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明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970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明代
分类号: K82
页数: 23
页码: 3598-3620
摘要: 明代人物传记共有危素、吴伯宗、董琰、邓茂七、王英、聂大年、何文渊、吴与弼、饶秉鉴、何乔新、 谢绶 、吴昊、张昇、罗圮、吴悌、谭纶、罗汝芳、舒化、何源、邓元锡、张槚、董裕、汤显祖、龚廷贤、吴道南、邱兆麟、黄孙茂、何宗彦、邓渼、陈际泰、黄立言、徐霞客、傅朝佑、蔡国用、章世纯、杨思本、黄端伯、艾南英、罗万藻、揭重熙40人。
关键词: 明代 人物传记

内容

共40人: 危素 吴伯宗 董琰 邓茂七 王英 聂大年 何文渊 吴与弼 饶秉鉴 何乔新 谢绶 吴昊 张昇 罗圮 吴悌 谭纶 罗汝芳 舒化 何源 邓元锡 张槚 董裕 汤显祖 龚廷贤 吴道南 邱兆麟 黄孙茂 何宗彦 邓渼 陈际泰 黄立言 徐霞客 傅朝佑 蔡国用 章世纯 杨思本 黄端伯 艾南英 罗万藻 揭重熙 危素 危素(1295-1372,一说1303-1372),字太仆,号云林,金溪县白马乡(现黄通乡高桥)人。元末明初时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参知政事、翰林学士。
   其祖友龙本姓黄,后过继给危全讽之后裔,遂改姓危。4岁开始读书,15岁便精通《五经》。他曾拜读于吴澄门下,并尊李存为师。吴澄对他十分赏识,大力引荐,得以广交文学名士。范椁、虞集、揭奚斯等人对其渊博学识很折服,另眼相待。
   元至正元年(1341),经大臣引荐,出任经筵检讨,负责编修宋、辽、金三朝国史及注释《尔雅》。书成后,顺帝奖给金银和宫女,他不接受。五年,改任国子助教。七年,改任翰林编修,负责编纂后妃等传和宫廷纪事,苦于无现成资料,便用自己俸金买动宦官和皇亲国戚,打探后富有关情况,详细询问,亲自笔录,得以成史。十一年,升为太常博士,后任兵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侍郎、大司农丞。十七年,升礼部尚书。十八年,参中书省事,专任甘肃平章事,总西部兵马。他整治边防,任用贤吏,安抚边民,力图中兴,深得皇太子赏识,称他“澄清忠义,清白起家”。不久,进御史台治书侍御史、中书左丞。
   至正二十年(1360),官拜参知政事。他“为人侃直,数有建白,敢任事”。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闪亮河北岸)宫殿失火,顺帝下令重建大安、睿思二阁。危素以民间疾苦,苦谏不要大兴土木,并亲自到河南、河北、江淮一带发钱、发粮,赈救灾民。二十四年,为翰林学士,奉旨出任岭北行省(治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辖境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亚洲大部分及中国内蒙古东部、北部和黑龙江、吉林、辽宁部分地区)左丞。后弃官,隐居房山(今北京市房山区)达4年,潜心史学著作。
   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朱元璋部将徐达、常遇春率军攻打通州,直逼大都(今北京),顺帝逃往上都,由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召危素进大都。危素刚到,朱元璋部亦攻入。危素感到国破家亡,即在其所居报恩寺跳井自杀,但被其诗友、寺僧大梓和波阳徐彦礼拉住,说:“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危素才打消死的念头。当明军兵士要进史库时,危素急告镇抚吴勉,《元实录》得以保存。
   明洪武二年(1369),危素被任为翰林侍讲,与宋濂同修《元史》。朱元璋多次召见危素,询问元朝兴亡缘由,并令其撰写《皇陵碑文》(立碑时改用朱元璋自撰稿)。不久,危素被劾,罢官一年。后官复原职,兼弘文馆学士,并赐小车,免朝谒。朱元璋常赐酒宴与诸学士,并有诗词酬唱。危素呈诗虽在最后,往往独得朱元璋称赞,说危素“老成,有先忧之意”,此时危素已70多岁。皇帝对危素宠信,引起某些大臣嫉妒。御史王著等屡进谗言,说危素是亡国之臣,不应重用,危素被谪居和州(今安徽和县),令守元臣余阙庙。五年,卒于和州含山县寓所,亨年78岁,后归葬金溪高桥。学士宋濂为其墓撰铭志。
   危素身经两朝,都任过大臣。但他是降臣,历代封建统治者出于忠君思想,对其并不放在重要位置上加以宣扬。《明史》和历代《抚州府志》和旧《金溪县志》,只将他放在“文苑”中予以介绍。他在历史著作中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宋、辽、金史本是危素执笔编纂,却被署名为元朝宰相脱脱主编。危素博学,善古文词。其诗歌创作在元末地位较高,影响较大。其诗气格雄伟,风骨遒劲,诗作收集在《云林集》2卷中。其散文被誉为元代一大家,有文集《说学斋稿》4卷。清人王懋称其文“演迤澄泓,视之若平易,而实不可及”。此外,还有《尔雅略义》19卷,以及《草庐年谱》《元海运记》等。在《太和正音谱》中有《危太仆后庭花》杂剧1本,王国维疑为危素所撰。他还精于书法,其书写的片纸只字,人们都爱珍藏。
   吴伯宗 吴伯宗(1334-1384),名祐,以字行于世,明初金溪新田(今属东乡县红光垦殖场新田分场)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
   吴伯宗从小聪敏,10岁即通举子学业,洪武三年(1370)乡试中举,名列第一,为解元;洪武四年廷试中又得进士第一,为明朝开科状元。廷试时,洪武帝亲制策问,点吴伯宗为状元,赐给冠带袍笏,授礼部员外郎。参与会修《大明日历》及后妃功臣传,书成,又赐衣袜。
   吴伯宗为人温厚,但外柔内刚,不附权势,不屈奸邪。时值左丞相胡惟庸当权,结党营私,玩弄权术。吴伯宗不肯随附,胡惟庸怀恨在心,借事将其谪居凤阳。吴伯宗没有畏缩,仍然上书直论时政,指斥胡惟庸专横跋扈,不守朝廷法纪,不宜委以重任,否则将危害国家。太祖得奏,召还,赐衣钞。出使安南(今越南),不辱使命,得四驯象归,授国子助教,进讲东宫,改任翰林典籍。太祖出10题,命吴伯宗即赋,他才思敏捷,挥笔立就,词意清新,气势磅礴,甚得洪武帝赞赏,赐予织金锦衣。封为太常寺丞,他辞谢不就,改任国子监司业,又不去,因而被贬为金县(今甘肃省榆中县)教授,途中召回为翰林检讨。
   洪武十五年(1382),晋为武英殿大学士。九月,奉命与翰林学士李翀、回回大师马沙亦黑、马哈麻等人翻译《回回历》《经纬度》《天文》等书。次年二月译完《天文》书,吴伯宗写序曰:“西域天文书与中国相传殊途同归。……刻而列之,与中国圣贤之书并传并用,岂唯有补于当今,抑亦有功于万世”。从此,《回回历》与中国《大统历》相参为用。是年(1383)冬,因弟吴仲实为三河(今河北省三河市)知县时,荐举不实受到株连,降为检讨。十七年夏,因帝偶有访问,吴伯宗以非所职掌,难以为答。帝怒,将其谪居云南,暴卒于途。东宫太子悼其不幸,令其家属护丧归葬。吴伯宗无子,殁时囊空如洗,赖妻龚氏勉力维持,才得以返里。
   著有《荣进集》4卷行于世。新田吴家有其故宅,人称“状元府”。
   董琰 董琰(1353-1420),字子庄,乐安县流坑人。官至王府右长史。
   少时聪颖勤奋,5岁诵诗,13岁能文。洪武四年(1371)乡试中举,次年会试未中,以后未再赴试,到四川成都、嘉定(今乐山)府等地游历4年,后又出游荆湘。此后,以经学教授于乡10余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应聘入京,出为云南训导。他向学予讲学说史7年,使“人鲜知教”的荒僻之区教化大行。调广东交州府茂名知县,任职5年,以廉肃为务、勤政爱民、细心治化,为士民所敬佩。
   永乐二年(1404),董琰被大学士杨士奇所荐,人翰林院参与《永乐大典》纂修。他识见高明,学问渊博,为同僚推服。五年(1407)书成,被荐为南京国子监司业。时崇仁吴溥任京师国子监司业,故有“两京司业属临川(府)”之美誉。任司业4年,他正学规、明纪律,亲自课业,赏罚分明。因事得罪上司,被罢。后成祖察知,启为赵王府右长史,与左长史赵享道一起辅导简王朱高燧,朝夕进讲修齐治平之大经大法,随时匡正朱高燧不当之处,使之多有所悟,“王爱之重之,他人莫及”。十八年春,回家而卒。
   他为人耿直,名扬文场,驰声仕途,心胸坦荡。三朝宰辅杨士奇为其题写“数封天子诏,当代帝王师”楹联。其著有《周易订疑》《周易义原本》《幼诵诗集》《随寓集》和《司业子庄集》等行世。
   邓茂七 邓茂七(?-1449),原名邓云,南城珀玕乡(今沙洲乡)人,佃农出身。年少勇悍有智,以豪侠为众所信服。明英宗正统初年,因愤杀豪强,与弟避匿在福建宁化乡绅陈正景家,分别改名为茂七、茂八,他们常常聚众为圩,官府害怕他们借以闹事,予以驱赶。不久,茂七、茂八等流亡到沙县,佃耕为生。当地官府为防叶宗留所率福建矿工起义军进攻,编民为甲,自制兵杖以护地方。邓茂七被推为总小甲。
   沙县一带官绅在福建左政使宋新庇护下,强迫佃农把田租送进仓库,逢年过节还要送鸡鸭鱼肉,引起佃农强烈不满。邓茂七乘机号召佃农反抗,令田主自运租归,深得民心,远近民众皆依附。田主将此告到县衙,县衙派人前去,邓茂七不理,县令又派兵前往追捕,邓茂七杀弓兵数人。上官遣军300人前去捉拿,邓茂七等人反击,官军被杀几尽。正统十三年(1448)二月,他邀陈正景等到沙县陈山寨,歃血盟誓,宣布起义,号称“铲平王”,与叶宗留呼应,东南一带大为震动。逾月间,邓茂七义军发展至10万余人,设置官吏。四月,邓茂七率军攻占新城(今黎川)杉关,连下光泽、邵武、顺昌等县。尤溪炉主蒋福成组织炉丁和贫苦农民万余,袭据尤溪,声援邓茂七。不久,蒋福成与邓茂七联合,全歼到沙县“进剿”的邓洪新部官军2000余人,并向闽中重地延平府(今南平)挺进。六七月间,邓茂七率军围攻延平,御史张海登城“宣抚”,遭邓茂七严斥;朝廷又命御史丁瑄诏谕劝降,又遭邓茂七当众撕毁书信,并斩杀使者。张、丁恼羞成怒,派精兵4000人扑向义军,又遭邓茂七设伏,溃不成军,只好上疏朝廷,请增兵“进剿”。
   邓茂七趁此有利之机,分兵南下海宁、泉州等20余州县,前锋进至广东海阳县境。义军所到之处,深得民众响应,聚众达80余万人。不但控制大半个福建,还攻破江西石城、瑞金,广昌等地,形成明朝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朝廷对邓茂七义军有席卷东南之势,惊慌失措,先后调动南京、浙江、江西等地官兵和蒙古骑兵、京营卫军5万余人分兵两路前往镇压。邓茂七义军在连下20余州县后,继续流动攻州占府,由于没有巩固后方,补给困难,义军伤亡较大,加上官军策反与分化,义军内叛徒出卖,战略遭破坏,被迫西移。正统十四年(1499)二月,邓茂七轻信内奸罗汝先怂恿,在延平与官军决战中,误入包围圈,遭火器伏击,身中流矢,不幸牺牲,被官军枭首示众。余部在其侄邓伯孙率领下退至尤溪、沙县一带山村,景泰元年(1450),终因寡不敌众,邓伯孙与将士数百人兵败被俘,惨遭杀害,起义被镇压。
   王英 王英(1376-1450),字时彦,别字泉坡,金溪县兴贤坊人。官至礼部侍郎。
