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5433
颗粒名称: 卷二十二 教育
分类号: G4
页数: 196
页码: 2562-2757
摘要: 汉初南城建县,即有私学。三国以后,私学进一步发展。唐总章二年(公元669),抚州、南城设立文庙,开重教之风。宜黄人罗坚赠田于棠阴首建湖山书院,书院渐兴。宋庆历三年(1043),身居相位的晏殊与范仲淹奏请仁宗倡导州县立学。次年奉诏,抚州州学、建昌军学和各县县学先后创立,域内官学、书院、私塾空前兴盛,史册载有书院40余所,成为当时江西书院教育最发达地区之一。
关键词: 抚州 教育

内容

卷二十二 教育 抚州教育源远流长。汉初南城建县,即有私学。三国以后,私学进一步发展。唐总章二年(公元669),抚州、南城设立文庙,开重教之风。宜黄人罗坚赠田于棠阴首建湖山书院,书院渐兴。宋庆历三年(1043),身居相位的晏殊与范仲淹奏请仁宗倡导州县立学。次年奉诏,抚州州学、建昌军学和各县县学先后创立,域内官学、书院、私塾空前兴盛,史册载有书院40余所,成为当时江西书院教育最发达地区之一。元代兴社学,书院大减并逐步官学化。明代,各县书院、社学远超元代,域内教育呈现可与宋代比肩之势,书院又达40余所。清初,府、县学及书院仍有发展,至乾隆时已有书院60余所。以后由于朝廷严格监管,屡兴文字狱,宋代书院中自由辩论之风和明代书院中批评时政之清议不复存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诏令各县改书院为学堂,各县官立小学纷纷创立。二十七年,兴鲁书院改为抚郡中学堂,次年又创办建郡中学堂。随后,私立小学堂大兴,蚕桑、中医、师范等职业教育开始起步。从宋至清,教育为抚州培养大批杰出人才,仅从科举看,抚州有文进士2450名,居全省前列。
   民国初,学堂改学校,废止读经,初等小学可男女同校。由于军阀混战,抚州区域公办小学处维持状态,私立小学有所发展。府立中学及第三师范进入数所省立中等学校之列,并创办抚州六县公立昭武甲种农业学校(后改省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域内学校纷纷声援。抚州教育在新文化运动中进行改革,进步思想在师生中传播,不少师生投身革命。
   1929年至1934年,域内大部分县成为苏区,建立苏维埃政权,苏区政府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发展教育事业,使广大劳动群众及其子女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苏区教育留下诸多宝贵经验,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在国民政府统治区,学校建立训育制度,中、小学开展童子军训练或军事训练,并先后推行“特种教育”和保学制度,大办中山民众学校和保国民学校,域内初小教育有所发展。抗战期间,大批校舍设备惨遭日本侵略军破坏,一些学校被迫迁移,南昌、上海等一些学校迁入抚州,抚州各级教育在艰难困苦中得以维持。至解放前夕,域内公立小学不到900所,学生不足3万人;有中学18所(含5所私立中学),学生不足4000人;幼儿园仅2所,在园幼儿47人。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将接管的公、私立学校、教会学校一律改为公办,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同时发动群众筹资办学,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域内教育逐步走上平稳发展之路。
   “文化大革命”期间,域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受到冲击,学校一度“停课闹革命”,正常招生考试制度被废止。复课后教育质量仍受严重影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教学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法律法规,拨乱反正,抚州地区重兴“尊师重教”“苦抓、苦教、苦学”之风,广大干部、群众热心捐资助学,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
   抚州撤地设市后,全市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高。2002年6月市政府以抚州一中、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为基础组建临川教育集团后,全市高中教育“龙头”形成,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教育竞争实力显著增强,高考成绩长期保持全省的领先地位。至2011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955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3所,高等职业院校1所,成人高等院校1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9所,普通高中29所,普通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84所,职业高中(含职业中专)33所,小学1334所,幼儿园356所,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835752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51978人,成人高等学校4743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373人,普通高中66759人,普通初中187794人,职业中学31181人,小学406980人,幼儿园81104人,特殊教育学校1840人。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44365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2729人高等学校79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35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60人,普通中学15770人,职业高中1353人,小学20092人,幼儿园3999人,特殊教育学校48人。改革开放新时期,抚州地区(市)共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8万多人,其中少年大学生224名,约占全国少年大学生1/10。新中国成立至2011年,全市共培养小学毕业生280万人、初中毕业生117万人、高中毕业生50万人、中专毕业生13万人、大专以上毕业生5万多人。
   第一章 官学 私学 书院 域内汉初已有私学。至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南城县奉诏立庙,为域内官学之始。唐天祐年间(公元904—907),宜黄人罗坚创建湖山书院,为域内见诸文字记载的最早书院。入宋以后,府、县官学普遍建立,书院教育蓬勃发展,杰出人才相继涌现,是域内教育史上辉煌时期。元代30年未开科举,但教育事业仍可观,出现著名教育家吴澄、虞集。明代各地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官学、私学规模均超元代。清代文字狱屡兴,域内教育发展受到扼制。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制教育走向全面衰退。
   第一节 官学 北宋时,域内建有抚州州学与建昌军学,抚州所辖临川、崇仁、宜黄、金溪4个县及建昌军所辖南城、南丰、新城(黎川)3个县,相继建立县学;南宋时期,增加抚州辖乐安县学,建昌军辖广昌县学。明代,又增加抚州府辖东乡县学,建昌府辖泸溪(资溪)县学。府学与县学分别为府、县官办学府。府学学官称教授,县学学官称教谕。明代,抚州、建昌府学各设教授4人,各县县学各设教谕2人。清代,府学教授为2人,县学教谕为1人。明清两代,教授、教谕之下增设训导,协助学官课学。从南宋开始,府、县学学官均需通过考选任用,并定期考核决定迁、升、降、黜。凡经考试录取府、县学就读通称生员(秀才)。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廪生由官府供给膳食,有定额。增生为定额之外增加者。附生则为廪生、增生之外再增加者。后,凡初入学者,均称附生。府学学额,各代不同,明代40名,清代20名。县学学额,明代定20名,清代定大县学额15名,中县12名,小县7名至8名。学额也有变动,清雍正二年(1724),因生员增多,临川、金溪、南城、新城县照府学学额,定20名;宜黄、东乡、南丰、广昌县照大县学额,定15名。清代还规定,地方向朝廷捐饷捐资,可增加府县学额。咸丰九年(1859),南丰县捐献有功,朝廷除增南丰县学额外,增建昌府学额11名。生员入学后,按考试成绩依次升级。宋代实行三舍法,上舍为上等,内舍为中等,外舍为下等。元、明、清实行六斋法。元代,时习、日新斋为上等,据德、志道斋为中等,游艺、依仁斋为下等:明代和清代,率性斋为上等,修道和诚心斋为中等,正义、崇志、广业斋为下等。入率性斋后考试及格者毕业,赐出身;不及格者留级重读。生员就学期间,每月由地方官主持月考,每年由朝廷派学正主持岁考,每2年1次科考。岁考成绩优者,附生可补增生,增生可补廪生。最优者,可作拔贡、优贡,入国子监。考列劣等者,则依次递降,直至除名。科考成绩列优等者,即取得参加乡试(省级考试)资格,称科举生员,方迈进科举正式门槛。府、县学多置有学田,学田多少不等,或为官府拨给,或为士绅捐赠。学田所获连同各方捐资,均为办学之资,同时也可补贴生员参加科举考试旅途之需。
   一、府学 府学为州、府地方政府官立学校。各学以习儒家经典为主,故又称儒学。
   抚州府儒学 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刺史危全讽立文宣王庙。宋庆历四年(1044),州守马寻于庙后建学,初称州学,明代改称府学,在府治东阜民坊(今临川区第三小学内),为晋王羲之故宅,内有墨池朱井,曾巩撰有《墨池记》。宋代屡有修葺。明洪武元年(1368),指挥同知金大旺予以修缮更新。成化二十一年(1485),毁于火灾,知府周瑛、吴泰相继予以修葺。嘉靖十八年(1539)遭火灾,知府陆琳重建。清康熙年间(1662—1722),知府张四教、张伯琮、阎绍,署府同知迟维玺先后予以重修。此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至同治年间,历任知府均有修葺。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罢科举,兴学堂,府学遂废。清代,有学田129亩。清代学额,岁科试各取文生20名,武生15名;其后因捐赠有功,学额屡有增加。
   建昌府儒学 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建,初名建昌军学,明清称建昌府学,在府城之西。宋靖康二年(1127)毁,修复后,绍兴四年(1134)又毁,十六年,知军蒋循祖重修,并恢复被占学田。元泰定年间(1324-1328),郡守萨德弥扩大学址,并加修葺。明成化年间(1465—1487),知府谢士元修缮学宫,广购典籍,兴学教士,该府学一时江右称首。弘治五年(1492),因学宫所在地并入益王宅第,知府孙伟将府学迁往郡治北天宁寺。正德九年(1514)秋,雷霆震坏大成殿角。知府韩辙、同知何恩拆殿重新修建,学舍整治一新。万历三十四年(1606),参政余霑、知府朱与翘捐资修建尊经阁,太常卿左宗郢捐出藏书送入府学。崇祯九年(1636),明伦堂遭火灾,知府李恢先、通判牟暹、推官荆本澈予以重建。清康熙十五年(1676)春,大成殿又遭雷火,二十年重建。二十一年遭风灾。邑中绅士王师夔等请恢复前益王府所占学基,知府魏勷祥照准。五十三年,知府陈世俊重修府学,同治年间仍有修葺,至清末废。清代学额,岁科试各取文生20名,武生15名;其后因捐赠有功,学额屡有增加。
   二、县学 县学为县级地方政府官办学校。抚州域内县学始于宋代。两宋期间,共建县学9所,其中北宋8所,即临川、崇仁、宜黄、金溪、南城、南丰、新城、广昌诸县学,南宋增建乐安县学。至明代,又增建东乡、泸溪2所县学。至此,县学格局遂定,并延至清末。
   临川县儒学 原在顺化门外,北宋咸平三年(1006),县令陈从易始建于府城南青云峰下。元延祐间(1314—1320),县尹马祖寿予以修葺。明正统四年(1439),知府王升重建。嘉靖十一年(1532),值城中宝应寺毁坏,巡抚胡岳、提学徐阶听从众绅士建议,将学宫迁建于宝应寺废址。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知县邱泰予以重建。清末,有学田197.6亩,年租额谷510.1桶,折钱9050文;地租钱10330文。清代,县学设教谕、训导各1人,斋夫3人,门子3人。学额,岁科试各取文生20名,武生15名;后文、武生各加额7名。
   崇仁县儒学 在县城偏东,原开泰门内,始建于宋庆历三年(1043),以后屡毁屡兴,至元末,毁于战乱。明洪武元年(1368),知县门时中、徐绳武相继予以重建。正德年间(1506—1521)和万历七年(1579)、崇祯元年(1628),三度被毁,均被重新修复。入清以后,屡有修葺。清代学额,岁科试各取文生12名,武生12名;后文、武生各加额10名。
   宜黄县儒学 在县城北社稷坛之右,由县令李祥建于宋皇祐元年(1049),曾巩为此撰有《宜黄县学记》,盛赞“宜黄之学者固多良士”。以后屡易其址,几毁几建。至明嘉靖二年(1523),知县鲍凤根据诸生请求,定基于大井头侧。清康熙十三年(1674),毁于战乱。三十七年,教谕王善诱、训导林欲兰率绅士重建。嘉庆二十三年(1818)建考棚,可容1360余人。清代有学田102石。清代学额,岁科试各取文生15名,武生12名;后文、武生各加额10名。
   乐安县儒学 在县城北,宋绍兴二十年(1150),县令魏彦林建。元初废,镇守千户王祜予以恢复。元至正十二年(1352),毁于战乱。明洪武四年(1371),知县戴智重建。嘉靖中(1522—1566)又毁,知县吴淮率义士乐魁鸾等重建。清康熙十三年(1674),复毁于战乱。其后知县吴顺、训导谭经国率绅士捐资复建。清代有学田860亩。清代学额,岁科试各取文生12名,武生12名;后文、武生各加额10名。
   南城县儒学 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奉朝廷之命建立文庙。宋庆历三年(1043)辟地置建昌军学,南城县学即附于军学之内。南宋初,县学毁。绍兴十二年(1142),县令赵旦另择县城南隅太平寺荒园重建。元至正十二年(1352),毁于战乱。十九年,县尹曾必高予以修复。明洪武七年(1374),知县张悦重新修缮庙学。明末,毁于战乱。清顺治十五年(1685),知县李正蔚重建。其后屡有修葺。咸丰六年(1856)又毁。九年,知县毛延长集资修复。学宫除建有大成殿、明伦堂、讲业堂外,尚有藏书楼,藏书甚丰。清代学额:文生15名,后增至30名;武生15名,后增至25名。
   南丰县儒学 宋庆历四年(1044),县令周燮建于县治西里坊文明门内。殿庑门堂廨舍俱备,因与孔庙设在一起,故名学宫。元至元十三年(1276)毁于战乱,后修复。十九年,县升州,县学亦升为州学。不久又毁,后宣差武抄儿予以重建。明洪武三年(1370),州改县,复为县学。天顺六年(1402),毁于战乱。按察佥事陈骐、同知萧允恭、知县杨休、杨参先后予以修复整治,使县学规模建制如初。天启六年(1626)文庙遭火灾,知县康采萍、教谕刘日曙重建。清康熙十三年(1674),毁于战乱。十九年再建。咸丰六年(1856)复毁。九年,邑绅汤兆禧、赵德望集资修复。清代学额:文生12名,后增至17名;武生12名,后增至14名。
   广昌县儒学 宋绍兴八年(1138)建于县治西,十七年,县令承敷迁至县治南。嘉泰年间,县令曹进之又迁建县治东南。绍定三年(1230)毁。端平三年(1236),县令葛崇节重建。元末又毁。明洪武元年(1368),知县侯端利用旧基重建。至清,仍屡有修葺。咸丰六年(1856)毁。同治七年(1868),邑人何氏族修复崇圣祠、饶希孟族修复明伦堂。八年,知县邢景彬修复忠义孝弟祠。清代学额:文生12名,后增至25名;武生12名,后增至22名。
   金溪县儒学 在县城南望仙门外,宋皇祐三年(1051)县令刘佐建。绍兴十二年(1142),县令周绎迁于社稷坛之右;二十七年,县令陈博文再迁于社稷坛之南;嘉定二年(1209),县令王衡仲三迁于晁氏九经堂故址。元大德元年(1297),县丞吴瑾重新修建。元至正十二年(1352),毁于战乱。二十四年,邑人邓思诚予以重修。以后屡有修葺。至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知县任元撰率乡绅捐资修治一新。清代有学田24亩。清代学额,岁科试取文生20名,武生15名;后文、武生各加额9名。
   泸溪(资溪)县儒学 明万历八年(1580)知县陈王廷、教谕周延士、训导范汝仁建于县治东城外。十五年,知县汪谟迁建于县治西。中为明伦堂,左为博文斋,右为约礼斋。三十九年,知县梁应抡重建明伦堂、启圣祠及两庑两斋,并建射圃、号房、宰牲房。崇祯十一年(1638)毁。十二年,邑人傅登觉、傅元崧等倡修。清代屡有修葺。咸丰六年(1856)又毁。同治八年(1869),知县杨松兆集资修复。清代学额为禀生20名,增生20名,文、武生各8名。
   新城(黎川)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县令李维芑建。元末毁。明洪武元年(1368),知县沙良佐重建。明末再毁。清顺治十二年(1655),邑人涂斯皇重建。咸丰六年(1856),又毁。九年,全城筹资兴修,同治年间复修。清代学额:廪生20名,增生20名;文生15名,后增至25名;武生15名,后增至16名。
   东乡县儒学 在县城东广信门内,明正德九年(1514)由兵备胡世宁、知府方学、知县黄堂建。学宫东为求忠斋,西为立孝斋。嘉靖二十五年(1546)署县事邢龠于学宫前开挖泮池。次年,知县崔一濂于大成门两旁修建名宦祠和乡贤祠。三十五年,知县蔡结改建明伦堂于大成殿后,学校规制才初步确定。明末,毁于战乱。清康熙元年(1662),知县李丹重建,咸丰六年(1856)、同治三年(1864),两遭兵燹。同治五年(1866),知县朱昌言及后任知县李士芬、孙毓秀,先后倡议捐资重建。清代,有学田136亩。清代学额,岁科试取文生15名,武生12名。
   三、社学 社学为地方政府在乡村所设官立学校。元代,50家为一社。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朝廷诏令“每社设学校一,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农隙使子弟入学。”明洪武八年(1375),朝廷亦下诏各地立社学。天顺年间(1457—1464),敕有司每乡里俱设社学,时崇仁知县李祥创社学4所。正德年间(1506~1521),李梦阳任江西提学副使,大力督办,促进社学发展。正德之后,临川知县李彬、金溪知县林初各建社学4所。明末战乱,社学多废。清代社学复兴。顺治九年(1652),朝廷要求“凡府州县每乡置社学一区,择其文艺通晓、行谊谨厚者,补充社师,免其差役”。雍正元年(1723),诏令各地照顺治九年例,督办社学。此后,社学逐渐发展。清代,域内有社学56所,其中,南城14所、南丰6所、新城6所、广昌6所、泸溪1所、临川4所、崇仁4所、宜黄5所、金溪4所、乐安4所、东乡2所。
   社学所授内容,元代为《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等;明代以《百家姓》《千字文》为首,继以经史历算之属,兼及御制大诰、律令、歌诗习礼等;清代所授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童蒙读物,渐及儒家经典。社学发展到清雍正之后,日渐式微,逐步被私塾取代。
   临川社学 较著名的有金台社学,设西乡17都金台寺。清同治五年(1866)由乡人马汝良等倡建。有学田298亩。每期招正课生10名,附课生30名。每月初二课艺,由县命题,试卷须经呈报县官审阅。试卷按难易程度分上中两卷,学优者可得奖励。另有培风社学,设西乡石井马家村,有学田60余亩,亦名重当时。
   崇仁社学 明初始创。天顺七年(1463),知县李祥建社学4所:东耆社学,设于无为观废址;西耆社学,设于严家巷,后更址善修观;北耆社学,设于招隐堂废址,后更址四贤祠;南馆社学,设于铺左道旁。历经变异,后均废。万历年间(1573—1619),知县陈瑛复置社学于县治屏墙,后亦废。清雍正六年(1728),知县陶士黄重建社学,设在南城瓦子堆新兴寺旧址,并置学田。
   宜黄社学 载于清同治《宜黄县志》的有5所,一在宜黄东隅南山庙左,一在西隅鸣山庙右,一在南隅城隍庙右,一在北隅黄陂桥,一在东招福寺左。
   乐安社学 据清光绪二年《抚州府志》载,有社学4所,具体不详。
   南城社学 明代为盛。弘治年间(1488—1505),即有社学12所。提学副使邵宝加意振兴,规定凡补生员者,必须经过社学。正德七年(1512),学使李梦阳毁淫祠15处,以其一改畜旴江书院,其余14处均改社学,后被豪绅侵没。万历五年(1577),知县范涞重毁淫祠,恢复社学14所,其名依旧,分别为:礼、乐、射、御、书、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清代,较著名的社学有青绥社学,设在十四都青绥里八堡,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后废,清康熙年间(1662—1722)恢复;黄山社学,建于道光五年(1825),以黄孝子祠为址;钟灵社学,设十一都中林寺故址,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中林改钟灵,置有学田;城关社学,建于道光十九年(1839),咸丰六年(1856)毁。
   南丰社学 盛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即有社学6所,分别冠以礼、乐、射、御、书、数之名。万历十四年(1586),在原参将府立南方社学,于紫阳书院内立东方社学。至清,朝廷规定各村社推行公学(社学)一所,为地方初级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偏重教授语文读写和历史知识。
   广昌社学 明代颇兴盛。洪武三年(1370),知县侯端奉诏立学。嘉靖六年(1527),知县毛益奉令建社学于县治东迎恩桥,内设听乐厅、习礼厅、句读厅、算数厅等,规制甚宏。后兵毁。
   金溪社学 明代,建于县城的社学有4所,其中南市1所、中市1所、北市2所,为嘉靖五年(1526)知县林初所建。万历二十二年(1594)重建。清雍正元年(1723),在大乡设社学,凡12岁~20岁者可入学,在校生童免差役。时全县有社学6所,分别冠名礼、乐、射、御、书、数。
   泸溪社学 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在李泰伯祠,清同治时废。
   新城社学 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至正德九年(1514),除各乡村设有若干社学外,在县城四坊设有社学6所:立礼社学,设东湖寺;通书社学,设学仙观;如射社学,设天峰寺;成乐社学,设宝林寺;象数社学,设龙湖寺;执御社学,设新丰桥东。另有黎川社学,原设城东环胜山,初为冯鲸讲堂,清雍正十一年(1733),知县徐大坤奉文改建,后塌毁。同治五年(1866),知县金时宣重建于南市寺观。
   东乡社学 据清光绪二年《抚州府志》载,有2所,一在长林,一在黎墟。
   第二节 私学 汉初南城县建县之前,域内即办有私学,或盛或衰,绵延不绝。私家办学情况,种种不一。有因贫穷以办学谋生者,诸如宋代南城人李觏,自幼贫困,未仕前,以教学为生;童蒙,官至知州,未及第时,家贫,聚小儿教授以自给。有富户慷慨捐资办学者,诸如明代新城人杨振邦,捐建西城义塾;南城人章前峰,捐建章氏义塾;清代金溪人朱纯生设云林义塾,王昉英设养正义塾,黄孝忠设涂坊义塾,李映华设源头义塾。有学业专精延徒教授者,诸如宋代抚州艾性,通经,尤工诗,“阖门教授,执经者盈门”;临川县邓名世,精于史,学者执《春秋》向他求教。也有无意仕进之学问大家,时人仰慕,争来就学。诸如元末金溪举人吴仪,博览群书,隐居避乱,远近学者争集其门;明代崇仁人吴与弼,19岁弃举子业,尽读四书五经、洛闽诸《录》,躬耕食力,从学者甚众;明诸生南丰人谢文洊,明亡后,建堂于邑治西程山,讲学其中,远近人多以他为师。还有在职官吏,私人授徒。诸如明代临川知县张采,崇祯进士,与陈际泰、艾南英诸人,昌明古学,尊尚名教,临川士人争入其门。更有官员致仕或罢官回乡,讲学不倦者。明代任浙江提学副使金溪人王蓂,退职回乡,与同乡洪壮山、黄卓峰、吴疏山共为翠云讲会,学者以他为宗;洪武初以明经为知县的临川人揭轨,离任回乡后,作杏花春雨亭,教授生徒;太常博士临川人陈九川致仕归乡,周游名山,到处讲学,深得好评;高淳县丞临川人易文,归里后著书讲学,生徒云集;嘉靖进士、东乡人徐良傅,因上书言事罢官,筑庐岘台下,以古文法教授里中;嘉兴府同知乐安人曾维伦致仕归乡,杜门讲学,至老不倦;洪武初以博士致仕归乡的南城人吴毅,教授乡里;正德三年进士、吏部考功员外郎南城人夏良胜,以上书切谏被杖罢官归乡后,教授生徒;工部员外郎黎川人何重告老还乡后,在家聚众讲学,从游者甚多。
   私家所办学堂,统称学塾。其形式有义学、坐馆和私塾之别。由富家或宗族出资请塾师在公共场所教学,称义学。清代金溪县邓应台建有暘田义学,刘敏学、刘德昭建有溶坊义学,旨在教授族中子弟;由官绅富户独资或合资请塾师上门教授,称坐馆;学生到塾师家就读,称私塾。其中私塾为普通百姓接受基础教育最常见办学形式。专教蒙童的学塾称蒙馆,为启蒙学校;高一级学塾叫经馆;但也有一些学塾、蒙馆、经馆合为一体,同时容有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学生。
   各学塾招生人数,有几个、十几个、几十个不等,采取个别教授方式。蒙馆学生大多七八岁入学,以农家子弟居多。蒙馆教师一般要有秀才资格。课程分读书和习字。所读教材为《三字经》《千字文》《四书》等;其中《三字经》为入门者人人必读。女生则读《女儿经》。欲升学者,加读《五经》及《千家诗》,不升学者,加读《日用杂字》《幼学琼林》之类。学生一般每日上下午读书,中午写字。先生对教材基本不予讲解,只要求背诵。注重写字,由填红到映模到临帖,督课甚严。背书写字凡不合格者,时遭体罚。蒙馆学习无固定年限,随儿童家长意愿,读一两年、三五年、七八年都有。每年分3个学期或5个学期,放假一般在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节日前后。
   经馆学生以富家子弟居多,年龄一般为十几岁,甚至二三十岁,并读过几年书,目的多为投考儒学。经馆教师最低要有廪生资格,一般由贡生充任,亦有少数举人。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主,还有《古文观止》《御批通鉴辑览》之类,兼学对联、诗词、制艺、书法等。课程分读书、讲书、作文。一般早晨、下午读书,上午塾师开讲,学生回讲,晚上要求学生读书背诵;多为逢三、八作诗,二、五作文。反复训练八股文、试帖诗,以应考童试,进入县学或书院,旨在参加科举。经馆学生学习亦无固定年限,或三五年,或一年半载,听其自便。一年之内,分3个学期或两个学期,随各地习惯而定。
   学塾一般都订有详细塾规,要求学生“言须垂手而立,坐须端正其身,弗莫嬉戏打闹,弗莫左顾右盼”。塾师备有戒尺,对违规学生或学业不佳者,轻则罚站、留堂(留在塾中,不准回家),重则罚跪、鞭笞(即用戒尺打手心、屁股)。
   塾师薪俸多面议决定,有以稻谷计,有以银两计,且因各地贫富不一而多寡悬殊。经馆塾师学俸要高于蒙馆塾师。清末,不少蒙馆学生交学金为3块~10块银圆,经馆学生的学金则是蒙馆的2倍至3倍。塾师一般由家长轮流供膳或东家包饭,或由学生供柴米油盐,塾师自炊。逢年过节,学生需送禽肉蛋油糕点之类作为节礼。塾师特别是蒙馆塾师收入低下,生活大多清贫,或仅堪糊口。
   域内私塾之盛,首推清代,11县私塾星星点点,遍布城乡。清末,仅广昌私塾即多达百余所,驿前张希增,塘坊饶绪传,白水(今赤水)黄炳群、谢芝生,杨溪应作霖、张儒香、王家敬及新安下坪吴锡光等人所办私塾,均享名当时。这些私塾大多一校一师,收费低廉,条件简陋,但对文化普及,功不可没。至民国时,域内私塾仍有发展,民国22年(1933),仅崇仁县私塾即由清末7所发展到47所;塾师由7人增至52人;学生由120人增至639人。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私塾改造为民办小学,私塾退出历史舞台。
   第三节 书院 域内书院始创于唐代。据宜黄县《罗氏宗谱》载:唐天祐年间(公元904—907),节度使罗坚赠田于棠阴建湖山书院。至宋,域内一些地方官员、乡绅大户也赠田捐资创办书院,官府也间或赐田拨款予以支持,从此书院大兴,先后建起临川县兴鲁、临汝、峨峰、碧涧书院及红泉精舍;南城县旴江、龙眠书院及曾潭讲堂;金溪县槐堂、青田、榉林、荐堂、石林书院及槐堂书屋;崇仁渔墅、文林、梅峰书院;宜黄县鹿岗、三湾、定庵、遗安、静逸书院及读书堂;南丰县水云书院、南丰学舍、华林书堂;新城县武彝、风月书院;泸溪县进修书院、庵山学舍;东乡县半山、桂山、下关、黄山谷书院等40余所,占当时全国书院总数(近400所)1/10强、江西省书院总数(140余所)28%。元代,士人饱受压迫,大多无意仕进,书院锐减,唯崇仁县书院有所发展,这与当时崇仁出现吴澄、虞集两位著名理学家不无关系。其时,崇仁县建有草庐、邵庵、东湖、濂溪、成风书院;宜黄县有明新书院、五峰精舍;乐安县有鳌溪、龙岗、西溪、柳塘书院;临川县有青城书院;南丰县有南丰书院;新城县有西村书院等。明代,朝廷对书院严加控制,嘉靖、万历、天启年间,曾4次大毁书院,但域内书院仍有40余所,诸如崇仁县巴山、宝塘、小陂书院;宜黄县崇文、东壁、浒杏书院及水西山房;乐安县卧云、安定、道乡、大成书院;南城县前峰(后改为丛姑山房)、崇儒、凤岗、紫阳、青峰、三谷、斗湖、正学、明德书院及两雍会馆、恒山精舍;广昌县雯峰、南园、东园、清溪、意园、南郭、石冈书院;金溪县崇正、林泉、象山书院;新城县正崇、东园、贤溪书院及廪山精舍、萧曲山房;南丰县紫阳、南台书院及临川县的崇儒书院等。清代,域内书院有兴有废,有更名,有合并。在数量上,有60余所。期间创办的书院主要有临川县汝阳、青云、兴贤、玉茗、双桂书院;崇仁县相山、文昌、阳明、育英、再兴、仙友、寿章、仰庐、景庐、毓秀、沸湖、集贤书院;宜黄县凤岗、松山、崇秀、灵山、梧荫书院;乐安县义云、安浦、乐庠、奎成、尚义、步云、七都书院;南丰县琴台、嘉禾书院;广昌县旴源书院;新城县黎川、崇正书院;泸溪县鹤城、琴台书院;金溪县仰山、柏仙、大门石书院;东乡县汝东、桂园书院等。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朝廷下令书院改办学堂,历经千年书院教育方告结束。
   书院是封建社会特有教育组织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由私学到官学的演变。宋代,书院多由乡绅大族创办,民办居多。元代,朝廷诏令书院山长须经礼部或行省、宣慰司任命,并授官衔,书院逐步官学化。明代,书院官学化程度不及元代。清代,书院由地方官吏兼行监督,山长由官府选择礼聘,成为完全官立教育机构。山长为书院主持人,或称洞主,除讲学外,总领院务。书院招生数额由政府颁给。到书院就读的,分生、童两种,须经考试录取。童为读过经馆准备参加童试者,开童生课;生为已中秀才准备参加乡试者,开文生课。书院一般在每年农历二月上旬启馆,腊月初散馆。每月两次考试,一次为官课,一次为馆课。每课试《四书》文一篇,试帖诗一首。其教学内容,与府学县学基本相同,为《四书》《五经》,儒家教义。
   书院设立的教规与官立学校相同。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亲自制订《鹿洞教规》,迅速为抚州书院借鉴或采用,直至清朝仍为各地书院仿照范例。
   书院以院田收入作经费,院田由私人捐赠,或国家赐给。也有不少地方官员、豪绅大户为书院购置田产,增加设备,扩大规模,或创建新书院。学生到院听讲,由院供给膳食,后称膏火费,按正课、附课分等发放。但未经政府注册的书院,一切用度由学生自备。抚州各书院山长年俸甚丰,清代兴鲁书院山长年俸达339两2钱白银,其中束修银240两,供膳银80两,聘仪银4两8钱,年节3次共银14两4钱,收入超过府学教授。书院环境多幽静雅致,图书典籍齐全,条件优越。书院主持人多由地方名儒充任;讲学者由山长聘请学识宏富之士担任。在教学上,书院比较自由,允许不同学派进行学术讲辩,欢迎学术交流;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引导。不少书院教学质量远超府学县学,经常形成府(州)、县学学生愿进书院就读的局面。
   书院是名儒大师广招门生弟子,开展学术研究、传播学术观点的基地,不少书院也因而成为文化学术的中心。宋代理学大师、教育家陆九渊(金溪人),曾辟槐堂书屋以授徒,后又筑象山精舍讲学其中,生徒从之者甚众。元代,理学家、教育家吴澄(崇仁人),从事私人讲学近60年,弟子满天下。明代著名学者吴与弼(崇仁人),躬耕垄亩,在乡间讲学50年,创“崇仁之学”。明代著名理学家、泰州学派大师之一罗汝芳(南城人)出仕前,在南城丛姑山房讲学,四方学者云集,名倾东南;出仕后,官至云南巡察副使,先后在昆明五华书院和春海书院讲学;致仕后,又巡回金陵、两浙、两广讲学,所至弟子满座。
   许多书院又是为纪念名儒而立,成为崇祀先师场所。南丰县南丰书院,祀名儒曾巩;崇仁县康斋书院,祀名儒吴与弼;南城县正学书院,祀名儒罗汝芳;东乡县半山书院,祀名儒王安石;金溪县崇正书院,祀名儒朱熹、陆九渊;临川县崇儒书院,祀宋代晏殊、王安石、曾巩、陆九渊、元代吴澄、明代吴康斋等人。
  书院通过这种形式,宣明教化,维护传统,弘扬学术,激励后生,起潜移默化影响。
   兴鲁书院 位于临川县香楠峰东麓,北宋曾巩就其所居侧而建。曾巩祖先为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弟子曾子后裔,取名“兴鲁”,意在“上承曾子之家学,以继周公孔子之传”。曾巩在此亲执讲席,欧阳修、王安石也曾莅院讲学,故书院声名远播。明清两代,一直为抚郡六县(临川、崇仁、金溪、宜黄、乐安、东乡)讲学之所,深为邑人和地方官吏敬仰。后几经兴废,屡有修葺。至清乾隆五年(1740),知府刘永锡复建。四十六年,知府陈朗重修。据陈朗所撰《兴鲁书院讲堂记》载:旧额正课生员10名,童生15名,后新广额生员5名,另加正课10名(乡试之年,归入生员正课额内;岁科两试之年,归入童生正课额内)。
   东湖书院 位于崇仁县隆兴,元至元年间(1337—1340)元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虞集建。虞集逝后,监邑重喜建邵庵书院以祀之。
   小陂书院 位于崇仁县小陂,明正统年间(1436—1449),明初著名理学大师吴与弼(号康斋)创建并讲学于此,著名学者陈献章、胡居仁、胡九韶俱从游,后即为祠,亦名康斋书院。
   相山书院 一在崇仁县县治南大东门外,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县曹荩创建,又称南城相山书院,山长陈伯适。道光十年(1830)后停办。咸丰六年(1856)至同治三年(1864)间毁。一在县城北坪头上,称北城相山书院,道光二十六年(1846)进士陈开第等人集资兴建。三十年开课。北城相山书院于县内最有影响,四方负笈来学者甚众,延至光绪末年,方改学堂。
   五峰精舍 位于宜黄县霍源村,元延祐三年(1316)吴澄建。吴澄逝后,崇仁建草庐书院以祀之。
   崇文书院 一在宜黄县崇九都,建于明,明末毁于兵;一在崇仁县十二都圹圩乡,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为合乡投资所建,同治七年(1868)重修,崇仁及邻县均有生童慕名至此学习,现代著名物理学家余瑞璜曾就读于此。
   旴江书院 位于南城县府治北,宋庆历三年(1043)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觏创办,并于此讲学20余年,学徒千数,邓润甫、余畴若、邓立节、曾巩、徐唐、李山甫皆其高弟,东南学者闻风向往。宝祐六年(1258),知军曾埜重建旴江书院。明正德七年(1512),提学李梦阳毁东岳庙址改建于城西街。嘉靖三年(1524),院舍并入益王府第,书院遂改建于城北。九年,又改为小学,书院遂废。万历三十七年(1609),推官陆键以府学之射圃恢复之。明末毁。清雍正七年(1729),提学傅玉雩重建。乾隆九年(1744),知府杨宏志予以修葺,聚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五邑生童课之。二十年,改建于城内武冈山。二十二年,知府孟绍、知县蒋有道,允绅士之请,重建于旧址。咸丰六年(1856),书院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知府达春布同五邑绅士捐资重建。光绪末年,改为府试考棚。
   前峰书院 位于南城县丛姑山,明罗锦建,以教其宗族子弟;后罗锦之子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罗汝芳讲学其中,并改名丛姑山房。罗汝芳逝后,南城县建正学书院以祀之。
   雯峰书院 位于广昌县甘竹镇,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曾任廉州太守的史学家、教育家饶秉鉴致仕返里所建,盛时四方之士慕名求学者百余人。
   槐堂书屋 位于金溪县延福乡青田村,南宋乾道八年(1172)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建。槐堂不立学规,无纪律约束,自由问学,高度自觉。远近之人闻风而至,弟子盈门,其比较著名者65人,成为陆氏“心学”传播者。
   崇正书院 位于金溪县县治西太紫庙前,明嘉靖二十一至二十五年(1542—1546)知县冯元鼎建,祀朱(熹)陆(九渊)二先生。相传南宋时此地曾建书院,朱熹、陆九渊曾在此讲学。崇祯年间(1628~1644),兵巡道吴麟瑞重修。
   第四节 进士家族及分布 历代士子就学,多以科举为目的。抚州域内最早的进士是宜黄人乐史。据清抚州府志所载,乐史为南唐进士第一,太平兴国五年复登科。宋代开始,进士人数激增,历元明清,域内获得进士资格者共为2450人,其中宋为1419人,元为36人,明为441人,清为554人,分别是江西省四代进士数的26%、17%、14%、31%。
   宋至清,抚州出现上百个在进士考试中崭露头角的家族。这些家族有父子、叔侄、祖孙或兄弟先后登榜,有兄弟或叔侄同榜及第者,也有若干代之后重振祖业金榜题名。其中南丰县曾家村、乐安县流坑村,录取进士人数分别为29人、27人。科举仕宦之路,使不少家族大兴学馆书院,督导子弟刻苦读书,从而不同程度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尊师重教之风形成。以下所列为一门三进士以上者。
   一、临川进士家族 晏氏家族 代表人物晏殊,临川长山人(今属进贤县),政治家、文学家。宋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其子晏崇让于皇祐元年(1049)登进士第;侄孙晏升卿、晏中分别于皇祐五年(1053)和元丰二年(1079)登进士第;曾孙晏绍休、晏敦复、晏敦临、晏肃分别于绍圣四年(1097)、大观三年(1109)、政和五年(1115)、宣和三年(1121)登进士第;五世孙晏大正于嘉定元年(1208)登进士第。宋代,晏氏家族共有9人登进士第。
   王氏家族 代表人物王安石,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中国11世纪著名改革家。宋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观文殿大学士,封荆国公。其叔祖王贯之,于咸平三年(1000)登进士第。其父王益,于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登进士第。其从弟王沆,于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第;其兄王安仁,于皇佑元年(1049)登进士第;其弟王安礼,于嘉祐六年(1061)登进士第;其子王雱,于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第;其弟王安国,于熙宁元年(1068)登进士第;其裔孙王珪,于建炎二年(1128)登进士第。王珪玄孙王庭椿,于绍定五年(1232)登进士第。宋代,王氏家族共有10人登进士第。
   蔡为善家族 蔡为善于宋咸平三年(1000)登进士第,其侄蔡宗晏、蔡宗贺分别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和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第,侄孙蔡元振亦于庆历六年登进士第,侄孙蔡元导与儿子蔡承禧于嘉祐二年(1057)同科及第,蔡宗晏孙蔡持与蔡承禧子蔡居厚于绍圣元年(1094)同科及第。
   饶珙、饶琦家族 饶珙、饶琦于宋皇祐五年(1053)同科及第,侄饶师传于元丰五年(1082)登进士第,饶师传侄饶蒙于元丰八年(1085)登进士第,饶珙之子饶文度于崇宁五年(1106)登进士第,饶文度子饶伯达于大观三年(1109)登进士第,饶伯达从弟饶好裕、饶惠卿于重和元年(1118)同科及第。
   朱献民家族 朱献民于宋元祐三年(1088)登进士第,其子朱旂于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其从孙朱应龙于淳祐十年(1250)登进士第。
   谢源家族 谢源于宋绍兴三十年(1160)登进士第,其子谢枢于庆元五年(1199)登进士第、谢子新于嘉定十年(1217)登进士第。
   赵彦灿家族 赵彦灿于宋乾道二年(1166)登进士第,其弟赵彦瓛、赵彦埸于淳熙五年(1178)同科及第。
   俞廷椿、俞廷华家族 俞廷椿、俞廷华兄弟二人于宋乾道八年(1172)同科及第,其后人俞炳于宋绍定五年(1232)登进士第。
   孙洵家族 孙洵于宋淳熙二年(1175)登进士第,其孙孙梦魁于宝祐元年(1253)登进士第,其曾孙孙性之于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第。
   林梦英家族 林梦英与其从弟林文仲于宋淳熙二年(1175)同科及第,其侄林彦棪于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
   董居谊家族 董居谊于宋淳熙八年(1181)登进士第,其子董士元于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董士龙于绍定五年(1232)登进士第。
   赵师栗家族 赵师栗于宋淳熙八年(1181)登进士第,其弟赵师范于淳熙十一年登进士第,赵师范孙赵与课于咸淳元年(1265)登进士第; 赵汝铲家族 赵汝铲于宋淳熙五年(1178)登进士第,其从弟赵汝釭、赵汝鐆于绍熙四年(1193)同科及第,赵汝釭兄赵汝钟于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第,赵汝钟侄赵崇滂、赵崇滂子赵必懋于宝庆二年(1226)登进士第,赵汝铲曾孙赵良焙于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黄绍宗家族 黄绍宗于宋淳熙十一年(1184)登进士第,其兄黄峦于淳熙十四年登进士第,黄峦从弟黄墉、黄垺于嘉定元年(1208)同科及第。
   徐子石家族 徐子石于宋庆元五年(1199)登进士第,其从弟徐元德于宝庆二年(1226)登进士第,其从子徐彪于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第。
   赵汝庀、赵汝讥家族 赵汝庀、赵汝讥于宋嘉定七年(1214)同科及第,侄赵崇泗于嘉定十年登进士第,弟赵汝庶与侄赵崇、擀于宝庆二年(1226)同科及第,赵崇泗弟赵崇澻及赵崇澻子赵必格于咸淳元年(1265)同科及第。
   赵端颐家族 赵端颐于宋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其子赵广谊于嘉定十六年登进士第,其弟赵端芑于宝庆二年(1226)登进士第,赵端芑侄孙赵继儒于绍定二年(1229)登进士第。
   张宏家族 张宏于宋嘉定十年(1217)登进士第,其从弟张俊民于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第,张俊民从叔张梦牛于淳祐四年(1244)登进士第。
   陈一荐家族 陈一荐于宋嘉定十年(1217)登进士第,其侄陈成甫于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第,其子陈元桂于淳祐四年(1244)登进士第,其侄陈元植于淳祐十年登进士第,其从子陈元发于宝祜四年(1256)登进士第。
   赵必健家族 赵必健于宋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其兄赵必谘于嘉定十六年登进士第,其子赵良锌于端平二年(1235)登进士第、赵良鉎于淳祐十年(1250)登进士第、赵良鍷和赵良镡于开庆元年(1259)同科及第,其孙赵友赐于咸淳元年(1265)登进士第(以上7人所居地今属东乡县)。
   赵继盛家族 赵继盛于宋嘉定十六年(1223)登进士第,其兄赵继大于宝庆二年(1226)登进士第,其兄弟赵继禹、赵继伟于绍定二年(1229)同科及第,其弟赵继洋于淳祐七年(1247)登进士第,其侄赵大务于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第、赵大胜和赵大珏于咸淳元年(1265)同科及第。
   赵汝惶家族 赵汝恒于宋绍定二年(1229)登进士第,其弟赵汝惠、子赵崇荣于咸淳元年(1265)同科及第。
   王常家族 王常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登进士第,其子王显于天顺元年(1457)登进士第,其侄王统于弘治三年(1490)登进士第。
   二、崇仁进士家族 吴山甫家族 吴山甫于宋皇佑五年(1053)登进士第,其孙吴尚于绍兴二年(1132)登进士第,其曾孙吴镒于隆兴元年(1163)登进士第,其重孙吴从龙于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第,吴从龙从侄吴监于淳祐元年(1241)登进士第,吴山甫裔孙吴泰于淳祐十年(1250)登进士第。
   熊知常、熊天常家族 熊知常、熊天常分别于宋元丰五年(1082)和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熊知常子熊溥于政和二年(1112)登进士第、熊将于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熊将从侄熊桂于乾道二年(1166)登进士第,熊溥曾孙熊有宗于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玄孙熊元龙于绍定五年(1232)登进士第。
   王尚宾家族 王尚宾于宋建炎二年(1128)登进士第,其子王盈于绍兴十二年(1142)登进士第、王益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登进士第。
   吴澥家族 吴澥于宋隆兴元年(1163)登进士第,其侄吴琮于淳熙十一年(1184)登进士第,吴琮之侄吴君召于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第。
   饶子庸家族 饶子庸于宋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其弟饶梦吕于嘉定十六年登进士第,其从弟饶应子于绍定五年(1232)登进士第,其弟饶宋英、从弟饶应龙于端平二年(1235)同科及第。
   谢公旦家族 谢公旦于宋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其弟谢琳于嘉定十三年登进士第、谢洪于宝庆二年(1226)登进士第。
   三、宜黄进士家族 乐氏家族 代表人物乐史,宜黄县崇贤乡人,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方志学家。官至水部员外郎。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中进士。淳化三年(公元992),其子乐黄目、乐黄裳、乐黄中兄弟三人同科及第,成为一家多进士的典型。咸平元年(公元998),乐史另一子乐黄庭登进士第;天圣八年(1030),乐史曾孙乐滋登进士第;景祐元年(1034),乐史孙乐宾国登进士第;绍定五年(1232),乐史11世孙乐甫登进士第。宋代,乐氏家族共有8人登进士第。
   胥正伦、胥正平家族 胥正伦、胥正平兄弟二人于宋端拱二年(992)同科及第;景德二年(1005)胥正伦侄胥济登进士第;天圣八年(1030),胥正伦侄胥沆登进士第;景祐元年(1034),胥正伦弟胥正臣登进士第;庆历二年(1042)胥正伦侄孙胥世澄登进士第。
   涂大馗、涂大琳家族 涂大馗、涂大琳兄弟二人于宋元祐六年(1091)同科及第;绍圣元年(1094)其弟涂大经登进士第;元符三年(1100),其兄涂大任登进士第。
   徐世英家族 徐世英与其孙徐园老分别于宋绍兴十五年(1145)和绍定二年(1229)登进士第;咸淳元年(1265),徐园老子徐和登进士第。
   涂枋家族 涂枋与其侄涂恢分别于宋庆元五年(1199)和嘉定十六年(1223)登进士第;宝祐元年(1253),涂枋从侄涂演登进士第。
   张似之家族 张似之与其侄孙张声子分别于宋嘉泰二年(1202)和宝祐四年(1256)年登进士第;张声子侄张叔英于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第。
   四、乐安进士家族 董氏家族 董氏家族所居地流坑村原属永丰县云盖乡。董氏一族传为西汉著名学者董仲舒后代,代表人物董敦逸、董德元。董敦逸宋嘉祐八年(1063)登进士第,官至御史大夫,封长清开国男。董德元绍兴十八年(1148)登进士第,廷试居第一,以有官之故,降居第二,“恩例与大魁等”,时称“恩榜状元”;官至参知政事,封庐陵开国子。政治上董德元为秦桧党人,被以污名,故未入乡贤祠;但在流坑科名最高,仕宦最尊,使董氏一门成为当时望族。从宋至清,流坑董氏一族共有27人登进士第: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董淳登进士第,景祐元年(1034)董洙、董仪、董汀、董师德、董师道同科及第,庆历二年(1042)董祯登进士第,庆历六年董倚登进士第,皇祐元年(1049)董伋、董偕、董儞、董唐臣同科及第,嘉祐八年(1063)董敦逸登进士第,绍圣四年(1091)董与乾登进士第,元符三年(1100)董正登进士第,宣和三年(1121)董陟登进士第,宣和六年董观登进士第,南宋绍兴二年(1132)董良史登进士第,绍兴十八年董德元登进士第,绍兴二十四年董克正登进士第,绍定二年(1129)董云从登进士第,嘉熙二年(1238)董同登进士第,淳祐元年(1241)董梦得登进士第,咸淳七年董定得登进士第,明成化二十年(1484)董时望登进士第,隆庆五年(1571)董裕登进士第,清同治十三年(1874)董光乾登进士第。
   何谷家族 何谷于宋嘉定十六年(1223)登进士第,其侄孙何霖于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何尧于咸淳元年(1265)登进士第,何天声于咸淳七年登进士第,何希之、何梦牛于咸淳十年同科及第。
   五、南城进士家族 元守文家族 元守文于宋咸平三年(1000)登进士第,其侄元奉宗于景德二年(1005)登进士第、子元绛于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第。
   黄晓家族 黄晓于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登进士第,其子黄知良于天圣五年(1027)登进士第,其四世孙黄彦中于绍圣元年(1094)登进士第,黄知良孙黄诩于崇宁五年(1106)登进士第,黄晓孙黄聂于绍兴五年(1135)登进士第,黄彦中从侄黄俊民于绍兴二十七年登进士第。
   蔡充家族 蔡充于宋天圣二年(1024)登进士第,其子蔡卿于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第、蔡徽卿于元丰八年(1085)登进士第,蔡卿侄蔡沔于元祐三年(1088)登进士第、蔡绛于崇宁五年(1106)登进士第、蔡履于政和二年(1112)登进士第,蔡卿弟蔡縕于绍兴八年(1138)登进士第。
   陈肃家族 陈肃于宋天圣五年(1027)登进士第,其从侄陈谏于天圣八年登进士第、陈次山于皇佑五年(1053)登进士第,陈谏侄陈光道于嘉祐四年(1059)登进士第,陈次山侄陈汝器于熙宁九年(1076)登进士第,陈光道兄陈光远于元丰八年(1085)登进士第,陈肃孙陈光祖于绍兴八年(1138)登进士第,陈光道四世孙陈贽于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第、陈纪于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
   何潜家族 何潜、何渊、何滨三兄弟于宋庆历二年(1042)同科及第。
   邓润甫家族 邓润甫于宋皇祐元年(1049)登进士第,其弟邓考甫于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邓佑甫于治平二年(1065)登进士第。
   陈陟家族 陈陟于宋皇祐五年(1053)登进士第,其从弟陈泽于绍圣元年(1094)登进士第,其孙陈大节于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其五世孙陈逵于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第、陈观于庆元五年登进士第、陈巩于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
   王无咎家族 王无咎于宋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其子王綑于绍圣元年(1094)登进士第、王縕于绍圣四年登进士第。
   陈端家族 陈端于宋元丰二年(1079)登进士第,其子陈植于重和元年(1118)登进士第,其孙陈起于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其曾孙陈梦曾于淳祐四年(1244)登进士第;陈起孙陈元于淳熙十一年(1184)登进士第,陈元弟陈觉于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
   黄锐家族 黄锐于宋崇宁五年(1106)登进士第,其弟黄锷于大观三年(1109)登进士第,其兄黄铎于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
   童邦直家族 童邦直于宋崇宁五年(1106)登进士第,其兄童邦光于重和元年(1118)登进士第,弟童邦杰于绍兴八年(1138)登进士第,童邦杰子童宗说于绍兴二十一年登进士第,童邦直曾孙童梦雷于端平二年(1235)登进士第。
   陈克诚家族 陈克诚于宋宣和三年(1121)登进士第,其弟陈克勤于宣和六年登进士第,陈克勤子陈力学于隆兴五年(1163)登进士第,陈克诚子陈绍实于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陈鑑于开禧元年(1205)登进士第。
   李浩家族 李浩于宋绍兴十二年(1142)登进士第,其子李肃于淳熙八年登进士第,其孙李复于嘉定元年(1208)登进士第。
   张大经家族 张大经于宋绍兴十五年(1145)登进士第,其子张元晋于淳熙五年(1178)登进士第,侄孙张镇于淳熙八年登进士第,其侄张元观于淳熙十一年登进士第,张镇子张贯之于淳祐十年(1250)登进士第、孙张炳后亦登榜,年科不详。
   周楠家族 周楠于宋绍兴十五年(1145)登进士第,其子周焙于隆兴元年(1163)登进士第,其孙周韭于淳熙十一年(1184)登进士第。
   利大亮家族 利大亮于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登进士第,其侄孙利慥于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第,其子利正吉于庆元五年登进士第,其孙利登于淳祐元年(1241)登进士第。
   邓约礼家族 邓约礼于宋淳熙五年(1178)登进士第,其侄邓均于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其子邓泳于嘉定十三年登进士第。
   黄弥邵家族 黄弥邵于宋淳熙八年(1181)登进士第,其从侄黄材、黄元于开禧元年(1205)同科及第,其子黄春于嘉定元年(1208)登进士第、黄伯枢于绍定二年(1229)登进士第。
   李宗起家族 李宗起于宋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其子李自明、从侄李应星于淳祐十年同科及第。
   黄弥明家族 黄弥明于宋嘉定元年(1208)登进士第,其长子黄梦麟于淳祐四年(1244)登进士第,次子黄文雷于淳祐十年登进士第。
   吴瑜家族 吴瑜于宋端平二年(1235)登进士第,其从弟吴文容于淳祐七年(1247)登进士第,吴文容从弟吴焘、吴焘从弟吴嗣亮于咸淳元年(1265)同科及第。
   周之桢(又名之相)家族 周之桢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登进士第,其四子周方燧于乾隆二年(1737)登进士第,其长子周方炽于乾隆十年登进士第。
   五、南丰进士家族 曾氏家族 代表人物曾巩,南丰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官至中书舍人。其祖父曾致尧,于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登进士第,官至户部尚书。曾致尧从弟曾士尧,于淳化三年(公元992)登进士第;曾致尧子曾易从、曾易直,于咸平三年(1000)同科及第;曾致尧侄曾舜举,于天禧三年(1019)登进士第;曾致尧另一子曾易占与曾易直子曾斝,于天圣二年(1024)同科及第,曾易占即曾巩之父;曾易直另一子曾叔卿,于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第;嘉祐二年(1057),曾易占子曾巩、曾牟、曾布与曾易占侄曾阜4人同科及第。曾易占侄曾庠于嘉祐四年登进士第;曾易占另二子曾宰、曾肇分别于嘉祐六年和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第;曾宰子曾觉、曾经(后迁入金溪县)分别于治平二年和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曾肇子曾缍于政和五年(1112)登进士第;曾宰孙曾秀之于重和元年(1118)登进士第;曾肇孙曾悟于宣和三年(1121)登进士第;宣和六年,曾肇子曾绚、曾纬与曾阜子曾紘、曾绮四人同科及第;绍兴五年(1135)曾肇子曾统、孙曾憬父子二人同科及第;曾肇曾孙曾炎、曾焕分别于隆兴元年(1163)和乾道五年(1169)登进士第;曾宰五世孙曾逢辰于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第。宋代,曾氏家族共有29人登进士第。
   曾准家族 曾准于宋嘉祜八年(1063)登进士第,其子曾懋于元符三年(1100)登进士第,其子曾弼、曾开、侄曾班于崇宁二年(1103)同科及第。
