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官学 私学 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543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官学 私学 书院
分类号: G52
页数: 13
页码: 2563-2575
摘要: 域内汉初已有私学。至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南城县奉诏立庙,为域内官学之始。唐天祐年间(公元904—907),宜黄人罗坚创建湖山书院,为域内见诸文字记载的最早书院。入宋以后,府、县官学普遍建立,书院教育蓬勃发展,杰出人才相继涌现,是域内教育史上辉煌时期。元代30年未开科举,但教育事业仍可观,出现著名教育家吴澄、虞集。明代各地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官学、私学规模均超元代。清代文字狱屡兴,域内教育发展受到扼制。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制教育走向全面衰退。
关键词: 抚州 教育

内容

第一章 官学 私学 书院 域内汉初已有私学。至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南城县奉诏立庙,为域内官学之始。唐天祐年间(公元904—907),宜黄人罗坚创建湖山书院,为域内见诸文字记载的最早书院。入宋以后,府、县官学普遍建立,书院教育蓬勃发展,杰出人才相继涌现,是域内教育史上辉煌时期。元代30年未开科举,但教育事业仍可观,出现著名教育家吴澄、虞集。明代各地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官学、私学规模均超元代。清代文字狱屡兴,域内教育发展受到扼制。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制教育走向全面衰退。
   第一节 官学 北宋时,域内建有抚州州学与建昌军学,抚州所辖临川、崇仁、宜黄、金溪4个县及建昌军所辖南城、南丰、新城(黎川)3个县,相继建立县学;南宋时期,增加抚州辖乐安县学,建昌军辖广昌县学。明代,又增加抚州府辖东乡县学,建昌府辖泸溪(资溪)县学。府学与县学分别为府、县官办学府。府学学官称教授,县学学官称教谕。明代,抚州、建昌府学各设教授4人,各县县学各设教谕2人。清代,府学教授为2人,县学教谕为1人。明清两代,教授、教谕之下增设训导,协助学官课学。从南宋开始,府、县学学官均需通过考选任用,并定期考核决定迁、升、降、黜。凡经考试录取府、县学就读通称生员(秀才)。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廪生由官府供给膳食,有定额。增生为定额之外增加者。附生则为廪生、增生之外再增加者。后,凡初入学者,均称附生。府学学额,各代不同,明代40名,清代20名。县学学额,明代定20名,清代定大县学额15名,中县12名,小县7名至8名。学额也有变动,清雍正二年(1724),因生员增多,临川、金溪、南城、新城县照府学学额,定20名;宜黄、东乡、南丰、广昌县照大县学额,定15名。清代还规定,地方向朝廷捐饷捐资,可增加府县学额。咸丰九年(1859),南丰县捐献有功,朝廷除增南丰县学额外,增建昌府学额11名。生员入学后,按考试成绩依次升级。宋代实行三舍法,上舍为上等,内舍为中等,外舍为下等。元、明、清实行六斋法。元代,时习、日新斋为上等,据德、志道斋为中等,游艺、依仁斋为下等:明代和清代,率性斋为上等,修道和诚心斋为中等,正义、崇志、广业斋为下等。入率性斋后考试及格者毕业,赐出身;不及格者留级重读。生员就学期间,每月由地方官主持月考,每年由朝廷派学正主持岁考,每2年1次科考。岁考成绩优者,附生可补增生,增生可补廪生。最优者,可作拔贡、优贡,入国子监。考列劣等者,则依次递降,直至除名。科考成绩列优等者,即取得参加乡试(省级考试)资格,称科举生员,方迈进科举正式门槛。府、县学多置有学田,学田多少不等,或为官府拨给,或为士绅捐赠。学田所获连同各方捐资,均为办学之资,同时也可补贴生员参加科举考试旅途之需。
   一、府学 府学为州、府地方政府官立学校。各学以习儒家经典为主,故又称儒学。
   抚州府儒学 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刺史危全讽立文宣王庙。宋庆历四年(1044),州守马寻于庙后建学,初称州学,明代改称府学,在府治东阜民坊(今临川区第三小学内),为晋王羲之故宅,内有墨池朱井,曾巩撰有《墨池记》。宋代屡有修葺。明洪武元年(1368),指挥同知金大旺予以修缮更新。成化二十一年(1485),毁于火灾,知府周瑛、吴泰相继予以修葺。嘉靖十八年(1539)遭火灾,知府陆琳重建。清康熙年间(1662—1722),知府张四教、张伯琮、阎绍,署府同知迟维玺先后予以重修。此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至同治年间,历任知府均有修葺。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罢科举,兴学堂,府学遂废。清代,有学田129亩。清代学额,岁科试各取文生20名,武生15名;其后因捐赠有功,学额屡有增加。
   建昌府儒学 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建,初名建昌军学,明清称建昌府学,在府城之西。宋靖康二年(1127)毁,修复后,绍兴四年(1134)又毁,十六年,知军蒋循祖重修,并恢复被占学田。元泰定年间(1324-1328),郡守萨德弥扩大学址,并加修葺。明成化年间(1465—1487),知府谢士元修缮学宫,广购典籍,兴学教士,该府学一时江右称首。弘治五年(1492),因学宫所在地并入益王宅第,知府孙伟将府学迁往郡治北天宁寺。正德九年(1514)秋,雷霆震坏大成殿角。知府韩辙、同知何恩拆殿重新修建,学舍整治一新。万历三十四年(1606),参政余霑、知府朱与翘捐资修建尊经阁,太常卿左宗郢捐出藏书送入府学。崇祯九年(1636),明伦堂遭火灾,知府李恢先、通判牟暹、推官荆本澈予以重建。清康熙十五年(1676)春,大成殿又遭雷火,二十年重建。二十一年遭风灾。邑中绅士王师夔等请恢复前益王府所占学基,知府魏勷祥照准。五十三年,知府陈世俊重修府学,同治年间仍有修葺,至清末废。清代学额,岁科试各取文生20名,武生15名;其后因捐赠有功,学额屡有增加。
   二、县学 县学为县级地方政府官办学校。抚州域内县学始于宋代。两宋期间,共建县学9所,其中北宋8所,即临川、崇仁、宜黄、金溪、南城、南丰、新城、广昌诸县学,南宋增建乐安县学。至明代,又增建东乡、泸溪2所县学。至此,县学格局遂定,并延至清末。
   临川县儒学 原在顺化门外,北宋咸平三年(1006),县令陈从易始建于府城南青云峰下。元延祐间(1314—1320),县尹马祖寿予以修葺。明正统四年(1439),知府王升重建。嘉靖十一年(1532),值城中宝应寺毁坏,巡抚胡岳、提学徐阶听从众绅士建议,将学宫迁建于宝应寺废址。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知县邱泰予以重建。清末,有学田197.6亩,年租额谷510.1桶,折钱9050文;地租钱10330文。清代,县学设教谕、训导各1人,斋夫3人,门子3人。学额,岁科试各取文生20名,武生15名;后文、武生各加额7名。
