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官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9988
颗粒名称:
官学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9
摘要:
主要介绍各级地方政府创办的官学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第一节 府学
府学为州、郡地方政府官立学校。由于政府所办官学以习儒家经典为主,故各级官学又称儒学。抚州地区府学的创办,始于宋,终于清。自宋迄清,今抚州地区境域基本上一直分为两个郡(州)级单位分治,一名抚州(元称抚州路,明清称抚州府,下辖临川、崇仁、宜黄、金溪、乐安、东乡诸县),一名建昌(宋称建昌军,元称建昌路,明清称建昌府,下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诸县,新城即今黎川,泸溪即今资溪);故宋有抚州府学、建昌军学,元有抚州路学、建昌路学,明清则有抚州府学、建昌府学。另南丰于元代至元十九年(1282年)县升为州,其所办县学也随之升为州学,到明洪武三年(1370年),仍降为县,南丰州学也恢复为县学。府学、州学、县学在规模上虽有大小之分,但均属中等学校性质,彼此不相统属,其生员均有升入高一级学府——中央国子监的资格。
府学学官,历代均称教授,编制1人;州学学官称学正,编制亦为1人。明清两代,教授、学正之下增设副职,称训导,以协助教授、学正督促学生完成课业。明,抚州府学和建昌府学均设训导4人;清训导减为2人。府学、州学、县学教官,自南宋开始均需经过考试才任用,其迁升降黜,由考核而定。考核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为业务考核,如明教官要考通经,考文章;二为学生科举成绩、升学人数的考核,如明规定学官在九年任期内,府学考中举人9名,州学考中6名,县学考中3名者,成绩为优。至于成绩拙劣者,则有罚俸、罢黜、鞭笞等处分。
凡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抚州和建昌两所府学录取生员的名额,明为40名,清为20名。清还规定,若各县向朝廷捐饷捐资,即可增加府、县学额。如咸丰九年(1859年),建昌府因南丰县捐献有功,得增学额11名;咸丰十一年(1861年),抚州府因宜
黄县捐献有功,得增学额5名。此外,各府、州、县另有武学生员,均附属于儒学之内,其录取名额也有规定。
府学教材,自宋以来以《四书》《五经》为主,以清为例,教材为《御纂经解性理》、《诗》、《古文辞》、《十三经》、《二十二史》、《三通》、《四书》、《五经》、《性理大全》、《资治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等,不外儒家经典、宋明理学之类。
生员在校所居班级,宋名舍,元、明、清名斋。生员按考试成绩依次升班。宋实行三舍法,上舍为上等,内舍为中等,外舍为下等。元、明、清实行六斋法。如元,时习、日新斋为上等,据德、志道斋为中等,游艺、依仁斋为下等;明和清,率性斋为上等,修道、诚心斋为中等,正义、崇志、广业斋为下等。生员升入率性斋,即为毕业班学生,通过考试及格者,便赐予出身,即可毕业,不及格者,需留级重读。
生员在学习期间每月要进行月考,由地方官主持;另外还要参加两种重要考试:岁考和科考。岁考每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派的学正主持,相当于学年考试。成绩分若干等,获得优等者,附生可补增生,增生可补廪生,最优者可选作拔贡、优贡,升入中央国子监。列入劣等者依次递降,甚者除名。科考每两年举行一次,也由中央委派的学正主持,相当于毕业考试。成绩亦分若干等,列入优等者,也就获得了参加乡试(明清两代的省级考试)的资格,称为科举生员,从此,可谓迈进了科举的正式门槛。
府学置有学田。明规定府学学田为1000石,州学800石,由官府拨给,也有官绅捐献学田的;学田所获,主要用作师生月廪等办学之资,同时补贴生员参加科举考试的旅途之需。
一、抚州府儒学
