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学校例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255
颗粒名称:
学校例介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15
摘要:
学校例介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临川市实验小学
临川市实验小学坐落在临川市文昌桥区具庆巷36号,为宋代文学家曾巩所建兴鲁书院旧址。其前身为创办于1914年的江西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是全省最早创办的师范附小之一。1927年,更名江西省立第八中学实验小学。1933年,奉省教育厅令单独设校,命名为江西省立临川中心小学,为当时省立四所中心小学之一。时全校有12个教学班,学生500余人,教职工19人。1946年2月,改名江西省立临川实验小学;同年7月,划归县办,易名临川县立实验小学,时有16个教学班,学生900人,教职工42人。1949年,抚州解放,该校易名江西省临川实验小学,成为江西省临川师范开展实习与实验教学的基地。学校隶属抚州专署文教科领导。1957年秋,专署研究决定,该校分为两校:一为抚州师范附属小学,专署文教科领导;一为抚州市第六小学,受抚州市文教局领导。1960年,抚州师范附属小学改名抚州实验小学。1966年,改名抚州市工农兵小学。1978年,改名抚州市实验小学。1995年开始,改用今名——临川市实验小学。2000年,全校有38个教学班,学生1962余人,教职工97人。校园占地面积10476平方米,建筑面积8188平方米。拥有能容纳2000多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五层教学大楼一栋,配有电化教室、仪器室、实验室、阅览室、手工、音乐、书画、舞蹈室等专用教室。
该校自创办以来,一直是省、地重点学校,肩负实验教学与示范教学双重任务。1933年,曾在两个班分别开展“设计教学”与“道尔顿制”教学实验,前后坚持六年。解放后,教学改革实验重新显示活力,特别是80年代之后,教改实验,形成系列。其中进行的教材改革实验,语文有辽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和中央教科所集中识字教材的实验,数学有北京景山学校与中央教科所教材(实验本)实验;教法改革实验,语文有“导学法”的探索,数学有“基础训练——读书自学——重点讲解——练习小结”的四环节“读书自学指导法”实验。各项实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加强“双基”、发展智能为中心,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学习。其中1980年开始的“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以“黑山”试验课本为教材),1985年经省有关部门组织验收,总平均成绩为89.7分,作文平均成绩为92分,所学生字巩固率达99.8%,听录音记录生字平均成绩94.6分,获得验收组同志好评。这一时期,有3名教师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90年代,该校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为目标,进行整体德育实验。学校重视教职工集体的楷模作用,把培养良好的师德风范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校园内创造育人的最佳环境。同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活动,促进团结、文明、勤奋、向上校风的形成。1993年,有4名学生被评为全国好少年,其中1人被评为全省“十佳”少先队员。1995年,该校大队部被江西省少工委评为少先队优秀阵地化单位,并被国家少工委评为“雏鹰大队”。1997年和1998年,学校先后被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教育委员会评为德育示范学校。
长期以来,该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取得显著成绩。1986年,被评为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同年,在抚州地区小学电教成果评比中,名列榜首。1990年,获抚州市中小学艺术节小学组团体冠军。1994年,获江西省中小学合唱节小学组三等奖。1997年,获抚州地区第五届中小学艺术节二等奖;同年,获江西省第五届少儿艺术节一等奖。从1995年以来,连续三年在全市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名列第一,被临川市教委评为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办学效益先进单位。
临川市第一小学
临川市第一小学坐落在临川市上顿渡区桥东路,其前身是1918年由龙津乡学改办的龙津新学。1933年,改名临川县第六区示范小学,时有6个教学班,200余学生,近20名教师。1949年临川解放,该校合并私立培基小学,更名为上顿渡小学。全校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为县城附近6个乡镇中唯一的一所完全小学。
1952年,由于入学儿童大量增加,该校在韩樟桥开办二部,并新建二层教学楼1栋,学校面积扩大到10600平方米。1956年,被定为江西省重点学校。1961年,易名上顿渡区中心小学。翌年,附设镇办小学1所,有6个教学班,学生300人,教职工10人,其中民办教师7人。
1968年,大部分教师下放农村,校址因县中搬入而改迁,校名易为上顿渡镇公社管区“五七”小学。1972年,学生有所增加,又开办二部。1974年,校址迂回原地。1978年9月,本部改为上顿渡第一小学,二部改为上顿渡第二小学。一小被定为地、县重点小学,新建三层教学楼1栋,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添置了电视机、幻灯机、录音机、电唱机、照相机、风琴等器材和语文、数学、地理、自然等课程使用的教具、仪器。1995年,因抚州市与临川县合并,易名为临川市第一小学。
据2000年统计,学校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有教学大楼2栋,实验办公大楼1栋,教师宿舍楼2栋,配有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以及体育和电教设备。全校有32个教学班(其中附设学前班3个),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0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2人,一级教师56人,大专以上学历者12人,中师学历(含高中)89人。有2名教师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
学校以勤奋、文明、团结、进取为校训,坚持“一育,二改,三提高”(坚持教书育人;改善育人环境,改革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办学整体效益)的办学思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德育工作网络,加强了校外德育基地建设(与市消防中队建立文明共建单位,与龙溪中心小学建立“手拉手”学校)。聘请离休干部为校外辅导员。成立了家长学校,建立了与家长联系制度(设立联系卡,每月联系一次,以便家长了解子女在校情况,教师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学校实施日常行为规范层次训练,把德育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引导教师向一专多能型发展,实现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协调发展,达到全
