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宋代大事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9902
颗粒名称:
宋代大事纪
分类号:
K206
页数:
1
摘要:
两宋期间,抚州地区参加殿试考中进士者1412人。
关键词:
抚州
大事纪
内容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建昌(南城)军学创办。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著名地理学家、方志学家乐史中进士,他是抚州地区第一个进士,编著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全书200卷,130余万字。
太宗淳化三年(992年) 乐史之子乐黄中、乐黄目、乐黄棠兄弟三人进士及第,成为一家多进士的典型。
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 乐安县流坑村董洙、董仪、董汀、董师德、董师道同登进士第,传为佳话,并立“五桂坊”。
仁宗庆历元年至六年(1041年至1047年) 曾巩创建兴鲁书院于临川香楠峰(今临川市六中、实验小学内)。唐宋八大家之中的曾巩、欧阳修、王安石都曾在此讲学。
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 王安石归临川省亲时,根据金溪县人方仲永由“神童”变为平庸之人的故事,撰写了教育散文名篇《伤仲永》。
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 仁宗根据临川人、宰相晏殊的奏请,下诏“令各州县都设立学校,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于是州郡纷纷奉诏兴办学校,即有名的庆历兴学运动。
抚州府儒学建于城东隅文昌门之北,据大丘,东抵城墙,西抵大街,内有墨池朱井。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 宜黄县令李祥创建儒学于县城北社稷坛右,曾巩为此作《宜黄县学记》。
抚州知府裴材建“拟砚台”于文昌门及清风门城墙相曲处(今荆公路自来水厂)。曾巩撰有《拟砚台记》,王安石、陆游等有题咏。
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 王安石撰写万言《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法的关键在于人才。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11月),王安石任宰相。1071年,王安石创立著名的“三舍法”,将太学分成外舍、内舍、上舍三部分,并对科举制度实行重大改革,罢诗赋、帖经、墨义,不再重视记诵之学与对偶之文,而注重经书义理,陆续设立诸路学官。1075年,王安石撰写的《三经新义》列为各类学校必读教材。
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 朱熹先后到黎川县社苹乡福山村、南城县上塘乡源头村讲学,并写下著名诗篇《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 黎川县张渊微连试皆优,高中状元,为抚州地区第一位状元。
两宋期间,抚州地区参加殿试考中进士者1412人。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