抚州府儒学发端于唐天复二年(902年),时抚州刺史危全讽设立文宣王庙,即孔庙。宋庆历四年(1044年),抚州太守马寻于庙后建儒学,形成正式学府。初称州学,明改称府学。学址在府治东阜民坊,为晋王羲之的故宅,内有墨池朱井。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抚州太守钱瑄、通判何延世、刘子翼等相继予以维修。淳熙十三年(1186),抚州太守钱象祖重修。庆元二年(1196年),抚州太守陈研、教授胡元衡等又捐资修葺。从元泰定到元至正年间(1324-1367年),抚州同知撤都、学正崔应诚、总管袁说之先后予以修治。明吴元年甲辰(1364年),指挥同知金大旺予以修缮更新。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知府石刚又予增修。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毁于火灾,知府周瑛、吴泰相继予以修治。弘治年间(1488-1505年),御史王宗锡、佥事沈锐、知府胡孝曾又为增修。嘉靖十八年(1539年),又遭火灾,知府陆琳重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知府张四教、张伯琮、阎绍,署府同知迟维玺先后予以重修。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知府任士理捐资进行修葺。雍正七年(1729年),知府罗复晋亦捐资加以修治。此后由乾隆、嘉庆、道光至同治年间,历任知府均有修葺。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罢科举,兴学堂,府学遂废。清有学田129亩。清学额,每年通过考试招收文生20名,武生15名,后因对朝廷捐赠有功学额屡有增加。
二、建昌府儒学
建昌府儒学建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初名建昌军学,明清称建昌府学。学址在府城之西。宋靖康二年(1127)毁,修复后,绍兴四年(1134年)又毁。绍兴十六年(1146年),知军蒋循祖重修,并恢复被占学田。元泰定年间(1324-1328年),郡守萨德弥扩大学址,并加修治。至正六年(1346年),同知刘榘重建大成殿。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知府谢士元修缮学宫,广购典籍,兴学教士,建昌府学一时成为江南著名学府。弘治五年(1492年),因学宫所在地并入益王宅第,知府孙伟将府学迁往郡治之北天宁寺,将寺内佛宫改为大成殿,梵堂改成馔
堂,寺阁改成尊经阁。大成殿东西建有小屋——庑,庑前建有戟门、棂星门。另建有明伦堂、礼器库、乐器库、廪庾、廨舍、斋房、号房。弘治十年(1497年),知府熊宗德扩展校址,建神厨、宰牲房、库房,开挖涤牲池,并建学门。弘治十八年(1505年),知府舒昆山、同知林廷瓛利用涤牲池之北空地,兴建号房二十楹,兴建讲堂于明伦堂后,并在戟门之左建名宦祠,戟门之右建乡贤祠,戟门外开辟大路,路南开挖泮池。池南修建桂香楼,池西建房屋二十楹,为外号房。正德七年(1512年),知府安奎修建射圃,兴建观德堂于馔堂之左。正德九年(1514年)秋,雷霆震坏大成殿屋角。知府韩辙、同知何恩遂拆除旧殿,重新修建,学舍整治一新。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参政余霑、知府朱与翘捐资修建尊经阁,太常卿左宗郢捐出所藏图书送入府学。崇祯九年(1636年),明伦堂遭火灾,知府李恢先、通判牟暹、推官荆本澈予以重建。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春,大成殿又遭雷火,二十年(1681年)重建。二十一年(1682年),遭风灾。县城绅士王师夔等人于是请求恢复前益王府所占学基,知府魏勳祥照准。五十三年(1714年),知府陈世俊重修府学。同治年间,仍有修葺,至清末废。清学额,每年通过考试招收文生20名,武生15名,后因对朝廷捐赠有功学额屡有增加。
第二节 县学
县学为县级地方政府创办的官学。抚州地区的县学始于宋。宋庆历四年(1044),诏州县立学,各地响应。两宋期间,今抚州地区境域共建县学9所,其中北宋8所,即临川、崇仁、宜黄、金溪、南城、南丰、新城、广昌诸县学,南宋增建1所,即乐安县学。至明,又增建东乡、泸溪两所县学。至此,县学格局遂定,并延至清末。
县学学官,均称教谕,编制1人。明清两代教谕之下设训导,明县学设训导2人,清减为1人。
考入县学者同府学一样亦称生员。县学性质与府学没有区别,其招生、管理、课程、考试、待遇及升格,均与府学相同,唯学额少于府学。明县学学额为20名;清大县学额15名,中县12名,小县7名或8名。但亦有变动。清雍正二年(1724年),因生员增多,命改直省小学为中学,中学为大学(这里大学、中学、小学的区别是生员定额的多少)。临川、金溪、南城、新城系大学,照府学额,每年各招生20名;宜黄、东乡、南丰、广昌系中学,改为大学,每年各招生15名。
