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553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小学教育
分类号: G52
页数: 26
页码: 2583-2608
摘要: 抚州近代小学教育发轫于清末,至民国初期,城镇官立、私立小学,初级、高级小学以及女子小学一应齐全。农村有众多私塾。民国23年(1934)后,域内各地推行保学制度。后来由于内战及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小学教育处于艰难之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教育面目一新。新中国成立之后,小学教育快速发展,公办民办小学遍布城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域内逐步实现基本普及小学教育,新办特殊教育学校显露效益。
关键词: 抚州 小学教育

内容

抚州近代小学教育发轫于清末,至民国初期,城镇官立、私立小学,初级、高级小学以及女子小学一应齐全。农村有众多私塾。民国23年(1934)后,域内各地推行保学制度。后来由于内战及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小学教育处于艰难之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教育面目一新。新中国成立之后,小学教育快速发展,公办民办小学遍布城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域内逐步实现基本普及小学教育,新办特殊教育学校显露效益。从80年代中期始,各县(区)不断提高小学硬件和软件建设,小学教育展示出广阔发展空间。撤地设市后,全市大力推进小学网点布局调整,积极扩大城市和县镇小学教育资源,努力降低成班率,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力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第—下 学校规模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朝廷谕令各地书院改为学堂,南城县将凤岗书院改为南城官立小学堂。二十七年,清廷再次下令兴办学堂,是年,泸溪官立鹤城小学创立,各地办学之风渐兴。至二十八年,临川、东乡、宜黄、金溪等县共办起小学堂16所。嗣后,崇仁、南丰、黎川、乐安等县亦先后办起小学堂。三十一年,新城县钟贤、石峡两地富绅各创办1所私立小学。次年,崇仁县创办陈氏私立小学校2所,东乡县创办向寅小学1所。英国传教士在新城县创办1所教会子弟小学。三十三年,域内办起公、私立小学51所,其中抚州府32所,建昌府19所。宣统元年(1909),基督教美国卫理公会所属组织美以美会在南城创办启秀女子小学校。二年,各地根据学部《简易识字学塾章程》办学塾。此后,先后创办南城私立匡德女子小学堂、崇仁县私立宝水女子小学堂等,不久,女子小学遍及各县。
   民国成立后,学堂改称学校,初等小学可男女同校,小学读经一律废止。民国3年(1914),江西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在临川县城创立,同年,广昌县立高等小学校创立。至此,域内各县均办起新式小学校。为促进小学普及工作,各地根据《半日学校规程》,为12岁至15岁失学儿童办起半日学校。4年,初等小学改为国民学校。9年,南丰人包发鸾捐资在城区同时创办5所私立小学。临川人桂瑞藩创办桂桥小学,该校以优良学风和可信教学质量在省内私立小学中名列前茅。18年,教育部颁布《捐资兴学褒奖条例》,一时,临川县城办起震群、震华、双氏、蔡氏、光华等私立小学,乡镇办起培才、竞强、怀圣、培育、临江、金台、仙桂、普育、日新、振中、玉屏、北田、石鼓等私立小学,私立辅仁中学还附设小学部。这些学校后因资金不足多有夭折,但私人办学势头仍然趋旺。农村仍有大量私塾。至22年,仅临川、金溪、东乡、宜黄、崇仁、南城、南丰7县就有私塾1248所,有塾师1263人,入学塾童1.5万人。除全日制小学之外,另设简易小学、短期小学。简易小学实行半日制,招收学龄儿童,上、下午分级教学;短期小学招10至16岁失学儿童,每日上、下午或晚上上课。23年,初等小学在乡村得到一定程度发展,抚州有初等小学910所,在校学生3.8万人;其中私立小学300余所,学生2万余人。
   1929年—1934年间,乐安、宜黄、广昌、南丰、黎川、资溪等县先后建立苏维埃政府。苏区政府大力开展义务教育,进行扫盲同时创办许多列宁小学,免费招收劳苦工农子弟入学。仅广昌县即办有列宁小学60余所,入学儿童2000余人,不少乡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50%以上,高于1930年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8.73%。
   民国24年(1935),根据省教育厅《江西省设立保学暂行办法》,开始推行保学制度,将所有私立初小和完全小学初级部全部改为保学。此后,私立初级小学大减。次年,域内11个县办有各种小学1667所;入学儿童8371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55.9%。南城、宜黄、乐安、资溪等县不良私塾均被封闭。
   抗日战争爆发后,域内小学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义务教育。民国27年(1938),各县将办学成绩较好的私塾改成代用保立小学,对私塾管理有所加强。29年,黎川县成立私塾管理委员会,设塾须经批准,教材、课程亦有统一规定。域内私塾有所减少。是年,根据省教育厅《江西省提前实施国民教育办法大纲》,各县开始在保设国民学校,各乡镇设乡镇中心学校,两种学校均设儿童部和民教部。33年,抚州域内各乡镇中心学校和保国民学校改办、设置工作完成,公立学校有所增加。但各校设备大都欠缺,教职工待遇甚低,保学谷多未筹足,学生多不足额。抗日战争胜利后,不少乡镇学校得到恢复和发展,被日本侵略军飞机炸毁的南城县启秀小学恢复初级班。35年,临川、南城、黎川、东乡4县办有各类小学1000余所,在校学生5万余人。不久,内战开始,经费紧缺,各县公办小学纷纷停办,大量学生失学。36年,崇仁县天主教神父曾益创办崇正小学。至37年,域内各县几乎都办有教会小学。38年初,国民党政府面临溃败,无心教育事业,小学教育一蹶不振,就连小学教育成效较好的南城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仅18%。域内公立小学不到900所,学生不足3万人,农村遂延师教学,一时蒙馆大增,仅临川县就有私塾696所,学生6190人。
   抚州全境解放后,小学教育逐步发展。1950年,教育部门办公立小学1500余所,在校学生7万多人。同年,各地推行乡村小学“民办公助”“乡学乡办”方针,域内民办小学发展到133所,在校学生3000多人。1951年1月,域内各小学贯彻省政府《优待工农子弟入学的通令》,至次年上半年,域内小学中工农子弟比例占学生总数80%以上。同时,各县根据中央和省政府指示,完成对教会小学接管工作。抚州域内民办公助乡村小学及已登记在案的私立小学逐渐由政府接办。但一些地方过分强调正规化,出现取缔民办小学倾向。1953年,根据省政府《关于整顿小学教育的指示》,对农村小学进行适当合并,群众办学积极性重新得到支持。至1956年,域内民办小学发展到975所,在校学生4万余人。1956年,在山区创办一批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包括早晚班、牧童班、巡回教学、送字上门等。此类学校无固定教室,见缝插针,儿童就近入学,学习年限不定。1957年,域内港航运单位创办水上初级小学,此后企业办小学逐年得到发展。1958年,各行各业“大跃进”,竟提出“苦战五天普及小学”口号,域内办学热不断升温,公办小学大力扩充学额,民办小学村村开花,还创办一批半日制小学,村办小学一时增到2532所,学生7.4万人。域内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很快达到90%以上,但办学质量严重下降。
   1961年,域内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学校数量有所回落,招生数由1960年9万人减至5万人。此后两年继续调整,办学质量有所提高。1964年,地委宣传部和专署文教处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学习和推广宜黄县坚持“两条腿走路”办学经验,实行全日制教育与耕(工)读教育并举,提高工人、贫下中农子女入学率。各县在办好全日制同时,积极开办半日制、隔日制、早班、晚班、识字班、牧童班等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并鼓励厂矿企业开办职工子弟学校。是年,民办耕读小学发展到2000余所。到1965年,域内有小学4837所,在校学生30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3.4%。其中民办小学3268所,在校学生11万人,占小学生总数36.8%。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校纷纷“停课闹革命”,教师被揪斗,校舍被占用。1968年,省革委会提出“小学不出生产队,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各县城镇小学大办二部制,农村大量吸收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工农兵登上讲台,小学数量大增。到1976年,域内各类小学发展到8640所,在校学生58.6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7%。有教职工1.8万名,其中民办教职工占74%。是时,各县普遍存在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流生率较高等问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教师中冤假错案得到纠正,教学秩序逐步好转,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抚州市工农兵小学、临川县上顿渡公社小学、进贤县李渡小学、乐安县龚坊公社前进小学被列为地区重点小学。
   1985年,各地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体制。此后,乡中心小学实行乡办,县、乡两级共管;村小实行村办乡管。到1986年,域内12个县(市)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国家教委表彰临川县为基础教育先进县。1988年,经省政府组织验收,资溪县达到校园建设“六配套”(即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卫生设施、运动场地、围墙和校门、道路和环境化等配套)标准,成为全省先进县之一。1991年底,域内基本实现小学校园建设“六配套”。此后,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半日制小学逐渐改为全日制。
   1992年,各地开展弱智儿童随班就读试验,一些学校设立弱智儿童特殊教育班。1993年,域内共建有特殊教育学校4所,对聋哑儿童实施康复教育。通过不断摸索,域内逐步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殊教育班和弱智儿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教育格局,使相当一批残疾儿童经过学校教育达到小学四年级甚至更高水平。从1996年起,域内县市取消初中招生考试,小学毕业生一律按学籍管理规定就近直接升入初中。到2000年,全市有小学2303所,教学点664个,在校学生39万人,素质教育在各级各类小学普遍推行。
   2001年,各县(区)开始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工作。重点是打破村村办小学的小而全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并一些村小和教学点。9月,市教委派出12个开学督查工作组,深入到11个县(区)的143所学校进行实地督查。至2001年9月1日,全市203个乡镇教办和中心小学基本合署办公,分流教办人员455人,分流学校管理人员602人;精简学校内设机构318个,精简学校管理人员674人。全市小学实行定编定岗、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共分流教师2918人,撤并小学64所,教学点310个。是年,全市共有小学1974所,教学点300个,在校学生347348人。
   2004年,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对农村教育工作做出全面部署,积极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工资统发”“经费统筹”“队伍统管”。各县(区)通过实施“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和贫困学生扶助机制,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金溪县通过省政府“普九”工作评估验收,标志着全市“普九”工作全部顺利完成。2005年,国家实施“两免一补”(免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抚州市财政、教育、民政等部门合力协作,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先由学生提出申请,经学校和村委会考察以及学校评审小组审核后,初步确定受资助学生名单,再张榜公布7天,最后报县级教育和财政部门审批发放。自2005年秋季起,各县(区)加大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工作力度,全市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网点调整有实质性进展。到2007年,全市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实现义务教育由“人民办”向“政府办”的根本转变。是年,全市“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全市小学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07%;各项指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年,全市普通小学(含村不完全小学)由2006年的1652所调整到1088所,减少574所;在校学生385135人;教职工20640人。调整后的1088所小学全部为完全小学,在校学生达到校均314人,比2006年增加98人。通过教育资源整合与布局调整,各校办学规模效益日益显现,师资力量得到优化组合,学校管理步入正轨,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把“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入学工作当做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两大工程”(即校家同创工程、关爱工程),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帮扶制度、校家联系制度、学习接纳制度,把“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008年,为降低成班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区人口就读需求,市规划局、市教育局编制《抚州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学校布点规划》;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城区学校建设问题,对部分成班率过高的学校进行紧急疏散,初步缓解教室拥挤问题。11月,市政府下发《抚州市加快中心城区小学校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市中心城区加快小学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启动实施“市中心城区小学校园建设工程”。按照就近入学、相对集中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优化城区中小学布局。至2011年,市城区新建抚州市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临川十一小,临川七小;改建抚州文艺学校;扩建临川八小;在建梦湖小学,伟星小学。据统计,2011年城区小学共有班级921个,其中25人以下班级80个,26人~35人班级78个,36人~45人班级158个,46人~55人班级492个,55人~65人班级50个,66人及以上班级63个。成班率有所下降。各级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多方筹措校建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全市每年投入1亿多元实施校舍维修改造新建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等,积极落实各项捐赠项目,进一步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到2011年,全市小学校园占地面积682.97万平方米,比2001增加198.6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193.78万平方米,比2001年增加35.46万平方米。
