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崇仁县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029
颗粒名称:
崇仁县书院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崇仁县书院介绍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渔墅书院 在县治东耆鄢巷,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安抚使陈元晋建,一名文溪书院。
草庐书院 在县治东南小巷下,元朝(后)至元年间(1335-1340年),监邑(县令)阿里建,祀名儒吴草庐(澄)。
东湖书院 元朝(后)至元年间(1335-1340年),监邑隆兴建,虞集为山长。虞集是元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从教20余年,撰教育论文数十篇,卓有影响。逝后,监邑重喜建邵庵书院以祀之。
小陂书院 在小陂,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名儒吴与弼创建并讲学于此,著名学者
陈献章、胡居仁、胡九韶俱从游,后即为祠,亦名康斋书院。吴与弼一生贫寒,与学生躬耕农亩,自食其力,讲究实际,身体力行,在乡讲学近50年,为“崇仁之学”的开创者、明初的著名理学大师,其弟子多有成就。
宝塘书院 始建于布政分司行署右侧,后倒塌。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邑民谢宗元捐白银1000余两,知县李绍春主持,重建于崇仁县县学尊经阁后。书院前有大门三楹,中有讲堂五楹,堂前两翼有号房八楹,重门洞开,高墙环绕,旷览无遗,环境优美。知县李绍春寓崇仁宝水之意,命名“宝塘书院”。延至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仍存,至光绪年间(1875—1908年)停办,历时270余年。
文昌书院 在县学左侧,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知县谢胤璜建,康熙四年(1665年)移至学宫,同治十二年(1873年)废,历时218年。
相山书院 一在县治南大东门外,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知县曹荩创建,又称南城相山书院,山长陈伯适。道光十年(1830年)后,经费不敷,课期渐疏,以致停办。咸丰六年(1856年)至同治三年间(1864年)毁。一在县城北坪头上,称北城相山书院,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进士陈开第等人向县民集资兴建。道光三十年(1850年)开课。每期生员60名,其中老生正课10名,附课10名;童生正课20名,附课20名。北城相山书院于县内最有影响,四方负笈来学者甚多,延至光绪末年,改为学堂。
该县宋代还建有文林书院、梅峰书院,元建有濂溪书院、成冈书院、邵庵书院,明建有巴山书院,清建有阳明书院、育英书院、再兴书院、仙友书院、寿章书院、仰庐书院、景庐书院、毓秀书院、沸湖书院、集贤书院等。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