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类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149
颗粒名称: 学校类别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10
摘要: 介绍了教育部门,教会,个体,集体,企业办小学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一、教育部门办小学
   这类小学在抚州地区近代小学教育发展中创办最早,属于公办小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主体。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南城县令遵照清廷书院改学堂的诏令,将原凤岗书院改建为南城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嗣后,各县相继废书院,办学堂,其中崇仁县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就已设公立高等小学堂4所,有学生120人,公立初等小学堂8所,有学生177人。至1907年,全区有公办小学堂30余所。
   1912年,临川县官立临汝高等小学堂改名临川县第一小学。1914年,江西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在临川县城创办。这样,临川县城内有了两所公办小学,学生近500人。这一时期,江西为北洋军阀所割据,教育经费紧缺,各县公立小学数量均不多。
   1920年以后,江西省多次议决实施义务教育,抚州地区各县亦曾成立义务教育委员会,增设公立小学多所,但因经费难筹,师资缺乏,致使义务教育计划屡议屡废,公立小学发展缓慢。到1934年,全地区公立小学不足600所,教职工800多人,在校学生2万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6%左右。
   1935年开始,各县推行保学制度,各保或若干保联合设立保学,公立小学有了很快发展。下面是1935年全区公立小学基本情况统计:
   2-23 1935年全区公立小学概况
   1936年,全地区公立小学近2000所,教职工3351人,在校学生7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55.9%。以后,各县除继续增设保学外,遵照《江西省各县设立中心小学办法》,于县区政府所在地各设区中心小学1所,同时将城镇部分县立小学改为保联中心小学。到1938年,全地区设有区中心小学54所,在校学生8493人,教职工309人;保联中心小学248所,在校学生1万余人,教职工480人。
   1940年,遵照省教育厅制定的《江西省提前实施国民教育办法大纲》,各县将原有保学和乡镇中心小学逐年改办为保国民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至1942年,全地区共改办保国民学校
  797所,乡镇中心学校230所,共计1027所。至1944年,各乡镇中心学校和保国民学校的改办、设置如期完成,公立小学有所增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小学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短时间的兴盛局面,如黎川县这一年有乡中心学校24所,保国民学校147所,在校学生上万人;南丰县有乡中心学校30所,保国民学校166所,在校学生1万余人。1946年,内战爆发,公办小学很快陷入经费紧缺境地,不少学校纷纷停办。至1949年,全地区公立小学数不足900所,学生仅3万余人。
   新中国成立初,各县遵照省政府发布的《江西教育改革方案》要求,接管改组旧有公私立小学,很快恢复小学800多所,就读小学生1.6万余人。1950年,教育部门办小学迅速发展,达1500余所,在校学生7万多人。1951年,各县对乡村小学实行“民办公助”和“乡学乡办,村学村办”的方针,村学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民办公助的乡村小学均由政府接办,成为公办小学;全地区教育部门办小学发展到2000余所,在校学生10余万人。此后十余年,这类小学的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1958年,在“大跃进”热潮中,教育部门办小学盲目扩充学额,大量招收插班生。1962年开始,各地对公、民办小学进行调整,一部分教育部门办小学被转为民办。同年,抚州市实验小学、抚州市第一小学,临川县湖南小学、上顿渡小学、李家渡小学、温家圳小学,南城县盱江小学、新丰小学,南丰县解放路小学,黎川县第二小学,金溪县城关小学,崇仁县相山小学、秋溪小学,宜黄县凤岗第一小学,乐安县戴坊小学,资溪县泸阳小学等16所完小,被定为全省重点办好的小学。
