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9869
颗粒名称: 后记
分类号: K295.63
页数: 2
页码: 4009-4010
摘要: 历经十几春秋,牵引百十编者,荟萃万千文献,凝聚无数心智。《抚州市志》在人们的期盼中终于面世。“焚膏继昝,兀兀穷年”。编纂新中国成立后抚州首部地级区域志,经历一个较长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倡修省、地、县三级第一轮志书,抚州地区因故未启动本级修志。至90年代后期酝酿第二轮修志时,抚州地区各县(市)修完第一轮志书,地级区域志编修条件成熟。
关键词: 抚州市 地方志

内容

历经十几春秋,牵引百十编者,荟萃万千文献,凝聚无数心智。《抚州市志》在人们的期盼中终于面世。
   “焚膏继昝,兀兀穷年”。编纂新中国成立后抚州首部地级区域志,经历一个较长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倡修省、地、县三级第一轮志书,抚州地区因故未启动本级修志。至90年代后期酝酿第二轮修志时,抚州地区各县(市)修完第一轮志书,地级区域志编修条件成熟。鉴于地区(分区、区、专区)级建置持续时间较长,1997年启动编纂地区志,下限至1997年。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明确第二轮志书下限定在2000年,于是抚州地区志下限延伸至2000年。本着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和努力打造精品佳志的良好愿望,地区(市)地方志办自1997年至2011年10月完成地区志编纂。2011年市级党政班子换届后,新班子主要领导考虑志书下限离出书时间相隔较长,应增补2000年后一个时期内容,故将下限延至2011年底,地区志改名为市志。
   上下几千年,纵横数百里。抚州编纂地区(市)级志书史无前例。现抚州市区域历史上设两个“地区级”行政区(建昌、抚州),历代多次修志,分别留下建昌区域志和抚州区域志。最晚旧志为清光绪二年《抚州府志》,迄今断修一个多世纪。取舍融合旧志资料难度不小,清末至民国期间资料缺口较大。尽管工作基础差,资料积累少,面临诸多困难,但参与其事者不离不弃,执着坚持,直至志书最后告竣。
   两轮并一轮的抚州地级志书编修历经16年,大体分以下阶段: 一、首次部署,培训队伍;广征博采,落实编写任务(1997年4月-1999年3月)。这一阶段地区地方志办在邹德贵领导和主持下,由范茂芝组织开展日常工作。1997年4月至8月,筹备召开动员(启动)大会,初步确定篇目设计、编纂方案、工作规划等,并为动员大会和首期培训作书面准备。同时,派员分赴上饶、赣州取经;地区地方志办聘借一批修志人员;成立地区志编委会,召开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就有关重要问题作研究和决定;8月10日地区行署下文部署修志工作,8月15日召开地区志编修动员大会。举办两期业务骨干培训班,参加讲课的有省地方志办副主任朱祥清、地区地方志办地方志科科长李志平等6人。10月中旬在乐安县召开地区志资料工作现场会,乐安县地方志办介绍经验。11月中旬组团赴广东省梅州市参观学习,地直单位19人参加。此后,各单位分别编写专志(120多个单位)、发展史或简介(70多个单位)。1998年9月8日召开地区志编修工作促进会,特邀江西师大历史系教授许怀林到会作讲座。1998年冬至1999年春,地区地方志办分批派员赴北京、沈阳、大连、南京、桂林、重庆、成都、武汉、南昌等地征集资料。
   二、补充资料,延长下限;合理分工,组织编纂分志(1999年3月-2002年8月)。这一阶段地区(市)地方志办在黄文贤领导和主持下(至2000年8月),先后由范茂芝(1999年9月退休)、杨忠民组织开展日常工作。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上半年,大部分地直单位完成专志初稿或发展史(简介)编写工作(下限至1997年)。2000年7月召开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延长下限(延至2000年)。9月上旬,再次举办业务骨干培训班,由省志总纂室主任刘柏修、地区地方志办副主任段绍镒主讲。自2000年下半年起,地区地方志办组织聘借和在职人员,在地直单位报送专志稿基础上,分纂29卷分志,平均每人2卷至3卷。至2002年上半年,半数分志初稿脱稿。每脱稿一卷,由分管副主编审读,认为基本符合要求后,提交主编会议集体审查验收。
