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宋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970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宋代
分类号: K82
页数: 29
页码: 3565-3593
摘要: 宋代共乐史、曾致尧、陈彭年、晏殊、李觏、王无咎、王安国、侯叔献、王雾、元绛、曾巩、王安石、吕南公、 邓润甫、王安礼、魏玩、 董敦逸、晏几道、曾布、邹极、曾肇、汪革、谢逸、吴居厚、谢蘧、聂昌、欧阳澈、饶节、李纲、董良史、 陈孺、吴曾、董德元、李浩、陆九龄、陆九渊、罗点、张大经、朱熹、陆九韶、陆游、何异、曾丰、李刘 、 张渊微、利登、家坤翁、包恢、罗动天、陈自明、陈宗礼、吴楚材52人。
关键词: 宋代 抚州

内容

共52人: 乐史 曾致尧 陈彭年 晏殊 李觏 王无咎 王安国 侯叔献 王雾 元绛 曾巩 王安石 吕南公 邓润甫 王安礼 魏玩 董敦逸 晏几道 曾布 邹极 曾肇 汪革 谢逸 吴居厚 谢蘧 聂昌 欧阳澈 饶节 李纲 董良史 陈孺 吴曾 董德元 李浩 陆九龄 陆九渊 罗点 张大经 朱熹 陆九韶 陆游 何异 曾丰 李刘 张渊微 利登 家坤翁 包恢 罗动天 陈自明 陈宗礼 吴楚材 乐史 乐史(公元930—1007),字子正,宜黄人,官至水部员外郎。
   乐史于南唐保大十年(952)首次开科取士时中进士,为进士第一,同榜者仅5人。但据《江西通志》记载:南唐进士共8人,无抚、建两地进士。齐王景达镇临川时,召掌奏札,授秘书郎。宋朝建立后,为平原主簿。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以现任官复登甲科,是隋唐开科以来抚州区域首位进士。授武成军书记职。上书言事,升为著作佐郎,知陵州,献《金明池赋》,深得太宗赏识,召为三馆编修。迁著作郎、直史馆,转太常博士、知舒州,再迁水部员外郎。淳化四年(公元993)知黄州、商州。
   乐史学识渊博,毕生勤奋著述,著作宏富,宋真宗尽取其所著书藏于秘府。太平兴国期间(公元976—983),他广收山经地志,精密考究原委撰写成巨著《太平寰宇志》200卷。该书详细记述全国各府、州、县建置沿革,地名取义,治城迁徙,山川形势,经济物产,人口增减,风俗文化,姓氏,人物,艺文,古迹和传说,还列出后晋割让给契丹的燕云16州地名,对后人研究历史地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开创撰修地方志书先河,其体例、篇目均为后来志书所沿用。该书一出,人们争相阅读,认为此书可“不下堂而知五土,不出户而观万邦”,不断被翻刻印行,并传入日本等国。
   他所写传奇小说如《绿珠传》《杨太真外传》是优秀篇章,历代广泛流传。其著作浩如烟海,涉及诸多门类。王安石称赞其“文辞博赡,才器恢宏”。《全唐文》辑其散文2篇。《宋诗纪事》及《抚州府志》存其诗8首。卒后,追赠为兵部侍郎。
   曾致尧 曾致尧(公元947—1012),字正臣,南丰人,祖籍山东,为孔门弟子曾参后裔。其八世祖曾略为抚州节度使,其子孙散居临川、南城。其曾祖曾洪立,本为南城籍,唐乾符二年(公元875)为南丰县令,始家居南丰,卒后葬于南丰,是为南丰曾氏始祖。
   曾致尧在南唐后主李煜时曾中进士,却不入仕,至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复举进士,初任符离主簿,梁州录事参军,迁著作郎、直史馆,改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他性格刚正,体察百姓疾苦,敢于上书言事,对有违法制的苛捐杂税给予减免或废除,深得民众好评。敢于揭人之过,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时,多行不法,别人不敢言,曾致尧则进行弹劾。宋太宗说:“曾致尧敢弹劾魏庠,确实难得。”并将魏庠罢免。不久,命曾致尧安抚西川(今四川成都)。改知寿州(今安徽寿县),转太常博士。调离寿州时,百姓再三挽留,他只好悄悄离开。
   真宗即位(公元998)后,任主客员外郎、三司盐铁判官。张齐贤推荐他为翰林试制诰,但因曾致尧常常在奏章中言词激烈,得罪不少权臣,未获任命。咸平四年(1001),迁户部员外郎。此时,李继迁围攻灵武,真宗欲以宁夏五州来安抚李继迁。他上书认为李继迁反复无常,多次降叛,不可信任,而宁夏为宋之西陲,不宜放弃,应派兵防守。因词旨尖锐,被贬为黄州副使,夺金紫。未几,迁为吏部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历知泰、泉、苏、扬、鄂等州。大中祥符初(1008),迁礼部郎中,转户部郎中。卒后,赠谏议大夫。后因其孙曾布任右相,赠为太子太师,封宁国公。
   他喜好纂录,长于诗文,著作颇富。所著有《仙凫羽翼》30卷、《广中台志》80卷、《清边前要》30卷、《西陲要纪》10卷、《为臣要纪》3卷、《直言集》5卷、《文集》10卷等,其孙曾巩为其集得诗文20卷,名曰《凫绎集》行于世。
   陈彭年 陈彭年(公元961—1017),字永年,南城县人。
   幼时聪颖,勤奋好学。13岁时写出万余言《皇纲论》,为名辈所赏识。南唐后主李煜闻知,召他入宫陪伴皇子仲宣读书。后拜文字学家徐铉为师。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参加科举考试,适逢京城举行特许大宴,他骑驴从东华门到城墙根,随口得赋数千字,在考生中传为佳话。但因他生性佻薄,在诗赋中有嘲讽之语,为主考官宋白天所不满而落榜。
   雍熙二年(公元985)中进士,初任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县)司理参军,历任推官、转运、寺丞,升秘书郎,调大理寺详断官。后因事出监湖州(今浙江湖州市)盐税,不久被停职。他家境贫寒,居官清廉,免职期间只得靠仆人外出帮工或做买卖接济。真宗即位(公元998),他复任秘书郎、州通判。直至咸平三年(1000)上表章论及政事,得以召试学士院,升为秘书丞、知州。景德元年(1004),入直使馆兼崇文院检讨,修《起居注》,进《大宝箴》。不久,参与修纂《册府元龟》。景德三年(1006)任右正言,充龙图阁待制,加刑部员外郎,进工部郎中,加集贤殿修撰。其间,他力争改革科举弊病,主张设“糊名”,将试卷中应试人所写籍贯、姓名弥封,交誊录人按规定字体誊写,再送考官批阅,从而使科举选拔人才公正。大中祥符三年(1010),改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兼秘书监,奉诏编辑《太宗御集》,赐勋上柱国。六年,召入翰林,充龙图阁学士,同修国史,并删定《三司编敕》。国史修成后,迁工部侍郎。九年,迁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判礼仪院,充会灵观使。天禧元年(1017),朝廷改元,祭祀天地,他任天书仪卫副使,又任参详议制奉宝册使。正月初九,他陪真宗朝天书,将到太庙,晕眩跌倒,抬回家中。真宗派医诊治,旦夕问候,并任其为兵部侍郎。二月,陈彭年去世。真宗亲临吊唁,见其家居简陋破旧,感慨不已。赠其为右仆射,赐谥文僖。
   陈彭年熟悉典籍,精通音韵,学识渊博,撰述颇多。著作中,最有价值当属他主持重修的《大宋重修广韵》,按平上去入声调分为5卷,收字韵26194个,注文字数191692个,释义详尽,引用典籍270多种,总字数为22万字。它既可作为按韵查检的同音字典,又可作为诗赋用韵的工具书,是汉语音韵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著作。在训诂学上,它不仅详明地反映中古汉语语音系统,而且修订补充上古音、方音两方面。从《广韵》音系出发,既可上溯古音、下证今音,还可旁及各地方言,是研究中古音主要依据,研究上古和近代语音的重要资料。
   此外,他撰写《江南别录》,有不少人所未闻、人未曾言的材料被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所采用。其著作还有《景德朝陵地理》《封禅》《汾阳三记》《阁门、客省、御史台仪制》《贡举叙略》《唐纪》《志异》《韵铨》《文僖集》等200余卷。此外还受诏编御集、宸章等,并汇集历代妇人文集。
   晏殊 晏殊(公元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文港沙河(今属进贤)人,是宋代抚州区域第一个宰相,也是北宋著名词人。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有“神童”之称。5岁时,所居道旁有一白塔,他以此为题作诗:“白塔青松古道栖,塔高松低不能齐。时人莫讶青松小,他日松高塔更低。”7岁时因家中欠税,家人被县衙逮捕,县令听说晏殊能诗,就令以衙中一株青松为题当堂赋诗。他当即吟出:“矮矮青松倚曲栏,标姿无奈雪霜寒。如今正好低头看,他日擎天仰面难。”一次,私塾先生出一上联“圣贤书中求富贵”让学生接对,晏殊迅即接出“龙虎榜上争魁名”下联,顿时博得先生赞叹:“此儿出语不凡,日后必成大器!” 景德元年(1004),江南按抚张知白闻知年仅14岁的晏殊,有如此才华,极力举荐他进京。二年,他与全国各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他看过题目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它题。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他学习勤奋,交游持重,深得直使馆陈彭年器重。三年,晏殊16岁召试中书,任太常寺奉礼郎。
   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光禄寺丞;次年召试学士院为集贤校理;三年任著作佐郎。七年随真宗祭祀亳州太清宫,赐绯衣银鱼,诏修宝训,同判太常礼院、太常寺丞。尔后,历任左正言、直史馆、王府记室参军、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权知制诰,判集贤殿。天禧四年(1020),为翰林学士、左庶子。他学识渊博,办事干练,真宗每遇疑难事,常以方寸小纸细书向其咨询。他则将答奏密封呈送,多获真宗采纳,被倚为股肱。
   乾兴元年(1022),年仅10岁的仁宗继位,由刘太后听政。而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束手无策。晏珠提出“垂帘听政”建议,得到大臣们支持。为此升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后任礼部侍郎知审官院、郊礼仪仗使,迁枢密副使,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刘太后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牙齿,被御史弹劾。天圣五年(1027)以刑部侍郎贬知宋州,后改知应天府。在此期间,他极重视书院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又称“睢阳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出大批人才。该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任宰相时,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史称“庆历兴学”。
   明道元年(1032),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次年因谏阻太后“服兖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后召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为三司使。时值党项族首领赵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陕西一带,而宋将屡屡败退。晏殊全面分析军事形势,从失利中找原因,针对存在问题,奏请仁宗后,抓四件军备大事:撤销内臣监军,使军队统帅有权决定军事大事;招募、训练弓箭手,以备作战之用;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资助边关军饷;追回被各司侵占的物资,充实国库。由此,宋军很快平定西夏进犯。
   庆历二年(1042)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第二年,以检校太尉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四年(1044),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遭孙甫、蔡襄弹劾,贬为工部尚书知颍州。后又以礼部、刑部尚书知陈州、许州;60岁时以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63岁知河南,迁兵部尚书,封临淄公。64岁因病回京就医,并留任待经筵为皇帝讲授经史,其礼仪、随从均与宰相待遇相同。至和二年(1055)病卒于京都开封。仁宗亲往祭奠,追赠他为司空兼侍中,谥元献,并亲篆其碑曰:“旧学之碑”。
   晏珠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韩琦连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为晏珠女婿,晏殊举贤不避亲,晏珠为宰相时,富弼为枢密副使,后官拜宰相。
   晏珠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四六、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作词吸收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其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景重其精神,赋予自然物以生命,形成自己特色。既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又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以及“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许多名篇佳句,至今仍广为流传。平生写1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一位多产诗人,《全宋诗》中收录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另有文集240卷,也大多散失,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