方位、多层次教书育人的目标。1989年至1999年,先后被评为全省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抚州地区先进党支部,地、市教育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小雏鹰中队。
学校先后进行了语文“五问自读教学法”、数学“读书指导法”和“四步思维训练”等教学实验。在地区教育局组织的县(市)城镇小学五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中,成绩名列前茅。教师通过实验探索,积极撰写论文,先后有20篇论文在省、地及全国报刊发表交流,有6篇论文获全国性一、二、三等奖,38篇论文获省、地、市一、二、三等奖。1人获全国社会录像课二等奖,5人次获省语、数、自然、社会等优质课一、二、三等奖,8人次获地区优质课奖,10人次获市优质课奖。在全国和省、地、市作文竞赛中,有46篇学生习作获奖,其中3篇分别选入《小学生作文精选》、《获奖作文选》、《作文之路》等书中。
该校注重素质教育,坚持课内打基础,课外练特长,先后成立写作、数学、文艺、体育、书法、美术、舞蹈、科技、鼓号队等活动小组。在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18人次;在1991年全国中小学生“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中,获二等奖1个,获奖学生被选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少年夏令营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在1999年“爱护地球”环卫知识征文竞赛中,获省一等奖,全国优秀奖1人。文体活动迭获奖项。1982年,在全国市县小学足球比赛中名列第一;1986年,在省“长江杯”田径选拔赛中获第一名。
临川市第三小学
临川市第三小学位于临川市文昌桥头西侧抚州府儒学旧址。其前身为临川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创办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校址设于城内兴鲁坊汝阳书院旧址。1914年至1946年,先后改名临川县立第一小学、临汝小学、临川县第一区中心小学、羊城镇中心国民学校、临川县第一示范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抚州解放后,改名临川市第二完全小学。1950年、1953年,先后改名为江西省临川实验小学二部,江西省临川师范附属小学二部,抚州镇第三小学,校址设于城内泰山背。1970年,迁入现址。1986年,增办初中部,定为全市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试点学校,并改名抚州市文昌学校。1993年8月,撤销初中部,改名抚州市第三小学。1995年县市合并,改名临川市第三小学。
2000年,全校有34个班,学生1970人;教职工129人(含退休教师40人)。在职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68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40人。学校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有教学大楼4栋,教工宿舍楼4栋,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基本实现了“软硬件配套”。
该校长期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五爱”教育,曾被评为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学赖宁先进集体、全国红领巾助残活动先进集体、全省少先队优秀阵地化学校。1987年以来,多次被评为省、地区文明单位。
该校努力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先后开设有14个实验班,进行了语文“五问自读教学法”,数学“四步思维训练”、“景山数学教材”、北师大“五四”学制教材,思品“五步联实教学法”等教学实验。教师们积极总结经验,撰写论文,1989年以来,先后有140余篇论文在全国、省、地、市报刊发表交流,60余篇论文获省、地市一、二、三等奖,50人次获地、市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学生在全国、省、地、市各类竞赛中分获满分奖,一、二、三等奖共计321人次。同时,学校建立了写作、数学、文艺、体育、科技、书法、美术、舞蹈、微机、鼓号队等20多个兴趣小组,有10人次获全国“双龙杯”书画大赛金、银、铜牌奖,《飞行一昨天和明天》获1993年国际少儿航空绘画全
国赛三等奖,并为广东省舞蹈学校、省文艺学校、地区文艺学校输送了8名人才。1995年至1999年,该校连续被评为市办学效益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
临川市第十小学
临川市第十小学1966年创建于临川市文昌桥区南门山——石人石马处(今石马巷),时名抚州市十小,建有4幢平房,12间教室,1间食堂,总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学生200人,教职工8人。1968年,与抚州市三中合并,改名抚州市育红学校。1969年底,育红学校撤消,十小、三中各复旧名。这一年,十小有学生500人,教职工10人。以后,学生逐年增加,到1976年,全校有学生1300人,教职工50人,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发展很快,1977年至1997年,毕业生累计7500余人,平均每年370余人;校舍建筑投资192.2万元,建筑面积7287平方米。全校教师增加到102人,其中获中学高级教师职称1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61人。校内有水泥篮球场、排球场、彩瓷贴片花圃;配有图书资料、电视机、幻灯机、录音机、风琴、鼓号及种类齐全的其他文体用品。
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同党、政、工、团、队的各项活动联系起来,同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同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联系起来,营造浓郁的德育气氛。学校长年坚持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主题队会活动,学雷锋、创三好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风景名胜、名人纪念馆;积极开展唱革命歌曲,看革命影片,读红色书刊,讲革命故事的活动。1986年,特聘解放军总参谋部离休干部、全国优秀校外辅导员王遐方为校外辅导员,他先后几次千里迢迢来到学校,给师生作报告,带领“争光小队”的孩子们做好事,深受广大师生的尊敬。为帮助学校搞好德育工作,王遐方还请全国著名教育家孙敬修为学生们题词,请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徐洪刚、雷锋生前所在班第十八任班长赵宏光给师生们签名、写信,使德育工作生动活泼。学校少先队大队1987年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1995年被评为全省优秀阵地化大队。1983年、1985年和1991年,学校先后被评为抚州市文明单位;1997年,被评为临川市文明单位。
