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体育 美育 卫生 劳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554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体育 美育 卫生 劳动
分类号: G4
页数: 7
页码: 2598-2604
摘要: 民国初,小学体操一科仍保留,高小以上体操课注重兵式操训练。校内体育比赛在部分小学时有开展。民国12年(1923),体操课改名体育课,体育教习改名体育教员。教学内容增加田径、球类等活动,废除兵式操。校际间不时举行田径比赛。小学体育比赛活动在课外也渐渐开展起来。17年,高小和初小每周均增设童子军训练课2节。19年后,体育课增加韵律活动、划船活动和太极操等内容。各年级每周体育课课时有所增加。
关键词: 抚州 教育制度

内容

一、体育 清末,域内小学堂设有体操课,每周3小时。宣统二年(1910),初等小学体操增为每周4小时,高等小学不变。体操内容主要有准备法、矫正术、徒手操、哑铃操、球竿操、兵式体操及各种游戏。课外时间,一些学校经常组织球类活动。
   民国初,小学体操一科仍保留,高小以上体操课注重兵式操训练。校内体育比赛在部分小学时有开展。民国12年(1923),体操课改名体育课,体育教习改名体育教员。教学内容增加田径、球类等活动,废除兵式操。校际间不时举行田径比赛。小学体育比赛活动在课外也渐渐开展起来。17年,高小和初小每周均增设童子军训练课2节。19年后,体育课增加韵律活动、划船活动和太极操等内容。各年级每周体育课课时有所增加。规模较大的小学每年均举行运动会,临川、南城等县还举行全县小学生运动会。27年,各校推行“训育制”,实施战时体育体制,即把体育教学与军事管理、军事训练、童子军训练结合起来进行。29年,各校按教育部规定建立体育“行政组织”,规模较大的小学设立体育处或体育组,并开始拟定体育教学计划。高年级体育课实行男女分班教学,教材以部颁《小学体育教授纲目》为准,主要内容有徒步、体操、韵律活动和游戏运动等;低年级体育课与音乐课合并,改名唱游课。城乡各小学每年举行一次运动竞赛。31年,各校增设早操和课间操。但一般小学多不甚重视体育教学,加上师资缺乏,体育器材不足,场地简陋甚至于无,很多学校体育课不能按教学计划进行。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被列为小学教学重要内容。域内各校贯彻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坚持早操和课间操制度,改进体育教学,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1954年,各校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将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与达标结合起来,体育锻炼在课外得到广泛开展。1956年,各校推广少儿广播体操,体育教学逐步正规化。1958年,不少学校受“大跃进”影响,对体育达标提出“大干快上”,突击检测,突击过关,影响体育教学质量。1960年,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在崇仁县召开。1961年,开始使用全国统编《小学体育》教材,不少县(市)举办体育教师培训班,学习使用统编教材,改进体育课教学;全区抽调一批体育教师赴省学习和研究体育课教材教法。1964年,省教育厅、省卫生厅联合检查组到抚州镇检查体育卫生工作,抚州镇学校文体活动受到好评。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体育课改为军体课,军训活动成为体育课重要内容。一些小学低年级体育课被取消,高年级体育课形同虚设。1970年,推行新广播体操,同时大力开展游泳、田径、体操、爬山和各种球类活动。不少小学成立乒乓球队、足球队、篮球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1972年后,小学各年级每周均安排两节体育课。1973年,各校体育教学注意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认真抓好体育运动队的领导、认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校从实际出发,根据季节和青少年特点,坚持早操、课间操,组织开展爬山、游泳、拔河、举重、田径、球类等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1小时活动时间(包括上体育课时间)。是年,在乐安县举办全区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在东乡县举办全区小学生篮球比赛。1978年,各校开始试行教育部、国家体委《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被列为班主任工作考评内容之一,体育课出勤和课堂表现同时列入学生成绩。1980年,域内各校严格执行部颁规定,推进达标工作。1981年,全区第一届小学生“新苗杯”足球赛在崇仁县举行。1982年,地区文教局对各校执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情况进行检查。广播体操比赛成为许多学校校运会保留项目。1984年,教育部颁布体育课新教学大纲,低年级增加游戏教学比重,不少教师改革体育课教学方法,利用录放机播放音乐,把游戏、歌舞融为一体,收到良好效果。同时,各县(市)教育局开始设有专人负责体育卫生工作,各校加强体育教学管理,纠正忽视体育工作的偏向。1987年,南丰县实验小学被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授予乒乓球传统项目奖;该校学生张琴参加武汉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获女子单打亚军。1992年,域内县城小学实施国家教委《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至1995年,域内各完小均开始实施,按体育课成绩占60%,《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成绩占30%,课间操、眼保健操及课外体育活动占10%的比例评判体育科是否合格。1996年,国家教委下发《“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将以往单一学科类课程体系改变为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使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培养和体能发展更好地结合,以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抚州域内五四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每周各年级体育课时安排2个学科类课时;一年级至三年级1.5个活动类课时,四年级至五年级1个活动类课时。