   随着信息化教育发展,2001年后,全市通过增加政府投入、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系统建设工程,初步搭建教育局域网和市、县(区)教育信息平台,装备200多个网络教室、课件制作室和视听阅览室。2007年始,全市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2009年农远工程全面竣工,通过省级验收,实现远程教育工程基本覆盖全市农村中小学(包括教学点)的目标,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至2011年,全市小学(含教学点)共有计算机10346台,其中教学用6075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7780个;小学教学仪器设备价值5637.7万元;图书资料4076420册。
   2001年—2011年,全市小学共评出省级学科带头人1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3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021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52人。另有10名教师被省政府评为特级教师。到2011年,全市共有小学1225所,教学点708个;在校学生415217人,教职工19222人。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毕业生2362人,专科毕业生10708人,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72%。
   1949年-2011年部分年份全区(市)小学与在校学生数 表22—3—5 单位:人 1949年—2011年部分年份抚州区域小学教工与专任教师数 表22—3—6 单位:人 续表22—3—6 第二下 学制课程 一、学制 清末,朝廷颁布《癸卯学制》,域内小学堂分初等、高等及初等高等并立3种。初等小学堂修业5年,高等小学堂修业4年。春、秋两季均可始业。至于女子小学堂,初、高等均修业4年。宣统元年(1909),域内初等小学5年毕业为完全科,4年与3年毕业为简易科,用以辅助初等小学堂不足。二年,删去简易科名称,初等及高等小学堂修业期限一律改为4年。其时,学塾学习时间为1年~3年,每日上午或下午授课,或假期授课。
   民国元年(1912),域内开始推行义务教育,规定初等小学修业4年,6岁入学;高等小学则修业3年。11年,教育部规定小学修业6年,仍分初、高等两级;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义务教育年限仍为4年,但入学年龄不限定6岁。抚州小学四二制由此确立,并一直沿用20余年。17年,始业时间统一改为春季。31年,又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仍实行四二制,但春、秋两季均可始业。1951年,抚州各小学校按政务院规定,小学修业年限由6年改为5年,取消初、高两级分段,改为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为7周岁。1952年,抚州市实验小学、抚州师范附属小学及各县一些条件较好的完全小学进行“五年一贯制”改制试验。次年,试验停止,统一改春、秋两季招生为秋季招生。
   1958年,各校进行缩短学制改革实验,部分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同时,各县(市)贯彻“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创办半日制、隔日制、牧童班、早晚班等多种形式学校。不少学校又实行春、秋两季招生。
   1961年,域内贯彻调整方针,停止春季招生,控制小学学制改革试验。到1963年,域内试验五年一贯制学校仅保留抚州市实验小学、临川县湖南小学、南城县建国路小学。1964年,各县(市)贯彻“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在农村办起一批耕读小学,以教授语文、数学为主,学制4年。1965年,抚州镇增加第一小学和第三小学试验五年一贯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区内学制出现混乱状况。1969年,小学由秋季招生改为春季招生。1972年,各地小学全面实行五年一贯制,并恢复秋季始业。1978年开始,小学入学年龄改为6岁或6岁半。1980年后,区内城市部分小学试行六年制。1984年,域内扩大六年制小学试点,但因小学容量太小,校舍严重不足,改制工作被迫放慢步伐。至1989年,域内各小学普遍改为5年制。
   2001年秋季开始,各县(区)对义务教育学制进行改革。小学学制由5年制过渡到6年制。为完成改制目标,各县(区)加强对学生的学籍管理,严格按2001年报市教育局批准的学制过渡方案分步实施过渡工作,从而使学制过渡工作稳步推进。到2005年,全市小学全部实行六年制。
   二、课程 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小学堂创办之初,课程由创办者自定。二十八年,壬寅学制颁布,域内各初等小学堂的课程为修身、读经、作文、习字、史学、舆地、算学、体操。高等小学堂为修身、读经、古文辞、作文、习字、算学、本国史学、本国奥地、理科、图画、体操,或增加农工商实业科目一种或两种,而除去古文辞。是时以12日为一周,每周授课72小时。
   光绪二十九年( 1903),域内各初等小学堂课程为修身、读经解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条件允许,可增加图画与手工。高等小学堂为修身、读经解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条件允许,可增加手工、农业、商业等科目。改7日为一周,初小每周授课30小时,高小每周授课36小时。不少学堂缺乏师资,未能开齐课程,尤以少开格致、体操、手工等科课程为多。少数学堂加设英文课程。初等或高等小学堂的授课重点,均为读经解经。
   光绪三十三年( 1907),域内各女子初等小学堂课程为修身、国文、算学、女红、体操,每周授课24小时~ 28小时,而以音乐和图画为随意科;女子高等小学堂为修身、国文、算学、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女红、体操,每周授课28小时~ 30小时,音乐为随意科。女子小学堂不设读经科。
   宣统二年(1910年),各中小学堂一律添设官话课。各地学塾课程为简易识字课本、国民必读本、浅易算术。每口上课2小时~3小时。
   民国元年( 1912),小学一律废止读经科。域内各小学按教育部规定,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生另加缝纫一二小时;计每周授课男生22小时~28小时,女生22小时~ 29小时或30小时。高等小学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本国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英语;男生加农业2小时,女生加缝纫2小时~4小时。每周授课时间,男生30小时,女生30小时~ 32小时。随意科一律改为必修科。4年,高等小学恢复读经课,讲授《论语》,每周3小时。次年,读经课虽重新废止,但县、乡小学所设读经课直至11年奉令取消。民国18年,根据教育部颁《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域内小学六年分为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3段,课程为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工作、美术、体育、音乐。21年,域内各校不再特设党义科,党义融入国语、社会、自然等科中。社会、自然两科卫生部分被划出,另开卫生科;改工作科为劳作科,内分家事、校事、农事、工艺四项;社会科加入公民教材;增设公民训练科,实行《小学训育标准》。每周授课时间安排,一年级1170分钟,二年级1260分钟,三年级1380分钟,四年级1440分钟,五、六年级1560分钟。每节课时间以30分钟为基本,视科目教材之性质可延至45分钟或60分钟。24年,域内推行保学制度,儿童班开设国语、常识、劳作、体育、算术等主要科目。29年,域内推行国民教育制度,课程设有团体训练、国语、算术、常识、社会(含公民、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图画、劳作。保国民学校儿童班设有团体训练、国语、算术、常识、音乐、体育、图画、劳作,另设课外集团活动,包括朝会、周会、纪念周、课外运动、童子军和儿童自治团体活动等。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各小学废除公民课和童子军训练课,改在高年级每周开设3小时政治课。每节课规定45分钟。1952年,一些小学推行五年一贯制,执行教育部颁教学计划(是年起,引用苏联提法,将学校所设课程称为教学计划)。一年级至三年级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音乐5门课程;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3科;劳作在各科实验、实习中进行。每学年上课38周,每节课45分钟。1955年,教育部颁布《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各年级每周增设1节手工劳动课,开始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同时,还增加自然和体育课时数。为减轻学生负担,每学年由原5928课时减为5032课时。1957年,高年级每周增设周会课1节,用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农村小学高年级每周增设农业课1节。1958年,各地掀起群众办学热潮,大批简易小学出现,以教语文(包括应用文)、算术(包括珠算)为主。随着“大跃进”运动发展,学生参加劳动时间不断增加,砍课停课现象较为普遍。
   1962年,域内执行省教育厅《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稿)》,教学、劳动、假期安排,按12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执行。1963年4月,省教育厅发出《关于从1963—1964学年度开始在全省全日制12年制中、小学执行三类不同的教学计划的通知》,域内有抚州市实验小学等16所省重点小学,从一年级起执行一类教学计划;其余完全小学、城镇初级小学和执行一类教学计划的二年级以上各年级,执行二类教学计划;农村初级小学、简易小学执行三类教学计划。
   “文化大革命”初期,各校“停课闹革命”,省颁计划无法执行。1967年,各校陆续复课,原有教材均停止使用,小学生人手一册《毛主席语录》;小学课程由10门缩减为毛主席著作课、文化课、军体课、革命歌曲课。1969年,各校开设毛泽东思想学用课、语文课、算术课、常识课、军体课、文艺课。其中常识课包括自然、历史、地理、工农业知识、战备知识等内容;军体课以战备教育为主,兼学军事体育常识;文艺课包括革命歌曲和图画。1972年,各地小学课程恢复到7门,即政治、语文、算术、常识、音乐、美术、体育;农村半日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语文、算术教学时间,减少音乐、体育、美术教学时间。小学安排每周半天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农村高年级学生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全学年放农忙假2周。1978年,各校执行教育部颁《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小学设政治、语文、数学、自然常识、体育、美术、音乐7门课程,并在三年级以上年级开设外语课,先在重点小学试行。1981年,城市、县镇小学和农村中心小学严格执行部颁《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其中外语课,受师资条件限制,一般不再开设。1983年,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日制小学试行两类教学计划的通知》,城市、县镇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及部分基础较好的完小实行一类教学计划,即1981年部颁计划;农村中少数条件较差的完小和村小,实行二类教学计划;条件差的边远山区小学,主要学好语文、数学两科。实行一类教学计划的抚州市实验小学和有条件的县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由于师资等原因,仅实施一届英语教学实验。1986年,国家教委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规定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课程,后对该计划进行修订。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是年起,学校所设课程不再称教学计划),1993年秋季起,域内各小学逐步试行。小学全学年上课34周,期末复习考试2周,校传统活动1周,社会实践活动1周,机动时间1周,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农忙假等假期13周,全年共52周。小学每节课时一般为40分钟。1998年,各县(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增开英语课,进行英语教学实验,为小学全面开设英语课打基础。2001年,根据教育部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并强调在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8月始,实施教育部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小学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小学每节课保持40分钟。有条件的小学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各小学从2001年到2010年分阶段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8年,市教育局在反复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抚州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并提出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课程管理的意见。根据新课程标准,各小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008年抚州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计划 表22—3—7 单位:课时 第三节 教学 一、课堂教学 清末,域内小学堂兴办后,推行班级授课制度。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廷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各科教授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多采用注入式,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强调死记硬背。在农村,复式教学方式普遍存在。
   民国元年(1912),域内各校多沿袭旧教法。4年,省立八中实验小学、临川县临汝小学等校相继试行海尔巴特五段教学法(预习、提示、比较、总结、应用)、自学辅导法、设计教学法等。但大多数小学因师资、设备所困,教法陈旧,连讲解明晰这一基本要求都难于达到。对未完成作业或违规学生,体罚现象普遍。在农村初级小学及边远山区,复式教学班一直存在并延续。17年后,域内各学校推行省教育厅倡导启发式、自学辅导法及单元设计教学法。抚州域内组织各级国民教育研究会,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督促各小学添置教学设备,自制教学器具,开展直观教学。各小学纷纷组织教学研究会,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到40年代,问题法、问答法、大单元混合设计法等教学方法,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得到采用。但大多数小学仍是教师讲读,学生坐听,方法陈旧,鲜有改进,加之设备简陋,教具缺乏,师资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950年,抚州各地将乡村小学划分教学辅导区,实行由中心小学对完小、初小进行业务辅导制度。1951年始,一些学校开始设立学科教研组。次年,各校贯彻教育部颁《小学暂行规程》,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方法,尽量采用实物、挂图、模型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普遍建立教研组,教师开始制订全学期教学计划及课时授课计划,并系统学习采用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教育学演讲录》和凯洛夫教学法,推行“五级记分法”。但一些学校出现脱离实际,生搬硬套问题。