   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庶吉士,与曾柴等28人同入文渊阁读书。明成祖得知他处事缜密,令其与王直掌机密文字,参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
   永乐二十年(1424)三月,成祖出兵北征,王英随驾前往。八月,军还,路过李陵城(今内蒙古正蓝旗南黑城)时,成宗召王英前往碑前看碑,碑为蒙文,随从中只有王英识得,王英即将碑文所载奏予成祖。成祖甚喜,夸他在随行人中最有学问。成祖又询问北伐军中之事,王英一一奏答。二十二年八月,仁宗即位,命王英偕尚书蹇义等商议国事,授其为右春坊大学士。次年五月,仁宗病逝,宣宗即位。宣宗崇尚教化,属意文章,经常与诸学士论文赋诗,以礼相待,尤赞王英之才。命其参与修《太宗仁宗实录》,书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王英母丧时,宣宗特遣中官护送归葬。
   正统元年(1436),任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升礼部侍郎。八年(1443),理部事。十二年,其子按察副使王裕因事下狱,他上疏待罪,帝宽宥不问。次年,调南京礼部尚书,过着闲逸生活。逝后赐祭葬,谥文安,改谥文忠。
   王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40余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者不绝。其书法劲丽,飞动圆转,有怀素之风。皇帝特赐金钊束手,以免应接不暇,只有皇帝需要书写时,才开金钊。他禀性耿直,好规人过,宰辅杨荣、杨士奇、杨溥均与他不合,因而王英也未得重用。著有《泉坡集》。
   聂大年 聂大年(1402-1455),字寿卿,临川人。工古文,善诗词,尤精书画。
   其父聂同文,任中书舍人。在聂大年出生前5个月去世。聂大年由其母胡氏抚养长大。聂大年天资聪颖,少年时每日背诵数千言,长大后更是博学多才。书法先学欧阳率更法,后学李北海;画宗高房山。其诗为时人所称颂,叶盛称其诗“三十年来之绝唱”。
   宣德十年(1435),他由经明行修科荐授仁和县(今杭州市辖)县学训导,后为常州、仁和教谕。在任上,修缮学舍,制定学规,延聘学行名士任教。景泰六年(1456),朝廷修史,被荐入翰林院。时已年过半百,体弱多病,苦于精力不支,心情沉痛地做诗赠给吏部尚书王直:“镜中白发孰邻我,湖上青山欲待谁?千里故人分橐少,百年公论盖棺迟”。书后不久,便客死在京师邸舍。
   聂大年爱好诗歌创作,造诣较深,其诗文流传于江南一带,常为人们所珍藏,与被杨慎所称道的马洪齐名于诗坛。他在杭州生活时间较长,对杭州湖光山色观察细腻,所作西湖十景诗,文笔清新,语言工丽,意境浑然,脍炙人口。其词也有不少上乘之作,其佳句为人击节称赞。其书画落笔不凡,别具神韵,被人视为艺术珍品。弘治初(1488前后),其文由门生钱塘施昂辑刻成《东轩集》。
   何文渊 何文渊(1385-1457),字巨川,号东园,又号钝庵,广昌县盱江镇人。官至吏部尚书。
   其先祖何坦,为宋淳祐年间广东提刑,精于吏治,处事严格,弹劾贪官,不徇私舞弊,以“廉平之行,为岭南首称”闻名。其父有厚德,好扶贫济困。何文渊自幼受家庭熏陶,勤学苦读,博览群书,有品德。
   明永乐十六年(1418)进士,授监察御史,历按山东、四川。乌蒙(今云南昭通)什伽诬告知府禄昭谋反,何文渊为禄昭辩白,停止调军讨伐。洪熙元年(1425),奉旨考察吏治,据实劾罢工部侍郎杨和、参议金文斌、副使张铭等贪官酷吏300余人。百姓称他“铁面御史”,誉为“忠节名臣”。
   宣德五年(1430),由都御史顾佐荐举,皇帝赐给一道“凡公差官员等人,有违法害民者就提人解案、奏章可直辖内阁”的敕书。在温州任知府6年,兴利除弊,组织群众疏浚瑞安渠,受益粮田达2000顷。为政宽严得当,常以传统道德规劝士民,平息争端;对贪官污吏,则绳之以法。宣德七年,何文渊奉诏进京述职,永嘉县丞率士民于道中欲赠以黄金,他婉言谢绝。其清正廉洁,使素以难治而闻名于朝的温州,出现“家给人足,讼简风淳”好风气,考绩时获“治行为浙东第一”,皇帝赐玺书,增俸二级,升为刑部右侍郎,督两淮盐课。《温州府志》把他列为明代名宦,当地曾立何文渊画像碑于先贤祠以示纪念。
   正统三年(1438),麓川(今云南瑞丽)宣慰使思任发反明,朝廷臣僚多主张派兵剿灭,何文渊上疏出兵利弊,主张采取抚谕之策,未被采纳。五年,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大水,江河泛滥成灾。七月,何文渊等奉旨到各地察看灾情,赈救灾民。六年五月,因疏议不当被捕于狱,后以疾告归。
   景泰元年(1450),何文渊被起用为吏部左侍郎。次年,升吏部尚书。三年四月,加衔太子太保。四年,对贵州等地苗民起兵一事,意见与其他大臣不合,被给事中林聪弹劾下狱。未几,被释归故里。景泰八年正月,英宗复位,削去何文渊加官。又因在景泰中易储诏书里“父有天下传之子”一语,系出自何文渊,英宗传命逮捕。何文渊惧而自缢,终年73岁。
   何文渊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奏、疏、策、议写得很有文采,而且善诗。曾将家乡特产通心白莲贡给皇帝品尝。其著有《东园集》《义庭训》《四书讲义》《礼记解义》《钝庵奏议》《牧民备用书》《司刑备用书》等。
   吴与弼 吴与弼(1391-1469),初名梦祥、长弼,字子傅,号康斋,崇仁县莲塘(今河上镇)小陂人。明代知名学者、诗人。
   吴与弼少时聪慧,勤奋苦读,8、9岁时在乡学读书,即已崭露头角,对文学、天文、律历、医卜均有所学。19岁时,赴京侍奉时任国子监司业的父亲,并从洗马杨溥学习八股时文。当他阅读《伊洛渊源录》所述“道统”学说后,对儒家理学特别感兴趣,遂弃应试之学,谢绝与人交往,独处小楼2年,专心攻读《四书》《五经》诸儒语录及《二程全书》,无意进入仕途,决心以讲授理学,传播程、朱哲学思想为己任。
   永乐九年(1411),奉父母之命返乡完婚。在乡里,他一切行动都遵守儒家礼仪规范。每次到京探望父亲,穿布衣旧鞋。中年以后,家境日贫,他亲自下田耕作,自食其力。对不义之举,一概不为;对不义之财,一概不取。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他都谆谆教诲。其学生胡九韶说:“惟先生遇患难仍能学习进益,别的人则不免意志颓唐而懒怠下去”。
   正统十一年(1446),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举他以文学高职入朝,后御史涂谦、抚州知府王宇也一再荐举,他都谢绝不出。景泰七年(1456),御史陈述又荐举他人阁讲学,帝下诏江西巡抚韩雍前往礼请,他又辞谢不出。天顺元年(1457),大臣石亨与大学士李贤上疏荐举,并派人前往征召吴与弼进京。次年五月,授为左春坊左谕德,他上疏请辞。英宗召入文华殿,咨询其因,他以“浅陋之学,衰病之躯,有负期待之重,岂敢窃禄为官”力辞。后又多次上疏辞职,并由其子向吏部告以病重,才得以允准。吴与弼上《封事十条》:崇圣志、广圣学、隆圣德、子庶民、谨命令、敦教化、清百僚、齐庶政、广言路、君相一德同心。词语恳切,获英宗嘉许,派人护送回乡,并命地方官按月支给仓米,以示关怀。成化五年(1469)病故于家。
   吴与弼虽无儒家理学师承,却研治甚早。他墨守程朱之学,言心分知觉与理,主张静时涵养、动时省察作为修养基本功。其学术思想深受众多儒士所推崇,形成一大学派——崇仁学派。从其学者数百人,其中有胡居仁、陈献章、娄谅、胡九韶、车泰、饶烈等笃学之士。
   在潜心研治理学同时,还致力于诗歌创作,计有诗歌7卷,不下千首。其诗作大多表达心境:“琴到无弦识者稀,古今唯有一钟期;几回拟古阳春调,月满虚堂下指迟”。他认为宋末以来学者释注前人之作,多有支离曲解,贻误后学,所以自己不轻为著述。其诗文简明峻洁,出于性情兴致。他曾赋一绝:“夷台清晓洞无瑕,独立东风玩物华,春气夜来添几许,小桃又放两三花”。著有《日录》及《康斋文集》12卷。
   饶秉鉴 饶秉鉴(1413-1486),字宪章,号雯峰,广昌县甘竹镇人。官至知府。
   初从聂宗尹学《春秋》,后从罗濬攻《尚书》,明正统九年(1444)举人。景泰三年(1452)任肇庆同知,境内有高峡山,地势险要,民俗粗犷。饶秉鉴深入百姓之中,了解民情,规以劝化,革除陋习,秉公执法,均徭赋,锄豪强,维护社会治安,深得百姓好评。
   成化元年(1465),被任为廉州(今广西合浦)知府。该地僻临海隅,向以政令难行,吏治败坏而闻名远近,加之时值荒年,民不聊生,日渐逃亡,瑶、壮各族纷纷起义。他为使百姓休养生息,采取按土地、丁口多少,分摊差役赋税,使“豪猾不得欺隐,而小民亦无虚粮”。同时,对属员政绩、功过,严格考核,使称职者升,不称职者免。知县刘恕,主簿曾玖、华琛贪赃枉法,予以黜罢;而对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同知刘渊、训导林锡等则悉心奖掖,后皆成为边防名臣。他还对两广监军及诸将虚张声势、谎报军情以邀功赏劣行,上书朝廷,从而得罪朝中权贵,遭诬陷去职。当地百姓拦道相送,为其鸣不平。他虽与尚书李秉、大司马马昂、少宗伯马文庄等人为忘年交,但他秉性刚直,不愿求托,故刑部尚书何乔新称其“雯峰固人英也,仕官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
   饶秉鉴罢官回乡后,为实现其“虽不仕官,以言济世而不朽”的抱负,于成化六年(1470)在甘竹镇饶家堡筑“雯峰书院”,延请著名学者罗伦到院讲学,四方之士不远千里,慕名来学者不下百余人,成为明代中叶江西影响较大的书院之一。他在授业之余,潜心研究《春秋》,究其本源,精研探微,博采众长,直抒己见,穷尽十载,写成《春秋提要》1卷和《春秋会传》15卷,均被收入《四库全书》。
   饶秉鉴热心家乡公益事业,除立义仓,济困扶贫外,还挖水井、建水陂,使鹅龙塅1300亩耕地免除干旱之忧。井、陂至今犹存,仍然发挥效益。
   何乔新 何乔新(1427-1502),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官至刑部尚书。
   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初授南京礼部主事,后为刑部主事、广东司郎中。因秉公执法,拒绝都指挥袁彬以讼事相托,名气日增。成化四年(1468),出任福建按察副使,深入民问,详加考察。兴化县农民于洪武初年租官牛,百年后仍交牛租谷;福安、宁德银矿久绝,仍课税,均上奏朝廷给以减免。寿宁银矿盗采者千余人,募兵擒其魁首。福宁、福清豪强欺压百姓,乱杀无辜,扰乱治安,他予以捕杀,深得民心。后任河南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皆有政绩。
   成化十六年(1480),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兼提督紫荆、雁门、居庸三关要塞,转左副都御史。岁饥,奏免杂办及户口盐钞十分之四。成化二十年为刑部右侍郎。是年秋,陕西、山西旱饥,人相食。二十一年正月,奉命前往山西赈灾,了解实情后,奏请朝廷发内帑、卖淮盐,得银3万两;又劝导富户卖米数十万石,并实行以工代赈,赏以粟。从而救活灾民30万人,招回流亡人口14万户。
