;时间分配科学,教学进程井然有序;设计合理,方法得当,环环相扣,浑然一体。④教学技能要“强”,包括
能机敏、恰当地处理学生疑难问题和课堂偶发事件;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流畅;板书工整、简要,布局合理,脉络清楚,图形规范优美;能根据教材特点,恰当运用教学媒体,演示实验效果明显;着装朴素整洁,教态亲切、自然。⑤教学效果要“好”,包括目标达成: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巩固练习或局部检查正确率高。此外,还有特色加分,如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有独到之处,或教学技能特别强,或教学效果特别好的,可酌情加分。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不仅成为优质课、过关课的评定标准,也成为平时教学的衡量标准,它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要求,推动了各科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998年,全区中学教改实验有新的发展,一是过去视为“禁区”的高中学段也出现一批教改实验班,二是几乎每个学科都有实验项目。是年,全区中学共有实验班100余个,学生6000余人。至1999年12月底止,经考核并由地区教委下文立项的地级教改项目有79项。
四、考核与评估
清末抚州中学堂对学生成绩考查的基本方法为考试,每周有周考,学期末有期考,学年结束举行学年考试。
民国时期 抚州地区各中学仍采用周考、期考和学年考试办法,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
1933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规程》,对中学生的成绩考查、升留级、毕业规定如下:
(一)各科成绩评定
中学生成绩分学业、操行及体育成绩三项。学业成绩考查分日常考查、临时测验、学期考试、毕业考试四种。日常考查有口头答问、演习练习、实验实习、读书报告、作文、测验、调查采集报告、其它工作报告、劳动作业等。
(1)日常考查成绩与临时测验成绩合为平时成绩,其中日常考查成绩占三分之二,临时测验成绩占三分之一。
(2)平时成绩与学期考试成绩合为学期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五分之三,学期考试成绩占五分之二。
(3)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免除学期考试,以平时成绩作为学期成绩。
(4)每个学生一、二两学期的平均成绩为该生学年成绩。
(5)各学年平均成绩与毕业考试成绩合为毕业成绩,各学年平均成绩占五分之三,毕业考试成绩占五分之二。
(二)升、留级和毕业
(1)学生操行成绩及体育成绩不及格者,不得进级或毕业。
(2)每学期各科缺席时数达该科教学总时数三分之一以上者,不得参与该学科的学期考试。无学期成绩的学科或成绩不及格的学科在三科以上者,或仅两科无学期成绩或不及格,但其科目在初中为国文、英语、算学、劳作四科中任何两科,在高中为国文、英语、算学、物理、化学五学科中之任何两科者,均应降一学期学级肄业。如本校无相当学级,可发给转学证书。
(3)无学期成绩的学科或成绩不及格的学科仅有一科的学生,或虽有两科无学期成绩或不及格,但其科非如前条所规定者的学生,均应于次学期仍随原班附读,一方面设法补习各该学科,经学期考试补考及格者,准予正式进级,如仍不及格,应于次年仍留级肄业。但此项补考及留级均以一次为限,如不能进级,发给修业证书。
(4)毕业考试成绩内不及格学科在三科以上,或仅两科不及格,但其不及格科目在初中为国文、英语、算学、劳作四科中的任何两科,在高中为国文、英语、算学、物理、化学五科中的任何两科,学生均应留级一学年。但此项留级以一学年为限,如仍未能毕业,发给修业证书,令其退
学。
(5)毕业成绩内一科不及格或虽有两科不及格,但其科非如前条所规定者的学生,均应令补行考试一次,如仍不及格,应照前条办法处理。
(三)毕业会考
1933年,教育部公布《中学生毕业会考规程》《中学生毕业会考委员会规程》,对有关毕业会考事宜规定为:
(1)命题,由省市区教育行政机关聘请富有学识及教学经验者担任命题员。
(2)毕业会考科目:高中为公民、国文、算学、理化(物理、化学)、生物(动、植物)、史地(历史、地理)、外国语。
(3)毕业会考成绩核算方法:学校各科毕业成绩占十分之四,会考各科成绩占十分之六。
(4)毕业会考各科成绩均须及格,始得毕业,三科以上不及格者应令留级,但留级以二次为限。
(5)会考结束后,以学生个人为单位,将其会考各科平均成绩,分别列甲、乙、丙、丁四等。
1934年,江西省第三届高中普通科会考,临川中学12名学生参加,平均成绩58.5分,被评为丁等;初中会考,临川中学45名学生参加,平均成绩51.02分,亦评为丁等。另东乡私立开智初中16名学生参加会考,平均成绩27.75分,抚州六县联立女子初中10名学生参加会考,平均成绩15.20分,均未评等。可见当时全区中学教学质量不尽人意。
新中国成立后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学生成绩分学业、操行、体育三种成绩:
(一)学业成绩考查
学业成绩分平时考查、阶段考查(每学期举行1—2次)及学期考查。在各期成绩中,平时考查及阶段考试成绩占60%,学期成绩占40%。记分方法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有条件的学校,经核准可试行五级分制。从1953年起,全区部分学校学习苏联的做法,实行五级分制,以3分为及格。
1954年秋后,出现考试过于频繁,加重学生负担现象。1955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批示》精神,专署文教科提出要加强平时的成绩考查,减少书面考试的科目和次数,只举行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在平时成绩考查办法未制定之前,学期考试可以暂时继续执行,但考题必须以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为依据,不准出超纲题或偏题难题。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考查学生的制度被取消,学生的学业成绩以政治思想表现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文化成绩由学生民主评定,教师审议。记分采用“及格”或“不及格”两种,无补考、留级制度。
1976年下半年,全区中学恢复常规成绩考核制度,部分县(市)为了掌握教学情况和学生知识水平,采取期末统一命题、统一阅卷评分的做法。
90年代,初中期末考试由地区统一制卷,各县(市)、中学组织考试、阅卷。
进入90年代,应试教育的影响愈来愈严重,题海战术盛行,考试频繁,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健康。
下面是一份全区期末考试情况统计表,全科及格率,初中均在65%以上,高于高中10至15个百分点。
2-95 1992—199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全区中学考试情况
(二)升、留级
新中国成立初,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学生各年级均实行升、留级制度,凡全部学科及格者升级,有不及格的学科,由学校组织于下一学年学期开始补考,补考后全部及格或不及格学科在三门(不含三门)以下者可准升级,如有三门学科不及格,或语文、数学两门不及格,升级学习有困难的,应予留级。获准升级的学生,其不及格学科,令其继续复习补考。
1954年9月,对上述规定作了解释和补充:(1)在语文、数学中,只有一门不及格,而其它学科中也只有一门不及格者,准予升级;在语文、数学中,虽只有一门不及格,而在其它学科中有两门不及格,升级有困难的,应令留级。(2)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等学科,已单独设科,应单独计算。
80年代,抚州地区教育局规定,留级人数不得超过5%。90年代中期,根据义务教育的要求,初中阶段取消留级制度。
(三)毕业
全区中学执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学生修完初中或高中课程,各科成绩和操行成绩均及格者,准予毕业。1952年12月,教育部补充规定,对于有不及格学科而又不符留级条件的初中、高中应届毕业生,可以发给修业期满证明书,使其能以同等学历参加升学考试。
(四)毕业会考
1989年4月6日,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初中会考工作的通知》,决定从1989年起在全区初中实行会考制度,中考科目外的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为会考科目。
1995年至1997年,全区初中会考与毕业考试合一,会考科目与中考相同,为语文、政治、英语、数学、物理、化学6科。1998年起,全区初中会考中止,并且规定,小学不再进行毕业统考,就近入学。
1993年,全区实行高中会考制度,由省统一命题、制卷,分校考试,全区集中评卷。各年级会考科目,高一是历史、生物,高二是英语、物理、化学、地理,高三是语文、政治、数学。
(五)关于教学质量评估
80年代后期,随着现代评估学研究的深入,地区、各县(市)教育部门和中学陆续运用现代评估学理论制定评估方案,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教学工作。
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期开始,地区加大了评估力度,促进了全区中学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991年,地区教育局制定了《抚州地区高中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从多方面综合评估完中的办学效益,后经反复实践、修订,形成了以八项指标为内容的评估体系。
1992年,地区教育局又制定《抚州地区普通完全中学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评估细则》,与上述《评估方案》配套,《评估细则》着重从教学管理工作方面进行评估,《评估方案》着重从教学效益方面进行评估。
两项评估方案对全区中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在:(一)全区中学的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如1998年,抚州地区共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4021名,在全省高考成绩各项指标综合评估中,处在11个地、市的前三名,5个地区的第一名。1999年,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5837名,录取率为46%,处于全省前列;2000年又上新台阶,高考上线率(省专线以上),文理科均居全省首位。(二)学生的专长得到较充分的展示。在全国中学数理化等学科竞赛中,抚州地区获奖学生人数及奖项多年来在全省居领先地位,青科普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连年取得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三)促进了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音体美教学,有的学校利用教师的优势开办特色专业班,如临川九中高中部开办了艺术班,重点中学的临川市一中、二中、三中、广昌县一中等校也相继开办特色班,培养了一批音体美方面的尖子。广昌一中恢复高考以来,为大专院校体育系输送了近百名学生。全区各校为省、国家体工队输送了60名优秀运动员,不少人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四)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把学校的注意力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引导到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上来,变升学竞争为办学水平竞争。
五、教学管理
1978年以来,全区各中学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第一是教导处管理。完中特别是重点中学教导处一般都配备1名主任,1—2名副主任,初级中学一般配备正副主任各1名。教导处是管理教学工作的职能机构,是教学管理系统的中枢。其主要职责是:及时向校长提供教学工作信息,参与学校教学工作的决策,提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意见;全权管理教学工作,如教学力量的组织与调配,教学计划的审定与检查,各科教学改革的规划与指挥,学生情况的了解与教师的培养提高等;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掌握教学与改革信息,管好学籍和教师业务档案,组织教材、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的供应;确保教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及有关教学观摩的联络与组织等。与教导处并行的,还有近年来新出现的科研处,主要协助校长抓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第二是教研组管理。教研组是学科教师的教研组织,设正副组长,由学校行政任命。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管理本学科教学,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其主要工作有:组织教师学习并贯彻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组织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制订教学计划;组织研究教材、教法,制定课时计划;检查教学进度、教学常规,总结交流经验,积累教学资料;组织本学科的观摩教学活动;帮助教师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开展学科课外活动及学科竞赛等。
第三是年级备课组的管理。同年级同学科2人以上的设备课组,主要任务是制订本年级的教学计划,开展本年级同学科教师备课活动,沟通信息,切磋教艺,交流经验等。
各中学的教学管理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内容管理、教学环境管理、教学研究管理等。具体工作主要有:
①制订和实施教学工作计划。全面安排学校的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等,具体落实课程设置、课表编制、教学设备准备、教学用书发放、教学计划进度填写以及备课情况检查等。
②检查教学工作质量。包括落实对任课教师的全面要求,对教学过程各环节提出的标准,对学生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基本要求的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典型,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③做好教务工作。包括编班,排课表,教师的考勤、考核,学籍、教学档案、教学统计资料、改革方案、教学总结资料的保管,以及各班《教学日志》的收阅、检查等。
④搞好教学研究工作。包括制定教学研究计划,安排教研内容、时间、班级、人员,以及教研成果收集评价等。
在教学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教师的管理,调动教师积极性。1979年以来,全区中学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要做法有:
一、“帮”。在政治上,加强理想、职业道德等教育,激励教师上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各中学都发展了一批优秀教师为中共党员。在业务上,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熟悉教材,研究教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在生活上,帮助教师解决住房等具体困难。从1990年开始,全区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先后兴建教师住房3800多套,44.91万平方米。其中黎川县先后筹建教师标准宿舍300套,使县城教师的人均住房达14.2平方米;崇仁县加大教师住房建设投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使县城中学教师套房率达63.4%;金溪县二中自1995年以来,自筹资金兴建三栋教师宿舍,解决了56位教师的住房问题。1997年,全区各级政府、学校又积极筹措资金,修建城镇教工住房551套,使城镇教工人均住房面积达8.7平方米。住房条件的改善为教师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一心扑在教学上。
二、“带”,即以老带新。各县二中原有师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年青教师大多占70%左右。学校组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帮带“对子”,负责带思想、带作风、带业务,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不少人成为教学骨干,有的走上校领导岗位。同时,注意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力量,把青年教师带动起来,充分发挥“整体作战”优势,避免“单打”的弱点,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东乡一中还成立老教师“督导组”,通过听、看、查、谈等方式,深入教学第一线,与青年教师共同为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三、“逼”,指通过必要的规章制度促使青年教师在业务上上台阶。如临川市一中、二中、南城二中等校,对青年教师提出一要具备三种能力(即教研能力,当班主任的能力,开展课外学科活动的能力),二要上好三课(一是过关课,二是公开课,三是试验课)。有的青年教师过不了“关”,则一次、两次、三次,“逼”到过关为止。这样,硬是把一些新教师的作风“逼”好了,业务能力“逼”高了。如临川市二中的学科竞赛屡屡告捷,其主训教师,大部分是“逼”上去的年青教师。
四、“用”,即大胆使用,压担子。对“好苗子”压担子,着力培养,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临川二中现任4名正副校长中,2名年龄为35周岁;17名中层行政干部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60%;170多名教学第一线教师,65%年龄在30岁以下,有16名被推上教研组长以上岗位,有2人被评为特级教师,有9名被评为地、市中学学科带头人。
六、课外活动
清末 各书院几乎没有组织课外活动。书院改学堂后,始有一些简单的课外活动,如游戏等。
民国时期 全区中学才开始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主要有体操、器械操、球类、游泳、野营等。抗日战争时期,各校增加了军事训练诸项,以及抗战宣传工作,如到民众中演讲、募捐等。
据1938年省教育厅督学视察报告:省立临川中学的课外活动,有各种球队、学术研究会、讲演团、出版股、游艺运动会等组织,以劳动服务团人数最多,均有教员参加并亲自指导;课外活动的形式,“有运动会、比赛会、游艺会、学术研究等,均由学生自治会、级会推举负责人主持,级任导师分别进行指导。具体设施由训育主任将全校活动分为若干组,每一学生必须参加两组以上,定时定点,从事各种活动。有时还用竞赛方式,培养学生对各科学习的竞争心和向上心”。广昌县立中学每天最后一节课为课外活动,内容以文体活动为主,也有美术、书法等学习竞赛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 各中学学生的课外活动逐渐多样化,各级党、政、团组织及有关部门对中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组织与指导。1958年,随着“大跃进”的到来,学校课外活动更为频繁,除体育活动外,还有公益劳动、社会宣传、调查等,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使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接触和了解社会实际;但有时政治、劳动活动过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些活动超出“课外活动”的范畴。
1959年,省教育厅修订颁发《农村全日制初中教学计划》,规定初中各年级每周开设课外文体活动6课时,生产劳动8课时。1961年,江西普通高中教学计划,规定高中各年级均安排6个课时课外活动。此后,省下发的初、高中教学计划,都规定了课外活动的项目和时间。
1962年开始,各地纠正忽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倾向。1964年,全区各中学结合“四清”运动,开展了相应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各中学课外活动主要为军事训练和学工、学农活动,正常的体育锻炼、学科活动难于开展。
1977年后,在“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全区各中学的课外活动更为丰富多彩,效果也甚为显著。
课外活动的内容,有文艺、体育和学科活动三种:
文艺活动。50年代,全区中学一般以班为单位开展文艺活动,由学生干部组织领导,请有关老师指导帮助,不少学校要求学生每人自备并学会一种乐器。学校经常举办周末文艺晚会,演出自编的一些短小节目。学校的文艺宣传队经常在集市日进行街头宣传,夜晚还就近到农村演出,宣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等,受到群众的好评。以后,还根据教学计划每天开一节课外文体活动,指导学生唱歌、跳舞、排戏等,不但活跃了校园气氛,丰富了课余生活,也陶冶了学生情操。50至60年代,全区中学特别是乡镇中学经常排练文艺节目,在节假日演出。80至90年代,各中学在大抓教学质量的气候下,仍然重视开展课外文艺活动,经常排练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在元旦、春节或当地重大活动时演出。90年代,地、县(市)教委每年都举办一次中小学“艺术节”活动,评选优秀节目,推动了全区课外文艺活动的开展。
体育活动,抚州地区也很有成绩。(详见本章第五节“体育卫生工作”)
学科活动。全区中学的学科课外活动开展得比较早,成绩也十分显著,如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各中学就组织了学科小组,广昌县中学无线电小组的学生就能安装、调试、修理半导体收音机;摄影小组的学生能拍摄、冲洗、放大黑白照片。80年代以后,各中学的学科活动更开展得有声有色。大多数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学科兴趣小组迅速发展,理科以辅导学科竞赛为主,文科兴趣小组类型更多,以语文为例,有书法、朗读、讲故事、写作等,全区有影响的文学社20余个,如南城县二中的《盱笛》、一中的《绿洲》,广昌县一中的《并蒂莲》,临川市秋溪中学的《秋苑》,崇仁县二中的《校园拾贝》,黎川县二中的《红杏》、德胜中学的《山泉》等。临川市二中有《才乡》文学社、微机小组、模型小组,文工队、体工队、美工队等100多个课外兴趣小
组,配合课堂教学,形成内容广泛的课外活动体系。
自1984年以来,全区中学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达5万余人次,约占在校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初步形成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网络。全区获省以上青少年科技活动奖的501人次,其中国家级奖47项。
80至90年代,各校还充分利用教师的优势,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如广昌县一中的航海模型和飞机模型制作小组,多次获国家、省级奖。临川市一、二中的美术活动小组,培养了一批美术人才。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兴趣,为全区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也为全区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条件。1984年7月,地区教育局、团地委召开全区大、中学校“第二课堂”座谈会,总结推广临川县二中、南丰县一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经验。12月,又在临川县召开全区“活跃中学生生活”活动座谈会,交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经验,研究如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继续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90年代,初、高中课程计划都要求开设活动课程,为课外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七、教学设施
清末,全区的中学堂教学设施简陋,教具匮乏。民国时期,各中学开始注重实验,增加了一些必备的数理化教学仪器。其中省立学校教学设施稍好一些,一般学校仍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私立学校尤差。1933年,省督学视察抚州地区,对省立十二中(南城)的评价是:“建筑极为壮丽(占地一百余亩),图书、仪器、标本,近年频有增加。现有理化仪器1400余件,博物标本300余件,图书杂志5000余件。”而对临川辅仁初级中学、抚州六县联立女子中学,结论是:“图书亦少”、“博物标本、模型、理化仪器多未置备”。1934年,省督学视察东乡私立开智初中,结论是:“设备简陋,理化仪器全无,图书、标本极少,其它设备多未制备”,“无符设校条件”。另据1935年《临川中学现况简述》载,该校占地87亩,有图书19930册,另有中西杂志53种约3000册,仪器、体育设备都比较齐全。1942年,广昌县立中学开办时,校舍面积1820多平方米,运动场面积约800平方米,但教具及理化实验仪器短缺。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中仪器设备由国家教育部统一配给,初中由省教育厅配给,全区中学设备仍较简陋。1956年后,各中学仪器初步达到要求,县以上中学,理化学科可以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地理学科增加了地球仪、地图、指南针等。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各中学的教学仪器基本配齐,校园面积基本符合要求,建筑面积也能满足教学需要,重点中学如抚州市一中等大都有相应的运动场,幻灯教学也开始使用。
“文化大革命”时期,各中学教学设施损坏严重。据1972年统计,全区有7万多平方米学校用地被外单位占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这些问题才逐步解决。
1977年后,全区中学教学仪器的添置和配给由地区管理,开始由地区教研室专人分管,后由地区仪器供应站(1990年更名地区教育技术装备站)具体统管,教学设备得到较好的充实。1980年后,13所重点中学陆续建起理化实验大楼、语音室。
1989年,赣东教育电视台建成,这是全省第一个地级教育电视台。1994年,全区有10个县(市)相继建立教育电视台,提前实现《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区中学电教设备得到很大充实。80年代中期后,各校陆续引进先进设备,建立微机室。1998年,临川市一中、二中等校先后建成多媒体多功能的微机室和语音室。
90年代,全区中学体育设施也得到较大充实,除临川中学、广昌县一中原拥有400米跑道
的运动场外,南城县一中、崇仁县一中、南丰县一中、临川县一中、二中、东乡县一中等校亦先后建起标准运动场。金溪县一中、黎川县一中、宜黄县一中、乐安县一中等校的运动场亦初具规模。
各中学图书馆(室)的建设有很大发展。1991年,临川中学建成全区中学最大的图书馆。1994年,美籍华人彭家楫女士受丈夫乐必信(原联合国官员)生前委托,捐资10万元人民币,为乐安一中兴建“必信图书馆”。1998年,南丰一中、宜黄一中等校相继建成图书馆大楼;年底,全省中学最大的图书馆(建筑面积为3491平方米)南城县一中逸夫图书馆落成。南丰、广昌两县利用世行贷款装备图书约70万元;崇仁、金溪等县中学均装备图书10多万元。全区中小学新增图书资料61.4万册,生均新增图书达6.6册。
2-96 1993年、1998年全区中学教学设备情况
注:以上除图书单位为“册”外,其他均为学校数,单位为“所”。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
清末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学务纲要》规定“选士必以品行为先”,读经讲经和修身为抚州地区各中学堂的必修课程。光绪三十年(1904年),学部规定“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同时制定《各级学堂管理通则》,中学堂设学监、舍监,执行管理条规,并教育
学生遵奉《圣谕广训》,培养学生的忠君、尊孔思想。全区各中学堂,开修身和读经讲经课,有的改授“经学”课;私立毓灵初级中学堂,仅开修身、“伦理”课。
民国时期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较广泛,教育形式多样化。内容以忠孝教育、爱国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党义教育、抗日救亡教育等为主。同时,反共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亦为重要内容。1912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同时颁布《中学校令》,规定中学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取消读经讲经课,“修身”仍为中学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使学生具有国民之品格。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学学监、舍监改名为训育主任,并采取级任制的管理办法,即每学级设一专任教师负责训导学生。在教育方法上,提倡积极指导,反对消极管理。其时,中学先后成立“学生自治会”等团体,由教职员予以指导。
1928年,国民政府提出“推行党义教育”,中学开设党义课,宣讲“三民主义”,并规定党义科不及格,不得升级。1935年,教育部下令,学校设童子军课,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智、仁、勇品德的忠良国民。全区各中学的训育工作,一般采用个别训导及团体训导的方式。每周星期一第一节课举行纪念周活动,全校性集会和“公民训练”常与纪念周活动结合进行,由校长、训导主任等进行“精神讲话”。
1936年,根据国民政府颁发的《修正中等学校训育主任、公民教员工作大纲》,各中学训育主任、公民教员利用各种集会和参加学生团体活动,使党义教育渗透于学生全部生活之中,随时侦悉学生思想言行,予以控制。
1938年,各中学实行导师制,规定学生须信仰三民主义并服从领导,分级分段设导师,由主任导师或训育主任对全校学生的思想行为及学业、身心健康,施以严密的训导,两次受到导师“退训”的学生,即由学校开除。1939年以后,教育部通令各中小学,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义廉耻为校训,开展“新生活运动”,每一学级设级主任1人,掌握该级的训育和管理事项。各中学制订学生遵守通则,对礼貌、仪容、卫生、公物、公共秩序、集体纪律等行为规范、禁戒事项均有明确规定。
1941年,根据省政府颁发的《加强学生训导之指示》,各中学对训导工作提出如下要求:在训导方式上,要注重生活、思想的指导,领导学生课外活动;学校教员均须负训育责任,破除教学、训育分裂之积习;社会科学、国文教员如有迎合学生好奇心理、言论偏激者,训导人员应报告学校当局酌予处理。1943年,根据省教育厅颁发的《江西省各级学校德育日工作活动实施办法》,各中学作为社会教育中心,向当地群众开放,按年级轮流参加德育日活动。活动内容有:(一)举行国民周会,宣传重要法令、时事政策和“四维八德”;(二)推行新生活运动;(三)推行社会服务工作。
1946年内战爆发,国民党制定《动员勘乱时期施政准则》,江西省政府亦制定《整理各级公私立学校校风校纪办法》,各中学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控制,其中对学生自治会控制尤为严厉。规定学生自治会由校长及主管训导人员负责指挥监督,各种会议及活动由学校分别选派教职员担任指导,学生自治会不得参加各种团体活动或校际联合组织。学生凡有“越轨行动”,应予严厉制裁;凡鼓动学潮之教职员,立即予以解聘;因学潮而开除的学生,其它学校不得“收容”。
新中国成立后 各中学即废除训育制和导师制,建立教导合一的班主任工作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中学培养目标,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通过政治课和其它各科教学,以及课外活动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配合社会和家庭,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地进行。
在教育方法上,坚持疏导方针,以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为主,自我教育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政治课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全区中学各年级均开设政治课,每周2课时。是年5月,根据省教育厅指令,各中学政治课一律以土地改革教育为中心,在中央新的《土地法大纲》未公布前,以讲解土改理论为主,加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育。1951年,根据教育部通知,初中一、二年级停开政治课,初中三年级开设《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讲座》,高中三年级开设《共同纲领》,同时要求各学科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1956年,高中三年级开设《宪法课》,其它年级政治课一度停开。
1957年,根据毛泽东“要恢复中学方面的政治课,取消宪法课,要编写新的思想政治课本”的指示,全区中学恢复政治课,各年级开设课程为:初中一、二年级《青年修养》,初中三年级《政治常识》;高中一、二年级《社会科学常识》,高中三年级《社会主义建设》。授课时数为:初中一、二年级每周1课时,其它年级每周2课时。11月,根据全省中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确定1957—1958学年度中学各年级的政治课改为以反右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教育课。1959年开始,全区中学陆续开设《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等课程。初中一二年级每周3课时,即上课2课时,自学和时事政策教育1课时;初三以上各年级每周4课时,即上课2小时,自学和时事政策教育2课时。1964年,全区中学试用教育部新编和修订的课本,即《做革命接班人》、《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规定在高三、初三年级开设《毛泽东著作选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中学政治课主要用于读毛主席语录,进行大辩论、大批判。1969年秋,开设《毛泽东思想课》,1972年改为政治课。1978年秋,按教育部要求,全区中学开设政治课:初中一年级《社会发展史》,初二、初三年级《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高一年级《政治经济常识》,高二年级《辩证唯物主义常识》。1980年9月,根据教育部通知,调整为:初一年级《青少年修养》,初二年级《政治常识》,初三年级《社会发展史》。1982年,初二年级《政治常识》改为《法律常识》。1986年,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实验大纲》,课程改为:初一年级《公民》,初二年级《社会发展史》,初三年级《中国革命建设常识》,高一年级《科学人生观》,高二年级《经济常识》,高三年级《政治常识》。从90年代起,高中政治课统一改名“思想政治”课,高一年级为《哲学常识》,高二为《经济常识》,高三为《社会常识》。