各县县学亦设有学田,明规定县学学田为600石。没有学田或学田租谷不够开支的,常由县衙拨款,如清同治二年(1863年),黎川县衙拨给县儒学项下白银137.6两,以为教谕、训导、斋夫、门子的薪俸开支,另白银40两,以为廪生20名的廪粮银。至于修缮,主要靠官府拨款、绅士捐助解决。
一、临川县儒学
临川县儒学原在顺化门外,北宋咸平三年(1006年),县令陈从易始建于府城南青云峰下。隆兴二年(1164年),丞郎余庆重修。嘉定年后,县令黄干、赵崇尹、李义山、赵必英先后增修。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县尹马祖寿予以修葺。至正十九年(1359年),县尹杨钧又予修缮更新。明正统四年(1439年),知府王升重建。成化年间(1465-1487年),知县姚志大、吴宪予以增修。弘治年间(1488-1505年),知县陈文试又予修治。嘉靖十一年(1532年),值城中宝应寺毁坏,巡抚胡岳、提学徐阶听从众绅士建议,将学宫迁建于宝应寺废址。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四年(1665年),知县邱泰予以重建。二十二年(1683年),知县李天植重新建起明伦堂。清末,有学田197.6亩,年租额谷510.1桶,折钱9050文;地租钱10330文。清设教谕、
训导各1人,斋夫3人,门子3人。清学额,每年通过考试招收文生20名,武生15名;后文、武生各增7名,即文生27名,武生22名。
二、崇仁县儒学
崇仁县儒学在县城偏东,开泰门内,宋庆历三年(1043年)建。嘉定七年(1214),县令彭耕增建学舍,增拨膳田。以后屡毁屡兴,至元朝末年,毁于战乱。明洪武初年,知县门时中、徐绳武相继予以重建。正德年间(1506-1521年)和万历七年(1579年)、崇祯元年(1628年),三度被毁,均被重新修复。进入清以后,多次进行整修。清学额,咸丰九年(1859年)前,每年通过考试招收文生12名,武生12名;咸丰九年(1859年)后,文、武生各增10名,至同治三年(1864年),文学、武学各设廪生22名。
三、宜黄县儒学
宜黄县儒学在城北社稷坛之右,宋皇祐元年(1049年),县令李祥建,曾巩为此撰有《宜黄县学记》。以后屡易其址,几毁几建。至明嘉靖二年(1523年),知县鲍凤根据当地读书人请求,遂定基于大井头侧(今县人民政府内)。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毁于战乱。三十七年(1678年),教谕王善诱、训导林欲兰率领当地绅士重新予以修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建考棚,可坐1360余人。清有学田102石。清学额,每年通过考试招收文生15名,武生12名;后文、武生各增10名,即文生25名,武生22名。
四、乐安县儒学
乐安县儒学在县城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县令魏彦林建。元初年废,镇守千户王祐予以恢复。至正十二年(1352年),又毁于战乱。明吴四年丁未(1367年),知县戴智重建。明正德六年(1511年)再毁,知县穆世杰修复。嘉靖年间(1522-1566年)又毁,知县吴淮率义士乐魁鸾等重建。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复毁于战乱。其后知县吴顺、训导谭经国率领众绅士捐资再建。清有学田860亩。清学额,每年通过考试招收文生、武生各12名;后文、武生各增10名,即文生、武生各22名。
五、南城县儒学
南城县儒学发端于唐朝总章二年(669年),时奉朝廷之命建立文庙,后发展为县学。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南城设立建昌军治,庆历三年(1043年),设置军学,南城县学即附于军学之内。宋朝南迁,县学毁。绍兴十二年(1142年),县令赵旦于县城南太平寺荒园另立学基,重新修建大门廊庑,建立斋舍二百楹。当地人蔡延世慷慨捐资,兴建庙学及讲业堂,又捐良田百亩,以作办学之资。景定三年(1262年),知军事赵时稼增修大成殿、尊经堂、门庑斋舍,在讲业堂偏东建立三贤祠。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判官段立夫修葺加饰,使三贤祠焕然一新。至正十二年(1352年),县学毁于战乱。十九年(1359年),县尹曾必高予以修复。明洪武七年(1374年),知县张税重修庙学。