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成人中等和高等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559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成人中等和高等教育
分类号: G4
页数: 9
页码: 2676-2684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域内成人中等、高等教育开始起步,此后,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广播电视学校、党校、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干部职工专业学校、老年学校及函授、刊授、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全面展开,成为成人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和学历层次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抚州 教育制度

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域内成人中等、高等教育开始起步,此后,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广播电视学校、党校、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干部职工专业学校、老年学校及函授、刊授、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全面展开,成为成人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和学历层次的重要途径。
   一、业余补习学校 1953年,全区干部职工业余学校仅有58人学习初中文化课程。次年,即有4个初中班,学员124人。1955年下半年,各县(市)乡镇相继开办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组织乡镇机关中不及初中毕业文化水平的干部参加学习。1956年,全区掀起“向科学文化进军”热潮,各地机关干部学校纷纷办起初中班和高中班。全区有11所职工业余学校,设有15个初中班、1个高中班;临川县有3个初中班。1957年,专区规定干部职工业余学校初中班学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史地5科,每周每科授课8小时,3年毕业。是年下半年,临川县、抚州市、专署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合并,归地委宣传部领导,负责专、县(市)机关干部文化教育工作。从1958年开始,全区干部、教师业余教育主要通过红专学校和函授教育进行。1959年,全区参加业余初中学习者3097人。1973年,全区开办厂矿企业业余中等学校8所,在校学生685人。至1980年,全区有工农高等业余学校3所,学生134人;工农中等业余学校30所,学生1859人。
   1981年,地委、行署下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的意见》,并在崇仁县召开全区职工教育工作会议。全区开始对1968年—1980年初、高中毕业生而实际文化知识水平未达到相应程度的职工、未经专业技术培训的三级工以下职工进行补课:青壮年中的领导骨干和行政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补语文、数学2门课程及自选1门课程(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一般工种的工人,必须补语文及自选1门课程(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勤杂工、辅助工、搬运工等必须补语文课。是年,全区12个县(市)和20个地属厂矿企业的全日制职工学校,有大学班2个,学员118人;高中班15个,学员1069人;中技班22个,学员829人;初中班77个,学员3366人;外语专业班10个,学员298人。而全区农民业余学校,有初中班10个,学员250人;农业技术班35个,学员500人。1982年至1984年,全区6502名不及初中毕业的职工通过文化补课学习,经过统考获合格证书6085人。其他各县组织类似的补习与统考。仅1984年,全区就有2070名职工参加第四次职工初中文化补习考试。1989年,地区又举行一次职工初、高中文化统一考试,参加考试职工2万余人。
   1985年后,技术(业务)培训逐渐成为全区职工教育重点。临川县农机厂、建筑公司开办识图制图班,县化肥厂开办化工班,县人民医院开办拉丁语、英语学习班。1986年4月,核工业部同意开办七二一矿乐安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规模120人,设企业财会、金属矿床开采两个专业,学制3年。1987年后,职工教育的重点转向岗位培训。全区共有成人中专14所,在校学生839人;成人中学23所,在校学生2536人;成人初等学校411所,在校学生33414人。
   1991年至2000年,地、县(市)劳动局开办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对职工和待业人员进行岗前或岗后培训,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全区职工业余文化学校主要由各县(市)工会和各企业管理。地(市)总工会和省直业务主管厅局先后批准举办200多所职工初中和高中,配有专职教师1400多人,接纳初、高中学员2.1万人,各类培训班学员4.6万人。
   二、广播电视学校 1979年1月,成立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抚州地区管理站,开始在全区开展广播电视大学教育。1981年4月,创办江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抚州地区分校;1984年7月,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抚州地区分校正式成立,2000年7月更名抚州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抚州分校 是一所以广播电视为教学手段,面向农村,面向生产,开放性、社会化、远距离教育的成人农业中专学校,1981年4月由地区农业局牵头,地区财政局、人事局、广播电视局、林业局等单位联合创办。各县(市)都办有分校,配备相应的音像设备、文字教材服务体系。据统计,全区11所分校有教学实验场地2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4万元,图书5万册。其中地区分校校舍面积1519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5万元,图书3万余册;有聘任教师36人,专职教师13人,管理人员12人。