由于政治学科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其教育功能最明显、最直接、最有效,故各校在政治课教学中,突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直接阐述某个道理,得出某个结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90年代,全区政治课的教学工作普遍得到加强,各校开足课时,按规定配齐专兼职教师,同时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教学改革实验和优质课评选活动。1991年,抚州地区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成立(2000年6月改为中学政治教学专业委员会),标志全区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其它各科教学 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渠道。1989年11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意见》。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以及中小学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四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称分科《纲要》),指出要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
关于加强中小学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指示,发挥这四科在向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中的作用,并明确提出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地区为此开展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由于语文教材本身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语言文字教学离不开它的思想内容,因此,各校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自然而然地“动情”、“生情”、“移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地区教研室重点开展了语文科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化课题研究(此课题被列入省、地社科“八五”研究计划),并组织编印了《中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要点》,供全区中学语文教师使用。其它学科也陆续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历史、地理学科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各校坚持史论结合,古为今用,通过史地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数理化生等学科虽有爱国主义教育等因素,但大量的是隐含在教材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各校以此为“渗透”的重点,特别注意通过理化生三个学科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检验“真理”,从中体会科学实验的严谨、艰辛。
音、体、美学科的教育功能呈隐性特点,各校通过这些学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健康、高尚的情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操。
各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好经验,撰写了大量文章。1996年11月,全区第二届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研讨会就收到论文97篇,涉及各个学科。会上总结了各学科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交流了“渗透”的做法,并提出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要注重“四性”:必要性、学科性、系列性、有效性。“必要性”是指每门学科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外,还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是不合格的课;“学科性”是指“渗透”必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揭示内在思想教育因素,并遵循本学科的规律;“系列性”是指“渗透”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效性”是指“渗透”不能搞形式主义,要讲究实效。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制度和队伍。新中国成立后,各中学普遍建立班主任工作制度以及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入90年代后,全区中学普遍设立政教处,或政治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在校党支部、校务委员会的领导下,组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形成一支由学校领导、团队干部、班主任、政治教师为主体,包括全校教师的德育工作队伍。各校普遍实行年级制,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如《德育系列实施方案》、《思想品德评分标准》、《操行等级评定细则》、《班级工作管理评估制度》等,使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中学德育大纲》未颁发以前,国家对中学的德育内容没有统一的、明确的规定,由各中学根据国家的政治形势及各县(市)、各校的实际自行确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校主要是在学生中开展反对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以及“五爱”教育。
1950至1955年,各校进行了以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为内容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以抗美援朝为中心内容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向英雄黄继光、邱少云学习的活动。1953年,各校开始加强学生劳动教育。1955年,教育部颁布《中学生守则》后,各校开展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纪律和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
1956至1959年,各校开展了以宣传农业合作化为中心内容的教育活动;以反对右派斗争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总路线、大路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教育,并开展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习活动。
1960至1965年,各校开展了“学习刘文学,做毛主席的好孩子”的活动,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开展访贫问苦活动;开展学习雷锋和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活动。从1963年起,各校先后开展了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干扰。1968年,“复课闹革命”后,贯彻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实行开门办学,各校组织66届、67届、68届初、高中毕业生到农村插队落户,参加农业生产,“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批判“资产阶级修正主义路线”。
1976至1979年,各校组织学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中学的培养目标,消除“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想影响;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红花少年”的评比竞赛活动。
1980至1985年,各校进行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和集体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开展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中心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向蒋筑英、张海迪、张华学习的活动。
1986至1988年,各校开展了向曲啸等英模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形势和改革、民主和法制、理想和前途的教育。
1989年7月后,全区各中学组织学生学习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文件,加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在学习的基础上,对以往的德育工作进行认真反思,总结了忽视德育工作的沉痛教训,按《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踏踏实实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1990至1995年,各校主要进行热受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和国情教育。组织师生订阅《国情教育50题》、《国情教育读本》,有的学校还举办了国情教育学习班、“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演讲比赛和“党在我心中”的读书活动。
1996至2000年,各校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参加庆祝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和新中国成立50周年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经过多年探索,全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包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道德、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良好个性和心理品质教育相配合的德育体系。此外,各校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了对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995年,南城县被评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县,南城县一中和南丰县一中被评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学校。1997年,黎川县一中被定为省中学德育示范学校。2000年,临川二中被定为江西省中学德育示范学校,黎川县一中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三)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①建立德育基地。抚州地区根据当地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逐步建立了一批德育基地。如王羲之洗墨池,曾巩读书岩,宜黄县黄陂、东陂战役旧址,金溪县浒湾大仙岭战役纪念碑,广昌县沙子岭毛泽东旧居,黎川县湖坊乡闽赣省苏维埃旧址,宜黄、南城、资溪、黎川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及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墓、汤显祖纪念馆等。还有南丰县一中、二中的赵醒侬烈士塑像,临川中学的傅烈、李井泉、舒同、饶毓泰、余瑞璜、游国恩塑像。不少学校如
临川中学、临川二中、南城一中等,设有校史陈列室,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就是参观校史陈列室,进行爱校教育。
②编写乡土教材。地区编写的乡士教材有《赣东英烈》、《中共抚州地方史略》、《赣东烽火》、《可爱的抚州》、《光照临川》、《抚州简史》等。《抚州简史》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批准,列为全区初中乡土教材。各县(市)编写的乡土教材有:《可爱的家乡崇仁县》、《赣东明珠·崇仁》(崇仁),《发展中的临川》、《临川的故事》(临川),《红星照我上征途》、《广昌英烈传》(广昌),《:赣东明珠金溪县》、《陆象山的青少年时代》(金溪),《大山的脊梁》(资溪),《可爱的乐安》、《乐安英烈》、《流坑人文景观》(乐安),《千年古邑话南城》(南城),《可爱的家乡——东乡县》(东乡),《奋进中的宜黄》(宜黄)等。
③学校、家庭与社会齐抓共管。各中学普遍建立了家长会制度,开办家长学校。黎川县二中等校还设有家长联系卡,随时收集家长的反映、意见和要求。1996年和1997年,黎川县教育局和黎川县日峰镇教办先后被省教委评为全省家长函授学校办学先进单位。不少学校还与当地公安局、派出所建立联防关系,开展“警民共建文明校”活动,请武警官兵培训学生,打击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净化育人环境。
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各中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教室正面均悬挂领袖画像,两侧墙上张贴有关纪律方面的标语,后墙上开辟“学习园地”,学校建图书馆和阅览室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校园中的政治色彩十分浓烈:教室四面悬挂领袖画像和语录牌,学校和班级均办起“大批判栏”。1977年后,校园文化逐步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成绩巨大。1992年后,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和省教委、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团省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各中学重新设计学校布局,狠抓国旗法的执行,制订校训,创作校歌,创办校报,建立文化走廊、宣传橱窗及其它文化设施,充实图书馆、阅览室、团队活动室、校史陈列室等,全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全区最早恢复学生阅览室的是南丰县一中,80年代,该校就将小礼堂改为可容纳数百人的学生阅览室。以后,临川中学、广昌县一中、临川市二中、南城县一中等校随着图书馆的建成,也先后开辟学生阅览室。
⑤开展德育研究。全区中学在德育工作中注意不断改进方法,总结经验。地区教委组织人员参加省教委主持的《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课题研究,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1992年,南丰县莱溪中学开展“培养初中学生国家意识,爱国情感”实验,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教育,提高了教育效果。南城县一中坚持每晚组织学生按时收看《新闻联播》,集时事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语文知识教育为一体,被誉为“一份珍贵的营养晚餐”,这一成果由中宣部和国家教委收入《爱国主义教育100例》一书。黎川县一中1996年开始的“3+1”德育实验(“3”是三点基本教育目标:在家做个好儿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1”是开展一项相应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此项实验,省内外多家报刊作了报道,并获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奖。
⑥定期进行考核评估。1991年11月,地区教育局下发《抚州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其中德育工作的计划管理25分,德育工作的组织管理40分、德育工作的质量管理(学生思想品质)35分。并且规定,在学校的整体评估中,德育评估为一票否定,即凡德育评估不及格者,学校评估为不及格。这以后,对全区中学的德育工作每一、二年评估一次。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①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各校都很重视研究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生理特点,进行正面的,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简单的、粗暴的做法。进入9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生活、家庭生活都发生巨大变化,中学生的思想、生活习惯以及要求等也有新的特点。各校针对新的情况,一方面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方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如谈心、讨论、书面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针对性引导教育,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课外文体活动、学科活动、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
②榜样感化。新中国成立初,对中学生重点进行阶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号召学习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革命英雄人物。60年代初,学雷锋,学少年英雄刘文学。60年代末,学“草原英雄小姐妹”,学向秀丽,学罗迈生。以这些英雄人物为榜样,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对敌斗争教育等,取得了积极效果。“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大力宣传“白卷英雄张铁生”,产生负面影响。80至90年代,各校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学雷锋、学赖宁、学孔繁森的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的大部分时期内,各校坚持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干、学生干部的活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1991年,南丰县琴城镇中学初二(1)班学生汤晓玲(女)舍已救人牺牲后,地区教育局、团地委授予“学雷锋标兵”称号,省政府批准她为革命烈士,各校积极开展学汤晓玲活动。1993年6月2日,临川县一中高三学生郑水荣(女)为保护同学,勇斗歹徒,身负重伤,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赞扬。6月30日,地区教育局下文要求全区中小学开展向郑水荣同学学习活动。9月3日,省教委、省团委下发通知,号召在全省中小学掀起向郑水荣学习热潮。1996年3月16日,资溪县乌石中学初三(4)学生林艳(女)与撬门闯入宿舍盗窃财物的歹徒英勇搏斗,多处受伤,当年被评为全区“三好学生”、“十佳青年”,《中国教育报》等报道了她的事迹。从1985年起,地区每年都要表扬约400名中小学“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1993年至1999年,全区有278名学生被评为省“三好”学生,85名学生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干部。
③参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初,全区各中学组织学生积极分子参加征粮、剿匪、土改工作。抗美援朝时,组织学生积极投身“和平签名”、“爱国捐献”、“参军拥军”运动。1957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58年,组织学生参加大炼钢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运动。1963年,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广大学生做好事不留姓名,服务不索报酬,展示了时代精神风貌。1982年以后,全区每年三月为“文明礼貌月”,开展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学生身体力行,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宣传活动,受到很好的教育。
④自我教育。各校注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奖惩结合。每月召开一次班会或民主生活会。学期结束时,对每个学生逐一进行操行评定,依据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发展情况,评出先进,予以表彰,激励后进。对违犯校规的学生提出批评,作出相应的处理,以便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
第五节 体育卫生工作
一、体育工作
清末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颁布,规定体操为公立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抚州中学堂、建昌中学堂都设置体操科,每周2小时,配备专职体育教习,
进行列队操练。
民国时期
全区各中学设有体操科,作为体育教学科目,每周3小时。1914年,抚州中学堂改为江西省立第七中学,抚州初级师范学堂改为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体操科得以加强。1915年,各校开始增设体育课外活动,积极开展一些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和近代体育活动以及竞赛等。
1923年,国民政府公布《新课程标准》,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体育教习改为体育教员,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都相继在学校出现。1927年,初中每周增设童子军训练2节;高中增设军事训练2节。1930年以后,县城中小学均举行田径、篮球、足球体育运动项目比赛。1943年至1948年,宜黄县先后举办5次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首届运动会运动员240人。
1934年,江西省教育厅通知举行全省运动会。临川县举行预选赛,评出男选手19人、女选手6人参加省运动会,其中4人获锦标,11人选入省代表队,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华中运动会,临川县的沈时发获万米冠军。
新中国成立后
全区中学体育工作得到广泛重视,体育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都列入教学计划。1950年至1953年,各中学根据毛泽东主席发出的“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和“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指示,开足体育课,科学安排运动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中学体育课主要是开展球类(以篮球为主)活动和简单的列队操练等。1954年,国家体委、教育部等5单位联合推广“少年儿童广播体操”,全区中学体育课增加了这项内容。
1955年9月,全区中学开始推行国家颁布的“劳动卫国制”体育锻炼标准(简称“劳卫制”),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建立运动队,增强学生体质。1956年,教育部颁布体育教学大纲,中学体育教学开始走上正规。至50年代末期,全区中学生的健康状况和运动水平都有显著提高。
1958年11月,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和教育厅在临川县召开全省中小学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临川县在会上介绍了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的经验。会议要求年底各中学要基本实现“四红”,即分别达到劳卫制一级标准(初中毕业生)、劳卫制二级标准(高中毕业生)、等级运动员和普通射手标准。由于要求过高、过急,许多学校突击训练、测验,出现虚报“达标”和等级运动员等情况。
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物质供给减少,中学体育运动受到影响,学生体质下降。
1964年,国家体委公布《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一些县(市)中学列为达标重点学校。当年,崇仁县一中达一级标准的94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中学体育教学先是被劳动课所代替,后又改为军体课。体育竞赛一度中断。1971年,国家教育部、体委重新公布“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临川县等8所完中通过开展活动,有756人达标。
1973年,各学校逐步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按《体育锻炼标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1976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区中学据此开展群众性的体育锻炼活动,至1978年,达一级标准的学生逐渐增多,如崇仁县一中有50%,崇仁县二中有
42.7%,共大崇仁分校有43.6%。1980年,地区教育局下发全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暂行规定后,各中学的体育普及程度大大提高,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逐渐增多。1982年11月,地区教育局印发《全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暂行规定试点检查验收工作会议纪要》,通报了抚州市一中、进贤县一中等4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标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其中抚州市一中各年体育达标比例为:1980年25%,1981年35.8%,1982年41.8%。又据1985的统计,当年抚州市有中学生26023人,达标人数为4083人,重点中学达标率为60%。1985年10月,地区教育局、体委颁发《抚州地区贯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试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一批体育活动开展较好的学校先后被定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86年,全区重点中学达标率为63%,普通中学为40%。以后,随着《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一步推广,全区中学生体育达标率稳步提高。
80年代,各中学按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制订体育教学计划,并十分重视省颁《中学体育教学常规》的贯彻执行,以保证体育教学质量。1980年至1997年,全区开展中学体育教研活动近40次,组织全区性体育优质课竞赛10次,组织参加全省中学体育优质课竞赛获奖10人次,其中获一等奖7人。
从1987年起,根据《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试行办法》,各校组织学生参加达标训练。地区教委下文规定,未达标者不能评为“三好”学生,并建立《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登记卡》。1988年3月,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实施<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实行中学生体质健康体育合格登记卡的通知》,将体质健康体育合格登记卡作为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报考凭证之一。
1993年,抚州市中考招生进行加试体育试点,体育占50分,计入总分;从1994年起,在全区推广,成绩由50分改为30分。测试项目为:男生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女生50米跑,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以后,测试项目逐年有调整。2000年,又将总分改为20分。为确保中考体育加试的质量,地区还向各县派出工作组进行监测。
体育考核列入中考,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中学采取措施,抓好体育工作,对加强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97 1999年抚州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分项成绩统计
自恢复高考以来,全区各中学为体育院校输送了数百名合格新生,仅广昌县一中就达百名,其中1996年一年就有13名。
全区中学生在全国或国际性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临川市二中在全国级(少年)比赛中获金牌4枚,铜牌1枚,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25枚,银牌15枚,铜牌34枚;临川市一中在全国性比赛中破全国纪录1项,5人次破省纪录;广昌县一中获省级运动会前3名的有5人
次,其中获金牌1枚;广昌县二中在1985年全省田径赛中破省少年组纪录。
2-98 2000年抚州地区县城以上中学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情况
2-99 1958-2000年抚州地区部分学生在省以上运动会获奖情况
2000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农业部对东乡县进行体育工作达标验收,被抽查的单位有东乡一中、小璜中学、虎圩中学、二小、实验小学等五所中小学,以及小璜、孝岗、虎圩、店前等四个乡镇。内容是:县体委的田径场、灯光球场、游泳馆、训练房四大硬件是否齐全:各校体育器材设施、师资、课程是否到位;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和民间体育活动是否活跃。经验收符
合要求,国家体育总局宣布东乡县为全国体育达标先进县,这是抚州地区第一个全国体育达标县。
全区先后被定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中学有:临川二中(1980)、抚州一中(1986)、广昌一中(1986)、资溪一中(1988)、乐安二中(1988)、金溪二中(1988)、黎川一中(1988)、东乡铜矿子弟学校(1989)、南丰一中(1991)、临川一中(1991)、乐安一中(1991)、东乡一中(1991)、金溪一中(1991)等。1987年,广昌一中被确定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全区先后被评为省、全国体育先进集体的中学有:
全国体育运动红旗学校:临川一中(1958)。
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省先进单位:广昌一中(1989、1991)、临川二中(1992)、南丰一中(1999)。全国“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单位:临川一中(1996)、南丰一中(1998)。
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抚州一中(1991)、临川二中(1980、1988、1991、1992、1997、1999)、临川一中(1997)、东乡铜矿子弟学校(1997、1998)。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临川二中(1992、1996)。
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临川一中(1993)、黎川一中(1998)、金溪一中(1998)、南丰一中(1998)。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临川二中(1993、1997)、广昌一中(1993、1997)、临川一中(1997)。
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东乡一中(1993)。
二、卫生工作
民国时期,全区中学注意开展卫生教育和卫生工作。各公立中学都设有保健医生一名。每天打扫教室一次,定期开展卫生检查。1931年,各地设立健康教育委员会,开始办理健康教育事宜,对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及卫生、环境的监督。1937年,崇仁县卫生院对学校卫生视察12次,对850多名学生进行体检,缺点矫治28例。1945年,崇仁县卫生院给299名学生体检,查出缺点155例,矫治83例,矫正31例。1947年,宜黄县对县城3所学校的574名学生进行体检,发现患有疾病者95人,治疗91人。
新中国成立后,全区中学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加强防病措施,矫治学生常见疾病,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正常的发展。
1951年夏,全区中学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防病措施,组织卫生大检查,举办卫生讲座,制订卫生晨检制度。学生会和各班均设卫生委员,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当年10月,省委贯彻毛泽东关于“健康第一”的指示,召开全省中学健康教育会议,临川联中有8人参加,并作了经验介绍。1953年,各县(市)普遍建立学校保健工作指导委员会,训练中小学保健教师;卫生工作列入学校日常工作,各校成立保健委员会,有计划地开展保健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1956年,各校以提高卫生质量为主,健全学校保健组织,成立学生卫生队,推行卫生工作责任制,同时对保健人员进行业务训练,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1955年暑假,东乡县训练保健教师15名,配发保健药箱13只。1960年,抚州市培训保健教师70名。
1964年7月,省教育厅和卫生厅对南昌、抚州等七市一镇学校卫生工作组织检查,抚州一中等20所学校的卫生工作受到好评。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卫生工作受到冲击。
1979年,《中小学卫生暂行规定》颁发,全区中学的卫生工作有所加强。1980年4月,行署办公室发出《全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座谈会议纪要》,指出有些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学校体