十年(1377年),知县吕升在讲堂之右建射圃。正统五年(1440年),知府杨谊在明伦堂后创建乐育堂。景泰五年(1454年),巡抚都御史韩雍莅临视察,命知府江浩拿出府库节余款,开辟明伦堂之左空地修建膳堂,并建号房二十余楹。成化十一年(1475年),教谕李昱带头捐出薪俸,倡议捐资,移建明伦堂,兴建高明斋、博厚斋。二十二年(1486年),知县余浚兴建棂星门。弘治十六年(1503年),知县毛骙利用明伦堂右侧空地,兴建起凤楼,楼右兴建仰高祠,将高明斋、博厚斋改名为博文斋、约礼斋。嘉靖九年(1530年),知县邹尧臣遵照朝廷命令兴建启圣祠、敬一亭、御制碑,于棂星门左侧兴建文昌阁,门前兴建号舍。十五年(1536年),知府王度重予修治,又购买私人土地扩大学址,将明伦堂迁建于学宫后高坡
之上。二十年(1541年),知县曹逵建尊经阁于明伦堂后,将崇文楼书籍尽藏其中。二十一年(1542年),知府朱廷臣重修进贤门。二十六年(1547年),知府陈公陛改文昌阁为龙首楼。三十七年(1558年),知府黄宗器在棂星门前开挖泮池,将进贤门改建在泮池左侧,在棂星门右侧兴建腾蛟起凤门。明末,县学毁于战乱。清顺治十五年(1685年),知县李正蔚重建。其后屡有修葺。咸丰六年(1856年)又毁。九年(1859年),知县毛延长集资又予修复。学宫除建有大成殿、明伦堂、讲业堂外,尚有藏书楼,藏书十分丰富。清学额:文生每年通过考试招收15名,雍正三年(1725年)奉朝廷批文增加入学名额,照府学加文生5名共20名。武生入学名额每年15名。咸丰七年(1857年),南城捐输驳船经费,得增文、武入学名额各2名;九年(1859年),捐输军饷,得增文、武入学名额各1名;同治元年(1862年),捐输团费,得增文、武入学名额各7名。至此文学每年招生共30名,武学共25名。
六、南丰县儒学
南丰县儒学在县治西南,宋庆历四年(1044年)县令周燮建。殿庑门堂廨舍俱备,学宫内并绘有圣贤像。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毁于战乱,后被修复。十九年(1282年),县升级为州,县学亦升级为州学。不久学宫被毁,其后宣差武抄儿予以重建。延祐三年(1316年)八月,礼殿倒塌,四年(1317年),知州王著重建,并新建棂星门。后至元四年(1338年),知州事乌枢重修庙学、先贤祠。至正四年(1344年),知州事史文彬重修棂星门,整饰殿庑、圣贤像。明洪武三年(1370年),州改为县,重新被定为县学。七年(1374年),知县马尚宾在棂星门外兴建川上亭。十五年(1382年),知县袁仁亨于戟门左兴建神厨库、宰牲房。永乐元年(1403年),知县潘同建立射圃。景泰元年(1450年),知县陈勉重建文昌阁,并购学门外土地,以扩大县学规制。天顺六年(1402年),毁于战乱。按察佥事陈骐、同知萧允恭、知县杨休、杨参先后予以修复整治,使县学规模建制如初。正德七年(1512年),学师生申白、提学副使李梦阳合并便民、丰储两座仓库的基址,以扩大学宫,并在基址上建学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棂星门遭灾,知县任懋官重建。万历三十四年(1607年),知县李梦祥重建尊经堂、棂星门。四十一年(1614年),知府赵元吉、知县林洪卿重修文庙。天启六年(1626年),文庙遭火灾,知县康采萍、教谕刘日曙重建。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毁于战乱。十九年(1680年)又重建。咸丰六年(1856年),再度被毁。九年(1859年),当地绅士汤兆禧、赵德堃集资修复。清学额:文生每年入学名额12名,武生亦12名。雍正三年(1725年),奉朝廷命令增加文生入学名额3名,共15名。咸丰九年(1859年),因该县捐输有功又增文、武入学名额各2名,至此每年文生入学名额共17名,武生入学名额共14名。
七、广昌县儒学
广昌县儒学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建于县治西,十七年(1147年),县令承敷迁县治南。嘉泰年间(1201-1204年),县令曹进之又迁建于县治东南。绍定三年(1230年)被毁。端平三年(1236年),县令葛崇节重建大成殿。嘉熙三年(1239年),县令赵希渑增建门庑斋舍。元末又毁。明洪武元年(1368年),知县侯端利用旧基重建大成殿、两庑、戟门、棂星门。九年(1376年),知县张琥兴建明伦堂、崇文斋、尚德斋。十六年(1383年),知县李文兴建神厨、宰牲库房,并建射圃。永乐六年(1408年),教谕单信增筑学门。景泰元年(1450年),知县江浩于大觉寺西改作射圃,建亭。六年(1455年),知县詹靖、典史李坚兴建文会堂于明伦堂后。成化三年(1467年),同知萧允恭、知县叶茂高等重修庙学,规制更加宏大。弘治十三年(1500年),佥事黄珙可接受当地读书人建议,毁东岳庙以扩大学基。隆庆六年(1572年),巡道许镃修建尊经阁。至清朝,仍经常进行整修。咸丰六年(1856年)被毁。同治七年(1868年),当地人何氏家
