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1、2、3”一体迁知序列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5667
颗粒名称: 小学德育“1、2、3”一体迁知序列研究
分类号: N45
页数: 1
页码: 2716
摘要: 临川区教研室陈溥和抚州市教研室万晓舒创立和推广。2003年通过省级课题验收。该课题经过15年的研究,由单一的学科性课题发展成综合性研究性课题,由单一课堂教学课题发展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的系统性课题。该课题具体跟踪实施时间长达20多年,至今仍在发挥着影响。
关键词: 抚州 自创性实验

内容

临川区教研室陈溥和抚州市教研室万晓舒创立和推广。2003年通过省级课题验收。该课题经过15年的研究,由单一的学科性课题发展成综合性研究性课题,由单一课堂教学课题发展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的系统性课题。该课题具体跟踪实施时间长达20多年,至今仍在发挥着影响。小学德育“1、2、3”一体迁知序列实验课题的主要内容是:用“联实五步训练法”上好每一堂品德课,目标是“认知明理,抓训练,理解要点,讲体验”,以品德课教学“综合化、生活化、活动化”为原则,创设“揭题训练一明理训练一扩思训练一实行训练一迁知训练”活动型课堂五步联实教学框架,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解决品德教学中单一的学科化、知识化和成人性的错误倾向。围绕品德课各单元要点在校内开展主题性和各学科教学协同渗透两方面活动,目标是“围绕品德搞活动,适知课外求深化”。教师围绕品德课中的某一主题或多个单元要点在校外组织开展的家庭正面、社会体验、社区共建三方面的践行教育,目标是“社会协同抓德育,迁知校外求内化”。三者相互结合,将课堂体验到的道德理念向学生践行方法、行为体验、行为习惯的养成转化,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家庭和社区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该课题的提出,大大扭转过去小学品德课不上、不知如何上的被动局面,为众多兼职品德课教师提供一个可操作和不落潮流的品德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大大激发学生对品德课的兴趣、广大教师对品德教学的热爱,家长、社会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关注,使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从村级小学到城市小学的随意性都走上了较为规范的轨道,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能水平都得到较大提高。课题实施后,教法实验遍布全市,辐射全省。2000年和2005年全市进行两次推广活动,全市共有253个实验班,上千实验老师,近万学生参与。为此,全省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研讨会在抚州市召开,全省各地市品德教育学科的专家和电台杂志记者编辑前来观摩或报道。该实验通过省、中央教科所的验收,并作为江西省唯一的优秀成果在全国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上作报告。课题实施使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素质发生可喜的变化,实验老师业务素质大幅提高。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机构

临川区教研室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临川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