   2002年9月,各小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一年级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分钟~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加强青少年眼睛保健工作,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的用眼知识,降低青少年近视率。2005年4月,市教育局举办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培训班,以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顺利实施。2007年4月29日,“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全面启动。市教育局和体育局就“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落实情况对各县(区)进行专项督查。2008年,为喜迎北京奥运会,市教育局开展迎奥运签名活动,并举行集体长跑、校园体育节等一系列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奥运知识、传播奥运文化、宣传奥运精神,将阳光体育运动引向深入。2010年,各校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阳光体育活动人人皆知、个个参加,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精心组织,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由于活动组织严密、成效显著,金溪县、南丰县获得第三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组织奖。2011年,市教育局举办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培训班。市政府拨出专项经费,组建抚州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机构,用于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调研活动历时16天,共调查4所学校、12个年级、7800名学生,采集完成5200名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数据,为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奠定基础。
   二、美育 清末,域内高等小学堂设有图画课。光绪二十九年(1903),按《癸卯学制》,初等小学堂酌情增加图画课和手工课,高等小学堂酌情增加手工课。宣统二年(1910),修改小学学制,初、高等小学堂均开设图画、手工、乐歌课,为随意课。
   国民政府成立后,初小、高小的手工、图画、唱歌课均改为必修科。民国18年(1929),教育部颁布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设美术、音乐、工作课,工作课包括手工和劳作等内容。25年,各校执行教育部《修正小学课程标准》,设工作课,包含美术与劳作内容;设唱游课,包括音乐、体育内容。抗日战争期间,音乐教员多利用唱游课,教唱抗日歌曲,美术教员则引导学生用画笔进行抗日宣传。31年,各校执行部颁《小学课程修订标准》,美术改称图画,低年级劳作与美术、音乐与体育分科教学。37年,各校执行部颁《小学课程第二次修订标准》,图画仍称美术,低年级音乐与体育、劳作与美术分别改称唱游、工作,混合教学。但很多学校无专职美术、音乐教师,多由其他课程教师兼任,教学器材因陋就简,音乐、美术课教学难如人意。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小学低年级设唱游课,中、高年级设音乐、美术课。1952年起,小学低年级也开设音乐、美术课。1955年,小学各年级每周增设一节手工劳动课,学校除通过艺术课程对学生实施美感教育外,还通过其他课程和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教育。50年代末,全国对美学进行批判,学校美育工作深受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音乐、美术课正常教学受冲击,代之以语录歌、样板戏、宣传画教学,音乐、美术等课程变成单纯政治宣传。
   1978年,域内执行部颁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小学各年级均开设音乐、美术课。但各校音乐、美术专职教师极少,多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且教学器具欠缺,一般只有少量风琴、手风琴,无音乐教室,无美术教材。教学质量不高。此后,地区教育局加快全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和培训工作。1981年始,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教育广泛开展。各县市成立艺术中心教研组,选派教师参加省美术教学观摩会,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举行公开教学和知识讲座。1984年后,各县办学条件迅速得到改善,增添教学设备,美化育人环境,音乐、美术课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80年代域内各校通过提高师资水平、改革课堂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加强美育。根据学生兴趣,组建音乐、美术、舞蹈、体操、摄影、书法等活动小组,经常举办歌舞体操表演、书法美术展览,给学生提供创造美、表现美的舞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让学生走出校门体验社会美、生活美和自然美。在校园内,努力创造美的育人环境,树校训校纪标语牌,建文明礼貌监督岗,栽种鲜花绿草,办好板报宣传栏,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教育。教师以身作则,以道德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为表率,对学生起潜移默化影响。90年代,学校努力开发家庭教育领地,普遍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指导家长文明教子。不少家长支持孩子学舞蹈、学钢琴、学绘画、学书法,加大智力投资,鼓励子女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各地不断增加音乐、美术专职教师,很多学校成立业余文艺队,在“六一”、国庆等节日举行文艺演出。同时,地区和各县(市)每年举办中小学艺术节,既有声乐、舞蹈、器乐等文艺表演,也有书法、绘画、摄影、工艺作品等美术展览。通过艺术表演和艺术创作,展示多彩校园。1998年,抚州地区中、小、幼艺术教育研究会成立,并先后举办小学音乐教师唱游教学培训班,口琴、竖笛教学法培训班以及中小学音乐、美术优质课竞赛等活动,促进艺术课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00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将音乐、美术课程合称为艺术类课程。之后,各校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市、县(区)教育局每学期都组织专项检查,督促各小学抓好常规艺术教学。市教育局不定期举办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组织艺术教师利用优质课竞赛、送课下乡、教学开放周等多种形式,提升艺术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各校还采取专、兼、聘、培、轮5种措施解决艺术教师不足的问题,有效地保障艺术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同时,各校立足县情、校情,加强艺术特色课和校本课程的研究,把优秀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引入校园,移植课堂,形成独特的校园艺术教育特色。南丰附小将被誉为“中国古代民间舞蹈活化石”的南丰傩舞与体操相结合,创编傩舞操引入课堂;三溪乡石邮小学将南丰傩舞中最具代表性的石邮傩舞引进课堂,最大限度地保存南丰傩舞的原生态特征。广昌实验小学将甘竹“孟戏”传承引进课堂,被评为“全国艺术传承示范学校”。各校还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着美育。
