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委员会第四十次常会关于成立闽赣省的决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9751
颗粒名称: 中央人民委员会第四十次常会关于成立闽赣省的决议
分类号: K295.63
页数: 1
页码: 3952
摘要: 由邵式平同志报告信抚分区工作并审查红十一军来电,经详细讨论认为闽赣苏区地方广大,在政治军事上均占重要地位,争取这一广大区域成为巩固的苏区,实为夺取抚州,进攻南昌的必要条件,因此决议将建(宁)、黎(川)、泰(宁)、金(溪)、资(溪)、光(泽)、邵(武)、闽北苏区,以致信、抚两河间一带地区划为闽赣省,立即成立闽赣省革命委员会,以邵式平、顾作霖、万永诚、余泽鸿、毛泽民、钟世斌、肖劲光、周建屏、黄道、薛子正、陈荣洲、方志纯、王伙子、张光发、吴家远、包维贤、刘才英、钟光来、钟宝光、曾昭茗、李德胜、邹琦、黄立贵、彭皋、刘炳龙等二十五人为委员。依着斗争的发展,还应增加当地干部十人至二十五人为委员,以邵式平、顾作霖、万永诚、钟世斌、毛泽民等九人为主席团,邵式平为主席。
关键词: 闽赣省 第四十次常会

内容

人民委员会于四月二十六日下午一时开第四十次常会,主要讨论及决议如下:
   由邵式平同志报告信抚分区工作并审查红十一军来电,经详细讨论认为闽赣苏区地方广大,在政治军事上均占重要地位,争取这一广大区域成为巩固的苏区,实为夺取抚州,进攻南昌的必要条件,因此决议将建(宁)、黎(川)、泰(宁)、金(溪)、资(溪)、光(泽)、邵(武)、闽北苏区,以致信、抚两河间一带地区划为闽赣省,立即成立闽赣省革命委员会,以邵式平、顾作霖、万永诚、余泽鸿、毛泽民、钟世斌、肖劲光、周建屏、黄道、薛子正、陈荣洲、方志纯、王伙子、张光发、吴家远、包维贤、刘才英、钟光来、钟宝光、曾昭茗、李德胜、邹琦、黄立贵、彭皋、刘炳龙等二十五人为委员。依着斗争的发展,还应增加当地干部十人至二十五人为委员,以邵式平、顾作霖、万永诚、钟世斌、毛泽民等九人为主席团,邵式平为主席。……
   1933年4月26日

附注

注:闽赣省是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一个省,历经1933年5月至1935年5月,区域范围包括现属福建、江西两省的建宁、黎川、泰宁、资溪、崇安、宁化、清流、明溪、光泽、邵武、建阳、浦城、南丰、南城、金溪、广丰、上饶、铅山、贵溪、将乐、沙县等的全县或部分区域。闽赣省革命委员会驻地初设黎川县湖坊,不久迁往黎川县城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建宁
相关地名
黎川
相关地名
泰宁
相关地名
资溪
相关地名
崇安
相关地名
宁化
相关地名
清流
相关地名
明溪
相关地名
光泽
相关地名
邵武
相关地名
建阳
相关地名
浦城
相关地名
南丰
相关地名
南城
相关地名
金溪
相关地名
广丰
相关地名
上饶
相关地名
铅山
相关地名
贵溪
相关地名
将乐
相关地名
沙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