   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孝宗继位,阁臣万安、刘吉忌何乔新刚正,将其外放为南京刑部尚书。其时,长江沿岸芦洲良田,尽为宦官侵占,农民缺田,生活困苦,他不避风险,上疏奏言:“民之无食,国将危卵,宜将芦洲良田尽还于民,以利生息”。帝准其奏,命其全权办理。何乔新将洲田按农户丁口发还,并对劣迹昭著的宦官,按律治罪,深得百姓拥护。
   弘治元年(1488)正月,经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何乔新得以返朝接替杜铭为刑部尚书。就刑狱之事直言上疏,为大学士刘吉所忌恨,借事夺其俸禄。后又遭御史邹鲁诬陷,辞职归里。弘治十五年卒。正德十一年(1516),赠太子太保。十二年,赐谥文肃。
   何乔新为官清正廉明,不附权贵,誓不营利,婉谢地方官吏对其感恩之馈赠。他学识渊博,对哲学、文学、史学、典籍,浏览无遗,悉心研究,从政之余,“抄录异书积二万余帙”,与李觏、曾巩、罗圮、罗汝芳、邓潜谷、刘大器合称“抚(州)建(昌)文章七大家”。生平著述甚丰,撰有《椒丘文集》《周礼集注》《策府群玉》《宋元史臆见》《文苑群玉》《唐律群玉》《续编百将传》《勋贤琬琰集》等。
   谢绶 谢绶(?-1502),字维章,号樗庵,乐安县鳌溪西坑人。官至礼部尚书。
   景泰五年(1454)进士,初授工部主事。治理山东省临清河防有功,于天顺二年(1458)升刑部员外郎、郎中。任内以治狱公正严明,审慎廉清著称。成化二年(1446)升四川省右参议,不久,调为广西副使。适逢荔浦瑶、壮两族起事,官军将其围困在桂山岩一带,欲将起义者及部族百姓尽行追杀。谢绶力排众议,主张进山劝谕,不杀无辜,使万余瑶、壮族民得免于死。并建议设置永安州,管治地方事务,受到朝廷嘉奖,转任陕西省参政。陕西旱荒严重,他及时给予赈济,并大力兴修水利,灌溉农田,人称其德。转福建按察使。
   弘治元年(1488),为广西右布政使。后为云南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湖广巡抚。他整顿兵备,平息边乱,尊崇儒术,安抚民生。迁工部右侍郎,转刑部左侍郎,晋南京礼部尚书。其时,各地相继发生灾异,他与其他大臣力陈时弊28条,多被采纳。
   弘治十五年(1502)五月,卒于官邸,封赠太子少保。
   吴昊 吴昊(1446-1509),字仁甫,临川人。其父吴英通天文星数之学,曾为礼部春官正。
   吴昊自幼喜读诗书,随父研究天文历学,补天文生。
   成化年间,经礼部尚书童士昂荐为五官保章正,升监正,管理天文历象。他到任后,专心致志观察天象,将自然天象作详细、系统记载,发现异变,及时上报朝廷。他认为《授时历》起自元至元八年(1281),已行用210年,岁与星相差三度多,应进行修订。经礼部审议,批准其修历建议。
   弘治二年(1489),吴昊上书:观象台所用浑天仪黄、赤二道环交与天象不吻合,窥管义不与太阳出没相当;所用简仪也不精密,建议修改或重造。得到批准,他与钦天监副负责设计施工。他先用木板制型,再用金属铸造,经过苦心试验,多次修改,新浑天仪、简仪终于成功,经纬度皆与天象符合,获得嘉奖。十年(1497),进太常寺少卿。正德元年(1506),升为太常寺正卿。正德四年卒。
   张昇 张昇(1442-1517),字启昭,号柏崖,南城株良镇人。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第一,是为状元。
   初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元年(1488),迁为庶子。大学士刘吉专权,把持朝政,堵塞言路,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张昇毅然向孝宗检举,历数刘吉纳贿、纵子等十大罪状,未被采纳。刘吉异常怨恨,指使言官反诬张昇诋毁,被贬为南京工部员外郎。五年八月,刘吉被罢后,张昇恢复原职,后历礼部左、右侍郎。十五年二月,升礼部尚书。
   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孝宗去世,道教真人陈应〓、藏教大师挪卜坚参等借请神驱邪为名进入乾清宫扰乱内宫,张昇上疏将这批人(30余名)绳之以法,诏夺名号,逐出宫廷。宦官刘瑾引诱年仅15岁的武宗游宴微行,懒理朝政,大权尽归刘瑾。武宗享乐,致使京库空虚,阉党干扰朝政肆无忌惮,正直大臣屡遭贬斥罢官。张昇上疏奏请武宗亲近贤臣,远离奸佞,谨治国事。武宗认为其论有理,但不愿实行。张昇便奏请退休,又未获允。正德二年(1507),依附刘谨的秦府镇国将军诚激请求袭封保安王,张昇出于公心,坚决反对。为此,得罪刘瑾。张昇恐被其害,称病乞归,武宗准奏,加赠为太子太保,月俸、岁佚照给。
   张昇去世后,朝廷封赠他为太子太傅,谥号文僖,葬于原籍株良乡。著有《柏崖文集》(又名《张文僖公文集》)14卷,《诗集》12卷,《和唐诗》10卷。
   罗玘 罗圮(1447-1519),字景鸣,号圭峰。南城株良镇磁圭村人。明代学者、文学家。
   年轻时,一直困于诸生境地,后入国学。祭酒邱浚试罗圮文章,甚为叹服。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时称“解元”。次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罗圮益发钻研古文,常手不释卷,诵读不辍,几达忘我之境,文笔愈精妙绝奇。
   他为人正直,敢于进言。弘治九年(1496),武冈知州刘逊为岷王膺钰所陷下狱,给事中庞泮、御史刘绅等救谏,亦被下狱。罗圮进言:应以宽容态度处理国家事务。十一年,宦官李广得罪于太皇太后,自杀身亡,遗下一书,记有大臣与其交往之事,孝宗十分震怒,令言官劾其党羽。罗圮上疏:不能光凭一遗书来对大臣治罪,否则祸及无辜;只要密加查访,确有其事者令引疾以退,或以他事斥之,以免人人自危,有失朝尊。弘治十八年(1505),户部郎中李梦阳应诏上书,遭寿宁侯张鹤龄所诬下狱,罗玘己为其申诉得以保全。罗圮升为侍读。
   正德元年(1506),升为南京太常寺少卿。宦官刘瑾乱政,大学士李东阳依附权势,逢迎刘瑾,朝中多有微言。罗圮虽系李东阳所荐,而不以私交而弃大义。他写信给李,责备他助纣为虐,并断绝与他交往。罗圮升为太常正卿。两年后,升为南京吏部右侍郎。他为人严谨,勤政务实,且不随流俗,遇事敢直言,为同事、部属所敬畏。他对宦官刘瑾引诱武宗游乐、矫旨行事,以致国库空虚,朝臣遭诬,皇储未建等进行上疏劝谏,言辞激切,但武宗听不进去。他常扼腕长叹,恨无能为力。正德七年调入京都,托病辞官,回乡为民。
   正德九年(1514),宁王宸濠招剧盗为党羽,并与宦官钱宁等勾结,欲谋叛逆。他仰慕罗圮名声,派人送来厚礼,欲与罗圮结为挚友,罗圮坚辞不受,并避居金溪深山。十四年,宸濠叛乱,罗圮虽在病中,仍疾书声讨,并与朝廷守臣相约讨贼。未待举事卒,葬于金溪张公岭项山寺左侧。
   嘉靖初(1522),追赠罗圮为礼部尚书,谥文肃。学者称其圭峰先生。著有《圭峰文集》18卷,《续集》14卷,《类说》2卷及《圭峰奏议》等。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四库全书》称“其文规抚韩愈,戛戛独造,多抑掩其意,使人思之于言外。”清朝裘出远辑的《西江词话》说:“圭峰诗文气格高近,笔力奇古,俯视一切之概。” 吴悌 吴悌(1502-1568),字思诚,学者称其“疎山先生”,金溪疎溪(今琅琚镇)人。官至刑部侍郎。
   他从小聪颖持重,崇尚陆象山之学,拜陆象山弟子黄卓峰为师,学问日深,且气节凛然,深孚众望。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初任山东乐安县(今广饶县)令,调安徽宣城,升御史。十六年应天(今南京)乡试时举子在对策中“语多讥讽”,被考官谪贬多人,所取贡士亦不许参加会试,吴悌为举子求情,被调为两淮盐政。是年,山东发生大水灾,通州、泰州被水冲没家园无数。吴悌将漕粮赈济灾民,然后才上疏报告实情。此系违例之举,以病辞归。后为河南按察使。伊王朱典模骄横无度,却对吴悌有所忌惮,欲与吴悌结友。吴悌不依附权势,说:你是天子亲藩,我是天子臣僚,难以为友。
   夏言、严嵩权倾当朝,臣僚多依附。吴悌与他们虽同为江西人,却不附,尤其不满严嵩擅政,以病辞归故里达20年。直到严嵩被罢官,吴悌复以原官,一年之内升至南京大理卿。
   隆庆元年(1567)迁刑部侍郎。次年,在与人讲孟子养性章时,痰疾发作,医治无效而卒。赠礼部尚书,谥文荘。郡人将他与陆九渊、吴澄、吴与弼、陈九川合称“五贤”。
   吴悌追随陆象山之学,以清修实践为本,居家20余年,布袍素食,与四方名士相切磋,并以身力行,涵养益粹。其师称他为“实践之儒”,罗汝芳说他“学继象山”,徐阶说他“真君子”,崔都玉则说:“得罪权贵止于不为官,得罪疎山则不可为人”。著有《疎山集》。
   谭纶 谭纶(1520-1577),字子理,号二华,宜黄县潭坊人。明朝杰出军事家,抗倭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谭纶自幼饱览诗书,无所不读,性格沉稳,有雄才大略。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次年登进士第。二十七年,授南京礼部主事。不久,补兵部郎中。时有倭寇逼近南京城下,官员惊慌失措,将士“怯懦不前”。谭纶请命募壮士五百,击退倭贼,以能用兵闻于朝廷。二十九年,浙江倭犯猖獗,谭纶受命台州知府。他募乡兵千人,“教以荆楚剑法及方圆行阵”,刻苦训练,严格军纪,成为劲旅。三十六年五月,倭寇侵扰台州一带,谭纶率兵大挫倭犯。三十七年四月,倭寇再次聚集数万人窜扰台、温、福、泉、漳等州,谭纶亲率精兵与寇大战,三战三捷,军威大振。升浙江按察司副使,巡视海道,转右参政使,兼治兵事。此时,他与时任浙江佥都司、参将戚继光,浙江总兵官俞大猷等联合进击,转战浙江沿海,屡战皆捷,至四十年,浙江倭患得以平息。谭纶改任福建参政。
   嘉靖四十二年(1563),倭寇又在广东、福建沿海大肆劫掠。三月倭陷兴化,朝廷命谭纶为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提督福建军务。他日夜兼程,急赴平海卫。命浙江副总兵官戚继光火速从广东、江西一带回闽;令福建总兵官俞大猷,整饬营内,疏通河道,扼守海口,断敌退路;着广东总兵官刘显速率军驰赴兴化,对倭寇实行重围。四月上旬,各路进剿军先后入闽。他召俞、戚、刘商讨破敌之策,自任总指挥,戚继光率中路军直捣倭贼大本营平海卫,刘显率左路军侧翼迂回,俞大猷率水师为右路,断敌退路。各路军分头进击,一举歼敌2200余人,解救被掳男女3000余人,随即收复兴化城。谭纶以功进右副都御史。次年二月,2万余倭寇又围攻仙游等地,谭纶亲率戚继光部驰援,攻下仙游,斩敌千余,又追歼逃倭数千名,残余倭寇抢夺渔舟入海逃遁。谭纶授为陕西督抚。四十四年十二月,改调四川。不久,即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
