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124
颗粒名称: 教学方法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3
摘要: 介绍了从民国时期到90年代幼儿园教学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民国前期,幼稚园的教育教学,强调要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安排,有与之相应的中心内容,可以“把各科教材打成一片,以设计教学法”,以调动儿童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和“群性”;而教师,则应“处于指导者、保育者和最后评判者的地位”。1929年,教育部颁布《幼稚园习惯标准表》,主张把儿童放到大自然中去开阔眼界,改变了仅在室内开展教学的单一方式。30年代后,开始强调幼儿教育要顺应儿童特点,按照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安排教学。但在整个民国时期,全区幼儿教育十分落后,除少数几个幼稚园比较正规外,大多数幼稚园(班)都是教识一些简单生字,唱唱儿歌,做做游戏,谈不上科学的教育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全区幼儿园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50年代前期,幼儿园根据儿童年龄特征,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教育教学贯穿在游戏和体育之中。保育和教学工作,主要参照前苏联《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进行。各种游戏活动,大多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注重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1957年,幼儿园教师开始逐步采用普通话教学。1960年以后,课堂教学得到重视,教学要求也有较大提高。但从这段时间开始,直到70年代末,幼儿教育普遍出现“小学化”、“成人化”倾向。
   1980年至1981年,全区各级幼儿园贯彻《1980—1982年全省托幼事业发展规划》和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精神,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注意防止和克服幼儿教育成人化、小学化倾向,禁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幼儿,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各幼儿园继续把游戏作为发展幼儿体、智、德、美的重要手段,小班和中班尽量采用游戏的形式,以增进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创造性游戏、知识性游戏、智力游戏等各种活动广泛开展;大班则根据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少教学中的游戏因素,以便为小学学习做好准备。在教学手段上,各幼儿园重视开展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活动组织上,注意动静结合,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既面向全体幼儿,又注意因材施教,以幼儿为活动主体,寓教于乐,通过游戏、讲解、演示、模拟、观察、操作、练习、表演、比赛等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才干,全面发展。
   1983年12月,地区教育局召开全区幼儿教育工作会,交流办园经验,研究提高保教质量的措施,并组织与会代表到南昌参观学习。1985年5月,地区教育局、地区工会、地区妇联联合举办全区首届幼儿教师技能技巧竞赛,内容包括视唱、弹琴、舞蹈、讲故事、主题画、编写教案等6个项目。以后,这一竞赛活动被长期坚持下来。1986年,地区教育局在黎川县召开全区幼儿教育工作会议,并成立抚州地区幼儿教育研究会,推动全区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12月,地区教育局在南丰县召开全区幼儿教育改革探讨会,研究新形势下幼儿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并参观了南丰县幼儿园的教改活动。1987年,地区教育局在临川县举行首次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竞赛;1988年,又在黎川县举行全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促进农村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1990年,地区教育局召开全区幼儿教育工作会议,学习《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总结交流幼儿教育工作的经验。
   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各地幼儿园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改进。50年代的幼儿园,设备大多非常简陋,幼儿的玩具多由家中自带。1956年,幼儿教师掀起自制玩具、教具的热潮,以后这一活动长期坚持下来。1982年,召开全区第一次托幼园所自制教、玩具评展会,各县(市)送展作品共1000余件。据乐安县幼儿园1998年统计,该园历年来自制的教、玩具累计上千件,其中1991年、1994年两次送全国参展的作品有50余件。1990年,南丰县幼儿园教师赵秀娥、杨萍等7人制作的教具《趣味积木》,在全国自制儿童玩具展览会上荣获特色奖,1993年又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选送到欧洲玩具展览会上展出。1999年底,举办了全区幼儿教师自制玩教具比赛,这些教具大多富有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有助于启发儿童的早期智力,锻炼儿童动手动脑的能力。
   从80年代开始,风琴、钢琴、电子琴、收录机、幻灯机、投影机、电视机、磁铁教具、电动教具、实物模型等逐步走进幼儿课堂,使幼儿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全区各级幼儿园还大力推行木偶教学。1984年,地、县共培训木偶教学骨干900余人,制作木偶头像3100个,创作和改写木偶童话剧120篇,其中有4个剧目在全省幼儿木偶汇演中获奖。90年代,随着电教手段的广泛运用,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生动性进一步增强。1999年,在全省优秀幼儿教育活动录像评比活动中,抚州地区获一等奖1名,三等奖4名。
   幼儿在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民国时期就开始受到重视,当时的主要做法是鼓励教师家访或请家长到幼稚园来,目的是协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改进幼儿家庭教育成为各地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市)幼儿园纷纷设置家园联系簿,开辟家教宣传栏,创办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讲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和方法”、“家庭卫生保健及幼儿营养”、“怎样开发幼儿智力”等知识。不少幼儿园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学期初,向家长通报一学期的教学目的、活动内容以及需要家长协助的工作;学期末,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园半年来体智德美各方面发展的情况,请家长参观孩子们的作业,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孩子各方面才干的增长。1987年,南丰县委机关幼儿园幼儿罗雅婷的国画《我爱和平》入选“中国儿童画展”,并在美国5个城市巡回展出。1994年,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在全区幼儿园、小学开办家长函授学校的通知》,要求各县城所在地幼儿园都要认真办好家长函授学校,以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到1998年初,全区77%的幼儿园开办了家长学校,幼儿园的家长学校达306所。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