自80年代开始,学校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大事来抓,坚持“三个质量”紧抓不放松;向教学过程要质量,认真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扎扎实实在提高教学效率上作文章;向“愉快教育”要质量,教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教学大纲为终极目标,坚持“愉快教学”实验探索;向课外延伸教育要质量,经常举行学科竞赛活动,如语文基础知识竞赛、写字比赛、看图作文和命题作文竞赛等,数学速算、智力竞赛等,还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合唱队、鼓号队、运动队及书画、小制作等兴趣小组,定时间、定人员、定场地开展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1986年至1997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获地区以上奖100多人次,其中数十人次获全国、省级竞赛奖。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该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包括“集中识字”实验、学法指导实验、电化教学实验等,语文教师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围绕变“苦学”为“乐学”,组织一至五年级的研讨课;数学教师围绕“优质、高效、低耗”,开展新授课的探索,注重抓好教学环节上的三个突出,即备课突出一个“精”字,学法突出一个“活”字,作业突出一个“少”字。90年代以来,学生各科学习成绩合格率达98%以上,并培养出一大批特长生。教师中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受市以上各级各类表彰奖励的教职工200余人次,其中2人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10余人次被评为全省先进个人。学校受到各级各类表彰50余次,1996年,被评为临川市办学效益先进单位。
崇仁县实验小学
崇仁县实验小学坐落在县城中山路北段,创办于1959年,原为崇仁师范附属小学。1961年8月,崇仁师范停办,改名为崇仁县相山小学。1967年,更名为崇仁县红旗镇红旗小学。1974年,复称为崇仁县巴山镇相山小学。1982年冬,易名为崇仁县巴山镇第一小学。1991年8月,更名为崇仁县第一小学。1992年7月,定名为崇仁县实验小学,为全县示范性重点小学。
2000年,全校有学生2326人,开设33个教学班。教师116名,其中专任教师88名,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6人,获大专以上学历教师26人,学历达标率100%。
该校占地59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7700平方米,生均3.6平方米,按城市一类学校标准配齐、配足了音、体、美教学器材,并设有实验室、电化教室、仪器室、藏书室、图书阅览室等,生均占有图书10.2册。
从1992年开始,该校围绕培养跨世纪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以实践活动为途径,以培养少年儿童的生存意识和实践技能为基本内容,广泛实施“创五星雏鹰行动”划。1995年,该校少先队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全国雏鹰大队。
该校先后进行了“汉语拼音一周教学法”、“集中识字一大量阅读一分步习作”、“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修改”、“语文迁移法”、“数学六步教学”等教改实验,并在全国、省、地有关刊物和研讨会上发表文章60余篇。毕业生经成绩考核,优秀率达46%;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有62人次获国家级奖励,132人次获省级奖励。
该校注重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并聘请一些知名人士为指导教师,先后举办电子琴、二胡、口琴、竖笛、科技、舞蹈、合唱、生物百项、计算机、数学奥林匹克、作文、美术、书法等兴趣小组。学生参加全省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获一等奖1名;五年级学生参加全国首届中小学生昆虫知识考察竞赛,获二等奖1个。
宜黄县实验小学
宜黄县实验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时为官办高等小学,校址在考棚处(今县人民政府后院),开设4个班,有学生120余人,教员8人。民国成立后,曾先后改名县立凤冈高等小学、县立第一小学、第一区中心小学、凤冈镇中心小学、凤冈镇国民小学,其校址则迁入城西黄子宁公祠堂(设一至三年级)和黄子安公祠(设四至六年级,均为复式班)。两部之间为长约60米、宽约30米的小操场,200余名师生课余活动大都在此。
新中国成立后,该校改名为宜黄县凤冈中心小学,规模有所扩大,分为四部:邹家山新校舍为本部,设一至三年级;黄子安公祠设四年级两个班;欧阳家祠堂设五年级;吴家村公祠设六年级。全校学生500余名,教职工20余人。1959年,被定为省重点小学,之后改名宜黄县城关小学,“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改名宜黄县红旗小学。1970年,贯彻落实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工人进驻该校,将学校分为县建筑公司“五七”小学和县印刷厂“五七”小学。“文化大革命”后期合并,改名为凤冈镇“五七”小学。1979年,易名凤冈镇中心小学。1991年,定名为宜黄县实验小学。该校设有电教室、图书室、报刊阅览室、舞蹈练功室、展览室;另有校办工厂,经营印刷、食品业务,也是学生勤工俭学、劳动实习的基地。2000年,校园占地面积1318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720平方米;全校有教学班44个,学生2048人,教职工109余人,其中高级教师
39人,大学本科肄业4人,专科13人。
新中国成立后,该校经常开展观摩教学和公开教学活动。1953年,引进前苏联普希金“红领巾”教学法,后又引进凯洛夫教学法。60年代初,该校率先进行六年制改五年制实验,并相应进行“知识合并归类,缩短教时”的教学改革。80年代,引进“六因素”最优教学法,并试办语文“集中识字”班。90年代,开展的教学实验主要有语文“三速”教学法、作文五步教学法、五问自读法,数学尝试法、读书指导法等。为发展学生个性,还开办了乐器、舞蹈、体育、书法、美术等培训班。学生在省、地语、数学科竞赛活动中,曾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次,第二名2次,优胜奖1次。
长期以来,该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德育工作队伍,制定德育工作制度,开辟德育活动基地,办有“爱国主义教育室”,设立家庭联系卡、后进学生进步记录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教育网络。80年代以来,该校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次,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班主任5人次,全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辅导员11人次。
1988年和1989年,该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和省、地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93年、1994年,连续被评为全区“十佳学校”,并被评为省、地电教先进单位。1997年,被评为地区文明单位。1999年,被评为全区科技教育工作和科技活动先进学校。200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电影课实验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乐安县实验小学
乐安县实验小学坐落在县城中心繁华的长征中路南侧,敖河之畔。其前身为“敖溪书院”,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乐安县立高等小学堂,以后更名为敖溪小学。解放后,先后更名为乐安县第一完全小学、敖溪完全小学、敖溪中心小学、乐安县城关镇小学、敖溪“五七”小学、敖溪完小、城关一小。1985年8月,定名为乐安县实验小学。