   各校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校外教育阵地,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艺术社团、建立艺术兴趣活动小组、举办专题艺术讲座等形式,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与特长。全市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和幼儿艺术节展演,并积极组队参加全省中小学校艺术竞赛活动。2003年,抚州市荣获全省第二届中小学生、幼儿艺术节团体总分第二名,赴省演出的文艺节目中有6个获得一等奖。送省展评的美术、书法、摄影等作品有24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金溪实验小学戴卿敏的水彩画《向往和平》等被送往北京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幼儿首届艺术节展评活动。
   2007年5月至11月,市教育局举办抚州市第九届中小学生和幼儿艺术节,参加人数达14万人,参演节目2000多个,参赛作品1200余件,其中参加市级优秀节目展演的演员有1100多人,参加市级评选的优秀节目450多个,优秀艺术作品600余件。各地充分发挥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的作用,共同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全市有8个县级校外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众多的校外艺术培训机构。2004年后,涌现出以广昌、宜黄、金溪校外活动中心为典型的一批校外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三、卫生 清末,域内小学堂对防疫工作有所重视,春季给学生种牛痘,夏季在教室洒药水,以防疾疫发生。民国12年(1923)始,按新颁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始设卫生课。其中初级小学将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合并教学,称社会科,高级小学卫生课单设。18年,各校执行部颁《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卫生知识被合并到社会、自然两科之中。21年,将社会、自然两科中卫生部分划出,各年级仍设卫生课,每周60分钟。25年,卫生课再度取消,卫生知识被纳入低年级常识课、高年级自然课中教授,卫生习惯培养则纳入公民训练之中。学校健康检查,规定在每学年开始时进行,必要时临时施行。19年起,入学新生多接受牛痘施种和体格检查;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均受到重视;各校常在儿童节举行健康比赛和卫生成绩展览。29年代后,小学生各项卫生习惯均纳入训育标准。学校对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按年级有不同要求。低年级重在卫生习惯的养成,中年级开始教授初步卫生知识,高年级重在卫生行为的落实。各小学多由卫生教育委员会主持学校卫生工作,组织宣讲卫生知识,制定卫生要求;中、高年级学生组织卫生队,开展卫生检查。有条件的学校,单独或几校联合聘请医师和护士,负责师生健康检查和疾病防治。26年,崇仁县卫生院为850名学生进行体检,矫治有缺陷学生28人。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小学低年级将卫生常识安排在语文和其他各科中传授,高年级则在自然教材中随堂教学;还有的通过开办卫生知识讲座加强卫生教育。1950年,各校学习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批示,加强卫生保健工作。1951年,政务院颁发《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各校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受到重视,有条件的学校均开设卫生室,配置保健药箱,定期为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各校还建立环境卫生制度,学生晨检制度(每天学生到校后,逐个检查其手脸衣着是否清洁)。1953年,毛泽东主席提出“要使青年们身体好,学习好,也工作好”。此后,“三好”成为评选优秀学生标准。是年,各县(镇)相继成立学校保健工作指导委员会,各校相应成立保健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推动学校保健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各校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方针,加强传染病、常见病预防,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5年,城乡学生积极参加“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讲卫生”运动。1956年,小学开始成立学生卫生队,推行卫生工作责任制,加强班级卫生工作管理。1960年,域内各校保证小学生每天有9小时~10小时睡眠时间,努力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加强除害灭病教育,使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1964年,省教育厅、省卫生厅联合对抚州镇学校防治“五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视力减退、闭经、蛔虫病)、开展“五好”(防治疾病好、个人卫生习惯好、环境整洁经常好、饮食卫生营养好、文体劳动卫生好)情况进行检查,促进学校卫生工作开展。1966年2月,各校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减轻全日制中小学生负担增进学生健康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控制学生活动总量,保证学生休息和自由支配时间。其中小学高年级每天在校活动总量不超过7小时,中低年级不超过6小时,每天作业量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保证学生每天有10小时睡眠时间。同时建立学生保健档案,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卫生工作陷入瘫痪。1973年以后,学校卫生保健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各校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总务主任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建立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评比。