   隆庆元年(1567),以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与戚继光共同负责练兵。自居庸关至山海关,修筑边墙2000余里,构筑御敌台3000座,造战车700乘,佛郎机(大炮)5000架,使京师东、北沿边防御得到大大加强,敌不敢犯。隆庆六年七月,升任兵部尚书,兼理京中军务。万历元年(1573)加太子少保衔。五年四月,卒于任上,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谭纶主持兵事30年,抗倭、戍边,屡建奇功,与戚继光号称“谭戚”。他善于用人。戚继光、俞大猷、刘显、李梁、李超、陈其可、胡守仁等一大批战将均得到其重用,被史家称为“善任俞戚而建大勋”者。
   此外,他任浙江台州知府回乡时,带回海盐腔戏班,教习本地艺人,并将弋阳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黄腔”。汤显祖对宜黄腔极为欣赏,其著《临川四梦》,均由宜黄艺人首次演出以至流传。宜黄腔后经艺人不断探索和改进,不仅在省内广泛流行,在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广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流传。京剧盛行后,宜黄腔作为京剧二黄得到很大发展和提高。宜黄被誉为“戏乡”,谭纶功不可没。
   著有《谭襄敏公奏议》《睹物寓武》等。
   罗汝芳 罗汝芳(1515-1588),字惟德,号近溪,南城县罗坊人。明代中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泰州学派传人。
   罗汝芳自幼聪明好学,5岁从母读书,稍长博览群书,独钟理学,16岁赴南昌师从泰州学派代表人物颜钧(王阳明高徒王艮门人)。他探幽索隐,触类旁通,精究细研,孜孜探索王氏理学,有真知灼见,为其日后突破宋、明理学僵局,阐述唯物思想奠定学业基础。
   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二十三年参加会试后,自认为“吾学未信,不可以仕”,不参加廷对,退居故乡达10年。其间,他四处访师友,考察社会,探讨经文,建“从姑山房”接纳四方士子学者,从事讲学活动。三十二年赴京参加殿试,得中进士,开始从政。初任太湖(今安庆)知县,山区多盗,他带领乡壮突入其巢,擒其首领,社会得到安定。他兴乡村社学,召诸生讲学,“公事多决于讲座”。后迁刑部主事,出知宁国(今宣城)府,创“志学书院”,汤显祖客居宣城时,曾就学于他。为政以德化民,刑设而不用。以真情实感,化解当地兄弟间争夺财产诉讼。创开元会,令囚犯参加听讲,以道德规范,感化、敦促犯人改过自新。赴京入觐时,大学士、礼部尚书徐阶召集两司郡县候选官员,大会灵济宫,聘他讲学。他深入浅出,侃侃而谈,听者数以千计,无不动容铭心,卓然自成一家。四十年,返乡守父丧,士民不忍离别,有竟步随至盱江者,四方士子云集南城,拜他为师。
   隆庆二年(1568),他老师颜钧因得罪当权者,被捕入南京监狱,罪当问死。他听说后,即变卖家产,率其子与门人不远千里前去救援,其师得以减罪改戍邵武。万历元年(1573),神宗继位,张居正勾结宦官冯保取得首辅之位,想招揽几个人才做助手,将在家服母丧期满的罗汝芳调到京城。张居正本想听听罗汝芳对治理国家的意见,然而罗汝芳不愿投其所好,只是回答朴实的教学生涯。张居正听后很不满意,将其安排为东昌(今聊城)知府,亦创建“见泰书院”。后调云南屯田副使。罗汝芳入滇5载,开水利灌田4000余亩,并“以讲会乡约为治”,昆明五华书院和春华书院为其讲学场所,后任省右参政,分守永昌(今保山)。七年,再次赴京,公余应约到广济寺讲学,朝士纷纷往听,引起张居正不满,唆使朝臣上疏,劾他“事毕不行,潜在京师”,“摇撼朝廷,夹乱名实”,被罢官。罗汝芳回到家乡,率弟子游金陵、两浙、湖广,沿途讲学,但从不以师席自居,所到之处,座无虚席。
   万历十六年(1588),罗汝芳去世。他一生耿直傲岸,不迎权贵,深受学者好评。其学说源于理学,但不囿于理学,强调“赤子良心,不学不虑”,否认“存天理,去人欲”的程朱理学,认为人们的感知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在人心中的反映。其哲学思想给文人学士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以积极影响,弟子汤显祖曾说“夫子在而世若忻生,夫子亡而世若蕉没。”思想家李贽说他数十年间“东西南北无虚座,雪夜花朝无虚日,贤愚老幼贫病富贵无虚人”,推崇备至。被后人尊为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其著作有《近溪子文集》5卷。后人集其轶文,得《明通宝义》《今语续缘》《识仁篇》《一贯篇》《孝经宗旨》《近溪子明道录》《近溪子明诗集》等数百卷,大部分收进《罗近溪先生全集》,列入《四库全书总目》。
   舒化 舒化(1529-1589),字汝德,号继峰,临川河埠乡舒家村人。累官至刑部侍郎、尚书。
   舒化少年时曾在龙溪龙岗山一庙中读书,并辟有“雪洞”“云轩”二室,撰写一联为:“两岸桃花皆笑口,四周山色尽低头”,并以“龙岗”为自己别号。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三十八年(1559)成进士,任衡州推官,审判案例明决。任凤阳府推官,调户科给事中。为遏制少数民族滋事,建议加强防守、采取抚民政策,得到世宗赞许,改任刑科都给事中。
   隆庆元年(1567)穆宗继位后,沉湎于声色,久不视朝,奏章、旨意多出自内宫宦官。给事中石星上疏言:“一二内臣威福自恣,肆无忌惮,天下将不可救。”触怒皇帝,杖责六十,废为平民。舒化身为刑科给事中,据理直谏:法律为国家颁行,不管是谁犯法,应由管法律部门按律定罪,法司审理不当,应由廷臣等论劾,再由皇上定夺。如果臣等犯法,直接由皇上凭一时喜怒定罪,难免会有偏颇,廷臣及法律部门也形同虚设。帝认为言之有理。
   隆庆三年(1569)冬,灾异频繁,穆帝认为是各部院大臣掌管政事不力而触怒天意,令厂卫秘密察访大臣言行,致使人心惶惶,有的辞职而去。给事中舒化等上疏:厂卫职责是负责皇上及宫中安全,缉捕盗贼、防止奸细,不能用来暗探百官。制驭百官是皇上权利,考察百官和各部门缺失责任在台谏(门下省、中书省的御史台合称)。现在皇上却授权厂卫对各部百官进行暗探察访,而厂卫又令部属、亲信进行刺探,必将导致罗织罪名,陷害忠良,使各部百官陷入互相猜忌、攻讦,对国家和皇上有害无益。穆宗置之不理,以致祸贻宫内。
   隆庆四年,先后有多位廷臣上疏时政,均遭皇帝斥责、杖刑关押。高拱返阁当权,乘机妄陷有隙之臣。舒化等多次上疏进谏,遭贬为陕西参政。后辞职归。
   万历元年(1573),神宗即位,召舒化进京,升为太仆少卿,舒化以病辞归。后由明朝陪都——南京大理寺授予刑部左侍郎。十二年,平息缅甸酋长莽瑞体进攻云南之骚乱,神宗登临五凤楼接收俘虏。舒化在读奏词时,声音洪亮,举止皆合礼仪。帝目睹其情,知刑部缺尚书,即将舒化提为刑部尚书。
   舒化受命后,屡向神宗奏请对大小臣僚应按律例办事,不要滥用酷刑。帝默许。此时,适逢复修《大明会典》之期,舒化将嘉靖三十四年(1555)后各种事例与刑律有关382条辑成奏章并请颁示天下。
   万历十四年(1586),舒化奏请清理讼狱,及时进行审讯,严格按律办事,防止冤狱泛滥,以安民心。但因帝宠信内官,不允其议。于次年五月上书称病,得免官归。卒后赠太子少保,谥庄僖,今崇仁枫山仍有其墓。其奏议诗文集共10余卷。
   何源 何源(?-1589),字仲深,号心泉,广昌县旴江镇人,何乔新弟何乔年五世孙。官至刑部左侍郎。
   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初授嘉兴县令。在任上,他为乡民郭杰洗雪10年冤狱,将杀人真凶郭明正法,被县人誉为“神君”。巨商吴瀛倚仗总制之势,欲增盐课,何源以倭寇骚扰,百姓疾苦,不宜增加为由向总制陈述,得到总制谅解。嘉兴、湖州连遭地震、水灾,何源上疏朝廷,请求缓征白银6000两,米3000余担,用原5年剩余库存银米补缴,减轻民众负担。四十一年,调为工部主事,奉命考察山西吕梁单家口大堤修筑工程,漕官提出降低民工伙食标准,引起民工哗然。何源上疏,申辩利害关系,说:“法贵有常,前规既存,不如且仍旧制”,方得议止。
   隆庆初,调吏部文选司主事,权相张居正托其照顾亲信,他拒不答允,托病辞归。后为吏部稽勋清吏司、考功清吏司、南京吏部侍郎。他在考察官吏,掌管品级、升迁、改调、黜陟诸事中公允清正,为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海瑞所称许。
   万历初,为刑部左侍郎,协同曾同亨制定有关刑法条例,审勘刑狱,因过度劳累卒于官。他为官清廉,卒时家徒四壁,竟无法入殓。有诗赞其“显赫何公,清廉无比。藿食蔽衣,一毫不取。古稀谢世,囊空如洗。士民哀号,声震百里。”灵柩经过吕梁时,军民扶柩号哭阻绝交通,抵家乡后,浙江嘉兴百姓不远千里竞相到广昌吊奠。谥靖惠,赠右都御史。著有《心泉集》25卷。
   邓元锡 邓元锡(1529-1593),字汝极,号潜谷,新城县城南津(今属黎川县日峰镇)人。
   邓元锡从小敏颖好学,志向高远。17岁时行社仓法,储粮备荒,赈灾扶困,深得乡人钦佩。他拜黄天祥为师,得以博览群书,为日后著书立说打下基础。后又游学吉安,拜各地名望学者为师。嘉靖三十四年(1555)中乡试第三名。他弃谢功名,从邹守益、刘邦采、刘阳等人为学,互相切磋。认为“浮世功名”与做学问相背驰,遂自号“潜谷”,闭门谢客,潜心治学,专心著述,历寒暑30载,终于成为知名学者,时人称他潜谷先生。
   他一生嗜学好古,隐德勿曜。休宁人范涞任南城知县器重邓元锡,后为南昌知府时,于万历十六年(1588)入朝述职荐举邓元锡。南京祭酒赵用贤,御史王道显,巡按御史秦大夔、韩国祯等都先后荐举他入朝,他都极力辞谢。他在《乞放归田疏》中,执意坚诚,陈辞恳切。最后因朝廷特准其免予部试,以翰林侍诏征召,吏部专人持诏催促他起程,并责其限日赴任,才勉强从命。动身之前往生母墓祭辞,不幸病故于墓所。逝世后,乡人私谥他为文统先生,世人将他与吴与弼、刘元卿、章潢合称为“江右四君子”。
   邓元锡学术思想渊源于王守仁,但不尽宗其说。当时“心学”盛行,提出“学惟无觉,一觉即无余蕴”,把古人经典著述,看做是桎梏,认为“心”才是世界本源。邓元锡根据平生所学和精研所得,极力排斥此说法。他对古代圣贤及其著作推崇备至,对将六经作随心所欲解释,甚为不满,主张“以本天为宗,以人微为窍,以防微为功,以由微而达诸天为极。而一务于精知质行以用中。”他治学严谨,知识渊博,文采非凡。陶望龄在《潜学稿》序中写道:“潜谷先生,据道也实矣,然后释为乎经,离经也通;然后函之乎史,肄史也洽矣;然后攡之为文,其文意行理。遣而命于法,疑立万行而余于态,庄严雅奏而极于情。若茧丝有绪,布帛有幅,纩有温,珠玉有泽。盖明兴以来,自先生始。” 他一生著述甚丰,付梓10种170卷,尽皆闳深博奥。所著《五经绎》《函史》上、下编,《皇明书》及《潜学稿》等,均列入《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张檟 张檟(1597年前后在世),字叔养,号心吾,新城县洵溪(今黎川县洵口镇洵口村)人。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