育、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认为“德育是空指标,智育是硬指标,体育卫生工作是软指标,因此,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体育教师、校医严重缺乏;体育教学质量不高;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很好地开展,适龄学生体育达标率很低。不少学校缺乏必要的体育、卫生设备,不少学生体质下降”。据初步调查,抚州市一中高一年级40%的学生有近视眼,90%的学生体重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临川县一中720名受检学生中,视力减退的有427人,占59.34%,其中视力0.3以下的147人,占20.41%。1979年,全区大专、中专招生考试,达到录取分数线,但因身体条件不够而没有被录取的达160多人。据崇仁县一中学生健康卡记载:1981年第一学期,受检者941人,未发现严重疾病,唯视力减退者192人,占20.4%;第二学期,413人受检,视力减退者101人,占24.45%。1982年1394人受检,515人视力减退,占36.9%,1983年,1709人受检,822人视力减退,占48.1%。1984年,2022人受检,1158人视力减退,占57.27%。这说明,学生视力减退幅度逞上升趋势。1984年,广昌县对广昌中学等校1056名学生进行肠道寄生虫病调查,查出蛔虫感染656人,占62.12%;钩虫感染45人,占4.26%。同年,地区对19所非重点中小学1567名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检查,并建立体质、健康档案。1987年,南丰县对全县中小学12852名学生进行体检,视力在0.1以下者1123人,近视率为8.74%;砂眼974人,发病率为7.58%;龋齿897人,发病率为6.98%;头虱432人,占3.36%;生疥疮者476人,占3.7%。
据1989年大中专招生考试统计,全区上体检线的3020名应届毕业生中,体检完全合格的仅1701人,合格率为56.34%,其中因身体有种种情况而限报专业的1322人,限报率为43.66%。近视眼最为严重,据一所重点中学调查,初一年级404名学生中,患近视眼的97人,占24%,初二年级360名学生中,患近视眼的121人,占33.1%,年级越高,近视率也越高,给升学和就业均带来严重影响。
针对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各校陆续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一)加强视力保护。各校学生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统一做眼保健操;同时改善教室采光条件,达到卫生标准。1982年,广昌县教育局、防疫站对广昌中学28间教室和教学楼进行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调查,其中有16间教室基本达到卫生标准,而有12间教室采光照度却极差,“I”字型教学楼大部分教室采光照度严重不合格。学校对此作了改正。(二)搞好校园美化。各校每年都开展校园植树活动,绿化校园。(三)加强健康教育。开设生理卫生课,通过课堂教学和墙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青少年卫生知识。80至90年代,全区中学进一步加强校医室建设,落实校医编制,提高校医素质,为校医室添置机械设备和常用药品。各校医室经常宣传医疗卫生方针政策,讲解卫生保健知识,传达贯彻有关保健工作会议精神,预防流行性突发性疾病,治疗小疾小伤,担任卫生知识教学,协助学校管理校内环境卫生,督促检查每周一次的校内大扫除,参加学生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一学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负责建立健康卡片、病历档案。1981年至1982年,宜黄县对黄陂中学等校856名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了解12周岁学生身高、体重、胸围情况。同时,还对县一中等校970名学生进行视力监测。
地、县(市)教育部门还加强了体育卫生的检查督促工作。1982年2月,召开全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总结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经验教训,此后每隔一、两年就要召开一次全区性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或进行全区体育卫生工作检查。
1988年,国家教委、国家计生委联合发出《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要求从我国国情出发,以社会主义的社会道德为核心,从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个方面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还要求掌握适度、适当的原则,并加强试点工作。全区先在重点中学开展试点,然后
全面推行。
1990年,地区教委转发国家教委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4年,地区教委转发国家教委发布的《1994年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公告》。1997年,地区教委转发省教委《1996年全省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情况的通报》,指出,当前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今后深造,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应高度重视,共同做好学生视力监测和近视眼的防治工作。这一年,南丰县一中、崇仁县一中被省教委指定为学生视力监测学校。
1998年,根据地区教委、卫生局《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严防学生中毒事件发生的通知》,各中学对校内的碘制品、加碘食品、含碘保健食品以及学生用药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并开展以“一灭三管”(灭苍蝇;管水、管粪、管饮食卫生)为重点的爱国卫生活动。
1999年,全区中学贯彻执行省教委《关于加强学校卫生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通知》精神,加强了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健全了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疫情报告制度,进一步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并按教学计划要求,每周开设1/2课时的健康教育课。
2000年10月11日至月底,根据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卫生部、民族宗教事务局、科委的要求,地区教委、体委、卫生局、民族宗教局、科委联合组织50余名工作人员,对临川市三中、十中、四小、湖南乡中心小学7800余名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状况的检测和调研,以便为国家制订体育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落实全民健康计划提供决策依据。此项工作已分别在1985年、1991年进行过两次,这是第三次。
2-100 2000年抚州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抽样平均数据统计
类别:城镇男生
(续)
类别:城镇女生
(续)
类别:乡村男生
(续)
类别:乡村女生
说明:此四表所列数据各年龄段均按10%(12人)抽样分析作为统计结果。
这次检测表明,学生的体质健康整体水平呈下降趋势,而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男学生和女学生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如视力,城市学生一般比农村学生差,男同学又比女同学差。整体素质,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跑步、跳远等,城市学生又明显好于农村学生。这些反映了学生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等的差异。
据此,地区教委提出如下措施:(一)加强体育卫生工作管理。要求各校按规定开足体育课,保证课外活动时间;卫生课要设专职教师,健康教育课要达到要求;要搞好环境卫生工作,提高学生住宿、饮食卫生的管理水平。(二)加强体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卫生器材、药品等,要增加投资,教室要符合卫生条件,要控制成班率,教室座位安排要规范。(三)加强体育卫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要求各校配备体育教师、校医,逐步达到600名学生配备1名医生;提高体育教师、校医的水平(包括学历达标),要落实体育教师、校医的待遇(包括职称评定等)。
第六节 劳动教育
清末 全区中学堂均无劳动课。
民国时期 各中学虽有劳作、手工课设置,但劳动教育不被重视。1934年,全区先后创办青年劳动服务团及青年假期劳动服务团,以中等以上学校全体学生及各级学校教职员为团员,利用寒假及星期例假参加劳动服务。各校开设劳作课程,倡导学生热爱劳动。但鉴于当时的教育体制,教育与生产劳动严重脱离,劳动教育徒有虚名,收效甚微。
新中国成立后 劳动教育受到重视,提出教育为工农兵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把劳动教育列为中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1954年1月,抚州专署文教科根据全国中学教育会议精
神,提出要向初中毕业生积极宣传参加生产劳动的意义。6月,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宣传提纲》,劳动课正式列入中学课表。8月,地区和各县(市)成立高小、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和升学指导委员会,广泛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当年,抚州市一中被省定为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并在该校召开了全省劳动教育现场会。该校高三学生宋喜明带头下乡当农民,以后在农村作出成绩,成为全国知青的典型之一,当时有“北邢(邢燕子)南宋(宋喜明)”之称。
1957年后,各中学增设劳动技术课,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到工厂、田间的现场上课,向工人、农民学习。1958年,各校纷纷办起工厂、农场,组织学生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一度出现学生劳动过多的现象。
1959年6月,根据省教育厅《关于1959-1960学年度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中的几个问题的通知》精神,地区文教处对全区中学生产劳动教育和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作出具体规定:初高中各年级生产劳动课每周2节,采用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课本,系统讲授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劳动时间,高中每学期9周,初中每学期6周,可按季节集中进行,也可分散安排。此后,省教育厅对劳动时间作过几次调整,全区中学均按调整的时间执行。这期间,学生的生产劳动主要是结合建校进行的。60年代中期后,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公益劳动为主,如植树,兴修水利以及大扫除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中学实行开门办学,一方面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劳动,参加政治运动,一方面学校自办工厂、农场。如临川县学校有农场80个,耕地1939亩,林场23个,开荒山3414亩;饲养场25个,耕牛56头,养猪282头,鸡495只;工厂46个。由于师生劳动频繁,冲击课堂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1977年,恢复高考,轻视文化知识学习的情况得到根本改变,但一度又出现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在新的条件下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此后,各校把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并安排一定的劳动时间,使学生逐渐养成劳动习惯。各中学还相继开办工厂、农场,如临川二中的校服厂、临川一中的印刷厂、临川中学的精密铸造厂、南城县龙湖中学的柑桔园等,既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场所,又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1978年,广昌县有13所中学办有农场、工厂,农场面积403.5亩,山林100亩,鱼塘6口。
1981年,全区中学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草案)试行》,陆续开设劳动技术课,初中每学年2周,每周4课时,三年共144课时;高中每学年4周,每周6课时,三年共432课时。中学劳技课的内容,包括工业生产劳动、农业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公益劳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材多采用省编《劳动技术课本》。
1987年3月,地区教育局转发了教育部基教司制订的《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进一步要求落实劳动技术课。1996年,又转发了国家教委《关于加强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发挥劳动技术课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技术教育。
从1991年起,各中学普遍建立劳动基地,认真制订并组织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方案。据2000年底统计,全区中学共建劳动基地2304个,土地面积为1861公顷,勤工俭学开展率达92%,当年总收入为689.7万元。
第七节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一)来源
清末 学堂负责人称监督,教师称教习。民国时期,分别改称校长和教员,并沿用至今。
清末 中学堂的教习开初主要来源于落第举人、秀才,后来主要来源于师范学堂和高等学堂的毕业生。当时,全区2所公立中学堂学生较少,教师也不多。
民国时期 中学教员由校长聘任,省立中学教员报省教育厅备案,县立中学教员报县教育科备案。中学教员新聘以一年为限,续聘以两年为期。
高中教员任职资格为:(1)经高级中学教员考试或检定合格者;(2)国内师范大学毕业者;(3)国内外大学本科或高等师范专科毕业后,有一年以上经验者;(4)有一定价值的专门著述发表者。
初中教员任职资格为:(1)初中教员考试或检定合格者;(2)具有高中教师资格者;(3)国内外大学专科毕业后,有一年以上教学经验者;(4)高中毕业后,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并于所任学科确有研究者。
全区中学教员中,国立大学生甚至留学生的比例逐渐增加。1929年,省立八中有教职工47人,其中教员34人,本科毕业24人(含国外大学毕业生5人),专科毕业3人,其它7人。1935年,临川中学15名教员中,本科学历13人,专科2人。1946年,私立真光中学24名教员中,本科学历22人,专科2人。1947年,临川中学26名教员中,本科学历19人,专科3人,高中4人。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初,全区中学的师资队伍比较整齐,大专以上学历占半数以上。1958年,大力发展中学,一大批小学教师被调入中学任教,降低了中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从1960年起,全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其中主要包括:高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保证分到中学任教;抽调部分党政机关干部充实教师队伍;积极开展高师函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经过多年努力,到1966年上半年,全区中学教师的数量、质量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
从5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前,临川中学的教师均由省教育厅直接派遣。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高等师范一度停止招生,加上大批教师下放,致使中学教师十分紧缺。如抚州市二中1969年复办时,全校10个班,仅有11名教师。1972年,抚州师范开办教师培训班,1974年,又招收工农兵学员培养中学师资。这期间,进驻学校的部分工宣队员、贫宣队员及下放知青被吸收到中学任教;70年代末,高等师范及其它高等学校的工农兵学员也陆续分配到中学任教,全区中学师资紧缺的状况得到缓解。
1977年,行署在崇仁、东乡、南城三县增设抚州师范分校,设文史、数理、生化等专业,招收历届高中毕业生,培养初中教师。1978年,抚州师范停办,在原校址创办江西师院抚州分院(后改名抚州师专),承担培养全区中学教师的任务。1982年,崇仁、东乡、南城三所师范改招应届初中毕业生,培养小学教师,不再承担培养中学教师的任务。80年代中期以后,全区中学的师资基本由抚州师专、江西师院及省外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补充,中学教师的数量和学历达标率均有大幅度提高。(详见附表)
(二)工资待遇
1947年,省教育厅下文规定国民学校教员待遇分为19级。中学教员待遇自该年1月起,一律提高10元,校长月薪200元,教员月薪160元,并按服务成绩每年晋升1级,每级10元。未几,政局动荡,物价飞涨,货币严重贬值,形同废纸,不少县教员工薪改以稻谷发给。中学教员薪谷一般为300—500市斤。
自1949年10月起,按《江西省教职员工暂行工薪标准》规定,教员待遇实行薪米制,以二机米计算。
1950年,按抚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通令,教师待遇实行工分制,初中校长月薪为124—129分(每分含米0.4公斤,白棉布0.067公尺,油0.025公斤,盐0.01公斤。每月5号按市价折算分值,载于《江西日报》,统一计算工资。当时物价稳定,每分值保持在0.21—0.22元的水平),教员110—117分。
1952年,中小学教职员工调整工资。是年起,教职员工开始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1954年,再次调整教师工资,中学教师月平均增加6.87%。
1955年,取消工分制,实行货币工资。中学教师月平均工资48元。同年开始实施公办教师福利费制度,各校按每年工资总额的2%—2.5%提取,设专项科目立帐,用于教师职工临时性补助、慰问病号营养补助等开支,并提取1%的奖金,用于奖励先进教师。
1956年,进行工资改革,教师工资普遍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中学教师月工资最高为66元,一般为48元。
1963年,对部分低工资的教师进行调资,中学教师不低于40.5元。
1971年,三分之一的教师调升工资,中学教师月工资最高为75元,最低为52元。
1977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部分职工工资的通知》,对工资偏低的教职工进行调资。是年,全区中小学40%的教职工得到增资,多数晋升1级,少数晋升2级,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10元。
1979年11月,遵照省教育厅、财政厅、劳动局联合颁发的《关于在中、小学教师中试行班主任津贴的通知》规定,全区中学开始实行班主任津贴制度,凡学生51人以上的每月6元,36-50人的5元,35人以下的4元。
1982年7月,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通知精神,为全区中学工资偏低的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晋升两级工资。同年12月,抚州地区教育局发出通知,为全区教职员工晋升工资级别和增加工资指标,平均每人每月增资6.6元。
1985年,教育系统进行工资改革,按照中教和小教级别确定每人的职务工资,再加工龄和教龄工资以及粮食补贴,即为每人的月工资总额。通过这次工资改革,全区中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大为提高。中学教师月工资最高为113元,一般89元。
1988年,按照国务院《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全区中学教师从1987年10月起增加了10%的工资。
1989年10月起,全区教职员工随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调资,每人晋升了一级工资。通过以上两个年度的调资,全区中学教师月工资最高为189.70元,一般为139.50元。
1990年,省人事厅、财政厅、省教育委员会联合通知,提高班主任月津贴,普通中学,每班学生人数20人以下的6元,21-35人发8元,36-50人的10元,51人以上的12元。
1993年,全区中学教师的工资,按照国务院颁布的《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进行套改,套改后的工资结构包括:职务工资、10%的工资、活工资(职务工资÷0.7×0.3=活工资)、教龄工资(5年以下的无,5-10年的每月3元,11-15年的每月5元,16-19年的每月7元,
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保留工资25元,保留奖金15元,生活补贴30元,粮贴8元。由此教师的工资待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中学教师月工资最高达692元,一般为414元,最低为312元。自是年起,全区中学教师每两年进行职务考核,合格的晋升一级职务工资。
2-101 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中学部分)
1995年4月7日,抚州地区教育局发出通知,规定中学化学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月津贴,由1987年的每人6元提高到每人15元,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1997年9月,国务院重新颁布《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全区中学教师的工资又作了调整,普遍有所提高。1997年底,中学教师月薪最高为749元,一般为430元,最低为334元。
2-102 1997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中学部分)
1999年,国务院决定从当年7月起,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大集体企业的干部职工提升工资,为离退休人员提高生活费标准。地区教委按照上级规定的教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增资标准,在全区中小学开展调资工作。通过这次调资,中学平均每人月增资125.56,约升29.50%;至此,中学教师月工资最高为926元,一般为526元,最低为390元。
(三)培训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全区中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有:
(1)保送到师范院校脱产学习。50至60年代,全区有数十名优秀中学教师被保送或通过考试进入高校学习,毕业后回原校任教。
(2)组织参加函授学习。从50年代末起,江西师院、江西教育学院举办高师函授教育,地区文教科要求未达大专学历的中学教师都要参加高师函授,先后有数百人参加学习并获得大专、本科毕业证书。70年代末,经补考近百人获得大专、本科毕业证。
(3)举办短训班。“文化大革命”前,省、地曾不定期举办中学教师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1965年,江西教育学院对一部分虽然学历达到本科,但基础较差,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进行培训,抚州地区有6名教师参加;同年,抚州师范培训已达专科学历的教师,有30余名教师参加;学习时间均为一年。
80至90年代,根据全区中学音、体、美及外语学科教师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多次举办这4个学科的短训班。如外语学科,地区曾委托抚州市一中、抚州师专各办一个英语
短训班,时间都在4个月以上。1993年暑假,还请外国专家来抚州讲学。
从1997年起,配合省教研室,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全省高中新教材培训共3次,参加学习的教师1005人次,地区二级培训2次,参加学习的教师399人次。
(4)提倡在职自学进修。这是提高教师的主要方式之一,广大中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学习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本学科的最新成果,提高业务素质。一批虽然学历仅高中、中师的教师,后来成为高中的骨干教师,甚至是全区学科带头人,就是得益于他们的刻苦自学。
(5)组织参加卫星师范学习、自学考试、“三沟通”考试等。这是80至90年代培训提高教师的主要方式。全区有数千名中学教师通过这些学习、考试,取得大专和本科学历。
(6)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常性的教研活动。由于教研活动具有层次多(有省、地、县、校、组等各个级别),参加人数多(各科教师,各种类型的教师,各个年龄层的教师都有机会参与),涉及范围广(可以是一个学科的,如学科研究会;可以是几个学科联办的,如学科德育渗透研讨会;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如教育学会的活动),花钱少、见效快等特点,因此被视为提高教师的最实用的一种方式。1980年至2000年,全区中学召开学术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200多次,有8000多人次参加,收学术论文3000余篇。组织中学学科性优质课竞赛20多次,获奖者300余人次,有近200名中学教师参加省各种学科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的20余人。
2-103 1988—1999年全区中学教师学历达标情况
2-104 2000年全区中学专任教师学历情况
2-105 1949—2000年全区中学教师情况
二、学生
(一)入学
清末,全区各中学堂直接向社会招生,招收的学生均为秀才、童生,入学年龄无严格限制。到光绪末年,建昌中学堂、抚州中学堂学生的入学条件才逐渐达到壬寅、癸卯学制的要求,即入学学生具有小学堂毕业资格。
1912年,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的《中学令施行规则》,初中学生入学资格为高等小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并需经过入学考试。
1932年,根据《江西省中等以上学校招生、转学、退学、休学、复学暂行规程》的规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初中招收高小毕业生。录取同等学力者,不得逾招生额的10%。考试科目,由学校自定。在校学生年龄:初中12—18岁,高中15—21岁。1933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学规格》,规定中学生年龄标准为:初中12—15岁,高中15—18岁,以男女分班为原则。
1951年,根据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待工农子女入学暂行办法》,专署文教科规定工农子女入各公立中学免缴报名费,可以放宽年龄,家境贫困者,有工会或农会证明的,可减免学费;学习中有显著成绩者,可以补助课本,考入中学的优先享受助学金。
1952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中学入学年龄初中为12足岁,高中为15足岁。小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方得报考初中,初中毕业生及具同等学力者方得报考高中。不分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经入学考试录取者方得入学。
1953年,省中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成立,高级中学、师范学校、技术学校实行统一招生,全省设28个考场(抚州是其中之一),由省命题、阅卷、录取;初级中学由省统一命题、统一试期,分散考试,以地(市)为单位阅卷录取。
1955年开始,实行保送部分初中毕业生免试升入高中。被保送者必须是“三好”学生。
1959年,根据省教育厅颁发的《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办法的决定》,高中招生全区统一进行,初中招生以县(市)为单位统一进行。1962年,省教育厅指定赣州一中、抚州一中、吉安一中、上饶一中、九江一中等10所中学面向地区招收农村优秀初中毕业生,每年控制在40名以内,被录取学生由国家供应商品粮。到1966年,抚州一中年共招4届,学生160余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中学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小学、初中毕业生基本上免试升入初、高中。
1977年后,中学招生恢复文化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并综合“德”、“智”、“体”等条件,录取新生。
为促进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1985年,抚州市进行小学毕业生取消招生考试、划片就近升入初中的改革试验,后逐步在各县推广。
1988年,根据省教委对中学新生入学作出的新规定,地区教育局要求:(一)各中学须在县(市、区)教育局统一组织下,按招生规定和招生计划录取新生;(二)新生须按规定的日期,凭录取通知书、户口簿到学校办理注册手续;(三)学生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到,须凭有关材料,向学校申请延期报到,但不得超过开学后的两周,高中学生无故逾一周不报到,取消入学资格或以自动退学处理;(四)学校应在3个月内对入校新生进行复查,凡经查实不符合条件或属循私舞弊者,应报县(市、区)教育局批准后予以清退;(五)在已依法宣布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的地方,应按有关规定组织适龄儿童入学,延期不报到者,学校应提请和协同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入校学习。
90年代,全区各县(市)初等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步入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毕业生基
本上都升入初中学习,城镇70%的初中生升入高中学习,高中教育在城镇逐步普及。
1999年,地区教委决定进行普通高中和区内中专的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在全面考核评估所有初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基础上,将普通高中(含重点高中)和区内中专的部分招生指标,按照初中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下达到初中,由初中根据招生指标和学生素质,推荐普通高中和区内中专部分新生,经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同时,在临川市4所重点高中采取择校报名办法,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新生,取消临川市重点高中划片招生办法。
(二)学籍管理
根据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钦定中学堂章程》规定,各中学堂设立“学生名籍履历”、“学生受学之登记簿”、“学生学业成绩之登记簿”及“学生考试之登记簿”等,对学生实行管理。
1912年,各中学校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学生课程修业完毕并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学生凡有以下各款之一者,校长命其退学:一、性行不良难望悛改者;二、成绩过劣难期造就者;三、陆续旷课至百日以上者;四、无正当事故连续旷课一月以上者。1932年,省教育厅对中学转学、退学、休学、复学作出规定。
新中国成立初,全区中学基本沿用过去的学籍管理办法。1959年,根据省教育厅制定的《江西省中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专署教育科就中学生入学、插班、休学、复学、退学及开除、升级、留级、毕业等作出具体规定。1979年,地区教育局转发了教育部《中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暂行规定》。
1987年,地区教育局颁发《抚州地区中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地区主要管理重点中学高中学生的学籍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证书的颁发;县(市)主要管理一般完中、各级各类初中学生的学籍和初中毕业证书的颁发。并统一制发了《重点中学学生简明学籍卡》和《高中学生花名册》。
1988年,省教委颁发《江西省普通中学学籍暂行规定》,规定中学毕业证书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编号。90年代后,高中学籍由地区管理,毕业证书由省制发,初中学籍由县(市)教委管理,毕业证书由地区制发。
1989年10月12日,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学籍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学号编制、建档、办理休学、复学、留级、转学手续、毕业证颁发、学籍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
1993年,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提出“全区普通中小学的学籍,实行统一管理,分段分级负责,上下共同监督的办法管理。”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由地区教育局普教科负责,县(市)教育局教育股协助并监督,学校具体执行;初中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由县(市)教育局教育股负责,报地区教育局普教科备案,学校具体执行。并对学籍档案的建立,学籍变更的申报审批等作出了规范性的要求。
(三)学生待遇
清末,各中学堂除供给学生膳食、课本、文具外,还对考试成绩优异者,给予物质奖励。
民国时期,各中学设有助学金和奖学金。开初是对就学于公立中学的革命与抗日功勋子女及荣誉军人子女予以免费待遇。1932年,根据省政府颁发的《江西省中等以上学校奖助金规程》,主要奖励和补助学习成绩优良而家境贫苦的学生。1938年,根据教育部颁布奖学金办法,奖励会考各科成绩俱优和数理化3科特优的学生。
新中国成立初,贯彻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对工农子女入学多方照顾。1950年10月,根据《中南区中等学校人民助学金暂行办法》,中学人民助学金分甲、乙、丙三等:甲等每月大米
75斤,乙等50斤,丙等25斤。凡领人民助学金的学生,均免缴学杂费。1951年1月,根据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待工农子女暂行办法》,对入学的工农子女作了多方的照顾。1952年,执行省财政厅制定的《江西省立中等以上学校人民助学金实施办法》,助学金分甲、乙、丙、丁四等,并扩大了各级比例。以后各等比例又有变动。评定助学金原则是照顾家庭困难的工农子女;同时,对品学兼优生活又确有困难的非工农出身子女,也给予照顾。