   晏珠在朝为官50多年,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时时萦绕于心中,热爱家乡之情溢于言表。如其诗作《崇因寺》(在今进贤县境内)、《金棍园》(在今抚州一中校园内)、《麻姑山》等。家乡人民对这位“宰相词人”既怀念又崇敬,抚州城区有一条街命名为“同叔路”。此外还有晏殊纪念亭、金棍园诗碑、二晏桥(又名二仙桥)等。1991年11月在临川召开纪念晏殊诞生1000周年暨二晏研究学术讨论会,创办《二晏研究辑刊》。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旴江先生,南城人。
   李觏家世寒微,自幼聪颖好学。5岁习字书,10岁知声律,12岁通诗文,20岁以后文章渐享盛名,但科举一再受挫,仕途渺茫。从此退居家中,奉养老母,潜心著述,于庆历三年(1043)创办旰江书院。同年受郡守之请主学事,课业授徒,慕名求学者常有数百人。御史邓润甫等是其高徒,王安石也与他有交往,“为盱江一时儒宗”,人称“盱江先生”。范仲淹于皇祐元年(1049)上书,称李觏“讲论六经,辩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旨;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后经范仲淹、余靖等人多次举荐,乃于皇祐二年(1050)授为太学助教,太学说书。嘉祐三年(1058)任海门(今江苏海门)主簿、太学直讲等职。四年,权同管勾太学,以迁葬祖母请假回乡,八月病逝于家,葬于凤凰山麓。
   李觏博学多识,“以推明圣经为本,不泥于汉书诸儒之说”,敢于抒发己见。在哲学上持“气”一无论观点,认为天地万物由阴阳二气变化而成,“阴阳合而生五行”。认识论上承认主观来自客观,“夫心官于耳目,耳目狭而心广者,未之有也。耳目有得则感于心,感则思,思则无所不尽矣。”又说:“性不能自贤,必有习也;事不能自知,必有见也。习之是而见之广,君子所以有成也。”认为人的知识、品德是广泛学习的结果。他排斥佛道,对神仙方士、巫医卜相、鬼神迷信等加以抨击。
   李觏无论讲学还是著述,处处以“康国济民”为意。其著作多为“愤吊世故,警宪邦国”的政论,反映他所处时代的现实,首开宋理学之宗,人们誉之为“从大处起议论”的“医国之书”。
   李觏长期生活在普通百姓之中,对社会基本矛盾有较深了解。认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人所以为人,足食也;国所以为国,足用也。”反对儒家“贵义贱利”传统观念。他认为要解决社会矛盾和物质财富多寡不均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土地问题。他主张“均田”“平土”,提出要解决“无地而责之耕”的矛盾,必须“限人占田,各有顷数,不得过制”,在农民有田耕的条件下,“然后于占田之外,有能垦辟者不限其数”。从而做到“人无遗力,地无遗利,一手一足无不耕,一步一亩无不稼。”另外还提出增加农业劳动力和发展经济的办法。其所撰《富国策》《安民策》和《强兵策》(各10策)对范仲淹庆历新政和王安石熙宁新法均有一定影响。
   李觏一生著述宏富,生前自编有《退居类稿》12卷,《皇祐续稿》8卷。其门生邓润甫为其辑有《后集》6卷。现存有《直讲李先生文集》(《旴江文集》)。1981年,中华书局整理、校点出版《李觏集》。
   后人对李觏倍加仰重。宋绍兴年间,南城建十贤楼、四贤堂,李觏与陈彭年等共祀。历代郡学大成殿都绘有李觏画像,以其为风范,激励后人。南城、黎川、资溪均有李泰伯祠堂。现资溪嵩市镇三口村李氏家庙乃清代李氏后裔所建,悬有“理学开宗”巨幅匾额。新巾国成立后,李觏哲学思想被列为重要研究项目。
   王无咎 王无咎(约1027—1072),字补之,宋南城礼教乡(今属黎川县)人。少时以才学闻名乡里,曾巩赏识其才华,将二妹许配与他。
   嘉祐二年(1057),王无咎与曾巩、曾布、苏轼、苏辙为同榜进士。初授将士郎,试秘书省校书郎,调扬州江都尉,仪真主簿,天台县令。后弃官随王安石游学。日久穷困潦倒,妻儿衣食无着,为生计复任南康主簿。不久又辞官随欧阳修游学。
   王无咎好书勤学,对诸子百家、历代史记、是非得失探索其精微,穷其理。曾肇称他“为文贯彻古今,反复详博而率归典要”。王安石称其“博学能文,笃行不怠”,“其志非有求于后世”。在任天台县令,教授于常州时,仰慕其名气前来求学者,常不下数百人。治平元年(1064)常州宜兴县有一天日落时分发生陨石从天而降,落入一户人家,王无咎将此现象进行详细记载。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王无咎为之传其详。”王安石当政时,王无咎随至京师,士大夫中不少人与之交往,向他求教,而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常闭门著述。王安石曾以“文行该备,守道安贫”荐举他,宋神宗任他为国子监直讲,然旨未下却已去世。其墓址在今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
   王无哲著有《直讲集》15卷,《论语解》10卷。
   王安国 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王安石大弟,临川人,曾巩三妹夫。
   自幼聪颖上进,虽未曾从师入学,但写出文章却有条理。12岁时将其所写诗、铭、论、赋数十篇向人展示,观者无不惊叹其文采超群。《题滕王阁》一诗是13岁登滕王阁时所作,诗中言尽而意不尽,极有韵味。从此,其文在士大夫和文人中流传,并得到好评。而他也越奋发读书,对诗文、辞赋更有所长。他虽然多次参加应试,但因仕籍纠葛未能中第,又不愿倚仗其兄王安石之势谋取功名。为此,欧阳修有诗云:“自渐知子不能荐,白首胡为侍从官。”在参加茂才考试时,考选官员将其所写文章列为第一,但未能参加进士考试。王安国不但文才出众,且长期尽心尽力侍奉母亲,广结善友。熙宁元年(1068)经三司使韩绛举荐,赐进士及第,任武昌军节度推官,教授西京国子。此时他已41岁,才从布衣入仕。
   熙宁四年任满回京,神宗召见,询问外界对王安石变法反映。他对变法不甚理解,颇有微词,回答说:外面说用人不当,敛财太急了。这与神宗想法相悖,未被重用,只授予崇文院校书,后改为著作佐郎秘阁校理。他对变法由不理解到反对,因而对支持变法的吕惠卿和曾布也很有意见,当王安石劝他少沉溺于吹笛时,他则要其兄远小人。吕惠卿对此非常气愤,熙宁七年,趁王安石罢相,他任参知政事之机,借郑侠以《流民图》反对新法下狱事,认为王安国与郑侠属同党,削职放归乡里,“天下之人皆以为冤”。
   不久,朝廷决定再次起用他时,不幸因病亡故。葬于江宁府(今南京市)钟山其母墓左侧。其后裔:曾孙王仕荣迁居临川荣山乡,曾孙王仕显迁东乡蒿源,四世孙王志先(子春)由上池瑶田迁浯溪。
   侯叔献 侯叔献(1023—1076),字景仁,宜黄县新丰乡侯坊人,王安石变法得力助手之一。
   侯叔献从小胸怀大志,刻苦读书,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始任雍丘县尉,改桐庐县令。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奸吏、豪强敛缩。后调制置三司条例司任秘书丞,参与议法。熙宁元年(1068),神宗即位,志在富国,决定以农为本,制订出《农田利害条约》。侯叔献进言:“汴河两岸原有沃土千里,因每年大汛汴河暴涨,冲击河堤,使官、私之地二万多顷变成盐碱地,而今用来牧马,也不过万顷,其余都白白荒芜不用。只要依汴河两岸地势开渠筑陂坝,增设溢洪道,将黄河上游樊山水引入汴河,冲刷盐碱地,使其变为良田”。神宗令为开府界常平,执行此事。后因都水监对此持异议,改调淮南提举、两浙常平使。
   熙宁三年(1070),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之时,侯叔献擢升都水监,提举沿汴淤田。他经常奔走各地,察看山川地势,吸收民众治水经验,辟大湖、立新堤、开支流,引樊水和汴水淤田治理盐碱地,经过数年努力,将汴河两岸荒芜之地变成40万顷良田。六年,迁河北水陆转运判官兼都水监。他主持引京、索二水,开挖河道,设置河闸,调节用水,既利灌溉,又利水运。后又亲自督率民工疏浚白沟、刀马、自盟3条河流,修复废塞的朝宗闸,开河2000余里,大面积改善当地农田灌溉条件。八年,又主持引汴入蔡工程,使航运畅通。
   侯叔献一生心血都倾注于水利事业。其治水主张,竞遭到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派诋毁,说他治水破坏风水龙脉,会招来天神降灾。他不为所动,坚持治水,以水利司钱招募民工修筑圩堤;鼓励农民开垦淤田,减免农税,使垦荒者获益很大;利用水道,沟通内外河道运输,以致后来高丽国入贡也经由水道。宋神宗嘉奖他:“古人所谓勤于邦,尽力乎沟洫,于卿无愧。” 他长年奔忙于水利事业,终因积劳成疾,于熙宁九年(1076)卒于扬州光山寺治水任上。宋神宗停止视朝一日,以示哀思。王安石特作《叔献公挽诗》一首:“江河复靓舜重瞳,荒度平成继禹功。爱国忘家钦圣命,劳身焦思代天工。光山寺远星辰暗,薤露歌残血泪红。臣子如公直不愧,两全忠孝古人风。”以示悼念。
   王雱 王雱(1044—1076),字元泽,王安石子。少时博学多才,不到20岁已著书数万言。宋治平四年(1067)进士及第,作策30余篇,极论天下事;又作《老子训传》《佛书义解》等数万言。其父将策及道德经刻行于市,又经邓绾、曾布力荐,于熙宁四年(1071)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后与吕惠卿同修《三经新义》,提升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对王安石变法,多所参助。因新法推行受阻,忧愤成疾。九年,调任龙图阁直学士,因病未就,不久去世,终年33岁。王安石请于朝,以王安礼之一孙王棣过继为王雾之后,居江宁。王棣之后裔辗转徙居崇仁港下甘坑。
   王雾著有《南华真经新传》(列《四库全书》中)及诗作《关山篇》《绝句二首》《钟山绝句》《翠云寺》5首,词作《倦寻芳》《眼兜媚》2首传世。
   元绛 元绛(1008—1083),字厚之,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大臣。
   他从小聪颖好学,5岁时便能作诗,9岁时拜见荆南(今湖北江陵)太守,太守试以三题,将其文章呈进。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初授江宁推官,摄上元令(现均属江苏江宁)。当地有一豪强王豹子,欺男霸女横行乡里,若有人敢告官,他必然将其谋害灭口。元绛不惧豪绅,依法将其捕获斩首。他善于断案。有一妇人状告邻居与其夫嗜酒争吵,乘黑入室砍断其夫脚。元绛见该妇哭而不哀,其夜与夫同眠而衣裙无血污。回去后,该妇与一僧私语谈笑,即捕回妇、僧审出实为奸情杀夫。百姓无不称颂。
   安抚使范仲淹将其调任永新知县,后改知通州海门县(今江苏启东东北)。该地民众多以贩盐为生,按律盐为官办,百姓贩盐犯法,制置使欲治盐贩罪。元绛认为该地产盐,并以此为生,超过规定存盐数,情有可原,宜略施惩诫放之。后升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今属浙江),转为度支判官。
   皇祐四年(1052)为广东转运使,因支持狄青破侬智高反宋有功,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升天章阁待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调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熙宁八年(1075)十二月,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元丰二年(1079)五月,受耆宁(神宗子)事牵连,贬知亳州,改颍州。三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四年,以太子少保致仕。
   元绛在官期间,操持有当,支持王安石变法。工于诗文,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景灵宫”作神御11殿,令其作《上梁文》,一夜之间完成。朝廷颁给少数民族首领及外国诏书亦多出自其手。卒后,赠太子少师,谥号章简。
   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人。其祖父曾致尧,官至户部郎中。其父曾易占,天圣二年(1024)进士,官至太常博士,有《时议》10卷,有子6人,曾巩为长子。
   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12岁试作六论,一挥而就,言简意赅。18岁时赴京赶考,与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并结成挚友。20岁入太学。23岁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自此名闻四方。但因其擅长散文,轻于应举时文,屡试不第。庆历七年(1047),其父去世,身为长子,只好辍学回归故里,尽心侍奉继母,料理家务,操办四弟九妹的婚嫁宦学,挑起全家数十口的生活重担。直至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才与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进士第。
   嘉祐四年(1059),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度而闻名。五年,由欧阳修举荐到京师当馆阁校勘、集贤校理,校出《战国策》《说苑》《新序》《梁书》《陈书》《唐令》《李太白集》《鲍溶诗集》和《列女传》等大量古籍,并撰写大量序文。
   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熙宁五年后,相继在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地任知州。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他根据王安石新法宗旨,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实施。致力于平反冤狱、维护治安、打击豪强、救灾防疫、疏河架桥、设置驿馆、修缮城池、兴办学校、削减公文、整顿吏治、废除苛捐杂税,深受民众拥戴。
   元丰三年(1080),改任沧州(今河北)知州,途经京城开封时,宋神宗召见。宋神宗对他“节约为理财之要”建议大为赞赏,留任为三班院勾判,随任史馆修撰,独任五朝史纲编纂。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病逝于江宁府(今南京)。遗体葬于南丰源头崇觉寺右。南宋理宗追谥为“文定”,人称南丰先生。宋元以后,每逢三月三日,儒学师生例定要祭扫曾巩之墓。
   曾巩一生用功读书,家里藏书二万余卷,他一一加以校勘,至老不倦。又收集古今篆刻,编为《金石录》500余卷。他所著文集《元丰类稿》50卷现存于世,另有《续稿》40卷、《外集》10卷宋后亡佚。