   1964年,各地积极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在办好全日制小学的同时,大力发展半日制、隔日制、巡回制、早晚班、牧童班等多种形式的耕读学校。到1965年,全区教育部门办小学2071所,在校学生近17万;另有教育部门办耕读小学1351所,在校学生2万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大批教育部门办的小学由社队、街道接办。从70年代开始,各地扩大办学规模,追求发展速度,到1974年,全区教育部门办小学达1万所,较1966年增长4.3倍;在校学生近50万,较1966年增长2.6倍;有公办教师6996人,顶编代课教师865人,工农兵兼职教师2054人,另有工人宣传队97人,贫下中农宣传队15633人。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教学网点布局重新进行了调整,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1985年,全区有教育部门办小学4450所,在校学生近50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6.6%;行署及时提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各地加强普及小学教育成果的巩固工作,加快校园建设“六配套”步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水平。到2000年,全区教育部门办小学有2234所,教学点643个,占小学总数的97%;在校学生38万人,占小学生总数的98%;教职工2.1万人,占小学教职工总数的90%。
   2-24 1949—2000年全区教育部门办小学发展情况
   单位:人
   二、教会办小学
   抚州地区教会小学创办的历史很早,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就有英国传教士在黎川县创办教会子弟学校,当时只设初小,招有4个班级100余人,有教师7人。
   宣统元年(1909年),基督教美国卫理公会所属组织“美以美会”在南城县创办启秀女子学校,当时也只办初小,虽名女校,也招男生;1936年后,始增办高级班,改名启秀小学。1940年,增设幼儿班,全校学生180名,教师6名。1941年,日军轰炸南城,校舍被毁,学校停办。1945年,恢复幼儿园;1947年,又恢复小学初级班。1950年,因美国停止津贴造成经费不足,停办初级班,只办幼儿园,改名南城县私立启秀幼儿园。
   宣统二年(1910年)前后,基督教“美以美会”在临川县先后创办豫章女子学校和豫章高级小学,但办学时间均不长。
   1929年,抚州天主教会在临川县创办震华小学,为完全小学。同年,南城天主教圣万隆巴会创办启迪小学,有一至六年级6个班,学生近200人,教师10人,校舍面积400平方米,有一些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材,还有一定的活动场地,教学设备比较完善。
   1934年,资溪县高陂天主教会创办震德小学,招收学生50人,有教职工4人,为初级小学;黎川县天主教会创办崇德小学,为完全小学;南丰县天主教会创办新民小学,招收男女生各1个班共20多人,有教职工3人,至南丰解放前夕,有一至六年级学生500余名,教职工13人。
   1936年,广昌县天主教会创办复兴小学,学校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和宿舍各1幢。有围墙、校门、水井和简单的体育设施。全校教学班3个,学生126名,教职工近10名,为初级小学。1945年发展到5个班,学生261人。
   1939年,资溪县天主堂神父步礼信创办养正小学,学生200余人,为完全小学(1949年4月停办);同年,宜黄县城及二都、蓝水、白竹、神岗、梨溪、梅坊等乡镇天主堂亦先后创办教会小学,两年后均停办。
   1947年,崇仁县天主堂神甫曾益创办崇正小学,校址设天主堂侧,4个班,学生97人,教职工6人,为完全小学。
   到1948年,抚州地区各县几乎都有教会小学。
   教会小学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宗教信徒,其成绩优良者常送入修道院继续深造,成为神职人员,以扩大宗教影响。学生多为教徒子女或富家子弟。教徒子女不收学费,非教徒子女则须缴费。其所设课程除与普通小学相同外,另设有英文和宗教要理课。学生每星期二、四、六有宗教朝会,星期四还有晚祷告,星期日要做礼拜;经常唱圣诗,做弥撒,接受各种宗教熏陶。教徒学生还要担任辅弥撒、辅降福等宗教仪式工作。1929年,教育部颁布《私立学校规程》,规定教会学校不得以宗教科目为必修科,亦不得在课内作宗教宣传,在小学不得举行宗教仪式,但多数教会小学并未执行。
   教会小学一般设董事会管理学校;董事长由修道院院长兼任,主持校务;校长由董事会聘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要求较高。由于受外国津贴,教会小学的办学条件都比较优越,师生待遇也较其它学校优厚。如南城县启迪小学,教徒学生不仅免缴学费书费,而且免费在校用膳,教师收入也高于其它小学。
   1949年,抚州地区解放后,军管会派代表进驻学校,对教会小学进行改造,取消了宗教课程。1951年,根据政务院《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各地开始接管教会小学,其中广昌县复兴小学与城关完小合并,改称“广昌县城关、复兴联合小