   1954年,在农村广泛开展复式班教学试点。1955年,域内各校贯彻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负担过重的指示》,注意提高教学效率,减少课外作业;加强平时考查,减少考试次数;改进课外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爱好,扩大学生知识领域。次年,开始推广普通话教学。1958年“大跃进”,各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开展勤工俭学,办工厂、办农场、下车间、下农村,组织学生参加“大炼钢铁”和参加“四秋”(秋收、秋种、秋采果、秋拾穗)劳动,课堂教学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1960年,各校开始学习毛泽东主席提倡的“十大教授法”。从1961年开始,各校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教学工作恢复正常,识字、作文、应用题教学等成为教研组探讨和公开教学、观摩教学重点。1963年,域内小学实行三类不同教学计划,普遍加强工具学科教学和“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采用启发式教学。1964年,各校贯彻毛泽东主席春节座谈会指示,教师在教学中纠正“满堂灌”方法,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精讲多练、文道结合。同时大力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文化大革命”中,域内各校贯彻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实行“开门办学”。各校大办小工厂、小农场,推广厂校挂钩,走出去,以社会为课堂,请进来,拜工农为师,文化基础课学习受到冲击。197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始认真解决“主学”与“兼学”关系;各地重新重视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广泛开展。东乡县、抚州市和临川县先后开展小学数学“三算”(笔算、珠算、口算有机结合)教改实验。1974年,小学数学“三算结合”教学方法在各县(市)全面推广。是年,教育部门“反击右倾翻案风”,各校兴建“四场”(工厂、农场、林场、畜牧场)、“三室”(形势教育室、阶级教育展览室、校史陈列室),又出现以劳代学倾向,读书无用论再次泛滥,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部门拨乱反正,逐步恢复教学秩序和升学考试制度。域内相继建起县(市)教研室、乡镇辅导站、学校教研组三级教研机构;确定一批重点小学。教研活动重新活跃,不少县市建立学科中心教研组。80年代,各县(市)实验小学纷纷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大量引进、推广外地先进经验,同时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活动空前活跃,一些重点学校把幻灯机、录音机和电视机用于课堂教学。地区教研室组织编印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训练教学要求和作文教学计划向域内各小学发行。1982年,小语景山学校教材实验首先在抚州市和东乡县开展。抚州市建立城乡小学挂钩制度,有效发挥城市小学示范作用,促进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不少城镇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也开始使用幻灯教学,并积极自制幻灯片。1983年,广昌县城关小学教学幻灯片在全国小学语文电化教学研讨会上获一等奖。12月,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从1984年开始,小学一律不再设立重点学校。各校电化教学手段开始向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和多媒体综合运用发展。各地进一步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诸如谈话法、发现法、尝试法、对比法、实验法、讨论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拼音识字法、集中识字法、语文八步教学法、作文教学一条龙法等,各县都进行有益尝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遵循。1987年,地区教研室在乐安县举办小学教师培训班,展开教材教法研究学习。1989年,地区教育局召开小学教学质量分析座谈会,探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问题。此后,各小学加强教学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提出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开展辅导,认真组织考查等诸项要求。强调备课要根据大纲,吃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做到既备教材,义备学生,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全面提高备课质量。
   90年代以后,抚州域内普遍建立县(市)、乡(镇)、村三级辅导网、教研网,加强集体备课,开展“说课”活动(即在备课小组内教师述说上课构想,大家进行评说)和“四课竞赛”活动(即行政干部示范课、老年教师优质课、中年教师比武课、青年教师过关课),重点抓青年教师培养。域内各小学要求每个青年教师有一套完整教案、一套完整板书设计、一套完整动手实践(如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数学教师的习题集)、一套完整听课卡和一手较好的教学基本功。抚州市和临川、南丰、乐安等县先后引进“愉快教学”实验,并由城镇小学推广至农村小学。不少学校还注意加强对学生“学”的管理,帮助学生树立“爱学”思想,掌握“会学”本领,从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到传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精神,指导学生在“学会”中“会学”。各校还深入开展素质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做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工程。课堂教学工作做到开课标准化,常规条例化,备课集体化,上课规范化;课堂教学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原则;教师选择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时间提出新课题,尊重学生个性,创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布置课后作业限时分层校内完成。各校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教师教学工作评估量化标准,促进教学效率不断提高。1994年11月,省教委对全省11所电教实验小学进行评估,南城县实验小学获电教一等奖。
   2001年后,各地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此外,各校立足课堂,抓好课堂教学管理,制定各学科教学常规检查细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到:“一废除”,废除指责性语言,讲究语言艺术;“二允许”,允许学生自愿选择要回答的问题、允许质疑问难,大胆超越;“三开放”,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开放课堂的评价空间;“四带进”,把积极的情感带进课堂、把尊重和赞赏带进课堂、把帮助和引导带进课堂、把成功和喜悦带进课堂;“五转变”,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个性差异教育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积极构建教与学互动共进的和谐课堂。
   各校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教学环境,实现“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各校采用多种手段,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学习评定标准,而是注重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表现。学业期末评价在班主任评价的基础上,增设同学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通过评价,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各地小学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探索适合本地学情的教学方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抚州市教研室徐凯创立的复式教学“三自一说一点拔”教学法;南城天井源小学龚福祥创立的小学语文“作文分类分层训练法”;崇仁实验小学余仉红创立的小学数学“新五步教学法”;广昌县塘坊小学谢仕福创立的“小学数学迁移尝试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临川区第八小学陈兰创立的小学语文“(五程序)语感习得法”;临川区洋洲小学林滿英创立的小学语文“‘三段五步’阅读教学方法”。各地小学在同一年级生员不满20人时,学校多采用复式编班。复式班有两级复式、三级复式,甚至四级复式、五级复式。随着小学教育发展,各县(市)逐步调整教学网点布局,合并分散的教学点,使复式班数量有所减少。1984年后,为提高教学效率而减少复式教学层级,两级复式逐渐占复式班的90%。到1988年,87%乡镇和60%村委会仍有复式班存在。从事复式教学的教师有3175人,占教师总数14.25%,复式班学生59514人,占学生总数15.58%。1992年,域内有农村复式班学校(点)2400多个,从事复式教学的教师2451人,占小学教师总数10.88%;复式班学生约3.5万人,占在校小学生总数8.6%。到2011年,通过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全市农村小学复式教学班大规模减少。域内各级教研部门重视复式班教学,地、县都对复式班教师进行培训。东乡县每年召开一次复式班教学经验交流会或专题研究会;南城县将《复式教学问答》发给相关教师;广昌县成立县复式教学教研组,每学期进行公开教学;金溪县建立县、乡、村三级复式教学管理网络。1988年全省第一次小学复式教学经验交流会在东乡举行,会议对抚州地区的经验予以肯定。1991年后,地区教育局先后出台《抚州地区农村复式教学管理办法》和《抚州地区复式教学领导管理工作评估方案》,此后,经验交流会、表彰会时有召开。
   二、课外活动 民国时期,域内小学组织课外活动多为游艺和比赛,春游、演唱会、文艺表演、体育比赛、书画比赛、故事演讲等。抗日战争开始后,临川、金溪、南丰等县童子军曾组织战时服务团,各县城镇小学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和募捐活动。学生们在大街上演《放下你的鞭子》,演唱《不忘血泪仇》《打回老家去》,学校组织郊游、参观等活动。但在农村小学,则很少组织课外活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学课外活动与形势联系较紧密。完全小学多建有秧歌队,上街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组织学生慰问军烈属,参加义务劳动,宣传抗美援朝、“三反五反”。195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城镇小学和农村中心小学课外活动开始规范化,高年级有音乐、美术、文学、自然、地理、历史、工艺等课外学习小组,中年级也有音乐、美术、工艺等课外学习小组。
   1958年,在“大跃进”热潮中,小学课外活动多被生产劳动所取代。次年,各校响应共青团中央号召,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年级成立读书会,班级开辟读书园地,歌颂英雄模范人物的书籍成为小学生课余热门读物。1962年开始,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各校创办小工厂、小农场,学生课外活动多与勤工俭学活动紧密结合。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少小学组建红小兵宣传队,表演歌舞,学唱“革命样板戏”巡回演出;同时,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和军训活动,成为各校课外活动重要内容。1972年以后,各校课外体育活动逐步开展起来,以参加皮球、羽毛球、乒乓球运动者最多。
   1979年,域内小学开展“我们爱科学”活动,以读一本科技书、讲一个科学家小故事、做一个科学小实验、制作一个科技小作品为主要形式,组建有关兴趣小组和科技小组。1981年,域内执行教育部颁《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课外活动列入课程表,城镇小学和农村中心小学纷纷成立音乐、美术、书法、体操、集邮、气象、舞蹈、摄影、写作、剪纸、趣味数学等多种课外兴趣小组,定点定时开展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爱好和特长。1982年,全区举办首届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抚州市一小和三小参赛作品分别获一等奖,南城县实验小学、临川县上顿渡二小、金溪县城关小学、乐安县敖溪一小等校参赛作品获9个二等奖。1986年,各校广泛开展革命歌曲演唱活动,不少学校利用课余时间举行演唱比赛。课外科技活动进一步开展,科技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硕果累累。广昌县实验小学学生黄新的科技小论文《我发现了反射光的作用》获全国征文比赛二等奖,复旦大学老校长苏步青为其题词:“为学须倾毕生力,铺基应在少年时。” 1992年,域内各校执行部颁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各年级均开有活动课。包括3类:思想教育类,主要为班队活动;兴趣爱好类,主要是社团活动和语数知识活动;生产技术类,主要是简单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次年,各校根据省科协、省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意见》,把课外科技活动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并纳入班主任、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每周安排1个~2个下午课外活动时间。1996年,域内各校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科普书,了解一个科学家的故事,画一幅(套)科幻画,搜集一条科技新闻,写一篇科技方面小论文或日记,做一个小实验或完成一个小制作、小发明。以班为单位组织三项活动:出一期科技墙报,办一个科技画展或小制作展览,开一次科技报告会或座谈会。1997年至2000年,域内各校先后开展迎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喜庆活动和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同时,发明创造、科学论文撰写、计算机竞赛等科技活动仍是各校课外活动主流。
   2001年—2011年,各小学开展的课外活动主要有:主题读书教育活动。2001年“红心永向党”读书教育活动;2002年“弘扬井冈山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读书教育活动;2003年“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读书活动;2005年“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书教育活动;2006年“红色之旅”读书教育活动;2007年“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读书征文活动、“可爱的中国一方志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2008年“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2009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读书教育活动;2010年“生态与环境”为主题的环保教育活动;2011年“廉洁修身”教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南城实验小学成立红领巾广播兴趣小组、英语、美术、书法、摄影、计算机、科技创新与制作等活动小组及国旗队、舞蹈队、棋艺队、鼓号队、合唱队等。其中,科技兴趣小组的科技实践活动《废电池液影响稻谷的生长》获省优秀项目二等奖,小发明创造《安全卫生香笔》《方便引水箱》获省二等奖。计算机兴趣小组在全国计算机奥赛中获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美术书法小组的学生硬笔书法作品获国家级特等奖,绘画作品《瑞雪兆丰年》《瑞猴献桃》获国家级金奖,《我的哥哥真能干》获得省级优秀奖。少先队活动。资溪县鹤城二小开展“手拉手”“雏鹰争章”“民族精神代代传”“好习惯益终生”“安全教育月”“让经典浸润童年”“红领巾教育月”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为汶川地震、西南干旱、玉树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紧急疏散演练、感恩教育活动、“爱心助残”活动、“迎绿色奥运创绿色家园”系列活动、清明祭扫烈士墓活动、参观省科技馆活动、参观气象站争当小气象员活动、“我是小小普法宣传员”活动、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校家同创”暨“我爱我的祖国”才艺大赛、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关爱留守孩童活动、纪念李觏诞辰1000周年活动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让队员们从活动中得到教育,在体验中收获快乐,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节日、纪念日活动。3月是文明礼貌月,开展系列“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活动及“雷锋精神代代传”活动;4月清明节,开展“清明时节祭英烈”活动;五一劳动节,举行“今天我当家”体验教育活动和“我能行”生活自理比赛等;教师节,开展尊师敬长的有关活动;六一节、国庆节和元旦节,开展文艺汇演、系列颂祖国演讲、朗诵、游园、卡拉OK等活动。此外,市教育局还定期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棋类竞赛、中小学生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第四节 思想品德教育 一、教育内容 清末,域内小学堂思想教育以“明伦理,爱国家”为首务,以“忠君、尊孔”为依归,目的在“养成国民忠国家、重圣教之心”。女子学堂增加不许违背中国传统礼教、不许沾染放纵僻习等要求。