   朱京家族 朱京于宋熙宁六年(1073)登进士第,其弟朱彦于熙宁九年登进士第,其父朱轼于元丰二年(1079)登进士第,其弟朱褒于元符三年(1100)登进士第,朱褒六世孙朱淮于宝祐元年(1253)登进士第。
   赵崇蟠家族 赵崇蟠于宋嘉定十六年(1223)登进士第,其子赵必于淳祐四年(1244)登进士第,其弟赵崇巉与儿子赵必潗于咸淳元年(1265)同科及第。
   赵希竣家族 赵希埃于宋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其兄赵希紵、赵希竳于咸淳元年(1265)同科及第。
   七、广昌进士家族 何文渊家族 何文渊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登进士第,其子何乔新于景泰五年(1454)登进士第,其六世孙何源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登进士第。
   八、金溪进士家族 吴敏家族 吴敏于宋淳化三年(公元992)登进士第,其长子吴芮于天禧三年(1019)登进士第,四子吴蒙于宝元元年(1038)登进士第,其玄孙吴栗于建炎二年(1128)登进士第。
   董沂家族 董沂于宋嘉祐四年(1061)登进士第,其子董天隐、董天经于元丰二年(1079)同科及第。
   周衮家族 周衮于宋嘉祐八年(1063)登进士第,其从弟周谌于嘉祐四年登进士第,其五世孙周国华于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周谌孙周迈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
   曾经家族 曾经于宋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其四世孙曾钰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其五世孙曾渊子、曾鸿子于淳祐十年(1250)同科及第。
   陆九龄家族 陆九龄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登进士第,其弟陆九渊于乾道八年登进士第,其从孙陆睿于嘉定四年(1211)登进士第。
   朱元庆家族 朱元庆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登进士第,从子朱久吉于宝佑四年(1256)登进士第,从孙朱应龙于淳祐四年(1250)登进士第。
   谢廷谅家族 谢廷谅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登进士第,其弟谢廷瓒于万历二十六年登进士第,从弟谢廷宷于隆庆五年(1571)登进士第,从侄谢继科于万历十七年登进士第。
   徐鹏举家族 徐鹏举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登进士第,其孙徐继昌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登进士第,其曾孙徐大樑于雍正元年(1723)登进士第。
   九、黎川进士家族 傅梦泉家族 傅梦泉于宋淳熙二年(1175)登进士第,其从孙傅涌于淳祐四年(1244)登进士第,傅涌从子傅均于淳祐十年登进士第,其从侄傅曾于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第。
   邓伦家族 邓伦于宋绍兴三十(1160)登进士第,其从侄孙邓祖禹于嘉定十三年(1220)登进士第、从侄孙邓艮与邓祖禹子邓佑孙于淳祐十年(1250)同科及第。
   涂钦家族 涂钦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登进士第,其从弟涂敬与其子涂顺于永乐二年(1404)同科及第。
   鲁瑗家族 鲁瑗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登进士第,其从子鲁立于康熙五十一年登进士第,其孙鲁淑于雍正八年(1730)登进士第,其曾孙鲁仕骧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登进士第。
   黄文则家族 黄文则于清乾隆元年(1736)登进士第,其孙黄寿龄于乾隆三十七年登进士第、黄嵩龄于乾隆四十年登进士第。
   陈道家族 陈道于清乾隆十三年(1745)登进士第,其孙陈观于乾隆四十九年登进士第,其曾孙陈希祖于乾隆五十五年登进士第、陈希曾于乾隆五十八年登进士第,其孙陈用光于嘉庆六年(1801)登进士第,其曾孙陈兰祥于道光九年(1829)登进士第,其孙陈椿冠于道光十五年登进士第。
   第二章 幼儿教育 民国时期始在小学附设幼儿班或幼儿园。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农村合作化运动后,托幼机构大量涌现,幼儿教育快速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幼儿教育工作有根本改观,各县(市)均建有一所示范性幼儿园。2000年撤地设市后,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幼儿教育投资力度明显加大,通过开展幼儿园评估定级,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等活动,一批公、民办优秀示范性幼儿园脱颖而出,在推进幼儿教育建设中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第一节 办学规模 民国16年(1927),江西省第八中学附属实验小学设立幼稚班,招有幼儿30名。19年秋,金溪县创办城厢幼稚园,招收4至6岁儿童20名。22年,省立临川中心小学设幼稚班,招收幼儿40名。24年,广昌县创办幼稚班1个,招收幼儿29名。同年,金溪县合市乡龚其熙、龚学遂所办私立进修小学开设儿童乐园,每年招20名儿童进行学前教育。民国29年,省教育厅颁发《国民教育五年计划》,要求中心国民学校、保国民学校附设幼稚园或幼稚班,但各地行动迟缓。是年,南城县中华基督教卫理会所办私立启秀小学附设幼稚园,招收幼儿38人。次年,省政府通过《关于教育急需实施之方案》,要求每县单独设立幼稚园1所。不久,崇仁县创办县立幼稚园。30年3月,南城私立启秀小学及附设幼稚园被日军飞机炸毁。至32年,域内先后有宜黄、黎川、南城、南丰、乐安等县创办幼稚园或幼稚班。是年,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为避日军侵扰,率国立上海幼稚师范专科学校师生迁至广昌县甘竹乡龙溪村饶家堡设教,于7月在饶家堡创办幼稚园1所,招收当地幼儿50人,实施义务教育,直至抗战胜利。民国34年,部分县幼稚园因经费不足而停办。35年,省教育厅拟定《江西省实施国民教育第二次五年计划》,提出5年内达到每县、市有县、市立幼儿园1所。是年,资溪县泸阳中心小学附设幼稚班1个。36年,东乡县孝岗镇中心国民学校附设幼儿班1个。至此,域内11个县均成立幼儿教育机构,且大多附设在小学,临川县有幼稚班1个,附设于县立实验小学;黎川县有幼稚班3个,分别附设于新城镇中心小学及资福、樟村乡中心小学;崇仁县有幼稚园1所,附设于巴山镇中心国民学校。37年,因经费严重短缺,各地幼稚园纷纷停办。到抚州解放时,域内仅有幼稚园2所,教师7人,在园幼儿47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经费、师资缺乏,域内仅有南城县启秀小学幼儿班、黎川县资福小学幼儿园、广昌县城关完小幼儿园等招收幼儿入学。1950年,抚州专员公署保育院创立,入托幼儿均为干部子女,实行寄宿制。同年,临川实验小学与临川师范附属小学各附设幼儿班1个,共招收幼儿75人。随着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步伐有所加快。1952年,广昌、南丰等县开始试办农忙托儿所(组)。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各地纷纷建立农忙托儿所(组)。1954年,仅金溪、崇仁两县即组建农忙托儿所(组)14个,受托幼儿132人。次年,域内农忙托儿所(组)达240个,受托幼儿972人。抚州市成立街道儿童会7个,入托儿童348人。1956年,抚州市各街道办事处在儿童会基础上,相继办起幼儿园,使域内幼儿园达到26所,另有农忙托儿所134个,季节性托儿组1850个,入园和受托幼儿近2万人。各县还以乡为单位成立幼儿托管委员会,以社为单位成立幼儿托管小组,以加强对托儿所(组)管理。1958年,崇仁、广昌等县成立县直属机关保育院,开始招收干部子女,实行寄宿制。此后,专区、县级机关保育院大都由妇联划归教育部门管理,入院幼儿扩大到职工子女。是年,抚州针织厂、抚州棉纺织厂分别创办幼托组织。临川县上顿渡镇外河街办起2个幼儿班。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下,域内托幼组织发展一跃再跃,幼儿园猛增至3785所,入园幼儿10万多人;托儿所猛增至9328个,受托幼儿7万多人。同时,各县开始举办培训班突击培训保育保教人员。1960年5月初,专署在金溪县浒湾公社召开全区妇女工作现场会,要求“在儿童节前使抚州市学龄前儿童都入所人园”。不久,专、县(市)都成立学前儿童保育工作领导小组,公社和大队建立幼儿托管委员会,域内共建幼儿园3389所,入园儿童8.05万人,占4至6岁儿童总数70.9%。加上亲邻相帮寄托幼儿2.9万人,域内学龄前儿童受托面达到83%。1961年,国家经济发展处于困难时期,域内城乡托幼组织大多停办。专署、县(市)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至1963年,域内幼儿园仅保留23所,入园幼儿2000余人。1965年,幼儿园增至50所,入园幼儿近4000人。次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幼儿教育事业受到冲击,民办幼儿园大都解散,公办幼儿园也多被撤销,园址被占,设备散失,城镇幼儿保教人员或下放农村,或被迫改行。个别企业单位幼儿园因生产需要得以保留,抚州棉纺织厂托儿所还增办哺乳部、幼儿部,成为新生儿至6岁幼儿“一条龙服务”的保教机构。驻崇仁县省属工厂办起幼儿园5所,入园幼儿488人。此后,农村为适应“学大寨”需要,一些社队重新办起托儿所、幼儿园。1973年,域内幼教事业有所恢复,有幼儿园26所,在园幼儿2000余人;托儿所(组)有111个,入托幼儿700余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幼儿教育一度仍处在低水平。至1979年底,域内农村长年入托幼儿2500余人,入托率0.4%;城镇长年入托幼儿6500余人,入托率13.4%。
   1980年,中共抚州地委成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亦成立相应机构。各地按公办和民办同时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方针发展幼教事业,域内街道、乡村办幼儿园迅速发展到225所,入园幼儿7324人。不少县城镇小学还附设学前班,招收5至6岁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到1982年,域内12个县市都建起示范性保育院,239个公社中有236个公社建起示范性中心幼儿园。是年,域内共有幼托园所4120个,入托儿童122725人,入托率为25.6%;其中城镇入托率47.1%。同年,黎川县宏村公社沙下大队幼儿园被全国妇联评为先进幼儿园。1983年,宜黄县兰水公社龙岗大队妇代会主任邱美兰创办新中国成立后域内第一所家庭幼儿园,招收幼儿33人。随后,临川、金溪、南丰、崇仁、乐安、南城等县亦先后办起家庭幼儿园。是年,宜黄县幼儿园被评为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先进集体。1984年域内用于扩建、新建幼儿园资金为76.5万元,新增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1986年,各地贯彻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努力普及学前一年义务教育,小学附设学前班不仅在城镇推广,同时逐渐成为农村幼儿教育基本形式。是年,域内幼儿园发展到843所,其中教育部门办83所,其他部门办63所,集体办697所。在园幼儿3.5万人,其中女幼儿11000余人,占32%。教职工1836人,其中保健员99人,占5.4%;幼儿教师1659人,受过学前教育专业训练210人,占幼儿教师总数12.7%。各地在着重办好中心幼儿园同时,积极扶持、鼓励厂矿企业、街道组织、群众团体、乡村圩镇及居民开办幼儿园,并在确保办园质量上下工夫。1989年,地区有关单位及广昌县托幼办公室支持广昌县饶家堡村委会创办鹤琴幼儿园,以纪念陈鹤琴。20世纪90年代初期,域内城镇大部分幼儿园绿化、美化、儿童化水平得到提高,但域内幼儿入园比例仍较低。据1990年统计,平均每万人口在园幼儿数97人,平均入园率不足30%。此后,幼儿园数量稳中有升。1994年,广昌县筹资3万元,在吴家岭创办鹤琴保育院。1995年,黎川县被国家教委评为幼儿教育先进县。由于国营企业深入改革,一些亏损企业关停并转,企业所属幼儿园随之停办或转为个体经营;同时,一些街道、乡村办幼儿园实行个体承包制,或转为个体幼儿园,域内个体办幼儿园呈迅速发展势头。至2000年底,全市有幼儿园300所(含开办学前班的学校),入园幼儿2.1万人,其中教育部门办幼儿园114所(含开办学前班的学校),入园幼儿1.38万人,其他部门和集体单位创办幼儿园共26所(含开办学前班的学校),入园幼儿3809人,个体办幼儿园160所,入园幼儿3390人。同年6月,根据地区教委1998年转发的《江西省幼儿园评估定级方案(试行)》标准(评估内容包括办园条件、幼儿园工作、幼儿身心发展三方面),地区保育院、黎川县幼儿园、南丰县幼儿园被定为一级一类幼儿园。
   2001年,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办好公办骨干幼儿园的通知》,严禁拍卖公办骨干幼儿园,严禁停发或减发教师工资,保障幼儿教育事业顺利发展。广昌县鹤琴保育院被评为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广昌县鹤琴保育院、南丰县幼儿园、黎川县幼儿园、抚州市保育院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以下简称省级示范园)。2003年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公安消防支队联合下发《抚州市托幼机构登记注册、卫生保健、消防安全检查实施方案》,对全市的托幼机构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广昌县被评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2004年,市教育局连续下发《关于继续做好市一级一类幼儿园评估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继续开展市一级一类幼儿园评估工作的通知》,于6月、12月两次聘请省、市级幼儿教育专家组成专家评估组,先后对崇仁县保育院、临川区第二保育院、南城县幼儿园、金溪县保育院、东乡县幼儿园、乐安县幼儿园进行评估工作,确认其为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广昌县鹤琴保育院、南丰县幼儿园、抚州市保育院顺利通过省级示范园复评。全市幼儿园发展到241所,其中省级示范园4所,市一级一类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猛增到36391人,教职工达到1647人。广昌县、黎川县被评为省幼儿教育工作先进县。抚州市保育院、南丰县幼儿园、黎川县日峰镇小莲幼儿园、南丰县白舍镇白舍村春蕾幼儿园被评为省幼儿教育工作先进幼儿园。2005年,临川区保育院顺利通过省级示范园评估,成为省级示范园。2006年10月,市教育局出台《抚州市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抚州市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条件和日常管理规定》,对幼儿园的登记注册、设置条件、日常管理作出详细规定,规范了幼儿园的办园行为,使民办幼儿教育的无序状态得到遏制。是年,全市幼儿教育工作现场会在黎川召开。江西美佛儿国际学校幼儿部,抚州市汇嘉幼儿园被评为市一级一类幼儿园;东乡县幼儿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园。全市幼儿园发展到346所,其中民办291所,占总数84.1%;在园幼儿50186人,其中民办26539人,占总数52.88%;教职工2457人,其中民办1851人,占总数75.34%。2008年6月,市保育院、南丰县幼儿园和广昌鹤琴保育院顺利通过江西省示范园复评。7月,市教育局举办全市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班,6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8月,市教育局继续开展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创建评估活动,全市有9所幼儿园达到市一级一类幼儿园标准。是年,抚州市保育院成为江西省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幼儿园。南丰县幼儿园谭小丽获2008年度宋庆龄幼儿教育奖。
   2009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无证办学清理整顿活动。整顿后,市教育局为163所民办幼儿园下发办园许可证,476所幼儿园受到限期整改处理,97所卫生、消防、安全不合格的幼儿园被取缔。是年,全市4所民办幼儿园通过市一级一类幼儿园评估;2所公办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园评估。全市幼儿园园数猛增至512所,在园幼儿75532人,教职工4034人,其中民办幼儿园478所,占园所总数93.36%。南丰县幼儿园、抚州市保育院、黎川县幼儿园、广昌县鹤琴保育院、临川区保育院在省级示范园网站建设评比活动中,获评“全省学前教育系统网站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1月,江西省幼教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在抚州举行,省教育厅有关方面领导、幼教专家、各设区市幼教行政干部和省级示范园园长等140余人参加会议。会后,南昌、赣州、宜春、鹰潭、上饶等市20多批次、900多人次到访,学习考察抚州市保育院幼儿教育工作经验。同年,黎川县小莲幼儿园、启明星幼儿园、日升幼儿园、中英文幼儿园被确认为市一级一类幼儿园。
   2011年3月,市教育局继续开展市一级一类幼儿园评估工作,并对2008年以前认定的市一级一类幼儿园进行复评,对幼儿园实施动态管理。12月,市教育局组织评估复评组赴各幼儿园实地考察。有3所幼儿园通过评估,15所幼儿园通过复评。另有南丰县世纪星幼儿园,乐安县卉佳幼儿园被确认为省级示范园,开创全市民办幼儿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幼儿园的先河。是年,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开展抚州市学前教育现状调研的通知》,在全市开展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研,制定《抚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确立该3年发展学前教育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出台发展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统计上报学前教育基础数据,为省里支持全市学前教育的校舍建设、经费划拨提供依据。至2011年底,全市有省级示范园10所:抚州市保育院、临川区保育院、黎川县幼儿园、南丰县幼儿园、广昌县鹤琴保育院、金溪县幼儿园、崇仁县幼儿园、东乡县幼儿园、南丰县世纪星幼儿园(民办)、乐安县卉佳幼儿园(民办);有市一级一类幼儿园24所(其中20所为民办);共有幼儿园358所,在园幼儿99871人,教职工4909人。其中,民办幼儿园300所,占总数83.8%;在园幼儿62883人,占总数62.96%;教职工3879人,占总数79.02%。全市学前教育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1950年—2011年部分年份全区(市)幼儿教育规模情况 表22—2—1 单位:所、人 注:自1980年开始,上表数字均包含开办学前班学校数以及学前班幼儿数、教师数 第二节 学制课程 民国初期,各县所办幼稚园(班)招收6岁以下儿童,学制为2年~3年。民国29年(1940),根据教育部颁《幼稚园章程》,招收4足岁~6足岁幼儿入学,学制为1年~2年。特殊情况经教育行政机关批准,可招收3足岁的幼儿入学,学制3年~4年。每日在园时间,上午2小时,下午1.5小时~2小时。有寒暑假和节假日。幼稚园课程主要有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等7个科目,部分幼稚园增设简单计算、拼读等课程。教会所办幼稚园,教学还涉及圣经、赞美诗等宗教内容。各地幼稚园所用教材多为自编自选。
   新中国成立初期,幼儿园招收3岁~6岁幼儿入学,学制2年。幼儿园分班进行教育,小班3岁~4岁,中班4岁~5岁,大班5岁~6岁。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少城镇和乡村小学开设学前班,一般招收5岁~6岁儿童,学制1年或2年。幼儿园每周课程安排,小班9节~10节,中班11节~12节,大班15节;小班每节15分钟~20分钟,中班每节20分钟~25分钟,大班每节30分钟~35分钟。厂矿企业幼儿园,根据生产需要,一般无寒暑假。农村幼儿园,暑期大忙时节一般也不放假。1996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适龄幼儿为3周岁至6周岁(或7周岁)。学制一般为3年。幼儿园分班进行教育,多实行日托制。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周岁至4周岁)25人,中班(4周岁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7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40人。寒暑假与节日,幼儿园多比照小学安排。各地幼儿园开设课程主要有体育、语言、常识、图画、手工、音乐等,不强调识字数量,不举行测验。教材或采用苏联儿童教育丛书,或自编自选。各幼儿园增设汉语拼音课和计算课,同时在大、中班安排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美工课程。各幼儿园或用省编教材,或自行编写拟定。1960年域内幼儿园执行全省统一的幼儿园教学计划(草案),每学期上课18周,小班180课时,中班252课时,大班288课时。
   1981年,各幼儿园多用教育部颁全国统编教材,课程精减为语言、计算、常识、美术、音乐、体育等6门。由于受师资和设备制约,除县(市)级幼儿园开足6门课程外,其余幼儿园不少未能开设常识和美术课。此后,随着师资力量充实和教学条件改善,各级幼儿园基本能按部颁标准开设课程。也有使用本省或外省教材,有的还补充乡土教材。1998年,域内幼儿园统一采用南京赵寄石教授主编的《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开设课程和教材有《语言》,即语文知识;《科学》,即科学常识和数学知识;《社会》,即社会常识;《健康》,即健康常识和体育;《艺术》,即美术和音乐。
   从2003年9月开始,全市公办幼儿园教材统一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构建式课程》。到2010年9月,各幼儿园统一使用江西省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同时,各幼儿园也会根据实际需要,订购一些其他版本的教材。如金溪县保育院开办的幼小衔接班,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材》。各民办幼儿园的教材使用未作规范,可由本园自行决定教材的使用版本。各小学附设学前班统一使用省编学前班教材,课程为语言、数学、健康、社会、音乐、自然、美术。
   2011年金溪县保育院每周课程安排表 表22—2—2 第三节 保教方法 民国时期,域内幼稚园保教工作,主要根据儿童兴趣和需要,安排与之相应活动,以培养儿童良好个性和群性。民国18年(1929),幼儿园开始把儿童放到大自然中去开阔眼界,初步改变仅在室内开展教学的单一方式。是时,域内幼儿教育十分落后,除少数几个幼稚园比较正规外,大多数幼稚园(班)只教一些简单生字,唱唱儿歌,做做游戏。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幼儿园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20世纪50年代初,抚州市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教育教学贯穿在游戏之中。稍后,参照苏联《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各种游戏活动多紧密结合幼儿生活实际,注重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品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1957年,幼儿园教师开始采用普通话教学,课堂教学逐步得到重视。从1961年开始,直到70年代末,幼儿教育普遍出现小学化或成人化倾向。“文化大革命”期间,幼儿园幼儿读红宝书,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成人化教育倾向严重。80年代初,域内幼儿园贯彻《1980年—1982年全省托幼事业发展规划》和教育部颁《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坚持保教并重原则,注意防止和克服幼儿教育成人化、小学化倾向,禁止以简单、粗暴方式对待幼儿,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各幼儿园把开展创造性、知识性、趣味性游戏,作为发展幼儿体、智、德、美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开展直观教学。同时注意动静结合,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智力开发,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寓教于乐,通过游戏、讲解、演示、模拟、观察、操作、练习、表演、比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才干,全面发展。
   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各地幼儿园教学手段不断改进。50年代初,幼儿园设备简陋,幼儿玩具多由家中自带。1956年以后,幼儿教师掀起自制玩具教具热潮,此后这一活动长期坚持。80年代以后,风琴、钢琴、电子琴、收录机、幻灯机、投影机、电视机、磁铁教具、电动教具、实物模型、木偶等都逐步走进课堂,幼儿教学手段不断丰富。1982年,地区托幼办召开第一次托幼园所自制教具、玩具评展会,各县(市)送展作品1000余件。1984年,地、县共培训木偶教学骨干900余人,制作木偶头像3100个,创作和改写木偶童话剧120篇,其中有4个剧目在全省幼儿木偶汇演中获奖。乐安县幼儿园1998年统计,该园自建立起自制教具、玩具上千件,其中1991年、1994年两次送全国参展作品50余件。其他各县亦制作大量教具、玩具。1990年,南丰县幼儿园教师赵秀娥、杨萍等7人制作教具“趣味积木”,在全国自制儿童玩具展览会上获奖,1993年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选送到欧洲玩具展览会上展出。
   幼儿在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在民国时期开始受到重视,当时主要做法是鼓励教师家访或请家长到幼稚园,以协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改进幼儿家庭教育成为各地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市)幼儿园纷纷设置家园联系簿,开辟家教宣传栏,创办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讲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和方法、家庭卫生保健及幼儿营养、怎样开发幼儿智力等知识。不少幼儿园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学期初,向家长通报本学期教学目的、活动内容以及需要家长协助的工作;学期末,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园半年体智德美方面的发展情况,请家长参观孩子作业,观看孩子表演。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孩子各方面才干增长。1987年,南丰县委机关幼儿园幼儿罗雅婷国画《我爱和平》入选中国儿童画展,并在美国5个城市巡回展出。1994年,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在抚州地区幼儿园、小学开办家长函授学校的通知》,各县城所在地幼儿园按通知要求开办家长函授学校,以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到1998年初,域内幼儿园共办家长学校306所,占幼儿园总数77%。2000年后,各幼儿园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对幼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各幼儿园坚持“保教并重”原则,以游戏作为活动的基本形式,将游戏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玩”,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时,将集体教学活动、日常活动、游戏活动、辖区活动统一于同一个主题之中,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随着幼儿园办学条件的改善,各幼儿园基本配有户外运动地垫及大型玩具,为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提供保障。同时配有多媒体电脑、液晶电视、录音机、DVD、照相机等设备,为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幼儿教师充分应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实验操作等手段,刺激幼儿感官,促进幼儿主动与环境互动,提高活动质量。
   幼儿园非常重视家长工作,积极施行家园共育。各幼儿园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通过宣传栏、网站、《家长园地》等渠道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通报本园每月大事,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教师通过家访、家园联系 卡、家长手册等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家庭的配合。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爸爸(妈妈)老师等形式,为家长提供参与教育的平台,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和谐发展。每学期坚持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园的情况,请家长观看孩子的作业,欣赏孩子的汇报演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促进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第四节 卫生保健 民国时期,各幼稚园对入园幼儿有健康要求,病儿不得入园,在园患病幼儿均需离园治疗。幼儿一般每半年检查一次身体,每月检测一次身高体重。幼儿活动场所不管室内室外,均要求安全、卫生。注重训练和培养儿童静默端坐、静卧午睡和饮食清洁、爱惜食物等良好习惯。各项活动安排,以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幼儿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各幼儿园开设体育课,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加强幼儿体格锻炼;根据儿童年龄和季节变化,规定作息制度,加强疾病防治。各地卫生防疫部门和医院,定期到幼儿园进行健康和体格检查,接种卡介苗,宣讲卫生保健常识,预防常见病和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专区、县(市)、社、队还经常举办保教人员训练班,普及新法育儿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幼儿教育知识,克服幼儿教育中打骂、威吓、哄骗现象和保育工作中嚼饭喂食等不卫生行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1960年,专署公布《抚州专区1960年至1962年学前儿童保育工作规划》,要求域内托儿所、幼儿园做到“一化”(卫生保健制度化)、“二检”(晨检,定期检查)、“三早”(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四有”(每人有一碗、一巾、一帕、一勺)。并将这些要求列为各地幼儿园、所检查评比的重要内容。
   1980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江西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方案(草案)》亦下达,各地根据文件要求,进一步明确任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妇联组织协助各幼儿园建立和执行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对小儿传染病及多发病进行预防,减少发病率及防止蔓延;定期检查儿童健康状况,督促对体弱儿童(有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发育不良等)进行矫治,对提高儿童保健水平提出可行性指导意见;对园所工作人员(园所长、保育员、炊事员、医务人员等)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保健业务水平。1984年,各幼儿园根据卫生部、国家教委联合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生活作息、膳宿安排、卫生保健、体格锻炼等规章制度和管理细则,设立保健室、隔离室,配备儿童保健人员,制定行政、教学、后勤、医疗、门卫等岗位责任制,加强幼儿保教工作,并与当地妇幼保健院和卫生防疫站挂钩,建立幼儿保健档案,定期为幼儿进行体检,接种疫苗。
   1990年9月,各幼儿园每周增开健康教育课,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加强幼儿的体格锻炼,保证幼儿每天至少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格检查,半年测一次身高体重和视力,定期开展免疫接种。1995年,地区卫生局、教育局、妇联转发省卫生厅、省教委、省妇联联合制定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各幼儿园进一步完善卫生设备,充实技术力量,制定各种卫生保健制度,包括《预防疾病制度》《体格锻炼制度》《卫生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安全制度》《健康检查制度》《营养管理制度》《卫生保健登记制度》等,加大卫生保健工作力度。到2000年底,抚州市幼儿园共有卫生保健员63人,主要分布在城市和县镇。
   2002年9月,省卫生厅、教育厅联合发布《江西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实施办法》,各县(区)及时成立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指导组,并规定由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本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工作。业务指导的内容包括:膳食营养、体格锻炼、健康检查、卫生消毒、疾病预防。各托幼机构实行卫生保健合格证制度,各幼儿园也遵照要求对幼儿实行健康管理。至2011年,全市共有保健人员798人,各园所均有配备。
   2001年—2011年部分年份抚州市保育院儿童体检结果 表22—2—3 单位:人 抚州市保育院一周食谱 表22—2—4 第五节 幼儿园选介 抚州市保育院 创办于1950年,时称抚州地区保育院。院址设在抚州市六水桥一家宅院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入托幼儿均为干部子女,实行寄宿制。1956年,搬迁至赣东大道49号,占地面积为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8平方米,入托幼儿扩大到职工子女,分为大、中、小3个年龄班,有全托制和半托制两种。“文化大革命”期间,该院停办一年多。恢复办学后,1971年被下放到抚州市管辖,改称抚州市保育院。1980年又改为地区文教局和地区妇联兼管,仍称抚州地区保育院。1982年,该院并入行署机关。1983年,实行半托制。2000年10月,改称抚州市保育院,隶属市教育局,是一所集教学、教研、培训、服务为一体的全日制省级示范幼儿园。到2011年,全院占地面积为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20平方米,绿化面积2406平方米。有教职工62人,其中幼教特高级4人,幼教高级20人。有大、中、小3个年级15个教学班,在院幼儿625人。院内拥有现代教学设备和供幼儿健体娱乐的室内外大、中型玩具以及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专用活动室。建院初,采用前苏联编写的儿童教育丛书,后根据《幼教大纲》由教师自编教材,组织教学。从1982年始采用全国统编《幼儿园教材》,教学逐渐走上正轨。
   抚州市保育院 黎川县幼儿园 原名黎川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创办于1979年,坐落在黎川县烈士公园内。后改称黎川县幼儿园。2010年,该园整体迁至原黎川二小校内,全园占地面积4683平方米,建筑面积5953平方米,户外活动面积2960平方米。班级19个。有幼儿880人,教职员工82名。其中,幼教特高级1人,幼教高级30人。园内各项功能室配备齐全。该园始终坚持以改革促管理,以管理促提高。注重开展科研活动。先后开展多个国家、省、市课题研究,其中全国“十五”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饮食卫生习惯及不良行为的干预》、省“十一五”规划专项课题《在亲子和谐科学启蒙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幼儿趣味识字的实验研究》《在音乐中培养幼儿情感》等3个课题结题并获得好评。1987年跨入全省托幼工作先进单位行列。1991年,被省政府评为幼教系统德育先进学校。1996年,又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并被省教委指定为幼儿园联系点。2000年后,多次被评为江西省德育先进校、江西省绿化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标兵,食品卫生安全单位。
   南丰县幼儿园 创办于195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撤销,1980年复办,是一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校舍分总园、分园两部。2011年,有24个教学班,在园幼儿近1000名,教职工76人。其中,特高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21人。全园占地面积19849平方米,建筑面积14176平方米,绿化面积6406.8平方米。各班配齐电视机、录音机、VCD、消毒柜等,各年级都配齐钢琴,各寝室安装空调、紫外线消毒灯,园内有攀登架、海洋球等大型玩具8件。该园坚持“保教并重”原则,坚持开展德育教育,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坚持开展特色教育,从艺术教育入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该园省级重点课题《傩舞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填补南丰傩舞在幼儿园教育上的空白。有6位教师分别被评为全国宋庆龄幼儿教育奖、省优秀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信息员、省园本教研先进个人,教师的100多篇(件)论文、课件、教玩具制作等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自制教具“趣味积木”获全国特色奖,并选送联合国展出。
   广昌县鹤琴保育院 创办于1994年,是全县惟一一所全日制公办保育院。2011年,该院有13个教学班,近400名幼儿,56名教职工,4幢教学楼,校园占地面4274.69平方米,建筑面积3420.14平方米。设有多功能活动室、多媒体室、阅览室、电子琴室、舞蹈厅、保健室等功能室和植物角、动物角。是一所声誉好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该院坚持以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遵循其“一切为儿童”的宗旨,以“健康、活泼、诚实、向上”为院训,结合《纲要》精神和现代幼教理念,积极开展幼儿教育改革实验。2011年,该院课题《“莲资源”在艺术领域中的实践研究》《将孟戏渗透到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中的研究》被列入江西省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分享阅读在幼儿园的实践探究》被列入北京师大关于幼儿素质教育的“十二五”课题的子课题。该院2000年被确定为江西省陈鹤琴教育思想实验基地;2001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园;正是保育院的示范辐射作用,2003年广昌县被授予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2004年被江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验园。
   第三章 小学教育 抚州近代小学教育发轫于清末,至民国初期,城镇官立、私立小学,初级、高级小学以及女子小学一应齐全。农村有众多私塾。民国23年(1934)后,域内各地推行保学制度。后来由于内战及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小学教育处于艰难之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教育面目一新。新中国成立之后,小学教育快速发展,公办民办小学遍布城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域内逐步实现基本普及小学教育,新办特殊教育学校显露效益。从80年代中期始,各县(区)不断提高小学硬件和软件建设,小学教育展示出广阔发展空间。撤地设市后,全市大力推进小学网点布局调整,积极扩大城市和县镇小学教育资源,努力降低成班率,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力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第—下 学校规模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朝廷谕令各地书院改为学堂,南城县将凤岗书院改为南城官立小学堂。二十七年,清廷再次下令兴办学堂,是年,泸溪官立鹤城小学创立,各地办学之风渐兴。至二十八年,临川、东乡、宜黄、金溪等县共办起小学堂16所。嗣后,崇仁、南丰、黎川、乐安等县亦先后办起小学堂。三十一年,新城县钟贤、石峡两地富绅各创办1所私立小学。次年,崇仁县创办陈氏私立小学校2所,东乡县创办向寅小学1所。英国传教士在新城县创办1所教会子弟小学。三十三年,域内办起公、私立小学51所,其中抚州府32所,建昌府19所。宣统元年(1909),基督教美国卫理公会所属组织美以美会在南城创办启秀女子小学校。二年,各地根据学部《简易识字学塾章程》办学塾。此后,先后创办南城私立匡德女子小学堂、崇仁县私立宝水女子小学堂等,不久,女子小学遍及各县。
   民国成立后,学堂改称学校,初等小学可男女同校,小学读经一律废止。民国3年(1914),江西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在临川县城创立,同年,广昌县立高等小学校创立。至此,域内各县均办起新式小学校。为促进小学普及工作,各地根据《半日学校规程》,为12岁至15岁失学儿童办起半日学校。4年,初等小学改为国民学校。9年,南丰人包发鸾捐资在城区同时创办5所私立小学。临川人桂瑞藩创办桂桥小学,该校以优良学风和可信教学质量在省内私立小学中名列前茅。18年,教育部颁布《捐资兴学褒奖条例》,一时,临川县城办起震群、震华、双氏、蔡氏、光华等私立小学,乡镇办起培才、竞强、怀圣、培育、临江、金台、仙桂、普育、日新、振中、玉屏、北田、石鼓等私立小学,私立辅仁中学还附设小学部。这些学校后因资金不足多有夭折,但私人办学势头仍然趋旺。农村仍有大量私塾。至22年,仅临川、金溪、东乡、宜黄、崇仁、南城、南丰7县就有私塾1248所,有塾师1263人,入学塾童1.5万人。除全日制小学之外,另设简易小学、短期小学。简易小学实行半日制,招收学龄儿童,上、下午分级教学;短期小学招10至16岁失学儿童,每日上、下午或晚上上课。23年,初等小学在乡村得到一定程度发展,抚州有初等小学910所,在校学生3.8万人;其中私立小学300余所,学生2万余人。
   1929年—1934年间,乐安、宜黄、广昌、南丰、黎川、资溪等县先后建立苏维埃政府。苏区政府大力开展义务教育,进行扫盲同时创办许多列宁小学,免费招收劳苦工农子弟入学。仅广昌县即办有列宁小学60余所,入学儿童2000余人,不少乡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50%以上,高于1930年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8.73%。
   民国24年(1935),根据省教育厅《江西省设立保学暂行办法》,开始推行保学制度,将所有私立初小和完全小学初级部全部改为保学。此后,私立初级小学大减。次年,域内11个县办有各种小学1667所;入学儿童8371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55.9%。南城、宜黄、乐安、资溪等县不良私塾均被封闭。
   抗日战争爆发后,域内小学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义务教育。民国27年(1938),各县将办学成绩较好的私塾改成代用保立小学,对私塾管理有所加强。29年,黎川县成立私塾管理委员会,设塾须经批准,教材、课程亦有统一规定。域内私塾有所减少。是年,根据省教育厅《江西省提前实施国民教育办法大纲》,各县开始在保设国民学校,各乡镇设乡镇中心学校,两种学校均设儿童部和民教部。33年,抚州域内各乡镇中心学校和保国民学校改办、设置工作完成,公立学校有所增加。但各校设备大都欠缺,教职工待遇甚低,保学谷多未筹足,学生多不足额。抗日战争胜利后,不少乡镇学校得到恢复和发展,被日本侵略军飞机炸毁的南城县启秀小学恢复初级班。35年,临川、南城、黎川、东乡4县办有各类小学1000余所,在校学生5万余人。不久,内战开始,经费紧缺,各县公办小学纷纷停办,大量学生失学。36年,崇仁县天主教神父曾益创办崇正小学。至37年,域内各县几乎都办有教会小学。38年初,国民党政府面临溃败,无心教育事业,小学教育一蹶不振,就连小学教育成效较好的南城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仅18%。域内公立小学不到900所,学生不足3万人,农村遂延师教学,一时蒙馆大增,仅临川县就有私塾696所,学生6190人。
   抚州全境解放后,小学教育逐步发展。1950年,教育部门办公立小学1500余所,在校学生7万多人。同年,各地推行乡村小学“民办公助”“乡学乡办”方针,域内民办小学发展到133所,在校学生3000多人。1951年1月,域内各小学贯彻省政府《优待工农子弟入学的通令》,至次年上半年,域内小学中工农子弟比例占学生总数80%以上。同时,各县根据中央和省政府指示,完成对教会小学接管工作。抚州域内民办公助乡村小学及已登记在案的私立小学逐渐由政府接办。但一些地方过分强调正规化,出现取缔民办小学倾向。1953年,根据省政府《关于整顿小学教育的指示》,对农村小学进行适当合并,群众办学积极性重新得到支持。至1956年,域内民办小学发展到975所,在校学生4万余人。1956年,在山区创办一批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包括早晚班、牧童班、巡回教学、送字上门等。此类学校无固定教室,见缝插针,儿童就近入学,学习年限不定。1957年,域内港航运单位创办水上初级小学,此后企业办小学逐年得到发展。1958年,各行各业“大跃进”,竟提出“苦战五天普及小学”口号,域内办学热不断升温,公办小学大力扩充学额,民办小学村村开花,还创办一批半日制小学,村办小学一时增到2532所,学生7.4万人。域内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很快达到90%以上,但办学质量严重下降。
   1961年,域内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学校数量有所回落,招生数由1960年9万人减至5万人。此后两年继续调整,办学质量有所提高。1964年,地委宣传部和专署文教处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学习和推广宜黄县坚持“两条腿走路”办学经验,实行全日制教育与耕(工)读教育并举,提高工人、贫下中农子女入学率。各县在办好全日制同时,积极开办半日制、隔日制、早班、晚班、识字班、牧童班等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并鼓励厂矿企业开办职工子弟学校。是年,民办耕读小学发展到2000余所。到1965年,域内有小学4837所,在校学生30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3.4%。其中民办小学3268所,在校学生11万人,占小学生总数36.8%。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校纷纷“停课闹革命”,教师被揪斗,校舍被占用。1968年,省革委会提出“小学不出生产队,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各县城镇小学大办二部制,农村大量吸收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工农兵登上讲台,小学数量大增。到1976年,域内各类小学发展到8640所,在校学生58.6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7%。有教职工1.8万名,其中民办教职工占74%。是时,各县普遍存在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流生率较高等问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教师中冤假错案得到纠正,教学秩序逐步好转,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抚州市工农兵小学、临川县上顿渡公社小学、进贤县李渡小学、乐安县龚坊公社前进小学被列为地区重点小学。
   1985年,各地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体制。此后,乡中心小学实行乡办,县、乡两级共管;村小实行村办乡管。到1986年,域内12个县(市)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国家教委表彰临川县为基础教育先进县。1988年,经省政府组织验收,资溪县达到校园建设“六配套”(即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卫生设施、运动场地、围墙和校门、道路和环境化等配套)标准,成为全省先进县之一。1991年底,域内基本实现小学校园建设“六配套”。此后,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半日制小学逐渐改为全日制。
   1992年,各地开展弱智儿童随班就读试验,一些学校设立弱智儿童特殊教育班。1993年,域内共建有特殊教育学校4所,对聋哑儿童实施康复教育。通过不断摸索,域内逐步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殊教育班和弱智儿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教育格局,使相当一批残疾儿童经过学校教育达到小学四年级甚至更高水平。从1996年起,域内县市取消初中招生考试,小学毕业生一律按学籍管理规定就近直接升入初中。到2000年,全市有小学2303所,教学点664个,在校学生39万人,素质教育在各级各类小学普遍推行。
   2001年,各县(区)开始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工作。重点是打破村村办小学的小而全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并一些村小和教学点。9月,市教委派出12个开学督查工作组,深入到11个县(区)的143所学校进行实地督查。至2001年9月1日,全市203个乡镇教办和中心小学基本合署办公,分流教办人员455人,分流学校管理人员602人;精简学校内设机构318个,精简学校管理人员674人。全市小学实行定编定岗、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共分流教师2918人,撤并小学64所,教学点310个。是年,全市共有小学1974所,教学点300个,在校学生347348人。