族修复崇圣祠,饶希孟家族修复明伦堂。八年(1869年),知县邢景彬修复忠义孝悌祠。清学额:文生每年招收12名,雍正三年(1725年)奉朝廷命令增加文生入学名额3名,共15名;武生入学名额12名。同治四年(1865年),因捐输有功增文、武招生名额各10名,即每年文生招收25名,武生招收22名。
八、金溪县儒学
金溪县儒学在县城南望仙门外,宋皇祐三年(1051年)县令刘佐建。绍兴十二年(1142年),县令周绎迁于社稷坛之右;二十七年(1157年),县令陈博文再迁于社稷坛之南;嘉定二年(1209年),县令王衡仲三迁于晁氏九经堂故址。嘉定三年(1210年),县令楼兴建斋舍。嘉定十二年(1219年),县令何处久增拨学产。元大德元年(1297年),县丞吴瑾重新修建。至正十二年(1352年),毁于战乱。明吴元年甲辰(1364年),当地人邓思诚予以重修。明洪武八年(1375年),知县李子敬增修。以后多次进行修葺。至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知县任元撰率乡绅捐资修治一新。清有学田24亩。清学额,每年通过考试招收文生20名,武生15名;后文、武生各加名额9名,即每年招收文生29名,武生24名。
九、泸溪(资溪)县儒学
泸溪(资溪)县儒学于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由知县陈王廷、教谕周延士、训导范汝仁建于县治东城外。十五年(1587年),知县汪谟迁建于县治西侧,中为明伦堂,左为博文斋,右为约礼斋。三十九年(1611年),知县梁应抡重建明伦堂、启圣祠及两庑两斋,并建射圃、号房、宰牲房。崇祯十一年(1638年),被毁。十二年(1639年),当地人傅登觉、傅元崧等倡议修复。进入清后,多次进行过修葺。康熙三年(1664年),曾裁教谕一员;二十二年(1683年),又复设教谕。雍正十年(1732年),增设教谕署于崇圣祠左侧,训导设置如旧。乾隆三年(1738年),进士傅彤上书请求增加学额,不准。咸丰六年(1856年),县学又毁。同治八年(1869年),知县杨松兆集资修复。清有学田数十亩,山林4处。清学额为禀生、增生各20名,每年招收文生、武生各8名。
十、新城(黎川)县儒学
新城(黎川)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县令李维芑建。元至正二年(1342),县令苗益率宋进士胡梦魁的后裔,以及当地人王三镒、王三锡兄弟、元进士朱倬的门人等,共予修葺。元末,被毁。明洪武元年(1368年),知县沙良佐重建大成殿及两庑、棂星门;殿后兴建明伦堂,殿左右兴建立忠斋、进德斋;开辟射圃于学宫外,并兴建至肃堂于棂星门内。十七年(1385年),知县洪深建神厨、宰牲房于至肃堂左侧,设仓库于立忠斋之后。宣德九年(1434年),知县陈员韬、教谕上官祐又购私人土地,扩大学宫规模。正统元年(1436年),当地人钮子迪在学门左侧建藏书阁,并兴建四贤祠于学门右侧。成化二年(1466年),同知萧允恭、知县傅京重建尊经阁,以储藏经典。明正德十年(1515年),知县黄文鸑予以重修,建名宦、乡贤二祠于戟门外侧,迁射圃于城东门内。明末,再毁。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当地人涂斯皇重建。咸丰六年(1856年)又毁。九年(1859年),全城筹资兴修,同治年间予以整修。清学额:禀生20名,增生20名;文生每年招收15名,雍正三年(1725年)奉朝廷命令增加文生入学名额5名,共20名;武生每年招收15名。咸丰七年(1857年)、八年(1858年)、九年(1859年)和同治三年(1864年)、九年(1870年),因捐输有功分别增文、武入学名额各1名,计文生每年入学增至25名,武生增至16名。
十一、东乡县儒学
东乡县儒学在县城东广信门内,明正德九年(1514年),由兵备胡世宁、知府方学、知县黄堂兴建。学宫东为求忠斋,西为立孝斋。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署县事邢龠于学官前开挖泮池。翌年,知县崔一濂于大成门两旁修建名宦祠和乡贤祠。三十五年(1556年),知县蔡结改建明伦堂于大成殿后,学校规制才初步确定。明末,毁于战乱。清康熙元年(1662年),知县李丹重建,咸丰六年(1856年)、同治三年(1864年),又两度毁于战火。同治五年(1866年),知县朱昌言及后任知县李士芬、孙毓秀,先后发出捐资倡议,重建大成殿、大成门、两庑、泮池、宫墙及名宦、乡贤二祠。清有学田136亩。清学额,每年通过考试招收文生15名,武生12名。