该校先后开设农学、农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淡水养殖、林业、财务会计、农技推广、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会计统计与审计、机电、汽车拖拉机使用与维修、企业经营管理、现代乡村综合管理等专业,学制3年。同时,还开办大专函授教育、实用技术教育、中等专业证书考试培训班、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绿色证书)考试培训班,形成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村远距离教育体系,开创全区农民技术教育培训新途径。针对课堂大、学员分散的实际情况,该校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学员入学时逐个建立学习档案和学员卡片,所有考试成绩一并存入学员档案,保存在各县(市)分校,直至毕业,以备核查。地区分校在县(市)分校保存个人档案的基础上,建立全区学员学籍表和学员入学情况登记表,并抄报省校,做到省、地、县“三对口”,避免管理混乱。同时,积极鼓励广大学员配合农技部门开展农业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自该校创办后,全区共招收学员1439人,毕业535人。学员利用所学知识,开展53项新技术、128个课题的试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3108万亩(次),其中杂交水稻示范推广1828万亩(次),杂交制种、稻田养鱼、间作套种、再生稻、半旱培等600万亩(次)。畜牧兽医专业学员开展畜禽疫病防治,推广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农经专业学员为农户家庭记账1800户,农本核算1800户,农户目标经营560户。
   抚州广播电视大学 前身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抚州分校,成立于1984年7月,为县级建制,享受地属高等学校待遇,行政上由地区教育局负责管理。1986年,地区成立教育学院筹备小组,负责中小学教师学历和岗位培训,编制20人。1990年3月,抚州地区教育学院(筹建处)与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成立抚州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县级单位,人员编制51人,实行3块牌子(抚州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抚州分校、抚州地区教育学院筹建处),一套人马的办学体制,承担原3所学校的全部职能,即负责培训全区初中教师和行政干部、全区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班的管理和有关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学任务。从1987年开始,抚州教育学院单独承担全区“教材教法合格证书”“专业合格证书”的考试和颁证工作。至1994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参加考试的44988人次,其中14367人获得“专业合格证书”。1987年,地区成立“三沟通”(卫星电视师范、函授、自考三者互相承认、互相沟通)教育领导小组,抚州教育学院承担全区“三沟通”师资培训工作,通过中国卫星电视师范学校的办学模式,分别开设3届本科中文、政教、英语、数学、教育管理等5个专业,有2372人毕业。开设5届大专中文、政教、历史、地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文史、教育管理等12个专业,有毕业生7113人。此后,高师本科教学由抚州教育学院(筹)承担。
   该校坚持为教学服务、为学员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办学宗旨,着重抓好教学计划、教材、图书资料等工作;并与县(市)电大站共同建立较完整的电大学生学籍档案和考务组织管理制度。1985年,成立由38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综合教研组。1997年,教研组调整为数理、生化、政经、文史、外语5个组,开展公开教学、教案检评、优质课评比、学科竞赛等活动。学校先后出台《教师考核办法》《考研制度》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专、兼职教师业务档案,要求教师一专多能,能主讲一门课,兼讲多门课,并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2000年7月,该校更名抚州广播电视大学,有教职工51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8人,还聘有一批兼职教师。校园占地面积40亩,校舍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拥有586微机80台,语音室设施先进,图书馆藏书3.2万册。
   该校在全区12个县(市)以及国营七二一矿(乐安)、抚州地区检察分院等行业部门成立电大工作站,形成全区广播电视教育网络,办有成人大专、成人中专、普通专科、注册视听生、自考助学等班,先后开设师范、理工、文史、政法、经济等科类50多个专业。同时,还先后开办会计电算化岗位培训、初中校长岗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实用操作培训等10个非学历培训项目,有1300多人次参加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通过测试获得培训证书。2000年春季开通教育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大专,秋季开通本科,并积极与其他普通高校联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增强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1979年至2000年,全区电大招收21届(含县、市电大站)学员共11548人,其中本科43人,专科10676人,中专829人;毕业19届学员共6270人,其中大专5636人,中专634人。2000年,该校毕业的18名学生被录取为公务员,部分学生进入江西农大、华东地质学院本科班学习。1999年,该校被评为全省地(市)电大分校优秀办学单位。2000年后,该校全面改善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先后建成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阅览室、语音室、多功能厅;购置和安装“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双向视频会议系统。2005年,教育部对市级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总结性评估,该校获得优秀。