“文化大革命”后,不再设立助学金,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称特困生),全区各中学采用减免学费的办法。90年代,各地出现“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由个人或企业赞助特困生入学。一些个人或企业还在部分中学设立奖学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如美籍华人杨耕经捐赠人民币20万元,以其父名在家乡临川县设立“杨明斋奖学基金”;台胞王兹华先生父女在家乡临川市秋溪中学设立“王兹华奖学金”;金溪县台胞喻梅耕捐助2000美元,设立“喻梅耕奖学金”;黎川县旅台同乡会会长程秀起捐资3.1万美元,设立“程秀起奖学基金会”;台胞江殿荣捐款40万元,在金溪一中和孔坊中、小学设立“云华奖”,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金溪县名人魏斯炅后代,在该县设立魏斯炅奖学金等。各地一些民营企业家也先后在一些中学设立了奖学金。
(四)学生去向
民国时期,全区中学毕业生的去向呈自由流动趋势,或升入高一级学校,或流向社会谋生,政府不作统一安排。
新中国成立后,中学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通过考试升入高一级学校,中考、高考未录取的学生,解放初,一般根据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由当地政府安排就业。1952年,提倡学生参加农业生产。“文化大革命”期间,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四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工厂、面向边疆、面向基层),“上山下乡”,“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各级政府设立“知青办”,具体管理下放知青。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考试后,高中毕业生的去向有升学、参军、从事工农业生产和个体经营等多种渠道。
80至90年代,全区初中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有:①升入高一级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小中专、技工学校);②继续复读补习;③走向社会,农村的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城镇的或学徒或从事个体经商。
2-106 1977—2000年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情况
(续表)
说明:1、1977—1979年未招职高生;2、1981年前中专只招高中生(称大中专)。
1977年至2000年,全区高中毕业生升入大中专学校学习的86542人,其中大专以上的66471人。(见下表)
2-107 1977—2000年全区高中毕业生升学情况
说明:(1)1987—1997年含委培生数;(2)1999年含扩招、高职数;(3)2000年含高职数。
第八节 领导与管理
一、领导管理体制
清末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书院改学堂,全区2所中学堂由省督抚兼管。学堂监督由府地方官兼任。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根据清政府颁发的癸卯学制规定,省设学务处管辖中学堂,又设学政负责学堂考核事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撤销学务处,改设提学使司,设提学使1人,统辖全省教育工作,内设学务公所为办公机关,分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等6课,中学堂由普通课管理。宣统三年(1911年),中学堂一律归提学使直辖。
民国时期 1912年,中学堂改为中学校,由省教育司管辖。抚州中学和建昌中学,由两府聘任校长。1913年,废府、州、厅制,悉改为县,公立中学校长多由地方官保荐,省教育司加委。1914年,抚州中学和建昌中学改为省立中学,校长由省教育司直接委任。1917年,省教育司改教育厅,中学归省教育厅管辖。1926年,北伐军攻下南昌,组织江西省政务委员会,省立中学由省政务委员会直接管辖,并由政务委员会派员维护,负临时保管之责。1927年春,省立第七中学和省立第三师范合并为临川中学,改校长制为委员制。是年11月,恢复校长制。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由省或市县管辖的中学,分别称省立或市县立中学,由两县以上合设者称联立(共立)中学;私人或团体设立者,称为私立中学;外国教会设立者,也属私立中学。中学的设立、变更或停办,由省教育厅呈教育部备案,其余须经省教育厅核准,转呈教育部备案。省立中学校长,由省厅直接委任;市(县)立中学校长,由市(县)选荐合格人员呈由省厅委任;私立中学校长,由校董事会选聘合格人员,呈由市(县)转呈省教育厅核准备案。中学校长以专任为原则,负责学校组织、行政工作。省厅每年颁布中学校历。联立中学设立理事会,理事长由各县教育局长(未设局者由县政府管教育的科长或县督学)兼任。
1939年,根据省政府发布的训令,全区县立中学以县政府为主管机关,受县教育局(科)直接监督,县督学负责督察指导。县私立中学的呈报、呈请事项,由县政府核转,并受所在地督学督导。中学由省厅统一组织考核。考核内容分(1)学校行政状况;(2)经费状况;(3)训导状况;(4)教学概况;(5)体育与卫生状况等。依据五项内容分甲、乙、丙、丁四等进行评定,并奖惩。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5月,抚州解放后,根据《江西教育改革方案》规定,省立临川中学由省直接领导,后由省委托专署领导;各县立中学(含私立中学)由县政府领导。中学校长由县政府或专署提名,省文教厅加聘。中学经费分配、学费收缴、招生计划、学籍变更等,均由省文教厅直接审批。
1951年12月16日,专署教育科下发《呈请任免中等学校校长及副校长的通知》,规定中学校长、副校长均应呈请专署教育科审查任免。
1952年秋,试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省立中学由省文教厅统一领导,其设立、变更和停办,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地市县所在中学,由省文教厅委托专署、县(市)人民政府管理。
1954年8月,省教育厅制定《关于中等学校分工的初步意见》,对省、专署、县(市)三级政府教育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省贯彻中央的有关法规,制订补充措施、发展规划,负责中学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的任免,师资培养,学籍管理,高中毕业证书的审核、验印等;专署直接领导所在地的中学,定期检查学校工作,掌握任免以外的人事调配,具体组织教师在职学习,
按期批复全区中学计划与总结,批复辖区内各中学一般请示事项;县(市)具体领导所在地中学教师的政治学习和师生社会活动,向省、专(市)提出任免中学行政领导干部及教师的意见,批准辖区内中学生的奖惩事项,但重大处分,如退学、开除等应报省教育厅及行(专)署备查,接受省的委托,具体分配省划拨给中学的经费,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向行(专)署提出关于中学发展、基本建设、校舍及各项设施的改进建议,负责初中毕业证书的审核和验印。
1956年12月,根据省教育厅制定的《关于教育系统干部管理问题的初步意见》,全区完中校长、副校长由省教育厅协助省委管理,其调配、提拔和调动,由省委批准后,教育部门负责办理;完中教导主任、初级中学校长、副校长由当地党委管理,其调配、提拔和调动,教育部门征得当地党委同意后方可办理。
1963年,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区中学实行分级管理:初中由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完中一般由省教育厅管理。中学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的任职、调配、处分,初中由县(市)人民委员会办理,完中由省人民委员会办理。全日制中学的设置、迁移或停办,须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中学编制员额,由省教育厅提出意见,报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后统一下达。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初中、小学戴帽初中大量发展,农村中学大部分由县、公社领导管理,戴帽初中班多由公社、大队领导管理。1971年1月,省革委会批转政治部教育组《关于加强学校干部、教师管理的意见的报告》,规定:中学革委会正副主任,按隶属关系,分别由地(市)、县(市)党委任免,县(市)以上教育部门协同组织部门进行管理;中学的中层干部,如政工组、教育革命组、后勤组正副组长,按隶属关系,由县(市)以上教育局(组)任免。
1977年11月,根据省文教办公室通知,全区中学正副校长,由县(市)委任免;中学政工、教务、后勤组(处)负责干部,分别由县(市)教育组(局)任免;中学正副校长,由县(市)以上教育组(局)与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协同管理。
1978年9月,试行教育部重新修改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中学,原则上由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公社办的中学,在县的统一领导下,由公社管理。
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行署决定对全区农村学校实行县、乡两级管理,县、乡、村三级办学的管理体制。乡(镇)主办主管农村一般初中,县主办主管普通高中、完中,在经济条件较好和教育事业发达的乡,高、完中也可以由县、乡或几个乡联办共管。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主要责任在县(市、区),具体任务落实到乡(镇)。1986年5月,省要求县一级要精政放权,经费实行县乡(镇)包干,人事和教学的管理主要由县掌握。
90年代起,全区中小学正副校长的任免、管理调配做法不一,有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有的由县委宣传部审批。
二、学校组织机构与职能
清末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学堂以主办人为监督(或称总办),主管人为副监督(或称堂长),监督(总办)由知府地方官兼任,地方绅士充任副监督(堂长),并设会监、司事、教司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学部颁布《学堂管理通则》,各中学堂遵章设监督、监学、庶务、会计、书记、书籍及仪器管理各一员,执行管理条规,各司其责。
民国时期 1912年,抚州中学、建昌中学设校长、教务主任、训导主任、庶务主任及会计、书记员、图书管理员、仪器管理员等。
1927年春,改中学校长制为委员制。11月,根据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西省中学校组织大
纲》要求,废委员制,恢复校长制。区内2所省立中学设校长1人,主持全校事务;教务、训育、事务主任各1人,分别掌握全校教务、训育、庶务事宜;高中部、初中部各设主任1人,秉承校长综理各该部一切事宜;高中部每科设科主任1人,每年级设级主任1人,初中每年级有2班以上者,设年级主任1人,分别管理各科、各年级有关事宜;高中设师范科者,附设实验小学,并设主任1人。
1932年12月,根据省教育厅修正的省立中学校组织大纲,中学取消年级主任;完中初中部及初级中学在6班以上者,设训导员若干人,协助训育主任分组训导学生。教职员分别组织各学科会议(分国文、外语、数学、自然、社会、艺术、体育等学科),各设主席1人(由本学科教员推举),协助教务主任计划该学科教学事宜;增设行政会议,由校长及各主任组织之,议决全校行政事宜;原校务会议改为教职员行政会议。1933年,根据省厅颁发的《江西省中等学校行政组织暂行办法》规定,全区中学废除原教务、训育、事务、宿舍主任,实行教导训育合一制,初中设教务主任1人,综理全校教导事宜;副教导主任1人,协助教导主任分负其责。完中设教导主任1人,副教导主任2人,管理全校教导事宜。初中各年级2班以上者,每年级设年级主任1人,高中设有2科以上者,每科设主任1人,协助教导主任分负各年级、各科教导之责。各主任均以专任教员充任。主任以外的专任教员及兼任教员,对于全校学生均应协助各主任负分组指导之责。
1938年,根据省厅修改的《中学校行政组织大纲》,各中学推行导师制,取消原有教导主任、科主任、年级主任,改设主任导师1人,掌理全校训导事宜。每班设导师1人,分担各班训导之责。至于学校行政、训育、庶务事宜,分别由校长、主任导师、教务主任、事务主任召集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讨论决定。
1940年起,实施教育部颁布的《中等学校行政组织补充办法》,全区中学行政组织的设置按学校规模大小而定,规模较小的学校一般只设教导处,其下分设教务、训育、体育、卫生等组,设会计1人,并视工作情况,酌设事务处。规模较大的学校设教务、训导、体育、事务四处,下设若干组,分别管理有关事宜,设会计室,办理会计事宜。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9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学校的几项制度之规定》,各中学实行校务委员会制:(一)校务委员会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员、学生、事务代表组成,为学校最高议事机构;(二)各校设校长1人,教导主任1人(设有分校、分部者,校长、教导主任均设副职);(三)规模较大的中学设事务主任1人;(四)每校职员(包括教导处干事、事务处会计、事务员)3人(以3班为基数,每增加3班增1人),工友2人(每增加3班增1人),教员每班2人。私立中学仍实行董事会制,设校长、教导主任、事务主任及董事长、董事等。
1952年秋,根据政务院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全区中学实行校长责任制:(一)设校长1人,领导全校工作;必要时设副校长,协助校长处理日常事务。(二)设教导、总务两处,各配主任1人,在校长领导下分别主持全校教导、行政事务工作。规模较小的中学,一般设事务员。(三)每班设班主任1人,由校长就各班教员中选聘,在教导主任领导下,负责联系本班各教员,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四)各学科设教学研究组,由各科教员组成,以研究、改进教学工作为目的。每组设组长1人,由校长就各科教员中选聘。(五)设校医1人,负责全校卫生和医疗工作。(六)设教育工会、学生会、青年团等社团,团结全校师生员工,协助学校完成教学计划,推进业余政治学习,并增进师生员工的生活福利。(七)中学设下列会议:校务会议、各科教学研究会议、班主任会议、家长会议。
1957年“整风反右”后,全区中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中和规模较大的初
级中学设党支部,配专职或兼职党支部书记。校长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主持全校行政工作。
1963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区中学实行在当地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下设教导、总务二处,规模小的学校仅设教导主任和事务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实行革命委员会制,革委会由工(贫、军)宣队、师生代表和“革命领导干部”组成,设主任、副主任主持学校工作;下设政工、教育革命、后勤三组,分别管理学校有关事项。学生按连队建制,全年级一个连或二个连,连下分班,连设指导员1人,连长、副连长若干人,由教师或工宣队担任(其中有的副连长由学生担任)。
1978年9月,根据教育部颁布修改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区中学均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学校一切重大事项均须经过党支部讨论决定。校长为学校行政负责人,设校务委员会。规模小的中学,一般用全体教职员会议代替校务会议。设教导、总务二处,规模小的只设教导主任和事务员。党支部领导下的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教育工会发挥各自的作用,协助学校行政做好有关方面工作。
1983年10月29日,根据省委批转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党组《关于调整充实中小学校领导班子的几点意见的请示报告》精神,完中和规模较大的初级中学设专职书记1名,校长1名,副校长2人,规模较小的初中,设专职书记1人,正副校长各1人。重点中学和规模较大的完中设校长1人,副校长2人,正副教务主任各1人,正副总务主任各1人。中学党支部书记和正副校长平均年龄不得超过55岁。省重点中学专职书记和校长,原则上配备正科级干部担任;一般普通中学的党支部书记和校长,原则上配备副科级干部担任。1990年9月,临川中学定为副县(团)级单位。同年12月,地区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党支部书记和校长任课的暂行规定》,要求完中和千人以上的初中党支部书记和正副校长,每周至少任课3节;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每周不得少于6节;千人以下的初中党支部书记和正副校长的任课时数还应多一些。并规定未完成授课任务的校长和党支部书记,其所在学校不得评为先进单位,其本人也不能评为先进工作者。
1984年3月,行署批准地区教育局、劳动人事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管理工作问题的请示》,规定从1984年4月1日起,中小学教师均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为主,劳动人事局配合,除经县以上党委批准选拔进领导班子外,任何部门不得抽调教师改行做其它工作。
1989年后,根据省委要求,各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完中设立政教处,有的初中也设立了政教处。
80年代后期,各中学管理普遍实行年级制,设年级主任或年级组长,多数由教师担任,也有的由校级领导兼任,临川中学等校还设年级党支部,任命年级书记。教师分年级办公,教学上各项工作分年级开展。年级制有利于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减轻学校领导的负担,但削弱了教研组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研究的开展。有的中学设有科研处,目的是加强教学研究;有的设有保卫处,负责学校治安工作。
1998年下半年,全区中小学试行教师聘任制,由各县(市)教委对各校定编,委任校长作法人代表,由校长聘任副校长及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再由班主任聘任科任教师。下面是临川市二中校、处级领导职责:
(一)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执行教育方针、教育计划、教学大纲和有关政策,执行上级的决议、指示,领导师生完成中学教育培养目标。
2、全面负责学校工作,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协调各系统的工作关系,以实现总体管理目标。
3、主持学校党支部工作,抓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带领全体党员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4、组织制定与实施工作计划,定期检查、总结工作,主持行政会议、校长办公会、支委会和党员大会,发扬民主,征求意见,作出决策,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定期向全校教职工和上级报告工作。
5、负责全校的德育工作,负责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决策,抓好校纪校风建设。
6、负责对全校的教育教学措施和教学改革作出决策,督促教导处、科研处贯彻实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7、负责对全校的总务工作、基本建设、勤工俭学(含校办工厂)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审批大宗财经收支,把好学校财经关。
8、掌管学校人事,负责考核、确定学校的各级干部,确定学校教职员工的奖罚、调配。
9、代表学校处理各种对外关系,接待上级主要领导,汇报学校工作。
10、认真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尤其是关心教师的疾苦,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二)办公室主任
1、协助校长、党支部书记组织实施上级指示及学校决议,做好党政会议记录,检查贯彻落实情况。
2、起草文件,保管印章,督促检查学校档案室工作。
3、负责组织教工政治学习、开会,承办教职工的考勤、考绩、奖惩等工作。
4、承办教职工的调入调出、转正定级和退职、退休的管理服务工作。
5、负责对外接待事务安排,对内协调各处室工作,接待处理来信来访,处理办公室日常行政事务。
6、做好各处室干部的管理工作。
7、做好建党对象及学生毕业、升学等的政审工作。
(三)教导处主任
1、当好校长的助手,全面主持教导处工作,撰写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2、审核各教研组计划和总结,检查和考评教研组工作。
3、检查、掌握教师教学情况,负责教风检查,组织实施教学常规和教师工作考评。
4、具体督导体、美、音教学和体育卫生工作。
5、检查、督促图书室、阅览室工作。抓好学校题库建设。
6、负责全校的学籍管理工作。
7、负责沟通教学信息,具体落实对外教学接待事宜。
(四)科研处主任
1、当好校长的助手,全面主持科研处工作。
2、拟写教研计划和总结,确定教学改革实验专题,研究、部署、检查学科教学改革情况,指导总结教改经验。
3、检查指导学校实验班的教学,研究超常教育规律。
4、具体督导文科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学科竞赛,组织实施文科教改实验专题的阶段性验收。
5、抓好教育教学年会论文的撰写、收集、评选工作。
(五)政教处主任
1、当好校长的助手,全面主持学校德育工作,贯彻执行《中学德育大纲》,拟写政教处工作计划和总结。
2、具体负责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会同团委抓好创文明班级的百分赛的评比活动。
3、组织值周工作,检查值周班主任、值周教师和学生坚守岗位,完成任务的情况,实施评比奖惩,及时处理有关问题。
4、组织实施法制教育,掌握正反典型,协助政法部门和学校保卫领导小组及时查处违法违纪事件。
5、维护校内正常教学秩序,排除外来干扰。
6、领导班主任工作,督促学生认真贯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学生奖惩。
7、会同工会做好教职工思想教育工作。
(六)总务主任
1、当好校长助手,全面主持总务处工作,拟写总务工作计划和总结,坚持为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
2、协助校长管理好校办工厂,开展勤工俭学活动,配合教导处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加强劳动教育。
3、关心师生员工的生活和健康,抓好校医室工作,开展爱国卫生活动,负责全校的环境卫生。
4、制定学生公寓管理制度,督促有关人员维护学生公寓的住宿安全、环境清洁。
5、分管学校计划生育工作,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杜绝违反计划生育现象。
2000年6月23日,抚州地区行政公署作出《关于进一步改革基层教育管理工作的决定》,规定全区中学机构和领导职位设置如下:
1、内设机构:24个班以上(含24个班)的学校,设立办公室(兼工会工作)、教导处(兼科研工作)、政教处(兼团的工作)、总务处;12-23个班的学校只设教导处(兼政教、科研和团的工作)、总务处(兼工会工作)。
2、校级领导职数:除校长外,24个班以上(含24个班)的学校设副校长2-3人;12-23个班的学校设副校长1-2人;7-12个班的学校设副校长1人;6个班以下(含6个班)的学校不设副校长。
3、中层干部职数:24个班以上(含24个班)的学校设4-5人;12-23个班的学校设3-4人;7-12个班的学校设2-3人;6个班以下(含6个班)的学校设2人。
第九节 学校例介
临川中学
临川中学的前身为1901年由兴鲁书院改办的抚州府立中学堂(初名普通学舍、抚郡中学堂).,是全省最早创办的三所中学堂之一。1914年改名省立第七中学。1927年与省立第三师范合并,定名省立临川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临川县联合中学,以后又改名为临川中学。
1953年被定为全省9所重点中学之一。1959年易名抚州市第一中学。1995年,原抚州市、临川县合并为临川市后,重又恢复临川中学名称。1949—1966年,该校为正县级单位,以后为正科级单位,1990年定为副县级单位。
该校占地面积150亩,绿化面积102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办公用房1.8万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2000年,有教学班40个(高中30个,初中超常教育实验班10个),在籍学生2355人(高中1795人,初中560人)。教职工165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9人,一级教师73人,高级技工7人。先后荣获全国劳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的11人,市管拔尖人才3人,首批地、市学科带头人10人。
该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08年,就有学生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学生声援北京的反帝爱国斗争。1926年,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特派员陈奇涵培养下,该校一批进步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抚州第一个中共组织。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军途经抚州,该校数十名学生投笔从戎,走上革命道路。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不少校友壮烈牺牲,其中著名的有1928年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兼军委书记的傅烈,在华北敌占区从事地下电台工作的傅大庆,红四军第十师宣传科长许瑞芳等。1936年,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到该校讲演,宣传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该校师生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反饥饿反内战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又有300余名青年学生参军参干,成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骨干力量。
1962年,该校60周年校庆前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兼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李井泉给母校发来贺电,勉励师生“按毛泽东思想把学校办得更好”;时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的舒同为母校题写“抚州市第一中学”校名。
该校素以环境美、师资强、校风好、设施全、质量高著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三个面向,以勤学、严谨、求实、奋进为校训,以育人为本、素质第一为办学宗旨,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培优促特的指导思想,贯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年级办学为实体,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健全机制为动力的工作方针,瞄准创一流水平,办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逐步建立大循环年级教师集体岗位责任制,年级管委会、教研组并设以年级为主体的教学责任制、教师聘任制,处室、年级、班主任目标责任制,并建立了与之相应的各项考核评估系统,使学校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
该校积极开展教改实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从1980年起,先后有3届5个班(其中初中大改本试教班2个)进行初中语文教改实验,大改本试教班还延伸到高中,这些实验均通过省、地鉴定。从1985年起,又进行超常教育实验,逐步形成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一体化”超常教育模式,使学生提早一至二年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达到优秀高中毕业生水平。该课题被列入“八五”期间江西省教育科研及抚州地区社会科研重点项目。1990年,首届实验班42人,有15名学生录取高校少年班,占当年全国高校录取少年大学生的十分之一;到2000年,共向中国科大、上海交大等重点大学输送少年大学生59名。
该校重视教学研究,每学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作业和备课检查活动、教学情况通报活动,每年进行一次教学基本功大比武。90年代以来,学校教师在国家、省、地、市各类报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或交流的论文100余篇;获市级以上优质课竞赛奖86人次。
1997年秋至2000年7月,国家教育部在两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进行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该校为抚州地区的四所样本校之一。三年来,该校对新课程计划作了较深入的探索:(一)上好必修课,帮助学生扎实打好基础。在方法上,以学生主体性教育为主,实施分层教学
法,以真正落实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教学效率最优化措施,发动全校教师群策群力,集体攻关,先后总结出“语文四步阅读教学法”、“历史十步读书法”、“教学目标单元教学法”以及“现代媒体技术在新课程必修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际操作”等。(二)组织好活动课,发展学生的特长。该校制订了《活动课实施方案》,把活动课分为共同活动课和兴趣活动课两类:共同活动课包括校会、班会、升旗仪式、体操、周末劳动与每日晨扫、夕扫及社会实践等,学生以集体成员身份参与;兴趣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特长、兴趣爱好等情况设置的,如舞蹈、书法、摄影、篮球、排球、田径、足球、武术、音律操、健美操、化学实验、科技创新、英语听与说、美术等。(三)设置好任选课,展示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该校分三个阶段设置选修课:第一阶段是高一年级,主要设置了“物理定律与研究方法”、“英语会话与演讲”、“新闻采访与写作”、“环境保护技术”、“医学初步”、“国际知识”、“旅游地理”、“中国文化史”等课程,目的在于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第二阶段是高二年级,设置的课程有“数学探趣”、“化学探索”、“物理奥秘”、“宇宙探秘”、“实用地理”、“文学欣赏”、“英语广角”、“临川文化史”、“生物技术与未来”,意在高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精神;第三阶段为高三年级,主要开设一些专题性讲座,如“文学流派的认识与分析”、“时事纵论”、“数理化新天地”、“走进奥林匹克冬令营”、“高三应考对策”等,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该校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2000年10月,被评为全省先进实验单位
百年来,该校培养了傅烈、傅大庆、李井泉、舒同等一批革命先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饶毓泰、余瑞璜,中国文学史专家游国恩,教育家刘振群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数以万计的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才。1977年以来,该校应届高中毕业生考取大专院校的近5000人,在全国高中数、理、化、外、生等学科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有237人次,其中有6人次先后进入国家奥林匹克数、理、化冬令营,1人次进入国家奥林匹克集训队。199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西赛区颁奖大会在该校举行。1999年,该校荣获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江西赛区团体总分和个人成绩双第一。2000年,该校获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省团体总分第一名。198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曾嘉奖该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异”。该校先后被评为江西省体育卫生先进单位,江西省实验仪器和教学仪器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抚州地区文明单位、“十佳学校”、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江西省电教示范学校、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
临川市第一中学
临川市一中创办于1955年秋,校址在临川市上顿渡镇,初名临川县初级中学。后改名临川县第一初级中学、临川县上顿渡中学、临川县中学、临川县上顿渡公社五七中学、临川县第一中学。1980年列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定名为临川市第一中学,1996年被评为江西省第一批优秀重点中学。
该校占地面积102亩,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有校办印刷厂、胶印室各1个,校办农场有旱地30亩、水田31亩。2000年,有58个教学班,其中美术职业班1个,普通高中班43个,初中班14个,学生3980人(高中2859人,初中1121人);在职教工22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3人,一级教师72人,受国家表彰的9人,受省级表彰的11人。
经过师生长时间的努力,该校形成了团结、朴实、勤奋、健美的校风,严谨、扎实、生动、求新的教风和刻苦、有恒、多思、求精的学风,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该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制订了一系列德育制度,建立和健全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
体的德育机构,形成校长全面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政教处组织实施,年级和班主任具体执行的网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学校拟订了各年级德育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将德育工作落实到教学班,重在养成教育。除每周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外,期中安排学生整风活动,期末安排学生操行评定活动。学校明确提出“每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每一堂课都是德育阵地”,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平时,注意运用电视、广播、板报等形式,组织参观、征文、演讲、影评、文体、书画比赛等活动,将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各项管理制度,均突出“育人”目标,辅之以奖惩,既让学生主动发展,又有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做到耐心引导与严肃要求相结合,尊重信任与必要的指导监督相结合,寓德育于管理之中。卓有成效的德育工作,使学校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其中有舍已救人的全国“三好”学生郑水荣,全国学赖宁先进个人曾颖红,全省“十佳少年”及全国百名好儿童邓党良等。学校被评为江西省文明单位和地区“十佳学校”。