   曾巩在文学上造诣很深。他主张“法以适变,道以立本”“文以明道,文道并重”,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中坚。他的散文平易简朴,别具一格。其政论、策论、奏章、序、书、记、传、表等都各有特色,大都能切中时弊,剖析深微,提出的办法大多切实可行。其文风“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成一家”。其文章长于议论叙事,以冲淡平和见胜,风格雍容典雅,结构完整严谨,行文委婉周详,语文平易灵活。这种独具一格的新式文体,在北宋文坛曾被广为传诵,以至“虽穷阎绝徼之人,得其文,手抄口诵,惟恐不及”。王安石认为:“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朱熹特别推崇曾巩,说“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元末明初,曾巩即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诗文被选译成英文出版在国外发行。
   曾巩工诗,但为文名所掩。《元丰类稿》存诗八卷410多首,所表达的内容与感情比其散文更广泛丰富。其诗作有不少是对家乡名胜景物的抒状。其中有《疎山》《清风阁》《南湖行》等,而《橙子》《抚橙》则是对南丰蜜桔的赞颂,此外还有《题圭峰渡》《南轩竹》及《游麻姑山》九首组诗均写得清新明畅。清曾廷枚在《西江诗话》中对其《半山亭》一诗尤其赞颂:“余每过此,辄喜颂之”。
   曾巩还十分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他在抚州所居之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在南丰子固公园有:曾巩幼时读书处——读书岩、曾文定公祠、仰风亭、思贤堂、县博物馆等建筑均在其内。南昌市内有子固路,是后人为纪念这位名家而命名。1983年12月,南丰隆重举行纪念曾巩逝世900周年学术讨论会,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云集,开曾巩研究新风,并出版《曾巩研究论文集》。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乳名獾郎,临川人,祖居盐埠岭(今临川荆公路邓家巷)。其父王益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任建安(今福建建瓯)主簿等地方官20多年,为人正直,执法严明,常为百姓做有益之事。其母吴氏从小好学强记,老而不倦,为人通情达理,奉养公婆,甚有孝名,勤俭持家,对非亲生之子(王安石二位兄长),犹如己出。王益任临江(今樟树市)军判时,王安石出生于此,王益调任江宁(今南京市)通判时,全家迁往江宁。
   王安石从小喜好读书,且过目不忘。明道二年(1033),时年13岁,首次随父归临川,奔祖父丧,一住即3年。其时,他同表兄弟一起在金溪灵谷山下榉林书舍和柘冈山上读书堂读书,游嬉于大自然之间,互相吟诗唱和,并在此时见到传闻一时的神童方仲永。在临川期间,正值辽、西夏攻掠宋境,他有感而发:“南去干戈何日解?东来阳骑此时奔!”(《闲居遣兴》),这也是他留下的最早诗作,见者都叹服其文笔精妙。
   王安石在辗转各地的同时,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局面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对社会人生开始进行探讨。17岁(1037)时,他立志读书,谢绝应酬,打算为国干一番事业,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学术风格。
   庆历二年(1042)三月,王安石考中进士,授扬州签判,开始仕途生涯。次年三月自扬州还临川省亲,五月至家,又至金溪舅家,问及方仲永之事,慨叹之余,作《伤仲永》,并至南丰拜访曾巩。七年(1047),调任鄞县(今浙江宁波)。他把鄞县作为施展政治抱负的“试验田”,进行一些改革尝试。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灌溉,便利水陆交通。在青黄不接时,将官库储粮低息贷给农户,解决百姓度荒问题,又使官粮得以以陈换新,是他后来实施“青苗法”的雏形。二年任满,回京候差途中路过家乡,看到农村破落很是忧虑,其诗《乌塘》反映当时临川现实境况,对宋朝积贫积弱现实有进一步的认识。此后,历任舒州通判、集贤校理、群牧判官、知常州等职。
   嘉祐三年(1058)二月,王安石自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任所设在饶州(今波阳县)。十月下旬改任三司度支判官,接到诏令后即解事务再回临川,留下不少吟咏临川山清水秀之作。他根据自己多年对社会问题的观察了解,大胆写出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即《万言书》)。书中列举当时吏治、财政等方面问题,并提出改革意见。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主张“收天下之利,以供天下之费”,表现出非凡“矫世变俗之志”,但未被朝廷采纳。不久,朝廷召他入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他不愿任此闲职固辞不就,遂改任知制诰。又因言忤旨意,于八年以母病为由辞官回江宁。英宗即位后屡召王安石赴京,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恳辞入朝。
   治平四年(1067),神宗继位,为摆脱宋王朝政治、经济危机及辽与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起用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兼直讲,讨论变法事宜。赴任之前,王安石携儿子王雾回到临川、金溪游览名胜古迹,写《跃马泉》《试茗泉》等诗。诗中以蛟龙、战马自喻,表达敢于冲破重重阻碍,积极改革弊政的战斗精神。还会晤临川知县谢卿材,对其大兴水利,为百姓做有益事表示敬佩。熙宁元年(1068),神宗召见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上书主张变法,言“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次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丌始主持变法。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三司制置条例司,王安石任其事,并物色吕惠卿、章惇、曾布等一批拥护变革的官员参与制订新法,颁行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改革取士之法,兴学校、罢诗赋,亲自主持撰写《三经新义》作为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标准。
   熙宁三年(1070),王安石与韩绛同任宰相之职。王安石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新法,陆续颁布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免行法、将兵法、保甲法、军器监法、劝课栽桑法等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多领域,史称“王安石变法”。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既得利益,有利于生产发展和国防力量增强。
   变法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既得利益,遭到保守派激烈反对,特别是曹太后、高太后顽固梗阻,加上在实施过程中过分求大求快,许多官吏借机敲诈盘剥,使农民利益遭到损害,实际效果与主观设想相差甚远。王安石处于“众疑群谤”之中,被人称为“拗相公”。宋神宗迫于皇亲贵戚和大臣压力,于熙宁七年四月罢去王安石相位,再任江宁知府。次年虽又起用王安石为相,但因新法派内部分裂及守旧派挑拨离间,王安石实际上难有作为,至熙宁九年十月再次罢相,出任镇南军节度使,判江宁府。熙宁十年,改封集禧观使,封舒国公。时王安石已57岁,饱尝宦海辛酸,历尽变法艰苦,决心不再做官,隐退江宁,并从陆路回归故里临川。在去柘冈路上,旧地重游,人世变迁,情绪凄然,在短暂逗留后,回江宁过闲居生活。
   元丰三年(1085),复拜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加特进,改封荆国公。八年(1085)三月哲宗即位,加司空。哲宗,年仅10岁,由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启用坚决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为相,废除全部新法,极力迫害新法派。九年再罢,隐居钟山孙陵岗燕雀湖畔白塘,此处距钟山主峰和江宁府东门均为七里地,经营一小园林,取名半山园,亦自号半山老人。王安石在忧愤和遗恨巾于元祐元年(1086)四月初六去世,赠太傅,葬于江宁半山园。绍圣中谥号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临川先生。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文学家。其文学主张强调“务为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这与其政治主张和改革思想分不开。其散文和诗歌大都具有浓厚政治色彩,长于说理,词简意深,笔力雄健,见识拔群,对宋初形式主义文风是有力冲击,对豪放派诗词有直接影响。姚鼐说:学者欲文字“简峻”“须读荆公所为,则笔间自有裁制”。刘熙载亦认为:“半山文善用揭过法,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他与苏轼父子、曾巩等对唐宋古文运动起到重要作用,被后人推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著作极为丰富,除《字说》《钟山日录》已散失外,尚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残卷)、《唐宋百家诗选》《诗义钩沉》等传于世。此外其山水画也极工致惟妙。其妻、妹与二女皆能诗文。
   王安石为人刚正,为官清廉,就连其政敌司马光也不得不承认“其人素有德行,平生行止无污点”。革命导师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毛泽东也认为“王安石最可贵之处在于他提出‘人言不足恤’的思想”。
   王安石从小在外,为官四处奔波,但对家乡有着一股挚情,几次回乡探亲,对家乡亲朋好友、名胜古迹,写许多诗文、书信、墓志,表达热爱家乡之情。家乡人民也对他有着深深的景仰和怀念。宋崇宁五年(1106),抚州郡守田登在王安石旧宅建造王荆公祠,“肖公像而祀之”。有许多地名都是为纪念王安石而取,有荆公山、荆公坡、荆公桥、荆公钓鱼台、半山书院、安石读书台、荆公路等。家乡学者著书撰文,为王安石辩诬。南宋金溪学者陆象山在《荆公祠堂记》中盛赞其人品高尚,贬斥王安石政敌。清代金溪学者蔡上翔,穷毕生之精力,写《王荆公年谱考略》一书,以辩《宋史》之误。1986年11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拨款在抚州市赣东大道南端修建的王安石纪念馆竣工,主楼前塑有一尊3米多高的王安石雕像,供人们瞻仰。在他逝世900周年之际,全国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云集抚州市,隆重纪念这位当年叱咤北宋政坛的历史人物,并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讨论,实事求是地评价他的历史作用和巨大功绩。
   王安石幼弟王安尚,字纯甫,其子王旗(字伯祥)由盐埠岭迁居临川79都(今东乡县虎形山东)上池源里,为上池一世祖。
   吕南公 吕南公(1047—1086),字次儒,号灌园,又号衮斧,南城旌善乡吕家陂(今黎川社苹乡)人。自幼聪明好学,无所不读,为文颇有新意。熙宁年间,他参加礼部会试,其文不合“时好”而不第,即绝意进取,宁以灌园终其身。并将书房取名“衮斧斋”。
   他认为为文必须有自己观点意愿,不可虚理糊弄示人,这要“与时而变”,反对抄袭剽窃。潜心著述,借用史笔褒善贬恶。其诗多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官吏荒淫,现实性较强。文论重文轻儒,在文学批评史上有其地位。元祐初,建昌知军陈绎加以推荐,中书舍人曾肇亦赞其“读书为文,不事俗学,安贫守道,志希古人”,建议起用。哲宗拟授其官职,却已去世。著有《灌园集》35卷,存诗359首,各类散文140余篇。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说,吕南公“极推崇韩愈”,其诗风格与李觏“相近”。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宋诗鉴赏辞典》选录有吕南公两首诗。他还绘制出宋代三大舆图之一《十八路军地势图》,在地理学上进行探求。
   邓润甫 邓润甫(1027—1094),字温伯,因避高鲁王讳,遂以名为字,以字为名,别字圣求,南城礼教乡(今属黎川)人。官至尚书左丞。
   早年曾师事李觏。皇祐元年(1049)进士,初为上饶尉、武昌县令。熙宁初,王安石推行新法,荐其为编修中书条例、检正中书户房事。在辅佐王安石实行新法中,颇有建树。神宗在看过邓润甫文章后,命为集贤校理、直舍人院,改知谏院、知制诰,掌管起草诏令。不久,升为御史中丞。他对推行新法、熙河边事进行分析,直谏利弊得失,建议奖功臣、远小人,鼓励百姓垦荒,以利富国强民。后迁翰林学士,因论奏相州狱一事,为右相蔡确所陷,贬至抚州、杭州、成都等地。不久,召回朝廷,复任翰林学士兼掌皇子阁笺记,朝中有关制度、法令等文稿撰写,大都由他执笔。
   元丰八年(1085),哲宗立,朝中诏令更倚赖于邓润甫主笔。他曾于一夜之间草制文告22件之多。元祐元年(1086)二月,奉命参与修撰《神宗实录》。五年八月,为吏部尚书。不久,被尚书左丞梁焘所劾,出知亳州。次年二月,以翰林学士承旨为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不久又出知蔡州和永兴军。