   该校在全市11个县(区)设立10个县级电大工作站及3个开放教育教学点,形成覆盖全市的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办学规模自2008年始发展快速,至2011年共有本、专科50多个专业,在校生6000余人。2001至2011年,全市电大招收开放教育学生16494人,其中,本科5585人,专科10909人。
   三、地(市)、县(市)党校 1949年7月,中共抚州地委党校创办。1955年后,各县(市)委党校相继创办。1994年以前,地委党校与各县(市)委党校既无行政隶属关系,亦无业务指导关系,各自分属地委、县(市)委直接领导。1994年1月,地委党校按照中央有关党校工作指示精神,筹建党校工作指导科,开始对县(市)委党校的业务工作进行指导。1995年9月,召开第一次全区党校系统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组织评选、推荐全国和全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同时,成立由地、县(市)委党校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校领导和专业技术骨干人员组成的全区党校系统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全区党校系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1995年10月,全区党校系统开始科研协作,召开全区党校系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理论研讨会,拓宽学术交流渠道。地委党校指导科改为党校工作科后,于1996年初对各县(市)委党校检查评比,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切实有效的整改,推进全区党校工作。1997年3月,地委办公室印发《抚州地区县(市)委党校中专规格体制达标条例》。此后,地委党校与各县(市)委党校联系更加密切,教学观摩、科研交流日趋活跃。
  中共抚州市委党校是中共抚州市委直属县级事业单位。创建初期称抚州专区干部学校。1953年更名抚州地委干部学校。1954年改称中共抚州地委党校。1956年改称中共抚州地委初级党校。1968年5月改称抚州专区党校,同年10月改称抚州专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972年,重新更名中共抚州地委党校。1976年,抚州地区“五七”干校改称中共抚州地委党校二部。1996年,抚州地区社会主义学院成立,与地委党校合署办公,内设办公室、教务科、行政科、学员工作科、函授教育管理科、保卫科、党校工作科、机关党委;有教研机构8个,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经济管理学、科学文化、理论、图书馆。2000年,全校有教职工59人,其中专职教研人员30人(教授1人,副教授18人,讲师9人,助教2人),教研辅助人员4人;另有行政管理人员17人,后勤服务人员12人。2003年,新成立抚州市行政学院,成为“一校二院”格局,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三种职能管理体制。2007年,党校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体制,内设办公室、教务科、学员工作科、党校工作科、函授教育管理科、总务科、财务科、机关党委、公共管理科、理研室、保卫科11个管理机构,另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法学教研室、党史党建教研室、科技文化教研室、信息网络中心、图书馆7个教研机构。
   该校占地面积51亩,校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学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的作用,通过轮训、培训的形式,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的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县级后备干部、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校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主体班次以县级干部进修班、乡(镇)主要领导干部进修班和中青年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班为主,每年培训300人次以上;其他班次,有先进村党支书学习班、非公有经济人士学习班、党外中青年干部学习班等。培训时间,一周至数月不等。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学校总结出课堂教学式、研讨式、联合办学式、专题调研式“四式并举”教学方法。在学员管理方面,实行学分制,规定学分作为每期主体班次发放结业证书的依据,凡学分在60分以下者不能结业,须重新调训;每期主体班次结束,均将参训学员所得学分载入个人学籍档案。1984年,该校开始正规化建设。1985年起,培训班招收学员必须由地方党委组织部门推荐,地委党校进行资格审查,并经全国成人高考合格。该校先后开设理论班、函授专科班、函授本科班等,共招收函授大专生3000名(其中1600余人获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大专学历证书),本科生1200名(其中600余人获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学历证书)。1978年—2000年,该校共培养各级各类干部2万余人。
   四、干部(教师)职工学校 1981年始,抚州地区先后开办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商业干部学校、国家税务干部学校、公安干部中等专业学校、政法干部学校及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以解决在职干部(教师)、职工继续教育问题,并为部分干部(教师)、职工的学历教育创造条件。2000年5月,地区大中专教育结构调整,撤销地区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商业干部学校、政法干部学校和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其职能转入抚州地区技工学校,人员由本部门自行消化。