该校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心工作,其总体要求是:正教风,严学风,面向全体,重在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全面提高质量。教师以爱岗敬业,赤诚奉献的良好师德出现在学生面前,既重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示范作用,又放心地使用青年教师,做好教师的知识更新工作。狠抓常规教学的落实,对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辅导、质量检查等,都有具体的要求。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后,都要进行教学大检查,由分管副校长、教务处、教研处会同各年级主任、教研组长检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出勤情况,分析学生考试情况。同时,分年级召开调查会,征求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的意见,对于学生反映较大的教师,予以调整,激励教师致力教学。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该校共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近6000人,其中录取重点院校1300多人。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该校十分重视对拔尖学生的超前培养。其做法是:从基础年级开始,选好苗子;发挥教师的群体优势,既集体备课,又包干章节内容;课内从严,课外超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利用课余时间举办讲座,单独授课:高考前一段时间,集中培训。1982年,该校4名学生在全区率先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占全国当年招收少年大学生数的五分之一。到2000年,共为全国重点大学输送少年大学生43人。
该校除按上级的规定开设必修课外,还开设选修课和多种活动课,各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展经常。1991年、1997年,该校分获全国首届、第五届生物百项活动团体优秀奖,胡军同学的小发明获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该校在全国初中学科竞赛中,13次获江西赛区团体总分第一、二、三名,15次获地区团体总分第一名,近500人次在地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全国高中数学、化学、物理竞赛江西赛区授奖大会先后6次在该校举行。
该校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其中语文的“协调导练”、数学的“目标教学”、物理的“情感一兴趣一能力”教学,英语的“听说读写情景教学”和政治的“自学指导教学”等,均取得较好效果。尤其是正在全校全面进行的“两本位五环节教学模式”试验(两本位:学生本位、能力本位;五环节:预习——教师点拨——练习反馈——研究与应用——小结),成效显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深受学生欢迎。
该校还十分重视教学手段的更新。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电化教学试验,进入90年代后,绝大部分教师能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英语组教师从1987年起,历时5年,6易其稿,自编了《高中英语听说训练》教材一套(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录音带、投影片),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省音像公司审查通过,由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全省推广使用。1998
年以后,该校又增添一大批最先进的电教设备,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该校4次被评为省电教先进单位,1997年被定为全国、全省电教示范学校。
1958年,该校被国家教育部、体委评为全国体育运动红旗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认真开展学生体育达标活动,坚持“三操”,定期举行师生田径运动会,经常组织班级之间的小型体育比赛。该校是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有田径队和篮球队。在普及的基础上,竞技体育,成果显著,曾为国家田径队输送运动员2名,向省体工大队输送运动员6名;9人参加全国性的运动会,1人次破全国纪录,3人获国家运动健将称号,5人次破省纪录。1993年,该校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96年,被评为全国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单位。1997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
临川市第二中学
临川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78年,初名临川县二中,1995年更名临川市二中。校址在临川市上顿渡镇。1996年1月,经省验收,晋升为省重点中学,同时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2000年,有初、高中6个年级54个教学班(高中40个,初中14个),学生3180人(高中2123人,初中1057人)。教职工208名,其中高级教师41名、一级教师97名、特级教师2名,师资学历合格率达99%。校园占地面积102亩,校舍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
该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根据《中学德育大纲》,编制《临川二中德育手册》,发给学生人手一本,其中包括《临川二中德育系列实施计划》、《中学生守则执行细则》、《思想品德评分方案》、《操行等级评定细则》,《文明班级评比条件》等;长期坚持开展创文明班级每日百分赛活动和学期初、学期中学风大整顿活动,定期举办法制学习班,充分发挥升旗、班会、读好书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演讲比赛、知识比赛、评选“十佳学生标兵”、文化节、科技节等活动的教育功能,深化“五爱”教育。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校训校风、教育目标、法规摘抄、橱窗报栏和催人奋发的标语口号,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办好校史展览、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画廊,上好电视教育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该校还注意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设立校长信箱,聘请校外辅导员,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和当地派出所、武警消防部队开展警民、军民共建活动,形成强大的德育工作合力。在抓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同时,加强师德建设,制定《勤政廉政细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执行细则》,开展树师表形象,创优良校风,为培养跨世纪人才作贡献系列活动和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活动。在职称评聘、评模评先、晋级提拔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全校形成了勤学、守纪、求实、争先的校风和团结、严谨、务实、奉献的教风。1985年,该校荣获共青团中央“开辟多种渠道,培育新型人才”奖旗。校团委13次受共青团县(市)、地、省委表彰。学生中有200余人次被评为地、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2000年7月,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定为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
该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截止2000年,已为全国高校输送5000多名新生、近百名大学保送生、28名少年大学生。该校十分注重开发学生智力,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竞赛中,共获全国一等奖84人次、二等奖153人次、三等奖230人次,省级奖320人次,其中有15名同学先后代表省队进军全国中学生学科冬令营(奥林匹克班)或全国决赛,争夺参加国际奥赛资格。学校11次
荣获江西赛区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团体第一、二、三名。江西赛区授奖大会先后4次在该校举行。1989年起,连年获全区青少年计算机竞赛(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1994至1997年,连续4年6次代表省队参加全国计算机决赛。2000年10月,被中国少年科学院定为全国科技教育活动示范基地(全省唯一)。
该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性、特长培养。除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开展数、理、化等学科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外,还按照自愿报名、老师推荐的办法,先后开设美术书法、歌咏舞蹈、管弦乐器、田径球类、文学阅读、电脑技术、实验操作等近十门活动课,组建了由36人组成的中学生铜管方队。1993年秋,开办美术职业班,后又开设美术油画专业班,开展引进职教因素的尝试。在高一年级开设计算机、英语听说、学法指导、科普讲座四门任选课,并做到师资、课时、场地、学生、器材“五落实”,培养了一批“合格加特长”的人才。学校美术职业班除成功地举办了全区“喜迎香港回归”商品油画展外,还向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校输送了40多名学有专长的人才。
该校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体育工作成绩显著。从1987年起,两次获抚州地区体育传统学校田径比赛男女团体冠军,6次代表全区参加江西省“长江杯”体育传统学校田径比赛,男队曾获团体第二名,女队2次获团体第四名,4次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计参加全国级(少年)比赛,共获金牌4枚,铜牌1枚;省级比赛,金牌25枚,银牌15枚,铜牌34枚;地区级比赛,金牌96枚,银牌47枚,铜牌39枚。先后向省体工队、省体校和高校体育系输送体育人才80余人。学校先后15次被评为江西省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集体、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并被批准为江西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
该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针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0%的特点,学校领导采用“激上去(目标激励)、带上去(传帮带)、用上去(合理使用)、促上去(检查评比)、逼上去(奖罚分明)”等一套办法,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青年教师中,有18名中共党员、7名高级教师、31名一级教师、9名地、市级学科带头人,其中有16人担任了教研组长以上职务。全校教师敬业爱岗,刻苦钻研,著书立说,先后撰写教育教学论文1000多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30篇,省级刊物发表112篇,有167人次获奖。20多位教师的教学论著在省内外出版发行,30多名教师参加省、地优质课、示范课、实验操作等竞赛获奖,10多位教师的教改课题在省、地立项。30多位同志先后受到省、地级有关部门表彰,其中有6人次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称号。
该校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地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十佳学校”,江西省青年教师工作先进学校,江西省首批电教示范学校,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标兵等。2000年,被国家环保局、教育部评为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
临川市第三中学
临川市三中创办于1966年秋,初名抚州市三中,校本部设在城外正觉寺侧建昌会馆,二部在城南。1968年,本部并入二部。1969年,与市十小合并,改称育红学校,分设中学部、小学部。1970年,恢复三中校名。1971年,成为完全中学。1980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96年,改名临川市三中。
该校占地面积60亩,校舍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万多册。2000年,有教学班44个(高中24个班,初中20个班),学生2650人,在职教工123名,其中高级教师45名,
一级教师65名,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的占教工总数的90%以上,获全国、省、地、市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和拔尖人才的近60人次。全校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教学论文和教学经验发表于各级各类报刊,至1997年底,国家级报刊的有40多篇,省级的有80多篇,地、市级的(含年会获奖论文)有160多篇。
该校注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德育首位意识,开展了以党和国家重大事件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以争先创优百分赛为形式的遵纪守法教育活动,以创建文明校园为中心的“免疫工程”活动,以“六五四三”德育工程(即做到“六不”:不看黄色书刊、录像,不进“两室三厅”——游戏机室、桌球室、卡拉OK厅、录像厅、营业性舞厅,不跟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交往,不乱丢乱画,考试不舞弊,不乱花钱;进行“五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天搞一次环境卫生,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每月开一次主题班会,每学期参加一次社区德育活动;组织“三百”活动:看百部爱国影片,唱百首爱国歌曲,读百本爱国图书)为内容的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促进校园文明程度和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严格管理是该校特色。该校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均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一)实行教师聘任制,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工作量、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效果、班主任工作等进行考核,通过建立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对教师实行德、能、勤、绩的考核量化管理,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校风、教风、学风的转变。(二)推行年级负责制和教研组长例会制,发挥年级组协调教学、综合管理的职能作用,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发挥教研组的学科教研优势,针对学科特点,确定教研项目,选好教研课题,完成教研任务,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三)严格教学管理,力求做到“六个注重”:即在目标上,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制度上,注重教学常规的落实;在教学环节上,注重课堂效果;在教学关系上,注重教风、学风建设;在领导作风上,注重深入教学第一线;在管理措施上,注重健全制度、检查落实及考核评估。每次考试做到严格组织,严谨命题,严格监考,严肃阅卷。(四)严格师表规范,在党员中深入开展“三忆、四比、五带头”活动(即忆入党誓词、忆党的宗旨,忆入党以来的表现;比学习,比奉献,比表率,比成绩;带头贯彻党的决议,带头搞好本职工作,带头维护团结,带头维护校园治安,带头廉洁守纪),在教师中,推行以爱国奉献、爱校敬业、爱生育才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建设十条规定》、《教师忌事忌语二十条》,要求教师树爱业之德,扬勤业之风,开创业之路,争立业之绩,切实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为加强素质教育,该校确立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体,以心理素质为中介,以品德素质为导向,以智能素质为中心的奋斗目标体系,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校开设了微机课、语音课、劳技课、音乐欣赏课,组建了舞蹈队、合唱队、鼓乐队、体训队以及数、理、化、生、微机奥赛小组和写作、英语、绘画等共十几类几十个兴趣活动小组;开办高、初中艺术特色班;每年定期举办校运会,组织新生军训,举行演讲、书画、文艺比赛,并采取切实措施,保证《高中新课程计划》有效实施。到2000年,学校共为高等学校输送学生近4000人,参加全国、省、地各类学科竞赛,有350人次获奖。学校篮球、足球、毽球多次获地区竞赛冠军,女篮、女足曾获全省比赛第二、三名,并为体育院校输送了一批人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该校逐步形成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严谨、扎实、创新、协作的教风,刻苦、有恒、勤思、互助的学风,多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办学效益先进单位。1996年,被评为地区绿化先进单位;1999年,被评为地区文明单位。
崇仁县第一中学
崇仁县一中始创于1939年,初名崇仁县立中学。1956年增设高中,改名崇仁县中学;1978年,更名崇仁县第一中学;1980年,列为省重点中学。学校占地面积近100亩,校舍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2000年,有教学班59个(高中32个,初中27个),学生3720人(高中1995人,初中1725人);教职工225人,其中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71人。
该校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总支为决策中心,德、智、体、美、劳五育均有校级领导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由党总支直接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其中教职工思想教育由办公室、工会具体实施,学生思想教育由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分管。教学管理方面,坚持校长负责制,校长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副校长抓具体工作,教务处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常规的督查,教学研究的组织指导等。年级组负责教育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对本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教研组和备课组进行教学教研的具体操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层层建立岗位责任制。各部门和各类人员均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有德、能、勤、绩的考核和相应的奖惩制度;建有校领导巡视制度,行政值日制度,各处室班组工作和出勤情况报表制度,行政检查汇报制度,期中、期末工作计划总结制度,以确保学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
该校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坚持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开展“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爱我一中”读书读报活动,做到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家乡、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常规教育和专题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和示范教育相结合。学校还制定德育工作常规,有计划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既坚持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又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爱好等特点,因材施教;在学好必修课的基础上,增设选修课和劳动技术课,做到“三课”并举;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教师的敬业精神和集体协作,坚持集体备课,注重年级学科组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两个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每学期都举办文艺演出、书法绘画比赛,在省、地、县比赛中曾多次获奖。大力开展体育活动,积极进行课余训练和各类竞赛,每年举行一次校运会,学生体育合格率达10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校先后被评为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团委,地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学雷锋先进单位。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向高等学府输送了3000多名优秀学生,在初、高中的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4人次,省级奖136人次,地区级奖260多人次。
宜黄县第一中学
宜黄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39年,初名宜黄县立中学,校址设城北龙泉寺。1942年遭日军焚毁,迁吴南村公祠等多处。1949年夏,县人民政府接管。1958年开设高中班,改名宜黄县中学。1972年,校址迁城南革命烈士纪念碑东侧,即现址。1980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81年,易名宜黄县第一中学。2000年有教学班38个(高中23个,初中15个),学生2461人(高中
1448人,初中1013人),教职员工168人(包括离退休25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17名,中级教师50名。学校本部占地面积79亩,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该校实行民主管理,引进和不断完善竞争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调动全校教职工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两级管理,年级为主”,党小组建在年级组,处室主任兼年级主任,校级干部挂靠年级指导工作。教师教学工作“个体进行,集体奏效”,促使教师广泛参与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每三年一届、每年一次的教代会制度,增加了学校决策的民主性和透明度。校长值周制、处室正副主任值日制的实行,使学校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宜黄一中教学目标评估条例》的制定及实施,促进了全校教工争为人先、敢为人先良好风气的形成。一批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省、地优秀教师,4人被评为地区学科带头人,1人被评为地区拔尖人材。教师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数百篇,出版教学专著十余集(本)。
该校以砺志、勤奋、廉洁、守纪、健美为校训,建立和完善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工作格局,坚持育人为本,以德立校,制定了职能部门负责、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责任制,把德育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常抓不懈。在德育工作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导向,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尤其注意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后进生转化工作,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水准。
为实施素质教育,该校致力于建立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建构课内与课外结合,主导与主体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了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按部颁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控制考试次数,积极倡导向45分钟要效益;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出“功在课内,功在平时,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教学方略;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法指导上,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该校组建了鼓号队、田径队、篮球队、美术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活动。每年举办校运会、艺术节活动,提高学生的文体素质。
1984年以来,该校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近3000人。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活动,多次获国家、省、地奖励。
乐安县第一中学
乐安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39年,初名乐安县立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部,改名乐安县中学;1978年更名乐安县第一中学;1980年被定为江西省重点中学。学校占地面积85亩,校舍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2000年,有教学班33个,在校学生2489余人;教职工147人,其中高级教师22人,一级教师42人。教师中有省优秀班主任,地、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学科带头人30余人。
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五校”(即业余党校、共青团校、学生干部培训学校、红专学校和家长学校)为德育工作主阵地,采用学习文件、主题班会、参观访问、编辑简报等形式,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乐安是革命老区,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县博物馆等思想教育基地的优势,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并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定期对全校的班干、团干和学生会干部进行岗位培训,经常邀请英模人物和自学成才的典型以及学生中的先进人物,作专题报告和经验介绍,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利用家长来自社会各层次的便利条件,加强
社会各界与学校的横向联系,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该校制定了《教学管理条例》、《教师行为规范》和《教师奖励细则》。教学工作实行年级组、教研组“双轨”负责制。年级组抓教学管理,教研组抓教学研究和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为改进课堂教学,开展了“五课”活动,即新教师的过关课,青年教师的优质课,老教师的观摩课,校领导的示范课,外出参观学习教师回来后的汇报课。为鼓励老教师焕发青春,中青年教师积极进取,该校设立“老黄牛”奖和“千里马”奖,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不同年龄段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该校严格按教育规律办学,培养团结、守纪、拼博、奋进的校风,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建校以来,向大中专学校输送4000余名毕业生,其中大学少年班学生6名。许多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制作的教具在全国性教具展览会上展出。在校学生,有数十人获全国数、理、化学科竞赛一、二、三等奖,十余人在青少年小发明竞赛中获得好名次。
南城县第一中学
南城县一中位于秀出东南的麻姑山下,风光秀丽的盱水之滨,始建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初名建郡中学。后几经变迁,更名十余次。1923年,更名江西省立第十一中学;1928年,易名省立第十二中学;1936年,增设简师并改名南城乡村师范;1939年,另址创办南城县立中学;抗战胜利后名南城县中学;1954年始办高中,成为抚州地区第二所完全中学,生源来自南丰、南城、黎川、金溪、临川、资溪六县,校名为江西省立南城中学。1957年,从旧益王府迁到现址。1979年,更名为南城县第一中学。1980年,列为江西省重点中学。
该校占地面积102亩,校舍建筑面积3.6平方米。2000年,有52个教学班(高中36个,初中16个),在校学生3178人;教职工260人,其中专任教师201人,高级教师48人,一级教师56人,特级教师1人,县级拔尖人才2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育系统劳模5人,省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7人。学校拥有15个电化教室、实验室和仪器室,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语音教室、多媒体投影教室、演播室、软件制作室等,还有地面卫星接受传播系统和校内闭路电视系统。全校共有计算机97台,每个教室都安装了闭路电视。投资200多万元的逸夫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校内有全封闭400米跑道大型运动场、全封闭灯光水泥篮球场4个及一个集音乐、美术、体育为一体的文体教学活动中心。学校还有投资220多万元的全省一流的学生公寓和食堂。校内生物园奇花异草,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学校被教育部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被省教委定为国防教育试点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江西省绿化先进单位。
该校坚持德育立校,创建了“开展‘三旗’教育”(党旗教育、国旗教育、团旗教育),“开展‘四有’活动,实施跨世纪育人工程”、“吃好‘三餐饭’(精美的早餐——国旗下的讲话,丰盛的午餐——读报、班团队活动,营养晚餐——收看新闻联播),培育爱国心”等一系列德育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每天组织学生收看电视新闻联播,把德育与听、说、读、写教学融为一体,这种“爱国主义教育的营养晚餐”入选中宣部和原国家教委编写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百例》。该校德育工作自成体系,制度健全,措施扎实,收效显著。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校、江西省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并连续三年被评为抚州地区“十佳学校”,连续六届被命名为江西省文明单位。
该校坚持科研兴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一般生源,面向全体学生,争创重点业绩。学校严格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向教改和教研要效益。教师中已出版专著30多部,在国家和省级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50多篇。语文教师宁冠群创立的“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被有关专家列为当代典型而有影响的九种模式之一。该校承担的中央电教馆“九五”科研课题子课题《基于计算机辅助的初中数学练习设计》已经国家专家组终期验收,获得好评。语文特级教师谢敏带领教师进行高中各科的“六课型”实验,取得良好效果。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从1977年以来,向全国高校输送合格学生5000多人,其中少年大学生41名。1993年,该校创全国初中数学联赛10人参赛10人获奖、满分1人,一等奖7人的突出成绩。初中生吕侣参加全省计算机竞赛,连夺1996、1997年高中组之冠,并代表省赴香港比赛。1999年高考,该校吴淑姣同学以638分的成绩夺得江西省文科状元。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和医疗室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1999年,被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并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
南丰县第一中学
南丰县一中前身为南丰县立中学,1939年创建,校址为“琴台书院”旧址。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党团组织创始人之一的赵醒侬烈士,少年时期曾在该书院求学。1958年,成为完全中学,易名南丰县中学;1979年,易名南丰县第一中学,次年被定为省重点中学。该校占地面积200亩,其中校本部100亩,另有大坪嵊蜜桔农场100亩,校舍总面积2万平方米。2000年,有47个教学班,(其中高中32个班,初中15个班),学生2727人(高中1964人,初中763人);教职工207人,其中高级教师46人,一级教师69人。截止到2000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1727人,高中毕业生8188人,为大中专院校输送合格毕业生近5000人。