   元祐八年(1093)十月,哲宗亲自掌理朝政,召回邓润甫为兵部尚书。此时,朝中新旧两派斗争激烈,以户部尚书李清臣和邓润甫为主一派倡议“绍述”,继承神宗时所推行的新法。邓润甫以武王、成王继承和发扬文王之政,取得太平盛世为例,慷慨陈述,得到哲宗默许。绍圣元年(1094)二月,邓润甫由兵部尚书升为尚书右丞。四月,请允改邓温伯为邓润甫。五月,章淳(左相)主张将元祐时的吕大防、刘挚等大臣重新贬谪。邓润甫极力反对无效,忽然暴病而逝。其墓在黎川县炉油村。哲宗停止视朝两天,以示哀悼。优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安惠。
   王安礼 王安礼(1034—1095),字和甫,王安石三弟,临川人。官至尚书左丞。
   嘉祐六年(1061)进士,初入幕河东路唐介门下。熙宁三年(1070),西夏侵犯边境,河东宣抚使韩绛仓促调集4万百姓防守。王安礼坚决反对,认为“民不习武事,今驱之上阵,纵不为敌所败,亦会冻饿而死,应该停止征用。”后帅吕公弼采纳其意见,改调精兵迎敌,使4万无辜百姓免于难。吕公弼感谢王安礼之议,并将此事上奏。神宗闻其才,召为崇文院校书,入集贤院,出任润州、湖州知州,开封府判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
   王安礼敢于仗义执言,大胆进谏。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写反对变法诗文,被御史中丞李定等指控下狱,处境十分危险,无人敢救。王安礼从容面君:自古有气量的君主,不以言语定人罪,今一旦将苏轼逮狱加罪,恐后人要说陛下不能容才。神宗对此案本来就不准备深究,王安礼进谏后,遂采纳他的意见,从轻发落苏轼。
   王安礼以翰林学士任开封知府时,“有滞讼不得其情及剖决具案而未论者几万人”。他经过日夜操劳、明察暗访,不畏权势,认真剖析案情,秉公执法,到职不过3个月,将所有积案审清,致使“囚室皆空”,并将结果公布于府前。辽使在府前看到后,也大加赞誉。神宗听说后也称赞“安礼能勤吏,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特给他官升一级,以资奖励。
   元丰四年(1081),拜尚书右丞,迁左丞(副相),参与执政议事。元丰七年(1084),终因多次谏阻神宗派兵攻打西夏,被御史张汝贤所劾,以端明院学士知江宁府。元祐中,加资政院学士,先后任扬州、青州、蔡州、舒州等知州、永兴知军。绍圣二年(1095)任太原知府,卒于任所。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魏国公。著有《王魏公集》20卷行于世,被列入《四库全书》和《豫章丛书》。此外有《天下文书》16卷,《二仪赋》1卷,《重修灵谷秘苑》等。其后裔居东乡县愉怡乡礼坊村,有“宋名臣王安礼故居”石碑。其13世孙王子和从临川延庆坊迁居展坪乡竹溪村。
   魏玩 魏玩(?—1099)字玉如,本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为北宋右相曾布之妻,故从夫籍(南丰),北宋女词人。因夫贵初封瀛国夫人,后封鲁国夫人,人称魏夫人。
   魏玩自幼聪颖,博涉群书,才思敏捷,工诗尤擅词。与曾布结成夫妻后,夫妇日相唱和,钻研更精。成诗出语不凡,豪放豁达;为词清丽婉约,意境感人。读其《菩萨蛮·春景》:“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山樯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思妇戚戚之容宛然在目。
   魏夫人善于捕捉典型,运用借喻手法写景写情写人,往往恰到好处。熙宁年间,曾巩任职洪州,曾布调任潭州路过洪州,而曾肇又恰到洪州探亲,三兄弟都是进士,洪州聚会,欣喜之情无法言表,魏夫人当即题写一联:“金马并游三学士,朱幡相对两诸侯。”一时传为佳话。
   曾布屡遭奸臣蔡京排挤,被贬在外,夫妇离别日多,故魏词多为思夫之作。其《系裙腰》:“灯花耿耿漏迟迟。人别后,夜凉时。西风潇洒梦初回。谁念我,就单枕,皱双眉。锦屏绣幌与秋期。肠欲断,泪偷垂。月明还到小窗西。我恨你,我忆你,你怎知。”反映出夫妻之间既怨恨又思念的复杂感情。还有《点绛唇·波上清风》《卷珠帘·记得来时》《江城子·春恨》和《菩萨蛮·红楼斜倚》等词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其诗仅在《江西诗征》上有一首以项羽、虞姬故事为题材的咏史诗《虞美人》。
   理学大师朱熹评论:“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李易安二人而已。”明朝杨慎在《词品》中所说:“李易安、魏夫人,使在衣冠之列,当与秦观、黄庭坚争雄,不徒擅名于闺阁也。”原著有《魏夫人集》,已散佚。《全宋词》辑录其词作14首。
   董敦逸 董敦逸(1031—1101),字梦授,乐安流坑人。官至监察御使。
   少年时代在父亲严格管教下,刻苦学习,立有大志。宋嘉祐八年(1063)与其兄董乾粹同中进士。初任监隆兴(今南昌)盐仓,临江军(今樟树)都务,象州(今属广西)司法参军,连州(今广西连县)司理参军,调穰县(今河南邓县)知县。时值提举征调民夫修堤筑坝,他经调查发现,这是一项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工程,遂向上报告,解除16万民工劳役之苦,保存3600顷农田免遭淹没,百姓感激不尽。不久,调知弋阳县,遣返宝丰铜矿数百民工回家,免遭铜蚀侵体致死。接着调任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梓州路(今四川三合县)转运判官,淮安(今属江苏)安抚使,南海宽恤殿院,入朝为史馆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工部侍郎权翰林学士兼侍讲,未几出使广西漕务。
   元祐六年(1091),被提升为监察御史,时值“党争”甚烈,因弹劾苏轼而被贬为湖北运判,改知临江军。绍圣元年(1094),苏轼、苏辙遭贬,他又调回原职,改工部员外郎,迁殿中侍御史、左司谏、侍御史。绍圣三年,哲宗命审理一宗皇宫内部争权案件。了解到哲宗不喜孟后,所宠爱妃刘捷妤有意诬陷孟后。出于正义,冒着遭贬丢官的风险,毅然上书恳切陈言,实事求是为孟后申述其冤。哲宗阅后大为震怒,加上蔡卞、蔡京等从旁诽谤,欲将治以重罪,幸得章淳、曾布等群臣为之申辩,得以从轻发落,于绍圣四年借它事将其出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孟后因董敦逸秉公剖冤而从轻废贬于瑶华宫,史称“瑶华秘狱”。
   元符三年(1100),徽宗立,复召孟后为元祐皇后,尊为隆裕太后。董敦逸加直龙图阁,知荆南(今湖北江陵)。不久召为左谏议大夫,奉命出使辽国,贺辽主生辰。辽主令其行下臣之礼,董敦逸执礼不屈,辽主恼怒将其幽禁,并令其无灯夜读《皇陵碑》。他借助荧光诵熟,次日背诵如流,辽主不敢加害,反赐貂裘送他回国。归国后,董敦逸极力揭发蔡卞、蔡京等奸党罪行,却被诬以忤旨,降职贬为江州(今九江)知州;后徽宗忆起这位“白须御史”,调回京为户部侍郎,加御史大夫,封长清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不久,董敦逸以年老病弱乞归而终。建炎三年(1129),隆裕太后被金兵追至永丰文江,偶询及此水来源,侍臣答以从董御史门前来。孟后取金盅盛河水饮之,说:“董御史是我大恩人,饮此水以报之。”从此永丰文江遂改称恩江。
   董敦逸是流坑第一位爵隆位显者,有耿直禀然之气,少年时一首明志诗“鱼虾钓得亦零星,徒费偏舟尽日横。正如卷纶垂大饵,只令沧海有长鲸。”一直激励流坑莘莘学子。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临川人,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
   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喜爱。而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等小吏。
   晏几道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其创作大多为令词,词风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词风清丽婉曲,语多浑成;又比晏殊词沉挚、悲凉。特别是在言情词上,更优于其父。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称他“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故词坛称其父子为“临川二晏”。
   晏几道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感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造语工丽,秀气胜韵,纯属天成。《阮郎归》中“殷勤理旧狂”,体现他不合世俗的态度和性格。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说他有“四痴”:“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论文自有体,而不肯作一新进士语”,“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
   晏几道在其最为人们传诵的《临江仙》和《鹧鸪天》两首词中,通过几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抒写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的喜悦,情真意切,九曲回肠,其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等句,对仗 工整,艳丽绝伦。刘体仁在《七颂堂词绎》中,将后两句与杜甫“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评论为“诗与词之分疆也”。著有《小山词》1卷,存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其小令词在宋初发展到高峰,用清壮顿挫艺术,继承雅歌与俗乐成就,糅合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创作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曾布 曾布(1036—1107),宇子宣,南丰人,曾巩异母弟,曾任右相。
   曾布13岁时丧父,从学于兄曾巩。嘉祐二年(1057)进士,初任宣州司户参军、怀仁县令。熙宁二年(1069)到开封,由知府韩维聘为开封府检校库监库,经韩维、王安石推荐,上书言政。深得神宗赏识,命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加集贤校理、判司农寺,检正巾书五房公事。与吕惠卿共同参与制订青苗、助役、保甲、农田之法,成为王安石重要助手之一。三年,河北安抚使韩琦上疏极力反对青苗法。曾布据理力争,驳斥反对派种种不实说法,使该法继续推行。王安石说:“新法初行,议论纷纷,唯独惠卿与布始终坚定不移,其他人多反复无常。”不久,升为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兼三司使。
   熙宁七年(1074),守旧派大力反对市易法,神宗迫于皇室、外戚等压力,令曾布进行追究。曾布将开封府市易判官吕嘉问多收利息以图奖赏,认为市易法是“挟官府而事兼并之事”陈述于廷。吕惠卿、王安石认为曾布有意阻挠市易法推行,将曾布贬知饶州(今波阳)、再知潭州(今长沙)、广州、桂州、秦州(今天水)、陈州(今淮阳)、蔡州(今汝南)、庆州(今庆阳)。元丰末(1085),复为翰林学士、户部尚书。适逢司马光执政,令其改役法,曾布拒绝,结果又被外调。元祐初(1086)以龙图阁学士知太原府,再调真定府(今正定)、河阳、青州、瀛州。绍圣初(1094),曾布为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章淳为左相,曾布任知枢密院士,力赞章淳“绍述”(继承)之议。元符二年(1100),哲宗卒,在端王(赵估)继位问题上,曾布与章淳意见不合,附和宣仁太后,拥端王为徽宗。徽宗罢章淳相,以韩忠彦、曾布为左、右相。韩忠彦虽居左相,但生性柔懦,大事多由曾布决定。
   徽宗继位后,大臣对元祐、绍圣之政议论纷纷,认为有失偏颇,朝廷应处以大公至正消除朋党之争,乃改元建中靖国(1101)。韩忠彦因“变易神宗法度”被罢左相,曾布独揽大权。徽宗于次年(1102)又改元为崇宁,召蔡京为尚书左丞。曾布继续鼓吹“绍述”之说。终因“力援元祐之奸党,阴挤绍圣之忠贤”被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润州(今镇江)。此后,曾布一再被降职至舒州(今安徽庐江)司户。大观元年(1107),曾布卒于润州,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文肃。
   曾布著述有《三朝正论》2卷、《熙宁新编常平敕》和《曾布集》及《曾布日录》残卷存于世,《全宋词》中有其词8首,《宋诗纪事》存其诗3首,正德《建昌府志》存其诗2首。
   《宋史》将曾布列入奸臣传,近代梁启超在其著《王安石评传》中则赞言:“曾子宣者,千古骨鲠之士”,认为“其才其学,皆足以辅之,南丰可云有弟,而荆公之得士,亦一夔而足者也。”并为其辩白:“荆公之冤,数百年来为之昭雪者,尚书数十人,而子宣之冤,乃万古如长夜,吾安得不表而出之。” 邹极 邹极(1043—1107),字适中,号一翁,又号赤松,宜黄县城西门人。宋治平四年(1067)进士,初任泰和县主簿,后为永新县令。
   王安石主持变法,认为邹极其才可试,召至朝廷,暂代审官主簿,并派往河北视察官营贸易市场。邹极不畏权贵,兴利除害,更法去弊,深得百姓好评。不久为开封府界提点司勾当公事。熙宁三年(1070),宰相王安石在开封府试行免役法,邹极所提意见大多被采纳。
   元丰二年(1079),邹极为御史台推直官。三年,代理提举江南东路常平事。六年,代理荆湖南路转运判官。朝廷为增加赋税,将熙宁时期市易法所定食盐可官卖也可私营,全部改为官卖,禁止私营市场。邹极认为不当,提出异议,被指责为不奉法,贬斥回家。七年(1084),被召为户部度支员外郎。
   元祐初年,任提点江南西路刑狱。适逢广东岑操起兵,围困新州(今广东新兴县)。经略张升卿派遣童政、郭昭升率军讨伐。童、郭纵兵沿途杀人抢劫,百姓诉冤。朝廷命傅燮查处,傅畏惧童、郭权势,不敢反映实情,遭苏轼等人弹劾。朝廷召见邹极,命他在处州(今浙江丽水)设院审理此案。邹极不畏强权,不受嘱托,秉公执法,查明真相后即刻回奏。童政被处死,郭昭升发配沙门岛(今山东长岛县西北庙岛)充军。邹极声誉大震朝野。
   邹极学识渊博,文思敏捷,著有《宜川文集》30卷。
   曾肇 曾肇(1047—1107),字子开,南丰人,曾巩弟。
   自幼聪慧好学,师承其兄曾巩。重儒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章法。他容貌端庄,为人忠厚仁义。为官40年,历英、神、哲、徽四朝,在朝任过礼、吏、户、刑四部侍郎和中书舍人,对朝中事敢直抒胸臆;在14个州、府任地方官时,多有政绩,为人称颂。