   抚州地区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创办于1981年,坐落在市区青云路77号。始为抚州地区粮食职工学校,后改办抚州地区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隶属抚州行署,后委托抚州地区粮食局代管,为副县级事业单位。该校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拥有教学大楼两栋,面积1700平方米,内有微机室、阅览室和藏书3万册的图书室;学生宿舍1栋,面积1306平方米,学生食堂1栋,面积400平方米,教工宿舍1栋。学校活动场地近4000平方米,内有篮球场,网球场,单双杠和一个音乐厅。2000年有教职工24人,其中高、中级职称10人。内设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该校自1981年面向全省招收10届中专班、技工班,累计毕业生1021人;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35期,共培训粮食干职工4128人次。1995年,该校在全省成人中专评估中,被定为合格成人中专,获全省粮食系统同类学校第二名。2000年5月该校停办。
   抚州地区经济管理干部学校 创办于1981年,始为抚州地区工交干部学校,1985年易名抚州地区经济管理干部学校,校址在市区青云峰路54号。隶属抚州行署经济贸易委员会,副县级事业单位。占地面积20.21亩,拥有教学大楼1栋,食堂1栋,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设有微机室、阅览室和图书室,有藏书1万余册。有活动场地1200平方米及篮球场1个。1999年,有教职工23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内设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创办后,先后举办各种培训班36期,培训学员3136人次。另办大、中专和技校班12个,有毕业生666人。先后被地区、省评为企业干部培训先进单位。2000年5月停办。
   抚州地区商业干部学校 创办于1981年,隶属地区商业局。2000年有教职员工17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校舍建筑面积1459平方米。图书阅览室藏书5000余册,机房配置586计算机18台。该校坚持围绕商业办教育,办好教育促商业的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岗位培训这个重点,开展县(市)公司经理、基层供销社社主任、门店经理等几个层次的岗位培训。同时举办各种岗位专业短训班。1981年至1997年,共举办培训班26期计1312人次。自1983年始,举办电大商业企业管理大专班,先后招收成人自学考试助学大专班1届,成人函授中专班4届,技工班5届。大专班设有公关文秘、涉外会计等专业;中专班和技工班设有企业管理、涉外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等专业。1995年,经省劳动厅批准,该校设立商业经营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全区商业营业员、钟表修理、家电维修、制冷设备维修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1995年至1997年,共培训与鉴定中、高级商业营业员489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学校跳出国营商业小圈子,面向大流通、大商业,不拘形式,灵活办学,先后举办就业前培训班、经济员资格全国统考培训班和地直企业聘干培训班等9期,学员427人。2000年5月该校停办。
   抚州地区国家税务干部学校 创办于1984年,时名抚州地区税务局干部培训班。1987年,以干训班为基础成立抚州地区税务干部学校。1994年,更名抚州地区国家税务干部学校。该校坐落于市区荆公路192号。2000年有专职教师6名。另有兼职教师近20名。学校拥有6层培训大楼1栋,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有专用教室3个,学生宿舍15间;教师图书室藏书5000册。档案室1997年被评为省特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有教学用彩电5台,录放机、VCD等音像设备3台(套)。微机教学实验室配有586微机16台,固定资产价值100万元。该校坚持为培训税务人才服务,为税收事业服务的办学方针,开办财政、税务专业函授本科班、财税函授专科班、财税、电脑会计、英语电大专科班及财务中专班,同时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除采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国税局规定的教材外,教师自编《税务计算机应用教程》《发票管理法规汇编》《纳税人必读》《新编财务会计指南》《新编商品流通企业财务会计》等实用教材15本。该校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岗前培训、学历教育并举的经验,完善一整套教学管理制度,做到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培养提拔、岗位考核、上岗换岗相结合,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抚州地区公安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创办于1985年,是全省创办最早的一所在职公安、保卫干部中专学历教育成人学校,副县级建置,编制25人,办学规模180人。学校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图书室藏书1.2万册。2000年有高级讲师3人,讲师6人,助教10人,教员5人。开设刑事侦查、公安综合、财会等专业。办学形式分全日制、业余班和短训班3种。全日制班学员通过全省成人中专统一考试录取,学制为两年半,脱产学习,毕业发给学历证书。业余班采取半脱产方式进行中专学历教育,参加学习人员经省招办免试入校,学制分一年半、三年两种。短训班是对公安系统不同岗位人员进行应知、应会教育。1986年起,该校先后办全脱产学历班6期,毕业学生119人;业余班5期,毕业学员270人;短训班5期,培训学员2000多人。
   抚州地区政法干部学校 创办于1986年,由地区司法局管理,定事业编制30人。2000年有教职工27人,下设办公室、教务科、教学科、后勤科。主要任务是培训抚州地区政法系统(公安除外)科以下在职干部(包括乡镇司法助理员、乡镇法律工作者)。教学内容主要有法理、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司法文书、行政诉讼法、公务员暂行条例、国防教育条例、计划生育条例、社会综合治理管理条例等。1986年至1999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7期计2024人次。2000年5月学校停办。