   民国时期,域内各校按教育部颁《学校管理规程》,对学生进行孝悌、亲爱、义勇、恭敬、勤俭、清洁等道德品质教育以及公民知识教育,对女子尤注意贞淑教导;民国11年,小学取消修身科,改设公民科。17年,小学增设三民主义科和国民党童子军科,后又改设党义科,灌输三民主义思想。18年,各小学实施训育制度,训育内容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即所谓“八德”。21年,各小学设公民训练科,实施《公民训练标准》。22年,各校推行“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即所谓“四维”)为生活准则。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小学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抗日救亡思想。31年,教育部颁发《小学训育标准》,各校根据训育细则和起居规律与社交礼仪,对学生进行公民训练和三民主义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废除民国时期训育制度和公民课、童子军课,各校在高年级开设政治课,广泛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和时事政治教育。1953年,针对学生毕业去向问题,各校加强劳动教育。1954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劳动、集体主义和纪律教育。1955年,各校对学生开展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尊敬师长、爱护同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大公无私思想、遵守纪律习惯和良好生活作风。1957年,小学各年级每周增设1节周会课,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时事政策教育,包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阶级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1958年,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周会课加强革命传统教育、阶级斗争教育和劳动教育;此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教育在各校广为开展。1962年开始,各校经常开展访贫问苦活动,请“三老”(老红军、老工人、老贫农)作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参观家史展览、村史展览、厂史展览。1963年,阶级教育进一步深入。各小学掀起学雷锋热潮,雷锋事迹和雷锋日记成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重要内容。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提出“兴无灭资…“造反有理”,破“师道尊严”,反“修正主义”,学校正常的思想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拨乱反正,革命理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逐渐受到重视。1978年,地区文教局下发《关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各校大力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红花少年”评比活动和新时期总任务教育。1981年,域内学校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向学生进行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同时,各校广泛开展“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活动和争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同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各种评比竞赛。1983年,增加“三热爱”教育内容(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1985年,根据省司法厅、省教育厅要求,小学四年级以上思想品德课用四分之一时间进行法制教育。同时,各校继续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和纪律教育。1987年,各校积极宣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并将有关内容作为思想品德课补充教材;在每周思想品德课中,安排1节至2节法制教育课。1988年,各小学开始试行国家教委《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1989年,各校贯彻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进行国情教育和“三热爱”教育。次年,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国情教育采用省教科所编国情教育读本《祖国在我心中》,作为补充教材。
   1991年,各校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坚持对青少年进行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指示精神,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997年后,域内建立分级负责制,把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工作列入学校评估检查的重要内容。
   2000年后,各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整体规划江西省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实施意见》精神,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一系列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200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各校积极开展以《光辉历程八十年》为主题的“红心永向党”读书教育活动,在学生心中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02年4月,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在中小学校开展反邪教教育的通知》要求,各校积极开展各种宣传科学精神、珍惜生命的主题活动,并主动与家庭、社区配合,加大反邪教教育工作力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6月,各校举行青少年学生“弘扬井冈山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读书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2月,各校组织学生学习《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法制教育。2003年,市教育局等部门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读书活动,主要内容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004年,各校开展建国55周年庆祝活动。市教育局举办以讴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为主旨的征文、演讲、报告会及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坚定广大师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2005年2月,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举办全市青少年学生“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书教育活动。8月,全市中小学校集中开展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9月,开展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包括:中小学生动漫制作比赛活动;校歌创作、演唱比赛活动(百首歌曲学唱、传唱活动);新童谣、儿童诗歌、儿童歌曲、小话剧和课本剧的推广普及、创作和诵读、表演比赛活动;电视新闻、专题片、宣传教育片的制作和播出活动;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长征70周年为主题,在学生中深入开展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全面开展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2006年,市教育局下发《抚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校家同创”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简称《方案》),在全市实施“校家同创”工程。“校家同创”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开展教师德育工作能力培训活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课题研究活动;创办家长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家互动活动;优化学校德育工作环境,开展“阳光网”申报、入网工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建设,做好学生家庭及周边环境调查登记活动。各校根据《方案》要求,创新德育模式、充实德育内容,校家联合互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科学育人新机制,共同培养学生正确的荣誉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此后,这一活动被长期坚持下来。2008年底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校家同创’工程”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2011年,“校家同创”工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同年,“红色之旅”读书教育活动在全省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抚州市被评为“红色之旅”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工作先进市。临川区实验小学等11个学校被评为“红色之旅”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工作先进学校。2007年1月,市教育局开展以“八荣八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读书征文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5月,开展“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宣扬方志敏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的精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7月,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大中小学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各校贯彻通知精神,通过集中宣传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教育宣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革命精神教育活动、主题演讲活动、师德建设活动、理论研究活动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2008年2月,贯彻市教育局等部门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鼓励广大少年儿童为2008北京奥运会喝彩,抒发对“团结、友谊、进步”奥运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4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廉洁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小学阶段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各校按照《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廉洁文化进校园,廉洁教育进课堂”工作。2009年,市教育局等部门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组织开展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主题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活动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内涵,深入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2010年,各校以“生态与环境”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环保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伟大意义,体会到生态与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生态环保意识。
   2011年2月,贯彻市纪委、市教育局通知精神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读书活动并举行“廉洁教育”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各校成立廉洁修身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向学生免费发放《廉洁修身教育》读本;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充分利用板报、墙报、橱窗、广播、网络等教育资源优势,传播廉政文化精华,挖掘并传递廉政文化信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推进廉洁修身教育。所编印的《廉洁修身教育》系列读本经省教育厅审核并向全省中小学推荐,成为全省第一本省级廉洁修身教育地方教材,也是抚州市唯一的一本省级地方教材,填补抚州市省级地方教材的空白。
   二、教育方法 清末,各级小学堂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修身课、读经讲经课和教师严厉管束来进行,颁布规章禁令为辅助,有斋舍规条、讲室规条、礼仪规条、赏罚规条、学生禁令等。学校气氛严肃,说服教育少,干涉训斥多。