   治平四年(1067)中进士,初为黄岩县主簿、郑州教授,后调崇文院校书、馆阁校勘兼国子监直讲、太常寺同知。到崇文院后对秦汉以来礼仪之规增补修正,使其完善,同时删定《九域志》,得到神宗嘉许,调国史馆编修,进吏部郎中,改右司,为《神宗实录》检讨。元祐初(1086)任起居舍人,不久为中书舍人。曾多次谏言朝廷应辨邪正,少宴乐,因意见不合,辞给事中职,以宝文阁待制知颍州(今安徽阜阳),调知邓州(今河南邓县)、齐州(今济南)、陈州(今河南淮阳)及应天府(今南京)。七年,调为吏部侍郎,又因有关祭祀一事,改刑部,出知徐州、江宁府。
   元祐八年(1093)十月,哲宗继位,起用旧臣,召曾肇入朝。曾肇建议选用忠信端良之士,防止近臣参政,遭贵戚攻击,出知瀛州(今河北河间)。绍圣四年(1097),前史官范祖禹等在修撰《神宗实录》有讥讪言语,被降罪。曾肇参与修撰,亦被降调滁州。后复为集贤殿修撰,出知泰州、海州(今连云港)。
   元符三年(1100)正月,徽宗即位。曾肇复为中书舍人,上疏建议广开言路,昭雪元祐党人,改任翰林学士兼侍读,掌管起草诏令。时有谏官陈灌、给事中龚原以言获罪,无人敢救,曾肇挺身而出,极力进行辩解。建中靖国元年(1101),改任龙图阁学士,提举中太一宫。出知陈州,再任太原、应天府、扬州、定州(今湖北麻城)。崇宁元年(1102),元祐期间士大夫再度遭贬,曾肇亦被贬到知州(今安徽和县)、岳州(今湖南岳阳),再贬到濮州(今山东鄄城)为团练副使,最后到汀州。四年,得以归。大观元年(1107)卒。卒后30余年才被追封为曲阜县开国侯,赠少师,谥文昭。
   曾肇著有《曲阜集》40卷、《西掖集》12卷、《内则》50卷、《外则》30卷和《奏议》10卷。
   汪革 汪革(1071—1110),字信民,号青溪,临川腾桥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之一。
   汪革少年时就学于吕希哲门下,工诗文,有才名。绍圣四年(1097),礼部会试第一,中进士,为长沙教授。时逢老母去世,安葬乏资;同僚集资相助,他均辞谢不受。有一次,他见其妻取用宫中一锡水壶,便疾言厉色令其投入江中,并沉痛地说:“这是毁我声誉。”后任宿州教授,曾傍溪盖房,取名“青溪堂”。他一边教学,一边著述,所作诗,风格挺拔,为世所称道。吕希哲将他比作后汉时黄宪、茅蓉,其孙吕本中经常同汪革互相切磋,成为莫逆之交。时蔡京当权,想网罗名士附己,召汪革为宫正博士。汪革力辞不就,对友人说:“我不想在将来把自己列入《奸臣传》中。”不久,为楚州教官,卒于任上。
   汪革性笃实刚正,不附权贵,不善言词,但却常常节衣缩食,周济亲友。一生提倡吃苦耐劳,认为“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做。”朱熹认为这句话很有教育意义,把它编入《小学》一书中。
   汪革著有《青溪类稿》若干卷,《论语直解》10卷,《菜根谈》1卷,均佚。今仅存诗5首于《宋诗纪事》和《宋文鉴》中代吕紫阳所作《毗陵张先生哀辞》一文。
   谢逸 谢逸(1068—1112),字无逸,号溪堂,临川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之一,与其从弟谢蘧并称“临川二谢”。
   谢逸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与汪革、谢蘧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一生安贫乐道,以作诗文自娱。其诗风格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相似,清新幽折,时人称之为“江西谢康乐”。他曾作《咏蝶》诗300首,状极物态,故有“谢蝴蝶”之称。其文似汉朝刘向、唐朝韩愈,气势磅礴,自由奔放,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流畅自如。黄庭坚说他若在馆阁中,“当不减晁、张、李商老”(晁补之、张来、李商隐)。
   谢逸回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作《寄隐士诗》,表达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蠹筒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其诗词不少描写家乡旖旎风光和风土人情,有《金石台》《北津渡》《吴家渡》《望江南》等名篇。在《卜算子·烟雨幂横塘》词中,较好地体现江西诗派诗人写词好化用前人诗句的特点。前人评此词为:“标致隽永,全无香泽,可称逸词”(《词统》卷四)。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九月十五日,他为郑彦国《临川集咏》作序言,可称为其散文代表作。著有文集20卷、诗集5卷、补遗2卷、诗余1卷及《春秋广微》《樵淡》等书,惜已散失。现仅存《溪堂集》10卷,《溪堂词》1卷,有其诗216首,词62首、散文47篇。
   吴居厚 吴居厚(1039—1114),字敦老,又名居实。临川县张公楼湖村(今属进贤县)人。宋嘉祐八年(1063)进士。
   神宗熙宁三年(1070),吴居厚为武安(今湖南长沙)节度推官。他尽力推行王安石新法,核准闲田荒地,以均给枚山徭役耕种,取得成效,升大理寺丞。元丰二年(1079),出任河北常平仓提举。他以新法为典范,增订《损役法》51条,为神宗所赏识,赐给银绯,晋任京东路(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南,后分东、西两路)转运判官,不久,又升副使。
   此时,朝廷大兴盐铁贸易。吴居厚发挥其善于理财特长,精心筹划,竭尽心力,征得赋银数百万。他还鼓励莱芜、利国二地官员自铸大钱,每年可获得10万缗(1缗为1000文钱)收入。神宗对他进行褒奖,升为天章阁待制。元丰四年(1081),任京都转运使。在任期间,他以盐铁赋税之利购置绢品,资助河东换马牧养;拨出大铁钱20万缗,支援陕西边关军饷;招募牧民养牧马匹,进而安置游民散夫。神宗嘉誉他:“于职分之外,恤及他路,非才智有余不能。” 哲宗即位(1093年)后,王安石新法受阻,吴居厚亦遭弹劾,被贬为黄州(治所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不久转知庐州(治所今合肥)。绍圣元年(1094),由集贤殿修撰起为江、淮、荆、浙发运使,掌东南六路漕运,兼管茶、盐事务。他疏浚运河,以利漕运和灌溉农田,为此被任为户部侍郎、升任尚书。二年,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不久,奉旨修永泰陵(唐代宗李豫陵墓),出任桥道顿递使。期间因久雨耽误峻工期限,被贬知和州(今安徽和县)。后为陕西转运使,复任开封府尹。
   崇宁二年(1103)四月,吴居厚晋封中大夫,官拜户部尚书右丞。三年九月,为右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右丞加中书侍郎。五年正月,以右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加门下侍郎。大观元年(1107),因年高告退,以资政殿学士改任鸿庆宫提举、东太一宫使,恩许仍服团金毬文带。后知亳州、洪州,改太原、道都门、佑神观使。四年八月,以资政殿学士、宣奉大夫、佑神观使加门下侍郎;十月,迁知枢密院事。
   政和二年(1113)正月,自知枢密院事、宣奉大夫,以武康军节度使知洪州。次年病逝。赠开府仪同三司,赐葬于家乡麻山。
   著有《吴居厚集》100卷,《吴居厚奏疏》120卷。
   谢蔼 谢道(1074—1116),字幼槃,号竹友,临川人,谢逸从弟。宋代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之一,与谢逸合称“二谢”。少时与谢逸、汪革就学于吕希哲,工诗文。30余岁参加科举考试,未中,遂绝意仕途。居家辟竹园,常开窗面竹,以琴棋诗画自娱。其文学创作以诗歌成就为大,又以写景诗为多。其《寒食出郊》诗词语劲拔,意境幽峭,为传诵名篇。其咏物诗《戏咏石榴晚开》,清王士稹评价说:“甚有风致,非苏黄门庭中人不能道也。”吕本中称其诗“清新独出,与南朝山水诗人谢朓(字玄晖)相类似。”张泰来评其诗词“尤天然工妙”。著有《竹友集》10卷,《竹友词》1卷。今存诗172首、杂文30余篇。《全宋词》中有其词17首。
   聂昌 聂昌(1078—1127),原名山,字贲远,临川嵩湖上聂村人。从小聪明过人,9岁能作诗,13岁通经义,14岁参加乡试,名列前茅。徽宗大观二年(1109)中进士,由太学上舍释褐为相州(今湖北黄安)教授,召为秘书郎,右司员外郎,以龙图阁出任荆湖转运使。任满还朝,任太府卿、户部侍郎、开封府尹。因惩治豪强,得罪权贵,贬为德安(今湖北安陵)知府,再谪崇信军副使,安置衡州。
   靖康元年(1126),时值金兵南侵,京师李纲率军民奋力抗战,竟遭到主和派压制,被解职。太学生陈东及士民10余万人,一连数日在皇宫前抗议主和派割地求和,要求恢复李纲职务,府尹王时雍无法劝退。此时,吴敏荐举聂昌由显谟阁直学士、知开德府(今河南濮阳),调升兵部侍郎、户部尚书,领知开封府。钦宗见抗议群众情绪激昂,甚为惶恐,答应群众要求,令素孚众望的聂昌出面传旨解围。群众听到请愿目的已达,遂纷纷散去。府尹王时雍提出惩办陈东等人,聂昌认为不可,极力谏阻;同时力陈割地求和弊病,重申抗金救宋道理。钦宗赞他有“周昌抗节之义”,将他之名“山”改为“昌”,并授他同知枢密院,总管全国军务。
   聂昌受命后,京城实行戒严,并献歼敌之策,主张严守二关四镇,拒敌于边境,调集精兵保卫京城和支援前线,从而阻止金兵南下,并表示愿率勇义之士出关攻击金营。钦宗受到主和派挟持,反派聂昌等赴金营议和。聂昌不敢违抗君命,只得含愤上路。到永安时,金将粘罕要他收起使节所用大篷伞,以降臣身份相见。聂昌据理力争,坚持以平等身份会面。粘罕只得以礼相待,并派人随聂昌前往收取宋割让之地。到绛(今山西新绛)时,绛人因不解聂昌之意,拒不开关。聂昌出示圣旨,才得以攀沿绳索登上城楼,结果被州铨辖赵子清指使部下挖眼切块。临死前,留下血诗一首:“星流一箭五心推,电掣双眸两臂开。车马践时头似粉,鸟鸢啄处骨如灰。父兄有感空垂涕,子弟无知不举哀。回首临川归未得,冥中空筑望乡台。”建炎四年(1130),高宗赵构追封他为观文殿大学士,谥忠愍,命葬展坪乡茶山村雷公岭。宰相李纲为聂昌遗像题词:“奋舌骂虏,剩血书壁。伟绩英功,垂天贯日。义胆忠肝,唯精唯一、持生死之节,存古今之纲。堂堂遗像,日月争光。” 聂昌撰有《礼记》300篇、《尚义》1000篇、《左氏传门数对偶》2卷、《五经题》20卷、《制科系纶论》30卷,并注释《黄庭》《度人》二经。
   欧阳澈 欧阳澈(1097—1127),字德明,崇仁县青云乡(今马安镇)栎油人。少年英俊,气宇不凡,有气节,敢于直言,以国事为己任。虽身为布衣,却常纵谈世事,见识明达,切中时弊,其忧国悯时之心,出自本性。
   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攻宋,宋兵节节败退。欧阳澈出于爱国之心,上《安边御敌十策》,州官扣下不给转呈。他又接连写了《论列十事》和《时务十事》,针对朝廷弊政,要求恢复李纲官职保邦御敌、罢免卖国害民奸臣等10件大事上书钦宗。书中表明所列之事必然有忤帝听,触怒权贵,结怨富贵,遭台谏之毁,但愿以身报国,不惜所为。
   此时,金兵已攻破京师汴京,钦宗赴金营求和。金提出苛刻条件,迫宋订立城下之盟。欧阳澈闻讯愤慨已极,对人说:“我能口伐金人,强于百万之师,愿杀身以安社稷。有如上不见信,请质子女于朝,身使金营,迎亲王而归。”众人笑他痴狂,他也不予理论,只身徒步北上。
   靖康二年(1127)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改元建炎,是为高宗。欧阳澈到达南京行在(应天府),伏阙上书,力言李纲不能罢相,黄潜善、汪伯彦、张浚等主和派不可重用,并请御驾亲征,以迎二帝。措辞激切,遭佞臣黄潜善等诬指其“语涉宫禁”。高宗震怒,将他与太学生陈东一起斩首,年仅31岁。
   尚书右丞许翰听说欧阳澈等被杀,大为震惊,遂力求免职,并为陈东、欧阳澈撰写哀辞。高宗被金兵赶至杭州以后,才有所醒悟,懊悔不该杀死欧阳澈等人,遂于绍兴四年(1134)赠欧阳澈为秘阁修撰。其所著《飘然集》6卷,由会稽胡衍既刻行。
   饶节 饶节(1065—1129),字德操,又字次守,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临川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之一,有名诗僧。
   饶节从小好学,曾与谢逸、谢蘧、汪革等就学于吕希哲。后为曾布幕僚,因论变法一事与曾布不合,离去,遂削发为僧。先在邓州(今河南邓县)香岩寺出家,取法号如璧。又到杭州灵隐寺挂锡,后为襄阳天宁寺主持,在襄、汉间声望甚隆。晚年归乡,卒于家。
   饶节善诗,尤其在为僧之后,常以诗抒写闲适生活:“闲携经卷倚松立,试问客从何处来?”也有咏物、写景、题画、赠友之作。南宋吕本中在《紫微诗话》中说:“德操诗,萧散不减潘郐老,为僧后,诗更高妙不可及。”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也称其诗“佳句可喜,不愧前人”。其诗风格瘦硬,语言平易流畅、淳朴真实。与祖可、善权合称江西诗派“三僧”,而饶节成就最大,陆游称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将饶节排在黄庭坚以下25位成员中的第5位。他与谢逸、汪革、谢蘧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著有《倚松集》14卷,存诗345首传于世。
   李纲 李纲(1083—1140),字伯纪,福建邵武人。宋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太常少卿、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等职。
   李纲身处徽、钦、高宗时代,金兵大举南侵。他力主抗战,反对议和,屡遭议和派弹劾。
   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攻开封,李纲力主坚守,反对迁都,以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负责战备,率兵袭敌初战告捷。金兵围攻太原时,因主和派阻挠,援军不服调遣,招致失利。主和派以他“主战议,丧师费财”之罪进行弹劾。该年十月,被贬至建昌军(今南城),使他对建昌军地理、人口、民风有所了解。
   绍兴二年(1132),几经起落被放逐海南的李纲,又被朝廷重新启用,任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五年,李纲担任江南西路安抚制置使兼知洪州(今南昌)。时北方战乱,人口大量迁徙南方。南城、南丰二大县绵延数百里,人口达40余万。八年,南城、南丰田赋额粮82602石,绸绢34335匹,丝绵28707两。据此,安抚使李纲与转运使逄汝霖、徐霖合奏:南城、南丰两县疆域阔远,户口繁多,非各添一县,则难以督租赋、息盗贼。拟析南城东南5乡(丰义、旌善、礼教、东兴、德安)置新城(今黎川)县;析南丰县南部3乡(天授、南丰、兴城)置广昌县,郡属建昌军。同年三月二十五日朝廷正式下达建县令。