   县(区)教师进修学校 是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特别是对小学教师进行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重要场所。1979年,临川县第一个建立教师进修学校,随后,全区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相继建立。至2000年,全区11所教师进修学校有在编教师307人,其中高级职称123人。全区教师进修学校共投资800多万元,兴建教学楼26幢,教工宿舍18幢,县(市)教师进修学校按国家招生计划,招收不及中师毕业的小学与幼儿园教师脱产进修,并负责对中师函授生、电视中专师范生的组织、管理与辅导,对高师函授生、电视高等师范生的组织和管理。同时,负责对参加教材教法过关考试、“专业合格证书”考试的小学与幼儿园教师的组织与辅导工作,并协助县(市)教育局组织小学、幼儿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对本县(市)小学、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负有指导责任。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学制不一,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其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脱产进修班修业年限为2年,各科考试合格,颁发国家承认的中师毕业证;中师函授班为3年制;电视师范也为3年制,教材播放周期为2年;各种短训班,多则半年,少则1周。学习课程因班而异。脱产进修班按中师课程安排,必修课开设文选与习作、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算术基础理论、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代数与初步函数、几何、心理学、教育学、自然、史地、生理卫生等13门课程;选修课开设音乐、美术、体育与小学自然教材教法等课程。中师函授班科目与电视师范趋于一致,使用中央电视师范学院统编教材。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考试辅导班课程:小辅班为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数学、体育等8门课程;幼辅班为语文基础知识、计数教学法、语言与常识教学法及音乐、体育、美术教学法(选1门)等4门课程。2001年以后,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进修学校成为中小学教师进修提高、业务培训的重要基地。大部分县(区)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等工作均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承担。2001年—2011年,全市共培训小学教师40万人次。到2011年,全市共有教师进修学校11所,在校教职工207人,其中专任教师181人。有122人达到本科学力,占专职教师总数67.4%;副高职称67人,中级职称82人,中级职称(含)以上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82.3%。
   五、地(市)、县(区)及基层老同志大学 随着离退休人员不断增加,抚州地区于1989年创办第一所老年教育学校——抚州老同志大学。随后,各县(市)创办老同志大学,年经费2000元到2万元不等,均列入财政预算。从1992年起,老年教育逐渐向乡镇和县(市)直属单位延伸。到2000年底,全区有市老同志大学1所,县(区)老同志大学12所,乡镇及县(区)直属机关老同志大学30余所,有在校学员3000人。各级老同志大学均根据老同志特点和需求,选择开设书法、文史、绘画、摄影、音乐、戏剧、保健、气功、花卉、种养、家电等专业,学制有两年长年班,也有几个月的短训班。授课时间一般为每周1个至2个半天。至2000年年底,全市老同志大学先后招收学员1万人次,毕业学员5000多人次。
   抚州老同志大学创办之初,招生对象主要为离休干部;每年教学经费1.5万元,由地区财政列入预算。1992年,招生对象扩大到退休干部。该校是全区老年学校的骨干和龙头,先后开设书法、绘画、保健、摄影、家电、装裱、文史、烹调、缝纫等10多个专业,共招收学员1076人次,毕(结)业学员859人次,2000年在校学员217人。为使结业学员有继续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该校于1992年和1994年分别成立抚州老同志书画研究会、抚州老同志摄影研究会、抚州老同志家电研究小组,共有会员132名。学校每学期坚持安排两次文体比赛活动和两场形势报告会,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举行书画、摄影作品展览,其中18幅作品入选省以上书画册。1994年,抚州老同志大学和书画研究会编纂出版《抚州地区老同志书画选集》,刊登作品140多幅。1998年,抚州老同志大学被省委组织部、省老干部局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被省委组织部、省老干部局授予省级示范学校称号。
   五、函授、刊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从1950年开始,江西师范学院和抚州师范学校函授部在各县(市)招收教师进行语文、数学函授教育。1960年以后,各县(市)教研室负责教师函授辅导工作,并在公社成立函授辅导站,学员以小学教师为主。1965年,全区建立133个函授教育工作站,有3200名小学教师和300多名回乡知识青年参加函授学习。此后,各县(市)在职教师函授学员定期赴函授院校面授点听课,通过函授提高文化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90年代,华东地质学院、抚州师范专科学校及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开展函授教育。一些省内外高等院校招收部分在职干部、职工为函授、刊授学员,结业经考试成绩合格者,均发给相应文凭,生源、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成人高考报名2035人,录取1242人;2011年,抚州市成人高考录取1826人。
   七、自学考试 1984年5月5日,全区高教自学考试首次开考。同年11月11日,第二次开考,两次共有487人取得一科以上的单科合格证。此后,每年举行高教自学考试两次(上、下半年各1次)。1985年6个专业32门课程的自学考试合格者1925人次,占实际参加考试人次39.3%。1986年,全区5265人参加高教自学考试,有2427人取得一门以上单科合格证书。1996年,自学考试开设短线专业,并在每年2次考试基础上加试2次,使自学考试规模迅速扩大。
   自学考试本科先后开设汉语、统计、机电、英语、中医、会计、工业工程、法律、公安管理等专业;专科先后开设马列、法律、会计、统计、英语、汉语、价格、刑侦、新闻、行政管理、档案、中医、财政、物质、公安管理、农业经济、农业会计、金融、护理、计算机应用或管理、图书管理、贸易经济、电视技术、乡企管理、法律、公共关系等专业;中专先后开设公安、工业会计、商业会计、农业会计、财会等专业。到1996年,中专自学考试基本停止。