   2004年,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对农村教育工作做出全面部署,积极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工资统发”“经费统筹”“队伍统管”。各县(区)通过实施“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和贫困学生扶助机制,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金溪县通过省政府“普九”工作评估验收,标志着全市“普九”工作全部顺利完成。2005年,国家实施“两免一补”(免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抚州市财政、教育、民政等部门合力协作,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先由学生提出申请,经学校和村委会考察以及学校评审小组审核后,初步确定受资助学生名单,再张榜公布7天,最后报县级教育和财政部门审批发放。自2005年秋季起,各县(区)加大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工作力度,全市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网点调整有实质性进展。到2007年,全市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实现义务教育由“人民办”向“政府办”的根本转变。是年,全市“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全市小学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07%;各项指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年,全市普通小学(含村不完全小学)由2006年的1652所调整到1088所,减少574所;在校学生385135人;教职工20640人。调整后的1088所小学全部为完全小学,在校学生达到校均314人,比2006年增加98人。通过教育资源整合与布局调整,各校办学规模效益日益显现,师资力量得到优化组合,学校管理步入正轨,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把“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入学工作当做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两大工程”(即校家同创工程、关爱工程),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帮扶制度、校家联系制度、学习接纳制度,把“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008年,为降低成班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区人口就读需求,市规划局、市教育局编制《抚州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学校布点规划》;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城区学校建设问题,对部分成班率过高的学校进行紧急疏散,初步缓解教室拥挤问题。11月,市政府下发《抚州市加快中心城区小学校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市中心城区加快小学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启动实施“市中心城区小学校园建设工程”。按照就近入学、相对集中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优化城区中小学布局。至2011年,市城区新建抚州市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临川十一小,临川七小;改建抚州文艺学校;扩建临川八小;在建梦湖小学,伟星小学。据统计,2011年城区小学共有班级921个,其中25人以下班级80个,26人~35人班级78个,36人~45人班级158个,46人~55人班级492个,55人~65人班级50个,66人及以上班级63个。成班率有所下降。各级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多方筹措校建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全市每年投入1亿多元实施校舍维修改造新建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等,积极落实各项捐赠项目,进一步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到2011年,全市小学校园占地面积682.97万平方米,比2001增加198.6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193.78万平方米,比2001年增加35.46万平方米。
   随着信息化教育发展,2001年后,全市通过增加政府投入、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系统建设工程,初步搭建教育局域网和市、县(区)教育信息平台,装备200多个网络教室、课件制作室和视听阅览室。2007年始,全市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2009年农远工程全面竣工,通过省级验收,实现远程教育工程基本覆盖全市农村中小学(包括教学点)的目标,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至2011年,全市小学(含教学点)共有计算机10346台,其中教学用6075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7780个;小学教学仪器设备价值5637.7万元;图书资料4076420册。
   2001年—2011年,全市小学共评出省级学科带头人1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3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021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52人。另有10名教师被省政府评为特级教师。到2011年,全市共有小学1225所,教学点708个;在校学生415217人,教职工19222人。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毕业生2362人,专科毕业生10708人,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72%。
   1949年-2011年部分年份全区(市)小学与在校学生数 表22—3—5 单位:人 1949年—2011年部分年份抚州区域小学教工与专任教师数 表22—3—6 单位:人 续表22—3—6 第二下 学制课程 一、学制 清末,朝廷颁布《癸卯学制》,域内小学堂分初等、高等及初等高等并立3种。初等小学堂修业5年,高等小学堂修业4年。春、秋两季均可始业。至于女子小学堂,初、高等均修业4年。宣统元年(1909),域内初等小学5年毕业为完全科,4年与3年毕业为简易科,用以辅助初等小学堂不足。二年,删去简易科名称,初等及高等小学堂修业期限一律改为4年。其时,学塾学习时间为1年~3年,每日上午或下午授课,或假期授课。
   民国元年(1912),域内开始推行义务教育,规定初等小学修业4年,6岁入学;高等小学则修业3年。11年,教育部规定小学修业6年,仍分初、高等两级;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义务教育年限仍为4年,但入学年龄不限定6岁。抚州小学四二制由此确立,并一直沿用20余年。17年,始业时间统一改为春季。31年,又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仍实行四二制,但春、秋两季均可始业。1951年,抚州各小学校按政务院规定,小学修业年限由6年改为5年,取消初、高两级分段,改为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为7周岁。1952年,抚州市实验小学、抚州师范附属小学及各县一些条件较好的完全小学进行“五年一贯制”改制试验。次年,试验停止,统一改春、秋两季招生为秋季招生。
   1958年,各校进行缩短学制改革实验,部分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同时,各县(市)贯彻“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创办半日制、隔日制、牧童班、早晚班等多种形式学校。不少学校又实行春、秋两季招生。
   1961年,域内贯彻调整方针,停止春季招生,控制小学学制改革试验。到1963年,域内试验五年一贯制学校仅保留抚州市实验小学、临川县湖南小学、南城县建国路小学。1964年,各县(市)贯彻“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在农村办起一批耕读小学,以教授语文、数学为主,学制4年。1965年,抚州镇增加第一小学和第三小学试验五年一贯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区内学制出现混乱状况。1969年,小学由秋季招生改为春季招生。1972年,各地小学全面实行五年一贯制,并恢复秋季始业。1978年开始,小学入学年龄改为6岁或6岁半。1980年后,区内城市部分小学试行六年制。1984年,域内扩大六年制小学试点,但因小学容量太小,校舍严重不足,改制工作被迫放慢步伐。至1989年,域内各小学普遍改为5年制。
   2001年秋季开始,各县(区)对义务教育学制进行改革。小学学制由5年制过渡到6年制。为完成改制目标,各县(区)加强对学生的学籍管理,严格按2001年报市教育局批准的学制过渡方案分步实施过渡工作,从而使学制过渡工作稳步推进。到2005年,全市小学全部实行六年制。
   二、课程 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小学堂创办之初,课程由创办者自定。二十八年,壬寅学制颁布,域内各初等小学堂的课程为修身、读经、作文、习字、史学、舆地、算学、体操。高等小学堂为修身、读经、古文辞、作文、习字、算学、本国史学、本国奥地、理科、图画、体操,或增加农工商实业科目一种或两种,而除去古文辞。是时以12日为一周,每周授课72小时。
   光绪二十九年( 1903),域内各初等小学堂课程为修身、读经解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条件允许,可增加图画与手工。高等小学堂为修身、读经解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条件允许,可增加手工、农业、商业等科目。改7日为一周,初小每周授课30小时,高小每周授课36小时。不少学堂缺乏师资,未能开齐课程,尤以少开格致、体操、手工等科课程为多。少数学堂加设英文课程。初等或高等小学堂的授课重点,均为读经解经。
   光绪三十三年( 1907),域内各女子初等小学堂课程为修身、国文、算学、女红、体操,每周授课24小时~ 28小时,而以音乐和图画为随意科;女子高等小学堂为修身、国文、算学、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女红、体操,每周授课28小时~ 30小时,音乐为随意科。女子小学堂不设读经科。
   宣统二年(1910年),各中小学堂一律添设官话课。各地学塾课程为简易识字课本、国民必读本、浅易算术。每口上课2小时~3小时。
   民国元年( 1912),小学一律废止读经科。域内各小学按教育部规定,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生另加缝纫一二小时;计每周授课男生22小时~28小时,女生22小时~ 29小时或30小时。高等小学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本国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英语;男生加农业2小时,女生加缝纫2小时~4小时。每周授课时间,男生30小时,女生30小时~ 32小时。随意科一律改为必修科。4年,高等小学恢复读经课,讲授《论语》,每周3小时。次年,读经课虽重新废止,但县、乡小学所设读经课直至11年奉令取消。民国18年,根据教育部颁《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域内小学六年分为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3段,课程为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工作、美术、体育、音乐。21年,域内各校不再特设党义科,党义融入国语、社会、自然等科中。社会、自然两科卫生部分被划出,另开卫生科;改工作科为劳作科,内分家事、校事、农事、工艺四项;社会科加入公民教材;增设公民训练科,实行《小学训育标准》。每周授课时间安排,一年级1170分钟,二年级1260分钟,三年级1380分钟,四年级1440分钟,五、六年级1560分钟。每节课时间以30分钟为基本,视科目教材之性质可延至45分钟或60分钟。24年,域内推行保学制度,儿童班开设国语、常识、劳作、体育、算术等主要科目。29年,域内推行国民教育制度,课程设有团体训练、国语、算术、常识、社会(含公民、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图画、劳作。保国民学校儿童班设有团体训练、国语、算术、常识、音乐、体育、图画、劳作,另设课外集团活动,包括朝会、周会、纪念周、课外运动、童子军和儿童自治团体活动等。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各小学废除公民课和童子军训练课,改在高年级每周开设3小时政治课。每节课规定45分钟。1952年,一些小学推行五年一贯制,执行教育部颁教学计划(是年起,引用苏联提法,将学校所设课程称为教学计划)。一年级至三年级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音乐5门课程;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3科;劳作在各科实验、实习中进行。每学年上课38周,每节课45分钟。1955年,教育部颁布《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各年级每周增设1节手工劳动课,开始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同时,还增加自然和体育课时数。为减轻学生负担,每学年由原5928课时减为5032课时。1957年,高年级每周增设周会课1节,用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农村小学高年级每周增设农业课1节。1958年,各地掀起群众办学热潮,大批简易小学出现,以教语文(包括应用文)、算术(包括珠算)为主。随着“大跃进”运动发展,学生参加劳动时间不断增加,砍课停课现象较为普遍。
   1962年,域内执行省教育厅《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稿)》,教学、劳动、假期安排,按12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执行。1963年4月,省教育厅发出《关于从1963—1964学年度开始在全省全日制12年制中、小学执行三类不同的教学计划的通知》,域内有抚州市实验小学等16所省重点小学,从一年级起执行一类教学计划;其余完全小学、城镇初级小学和执行一类教学计划的二年级以上各年级,执行二类教学计划;农村初级小学、简易小学执行三类教学计划。
   “文化大革命”初期,各校“停课闹革命”,省颁计划无法执行。1967年,各校陆续复课,原有教材均停止使用,小学生人手一册《毛主席语录》;小学课程由10门缩减为毛主席著作课、文化课、军体课、革命歌曲课。1969年,各校开设毛泽东思想学用课、语文课、算术课、常识课、军体课、文艺课。其中常识课包括自然、历史、地理、工农业知识、战备知识等内容;军体课以战备教育为主,兼学军事体育常识;文艺课包括革命歌曲和图画。1972年,各地小学课程恢复到7门,即政治、语文、算术、常识、音乐、美术、体育;农村半日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语文、算术教学时间,减少音乐、体育、美术教学时间。小学安排每周半天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农村高年级学生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全学年放农忙假2周。1978年,各校执行教育部颁《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小学设政治、语文、数学、自然常识、体育、美术、音乐7门课程,并在三年级以上年级开设外语课,先在重点小学试行。1981年,城市、县镇小学和农村中心小学严格执行部颁《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其中外语课,受师资条件限制,一般不再开设。1983年,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日制小学试行两类教学计划的通知》,城市、县镇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及部分基础较好的完小实行一类教学计划,即1981年部颁计划;农村中少数条件较差的完小和村小,实行二类教学计划;条件差的边远山区小学,主要学好语文、数学两科。实行一类教学计划的抚州市实验小学和有条件的县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由于师资等原因,仅实施一届英语教学实验。1986年,国家教委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规定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课程,后对该计划进行修订。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是年起,学校所设课程不再称教学计划),1993年秋季起,域内各小学逐步试行。小学全学年上课34周,期末复习考试2周,校传统活动1周,社会实践活动1周,机动时间1周,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农忙假等假期13周,全年共52周。小学每节课时一般为40分钟。1998年,各县(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增开英语课,进行英语教学实验,为小学全面开设英语课打基础。2001年,根据教育部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并强调在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8月始,实施教育部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小学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小学每节课保持40分钟。有条件的小学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各小学从2001年到2010年分阶段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8年,市教育局在反复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抚州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并提出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课程管理的意见。根据新课程标准,各小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008年抚州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计划 表22—3—7 单位:课时 第三节 教学 一、课堂教学 清末,域内小学堂兴办后,推行班级授课制度。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廷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各科教授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多采用注入式,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强调死记硬背。在农村,复式教学方式普遍存在。
   民国元年(1912),域内各校多沿袭旧教法。4年,省立八中实验小学、临川县临汝小学等校相继试行海尔巴特五段教学法(预习、提示、比较、总结、应用)、自学辅导法、设计教学法等。但大多数小学因师资、设备所困,教法陈旧,连讲解明晰这一基本要求都难于达到。对未完成作业或违规学生,体罚现象普遍。在农村初级小学及边远山区,复式教学班一直存在并延续。17年后,域内各学校推行省教育厅倡导启发式、自学辅导法及单元设计教学法。抚州域内组织各级国民教育研究会,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督促各小学添置教学设备,自制教学器具,开展直观教学。各小学纷纷组织教学研究会,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到40年代,问题法、问答法、大单元混合设计法等教学方法,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得到采用。但大多数小学仍是教师讲读,学生坐听,方法陈旧,鲜有改进,加之设备简陋,教具缺乏,师资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950年,抚州各地将乡村小学划分教学辅导区,实行由中心小学对完小、初小进行业务辅导制度。1951年始,一些学校开始设立学科教研组。次年,各校贯彻教育部颁《小学暂行规程》,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方法,尽量采用实物、挂图、模型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普遍建立教研组,教师开始制订全学期教学计划及课时授课计划,并系统学习采用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教育学演讲录》和凯洛夫教学法,推行“五级记分法”。但一些学校出现脱离实际,生搬硬套问题。
   1954年,在农村广泛开展复式班教学试点。1955年,域内各校贯彻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负担过重的指示》,注意提高教学效率,减少课外作业;加强平时考查,减少考试次数;改进课外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爱好,扩大学生知识领域。次年,开始推广普通话教学。1958年“大跃进”,各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开展勤工俭学,办工厂、办农场、下车间、下农村,组织学生参加“大炼钢铁”和参加“四秋”(秋收、秋种、秋采果、秋拾穗)劳动,课堂教学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1960年,各校开始学习毛泽东主席提倡的“十大教授法”。从1961年开始,各校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教学工作恢复正常,识字、作文、应用题教学等成为教研组探讨和公开教学、观摩教学重点。1963年,域内小学实行三类不同教学计划,普遍加强工具学科教学和“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采用启发式教学。1964年,各校贯彻毛泽东主席春节座谈会指示,教师在教学中纠正“满堂灌”方法,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精讲多练、文道结合。同时大力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文化大革命”中,域内各校贯彻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实行“开门办学”。各校大办小工厂、小农场,推广厂校挂钩,走出去,以社会为课堂,请进来,拜工农为师,文化基础课学习受到冲击。197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始认真解决“主学”与“兼学”关系;各地重新重视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广泛开展。东乡县、抚州市和临川县先后开展小学数学“三算”(笔算、珠算、口算有机结合)教改实验。1974年,小学数学“三算结合”教学方法在各县(市)全面推广。是年,教育部门“反击右倾翻案风”,各校兴建“四场”(工厂、农场、林场、畜牧场)、“三室”(形势教育室、阶级教育展览室、校史陈列室),又出现以劳代学倾向,读书无用论再次泛滥,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部门拨乱反正,逐步恢复教学秩序和升学考试制度。域内相继建起县(市)教研室、乡镇辅导站、学校教研组三级教研机构;确定一批重点小学。教研活动重新活跃,不少县市建立学科中心教研组。80年代,各县(市)实验小学纷纷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大量引进、推广外地先进经验,同时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活动空前活跃,一些重点学校把幻灯机、录音机和电视机用于课堂教学。地区教研室组织编印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训练教学要求和作文教学计划向域内各小学发行。1982年,小语景山学校教材实验首先在抚州市和东乡县开展。抚州市建立城乡小学挂钩制度,有效发挥城市小学示范作用,促进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不少城镇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也开始使用幻灯教学,并积极自制幻灯片。1983年,广昌县城关小学教学幻灯片在全国小学语文电化教学研讨会上获一等奖。12月,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从1984年开始,小学一律不再设立重点学校。各校电化教学手段开始向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和多媒体综合运用发展。各地进一步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诸如谈话法、发现法、尝试法、对比法、实验法、讨论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拼音识字法、集中识字法、语文八步教学法、作文教学一条龙法等,各县都进行有益尝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遵循。1987年,地区教研室在乐安县举办小学教师培训班,展开教材教法研究学习。1989年,地区教育局召开小学教学质量分析座谈会,探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问题。此后,各小学加强教学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提出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开展辅导,认真组织考查等诸项要求。强调备课要根据大纲,吃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做到既备教材,义备学生,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全面提高备课质量。
   90年代以后,抚州域内普遍建立县(市)、乡(镇)、村三级辅导网、教研网,加强集体备课,开展“说课”活动(即在备课小组内教师述说上课构想,大家进行评说)和“四课竞赛”活动(即行政干部示范课、老年教师优质课、中年教师比武课、青年教师过关课),重点抓青年教师培养。域内各小学要求每个青年教师有一套完整教案、一套完整板书设计、一套完整动手实践(如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数学教师的习题集)、一套完整听课卡和一手较好的教学基本功。抚州市和临川、南丰、乐安等县先后引进“愉快教学”实验,并由城镇小学推广至农村小学。不少学校还注意加强对学生“学”的管理,帮助学生树立“爱学”思想,掌握“会学”本领,从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到传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精神,指导学生在“学会”中“会学”。各校还深入开展素质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做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工程。课堂教学工作做到开课标准化,常规条例化,备课集体化,上课规范化;课堂教学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原则;教师选择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时间提出新课题,尊重学生个性,创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布置课后作业限时分层校内完成。各校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教师教学工作评估量化标准,促进教学效率不断提高。1994年11月,省教委对全省11所电教实验小学进行评估,南城县实验小学获电教一等奖。
   2001年后,各地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此外,各校立足课堂,抓好课堂教学管理,制定各学科教学常规检查细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到:“一废除”,废除指责性语言,讲究语言艺术;“二允许”,允许学生自愿选择要回答的问题、允许质疑问难,大胆超越;“三开放”,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开放课堂的评价空间;“四带进”,把积极的情感带进课堂、把尊重和赞赏带进课堂、把帮助和引导带进课堂、把成功和喜悦带进课堂;“五转变”,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个性差异教育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积极构建教与学互动共进的和谐课堂。
   各校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教学环境,实现“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各校采用多种手段,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学习评定标准,而是注重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表现。学业期末评价在班主任评价的基础上,增设同学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通过评价,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各地小学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探索适合本地学情的教学方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抚州市教研室徐凯创立的复式教学“三自一说一点拔”教学法;南城天井源小学龚福祥创立的小学语文“作文分类分层训练法”;崇仁实验小学余仉红创立的小学数学“新五步教学法”;广昌县塘坊小学谢仕福创立的“小学数学迁移尝试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临川区第八小学陈兰创立的小学语文“(五程序)语感习得法”;临川区洋洲小学林滿英创立的小学语文“‘三段五步’阅读教学方法”。各地小学在同一年级生员不满20人时,学校多采用复式编班。复式班有两级复式、三级复式,甚至四级复式、五级复式。随着小学教育发展,各县(市)逐步调整教学网点布局,合并分散的教学点,使复式班数量有所减少。1984年后,为提高教学效率而减少复式教学层级,两级复式逐渐占复式班的90%。到1988年,87%乡镇和60%村委会仍有复式班存在。从事复式教学的教师有3175人,占教师总数14.25%,复式班学生59514人,占学生总数15.58%。1992年,域内有农村复式班学校(点)2400多个,从事复式教学的教师2451人,占小学教师总数10.88%;复式班学生约3.5万人,占在校小学生总数8.6%。到2011年,通过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全市农村小学复式教学班大规模减少。域内各级教研部门重视复式班教学,地、县都对复式班教师进行培训。东乡县每年召开一次复式班教学经验交流会或专题研究会;南城县将《复式教学问答》发给相关教师;广昌县成立县复式教学教研组,每学期进行公开教学;金溪县建立县、乡、村三级复式教学管理网络。1988年全省第一次小学复式教学经验交流会在东乡举行,会议对抚州地区的经验予以肯定。1991年后,地区教育局先后出台《抚州地区农村复式教学管理办法》和《抚州地区复式教学领导管理工作评估方案》,此后,经验交流会、表彰会时有召开。
   二、课外活动 民国时期,域内小学组织课外活动多为游艺和比赛,春游、演唱会、文艺表演、体育比赛、书画比赛、故事演讲等。抗日战争开始后,临川、金溪、南丰等县童子军曾组织战时服务团,各县城镇小学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和募捐活动。学生们在大街上演《放下你的鞭子》,演唱《不忘血泪仇》《打回老家去》,学校组织郊游、参观等活动。但在农村小学,则很少组织课外活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学课外活动与形势联系较紧密。完全小学多建有秧歌队,上街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组织学生慰问军烈属,参加义务劳动,宣传抗美援朝、“三反五反”。195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城镇小学和农村中心小学课外活动开始规范化,高年级有音乐、美术、文学、自然、地理、历史、工艺等课外学习小组,中年级也有音乐、美术、工艺等课外学习小组。
   1958年,在“大跃进”热潮中,小学课外活动多被生产劳动所取代。次年,各校响应共青团中央号召,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年级成立读书会,班级开辟读书园地,歌颂英雄模范人物的书籍成为小学生课余热门读物。1962年开始,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各校创办小工厂、小农场,学生课外活动多与勤工俭学活动紧密结合。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少小学组建红小兵宣传队,表演歌舞,学唱“革命样板戏”巡回演出;同时,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和军训活动,成为各校课外活动重要内容。1972年以后,各校课外体育活动逐步开展起来,以参加皮球、羽毛球、乒乓球运动者最多。
   1979年,域内小学开展“我们爱科学”活动,以读一本科技书、讲一个科学家小故事、做一个科学小实验、制作一个科技小作品为主要形式,组建有关兴趣小组和科技小组。1981年,域内执行教育部颁《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课外活动列入课程表,城镇小学和农村中心小学纷纷成立音乐、美术、书法、体操、集邮、气象、舞蹈、摄影、写作、剪纸、趣味数学等多种课外兴趣小组,定点定时开展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爱好和特长。1982年,全区举办首届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抚州市一小和三小参赛作品分别获一等奖,南城县实验小学、临川县上顿渡二小、金溪县城关小学、乐安县敖溪一小等校参赛作品获9个二等奖。1986年,各校广泛开展革命歌曲演唱活动,不少学校利用课余时间举行演唱比赛。课外科技活动进一步开展,科技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硕果累累。广昌县实验小学学生黄新的科技小论文《我发现了反射光的作用》获全国征文比赛二等奖,复旦大学老校长苏步青为其题词:“为学须倾毕生力,铺基应在少年时。” 1992年,域内各校执行部颁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各年级均开有活动课。包括3类:思想教育类,主要为班队活动;兴趣爱好类,主要是社团活动和语数知识活动;生产技术类,主要是简单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次年,各校根据省科协、省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的意见》,把课外科技活动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并纳入班主任、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每周安排1个~2个下午课外活动时间。1996年,域内各校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科普书,了解一个科学家的故事,画一幅(套)科幻画,搜集一条科技新闻,写一篇科技方面小论文或日记,做一个小实验或完成一个小制作、小发明。以班为单位组织三项活动:出一期科技墙报,办一个科技画展或小制作展览,开一次科技报告会或座谈会。1997年至2000年,域内各校先后开展迎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喜庆活动和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同时,发明创造、科学论文撰写、计算机竞赛等科技活动仍是各校课外活动主流。
   2001年—2011年,各小学开展的课外活动主要有:主题读书教育活动。2001年“红心永向党”读书教育活动;2002年“弘扬井冈山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读书教育活动;2003年“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读书活动;2005年“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书教育活动;2006年“红色之旅”读书教育活动;2007年“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读书征文活动、“可爱的中国一方志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2008年“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2009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读书教育活动;2010年“生态与环境”为主题的环保教育活动;2011年“廉洁修身”教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南城实验小学成立红领巾广播兴趣小组、英语、美术、书法、摄影、计算机、科技创新与制作等活动小组及国旗队、舞蹈队、棋艺队、鼓号队、合唱队等。其中,科技兴趣小组的科技实践活动《废电池液影响稻谷的生长》获省优秀项目二等奖,小发明创造《安全卫生香笔》《方便引水箱》获省二等奖。计算机兴趣小组在全国计算机奥赛中获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美术书法小组的学生硬笔书法作品获国家级特等奖,绘画作品《瑞雪兆丰年》《瑞猴献桃》获国家级金奖,《我的哥哥真能干》获得省级优秀奖。少先队活动。资溪县鹤城二小开展“手拉手”“雏鹰争章”“民族精神代代传”“好习惯益终生”“安全教育月”“让经典浸润童年”“红领巾教育月”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为汶川地震、西南干旱、玉树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紧急疏散演练、感恩教育活动、“爱心助残”活动、“迎绿色奥运创绿色家园”系列活动、清明祭扫烈士墓活动、参观省科技馆活动、参观气象站争当小气象员活动、“我是小小普法宣传员”活动、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校家同创”暨“我爱我的祖国”才艺大赛、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关爱留守孩童活动、纪念李觏诞辰1000周年活动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让队员们从活动中得到教育,在体验中收获快乐,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节日、纪念日活动。3月是文明礼貌月,开展系列“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活动及“雷锋精神代代传”活动;4月清明节,开展“清明时节祭英烈”活动;五一劳动节,举行“今天我当家”体验教育活动和“我能行”生活自理比赛等;教师节,开展尊师敬长的有关活动;六一节、国庆节和元旦节,开展文艺汇演、系列颂祖国演讲、朗诵、游园、卡拉OK等活动。此外,市教育局还定期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棋类竞赛、中小学生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第四节 思想品德教育 一、教育内容 清末,域内小学堂思想教育以“明伦理,爱国家”为首务,以“忠君、尊孔”为依归,目的在“养成国民忠国家、重圣教之心”。女子学堂增加不许违背中国传统礼教、不许沾染放纵僻习等要求。
   民国时期,域内各校按教育部颁《学校管理规程》,对学生进行孝悌、亲爱、义勇、恭敬、勤俭、清洁等道德品质教育以及公民知识教育,对女子尤注意贞淑教导;民国11年,小学取消修身科,改设公民科。17年,小学增设三民主义科和国民党童子军科,后又改设党义科,灌输三民主义思想。18年,各小学实施训育制度,训育内容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即所谓“八德”。21年,各小学设公民训练科,实施《公民训练标准》。22年,各校推行“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即所谓“四维”)为生活准则。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小学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抗日救亡思想。31年,教育部颁发《小学训育标准》,各校根据训育细则和起居规律与社交礼仪,对学生进行公民训练和三民主义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废除民国时期训育制度和公民课、童子军课,各校在高年级开设政治课,广泛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和时事政治教育。1953年,针对学生毕业去向问题,各校加强劳动教育。1954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劳动、集体主义和纪律教育。1955年,各校对学生开展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尊敬师长、爱护同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大公无私思想、遵守纪律习惯和良好生活作风。1957年,小学各年级每周增设1节周会课,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时事政策教育,包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阶级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1958年,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周会课加强革命传统教育、阶级斗争教育和劳动教育;此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教育在各校广为开展。1962年开始,各校经常开展访贫问苦活动,请“三老”(老红军、老工人、老贫农)作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参观家史展览、村史展览、厂史展览。1963年,阶级教育进一步深入。各小学掀起学雷锋热潮,雷锋事迹和雷锋日记成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重要内容。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提出“兴无灭资…“造反有理”,破“师道尊严”,反“修正主义”,学校正常的思想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拨乱反正,革命理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逐渐受到重视。1978年,地区文教局下发《关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各校大力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红花少年”评比活动和新时期总任务教育。1981年,域内学校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向学生进行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同时,各校广泛开展“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活动和争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同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各种评比竞赛。1983年,增加“三热爱”教育内容(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1985年,根据省司法厅、省教育厅要求,小学四年级以上思想品德课用四分之一时间进行法制教育。同时,各校继续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和纪律教育。1987年,各校积极宣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并将有关内容作为思想品德课补充教材;在每周思想品德课中,安排1节至2节法制教育课。1988年,各小学开始试行国家教委《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1989年,各校贯彻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进行国情教育和“三热爱”教育。次年,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国情教育采用省教科所编国情教育读本《祖国在我心中》,作为补充教材。
   1991年,各校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坚持对青少年进行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指示精神,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997年后,域内建立分级负责制,把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工作列入学校评估检查的重要内容。
   2000年后,各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整体规划江西省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实施意见》精神,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一系列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200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各校积极开展以《光辉历程八十年》为主题的“红心永向党”读书教育活动,在学生心中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02年4月,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在中小学校开展反邪教教育的通知》要求,各校积极开展各种宣传科学精神、珍惜生命的主题活动,并主动与家庭、社区配合,加大反邪教教育工作力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6月,各校举行青少年学生“弘扬井冈山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读书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2月,各校组织学生学习《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法制教育。2003年,市教育局等部门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读书活动,主要内容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004年,各校开展建国55周年庆祝活动。市教育局举办以讴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为主旨的征文、演讲、报告会及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坚定广大师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2005年2月,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举办全市青少年学生“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书教育活动。8月,全市中小学校集中开展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9月,开展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包括:中小学生动漫制作比赛活动;校歌创作、演唱比赛活动(百首歌曲学唱、传唱活动);新童谣、儿童诗歌、儿童歌曲、小话剧和课本剧的推广普及、创作和诵读、表演比赛活动;电视新闻、专题片、宣传教育片的制作和播出活动;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长征70周年为主题,在学生中深入开展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全面开展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2006年,市教育局下发《抚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校家同创”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简称《方案》),在全市实施“校家同创”工程。“校家同创”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开展教师德育工作能力培训活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课题研究活动;创办家长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家互动活动;优化学校德育工作环境,开展“阳光网”申报、入网工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建设,做好学生家庭及周边环境调查登记活动。各校根据《方案》要求,创新德育模式、充实德育内容,校家联合互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科学育人新机制,共同培养学生正确的荣誉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此后,这一活动被长期坚持下来。2008年底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校家同创’工程”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2011年,“校家同创”工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同年,“红色之旅”读书教育活动在全省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抚州市被评为“红色之旅”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工作先进市。临川区实验小学等11个学校被评为“红色之旅”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工作先进学校。2007年1月,市教育局开展以“八荣八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读书征文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5月,开展“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宣扬方志敏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的精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7月,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大中小学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各校贯彻通知精神,通过集中宣传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教育宣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革命精神教育活动、主题演讲活动、师德建设活动、理论研究活动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2008年2月,贯彻市教育局等部门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鼓励广大少年儿童为2008北京奥运会喝彩,抒发对“团结、友谊、进步”奥运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4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廉洁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小学阶段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各校按照《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廉洁文化进校园,廉洁教育进课堂”工作。2009年,市教育局等部门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组织开展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主题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活动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内涵,深入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2010年,各校以“生态与环境”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环保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伟大意义,体会到生态与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生态环保意识。
   2011年2月,贯彻市纪委、市教育局通知精神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读书活动并举行“廉洁教育”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各校成立廉洁修身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向学生免费发放《廉洁修身教育》读本;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充分利用板报、墙报、橱窗、广播、网络等教育资源优势,传播廉政文化精华,挖掘并传递廉政文化信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推进廉洁修身教育。所编印的《廉洁修身教育》系列读本经省教育厅审核并向全省中小学推荐,成为全省第一本省级廉洁修身教育地方教材,也是抚州市唯一的一本省级地方教材,填补抚州市省级地方教材的空白。
   二、教育方法 清末,各级小学堂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修身课、读经讲经课和教师严厉管束来进行,颁布规章禁令为辅助,有斋舍规条、讲室规条、礼仪规条、赏罚规条、学生禁令等。学校气氛严肃,说服教育少,干涉训斥多。