   民国时期,取消读经课,德育工作逐渐由消极管束变为积极教育。各校多自定校训,由级任教师担负校训责任。学生德育首先通过课堂学习进行思想陶冶,除先后安排修身课、公民课、党义课、公民训练课外,还通过国语、历史、地理、社会等课程,结合时事政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建立各种组织,开展集体活动,让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进行锻炼。活动以校内集会、文体、竞赛、童子军训练等为主,并走出校门参加社会活动。民国32年(1943),省教育厅制定《江西省各级学校德育日工作活动实施办法》,规定德育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并指定各小学必须普遍参加推动民众识字活动和举行通俗宣传活动。但这些活动主要由各中心国民学校开展。其次,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从30年代开始,各小学主要通过教师作家庭访问和开家长会,联系家长协力同心对学生进行教育。国民学校、中心国民学校还普遍举办家庭教育班,指导开展儿童教育。各校提倡教师以身作则,与学生共同活动,培养师生感情,因人施教,积极训导,禁止体罚学生。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实施民主管理,提倡说服教育。1950年始,抚州域内小学相继建立少年儿童队(1953年改名少年先锋队)和学生会组织,协助学校工作。各地小学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五爱”教育。学校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学生守则及班会制度、值周制度,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参加学科竞赛、义务劳动和多种社会活动。在国庆节、劳动节、儿童节、元旦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听英雄模范报告,从各方面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1952年,各校贯彻教育部《关于废止对学生体罚的指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个别教师的体罚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或严肃处理。1959年,各校开展“文道结合”的讨论,加强各科教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渗透。进入60年代,政治课、周会课和主题班会、主题队会都得到加强。学校经常邀请老工人、老农民、老红军、老干部向学生进行忆苦思甜教育、革命传统教育。1963年,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各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实行正面启发,积极诱导的原则。“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少先队活动停止,代之以“红小兵”组织。1969年后,学校大力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这些活动时间全年为6周左右。各校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其中。如利用语文课、社会课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诚实、谦虚、团结友爱、勤劳俭朴等美德;利用自然课、数学课和各种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刻苦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利用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爱美思想、健康体魄、向上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利用历史课、地理课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民族自豪感。1978年恢复少先队组织。少先队开展“我们爱科学”等系列活动,不断培养少年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风气和良好思想品德。80年代至90年代,抚州域内小学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诸如班主任工作责任制度,德育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德育工作例会制度,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评选制度等,结合《小学生守则》的贯彻实施,使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各班每周召开一次班会,总结一周班级工作和学生思想状况;各校每月召开一次校会,宣讲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国内国际形势,表彰校园内好人好事。各校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定》,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悬挂国旗、标语,办好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绿化美化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环境中受到陶冶。1992年,地区教研室编印《小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要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备参考书。1993年,地区教育学会召开“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研讨会”,收到论文50余篇。各校结合近、现代史中的各种纪念日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科技活动成为课外活动的主阵地。各县(市)还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各完小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劳动基地,课外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各小学建有家庭访问制度、家长会议制度。各县(市)团委、妇联和居委会建立校外少年儿童教育组织,开展校外活动。80年代以后,县(市)建起青少年宫、儿童乐园、少儿业余体校、青少年活动之家,不少纪念馆、博物馆、名人墓地被辟为文化传统教育基地。从地区到各县(市)都建有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咨询处,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知识传播。1994年,抚州地区教育局颁发《关于在抚州地区幼儿园、小学开办家长函授学校的通知》,到1998年,抚州地区小学共建有家长学校1205所,占小学总数47%。
   2000年后,各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耐心细致的教育。采取的方法主要有:熏陶法。各小学狠抓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打造一支优秀的德育教师队伍,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温馨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榜样法。针对小学生爱模仿的心理,积极开展介绍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坚持开展“三好学生”“优秀班干”评选及其他一系列争先创优活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激励学生团结奋进,使整个校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实践法。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道德知识。此外,各地各校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基地建设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舞台。
   第五节 体育 美育 卫生 劳动 一、体育 清末,域内小学堂设有体操课,每周3小时。宣统二年(1910),初等小学体操增为每周4小时,高等小学不变。体操内容主要有准备法、矫正术、徒手操、哑铃操、球竿操、兵式体操及各种游戏。课外时间,一些学校经常组织球类活动。
   民国初,小学体操一科仍保留,高小以上体操课注重兵式操训练。校内体育比赛在部分小学时有开展。民国12年(1923),体操课改名体育课,体育教习改名体育教员。教学内容增加田径、球类等活动,废除兵式操。校际间不时举行田径比赛。小学体育比赛活动在课外也渐渐开展起来。17年,高小和初小每周均增设童子军训练课2节。19年后,体育课增加韵律活动、划船活动和太极操等内容。各年级每周体育课课时有所增加。规模较大的小学每年均举行运动会,临川、南城等县还举行全县小学生运动会。27年,各校推行“训育制”,实施战时体育体制,即把体育教学与军事管理、军事训练、童子军训练结合起来进行。29年,各校按教育部规定建立体育“行政组织”,规模较大的小学设立体育处或体育组,并开始拟定体育教学计划。高年级体育课实行男女分班教学,教材以部颁《小学体育教授纲目》为准,主要内容有徒步、体操、韵律活动和游戏运动等;低年级体育课与音乐课合并,改名唱游课。城乡各小学每年举行一次运动竞赛。31年,各校增设早操和课间操。但一般小学多不甚重视体育教学,加上师资缺乏,体育器材不足,场地简陋甚至于无,很多学校体育课不能按教学计划进行。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被列为小学教学重要内容。域内各校贯彻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坚持早操和课间操制度,改进体育教学,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1954年,各校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将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与达标结合起来,体育锻炼在课外得到广泛开展。1956年,各校推广少儿广播体操,体育教学逐步正规化。1958年,不少学校受“大跃进”影响,对体育达标提出“大干快上”,突击检测,突击过关,影响体育教学质量。1960年,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在崇仁县召开。1961年,开始使用全国统编《小学体育》教材,不少县(市)举办体育教师培训班,学习使用统编教材,改进体育课教学;全区抽调一批体育教师赴省学习和研究体育课教材教法。1964年,省教育厅、省卫生厅联合检查组到抚州镇检查体育卫生工作,抚州镇学校文体活动受到好评。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体育课改为军体课,军训活动成为体育课重要内容。一些小学低年级体育课被取消,高年级体育课形同虚设。1970年,推行新广播体操,同时大力开展游泳、田径、体操、爬山和各种球类活动。不少小学成立乒乓球队、足球队、篮球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1972年后,小学各年级每周均安排两节体育课。1973年,各校体育教学注意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认真抓好体育运动队的领导、认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校从实际出发,根据季节和青少年特点,坚持早操、课间操,组织开展爬山、游泳、拔河、举重、田径、球类等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1小时活动时间(包括上体育课时间)。是年,在乐安县举办全区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在东乡县举办全区小学生篮球比赛。1978年,各校开始试行教育部、国家体委《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被列为班主任工作考评内容之一,体育课出勤和课堂表现同时列入学生成绩。1980年,域内各校严格执行部颁规定,推进达标工作。1981年,全区第一届小学生“新苗杯”足球赛在崇仁县举行。1982年,地区文教局对各校执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情况进行检查。广播体操比赛成为许多学校校运会保留项目。1984年,教育部颁布体育课新教学大纲,低年级增加游戏教学比重,不少教师改革体育课教学方法,利用录放机播放音乐,把游戏、歌舞融为一体,收到良好效果。同时,各县(市)教育局开始设有专人负责体育卫生工作,各校加强体育教学管理,纠正忽视体育工作的偏向。1987年,南丰县实验小学被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授予乒乓球传统项目奖;该校学生张琴参加武汉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获女子单打亚军。1992年,域内县城小学实施国家教委《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至1995年,域内各完小均开始实施,按体育课成绩占60%,《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成绩占30%,课间操、眼保健操及课外体育活动占10%的比例评判体育科是否合格。1996年,国家教委下发《“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将以往单一学科类课程体系改变为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使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培养和体能发展更好地结合,以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抚州域内五四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每周各年级体育课时安排2个学科类课时;一年级至三年级1.5个活动类课时,四年级至五年级1个活动类课时。
   2002年9月,各小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一年级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分钟~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加强青少年眼睛保健工作,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的用眼知识,降低青少年近视率。2005年4月,市教育局举办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培训班,以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顺利实施。2007年4月29日,“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全面启动。市教育局和体育局就“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落实情况对各县(区)进行专项督查。2008年,为喜迎北京奥运会,市教育局开展迎奥运签名活动,并举行集体长跑、校园体育节等一系列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奥运知识、传播奥运文化、宣传奥运精神,将阳光体育运动引向深入。2010年,各校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阳光体育活动人人皆知、个个参加,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精心组织,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由于活动组织严密、成效显著,金溪县、南丰县获得第三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组织奖。2011年,市教育局举办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培训班。市政府拨出专项经费,组建抚州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机构,用于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调研活动历时16天,共调查4所学校、12个年级、7800名学生,采集完成5200名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数据,为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奠定基础。
   二、美育 清末,域内高等小学堂设有图画课。光绪二十九年(1903),按《癸卯学制》,初等小学堂酌情增加图画课和手工课,高等小学堂酌情增加手工课。宣统二年(1910),修改小学学制,初、高等小学堂均开设图画、手工、乐歌课,为随意课。
   国民政府成立后,初小、高小的手工、图画、唱歌课均改为必修科。民国18年(1929),教育部颁布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设美术、音乐、工作课,工作课包括手工和劳作等内容。25年,各校执行教育部《修正小学课程标准》,设工作课,包含美术与劳作内容;设唱游课,包括音乐、体育内容。抗日战争期间,音乐教员多利用唱游课,教唱抗日歌曲,美术教员则引导学生用画笔进行抗日宣传。31年,各校执行部颁《小学课程修订标准》,美术改称图画,低年级劳作与美术、音乐与体育分科教学。37年,各校执行部颁《小学课程第二次修订标准》,图画仍称美术,低年级音乐与体育、劳作与美术分别改称唱游、工作,混合教学。但很多学校无专职美术、音乐教师,多由其他课程教师兼任,教学器材因陋就简,音乐、美术课教学难如人意。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小学低年级设唱游课,中、高年级设音乐、美术课。1952年起,小学低年级也开设音乐、美术课。1955年,小学各年级每周增设一节手工劳动课,学校除通过艺术课程对学生实施美感教育外,还通过其他课程和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教育。50年代末,全国对美学进行批判,学校美育工作深受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音乐、美术课正常教学受冲击,代之以语录歌、样板戏、宣传画教学,音乐、美术等课程变成单纯政治宣传。