   绍兴九年(1139),命李纲为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他具奏力辞,不再出仕。十年正月去世。著有《制置江右录》《梁溪集》等。
   董良史 董良史(1142年前后在世),字邦直,乐安牛田流坑(1149年前属永丰县云盖乡)人,董敦逸之孙。
   宋绍兴二年(1132)进士,历任建昌(今南城)、赣州、隆兴(今南昌)等州通判。绍兴八年(1138),张宗颜知庐州(今安徽合肥),总帅事;当金兵抵城下时,张率兵击退金兵。其时,秦桧当权把持朝政,有意陷害抗金臣僚,令其党羽仓使张常先,诬张宗颜与张魏公两人传诗图谋不轨,并命董良史究其罪过。董良史深知全系虚构诬陷之词,他不阿附权贵,告知无据可查,拒不奉行。张常先指明是宰相秦桧之意,企图施加压力。董良史正颜厉色回答:“吾性拙直,岂为权势所胁,罗织无辜。倘或保全善类,吾虽得罪,无悔也。”冤狱遂未得成,朝野正直之士都极为钦佩。
   不久,调任帅府干办判官。仕终柳州知州。
   陈孺 陈孺(1154前后在世),字汉卿,宋临川移风乡(今东乡邓家乡古源村)人。官至福建运判。
   幼聪慧好学,平生慷慨有大节。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名列大魁之后(时状元王佐,称大魁。榜眼董德元,恩例同大魁),即为探花。初授明州(今浙江宁波)推官。任前,该州州库曾遭盗窃,无辜百姓被当做盗贼拘押仍无法破案,弄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陈孺到任后,经仔细勘问管库吏员失窃情况,终于查明为库吏监守自盗。无辜百姓得以洗冤,贪官污吏受到惩处。
   调任秘书省正字,掌雠校典籍,勘正文字的九品官。依附秦桧的臣僚故意诘问陈孺“正字”之官作何解?陈孺当即严肃回答:正字,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小官,无法参与朝廷议政。今位居朝廷权臣重僚者,对辽金入侵中原忍气吞声不予抵抗,反而依附议和主张;而身为监察、进诛之责的大臣又缄默媚上,使敌人的嚣张气焰日盛,以至宋朝国土大片沦陷。这岂是身为正字的小官所能纠劾的?不久,即被参劾。
   后知处州(今浙江丽水)。为震慑当地狡猾奸诈的官吏和不守法纪的土民,他将朝廷法典和各级官府的有关法规公布于众,从此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任期届满,又逢旱灾,百姓纷纷拦路请求留任。陈孺带头捐献俸禄建赡民仓,灾民得以度过饥荒,社会秩序稳定。
   调任福建运判。时福建有民众起义,声震四邻。陈孺奉命率兵讨伐,出其不意斩获起义头领,余部溃不成军,纷纷逃逸。随即移师江陵(今湖北江陵),卒于途中。史称:“慷慨有大节”。
   著有(《陈正字文集》)。
   吴曾 吴曾(1162年前后在世),字虎臣,崇仁县人。南宋笔记文作家。
   吴曾禀性聪慧倜傥,有抱负。15岁时肄业于太学,值金兵南下,携书归,与孙仲益、汪彦章、韩子苍、徐师川等交游,学问益进。吕居仁称其“文宏大奇伟,言高旨远,当与江西诸名公并称”。
   宋高宗时应试不第,于绍兴十一年(1141)献所著《春秋左传发挥》等书给秦桧,得补洪州赡军酒库,改都大司检踏官;后内迁为敕令删定官,迁太常司簿,工部(一说吏部)郎中。太史局欲将绍兴殡宫20里内士民坟墓迁徙别处,因其提出异议而作罢。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间,他建议加强防务,以防金兵南下,遭台谏官讥评。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孝宗继位,认为吴曾博通天人,可放外任,但受到种种阻挠。后出任靖州知州,有志于罢免贪吏,以安边民,又与监司意见不合。不久,改任金州知州,刚到任又改调严州(今浙江建德)。赴任时,途经严子陵钓台,地方人士隆重欢迎,他辞曰:“岂不有愧于严子陵高风亮节!”地方官吏却惧其居官严正,多方排挤中伤,他便辞官归家。
   吴曾平生博学,能文能诗,多有著述。绍兴三十二年其所编笔记文集《能改斋漫录》,记载史事异闻,辨证诗文曲故,解析名物制度,资料丰富,援引广博,一直为后世学者、作家所重视。余喜锡在《四库提要辩证》中说:“儿与洪迈《容斋随笔》相埒”。他还以治病济世为怀,博采古医方药,临床验证,继而推阐其制方之意,辨析明畅后予以录存。其著作还有:《君臣论》《负暄策》《毛诗辨疑》《春秋考异》《左传发挥》《新唐书纠谬》《得闲文集》《待试词学》《千一策》《南征北伐编年》《南北事类》及《医学方书》等近500卷,均被收入国家藏书处。中华书局1960年将其《能改斋漫录》18卷点校本出版。
   吴曾73岁病故。对其为人却褒贬不一。褒之者说:“起知严州,去贪吏、恤良民,善政著闻。”贬之者评论说:“党附秦桧,曲意取媚”,“为投降政策辩护。” 董德元 董德元(1107—1174),字体仁,小名丙哥,小字长寿,乐安流坑(原属永丰县云盖乡,1149年划归乐安)董氏第八代孙。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饱读诗书,以学问器重于乡。宋宣和四年(1122)16岁时取得秀才资格。靖康元年(1126)20岁时夺乡试魁首,是为举人(一说为政和六年〔1116〕,此年举人为董德先,非董德元。此据《江西通志》)。后赴京考试,屡试不第,至“贫甚无以自养,乃从富人家书馆”,对自己怀才不遇,功名无望感到非常懊恨。绍兴十五年(1145),以特奏名补文学,任道州宁远主簿。十八年中进士,在殿试策论答题中,迎合宋高宗和太师秦桧“柔道”御天下主张及对金主和不战路线,欲点为第一,以有官之故,改为进士第二名(王佐为状元),赐“恩例与大魁等”,时称“恩榜状元”。
   登科之后,初任左承事郎佥书镇南军节度判官。此时秦桧有意选拔“世无名誉,柔佞易制者”为党羽,董德元功名来之不易,视官禄如泰山,故谨慎从职之余,有意依附秦桧,因而在秦桧推举下,升迁甚速。先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绍兴二十四年,调任监察御史;仅数月,又提升为殿中侍御史;不久又兼任崇政殿说书。此时,董德元为取媚秦桧,与魏师逊、汤思退、郑仲熊等秦桧亲信考官共同作弊,欲以秦桧之孙秦埙为该科状元,只因高宗不满秦埙策论,才降为第二。当魏师逊“少忤桧意”时,身为御史的董德元即上章攻其“怀奸嗜利,不恤国事”弹劾,使魏落职。
   绍兴二十五年(1155)二月,董德元兼侍讲,四月转侍御史、中书舍人,六月为吏部侍郎,旋升尚书。此时,又先后劾罢参知政事旋矩和郑仲熊、左朝散大夫赵令衿。八月,升为参知政事,掌左仆射(副相)职权,充大礼使,代表天子祭南郊,封为庐陵开国子爵,食邑五百户。十月,秦桧病危,董德元、曹泳等欲举秦僖(桧子)为相,事为高宗所抑。秦桧死前,召董德元和汤思退至病榻前,嘱以后事,并各赠黄金千两,董受其千金,而汤不敢受。秦桧死后,臣僚多有论其奸佞,高宗也厌恶秦氏弄权,于是桧党多被清除。董为“桧之门人”“人多切齿”。是年十二月,殿中御史汤鹏举等论董德元依附秦桧,遂被罢其要职,给予资政学士衔,距其参与执政仅4个月。隆兴二年(1164)正月,才许以左中大夫、提举太平兴国宫复端明殿学士致仕,二月,赠左正奉大夫。
   董德元被罢归后,无颜回归故里,遂卜居吉州城中。他在自建的休荣亭上手书一联曰:“闲谈休论荣枯,静坐常思得失”,并年年都要在永丰县城的放生池取飞鸟潜鱼纵之,直到终老。
   董德元虽为“恩榜”状元,曾为左仆射,但因为秦桧党徒,故《宋史》《江西通志》未有其传,也不列入乡贤祠。但对流坑董氏家族影响较大,登科当年,永丰县令吴南老为他建状元楼于县学左侧,同年进士朱熹题写“状元楼”三字匾。流坑董氏仿永丰楼,在村口重建一座状元楼,至今尚存。他潦倒数十年,一举发迹,成为流坑族子皓首穷经榜样。
   李浩 李浩(1116-1176),字德远,号桔园,南城人,后迁至临川。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进士。该榜状元为当朝宰相秦桧之子秦僖,同科进士相约前去拜见,李浩坚决不去。先委以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后调金州教授、太常寺主簿、光禄寺丞。
   秦桧为相时,收买心腹,把持朝政,闭塞言路。朝中官吏害怕奸相权威,唯唯诺诺,只有李浩与王十朋、冯方、查龠、胡宪等敢于向高宗直言政事。
   孝宗即位(1163)后,李浩任太常寺丞。此时枢密使张浚统帅军队驻守江淮一带,抵御金兵南侵,而宰相史浩主张与金议和,极力压制、排挤张浚。李浩援引仁宗善用韩琦、范仲淹之事,上书朝廷,请孝宗发出诏谕,要文武百官同心协力治国御敌。任吏部郎官时,帝召议事。李浩指论近臣,洋洋数千言,权臣深忌恨,孝宗却不以为忤。次年,李浩任员外郎兼皇子恭王府直讲甚得恭王敬重。不久,宰相召见员外郎4名,拟予升迁。李浩虽被看重,但他不愿依附权相,结果未得到升迁。李浩请求外任,到台州严惩勾结权贵的豪盗郑宪。权贵唆使郑家人反诬李浩,参政刘珙为其辩白,孝宗驳回诬告。一年后,任司农少卿。朝廷买进粮食8万石,主办官员从中舞弊,大肆侵吞官钱,户部不敢追究。经李浩揭发,司法部门才进行查办。此举深得孝宗赞扬,命为大理寺卿。李浩还曾奏垦复两淮荒芜田地,要求朝廷督促军将团结整治边防,以御金兵侵略,得到孝宗嘉许,升为直宝文阁,知静江府兼广西安抚使。到广西后,他疏通灵渠,开通漕运,引水灌溉,并平息边患,使百姓得以安居。返京后,任吏部侍郎,因对朝中结党营私窃权者,不曲意逢迎,遭诬被免。
   乾道九年(1173),任为提举太平兴国宫。次年夏,以秘阁修撰行使夔路帅职,劝解思州州守与酋长间不和,边疆得以安宁。后以病辞职。淳熙三年(1176)九月病故,封为集英殿修撰。
   李浩少年时勤奋学习,善于文辞,长大后又深悟理义。他秉性质直,涵养浑厚,在朝不谋私利,慨然以革除弊政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对权贵不逢迎。居官清正,严于律己,从广西归京,不载南海一物,日常生活如普通百姓,亲属也不敢劝他谋私。其言行甚为孝宗赏识,虽屡遭诬告,终得以保全。著有《李浩文集》2卷。
   陆九龄 陆九龄(1132-1180),字子寿,学者称复斋先生,金溪归政乡(今陆坊乡)青田村人,陆九渊之五兄,其学说与兄九韶、弟九渊并称“三陆子之学”,南宋学者。幼颖悟端重。稍长,补郡学弟子员,自诸子百家至阴阳、星历、五行、卜筮无所不涉。后入太学,司业江应辰荐他为学录。时秦桧当国,不事礼法,遂归家,从父兄讲学,退休在临川的吏部员外郎许忻对他待之以宾。
   宋乾道五年(1169)登进士,本拟为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还未赴任,逢湖南茶民起义,他主持乡郡“义社”,率门生及乡人习武,防御起义军入境。及至兴国郡治(今湖北阳新),即整肃学规,劝士兴学,学风大振。后调全州教授,未赴任即病卒。宝庆二年(1226),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
   陆九龄长期随兄研讲理学,为学注重伦理道德实践。认为“心”是一切事物基础和出发点。自古以来圣人相传“道统”即是“心”,离开“心”犹如“无址”而“成岑”。主张“治人先治己,自治莫大于气,气之不平,其病不一,而忿〓之害为尤大”,要使“身体心验,使吾身心与圣贤之言相应,择其最切己者勤而行之”。批评繁琐支离的治学方法,要求“尽废讲学而务践履,于践履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从而做到“习到临利害得失无惧心,平时胸中泰然无计较心”。反对“弃日用而论心,遗伦理而语道”。他对求学者循循善诱,启发他们去自悟其道。
   他曾与陆九渊参加“鹅湖之会”,虽与朱熹观点不同,但友情不断。有“珍重友朋情切琢”的品格。晚年与张拭互相以书信论学。吕祖谦称他“所志者大,所据者实”。其著作有《复斋文集》。
   陆九渊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因其讲学于贵溪象山,学者称象山先生,金溪归政乡(今陆坊乡)青田村人。他在“金溪三陆”中最负盛名,是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
   其6世祖陆德迁因避乱于五代末从江苏吴县迁居金溪县青田,为金溪陆氏之始祖。其父陆贺,字道卿,悉心研究典籍,以学行受乡里尊敬。其家几代同堂,家道整肃,著闻州里。陆贺有六子:九思、九叙、九皋、九韶、九龄和九渊,均学识渊博,号称“陆氏六杰”。九思,字子疆,中举后封从政郎,著有《家问》,为陆氏治家准则。九叙,字子仪,善于持家,以经营药铺为业,供全家各项费用,公正通敏,时人称为五九居士。九皋,字子昭,举进士,授修职郎,文行俱优,率诸弟讲学,学者称庸斋先生。九韶、九龄、九渊并称“三陆之学”,皆导源于九皋。
   陆九渊出生时,其父因子多,欲给乡人抱养,其长兄陆九思之妻适生有子(焕之),九思即令妻哺育陆九渊,而将己子给别人奶喂。陆九渊后事兄嫂如事父母。
   陆九渊自幼聪颖好学,喜究问根底,幼时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长大后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说时,终于弄明白其中奥妙。他初读《论语》,即指出其讹误之处。乾道八年(1172)进士,初任隆兴府(今南昌)靖安县主簿。母丧戴孝期满,改任建宁府崇安县主簿。淳熙九年(1182),任临安(南宋高宗以此为都,今浙江杭州)国子正,为太学生讲《春秋》。十年任敕令所删定官。十三年,在朝中提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为医国“四君子汤”,得到孝宗赞许。绍熙二年(1191),出知荆门军(辖今湖北荆门、当阳2县)。任上行八政:“除弊风、罢三引、蠲铜钱、建保伍、重法治、严边防、堵北泄、勤视农”,为此民俗大变,得到各级官僚称赞。丞相周必大称:“荆门之政,以为行之有效”。三年腊月,病逝于荆门任上,归葬于金溪青田。嘉定十年(1217),赐谥“文安”。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金溪县城衙前口为陆九渊建有“百世大儒”坊,两侧镌刻“学苟知本六经皆注脚,事属分内千经有同心”对联。
   陆九渊官位不显要,但理学名望很高。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等观点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心即理”,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人的主观能动性应该得到弘扬和尊重。把“心”当做世界本源,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即理永恒不变”;“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淳熙二年(1175),应吕有谦之邀在铅山鹅湖寺与理学家朱熹就“太极”“无极”等认识论问题展开辩论,史称“鹅湖之会”。会上他进一步阐述“尊德性”和“发明本心”学说,认为只要“尊德性”,把握和认识自己“本心”,即尊崇天赋善性,用禅宗“顿悟”式的内省修为,最终达到“明理”“立心”“做人”的目标。其学说,经弟子傅子云、傅梦泉、邓约礼、杨简、曹建、袁燮、舒磷、沈焕等人发挥,元代赵偕和“江东四先生”(祝蕃、李存、舒衍、吴谦)等承续,明代陈献章、湛若水进一步发展,至王守仁集心学之大成,成为宋明理学一个重要学派。故自南宋以来,历元、明、清至民国,统尊其为大儒。