   民国时期,取消读经课,德育工作逐渐由消极管束变为积极教育。各校多自定校训,由级任教师担负校训责任。学生德育首先通过课堂学习进行思想陶冶,除先后安排修身课、公民课、党义课、公民训练课外,还通过国语、历史、地理、社会等课程,结合时事政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建立各种组织,开展集体活动,让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进行锻炼。活动以校内集会、文体、竞赛、童子军训练等为主,并走出校门参加社会活动。民国32年(1943),省教育厅制定《江西省各级学校德育日工作活动实施办法》,规定德育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并指定各小学必须普遍参加推动民众识字活动和举行通俗宣传活动。但这些活动主要由各中心国民学校开展。其次,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从30年代开始,各小学主要通过教师作家庭访问和开家长会,联系家长协力同心对学生进行教育。国民学校、中心国民学校还普遍举办家庭教育班,指导开展儿童教育。各校提倡教师以身作则,与学生共同活动,培养师生感情,因人施教,积极训导,禁止体罚学生。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实施民主管理,提倡说服教育。1950年始,抚州域内小学相继建立少年儿童队(1953年改名少年先锋队)和学生会组织,协助学校工作。各地小学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五爱”教育。学校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学生守则及班会制度、值周制度,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参加学科竞赛、义务劳动和多种社会活动。在国庆节、劳动节、儿童节、元旦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听英雄模范报告,从各方面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1952年,各校贯彻教育部《关于废止对学生体罚的指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个别教师的体罚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或严肃处理。1959年,各校开展“文道结合”的讨论,加强各科教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渗透。进入60年代,政治课、周会课和主题班会、主题队会都得到加强。学校经常邀请老工人、老农民、老红军、老干部向学生进行忆苦思甜教育、革命传统教育。1963年,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各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实行正面启发,积极诱导的原则。“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少先队活动停止,代之以“红小兵”组织。1969年后,学校大力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这些活动时间全年为6周左右。各校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其中。如利用语文课、社会课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诚实、谦虚、团结友爱、勤劳俭朴等美德;利用自然课、数学课和各种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刻苦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利用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爱美思想、健康体魄、向上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利用历史课、地理课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民族自豪感。1978年恢复少先队组织。少先队开展“我们爱科学”等系列活动,不断培养少年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风气和良好思想品德。80年代至90年代,抚州域内小学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诸如班主任工作责任制度,德育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德育工作例会制度,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评选制度等,结合《小学生守则》的贯彻实施,使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各班每周召开一次班会,总结一周班级工作和学生思想状况;各校每月召开一次校会,宣讲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国内国际形势,表彰校园内好人好事。各校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定》,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悬挂国旗、标语,办好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绿化美化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环境中受到陶冶。1992年,地区教研室编印《小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要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备参考书。1993年,地区教育学会召开“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研讨会”,收到论文50余篇。各校结合近、现代史中的各种纪念日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科技活动成为课外活动的主阵地。各县(市)还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各完小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劳动基地,课外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各小学建有家庭访问制度、家长会议制度。各县(市)团委、妇联和居委会建立校外少年儿童教育组织,开展校外活动。80年代以后,县(市)建起青少年宫、儿童乐园、少儿业余体校、青少年活动之家,不少纪念馆、博物馆、名人墓地被辟为文化传统教育基地。从地区到各县(市)都建有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咨询处,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知识传播。1994年,抚州地区教育局颁发《关于在抚州地区幼儿园、小学开办家长函授学校的通知》,到1998年,抚州地区小学共建有家长学校1205所,占小学总数47%。
   2000年后,各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耐心细致的教育。采取的方法主要有:熏陶法。各小学狠抓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打造一支优秀的德育教师队伍,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温馨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榜样法。针对小学生爱模仿的心理,积极开展介绍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坚持开展“三好学生”“优秀班干”评选及其他一系列争先创优活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激励学生团结奋进,使整个校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实践法。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道德知识。此外,各地各校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基地建设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舞台。
   第五节 体育 美育 卫生 劳动 一、体育 清末,域内小学堂设有体操课,每周3小时。宣统二年(1910),初等小学体操增为每周4小时,高等小学不变。体操内容主要有准备法、矫正术、徒手操、哑铃操、球竿操、兵式体操及各种游戏。课外时间,一些学校经常组织球类活动。
   民国初,小学体操一科仍保留,高小以上体操课注重兵式操训练。校内体育比赛在部分小学时有开展。民国12年(1923),体操课改名体育课,体育教习改名体育教员。教学内容增加田径、球类等活动,废除兵式操。校际间不时举行田径比赛。小学体育比赛活动在课外也渐渐开展起来。17年,高小和初小每周均增设童子军训练课2节。19年后,体育课增加韵律活动、划船活动和太极操等内容。各年级每周体育课课时有所增加。规模较大的小学每年均举行运动会,临川、南城等县还举行全县小学生运动会。27年,各校推行“训育制”,实施战时体育体制,即把体育教学与军事管理、军事训练、童子军训练结合起来进行。29年,各校按教育部规定建立体育“行政组织”,规模较大的小学设立体育处或体育组,并开始拟定体育教学计划。高年级体育课实行男女分班教学,教材以部颁《小学体育教授纲目》为准,主要内容有徒步、体操、韵律活动和游戏运动等;低年级体育课与音乐课合并,改名唱游课。城乡各小学每年举行一次运动竞赛。31年,各校增设早操和课间操。但一般小学多不甚重视体育教学,加上师资缺乏,体育器材不足,场地简陋甚至于无,很多学校体育课不能按教学计划进行。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被列为小学教学重要内容。域内各校贯彻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坚持早操和课间操制度,改进体育教学,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1954年,各校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将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与达标结合起来,体育锻炼在课外得到广泛开展。1956年,各校推广少儿广播体操,体育教学逐步正规化。1958年,不少学校受“大跃进”影响,对体育达标提出“大干快上”,突击检测,突击过关,影响体育教学质量。1960年,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在崇仁县召开。1961年,开始使用全国统编《小学体育》教材,不少县(市)举办体育教师培训班,学习使用统编教材,改进体育课教学;全区抽调一批体育教师赴省学习和研究体育课教材教法。1964年,省教育厅、省卫生厅联合检查组到抚州镇检查体育卫生工作,抚州镇学校文体活动受到好评。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体育课改为军体课,军训活动成为体育课重要内容。一些小学低年级体育课被取消,高年级体育课形同虚设。1970年,推行新广播体操,同时大力开展游泳、田径、体操、爬山和各种球类活动。不少小学成立乒乓球队、足球队、篮球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1972年后,小学各年级每周均安排两节体育课。1973年,各校体育教学注意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认真抓好体育运动队的领导、认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校从实际出发,根据季节和青少年特点,坚持早操、课间操,组织开展爬山、游泳、拔河、举重、田径、球类等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1小时活动时间(包括上体育课时间)。是年,在乐安县举办全区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在东乡县举办全区小学生篮球比赛。1978年,各校开始试行教育部、国家体委《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被列为班主任工作考评内容之一,体育课出勤和课堂表现同时列入学生成绩。1980年,域内各校严格执行部颁规定,推进达标工作。1981年,全区第一届小学生“新苗杯”足球赛在崇仁县举行。1982年,地区文教局对各校执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情况进行检查。广播体操比赛成为许多学校校运会保留项目。1984年,教育部颁布体育课新教学大纲,低年级增加游戏教学比重,不少教师改革体育课教学方法,利用录放机播放音乐,把游戏、歌舞融为一体,收到良好效果。同时,各县(市)教育局开始设有专人负责体育卫生工作,各校加强体育教学管理,纠正忽视体育工作的偏向。1987年,南丰县实验小学被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授予乒乓球传统项目奖;该校学生张琴参加武汉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获女子单打亚军。1992年,域内县城小学实施国家教委《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至1995年,域内各完小均开始实施,按体育课成绩占60%,《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成绩占30%,课间操、眼保健操及课外体育活动占10%的比例评判体育科是否合格。1996年,国家教委下发《“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将以往单一学科类课程体系改变为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使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培养和体能发展更好地结合,以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抚州域内五四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每周各年级体育课时安排2个学科类课时;一年级至三年级1.5个活动类课时,四年级至五年级1个活动类课时。
   2002年9月,各小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一年级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分钟~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加强青少年眼睛保健工作,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的用眼知识,降低青少年近视率。2005年4月,市教育局举办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培训班,以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顺利实施。2007年4月29日,“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全面启动。市教育局和体育局就“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落实情况对各县(区)进行专项督查。2008年,为喜迎北京奥运会,市教育局开展迎奥运签名活动,并举行集体长跑、校园体育节等一系列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奥运知识、传播奥运文化、宣传奥运精神,将阳光体育运动引向深入。2010年,各校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阳光体育活动人人皆知、个个参加,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精心组织,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由于活动组织严密、成效显著,金溪县、南丰县获得第三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组织奖。2011年,市教育局举办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培训班。市政府拨出专项经费,组建抚州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机构,用于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调研活动历时16天,共调查4所学校、12个年级、7800名学生,采集完成5200名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数据,为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奠定基础。
   二、美育 清末,域内高等小学堂设有图画课。光绪二十九年(1903),按《癸卯学制》,初等小学堂酌情增加图画课和手工课,高等小学堂酌情增加手工课。宣统二年(1910),修改小学学制,初、高等小学堂均开设图画、手工、乐歌课,为随意课。
   国民政府成立后,初小、高小的手工、图画、唱歌课均改为必修科。民国18年(1929),教育部颁布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设美术、音乐、工作课,工作课包括手工和劳作等内容。25年,各校执行教育部《修正小学课程标准》,设工作课,包含美术与劳作内容;设唱游课,包括音乐、体育内容。抗日战争期间,音乐教员多利用唱游课,教唱抗日歌曲,美术教员则引导学生用画笔进行抗日宣传。31年,各校执行部颁《小学课程修订标准》,美术改称图画,低年级劳作与美术、音乐与体育分科教学。37年,各校执行部颁《小学课程第二次修订标准》,图画仍称美术,低年级音乐与体育、劳作与美术分别改称唱游、工作,混合教学。但很多学校无专职美术、音乐教师,多由其他课程教师兼任,教学器材因陋就简,音乐、美术课教学难如人意。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小学低年级设唱游课,中、高年级设音乐、美术课。1952年起,小学低年级也开设音乐、美术课。1955年,小学各年级每周增设一节手工劳动课,学校除通过艺术课程对学生实施美感教育外,还通过其他课程和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教育。50年代末,全国对美学进行批判,学校美育工作深受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音乐、美术课正常教学受冲击,代之以语录歌、样板戏、宣传画教学,音乐、美术等课程变成单纯政治宣传。
   1978年,域内执行部颁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小学各年级均开设音乐、美术课。但各校音乐、美术专职教师极少,多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且教学器具欠缺,一般只有少量风琴、手风琴,无音乐教室,无美术教材。教学质量不高。此后,地区教育局加快全区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和培训工作。1981年始,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教育广泛开展。各县市成立艺术中心教研组,选派教师参加省美术教学观摩会,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举行公开教学和知识讲座。1984年后,各县办学条件迅速得到改善,增添教学设备,美化育人环境,音乐、美术课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80年代域内各校通过提高师资水平、改革课堂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加强美育。根据学生兴趣,组建音乐、美术、舞蹈、体操、摄影、书法等活动小组,经常举办歌舞体操表演、书法美术展览,给学生提供创造美、表现美的舞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让学生走出校门体验社会美、生活美和自然美。在校园内,努力创造美的育人环境,树校训校纪标语牌,建文明礼貌监督岗,栽种鲜花绿草,办好板报宣传栏,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教育。教师以身作则,以道德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为表率,对学生起潜移默化影响。90年代,学校努力开发家庭教育领地,普遍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指导家长文明教子。不少家长支持孩子学舞蹈、学钢琴、学绘画、学书法,加大智力投资,鼓励子女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各地不断增加音乐、美术专职教师,很多学校成立业余文艺队,在“六一”、国庆等节日举行文艺演出。同时,地区和各县(市)每年举办中小学艺术节,既有声乐、舞蹈、器乐等文艺表演,也有书法、绘画、摄影、工艺作品等美术展览。通过艺术表演和艺术创作,展示多彩校园。1998年,抚州地区中、小、幼艺术教育研究会成立,并先后举办小学音乐教师唱游教学培训班,口琴、竖笛教学法培训班以及中小学音乐、美术优质课竞赛等活动,促进艺术课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00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将音乐、美术课程合称为艺术类课程。之后,各校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市、县(区)教育局每学期都组织专项检查,督促各小学抓好常规艺术教学。市教育局不定期举办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组织艺术教师利用优质课竞赛、送课下乡、教学开放周等多种形式,提升艺术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各校还采取专、兼、聘、培、轮5种措施解决艺术教师不足的问题,有效地保障艺术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同时,各校立足县情、校情,加强艺术特色课和校本课程的研究,把优秀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引入校园,移植课堂,形成独特的校园艺术教育特色。南丰附小将被誉为“中国古代民间舞蹈活化石”的南丰傩舞与体操相结合,创编傩舞操引入课堂;三溪乡石邮小学将南丰傩舞中最具代表性的石邮傩舞引进课堂,最大限度地保存南丰傩舞的原生态特征。广昌实验小学将甘竹“孟戏”传承引进课堂,被评为“全国艺术传承示范学校”。各校还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着美育。
   各校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校外教育阵地,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艺术社团、建立艺术兴趣活动小组、举办专题艺术讲座等形式,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与特长。全市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和幼儿艺术节展演,并积极组队参加全省中小学校艺术竞赛活动。2003年,抚州市荣获全省第二届中小学生、幼儿艺术节团体总分第二名,赴省演出的文艺节目中有6个获得一等奖。送省展评的美术、书法、摄影等作品有24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金溪实验小学戴卿敏的水彩画《向往和平》等被送往北京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幼儿首届艺术节展评活动。
   2007年5月至11月,市教育局举办抚州市第九届中小学生和幼儿艺术节,参加人数达14万人,参演节目2000多个,参赛作品1200余件,其中参加市级优秀节目展演的演员有1100多人,参加市级评选的优秀节目450多个,优秀艺术作品600余件。各地充分发挥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的作用,共同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全市有8个县级校外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众多的校外艺术培训机构。2004年后,涌现出以广昌、宜黄、金溪校外活动中心为典型的一批校外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三、卫生 清末,域内小学堂对防疫工作有所重视,春季给学生种牛痘,夏季在教室洒药水,以防疾疫发生。民国12年(1923)始,按新颁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始设卫生课。其中初级小学将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合并教学,称社会科,高级小学卫生课单设。18年,各校执行部颁《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卫生知识被合并到社会、自然两科之中。21年,将社会、自然两科中卫生部分划出,各年级仍设卫生课,每周60分钟。25年,卫生课再度取消,卫生知识被纳入低年级常识课、高年级自然课中教授,卫生习惯培养则纳入公民训练之中。学校健康检查,规定在每学年开始时进行,必要时临时施行。19年起,入学新生多接受牛痘施种和体格检查;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均受到重视;各校常在儿童节举行健康比赛和卫生成绩展览。29年代后,小学生各项卫生习惯均纳入训育标准。学校对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按年级有不同要求。低年级重在卫生习惯的养成,中年级开始教授初步卫生知识,高年级重在卫生行为的落实。各小学多由卫生教育委员会主持学校卫生工作,组织宣讲卫生知识,制定卫生要求;中、高年级学生组织卫生队,开展卫生检查。有条件的学校,单独或几校联合聘请医师和护士,负责师生健康检查和疾病防治。26年,崇仁县卫生院为850名学生进行体检,矫治有缺陷学生28人。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小学低年级将卫生常识安排在语文和其他各科中传授,高年级则在自然教材中随堂教学;还有的通过开办卫生知识讲座加强卫生教育。1950年,各校学习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批示,加强卫生保健工作。1951年,政务院颁发《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各校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受到重视,有条件的学校均开设卫生室,配置保健药箱,定期为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各校还建立环境卫生制度,学生晨检制度(每天学生到校后,逐个检查其手脸衣着是否清洁)。1953年,毛泽东主席提出“要使青年们身体好,学习好,也工作好”。此后,“三好”成为评选优秀学生标准。是年,各县(镇)相继成立学校保健工作指导委员会,各校相应成立保健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推动学校保健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各校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方针,加强传染病、常见病预防,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5年,城乡学生积极参加“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讲卫生”运动。1956年,小学开始成立学生卫生队,推行卫生工作责任制,加强班级卫生工作管理。1960年,域内各校保证小学生每天有9小时~10小时睡眠时间,努力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加强除害灭病教育,使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1964年,省教育厅、省卫生厅联合对抚州镇学校防治“五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视力减退、闭经、蛔虫病)、开展“五好”(防治疾病好、个人卫生习惯好、环境整洁经常好、饮食卫生营养好、文体劳动卫生好)情况进行检查,促进学校卫生工作开展。1966年2月,各校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减轻全日制中小学生负担增进学生健康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控制学生活动总量,保证学生休息和自由支配时间。其中小学高年级每天在校活动总量不超过7小时,中低年级不超过6小时,每天作业量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保证学生每天有10小时睡眠时间。同时建立学生保健档案,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卫生工作陷入瘫痪。1973年以后,学校卫生保健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各校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总务主任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建立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评比。1978年,地区文教局下发《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各校将体育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1979年,各校相继恢复和健全卫生保健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健教师,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开展学生体格检查。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安排学生做眼保健操;改善教室采光条件保护学生视力。1980年11月,地区文教局、卫生局、体委、团地委联合对全区重点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开展检查,要求重点学校起示范作用;同时要求各校改善教室采光、通风、照明条件,更换不符合规格的课桌凳,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上好自然常识课。1982年,地区教育局对各校执行《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情况进行检查,抚州市实验小学年内近视眼发病率下降3%,其中五(1)班62名学生,两眼视力比1981年上升者24人,单眼视力上升者6人,维持正常视力者28人,视力下降者仅4人。此后,为保护学生视力,各校每天安排时间开展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活动;学生座位每半月调整1次,并教育学生讲究用眼卫生,注意保护视力;开展植树栽花活动,绿化美化校园;通过板报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防病防疫知识。1984年,各校执行地区教育局、卫生局、体委《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卡片”进行体质健康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同年,地区成立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领导小组,并于1985年对抚州市四小、临川县秋溪小学计6000名学生进行健康状况调查。1988年,各校加强在校学生计划免疫工作、肝炎预防和近视眼防治工作。1989年,城镇学校均开设健康教育课,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卫生保健知识。
   1990年1月,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开设健康教育课,每周不少于4课时。1991年,一些有条件的乡村完小也开设健康教育课。1993年,各县(市)执行省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将各校校医、卫生保健人员组织起来,成立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协作组;并在每学期第一周防近宣传周、每年4月爱国卫生月、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和9月20日爱牙日等时间,集中开展卫生保健宣传活动,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11月,各校根据地区教育局《关于做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工作的通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并开设计划免疫和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口活动知识课。同年,各小学又在新增体育课时中,每学期安排8课时开展健康教育。1997年4月,地区教育局、卫生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考评工作的通知》;5月,地区教委、体委下发《关于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此后,各校积极开展常见病防治工作。
   2003年,各校开设艾滋病、毒品预防和环境教育3项专题教育课。其中预防艾滋病平均每学年2课时,毒品预防平均每学年2课时,环境教育平均每学年4课时。各校按照要求,及时调整有关课时,保证专题教育课的贯彻落实。4月,市教育局成立非典型肺炎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教育部门预防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领导。从4月22日起至6月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预防“非典”知识宣传工作,加强学校门卫管理,落实学生晨检制度、留院观察制度、学生家长或亲属返乡登记制度和预防责任制度,确保全市师生的身体健康。6月,对全市范围内的学校相关高危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在学生群体中建立有效免疫屏障,预防和控制流感的爆发流行。10月,市教育局下发《抚州市学校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开展学校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2007年,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控等工作的自查和抽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下发《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一书,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师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008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校建立健全卫生安全及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健康教育专职或兼职教师、卫生保健教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为90%以上。有的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学校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努力改善校园环境卫生,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
   2010年秋季起,各校全面推广使用新编眼保健操,积极做好“防近”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中广泛深入地进行“防近”工作的宣传教育,使每位学生了解“防近”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组织学生开展青少年爱眼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爱眼护眼意识,提高眼保健水平。2011年,各校继续做好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与防控工作,重点做好甲流防控工作。开展控烟教育工作。同时,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劳动 清末,域内小学堂开有手工课,女子学堂开有女红课。国民政府成立后,仍保留手工课,高等小学男生每周加课农业2小时,女生加课缝纫2小时至4小时。民国12年(1923),手工课改称工用艺术课,内含图画、手工、音乐3科,手工劳作占1/3。18年,工用艺术课改称工作课,加强劳作教育。21年,改工作课为劳作课,内分家事、校事、农事、工艺4项,劳作教材兼顾当地固有事业、当地原料、当地所需、学生身心健康、社会环境与学生家庭等诸方面。但劳作科教师极为缺乏,多数小学劳作课仅菜圃数方而已,教学难以达到部颁要求。25年,小学低年级劳作课与美术课合并,称工作课,教授内容选择园艺、编织、饲养、剪贴、雕刻等。3月,省政府颁发《江西省中小学校实施生产劳作教育办法大纲》,各校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选择农事、畜养、工艺及卫生方面生产劳作。抗日战争开始后,劳作课经常制作武器模型、防空用具、防毒口罩和构筑简单避难壕等。29年代后,各校大多备有《劳作教学计划表》《家庭劳作记载表》《饲养动物记载表》《大扫除成绩评比表》及《工作登记簿》等,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
   新中国成立后,《江西教育改革方案》提出教育与生产结合办学方向,小学劳作课安排在各科教学实验、实习中进行。1951年,域内各小学普遍开展生产活动,种植蔬菜,饲养家禽,改善师生生活。1953年,针对部分高小毕业生不能升学又不愿参加生产劳动问题,各校召开毕业班家长会、毕业生座谈会,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1955年,小学各年级每周开设手工劳动课1节,并在课外活动中每周安排生产劳动课1节至2节,加强对非毕业班劳动教育。1957年,农村小学五、六年级每周增设1节农业常识课。各校改革教学结构,到工厂、田间现场上课,向工人、农民学习,把教学与劳动相结合。
   1958年“大跃进”,域内各小学大办工厂、农场。仅南城县小学就办有工厂122个,农场28个。小学生产劳动时间大量增加,一些学校高年级学生停课“大炼钢铁”,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1959年,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改善小学生产劳动安排的几点意见》,各校从三年级起每周劳动4小时至6小时,劳动安排尽可能结合教学和充分照顾儿童健康,体现教育目的。学校劳动教育与校办农场“一种三养”(种植农作物,养猪、养鸡、养鸭)相结合,勤工俭学进一步开展。农村学校还与社队挂钩,定期支农。这一时期,各校普遍存在劳动过多现象。1961年,贯彻调整方针,各校对学生教学、劳动、生活进行调整,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每周劳动时间不超过4小时,农村小学适当延长农忙假。1963年,贯彻部颁《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全学年劳动时间为半个月,农村小学除农忙假以外,平时劳动每周1小时;城市小学在农忙季节适当组织学生就近参加支援农业生产劳动,平时劳动每周1小时~2小时。1964年以后,各县大力发展耕读学校,大办小工厂、小农场,学生劳动时间又普遍有所增加。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实行“教育、生产、科研三结合”,各小学建起农场、林场、猪场、鱼塘,或与当地工厂、生产队挂钩,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生参加劳动时间大幅度增加。
   1977年以后,各小学每周学工学农时间为半天。198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小学一、二、三年级取消劳动课,四、五年级每周安排劳动课1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生产劳动。此后,读书热不断升温,文化学习日益受到重视,劳动教育有所削弱。
   1987年,各校执行《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小学三年级以上均增开1节劳动课,低年级劳动教育通过各科教学、常规训练、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渗透进行。不少学校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劳动教育,从穿衣梳头系鞋带、擦桌扫地倒垃圾做起,到叠衣服、订扣子、装本子、挑土填坑、平整操场、为军烈属五保户打扫卫生,逐步提高要求。学校还经常开展劳动竞赛,组织野炊活动、“做妈妈的小帮手”活动,养成儿童“自己的事自己做,家庭的事积极做,集体的事争着做”的好习惯、好品质。1988年,各校执行教育部《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把劳动教育与德育工作目标结合起来,劳动教育被摆到重要位置。
   1991年,各县(市)政府执行省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基地建设的意见,给学校配置劳动基地。其中农村小学每班不少于0.5亩,耕地紧张地区不少于0.3亩。城市小学与附近工厂、车间等挂钩,建立学工基地。一些农村小学还与当地农场、林场、养殖场、乡办企业等挂钩,建立校外劳动基地。1993年后,各小学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各校配齐劳动课教师,开展劳动课教研,劳动课教学走上正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001年8月,根据教育部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各校将劳动及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开设1节劳动课。劳动课教学多由各班班主任担任。在小学低段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家务劳动能力;中段侧重于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家务劳动能力;高段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教务劳动、劳动岗位责任制、社区公益劳动和初步的劳动职业技能。学校除劳动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外,还利用朝会课和班队会主题课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浓厚兴趣;并在学校的晨扫、保洁、放学扫除、卫生值日、校园保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劳动实践的指导,劳动技能的培训。积极倡导家校劳动教育和谐统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让每位学生不仅仅在学校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还在家庭里应尽一份劳动的义务。
   第六节 苏区小学教育 1929年—1934年,南丰、乐安、广昌、黎川、宜黄、资溪等县先后建立革命政权。工农群众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翻身,办学热情随之高涨,各村开设列宁小学,大村多单独设校,小村则联合办学。南丰县创办劳动小学(后称列宁小学)12所;乐安县招携、坪溪、湖坪、金竹等地办有列宁小学60余所,在校学生6500多人;广昌县头陂、新安、尖峰、长桥、赤水、长陂、城市、巴口、甘竹、青桐等10区办有列宁小学68所,在校学生2259人,有教师107人;黎川县湖坊乡和枧源村办有列宁小学2所,在校学生60余人;宜黄县办有列宁小学50余所,在校学生1500余人;资溪县亦办有列宁小学。在苏维埃政权较稳固辖区,小学教育发展很快,学龄儿童大都进校读书,部分乡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远远超过国民党统治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规定,苏区小学教育目标是“训练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新后代,并在苏维埃革命斗争中训练将来的共产主义者”;并要求以实际斗争教训和经验施行教育,注重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站岗放哨,送信带路,慰劳红军,为红军家属服务等。
   实行五年制义务教育,其中初小三年,高小二年,8至12岁为学龄。但失学儿童在15岁以内,仍需施以学龄儿童教育。实行分学区设学校原则。学区划分由乡政府拟定,区政府核准。学区内学生以到校距离不超过1.5公里为准,偏僻乡村不超过2.5公里。各学区一般设小学1所,时或两所。学校规模大小以能容纳学区内全体学龄儿童为度。小学编班,视学生多寡而定。每班学生最多不超过40人,最少不低于20人。人口不集中辖区各年级学生都不满一班时,则采用复式编班。每学年分两个学期:2月10日至7月20日为第一学期,8月20日至次年元月20日为第二学期。暑假1个月,寒假20天。农忙可休业,由区政府视当地情况定时,1年内不超过30天,每次不超过1星期。课时设置,初级小学每天5节(除课外活动),每节45分钟;高级小学每天6节,每节50分钟。初级小学开设国语、算术、游戏(含唱歌、运动、手工、图画)课,每周上课18小时。另外每周安排12小时劳作实习与社会工作。高级小学除开设国语、算术、游戏外,还增设社会常识和科学常识课。
   教材由中央教育人民委员会编印,有《识字课本》《政治读本》《工农兵三字经》《中国地理常识》《革命领袖传略》《革命歌曲本》等。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实际,如国语课文涉及土地革命、赞美劳动人民、拥护人民领袖、反对帝国主义等内容。有的学校还自编乡土教材。为提高教学质量,主管部门编印《教学法》《算术教学法》《国语常识教学法》等书,供教师参考。
   教授方法主要贯彻三原则:小学教育与政治斗争相联系。各校都成立共产主义儿童团,由校长担任指导员。儿童团经常举行演讲会、音乐会、游艺会、大会操、学业展览、拟战演习、支援前线等多种活动。在广昌县高虎脑战役中,儿童团建立了望哨,监视敌情,为红三军团通风报信;还在丫枝岭等处挖陷阱,装竹钉,狙击敌人。平时,学校常配合中心任务,组织学生参加政治宣传、战斗动员、慰问红军战士,破除封建迷信,反对买卖婚姻,开展识字运动,传播卫生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小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学校普遍设有劳动园地,并与附近红军公田或农场工场挂钩,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还经常开展优待红军家属活动,为红军家属捡猪粪、铲草皮、打扫卫生、砍柴挑水,让学生在劳动中受到熏陶和锻炼。小学教育注意发展儿童创造性。在教学方法上适应儿童心理特点,采用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禁止强迫威吓、打骂哄骗。讲课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说话通俗明白,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通过教育发展学生创造性和自治能力。
   苏区小学对入学读书者免收学杂费,唯地主豪绅子女入学读书须缴费。红军家属、烈士子女及特困户读书,学校还给予一定津贴。经费来源:从苏维埃累进税中抽取;从没收地主豪绅财产中抽取;向富农、手工业主、工商业主征收学校捐;从分配的土地收入中抽一部分给学校使用。苏区小学都建立必要的奖罚制度,并建有学生会组织,以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学校通过教育委员会与当地各种群众团体建立经常性联系,接受广大群众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帮助和监督。1934年后,苏区逐渐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各地列宁小学停办。
   第七节 特殊教育 抚州地区特殊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8月,抚州市创办聋哑夜校,有聋哑成人和少年儿童44人入校学习。1981年7月,聋哑夜校增办盲人扫除文盲学习班,入学盲人均为青壮年。9月,抚州市创办聋哑学校,招收新生20人,其中含崇仁、资溪、乐安、临川等县代培生5人。此后,聋哑夜校不再招收少年儿童,只对聋哑成人施教。
   1985年,抚州地区教育局发出《关于举办弱智儿童班的通知》。次年,抚州市举办弱智儿童辅读班2个,一个设在抚州市实验小学,一个设在临川县,各招弱智儿童13人。1988年,抚州市聋哑学校因师资、办学条件等原因而撤销。次年,临川县弱智儿童辅读班亦停办。1990年,黎川县实验小学创办弱智儿童辅读班1个,持续3年,每学年招收弱智儿童9至12人。1991年秋,崇仁县创办第一所聋哑学校,招收7周岁~15周岁残疾儿童入学;宜黄县黎溪乡民办教师吴荣兰创办该县第一所聋哑儿童语音训练学校并自任教师。12月,广昌县开设聋哑儿童语训班。1992年,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开展弱智儿童随班就读试验的通知》,以抚州市为全区弱智儿童随班就读首批试验市,要求各县选取1所以上条件较好的普通小学开展试验。1993年,抚州市新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171人;抚州市及南丰、崇仁、南城、广昌等县部分小学专门开设残疾、弱智儿童辅读班,或采取随班就读方式接受残疾、弱智儿童上学。1994年,金溪县实验小学附设特殊教育班1个,招收弱智儿童7人。自此,域内基本形成以一定数量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教育格局。1996年,经省教委检查验收,抚州市5所特殊教育学校、7个聋哑儿童语训班全部达标。1997年,全区特殊教育学校在读学生601人,适龄残疾儿童及少年入学率为85%,比1990年增加54.8个百分点,达三级康复标准并转入普通小学32人。
   2000年,全区特殊教育学校共3所,8个班,在校学生411人,有教职工13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2001年,市教育局制订《残疾儿童普通义务教育规划》,结合义务教育学制过渡工作将听力语言、视力和智力三类残疾及其他残疾儿童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2005年,市教育局筹建市特殊教育学校。同年,上海市闵行英华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班,资溪、崇仁、乐安、东乡特教学校都派人参加培训。全市特教人员的特教津贴由原固定工资部分的15%增加到25%。2007年,市教育局开展全市首届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临川特教学校教师左真香荣获一等奖并代表市参加省首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获三等奖。是年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特教学生1117人(其中在特教学校的学生有218人,随班就读899人),教师有146人;校园面积891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66平方米;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2008年,市教育局、市残联开展主题为“点燃希望,成就梦想”的爱心助残活动,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特殊教育和特殊学生群体的关心和支持,共同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0年,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成投入使用。该校设5个班,在校学生85人,且全部为听力残疾儿童;教职工10人,其中7人为特教专业教师。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教育系统爱心助残募捐活动。同年暑期组织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骨干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全省特殊教育培训。2011年,临川区、东乡县、宜黄县教育局协助中国民主同盟江西省委员会开展特殊教育调研工作,对全市的特殊教育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是年,南丰县特殊教育学校、乐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增至8所,42个班,在校学生1391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学生247人),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校园占地面积1830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804平方米)。
   特殊教育学校主要从事聋哑儿童教育康复工作,教学围绕聋哑儿童恢复听力和语言能力开展。所开课程有语文、数学、会话、体育,采用全国三级康复工作办公室所编《学说话》等全国聋哑教材。
   80年代中期始,特殊教育扩大到弱智儿童,不少县(市)陆续开办弱智儿童辅读班,开发弱智儿童智力和培养弱智儿童自理能力。所开课程为语言、计算、常识、唱歌、游戏、体育等,使用统编五年制小学教材。1987年后,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语文、数学、音乐、美工、体育5个学科弱智儿童教材,被不少弱智儿童辅读班采用。