   崇仁县儒学 在县城偏东,原开泰门内,始建于宋庆历三年(1043),以后屡毁屡兴,至元末,毁于战乱。明洪武元年(1368),知县门时中、徐绳武相继予以重建。正德年间(1506—1521)和万历七年(1579)、崇祯元年(1628),三度被毁,均被重新修复。入清以后,屡有修葺。清代学额,岁科试各取文生12名,武生12名;后文、武生各加额10名。
   宜黄县儒学 在县城北社稷坛之右,由县令李祥建于宋皇祐元年(1049),曾巩为此撰有《宜黄县学记》,盛赞“宜黄之学者固多良士”。以后屡易其址,几毁几建。至明嘉靖二年(1523),知县鲍凤根据诸生请求,定基于大井头侧。清康熙十三年(1674),毁于战乱。三十七年,教谕王善诱、训导林欲兰率绅士重建。嘉庆二十三年(1818)建考棚,可容1360余人。清代有学田102石。清代学额,岁科试各取文生15名,武生12名;后文、武生各加额10名。
   乐安县儒学 在县城北,宋绍兴二十年(1150),县令魏彦林建。元初废,镇守千户王祜予以恢复。元至正十二年(1352),毁于战乱。明洪武四年(1371),知县戴智重建。嘉靖中(1522—1566)又毁,知县吴淮率义士乐魁鸾等重建。清康熙十三年(1674),复毁于战乱。其后知县吴顺、训导谭经国率绅士捐资复建。清代有学田860亩。清代学额,岁科试各取文生12名,武生12名;后文、武生各加额10名。
   南城县儒学 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奉朝廷之命建立文庙。宋庆历三年(1043)辟地置建昌军学,南城县学即附于军学之内。南宋初,县学毁。绍兴十二年(1142),县令赵旦另择县城南隅太平寺荒园重建。元至正十二年(1352),毁于战乱。十九年,县尹曾必高予以修复。明洪武七年(1374),知县张悦重新修缮庙学。明末,毁于战乱。清顺治十五年(1685),知县李正蔚重建。其后屡有修葺。咸丰六年(1856)又毁。九年,知县毛延长集资修复。学宫除建有大成殿、明伦堂、讲业堂外,尚有藏书楼,藏书甚丰。清代学额:文生15名,后增至30名;武生15名,后增至25名。
   南丰县儒学 宋庆历四年(1044),县令周燮建于县治西里坊文明门内。殿庑门堂廨舍俱备,因与孔庙设在一起,故名学宫。元至元十三年(1276)毁于战乱,后修复。十九年,县升州,县学亦升为州学。不久又毁,后宣差武抄儿予以重建。明洪武三年(1370),州改县,复为县学。天顺六年(1402),毁于战乱。按察佥事陈骐、同知萧允恭、知县杨休、杨参先后予以修复整治,使县学规模建制如初。天启六年(1626)文庙遭火灾,知县康采萍、教谕刘日曙重建。清康熙十三年(1674),毁于战乱。十九年再建。咸丰六年(1856)复毁。九年,邑绅汤兆禧、赵德望集资修复。清代学额:文生12名,后增至17名;武生12名,后增至14名。
   广昌县儒学 宋绍兴八年(1138)建于县治西,十七年,县令承敷迁至县治南。嘉泰年间,县令曹进之又迁建县治东南。绍定三年(1230)毁。端平三年(1236),县令葛崇节重建。元末又毁。明洪武元年(1368),知县侯端利用旧基重建。至清,仍屡有修葺。咸丰六年(1856)毁。同治七年(1868),邑人何氏族修复崇圣祠、饶希孟族修复明伦堂。八年,知县邢景彬修复忠义孝弟祠。清代学额:文生12名,后增至25名;武生12名,后增至22名。
   金溪县儒学 在县城南望仙门外,宋皇祐三年(1051)县令刘佐建。绍兴十二年(1142),县令周绎迁于社稷坛之右;二十七年,县令陈博文再迁于社稷坛之南;嘉定二年(1209),县令王衡仲三迁于晁氏九经堂故址。元大德元年(1297),县丞吴瑾重新修建。元至正十二年(1352),毁于战乱。二十四年,邑人邓思诚予以重修。以后屡有修葺。至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知县任元撰率乡绅捐资修治一新。清代有学田24亩。清代学额,岁科试取文生20名,武生15名;后文、武生各加额9名。
   泸溪(资溪)县儒学 明万历八年(1580)知县陈王廷、教谕周延士、训导范汝仁建于县治东城外。十五年,知县汪谟迁建于县治西。中为明伦堂,左为博文斋,右为约礼斋。三十九年,知县梁应抡重建明伦堂、启圣祠及两庑两斋,并建射圃、号房、宰牲房。崇祯十一年(1638)毁。十二年,邑人傅登觉、傅元崧等倡修。清代屡有修葺。咸丰六年(1856)又毁。同治八年(1869),知县杨松兆集资修复。清代学额为禀生20名,增生20名,文、武生各8名。
   新城(黎川)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县令李维芑建。元末毁。明洪武元年(1368),知县沙良佐重建。明末再毁。清顺治十二年(1655),邑人涂斯皇重建。咸丰六年(1856),又毁。九年,全城筹资兴修,同治年间复修。清代学额:廪生20名,增生20名;文生15名,后增至25名;武生15名,后增至16名。
   东乡县儒学 在县城东广信门内,明正德九年(1514)由兵备胡世宁、知府方学、知县黄堂建。学宫东为求忠斋,西为立孝斋。嘉靖二十五年(1546)署县事邢龠于学宫前开挖泮池。次年,知县崔一濂于大成门两旁修建名宦祠和乡贤祠。三十五年,知县蔡结改建明伦堂于大成殿后,学校规制才初步确定。明末,毁于战乱。清康熙元年(1662),知县李丹重建,咸丰六年(1856)、同治三年(1864),两遭兵燹。同治五年(1866),知县朱昌言及后任知县李士芬、孙毓秀,先后倡议捐资重建。清代,有学田136亩。清代学额,岁科试取文生15名,武生12名。
   三、社学 社学为地方政府在乡村所设官立学校。元代,50家为一社。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朝廷诏令“每社设学校一,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农隙使子弟入学。”明洪武八年(1375),朝廷亦下诏各地立社学。天顺年间(1457—1464),敕有司每乡里俱设社学,时崇仁知县李祥创社学4所。正德年间(1506~1521),李梦阳任江西提学副使,大力督办,促进社学发展。正德之后,临川知县李彬、金溪知县林初各建社学4所。明末战乱,社学多废。清代社学复兴。顺治九年(1652),朝廷要求“凡府州县每乡置社学一区,择其文艺通晓、行谊谨厚者,补充社师,免其差役”。雍正元年(1723),诏令各地照顺治九年例,督办社学。此后,社学逐渐发展。清代,域内有社学56所,其中,南城14所、南丰6所、新城6所、广昌6所、泸溪1所、临川4所、崇仁4所、宜黄5所、金溪4所、乐安4所、东乡2所。
   社学所授内容,元代为《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等;明代以《百家姓》《千字文》为首,继以经史历算之属,兼及御制大诰、律令、歌诗习礼等;清代所授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童蒙读物,渐及儒家经典。社学发展到清雍正之后,日渐式微,逐步被私塾取代。
   临川社学 较著名的有金台社学,设西乡17都金台寺。清同治五年(1866)由乡人马汝良等倡建。有学田298亩。每期招正课生10名,附课生30名。每月初二课艺,由县命题,试卷须经呈报县官审阅。试卷按难易程度分上中两卷,学优者可得奖励。另有培风社学,设西乡石井马家村,有学田60余亩,亦名重当时。
   崇仁社学 明初始创。天顺七年(1463),知县李祥建社学4所:东耆社学,设于无为观废址;西耆社学,设于严家巷,后更址善修观;北耆社学,设于招隐堂废址,后更址四贤祠;南馆社学,设于铺左道旁。历经变异,后均废。万历年间(1573—1619),知县陈瑛复置社学于县治屏墙,后亦废。清雍正六年(1728),知县陶士黄重建社学,设在南城瓦子堆新兴寺旧址,并置学田。