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首位原则,根据青少年特点,对德育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步完善了德育工作“六个一”:每天一次10分钟读报,每周一次班会,每月一次班主任会,一次业余党校、团校活动,每学年一次优秀人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工会积极分子、优秀班干、三好学生等)表彰大会和一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形成五项制度:升国旗及国旗下讲话制度,文明教工、学生、家长评比制度,班级德育工作考核评比制度,家长会制度,教代会制度;建立了“四栏”:新华社新闻图片栏、墙报栏、读报栏、评比栏;建有“三个德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军民共建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87年,该校被省委评为思想工作先进单位。1988年、1989年,两度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学校。90年代,先后被评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学校(1995年)、地区“十佳学校”、地区文明单位。1995年,被评为全省优秀重点中学。1997年、1999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
该校组织教师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对教育教学规律进行了有益探索。语文特级教师熊信之的“三六九阅读教学法”,从1979年开始试验,培养初中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闯出了一条新路子。高中物理“四步教学法”经验,获得全区同行的肯定。初中物理开展家庭实验活动的经验,获华东地区奖。此外,高中开展了语文“四合一”教学法试验,初中开展了语文“缺口教学法”试验,均取得较好成绩。
该校课外活动小组制作直观教具和科技作品数百件,其中,数十件获奖,如学生制作的地理模型《祖国的宝岛——台湾》,获省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氢原子电子云演示器获省一等奖,并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具。美工课外活动小组被评为省先进组,获团中央表彰。1995年,
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优秀奖,省二等奖。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获地级以上奖200多人次。1998年,该校学生曾冬林获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全省第一名,江西赛区授奖大会在该校举行。
为适应向素质教育转轨,该校编纂了《素质教育一一教改的主要任务》,作为师生必读书,制定《南丰一中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和《南丰一中实施全日制普通高中任选课和活动课计划的方案》,完善目标管理机制。1991年,该校制定《年级工作条例》,明确年级的责、权、利,实行以年级为实体的管理体制;同时确立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善谋实干、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训,大力培养敬业、爱生、博学、求精的教风和立志、尊师、勤学、守纪的学风,努力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该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思想、政治、业务、生活等各方面精心培养、关心教师。1991年以来,有20名教师加入中共组织,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提拔到校处级领导岗位,完成了学校中层干部的新老交替。对青年教师,采用“选苗子,压担子,重培养”的办法,大胆使用,使教师队伍保持旺盛的活力。
黎川县第一中学
黎川县一中创办于1941年,始名黎川县立中学。1958年开办高中,翌年更名黎川县中学。1977年易名黎川县第一中学。1980年定为省重点中学。该校占地面积46.2亩,校舍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2000年,有43个教学班(高中25个,初中18个),学生2661人(高中1499人,初中1162人);在编教职工165人,其中高级教师21人(内含特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54人,本科学历48人,大专学历85人。教师中受国家、省、地表彰的有38人次,被评为地、县学科带头人8人,县拔尖人才1人。
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抓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95年,学校推出“3+1”德育新模式(“3”即对学生的三项教育目标:在家做个好儿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1”即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分年级确定一项德育主题),让学校、家庭、社会共育人才。“3+1”德育实验被列为江西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之一、全国学习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二级子课题,其研究成果《“3+1”德育系列工程研究与实践活动报告》及附件《活动个案百例》,在1996年全国活动课教学研讨会暨首届成果鉴定会上,获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成果奖,在中国学习科学学会指导实验研究中心、全国千所学习科学实验学校总校1996年学习指导研究优秀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
该校在强化德育工作的同时,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积极探索普通教育改革的途径。学校除按国家教委规定开足课程外,还增设选修课和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实行课内与课外同步,基础课程与活动课程并行。1995年,开展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指导的初中数学示例演练实验,努力变“备教”为“备学”,变研究“教法”为研究“学法”,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收到明显效果。该校坚持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制度,每年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在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该校学生在男子三级跳远比赛中,以14.27米的成绩创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新纪录。
在教学管理上,该校改计划管理为目标管理,改教研组办公为年级办公,改教学常规的一般检查为量化评分。高中部与宜黄县一中、南丰县一中、南城县二中、临川市三中开展协作,互相促进;初中部与本县洵口、厚村、华山、中田、龙安、社苹中学结成“七校联合体”,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导处既抓教学过程管理,又抓教学终端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1977年
恢复高考以来,为大中专学校输送合格新生3000余人。1982年至1997年,该校教师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学生参加各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50余人次。
在后勤工作上,该校坚持勤俭办校的方针和服务教学的宗旨,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后勤工作队伍,实现了后勤管理制度化和民主化。学校有年产值20万元的印刷厂,师生食堂、小吃部、小卖部、医务室、电机房等服务设施齐备。1990年,被地区教委评为财务、会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同年5月,中央教育电视台对该校后勤、食堂工作进行现场采访。
1992年以来,该校连续四次被省政府命名为省文明单位。1997年9月,被定为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2000年7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广昌县第一中学
广昌县一中创建于1942年,初名广昌县立中学。1949年10月,更名广昌初级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部,更名广昌中学。1969年,更名广昌县城郊五七中学,隶属城郊公社,第二年恢复原建制。1980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87年,更名广昌县第一中学。校牌“广昌一中”四个大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苏维埃时期首任中共广昌县委书记杨成武同志的手书。该校占地面积204亩,校舍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另有校办农场水田17亩、旱地4亩、山林20余亩。2000年,有教学班40个(其中高中22个、初中18个),在校学生2521人(高中1351人,初中1170人);教职员工155人,其中高级教师20人,一级教师41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8%。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裁判员1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优秀班主任2人。获全国优质课竞赛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获省级优质课竞赛一、二等奖4人次。教师在各级教育教学刊物发表和在各级学科教研会上交流或获奖的教学论文200余篇。
该校在德育工作中,注重起始年级的养成教育,采取得力措施,经常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落实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注重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1995年,成立文学社、集邮协会、摄影小组,创办《并蒂莲》文学刊物。1990年10月始,在高中生中举办建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每届招收学员40人,学制二年,学校编写了一套适合中学生特点的党建教材,计八课五万余字,加强党课教育。八年来,共培训学员320人次,其中11位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教学上,制订了《广昌一中教师教学业绩评估方案》,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学生各学科的和谐发展。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10人次,省级奖30余人次,地区级奖100余人次。体育工作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既搞好群众性体育活动,又抓好体育人才培训,成绩显著。1986年至1997年,获省级运动会前三名5人次,其中获金牌1块;获地级运动会第一名50余人次,3人破地区中学生运动会3项纪录。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先后为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输送体育人才近百人。1986年,被评为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定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87年,被国家体委、教委定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89年,被国家体委、教委评为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1994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该校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美术课、高中艺术欣赏课,抓得扎实。课外美术小组配备了专职教师,在美术教学上,逐步形成“打牢基础,发展个性,开阔视野,全面提高”的特色。师生美术作品多次参加省、地美展。恢复高考以来,该校考入全国美术院校学生60余人,考入中等美术学校和师范美术专业班学生20余人。
该校创办50多年来,培养了2万多初、高中毕业生,多次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1980年3月,省长白栋材签署“江西省人民政府嘉奖令”,嘉奖该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异”。1982
年,被评为省教学仪器管理和电化教学先进单位。1991年,被评为省绿化先进单位。
金溪县第一中学
金溪县一中创建于1939年秋,初名金溪县立中学,校址始设于金溪县黄通乡;1941年春,迁至金溪县双塘乡竹桥村。是年秋,县人龚学遂以何应钦之名在金溪县浒湾镇黄坊村创办应钦中学,县立中学并入应钦中学,一块校牌,两套人马。1943年,与应钦中学分开,迁至当时县城文庙内(即现校址)。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改名金溪县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班。1975年,改名金溪县第一中学。1980年,被列为省重点中学。
该校占地面积110亩,其中农场60亩,校舍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2000年,有55个班(初中20个,高中35个),在校学生3395人(初中1287人,高中2108人);在岗教职工164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高级教师31人,中级教师53人;本科毕业51人,专科毕业96人。1981年以来,教师中有9人次受到全国、省、地表彰,其中全国优秀教师4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为大中专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近4000人。
该校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1990年以来,学生在全国、省、地、县各类学科竞赛中,先后有365人次获奖。
该校重视体育工作,组建了常年集训队,培养了一批体育爱好者和运动员后备力量。先后为国家输送飞行员3名,为江西体工队输送的举重运动员沈玲玲,抓举、挺举曾五次打破世界纪录。
学校大力培养青年教师,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在职进修,一方面给青年教师以充分信任,放手让他们挑大梁,使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高三、初三年级的把关教师,85%是青年教师。12位青年教师参加省、地青年教师优质课教学大赛获得优异成绩。数学教研组积极进行教改实验。1996年,被江西省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定为“数学指导发现法教改基地”。
资溪县第一中学
资溪县一中创办于1940年,初名资溪县立中学。1949年停办,1950年恢复。1959年,更名资溪县中学,开办高中班。1980年,列为省重点中学。1982年,更名资溪县第一中学。该校占地面积33.3亩,校舍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2000年,有教职工149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一级教师53人;大学本科学历占31%,大专学历占65%。有教学班39个(其中初中21个班,高中14个班),学生2156人(其中初中1162人,高中994人)。
该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从严治校十项规定》,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上实行“三制一管理”。“三制”:一为岗位责任制,实行定岗定员定职责,竞争上岗,责任到人;二为听课评课制,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听满15节课,举行一次公开教学,课后必须认真评课,充分吸取别人的经验和长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三为检查评比制,定期检查教学常规以及教研组活动情况,期中、期末考试进行分班质量分析。“一管理”,指加强教师业务管理,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对教师的各项检查、评比分别登记入档,并反馈给教师本人,促进他们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做好各项工作。
该校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实施“两制两活动”。“两制”:一、班级评比制度,政教处和团委对全校各班每天的日常行为情况进行检查,当天公布结果,学期结束进行总结评比,
并把它作为班主任的考核记入档案,促进班主任加强对班级的管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二、家长会制度,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情况,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管理,形成学校、班级、家长联系网络。“两活动”:一是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学科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教师坚持教书育人,教会学生做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二是以团委为中心,广泛开展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活动,组织先进青年,学习《党章》、《团章》,开展学雷锋活动等,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该校坚持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相互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立足45分钟,把听、说、读、写、练溶为一体,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各学科知识;同时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小发明、小论文和学科竞赛等活动,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也从中了解学生的不足,以改进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该校形成了严谨、朴实、团结、活泼的校风,敬业、爱岗、勤教、求实的教风,勤学苦练、遵师守纪、艰苦朴素、团结拼搏、勇于进取的学风。1980年以来,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毕业生近2000人,其中,1990年,该校女学生余琪以628分的成绩摘取全省理科的桂冠,被清华大学录取。从1988年以来,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比赛,有17人次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35人次获省级一、二、三等奖。教师中先进模范人物不断涌现,有8人被选为县人大代表,1人当选为省人大代表,13位教师当选为县政协委员。教师在地区、省、国家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经验总结200多篇。
东乡县第一中学
东乡县一中创建于1939年秋,初名东乡县立中学。1949年,改名东乡县中学。1976年,定名东乡县第一中学。1980年,定为省重点中学。学校座落于东乡县城以西1华里的龙山上;山下有清泉自石壁汨汨流出,名“师水”。老校友、革命家舒同曾为该校书写“龙山师水总难忘”的题词。该校占地面积20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校办农场有水田旱地约50亩。2000年,有教学班47个(初中12个,高中35个),学生2770人(初中874人,高中1896人);教工208人,其中高级教师27人,中级教师58人。
该校注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校办农场有水田200余亩,旱地100余亩,全靠师生耕种,每年收稻谷16万斤,蔬菜基本自供自给;办有养猪场,养猪200多头;还办有校拉丝厂、制钉厂。学生利用劳动课参加生产,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曾多次受到省、地教育部门表彰。1964年,该校被列为全省3所学制改革试点中学之一,省教育厅工作组进驻学校,组织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教师10余人编写二年制初中教材和教学大纲,并于1965年选定初一年级2个班进行教改试验,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冲击而终止。1977年恢复高考后,该校在抓学习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劳动列入课表,有老师带班,有专职教师讲授有关工农业生产知识。学校还排除干扰,保留了校办农场,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基地。
该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建立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政教处组织实施,年级和班主任具体贯彻的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在内容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根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品德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树理想、创‘三好’、学规范、见行动”与“学雷锋、学张海迪”、“五讲四美三热爱”和
“做文明学生(教师),创文明班级(教研组),建文明学校”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以中学生守则为准绳,坚持经常性的常规教育,严格校规校纪,形成了较完整的德育体系。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含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因素,以灌输、熏淘、感染等方式,将德育贯穿于全部教学活动之中。重视培养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树立良好风气。1978年以来,先后有近100名学生评为省、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1名教师分别被评为全省模范班主任和优秀教师。1997年,学校被省评为文明庭院。
从80年代初开始,该校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学校按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制定教师备课、辅导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定期考勤考绩,逐步形成严谨的教风。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辟第二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977年以来,为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输送新生3400余人,其中本科1000余人,专科1100余人,高校少年班5人,参加各级学科竞赛,获奖者168人次,其中获国家级奖39人次,省级奖53人次,地级奖76人次。1996年,该校初三(2)班学生胡亚军发明的甘蔗剥叶器,获全国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比赛一等奖、茅以升科技基金奖、中国科技馆首届科技新苗奖,并获国家专利权。1997年3月,胡亚军同学作为江西省唯一代表赴京参加中国科技馆首届科技新苗奖颁奖大会。
在开展经常性的文艺体育活动方面,该校也有突出成绩。1993年,被评为江西省中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1997年,该校运动员代表东乡县参加抚州地区第十届运动会,获金牌21枚,银牌15枚,铜牌17枚。
该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到知人善任,使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成为教学的顶梁柱。同时,注意发挥老教师的作用,成立了老教师为主体的文、理督导组,深入教学第一线,与青年教师共同商讨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取得丰硕成果,1980年以来,在全国、省、地级刊物发表、交流教学论文200余篇。
广大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方法,总结教学经验,语文学科的“五步四课型教学”,将一堂课分为听、读、议、讲、练五个步骤,每单元分为理论课、示范课、实践课、小结课四种课型,做到理论定向,示范引路,实践迁移,小结提高,经过不懈努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显著提高。物理学科“三个转化”试验,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临川市第七中学
临川市七中创办于1981年,校址位于市赣东大道南端,初名抚州市七中。1995年,抚州市与临川县合并,定名临川市七中。该校占地面积30亩,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2000年,有25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9个,高中6个),在校学生1130人;教职工170人,其中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69人,地、市学科带头人3人,省、地、市先进工作者60余人。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兴教研之风,激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大胆进行改革,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1995年以来,该校有40余篇教学论文在省、地、市报刊发表或学术研讨会上获奖;一批教师在省、地、市学科优质课竞赛中获奖,其中
获1995年全省初中英语优质电教录相课评比一等奖1人。1990年,被评为抚州市文明单位。该校根据普通中学的特点,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在高中年级发展特色教育,体育和艺术教学成绩显著。学生参加省、地、市学科竞赛,获优异成绩。1992年,获抚州市第二届艺术节中学组一等奖。曾在该校就读的举重运动员秦广,在省第八届运会82.5公斤级举重比赛中,连破三项省少年纪录,荣获第一名。
临川市第九中学
临川市九中创办于1957年,始名抚州市初级中学,校址设梅庵路北段(现抚州机床厂)。1959年开办高中,更名抚州市二中。1968年,与抚州市一中合并,改称抚州针织内衣厂五七中学。1969年,复办抚州市二中,校址设文昌桥东天主堂旁。1996年,改名临川市九中。该校占地面积31亩,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2000年,全校有学生1052人,教职工102人,其中高级教师29人,一级教师43人。
该校以“严、爱、勤、朴”四字为校训。首先“严”字当头,领导严格管理,教师严谨执教,学生严谨治学,全校教职员工严于律己;同时,以陶行知“爱满天下”的名言激励全校师生,以“爱”为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科学,热爱师长,热爱学生;全校师生在工作学习中落实一个“勤”字,勤勉工作,勤奋学习,奋发向上;在待人接物中体现一个“朴”字,为人质朴诚实,生活艰苦朴素,形成团结、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扎实、善诱、爱生的教风,勤奋、进取、尊师、守纪的学风。
该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特色教育当做学校的办学宗旨。通过学习、贯彻、督导《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好学生条例》、《文明市民公约》,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风范,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里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通过政治理论著作、先进人物事迹的学习,开展树文明新风,做时代新人的活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在教学方法上,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更新教育观念,处理好书本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学生既学好必修课,又在选修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基础扎实,学有专长的人才。
该校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紧紧把握“计划一备课一上课一辅导一考试”五个环节,培养教师严谨、勤奋、求真、务实的作风,敬业、勤业、专业、精业的精神;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开辟广大教师的用武之地,鼓励教师吸取教学改革中的新成果,大胆实践。不少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中闯出了新路。其中数学的“Q·Z·Z”启发式自学指导教学法,经过三年试验,实验班以80%的优秀率及平均分高于对比班20多分的优异成绩,通过验收,获得专家好评。该校还通过岗位练兵,让青年教师挑大梁,在实践中增长教学才干;通过参加师大函授、电大培训,帮助部分青年教师学历达标,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一批教师先后被评为省、地、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临川市第十中学
临川市十中创办于1992年,座落在临川市红桥镇,其前身是临川县第三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78亩,校园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藏书1万余册。2000年,全校有教职工153
人,其中本科学历35人,专科学历7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1.3%,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3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0%;有高中教学班31个,学生2100人,初中教学班14个,学生890人。
该校实行校长负责制,重大工作由行政会议决策,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分工负责。先后制订了《临川十中管理章程》、《校长职权规定》、《各处室工作制度》、《行政会议制度》、《年级组管理制度》、《校长值周、行政值日制度》、《教师办公制度》、《教学管理评估制度》和《班级工作管理评估制度》等,使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
该校在用人上引入竞争机制,坚持优上劣下原则。按照《班级工作管理评估制度》,对各班的学生出勤率、守纪情况、行为规范、班级卫生、班级风气、爱护公物等进行综合考察,确定各班的等级;定为不合格等级班的班主任,从下一学年起连续两个学年不得担任班主任。按照《教学管理评估制度》,对每个教师的出勤、业务水准、常规教学和教学成绩等进行综合考察,以此作为教师的上、下岗依据。对于其他人员,包括校长在内,也有相应的综合考察制度,由全体教职工监督执行。
在对学生的管理上,该校坚持全天候管理和全方位教育。学生管理实行年级负责制。各年级每天教师进行值日,其职责是加强校园管理,纠正学生课余的不当行为,处理学生中的突发性事件,做到课外管理与课堂管理相结合,形成管理工作的全天候到位。所谓全方位教育,一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进行全面教育,学校狠抓校园环境建设,注意黑板报、玻璃橱窗的宣传,国旗下的讲话等多种情景教育;重视名人语录牌的安置,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设立学生劳动基地,按课表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定期举行篮球赛、足球赛、田径运动会和书法绘画比赛、演讲比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爱好和特长。二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全方位教育。学期中,以年级为单位召开学生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学习生活情况,取得对其子女教育的共识;学期末,发给学生一份假期活动调查表,提出假期活动的建议,要求学生假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并与学生家庭和所在村委会或居委会取得联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临川市唱凯中学
临川市唱凯中学始建于1957年。1960年,招收高中生,成为完全中学。校址在唱凯镇,校园占地面积51亩,校舍建筑面积0.9万平方米。2000年,有27个教学班(高中18个,初中9个),学生1653人(高中1093人,初中560人),近140名教职工,其中高级教师17人,中级教师34人。
该校立足学校实际,坚持教书为本,育人为先,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特长相结合,常规教学与改革创新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着尊重老教师,依靠中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思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严谨敬业、务实求精的教风,勤学苦练、遵纪有恒的学风,团结勤奋、守纪创新的校风。自创办以来,培养了14000多名高、初中毕业生。1977恢复高考制度后,为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1519名(含少年大学生3名)。学科竞赛也取得好成绩。1984年,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1人,华东六省一市作文竞赛一等奖1人;1994年,获全国“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一等奖1人,并为体育院校输送人才50多名。教师发表或交流的论文,国家级3篇,省级4篇,地级15篇,市(县)级14篇。有4人获地、市优质课竞赛奖,17位教