   聋哑学校的教学以训练开口说话为主,适当辅助一些手语、指语。对聋哑儿童教学,以听力训练、发音训练、语言训练为3个环节,互相促进,逐步提高。听力训练包括听觉注意、定向、辨别、记忆、选择、反馈等内容;发音训练包括口舌运用、呼吸调节、气流控制等技能的掌握;语言训练包括发音呼吸训练,汉语拼音训练,词语训练,句子训练,句群训练等内容。训练多以游戏形式开展,如通过吹蜡烛,吹气球,吹鸡毛来训练呼吸和气流的控制,通过踢毽子、打球来训练运动协调能力,通过情境交往、故事演讲来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坚持反复训练原则,让学生每天都做呼吸发音训练操、口腔唇齿训练操、舌部操,逐步改变唇舌僵硬状况,不让他们的声带退化;通过一遍又一遍重复拼读,使他们掌握汉语拼音的要领。语文教学帮助聋哑儿童学会初步的语言和语言交往手段,基本掌握读词语口形,逐步做到对常见词语会认、会读、会写、会用,具有阅读通俗读物能力和一般应用文、记叙文写作能力;数学教学让学生正确进行四则运算,掌握简单几何图形基础知识,有初步的计算能力。聋哑学校学制为5年,正常班一课时内容,聋哑班常用两课时上完。修业期满,语文、数学达到普通小学毕业生水平。对弱智儿童教学,采取降低难度、延长教时的方法进行。教学内容注重简明、直观、形象,教学方法强调循循善诱,轻松活泼,多次反复,逐步提高。常用两三课时上完正常班一课时内容,每册教材上1学年,学制为8年,毕业时达到小学四年级水平。资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弱智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分3个阶段开展:第一教育训练阶段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为主,如控制大小便、洗脸、洗手等;第二教育训练阶段以家务劳动为主,如拖地板、洗碗等。最后训练以适应社会为主,如买东西、坐车到别处购物,走亲访友等。每一项劳动技能的训练在教法上都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复训练,经常操作。
   为提高教学效果,各地重视选拔和培训特教教师,大多选拔教学时间较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态度认真的教师担任特教工作,同时聘请专业教师任教;有计划地组织特教教师赴省培训,到上海、南京、南昌、九江等地聋哑学校参观学习;召开特殊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举办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开放日”活动,同时不定期举办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注意运用教具上好特殊教育课,如铃鼓、锣鼓、碰琴、口琴、平板镜、电子琴、录音机、听力磁带、识字卡片、多媒体等,增加教学直观性和娱乐性,让学生眼耳并用,口脑并用,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增长能力。
   第八节 小学与特教学校选介 临川区实验小学 坐落在抚州市具庆巷36号。其前身为创办于民国3年(1914)的江西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全省最早创办的师范附小之一)。民国16年更名省立第八中学实验小学。22年,单独设校,命名为省立临川中心小学,为当时省立4所中心小学之一。35年2月改名省立临川实验小学。同年7月,划归县办,易名临川县立实验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易名临川实验小学,成为临川师范开展实习与实验教学的基地。1957年秋,该校分为两校:一为抚州师范附属小学,受抚州专署文教科领导;一为抚州市第六小学,受抚州市文教局领导。1960年重新合并改名抚州实验小学。1966年改名抚州市工农兵小学。1978年改名抚州市实验小学。1995年改名临川市实验小学。2000年改名为临川区实验小学。到2011年,全校有56个教学班,学生2999人,教职工110人,其中小学特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7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校园占地面积12476平方米,建筑面积11466平方米。拥有“交互式校园网”系统、远程教育接收系统以及音乐、美术、舞蹈、电脑等多个功能教室和1个高规格的多媒体学术报告厅,“班班通”工程也全部投入使用。该校一直为省、市重点学校,肩负实验教学与示范教学双重任务。民国22年(1933),曾在两个班分别开展“设计教学”与“道尔顿制”教学实验。新中国成立后,该校教学改革实验更显活力,特别是80年代之后,教改实验形成系列。先后获全国绿色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江西省教科研实验基地、江西省家长函授先进单位等荣誉。
   南城县实验小学 创办于民国25年(1936),时为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50年,与私立启迪小学合并,改名南城县第三完全小学。1957年改名南城县建国路小学;1981年改名南城县实验小学。2011年,该校占地面积13053平方米,建筑面积9086平方米。有56个教学班,4436名学生,教职工151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特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0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骨干教师9人。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多媒体演播室、学生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等功能室,建立学校网站,各教室安装广播接收器。该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的办学思想,在“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和“以科研为先导,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切实提高育人质量。该校积极开展多种教材教法实验,切实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三次被评为全国教改实验先进单位,逐步形成了“学校管理民主化,课程设置多样化,教师素质多元化,学生发展个性化”的办学特色。十分注重对学生特长的培养,成立校鼓号队、合唱队、舞蹈队、围棋队、乒乓球队,组建音乐、美术、书法、电脑、写作等兴趣小组。2001年,该校选送的快板《电影课就是好》被选调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2009年该校成功承办江西教育电视台“我爱老师”大型推选节目。先后被授予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雏鹰大队、全国优秀电影课实验学校等称号,曾连续6次评为江西省电教工作先进单位。还获得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等荣誉。
   黎川县实验小学 始建于民国23年(1934),时名崇德小学,1949年更名城关镇第四小学,1989年命名黎川县实验小学。2011年,全校占地面积1133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绿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并配有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及艺术教室、广播室、语音室、计算机室、多媒体室等功能教室。教学班35个,学生2200人,在职教师10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师德先进工作者1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该校坚持文化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以办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乐学的现代优质学校为宗旨,逐渐形成文明尚善、尊师爱生的校风;厚德尚真、博学善导的教风;勤学乐学、善思合作的学风。该校多年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先后获得省德育示范学校、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省人民群众满意学校、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省安全文明校园、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称号。
   金溪县实验小学 创办于1983年,初名金溪县秀谷镇第三小学,1984年更为现名。2011年,学校占地面积1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学生3000余人,教学班52个,教职工160人,其中,小学特高级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4名。该校确立以“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为办学理念,以“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为办学目标,以“团结求实、诚信进取”为校风,以“德高艺精、求实创新”为教风,以“乐学善思、自强践行”为学风。着力打造“四个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科技校园、平安校园)。该校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绿色教学”,积极推行整理课课改的实施。并将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渠道,大力推行科技教育。先后获得全国艺术学校先进单位、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创建先进单位、全国发展与创新课题研究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学校、省中小学和谐校园、省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
   资溪县实验小学 前身为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七年的泸溪县县立鹤城小学堂,民国4年(1915)起先后更名为育德小学、高等小学、中山民众小学、国民中心学校、泸阳中心小学。资溪解放后更名泸阳小学,1970年更名泸阳镇第一小学。1984年更为现名。2011年,该校占地面积12006平方米,建筑面积9738平方米;拥有标准化教室43间,班班配有远程教育电视装备,并配有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小语能力训练”展览室等专用室近20个。有43个教学班,2077名学生,在职教职工109人,其中,小学特高级教师3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骨干教师7人。该校始终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创造性开展“1+1大于2的教育活动模式”。先后开展“五心”教育加“感恩”活动、“校家同创”加“家长学校”工程、“廉政文化”加“民族文化”进校园、“课间两操”加“阳光运动”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该校的小语“能力训练”教材教法整体改革实验被列为江西省“八五”、“九五”、“十五”科研规划的重点项目,被誉为“小语教改的一朵奇葩”。该实验的成果之一——义务教育赣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开创江西省中小学语文教材通过国审的先河,为江西教育科研、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走向全国作出重大贡献。该校先后获教育部重点课题《霍懋征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实验示范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全省赣教版小学语文“能力训练”教材教改实验示范学校、省科研兴校先进单位、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学校、省平安校园示范校、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等称号。
   宜黄县特殊教育学校 创办于1991年,前身为宜黄县梨溪镇聋儿语训班,位于县城凤冈镇渡东村,校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8平方米。2011年,该校有学生62人,教职工7人。该校始终坚持“让孩子幸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的办学理念,努力将学校打造成残疾学生生活的花园、成长的乐园。该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分为培智与聋哑两种班别,开设有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电脑等课程,并根据本校的特点,开设手工制作课程和活动课程。该校坚持因人施教,特色发展。有1名学生考取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有2名学生参加全国特奥会游泳、举重比赛,获银牌3枚,铜牌2枚。先后荣获全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全省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全省先进特殊教育学校等称号。创办人吴荣兰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项康复工作先进个人、曾宪梓教学基金奖、江西省十大为人民服务标兵等称号。
   南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始建于1993年8月,时有少年儿童和聋哑成人学生20人,教师1人。每周上5天课,复式教学,年龄在6岁~20岁之间。最初学校设在县城生产路居委会,1998年搬至三中,有学生15人,教师2人。2000年8月搬至师范附小,2010年搬至进修学校,2011年搬至青少年活动中心。该校主要从事聋哑儿童的教育康复工作,教学工作围绕聋哑儿童恢复听力和语言能力开展,所开课程有语文、数学、语训、体育、手工、劳动6门,教材为全国统编聋哑教材。采取复式教学方式,实行全免费教育。该校老师均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学习和培训,并能根据不同残障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和不同年龄的学生而选择和设定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内容和培训目标,以个别教育为主。对于8岁以下的听觉障碍儿童,主要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和文化知识教育,让他们会说话,进入普小就读;对于9岁~14岁的听觉障碍学生,主要进行口语教育,重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特长和职业教育等,让其得到就其而言的最大发展,能独立生存。
   第四章 中学教育 域内中学教育始于20世纪初。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立抚郡中学堂开始,陆续开办中学。民国时期,公立中学、私立中学、教会中学并立,但数量少,规模小。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办学热情空前高涨,中学教育迅猛发展,规模扩大,设施大为改观,教学质量居全省前列,学科竞赛成绩在全省领先。2000年后,抚州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2002年6月市政府以抚州一中、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为基础组建临川教育集团后,全市高中教育“龙头”形成,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高考成绩一直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获奖人数在全省名列前茅。
   第一节 办学进程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和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两次下令改书院为学堂。据此,抚州知府何刚德于二十七年将府城兴鲁书院改为普通学舍,随即改为抚郡中学堂。次年,建昌府亦开办府立建郡中学堂,不久改名建昌府立中学堂。宣统三年(1911),抚郡中学堂改名抚州府立中学堂。同年,临川妇女黄道休在县城泰山背创办私立毓灵女子初级中学。
   民国元年(1912)冬,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颁《中学校令》,抚州中学堂、建昌中学堂分别改为抚州中学校、建昌中学校,学制4年。民国3年,抚州中学校改为省立第七中学,建昌中学停办。12年,省教育厅依照前清郡治,将全省划为南昌、九江、赣县、鄱阳、吉安、临川、宜春、宁都、上饶、南城、樟树、星子、大余13个中学区,恢复建昌中学,并改为省立第十一中学。同年8月,尧师鲁等人在抚州创办私立辅仁中学,并成立校董会。15年,国民革命军光复江西,组织政务委员会,并派员维持学校。是年,创办抚州六县公立女子中学。16年2月,省政务委员会将全省划为14个中学区,省立各中学与师范合并,重定校名。据此,省立第七中学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合并,改名为临川中学;省立第十一中学改名南城中学。同年11月,省立各校重新改组定名,临川中学改为省立第八中学,南城中学改为省立第十二中学。20年,私立开智初中及临川县立女子初中先后创办。22年7月,培养9届毕业生的私立辅仁中学改办职业中学。至25年,在全省10所省立中学中,抚州有临川中学和抚州六县公立女子中学2所。省立第十二中学改为省立南城乡村师范。26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入侵,南昌沦陷大批难民涌入南城、南丰、黎川、广昌等县,私立心远中学、九县联立洪都中学及上海江西中学等先后迁入南城县。27年,南丰县创办县立初中。私立江西中学黎川分校开办初中,3年后设高中部。28年,省立南昌第一中学迁入广昌县驿前街和白水街继续办学,南昌九县联立洪都中学初中部从南城县迁至东乡县,私立章贡中学由临川县迁入黎川县。后上海江西中学从南城县迁入东乡县(次年迁至上饶,改名祝同中学)。私立章江中学迁至广昌县甘竹村。是年,省教育厅制订《中学教育改进计划》,规定初级中学由县设立,完全中学由省设立,并将全省重新按次序划为南昌、宜春、吉安、赣县、波阳、上饶、南城、宁都8个中学区。据此,崇仁、临川、金溪、宜黄、乐安、南城6县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次年,资溪、东乡2县亦创办县立初级中学。金溪县还创办私立振德中学。30年,黎川县立中学创办。同年,教会在抚州创办真光中学,金溪县创办私立应钦中学。31年,广昌县创办初级中学;私立剑声中学迁至广昌县头陂,章江中学、洪都中学、江西中学相继迁至南丰县。34年,崇仁县创办私立增辉中学,金溪县创办私立溪头中学。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外地先后有10所中学迁入抚州,加上各县新创办不少公、私立中学,抚州区域中学教育在艰苦环境中得到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难民迁回原籍,外地学校陆续迁回原地,加上教育经费不足,域内中学教育逐步削弱而趋于落后。至35年,基础较好的临川县只有中学生2379人,平均每万人仅73人。依照省教育厅《动员戡乱时期施政准则》及《中等以上学校改进办法》《整顿私立中学办法》规定,域内省立中学以办高中为主;各初中逐渐紧缩至3个~4个班,且不再增设县立初中;同时严格限制私立学校。37年,域内有省立中学2所,县立初中11所,私立中学5所;在校学生3564人,其中高中生500余人。
   抚州全境解放后,军管会迅速接管原有公私立学校,确立学校“为工农兵服务”方针,并依照省人民政府《江西省教育改革方案》,规定每县设1所县立中学;有两个中学以上的,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合并或改为联合中学。同年9月,省立临川中学、省立临川女子中学、临川县立中学、临川县立辅仁职业学校合并,定名为省立临川联合中学。南城县立中学、南城乡村师范学校初中部合并为南城中学;资溪县立中学停办;保留县立崇仁中学、宜黄中学、广昌中学、黎川中学、南丰中学、金溪中学、东乡中学;保留私立金溪县浒湾中学、崇仁县增辉中学;教会中学有临川县真光中学。此时,全区共有中学14所,其中省立中学1所,县立中学10所,私立中学2所,教会中学1所。共有教职工274人;在校学生2009人,其中,高中学生305人。
   1950年,抚州专署对域内中学作调整:教会真光中学停办,学生并入临川联合中学;私立金溪县浒湾中学停办,学生并入金溪县中学;资溪县中学复办;崇仁县中学停办,1951年秋复办。1952年2月,崇仁县私立增辉中学停办,学生并入崇仁县中学。此后,地区文教科对域内中小学进行整顿,抚州域内中学教育逐渐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有重点地发展。1953年,临川联合中学被确定为全省9所重点中学之一。是年,根据省定学校命名原则,中学校名统一冠以所在县(市)名,完全中学为某县(市)中学,初中为某县(市)初级中学。1954年,各地落实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大力办好高中、完全中学和一定数量的初级中学。其时,临川联合中学更名为临川中学,南城县中学改为完全中学。1955年秋,在上顿渡镇创办临川县初级中学。1956年,崇仁县中学改为完全中学,临川县初中改为临川县第一初级中学,临川县李渡镇增办临川县第二初级中学。南城县增办新丰初中,金溪县复办浒湾中学。1957年秋,创办抚州市初级中学及黎川县东山初级中学。1958年“大跃进”,兴起群众性办学热潮,临川县第一初中(后改为临川县上顿渡中学)、第二初中(后改为临川县李渡中学)及金溪、宜黄、广昌、南丰、黎川、东乡、乐安等县中均改为完全中学,高中部开始招生。新开办东乡县小璜初中,黎川县宏村初中、茶亭初中,南丰县太和初中、白舍初中、洽湾初中,广昌县赤水初中,崇仁县秋溪中学。乐安县创办4所农村初中。抚州市荆公路公社、若士路公社、桥东公社各办起1所民办初中。临川县唱凯小学、温圳小学的戴帽初中亦单独设校。全区中学数量迅速增加。次年,全区中学教育发展继续升温,东乡县开办詹圩、南建、东源、杨桥4所农村初中,宜黄县创办黄陂、梨溪初中;临川中学改名抚州市第一中学,抚州市初级中学增办高中,改名抚州市第二中学;资溪县初级中学增办高中,改名资溪县中学。1960年,黎川县开办城关镇初级中学;临川县的温圳、唱凯增办高中,展坪、湖南两所戴帽初中单独设校,并在罗湖等16个公社各创办1所初中;广昌县增办长桥初中;南丰县增办市山初中;东乡县开办王桥初中;省属企业东乡磷肥厂、红星垦殖场、东乡铜矿也各办1所初中(子弟学校初中部)。至此,域内共有普通中学82所,其中完全中学16所,初级中学66所。由于各地普遍采取小学戴帽附设初中班,初中增办高中班,学生提前毕业等办法,中学教育发展过快,战线拉得过长,存在力量分散,师资不足,资金、设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影响教学质量。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全区控制中学发展,县城以上完全中学主要集中力量办好高中。到1963年,抚州专区普通中学减至59所,其中完中14所。师资力量得到充实,教学条件有所改善,校舍紧张现象有所缓解,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亦有所增加,教学质量问题重新得到重视。6月,抚州市一中、南城县新丰中学(初中)被定为省重点中学。1964年,抚州地区根据省教育厅《江西省1961-1970年中小学教育事业规划》,稳定高中现有规模,适当控制普通初中发展速度,着重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大力贯彻中央“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全日制、半农半读教育制度;八小时劳动制度、四小时劳动制度)的指示,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发展半工(农)半读教育。到1965年,农业中学发展到95所,在校学生7045人;全日制普通初中调整为45所,在校学生13873人;普通完全中学14所,在校学生2718人。同年,东乡一中被定为全省3所教学改革试点中学之一,选定初中一年级两个班进行教改试验。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各中学“停课闹革命”。1967年复课后,强调中学教育应面向农村,面向山区,照顾民办。1968年,各地推广农村一村一校经验,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大办“五七”新型学校。抚州专区按省革委会有关要求,一部分城镇中学迁往乡村,一些县中改为“五七”中学,普通中学增至288所,是1965年的4.8倍,在校学生32778人,比1965年增长近1倍。另有附设初中班的小学100余所。1975年,地区革委会政治部教育组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把学校办到农民家门口,让农民子女入学方便。此后,小学办初中,初中办高中,教师逐级上拔,造成教师奇缺,且力不胜任,教学水平低下。许多中学几经迁并,图书仪器设备多被损坏。全区被占作他用的校舍面积达109116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全区中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抚州市一中、临川县一中、进贤县李渡中学、乐安县龚坊中学等被定为省重点中学。至1979年,全区学校数虽比1968年有所减少,但学生达149981人,是1968年的4.6倍,其中高(完)中105所,占中学数35.7%,学生28012人。1980年12月,省政府将全省227所重点中学调整为110所,要求重点中学在贯彻教育方针、学校管理、教改实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起示范作用。是年,抚州市一中、抚州市三中、临川县一中、崇仁县一中、宜黄县中学、乐安县中学、南城县一中、南丰县一中、广昌县中学、黎川县一中、金溪县一中、资溪县中学、东乡县一中13所学校被定为省重点中学。这些中学,同时为地、县(市)重点中学。1984年,南城县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分管的教育改革试验。1985年,抚州地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有中小学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办学体制。至1990年,全区有普通中学249所,在校学生175139人,其中,普通高(完)中45所,在校学生27146人;初中204所,在校学生147993人;共有教职工11009人,其中专任教师9348人,占84.9%。是年,抚州在全省第一个宣布实施初中义务教育。1992年,全区12个县(市)全部实施初中义务教育,走在全省前列。其中抚州市区和各县县城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1994年,抚州地委和行署制定《关于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此后抚州中学教育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实施初中义务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全区共筹措资金681万元,用于改善重点中学办学条件,临川中学、临川市一中、南城县一中、南丰一中首批通过省教委评估验收,并被被评为省优秀重点中学。1996年,经省评估验收,临川市二中晋升为省重点中学,并被评为优秀重点中学。至此,全区有省重点中学14所。1997年,地区教委下发《关于在抚州地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把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健体、有特长作为学生素质要求。地区成立素质教育试点领导小组,并制订《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南城、黎川为试点县。同时要求各县(市)抓好一两个试点单位,在“九五”期间办好一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1998年,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给抚州教育事业带来重重困难。在地、县(市)委、政府领导下,全区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战胜困难,中学教育不仅未受影响,而且有新突破。是年,全区有中学242所,其中完全中学33所,初中209所;在校学生220824人,其中初中生193021人,高中生27803人;每万人口中有中学生627人,其中,高中生79人,初中生548人;每万人口中学生数比1948年增加约86倍。中学教职工中专任教师12266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7.9%,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45.2%。
   2000年6月,各县(市)认真贯彻行署《关于进一步改革基层教育管理工作的决定》,对中小学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和办学规模进行调整。根据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临川一中、二中秋季不招初一学生,东乡一中、宜黄一中、金溪一中、南丰一中、南城一中等重点中学也开始剥离初中;完中继续扩大招生,而临川七中、九中等薄弱完中则从秋季起撤销高中部;另外,东乡师范、南城师范开始招收高一学生,临川职教中心等部分职业中学也招收普通高中学生。是年,全区高中招生人数达15819人,比1992年增加1倍。其他部门所办中学经调整减为9所,有学生4682人,其中高中1102人,初中3580人;民办中学有3所,学生400余人。全区中学在调整中注意抓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年,全区中学高考成绩文科、理科和文理综合上省专线考生人数,均居全省首位。从1949年至2000年,全区中学共招生1900794人,其中高中341894人、初中生1558900人;共培养中学毕业生1411284人,其中高中毕业生282740人、初中毕业生1128544人。2001年,市教委下发《关于做好当前几项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年秋季始,初中实行三年学制,全市撤并高中(包括职业高中)4所、初中11所。2002年4月,在“教育产业化”思潮泛滥,个别地方政府故意将普通高中推向社会的背景下,为维护教育稳定,保护优质教育资源,市政府决定将临川一中、临川二中收为市管,与抚州一中一道,组建江西省抚州(临川)教育集团,组成多层次、多形式、跨区域、跨行业的教育联合体,面向全国招生,力争在3年至5年时间内在校生规模达到5万人,进一步彰显抚州教育的品牌。6月26日上午,(临川)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2003年,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通知》,出台《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要十不准”,增强敬业精神,提高服务水平。2004年,市政府确定抚州一中、临川一中、临川二中、临川区三中、乐安县二中、资溪县一中、南丰县一中、金溪县一中、崇仁县一中、南城县二中、黎川县一中为第一批江西省优质高中建设工程项目学校。2005年,抚州市被省教育厅评为实验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临川十中等12所学校被省体育局、省教育厅重新命名为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6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和市文明办联合下发《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校家同创”工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协调和调动学校、家庭力量,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2007年,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符爱起老师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市广大教师向符爱起老师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努力工作,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好教师。2008年,市教育局被省政府评为江西省“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建设与管理,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意见》,要求各地普通高中以推进新课程实验(以下简称“新课程”)为契机,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大班额问题,改革教育模式,规范招生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9年,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明确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对学生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崇仁县二中、南城县二中、乐安县二中、东乡县实验中学、黎川县二中新增为江西省重点中学,宜黄县安石中学、广昌县二中新增为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师资力量均衡、经费投入均衡、办学水平均衡、教育机会均衡,努力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区)。
   南城二中校园一角 2010年,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创新素质教育载体,构建各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市教育局印发《抚州市教育系统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活动内容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提升教育发展、教育创新、教育服务、教育保障、项目建设、教育管理、工作落实、教育督导、教育评价和队伍建设,各级各类学校提升德育工作、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信息技术保障、教育评价、校园文化建设、后勤服务、安全稳定工作、办学治校、师资队伍建设。4月20日,市教育局党委印发《抚州市教育系统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教育进课堂”活动实施方案》。主要目的是促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优化学校、家庭、社会育人环境。2011年,市教育局印发《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主要目标是创优教育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群众教育幸福指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市教育局部署2011年教育“民生工程”,要求落实六大民生任务: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费、资助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考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抚州一中等10所中小学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市教育局授予抚州一中等17所学校为第三批“抚州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称号。是年底,全市有中学212所,其中完全中学29所,初中183所;在校学生262940人,其中高中69398人,初中193542人;教师15298人,其中高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6.4%和98.37%。
   市实验学校 民办普通高中自20世纪末民办临川玉茗中学创办后,南丰县剑鹰学校、美佛儿国际学校、抚州创新学校、南丰中学、崇仁县天之然中学、宜黄县安石中学、抚州文昌高级中学、黎川县三中等相继问世。至2011年底,由于升学率和生源减少,全市民办普通高中硕果仅存美佛儿国际学校、抚州创新学校。
   1949年—2011年部分年份全区(市)中学基本情况 表22—4—8 单位:所、人、% 第二节 学制课程 一、学制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抚州中学堂按《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修业4年,第三、第四年设实科。次年按《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域内中学堂修业5年,文实不分科。宣统元年(1909),中学堂修业年限仍为5年,并实行文实分科。
   民国2年(1913),根据教育部《壬子癸丑学制》,临川县抚州中学校、毓灵初级女子中学校及南城县建昌中学校学制均为4年,取消文实分科。11年,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壬戌学制》),规定中学修业6年,分初、高两级,各为3年;依设科性质,亦可定为初级4年、高级2年,或初级2年、高级4年。域内江西省立第七中学、第十二中学,学制初为4年。12年始,域内几所中学学制均为高中3年、初中3年。17年,高中分设普通师范、农、工、商、家事等各科;初中从第3年起,酌设选修。21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学法》《师范学校法》《职业学校法》,域内中学取消普通科名称,公立高中和初中分别附设特别师范科和简易师范科。此后,中学学制无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普通中学仍采用“三三”制,初、高中分段,各3年。从1958年起,域内部分中学进行缩短学制改革试验。1960年,抚州一中在部分班级试行“三二”制,修业年限为初中3年、高中2年。部分中学开办跃进班,崇仁中学高中及广昌中学、赤水中学初中等均开设此类班,学生提前1年毕业。“文化大革命”期间,域内中学统一实行“二二”制,即初、高中各两年。1978年秋,域内中学又普遍实行“三二”制。1980年,抚州市一中、临川县一中等校恢复“三三”制,到1984年,域内中学全面实行“三三”制,并从高二起,实行文理分科。从1993年起,域内中学统一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材,初中学制仍为3年,只有宜黄县梨溪中学、城南中学等部分学校实行“五四”制,即小学5年,初中4年(初中毕业后加修1年,称“三加一”制)。2003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始实行“六三”学制。自2000年始,只有抚州一中1个~2个班采取2年制“超常教育实验”初中毕业学制。
   二、课程 清末,抚州辖区中学堂按《奏定学堂章程》,设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等课程。每周授课36小时。宣统元年(1909),中学堂实行文实分科,文科主修课为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等,通习课为修身、算学、博物、理化、图画、体操、法制及理财等;实科主修课为外国语、算学、博物、化学等,通习课为修身、经学、国文、历史、地理、图画、手工、体操、法制及理财等。每周授课36小时。由于缺乏新科目教师和必要教学设备,不少学堂课程未能开齐。
   民国元年(1912),域内中学按教育部《中学校令施行规则》,不分文实科,其课程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家事。12年,实施教育部颁《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中学采用学分制和选科制(每半年度每周上课1小时为1学分、无课外之预备、自修或预备时间较少者,设以每半年度每周1小时、2小时或3小时为1学分),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普通科分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第二组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17年,域内初中自三年级起,高中自一年级起,开设必修科和选修科两类。高中又分第一(文科)、第二(理科)两组。初中须修满180学分,其中必修科176分,选修科4学分;高中须修满160学分,其中两级公共必修课87学分,分级必修课第一组64学分,第二组58学分;选修科第一组9学分,第二组15学分。选修科目,初中21门,高中文科19门,高中理科20门。27年,域内高中设公民、军训、国文、英语、算学、生物、化学、物理、本国史、外国史、本国地理、外国地理、音乐、图画、体育等科目,第一、第二学年每周授课31小时,第三学年每周授课28小时。同时按省政府《江西省中等以上学校战时教育实施纲要》,在公民课中增授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国民天职、江西施政纲要等内容。34年,域内中学高中、初中英语均为必修课,每周授课时间均为6小时。
   1949年8月,抚州专署转发江西省人民政府通令,取消公民、党义、军训等课程,在中学各年级开设政治课。1950年秋,域内中学执行教育部《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算术、代数、平面几何)、自然(植物、动物、达尔文学说基础、生理卫生)、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每周教学时数:第一学年29课时,第二学年31课时,第三学年30课时,总时数3600课时。高中设政治、语文、数学(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解析几何、大代数)、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每周教学时数各学年均为30课时,总时数3600课时。1953年8月,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中学教学计划(修正草案)》,地理课分为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1954年,初中停开外语课,1957年秋恢复。1956年,从初中三年级起增设农业基本知识课,语文课分为文学、汉语2门,初三和高一、高二年级停开政治课,1957年秋恢复。1958年,文学、汉语两门课合为语文科。是年,全区中学执行教育部《中学教学计划》,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全年安排劳动14天~28天,参观6天;生产劳动正式列入课表,每周2课时;有关学科增加劳动教育内容,并结合生产劳动加强实验、实习。1959年,农村初中加强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等基础课程,适当减少历史、地理等科教学课时,增加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活动时间。1960年7月,遵照中共中央《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问题的指示》,抚州专署文教科对全日制三三制中学教学计划作适当调整,以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为主要学科,以语文、数学两科为主线,带动理化、生物、史地各科,突出重点,照顾一般。学生参加劳动,初中每周6小时~8小时,高中8小时~10小时。1963年起,域内中学实行课程设置不同、教学要求不一的3类教学计划:第一类是教育部新订的《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比较完备,对语文、数学、外语3门基础课程要求较高,在抚州市一中等条件较好的中学施行;第二类教学计划一般用于县城完中和1957年前所办初级中学;第三类教学计划在1957年后所办农村初中和民办初中实施。全学年教学时间38周,参加体力劳动6周,假期9周。1965年,域内农村中学执行省教育厅修订的《部分农村初中教学计划》(即全日制中学第三类教学计划),实行“八三一”制度,即全学年教学时间8个月,生产劳动时间3个月,假期1个月,增加与农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域内各类中学政治、语文、历史课停止讲授原教材,改为学习毛泽东有关著作、“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有关社论及文章;外语课删去其中政治性不强的课文,补授毛泽东语录和雷锋、王杰日记。随即“停课闹革命”。1967年秋复课,历史、地理、外语等课程停开。从1969年春起,域内中学使用江西省自编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农业基础知识和“革命文艺”等教材。1973年1月,大部分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农业基础知识、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卫生知识等课。条件不具备的公社中学不开外语课;缺乏师资,地理、历史、卫生知识也暂不开设。高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农业基础知识、体育。受省文教办公室委托,抚州地区负责组织编写《农业基础知识》,供全省使用。1978年,域内中学执行教育部《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新教材。1981年,域内省重点中学和经省教育厅批准改为六年制的中学,执行部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其他中学执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1985年,域内中学学制均改为六年,按部颁《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安排教学。1990年,域内中学执行国家教委《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1991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实施〈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以及〈关于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意见〉的通知》。域内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开始实行高中毕业会考,会考科目为:高一,历史、生物;高二,外语、地理、物理、化学;高三,政治、语文、数学。1992年,国家教委发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试行),域内中小学于1993年秋季全面实施并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根据本地实际,初中采用“六三”制中的初中部分,即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实际是采用“五三”过渡学制课程安排。1996年,国家教委决定在江西省、山西省和天津市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域内普通完中从1997年秋季高一新生开始参与试验(包括新课程计划及与之相适应的新大纲、新教材试验)。根据省教委要求确定临川中学、临川市唱凯中学、东乡县二中、南城县二中为试点样本校,由省、地两级教研室具体联系。省教委根据这一试验要求,对课程设置作出安排。
   1997年抚州地区普通高中课程安排 表22—4—9 单位:课时 续表22—4—9 注:①为侧重就业预备教育(含特色教育),Ⅱ、Ⅲ分别为侧重升学预备教育的文、理科;②“3/2”表示上学期周课时数为3,下学期周课时数为2;③劳动技术必修课时分散安排为:高一、高二年级可隔周两节连排;劳动技术必修课时集中安排为:高一、高二年级各1周,共2周;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2周,3年共3周 2003年秋季,全市义务教育开始实行“六三”学制,初级中学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市各校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共包括“学科类课程”“活动类课程”“地方类课程”三类,设思想品德等16门课程。2008年,全市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包括语言与文字、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8个方面,涉及语文、外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17科。
   2003年9月至2011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初级中学课程安排 表22—4—10 单位:课时 续表22—4—10 2008年—2011年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内容安排 表22—4—11 续表22—4—11 “新课程”的课程设置,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必修课程:语文学科(1-5)、英语学科(1-5)、数学学科(1-5)、思想政治学科(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历史学科(1-3)、地理学科(1-3)、物理学科(1-2)、化学学科(1-2)、生物学科(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态与环境)、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学科、美术学科(从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等模块中任选三个模块)、体育与健康(从体育运动项目中选修若十模块,确保每周两节课教学时间,学生获得11个必修学分,其中田径运动、健康教育专题各保证1个学分)。
   选修课程包括两个模块:选修课程Ⅰ,分为ⅠA、ⅠB、ⅠC三类。以语文学科为例,选修ⅠA: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言文字应用;选修ⅠB: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ⅠC: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国小说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影视名作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外国小说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按照分类指导,积极稳步推进的原则,各校都选择“选修ⅠA”。选修课程Ⅱ,划为通用地方课程(2学分),专题地方课程(1学分),标本课程(至少3学分)。
   新课程安排是一项严肃而细致的工作,全市各学校成立由校长、主管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科处主任和各学科组长组成的新课程指导小组,负责指导这项工作。其要求:学校将每学期分上下两个学段(10周)安排课时(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让学生每一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能修好一定的学分。学校在每个学期末,编排好三个课程安排表:课程安排总表、必修课课程表、选修课课程表(注明上课的时间、地点、授课教师姓名)。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课程要一直开设到高三下学期。必修课要安排好结束时间。物理、化学、信息技术为高一下学期,英语、数学为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语文、英语教学为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历史、地理为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政治、生物、通用技术为高二下学期。作息时间的安排与现行的作息时间大致相同,即一节课45分钟,一天7节课,学生在校时间480分钟左右。必修课的安排与现行各校作息时间基本一致,但选修课程往往须采用课段形式,每个课段90分钟(2节课连排)。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
   2008年—2011年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必修课安排 表22—4—12 单位:课时 续表22—4—12 注:①/4、/3、/2、/1分别指周课时为4课时、3课时、2课时、1课时;②各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生活课是否在高一开设。
   第三节 教学 一、课堂教学 清末,抚州中学堂实行班级授课制,开设新科目,教授新内容。光绪二十九年(1903),按《学务纲要》要求,讲课注重由浅入深、由短而长,勿令学生苦其艰难。课堂教学不停留在说文解字上,开始注重讲授知识与探讨问题相结合,并按《奏定中学堂章程》要求,在讲授博物、理化课时,开始采用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新方法。