   陆九渊一生为官时间较短,多用于治学、讲学、游学上。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其“心学”,听讲者有吏卒、士民,常达五六百人。淳熙八年(1181),应朱熹之邀赴白鹿洞书院(庐山五老峰下)讲学,开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名声大噪。十三年,在贵溪象山开辟书院,时名象山精舍。“每开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江浙一带。在讲学实践中,有一套独特教育观点,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作用。主张学以致用,反对求多求快,认为“所谓读书,须当明物理,揣事情,认事势。且如读史,须看他所以成、所以败、所以是、所以非之处,优游涵泳,久自得力。若如此读得三五卷,胜看二万卷。”主张学贵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教学中注意启发引导,因材施教,“人各有长,就其所长而成就之。” 陆九渊一生不注重著书立说,其语录和少量诗文由其子陆持之于开禧元年(1205)汇编成《象山先生集》,共计36卷,并由其学生于嘉定五年(1212)刊行。1980年1月中华书局整理为《陆九渊集》出版发行。为纪念陆九渊,南昌有一条街命名为象山路,金溪陆坊青田院山陆九渊墓经过整修,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4月,金溪成立陆象山研究会。1999年4月10日金溪县举行纪念陆象山先生诞辰860周年学术研究会,众多国内知名学者、教授应邀参加活动。
   罗点 罗点(1151-1195),字春伯,崇仁县高珀(今石庄乡高溪村)人。官至签书枢密院事。
   宋淳熙二年(1175)进士第二名,即“榜眼”。初授定江军节度推官,受到漕运使赵汝愚赏识,荐为太学博士。淳熙十年(1183),任秘书省正字,调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他针对奸佞当权,压制谏言之浊陋进行上疏。十二年任秘书郎兼皇太子宫小学教授,他选择古人经验教训文章,编成《鉴古录》,对皇室子孙进行讲授。十三年调为浙西(今江苏苏州)提举。他从属吏中选择贤能,入幕赞划,全面了解民间利弊所在,政绩颇著。昆山华亭之间有淀山湖,可调节入湖各河水量,但被皇室贵戚霸占淤田,造成水道阻塞。他上疏开浚,扩大蓄水容量,改善灌溉面积达百万顷之多。
   淳熙十四年(1187),由户部员外郎兼太子侍读,调为太常少卿。十六年,奉命出使金邦,通报光宗登位。恰逢金邦世宗去世不久,迫罗点换去吉服,并诘责国书中不应使用“宝位”一词,罗点回应:“圣人大宝曰位,不加宝字,何以别至尊?”金人无法使其屈服。还朝后,又向光宗提出许多切中时弊之见。
   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光宗打算到重华宫朝贺太上皇,后却终止不去。罗点多次进谏,帝皆听不进去,于是请求辞职,不准。十二月,调任代理兵部尚书。与同僚先后奏疏35次,单独上奏16次,当面口奏更多。他不惮天威之莫测,不惧后宫、宦侍之谗言,直言进谏光宗欠缺事亲之礼。而帝始终不予采纳,竟连孝宗丧事也不过问。直到宁宗继位(1194),人心始定。宁宗拜罗点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次年九月,突然病故,年仅45岁,赠太保、周国公,谥文恭。
   罗点天性孝友,正直端庄,从不倚势伏人,敢于发表自己见解。他曾师从陆九渊,对陆甚为敬佩。著有《奏议》32卷、《清勤堂法贴》6卷。
   张大经 张大经(1110-1198),字彦文,南城人。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初为吉林龙泉府地方官,颇有政声,调江苏仪征知县。两淮监司、帅守大都靠劳民兴事,以捞取“政绩”。而张大经却能体察民情,爱护百姓,深得民心。其后,任湖南常平提举、湖北刑狱提点,调江南东路。有一土豪犯法,官吏碍于情面,久不结案。上司将此案移交给张大经审理,土豪凭借权势,希求解脱。张大经不为所动,依法治罪,民心大快。宋孝宗对选拔掌管风纪法度人员非常重视,从吏部推荐10人中,独选中张大经任监察御史。
   张大经上任后,锐意整顿吏治,建议朝廷大力根除吏治中“掊克、偷惰、诞谩、浮虚”四大弊端。不久升任大理寺少卿、守殿中侍御史。孝宗多次采纳张大经建议,减苛敛,宽民力,对有“董阎罗”之称的宦官董琏和用苛捐杂税盘剥百姓的郝政给予降职外调,不予任用等处分,正气得以稍申。张大经调任谏议大夫兼侍讲,升礼部尚书兼侍读。后以徽猷阁学士知建宁、绍兴府,不久升龙图阁学士,告老,以通奉大夫致仕。
   绍熙五年(1194),宁宗即位,升张大经为正议大夫,并下旨慰问,赏赐有加。庆元四年(1198),张大经病逝。宁宗赠其为银青光禄大夫(秩二品),谥简肃。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遁翁,别号考亭、紫阳。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
   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后,请求为祠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其“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逐渐形成学派——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淳熙二年(1175),与陆九渊为首的另一学派在信州(今上饶铅山)鹅湖寺相聚,就两学派间哲学分歧展开争论。
   淳熙五年(1178)经宰相史浩推荐,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常平提举,来到抚州常平司官邸。在任期间,他募集钱粮赈济灾民,百姓得以安生。拟调直秘阁,他以捐助赈者未得奖赏不就职,宰相王淮以浙东大荒,改荐朱熹为浙东常平提举。他待抚州捐赈者得到奖励,才赴绍兴就职。后官至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兼侍讲。
   庆元二年(1196),避权臣韩馆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唐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所办社仓撰写《社仓记》。在该村还写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唐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朱熹还先后到过乐安、金溪、东乡等地。应陆氏兄弟之邀,到金溪崇正书院讲学,并书“一家兄弟学,千古圣贤心”相赠。在东乡路过润溪(水名)时,留有《过润溪》诗。
   淳祐九年(1249)冯去疾提举江南西路特建南湖书院(又名临汝书院)以纪念朱熹。
   朱熹作为一代理学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等。
   陆九韶 陆九韶(1128-1205),字子美,号梭山居士,金溪县陆坊乡青田村人。少研经史,文行俱优,通易善辩,精于音律,学问渊博,与弟九龄、九渊并称“三陆子之学”。隐居不仕,讲学于梭山,自号梭山老圃、梭山居士人,人称梭山先生。主张学以实用,认为《太极图说》非周敦颐所作,反对朱熹在宇宙本原“太极”上加“无极”。但与朱熹友谊甚笃,雅切相敬。其家10世聚居,家法甚严,他将训诫之辞按韵编成,以供家人诵记。因治家有方,家族团结和睦,得朝廷旌表。《宋史》称其“昼之言行,夜必书之”,著有《梭山日记》《梭山文集》《家制》《州郡图》《经解新说》等。《宋诗纪事》存其写景诗2首。
   陆游 陆游(1125-1209),字务观,自号放翁。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大诗人。曾宦居抚州,颇有政绩。
   自幼好学,12岁即能诗文,荫补登仕郎。绍兴二十三年(1153)赴临安应进士试,取为第一,而秦桧孙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罪主考。第二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秦桧死后,二十八年,陆游方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三十二年,孝宗即位,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
   淳熙六年(1179)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在广寿、宝应寺之间)。七年,抚州旱灾、水灾连续不断,百姓饥困潦倒。陆游密切注视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在未得到朝廷批准前,先拨义仓粮并给江西各地下令发粮赈灾。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于同年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遭给事中赵汝遇所劾,罢官还乡。十三年(1186)春才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
   陆游在抚州度过一年时间。根据其长子陆子虚所编《剑南诗稿》载,在抚州期间共创作诗歌174首。《抚州府志》存其诗12首,文1篇。
   何异 何异(1129-1209),字同叔,崇仁县巴山镇人。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石城县主簿,历两任调为萍乡知县,有政绩,经丞相周必大推荐,迁国子监主簿、丞。在朝应对时,颇称帝意,升为监察御史,调任右正言。
   绍熙四年(1193),朝廷大臣对光宗屡屡借口有病,长期不探询年老多病的父亲(孝宗)颇有微词。何异上疏进谏,劝光宗不要听信奸人挑拨父子关系,应前往探视父病,光宗不予理睬。何异请求外任,调为湖南转运判官,兼管军事。绍熙五年辰州(今湖南沅陵县)瑶族首领攻打邵阳,何异募兵降服。不久,调为浙西(苏州)提刑。召任太常少卿,改秘书监实录院检讨官,代理礼部侍郎兼管太常寺职。
   庆元五年(1199)八月,因与韩侂胄意见不合被免职。后起任夔州(今四川奉节)知州兼本路安抚使。夔州地处偏僻,土瘠粮少,他与转运使从外地购粮储积,设立循环通济仓,解决民食。再以宝谟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开禧二年(1206),知潭州(今湖南长沙)。
   嘉定元年(1208)任刑部侍郎。该年夏季发生旱灾、蝗灾。何异上疏:“近来号令有时出自中宫,而辅弼大臣不知其事,台谏官不能进言。陛下怜念饥民,责令地方官吏治疗病人,殡葬死者,但地处边远灾民哪能得到实惠?只有控制货币发行总量,缓征或减免赋税,开放通商口岸,促进贸易,加快商品流通,增加边民收入,恢复购买力,这才是便民良法”。第二年,代理工部尚书,针对年老恋位不去现象,指出大臣辞官,不能只是官场浮仪,应该树立良好风尚。不久,以宝章阁直学士知泉州,后以宝章阁学士告老退休。
   何异笃实君子,有诗名,生平俸入多用于买山、购书,建有“浮石山庄”“麻姑山房”以藏书。著有《月湖诗集》《中兴百官题名》50卷、《月湖信笔》3卷。
   曾丰 曾丰(1142-?,一说1224年前后在世),字幼度,号樽斋,宋乐安38都板桥(今牛田镇流坑桥西)人。是孔子门生曾点49世孙,板桥曾姓第2代,与曾巩同宗。他有感于板桥曾姓“不及温陵、南丰”,“未大有闻于世者”,进而发奋读书。于乾道五年(1169)登进士,授永州教授,历赣县县丞,义宁、浦城县令,广东经略司曹,德庆知府,湖南参帅,朝散大夫等职。
   入仕途后,他兢兢业业,勤于政事,主张“无为”而治,决不扰民。生性耿直,不畏权贵,拒绝当朝太师韩侂胄招纳,嘉泰四年(1204),被罢归回乡。
   他在福建浦城任县令时,发现真德秀(理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少年聪慧,却家境贫寒无力上学,遂将其收留馆舍13年,加以培养,终于成名。曾丰罢归后,在故里开办西山书院,致力于教学和潜心研究理学。求学于门下者很多,流坑董氏子弟大多从业于他。董德修是其得意门生、挚友和妹夫,因曾丰与陆九渊来往甚密,董德修遂入象山之门,后成为流坑董氏心学的宗师。此外,永丰邓求斋、柳塘何谷等均为其学生。
   曾丰生平好学,博览群书,以文名于时。在隆兴(今南昌)都督府为幕僚时,与黄子由同编《豫章乘》。政事之余,醉心诗文创作,归乡后筑室“樽斋”,以诗酒自娱,四方来求诗文者经常满座。著有《缘督集》40卷,存诗551首,存文162篇。其碑、铭、记、颂、序、赋自成一家。其《三朝内禅颂》,被朝中大臣称为“考证千古,若合符节,可荐清庙”。元代虞集称其文“气刚而义严,辞直而理性,有得于易之奇、诗之葩者乎,取譬比兴,杰然不溺于风俗、山川磅礴雄伟之气。”清《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丰仕绩不显,颇以著述自负……根底深邃,皆有物之言,非虚谈心性者比。” 李刘 李刘(1175-1245),字公甫,号梅亭,崇仁白沙(今崇仁桃源乡沙洲村附近,村已芜没)人。南宋后期骈文作家。
   自幼聪明好学,喜属骈文诗词。嘉定元年(1208)进士,初授宁乡县(今湖南宁乡)主簿。曹彦约为湖广总领时,留为幕僚。董居谊出任四川制置使时曾为属僚。先后在四川荣、眉两州任知州,后担任西南一带总漕运使,统领成都等诸路军马,以御使大夫之职负责四川(含云、贵)的军、政事务,掌8印于一身。后迁两浙运干,历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起居舍,权直院,吏部侍郎,中书舍人兼直院,宝章阁待制等职。他治事果断,措施得当,僚佐无不叹服。后健康欠佳,归逝。
   李刘以写骈体文著名。他用典叙事贴切,融化古语工巧,运用本朝典故恰到好处,其诗词虽多为“寿词”,抒情意味极浓,其《闻笛》诗,被刘克庄《后村千家诗》作为“音乐门·笛”类代表作而选用。他才高学博,荣获理宗御书“梅亭”牌额,为此专门构筑“御书阁”,隆重供奉,并自号梅亭。其著作有《梅亭类稿》《续梅亭类稿》各30卷,另有门人罗逢吉为其所辑《桔山四六》(又名《四门标准》)40卷。程千帆、吴新雷在《两宋文学史》中说:“南宋后期四六名家首推李刘”。
   张渊微 张渊微(约1182-1247左右),字孟博,号平斋。新城县礼教乡(今黎川县熊村镇芙蓉洲)人,后迁居北坊(今黎川县城下马路藕塘下)。官至吏部侍郎。