师受地级以上表彰。
临川市秋溪中学
临川市秋溪中学创办于1956年,原名崇仁县秋溪中学,校址设秋溪乡宜惠渠畔,其前身为崇仁县秋溪小学附设初中班。1957年,初中部与小学脱钩,更名崇仁县秋溪初级中学。1960年,招收高中新生,1962年,又撤销高中部。“文化大革命”期间,易名崇仁县秋溪红卫中学。1969年,秋溪乡划临川县管辖,改名临川县秋溪中学,并恢复招收高中新生。1977年至1979年,招收了一届师范班。1996年,更名临川市秋溪中学。该校占地面积51亩,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另有耕地83亩,山林100多亩,校办印刷厂1个。2000年,有教学班29个(高中12个,初中17个),学生1911人(高中707人,初中1204人);教职工112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中级18人;专科以上的教师占92%,年龄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75%以上。
该校开办之初,一无场地,二无校舍,三无资金,通过艰苦奋斗,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1973年,创办弹簧厂,1981年,创办印刷厂,以后又办起养猪场、代销点,勤工俭学收入达100万元,全部用于兴建教室、宿舍、厂房、围墙,添置设备和改善师生生活。从70年代起,对贫困学生免收学费、杂费、搭膳费、电费、寄宿费,并从勤工俭学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奖学金,使一批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该校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校,严谨治学,锐意进取,形成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校风,协作、求精、拼搏、争先的教风,守纪、刻苦、多思、创新的学风,各项工作纳入科学化、民主化的管理轨道,教育教学成绩喜人。40多年来,培养了2万多名社会主义建设者。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000多人。
该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先后有21名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学校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教师聘任制,优化组合,奖勤罚懒。根据中青年教师比例大的特点,学校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帮教活动,大胆启用中青年教师挑重担,组织岗位练兵,开展优质课、好教案评比,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同时狠抓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学先进、创一流活动,涌现了一批爱教、乐教、善教的教师,其中省、地、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占全校教师的25%。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满堂灌为精讲多练,变单纯传授课本知识为既讲知识,又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开辟第二课堂,成立“秋苑”文学社、鼓乐队、文艺宣传队、体训队及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爱好和能力。
江西地勘局九一二大队子弟学校
江西地勘局九一二大队子弟学校创建于1969年,初设江西永平。1970年随九一二大队迁临川,同时创建初中。1972年开办高中。1983年增开学前班。学校座落在临川市上顿渡南火焰山上,校园面积约45亩,校舍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藏书1万余册。2000年,有教师35人(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21人),学校规模不大,从学前班到高三年级共12个班(高中4个班,初中3个班),全校学生在500左右,其中中学298人。
该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小学部成立少先队大队、中队,配备辅导员,中队一周活动一次,大队一月活动一次,着重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纯洁美好的心灵。中学部着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初一学生照顾孤寡老人的“扶老接力班”活动,坚持十余年,在全国地矿系统产生巨大反响。当地遭受水灾时,学生纷纷捐衣捐物捐钱;同学有难时,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学校多次被评为地矿局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该校重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设活动课,包括举办书法、美术、音乐、写作等讲座,理、化、生实验操作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作文比赛、智力竞赛、英语听说读写比赛等;举办周末晚会,办校刊,出墙报,搞设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动脑动手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
学校重视常规教学管理,按大纲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对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均有规范性要求,有检查、有评比、有教学档案记载。
学校注重抓好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统筹安排在职教师的业务进修,对参加电大、函授及自学考试的教师,给予大力支持,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量,办好图书资料阅览室,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鼓励教师探索教改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加强教学信息交流,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每个学期的教研活动有长计划、短安排,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加强基本功训练。学校还重视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1993年,参加江西地矿局中、小学文艺汇演,小学部、中学部双双获团体一等奖。在临川县中小学运动会中,曾获完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1994年,参加省地矿局中、小学体育运动会,获中学组总分第一名。学校培养的学生,有200多人跨进高等学府大门,170余人录取地质技工学校,近70人考上中等专业学校;参加地、县(市)学科竞赛活动,先后获奖70余人次;高、初中学生历年学科会考,合格率为100%。
崇仁县第二中学
崇仁县二中创办于1976年,校址在县城西北部(现为崇仁师范学校)。1978年迁至县城府西路13号。1979年增办高中。学校占地面积67.2亩,校舍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2000年,有教师237人(高级教师27人,中级教师54人),职工17人;有教学班58个(高中27个,初中31个),学生3744人(高中1448人,初中2296人)。
该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管理,依法治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一)推行聘任制。根据工作需要,设岗定员,教工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二)实行考勤制。学校设出勤奖,教职工持卡上班,集体办公,考勤小组随时查岗,每天公布考勤情况,奖勤罚懒。(三)建立工作考评制。对班级、年级及处室工作分别订立考核评估方案,将各项工作一一量化,每学期考核评估一次,并把考核结果与教工评优、晋级、提升、福利直接挂钩,奖优罚劣。(四)健全奖励制。学校设立常规教学奖、文明班级奖、教学论文奖、学科竞赛奖、校产保管奖,公平竞争,严格兑现,促使教工自我加压,争先创优。(五)推行年级管理制。选派中层干部担任年级主任,校领导分别挂点一个年级,教师分年级集中办公。学校行政工作通过“三处室”分解到年级,落实到班级。(六)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学校每学年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认真审议学校工作报告和财务收支情况,对学校管理实施民主监督,重大决策交由教代会讨论通过。
学校以育人为宗旨,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针,贯彻实施《中学德育大纲》,把德育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成百名同学参加了党课学习小组,3名同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有5个团支部、5个班级被评为全区先进团支部、先进班集体,62名同学被评为省、地级“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学校被评为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数十名教师获得各级奖励,其中受国家教委表彰1名,省级表彰3名,地级表彰7名。
该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原则,制定《常规教学工作评估考核细则》,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大检查,学年末综合各项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载入教师业务档案。认真开展学生和家长评教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家长会、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会等形式,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向各方反馈。任课老师按常规教学要求,突出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向45分钟要质量。教师积极参与公开教学、观摩教学、教学比武、优质课竞赛。同行之间经常听课,切磋教法,形成上好课为本、教好书为荣的优良教风。理、化、生学科按教材要求逐一安排实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认真操作的技能。各教研组每学期制定教研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期末写出教研工作总结。学校每学年将教师论文选编成《教学点滴》集。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县级学科带头人和校内教学骨干,他们参加地区学科优质课竞赛多次获奖。
该校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各学科成立了兴趣小组,制定了活动计划。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余生活,开阔了学生视野,发展了学生个性,提高了学生素质。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先后有110人次获全国和省、地一、二、三等奖。建校以来,该校培养初中毕业生10080人,高中毕业生4160人,其中402人录取中专(含小中专),711人录取高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批素质较高劳动者。
宜黄县第二中学
宜黄县二中创建于1977年,原名宜黄县风冈镇初级中学;1982年,改名宜黄县第二中学,并设高中部;1986年,高中部改办职业班;1987年,重新恢复高中部。校址位于宜黄县东门外,占地面积17.6亩,建筑面积814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万册。2000年,有26个教学班(高中12个,初中14个),学生1604人(高中667人,初中937人),有教工95人,其中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35人。
学校以“团结、进取、勤俭、创新”为校训,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德育工作计划,建立和健全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制度,如《德育工作实施手册》、《政治学习制度》、《严禁学生进入“三室两厅”的规定》、《校园文化环境管理条例》等。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如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组织学雷锋小组,开展植树节活动,安排国庆、元旦文艺汇演,每周开展创优争先红旗循环评比等。教师们敬业爱岗,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中先后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有3人,地区先进工作者4人。
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活动课程,如晨会、班会、团队活动、兴趣小组、文体活动等,同时开发潜在课程,如抓校容校貌、班风校纪等,实现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合理配置,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
练为主线,把学习的规律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千方百计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该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岗位培训。教师中本科学历的22人,大专学历的55人。很多教师逐步达到一专多能,既会教专业课,又会教选修课、活动课。教师参加各种优质课竞赛,获得好成绩,如1997年,在抚州地区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教师在各种杂志及年会上发表交流的论文累计80余篇,其中2篇分获省、地学科年会一、二等奖。有8名教师被评为县级学科带头人。学校行政领导严格要求自己,深入教学第一线,教好一门主课,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从中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加以推广。该校加强内部管理,引进竞争机制,民主公开、客观认真地做好评比表彰、职称评聘、选优提干等工作,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乐安县第二中学
乐安县二中地处县城桥背南面的招仙馆,创办于1978年,校园占地面积85亩,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2000年,有37个教学班(高中19个,初中18个),学生2412人(其中初中1286人,高中1136人);教工147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本科25人,专科96人,专科以上学历占98%,有1人被评为特级教师,2人评为地区学科带头人,10多人评为县学科带头人,3人评为省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
该校以“爱国、正直、团结、奋进、熟读、精思、勤奋、拼搏”为校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多渠道、全方位、形式多样开展德育工作。以正面引导为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美育熏陶与心理疏导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1989年,学校党支部被中共抚州地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87—1990年,连续四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有20多名青年学生积极分子要求入党。学校多次被评为县文明单位。1999年,被评为全区学校治安秩序专项整治先进单位。
该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实行分层次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超前学习,建立目标设计的信度、教学过程的效度、学生的参与度、目标的达成度均为100%的“四度”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程序和方法上,努力做到“四变”,即变填灌式为疏导式,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变讲规律为探索总结规律,变教师提出问题为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管理上,建立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四级管理机构,制订《加强教学管理条例》、《考试规范条例》、《教学奖励措施》等,将常规工作量化评分,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及奖励机制。还先后进行了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分配体制的改革,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分管一条线,抓一个年级,蹲一个班级,按岗位职责的要求检查和衡量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工按德、能、勤、绩、责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团结求实、勤奋进取的校风,严谨博学、育人创新的教风,立志好学、互助上进的学风。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校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搞好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特长,先后成立书法、摄影、标本制作、家电维修等课外活动小组,每年举办一次校运会,还与县农机厂挂钩,建立劳动实验基地。1988年,该校被定为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
该校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针对青年教师占80%的实际,采取以老带新,搞好“传、
帮、带”的做法,请老教师传经送宝,上示范课、观摩课,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优质课评比,加强岗位练兵,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在县级以上优质课竞赛中获奖36人次。
核工业部华东地质局二六一大队子弟学校
核工业部华东地质局261大队子弟学校创办于1960年。1963年,增办初中。1970年,随大队基地迁乐安县公溪镇新居,增办高中;次年增办幼儿班。1988年,经核工业部教育司评估,该校已达部属一类学校三级标准,由部单独列项指名拨款。学校占地面积50亩,拥有教学楼3栋,办公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各1栋。2000年,有教学班22个,学生701人(其中小学476人,初中156人,高中69人),教工72人。
40年来,该校发扬艰苦创业、勇于拼搏、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二六一”精神,闯出一条具有地质特色的办学之路。学校创建初,教室是利用旧厂房改造的(用铁皮所盖),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1963年,随队搬到杨家山,全校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平整山头两座,建起一个四合院作教室和办公室,开出两个篮球场。1970年,学校随大队部搬迁到公溪镇新居,面对高低不平、长满杂草的小山坡,全校师生再次发扬革命精神,在工人师傅带领下,平整场地,挑砖卸瓦,建起竹木结构的教室、宿舍、办公室、食堂30多间,篮球场6个,使学校初具规模,并逐步发展提高。大队党委重视教学工作,把最优秀的人才安排到学校当教师,此后又源源不断地将师范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学校。学校狠抓教学管理,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根据地质队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注意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60年代,全校师生经常投入钻机搬迁和上山打吊锤等艰苦劳动。70年代,中学生坚持定期到车间、农村学工学农,并开垦荒山17亩,建起自己的劳动基地。80年代后,仍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工厂、社会参观学习,参加劳动锻炼,深受工人和农民的好评。学校多次被评为核工业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华东地质局先进集体,连续十多次被评为大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教工中涌现省部级劳模3人,局级劳模6人,大队劳模14人次。
该校从实际出发,长年坚持开展“三好”学生、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学雷锋树新风文明月”活动。从1990年起,坚持每周升国旗,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大会,每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每学期分年级召开一次家长会,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受教育的职工子弟德智体全面发展。1970年,在大队内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1980年,为90%的职工子女实施了高中教育;1994年,为附近农村的农民子女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到1997年止,共培养初中毕业生4573名,高中毕业生2773名。其中录取大专院校322名,中专学校166名,技工学校513名。现在的二六一大队职工队伍中,70%以上的中层干部、技术骨干、生产第一线的主力军均为该校培养出来的学生。
南城县第二中学
南城县二中始创于1970年,初名南城县新桥中学。1971年,改名南城县城关镇中学。
1975年,定名南城县二中。该校占地面积77亩,校舍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2000年,拥有51个教学班(高中28个,初中23个),学生3035人(高中1629人,初中1406人),教工209名(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71人)。
该校在创业时期,教师苦教,职工苦干,学生苦学,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攀升,学科竞赛、文艺体育也取得很大成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提出“科研兴校,教改图强”的口号,逐步走上科学管理的道路。
在德育工作方面,该校以“学雷锋火炬”小组为龙头,狠抓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委员会,由党支部牵头,学校行政、政教处、团委、少先队齐抓共管,开展文明年级、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同时通过召开家长会、请英模作报告,到工厂、农村搞社会调查,定期到敬老院做好事,举办学生业余党校,创办警民共建文明街等多种活动,形成多方位德育工作格局。该校“学雷锋火炬”小组坚持20多年为建昌镇敬老院做好事,多次受到省、地、县有关部门表彰;“警民共建文明街”活动,也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赞誉。学校涌现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先进人物、“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学生4000多人(次),先后有1500多名同学加入共青团,近10名同学被校党支部列为培养发展对象。
该校重视师德教育,广泛开展学职业道德规范,做师德师表之星活动,先后有600多人(次)被评为国家、省、地、县、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有30多名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率先在全县试行定岗、定编、定员、定责的全员聘任制,坚持双向选择,择优上岗,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行聘任制的基础上,该校制定了工作量制、教学评估制、班主任等级评估制等一系列制度,解决教师工作中“评价不公,待遇不平”的问题。1998年,该校被批准为江西省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管理改革试点单位。为提高师资水平,该校常年开展新教师的过关课、青年教师的优质课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活动,创设以老带新、取长补短良好氛围,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共同提高。该校还注重强化教科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对教学上的难点、重点、热点进行集体攻关。经常聘请省内外专家来校讲学,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至1998年上半年,该校教师在省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论著226篇(本)。
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该校坚持面向全体、培养尖子、狠抓中段、转化后进、发挥特长、激发兴趣的原则,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起始年级抓起步,基础年级抓巩固,毕业年级抓冲刺的不同策略,使各年级学生都能学有长进。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组建课外活动小组,发挥学生特长,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天地。学校“盱笛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中学生优秀文学社团。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50余人次,省级奖80余人次。1997年,在全区中学生运动会上,该校代表队获“五金二银”的好成绩。至2000年,该校初中毕业的学生近万名,高中毕业生6000余名,为全国大中专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近3400名,其中少年大学生6名。
南丰县第二中学
南丰县二中创办于1976年,原名南丰县城郊中学,1978年改名南丰县二中。校园占地面积41.4亩,另有4亩劳动基地,内栽蜜桔260余株,校舍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2000年,有教学班52个(其中初41个,高中11个),学生3654人(初中2897人,高中757人);教职工166人,其中本科学历29人,专科学历64人,高级教师12人(含特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45人。
该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年级办公制。由年级主任牵头,组成年级管理小组,抓班主任工作、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纪律,学校还成立了教育工会、团委、妇委会、退休教师协会等群团组织,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
该校始终贯彻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原则。制定了不同年级的德育工作计划,由政治处、年级组、班主任、政治课教师组织实施。学校多次被评为地、县文明单位,地、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县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该校以勤奋进取、严谨求实为校训,坚持教育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制订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和考核奖惩办法,激发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985年以来,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地优秀教师6人。参加省、地举行的优质课比赛,先后有17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有10位学生分获全国或省级学科竞赛奖。为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上千名,其中体育人才40余名。
该校创办以来,根据所处地段偏僻,环境较差的校情,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年年植树、栽花、种草,基本上做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校园有阔叶树、常青树数百株,灌木上千株,鲜花十几种,大小花圃十个,生物园一个。1986年、1987年、1991年,分别被评为省、县绿化先进单位;1996年,被评为地区园林绿化达标单位。
广昌县第二中学
广昌县二中创办于1981年,始为初级中学,1987年增办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2000年,有教学班27个(初中17个,高在10个),学生1780人(初中1171,高中609人);教职工96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中级教师37人,大学本、专科学历的占90%以上。学校占地面积64.6亩,校舍建筑面积6147平方米,学校藏书近6万册。
该校通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激发学生自信自强,勇于上进,发愤努力,立志成材。1990年以来,学生在全国、全省学科竞赛中,有14人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该校注重因材施教,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体育、美术等多种课外活动,每年举行一次运动会,并组织专项运动队,经常有计划地进行锻练,取得良好成绩。1985年,在省中学田径赛中,1人破少年组纪录。1986年,在地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1人获1500米第一名和5000米第二名。1993年,在地区第九届运动会上,获4块金牌,2块银牌。1997年,地区举办《迎香港回归画展》,该校《万人欢腾迎回归》粉彩画获二等奖。90年代来,该校考入大、中专体育、美术专业的学生20余名。
该校教职员工潜心奋斗,勤勉进取,其中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青年教师、优秀辅导员各1人,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地区优秀教师6人;获省、地初、高中优质课竞赛奖15人;获省教具制作三等奖、地区一等奖各1人。在地区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48篇,获地区级论文一等奖3人,地区年会论文奖13人。
该校坚持依法治校,建立校长领导,各处、室、年级组、教学班层层定责管理的法制教育网络,做到师生同步,课内外结合,提高了师生道德修养和守法意识。学校还与法院建立互联关系,请他们以案释法,讲授法律知识,使学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师则以法律为
武器,向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动员流生返校,取得良好效果。该校一直以法制为依据,治理学校周边环境,1997年,被评为地区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地委、行署在该校召开全区依法治校现场会。
黎川县第二中学
黎川县二中创办于1977年,校园占地面积82.4亩,校舍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2000年,有教学班41个(其中高中19个班,初中22个班),在校学生2080人(其中高中870人,初中1210人);教职工143人,其中专任教师125人,高级教师7人,一级教师43人。
该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转化后进生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每学期初,制定思想教育工作计划,做到德育工作每周有安排,每月有小结,促进德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先后有61人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136人被评为地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人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4人被评为地区优秀班主任。
该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按教育规律办事,抓好教学管理、教学研究。1997年以来,学校对常规教学检查实行定标准、定评比等级、定等级名额,促进教师工作态度的转变和教学基本功的提高。教研组活动采取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抓突破口,抓专题研究,教研活动成效同教师业绩考核挂钩的方法。同时,组织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验。语文组,1984年引进南昌二中特级教师潘凤湘的初中语文教改试验成果——“教读法”,1986年引进“三级作文训练体系”的实验教学;英语组,1994年进行“英语单词大容量教学”的专题研究;数学组,1997年进行数学演示试验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组织各学科课外兴趣小组,开展文体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和小发明、小制作,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1983年以来,学生在全国、省、地学科竞赛中获奖十余人次。1997年,在全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100米、200米冠军。