   民国元年(1912),抚州执行教育部颁《中学令及其施行细则》,中学文实不分科,取消读经课,增加手工课。9年,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抚州中学遵照教育部指示,改文言为语体,采用白话教学。删去封建性糟粕,增加反映民主、科学精神和有关社会人生的现实内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反对死记硬背。稍后,部分学校开始采用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提倡自学,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治能力。17年,根据省教育厅《改进中学教学方法案》,抚州以县为单位,联合或单独成立教学研究会,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对未实行能力分组的学校,各班酌情采用分级教学法,即对能力较强学生,适当增加教材内容;对于能力较弱学生,给予相应指导。除班级教学外,教师还注重个别辅导。35年至37年,按教育部、省教育厅要求,各中学分学科成立研究会,各科教学要活用教本、注重实验实习。但当时的中学学科研究会多流于形式,抚州各中学几无理化分组实验。
   新中国成立初,域内中学重视学习和引进苏联教学理论与方法。1952年,开展学习凯洛夫教育理论等活动。1953年,推广苏联普希金在武汉进行“红领巾”现场教学的方法,即教学按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整理、布置作业等5个环节进行,遵循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巩固性五大原则,域内中学教学改革得以促进,但很多学校出现照搬课堂模式忽视因材施教现象。1953年,域内中学把教学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校长带领教师端正业务思想,实行业务责任制,加强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不仅教懂学生,而且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使之能用于实践。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下班辅导等形成制度。1957年开始,各中学批判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1958年“大跃进”,各校大抓勤工俭学,大办小工厂、小农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使正常教学工作受到不同程度影响。1959年2月,地区文教处重申学校以教学为主,强调教育革命中心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域内各中学注意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教学与劳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教师与学生等关系问题。在1964年春节中央教育工作会座谈会上,毛泽东对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制度改革作出指示(即春节谈话);次年,毛泽东又在给陆定一的一封信(即“七三”批示)中说:“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域内各中学减轻学生负担,区分主要课程和一般课程,减少课时和考试次数,考试不出偏题怪题,不突然袭击,考前安排一周左右复习时间,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
   1966年,根据毛泽东“五七”指示(“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域内中学安排学工、学农时间,体育课增加军事内容,更名为军体课。“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度“停课闹革命”。1967年“复课闹革命”,提倡“开门办学”,各校深入工厂、农村学工、学农,轻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1971年,中小学以阶级斗争为主课,采取各种形式实行开门办学。域内中学从高二起,用一半时间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参加工农业劳动,初中组织兼学小组进行学农、学工活动,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被打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域内中学恢复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教学有计划、备课有保证、学习有要求、成绩有考查。1978年以后,域内中学整顿教学秩序,按部颁《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安排教学。
   1980年10月,地区教育局要求普通中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三育”一起抓;教学上从低年级抓起,加强双基,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规定不得按升学率高低、考分高低排名次进行奖励;不得在期中、期末考试外统考统测;不能只抓少数,忽视多数;不能随意改变教学计划,砍课程,提前结束课程,突击复习。域内中学探求教学规律,改革课堂教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陆续开展教改实验。数千教师参与“三课”活动(新教师过关课,老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研究课),全区中学各科先后举办20余次学科优质课竞赛,有近400人参加。在全省中学各科优质课竞赛中,抚州有百余人获奖,其中获一等奖30多人。1982年至1983年,地区教育局贯彻教育部关于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错误做法的《五项规定》和《十项规定》,强调端正办学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完成普通中学教学任务,重申不准排名次,不准办快、慢班,不准办全日制升学补习班,不准吸收往届毕业生复读。从80年代初开始,域内各中学陆续开展教学实验。到1987年,在全省六年制重点中学8个初中语文教材试验班(又称大改本试教班)中,抚州市一中就有2个班;在全省第3届实验班中,抚州地区又有3个班,其中有高中大改本试教班1个。其他县也纷纷抓教改实验,南城县一中采用中央教科所教材开展以写作为主的实验;黎川、广昌等县有近20个班进行“作文三级训练体系”实验。域内语文学科的教改实验起步早、抓得紧,由开始引进性实验,逐渐形成个性特色,南丰县熊信之“369阅读教学法”、南城县宁冠群“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等实验模式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临川县一中、临川县二中、南城县一中、东乡县一中、临川中学等还先后开展“超常教育实验”,为高等学校输送一批少年大学生。至1991年,全区毕业的中学教改实验班227个,继续进行实验400个班,学生20000人。其中语文学科,列入省首轮试验班的抚州市一中、南丰县一中3个班使用统编教材,分别以阅读和写作为突破口,训练学生读写能力。其后,南丰县的“缺口教学实验”、临川市一中“协同论教学实验”等又崭露头角,引起人们注意。此外,数学科引进上海青浦教改经验,在全区有55个试点班,学生3300人,影响较大。其他学科教改试验普遍开展。
   1997年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公布后,地区教委成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由地区教研室牵头,组成地区实验指导小组和9个学科的试验研究小组。各县(市)和中学也成立相应组织,具体抓实验。地区教委还制订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方案:第一年全面落实必修课,开展活动课样本研究;第二年巩固提高必修课,指导研究选修课,全面推广活动课;第三年合理安排教学与复习,进行总结与提高。具体措施有:培训提高教师。地区教委先后3次组织首轮实验教师参加省举办的高一至高三3个年级教师培训班,其中参加高一年级培训10个学科398人,高二年级10个学科430人,高三年级8个学科277人。参训老师负责其余任课教师的培训指导。同时地区对第二轮5个学科(语、数、英、理、化共226人)和第三轮4个学科(语、数、理、化共173人)的高一教师进行培训,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交流经验,做到教师上岗前了解新大纲、新教材,把握新教法。凡不参加培训者,不能上课。开展教学调查。实验初,地区教研室组织人员分赴域内30所完中了解教师对新课程方案实验的认识、各校课程安排、教学情况和有关意见。第二年对选修课、活动课开展普查。每学期还开展专题调查,总结样本校的典型经验,汇总这些学校期末考试各科成绩。根据各方面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举办多种形式教研活动,探索规律,提高实验效果。其中,语文组举行全区中学语文说课比赛、说课教案比赛,全区高中优质课比赛,高一语文论文比赛,以及两届高一语文教师朗读、作文、粉笔字、板书设计4项基本功竞赛;政治组、化学组分别举办新教材研讨会,化学组还举办说课活动,艺术组举办高中教师音乐欣赏培训班。开展专题研究。地区建立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的申报、立项、评审、验收制度。各县、市教改课题在全区立项53项,地区高中教改课题在省立项12项。同时规定全体学生都必须参加校会、班会、社会实践、体育活动等活动课;还要自愿选择科技活动、文艺活动等任选课。活动课、任选课均由各校选定项目,列入课表,“两课”逐步走向正规。加强选修课管理。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地区组织各学科研究小组成员,编写单元达标检测题,使各学科在每一单元教学后,能及时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同年,地区教委转发地区教研室《抚州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和《抚州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根据现代教学论和评估学新成果,从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等10个方面提出基本要求。《评价量表》不仅成为优质课、过关课评定标准,也成为平时教学的衡量标准,从而深化全区各科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1998年后,广大师生逐渐形成共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根本途径。全区中学教改实验有新发展,过去视为禁区的高中学段也出现一批教改实验班,而且几乎每个学科都有实验项目。是年,全区中学有实验班100余个,学生6000余人。
   2000年—2007年,全市各中学使用的教材、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估等,与20世纪末大致相同。2008年—2011年,全市各中学实施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方案,对课堂教学形式、方法多样化、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运用提出更高要求,各校均在实践之中。在课堂上,教师们不再是“满堂灌”,而是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以及个性差异,实行师生互动,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不再全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份教案、一张讲台。各学校条件好的配置卫星接收系统,大部分教室都安装多媒体系列,诸如液晶大屏幕投影仪、数字视屏展示台,在教室可以联上互联网,进行远程教学。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有的学校在电教楼内设有卫星差转台、多媒体演播厅、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等,为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多种教学手段,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抚州市一中超常教育实验,是江西省“八五”“九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全省仅有两所中学承担),超常少年班学生用5年时间,学习完中学阶段6年课程,提前一年至两年升入二本以上大学。超常少年班学生参加全国高考,重点大学录取率达到80%以上,二本以上上线率达到100%。从初中、高中直接公费留学海外的有11位同学,考入香港特区院校的有6位同学。2000年后,抚州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特色鲜明,成绩令人瞩目。
   1990年,抚州一中15位学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从全市考生被录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情况看,12年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江西省计划线招生数为1647人,抚州市被录取412人,占全省计划招生数的25.01%。从全市各校考生被录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所占两校计划招生数的比例看,2000年—2005年,一直在15%左右;2006年为36.09%;2007年达48.53%,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赣计划招生数的半壁江山;2008年为27.97%;2009年为34.03%;2010年为32.87%;2011年为25.53%,而且又创造江西省理工类两连冠及文理状元为一校独占鳌头的佳绩。自2002年临川一中、临川二中上收市管与抚州一中组建临川教育集团后,3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本上线人数和录取到北大、清华的学生人数一直名列全省同类学校前茅。
   2002年—2011年临川教育集团高考考生上二本线人数 表22—4—13 单位:人 注:所占百分比指该校考上二本线人数占本校考生总数百分比 二、课外活动 清末,各书院几无课外活动。书院改学堂后,课外活动始有简单游戏。
   民国时期,开始重视学生课外活动,主要有体操、器械操、球类、游泳、野营等。从抗日战争开始,加上军事训练及到民众中演讲宣传抗战、开展募捐等。据民国27年(1938)省教育厅督学视察报告载,省立临川中学课外活动,由各种球队、学术研究会、讲演团、出版股、游艺运动会等组成的劳动服务团人数最多。课外活动形式,有运动会、比赛会、游艺会、学术研究等,均由学生自治会、级会推举负责人主持,级任导师分别进行指导。具体由训育主任将全校活动分为若干组,每一学生必须参加两组以上,定时定点开展活动。有时还用竞赛方式,培养学生对各科学习的竞争心。
   新中国成立后,各中学学生的课外活动逐渐多样化。共产党、共青团各级组织及有关部门都对中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指导。1958年“大跃进”时,学校课外活动更为频繁,除体育活动外,还有公益劳动、社会宣传、调查等。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接触和了解社会实际;但各种政治、劳动活动过多,有些活动超出课外活动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教学秩序。1962年始,各地纠正忽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倾向,课外活动限制在规定时间之内。1964年,各中学结合“四清”运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课外政治活动有所增加。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度“停课闹革命”。复课后,全区中学课外活动主要为军事训练和学工、学农活动,参加“斗、批、改”活动,正常体育锻炼、学科活动难以开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区中学课外活动重新得到重视。从1977年开始,“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逐步成为学校师生共识,学生的课外活动日渐活跃。7动内容既有文体活动,又有学科活动。大多数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成立体育运动队、文艺队和各种学科兴趣小组。各种队、组除以学校为单位建组外,还有以县市为单位建组。理科兴趣小组以辅导学科竞赛为主,文科兴趣小组类型更多,有书法、朗读、讲故事、写作等多种,全区中学有影响的文学社20余个,南城县二中的《吁笛》、南城一中的《绿洲》、广昌一中的《并蒂莲》、临川市秋溪中学的《秋苑》、崇仁二中的《校园拾贝》、黎川二中的《红杏》、德胜中学的《山泉》等都是佼佼者。临川二中经过逐年巩固发展,至1985年冬,有才乡文学社、微机小组、模型小组,文工队、体工队、美工队等100多个课外兴趣小组,配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广泛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开展,促进全区中学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也为全区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深厚基础。1984年7月,地区教育局、团地委召开全区大、中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座谈会,总结推广临川二中、南丰一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经验。12月,又在临川县召开全区活跃中学生生活活动座谈会,交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经验,要求各中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继续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1992年11月,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竞赛颁奖大会在临川二中举行 20世纪90年代,域内初、高中课程计划都要求开设活动课程,注意学生实际特长与技能的培养。同时,在重视培养尖子学生的同时,还注意营造“全员参与”氛围,越来越多学生通过参加课外活动,扩大视野,增长才干,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在历届全国、全省学科竞赛中取得丰硕成果。1981年-2000年,获全国一等奖238人次,二等奖458人次,三等奖846人次;获省级奖574人次。全省32次学科竞赛颁奖大会就有16次在抚州地区举行。仅1998年,全区中学生获全国一等奖26人次,二等奖44人次,三等奖84人次;获省级奖45人次。其中在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中,临川中学张新未获江西赛区第一名,并参加全国冬令营,取得进军奥林匹克预选赛资格。是年,全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获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32项;11月,国家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授予抚州地区“全国科技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称号。2000年后,全市各中学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辟“第二课堂”,开展课外文艺、体育、学科竞赛活动。
   2000年-2011年全市部分学校部分学科竞赛获奖统计 表22-4-14 注:国家级奖涉及的赛事为中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等及被选入国家冬令营集训学生;学科竞赛为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江西赛区),获奖等级均为省级;各学科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具有保送生资格 1981年-2011年全区(市)学生参加全国中学数理化竞赛部分获奖情况 表22—4—15 续表22—4—15 1982年—2011年全区(市)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活动获奖人数 表22—4—16 单位:个 1981年—2011年全区(市)学生参加全国性学科竞赛获奖人数 表22—4—17 单位:人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育内容 清末,强调忠孝教育。光绪二十九年(1903)《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三十二年,抚州中学堂、建昌中学堂明确提出造就“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之“通才”。
   民国时期,域内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忠孝教育、爱国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党化教育、抗日救亡教育等为主;同时,反共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亦列为重要内容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全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极为丰富。不同时期依据形势特点,教育内容有所侧重。初期,全区中学在学生中开展反对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思想,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革命道路的教育。并向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和“四个观点”(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中学根据形势需要,加强劳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60年代—70年代,各中学根据上级指示,为防止和反对修正主义,强调革命传统教育。
   1978年,规定“三好”学生首要条件是思想品德好,热心为集体服务,积极参加劳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执行《中学生守则》,在同学中能起模范作用。1980年,抓学生的革命思想、革命人生观、革命传统、共产主义道德和遵纪守法教育。1981年,省教育厅召开全省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区学校以此为契机,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内容,对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劳动教育。1983年后,遵照教育部《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全区中学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为重点,向学生进行“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1987年3月,根据国家教委和省教委部署,全区中学对学生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1995年3月后,各中学根据国家教委《中学德育大纲》要求,对初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对高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1996年后,各校以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指针,组织广大师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组织学生参加庆祝香港、澳门回归以及国庆五十周年等纪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06年6月,为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落到实处,根据《抚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校家同创”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精神,各校全面开展“校家同创”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德治教,从小处着手,注重实效,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增强学生家庭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011年,市纪委、市教育局组织教育专家、资深德育工作者编写出版《廉洁修身教育读本》,作为地方校本教材。该读本不拘泥于深奥的廉洁修身道理,深入浅出,被媒体称为“江西省内德育教材的首创”。全市各校对这一工作抓得较扎实,作出有益探索。
   二、教育方法 (一)课堂教育 清末,抚州中学堂、建昌中学堂及之后的私立毓灵女子初级中学,都通过读经讲经和修身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民国元年(1912),域内各公、私立中学取消读经讲经课,仍以修身作为必修课程之一,以培养学生良好品格。17年,各中学开设党义课,宣讲“三民主义”等,并规定党义课不及格,不得升级。根据教学计划,域内初、高中均开设“三民主义”课。24年,教育部下令,学校设童子军课,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智、仁、勇品德的忠良国民。27年,“三民主义”课改为公民课,直至解放前夕。
   新中国成立后,全区中学各年级均开设政治课,每周2课时。此后,中学各年级政治课名称虽有变动,但政治课始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中学政治课主要用于读毛主席语录,进行大辩论、大批判。1969年秋,开设毛泽东思想课,1972年复为政治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区中学按教育部要求规范政治课教学。1978年,初中一年级学《社会发展史》,初二、初三年级学《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高一年级学《政治经济常识》,高二年级学《辩证唯物主义常识》。1980年9月,对学习内容作调整,初一年级学《青少年修养》,初二年级学《政治常识》,初三年级学《社会发展史》。1982年,初二年级改学《法律常识》。1986年,根据国家教委《中学思想政治课实验大纲》,课程改为初一年级学《公民》,初二年级学《社会发展史》,初三年级学《中国革命建设常识》,高一年级学《科学人生观》,高二年级学《经济常识》,高三年级学《政治常识》。
   从90年代起,中学政治课统一改名“政治思想常识”课,高一年级学《哲学常识》,高二学《经济常识》,高三学《社会常识》。全区中学按规定配齐专兼职教师,开足课时,同时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教学改革实验和优质课评选活动。1991年成立地区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有组织地开展政治课教学研究。各校在政治课教学中,注意突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用马列主义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逐渐多样,除讲授法外,还有讨论式、练习式,以及参观、调查后写调查报告、政治小论文等。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以及中小学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四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称分科《纲要》),要求各校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指示,发挥这四科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作用,并明确提出各科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此后,全区各中学注意把各学科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渠道。语文学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自然而然地“动情”“生情”“移情”,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历史、地理学科则坚持史论结合,古为今用,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不断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数理化生等学科不仅注意发掘教材中隐含的唯物辩证法,“渗透”思想教育,还特别注意通过理化生实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检验“真理”,接受教育,并从中体会科学实验的严谨与艰辛。同时,各校还注意发掘音、体、美学科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各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1996年11月,全区第二届中小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研讨会收到论文97篇,提出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要注重必要性、学科性、系列性、有效性。
   2000年后,全市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目的和任务为依据,以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为出发点,用先进的思想体系武装学生头脑,用切合时代脉搏与青年心理特征的丰富内容影响学生思想,落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大纲》规定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哲学基本理论、逻辑学基本概念、科学发展观基本要素、道德修养基本准则以及形势政策分析基本方法。根据高中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树立公平正义、克己奉公、民主法制理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与法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培养健康人格,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以诚待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孝亲感恩、自立自强。
   (二)课外教育 清末,域内中学主要通过学堂监督、经史传教以及强制性措施规范学生行为。基本方法是进行灌输,同时用一些“忠臣”“名人”“孝子”故事感化学生,培养学生忠孝思想。光绪三十二年(1906),根据清廷规定,各中学课堂悬挂《圣谕广训》,令学生遵守,规定学生不得干预国家政治,不得离经叛道,不得妄言怪论等,以此限制学生思想行动。
   民国时期,全区中学课外思想教育主要通过集体活动、公益劳动及制度规范学生行为。采取级任制管理办法,每学级设一专任教师负责训导学生。在教育方法上,提倡积极指导,反对消极管理。其时,各中学先后成立学生自治会等团体,由教职员予以指导,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民国24年(1935),全区中学设童子军。学校训育工作一般采用个别训导及团体训导相结合的方式。规定每周星期一第一节课举行纪念周活动,全校性集会和“公民训练”,由校长、训导主任等进行“训导”。25年,各中学训育主任、公民教员利用各种集会和参加学生团体活动,将三民主义教育、党义教育、反共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渗透于学生生活中,随时侦悉学生思想言行,予以控制。27年,各中学实行导师制,规定学生须信仰三民主义并服从领导,分级分段设导师,由主任导师或训育主任对全校学生的思想行为及学业、身心健康,施以严密训导,两次受到导师退训的学生,即由学校开除。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28年,教育部通令各中小学,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义廉耻为校训,开展“新生活运动”,每一学级设级主任1人,掌握该级的训育和管理事项。各中学制订学生遵守通则,明确规定禁戒事项。30年,各中学训导工作注重生活、思想指导。对学生课外活动,学校教员负训育责任,要求教师破除教学、训育分裂之积习。社会科学、国文教员如有迎合学生好奇心理、言论偏激者,训导人员报告学校当局处理。32年,各中学作为社会教育中心,向当地群众开放,开展德育日活动。活动内容为举行国民周会,宣传重要法令、时事政策;推行新生活运动;推行社会服务工作。崇仁、广昌等县立中学按年级轮流参加德育日活动。35年,江西省政府制定《整理各级公私立学校校风校纪办法》,各中学加强对师生思想控制,其中对学生自治会控制尤为严厉。规定学生自治会由校长及主管训导人员负责监督,各种会议及活动由学校分别选派教职员担任指导,学生自治会不得参加各种团体活动或校际联合组织。学生凡有“越轨行动”,即予严厉制裁;凡鼓动学潮之教职员,予以解聘;并规定因学潮而开除的学生,其他学校不得“收容”。
   新中国成立后,全区各中学废除训育制和导师制,建立教导合一的班主任工作制。教师摒弃简单粗暴的思想教育方法,通过谈心、讨论、书面交流等办法加强与学生沟通。在充分研究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基础上,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学科活动、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使学生不断受到熏陶和教育。
   20世纪50年代初,全区各中学通过张贴标语、办宣传栏及学习园地、组织学生看电影《白毛女》、组织文艺宣传队开展宣传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分子参加征粮、剿匪、土改等工作。抗美援朝期间,组织学生投身爱国捐献、参军拥军等运动。稍后,又组织学生参加合作化运动。学校号召学生以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为榜样,努力培养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和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1958年“大跃进”,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参加大炼钢铁和农田基本建设运动,让学生在革命和生产实践中“炼一颗红心”。
   60年代,全区各中学图书馆、阅览室普遍建立,教师引导学生读健康有益书籍。不少学校还组织文工团,让学生参加排演具有教育意义的歌舞、戏剧,让学生在参与中受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学校大力开展学雷锋运动,还号召学生学少年英雄刘文学、学“草原英雄小姐妹”、学向秀丽、罗迈生,大家都以这些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以艰苦为荣、助人为乐、不计名利,好人好事大量涌现,校风为之一新。
   “文化大革命”期间,域内各校纷纷组建“红卫兵”组织,大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不久,“停课闹革命”,学生写大字报、开展大批判、大鸣大放、大辩论。由于受极“左”思想影响,乱揪乱斗,乱抄家现象时有发生。最后发展到“红卫兵”组织间武斗不断升级。“复课闹革命”后,这些现象虽有所纠正,但“左”的思想影响在学生中久未消除。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拨乱反正,全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上正轨。课堂之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按教育方针和中学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特点和思想实际,配合社会和家庭,采取多种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校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发挥英雄模范的榜样作用,一直注重开展学雷锋活动。80年代至90年代,开展学赖宁、学孔繁森活动。还注意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坚持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干、学生干部活动,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通过学英雄模范、学先进同学,全区中学涌现许多好人好事。1991年,南丰县琴城镇中学初二(1)班学生汤晓玲(女)因舍己救人而牺牲,被地区教育局、共青团地委授予“学雷锋标兵”称号,省政府批准其为烈士,各校积极开展学汤晓玲活动。1998年6月2日,临川一中高三女学生郑水荣为保护同学,勇斗歹徒,身负重伤,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赞扬。6月30日,地区教育局下文号召全区中小学生向她学习。1996年3月16日,资溪县乌石中学初三(4)班女学生林艳与撬门闯入宿舍盗窃财物的歹徒英勇搏斗,多处受伤,被评为全区“三好学生”“十佳青年”,《中国教育报》报道其事迹。从1985年起,地区每年都表彰约400名中小学“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并推荐评选省“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仅1993年至1997年间,全区评为省“三好学生”的有200余名,优秀学生干部近60名。1999年,全区有278人被评为省“三好学生”,85名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干部。
   80年代以后,各校让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1982年起,全区以每年3月为“文明礼貌月”开展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学生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宣传活动,受到很好的教育。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行奖惩结合。学校每周均召开班会,民主生活会。学期结束,还对每个学生逐一进行操行评定,依据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发展情况,评出先进,予以表彰,激励后进。对违反校规的学生,提出批语作出相应处理,以达到防微杜渐目的。
   校园文化逐步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既注重基础建设,又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熏陶。1992年后,全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有新发展。各中学美化环境,重新设计学校布局,狠抓国旗法的执行,制定校训,创作校歌,创办校报,建立文化走廊、宣传橱窗,充实图书馆、阅览室、团队活动室、校史陈列室等。全区最早恢复学生阅览室是南丰县一中,80年代就将小礼堂改为可容纳数百人的学生阅览室。以后,临川中学、广昌县一中、临川市二中、南城县一中等校随着图书馆建成,先后开辟学生阅览室。
   各县(市)利用本地丰富资源,逐步建立一批德育基地,临川的王羲之洗墨池、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墓、汤显祖纪念馆,南丰县曾巩读书岩,宜黄县黄陂、东陂战役旧址,金溪县金溪战役纪念碑,广昌县沙子岭毛泽东旧居,黎川县湖坊乡闽赣省苏维埃旧址,宜黄、南城、资溪、黎川、乐安、崇仁等县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及南丰县一中、二中修建赵醒侬烈士塑像,临川中学修建傅烈、李井泉、舒同、饶毓泰、余瑞璜、游国恩塑像等等。临川中学、临川二中、南城一中等学校还设有校史陈列室,新生入学第一课即参观校史陈列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校教育。
   地区编写的乡土教材有《赣东烽火》《可爱的抚州》《光照临川》《抚州简史》等。《抚州简史》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批准,列为全区初中乡土教材。各县(市)编写教材包括:《可爱的家乡崇仁县》《赣东明珠·崇仁》《发展中的临川》《临川故事》《千年古邑话南城》《红星照我上征途》(广昌)《广昌英烈传》《赣东明珠金溪县》《陆象山的青少年时代》(金溪)、《大山的脊梁》(资溪)、《可爱的乐安》《乐安英烈》《流坑人文景观》(乐安)、《可爱的家乡——东乡县》《奋进中的宜黄》等。
   各中学普遍建立家长会制度,开办家长学校。黎川县二中等还设有家长联系卡,随时收集家长意见和要求。1996年6月,黎川县教育局被省教委评为全省家长函授学校办学先进单位。1997年6月,黎川县日峰镇教办被评为全省家长函授学校办学先进单位。不少学校还与当地公安局、派出所建立联防关系,开展“警民共建文明校”活动,请武警官兵培训学生,打击社会不法分子,净化育人环境。
   全区中学在德育工作中注重不断改进方法,总结经验。1991年11月,地区教育局下发《抚州地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管理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规定德育工作的计划管理25分,德育工作的组织管理40分、德育工作的质量管理(学生思想品质)35分。在学校的整体评估中,即凡德育评估不及格者,学校评估为不及格。每1年~2年,地区组织人员对各中学的德育工作进行一次评估,以促进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地区教委组织人员参加省教委主持的《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课题研究,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1992年,南丰县莱溪中学开展培养初中学生国家意识、爱国情感实验,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南城县一中坚持每晚组织学生按时收看《新闻联播》,集时事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语文知识教育于一体,被誉为“珍贵的营养晚餐”,这一成果由中宣部和国家教委收入《爱国主义教育100例》一书。1995年,南城县被评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县,南城县一中和南丰县一中被评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学校。黎川县一中从1996年开始的“3+1”德育实验(“3”是3点基本教育目标:在家做个好儿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1”是开展一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提高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省内外多家报刊作报道,获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000年,该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同年,临川二中也以突出的成果被江西省定为中学德育示范学校。
   2000年后,抚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及各县(区)市组织人员编写不少“乡土教材”,发挥较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效能,让学生从中了解家乡,进而热爱家乡。随着全省、全市加强校本教材工作的推进,全市各校编写一大批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读物,实施爱国、爱家、爱校、廉洁修身教育。2006年—2010年,在全省首创并推广实施“校家同创”德育工程,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力量,形成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三位一体科学育人新格局,开创一种“以人为本、校家同创”的德育教育新模式,荣获“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并被列入市“科学发展、加速崛起”主题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期间,全市有65万中小学生从中直接受益。2011年,市纪委、市教育局在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廉洁修身教育,同时开展演讲、征文比赛以及文艺演出、“开学第一课”等活动,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坚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加强对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加强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五节 体育 美育 卫生 劳动 一、体育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体操为公立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抚郡中学堂、建郡中学堂都设置体操科,每周2小时,配备专职体育教习,进行列队操练。
   民国初期,全区各中学体操科每周增至3小时。民国4年(1915),各校开始增设体育课外活动,积极开展武术之类传统体育活动,有时开展体育竞赛活动。12年,体操科改为体育课,体育教习改为体育教员。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相继在学校出现。16年,初中每周增设童子军训练2节;高中增设军事训练2节。19年,宜黄县举办首届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参赛运动员240人。23年,临川县通过预选赛选出男选手19人、女选手6人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运动会,其中4人获锦标,11人入选省代表队,参加武汉华中运动会,其中沈时获万米冠军。
   新中国成立后,全区中学贯彻毛泽东主席1950年“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和1953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等指示,不断加强体育教学工作,除按部颁教学大纲开足体育课外,还注意科学安排运动量,改革教学方法。体育课主要开展球类活动和简单队列操练。各县(市)中学先后创办各种类型体育运动队。1954年,国家体委、教育部等5个单位联合推广少年儿童广播体操,成为中学体育课内容。1955年9月,全区中学推行国家“劳动卫国制”体育锻炼标准(简称“劳卫制”),积极开展有关体育活动。此外,组织学生做课间操、眼保健操,注意培养体育运动积极分子。1956年后,教育部颁布新体育教学大纲,中学体育教学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1958年,全区中学全面开展“劳卫制”锻炼,但出现“指标到班,任务到人”违背体育锻炼初衷的不实际做法。9月,临川县上顿渡中学、李渡中学分别开办田径班,每班50人,学制2年。11月,省委宣传部和教育厅在临川县召开全省中小学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临川县在会上介绍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的经验。临川县上顿渡中学于当年被教育部、国家体委评为“全国体育运动红旗学校”。由于受“大跃进”影响,会议要求各中小学校在年底前基本实现“四红”,即初中毕业生达到“劳卫制”一级标准,高中毕业生达到二级标准,等级运动员和普通射手数也要达标。面对过高、过急的要求,许多学校“大干快上”,突击训练,突击测验“劳卫制”项目,突击测验等级运动员,出现虚报“劳卫制”和等级运动员“达标”现象。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学生物质供给减少,中学体育运动受到影响,学生体质有所下降。1964年,国家公布《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一些县(市)中学被列为达标重点学校。是年,崇仁县一中有94人达一级标准。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中学体育教学先是被劳动课所代替,后又改为军体课。体育竞赛一度中断。1971年,国家教育部、体委重新公布《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临川县等8所完中有756人达标。1973年,地、市体委联合创办抚州业余体校,从各中、小学选送在校学生进行业余训练。1976年,抚州业余体校改由地区体委承办,设有篮球、排球、田径、射击、女子举重5个班,先后为省级运动队输送运动员46名。1976年,正式创办抚州体校,开设举重、乒乓球、田径3个班,坚持长年训练。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区中学体育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79年,全区中学执行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委《中学生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新的《体育锻炼标准》,开展“两课”(两节体育课)“两操”(早操、课间操)活动,按江西省《中学体育教学常规》及地区教育局《抚州地区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暂行规定》开展体育教学,并经常交流教学经验,学校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数逐渐增多,还涌现一批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优秀教师。1982年2月,临川县二中傅汉兴、广昌县中学吴绍辉获《光明日报》《文汇报》《体育报》联合组织评选的“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称号。同年11月,地区教育局印发《抚州地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暂行规定试点检查验收工作会议纪要》,通报抚州市一中、进贤县一中等4校达标人数,其中抚州市一中学生体育达标比例为:1980年25%,1981年35.8%,1982年41.8%。
   1984年,地区成立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组,以促进学校体育课教研活动的开展。1985年10月,地区教育局、体委颁发《抚州地区贯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试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一批体育活动开展较好的学校先后被定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同时,各校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检测,金溪县城镇中学达标率80%,农村中学达标率20%。全区有中学生26023人,达标人数4083人,其中临川县一中、临川县二中两所重点中学达标率60%,其余普通中学达标率40%。1987年起,地区教育局规定,凡体育不达标者不能评为三好学生,各校组织学生参加达标训练,并建立《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登记卡》。至此,抚州体校为省体工队输送13名运动员。临川各中学举办19届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还举行多次全区中小学运动会、田径会。全区中学从80年代初到1987年开展的体育观摩教学活动128次。全区中学生体育运动会每年举行1届。1988年3月,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实施〈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实行中学生体质健康体育合格登记卡的通知》,将体质健康体育合格登记卡作为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报考凭证之一。次年,广昌一中体育达标率89%,被评为全国体育达标先进单位。1990年2月,临川二中成为百所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之一。3月,国家教委、体委发布经国务院批准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区中学认真贯彻执行。同年,在全省中小幼自制体育教具比赛中,抚州地区获三等奖以上12人次,并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1992年,地区教育局、地区体委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通知》,各中学认真执行。是年,金溪县中学达标学生由1986年的489人增至4000人。全区中考招生进行加试体育试点,体育占50分,计入总分。地区教育局下文同意临川二中在抚州地区小学、初中招收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运动员,还成立地区中学体育教学研究会。1994年起,中考招生加试体育在全区推广,成绩由50分改为30分。测试项目为:男生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女生50米跑,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至1996年,全区中学为体育院校输送数百名合格新生,仅广昌县一中就达百名。全区中学从80年代初至1997年开展体育教研活动40余次,举行全区性体育优质课竞赛10次,还组织参加全省中学体育优质课竞赛,有10人次获奖,其中7人获一等奖。临川市一中在全国性体育比赛中破全国纪录1人,破省纪录5人次;广昌县一中获省运动会金牌1枚。1997年12月,地区教委在全省率先组织“三操两仪”(“三操”指第8套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学校自选团体操;“二仪”指升旗仪式,鼓乐队仪式)评比竞赛活动。至1998年,临川市二中在全国级(少年)比赛中获金牌4枚,铜牌1枚;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25枚,银牌15枚,铜牌34枚;先后向国家田径队输送运动员2名,向省体工队输送运动员6名。是年,省教委批准该校为江西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每年面向抚州地区招收体育特长生30名。同年5月10日—12日,全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临川市二中举行,抚州地区获中学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6名,团体总分第3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1999年,为确保中考体育加试的质量,地区向各县(市)派出工作组进行监测。
