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黎川)县儒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002
颗粒名称: 新城(黎川)县儒学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1
摘要: 新城(黎川)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县令李维芑建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新城(黎川)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县令李维芑建。元至正二年(1342),县令苗益率宋进士胡梦魁的后裔,以及当地人王三镒、王三锡兄弟、元进士朱倬的门人等,共予修葺。元末,被毁。明洪武元年(1368年),知县沙良佐重建大成殿及两庑、棂星门;殿后兴建明伦堂,殿左右兴建立忠斋、进德斋;开辟射圃于学宫外,并兴建至肃堂于棂星门内。十七年(1385年),知县洪深建神厨、宰牲房于至肃堂左侧,设仓库于立忠斋之后。宣德九年(1434年),知县陈员韬、教谕上官祐又购私人土地,扩大学宫规模。正统元年(1436年),当地人钮子迪在学门左侧建藏书阁,并兴建四贤祠于学门右侧。成化二年(1466年),同知萧允恭、知县傅京重建尊经阁,以储藏经典。明正德十年(1515年),知县黄文鸑予以重修,建名宦、乡贤二祠于戟门外侧,迁射圃于城东门内。明末,再毁。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当地人涂斯皇重建。咸丰六年(1856年)又毁。九年(1859年),全城筹资兴修,同治年间予以整修。清学额:禀生20名,增生20名;文生每年招收15名,雍正三年(1725年)奉朝廷命令增加文生入学名额5名,共20名;武生每年招收15名。咸丰七年(1857年)、八年(1858年)、九年(1859年)和同治三年(1864年)、九年(1870年),因捐输有功分别增文、武入学名额各1名,计文生每年入学增至25名,武生增至16名。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