该校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离职进修和在职学习等方法,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1984年以来,先后有50余人参加大专、本科的脱产进修或函授、电大的业余进修。每年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评选“十佳青年教师”,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其中9人在省、地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获奖,20余人在省、地刊物或教学研讨会上发表或交流论文并获奖,3人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
建校二十多年来,共培养高中毕业生3000名,初中毕业生7000名,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535名。1992年,学校被评为县文明单位;1995年,被评为地区文明单位;1996年,被评为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先进单位;1997年,被评为全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金溪县第二中学
金溪县二中创办于1975年,始为初级中学。1978年开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70亩,校舍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2000年,有3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46人;教职工129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25人。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
省优秀班主任1人,县首批中学学科带头人5人。
该校成立了党支部领导下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注意发挥工会的桥梁作用,团委的助手作用,政保处的协调作用,班主任的骨干作用,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学校坚持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每月安排若干专题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庆典活动,采用报告会、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普法教育、国防教育、劳动教育、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学校还实行“奖、减、助、补”扶助特困生制度,使在校特困生无一失学。
该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发展爱好特长,培养创造才能的办学思想,努力建设勤勉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勤教善导、为人师表的教风,勤学多思、尊师守纪的学风。二十多年来,先后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000余人,同时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在教学工作上,认真搞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研究,坚持从起始年级、起始学科和基础学科抓起,逐步达到办学规范化。在教学管理方面,引进竞争激励机制,用学生评教,校行政人员随堂听课、现场评课,不定期抽查教案、作业等方法,结合授课班级的期中、期末成绩,教师出勤状况等因素,全面评估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设立评教组,提倡以老带新,放手让青年教师在公开教学、观摩教学、示范教学、说课等活动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教师中有多人在省、地、县教学竞赛中获奖,许多学生在全国、省、地学科竞赛中获奖。1988年,该校成为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94—1997年,被地区体委评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该校还向体校输送了近20名体育苗子。二十多年来,学校多次被省、地、县评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
东乡县第二中学
东乡县二中创建于1976年,占地面积30亩,校舍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2000年,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余人,教职工187人(含17名离退休教职工)。在岗教师中,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52人,占学校教师40%;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12人,县“拔尖人才”4人,县学科带头人11人。
该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建立了一套适合校情的德育管理制度。通过抓德育,转化后进生,逐步形成团结、务实、拼搏、创新的校风和乐教乐学、善教善学、苦教苦学的教风和学风。学校两次被评为地区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单位,一次被评为全省关心青年工作先进单位。1990年和1995年,两次被评为地区文明单位。
在抓好德育工作的同时,狠抓教学工作,确立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德育、重视体育、美育,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办学思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健全教师业务档案,量化教学管理目标,加大教学研究力度,狠抓教风、学风、考风建设。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连续4年达95%以上,体育达标率97%。学校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1992年至1997年,该校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31人,省级奖41人,地级奖83人;1993年全省首届英语“四会”竞赛,6人参赛,6人获奖,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科技“小发明”竞赛,获省级奖6件,地级奖19件;科技“小论文”竞赛,获国家级奖2篇,省级奖4篇。二十多年来,该校共培养初中毕
业生7126人,高中毕业生3297人,其中考入大中专1154人,小中专402人。
该校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努力造就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教师聘用上,坚持择优录用原则,既争取优秀大学毕业生来校任教,又在全县选拔优秀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加强教学质量评估,并把评估与评模、提干、评职称挂钩,不断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对年轻教师压重担,鼓励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不断提高。学校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在35周岁以下教师中开展评选“十佳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活动;优先给青年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中推举选拔干部。坚持教学与科研同步,1990年以来,全校有100多篇教学和科技论文刊登在报刊上,其中国家级8篇,省级30篇,论著8部。参加省地组织的优质课比赛,获省一等奖1人,地区一、二、三等奖9人;自制教具,获省级奖12件,地区奖20余件。
东乡铜矿子弟学校
东乡铜矿子弟学校前身是东乡钢铁厂枫林矿小学,创建于1962年。1968年,办初中班,更名“五七”学校。1971年,办高中班。1977年,更名为东乡铜矿子弟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4亩,校舍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2000年,有中学生892人(初中534人,12个班;高中358人,8个班),有教职工73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40人。
该校在德育工作中,确立“一组三线”工作体制。“一组”,即党政工团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德育的决策和指挥。“三线”,即以政教处、团总支、年级组、班主任为主,通过管理和开展多种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育人线;以教务处、教研组和科任教师为主,通过学科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教书育人线;以总务处、职工为主,通过后勤服务和环境美化的服务育人线。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唱国歌,抓好监督岗,办好业余团校、广播站,出好墙报,上好班会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法纪教育和创“四无”(无吸烟、无纸屑、无脏话、无污损)校园活动,学校面貌焕然一新。1997年,学校被江西省爱国卫生委员会评为“无烟学校”、文明庭院。
在教学工作中,该校按素质教育要求开设课程,高中增开计算机课。教务处重视教学常规检查,设立教学评估组,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跟踪调查评估,定期召开薄弱学科会诊会,强化薄弱学科建设;经常开展优质课竞赛、公开教学、教案评比等活动。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如语文“五步教学法”、英语“五环节教学法”、数学“青浦教学法”、物理“四导法”、政史地“五步导读教学法”等,使学生乐学、会学。
该校重视开辟第二课堂,成立了铜花艺术团、电子琴班、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游泳队、武术班、宣传报道组等;还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兴趣小组。定期举办文艺会演,铜花艺术团的“喜庆秧歌”、“春天的故事”等节目,分别获江西铜业公司汇报演出和抚州地区少儿艺术节一等奖;田径队参加江西铜业公司中学运动会,多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游泳队代表东乡县参加抚州地区第七届运动会,获金牌8块、银牌7块;男女篮球队在抚州地区篮球比赛中多次夺冠。学生参加全国和省、地学科竞赛,获一、二、三等奖70多人次。
该校多次被评为江西铜业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连年被公司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997年、1998年、1999年,连续三年被江西铜业公司评为先进单位。
红星中学
江西红星企业集团红星中学创办于1959年,原为小学。1968年开办初中。1970年中小学分开,名江西省红星综合垦殖场红星中学。1972年开办高中。1992年改为现名。学校占地150亩,校舍建筑面积4324平方米。2000年,有24个教学班(初中13个,高中11个),学生1407人(初中820人,高中587人);教职工93人,其中高级教师12人,一级教师43人,全国农垦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
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教育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改革德育工作,实行教育目标管理;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依法治校,狠抓校风、管理、校园三大基本建设;改革教育结构,分层次培养合格人才;改革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育科研。自创建以来,先后培养了21届初中毕业生,16届高中毕业生。1977年以来,高中毕业生考入省内外大专院校者近400名。
该校以“团结文明爱校,科学规范教学,勤奋求学成才,改革开拓前进”为校训,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做到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考核直至课外活动各个环节的规范化。1984年,成立各科教研室,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1986-1987年,在初中语文、数学、物理等课程中进行“六课型教学法”试点,在高中进行语文单元教学试点和作文系列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索,体育课进行快速培养田径运动员的试验。自1986年起,每年举行一次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并印发论文选一本。1994年以来,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0余篇。学校两次被评为全省、全国农垦系统普教先进单位。
临川市第四中学
临川市四中创办于1973年,校园占地面积41亩,校舍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藏书2.8万余册。2000年,有学生1870人,共36个教学班;在职教工123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48人,学历达标率100%。
该校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3年至1983年,为普通完中,学校在这十年中艰苦创业,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1983年至1993年,既办基础教育,又办职业教育,1983年开始招收职业高中新生。1984年,学校职高定名为抚州市职业高中,列为地市重点职业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领导管理体制。初中教育质量开始登上新台阶。1991年,在全国“祖冲之杯”数学竞赛中,获全区团体总分第一名;1992年,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获江西赛区团体总分第三名。第三阶段,1993年至2000年。1993年,职高迁走,文昌学校初中部并入,从此,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
该校从师德素质、班级达标、教绩评估等方面入手,引进竞争机制,实行聘任制,推进素质教育。在全市优质课竞赛中,体育、政治、化学均获第一名,1人被评为首届市学科带头人。1985年以来,学校一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多次评为地、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办学效益先进单位。
1973年至1997年,该校共培养初中毕业生7986人,普通高中毕业生2400人,职高毕业生880人,其中服装班向日本输送研修生18人。初中81级学生施志华入选八一举重队,
获亚运会亚军。
该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从严管理,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耐劳的教师队伍。同时,狠抓教育质量,鼓励学术研讨,1990年来,教师中先后有180多人次受到省、地、市级表彰,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在教师辅导下,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国家、省、地、市级奖励128人次。
临川市湖南中学
临川市湖南中学前身为临川县流坊中小学,创办于1958年。1959年,小学部保留,初中部迁至鹏溪村,更名为临川县湖南乡初级中学。1971年增设高中部,更名临川县湖南中学。1996年,更名为临川市湖南中学,为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9亩,另有农场20亩,校舍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藏书1.5万册。2000年,有教学班25个,学生1997人,教职员工110人,其中本科12人,专科40人;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20人。
该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及法制教育,先后有2名教师受省、地表彰,2名同学分别被评为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10名同学被评为地区“三好”学生。
为提高教学质量,该校以端正教育方向,面向全体学生,改进教学方法,精心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办学指导思想,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教案,定期听课评课,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重视教研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性的教学经验交流会。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该校学生制作的农作物剪杆器,参加全省第六届青少年科技讨论会,获一等奖。
崇仁县沙堤中学
崇仁县沙堤中学创办于1969年,时名崇仁县沙堤“五七”中学。1971年增设高中,1973年停办高中。1976年重设高中,1979年高中停办,并更名崇仁县沙堤中学,为初级中学。2000年有教职工62人,学生800余人。
早在1993年秋,该学就率先推行教师聘任制,以增强教师的竞争进取意识。学校制订一系列管理制度,要求教师严于律已,为人师表,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教学上,注重课型多样化,方法灵活多样,作业难易适中,辅导点面并重,关心爱护学生。教师热心教育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潜心探索教育教学方法,踊跃参与公开教学、观摩教学、优质课比赛。不少教师根据自己实践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其中获省数学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1篇,地区一等奖1篇,县一等奖1篇。获全区初中英语优质课比赛一等奖1人;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地区优秀教师2人。
该校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以“文明礼貌、勤奋学习、团结互助、进取创新”为校训,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优秀生再接再厉,帮助后进生不断进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帮教体系,使一批后进生跨人先进行列,得到社会广泛赞誉。1983年,学校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先进单位。1985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文明学校,1987年,被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1993年,被地委、行署评为“十佳学校”,并连续十年被评为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该校自创办以来,培养高中毕业生两届共48人;初中生2400人,初中毕业生考取小中专350人,升入高中就读1300余人,回家务农成为致富能手近40人。
宜黄县第三中学
宜黄县三中创建于1972年,原名宜黄县凤岗学校,1979年改名宜黄县城南中学,2000年改名为宜黄县三中。学校占地22亩,校舍建筑面积6052平方米。2000年,有17个教学班,学生1185名;教职工63人,其中高级教师3名,中级教师18名。
该校制度规范,校园优美,教师素质好,教学质量高。初中毕业率为100%,优秀率、及格率、直升率连续十三年位居全县同类学校榜首。在全县学校目标管理评比中,连续四年位居第一名。教师的教研成果颇丰,有4篇论文发表于省级报刊,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地学术研论会上获奖。2人被评为地区优秀教师。
该校重视发展学生特长,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奖4人,地级奖5人;参加1995年全国“冰心杯”作文比赛,获少年组第一名。在1997年全省体育运动会上,该校学生2人获举重项目4块金牌。
南城县新丰中学
南城县新丰初级中学创办于1957年。1961年,设立高中部,改名南城县新丰中学。1962年,撤消高中部。1970年,与上唐中学合并,更名为南城县上游公社五七中学。1974年,迁回新丰,仍设高中部。1979年,高中部并入上唐中学。1998年,更名为南城县新丰街镇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2亩,校舍面积4005平方米。2000年,有教学班13个,学生660余人;教师54名,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5人。
该校以德立校,以质求存。1963年,被省教育厅定为农村重点初级中学。1983年后,学校大胆创新,努力营造团结、活跃、宽松、向上的育人环境,教学质量稳步上升。1997年,经县教育局综合评估,该校名列全县第四、农村中学第一。
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以严谨治学、求实向上为校训,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各类课程,建立素质教育评估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创办“小芽画室”、“小芽学谱”、“食用菌种培育”等学生活动中心,成立文学社,编印小报。教师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1980年以来,先后有20多人获地、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称号。
1959年以来,该校先后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数以千计人才,他们当中有企业家、劳模、学者、教授和领导干部。
南丰县傅坊中学
南丰县傅坊中学创办于1967年,在原傅坊完小的基础上,由傅坊、石咀、太和、樟坊四个公社的完小和潋注中学合并而成,名为南丰县傅坊公社“五七”中学。1968年更为现名。学校占地面积42亩,校舍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2000年,有教学班15个,学生940余名;教职工40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5人,学历达标率95%。
傅坊中学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办学宗旨。在体育教学上,从农村中学
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集体锻练和“两操”为两翼的山区体育教学新路子。这一经验,70年代曾在全区推广。
80年代,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胆改革劳动课程,将劳动技术课列入课表,并聘请了一批兼职教师。坚持劳动教育与技术学习相结合参加劳动与勤工俭学相结合。1984年起,苦战三年,将一块荒凉的河滩变成了20亩果园、10亩鱼塘。学校还常常将课堂搬到池塘边、果树园,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用。1987年和1990年,该校曾两度被评为全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90年代,该校提出造就一流教师,培育一流人才,创建一流学校的总体目标;确立以德育为重点,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促教学,促使教师由勤奋型向科研型、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思路。全校教工树立四个观念:(一)服务观念,学校的一切工作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二)素质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素质都合格的学生;(三)时代观念,教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四)创优观念,争创名校,争做名师,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育一流人才。教工中,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受省表彰4人次,还有多人受地级表彰。1995年和1997年,学校两次被评为全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该校每学期指导学生读一本好书,做一件好事,写一篇好文章,讲一个好故事,看一部好电影,充分利用党报党刊、广播板报、电影电视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分辨美丑、甄别善恶的能力。同时,坚持教研兴校,大兴教研之风。组织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每学期进行优质课竞赛,开展过关课、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有40篇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校还建立了十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在学生中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学生发明的“客车行李提升装置”获省三等奖,参加全国数学等学科竞赛,有10人次获一、二等奖,其中国家级奖2人次,省级奖3人次。该校历届毕业生中,有206人录取大中专。
黎川德胜中学
黎川德胜中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江西省国营德胜关综合垦殖场职工子弟学校。1966年开办初中,1970年增办高中,成为一所小学至高中一贯制学校。1984年改办职业高中。1989年恢复为普通高中,改原中学部为德胜中学。1997年撤消高中部,成为初级中学。1998年,总场将场内茅店中学、东山中学并入德胜中学,并下设东山分校。该校占地面积30亩,校舍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2000年,有6个初中教学班,学生877余人;在职教师51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12人,大专以上学历者25人。
该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由总场党委办公室直接管理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委派得力干部担任校长。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为核心,以“五爱”教育为主旋律,加强理想、法纪、劳动就业、时事政治、安全环保等教育,认真实施《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对后进生、特殊生(无父母或父母离异者)的帮教措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其中不少人被评为省、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出现一批敬业爱岗的优秀教师,其中8名先后被评为地、省、部级优秀教师,20多名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教书育人的领头雁。
该校重视为发展农垦经济培养人才,1984年开办职业高中时,首开林学专业,内设《森林培育》、《造林》、《林业经营》等六门专业课,毕业学生80余人,全部分配在本场。1986年后,开办《半导体工艺学》、《机械基础》、《陶瓷工艺》等十二种专业课程,学生择优录用,厂内安置。1987年开办工艺美术专业班,设《素描》、《白描》、《烙画工艺》、《美术史》等六门课程,毕业学生经考核择优录用。1989年至1995年,学校继续举办职高,先后设有企业经营管理、文秘、电机维修三种专业,共5期,招生170余人。
学校坚持教学为中心,注重抓基础、育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认真贯彻教育方针,严格遵照部颁教学计划开课,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持对后进生的帮教辅导。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先后进行了“三级作文训练体系”等实验。1997年,又在初中一年级采用中央教科所数学实验教材进行试教,均取得一定成效。
该校把提高教学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1988年至1998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有14人次获全国、省、地级奖,10多名教师获地(包括省农垦系统)以上教学论文奖、优质课奖和教学仪器制作奖。1998年,被黎川县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黎川县洵口中学
黎川县洵口中学原名黎川县茶亭中学,是农村小学“戴帽”初中,创办于1958年。1966年,成为独立建制的初级中学。1975年至1981年,每年招收一个高中班。1996年,为纪念洵口战役,改现名。学校占地面积12.42亩,校舍建筑面积2888平方米。2000年,有13个教学班,40名教职工,550多名学生。
该校坚持从严治教,求真务实,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德育工作制度》、《学生管理条例》、《“十佳教师”评选制度》、《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教学常规》、《文明班级竞赛条例》、《文明寝室评比条例》及后勤管理、校园管理制度等,层层定责,人人定岗,个个有职,全员参与,把责、权、利捆在一起,将学校每个成员推向主人翁的位置,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1993年,在全县率先实行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
该校重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的校风,爱生、严谨、争先的教风,尊师、守纪、勤奋、争先的学风。落实教学常规,加强教学研究,开展“争做十佳教师”活动,先后有2人受国家教委表彰,3人受地区表彰。
该校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教育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教育,积极开展学科竞赛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先后有2人被评为省“三好学生”,2人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干部,5人被评为地区“三好学生”,4人被评为地区优秀学生干部。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2人次,省级奖5人次,地区级奖15人次。先后有三个班级被评为地区先进集体。
该校先后被评为县文明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校园管理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1996年,被评为地区“十佳学校”。
私立应钦中学
私立应钦中学创办于1941年,校址在金溪县浒湾镇黄坊村。时何应钦任国民政府中央参
谋长兼军政部长、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祖籍又是金溪,乡人遂以何应钦名义,创办此校。全校师生1000多人,大多在校住宿,是当年抚州地区颇负盛名的一所私立中学。
该校校长曾仲鲁,江西省金溪人,曾于1939年创办金溪县立初级中学。当时按国民政府规定,金溪是小县,只能提供初中办学经费,不能办高中。因此,曾氏萌发创办私立高中的想法。经同乡学友龚学遂(曾在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手下任西南运输处主任)出面,征得何应钦本人同意,于1941年秋,创办私立应钦中学。同时议定,凡佩带私立应钦中学校徽的师生,可以免役、免交壮丁税,并由何应钦写下“崇德广业”四个大字,刻匾悬挂在大礼堂(校本部车氏大祠堂)大门正上方。
创办之初,该校以金溪县立初级中学为基础,一套人马,两块校牌。1943年,县立初级中学迂回县城,遂成为一所独立建制的学校。该校实行“三三”制。班级设制情况为:1939年秋,3个班(镭、锭、镁),学生150余人,教师10人;1940年春,增加1个班(锌),1940年秋,增加3个班(杞、梓、楠);1941年秋,增加4个班(江、淮、河、汉)。到1944年,高中6个班,学生175人,初中6个班,学生226人,教员32人;同年秋,又招收海、耀、辉、焜、灿等班,教职工60余人;为方便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该校还附设了一所完全小学,名蔚霞小学。
选用名师,是该校聘请教师之原则,该校聘请的教导主任、训育主任、事务主任,在当地均有较高知名度;教师年富力强,多出自名牌大学,并有一定的学术成就;老教师多是有较高声誉的知名学者,有的参加过范氏高等代数翻译工作,有的被誉为全国十大农学泰斗,教坛一时人才济济。
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该校突出“严谨”二字。学校每年春秋两季招生,分春季班、秋季班,班分若干组,组以字为代号。招生原则,宽进严出,不受年龄限制,求学容易毕业难,所以得到毕业证的学生,大都上了大学,出了不少人才。非毕业班期终考试,国文、英语、数学三科中,两科不及格者,准于下学期开学前补考,补考不及格者,留级;三科都不及格者,成绩单上明令留级。学生中有触犯校规者,轻的斥令退学,重者开除学籍;学生有品行不端者,轻的记小过或大过,重的公开体罚。
该校不但注重德行教育,智力开发,同时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课后,有国术教师传授武功;有业余剧团,演唱京戏。学校成立“郁月剧社”,请人来校操琴任教,师生同台排练,假期对外公演,所得收入,作奖学金之用,既活跃了文化生活,又陶冶了师生情操。在各级运动会上,该校学生也迭获好名次。
学校管理,最高决策层是校董事会,授命校长全权负责。办学经费,一靠学生交纳学杂费,二靠校董事会筹措。1942年,日军窜扰浒湾,学校遭到严重破坏,损失惨重。校长曾仲鲁前往湖南长沙,向金溪同乡开明士绅开展募捐活动,仅半个月时间,筹集捐款10余万元,其中富商张正财、郑边荪还捐献了他们在金溪家乡的全部田产各500余亩(年可收稻谷数万斤),使学校恢复生机。金溪及邻近各县学生慕名云集,教师纷纷前来应聘,学校所在地黄坊村变成了风弥一时的应钦学村。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适应当时办学需要,应钦中学将高中部迁到抚州市南门花家,初中部留下一部分在浒湾镇设分校。
1949年5月,金溪解放,应钦中学改名私立浒湾中学;翌年,并入金溪县初级中学。曾仲鲁校长将学校全部财产无偿献给人民政府,受到人民政府嘉奖。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