1978年,地区文教局下发《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各校将体育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1979年,各校相继恢复和健全卫生保健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健教师,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开展学生体格检查。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安排学生做眼保健操;改善教室采光条件保护学生视力。1980年11月,地区文教局、卫生局、体委、团地委联合对全区重点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开展检查,要求重点学校起示范作用;同时要求各校改善教室采光、通风、照明条件,更换不符合规格的课桌凳,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上好自然常识课。1982年,地区教育局对各校执行《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情况进行检查,抚州市实验小学年内近视眼发病率下降3%,其中五(1)班62名学生,两眼视力比1981年上升者24人,单眼视力上升者6人,维持正常视力者28人,视力下降者仅4人。此后,为保护学生视力,各校每天安排时间开展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活动;学生座位每半月调整1次,并教育学生讲究用眼卫生,注意保护视力;开展植树栽花活动,绿化美化校园;通过板报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防病防疫知识。1984年,各校执行地区教育局、卫生局、体委《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卡片”进行体质健康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同年,地区成立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领导小组,并于1985年对抚州市四小、临川县秋溪小学计6000名学生进行健康状况调查。1988年,各校加强在校学生计划免疫工作、肝炎预防和近视眼防治工作。1989年,城镇学校均开设健康教育课,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卫生保健知识。
   1990年1月,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开设健康教育课,每周不少于4课时。1991年,一些有条件的乡村完小也开设健康教育课。1993年,各县(市)执行省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将各校校医、卫生保健人员组织起来,成立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协作组;并在每学期第一周防近宣传周、每年4月爱国卫生月、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和9月20日爱牙日等时间,集中开展卫生保健宣传活动,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11月,各校根据地区教育局《关于做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工作的通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并开设计划免疫和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口活动知识课。同年,各小学又在新增体育课时中,每学期安排8课时开展健康教育。1997年4月,地区教育局、卫生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考评工作的通知》;5月,地区教委、体委下发《关于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此后,各校积极开展常见病防治工作。
   2003年,各校开设艾滋病、毒品预防和环境教育3项专题教育课。其中预防艾滋病平均每学年2课时,毒品预防平均每学年2课时,环境教育平均每学年4课时。各校按照要求,及时调整有关课时,保证专题教育课的贯彻落实。4月,市教育局成立非典型肺炎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教育部门预防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领导。从4月22日起至6月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预防“非典”知识宣传工作,加强学校门卫管理,落实学生晨检制度、留院观察制度、学生家长或亲属返乡登记制度和预防责任制度,确保全市师生的身体健康。6月,对全市范围内的学校相关高危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在学生群体中建立有效免疫屏障,预防和控制流感的爆发流行。10月,市教育局下发《抚州市学校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开展学校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2007年,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控等工作的自查和抽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下发《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一书,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师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008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校建立健全卫生安全及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健康教育专职或兼职教师、卫生保健教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为90%以上。有的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学校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努力改善校园环境卫生,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