   三、逐卷过关,完善初稿;打印分送,广泛征求意见(2002年9月-2006年12月)。这一阶段市地方志办在黄亚玲领导和主持下开展工作。2002年9月后,全部分志初稿陆续脱稿,逐卷由副主编分别审读,由主编召开会议集中评议,基本统一意见后由分纂执笔人落实修改。2003年起,由于启动市年鉴编撰,市地方志办人员大都投入到年鉴组稿。至2006年,地区志全部初稿基本出齐(第一稿,全志约800万字)。对初稿的修改,主要由4位副主编审读并分别向分纂执笔人反馈意见。分纂稿执笔人消化意见后出第二稿(全志约750万字),经分管副主编审定,逐卷打印“送审稿”(第三稿,全志约720万字),分送有关单位和领导审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方言卷送东华理工大学教授黄建荣审定。2001年至2006年底,全志29卷,打印送审23卷(2001年送审3卷,2002年送审9卷,2003年至2006年送审11卷)。送审后陆续收到部分意见,由分管副主编及时消化处理。少数专业性较强的分志,请市内高校教授和有关专家帮助修改。
   四、总纂完善,统合全志;“两审”定稿,通过专家审查(2007年1月-2011年10月)。这一阶段市地方志办在黄亚玲领导和主持下,段绍镒负责地区志统稿和牵头审改工作。全部初稿基本出齐后,由段绍镒对全志进行统合,主要解决4个问题:一是全志衔接,完善体例;二是详此略彼,准确归类;三是删繁就简,笔削冗文;四是精雕细琢,规范行文。统稿结束形成初审稿(第四稿,约660万字),然后组织有关单位和市地方志办全体人员进行全面初审,此项工作持续到2010年底。初审分两阶段进行:前一阶段突出重点,分片评审;后一阶段总体审读,集中评审。为突出抚州特色,地区志编委会确定农业、工业、文化、教育、人物为重点卷。初审稿打印后,首先,分别召开农业口、工业口、文化口、教育口初审会,有关单位领导、专业人员、编写人员参会,对志稿进行评议。其次,请省志办周慧、赖功赣、伍常安、张满满等领导和专家审读志稿。再次,组织地区志办全体人员对初审稿进行核对和审改。2011年5月,整理出复审稿(第五稿,约630万字,分4册装订),送省地方志办和市内有关人员审读。同年10月15日召开复审会对志稿进行全面复审。专家组认为该志稿观点正确,内容翔实,结构合理,体例完备,可进入验收环节。但根据市委、市政府意见,要求续写2000年10月至2011年底的内容。
   五、重新动员,再延下限;续写市志,通过验收付印(2011年11月-2013年3月)。这一阶段市地方志办在黄亚玲领导和主持下组织续写市志。市志延长下限,其内容在地区志复审稿基础上,延续记述2000年后继续发展的事物,增写2000年10月后新出现的事物。工作过程分5个步骤:一是宣传发动,全面部署(2011.11-12)。召开动员大会,充实编写班子,拟订编纂方案,下达各县(区)、市直各单位报送资料或编写专志(单位志)的任务。二是收集资料,编写专志(2012.1-6)。由市地方志办向市直各单位、各县(区)下发编写专志(单位志)或上报资料的提纲,市直各单位在市地方志办指导下,于2012年6月完成专志(单位志)编写,各县(区)同时报送市志所需资料。三是汇总专志,编纂分志(2012.7-10),由市地方志办人员(含聘用)分8个组,编纂市志各分志。四是总纂合成,打印送审(2012.10-2013.5)。段绍镒负责对全志进行统稿,形成5分册验收稿(第六稿,约800万字),于2013年4月中旬分送出版社、编委会成员及有关领导审改。五是验收付印,出版发行(2013.6-12)。经省地方志办同意,市志延长下限部分不再复审。2013年6月19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开会,原则通过验收稿。紧接着,市地方志办组织段绍镒、陈志平、王政文、赵水泉、杨友祥、唐文喜6名编纂人员封闭审改一个月,补充、修订和完善验收稿,同时吸收出版社的终审意见。9月底,经市政府批准出版。印刷出版中,由黄亚玲主持,段绍镒、陈志平、黄志刚、吴根茂、饶国旺等对彩图制作、志书文风进行规范统一,最后定稿付印。
   工程浩繁,终究要靠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地区(市)志编纂工作得到几届地(市)委、行署(市政府)领导关心、重视和支持。地区(市)志上马后,历任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过问工作进展情况,对地区(市)志办所提问题逐一给予解决。在动员会、促进会、调度会、编委会上,主要领导到场讲话。会后,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和解决人员、经费、办公条件等问题。修地区(市)志一度成为地区(市)地方志办主要工作项目。为推进地区(市)志编纂工作,地区(市)地方志办几任领导尽心尽责,打下扎实基础。地区(市)地方志办全体人员和各县(市、区)、地(市)直各单位编写人员辛勤努力,几代地方志工作者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手修志巨著成。值此市志付印之际,我们对所有关心、帮助和支持此项工作的单位及有关人员,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和不周全之处,我们期待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以便续志作出修订和更正。
   编者 2013年9月30日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