   宜黄社学 载于清同治《宜黄县志》的有5所,一在宜黄东隅南山庙左,一在西隅鸣山庙右,一在南隅城隍庙右,一在北隅黄陂桥,一在东招福寺左。
   乐安社学 据清光绪二年《抚州府志》载,有社学4所,具体不详。
   南城社学 明代为盛。弘治年间(1488—1505),即有社学12所。提学副使邵宝加意振兴,规定凡补生员者,必须经过社学。正德七年(1512),学使李梦阳毁淫祠15处,以其一改畜旴江书院,其余14处均改社学,后被豪绅侵没。万历五年(1577),知县范涞重毁淫祠,恢复社学14所,其名依旧,分别为:礼、乐、射、御、书、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清代,较著名的社学有青绥社学,设在十四都青绥里八堡,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后废,清康熙年间(1662—1722)恢复;黄山社学,建于道光五年(1825),以黄孝子祠为址;钟灵社学,设十一都中林寺故址,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中林改钟灵,置有学田;城关社学,建于道光十九年(1839),咸丰六年(1856)毁。
   南丰社学 盛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即有社学6所,分别冠以礼、乐、射、御、书、数之名。万历十四年(1586),在原参将府立南方社学,于紫阳书院内立东方社学。至清,朝廷规定各村社推行公学(社学)一所,为地方初级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偏重教授语文读写和历史知识。
   广昌社学 明代颇兴盛。洪武三年(1370),知县侯端奉诏立学。嘉靖六年(1527),知县毛益奉令建社学于县治东迎恩桥,内设听乐厅、习礼厅、句读厅、算数厅等,规制甚宏。后兵毁。
   金溪社学 明代,建于县城的社学有4所,其中南市1所、中市1所、北市2所,为嘉靖五年(1526)知县林初所建。万历二十二年(1594)重建。清雍正元年(1723),在大乡设社学,凡12岁~20岁者可入学,在校生童免差役。时全县有社学6所,分别冠名礼、乐、射、御、书、数。
   泸溪社学 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在李泰伯祠,清同治时废。
   新城社学 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至正德九年(1514),除各乡村设有若干社学外,在县城四坊设有社学6所:立礼社学,设东湖寺;通书社学,设学仙观;如射社学,设天峰寺;成乐社学,设宝林寺;象数社学,设龙湖寺;执御社学,设新丰桥东。另有黎川社学,原设城东环胜山,初为冯鲸讲堂,清雍正十一年(1733),知县徐大坤奉文改建,后塌毁。同治五年(1866),知县金时宣重建于南市寺观。
   东乡社学 据清光绪二年《抚州府志》载,有2所,一在长林,一在黎墟。
   第二节 私学 汉初南城县建县之前,域内即办有私学,或盛或衰,绵延不绝。私家办学情况,种种不一。有因贫穷以办学谋生者,诸如宋代南城人李觏,自幼贫困,未仕前,以教学为生;童蒙,官至知州,未及第时,家贫,聚小儿教授以自给。有富户慷慨捐资办学者,诸如明代新城人杨振邦,捐建西城义塾;南城人章前峰,捐建章氏义塾;清代金溪人朱纯生设云林义塾,王昉英设养正义塾,黄孝忠设涂坊义塾,李映华设源头义塾。有学业专精延徒教授者,诸如宋代抚州艾性,通经,尤工诗,“阖门教授,执经者盈门”;临川县邓名世,精于史,学者执《春秋》向他求教。也有无意仕进之学问大家,时人仰慕,争来就学。诸如元末金溪举人吴仪,博览群书,隐居避乱,远近学者争集其门;明代崇仁人吴与弼,19岁弃举子业,尽读四书五经、洛闽诸《录》,躬耕食力,从学者甚众;明诸生南丰人谢文洊,明亡后,建堂于邑治西程山,讲学其中,远近人多以他为师。还有在职官吏,私人授徒。诸如明代临川知县张采,崇祯进士,与陈际泰、艾南英诸人,昌明古学,尊尚名教,临川士人争入其门。更有官员致仕或罢官回乡,讲学不倦者。明代任浙江提学副使金溪人王蓂,退职回乡,与同乡洪壮山、黄卓峰、吴疏山共为翠云讲会,学者以他为宗;洪武初以明经为知县的临川人揭轨,离任回乡后,作杏花春雨亭,教授生徒;太常博士临川人陈九川致仕归乡,周游名山,到处讲学,深得好评;高淳县丞临川人易文,归里后著书讲学,生徒云集;嘉靖进士、东乡人徐良傅,因上书言事罢官,筑庐岘台下,以古文法教授里中;嘉兴府同知乐安人曾维伦致仕归乡,杜门讲学,至老不倦;洪武初以博士致仕归乡的南城人吴毅,教授乡里;正德三年进士、吏部考功员外郎南城人夏良胜,以上书切谏被杖罢官归乡后,教授生徒;工部员外郎黎川人何重告老还乡后,在家聚众讲学,从游者甚多。
   私家所办学堂,统称学塾。其形式有义学、坐馆和私塾之别。由富家或宗族出资请塾师在公共场所教学,称义学。清代金溪县邓应台建有暘田义学,刘敏学、刘德昭建有溶坊义学,旨在教授族中子弟;由官绅富户独资或合资请塾师上门教授,称坐馆;学生到塾师家就读,称私塾。其中私塾为普通百姓接受基础教育最常见办学形式。专教蒙童的学塾称蒙馆,为启蒙学校;高一级学塾叫经馆;但也有一些学塾、蒙馆、经馆合为一体,同时容有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学生。
   各学塾招生人数,有几个、十几个、几十个不等,采取个别教授方式。蒙馆学生大多七八岁入学,以农家子弟居多。蒙馆教师一般要有秀才资格。课程分读书和习字。所读教材为《三字经》《千字文》《四书》等;其中《三字经》为入门者人人必读。女生则读《女儿经》。欲升学者,加读《五经》及《千家诗》,不升学者,加读《日用杂字》《幼学琼林》之类。学生一般每日上下午读书,中午写字。先生对教材基本不予讲解,只要求背诵。注重写字,由填红到映模到临帖,督课甚严。背书写字凡不合格者,时遭体罚。蒙馆学习无固定年限,随儿童家长意愿,读一两年、三五年、七八年都有。每年分3个学期或5个学期,放假一般在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节日前后。
   经馆学生以富家子弟居多,年龄一般为十几岁,甚至二三十岁,并读过几年书,目的多为投考儒学。经馆教师最低要有廪生资格,一般由贡生充任,亦有少数举人。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主,还有《古文观止》《御批通鉴辑览》之类,兼学对联、诗词、制艺、书法等。课程分读书、讲书、作文。一般早晨、下午读书,上午塾师开讲,学生回讲,晚上要求学生读书背诵;多为逢三、八作诗,二、五作文。反复训练八股文、试帖诗,以应考童试,进入县学或书院,旨在参加科举。经馆学生学习亦无固定年限,或三五年,或一年半载,听其自便。一年之内,分3个学期或两个学期,随各地习惯而定。
   学塾一般都订有详细塾规,要求学生“言须垂手而立,坐须端正其身,弗莫嬉戏打闹,弗莫左顾右盼”。塾师备有戒尺,对违规学生或学业不佳者,轻则罚站、留堂(留在塾中,不准回家),重则罚跪、鞭笞(即用戒尺打手心、屁股)。
   塾师薪俸多面议决定,有以稻谷计,有以银两计,且因各地贫富不一而多寡悬殊。经馆塾师学俸要高于蒙馆塾师。清末,不少蒙馆学生交学金为3块~10块银圆,经馆学生的学金则是蒙馆的2倍至3倍。塾师一般由家长轮流供膳或东家包饭,或由学生供柴米油盐,塾师自炊。逢年过节,学生需送禽肉蛋油糕点之类作为节礼。塾师特别是蒙馆塾师收入低下,生活大多清贫,或仅堪糊口。