该校绿树掩映,飞檐走榭,环境幽雅。学校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按一类学校配齐、配足了音、体、美器材;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仪器室;有藏书丰富的阅览室;有舒适宽敞的会议室和教师办公室。2000年,全校有教学班35个,学生2037人,教职工93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该校开辟广泛的德育工作途径,将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寓于新颖、有趣、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1985年,该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快乐中队,并出席了全省经验交流大会。1981年,该校教师制作的教具《天体测量仪》获省教具制作一等奖,并送往北京参展;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
该校坚持“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特长育人才”的办学思想,重点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成立文艺、书法、田径、武术、科技等十几个兴趣小组,制定《兴趣小组活动细则》、《兴趣小组指导教师职责》,活动时间纳入课表,做到组织、计划、时间、导师、内容、场地、制度落实。通过活动,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71人次获地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近20篇习作在《小星星》《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等省级刊物上发表。
该校在全县小学教育中,担负着实验性、示范性的重任,为此引进和推行了一系列教改实验,如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北京景山学校“语文愉快教学”实验,数学“读书指导法”
实验等;同时,向全县兄弟学校全方位开放,进行公开教学、观摩教学,从而推动了全县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南城县实验小学
南城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36年,原为江西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50年,与私立启迪小学合并,改名为南城县第三完全小学。1957年,改名为南城县建国路小学;1962年,迁入明益王府旧址,即现址南城县建昌镇建国路62号。1981年,改名南城县实验小学。2000年,全校占地面积12558平方米,建筑面积6280平方米;有38个教学班,2089名学生。107名教职工,其中获中学高级教师职称1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41人;大专学历22人,中师学历65人。
该校在校园建设方面坚持长远规划、逐年实施、建管并重的原则。自1979年以来,校园面貌逐年朝着规划的目标变化,花园区、教学区、居住区错落有致,喷泉假山连为一体,红墙绿瓦交相辉映。1991年,被评为南城县花园式单位。1987年,兴建了电教大楼,有电教室、软件室、硬件室、演播室等专用房,电教器材装配齐全,微机房有13台486型计算机供师生使用。地面卫星接收装置可及时收看中央的卫星教育节目。1997年落成的五层逸夫教学楼,可容纳四个年级24个班学生上课。自然仪器室、自然实验室均按部颁(小学一类)标准装配齐全。图书室藏书近两万册,另有几十种书报杂志、两个学生阅览室。各种管理制度相应建立,严格执行,使校舍及教学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充分发挥效用。
该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宗旨,大力开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系列活动,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格局,有1人被评为全国少儿先进工作者,2人被评为省优秀辅导员,1人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3人被评为省优秀教师,8人被评为地区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在学生当中,广泛开展“五爱”教育,以及少先队的“创五星雏鹰行动”、“手拉手”活动,让同学们自己教育自己,从小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986年,该校四(3)班被评为江西省优秀班级;1989年,该校少先队大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和江西省优秀阵地化大队;1990年,该校五(4)中队被评为全国红旗中队;1993年,该校少先队大队被评为全国雏鹰大队,并有3名少先队员被评为全国好儿童。
该校坚持教学为主,广泛开展教学实验。1985年,该校成为省电教馆重点联系的学校;1987年,被定为江西省电教实验学校,历经单科实验、多学科实验、整体实验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等实验阶段,取得丰硕电教成果,连续六届被评为省电教先进学校;1997年,被定为江西省电教示范学校。同时,该校坚持进行中央教科所编写的“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小学语文教材实验和北师大、景山学校合编的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并分别于1991年、1992年评为全国教改先进单位。此外,该校小学语文“四环节六步迁移单元教学法”实验、小学数学“六步系列训练教学法”实验、省编小学语文“集中识字”教学实验,小学数学“三算结合”教材实验以及“过程式教学结构”教法实验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该校组织的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曾连续三年获地区青科辅活动小学组总分第一名。计算机小组的学员曾连续九年获地区一等奖,连续三年获省一等奖。1991年,有三项科技小论文和昆虫标本制作分别获全国奖励,该校少先队员作为江西省小学生代表,参加全国昆虫考察论文答辩,获二等奖。1993年,该校获国家教委、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教育星火杯。该校足球队多年获地区基层校第一名,1979年获全省比赛第三名,1989年又获省“苗苗杯”赛第三名。
同年,该校被评为江西省体育卫生先进单位。
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该校还坚持对一部分智力超常的学生实行超常教育,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跳级学习。自1982年以来,该校毕业生经过中学培养,先后有20人以优异成绩被中国科大、清华、北大、武大、上海交大、北师大等重点院校录取为少年大学生。
1992年,该校被评为地区文明单位;1993年、1994年,被评为地区“十佳学校”。
南城县盱江小学
盱江小学是南城县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其前身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凤岗书院改建的官立高等小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后,易名南城县公立高等小学校。1915年,与私立新民高等小学、匡德女校合并,易名为南城县立高等小学校。1926年,易名南城县立第一小学。1931年,改称南城县一区盱江镇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南城解放,更名为南城县第一完全小学。1952年,因校址处于胜利路而定名为胜利路小学。1962年,学校门口开辟盱江大道,因易名盱江小学。该校校址原为清代府试考棚,故又有考棚小学的别名。