   嘉靖二十七年(1558)乡试中举,第二年成进士。初任婺源县令,时婺源城垣未建,邻境较乱,民不安生。张檟亲率军民,掘壕堑,竖木桩,以栅为城,日夜戒备,婺源得以太平。后任监察御史按察直定时,某宦官企图开设“告缗”(为告发别人提供线索)以大肆敛财,被他上疏朝廷予以制止。嘉靖四十一年(1562),御史邹应龙弹劾严世番,其父严嵩亦被罢官,然世宗虽罢严嵩却不许其他人再疏,否则斩之。张檟时任御史,巡盐河东,不知帝有此旨仍上疏召回因得罪严嵩而去位的邹应龙,触怒世宗,被廷杖60大板,罢为庶民。
   隆庆元年(1567),张檟得复旧职。他“感激图报”,慷慨陈词,从“复殿名,勤圣学”,到用人利弊等一一枚举,又疏劾大学士高拱。后高拱复入阁,兼掌吏部,此时张檟已迁太仆少卿,高拱借事劾罢张檟。张檟回归故里,杜门谢客,讲学闲居。后经两台使先后荐举,起任应天府尹。万历十六年(1588)大旱,山西、陕西、河南、南畿、浙江、江苏等地饥疫日盛,张檟奏请预拨下年度军粮之一半,听民自为贸易,让部分饥民参加水利工程劳役以工代赈,另广施赈米,扶助生产自救,使数十万灾民免成饿殍。他还报请礼部,破除乡试由士子自备灯烛的规定,为南方考生享受官烛开先例。
   万历二十年(1592),张檟奉调入朝。后升迁南京工部右侍郎,摄司空职。南京修浚运粮水道,他亲自谋划督建,使工程费用减少一半。后因多次上疏直谏,不被皇帝所采纳,一气之下便辞归故里。
   张檟秉直淳厚,居家友亲,几次回乡闲居,却与百姓无异。在家乡修桥浚河、办学,为贫困百姓做许多好事。死后,神宗派人送祭文:“撄逆鳞而直气不回,还旧物而高明增重”,对他几次蒙冤遭贬而报国忠君之心不减给予高度赞扬。卒后赠南京工部尚书。著有《存笥录》,列入《四库全书》。
   董裕 董裕(1537-1606,一说1546-1606),字惟益,号扩庵,乐安招携港田村人。官至刑部尚书。
   隆庆五年(1571)进士,任广东东莞县令。以廉洁清明为己任,拒海外商人馈赠,将多余税银修缮城垣、学宫。逢大旱之年,开仓赈灾,并劝导富绅捐米31万斤,白银880两,救活灾民以万计。他治政有方,合理安排赋敛,治狱公平,民风大有好转,朝廷闻其贤能,提升为山东道御史。离任时,县民感德拜送。
   万历五年(1577),为陕西巡按。陕西地处穷壤,民生困顿,他上奏朝廷减免赋税,节约财用。返京时身无余物,被“秦人称清白御史”。九年(1581),代守滇南,时有土司谋叛,他恩威并施,使其降服。又力请蠲除额外赋税,留矿税银36万两以供军费。还主持修建云贵间盘江河石桥,使昔日水急难渡天堑成通途。之后,调掌河南道、大理寺少卿,督学京畿时为权宦诬告降为行人(管理接待宾客事宜郎官)。
   万历十九年(1591),再为大理寺少卿,署大廷尉,公正明察,平息京中卫军因大臣有减俸汰弱之议所生哗变,名播朝野。二十年,任郧阳(今湖北郧县)提督。当时周边地区发生饥荒,百姓饿殍遍野。他奏请拨国库银40万两,粮食20万石予以赈济,郧民大感其恩。二十二年,升大理寺卿。不久,为南京工部侍郎。二十五年,任刑部右侍郎。二十八年,加通议大夫。二十九年,晋正议大夫、资治尹。三十三年,晋资善大夫、刑部尚书。他刚正不阿,不畏权势,平反冤案38人,尤以惩处皇族楚宗、秦宗之罪得民心。后因年老体衰,恳请辞官归里,万历帝特赐驿车送归家乡,朝士送至裕都门外。次年,病逝于乡里。追封为“太子少保”。其墓在招携鹿源村白鹤形山上,立有“明故资政大夫、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董扩庵先生墓”碑。
   其著有《内台按秦、按滇、督郧奏议》《工、刑两部奏议》《六和游草》《扩庵岭草》《司寇文集》《易经注释》等。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临川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汤显祖于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即1550年9月20日)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原居临川文昌里(今临川文昌桥东太平街汤家山),后移居沙井巷,建“玉茗堂”(内有揽秀楼、清远楼、毓霭池、金柅阁等),故又自号清远道人,晚年又号茧翁。其祖上4代均有文名:高祖、曾祖藏书、好文,祖父被学者推为“词坛上将”,父亲儒士,知识渊博,伯父酷爱戏曲,母亲自幼熟读诗书。他从小受家庭熏陶,勤奋好学。5岁家塾读书,13岁从徐良傅学古文词,14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他精通诸子百家、诗赋,熟读天文地理、医药卜噬、河渠墨兵诸书。26岁时,第一部诗文集《红泉逸草》刊行于世。文名远扬,“海内人以得见汤义仍为幸” 虽被誉为“时文大家”,但因其重名节,轻富贵,坚拒当朝宰相张居正多次诱挟,屡遭排斥,四次进京赶考,均落第而归,直到34岁,万历十一年(1583)才考中进士。但又不愿为当朝宰相申时行和内阁大臣张四维所拉拢,只做到南京太常寺博士。两年后,改任詹事府主簿。十七年,为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年轻时曾受业于“泰州学派”创立者王艮三传弟子罗汝芳,思想比较激进。在南京6年,他一方面奋发读书、研究音律和戏曲,闲暇之余游览南京山川名胜,写下大量观光之作;另一方面,与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李三才等东林党重要人物或其同情者交往密切,常在一起议论朝政,抨击时弊。十九年,他满怀义愤,写下《论辅臣科臣疏》,列举当朝宰相申时行结党营私、专横独断、贪污受贿、败坏朝政等多种罪行,遭贬谪至广东徐闻为典史。在赴徐闻途中,取道澳门,漫游沿途山川名胜,并在肇庆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会面。在徐闻任职时建贵生书院,通过讲学等方式,为当地百姓做好事。万历二十年(1592),任浙江遂昌知县。在遂昌5年,大兴学堂(相圃书院)、讲学论道,消灭虎害,扶持农桑,抑制豪强,缓解民困,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将囚犯放回家中过年、观灯,囚犯及其家属无不感泣涕零,深得士民爱戴,使得偏远山区成为文明昌盛之邦,获得“醇吏声为两浙之冠”称誉。遂昌士民建“遗爱”生祠纪念他,直到现在遂昌人还尊他为“汤公”。
   万历二十六年(1598),他目睹朝政腐败,社会黑暗,忧心如焚,但又无力挽救,只好弃官归里。在临川城内香楠峰下沙井巷建“玉茗堂”,从事戏曲研究和创作,并将其所居作为演出中心场所。是年秋,写出浪漫主义爱情悲剧《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共55出。剧中通过“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赞颂敢于冲破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而进行生死斗争的青年男女,嘲讽批判程朱理学鼓吹妇女三从四德的虚伪性。通过人物性格的发展和情节结构安排,塑造一系列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奇妙构思和丰富想象,创造富于戏剧性的似真似幻、非实非虚的梦境,使艺术形象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张琦在《衡曲尘谈》中说此剧“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实甫《西厢》交胜”。
   万历二十八年(1600),他又写出《南柯记》(又名《南柯梦》),共44出。二十九年写出《邯郸记》(又名《邯郸梦》)30出。将万历七年所作的《紫箫记》34出于万历十五年改写成的《紫钗记》53出,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四梦”是汤显祖的天才杰作,对于当时和后世戏曲创作产生深刻的重大影响。
   他不但能写,而且会导会演,经常“亲掐檀板教小伶”“自踏新词教歌舞”,用海盐腔指导宜黄戏排练和演出,在实践中反复琢磨、检验、发展自己的戏曲创作理论。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认为戏曲必须注重“令听者泪,读者颦,无情者心动,有情者肠裂”的艺术效果。
   他诗宗白居易、苏洵,文学曾巩、王安石。创作主张“以意趣神色为主”,反对拟古、拘泥声律和追“镂字摹声”“丽词俊音”等形式主义倾向。他精通古文,是古文和辞赋高手,明末清初沈际飞、钱谦益都对其评价颇高。其《豫章楼赋》近5000字,《金堤赋》约2000字,均称得上是佳篇大赋。
   汤显祖弃官归家20年,尽管生活清苦,却热心于家乡公益事业。他倡导修葺文昌桥,带头捐资,劳心劳力忙于修桥;教诲门人及子弟要“真正做人,清廉用世”,并作《四香戒》警策儿孙。在其父母去世后不久,他也因病在玉茗堂居所去世,享年67岁。遗体葬于文昌桥东灵芝山。
   汤显祖剧作,特别是《牡丹亭》问世后,在剧坛形成重要流派——玉茗堂派(或临川派)。师法于他的戏剧家,明代有吴炳、孟称舜等,清代有李渔、洪升、蒋士铨等。从1598年至1889年,刊行《牡丹亭》的各种版本达14种之多。20世纪初,其剧作不断被翻译介绍到国外。日本著名学者青木正如,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564-1615)并称为东西方交相辉映的两颗明星。英国、德国、美国,尤其是东南亚各国及日本,有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汤显祖及其“四梦”,经常有大批国外来访者到汤显祖故乡参观。家乡人民为纪念这位乡贤,1934年将城内一条街命名为“若士路”。新中国成立后,对汤墓多次进行重修,在原墓址(汤家山)重修后,著名戏剧家田汉亲临凭吊,并写下3首诗,对汤显祖及《牡丹亭》作高度评价。1982年,拨巨款在汤家玉茗堂旧址建成玉茗堂影剧院。文化部分别在抚州和南昌市召开汤显祖逝世366周年纪念会,全国许多专家、学者到会,发表不少研究论文,并观看用江西地方戏声腔演唱的《临川四梦》全本。同时,将汤墓迁至风景宜人的人民公园内,供海内外人士凭吊瞻仰。1992年,抚州市又在距市中心2千米处卻家山,兴建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园林式古建筑群——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其中“四梦村”含有牡丹亭、丽娘坟、梅花庵观、黄粱饭店、钱廊、胜业坊、瑶台、照壁、梦泉听茶、毛泽东手书石碑等景点,并配有壁雕塑像、诗书楹联,将《临川四梦》中的人物、故事“还魂”于今天。2000年10月,抚州人民在喜迎撤地设市的欢乐气氛中,举行纪念汤显祖诞辰450周年大型活动。
   汤显祖著作,除《临川四梦》外,还有《五侯鲭学海》20卷、《续虞初志》8卷、《别本茶经》3卷、《玉茗堂集》29卷、《问棘堂邮草》10卷、《红泉逸草》1卷。今存有《玉茗堂文集》16卷、诗18卷、赋6卷、尺牍6卷。汤显祖无愧于“文章超海内,品节冠临川”。
   龚廷贤 龚廷贤(1522-1619),一作应贤,字子才,号云林,金溪霞澌龚家(今合市镇龚家)人,是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