   域内私塾之盛,首推清代,11县私塾星星点点,遍布城乡。清末,仅广昌私塾即多达百余所,驿前张希增,塘坊饶绪传,白水(今赤水)黄炳群、谢芝生,杨溪应作霖、张儒香、王家敬及新安下坪吴锡光等人所办私塾,均享名当时。这些私塾大多一校一师,收费低廉,条件简陋,但对文化普及,功不可没。至民国时,域内私塾仍有发展,民国22年(1933),仅崇仁县私塾即由清末7所发展到47所;塾师由7人增至52人;学生由120人增至639人。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私塾改造为民办小学,私塾退出历史舞台。
   第三节 书院 域内书院始创于唐代。据宜黄县《罗氏宗谱》载:唐天祐年间(公元904—907),节度使罗坚赠田于棠阴建湖山书院。至宋,域内一些地方官员、乡绅大户也赠田捐资创办书院,官府也间或赐田拨款予以支持,从此书院大兴,先后建起临川县兴鲁、临汝、峨峰、碧涧书院及红泉精舍;南城县旴江、龙眠书院及曾潭讲堂;金溪县槐堂、青田、榉林、荐堂、石林书院及槐堂书屋;崇仁渔墅、文林、梅峰书院;宜黄县鹿岗、三湾、定庵、遗安、静逸书院及读书堂;南丰县水云书院、南丰学舍、华林书堂;新城县武彝、风月书院;泸溪县进修书院、庵山学舍;东乡县半山、桂山、下关、黄山谷书院等40余所,占当时全国书院总数(近400所)1/10强、江西省书院总数(140余所)28%。元代,士人饱受压迫,大多无意仕进,书院锐减,唯崇仁县书院有所发展,这与当时崇仁出现吴澄、虞集两位著名理学家不无关系。其时,崇仁县建有草庐、邵庵、东湖、濂溪、成风书院;宜黄县有明新书院、五峰精舍;乐安县有鳌溪、龙岗、西溪、柳塘书院;临川县有青城书院;南丰县有南丰书院;新城县有西村书院等。明代,朝廷对书院严加控制,嘉靖、万历、天启年间,曾4次大毁书院,但域内书院仍有40余所,诸如崇仁县巴山、宝塘、小陂书院;宜黄县崇文、东壁、浒杏书院及水西山房;乐安县卧云、安定、道乡、大成书院;南城县前峰(后改为丛姑山房)、崇儒、凤岗、紫阳、青峰、三谷、斗湖、正学、明德书院及两雍会馆、恒山精舍;广昌县雯峰、南园、东园、清溪、意园、南郭、石冈书院;金溪县崇正、林泉、象山书院;新城县正崇、东园、贤溪书院及廪山精舍、萧曲山房;南丰县紫阳、南台书院及临川县的崇儒书院等。清代,域内书院有兴有废,有更名,有合并。在数量上,有60余所。期间创办的书院主要有临川县汝阳、青云、兴贤、玉茗、双桂书院;崇仁县相山、文昌、阳明、育英、再兴、仙友、寿章、仰庐、景庐、毓秀、沸湖、集贤书院;宜黄县凤岗、松山、崇秀、灵山、梧荫书院;乐安县义云、安浦、乐庠、奎成、尚义、步云、七都书院;南丰县琴台、嘉禾书院;广昌县旴源书院;新城县黎川、崇正书院;泸溪县鹤城、琴台书院;金溪县仰山、柏仙、大门石书院;东乡县汝东、桂园书院等。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朝廷下令书院改办学堂,历经千年书院教育方告结束。
   书院是封建社会特有教育组织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由私学到官学的演变。宋代,书院多由乡绅大族创办,民办居多。元代,朝廷诏令书院山长须经礼部或行省、宣慰司任命,并授官衔,书院逐步官学化。明代,书院官学化程度不及元代。清代,书院由地方官吏兼行监督,山长由官府选择礼聘,成为完全官立教育机构。山长为书院主持人,或称洞主,除讲学外,总领院务。书院招生数额由政府颁给。到书院就读的,分生、童两种,须经考试录取。童为读过经馆准备参加童试者,开童生课;生为已中秀才准备参加乡试者,开文生课。书院一般在每年农历二月上旬启馆,腊月初散馆。每月两次考试,一次为官课,一次为馆课。每课试《四书》文一篇,试帖诗一首。其教学内容,与府学县学基本相同,为《四书》《五经》,儒家教义。
   书院设立的教规与官立学校相同。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亲自制订《鹿洞教规》,迅速为抚州书院借鉴或采用,直至清朝仍为各地书院仿照范例。
   书院以院田收入作经费,院田由私人捐赠,或国家赐给。也有不少地方官员、豪绅大户为书院购置田产,增加设备,扩大规模,或创建新书院。学生到院听讲,由院供给膳食,后称膏火费,按正课、附课分等发放。但未经政府注册的书院,一切用度由学生自备。抚州各书院山长年俸甚丰,清代兴鲁书院山长年俸达339两2钱白银,其中束修银240两,供膳银80两,聘仪银4两8钱,年节3次共银14两4钱,收入超过府学教授。书院环境多幽静雅致,图书典籍齐全,条件优越。书院主持人多由地方名儒充任;讲学者由山长聘请学识宏富之士担任。在教学上,书院比较自由,允许不同学派进行学术讲辩,欢迎学术交流;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引导。不少书院教学质量远超府学县学,经常形成府(州)、县学学生愿进书院就读的局面。
   书院是名儒大师广招门生弟子,开展学术研究、传播学术观点的基地,不少书院也因而成为文化学术的中心。宋代理学大师、教育家陆九渊(金溪人),曾辟槐堂书屋以授徒,后又筑象山精舍讲学其中,生徒从之者甚众。元代,理学家、教育家吴澄(崇仁人),从事私人讲学近60年,弟子满天下。明代著名学者吴与弼(崇仁人),躬耕垄亩,在乡间讲学50年,创“崇仁之学”。明代著名理学家、泰州学派大师之一罗汝芳(南城人)出仕前,在南城丛姑山房讲学,四方学者云集,名倾东南;出仕后,官至云南巡察副使,先后在昆明五华书院和春海书院讲学;致仕后,又巡回金陵、两浙、两广讲学,所至弟子满座。
   许多书院又是为纪念名儒而立,成为崇祀先师场所。南丰县南丰书院,祀名儒曾巩;崇仁县康斋书院,祀名儒吴与弼;南城县正学书院,祀名儒罗汝芳;东乡县半山书院,祀名儒王安石;金溪县崇正书院,祀名儒朱熹、陆九渊;临川县崇儒书院,祀宋代晏殊、王安石、曾巩、陆九渊、元代吴澄、明代吴康斋等人。
  书院通过这种形式,宣明教化,维护传统,弘扬学术,激励后生,起潜移默化影响。
   兴鲁书院 位于临川县香楠峰东麓,北宋曾巩就其所居侧而建。曾巩祖先为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弟子曾子后裔,取名“兴鲁”,意在“上承曾子之家学,以继周公孔子之传”。曾巩在此亲执讲席,欧阳修、王安石也曾莅院讲学,故书院声名远播。明清两代,一直为抚郡六县(临川、崇仁、金溪、宜黄、乐安、东乡)讲学之所,深为邑人和地方官吏敬仰。后几经兴废,屡有修葺。至清乾隆五年(1740),知府刘永锡复建。四十六年,知府陈朗重修。据陈朗所撰《兴鲁书院讲堂记》载:旧额正课生员10名,童生15名,后新广额生员5名,另加正课10名(乡试之年,归入生员正课额内;岁科两试之年,归入童生正课额内)。
   东湖书院 位于崇仁县隆兴,元至元年间(1337—1340)元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虞集建。虞集逝后,监邑重喜建邵庵书院以祀之。
   小陂书院 位于崇仁县小陂,明正统年间(1436—1449),明初著名理学大师吴与弼(号康斋)创建并讲学于此,著名学者陈献章、胡居仁、胡九韶俱从游,后即为祠,亦名康斋书院。
   相山书院 一在崇仁县县治南大东门外,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县曹荩创建,又称南城相山书院,山长陈伯适。道光十年(1830)后停办。咸丰六年(1856)至同治三年(1864)间毁。一在县城北坪头上,称北城相山书院,道光二十六年(1846)进士陈开第等人集资兴建。三十年开课。北城相山书院于县内最有影响,四方负笈来学者甚众,延至光绪末年,方改学堂。