   1978年,域内执行部颁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小学各年级均开设音乐、美术课。但各校音乐、美术专职教师极少,多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且教学器具欠缺,一般只有少量风琴、手风琴,无音乐教室,无美术教材。教学质量不高。此后,地区教育局加快全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和培训工作。1981年始,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教育广泛开展。各县市成立艺术中心教研组,选派教师参加省美术教学观摩会,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举行公开教学和知识讲座。1984年后,各县办学条件迅速得到改善,增添教学设备,美化育人环境,音乐、美术课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80年代域内各校通过提高师资水平、改革课堂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加强美育。根据学生兴趣,组建音乐、美术、舞蹈、体操、摄影、书法等活动小组,经常举办歌舞体操表演、书法美术展览,给学生提供创造美、表现美的舞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让学生走出校门体验社会美、生活美和自然美。在校园内,努力创造美的育人环境,树校训校纪标语牌,建文明礼貌监督岗,栽种鲜花绿草,办好板报宣传栏,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教育。教师以身作则,以道德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为表率,对学生起潜移默化影响。90年代,学校努力开发家庭教育领地,普遍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指导家长文明教子。不少家长支持孩子学舞蹈、学钢琴、学绘画、学书法,加大智力投资,鼓励子女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各地不断增加音乐、美术专职教师,很多学校成立业余文艺队,在“六一”、国庆等节日举行文艺演出。同时,地区和各县(市)每年举办中小学艺术节,既有声乐、舞蹈、器乐等文艺表演,也有书法、绘画、摄影、工艺作品等美术展览。通过艺术表演和艺术创作,展示多彩校园。1998年,抚州地区中、小、幼艺术教育研究会成立,并先后举办小学音乐教师唱游教学培训班,口琴、竖笛教学法培训班以及中小学音乐、美术优质课竞赛等活动,促进艺术课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00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将音乐、美术课程合称为艺术类课程。之后,各校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市、县(区)教育局每学期都组织专项检查,督促各小学抓好常规艺术教学。市教育局不定期举办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组织艺术教师利用优质课竞赛、送课下乡、教学开放周等多种形式,提升艺术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各校还采取专、兼、聘、培、轮5种措施解决艺术教师不足的问题,有效地保障艺术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同时,各校立足县情、校情,加强艺术特色课和校本课程的研究,把优秀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引入校园,移植课堂,形成独特的校园艺术教育特色。南丰附小将被誉为“中国古代民间舞蹈活化石”的南丰傩舞与体操相结合,创编傩舞操引入课堂;三溪乡石邮小学将南丰傩舞中最具代表性的石邮傩舞引进课堂,最大限度地保存南丰傩舞的原生态特征。广昌实验小学将甘竹“孟戏”传承引进课堂,被评为“全国艺术传承示范学校”。各校还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着美育。
   各校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校外教育阵地,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艺术社团、建立艺术兴趣活动小组、举办专题艺术讲座等形式,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与特长。全市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和幼儿艺术节展演,并积极组队参加全省中小学校艺术竞赛活动。2003年,抚州市荣获全省第二届中小学生、幼儿艺术节团体总分第二名,赴省演出的文艺节目中有6个获得一等奖。送省展评的美术、书法、摄影等作品有24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金溪实验小学戴卿敏的水彩画《向往和平》等被送往北京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幼儿首届艺术节展评活动。
   2007年5月至11月,市教育局举办抚州市第九届中小学生和幼儿艺术节,参加人数达14万人,参演节目2000多个,参赛作品1200余件,其中参加市级优秀节目展演的演员有1100多人,参加市级评选的优秀节目450多个,优秀艺术作品600余件。各地充分发挥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的作用,共同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全市有8个县级校外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众多的校外艺术培训机构。2004年后,涌现出以广昌、宜黄、金溪校外活动中心为典型的一批校外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三、卫生 清末,域内小学堂对防疫工作有所重视,春季给学生种牛痘,夏季在教室洒药水,以防疾疫发生。民国12年(1923)始,按新颁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始设卫生课。其中初级小学将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合并教学,称社会科,高级小学卫生课单设。18年,各校执行部颁《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卫生知识被合并到社会、自然两科之中。21年,将社会、自然两科中卫生部分划出,各年级仍设卫生课,每周60分钟。25年,卫生课再度取消,卫生知识被纳入低年级常识课、高年级自然课中教授,卫生习惯培养则纳入公民训练之中。学校健康检查,规定在每学年开始时进行,必要时临时施行。19年起,入学新生多接受牛痘施种和体格检查;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均受到重视;各校常在儿童节举行健康比赛和卫生成绩展览。29年代后,小学生各项卫生习惯均纳入训育标准。学校对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按年级有不同要求。低年级重在卫生习惯的养成,中年级开始教授初步卫生知识,高年级重在卫生行为的落实。各小学多由卫生教育委员会主持学校卫生工作,组织宣讲卫生知识,制定卫生要求;中、高年级学生组织卫生队,开展卫生检查。有条件的学校,单独或几校联合聘请医师和护士,负责师生健康检查和疾病防治。26年,崇仁县卫生院为850名学生进行体检,矫治有缺陷学生28人。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小学低年级将卫生常识安排在语文和其他各科中传授,高年级则在自然教材中随堂教学;还有的通过开办卫生知识讲座加强卫生教育。1950年,各校学习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批示,加强卫生保健工作。1951年,政务院颁发《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各校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受到重视,有条件的学校均开设卫生室,配置保健药箱,定期为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各校还建立环境卫生制度,学生晨检制度(每天学生到校后,逐个检查其手脸衣着是否清洁)。1953年,毛泽东主席提出“要使青年们身体好,学习好,也工作好”。此后,“三好”成为评选优秀学生标准。是年,各县(镇)相继成立学校保健工作指导委员会,各校相应成立保健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推动学校保健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各校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方针,加强传染病、常见病预防,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5年,城乡学生积极参加“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讲卫生”运动。1956年,小学开始成立学生卫生队,推行卫生工作责任制,加强班级卫生工作管理。1960年,域内各校保证小学生每天有9小时~10小时睡眠时间,努力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加强除害灭病教育,使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1964年,省教育厅、省卫生厅联合对抚州镇学校防治“五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视力减退、闭经、蛔虫病)、开展“五好”(防治疾病好、个人卫生习惯好、环境整洁经常好、饮食卫生营养好、文体劳动卫生好)情况进行检查,促进学校卫生工作开展。1966年2月,各校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减轻全日制中小学生负担增进学生健康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控制学生活动总量,保证学生休息和自由支配时间。其中小学高年级每天在校活动总量不超过7小时,中低年级不超过6小时,每天作业量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保证学生每天有10小时睡眠时间。同时建立学生保健档案,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卫生工作陷入瘫痪。1973年以后,学校卫生保健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各校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总务主任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建立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评比。1978年,地区文教局下发《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各校将体育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1979年,各校相继恢复和健全卫生保健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健教师,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开展学生体格检查。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安排学生做眼保健操;改善教室采光条件保护学生视力。1980年11月,地区文教局、卫生局、体委、团地委联合对全区重点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开展检查,要求重点学校起示范作用;同时要求各校改善教室采光、通风、照明条件,更换不符合规格的课桌凳,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上好自然常识课。1982年,地区教育局对各校执行《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情况进行检查,抚州市实验小学年内近视眼发病率下降3%,其中五(1)班62名学生,两眼视力比1981年上升者24人,单眼视力上升者6人,维持正常视力者28人,视力下降者仅4人。此后,为保护学生视力,各校每天安排时间开展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活动;学生座位每半月调整1次,并教育学生讲究用眼卫生,注意保护视力;开展植树栽花活动,绿化美化校园;通过板报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防病防疫知识。1984年,各校执行地区教育局、卫生局、体委《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卡片”进行体质健康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同年,地区成立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领导小组,并于1985年对抚州市四小、临川县秋溪小学计6000名学生进行健康状况调查。1988年,各校加强在校学生计划免疫工作、肝炎预防和近视眼防治工作。1989年,城镇学校均开设健康教育课,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卫生保健知识。
   1990年1月,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开设健康教育课,每周不少于4课时。1991年,一些有条件的乡村完小也开设健康教育课。1993年,各县(市)执行省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将各校校医、卫生保健人员组织起来,成立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协作组;并在每学期第一周防近宣传周、每年4月爱国卫生月、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和9月20日爱牙日等时间,集中开展卫生保健宣传活动,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11月,各校根据地区教育局《关于做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工作的通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并开设计划免疫和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口活动知识课。同年,各小学又在新增体育课时中,每学期安排8课时开展健康教育。1997年4月,地区教育局、卫生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考评工作的通知》;5月,地区教委、体委下发《关于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此后,各校积极开展常见病防治工作。
   2003年,各校开设艾滋病、毒品预防和环境教育3项专题教育课。其中预防艾滋病平均每学年2课时,毒品预防平均每学年2课时,环境教育平均每学年4课时。各校按照要求,及时调整有关课时,保证专题教育课的贯彻落实。4月,市教育局成立非典型肺炎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教育部门预防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领导。从4月22日起至6月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预防“非典”知识宣传工作,加强学校门卫管理,落实学生晨检制度、留院观察制度、学生家长或亲属返乡登记制度和预防责任制度,确保全市师生的身体健康。6月,对全市范围内的学校相关高危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在学生群体中建立有效免疫屏障,预防和控制流感的爆发流行。10月,市教育局下发《抚州市学校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开展学校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2007年,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控等工作的自查和抽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下发《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一书,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师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008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校建立健全卫生安全及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健康教育专职或兼职教师、卫生保健教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为90%以上。有的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学校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努力改善校园环境卫生,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
