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544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书院
分类号: G4
页数: 3
页码: 2567-2569
摘要: 书院是封建社会特有教育组织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由私学到官学的演变。宋代,书院多由乡绅大族创办,民办居多。元代,朝廷诏令书院山长须经礼部或行省、宣慰司任命,并授官衔,书院逐步官学化。明代,书院官学化程度不及元代。清代,书院由地方官吏兼行监督,山长由官府选择礼聘,成为完全官立教育机构。山长为书院主持人,或称洞主,除讲学外,总领院务。书院招生数额由政府颁给。到书院就读的,分生、童两种,须经考试录取。
关键词: 抚州 教育

内容

域内书院始创于唐代。据宜黄县《罗氏宗谱》载:唐天祐年间(公元904—907),节度使罗坚赠田于棠阴建湖山书院。至宋,域内一些地方官员、乡绅大户也赠田捐资创办书院,官府也间或赐田拨款予以支持,从此书院大兴,先后建起临川县兴鲁、临汝、峨峰、碧涧书院及红泉精舍;南城县旴江、龙眠书院及曾潭讲堂;金溪县槐堂、青田、榉林、荐堂、石林书院及槐堂书屋;崇仁渔墅、文林、梅峰书院;宜黄县鹿岗、三湾、定庵、遗安、静逸书院及读书堂;南丰县水云书院、南丰学舍、华林书堂;新城县武彝、风月书院;泸溪县进修书院、庵山学舍;东乡县半山、桂山、下关、黄山谷书院等40余所,占当时全国书院总数(近400所)1/10强、江西省书院总数(140余所)28%。元代,士人饱受压迫,大多无意仕进,书院锐减,唯崇仁县书院有所发展,这与当时崇仁出现吴澄、虞集两位著名理学家不无关系。其时,崇仁县建有草庐、邵庵、东湖、濂溪、成风书院;宜黄县有明新书院、五峰精舍;乐安县有鳌溪、龙岗、西溪、柳塘书院;临川县有青城书院;南丰县有南丰书院;新城县有西村书院等。明代,朝廷对书院严加控制,嘉靖、万历、天启年间,曾4次大毁书院,但域内书院仍有40余所,诸如崇仁县巴山、宝塘、小陂书院;宜黄县崇文、东壁、浒杏书院及水西山房;乐安县卧云、安定、道乡、大成书院;南城县前峰(后改为丛姑山房)、崇儒、凤岗、紫阳、青峰、三谷、斗湖、正学、明德书院及两雍会馆、恒山精舍;广昌县雯峰、南园、东园、清溪、意园、南郭、石冈书院;金溪县崇正、林泉、象山书院;新城县正崇、东园、贤溪书院及廪山精舍、萧曲山房;南丰县紫阳、南台书院及临川县的崇儒书院等。清代,域内书院有兴有废,有更名,有合并。在数量上,有60余所。期间创办的书院主要有临川县汝阳、青云、兴贤、玉茗、双桂书院;崇仁县相山、文昌、阳明、育英、再兴、仙友、寿章、仰庐、景庐、毓秀、沸湖、集贤书院;宜黄县凤岗、松山、崇秀、灵山、梧荫书院;乐安县义云、安浦、乐庠、奎成、尚义、步云、七都书院;南丰县琴台、嘉禾书院;广昌县旴源书院;新城县黎川、崇正书院;泸溪县鹤城、琴台书院;金溪县仰山、柏仙、大门石书院;东乡县汝东、桂园书院等。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朝廷下令书院改办学堂,历经千年书院教育方告结束。
   书院是封建社会特有教育组织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由私学到官学的演变。宋代,书院多由乡绅大族创办,民办居多。元代,朝廷诏令书院山长须经礼部或行省、宣慰司任命,并授官衔,书院逐步官学化。明代,书院官学化程度不及元代。清代,书院由地方官吏兼行监督,山长由官府选择礼聘,成为完全官立教育机构。山长为书院主持人,或称洞主,除讲学外,总领院务。书院招生数额由政府颁给。到书院就读的,分生、童两种,须经考试录取。童为读过经馆准备参加童试者,开童生课;生为已中秀才准备参加乡试者,开文生课。书院一般在每年农历二月上旬启馆,腊月初散馆。每月两次考试,一次为官课,一次为馆课。每课试《四书》文一篇,试帖诗一首。其教学内容,与府学县学基本相同,为《四书》《五经》,儒家教义。
   书院设立的教规与官立学校相同。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亲自制订《鹿洞教规》,迅速为抚州书院借鉴或采用,直至清朝仍为各地书院仿照范例。
   书院以院田收入作经费,院田由私人捐赠,或国家赐给。也有不少地方官员、豪绅大户为书院购置田产,增加设备,扩大规模,或创建新书院。学生到院听讲,由院供给膳食,后称膏火费,按正课、附课分等发放。但未经政府注册的书院,一切用度由学生自备。抚州各书院山长年俸甚丰,清代兴鲁书院山长年俸达339两2钱白银,其中束修银240两,供膳银80两,聘仪银4两8钱,年节3次共银14两4钱,收入超过府学教授。书院环境多幽静雅致,图书典籍齐全,条件优越。书院主持人多由地方名儒充任;讲学者由山长聘请学识宏富之士担任。在教学上,书院比较自由,允许不同学派进行学术讲辩,欢迎学术交流;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引导。不少书院教学质量远超府学县学,经常形成府(州)、县学学生愿进书院就读的局面。