  学”;崇仁县崇正小学高年级并入县立第一完全小学,低年级改办为巴山镇第三初级小学。1952年,临川县震华小学改办为抚州镇小学,南城县启迪小学并入南城县第三完全小学,至此,教会小学成为历史。
   三、个体办小学
   个体办小学的出现始于清朝末年。自清廷颁令废科举,兴学校之后,一些有识之士纷纷筹资兴办学校,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黎川县钟贤和石峡两地富绅各创私立小学堂1所,均设有高级班。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崇仁县创陈氏私立小学堂2所,各招收学生20人。东乡县也于此期间创办向寅小学堂,招收学生100人。宣统二年(1910年),崇仁县、南城县各创女子学堂1所,方便女童读书。辛亥革命后,私立小学逐渐增多。1912年(民国元年),临川县汤名荪于李渡镇创办私立平民小学。1913年,临川县李时枚于流坊乡创办私立瑶湖小学,东乡县颇负盛名的私立尚志小学亦于是年创办,舒同、乐典均曾在该校就读。由于各地高等小学不招收女生,私立女子小学的发展一时加快。1912年,崇仁县城创办私立女子小学3所,即私立竞秀女子小学堂,学生50人;私立振坤女子小学堂,学生40人;私立毓秀女子小学堂,学生20人。同年,金溪县汪树德在县城创办私立端淑女子小学,黎川县创办私立阃范女子小学。不久,宜黄县创办私立坤贞女子小学。1918年,广昌县有私立小学3所,其中梅驿区2所,尖峰区1所。1920年,南丰县包发鸾捐资在城区同时开办了5所私立小学。同年,临川县桂瑞藩创办私立桂桥小学,办学宗旨是热爱中华,诲人不倦,体魄健壮,有章必循。建校初期,仅有学生数十人,后发展为1000人的完全小学。学生除来自临川外,还有的来自进贤、南昌、丰城、东乡、南城、南丰、崇仁、乐安、宜黄、余干、高安等县市,其生员之广,学风之好,在省内私立小学中名列前茅。
   1929年,教育部颁布《捐资兴学褒奖暂行规程》,临川县城乡积极响应,城厢办起震群、震华、双氏、蔡氏、光华等私立小学,乡镇办起培才、竞强、怀圣、培育、临江、金台、仙桂、普育、日新、振中、玉屏、北田、石鼓等私立小学,私立辅仁中学也附设小学部招生4个班。后因资金不足,夭折者甚多。1929年秋,私立小学执行部颁规定,到县教育局立案,并接受教育局监督指导。1931年至1934年间,教育部先后颁布《繁盛都市推广小学教育办法》、《乡村小学充实儿童学额办法》、《小学规程》等条例,各地商帮工会遵照执行,摊认捐款,兴办私学,使私立小学有了较快发展。下面是1932年全区部分县私立小学情况:
   2-25 1932年抚州部分私立小学情况
   1934年,全区私立小学共有334所,学生2.8万人。临川县私立小学发展到56所,占全县小学总数的39%;学生4309人,占全县小学生总数的45%;教师202人,占全县小学教师总数的49%。南城县私立小学发展到20所,占全县小学总数的48%;学生934人,占全县小学
  生总数的32%;教师35人,占全县小学教师总数的39%。这期间,有些县私立小学的数量超过了公办小学。如金溪县私立小学有63所,公立小学仅25所;私立小学学生为1633人,公立小学学生仅1162人。另据1934年省督学视察东乡县教育的报告,东乡县“现有县立完全小学1所,县立初小12所,县立平民女子小学1所,县立民众学校1所,私立完全小学8所,私立初小107所,共计学校130所”,则该县私立小学占全县小学总数的88%,可谓全地区私立小学最发达的县份。
   1935年,各县推行保学制度,对私校进行整理,所有私立初小和完全小学的初级部均改办为保学。至1936年,金溪县余私立小学6所,南丰县余私立小学7所,黎川县余私立小学4所,其它各县私立小学亦大为减少。据1938年统计,全区共有私立初等小学48所,学生2977人,教师147人。此后各地私立小学发展缓慢,在整个小学教育中一直处于辅助地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少私立小学因经费不支而停办,也有的私立小学被战火焚毁,如临川县唐式麒创办的私立漱泉小学,即于1942年被入侵日军烧成灰烬,致使400多名学生失学。也有的私立小学在抗战中教绩颇佳,如宜黄县私立铸群小学,1940年曾受到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传令嘉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多数私立小学重新开办,有的县还新增了一些私立小学。翌年,内战爆发,不少公立小学因经费紧缩而纷纷停办;农村民众遂延师办学,蒙馆大量增加。到1949年初,仅临川县就有私立小学(大多为蒙馆)696所,学生6190人,占全县小学生总数的30%。
   民国时期各地私立小学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由教会创办的;一种是由私人出资所办的,如黎川县竞强小学由黄扩民独资创办,临川县桂桥小学由桂瑞藩独资创办,漱泉小学由唐式麒独资创办,这些私立小学在当时都颇有名气;还有一种是由当地较大宗族创办的,以招收本族子女为主,兼收外姓学生,但本族子女免收学费,如黎川县邓氏真儒小学、涂氏小学、宏村孔家小学、樟村杨家小学等,其中真儒小学办学历史长,规模大,教学质量好,是该县声望最高的小学之一。私立小学校舍与设备,也大多简陋。