   五峰精舍 位于宜黄县霍源村,元延祐三年(1316)吴澄建。吴澄逝后,崇仁建草庐书院以祀之。
   崇文书院 一在宜黄县崇九都,建于明,明末毁于兵;一在崇仁县十二都圹圩乡,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为合乡投资所建,同治七年(1868)重修,崇仁及邻县均有生童慕名至此学习,现代著名物理学家余瑞璜曾就读于此。
   旴江书院 位于南城县府治北,宋庆历三年(1043)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觏创办,并于此讲学20余年,学徒千数,邓润甫、余畴若、邓立节、曾巩、徐唐、李山甫皆其高弟,东南学者闻风向往。宝祐六年(1258),知军曾埜重建旴江书院。明正德七年(1512),提学李梦阳毁东岳庙址改建于城西街。嘉靖三年(1524),院舍并入益王府第,书院遂改建于城北。九年,又改为小学,书院遂废。万历三十七年(1609),推官陆键以府学之射圃恢复之。明末毁。清雍正七年(1729),提学傅玉雩重建。乾隆九年(1744),知府杨宏志予以修葺,聚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五邑生童课之。二十年,改建于城内武冈山。二十二年,知府孟绍、知县蒋有道,允绅士之请,重建于旧址。咸丰六年(1856),书院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知府达春布同五邑绅士捐资重建。光绪末年,改为府试考棚。
   前峰书院 位于南城县丛姑山,明罗锦建,以教其宗族子弟;后罗锦之子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罗汝芳讲学其中,并改名丛姑山房。罗汝芳逝后,南城县建正学书院以祀之。
   雯峰书院 位于广昌县甘竹镇,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曾任廉州太守的史学家、教育家饶秉鉴致仕返里所建,盛时四方之士慕名求学者百余人。
   槐堂书屋 位于金溪县延福乡青田村,南宋乾道八年(1172)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建。槐堂不立学规,无纪律约束,自由问学,高度自觉。远近之人闻风而至,弟子盈门,其比较著名者65人,成为陆氏“心学”传播者。
   崇正书院 位于金溪县县治西太紫庙前,明嘉靖二十一至二十五年(1542—1546)知县冯元鼎建,祀朱(熹)陆(九渊)二先生。相传南宋时此地曾建书院,朱熹、陆九渊曾在此讲学。崇祯年间(1628~1644),兵巡道吴麟瑞重修。
   第四节 进士家族及分布 历代士子就学,多以科举为目的。抚州域内最早的进士是宜黄人乐史。据清抚州府志所载,乐史为南唐进士第一,太平兴国五年复登科。宋代开始,进士人数激增,历元明清,域内获得进士资格者共为2450人,其中宋为1419人,元为36人,明为441人,清为554人,分别是江西省四代进士数的26%、17%、14%、31%。
   宋至清,抚州出现上百个在进士考试中崭露头角的家族。这些家族有父子、叔侄、祖孙或兄弟先后登榜,有兄弟或叔侄同榜及第者,也有若干代之后重振祖业金榜题名。其中南丰县曾家村、乐安县流坑村,录取进士人数分别为29人、27人。科举仕宦之路,使不少家族大兴学馆书院,督导子弟刻苦读书,从而不同程度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尊师重教之风形成。以下所列为一门三进士以上者。
   一、临川进士家族 晏氏家族 代表人物晏殊,临川长山人(今属进贤县),政治家、文学家。宋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其子晏崇让于皇祐元年(1049)登进士第;侄孙晏升卿、晏中分别于皇祐五年(1053)和元丰二年(1079)登进士第;曾孙晏绍休、晏敦复、晏敦临、晏肃分别于绍圣四年(1097)、大观三年(1109)、政和五年(1115)、宣和三年(1121)登进士第;五世孙晏大正于嘉定元年(1208)登进士第。宋代,晏氏家族共有9人登进士第。
   王氏家族 代表人物王安石,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中国11世纪著名改革家。宋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观文殿大学士,封荆国公。其叔祖王贯之,于咸平三年(1000)登进士第。其父王益,于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登进士第。其从弟王沆,于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第;其兄王安仁,于皇佑元年(1049)登进士第;其弟王安礼,于嘉祐六年(1061)登进士第;其子王雱,于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第;其弟王安国,于熙宁元年(1068)登进士第;其裔孙王珪,于建炎二年(1128)登进士第。王珪玄孙王庭椿,于绍定五年(1232)登进士第。宋代,王氏家族共有10人登进士第。
   蔡为善家族 蔡为善于宋咸平三年(1000)登进士第,其侄蔡宗晏、蔡宗贺分别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和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第,侄孙蔡元振亦于庆历六年登进士第,侄孙蔡元导与儿子蔡承禧于嘉祐二年(1057)同科及第,蔡宗晏孙蔡持与蔡承禧子蔡居厚于绍圣元年(1094)同科及第。
   饶珙、饶琦家族 饶珙、饶琦于宋皇祐五年(1053)同科及第,侄饶师传于元丰五年(1082)登进士第,饶师传侄饶蒙于元丰八年(1085)登进士第,饶珙之子饶文度于崇宁五年(1106)登进士第,饶文度子饶伯达于大观三年(1109)登进士第,饶伯达从弟饶好裕、饶惠卿于重和元年(1118)同科及第。
   朱献民家族 朱献民于宋元祐三年(1088)登进士第,其子朱旂于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其从孙朱应龙于淳祐十年(1250)登进士第。
   谢源家族 谢源于宋绍兴三十年(1160)登进士第,其子谢枢于庆元五年(1199)登进士第、谢子新于嘉定十年(1217)登进士第。
   赵彦灿家族 赵彦灿于宋乾道二年(1166)登进士第,其弟赵彦瓛、赵彦埸于淳熙五年(1178)同科及第。
   俞廷椿、俞廷华家族 俞廷椿、俞廷华兄弟二人于宋乾道八年(1172)同科及第,其后人俞炳于宋绍定五年(1232)登进士第。
   孙洵家族 孙洵于宋淳熙二年(1175)登进士第,其孙孙梦魁于宝祐元年(1253)登进士第,其曾孙孙性之于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第。
   林梦英家族 林梦英与其从弟林文仲于宋淳熙二年(1175)同科及第,其侄林彦棪于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
   董居谊家族 董居谊于宋淳熙八年(1181)登进士第,其子董士元于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董士龙于绍定五年(1232)登进士第。