第三节 社学
社学始创于元,终止于清。它是地方政府在乡镇设立的官立小学,以实施启蒙教育为主。元规定,农村五十家为一社。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朝廷诏令“每社设学校一,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农隙使子弟入学。”(《新元史·食货志》)明洪武八年(1375年),朝廷亦下诏各地立社学,“每五十家为一所,各随所在,延师儒以教民间弟子”。正统元年(1436年),令各处“严督勤课,有俊秀向学者,许补生员”。天顺年间(1457-1464年),朝廷责令各地学使督察地方政府在“每乡里俱设社学,仍免为师之人差徭”。时崇仁知县李祥创社学4所。正德年间(1506—1521年),李梦阳任江西提学副使,对社学全面规划,大力督办,促进了社学的发展;时王守仁巡抚南赣,以为“民风不善,由于教化不良”,亦大力倡办社学,并作“社学教条”,对社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原则、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等,均作了明确规定,促进了社学的正规化。据旧志记载,正德之后,临川、金溪各建社学4所。但行之不久,均被停废,启蒙教育仍由民间自办。
清社学复兴。顺治九年(1652年),题准“凡府州县每乡置社学一区,择其文艺通晓、行谊谨厚者,补充社师,免其差役”。雍正元年(1723年),诏令各地照顺治九年例,“州县于大乡巨堡各置社学一区,凡子弟十二以上二十以内有志学文者,令入学肄业,并造名册,于学臣按临日申报查考。如社学中有能文进学者,将社师从优奖赏;如怠于教习钻营充补者,查出褫革,并该管官严加议处。”此后,社学逐渐发展。据统计,清建昌府社学多达33所,计南城14所,南丰6所,新城6所、广昌6所,泸溪1所;抚州府也有社学23所,计临川4所,崇仁4所,宜黄5所,金溪4所,乐安4所,东乡2所。
社学所授内容,元为《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等;明“以《百家姓》、《千字文》为首,继以经史历算之属”,兼及御制大诰、本朝律令、歌诗习礼等;清所授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童蒙读物,渐及儒家经典。社学发展到清雍正之后,日渐式微,逐步被私塾取代。
一、临川杜学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临川知县李彬曾建社学4所。清,较著名的有金台社学,学址设在西乡17都金台寺,为同治五年(1866年)乡人马汝良等倡建。有学田298亩。每期招正课生10名,附课生30名。每月初二考查学习情况,由县命题,试卷须呈县官审阅。试卷按完成程度分上中两卷,成绩优者可得奖励,其中上卷考生名列一、二、三、四名者,分别奖钱600、500、400、300文;中卷第一名者奖钱200文。另有培风社学,设在西乡石井马家村,有学田60余亩,亦名重当时。
又,临川农村除建有社学外,还有乡学,其性质与社学一般,唯偏重启蒙教育。临川较著名的乡学有临江乡学和龙津乡学。临江乡学,原建于16都临江寺,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知县秦沆曾予改建,有学田102亩,招收正课生、附课生各10名,每逢三、八为成绩考查时间,考
卷须送县官审阅;龙津乡学,设上顿渡陀山殿,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龙津社学改建,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战乱,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该乡学有学田236亩,折租钱117000文。招收正课生10名,附课生15名。其他各地乡学不录。