   1949年5月,全地区私立小学仅余40所。根据省政府的有关指示,各私立小学纷纷向主管行政机关办理立案手续,有30所私立小学迅速恢复招生。1950年以后,各地私立小学陆续被接管改造,至1956年,私立小学全部改为公立。此后近30年,私立小学不复存在。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私人办学重新得到允许。1984年,宜黄县一些山区社队,首先办起了私人学校。教学对象大都是适龄儿童,也有部分考不上初中、高中的青少年,其中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18岁。课程设置除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外,还开设识字、珠算、对联、应用文、千字文、百家姓等课程。教学方式分个别教学和复式教学两种。任课教师大多是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离任的民办教师。这些学校因群众需要而创办,以学习知识为目的,不受毕业、结业、承认学历等问题的影响,教学方式因施教对象不同而作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因生产季节有异而作相应变化,颇受山区农民欢迎。90年代末,私人办学出现了一些单纯谋利的现象,如东乡县马墟镇有9个行政村办了16所私人学校,这些学校绝大多数未经审批,不具备必要的办学条件,无法落实义务教育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此加强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到2000年,全区有个体办小学47所,教学点19个,主要集中在东乡县和南丰县。其中东乡县有个体办小学43所,班级111个;南丰县有个体办小学4所,班级12个。是年全区个体办小学招生人数总计941人。
   四、集体办小学
   集体办小学是指解放后城镇街道和乡村集体所办的小学,属民办性质。这类小学最早出
  现于农村。抚州解放后,即鼓励群众办学;1950年,江西省第三届教育行政会议提出“乡学乡办,村学村办”的方针,推动了群众办学的发展。是年底,全区集体办小学有133所,在校学生3000人。1952年,遵照教育部《关于整顿和发展民办小学的指示》,民办公助的乡、村小学由政府接办,均成为公办小学。由于过分强调正规化,一些地方出现了限制取缔民办小学的倾向。1953年,政务院在《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中指出,“在农村,要提倡民办小学”。这以后,群众办学的积极性重新得到支持和发扬,集体办小学又有了较大发展,至1954年,全地区民办小学达316所,在校学生5000人。
   1956年,江西省贯彻执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一方面积极发展公办小学,一方面大力提倡和发展民办小学。同年2月,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大力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办学的指示》,要求各地切实掌握群众需要与自愿原则,推动民办小学的发展。并提出教学形式应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和不同对象作不同的要求;办学经费应根据群众自筹、合理负担的原则,因地制宜,多方筹措;师资力量一般就地取材,由群众自聘或政府推荐。这一年,全区民办小学发展到975所,比1955年增加130所;在校学生4万多,比1955年增加近2.7万人。其中临川县唱凯公社顾家小学转办为“红旗高级社办小学”,并被省教育厅定为全省第一所高级社办重点学校。
   1956年以后,宜黄县群众办学的成绩越来越突出。1957年2月,《中国青年报》报导“宜黄县民办小学又多又好”;1958年2月,《江西日报》报导宜黄县85%以上的自然村设立了学校,全县民办小学达150所,学生2100名,入学学生约占全县学龄儿童的80%左右。学习宜黄经验,发展民办小学,很快成为全区教育部门“大跃进”的主旋律。1958年底,全区民办小学猛增到2500所,占小学总数的55%;在校学生7万余人,占小学生总数的31%。1960年,全区民办小学的学生增加到8万余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远远超出农业生产发展的水平。
   从1961年底开始,教育事业进行调整,部分民办小学停办,农村部分公办小学转为民办小学,部分公办小学教师转为民办教师;全区民办小学减为1600所,在校学生5万人,教师2100人。