   2010年秋季起,各校全面推广使用新编眼保健操,积极做好“防近”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中广泛深入地进行“防近”工作的宣传教育,使每位学生了解“防近”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组织学生开展青少年爱眼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爱眼护眼意识,提高眼保健水平。2011年,各校继续做好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与防控工作,重点做好甲流防控工作。开展控烟教育工作。同时,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劳动 清末,域内小学堂开有手工课,女子学堂开有女红课。国民政府成立后,仍保留手工课,高等小学男生每周加课农业2小时,女生加课缝纫2小时至4小时。民国12年(1923),手工课改称工用艺术课,内含图画、手工、音乐3科,手工劳作占1/3。18年,工用艺术课改称工作课,加强劳作教育。21年,改工作课为劳作课,内分家事、校事、农事、工艺4项,劳作教材兼顾当地固有事业、当地原料、当地所需、学生身心健康、社会环境与学生家庭等诸方面。但劳作科教师极为缺乏,多数小学劳作课仅菜圃数方而已,教学难以达到部颁要求。25年,小学低年级劳作课与美术课合并,称工作课,教授内容选择园艺、编织、饲养、剪贴、雕刻等。3月,省政府颁发《江西省中小学校实施生产劳作教育办法大纲》,各校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选择农事、畜养、工艺及卫生方面生产劳作。抗日战争开始后,劳作课经常制作武器模型、防空用具、防毒口罩和构筑简单避难壕等。29年代后,各校大多备有《劳作教学计划表》《家庭劳作记载表》《饲养动物记载表》《大扫除成绩评比表》及《工作登记簿》等,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
   新中国成立后,《江西教育改革方案》提出教育与生产结合办学方向,小学劳作课安排在各科教学实验、实习中进行。1951年,域内各小学普遍开展生产活动,种植蔬菜,饲养家禽,改善师生生活。1953年,针对部分高小毕业生不能升学又不愿参加生产劳动问题,各校召开毕业班家长会、毕业生座谈会,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1955年,小学各年级每周开设手工劳动课1节,并在课外活动中每周安排生产劳动课1节至2节,加强对非毕业班劳动教育。1957年,农村小学五、六年级每周增设1节农业常识课。各校改革教学结构,到工厂、田间现场上课,向工人、农民学习,把教学与劳动相结合。
   1958年“大跃进”,域内各小学大办工厂、农场。仅南城县小学就办有工厂122个,农场28个。小学生产劳动时间大量增加,一些学校高年级学生停课“大炼钢铁”,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1959年,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改善小学生产劳动安排的几点意见》,各校从三年级起每周劳动4小时至6小时,劳动安排尽可能结合教学和充分照顾儿童健康,体现教育目的。学校劳动教育与校办农场“一种三养”(种植农作物,养猪、养鸡、养鸭)相结合,勤工俭学进一步开展。农村学校还与社队挂钩,定期支农。这一时期,各校普遍存在劳动过多现象。1961年,贯彻调整方针,各校对学生教学、劳动、生活进行调整,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每周劳动时间不超过4小时,农村小学适当延长农忙假。1963年,贯彻部颁《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全学年劳动时间为半个月,农村小学除农忙假以外,平时劳动每周1小时;城市小学在农忙季节适当组织学生就近参加支援农业生产劳动,平时劳动每周1小时~2小时。1964年以后,各县大力发展耕读学校,大办小工厂、小农场,学生劳动时间又普遍有所增加。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实行“教育、生产、科研三结合”,各小学建起农场、林场、猪场、鱼塘,或与当地工厂、生产队挂钩,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生参加劳动时间大幅度增加。
   1977年以后,各小学每周学工学农时间为半天。198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小学一、二、三年级取消劳动课,四、五年级每周安排劳动课1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生产劳动。此后,读书热不断升温,文化学习日益受到重视,劳动教育有所削弱。
   1987年,各校执行《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小学三年级以上均增开1节劳动课,低年级劳动教育通过各科教学、常规训练、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渗透进行。不少学校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劳动教育,从穿衣梳头系鞋带、擦桌扫地倒垃圾做起,到叠衣服、订扣子、装本子、挑土填坑、平整操场、为军烈属五保户打扫卫生,逐步提高要求。学校还经常开展劳动竞赛,组织野炊活动、“做妈妈的小帮手”活动,养成儿童“自己的事自己做,家庭的事积极做,集体的事争着做”的好习惯、好品质。1988年,各校执行教育部《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把劳动教育与德育工作目标结合起来,劳动教育被摆到重要位置。
   1991年,各县(市)政府执行省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基地建设的意见,给学校配置劳动基地。其中农村小学每班不少于0.5亩,耕地紧张地区不少于0.3亩。城市小学与附近工厂、车间等挂钩,建立学工基地。一些农村小学还与当地农场、林场、养殖场、乡办企业等挂钩,建立校外劳动基地。1993年后,各小学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各校配齐劳动课教师,开展劳动课教研,劳动课教学走上正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001年8月,根据教育部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各校将劳动及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开设1节劳动课。劳动课教学多由各班班主任担任。在小学低段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家务劳动能力;中段侧重于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家务劳动能力;高段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教务劳动、劳动岗位责任制、社区公益劳动和初步的劳动职业技能。学校除劳动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外,还利用朝会课和班队会主题课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浓厚兴趣;并在学校的晨扫、保洁、放学扫除、卫生值日、校园保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劳动实践的指导,劳动技能的培训。积极倡导家校劳动教育和谐统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让每位学生不仅仅在学校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还在家庭里应尽一份劳动的义务。
   第六节 苏区小学教育 1929年—1934年,南丰、乐安、广昌、黎川、宜黄、资溪等县先后建立革命政权。工农群众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翻身,办学热情随之高涨,各村开设列宁小学,大村多单独设校,小村则联合办学。南丰县创办劳动小学(后称列宁小学)12所;乐安县招携、坪溪、湖坪、金竹等地办有列宁小学60余所,在校学生6500多人;广昌县头陂、新安、尖峰、长桥、赤水、长陂、城市、巴口、甘竹、青桐等10区办有列宁小学68所,在校学生2259人,有教师107人;黎川县湖坊乡和枧源村办有列宁小学2所,在校学生60余人;宜黄县办有列宁小学50余所,在校学生1500余人;资溪县亦办有列宁小学。在苏维埃政权较稳固辖区,小学教育发展很快,学龄儿童大都进校读书,部分乡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远远超过国民党统治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规定,苏区小学教育目标是“训练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新后代,并在苏维埃革命斗争中训练将来的共产主义者”;并要求以实际斗争教训和经验施行教育,注重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站岗放哨,送信带路,慰劳红军,为红军家属服务等。
   实行五年制义务教育,其中初小三年,高小二年,8至12岁为学龄。但失学儿童在15岁以内,仍需施以学龄儿童教育。实行分学区设学校原则。学区划分由乡政府拟定,区政府核准。学区内学生以到校距离不超过1.5公里为准,偏僻乡村不超过2.5公里。各学区一般设小学1所,时或两所。学校规模大小以能容纳学区内全体学龄儿童为度。小学编班,视学生多寡而定。每班学生最多不超过40人,最少不低于20人。人口不集中辖区各年级学生都不满一班时,则采用复式编班。每学年分两个学期:2月10日至7月20日为第一学期,8月20日至次年元月20日为第二学期。暑假1个月,寒假20天。农忙可休业,由区政府视当地情况定时,1年内不超过30天,每次不超过1星期。课时设置,初级小学每天5节(除课外活动),每节45分钟;高级小学每天6节,每节50分钟。初级小学开设国语、算术、游戏(含唱歌、运动、手工、图画)课,每周上课18小时。另外每周安排12小时劳作实习与社会工作。高级小学除开设国语、算术、游戏外,还增设社会常识和科学常识课。
   教材由中央教育人民委员会编印,有《识字课本》《政治读本》《工农兵三字经》《中国地理常识》《革命领袖传略》《革命歌曲本》等。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实际,如国语课文涉及土地革命、赞美劳动人民、拥护人民领袖、反对帝国主义等内容。有的学校还自编乡土教材。为提高教学质量,主管部门编印《教学法》《算术教学法》《国语常识教学法》等书,供教师参考。
   教授方法主要贯彻三原则:小学教育与政治斗争相联系。各校都成立共产主义儿童团,由校长担任指导员。儿童团经常举行演讲会、音乐会、游艺会、大会操、学业展览、拟战演习、支援前线等多种活动。在广昌县高虎脑战役中,儿童团建立了望哨,监视敌情,为红三军团通风报信;还在丫枝岭等处挖陷阱,装竹钉,狙击敌人。平时,学校常配合中心任务,组织学生参加政治宣传、战斗动员、慰问红军战士,破除封建迷信,反对买卖婚姻,开展识字运动,传播卫生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小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学校普遍设有劳动园地,并与附近红军公田或农场工场挂钩,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还经常开展优待红军家属活动,为红军家属捡猪粪、铲草皮、打扫卫生、砍柴挑水,让学生在劳动中受到熏陶和锻炼。小学教育注意发展儿童创造性。在教学方法上适应儿童心理特点,采用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禁止强迫威吓、打骂哄骗。讲课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说话通俗明白,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通过教育发展学生创造性和自治能力。
   苏区小学对入学读书者免收学杂费,唯地主豪绅子女入学读书须缴费。红军家属、烈士子女及特困户读书,学校还给予一定津贴。经费来源:从苏维埃累进税中抽取;从没收地主豪绅财产中抽取;向富农、手工业主、工商业主征收学校捐;从分配的土地收入中抽一部分给学校使用。苏区小学都建立必要的奖罚制度,并建有学生会组织,以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学校通过教育委员会与当地各种群众团体建立经常性联系,接受广大群众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帮助和监督。1934年后,苏区逐渐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各地列宁小学停办。
   第七节 特殊教育 抚州地区特殊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8月,抚州市创办聋哑夜校,有聋哑成人和少年儿童44人入校学习。1981年7月,聋哑夜校增办盲人扫除文盲学习班,入学盲人均为青壮年。9月,抚州市创办聋哑学校,招收新生20人,其中含崇仁、资溪、乐安、临川等县代培生5人。此后,聋哑夜校不再招收少年儿童,只对聋哑成人施教。
   1985年,抚州地区教育局发出《关于举办弱智儿童班的通知》。次年,抚州市举办弱智儿童辅读班2个,一个设在抚州市实验小学,一个设在临川县,各招弱智儿童13人。1988年,抚州市聋哑学校因师资、办学条件等原因而撤销。次年,临川县弱智儿童辅读班亦停办。1990年,黎川县实验小学创办弱智儿童辅读班1个,持续3年,每学年招收弱智儿童9至12人。1991年秋,崇仁县创办第一所聋哑学校,招收7周岁~15周岁残疾儿童入学;宜黄县黎溪乡民办教师吴荣兰创办该县第一所聋哑儿童语音训练学校并自任教师。12月,广昌县开设聋哑儿童语训班。1992年,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开展弱智儿童随班就读试验的通知》,以抚州市为全区弱智儿童随班就读首批试验市,要求各县选取1所以上条件较好的普通小学开展试验。1993年,抚州市新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171人;抚州市及南丰、崇仁、南城、广昌等县部分小学专门开设残疾、弱智儿童辅读班,或采取随班就读方式接受残疾、弱智儿童上学。1994年,金溪县实验小学附设特殊教育班1个,招收弱智儿童7人。自此,域内基本形成以一定数量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教育格局。1996年,经省教委检查验收,抚州市5所特殊教育学校、7个聋哑儿童语训班全部达标。1997年,全区特殊教育学校在读学生601人,适龄残疾儿童及少年入学率为85%,比1990年增加54.8个百分点,达三级康复标准并转入普通小学32人。
   2000年,全区特殊教育学校共3所,8个班,在校学生411人,有教职工13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2001年,市教育局制订《残疾儿童普通义务教育规划》,结合义务教育学制过渡工作将听力语言、视力和智力三类残疾及其他残疾儿童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2005年,市教育局筹建市特殊教育学校。同年,上海市闵行英华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班,资溪、崇仁、乐安、东乡特教学校都派人参加培训。全市特教人员的特教津贴由原固定工资部分的15%增加到25%。2007年,市教育局开展全市首届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临川特教学校教师左真香荣获一等奖并代表市参加省首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获三等奖。是年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特教学生1117人(其中在特教学校的学生有218人,随班就读899人),教师有146人;校园面积891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66平方米;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2008年,市教育局、市残联开展主题为“点燃希望,成就梦想”的爱心助残活动,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特殊教育和特殊学生群体的关心和支持,共同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0年,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成投入使用。该校设5个班,在校学生85人,且全部为听力残疾儿童;教职工10人,其中7人为特教专业教师。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教育系统爱心助残募捐活动。同年暑期组织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骨干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全省特殊教育培训。2011年,临川区、东乡县、宜黄县教育局协助中国民主同盟江西省委员会开展特殊教育调研工作,对全市的特殊教育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是年,南丰县特殊教育学校、乐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增至8所,42个班,在校学生1391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学生247人),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校园占地面积1830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804平方米)。