   赵师栗家族 赵师栗于宋淳熙八年(1181)登进士第,其弟赵师范于淳熙十一年登进士第,赵师范孙赵与课于咸淳元年(1265)登进士第; 赵汝铲家族 赵汝铲于宋淳熙五年(1178)登进士第,其从弟赵汝釭、赵汝鐆于绍熙四年(1193)同科及第,赵汝釭兄赵汝钟于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第,赵汝钟侄赵崇滂、赵崇滂子赵必懋于宝庆二年(1226)登进士第,赵汝铲曾孙赵良焙于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黄绍宗家族 黄绍宗于宋淳熙十一年(1184)登进士第,其兄黄峦于淳熙十四年登进士第,黄峦从弟黄墉、黄垺于嘉定元年(1208)同科及第。
   徐子石家族 徐子石于宋庆元五年(1199)登进士第,其从弟徐元德于宝庆二年(1226)登进士第,其从子徐彪于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第。
   赵汝庀、赵汝讥家族 赵汝庀、赵汝讥于宋嘉定七年(1214)同科及第,侄赵崇泗于嘉定十年登进士第,弟赵汝庶与侄赵崇、擀于宝庆二年(1226)同科及第,赵崇泗弟赵崇澻及赵崇澻子赵必格于咸淳元年(1265)同科及第。
   赵端颐家族 赵端颐于宋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其子赵广谊于嘉定十六年登进士第,其弟赵端芑于宝庆二年(1226)登进士第,赵端芑侄孙赵继儒于绍定二年(1229)登进士第。
   张宏家族 张宏于宋嘉定十年(1217)登进士第,其从弟张俊民于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第,张俊民从叔张梦牛于淳祐四年(1244)登进士第。
   陈一荐家族 陈一荐于宋嘉定十年(1217)登进士第,其侄陈成甫于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第,其子陈元桂于淳祐四年(1244)登进士第,其侄陈元植于淳祐十年登进士第,其从子陈元发于宝祜四年(1256)登进士第。
   赵必健家族 赵必健于宋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其兄赵必谘于嘉定十六年登进士第,其子赵良锌于端平二年(1235)登进士第、赵良鉎于淳祐十年(1250)登进士第、赵良鍷和赵良镡于开庆元年(1259)同科及第,其孙赵友赐于咸淳元年(1265)登进士第(以上7人所居地今属东乡县)。
   赵继盛家族 赵继盛于宋嘉定十六年(1223)登进士第,其兄赵继大于宝庆二年(1226)登进士第,其兄弟赵继禹、赵继伟于绍定二年(1229)同科及第,其弟赵继洋于淳祐七年(1247)登进士第,其侄赵大务于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第、赵大胜和赵大珏于咸淳元年(1265)同科及第。
   赵汝惶家族 赵汝恒于宋绍定二年(1229)登进士第,其弟赵汝惠、子赵崇荣于咸淳元年(1265)同科及第。
   王常家族 王常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登进士第,其子王显于天顺元年(1457)登进士第,其侄王统于弘治三年(1490)登进士第。
   二、崇仁进士家族 吴山甫家族 吴山甫于宋皇佑五年(1053)登进士第,其孙吴尚于绍兴二年(1132)登进士第,其曾孙吴镒于隆兴元年(1163)登进士第,其重孙吴从龙于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第,吴从龙从侄吴监于淳祐元年(1241)登进士第,吴山甫裔孙吴泰于淳祐十年(1250)登进士第。
   熊知常、熊天常家族 熊知常、熊天常分别于宋元丰五年(1082)和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熊知常子熊溥于政和二年(1112)登进士第、熊将于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熊将从侄熊桂于乾道二年(1166)登进士第,熊溥曾孙熊有宗于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玄孙熊元龙于绍定五年(1232)登进士第。
   王尚宾家族 王尚宾于宋建炎二年(1128)登进士第,其子王盈于绍兴十二年(1142)登进士第、王益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登进士第。
   吴澥家族 吴澥于宋隆兴元年(1163)登进士第,其侄吴琮于淳熙十一年(1184)登进士第,吴琮之侄吴君召于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第。
   饶子庸家族 饶子庸于宋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其弟饶梦吕于嘉定十六年登进士第,其从弟饶应子于绍定五年(1232)登进士第,其弟饶宋英、从弟饶应龙于端平二年(1235)同科及第。
   谢公旦家族 谢公旦于宋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其弟谢琳于嘉定十三年登进士第、谢洪于宝庆二年(1226)登进士第。
   三、宜黄进士家族 乐氏家族 代表人物乐史,宜黄县崇贤乡人,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方志学家。官至水部员外郎。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中进士。淳化三年(公元992),其子乐黄目、乐黄裳、乐黄中兄弟三人同科及第,成为一家多进士的典型。咸平元年(公元998),乐史另一子乐黄庭登进士第;天圣八年(1030),乐史曾孙乐滋登进士第;景祐元年(1034),乐史孙乐宾国登进士第;绍定五年(1232),乐史11世孙乐甫登进士第。宋代,乐氏家族共有8人登进士第。
   胥正伦、胥正平家族 胥正伦、胥正平兄弟二人于宋端拱二年(992)同科及第;景德二年(1005)胥正伦侄胥济登进士第;天圣八年(1030),胥正伦侄胥沆登进士第;景祐元年(1034),胥正伦弟胥正臣登进士第;庆历二年(1042)胥正伦侄孙胥世澄登进士第。
   涂大馗、涂大琳家族 涂大馗、涂大琳兄弟二人于宋元祐六年(1091)同科及第;绍圣元年(1094)其弟涂大经登进士第;元符三年(1100),其兄涂大任登进士第。
   徐世英家族 徐世英与其孙徐园老分别于宋绍兴十五年(1145)和绍定二年(1229)登进士第;咸淳元年(1265),徐园老子徐和登进士第。
   涂枋家族 涂枋与其侄涂恢分别于宋庆元五年(1199)和嘉定十六年(1223)登进士第;宝祐元年(1253),涂枋从侄涂演登进士第。
   张似之家族 张似之与其侄孙张声子分别于宋嘉泰二年(1202)和宝祐四年(1256)年登进士第;张声子侄张叔英于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第。