   其父龚信,字瑞芝,号西园,精于医术,曾任明太医院医官,著有《古今医鉴》16卷,经龚廷贤整理刻行于世。龚廷贤受家庭影响,从小爱好医学,虽曾习举子业,屡试不中,转而随父学医,继承祖业,以“良医济世,功同良相”自励。日间从事诊治,余暇攻读医书。既博考历代医书,自《内经》以下,莫不穷源究委;又善于总结继承家传诊疗实践经验,并虚心向别人学习,博采众家之长,贯通医理。经过长年累月刻苦钻研及临床实践,至成年后,无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都已精熟,尤擅长于儿科。
   他临床诊治尊古而不拘泥,深明五脏症结之源,决生死多奇中。1586年至1588年间,他在河南黄河流域行医,时值开封一带疫病流行,街头巷尾都有病人。其症状为头疼身痛,憎寒壮热,头面颈项赤肿,咽喉肿痛,神智昏迷,俗名“大头瘟”。时医只知按古法医治,无效。龚廷贤根据病情,独具匠心,以自己见解开上二圣救苦丸(牙皂、大黄)药方,其效甚佳,医好很多垂危病人,名噪中原,被尚书荐为太医院吏目。
   万历二十一年(1593),鲁王妃患膨胀病,腹大如鼓,左肋积块刺痛,坐卧不宁。经太医多方治疗,均不见效,生命垂危。召龚廷贤诊治,经诊脉开方,对症下药,终获痊愈。鲁王大喜,称之为国手,以千金酬谢,龚廷贤不受,乃命刻其所著《禁方》(即《鲁府禁方》)一书,又画其像以礼待之。皇帝特赐双龙“医林状元”匾额一块。
   龚廷贤一生著述极丰,先后完成《济世全书》8卷、《云林神彀》4卷、《万病回春》8卷、《寿世保元》10卷、《种杏仙方》4卷、《鲁府禁方》4卷、《医学入门万病衡要》6卷、《小儿推拿秘旨》3卷、《眼方外科神验全书》6卷、《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13卷,此外还有《秘授眼科百科全书》《痘疹辨疑全录》等。其中《小儿推拿秘旨》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一部儿科推拿专著。《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两书流传最广,它从理论上分析病理、症状和治法,并附有方剂,还有400味药性歌诀。17世纪中叶,其弟子戴曼公将著作携入日本,美国国会图书馆也藏有《云林神彀》全书。
   其弟龚廷器,子龚守国、龚守宁,侄龚懋官皆以医知名,门生吴济民,亦得其传。
   吴道南 吴道南(1547-1620),字会甫,号曙谷,崇仁二都石庄(今石庄乡石庄村)人。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幼时受其父吴一龙教诲,涉猎《书经》及儒家心学。明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第二(榜眼),授为编修、知经筵日讲,预修正史,主纂《河渠志》。
   万历二十二年(1594),任浙江主考官。二十五年,晋升东宫直讲学士。他学识渊博,讲解经书多方引喻解说,务期明白晓畅。二十二年(1594),任武进士考试总裁。三十四年,任顺天乡试主考。三十七年,以礼部侍郎署理部事。他重中国家有关典章法度,确定谥典,不屈从权贵,秉公办事。10次上疏请皇太子出来听讲,但因神宗对皇位继承另有考虑,对其奏章置之不理。时值京都一带大旱,上疏清除“五郁”,多切中时弊,神宗不予采纳。朝鲜派人来请售火药,吴道南力争不可给予。吐鲁番进贡美玉,他又以“不贵玩物”为谏,不予收受。三十八年,负责考选贡士。
   万历四十一年(1613),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从家乡赴京时,行装简朴如普通人,途中供给费用和护从人员一概谢绝。所经各处,无人知其为台阁辅臣。四十三年五月,入阁参与机务。神宗长期不视朝,不敢入阁当值,经首辅方从哲向神宗进言,才入阁办事。到职后,先后就皇储听讲、诸王豫教、瑞王婚礼、简选大僚、荐举遗佚人才、撤销管理税收的太监、补足言官缺员诸事上疏,神宗虽嘉为“优诏”,但大都不予采纳。四十四年主持会试,因考场出现舞弊行为,遭到言官的攻讦。皇帝虽然谅解他,但他决定辞职,先后上疏20余次,直到四十五年七月,才得以批准。
   四十八年(1620)八月,光宗继位,改泰昌元年。下诏加吴道南禄秩,望其再度辅政,此时吴道南已重病在身,仍带病作《大政议》12条,竟成为绝笔。
   吴道南历官30年,家产尚不及中等之家,为人藏才于德,平易近人,无论走卒、儿童都一视同仁。居官任事则自持操守,辅大政不为诡随。卒赠少保,谥文恪。著有《日讲录》《河渠志》《巴山草》《曙谷集》《奏议》《语录》《秘籍新书》等书。
   何宗彦 何宗彦(1559-1624),字君美,号昆柱,金溪东漕(今琅琚镇)人。17岁时随父客居随州(今湖北随县),遂占随州籍。官至尚书。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任官詹事。四十二年迁礼部右侍郎,署部事。福王常洵到洛阳封地时,花费巨大,神宗赐赏过多,何宗彦与其他廷臣上疏劝言,帝不听。接着,何宗彦又就太子入学、诸王婚礼、王贵妃丧葬,乃至“挺击案”发生等事多次上疏,皆未果。转左侍郎,仍领部事。何宗彦代理礼部尚书6年,为官清廉,治事井井有条,遇事能以大局为重,多次直言进谏,在廷臣中声望日高。无奈神宗不视朝已30年,诸事多委以贵戚、近侍,言官多依附齐党,何宗彦不结党营私。四十七年十二月,廷臣会推阁臣时,何宗彦为吏科给事中张延登等所纠驳,未获通过,旋乞假去。
   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光宗即位,何宗彦在家被授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熹宗)元年(1621),何宗彦正式入阁;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天启三年(1623),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少傅兼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四年正月卒于官,赠太傅,谥文毅。
   邓渼 邓渼(1569-1628),字远游,号壶邱,新城县城南津街(今黎川县日峰镇)人。官至巡抚。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初授浙江浦江县令。他经常到农村田间地头,访问民间疾苦;关心下属,留意有用之才,破格选用。百姓送他礼物,照价付钱。办事干练,取信于民。时值荒年,他下令停止征粮,劝富户开仓放粮,救活灾民数以万计。调秀水(今嘉兴北)、内黄(属河南),升监察御史。
   在巡按云南时,他整肃民风,安抚边民,上疏关闭商人所开金矿,惩处豪绅利用开矿横征暴敛等非法行径,受到称赞。调金华分守道,宁绍兵备道,巡抚顺天(今北京)。在巡视蓟昌两镇十五路时,撤换不称职将领。提出整饬边备6项建议,非常中肯。
   他不畏权势,刚正不阿,多次上疏,指责阉宦当权危害:“奸辅当国,宦邪盛行,上道湮没,人心愤抑。”“奸党擅权误国,为宗社安危大计,虽累百疏不为多”。对魏忠贤拉拢利诱,不为所动,参论不止。巡城御史林汝翥因责打魏忠贤家人,被迫逃走。邓渼代林疏辩,题有“宁死金阶,不死奴婢”句,更加激怒魏忠贤。魏忠贤唆使其养子、时任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崔呈诱,将邓渼罗织进左光斗、杨涟一案中,矫旨将邓渼流放贵州。邓渼毫无惧色,临行时家人牵衣痛哭,他却拂袖大笑而去。吏部尚书周家谟说他弹劾奸党时,“奏书一上,九重动容,百僚吐舌,巨猾绅奸,敛迹束手。”崇祯即位,魏忠贤阴谋败露被诛。邓漢在奉召即将官复原职时,不幸病故。
   他一生著述颇多,有《蓟门奏疏》《南中奏疏》《留夷馆集》《南中集》《芙蓉楼集》《大旭山房集》《舞水集》《广农书》等行于世。
   邱兆麟 邱兆麟(约1628年前后在世),字毛伯,号太邱,临川腾桥人。官至巡抚。
   他性格开朗聪颖,兴趣广泛,8岁即能文,稍长后诗赋古文样样皆通,乡人誉为“神童”。万历三十四年(1606)乡试中举,三十八年中进士,授行人。泰昌元年(1620)为云南道御史,天启元年(1621)以御史衔巡视河南。他亲躬政事,清除积弊,审理历年积案20余起,彰善惩恶,明察秋毫,权贵慑服,民众感服。他还极力移风易俗,发展教育,修筑城池,训练乡兵,发展交通,疏通驿路,降低赋税,减轻民负,创建义仓,赈济贫穷,政绩显著。
   天启二年(1622),山东白莲教起义,河南固陵(今太康县南)响应,邱兆麟用计将其击退。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反,贵州水西土目安邦彦起兵响应奢崇明,分别攻陷遵义、毕节,占据重庆,兵围贵阳,战火蔓延川、湘、黔三省,震动云南。许多官员弃城不守,争相逃命,邱兆麟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与士卒同甘共苦,积极防御,参与平定叛乱,受到朝廷嘉奖。时值魏忠贤弄权,邱兆麟秉性刚直,不愿依附佞奸,多次违忤魏忠贤而遭排挤。五年(1625)愤而辞官。
   崇祯元年(1628),召为河南巡抚,又因实施保甲,整顿军备事,得罪地方豪强及权臣,被劾去官,卒于光山公署。
   他为文思路敏捷,所作诗、文、书疏,挥笔而就,曲尽情理,文采烂漫。汤显祖称其“世之异人也”。著有《学余园初集·二集》《玉书庭文集》《水暄亭诗集》《戚姑山赋》《游衡记事》和《奏议·按豫仁言》4卷等行于世。
   黄孙茂 黄孙茂(约1637年前后在世),字云来,号九芝,广昌县白水乡(今赤水镇)人。官至监军。
   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初授浙江江山县令,调邵阳,得罪宗藩,降为彰德府教授。不久升国子监助教、工部主事、员外郎。在任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时,库内积有白银2000余两,他约束司官不得私分,并奏明立案。后兵部以黄孙茂有戍边之才,荐为山东省青(州)、登(州)、莱(州)海防兵备道副使。登、莱二州地势险要,山海交错,历来为海盗骚扰,烧杀抢掠,危害甚大。他抵任后,筑城设防,对通海者严加勘察,民得以安。
   朝鲜为明朝属国,自后金(前清)攻陷辽阳后,其贡道改由海路到登州,再至京师。原驻辽东游击毛文龙从海道退至朝鲜湾之皮岛(又名东江,实乃椴岛,朝鲜人读椴为皮),招揽辽东士民,设军镇皮岛如内地,分布哨船连接登州,互为犄角。军中所需皆仰赖朝鲜。天启年间,朝鲜叛逆李适、韩明琏等起兵直逼朝鲜京城,后金亦欲兴兵朝鲜。朝鲜内外交困,多次向明王朝求助,又怵毛文龙从中作梗。朝廷派熟谙外交,威望著于海疆的黄孙茂持节前往安抚。黄孙茂抵朝后,晓以大义,推行明政府平等外交政策,以明天子之德意,结朝王之心,化解朝之猜忌,实现两国亲善。朝鲜国王以黄金万两相赠,被黄孙茂婉言谢绝。
   毛文龙自退踞皮岛后,自成一统,不服文臣监制,且控制朝鲜贡道。崇祯二年(1629),兵部尚书袁崇焕以十二大罪状,诛杀毛文龙。毛文龙余部孔有德、耿仲明降后金。九年,黄孙茂改任监军加参政,驻守皮岛。他实地勘察,整顿海防,对士兵进行防卫、出击、配合、策应等训练。该年十二月,后金以朝鲜仰息明朝,不与其友善,发兵进攻朝鲜。朝鲜告急,明王朝急调各部赴援。黄孙茂派部将沈世魁率兵往援。十年二月,后金攻占朝鲜,迫使朝鲜归服称臣;后金令孔有德、耿仲明率兵攻打皮岛。黄孙茂急调登、莱二州总兵陈洪范、副总兵金日观领兵回援。大战中,陈洪范败走,沈世魁、金日观俱战死。此时,沈世魁之从子沈志科竟与孔有德勾结,开门引后金兵入衙,黄孙茂视死如归,以腹触刀而死,皮岛遂告陷落。