   特殊教育学校主要从事聋哑儿童教育康复工作,教学围绕聋哑儿童恢复听力和语言能力开展。所开课程有语文、数学、会话、体育,采用全国三级康复工作办公室所编《学说话》等全国聋哑教材。
   80年代中期始,特殊教育扩大到弱智儿童,不少县(市)陆续开办弱智儿童辅读班,开发弱智儿童智力和培养弱智儿童自理能力。所开课程为语言、计算、常识、唱歌、游戏、体育等,使用统编五年制小学教材。1987年后,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语文、数学、音乐、美工、体育5个学科弱智儿童教材,被不少弱智儿童辅读班采用。
   聋哑学校的教学以训练开口说话为主,适当辅助一些手语、指语。对聋哑儿童教学,以听力训练、发音训练、语言训练为3个环节,互相促进,逐步提高。听力训练包括听觉注意、定向、辨别、记忆、选择、反馈等内容;发音训练包括口舌运用、呼吸调节、气流控制等技能的掌握;语言训练包括发音呼吸训练,汉语拼音训练,词语训练,句子训练,句群训练等内容。训练多以游戏形式开展,如通过吹蜡烛,吹气球,吹鸡毛来训练呼吸和气流的控制,通过踢毽子、打球来训练运动协调能力,通过情境交往、故事演讲来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坚持反复训练原则,让学生每天都做呼吸发音训练操、口腔唇齿训练操、舌部操,逐步改变唇舌僵硬状况,不让他们的声带退化;通过一遍又一遍重复拼读,使他们掌握汉语拼音的要领。语文教学帮助聋哑儿童学会初步的语言和语言交往手段,基本掌握读词语口形,逐步做到对常见词语会认、会读、会写、会用,具有阅读通俗读物能力和一般应用文、记叙文写作能力;数学教学让学生正确进行四则运算,掌握简单几何图形基础知识,有初步的计算能力。聋哑学校学制为5年,正常班一课时内容,聋哑班常用两课时上完。修业期满,语文、数学达到普通小学毕业生水平。对弱智儿童教学,采取降低难度、延长教时的方法进行。教学内容注重简明、直观、形象,教学方法强调循循善诱,轻松活泼,多次反复,逐步提高。常用两三课时上完正常班一课时内容,每册教材上1学年,学制为8年,毕业时达到小学四年级水平。资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弱智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分3个阶段开展:第一教育训练阶段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为主,如控制大小便、洗脸、洗手等;第二教育训练阶段以家务劳动为主,如拖地板、洗碗等。最后训练以适应社会为主,如买东西、坐车到别处购物,走亲访友等。每一项劳动技能的训练在教法上都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复训练,经常操作。
   为提高教学效果,各地重视选拔和培训特教教师,大多选拔教学时间较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态度认真的教师担任特教工作,同时聘请专业教师任教;有计划地组织特教教师赴省培训,到上海、南京、南昌、九江等地聋哑学校参观学习;召开特殊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举办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开放日”活动,同时不定期举办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注意运用教具上好特殊教育课,如铃鼓、锣鼓、碰琴、口琴、平板镜、电子琴、录音机、听力磁带、识字卡片、多媒体等,增加教学直观性和娱乐性,让学生眼耳并用,口脑并用,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增长能力。
   第八节 小学与特教学校选介 临川区实验小学 坐落在抚州市具庆巷36号。其前身为创办于民国3年(1914)的江西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全省最早创办的师范附小之一)。民国16年更名省立第八中学实验小学。22年,单独设校,命名为省立临川中心小学,为当时省立4所中心小学之一。35年2月改名省立临川实验小学。同年7月,划归县办,易名临川县立实验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易名临川实验小学,成为临川师范开展实习与实验教学的基地。1957年秋,该校分为两校:一为抚州师范附属小学,受抚州专署文教科领导;一为抚州市第六小学,受抚州市文教局领导。1960年重新合并改名抚州实验小学。1966年改名抚州市工农兵小学。1978年改名抚州市实验小学。1995年改名临川市实验小学。2000年改名为临川区实验小学。到2011年,全校有56个教学班,学生2999人,教职工110人,其中小学特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7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校园占地面积12476平方米,建筑面积11466平方米。拥有“交互式校园网”系统、远程教育接收系统以及音乐、美术、舞蹈、电脑等多个功能教室和1个高规格的多媒体学术报告厅,“班班通”工程也全部投入使用。该校一直为省、市重点学校,肩负实验教学与示范教学双重任务。民国22年(1933),曾在两个班分别开展“设计教学”与“道尔顿制”教学实验。新中国成立后,该校教学改革实验更显活力,特别是80年代之后,教改实验形成系列。先后获全国绿色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江西省教科研实验基地、江西省家长函授先进单位等荣誉。
   南城县实验小学 创办于民国25年(1936),时为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50年,与私立启迪小学合并,改名南城县第三完全小学。1957年改名南城县建国路小学;1981年改名南城县实验小学。2011年,该校占地面积13053平方米,建筑面积9086平方米。有56个教学班,4436名学生,教职工151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特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0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骨干教师9人。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多媒体演播室、学生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等功能室,建立学校网站,各教室安装广播接收器。该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的办学思想,在“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和“以科研为先导,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切实提高育人质量。该校积极开展多种教材教法实验,切实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三次被评为全国教改实验先进单位,逐步形成了“学校管理民主化,课程设置多样化,教师素质多元化,学生发展个性化”的办学特色。十分注重对学生特长的培养,成立校鼓号队、合唱队、舞蹈队、围棋队、乒乓球队,组建音乐、美术、书法、电脑、写作等兴趣小组。2001年,该校选送的快板《电影课就是好》被选调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2009年该校成功承办江西教育电视台“我爱老师”大型推选节目。先后被授予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雏鹰大队、全国优秀电影课实验学校等称号,曾连续6次评为江西省电教工作先进单位。还获得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等荣誉。
   黎川县实验小学 始建于民国23年(1934),时名崇德小学,1949年更名城关镇第四小学,1989年命名黎川县实验小学。2011年,全校占地面积1133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绿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并配有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及艺术教室、广播室、语音室、计算机室、多媒体室等功能教室。教学班35个,学生2200人,在职教师10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师德先进工作者1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该校坚持文化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以办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乐学的现代优质学校为宗旨,逐渐形成文明尚善、尊师爱生的校风;厚德尚真、博学善导的教风;勤学乐学、善思合作的学风。该校多年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先后获得省德育示范学校、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省人民群众满意学校、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省安全文明校园、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称号。
   金溪县实验小学 创办于1983年,初名金溪县秀谷镇第三小学,1984年更为现名。2011年,学校占地面积1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学生3000余人,教学班52个,教职工160人,其中,小学特高级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4名。该校确立以“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为办学理念,以“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为办学目标,以“团结求实、诚信进取”为校风,以“德高艺精、求实创新”为教风,以“乐学善思、自强践行”为学风。着力打造“四个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科技校园、平安校园)。该校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绿色教学”,积极推行整理课课改的实施。并将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渠道,大力推行科技教育。先后获得全国艺术学校先进单位、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创建先进单位、全国发展与创新课题研究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学校、省中小学和谐校园、省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
   资溪县实验小学 前身为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七年的泸溪县县立鹤城小学堂,民国4年(1915)起先后更名为育德小学、高等小学、中山民众小学、国民中心学校、泸阳中心小学。资溪解放后更名泸阳小学,1970年更名泸阳镇第一小学。1984年更为现名。2011年,该校占地面积12006平方米,建筑面积9738平方米;拥有标准化教室43间,班班配有远程教育电视装备,并配有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小语能力训练”展览室等专用室近20个。有43个教学班,2077名学生,在职教职工109人,其中,小学特高级教师3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骨干教师7人。该校始终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创造性开展“1+1大于2的教育活动模式”。先后开展“五心”教育加“感恩”活动、“校家同创”加“家长学校”工程、“廉政文化”加“民族文化”进校园、“课间两操”加“阳光运动”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该校的小语“能力训练”教材教法整体改革实验被列为江西省“八五”、“九五”、“十五”科研规划的重点项目,被誉为“小语教改的一朵奇葩”。该实验的成果之一——义务教育赣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开创江西省中小学语文教材通过国审的先河,为江西教育科研、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走向全国作出重大贡献。该校先后获教育部重点课题《霍懋征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实验示范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全省赣教版小学语文“能力训练”教材教改实验示范学校、省科研兴校先进单位、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学校、省平安校园示范校、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等称号。
   宜黄县特殊教育学校 创办于1991年,前身为宜黄县梨溪镇聋儿语训班,位于县城凤冈镇渡东村,校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8平方米。2011年,该校有学生62人,教职工7人。该校始终坚持“让孩子幸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的办学理念,努力将学校打造成残疾学生生活的花园、成长的乐园。该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分为培智与聋哑两种班别,开设有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电脑等课程,并根据本校的特点,开设手工制作课程和活动课程。该校坚持因人施教,特色发展。有1名学生考取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有2名学生参加全国特奥会游泳、举重比赛,获银牌3枚,铜牌2枚。先后荣获全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全省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全省先进特殊教育学校等称号。创办人吴荣兰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项康复工作先进个人、曾宪梓教学基金奖、江西省十大为人民服务标兵等称号。
   南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始建于1993年8月,时有少年儿童和聋哑成人学生20人,教师1人。每周上5天课,复式教学,年龄在6岁~20岁之间。最初学校设在县城生产路居委会,1998年搬至三中,有学生15人,教师2人。2000年8月搬至师范附小,2010年搬至进修学校,2011年搬至青少年活动中心。该校主要从事聋哑儿童的教育康复工作,教学工作围绕聋哑儿童恢复听力和语言能力开展,所开课程有语文、数学、语训、体育、手工、劳动6门,教材为全国统编聋哑教材。采取复式教学方式,实行全免费教育。该校老师均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学习和培训,并能根据不同残障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和不同年龄的学生而选择和设定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内容和培训目标,以个别教育为主。对于8岁以下的听觉障碍儿童,主要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和文化知识教育,让他们会说话,进入普小就读;对于9岁~14岁的听觉障碍学生,主要进行口语教育,重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特长和职业教育等,让其得到就其而言的最大发展,能独立生存。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机构

市政府
相关机构
市委
相关机构
省委
相关机构
省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
临川区
相关地名
东乡县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宜黄县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