   2000年5月14日—16日,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农业部对东乡县进行体育工作达标验收,被抽查单位有东乡一中、小璜中学、虎圩中学、东乡二小、东乡实验小学及小璜、孝岗、虎圩、店前等4个乡镇。验收内容有体委的田径场、灯光球场、游泳馆等硬件是否齐全;各校体育器材、设施、师资、课程是否到位;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是否活跃。经验收,国家体育总局宣布东乡县为全国体育达标先进县,为全区第一个全国体育达标县。至2000年,全区中学先后有14校43次被评为省、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单位,省、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
   2008年,体育学科易名“体育与健康”学科。该课程是以健康第一为目标,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掌握健身方法为主要内容,促进青年学生自我锻炼,进而养成终生锻炼习惯的一门重要课程。各校“从田径、球类运动、民族民间体育、水上或冰雪运动、新兴运动、健康教育专题系列中选修若干模块,确保每周两节课教学时间,获得11个必修学分,其中田径运动、健康教育专题各保证1学分。各校从高一至高三年级都开足这一课程(学校体育竞赛成绩详见本志卷二十三第三章《体育》)。
   1958年—2011年全区(市)部分学生在省以上运动会获奖情况 表22—4—18 续表22—4—18 续表22—4—18 注:①临川市一中吴菊琴(女)1982年以9'22”18破全国纪录,李小红(女)1982年5000米竞走破全国纪录。②金溪县一中沈玲玲(女)1991年以抓举82.5千克超亚洲和世界纪录。③获运动健将的有:李晓玲(女)、邓永康、张照军、胡红梅(女)、沈玲玲(女)、薛娟(女)、占汇英(女) 二、美育 清末,抚州、建昌两府中学开设有修身、图画、体操课。文实分科后,文实两科的通习课增设手工课。同时对学生仪表有所规范。
   民国时期,域内中学除设有音乐、图画、体育课外,还开展一些游艺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教师教学生唱抗日歌曲,师生组织宣传队,以抗日歌舞、街头剧、宣传画等进行抗日宣传。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经费严重缺乏,加上音乐、图画、体育课师资、器材不足,开课困难,美育工作难以顾及。
   新中国成立后,全区中学都开设美术、音乐课。美术课讲授基础知识,还指导学生静物写生。音乐课讲简谱,有的还介绍五线谱知识。其时,要求学生必须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等歌曲,并教唱其他革命歌曲及一些健康向上的抒情歌曲。学生在开会或集体活动前都唱歌,还不时开展拉歌比赛。课余时间,学校组建文工团,师生同台唱歌、跳舞、演戏,有的还组建号鼓队。要求学生衣着整齐,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背心、拖鞋进课堂,不烫头,不讲脏话,不随地吐痰等。通过上述活动,不断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
   “文化大革命”中,各中学强调人人唱语录歌、唱革命样板戏、跳“忠字舞”,纷纷组织文艺宣传队做宣传。师生还以漫画、宣传画等手段参与运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学美育工作日渐丰富多彩。初中仍设有音乐、美术、体育课,高中则设艺术、体育课。高中艺术课既有美术内容,又有音乐欣赏内容,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使学生不断受到艺术感染和美的启迪。开大会时,唱《国歌》《国际歌》。初中学生集体活动时,有时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不少学校还创作有校歌。从1981年开始,全区中学大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师生共同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努力塑造自己美的心灵。大家都注意使用美的语言,注意改善校园环境。1984年后,随着财政对教育投入增加,广大干部群众捐资助学活动的广泛开展,各中学加大校园建设力度,美育环境逐步形成。同时,校园文化活动日趋活跃,宣传画廊、学习园地形式多样,校园歌曲在学校广泛传唱,一些通俗歌曲也在学生中得以流传。为丰富学生课余活动,临川一中、二中及各县(市)一些普通中学还开办音乐、美术、书法等特长班,不少中学建立文艺宣传队、号鼓队、器乐小组,各种艺术类兴趣小组在各中学普遍建立。地区、各县(市)还间或组织中学文艺调演。1987年后,全区每隔一年举行一届中小学艺术节,每届都有学生1000余人参加比赛。在艺术节中,既有文艺调演,又开展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览,并以每个节目、每个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为标准,评出个人奖、团体奖,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表演和艺术作品的水平和对美的感悟力。90年代,韵律操、第八套青少年广播体操推广后,美育又增添新内容。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讲课与辅导水平也不断提高,1995年至2000年,先后有2名中小学教师被评为全国音乐、美术优秀教师;1名中学教师被评为全国艺术类教育先进个人;1名中学教师获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三等奖。广昌一中、金溪县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艺术类教育先进集体。9名教师获全省中小学教师音乐、美术优质课竞赛或教师技能、技巧、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所中小学获全省号鼓队演奏比赛金奖。
   2002年—2011年全市部分学校学生参加艺术竞赛获省级以上一等奖情况 表22—4—19 三、卫生 民国时期,域内各中学注意开展卫生工作。公立中学都设有保健医生。学生每天打扫教室,学校定期开展卫生检查。民国20年(1931),各地设立健康教育委员会,开始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并对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及卫生、环境监督。26年,崇仁县卫生院视察学校卫生12次,给850名学生体检,实施缺点矫治28例。34年,崇仁县卫生院给299名学生体检,查出缺点155例,矫治83例,矫正31例。36年,宜黄县对县城3所学校574名学生进行体检,发现患有疾病者95人,治疗91人。
   新中国成立后,全区学校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注意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加强防病措施,矫治学生常见疾病,不断提高学生健康水平。1951年夏,全区中学开展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通过举办卫生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及防病措施,制订卫生晨检制度。学生会和各班均设卫生委员,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10月,临川联中有8人参加省委贯彻毛泽东主席“健康第一”批示的全省中学健康教育会议,并在会上作经验介绍。1953年,各县(市)普遍建立学校保健工作指导委员会,各校亦成立相应组织,并对中小学保健教师进行培训,大力推动学校保健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1955年暑假,仅东乡县就训练保健教师15名,配发保健药箱13只。1956年后,各校进一步健全保健组织,成立学生卫生队,推行卫生工作责任制。同时加强对保健人员的业务训练,提高其业务水平。仅1960年,抚州市就培训保健教师70名。1964年7月,省教育厅和卫生厅对南昌、抚州等七市一镇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检查,抚州镇一中等20所学校卫生工作受到好评。1979年,全区中学按《中小学卫生暂行规定》加强卫生工作,学生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统一做眼保健操;同时按卫生标准改善教室采光条件,保护学生视力。1982年,广昌县教育局、防疫站对广昌中学28间教室的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只有16间教室基本达到卫生标准,有12间教室采光照度极差,“Ⅰ”字型教学楼大部分教室采光照度严重不合格。对此,学校按卫生标准作改进。各校每年均开展校园植树、栽花、种草活动,美化校园,校园环境普遍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同时,各中学均开设生理卫生课,通过课堂教学和墙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青少年卫生知识。许多学校还建立校医室,配备1名至2名校医,在做好学生日常保健工作的同时,定期帮学生体检,把防病治病工作做在前头。
   20世纪80年代后,域内少数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注重智育,出现忽视体育卫生工作倾向,不少学生体质有所下降。1980年,抚州市一中高一年级学生近视率达40%,90%的学生体重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临川县一中720多名学生中,视力减退者427人,占59.34%,其中视力0.3以下者147人,占20.41%。据崇仁县一中学生健康卡记载:1981年第一学期,受检者941人,未发现严重疾病,唯视力减退者192人,占20.4%;第二学期,413人受检,视力减退者101人,占24.45%。1982年1394人受检,515人视力减退,占36.9%,1983年,1709人受检,822人视力减退,占48.1%。1984年,2022人受检,1158人视力减退,占57.27%。学生视力减退幅度呈上升趋势。1984年,对广昌中学等校1056名学生进行肠道寄生虫病调查,查出蛔虫感染656人,占62.12%;钩虫感染45人,占4.26%。同年,地区对19所非重点中小学1567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查,不少学生患有近视,且年级越高,近视率越高。据1989年大中专考试统计,全区上体检线的3020名应届毕业生,体检完全合格仅1701人,合格率为56.34%,其中因身体有种种情况而限报有关专业1322人,限报率为43.66%。因身体条件不合格而未被录取者不少。针对上述情况,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学校注意改善教室采光条件,大力抓好学生体育锻炼,坚持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心身愉快健康成长。各地进一步加强中学校医室建设,落实校医编制,提高校医素质,为校医室添置机械设备和常用药品。进一步明确校医室任务是宣传贯彻医疗卫生方针政策,预防流行性突发性疾病,治疗小疾小伤,担任卫生知识教学,讲解卫生保健知识,并协助学校管理校内环境卫生,督促检查每周1次校内大扫除,参加学生卫生检查评比活动,进行每学期1次的师生健康检查,负责建立健康卡片、病历档案,掌握师生健康情况。地、县(市)教育部门加强体育卫生检查督促工作,每隔1年或2年召开1次全区性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或进行全区性的体育卫生工作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1988年,国家教委、国家计生委联合发出《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要求从国情出发,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核心,掌握适度、适当原则,从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方面对中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全区先在重点中学开展试点,然后全面推行。进入90年代,地区教委先后转发国家教委《学生卫生工作条例》《1994年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公告》及省教委《1996年全省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情况的通报》,针对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情况,要求全区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共同做好学生视力监测和近视眼防治工作。南丰县一中、崇仁县一中被省教委指定为学生视力监测学校。1998年,各校对碘制品、加碘食品、含碘保健食品以及学生用药进行全面清查,并开展以“一灭三管”(灭苍蝇;管水、管粪、管饮食卫生)为重点的爱国卫生活动。1999年,全区中学贯彻执行省教委《关于加强学校卫生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通知》,加强对食品卫生管理,健全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疫情报告制度。同时,各地进一步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学校按教学计划要求,每周开设1/2课时健康教育课。
   2000年7月后,全区中学执行地区教委、卫生局转发省教委、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学校饮食饮水卫生要求暂行规定”的通知》,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在学校流行与发生,保障学生身体健康。10月11日至是月底,地区教委、体委、卫生局、民族宗教局、科委联合组织50余名工作人员,对临川市三中、十中、四小、湖南乡中心小学7800余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检测和调研,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下降,而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男学生和女学生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如视力,城市学生一般比农村学生差,男同学又比女同学差。整体素质,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跑步、跳远等,城市学生明显好于农村学生,反映出学生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等差异。为国家制订体育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落实全民健康计划提供决策依据。地区教委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各校加强体育卫生工作管理,按规定开足体育课,保证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文艺、体育活动。2000年后,全市各校制定《卫生管理方案》《卫生检查及环境管理方案》等,针对环境卫生、教室卫生、饮食卫生和卫生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把卫生教育、卫生工作作为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展示师生形象和素质的一个重要窗口。按照“方案”要求,各年级各班对各自的教室、宿舍及责任区每天进行两次小扫,每周一次大扫;对于突击性清扫任务要求在通知后要及时、按时、高标准完成。“方案”还规定了检查标准及措施,具体明确。此外,还进行预防流行病、传染病的教育,教学卫生教育,生活卫生教育,预防近视眼的教育。
   四、劳动 清末,域内中学堂无劳动课。
   民国初,各中学虽有劳作、手工课设置,但劳动教育未被重视。民国21年(1932),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以“劳动生产”训导各级学校。是年6月,省务会议通过《二十年度改进本省教育实施方案》,把“教育生产化”列为原则之一。23年,全区先后创办以中学师生为团员的青年劳动服务团及青年假期劳动服务团,利用寒假及星期日参加社会劳动服务。各校设有劳作课,倡导学生热爱劳动。但鉴于当时教育体制,劳动教育收效甚微。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明确提出教育为工农兵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中学把劳动教育列为学校教育重要内容。1954年,全区将劳动课正式列入中学课程表,并号召青年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专区和各县(市)成立高小、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和升学指导委员会,广泛深入开展劳动教育。1957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域内各中学增设劳动技术课。同时,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把学生带到工厂、田间的劳动现场上课,让学生向工人、农民学习。1958年,各校纷纷兴办工厂、农场,组织学生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但在“大跃进”影响下,一度出现学生劳动过多现象,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文化大革命”中,各中学实行开门办学,学生下到工厂、农村劳动,参加政治运动。师生劳动频繁,影响课堂教学。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轻视文化知识学习的现象得到改变,但一度出现忽视劳动现象。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在新的条件下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此后,各校把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部分,并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劳动时间,使学生逐渐养成劳动观念。各中学相继开办校办工厂、农场,其中临川二中校服厂、临川一中印刷厂、临川中学精密铸造厂、南城县龙湖中学柑桔园等都办得很有特色。1991年起,全区中学结合农村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对学生加强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各中学普遍建立劳动基地,认真组织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方案。年底,全区共建劳动基地2304个,土地面积为1861公顷,学校勤工俭学开展率达92%,总收入689.7万元。1986年至2000年,全区用勤工俭学收入补助教育经费达1.6亿元,其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亿元。
   2000年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全市各校原有的农场纷纷转包给当地农民,劳动课基本没有安排。对此,学校开展“校家同创”德育工程的同时,大力提供劳动教育。其内容:树立劳动观念;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养成劳动的习惯;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而这些内容的实现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参加扫地、倒垃圾、擦桌子、洗自己的衣服、打扫自己的房间等家务劳动。教育他们学会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安排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如打扫街道、打扫教室、义务植树、主动给敬老院老人洗衣服、收拾房间、擦玻璃等。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救助病残者、帮助军烈属、为希望工程捐款……开展社会调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技能。
   抚州一中校门 第六节 中学选介 抚州一中 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抚州知府何刚德在书院旧址创办抚郡中学堂,到2011年,三迁其址、九易其名。11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这里走出一大批革命志士和著名学者,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傅烈、傅大庆、李井泉、舒同等;有两院院士、著名专家学者饶毓泰、余瑞璜、程孝刚、艾兴、邱定藩、游国恩、丁秋林等200多人;有业绩卓著的企业家王兹华等200多人;有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500余人。
   该校坐落在市区中心,校园占地近200亩,金棍园、绣花楼、名人网、惺园等亭台楼榭,茂林修竹,绿化覆盖率达70%,是全国绿色学校;有现代化的教学楼6栋,共106个教室;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健身房、室内体育馆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是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优秀传统项目学校;多媒体教学普及率达到100%,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和大、小演播厅等现代教学设施在全省堪称一流。2011年有在校学生6169名,在职教职工343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45人,全国十大杰出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等共130余人。特别是开始于1985年的5年制超常实验教育,在1990年创造一校一年录取少年大学生15人、占该年全国招生总数1/10的奇迹,轰动海内外。此项实验为省教育科研重点项目,至2011年共培养140多名少年班大学生,为全国之最,被誉为“少年大学生的摇篮”。“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校在1980年代就成为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2005年被评为江西省人民满意十大品牌中学;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9年被评为全省创新发展年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省和谐平安校园示范学校;2011年被评为全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临川一中新校区 临川一中 创办于1955年秋,校址设在上顿渡镇,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201 1年有在职教师486人,其中,特级教师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高级教师166人,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负责人及市学科带头人18人;有教学班125个,在校学生9800人。 该校老校区占地105亩。教学设施齐全,达部颁标准。多媒体教室、电子视听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画室、琴房、健身房、40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居全省先进。高中新校区占地336亩,该校实行 “一校两区”管理模式,是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和生源基地。恢复高考至2011年,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新生4万人。特别是2002年至2011年,共有214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2011年高考,创造了一所学校摘取全省文、理科两个第一的奇迹:先后被评为中国百强中学、江西人民满意十大品牌中学、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十佳示范学校、中国十大名牌中学等。
   该校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适时提出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四个转变”,端正办学思想,致力于“三个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办人民满意学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该校始终把培养优良的班风、学风放在首要地位,注重读书习惯、读书方法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团结、勤奋、朴实、求新”的和谐校风。该校把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支柱”来打造,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吸引各地骨干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纷纷前来加盟,教师之间互助友爱,相互协作,形成“严谨、扎实、生动、求新”的良好教风。2008年初,该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中国教育学会培训中心合作,成立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连续4年举办“牛津、剑桥暑期常青藤英语夏令营”活动,组织有条件有兴趣的学生参加英国等欧洲国家夏令营,创办了高中SAT班,邀请外籍教师讲学,接待和聘请外教上百人。大胆尝试与世界知名大学强强联合,开辟多个国外大学留学项目,成立出国留学语言强化班,与加拿大康奈尔公立高中签约成为友好学校,还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萨省大学,法国UT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美国玛瑞埃塔大学等院校之间建立了直升大学的绿色通道,并成为中国留学人才基金会基地学校,为培养面向世界的高层次国际型人才开创新的模式。
   临川二中 创办于1978年9月,后三易其名。1996年1月确定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有新、老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8亩,校舍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7.2万平方米),有2个400米标准田径场,运动场地4.5万平方米。有设施先进的宽带校园网络系统、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和语音教学系统,有达部颁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等实验仪品和实验设施;图书馆藏书近30万册,生均图书藏书量达部颁二类标准。
   临川二中新校区 该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原则和“学校要发展,教师要提高,学生要进步”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品德高尚,学业优秀,身心健康,个性鲜明”育人目标,“志道据德,知本达志”的“校训”,把学生的“品德”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健康成长。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该校总结一套“先分后合、强化能力、专人负责、集体作战”和“早期发现、及时指导、课内从严、课外超前”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培养超常少年的经验和做法,仅2000年至2011年,共有94人次获教育部认定的学科竞赛(含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以上一等奖;江西省多次在该校隆重举行授奖大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与探索中,逐步形成“五育并举,文理并重,教研并进,课程多元,传承文化,培养特长”的办学特色,高考质量一直位居全省同类学校前茅。至2011年,累计培养初高中毕业生近5万人,先后为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3万名高素质优秀人才。该校先后获江西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西省中学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西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科技教育活动示范基地、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等荣誉。
   临川区四中 始建于1973年,是全省首批示范性初级中学。初期为普通完中,中期高中部改为职业高中,后期职高取消,成为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占地38.4亩,校舍面积7119平方米,绿化面积占校园面积的60%。2011年有44个初中教学班,学生2265人,教职员工104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学校教学设备齐全,辟有200米标准田径场和标准水泥篮、排、乒乓球场,理、化、生实验室、体艺室、美术室齐全,图书馆藏书8万册。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被省委和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7年被省教育厅评为人民群众满意学校。该校淳朴、勤勉的校风享誉全市。1996年以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均有几门学科平均成绩居抚州市第一。校舞蹈队曾摘区、市、省中小学文艺汇演三项桂冠。
   临川区六中 创办于1976年,位于市中心赣东大道中段兴鲁坊路28号。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早在宋朝,“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便在此开办书院,著书讲学。2011年有教学班50个,在校学生2489名,教师99人,其中高级教师54人,占教师总数50%,省骨干教师2名。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设有实验室、微机室、音乐室、舞蹈室等专用教室。该校历年中考屡创佳绩,录取临川教育集团的人数,高居抚州市前列,各科平均分居抚州市同类中学榜首。该校是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宜黄县二中 创建于1977年,原名宜黄县风冈镇初级中学,1982年改名宜黄县第二中学,并设高中部;1986年,高中部改办职业班;1987年,重新恢复高中部,2004年改为初级中学。原校址在宜黄县东门外,2010年搬迁至城南凤冈镇文中路2号(宜黄县一中原校址)。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15050.19平方米,办学硬件设施有教学大楼、理化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配食堂)、行政楼、运动场;学校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各功能室齐全,各种配套教学设施基本能够满足现代化教学要求。2011年有38个教学班,学生2505人,教职工136人,其中,高级教师32人,省骨干教师1人,省优秀班主任1人。该校注重办学特色的形成,着情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力主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着色未来,注重师生发展潜质的培养;着眼学生的“成人”教育,以活动为载体,创新模式,丰富德育渠道;着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积极快乐”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金溪县二中 始建于1975年7月,坐落在秀谷镇象山南路20号。2001年7月前,为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2001年8月剥离高中后为县重点初级中学。2003年在县城北郊白马路8号创办分校——云林中学,实行公助民营的办学形式。2008年7月县政府收回后,改为金溪县二中云林校区。2011年7月,云林校区与金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校区置换,遂迁至县城新区。该校有新老两个校区,占地218亩,建筑面积44373平方米。其中,修缮一新的云林新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达180亩,建筑面积32400平方米。该校承担着全县一半以上的初级中学义务教育任务,2011年有教职工330名,学生5822人,班级92个。2009年6月29日,省文明办到该校召开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看特色、看亮点”流动现场会。课改经验多次在省市教研工作会议上推介。该校先后获得江西省“素质教育月”活动先进单位、江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教育系统“提升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江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称号。
   东乡县二中 创办于1976年,坐落在县城德政街5号,1977年秋增办高中,1978年秋停办高中,1985年复办高中,2000年开始剥离高中,2002年完全剥离高中。2005年成为办学效益显著的市级重点初级中学。占地面积21亩,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校内有2栋教学大楼58个教室,每个教室都安装1台25英寸彩色电视机,建成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可自办3套电视节目供学生同时观看。多功能电教综合大楼内建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教学仪器设施先进齐全,藏书量10万余册,初步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现代化;2011年有教师193人,其中,高级教师29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12人。教学班61个,在校学生4900人。该校教师在全国、省、市级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47人次,省级奖85人次;科技小发明竞赛获省级6件;科技小论文竞赛获国家级奖2篇,省级奖4篇。该校形成“团结、务实、拼搏、创新”的校风和乐教乐学、善教善学、苦教苦学的教风、学风。2004年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称号。
   江西美佛儿国际学校 系著名民办教育家、企业家施守春于2002年投资2亿元兴办的一所从幼儿到高中15年一贯制、多学制的全寄宿学校。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107747平方米,2011年在校师生5700余人。该校吸收临川传统文化深厚底蕴,高标准定位,高规格建校,高品位办学。以“自然、人文、环保”为主题规划兴建校园,教学设施齐全先进;校园引进远程网络教育与闭路电视、校园广播系统;所有教室都配置多媒体设备;建有琴房、画室、形体房、乒乓球室、围棋俱乐部等艺术活动中心和足球场及多功能体育馆。学校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硬件和软件上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给力。该校致力于国际合作,聘请多名外籍教师担任学生的口语教学,与国外教育机构和院校联合办学,让国内学生在美佛儿留学,毕业后直接到国外高等院校深造。该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育”,以“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培养一身好习惯”的现代教育理念,笃行“独立、合作、自信、自律”的校训,坚持“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实现教书育人、学校发展双丰收。跻身于全国十大名牌民办学校之列。
   第五章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域内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于清末,起初只办有中医、师范、蚕桑等学堂,规模小。民国时期,农业、林业、制麻等公私立职业学校陆续开办,并有专门女子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师范、卫生、经贸、农业、文艺、体育、技工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稳步发展;一度兴盛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得颇有特色;职业中学大量涌现。域内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初具规模。2000年后,受学历层次要求提高、分配就业等因素影响,抚州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进入调整阶段,学校数和学生数逐年减少。
   第一节 办学进程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办抚郡医学堂、东乡蚕桑学社,随后创办抚州府立初级师范学堂、东乡习艺所、东乡师范传习所、崇仁师范传习所等,但办学规模都很小。
   民国时期,域内职业技术教育有所发展,除抚州师范学校(后改名省立第三师范)外,先后创办省立南城乡村师范,省立临川师范,广昌、南丰、崇仁、乐安等县立简易师范及抚州六县昭武甲种农业学校(后改为省立第二农校),抚州六县公立女子职业学校,省立宜黄制麻初级实用职业学校,东乡县立女子职业学校,黎川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宜黄县立农林职业学校,省立南丰高级职业学校等。期间,私立职业学校开始出现,有临川县私立辅仁职校、私立毓灵女子初级家庭工业职校,东乡县私立开智初级农科职校,金溪县私立惠民农科职业学校等。最多时,抚州区域共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1所,其中师范学校6所,职业中学5所,另有中学附设简师班5个。共有在校学生1300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全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速度很快。1949年秋,仅有学校4所,学生800余人。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推动下,创办10所共大分校。到1959年,有各种职业学校102所,学生9000余人。1960年经过调整后,全区有师范学校10所,学生2594人。至1965年,全区有共大分校14所,学生3362人;农、职业学校96所,学生3115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受到批判,农、职业学校被解散,或改办为五七中学,仅有的两所中专(抚州师范、抚州卫校)分别下放到黎川、南城,并停止招生。但共大分校却“一花独秀”,到1972年,13所学校学生人数高达5745人,以后学生人数逐年减少。“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区陆续开办一批中专。1977年,抚州师范在南城、崇仁、东乡开办分校(1980年正式定名南城师范、崇仁师范、东乡师范),江西省文艺学校在抚州设采茶班(后改为抚州分校),在广昌县开办盱河戏班,在宜黄县开办宜黄戏班。1980年,抚州农校复办,各县(市)陆续开办农、职业学校。随之先后开办江西重型机床厂技工学校、东乡食品技工学校、抚州地区技工学校、抚州中医学校、抚州地区体校等。至1987年,全区已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7所,其中中专8所,技校3所,农职业学校36所;学生13074人,约为解放前夕10倍。进入90年代后,全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多规格人才,学生数量继续增加。1993年,共大南城分校改办为抚州经贸学校。到1996年,全区职业技术学校调整为32所(中专8所、技校3所、职业中学21所),学生18955人。此后,随着学历层次要求逐渐提高以及受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分配、就业等因素影响,全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进入调整阶段,学校数和学生数逐年减少。到2000年,全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减为27所(其中职业中学16所),在校学生13276人。
   2001年,抚州市委、市政府压缩中等师范规模,将南城师范、东乡师范整体下放到南城县、东乡县管理,并分别改办为南城实验中学,东乡实验中学,满足当地初中高峰入学的需要。2002年,随着社会力量办学的加入,抚州市一批民办职业学校创办。2003年6月1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同意设立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批复》,以抚州经贸学校、抚州文艺学校、抚州农业学校、抚州技工学校、江西机械电子技工学校为基础组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崇仁师范挂靠东华理工学院,以崇仁师范为基础成立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分为定向和非定向招生,招收“3+2”分段学制的师范生,培养专科层次小学教师;2008年,江西省中医药学校升格为江西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节 中等专业(技工)学校 一、师范学校 (一)办学进程 域内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办抚州府立初级师范学堂。该校以抚州考棚为校舍,由府署提供经费,招收府属6县的贡生、禀生、增生入学。不久办有抚州师范传习所。次年,东乡县开办师范传习所。宣统三年(1911),崇仁县开办师范传习所,有学生20人,不久停办。
   民国元年(1912),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一律为省立。改学堂监督为校长。2年,抚州师范改名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6年,江西省立第三师范与省立第七中学合并,改名临川中学,不久改为省立八中,并在高中部设置师范科,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3年。22年师范科停止招生。是年,崇仁县开办教育讲习所,招生30人。25年,省立十二中改为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学校,设师范班1个,初中班3个。28年迁广昌县白水寨(今赤水镇)。31年迁黎川县宏村,设高师2个班,简师4个班。抗战胜利后,迁回南城县城。37年,初中部停办,高师部有学生223人,简师部有学生168人。27年,全省推行义务教育制,急需大量师资,省教育厅令各师范学校尽量扩充学额,增办师资训练班,8个行政区均开办义务师资训练所(简称“义教所”),训练时间为1年,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小学毕业曾任教小学两年以上的同等学力者入学。江西省第七行政区“义教所”设在黎川县钟贤。29年,江西实施《国民教育第一次五年计划》(1940—1945),逐步实现每乡(镇)设一中心国民学校,每保设一保国民学校。为培养师资,省教育厅通知各省立师范增设简师科(班)、各县(市)设立简易师范学校或在县(市)立中学开办简师班。据此,抚州区域绝大多数县陆续开办简师科和简易师范。30年,江西省第七行政区“义教所”改为省立临川简易师范学校。该校从27年至34年共培养简师生591人。
   1905年—1948年部分年份抚州区域师范教育情况 表22—5—20 单位:个、人 续表22—5—20 续表22—5—20 民国32年(1943)年春,由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创办的国立上海幼稚师范专科学校由泰和县迁入广昌县甘竹乡,次年下半年,省立宁都乡村师范简师部迁入广昌县城郊(34年迁回宁都)。是年起,东乡、崇仁、广昌、宜黄、南城、南丰、乐安等县在县中附设或单独创办简易师范学校,学制4年,各县入学者数十人至200人不等。35年,省立临川简易师范由黎川迁抚州,次年改名为省立临川师范学校,有教职工28人,中师2个班,学生71人,简师7个班,学生224人。至37年,抚州区域有师范6所,分别为省立临川师范、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广昌县立简师、南丰县立简师、崇仁县立简师、乐安县立简师。
   1949年8月,根据省人民政府《江西省教育改革方案》,全省师范调整为12所,南城师范及南城中学师范部并入临川师范,校名为江西省临川师范学校。广昌、南丰、崇仁、乐安等4所简易师范取消或改办简师班,设在县立中学内。至1952年,全区师范毕业生(含初师)每年不足100人。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全区除增加师范招生名额外,各县开办各种形式短训班,以解决师资不足。
   1956年9月,开办南城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120人;次年秋,并入临川师范学校。广昌创办初级师范,附在广昌中学内,由广昌中学管理。1958年秋,江西省临川师范学校更名抚州师范学校。是年,全区通过短训,培养小学教师1091名,占解放后培养小学教师总数39.8%1958年“大跃进”,小学大增,师资缺额严重,1959年,增设临川师范、南城师范、南丰师范、崇仁师范,乐安开办师训班。次年,黎川、宜黄、资溪、金溪相继开办师范学校,全区师范学校增至10所,当年招生1873人,在校学生2594人。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全区保留抚州、临川、南城和南丰师范学校。1962年后,仅保留抚州师范学校。1965年秋,创办南城县耕读师范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抚州师范招收一届新生后即停止招生。1968年11月底,搬迁至黎川县樟村,改名抚州地区教育学校;1971年,又改名抚州地区五七教育学校,主要培训在职教师和行政干部;1973年9月,迁回原校址,复名抚州师范学校。1974年后,招收下放知识青年(称工农兵学员)。
   1977年,在崇仁、南城、东乡增设抚州师范分校,分别由各县自行管理。1978年,抚州师范停办。1980年12月,3所分校分别正式定名崇仁师范、南城师范、东乡师范。南城师范被确立为全省10所首批办好的师范学校之一,教师由省教育厅直接调配,基建费由省教育厅提出建议数下达,教学仪器由省统一安排,在二三年内按大纲要求基本配齐。1982年,抚州行署决定将3所师范收归地区管理,其中中师部只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从1984年起,师范招生名额,定向到县(市)。
   2000年,地委、行署调整大中专教育结构,保留崇仁师范,南城和东乡师范从2000年秋季起停止招收中师新生,改招普通高中生和初中生,并将两校下放东乡、南城管辖。改制的两校,在过渡时期(2000—2002年)实行“三不变”:现任领导班子构成和待遇不变,学校副县级以上干部在过渡后由地委考察统一安排;经费标准不变;在校学生继续就读不变,直到毕业。崇仁师范办学方向是培养小学教师达到大专水平。1949年至2000年,全区师范学校共培养小学教师2.9万人,约占小学教师总数60%;培训小学教师2万余人。2000年后,崇仁师范学校成为全市小学、幼儿教育培养主要基地。2005年,学校挂靠东华理工大学,成立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开始面向全省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2007年,崇仁师范学校成为抚州市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院校,开始面向全市招收初中毕业起点5年一贯制大专初等教育定向生和高中毕业起点3年制大专初等教育定向生。2010年停招高中毕业起点3年制大专初等教育定向生。2011年,学校开始面向全市招收初中毕业起点3年制中师、5年一贯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定向生。从2001年至2011年,崇仁师范学校共培养教育及其他专业人才6000余名。
   1949年—2000年部分年度抚州地区中师教育情况 表22 —5 —21 单位:人 (二)师范学校选介 崇仁师范学校 创办于1977年10月,位于崇仁县。1997年5月,该校通过国家教委中师联检团的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和办学质量检查评估,进入全国标准化师范学校行列。2004年11月,通过小学、幼儿园师资培养资格评估。200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挂靠东华理工大学,成立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该校占地面积328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拥有校园网、电视差转台、通风化学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琴房、舞蹈房、多媒体语音室和省内一流的计算机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20万册,报刊杂志700多种。2011年有教职员工200人,专任教师160人,其中省特级教师2人,高级讲师36人。开设学前教育(幼师)、英语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教育、初等教育、语文教育6个专业,在校生3819名。
   该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开辟“学陶”(学习陶行知)园地——行知园。1987年成立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开办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班,把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园丁科技活动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上做到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四板块有机结合,切实抓好教学改革,始终坚持把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生的听、说、读、写、算、做、唱、画、舞、操、教等12项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参加首届全国中师生书法大赛,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在中国首届“浏阳河”杯硬笔书法大赛中,1人获金奖。学校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成立包括文学社团、手工制作、科技发明在内的28个课外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探求知识,提高能力。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比赛,获国家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10人次,优胜奖21人次;省级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11人次,三等奖14人次。学校在学生中实行“实践周”制度,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接受“实践”教育,在实践中提高管理能力,在管理中加强自身品德修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方明称赞该校是全国中师“学陶”工作的一面旗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为该校写下“弘扬艰苦奋斗传统,坚持从严治校作风”的题词。1997年,该校被评为江西省中师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2005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2005年,被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评为陶行知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奖先进集体。1977年至2011年,该校共培养教育及其他专业人才1.8万名。