盱江小学原校址考棚占地面积百余亩,包括现校址、县物资局、工艺美术厂、新华书店,以及周围的职工宿舍在内。该校50年代就是县重点小学,60年代列为全省24所重点小学之一,是南城县第一所试行五年一贯制的学校。1959年,校长应邀出席了全省文教群英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受到冲击,校舍被占。1969年,该校一分为三,一部分搬到二府巷“大夫第”,一部分搬到职工干校,留下校本部又一分为二,一半校舍留给学校,一半校舍划给县物资局。1970年,重又合并,划归城关公社(现建昌镇)管辖。80年代以后,改由县教育局和建昌镇双重领导。现校团面积为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一栋四层教学大楼耸立在学校北面中央,南面和西面是两栋相连接的三层教学大楼。楼内除教室、办公室外,还设有微机室、电化教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2000年,全校有39个班,在校学生2014余人;教职工120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7人,具有大专学历教师26人,地区学科带头人1人,县镇学科带头人7人。
1978年后,该校提出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大胆进行改革。1980年,率先在全县试行教师岗位责任制。1984年,又通过教代会试行校长民主选举制。该校以管理为手段,以评估为动力,倡导讲事业,讲正气,讲学习,讲奉献,建立各科室、各工种人员的管理评估体系,促进教师敬业爱岗,为人师表。1999年,实行教师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机制,评估与聘请挂钩,并在校内试行低职高聘,充分调动了全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该校注意发挥学校一教导处一教研组一备课组四级教研网的作用,并把工作重心放在备课组,利用集体备课,深入钻研教材,群策群力,上好每学期的公开课、示范课、交流课,把上课一说课一评课制度化,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该校对教师提出如下要求:1、以教方法培养能力为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不但研究教师如何教,更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开展了多种教材实验,如语文“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实验,北师大数学教材实验,北京景山学校的教材实验,还有“五步自读法”、“情境教学法”、“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六步系列训练法”等实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1998年,成立教育科学研究室,创办《盱林》校刊,加大教研力度,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轨。80年代以来,该
校教师论文在全国和省、地报刊上发表及教育学术会上获奖者120多人次;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省优秀辅导员2人,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班主任、教师、辅导员12人,获全国读书活动辅导优秀奖3人。
该校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注意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培养。1986年,地区举办计算机竞赛,6名参赛学生全部获奖,团体总分名列全区第一。1987年和1988年,在全区小学生智力竞赛中均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989年,参加全国首届当代小学生作文比赛,获一等奖;同年获全区韵律体操比赛一等奖。1989年以来学生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先后有6人获全国一等奖,10人获全国二、三等奖,21人获省一、二、三等奖;学生小发明获全省一等奖。
1989年,该校被评为全国小星火杯先进集体;1990年,被评为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1999年,被评为抚州地区文明单位。
南丰县实验小学
南丰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50年,开始只设高小部,故称县立高级小学。1952年增设初小部,称县立完全小学。1958年,根据所在路段改称解放路小学。1980年,城关镇初级中学并入,改称解放路学校。1981年,初中部搬迁另建,始定名为南丰县实验小学。
校址原系孔庙,地处盱江西路河梁门,背托盱江,与曾文定公祠、曾巩读书岩隔江相望。占地面积10528平方米,建筑面积9047平方米。教学大楼和教师宿舍各3幢,综合楼1幢,备有电化教室、实验室、图书室。2000年,全校有41个教学班,学生2467人;教职员工99人,其中获小学高级教师职称37人。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室下辖教导处、政治处和总务处。另立家长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防小组。教育工会、团支部、妇委会、少先队大队部、离退休教师协会等群众团体一应俱全。学科教研组设在年级。语文、数学及艺术三个学科成立了中心教研组,隶属教导处。
学校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系列教育,学雷锋的活动常年不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助人为乐蔚成风气。1990年,为亚运会募捐1140元;1991年,向重灾区湖北省英山县实验小学捐款1475元;1995年,为煤气罐爆炸严重灼伤的南丰县水南村村民汤国亮一家捐款3948元;1996年,为本校淋巴肿瘤患者李帅同学捐款3610元;1997年,为本校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龚志刚同学捐款4100元。该校少先队1986年被评为全省创三优先进集体,1988年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学校于1980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嘉奖。1994年被评为全区“十佳学校”,1996年和1999年,先后被评为全区文明单位。
该校注意发挥实验性和示范性作用。1980年以来,在语文教学方面,进行了“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注音识字,提前阅读”和“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等实验;在数学教学方面,进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和“北京景山学校教材”的实验。1992年,被省教研室评为教材教法试验先进单位。
针对学生负担过重、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1991年,该校制定了《推广愉快教学实施方案》,1997年,又推出《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着手进行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在成长发展中得到愉快,在愉快中得到成长发展”。学校先后组织了音乐、田径、乒乓球、腰鼓、鼓号、舞蹈、书法、美术、摄影、微机、围棋、制作等多种门类的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发明的“防溅雨鞋”,获全省科技小发明三等奖、全区一等奖;“自动注水拖把”获全区科技小发明一等奖。学生的小论文《灯光诱虫喂养甲鱼》获全省科