   书院是名儒大师广招门生弟子,开展学术研究、传播学术观点的基地,不少书院也因而成为文化学术的中心。宋代理学大师、教育家陆九渊(金溪人),曾辟槐堂书屋以授徒,后又筑象山精舍讲学其中,生徒从之者甚众。元代,理学家、教育家吴澄(崇仁人),从事私人讲学近60年,弟子满天下。明代著名学者吴与弼(崇仁人),躬耕垄亩,在乡间讲学50年,创“崇仁之学”。明代著名理学家、泰州学派大师之一罗汝芳(南城人)出仕前,在南城丛姑山房讲学,四方学者云集,名倾东南;出仕后,官至云南巡察副使,先后在昆明五华书院和春海书院讲学;致仕后,又巡回金陵、两浙、两广讲学,所至弟子满座。
   许多书院又是为纪念名儒而立,成为崇祀先师场所。南丰县南丰书院,祀名儒曾巩;崇仁县康斋书院,祀名儒吴与弼;南城县正学书院,祀名儒罗汝芳;东乡县半山书院,祀名儒王安石;金溪县崇正书院,祀名儒朱熹、陆九渊;临川县崇儒书院,祀宋代晏殊、王安石、曾巩、陆九渊、元代吴澄、明代吴康斋等人。
  书院通过这种形式,宣明教化,维护传统,弘扬学术,激励后生,起潜移默化影响。
   兴鲁书院 位于临川县香楠峰东麓,北宋曾巩就其所居侧而建。曾巩祖先为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弟子曾子后裔,取名“兴鲁”,意在“上承曾子之家学,以继周公孔子之传”。曾巩在此亲执讲席,欧阳修、王安石也曾莅院讲学,故书院声名远播。明清两代,一直为抚郡六县(临川、崇仁、金溪、宜黄、乐安、东乡)讲学之所,深为邑人和地方官吏敬仰。后几经兴废,屡有修葺。至清乾隆五年(1740),知府刘永锡复建。四十六年,知府陈朗重修。据陈朗所撰《兴鲁书院讲堂记》载:旧额正课生员10名,童生15名,后新广额生员5名,另加正课10名(乡试之年,归入生员正课额内;岁科两试之年,归入童生正课额内)。
   东湖书院 位于崇仁县隆兴,元至元年间(1337—1340)元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虞集建。虞集逝后,监邑重喜建邵庵书院以祀之。
   小陂书院 位于崇仁县小陂,明正统年间(1436—1449),明初著名理学大师吴与弼(号康斋)创建并讲学于此,著名学者陈献章、胡居仁、胡九韶俱从游,后即为祠,亦名康斋书院。
   相山书院 一在崇仁县县治南大东门外,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县曹荩创建,又称南城相山书院,山长陈伯适。道光十年(1830)后停办。咸丰六年(1856)至同治三年(1864)间毁。一在县城北坪头上,称北城相山书院,道光二十六年(1846)进士陈开第等人集资兴建。三十年开课。北城相山书院于县内最有影响,四方负笈来学者甚众,延至光绪末年,方改学堂。
   五峰精舍 位于宜黄县霍源村,元延祐三年(1316)吴澄建。吴澄逝后,崇仁建草庐书院以祀之。
   崇文书院 一在宜黄县崇九都,建于明,明末毁于兵;一在崇仁县十二都圹圩乡,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为合乡投资所建,同治七年(1868)重修,崇仁及邻县均有生童慕名至此学习,现代著名物理学家余瑞璜曾就读于此。
   旴江书院 位于南城县府治北,宋庆历三年(1043)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觏创办,并于此讲学20余年,学徒千数,邓润甫、余畴若、邓立节、曾巩、徐唐、李山甫皆其高弟,东南学者闻风向往。宝祐六年(1258),知军曾埜重建旴江书院。明正德七年(1512),提学李梦阳毁东岳庙址改建于城西街。嘉靖三年(1524),院舍并入益王府第,书院遂改建于城北。九年,又改为小学,书院遂废。万历三十七年(1609),推官陆键以府学之射圃恢复之。明末毁。清雍正七年(1729),提学傅玉雩重建。乾隆九年(1744),知府杨宏志予以修葺,聚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五邑生童课之。二十年,改建于城内武冈山。二十二年,知府孟绍、知县蒋有道,允绅士之请,重建于旧址。咸丰六年(1856),书院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知府达春布同五邑绅士捐资重建。光绪末年,改为府试考棚。
   前峰书院 位于南城县丛姑山,明罗锦建,以教其宗族子弟;后罗锦之子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罗汝芳讲学其中,并改名丛姑山房。罗汝芳逝后,南城县建正学书院以祀之。
   雯峰书院 位于广昌县甘竹镇,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曾任廉州太守的史学家、教育家饶秉鉴致仕返里所建,盛时四方之士慕名求学者百余人。
   槐堂书屋 位于金溪县延福乡青田村,南宋乾道八年(1172)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建。槐堂不立学规,无纪律约束,自由问学,高度自觉。远近之人闻风而至,弟子盈门,其比较著名者65人,成为陆氏“心学”传播者。
   崇正书院 位于金溪县县治西太紫庙前,明嘉靖二十一至二十五年(1542—1546)知县冯元鼎建,祀朱(熹)陆(九渊)二先生。相传南宋时此地曾建书院,朱熹、陆九渊曾在此讲学。崇祯年间(1628~1644),兵巡道吴麟瑞重修。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