二、崇仁社学 明初崇仁始创社学,至天顺七年(1463年),知县李祥建社学4所:东耆社学,设于无为观废址;西耆社学,设于严家巷,后改设善修观;北耆社学,设于招隐堂废址,后改设四贤祠;西馆社学,设于县东北境铺左道旁,今白露乡西馆村。历经变异,这些社学先后废弃。万历年间(1573-1619年),知县陈瑛于县治重建社学,其后亦废。清雍正六年(1728年),知县陶士黄重建社学,设在城南瓦子堆新兴寺旧址,并置有学田。
三、宜黄社学 载于清同治《宜黄县志》的社学有5所,一在宜黄东隅南山庙之左,一在西隅鸣山庙之右,一在南隅城隍庙之右,一在北隅黄陂桥附近,一在东招福寺之左。
四、乐安社学 据清光绪二年《抚州府志》载,乐安有社学4所,具体不详。
五、南城社学 南城社学明代为盛,弘治年间(1488-1505年),南城即有社学12所。正德七年(1512年),学使李梦阳毁淫祠十五处,以其中之一改建为盱江书院,其余十四处均改建为社学,后被豪绅侵没。万历五年(1577年),知县范涞重毁淫祠,恢复社学14所,其名依旧,分别为:礼字社学,在北隅朝京门内;乐字社学,在西隅孔家岭;射字社学,在北隅旧府治后;御字社学,在北关童家湖;书字社学,在北关石磴前;数字社学,在西关杜家坊;格字社学,在北隅雍熙街;致字社学,在东关便民仓后;诚字社学,在东关太平桥头;正字社学,在西关长冈上;修字社学,在南关定印寺前;齐字社学,在南关申明亭;治字社学,在北关江家巷;平字社学,在北关罗家庙。清,继续实行每乡一所社学政策,南城当时较著名的社学有:青绥社学,设在十四都青绥里八堡,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后废,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恢复:黄山社学,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以黄孝子祠为学址,教师薪俸从黄孝子祠祀余谷内分半酌给;钟灵社学,设在十一都中林寺故址,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中林”因改“钟灵”,置有学田;城关社学,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咸丰六年(1856年)毁。
六、南丰社学 南丰社学盛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南丰即有社学6所,分别冠以“礼、乐、射、御、书、数”之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在原参将府设立南方社学,于紫阳书院内设立东方社学,选择通晓经书的儒者为师,农闲时招收子弟入学就读。
七、广昌社学 广昌社学明亦颇兴盛,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侯端奉诏立学。嘉靖六年(1527年),知县毛益奉令建社学于县治东迎恩桥(今胜利街人行桥),内设听乐厅、习礼厅、句读厅、算数厅等,规制十分宏大。后毁于战乱。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知县陈时重建。清雍正元年(1723年),在大乡设社学,凡年12—20岁者均可入学,在校生、童可免差役。时全县有社学6所,分别冠名礼、乐、射、御、书、数。
八、金溪社学 明代金溪县城有社学4所,其中南市1所,中市1所,北市2所,为嘉靖五年(1526年)知县林初所建。
九、泸溪(资溪)社学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泸溪知县潘元勋曾建社学,在李泰伯祠,清同治(1862-1874)时已废。
十、新城(黎川)社学 新城社学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到正德九年(1514年),除各乡村设有若干社学外,在县城四坊设有社学6所:立礼社学,设在东湖寺;通书社学,设在学仙观;如射社学,设在天峰寺;成乐社学,设在宝林寺;象数社学,设在龙湖寺;执御社学,设在新丰桥东。另有黎川社学,原设在城东环胜山,初名冯鲸讲堂,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知县徐大坤奉文改建,后塌毁。同治五年(1866年),知县金时宣重建于南市寺观。后任知县黄寿琪、刘昌
岳,皆曾予以修治。
十一、东乡社学 东乡社学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另据清光绪二年《抚州府志》载,东乡有社学2所,一在长林,一在黎墟。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