   1996年,地区招生考试委员会、地区教育局先后下发《关于加强抚州地区短线专业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的意见》《关于整顿我区短线专业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意见》《关于对短线专业自学考试中违纪进行红黄牌处罚的通报》《关于加强我区国家教育全国统一考试工作管理的意见》等文件,加强对自学考试的严格管理。1997年,停止接纳法律本科报名,对考场实行摄像机场外监控。全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模继续扩大,报考人数和报考课程科次进一步增多,上、下半年单科合格率分别为37%和40%。短线专业自学考试的报名人数和报考课程科次也呈大幅上升之势。1998年起,自学考试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大,所有考生实行易地考试。1999年下半年,外县考生集中在临川市进行考试,临川市考生分别集中到金溪、南城等县考试。1996年至2000年,全区共查处自学考试违纪2775人次。
   2000年,全区在黎川县、金溪县、宜黄县开展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试点。2001年,市自考办印制抚州市2001年10月自学考试考区组考工作责任状和抚州市2001年10月自学考试考点监考工作责任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实行考生签到制,认真把好考生入场关,做到准考证、身份证和考生相片“三对照”,严格组织程序,有效防止代考现象发生。2006年江西省1年3次自学考试分别于4月22日、23日,7月8日、9日以及10月28日、29日进行。后改为1年3次至4次。报名采取现场报名和网上报名方式。市区设置过考点的学校有临川七中、临川九小、临川十小、临川实验小学等。随着考生人数减少,全市考生集中在抚州市区进行考试。2000年—2011年,全市报名参加自考91179人,毕业7431人,其中专科4240人、本科3191人。
  2000年起,抚州市对广大教师进行不间断地培训。2000年,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分别接受区内外普通师范院校的正规学历教育或专业培训,逐步推进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脱产进修制度。2001年,市教育局印发《抚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组织选拔296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市教育局举办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培训班,158名幼儿教师参训。组织19名幼儿教师参加省级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2002年,全市选派2名教师赴日本学习考察、40名教育管理人员参加国家级培训和5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培训,组织1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市级培训。2003年,组织推荐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骨干参加第二期省级培训。利用暑假对5000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集中培训。2004年,市教育局举办全市中小学新课程教师培训班,对千名小学、初中教师和万名执行新课程的各科教师进行全员培训。2005年,举办全市小学英语教师转岗培训班,举办第十一期初中校长岗位培训班;组织全市高(完)中校长参加全省第十四期高(完)中校长提高培训班。
   2006年,抚州市教育局成立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培训中小学新课程骨干教师8000多人,培训校长286名,组织2200多名教师参加学历教育,推荐4名教师出国进修,全年共培训教师42379人。2007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的人数比2006年增长7%,参加网上培训的人数比2006年增长10%以上。实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工程。2008年,市教育局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活动。委托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和组织166名教师参加全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认真组织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和组织24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组织全市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教师参加远程培训。2009年,制定义务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市级新课程培训主要对象为中小学校45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包括市、县(区)学科带头人、学科教研员、教师进修学校专任教师和临川教育集团所属学校初中部教师。是年,市级共培训新课程骨干教师1120名。2010年,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国家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全市培训骨干教师7054人、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19638人、班主任培训8755人、参加国家级培训168人、远程全员上网培训63195人、校长培训3322人。2011年,全市5821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江西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481名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参加国培计划。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机构

临川县劳动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临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