   四、乐安进士家族 董氏家族 董氏家族所居地流坑村原属永丰县云盖乡。董氏一族传为西汉著名学者董仲舒后代,代表人物董敦逸、董德元。董敦逸宋嘉祐八年(1063)登进士第,官至御史大夫,封长清开国男。董德元绍兴十八年(1148)登进士第,廷试居第一,以有官之故,降居第二,“恩例与大魁等”,时称“恩榜状元”;官至参知政事,封庐陵开国子。政治上董德元为秦桧党人,被以污名,故未入乡贤祠;但在流坑科名最高,仕宦最尊,使董氏一门成为当时望族。从宋至清,流坑董氏一族共有27人登进士第: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董淳登进士第,景祐元年(1034)董洙、董仪、董汀、董师德、董师道同科及第,庆历二年(1042)董祯登进士第,庆历六年董倚登进士第,皇祐元年(1049)董伋、董偕、董儞、董唐臣同科及第,嘉祐八年(1063)董敦逸登进士第,绍圣四年(1091)董与乾登进士第,元符三年(1100)董正登进士第,宣和三年(1121)董陟登进士第,宣和六年董观登进士第,南宋绍兴二年(1132)董良史登进士第,绍兴十八年董德元登进士第,绍兴二十四年董克正登进士第,绍定二年(1129)董云从登进士第,嘉熙二年(1238)董同登进士第,淳祐元年(1241)董梦得登进士第,咸淳七年董定得登进士第,明成化二十年(1484)董时望登进士第,隆庆五年(1571)董裕登进士第,清同治十三年(1874)董光乾登进士第。
   何谷家族 何谷于宋嘉定十六年(1223)登进士第,其侄孙何霖于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何尧于咸淳元年(1265)登进士第,何天声于咸淳七年登进士第,何希之、何梦牛于咸淳十年同科及第。
   五、南城进士家族 元守文家族 元守文于宋咸平三年(1000)登进士第,其侄元奉宗于景德二年(1005)登进士第、子元绛于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第。
   黄晓家族 黄晓于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登进士第,其子黄知良于天圣五年(1027)登进士第,其四世孙黄彦中于绍圣元年(1094)登进士第,黄知良孙黄诩于崇宁五年(1106)登进士第,黄晓孙黄聂于绍兴五年(1135)登进士第,黄彦中从侄黄俊民于绍兴二十七年登进士第。
   蔡充家族 蔡充于宋天圣二年(1024)登进士第,其子蔡卿于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第、蔡徽卿于元丰八年(1085)登进士第,蔡卿侄蔡沔于元祐三年(1088)登进士第、蔡绛于崇宁五年(1106)登进士第、蔡履于政和二年(1112)登进士第,蔡卿弟蔡縕于绍兴八年(1138)登进士第。
   陈肃家族 陈肃于宋天圣五年(1027)登进士第,其从侄陈谏于天圣八年登进士第、陈次山于皇佑五年(1053)登进士第,陈谏侄陈光道于嘉祐四年(1059)登进士第,陈次山侄陈汝器于熙宁九年(1076)登进士第,陈光道兄陈光远于元丰八年(1085)登进士第,陈肃孙陈光祖于绍兴八年(1138)登进士第,陈光道四世孙陈贽于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第、陈纪于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
   何潜家族 何潜、何渊、何滨三兄弟于宋庆历二年(1042)同科及第。
   邓润甫家族 邓润甫于宋皇祐元年(1049)登进士第,其弟邓考甫于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邓佑甫于治平二年(1065)登进士第。
   陈陟家族 陈陟于宋皇祐五年(1053)登进士第,其从弟陈泽于绍圣元年(1094)登进士第,其孙陈大节于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其五世孙陈逵于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第、陈观于庆元五年登进士第、陈巩于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
   王无咎家族 王无咎于宋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其子王綑于绍圣元年(1094)登进士第、王縕于绍圣四年登进士第。
   陈端家族 陈端于宋元丰二年(1079)登进士第,其子陈植于重和元年(1118)登进士第,其孙陈起于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其曾孙陈梦曾于淳祐四年(1244)登进士第;陈起孙陈元于淳熙十一年(1184)登进士第,陈元弟陈觉于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
   黄锐家族 黄锐于宋崇宁五年(1106)登进士第,其弟黄锷于大观三年(1109)登进士第,其兄黄铎于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
   童邦直家族 童邦直于宋崇宁五年(1106)登进士第,其兄童邦光于重和元年(1118)登进士第,弟童邦杰于绍兴八年(1138)登进士第,童邦杰子童宗说于绍兴二十一年登进士第,童邦直曾孙童梦雷于端平二年(1235)登进士第。
   陈克诚家族 陈克诚于宋宣和三年(1121)登进士第,其弟陈克勤于宣和六年登进士第,陈克勤子陈力学于隆兴五年(1163)登进士第,陈克诚子陈绍实于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陈鑑于开禧元年(1205)登进士第。
   李浩家族 李浩于宋绍兴十二年(1142)登进士第,其子李肃于淳熙八年登进士第,其孙李复于嘉定元年(1208)登进士第。
   张大经家族 张大经于宋绍兴十五年(1145)登进士第,其子张元晋于淳熙五年(1178)登进士第,侄孙张镇于淳熙八年登进士第,其侄张元观于淳熙十一年登进士第,张镇子张贯之于淳祐十年(1250)登进士第、孙张炳后亦登榜,年科不详。
   周楠家族 周楠于宋绍兴十五年(1145)登进士第,其子周焙于隆兴元年(1163)登进士第,其孙周韭于淳熙十一年(1184)登进士第。
   利大亮家族 利大亮于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登进士第,其侄孙利慥于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第,其子利正吉于庆元五年登进士第,其孙利登于淳祐元年(1241)登进士第。
   邓约礼家族 邓约礼于宋淳熙五年(1178)登进士第,其侄邓均于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其子邓泳于嘉定十三年登进士第。
   黄弥邵家族 黄弥邵于宋淳熙八年(1181)登进士第,其从侄黄材、黄元于开禧元年(1205)同科及第,其子黄春于嘉定元年(1208)登进士第、黄伯枢于绍定二年(1229)登进士第。
   李宗起家族 李宗起于宋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其子李自明、从侄李应星于淳祐十年同科及第。
   黄弥明家族 黄弥明于宋嘉定元年(1208)登进士第,其长子黄梦麟于淳祐四年(1244)登进士第,次子黄文雷于淳祐十年登进士第。
   吴瑜家族 吴瑜于宋端平二年(1235)登进士第,其从弟吴文容于淳祐七年(1247)登进士第,吴文容从弟吴焘、吴焘从弟吴嗣亮于咸淳元年(1265)同科及第。