   整顿工作结束之后,各地继续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依靠群众积极办学。1963年,抚州专署批转文教处《关于进一步办好民办小学的报告》,要求各县(市)推广宜黄县办学经验,抓好民办小学建设。并规定县文教部门负责民办小学的发展规划和办学方针,解决教材、师资问题;社队着重政治思想领导,参与校委会建设;辅导区负责教学业务的提高;办学则实行谁读书谁出钱,谁办学谁投资的原则,一些实际问题由群众和教师自主解决。在学校布局上,照顾群众居住条件,小型分散,就近上学;在办学形式上,因地制宜,不拘一格,既办全日制小学,也办牧童班、早晚班、半日班、隔日班、识字班等半耕半读小学;在教学内容上,学以致用,有的放矢,打算盘、写书信、写便条、记工分,都列入教学内容。1964年,省、地教育部门派工作组赴东乡县搞试点,调整全县小学网点布局,在大队开办高小,生产队开设初小,全县新增小学178所,使4830多名原来未入学的适龄儿童都进入了学。到1966年初,全区集体办小学达3748所,占小学总数的61%;在校学生11万人,占小学生总数的37%;教职工4954人,占小学教职工总数的37%。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村大批公办小学下放到公社或大队管理,城镇也有一批公办小学下放到街道管理,集体办小学数量大增。1969年,各地贯彻省革委会“三不”(即读小学不出生产队,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办学要求,撤销了半耕半读学校及多种形式的教学班,在大队、生产队发展学校,如广昌县是年队办小学481所,比1968年增加337
  所;公办小学仅33所,比1968年减少274所。但这时的社、队小学,均由政府统一设置,单设的民办小学已不复存在。
   2-26 1950—1966年抚州地区集体办小学概况
   单位:人
   1978年之后,各县调整了教学网点布局,对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整顿。1981年,全区各公社恢复中心完小。1985年,各地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县(市)、乡(镇)、村三级办学,县(市)、乡(镇)两级管理的体制。从此,乡(镇)中心完小实行乡(镇)办,由县(市)、乡(镇)两级共管;村小实行村办,由乡(镇)管。到2000年,全区乡(镇)中心完小有230余所,村完小和村小1800余所。
   五、企业办小学
   企业办小学指工矿农林等企业单位所办的学校,属于公办小学性质。抚州地区这类小学5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1957年,抚州市港创办水上初级小学。1958年,崇仁县农业局所属下屋农场创办职工子弟学校,招学生10人。1959年,金溪县沟树林场创办沟树小学,资溪县株溪林场创办株溪小学,东乡县红星垦殖场创办红星小学。1960年,东乡县磷肥厂和黎川县德胜关林场也分别创办子弟小学。这些学校的创办为企业职工子女读书提供了便利条件。
   60年代,抚州地区企业办小学发展缓慢,设校的企业多是省、地所属的厂矿单位。如南城洪门电厂子弟学校,创办于1965年;乐安721矿子弟学校,创办于1966年;崇仁永胜机械厂子弟学校,创办于1967年;临川912地质大队子弟学校,创办于1969年。1971年,中共中央发出“城市要进一步搞好厂矿企业和街道办学”的指示,推动了厂矿企业办学的热潮。1972年,全地区厂矿企业办小学54所,在校学生7400人;翌年,发展到64所,学生10249人。
   1975年,抚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教育组进一步提出“要大力提倡厂矿企业办学,五百人以上的单独办,五百人以下的联合办”。是年,全区厂矿企业办小学增加到72所,在校学生1万余人。其中,省属厂矿子弟小学14所,地属厂矿子弟学校21所。
   2-27 1973年抚州地区厂矿企业办小学一览
   单位:人
   2-28 1975年省、地厂矿子弟学校一览
   1979年7月,抚州地区文教局下发《关于加强对厂矿企业单位所办学校业务领导的通知》,规定厂办学校的行政领导、人事调配、经费收支等由办学单位自定,但各地应把他们当作国家举办的全日制学校一样看待,加强业务领导,凡属教育会议、重大教研活动、培训、评模、教学检查等,均应吸收厂办学校参加,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应同样供应。厂矿应主动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将本单位办学规模、学校班级、师资、教材等情况抄送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区厂矿企业的发展出现勃勃生机,厂矿小学也略有增加。到1986年,资溪、东乡、宜黄、广昌、抚州五县(市)厂矿企业办小学发展到42所,在校学生3788人,比1975年分别增加学校22所,增加学生1309人。80年代后期,不少厂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滑坡,致使部分厂矿学校停办,或移交教育部门接办,如崇仁县虎毛山鱼种场、森林苗圃、石桥垦殖场等单位职工子弟学校先后停办,学生并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读。到1997年,
  全区厂矿企业办小学共44所,在校学生8185人。
   2-29 1997年全区厂矿子弟小学一览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