   其父张介绍定二年(1229)进士,任湖北帅机(经略安抚司又称帅司)。张渊微从小聪明好学,每天吟诵诗词千句,通晓周易五经,对《左氏春秋》尤其偏爱,因而不利于乡举考试。入太学后,他更加刻苦学习,作诗文时,操笔立就。其文言简意深,笔力雄健,行文严谨缜密,情真意切,有较强说服力。为人性直纯真,崇尚礼义,深得人们好评。
   淳祐六年(1246),随父寓居湖北,并参加运司考试。次年赴京参加殿试,场场获得好成绩。廷试中以洋洋万言应对,深得理宗赞赏,钦点其为状元。他不仅是黎川建县后第一位状元,也是抚州域内第一位得中状元。
   此时,正值春夏久晴不雨,旱灾严重。张渊微率本科进士上疏,请求免去钦赐琼林宴,减少不必要开支用于救灾。理宗深受感动,诏免。任命张渊微为签书昭庆军(今河北隆尧)判官,升秘书省著作郎兼司封,吏部侍郎,后因得罪权臣贾似道,罢为集英殿修撰知饶州(今波阳),未能赴任而去世。
   张渊微有著作《平斋集》。
   利登 利登(1265前后在世),字履道,号碧涧,南城(一作四川金川)人。其祖父利大亮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父亲利亚吉庆元五年(1199)进士,堂叔伯利元吉绍熙四年(1193,一作绍熙元年,另作新城人)进士,堂兄弟利造庆元二年(1196)进士。其家族是南宋时南城望族,“门第极一时之盛”。
   绍定二年(1229),福建汀州爆发晏梦彪领导的农民起义,广昌廖十六、廖云、廖雷亦起义攻打南丰、南城。利登同母、妹避走他乡,直到绍定五年才返回家中过着恬淡的生活,与乡里黄文雷、白登、赵崇蟠为诗友。其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记述无意仕途的超脱生活、早年离乱奔波之苦和反映农村劳动、农民饱受官租私债的悲惨境况。如《晚步》《盗犯金川境扶持母妹复走兴安有怀》《梅川行》《田父怨》《野农谣》等。在《沽酒》诗中,化用前人诗句,以议论为诗。还曾赋玉台体数十篇以寄兴,尤善长短句,多用婉转丽语表达其意。《全宋词》辑存其词13首,《绿头鸭》最为当时所传诵。
   程千帆、吴新雷在《两宋文学史》中说“江湖派诗人占籍甚广……江西有姜夔(波阳人)、刘过(泰和人)、黄文雷、利登等28人。”这些人大都为布衣,有的虽曾为小吏,但多以放浪于山野、田头、湖海之间,以吟咏著述抒发自己的感怀。在《江西诗征》中设有《利登卷》,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对利登的诗也有所评价。
   利登于淳祐元年(1241)以礼记擢进士,仕途至宁都尉。著有《骰稿》《碧涧词》。
   家坤翁 家坤翁(1265年前后在世),字颐山,四川眉山人。宋景定三年(1262),以户部郎中知抚州。五年初,移任福建。
   家坤翁在抚州任职期间,严于律己,大力整饬官府陋习,对利用职权,滥施刑罚,搜刮民财者予严惩。他用官银购大米9万石充实粮库,防止不法商人囤积居奇,扰乱粮市。并立下定规,不准随便给百姓加重赋役,要以理、法治民,及时清除积案,使民安居乐业。
   唐中和五年(公元885),危全讽将抚州州治迁至羊角山,筑有子城、罗城。由于年久失修,各门楼及城墙多处损毁。家坤翁募集民工,以籴来之米代工价,组织修缮子城、罗城,加宽增高城墙,掘深拓宽护城河,在各门重修楼宇。宋景定四年(1263),又重修瀛洲亭、玉茗亭、拟岘台、金玉台、明润阁、五峰堂和羊角石亭等。
   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危全讽在王右军故宅立文宣王庙,经过不断扩大修缮,遂成大成殿。抚州学子多乐于到此求教习业。家坤翁重视人才培养,于宋景定四年对大成殿重行翻修,扩大殿宇范围,增拨学租,添置仪物,吸引四方学子,扩大抚州影响。为方便群众渡河,他在郡城东40里和105里处修筑寿安桥和崇德桥,在石桥上建有小屋供行人歇息。
   家坤翁在政事之余,还组织僚属搜览旧籍,加以考订,重纂图经,按史册之规,以纪事之法,将本州数百年间历史沿革、建置、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生活器具,五谷六畜等加以详细记述,纂成《景定临川志》35卷并为之作序。
   家坤翁善文工诗。明、清《抚州府志》中,存有《景定志序》《重修州城记》《重修州学大成殿记》《重修瀛洲亭记》《重修拟岘台记》《重修羊角石亭记》《重修五峰堂记》《重修玉茗亭记》《重修明润阁记》《重修金玉台记》和咏《玉茗花》诗3首。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南城人。官至刑部尚书。
   生于书香门第,其父包扬、伯父包约、叔父包逊一起先求学于陆象山,后又从朱熹游学。包恢从小聪明好学,博览群书,通经熟史。曾经在父辈学堂为学子讲释《大学》,其雄才宏辩,将孟子学说要旨阐发得恰到好处,使百余名学子惊羡,父辈也赞叹不已。
   宋嘉定十三年(1220)中进士。初任金溪、光泽主簿、建宁府学教授,监府翼军,招募地方豪绅成立武装,讨平唐石之乱,改沿海制置司干官,宗正寺主簿,台州(今浙江临海)、临安府(今杭州)通判,台州知府。在台州任上,有一妖僧盘踞山中,自称“活佛”,装神弄鬼,愚弄乡民,扰乱民风。包恢将其捉拿法办,为当地除一害。后在建宁、隆兴(今南昌)府时,又多次破除迷信,惩治妖僧,处置借饥荒之机大肆敲诈士民,收取不义之财的奸吏,政声显著。
   景定初(1260年左右),由湖南转运使升大理寺卿、枢密都承旨兼侍讲、礼部侍郎、中书舍人。因其“守法奉公,其心如水”,改刑部侍郎、华文阁直学士。知平江(今苏州)府兼发运。此时有劣绅强夺民田,反诬士民抗租。包恢上疏陈明始末,使豪强得到惩治,田归原主。
   咸淳二年(1266)五月,升为刑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封南城县侯。四年,为资政殿学士。时年87岁,临终时告诫亲人要节俭办丧。度宗闻其遗表,甚为叹息,将他比作程颢、程颐,赠少保、谥文肃,并送银绢500资办丧事。
   包恢著有《敝帚稿略》8卷传世。
   罗动天 罗动天(?-1268),南丰人,南宋咸淳年间农民起义领袖。
   出身贫寒,靠向地主租田耕种,受尽豪绅富户残酷剥削。宋绍定年间(1228-1233),南丰县东庄八耆首次出现“关社”组织,时聚时散,巧妙地与官府及富绅进行斗争,农民暴动时有发生。咸淳四年(1268)夏,暴雨成灾,南城、南丰、新城(今黎川)、广昌洪水泛滥,田地被浸泡冲毁,耕牛、房屋等被卷走。灾后,富户囤粮不卖,灾民饥寒交迫。无奈之下,南丰四十五都峡村农民罗动天、詹花五聚集佃户和饥民百余人,打开地主谌家仓库分粮,割取其田中稻谷,抄没其家产,并于八月八日乘官府不备,率众攻进县城,焚县衙,杀官吏、宗室。南城、宜黄、宁都等周边县份无不震动,官绅纷纷外逃。
   建昌知军事急召乡丁寨兵,与新任南丰县令杨休联合,又得周边县府驻军支援,向起义农民进行反扑,出以重赏收买诱降,起义军虽顽强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或被捕、或匿逃,未及10日,起义失败,罗动天等起义首领被杀害。
   陈自明 陈自明(1190-1270),字良甫,临川人。是南宋著名医学家,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
   陈自明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随父学医。14岁即已通晓《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将名家医论与祖传经验相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有一乡妇怀孕得病,一到中午就痛苦不堪,泪流不止,很多医生对此症束手无策。陈自明知道后遣人告诉其家属:这是内脏燥热引起的,应用大枣汤治。病人家属不信,请人查证医书,正如自明所说,用此方一剂病就好了。成年后,医术精进,名扬四方。
   任建康(今南京)明道书院医学教授之职时,中国中医妇产科尚不完备,也无专著。医书《大方脉》虽有涉及,但内容简略,或有论无方,或有方无论,医家难以为据。他指出:“医之术难,医妇人尤难,医产中数症,则又险而难”。为此他潜心钻研中医妇产科,遍览医籍,博采众长,结合家传验方进行整理,于嘉熙元年(1237)编成中国历史上最早一部妇产科专著《妇人大全良方》24卷。该书将妇产科疾病归纳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难产、产后等8门260余论。每门有病理分析和医治方案,内容丰富,条目清楚,论述简赅,处方精妥。其中妇人乳悬、乳疠、乳硬、带乳、乳位、吹乳诸症有独到见解,特别是论述乳岩(癌)尤为精辟。此症当时尚未引起人们重视,他却详加论述,指出这种疾病“早期治疗或可内消;若不予治疗,乳将巉岩而崩烈如热瘤,或内溃深洞,血水滴沥,则后果险恶”。对癌症观察、研究先于世界各国。《妇人大全良方》集宋以前妇产科医术之大成,为宋、元、明、清以至现代医学治疗妇科疾病重要参考书,也是开展这一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
   陈自明还精通外科,著有《外科精要》3卷传于世。该书对疗治痈疽极有创见,认为“外科疮疡”不是单纯局部病变,而是人体脏腑气血寒热虚实盛衰变化之果,在治疗上不能满足局部攻毒,而应着眼于内外结合,服敷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这种重视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对中医外科具有深远影响。此外,还著有《备急管见大全良方》10卷、《诊脉要诀》1卷。
   陈自明毕生从医,志行高洁,常说“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治病不论贫富,一视同仁,随到随诊,对特殊困难者,不取分文,其医德深为世人称道。
   陈宗礼 陈宗礼(1203-1270),字立之,号千峰,南丰人(一说广昌人)。官至参知政事。
   幼时家境贫寒,身居陋室仍刻苦勤学。袁甫为江东提点刑狱时,陈宗礼前往拜师问学。20岁后,虽屡试不第,毫不气馁,益发奋读书。淳祐四年(1224),42岁时得中进士,钦点第三名,是为探花,于所居地南丰县城安仁里(今胜利路魁星巷)建魁星坊。
   陈宗礼初任邵武军判官,入为国子正,迁太学博士、国子监丞,转秘书省著作佐郎,兼考功郎官、国史实录院校勘、景献府教授,升著作郎。宝祐六年(1258),丁大全入相,把持朝政,网罗党羽,推陈宗礼为尚书郎兼丞相椽。陈宗礼为人耿直,对丁大全阴擅威福,迫害忠良,以致贤士藏匿,民心大失,危及社稷而上疏弹劾。丁大全极为恼怒,将陈宗礼罢归。
   开庆元年(1259)十月,丁大全罢相,吴潜、贾似道为左、右丞相,陈宗礼被起用为太常少卿,以直宝谟阁、广东提点刑狱进直焕章阁,迁秘书监。监察御史虞宓秉承贾似道之意,弹劾陈宗礼任广东提点时与吴潜互相唱和,语多讥讪。陈宗礼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居住。
   景定四年(1263),为侍御史、直龙图阁、淮西转运判官,迁刑部尚书,遭起居舍人曹孝庆弹劾罢官。咸淳元年(1265),为殿中侍御史兼侍讲。上疏帝王应以恭俭为德,清白为规,斥诛奸佞。并在进讲《诗》时,劝谏度宗以自己言行影响廷臣。代礼部侍郎兼给事中,利用进读《孝宗圣训》之机,慨然以革除弊政为己任,进言治理国家要以尧舜为榜样,对有功者要封赏,对有罪之人要予以惩处,这样才能防微杜渐,国家才能安宁。任礼部侍郎,代尚书之职,乞辞,不许。四年,以华文阁直学知隆兴府(今南昌),再辞,依旧职与待次差遣。后又依旧职调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六年正月,召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十一月,进资政院学士,兼参知政事,卒于官。赠开府仪同三司吁江郡侯,谥文定。
   陈宗礼从政数十年,其敢于抨击权相擅权误国的刚直性格和一生清廉俭朴,除正俸外无丝毫多取的生活作风,博得人们赞誉。他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享有“文祖欧曾接真气,诗尚陶韦得真趣”之誉。著有《寄怀裴稿》《曲辕散木集》《两朝奏议》《经筵讲义》《经史明辨》《经史管见》《人物论》等。
   吴楚材 吴楚材(1276年前后在世),名炎,南城岭村(今属资溪县乌石镇)人。南宋德祐元年(1275),元兵至隆兴(今南昌),江西制置使黄万石逃往抚州、建昌(今南城)。当元兵至建昌,黄万石又逃往福建邵武,而建昌军权知军事程飞卿降元。二年,吴楚材与其子吴应登在家乡岭村率民众起兵抗元。事传至邵武,太守黎德清请黄万石拨援兵给吴楚材,黄万石只授吴楚材迪功郎、权置使计议官一个空衔,不许其发兵抗元。吴楚材不听黄万石之令,率乡勇进逼南城近郊龟湖,遭元兵三路反击,退守岭村,以木栅围栏阻挡元兵。宋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昰闻知此事,遂任吴楚材为宣议郎带行太社令,知建昌军,黄万石却对吴楚材隐瞒。吴楚材抗元失利又得不到援助,其部下多被元兵诱降,只好突围逃到邵武,又被人俘获,送到元兵所在地。元兵令已降的原郡录事娄南良进行审讯,娄讥其择人不善,吴楚材则以“府录受宋官爵,今乃为敌用事,还思身上绿袍自何而得?吾一鄙儒,特为忠义所激为国出力,事虽不成,正不错也!”驳得娄南良无话可说。景炎二年(1277),遭已降元的原江西招谕使吴浚所杀。端宗赵星赠吴楚材为朝奉郎,赐谥忠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乐史
相关人物
曾致尧
相关人物
陈彭年
相关人物
晏殊
相关人物
李觏
相关人物
王无咎
相关人物
王安国
相关人物
侯叔献
相关人物
王雾
相关人物
元绛
相关人物
曾巩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吕南公
相关人物
邓润甫
相关人物
王安礼
相关人物
魏玩
相关人物
董敦逸
相关人物
晏几道
相关人物
曾布
相关人物
邹极
相关人物
曾肇
相关人物
汪革
相关人物
谢逸
相关人物
吴居厚
相关人物
谢蘧
相关人物
聂昌
相关人物
欧阳澈
相关人物
饶节
相关人物
李纲
相关人物
董良史
相关人物
陈孺
相关人物
吴曾
相关人物
董德元
相关人物
李浩
相关人物
陆九龄
相关人物
陆九渊
相关人物
罗点
相关人物
张大经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陆九韶
相关人物
陆游
相关人物
何异
相关人物
曾丰
相关人物
李刘
相关人物
张渊微
相关人物
利登
相关人物
家坤翁
相关人物
包恢
相关人物
罗动天
相关人物
陈自明
相关人物
陈宗礼
相关人物
吴楚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宜黄
相关地名
南丰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
临川
相关地名
黎川县
相关地名
宜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