学小论文三等奖、全区一等奖,并被《中国少年报》刊用。在1988年全省“做振兴江西小星星”活动中,该校共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1999年,被评为全区科技小论文先进集体。
该校十分重视体育工作,并取得良好成绩。1988年,被省教委、省体委定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87年、1990年,被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评为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参加全省一、二、三届“苗苗杯”乒乓球公开赛,分别获女子单打第一、第二,男子单打第三、第四和第六名。1991年,男队获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选拔赛团体第三名。1998年,获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女子团体第四名。
在教材和教法改革实践中,该校教师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先后有11篇论文在《江西教育》、《江西教学参考》等刊物上发表,获地级以上奖励的论文计21篇,先后有44名教师被评为全国、省、地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其中受国家表彰的3人。
广昌县实验小学
广昌县实验小学的前身是1934年在城关百树里黄家屋创办的中山民众学校,当时只设初小3个班,学生百余人。翌年,学校移交地方接管,迁至太平岗几所祠堂内,改称广昌县立中心小学,增设高小班,有学生262人。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祠堂被征为军用仓库,学校迁至后塘谢家屋几所厅堂内,更名广昌县立中心国民学校。1939年,学校迁至城内义成公祠,更名广昌县城厢中心国民学校。1943年,在原址兴建四个教室,教学条件稍有改善,并附设幼稚班1个。1947年,易名为广昌县平西镇中心国民小学。1949年广昌解放,更名为广昌县立第一区完全小学,因学生较少,与广昌县初级中学合并,统一管理。翌年,中小学分开,改称广昌县城关镇完全小学。1951年,天主教会创办的私立复兴小学并入该校,校名改为广昌县城关复兴联合小学。1952年,复称广昌县城关镇完全小学。1958年“大跃进”时,学校发展到20个班,学生870余人,并在吴家岭分设二部。1963年,增加到23个班,学生1000余人,因规模过大,不便管理,遂分出一部分改为广昌县城关镇第二小学。校本部迁至盱江镇胜利街88号,校名为广昌县城关镇第一小学,并被列为广昌县重点小学。1967年,一、二小联合,学校更名广昌县东方红小学。翌年,一、二小分开,学校仍名广昌县城关镇第一小学。1983年,更名广昌县盱江镇第一小学,1987年,学校改为县教育局直属单位,并易名广昌县实验小学。到2000年,有27个教学班,学生1600余名,教职工70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2人,全校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有教学楼3幢,实验室1间,微机14台,投影机10台,音响设备1套,图书室有藏书11000册。
作为全县重点学校,该校一直担负着多学科教学改革实验任务和对外开放交流任务,每年都为全县各乡镇教师开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1986年的抚州地区电化教学经验交流会、1991年的抚州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和1992年的地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决赛,均在该校举行。1990年至1997年,在省、地、县举行的思想品德优质课竞赛中,获省一等奖、三等奖各1次,获地区一等奖2次、三等奖2次,县一等奖2次。1987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1993年,被团中央评为红旗大队;1994年,被团省委评为全省优秀阵地化大队;1995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雏鹰大队。有三名教师先后被评为省模范班主任、省优秀大队辅导员。1980年至1994年,该校先后进行了小语“集中识字”(采用景山学校和辽宁黑山小学编写的教材)、“能力训练”(采用江西资溪编写的教材)等实验。1995年后,又承接国家教
委批准立项的省九五重点课题“小学生学习困难原因鉴别与对策”研究,进行了“班内分组教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奖励机制的引进”等多个子课题研究,有多篇教学实验论文获地级以上奖励。在电化教学方面,1979年即成立电教组,配备专职电教员,根据教学需要,自制灯片,在电教材料的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该校编制的灯片《司马光》获1983年全国语文电教教材一等奖,并于1988年由省电教馆选送中央电教馆,在1989年上海全国电教成果评比中又获进步奖。在1984至1986年全省小学语文电教单科专题实验中,有9套灯片分获省一、二、三等奖,并选入省出版发行的《五年制小学语文教学灯片》一书。1984年自制灯片“数学七、八册思考题”18套,其中6套被省选送中央电教馆收藏。
该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1990年至1998年,先后有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4人在省竞赛中获奖,3人在地区优质课竞赛中获奖,2人被评为地区学科带头人,4人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1990年至1997年,该校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竞赛,获国家级奖5次,省级奖6次,地级奖22次,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13篇。
该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按《课程计划》开齐各科课程的同时,还开设了舞蹈、声乐、武术、电子琴、二胡、笛子、演讲、科技、数学、写作、绘画、书法等十几个兴趣小组。1986年,学生黄新撰写的科技小论文《我发现了反射光的作用》获全国征文比赛二等奖,复旦大学老校长苏步青教授为其题词“为学须倾毕生力,铺基当在少年时”,予以鼓励。1990年至1997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比赛,获国家奖30人次,省级奖9人次,地级奖79人次。
1993年和1994年,该校连续两年被地区行署评为文明单位,1995年,被评为全区“十佳学校”。
金溪县实验小学
金溪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83年,校址在秀谷镇秀谷大道36号,初名金溪县秀谷镇第三小学,有6个班,300名学生,9名教师。1984年更名为金溪县实验小学。至2000年,学校有28个教学班,1660名学生,82名教职工。教师中有小学高级教师30人,县学科带头人4名,31名教师具有大专文凭。
该校占地面积1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94平方米。三幢教学楼成“品”字形排列,共有24个教室。另有教学实验楼一幢,内有实验室、电教室、电脑房、阅览室、舞蹈房、仪器室等设施,教学实验设备价值近5万元,图书资料2万余册。