   著有《东牟政纪谕》《朝鲜日记》《条边十四疏》《适园诗集》等。
   傅朝佑 傅朝佑(?-1639),字右君,临川城北傅家村人。官至兵科给事中。
   少年时事奉父母勤谨,7岁时母病嗜饮清泉水,他九年如一日提水供饮。勤奋好学,师事邹元标;善画竹石。
   明万历四十年(1612)中解元,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三年(1630)参加“给事中”选拔考试,时值明朝收复清军所占水平(今河北卢龙县)等地,他上疏陈述“善后七事”,被崇祯采纳,录为兵科给事中。四年八月疏劾首辅周延儒有奸诈佞为之心,营救因诤言获罪的朝臣章正宸、庄鳌献而为皇帝所恶,调任工科给事中。他又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继续规劝皇上“纳谏、恤民、择相”,建议“勿以内批用辅臣,勿使中官司弹劾,勿令法外加滥刑”,要求撤销监禁百官活动的锦衣卫,取缔宦官练武,惩办骄横自满、玩忽职守的武将,起用被埋没的人才,责成有关部门修筑城墙、储备粮食、加强战备等。因语言过于诤直,被崇祯帝以“给南城益王后裔加封藩号”为借口,将他调出。事毕,还归乡里。
   崇祯九年(1636),他在家中接旨授为刑科给事中,因延误还朝期限被劾,贬调地方官。行前,他又诤言直谏,痛揭当朝宰相温体仁六大罪状,恳请崇祯“大施明断,速去体仁”。崇祯勃然大怒,将他革职下狱。温体仁罢相后,太监杜勋打算在皇帝面前为傅朝佑求情,要他上疏请罪。傅朝佑向来厌恶阉宦,宁肯坐牢,也不要杜勋为他活动复官。
   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大举进攻,边境频频失陷,明朝江山岌岌可危。崇祯不反躬自问,反而嫁祸于臣僚,监狱人满为患。傅朝佑在狱中上书,要求崇祯严于律己,宽恤臣僚,群策群力,共扶明朝。结果再次触怒崇祯,第二年春天,竟以“颠倒奸贤,扰乱国是,恣意讪诲”罪名,将他廷杖60,伤重致死。
   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福王朱由崧即位后,察其冤情,下诏追复他原职,并予褒扬。
   蔡国用 蔡国用(1579-1640),字正甫,号静原,金溪石门乡靖思村人。官至尚书、大学士。
   自幼聪颖,少年入郡学读书,终日勤奋,时人把他看作大为有用之才。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奉命督饷赴辽时,见边防废弛,回来后便向上进谏。不久,宽甸(今辽宁境内)一带出现兵乱,人皆信服其有先见之明。升山西道御史,上疏7条治国政见:定相术、储经略、选将领、筹军需、惜才臣、开言路、鼓边吏。改调福建道御史。时值宦官魏忠贤专权,内结熹宗乳母媪客氏,作威作福,肆无忌惮,正直大臣纷纷上疏弹劾。天启五年(1625),蔡国用上疏10条陈时政,保圣躬、振主权、除奸佞,言语痛切,触怒魏忠贤,矫旨夺官。
   崇祯元年(1628),蔡国用被起用为浙江道御史,提督应天(今南京)学政,他对江左名士请优黜劣。调升大理寺丞、少卿,判案神速、言词犀利,并为陈文宗、秦辅治等冤狱平反,有19人由此获得生还。升太仆正卿,晋工部侍郎,负责督修都城。他日夜监守在工地。有一次需急用石料,一时运不上,同僚束手无策,他果敢地建议取崇文宣武门所备牙石应用,仅5日事毕。当皇帝巡视时,嘉其劳绩,欲重用。十一年(1638),朝廷推举阁臣,蔡国用声望较轻,未被推举。帝召问群臣,令蔡进行条对,获帝称许,特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进太子少保,改吏部尚书,累加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十三年(1640)六月卒于官邸。帝闻痛悼,辍朝3日,并送去丧仪祭葬。谥号文恪,授光禄大夫,赠上柱国。
   蔡国用历官30载,素来不阿不激,以谨慎、勤劳、清正著称。崇祯当权17年,撤换宰执50多位,唯有蔡国用以武英殿大学士获得善终。
   陈际泰 陈际泰(1567-1641),字大士,临川鹏田乡陈坊村人。明代临川“四大才子”之一。
   其父陈仪生,号西园,流寓于福建汀州武平,教书为业,陈际泰生于该地。他幼年家贫如洗,无法与其他幼童一样进学读书,只好借邻居小孩书籍,偷偷躲在一边自学。得到表兄一本破烂《书经》,刻苦自学,揣摩其意,慢慢通晓其义。10岁时,在外公家药笼中看见一本《诗经》,拿起就走,日夜攻读。父亲要他下田劳动,他将书带在身边,一有空就诵背不止。14岁时,代父教蒙馆,先后向济川、钟美政、郝庶野等人学习写文章。20岁时,认识邱一敬,两人诗礼传书,每天都有题目或文章往来,互相切磋。陈际泰家境贫寒,常受当地恶少欺凌,不久便返故乡临川。回乡后,结识章世纯、罗万藻、艾南英,4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他们一起倡导时文,致力写作,均以文名天下,被誉为临川“四大才子”“江西四家”。
   陈际泰才思敏捷,写作速度极快,有时一天能写二三十篇,一生之中写作多达万篇。其著述多为阐发经籍之作,多用“时文”方法写作。他在八股文方面造诣较高,经史古籍融会贯通,自辟门径,借题发挥,驰骋才思,抒发己见,被人称为八股文大家。
   崇祯三年(1630),陈际泰才得中举人。崇祯七年(1634)考中进士,时年68岁。十年,被授行人,赴贵州监考。十三年,奉旨护送已故相国蔡国用灵柩同乡,在南归途中不幸去世。
   著有《群经辅意说》1卷、《四书读》10卷、《五经读》5卷、《易经说意》(又名《读易正义》)7卷、《太乙山房集》14卷、《周易翼简捷解》16卷和《已吾集》等,多收入《四库全书》。
   黄立言 黄立言(1566-1641),字太次,号石函,广昌县白水乡(今赤水镇)人。生于吏员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为生计所迫,在私塾执教10年。20岁时即以诗才著称,其诗稿为诗坛名人郑昆岩、董崇相、冯具区等人所赏识。
   明万历十九年(1591),乡试中举,选任为严州(又称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县梅城镇)推官。不久,代知杭州府。他为政清廉,办事干练,很快将多年积案审理了结,为督抚所推荐,调任达州(今四川省达县)知府。
   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于天启元年(1621)起兵叛明,自称国号梁。二年,贵州水西土目安邦彦亦反,以策应奢崇明,称罗甸大王。黄立言到达州任职后,协助总督云贵、川广军务的朱燮元,于崇祯二年(1629)将奢、安剿灭。
   崇祯四年(1631),黄立言调为遵义知府。在遵义修城池,置郡治,建府学,劝农桑,息讼剔奸,严格法纪,以情化人,深得士民拥戴。他还组织人员纂修《遵义府志》。他认为修志必须广征博采,求真传信,不应只是照录旧志,并撰写序言。《遵义府志》成书后,被名流誉为“纲举目张,简易得要”“兼采文物,博考故实,以史氏一家之美”。后调升福建盐运副使。
   政务之余,笔耕不辍。其诗作兴寄深婉,清雅淳厚,汤显祖称其“如珠子明月,璀璨的烁,有唐人风”,二人私交弥切,多有唱和。明代另一诗人朱谋玮称其诗“直超高、王、岑、孟而混一之”,并将《揽渠本末集》,与汤显祖的《玉茗堂》、邓侍御(邓渼)《南中集》列入《江西诗选》,“为天下作者奉为师法”。此外还有《石涵集》《浣花锦》《沙园居》《桐江唱和》《于越爱纪》《俗吏考厅记》《郡牍政略》等。
   徐霞客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以号行于世,南直隶江阴南旸岐(今江阴马镇乡湖庄村)人,明末杰出旅行家、地理学家、游记作家。
   他自幼勤奋好学,尤喜阅读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河图经等书籍,向往名山大川,轻功名利禄。在母亲支持下,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到崇祯十三年(1640),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远到陕西、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以日记形式记下所见、所闻、所想。其《游记》被誉为“古今一大奇著作也”。
   他于崇祯九年(1636)十月二十七日至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南城、金溪、南丰、黎川、宜黄、乐安等地,考察整整一个月。遍游麻姑山,天柱、飞鳌双峰并立的从姑山,以及军峰山、会仙峰、石巩、曹山寺、大坪寺、华盖寺、牛田流坑、宜黄谭纶墓等处,写下26则叙事简略,描写翔实的游记。
   在游记中,他除交代行踪、写明里程、标明方位、说清形势外,还详细叙述山川自然特色,并以“艺山种姜芋茶竹”,寥寥数语点明当地资源物产。《游石巩记》中,引用谭纶传说,生动描述该处人文景观。读其游记,使人随其足迹,感悟到抚州地区山水壮美。
   章世纯 章世纯(约1575-1644),字大力,别号柳州,临川箭港(今属丰城市)人。与陈际泰、罗万藻、艾南英并称临川“四大才子”。
   他博闻强记,富有才华,读书不生吞活剥,而是从中探求义理,然后紧扣论题,融会经史,阐述自己见解,将先贤哲理解释清楚。对天文律历、五行禽迹、阴阳星卜都能解其精要,纠其谬误。其制义造诣,为时人所称颂:“其笔之刻”“其理之深”,为变体独树一帜。《四库全书总目》称:“世纯运思尤锐,其诂释四书往往于文字之外标举精义,发前人所未发,不规于训诂……扬雄所谓好深湛之思者,世纯有焉。” 天启元年(1621)乡试中举,授翰林孔目。熹宗闻其才,下旨召见。他推辞不往,但上疏陈言:边境不宜派遣贵戚充任,不宜招募客兵,应当派遣得力将士,加强演练,自筹粮饷,才能抵御清兵南侵,巩固边防。但未被采纳。直到崇祯末年(1644),年近70高龄就任广西柳州知府。不久,崇祯自缢煤山,明朝覆亡,清军入主中原。章世纯闻听京师陷落,悲愤成疾,在柳州任上抑郁而死。
   著有《四书留书》6卷、《留书别集》2卷,《已未留》2卷,后合编成《留书》,收入《四库全书》;另著有《卷易苞》上下集12卷、《治平安略》《章柳州集》《章大力集》等。
   杨思本 杨思本(1644年前后在世),一作忍本,字因之,号十学,新城县桃溪(今黎川樟溪乡)人。少年时即显出特殊文才,文学家邓澄曾以对句考他,他应答如流。长大后,补为郡庠生。
   他在学不专读应付科考书籍,而是广泛钻研古诗文。他宗承庾信、鲍照,且对左传、国风、史记、汉书、离骚、文选等均旁搜博览。常与涂伯昌、涂世铭、江如僧及杨希震等人交往,一起切磋诗文。邓澄对其诗文颇为称赞:“邑人士迩来兟先于遂诣冥搜,放笔著述,无复拘挛如昔时,然终不能舍思本为巨擘也。”清代学者王士祯在《海洋诗话》中写道:“今日善学才调集者,无如江东宗元定九、建昌杨思本因之、太原赵瑾懿侯。”并引用杨思本《踏花明日值雨》和《怨词》两诗,证举其才学出众。邱毛伯、汤显祖、王阮亭对其诗也十分欣赏。