   2010年秋季起,各校全面推广使用新编眼保健操,积极做好“防近”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中广泛深入地进行“防近”工作的宣传教育,使每位学生了解“防近”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组织学生开展青少年爱眼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爱眼护眼意识,提高眼保健水平。2011年,各校继续做好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与防控工作,重点做好甲流防控工作。开展控烟教育工作。同时,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劳动 清末,域内小学堂开有手工课,女子学堂开有女红课。国民政府成立后,仍保留手工课,高等小学男生每周加课农业2小时,女生加课缝纫2小时至4小时。民国12年(1923),手工课改称工用艺术课,内含图画、手工、音乐3科,手工劳作占1/3。18年,工用艺术课改称工作课,加强劳作教育。21年,改工作课为劳作课,内分家事、校事、农事、工艺4项,劳作教材兼顾当地固有事业、当地原料、当地所需、学生身心健康、社会环境与学生家庭等诸方面。但劳作科教师极为缺乏,多数小学劳作课仅菜圃数方而已,教学难以达到部颁要求。25年,小学低年级劳作课与美术课合并,称工作课,教授内容选择园艺、编织、饲养、剪贴、雕刻等。3月,省政府颁发《江西省中小学校实施生产劳作教育办法大纲》,各校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选择农事、畜养、工艺及卫生方面生产劳作。抗日战争开始后,劳作课经常制作武器模型、防空用具、防毒口罩和构筑简单避难壕等。29年代后,各校大多备有《劳作教学计划表》《家庭劳作记载表》《饲养动物记载表》《大扫除成绩评比表》及《工作登记簿》等,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
   新中国成立后,《江西教育改革方案》提出教育与生产结合办学方向,小学劳作课安排在各科教学实验、实习中进行。1951年,域内各小学普遍开展生产活动,种植蔬菜,饲养家禽,改善师生生活。1953年,针对部分高小毕业生不能升学又不愿参加生产劳动问题,各校召开毕业班家长会、毕业生座谈会,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1955年,小学各年级每周开设手工劳动课1节,并在课外活动中每周安排生产劳动课1节至2节,加强对非毕业班劳动教育。1957年,农村小学五、六年级每周增设1节农业常识课。各校改革教学结构,到工厂、田间现场上课,向工人、农民学习,把教学与劳动相结合。
   1958年“大跃进”,域内各小学大办工厂、农场。仅南城县小学就办有工厂122个,农场28个。小学生产劳动时间大量增加,一些学校高年级学生停课“大炼钢铁”,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1959年,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改善小学生产劳动安排的几点意见》,各校从三年级起每周劳动4小时至6小时,劳动安排尽可能结合教学和充分照顾儿童健康,体现教育目的。学校劳动教育与校办农场“一种三养”(种植农作物,养猪、养鸡、养鸭)相结合,勤工俭学进一步开展。农村学校还与社队挂钩,定期支农。这一时期,各校普遍存在劳动过多现象。1961年,贯彻调整方针,各校对学生教学、劳动、生活进行调整,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每周劳动时间不超过4小时,农村小学适当延长农忙假。1963年,贯彻部颁《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全学年劳动时间为半个月,农村小学除农忙假以外,平时劳动每周1小时;城市小学在农忙季节适当组织学生就近参加支援农业生产劳动,平时劳动每周1小时~2小时。1964年以后,各县大力发展耕读学校,大办小工厂、小农场,学生劳动时间又普遍有所增加。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实行“教育、生产、科研三结合”,各小学建起农场、林场、猪场、鱼塘,或与当地工厂、生产队挂钩,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生参加劳动时间大幅度增加。
   1977年以后,各小学每周学工学农时间为半天。198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小学一、二、三年级取消劳动课,四、五年级每周安排劳动课1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生产劳动。此后,读书热不断升温,文化学习日益受到重视,劳动教育有所削弱。
   1987年,各校执行《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小学三年级以上均增开1节劳动课,低年级劳动教育通过各科教学、常规训练、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渗透进行。不少学校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劳动教育,从穿衣梳头系鞋带、擦桌扫地倒垃圾做起,到叠衣服、订扣子、装本子、挑土填坑、平整操场、为军烈属五保户打扫卫生,逐步提高要求。学校还经常开展劳动竞赛,组织野炊活动、“做妈妈的小帮手”活动,养成儿童“自己的事自己做,家庭的事积极做,集体的事争着做”的好习惯、好品质。1988年,各校执行教育部《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把劳动教育与德育工作目标结合起来,劳动教育被摆到重要位置。
   1991年,各县(市)政府执行省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基地建设的意见,给学校配置劳动基地。其中农村小学每班不少于0.5亩,耕地紧张地区不少于0.3亩。城市小学与附近工厂、车间等挂钩,建立学工基地。一些农村小学还与当地农场、林场、养殖场、乡办企业等挂钩,建立校外劳动基地。1993年后,各小学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各校配齐劳动课教师,开展劳动课教研,劳动课教学走上正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001年8月,根据教育部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各校将劳动及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开设1节劳动课。劳动课教学多由各班班主任担任。在小学低段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家务劳动能力;中段侧重于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家务劳动能力;高段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教务劳动、劳动岗位责任制、社区公益劳动和初步的劳动职业技能。学校除劳动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外,还利用朝会课和班队会主题课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浓厚兴趣;并在学校的晨扫、保洁、放学扫除、卫生值日、校园保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劳动实践的指导,劳动技能的培训。积极倡导家校劳动教育和谐统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让每位学生不仅仅在学校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还在家庭里应尽一份劳动的义务。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机构

市教育局
相关机构
省教育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
临川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