该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德育为立校之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1994年,在全省优质课评比中,该校思想品德课《国旗,国旗,我爱你》获二等奖。学校积极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活动,从建校以来,坚持为县福利院老人做好事数百次,捐物捐款累计近万元。从1993年开始,学校认真组织“唱好歌,读好书,观看百部优秀影视片”活动,并在学生中开展读(观)后感征文比赛,先后有20余篇征文被《小星星》、《小学生之友》等报刊采用,1篇获1995年团中央主办的“写给妈妈的话”征文优秀奖。
该校坚持开展教改实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之路。1984年进行语文、数学电教单科实验,1986年、1990年两次被评为地区电化教学先进单位。1985年秋引进黑龙江省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和小学数学北京景山学校教材两项教改实验。1994年后,在实验教学及“培养良好习惯,教会学生学习”等专题研究中,有近20篇论文在省内外刊物上发表,在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获奖或交流的论文50余篇。先后接待了宜黄、东乡、鹰潭、上饶等
“注.提”实验同仁200余人次。1995年,被评为省小语“注.提”教改实验先进集体。
为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良好发展,该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其组织形式有多种:一是学科活动课,按教材要求进行;一是大型教育活动,如晨会、升国旗仪式、教育讲座、参观访问等;一是成立活动小组,如少儿艺术团、鼓号队、书法、美术、小提琴、电子琴、电脑、科技等兴趣小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涌现出一批“合格加特长”的学生。1992年,该校18名学生参加省小学数学第二届“八一杯”竞赛,全部获奖,团体总分居全省第二名;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西赛区),有8人分别获二、三等奖。实验班学生参加1994年首届全国小学生小语“注.提”作文竞赛,有4人获二等奖,1人获优秀奖;在地区“抚河杯”小学语文知识竞赛中,连续夺得第二、三届团体一等奖和第五届团体二等奖。2000年,该校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全校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敢于拼搏,乐于奉献,有5人次被评为省优秀辅导员,10多人次被评为地区优秀教师。学校四次被评为县先进单位;1991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1994年和1998年,先后被评为地区文明单位。
资溪县实验小学
资溪县实验小学的前身为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泸溪县县立鹤城小学堂,当时只有学生50余人。1915年,更名育德小学。1919年,更名高等小学。1930年,更名中山民众小学。1934年,更名国民中心学校。民国时期,学校规模有所扩大,校园占地2000余平方米,有房屋8栋。正前是仿教堂式白色楼房,中间是殿式小礼堂,后堂是左右合面教室,再后是学生宿舍、食堂,两边是前后两排教室。教室后为花园,环境清静幽美。四十年代,更名泸阳中心小学。至解放前夕,校舍因年久失修,已破烂不堪;学生也仅80余人,学校濒临倒闭。1949年,资溪解放,学校更名为资溪县泸阳小学,始有发展。“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一度下放到街道管理。1970年,改为镇管辖,更名为泸阳镇第一小学。1984年,更名为资溪县实验小学。2000年,学校有28个教学班,1340余学生,教职工67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4人,具有大专学历者7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8%。校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录音、录像、投影、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均达到省定标准。
该校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基点,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坚持机构、制度、评估三落实,制定了《教师爱岗敬业行为规范》、《学生八要八不要》行为准则、《班级工作评估细则》等规章制度,激励教师爱生、求实、创新,学生文明、勤学、友爱、活泼,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教学上,该校实施课内重智能,课外重特长,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的办学方针。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成立电脑、书画、口琴、竖笛、科技、舞蹈、乒乓球等多种兴趣小组,促进学生各方面特长的良好发展。学生在各学科比赛中,先后有19人次获国家级奖,49人次获省级奖,154人次获地级奖,另有18人次获地级以上集体项目奖。
在地、县举行的优质课教学竞赛中,该校先后有12名教师获奖;教师撰写的100余篇教研论文,在地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会议交流,其中国家级12篇,省级24篇。许多教师受到有关部门表彰,其中国家级5人次,省级18人次,地级12人次,县级44人次。1983年,
学校先后被评为地区电教先进单位、省电教先进单位;1984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1991年,被评为地区文明单位;1996年,被评为地区“十佳学校”;1999年,被评为地区文明单位。
2000年5月,资溪县教委对该校校长实行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答辩、考核,产生了该县第一位公开招聘的小学校长。
黎川县实验小学
黎川县实验小学位于县城日峰镇花市街63号,其前身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英籍神父创办的天主教会学校;1934年,学校改名为黎川县私立崇德小学。1949年,仅有6间教室,学生不足300人,教职工9人。解放后,更名为黎川县日峰镇第四完全小学,经过调整充实教师队伍,扩建教室,增添教学设备,学生很快增加到450人,教职工增加到15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更名反帝小学。1968年,大批教师下放农村劳动,学校也下放街道管理,更名为井冈山学校,成为一所附设初中班的七年制学校。1970年,初中部并入镇五七学校,小学部仍恢复镇四小名称。1989年,更名为黎川县实验小学。据2000年统计,全校占地面积1076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建有办公大楼、教学大楼各1幢,教室20个;教师宿舍4栋,计5000平方米;有教师56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10人;在校学生1007人。校内有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广播站。学校藏书15000册,订有报刊、教学参考资料40余种,并拥有电化教学等设备。
该校从1985年起,开展语文集中识字实验,数学“六步系列训练”(即在教学中按照“复习性训练”、“导新性训练”、“巩固性训练”、“发展性训练”、“检验性训练”六步程序进行教学)实验、“三步讨论式”(即课前、课中、课后讨论)实验,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程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1995年以来,在小学毕业会考中,该校连续三年名列全县之冠,学校目标管理综合考核稳居县内第一档。教师撰写的论文,有8篇在地级以上报刊发表,其中《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各1篇。90年代以来,获省级先进工作者或省级科研成果奖的教师4人,获地级奖励的教师11人次;学校先后8次被地、县评为精神文明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学校。2000年,被评为全省德育示范学校。