   他还是实学家,黄元公对其《释道十笺》《太平三策》和《经国二十书》等大加赞赏,称其言之有物,切中时弊,颇似李觏,“释理精,筹画密,言皆可起而行”。
   杨思本虽饱学多才,名重一时,但在科举时代,并未得到当权者赏识,“以诸生终”。其著作由族孙杨日升为之收集整理,刊刻成《榴馆初函集》12卷,《笔史》2卷,后被收入《四库全书》。
   黄端伯 黄端伯(1585-1645),字元公,号迎祥,新城(今黎川)龙安人。明末抗清名重一时的烈汉和诗人。
   从小聪敏好学,博览经史百家之言。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次年被授为浙江宁波推官。时倭寇常犯浙江沿海一带,他集思广益,提出防倭10条计策,使该地倭患大为减轻。他在宁波“布衣素食,货利不撄其心”。对初次犯法者重在教育,对贿赂者则深恶痛绝。对穷书生,只要有文才,便加意勉励,给予资助和推荐。他生平好佛,曾私刻印章号海岸道人。民感其德,称他为黄佛子。
   崇祯五年(1632),因母病故,遂回故里,3年服满,改任杭州推官。他办事干练,广知博闻,公务之余,常邀两浙学士讲学于西湖,为当地培养人才。崇祯十年(1637),考选北上时,又逢父丧,居家7年。耳闻目睹建昌(今南城县)益王朱慈炱作威作福、穷奢极欲的种种行为,义愤填膺,于十二年上疏朝廷,列数益王在建昌“擅增兵甲”,“擅增民词,批行郡县,骗害良民,惨不忍闻,至于叩克宗禄,喷有烦言”,“臣不能为王讳也!”益王知此事后,竭力为自己不端行为辩解,并诬告黄端伯意在离间亲藩。黄端伯再上疏批驳,但崇祯不予理会,益王则变本加厉欺压百姓,黄端伯一怒之下,弃官为僧,避居庐山。
   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入关,崇祯自缢,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南朝。黄端伯面北恸哭,盼为国效力。经礼部尚书姜日广推荐,授为礼部仪制司主事。福王弘光元年(1645)五月,南京失守,福王逃逸,礼部尚书钱谦益等百官皆迎降,只有黄端伯在其寓所能仁寺独傍门不降。清豫亲王多铎大怒,将其关押在江宁狱中。在狱中,他谈笑如常,并作《明夷录》言:“丹心倾汉室,碧血吐秦廷”以明志。六月十四日,清政府下令剃发,他指颈说:“我宁剃(杀)头不剃发”。八月十三日,多铎再劝黄端伯降,并威胁说:“不降则戳!”黄端伯誓死不降,多铎命杀之。黄端伯整肃冠履,昂首引颈受刃。刽子手心惊目眩,不敢举刀,黄端伯厉声说:“何不刺我心!”他受难时,观者万余,焚香拜泣,连多铎也叹称“南来硬汉仅见此人”。明鲁王以海在绍兴监国时(1646-1653),赠黄端伯太常寺卿,谥忠节。明唐王朱聿键隆武年间(1645-1646)亦封其为礼部尚书,谥忠毅。清乾隆时(1736-1795)赐谥烈愍。
   黄端伯常撰文作诗抒发情感,传之于世有《易疏》5卷、《东海集》《庐山集》《瑶光阁集》13卷,并列入《四库全书》。
   艾南英 艾南英(1583-1646),字千子,号天佣子。临川段溪艾家村(今东乡县岗上积镇艾家村)人。明末临川“四大才子”之一。
   艾南英出身官宦之家,其父艾夏臣,官至兵部主事。艾南英从小受到良好家教,7岁时作《竹林七贤论》。长大后为诸生,好学不倦,无书不读,又曾受教于古文名家、戏剧大师汤显祖,其文学才华更日益显现。
   万历末年,科举八股文陈腐不堪,无思想内容。艾南英对此深恶痛绝,遵依北宋古文精神,推崇司马光和欧阳修,与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一起,以振兴文学为己任,4人合作将所作文章刻印行于世,使士子耳目一新,“世人翕然归之”,并称为“临川四才子”。
   天启四年(1624),艾南英才乡试中举。但因主考官丁乾学和郝士膏在命题中有诋毁阉党魏忠贤之嫌,艾南英在答卷中也有讥讽之语。魏忠贤大怒,削去主考官籍,艾南英也被处停考3科(约3年为一科)。
   崇祯即位,魏忠贤获罪自缢。艾南英等被允许参加会试,却久考不中。其文章却日负盛名,为人所称颂。他与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以及南昌万时华、新建陈宏绪、清江杨廷麟、瑞金杨以任等组成“豫章社”,与陈子龙、张溥、张采、夏允彝等人的“复社”,就文坛文风等问题展开论争。他大力排诋王世贞、李攀龙等为代表的前后七子及其崇拜者“文必秦汉”的拟古说,反对以钟惺和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因袭六朝俪彩、追求硬瘦艰涩、幽深孤峭的玄风,赞同钱谦益对时文的见解。主张以实学为衡量古文的标准,认为为文要表现“时”与“境”,要讲“义法”“神气”“雅洁”。他精心挑选秦汉至元代名家名作,汇编成《历代诗文集》;选辑明代诸家文章,编为《皇明古文定》;搜集“生吞活剥”“钩章棘句”“生硬套用”“溢美饰非”及“游戏”之文,编成《文剿》《文妖》《文腐》《文冤》《文戏》5本书,从正、反两方面提供给学习制文者参考。其选本虽未能流传,却在某种程度上为清代诸家以选辑作品标示一派宗旨开先河。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自己的文学理论。清代易学实称其文之博大谨严,兼永叔(欧阳修)、子固(曾巩)之长;俞长诚称其文章“质朴坚辣”“精严”,钱吉士犹逊一筹。
   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先后攻占两京(北京、南京),艾南英应罗川王之邀,共同起兵抗击清军,并以车战获胜于金溪山谷中。后江西全境为清军所克,艾南英听说明唐王聿键在福州即帝位(1645),即赴福建进见唐王,呈《十可忧》疏,被授予兵部主事,不久拜为御史。翌年(1646)八月,卒于延平。
   他平生用心研究史学,曾撰写《古今全史》,刚写完即遭兵火,其他著述也散失殆尽,只存《禹贡图注》1卷见于《四库全书》;另有《天佣子集》10卷传于世。
   罗万藻 罗万藻(?-1647),字文正,临川腾桥人。明末临川“四大才子”之一。
   罗万藻天资聪颖,英敏过人,幼年拜戏剧大师、文学家汤显祖为师,博览群书,广纳百家之言。万历末,与同乡陈际泰、章世纯、艾南英等一起,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大力倡导制义时文,名噪一时,号称“江西四家”。他在制义创作方面独辟蹊径,自成一体,取得较高成就。其文章大多能结合现实,切中时弊,饱含忧国忧民之情,为文清秀恬雅,囊括各家之言,幽渺湛深,纯以意运,感染力、说服力较强。清代方苞评价他能“以深微高韵远情,超然尘埃之表”。
   天启七年(1627),乡试中举,崇祯元年(1628)中进士。当时实行保举法,祭酒倪元璐非常赏识他,极力保举他应召入朝,而罗万藻无意仕进,婉言谢绝不就。弘光元年(1644),明王朝廷至杭州,福王朱由崧召他为福建上杭知县。第二年,唐王朱聿键偏安福建,提拔罗万藻为礼部主事。又一年(1646)八月,挚友艾南英于延平去世,罗万藻闻之,悲痛欲绝,含泪为好友料理丧事。数月之后,为人天性静穆、感情专注的罗万藻也忧愤离开人世。
   罗万藻学识广博,勤于著述,成果颇丰,著有《此观堂集》6卷、《十三经类语》14卷,均存于《四库全书》;另有《罗文正稿》《制义》专集。
   揭重熙 揭重熙(?-1651),字祝万,又字万年,号蒿庵。临川湖南乡揭家坊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
   自幼聪明好学,读书一遍即能背诵。崇祯九年(1636),顺天乡试及次年会试,都以五经中试,时称异才。初任福宁(今福建霞浦)知州,能体察民情,审理案件,重证据,允许当事人申辩,以理服人,依法量刑,宽严适度,有“一清如水爱如春”之誉。
   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揭重熙会同福宁副总兵洪日升,率领部队赶赴南京,协助福王抗清,被委以吏部考功主事。
   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攻陷南京;六月,进占江西,正在抚州为父守孝的揭重熙,与艾南英、曾亨应等招募乡人,组织抗清队伍。不久,抚州亦被占领,揭重熙往福建投奔唐王朱聿键。唐王复其旧职,负责联络建昌(今南城)兵,协助永宁王朱慈炎所率数万兵,回攻建昌、抚州,收复建昌;在进攻金溪浒湾途中,遭清军伏击,曾亨应被执遇害,揭重熙回福州请求援兵,遭人弹劾。后经大学士曾樱举荐,以考功员外郎兼兵科给事中,协同大学士傅冠前往湖东道(今江西上饶、抚州一带)组织兵力。此时,泸溪(今资溪)告急,傅冠按兵不动,揭重熙力主抗击,唐王解除傅冠之职,将军权委任揭重熙。顺治三年(1646)四月,揭重熙被委以右佥都御史,取代刘广允巡抚湖东。八月,明唐王朱聿键在汀州被俘,揭重熙率部进入深山。
   顺治四年(1647),揭重熙得知南昌总兵金声桓、王得仁及邵武守将郭天才等欲举兵反清。他克服重重困难,多方联络,共图复明大业,促成金声桓等举兵。五年三月,清兵击溃郭天才部,随即又派谭泰、何洛会攻南昌,金声桓辗转江西各地。十一月揭重熙急赴广东肇庆求援,桂王朱由榔对他复明之举大为感动,拜其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江西兵,并赐尚方宝剑,令便宜行事,但却未得一兵一饷。六年正月,揭重熙在归途中,惊闻金声桓等战死,便召集其张自盛、洪国玉等旧部,联络广信(今上饶)义兵曹大镐等数万人,继续抗清,转战闽赣山区。八年(1651)四月,揭重熙到崇安县百丈礤寻找曹大镐,适逢曹大镐已还军铅山,只留下空营。揭重熙等正在空营中就餐,被清兵包围,项中数箭被俘。崇安守将等劝他投降,揭重熙誓死不从,绝食7日,作诗歌数百首以表忠明之心。十一月初三,于建宁南街市口昂首受刃,见者无不涕泪。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谥其为“忠烈”。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危素
相关人物
吴伯宗
相关人物
董琰
相关人物
邓茂七
相关人物
王英
相关人物
聂大年
相关人物
何文渊
相关人物
吴与弼
相关人物
饶秉鉴
相关人物
何乔新
相关人物
谢绶
相关人物
吴昊
相关人物
张昇
相关人物
罗圮
相关人物
吴悌
相关人物
谭纶
相关人物
罗汝芳
相关人物
舒化
相关人物
何源
相关人物
邓元锡
相关人物
张槚
相关人物
董裕
相关人物
汤显祖
相关人物
龚廷贤
相关人物
吴道南
相关人物
邱兆麟
相关人物
黄孙茂
相关人物
何宗彦
相关人物
邓渼
相关人物
陈际泰
相关人物
黄立言
相关人物
徐霞客
相关人物
傅朝佑
相关人物
蔡国用
相关人物
章世纯
相关人物
杨思本
相关人物
黄端伯
相关人物
艾南英
相关人物
罗万藻
相关人物
揭重熙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金溪县
相关地名
东乡县
相关地名
乐安县
相关地名
临川
相关地名
广昌县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
新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