   周之桢(又名之相)家族 周之桢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登进士第,其四子周方燧于乾隆二年(1737)登进士第,其长子周方炽于乾隆十年登进士第。
   五、南丰进士家族 曾氏家族 代表人物曾巩,南丰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官至中书舍人。其祖父曾致尧,于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登进士第,官至户部尚书。曾致尧从弟曾士尧,于淳化三年(公元992)登进士第;曾致尧子曾易从、曾易直,于咸平三年(1000)同科及第;曾致尧侄曾舜举,于天禧三年(1019)登进士第;曾致尧另一子曾易占与曾易直子曾斝,于天圣二年(1024)同科及第,曾易占即曾巩之父;曾易直另一子曾叔卿,于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第;嘉祐二年(1057),曾易占子曾巩、曾牟、曾布与曾易占侄曾阜4人同科及第。曾易占侄曾庠于嘉祐四年登进士第;曾易占另二子曾宰、曾肇分别于嘉祐六年和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第;曾宰子曾觉、曾经(后迁入金溪县)分别于治平二年和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曾肇子曾缍于政和五年(1112)登进士第;曾宰孙曾秀之于重和元年(1118)登进士第;曾肇孙曾悟于宣和三年(1121)登进士第;宣和六年,曾肇子曾绚、曾纬与曾阜子曾紘、曾绮四人同科及第;绍兴五年(1135)曾肇子曾统、孙曾憬父子二人同科及第;曾肇曾孙曾炎、曾焕分别于隆兴元年(1163)和乾道五年(1169)登进士第;曾宰五世孙曾逢辰于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第。宋代,曾氏家族共有29人登进士第。
   曾准家族 曾准于宋嘉祜八年(1063)登进士第,其子曾懋于元符三年(1100)登进士第,其子曾弼、曾开、侄曾班于崇宁二年(1103)同科及第。
   朱京家族 朱京于宋熙宁六年(1073)登进士第,其弟朱彦于熙宁九年登进士第,其父朱轼于元丰二年(1079)登进士第,其弟朱褒于元符三年(1100)登进士第,朱褒六世孙朱淮于宝祐元年(1253)登进士第。
   赵崇蟠家族 赵崇蟠于宋嘉定十六年(1223)登进士第,其子赵必于淳祐四年(1244)登进士第,其弟赵崇巉与儿子赵必潗于咸淳元年(1265)同科及第。
   赵希竣家族 赵希埃于宋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其兄赵希紵、赵希竳于咸淳元年(1265)同科及第。
   七、广昌进士家族 何文渊家族 何文渊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登进士第,其子何乔新于景泰五年(1454)登进士第,其六世孙何源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登进士第。
   八、金溪进士家族 吴敏家族 吴敏于宋淳化三年(公元992)登进士第,其长子吴芮于天禧三年(1019)登进士第,四子吴蒙于宝元元年(1038)登进士第,其玄孙吴栗于建炎二年(1128)登进士第。
   董沂家族 董沂于宋嘉祐四年(1061)登进士第,其子董天隐、董天经于元丰二年(1079)同科及第。
   周衮家族 周衮于宋嘉祐八年(1063)登进士第,其从弟周谌于嘉祐四年登进士第,其五世孙周国华于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周谌孙周迈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
   曾经家族 曾经于宋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其四世孙曾钰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其五世孙曾渊子、曾鸿子于淳祐十年(1250)同科及第。
   陆九龄家族 陆九龄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登进士第,其弟陆九渊于乾道八年登进士第,其从孙陆睿于嘉定四年(1211)登进士第。
   朱元庆家族 朱元庆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登进士第,从子朱久吉于宝佑四年(1256)登进士第,从孙朱应龙于淳祐四年(1250)登进士第。
   谢廷谅家族 谢廷谅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登进士第,其弟谢廷瓒于万历二十六年登进士第,从弟谢廷宷于隆庆五年(1571)登进士第,从侄谢继科于万历十七年登进士第。
   徐鹏举家族 徐鹏举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登进士第,其孙徐继昌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登进士第,其曾孙徐大樑于雍正元年(1723)登进士第。
   九、黎川进士家族 傅梦泉家族 傅梦泉于宋淳熙二年(1175)登进士第,其从孙傅涌于淳祐四年(1244)登进士第,傅涌从子傅均于淳祐十年登进士第,其从侄傅曾于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第。
   邓伦家族 邓伦于宋绍兴三十(1160)登进士第,其从侄孙邓祖禹于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从侄孙邓艮与邓祖禹子邓佑孙于淳祐十年(1250)同科及第。
   涂钦家族 涂钦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登进士第,其从弟涂敬与其子涂顺于永乐二年(1404)同科及第。
   鲁瑗家族 鲁瑗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登进士第,其从子鲁立于康熙五十一年登进士第,其孙鲁淑于雍正八年(1730)登进士第,其曾孙鲁仕骧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登进士第。
   黄文则家族 黄文则于清乾隆元年(1736)登进士第,其孙黄寿龄于乾隆三十七年登进士第、黄嵩龄于乾隆四十年登进士第。
   陈道家族 陈道于清乾隆十三年(1745)登进士第,其孙陈观于乾隆四十九年登进士第,其曾孙陈希祖于乾隆五十五年登进士第、陈希曾于乾隆五十八年登进士第,其孙陈用光于嘉庆六年(1801)登进士第,其曾孙陈兰祥于道光九年(1829)登进士第,其孙陈椿冠于道光十五年登进士第。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机构

市政府
相关机构
市委
相关机构
省委
相关机构
省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
临川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