1990年,该校还创办了一个弱智儿童教学班,每期招收弱智儿童9—12名,选派经过培养的专职老师任教,采用特殊教材,运用特殊教学方法,打开弱智儿童心灵的窗户,开发其智力,培养其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成长。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该校注意转变教师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办活动课和特长培训班,创建合唱团、小乐团、腰鼓队、军乐队,成立体育、美术、书法、语文、数学等兴趣小组。坚持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场所、定辅导教师)、“五有”(即有组织机构,有计划安排,有资料,有器材,有成果)。1992年至1997年,在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电脑操作、“抚河杯”语文知识竞赛等学科竞技活动中,有1人获国家级奖,8人次获省级奖,15人次获地区级奖,培育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优秀毕业生。1998年,该校在全省学校鼓号队表演赛上获银奖。2000年,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东乡县孝岗镇第一小学
东乡县孝岗镇第一小学座落在县城十字街南侧府前路,其前身是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东乡县官立初等小学堂。1917年,更名初级小学校。1936年,更名东乡县第一区中心小学。1943年,因日军入侵,一度迁往黎圩浯溪村办学。1947年,更名为孝岗镇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当时仅有6个班,200余学生,10多名教师,校舍建筑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嗣后,学校校名屡易,起初叫示范小学,后依次更名为生产路小学、解放街小学、孝岗镇第一小学、红卫镇小学、街道小学、东乡镇第一小学,最后恢复孝岗镇第一小学旧名,沿用至今。
2000年,该校发展到40个教学班,学生2200多人;教职工112人,其中大专学历34人,中专学历78人,学历合格率100%。校园占地面积8680平方米,拥有教学大楼4栋,教工宿舍楼4栋,建筑面积10401平方米;有教室42个,配有仪器室、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科技活动室、音体美器材室等,校园建设实现了“六配套”。
该校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1987年,先后被评为县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省创三优先进单位。1988年,该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红领巾助残活动先进集体和全国红旗大队;1994年,被评为全国少先队雏鹰大队。
在教学工作中,该校重视教学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在“善教”上下功夫。为此,经常举行“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启发诱导,设计提问”、“确定重点,设计板书”、“直观教学,设计教具”、“突破难点,设计练习”以及拼音、朗读、写“下水文”等教学基本功比赛和各科优质课竞赛,通过业务训练及岗位练兵,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1984年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20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3人;获省、地、县级奖300多人次。1995年,获全国小学数学奥赛江西赛区团体一等奖,全区“抚河杯”语文基础知识竞赛第一名。
该校长期坚持教学改革。早在1961年,就承担了五年一贯制的学制改革实验任务,同年还进行了“知识归类,减少循环,揭示规律”的识字教学实验。1973年,进行了数学“三算结合”(珠算、口算、笔算)和语文“基本式”教学实验。1981年,进行了语文“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改革实验。1982年,地区教研室在该校召开全区小学语文教改经验交流会。90年代,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北京景山学校语文教材实验和资溪的“能力训练”实验;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北京景山学校数学教材实验。1997年后又进行素质教育整体改革实验。90年代以来,实验教师参加省地优质课竞赛,获省级三等奖1人,地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5人。教师撰写的教学实验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的有5篇,在地级研讨会上获奖或在地级刊物上发表的有40余篇。教师中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县级拔尖人才2人。1982年起,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区科技活动先进单位。1992年,校歌《成长的摇篮》获全省中小学校歌创作、演唱一等奖。胡亚军同学发明的“剥甘蔗叶器”,获1994年全国青少年发明一等奖,茅以升科学教育基金奖。
宜黄县特殊教育学校
宜黄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1年10月,创办人为宜黄县民办教师吴荣兰。1991年夏,吴荣兰接受县教育局和县残联安排,承担了创办一个特教班的任务。她在离家200米远的地方租了一间房,隔成两间,一间做教室,一间做住房,并卖掉自家养的一头猪,将换来的400元钱购置教材和教学用具,承担起6个聋哑儿童的教学任务和饮食起居的重担。经过一年多的教学,6个学生均能开口讲话,使家长喜出望外。
1992年,吴荣兰又卖掉自家两头大肥猪,加上贷款凑足2000余元,在自家旧屋上增加一层,楼下做厨房,楼上做教室和孩子们的住房,使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这一年,进贤、东乡、资溪等县一些聋哑儿童也来到该校就读,入学儿童增加到10余人。为方便聋哑儿童的学习和生活,1996年10月,该校迁至县城凤岗镇渡东小学内。2000年,校舍建筑面积509平方米,有教职工3人,其中专任教师2人,班级3个,学生24人。
从1990年至1997年,该校共培训了28位聋哑孩子和弱智儿童,先后有17名聋哑孩子恢复了听力,获得抚州地区残联发给的康复证。其中12人能认1000多个常用字,借助助听器可以进行日常对话,9人转到幼儿园或普通小学接受正常教育。尚在校的12名聋哑儿童都恢复了听力,借助助听器都能进行简单对话。1993年,吴荣兰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同年又被民政部、卫生部、国家教委等单位评为全国残疾三项康复工作先进个人,两次受到国务院残工委表彰,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6年,吴荣兰获曾宪梓教学基金一等奖。1997年,江西省教育委员会颁发《关于开展向全国优秀教师吴荣兰学习活动的通知》,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了向吴荣兰学习的活动。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