   建校初期,开设中文、数理、生化、体育4个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1979年增设普师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1981年招收民师,学制1年;1982年停止招收高中毕业生,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1994年,学校在继续招收师范专业外,还招收非师范专业(企业管理、装潢设计专业,学制3年,工业与民用建筑、机械制造、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学制4年;1998年非师范专业停招);2000年,增设3年制普师(英语专业);2001年增设3年制信息技术专业以及5年制(“3+2”)模式大专学历小学英语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专业;2003年增设3年制学前教育专业;2004年增设五年制“3+2”大专学前教育专业;2005年招收5年一贯制小学英语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同时开设3年制大专语文教育、英语教育、现代技术教育专业。同年,开办专科、本科函授班;2007年开设5年制大专学历“三定向”初等教育专业;2010年增设3年制大专数学教育专业;2011年开设3年制中师学历和五年制大专学历“三定向”学前教育专业;2011年增设3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严格按照《江西省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方案(试行)》执行。基础课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两大类,两者的比例分别为30%和70%。公共基础课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课)、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英语教育专业不开)、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体育教育专业不开)等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育类课程,开设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小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制度与思想)、课程与教学论、班级管理、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少年儿童健康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法、数学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法、英语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法、艺术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法、体育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法等课程。第二部分为文化通识类课程,开设大学语文(语文教育专业可不开)、大学数学(数学教育专业可不开)、自然科学基础(科学教育专业可不开)、社会科学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可不开)、音乐(音乐教育专业可不开)、美术(美术教育专业可不开)、教师口语、书写等课程。
   专业课是在公共类课程基础上提高学生某一专业学科方向素养的课程。其中语文教育专业开设:汉语基础、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儿童文学、外国文学、写作、文学概论、美学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教学案例等课程。数学教育专业开设:数学分析、线性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案例等课程。英语教育专业开设: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翻译、英美时文(文化、文学)、英语歌曲与表演、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教学案例等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声乐、合唱与指挥、钢琴与伴奏、电子琴与手风琴、民族器乐、乐理与视唱、儿童歌曲创编、中外简史及名作赏析、舞蹈与畅游、艺术概论、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素描、色彩、设计基础、中国画、电脑美术、儿童美术创作等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电子学、教学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动画设计与制作等课程。
   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和校本课程。公共选修课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文学欣赏、艺术鉴赏、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美育、演讲与口才、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保护、社交礼仪、就业指导、课程资源开发等课程;跨专业选修课指根据学生需要开设的非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校本(地方)课程指利用本地教学资源所开设的课程。
   五年一贯制前两年以学习高中阶段文化课程为主,开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书写、普通话(语音基础)等课程。
   南城师范学校 始建于民国25年(1936),原名江西省立南城乡村师范学校,校舍设在明益王府旧址(今南城县实验小学)。28年,日本侵略军逼近江西,该校奉令疏散,迁往广昌县白水寨(今赤水镇)。31年迁到黎川县宏村。抗战胜利后,迁回南城县城。南城解放后并入临川师范。1956年秋复办南城师范,次年秋并入临川师范。1959年秋复校,1962年又停办。1977年秋,再度重建,时名抚州师范南城分校,由南城县管辖。1980年,更名江西省南城师范学校。1982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办好的10所中等师范学校之一。1983年后,隶属抚州地区行署管辖。2000年5月,下放南城县管辖,并改名南城县实验中学,从秋季开始招收初、高中生;剩下两届中师学生继续在校学习至毕业;另承担全区小学教师培训任务。2000年有教职工100人,其中有中、高级职称55人;学生1148人。其中,中师班283人,民师班100人,高中班45人,初中班720人。设有普师、艺师、民师3个专业和附属实验小学。
   该校占地面积约50亩,校舍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有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图书馆、大礼堂、学生浴室、学生练功房各1栋。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校园硬件建设基本实现标准化。该校坚持德育为首,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1989年,该校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德育先进学校;该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政治上关心、业务上培养,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1977年以后,教师中有200余人次在省内外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或参编专业著作,有16人受省级表彰,4人受国家级表彰。国画家、高级讲师肖赛明被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学部委员会聘为一级国画艺术委员,其多幅作品被海内外艺博馆和收藏家购藏。该校先后推行《教师职责评估制度》《毕业生综合评价方案》和《学生寝室星级评比制度》等,把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估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开足课时,突出特色,丰富内容,改革教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抓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先后获省级奖30余人次,国家级奖20余人次 1977年至2000年,该校共培养16届中师毕业生6000多名、中师函授毕业生1335人,培训乡镇教办主任和中心小学校长514人。2002年,南城师范学校停止招生,下放南城县政府管理。
   东乡师范学校 1977年创办,初名抚州师范东乡分校。校址位于距东乡县城1千米的阮子岗,隶属东乡县。1980年,更名江西省东乡师范学校,隶属地区管辖。2000年有教职工115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高级职称10人;有教学班24个,其中中师班12个,普通中学班12个(初中班10个,高中班2个);在校学生1246人,其中中师生586人,初一新生555人,高一新生105人。该校占地面积约275亩,校舍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建有敬业楼、科技楼、育英楼、艺术楼、图书馆以及大礼堂、运动场、体操房、篮球场等配套设施。学校实验仪器较齐全,有图书资料6.8万册。
   该校坚持面向小学,立足农村,培养一专多能的小学教师;以教学工作为本,构建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德育工作内容分成基本观点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3个系列;根据年级特点分3个层次开展德育工作,即一年级主要进行“三热爱”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二年级主要进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三年级主要开展国情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师德教育,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再根据教学安排分6个阶段,把德育内容分散到6个学期落实。1992年,该校被省委宣传部、省教委评为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单位。该校重点抓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全面培养学生能力,要求每个学生毕业后成为“四有”人才,具体做到会讲普通话,会写一手好字,会唱歌、弹琴、绘画,会动手做实验和制作简单教具;能适应小学教育工作需要,能带好一个班,能教好一门主课,能兼教一门其他课。每年开展“三课”教研活动,即老教师上示范课,中年教师上研究课,青年教师上新秀课。同时组织教学大比武,激发教学改革热情,促进教学水平提高。1977年—2000年,该校共培养中小学和幼儿教师5350名(其中中学教师47名),培训民师931名。教师中有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8人受省政府、省教委表彰。
   2000年,该校下放东乡县管辖,改招普通中学生。原中师生在校学习至毕业。
   二、卫生学校 (一)办学进程 清光绪三十年(1904),抚州知府王乃微于兴鲁坊创办抚郡医学堂,聘名中医邹筱兰执教。第一期学生36人,由临川、东乡、崇仁、宜黄、乐安、金溪6县各保送6人,此后学员来源均由各县保送,学制3年。民国3年(1913),因经费不足停办。
   1956年,宜黄卫生院开办初级卫生班,时间6个月,为各乡培训卫生员33人。1958年9月,创办抚州卫生学校,时有教职工11人,其中专职教师7人。当年招生220人。在“大跃进”推动下,广昌、南丰、南城等县陆续开办卫生学校,抚州市还开办中医训练班,学制多为3年。次年,抚州卫生学校改名为抚州医士学校,设医士、护士、中医3个专业。不久恢复原名。1960年,宜黄县在县卫生院内开办卫生学校,招收学生45人,学制4年,后改为3年。同年秋,抚州市中医训练班改为抚州中医学校,招生120人,但在次年调整中停办。1962年撤销广昌、南城卫校,东乡县开办半医半读的医生护士班,招生41人。次年也停办。直到1965年,东乡开办第二期半医半读医生护士班,招生49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开办崇仁卫生学校,南城县重新开办卫生学校,学制均为两年。而宜黄卫校并入共大宜黄分校。同年南城县卫生学校设在县医院内。次年,崇仁卫校又招收20人。1968年6月,南城卫校又被撤销。1970年,抚州卫校迁南城县新丰,教职工增至38人,有在校学生620人。1974年,抚州卫校先后在南城、乐安、金溪、黎川、宜黄等县设立分校或开办培训班,有的班即设在县医院内,学制多为2年。次年,有教职工68人,在校学生491人。南城县卫生局还举办“赤脚医生”大学,招收学员50人,学制1年。
   1978年,在抚州卫校基础上创办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两校合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中专继续招生。抚州卫校南城、黎川、乐安、金溪4所分校也继续招生。同年,临川县医院开办学制3年的护士班,先后招两届,为各乡镇医院培养护理人员。崇仁卫校招50人。广昌县卫校复办,培训“赤脚医生”、妇幼保健员和初级卫生技术人员。1980年,崇仁卫校改为卫生人员进修学校。抚州卫校学生达到1265人,有教职工101人。次年,抚州卫校乐安分校并入南城分校。1986年,抚州卫校从江西医学院分出,改办抚州中医学校,原中医专业学生进入中医学校就读,西医专业学生由医学分院继续培养至毕业。抚州卫校自1958年创办至1986年,共培养毕业生4531人,其中中医针灸专业538人。1988年,原抚州卫校南城分校改办南城县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1998年,抚州中医学校改名为江西省中医药学校。
   (二)江西省中医药学校 前身是江西抚州中医学校,1986年由抚州卫生学校改办,面向全省招生。1992年4月定为正县级建制,隶属抚州地区行政公署。1998年6月更名为江西省中医药学校,校址坐落在区市赣东大道南端,占地面积114亩,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2000年有教职工135名,其中专任教师97人,教职工中正高职称1名,副高职称31名,讲师45人;在校学生3640人。学校设有中医医疗、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药护理、药剂、幼妇卫生、助产等9个专业,并有与教学相配套的18个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有附属医院、中药饮片厂、药用植物园,校外实习基地有40所医院和2个药厂。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
   该校面向农村,采用农村定向招生、农村实践教学、药针推拿结合、中西医结合等形式,努力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中医、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办学形式注重由“单向型”向“多向型”转化。为适应社会对中级中医药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学校除招收正规中专生外,还向省内外招收委托代培生,并承担江西省卫生职业中专中药专业的教学任务,还接受江西中医学院成教部、光明函大、中医自学考试等部分教学任务,使学校逐步成为以正规中专教育为主,以在职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大专教育为辅的多向性全省中等医药人才教育中心。该校办学体制注重由“单一教学”向“教学为主体,医科产结合”转化。承担省、地级科研课题15个,参加35部著述及教材编写,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5篇。将现代实验方法引入传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之中,该项研究为国内首创,1997年底,获江西省卫生厅科技创新一等奖。该校以“加强实践,注重应用,保留特色”为基本方针,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立足省内,面向经济特区和发达地区,扩大招生规模和择业渠道,增强学校自我发展能力;推行定岗、定量、定质、定奖及奖金发放向教学第一线倾斜制度和学生滚动淘汰、班级量化达标管理制度,激励师生奋发向上,促进优良教风和学风的形成。该校自1986年创办至2008年,共招收新生8000多人,培养合格中等专业技术人才5000余人。1991年和1992年,在全省中专办学条件评估和全省中专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该校分别获得全省卫校系列第一名和第二名。1995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达标评估。1998年4月,学校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的中医学校。多次被卫生部、江西省卫生厅评为文明单位、十佳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8年,该校升格为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三、经贸学校 域内经贸教育起步晚,规模小。1961年,崇仁县会计学校开办,招生1个班,次年停办。抚州经贸学校系1993年1月由抚州职业大学改办而成的一所中专学校,校址位于南城县里塔镇,隶属抚州地区行署。学校占地400亩,建筑总面积5.7万平方米。2000年有教职工265人,其中专任教师115人,教师中高级职称7人。在校学生1208人。
   抚州经贸学校以“育一流人才,创一流学校”为办学宗旨,坚持从严治校,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学校各项管理,促进良好校风形成。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使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科学化,使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1993年秋季开始,学校面向全省和沿海地区招生,先后开设市场与营销、财务会计、文秘与档案(办公自动化)、环境艺术设计、计算机及应用、英语等6个专业。进行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拓宽专业面;在教学环节上,增加实践性教学和实际操作技能教学,强化动手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增加现代化教学设施,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使学生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使学生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真正成为实用型经贸人才。学校办有化工厂、加油站、供销公司等8个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拥有固定资产950万元。至2003年,抚州经贸学校共招生4500余人。学校两个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省科教科技开发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和警民共建文明单位、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998年经省教委评估为合格中专学校。2003年,该校与其他学校合并,组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农业学校 (一)办学进程 民国5年(1916),抚州六县创办公立昭武甲种农业学校,始设3个班,有80余名学生,11名教职员,学制为4年。13年,改名昭武农业学校。次年,改名江西省昭武农业学校,学制改为3年。15年,北伐军到达江西,昭武农校收归省办,改名江西省立农业学校。次年秋,更名江西省立第二农业学校,设校于抚州城南旧都司衙门(今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至22年停办,共招收学生408人。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7月在临川县鹏溪乡沙塘村开办抚州农业专科学校。1959年9月,抚州电力学校并入抚州农干校,不久农干校又并入抚州农业专科学校。后农专中的高中程度学生,转入赣东大学农学系。中专(含初、中技部)部分学生仍留鹏溪乡沙塘村,成立抚州地区农业学校。1960年秋,赣东大学农学系与地区农校合并为抚州农学院,招1个中专农学班。1961年又招中专农学、畜牧兽医各1个班。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撤销抚州农学院,保留抚州地区农校牌子,同时与地区农干校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64年,抚州地区农校改为地区农业职业学校。1965年,共大抚州分校并入,招生两个班,成为三块牌子,一套人马。1980年,恢复抚州农业学校名称。2000年秋,行署决定抚州农校停止招生,将该校办成抚州市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其管理体制未变。
   (二)江西省抚州农业学校 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7月的抚州农业专科学校。校址位于临川县鹏溪乡沙塘村。1959年7月,有农学58级1个班,水力工业建筑、电气运行、机械技工各1个班,还有果树园艺、畜牧兽医、机械等3个初技班。1960年,改为江西省抚州农学院,并招有1个中专农学班,次年又招中专农学、畜牧各1个班。1964年,改名抚州农业职业学校,“文化大革命”中停办。1980年8月,恢复抚州农业学校,由江西省农业厅和抚州行署双重领导,以主管厅为主;同年12月,改由地区管理。2000年,校园占地面积151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大楼、培训楼、礼堂、食堂、宿舍和办公楼及其他附属设施。藏书7万余册。校园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教学实习基地有稻田20亩,桔园18亩,旱地13亩。该校按照国家统一计划招收高中毕业生,设有农学、畜产品加工、园艺、农经等4个专业,学制为2年。2000年学校有教职工93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讲师以上职称41人;在校学生738人。
   1980年后,学校逐步形成教学特色,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改革,实现农业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1:1的要求。1988年实施“三个环节”(高速教学计划、教学基地建设、增加实验开出率)、搞好“两个突破”(突破统招统分,突破单一办学模式)、做到“两个提高”(提高办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总体规划。在全省中等农业学校中,率先突破统招统分模式,招收不包分配学生。在办好普通中专班基础上,招收职工中专生、委托代培生、自费生;还开办实用技术短训班及农村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等。学校利用人才优势,积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通过建立实习服务联系点等途径,为农民致富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同时大胆进行校内实验基地管理改革,由专业教师承包土地,采用责、权、利相结合办法,在坚持为教学服务前提下,瞄准市场,开展创“三高”农业试验,取得明显效果。该校始终抓住政治方向、思想品质、专业思想“三大教育”不放松,不断提高学生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逐步形成“团结、严谨、勤奋、创新”的校风,“严教、身教、爱生、求实”的教风,“尊师、守纪、勤学、进取”的学风。从1980年至2000年,学校先后招生4843人,为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4059人。1991年,经国家农业部组织的办学水平评估抽查,该校获全省第二名。该校还先后被评为江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江西省绿化先进单位。2003年,该校与其他学校合并,组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五、文艺学校 (一)办学进程 1958年,南丰县开办文艺学校,办学3年,教职工由4人增至9人,共招收学员69人。按文化程度编为小学、初中、高中3个文化学习班和乐器、戏剧、舞台装置3个专业学习组;实行边学习边实践的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创作剧本64个,改编剧本12个,演出节目122个。1960年12月,并入抚州专区歌舞团。1960年6月,崇仁县文艺学校开办,有教师2人,学生1个班50人。1961年停办。同年,抚州采茶戏剧学校、地区文艺学校先后创办,12月,与南丰文艺学校、抚州市文工团、抚州地区群艺馆合并,成立抚州专区歌舞团,三校学生既是学员又是演员,以学为主。1970年,东乡县文艺学校创办,招生50人,学制3年。1975年,临川县文艺学校创办,设在临川县中学内,招1个班,为县剧团培养青年演员,学制2年。1977年,抚州采茶班创办。1986年,改为江西省文艺学校抚州分校,隶属地区文化局。
   1980年12月,省文艺学校在宜黄开办宜黄戏班,招收学员15人,学制5年,设班于宜黄县戏团内,开设基本功、乐理、声腔、表演以及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1981年,省文艺学校在广昌县开办旴河戏班,由省招办分配定向招生指标,学生享受中专待遇,招收小学毕业生和初中一年级在校学生20人入学,设班于盱河戏团内,学制5年,有专职教师2名。前4年在广昌中学授课,后一年集中在省文艺学校授专业课。同年,宜黄戏班又招10人。1986年7月,广昌县盱河戏班20名学员毕业后即撤销。1987年以后,江西省文艺学校抚州分校开始向综合型中等文艺专业学校发展,开设文艺专业班。
   (二)江西省文艺学校抚州分校 创办于1977年。其前身为江西省文艺学校抚州采茶班,设在临川县湖南乡鹏溪村。1983年2月,迁至市区黄巢西路16号。1997年9月,又迁至临川市金巢开发区。受省文艺学校和抚州地区文化局双重领导。学校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音响、灯光、练功、美术教具、戏剧服装以及其他相关设施,可容纳550多名学生学习、生活。2000年有学生367人,教师61人,有声乐、器乐、舞蹈、普美、环艺、装潢、公关礼仪等7个专业,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文艺中等专业学校。
   该校坚持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定期组织音乐会、演奏会、运动会、画展,向社会献艺。同时,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营房和风景区开展写生等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领导实行兼课制,多者每周17节,少者每周6节。领导在教学第一线熟悉教学,指导教学,成为治校、教书、育人的内行。
   该校鼓励教师自学、进修,并通过公开教学、互相评议、切磋教艺、学生评教师等多种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至2000年,学校共培养采茶戏、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礼仪等各类专业人才557人。2003年,该校与其他学校合并,组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五、体育学校 (一)办学进程 1958年秋,南丰县体育学校开办,附设于南丰中学内,第一期招1个班,学员38人;第二期招2个班,学生48人,配专业教员2人。1960年,并人南丰师范学校专业班。是年,临川县易俗公社自办体育学校,有教师2人、学生30人,1961年停办。1973年,地区体委与抚州市体委联合创办业余体校,有学员91人。次年,区内各县陆续开办业余体校,招收中小学生,利用寒暑假或每天早晨进行训练,文化课程在原校或集中在某个学校进行。临川县业余体校分别在县中、唱凯、秋溪、湖南中学开办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5个班,有学员200人,后因经费难落实,未能坚持活动。金溪县业余体校先后开设篮球,乒乓球、射击、武术、田径5个班,至1985年,共培训学员192人,为高等体育学校输送新生12名。宜黄县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自办排球班,男女学员各12人,历时10年,男女排球队在省、地排球赛中多次名列前茅,共输送体育人才13名。南城县青少年业余体校开设田径、足球、篮球3个班,配备教练员6名,额定田径班学员30名,足球班学员22名,篮球班学员24名。至1985年,培训学员774名,其中达到二级运动员7名,达到三级运动员94名,为省体工队输送运动员6名,为省、地体校输送学员9名。资溪县业余体校开办武术班,学员20余人。1976年开办篮球班,学员48人。1977年开办射击班,学员20人。1980年开办乒乓球,学员30余人。东乡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设篮球班,有男女学员12人。1975年增办少年游泳班,学员20人。1979年正式把游泳班列为普通班。先后为体育院校和省体工队输送学员8名。崇仁县业余体校开设篮球、乒乓球、武术班,有学员128人,教练员6人。1976年,成立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开设田径和乒乓球班,有学员24人,教练员3人。黎川县业余体校设男女体操班各1个,到1990年,共培训等级运动员48人。1976年,临川县少年业余体校创办,有专职教练员2人,设篮球、射击2个班,学员30人。1979年至1980年,增设田径班,有学员20人,配田径教练员1人。1980年后,撤销篮球、射击班。1982年,地区体委把田径班转为重点班。1984年和1985年,田径班由县自办。1986年6月,省体委复将田径班升为重点班,有学员15人,教练员2人。该校有2人破田径1项全省纪录,4人破田径5项全省少年纪录,1人达国家田径一级运动员标准,10人达国家田径二级运动员标准,12人代表省出席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全国少年运动会,为省体工队输送8名运动员。1979年,广昌县业余体校创办,有教练员2名,开设田径、射击2个班,学员20名,为省、地体校输送5名学员。1987年5月,抚州地区体育运动学校成立。1994年,抚州地区举重单项运动学校创办,设在地区体校内,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二)抚州地区体育运动学校 前身为创办于1976年6月的抚州地区业余体校,隶属地区体委,校址始设赣东大道52号,后迁至抚临路41号。主要招收在校初、高中学生进行业余训练,设有篮球、排球、田径、射击4个训练项目。1987年5月,成立抚州地区体育运动学校,为科级事业单位,隶属抚州地区体委。9月开始招收中专班。1994年8月,创办抚州地区举重单项运动学校,附设在地区体校内,由地区体校统一管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学校占地面积22亩。另有田径场1个、篮球场1个,10靶位射击训练场1个。2000年,学校有在编教师31人,外聘教师12人。其中,教练员21人、文化教师19人,有高级职称4人。有6个班,学生211人,其中初中学生111人,中专学生100人。初中班主要招收在校初中学生,中专班主要招收有体育特长的初中应届历届毕业生、高一高二在校学生和优秀运动员,开设田径、举重、羽毛球、摔跤、柔道、射击6个训练项目。
   该校办学宗旨是以训练为中心,以教育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初中班课程按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施。中专班课程按国家体委颁布的体育运动学校教学计划执行。开设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注意突出体育特色。公共必修课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专业必修课有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技术课、专项训练;选修课有计算机基础、公文写作、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等。体育技术课和专业训练课分别占总学时14.21%和39.96%。在课程安排上与普通学校不同,采取上午和晚上进行文化课教学,早上和下午进行运动训练,寒、暑假进行冬夏训练。
   该校始终坚持“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原则,先后为省体工队和体育院校输送90多名运动员,其中有6名达运动健将标准。先后培养出北京亚运会划船冠军王跃东、打破世界女子举重纪录的薛娟、香港“金一里”国际田径邀请赛女子中长跑冠军占汇英、全国射击锦标赛季军张照军、全国女子举重亚军沈玲玲等优秀运动员。组团参与江西省运会和青运会,共获金牌56枚,举重队曾5次获全省“新苗杯”团体总分第一名,3次获第二名。该校先后被评为全省业余体育训练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体育系统先进单位。
   七、技工学校 (一)办学进程 1958年8月,抚州工业技术学校、抚州电力学校创办。是年,抚州工业技校招生437人,有教员26人。1959年,抚州工业技校又招收学生38人,教员增至45人;抚州电力学校招生120人,有教员11人。1962年两校停办。抚州工业技校办学3年,共培训车工96人,钳工98人,化验员36人,机器制造、棉纺织专业中级技术人员152人。9月,金溪县邮电局和工业局联合创办金溪邮电工业学校,招生44人,设邮电、工业两个专业,学生毕业后,全部分配在邮电、工业部门工作。1959年冬,宜黄县筹办工业技术学校,1960年秋开学,招收学生90人,培养麻纺织技工,学制3年,除文化课外,还开设纺织、化工等专业课。1966年9月,广昌县经济委员会创办广昌县工读技术学校,学制3年,实行半工半读,设有农业机械、电工、化工3个专业,共招生100人,专业课分别由县农机厂、化工厂和青桐电站技术人员兼任。1968年11月停办,学生大部分回乡生产,少部分留厂当工人。
   1983年,创办江西省重型机床厂技工学校(在崇仁县)。1985年,东乡食品技工学校创办,设在东乡职业技术学校内,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86年,创办抚州地区技工学校,由富奇汽车厂、抚州印染厂与地区劳动局联合办学,校本部设富奇汽车厂内,二部设抚州印染厂,主要培养具有相当于高中水平的中级技工,毕业后由劳动部门分配。以后几经搬迁和易名,1992年5月,单独办学。是时,该校配有教职员工30人(其中教师22人)。1997年,抚州地区技工学校有建筑面积18096平方米,其中教室1283平方米,实习场地755平方米;有教职工73人,其中,理论课教师49人,实习指导教师4人,在校学生1082人。江西重型机床厂技工学校有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教室938平方米,实习场地6900平方米;有教职工167人,其中理论教师41人,实习指导教师98人;在校学生867人。东乡食品技工学校有建筑面积7954平方米,其中教室840平方米,实习场地240平方米;有教职工62人,其中理论教师课39人,实习指导教师9人,在校学生456人。
   (二)抚州地区技工学校 创办于1986年,位于市区抚临大道(今临川大道)东端,占地45亩,校舍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8个班教学、实验及师生食宿。6月,地区劳动局在江西富奇汽车制造厂、抚州印染厂开设钣金和染整专业2个教学班,有教职工11人。1990年3月,学校迁至抚州地区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内,并与之联合办学,成立抚州地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隶属地区经委、地区劳动局。开设机械班2个,在校学生350人,教工33人。1992年5月技校独立办学,隶属地区劳动局,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校址迁到黄巢路13号,先后开设机械、电机、化工、造纸、纺织保全、商业管理、水利运行、汽车维修、物资经营、装潢、簿记、微机应用等专业。1999年,该校有教职工71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在校学生374人。到2000年,该校共培养7000余名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2000年5月后,该校开始承担被撤销的地区经济管理干部学校、政法干部学校、粮食干部学校及商业干部学校相关培训职能。
   该校确立以振兴抚州经济为宗旨,提高学校整体实力为目标,增强学校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的办学思路。注重内部科学管理,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制度。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学校大力改革招生办法,在搞好规范化招生基础上,报经省劳动厅批准,扩大计划外招生。既招收城镇委培生、自费生,又招收乡镇委培生,扩大校外办班点,与省内多所中专学校联合办班,为更多的城乡青年入校就读提供方便。通过劳动局,给技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定优惠政策;对长期在沿海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允许办理保编、连续计算工龄及养老保险手续;对不适应沿海工作的毕业生一律负责派遣介绍,办理就业手续;同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校内设置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专门向区外,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推荐就业。一方面把握就业信息,建立劳务合作关系,为学校培训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服务体系,加强对输出的技校毕业生、实习生服务和管理工作,配合当地劳动部门和用工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抓好用工管理,进行跟踪服务,把技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在稳定、可靠基点上。
   1997年,该校顺利通过省劳动厅组织的对全省80余所技工学校进行的合格性评估(全省仅25所通过),跨入全省合格技校行列。为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学校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福州、厦门、杭州、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域内优秀企业、域内工业园区建立实习与就业网点,就业网络完善,学生就业率每年都达90%以上,并实现就业后的跟踪服务。撤地设市后更名抚州市技工学校,是市首批省级职业培训综合基地、市劳动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为市工业园区培训技术工人的重点培训机构。2007年有教职工62人,其中高级讲师11人。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拥有100多台新型微机,实现多媒体、互联网教学,集电子电工实验操作、家电维修、语音教学、美术设计、缝纫电车工、机械类实习车间厂房等为一体。同年10月并入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三)江西机械电子技工学校 1983年在崇仁县创办,原称江西重型机床厂技工学校,是一所以车工、数控机床加工、模具制造、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技术为重点专业、培养中级和高级技工人才的学校。2001年更为现名;2002年划归抚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此后成为中德合作“江西省职业促进就业综合项目试点学校”、江西省十所骨干技校之一、江西省再就业培训基地、抚州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抚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培训基地。该校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机械制造类专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尽快适应社会的能力。2004年6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2005年4月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认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007年并入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学院机械电子系、中专部和实训部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占地面积90亩。2007年有教职员工174余人,其中在职教师50人,外聘教师124人;在校学生2200余人。至2007年,共培训下岗工人和其他各类人员5000余人。
   第三节 职业中学 一、办学进程 清光绪三十年(1904),东乡知县何敬钊在县城王、艾二公祠侧创办蚕桑学社,传授饲蚕缫茧之技;次年,东乡设立习艺所,向民众传授织布、压鞭炮等技术。
   民国2年(1913)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分实业学校为甲、乙两种:乙种施以简易普通实业教育,甲种施以完全普通实业教育。15年,抚州六县公立昭武甲种农业学校收归省办后,经抚郡人士商议,以其原办学基金,创办抚州六县公立女子职业学校,设3个班,有学生71人,教职员11人。18年,该校改办为公立女子初级中学。
   民国16年(1927),私立辅仁初级中学改为私立辅仁职业学校,有3个班,学生80余人,教职工14人。22年,私立辅仁职业学校改为私立辅仁初级园艺学校,有6个班,学生138人,教职员16人。30年,辅仁初级园艺学校改为私立辅仁农业职业学校。次年,日本侵略军窜扰临川,学校生产基地被破坏,办校经费来源枯竭,校董会申请停办,经省研究,于35年改由县办,更名临川县立辅仁农业职业学校。17年,私立毓灵女子初级中学改办为私立毓灵女子家庭初级职业学校,设编织与草织两科,开始每科一个班级,学生60人,教员16人;后增至每科2个班。25年,有4个班,学生51人,教职员7人。
   民国20年(1931)8月,东乡县竹商陈祥创办的私立开智初级中学改办为公立开智初级农科职业学校,始设1个班,后发展到6个班。至29年,在校学生130人,最多时达300人。1949年停办。22年,全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鉴于教育经费紧缺,省立第二农业学校停办,其学生并入辅仁初级园艺学校。在“教育生产化”声浪中,不少中学办职业科或职业班,省立临川中学于23年停办高中普通科,创办民筑科,学制3年,办两届后复办高中普通科。
   抗日战争爆发后,依照战时教育计划,各职业学校加强战时必要知识、技能训练。民国28年(1939),省教育厅在夏布特产地宜黄县棠阴创办省立制麻初级实用职业学校,秋季招2个班,学生90名,学制3年,除开设文化课外,尚有漂染学、机织学、图案组织学等专业课程。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教员中有8名大学毕业生,其中3名曾留学日本。尔后每年招收1个班,50余名学生。36年,迁临川县湖南鹏溪村。29年4月,东乡县立女子职业学校创办,招收女工,既学文化,又学打袜子、织毛巾等技能,校址设城西王氏、艾氏两公祠。32年,宜黄县立农林职业学校在宜黄县梅杏村(今二都镇)开办,有学生51人,其中农科班22人,林科班29人,学制3年。35年有3个班,学生78人。37年停办。同年,黎川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在城郊粟塘坪山创办。35年有教职员7人。38年停办。
   民国33年(1944),省立南丰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创办,校址设在洽湾胡氏宗祠,设园艺科,学制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35年,迁县城北郊天心堂(今南丰制药厂),增五年制农艺科,共有学生200余人,教职员10余人。36年,首届3年制园艺科30余人毕业,37年和38年,两届园艺科毕业生共55人。
   民国34年(1945),崇仁县秋溪创办纺织职业班。35年,崇仁县立初中设棉织科1个班,学生50人。同年,该县创办女子缝纫补习班;金溪县在双塘古圩崇岭村创办惠民农科职业学校,1个班,学生40人,36年迁双塘孔家塘,增为4个班。次年又增设2个班,学生150人,两届毕业生共计40人。民国时期抚州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主要学校集中在临川;学生数量不足;毕业生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学校不稳定,办办停停,只有毓灵、辅仁等职校坚持时间较长。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江西省教育改造方案》,于1949年停办临川县立辅仁农业职业学校,师生并入省立临川联合中学。1950年,省立宜黄制麻初级实用学校、省立南丰高级职业学校、金溪县惠民农科职业学校先后停办。
   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推动下大办农业中学,金溪县办起10所;宜黄县创办33所;广昌县创办8所;南丰县开办13所,有学生529人;临川县办97所,次年调整为26所,共有学生2532人;到1959年,域内共有农业中学89所,在校学生5308人,教工266人。所办学校办学条件都较差,校长多由公社主要领导兼任。师资缺乏,除部分专任教师由教育部门调配外,多数由当地“上山下乡”干部、农业劳动模范、技术人员和老农兼任。学生实行半耕半读,社来社去,不包分配。经费以自给自足为主,公社补助为辅,或由群众自筹。教学活动安排为农闲多学(文化知识),农忙少学,雨天集中学,晴天分散学,力图做到教学与生产劳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经费、设备、师资等条件较差,学校数量虽多,但教育质量不高。
   60年代初,根据省《关于巩固发展农业中学的通知》《关于做好民办农业中学的巩固工作的意见》,域内农业中学在调整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并先后涌现一批先进典型。1960年7月,省委宣传部在临川县召开全省农业中学现场会,临川县在会上介绍经验。1961年,东乡县东源农中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到1962年底,域内农业中学调整为14所,在校学生879人,教职工42人。是年,东乡县愉怡农中、孝岗农中和小璜农中先后被评为省、全国半耕半读先进单位。1963年,省教育厅在东乡县召开全省农业中学现场会。1965年6月8日,《江西日报》刊登《半耕半读的一面旗帜——介绍东乡县小璜镇农业中学办学经验》。此后,域内农业职业教育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和推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过程中得到发展,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有农业中学363所,在校学生31867人,教职工2370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被视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产物,半工半读中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或停办,或与普通中学合并改称五七中学,学校图书、资料、仪器及其他教学设备损失严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职业教育逐步得到恢复。至1980年,域内陆续开办职业中学10所,有学生942人,教师71人。
   80年代初,抚州调整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有新发展。1983年,创办金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乐安县招携林业中学。1984年,宜黄县梨溪中学开办培养木竹技术人才的4年制职业班。到1985年,域内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现象逐步得到扭转。该年,地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搞好我区教育改革的初步意见》,确定以临川县、抚州市分别为域内农村、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出现域内第一职业高中、临川县职业技术学校、南丰县职业技术学校等一批龙头职业中学和一批为当地经济服务的特色职业学校。为当地陶瓷工业发展培养初级技工及财会人员的黎川县陶瓷职业中学,绝大多数毕业生都由劳动部门对口分配就业。年底,域内有农职校36所,在校学生约占整个高中阶段学生总数40%。有教职工近900人。1987年,黎川县陶瓷职业中学被评为全省21所示范职业高中之一。
   1989年,行署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及《抚州地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并改革招生方法,以志愿为第一条件,只要填报职业高中志愿即予录取,不完全受考分约束,从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南城县采用自办(县职中)、附办(在普通中学附设农林班)、学校与企业挂钩、社办(由社会力量开办育才电子学校、家电维修学校)、单位联办等形式,推行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域内部门办和民办职业教育也有新发展,先后开办富奇汽车职业学校、民办东乡宏州职业技术学校等。至1990年,域内职业中学有26所,招收新生2687人,完成计划107.5%,在校学生7308人,比1989年增长14.4%。1991年,职业高中和初中分别招收新生2869人和3124人,是历年招生最好一年。职高在校学生4191人,比1990年增长133%,职高生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26.4%,比1990年提高0.9%。各地办学条件有不同程度改善,1993年,域内职业学校校园面积1531亩,比1989年增加212%;校舍建筑面积80127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47%;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5.7万元,比1989年增加272%;校办工厂15个,比1989年增加50%;农场土地3239亩,比1989年增加102%;国家用于职业教育事业经费为259.14万元,比1989年增加47.5%。校办工厂年总产值324.7万元,纯收入46.74万元,其中用于补充办学经费30.34万元,比1989年有较大幅度增加。教师队伍得到充实,有专任教师567人,比1989年增加140%。1993年3月,黎川县陶瓷职业学校、临川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跨入省第二批8所省级重点职业高中之列。域内职校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各地农职学校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及经济开发项目,有计划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大力推广短、平、快实用技术,为实现地区“661农业开发工程”培养一批初级实用人才。其中,黎川县陶瓷专业、南丰县蜜桔加工专业、临川县建筑专业、东乡县食品加工专业、金溪县蚕桑专业等,均办得很有特色。黎川县陶瓷职业学校成立董事会,从1989年至1993年,5届毕业生累计580人,安置录用460人,录用率76%,学校步入“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分得掉”的良性循环轨道。黎川县陶瓷厂有1/4工人、1/2技术人员是县陶瓷职业中学毕业生。南丰县职校缝纫专业毕业生遍布全县,带动该县服装业兴起。他们设计的服装独具特色,多次在省里获奖。资溪县职业学校与上海长宁区劳动人事局签订3年毕业生劳务输出合同。临川市一职、临川市职业中专学校、南丰县职业学校广开毕业生就业门路,均取得明显成效。至1997年,域内职业高中有21所,在校学生7978人,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26.2%,是1987年后占比例较高的一年。
   1998年,地区教委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抚州地区示范性职业高中建设与初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逐步拓宽办学路子,促使全区中等教育结构日趋合理。全区职业学校由过去封闭的办学模式,向开放模式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是年,全区招收职校生(不含转校生)2075人,超额完成招生计划。此外,普通中学也增加职教内容,临川二中增设职业高中班,有装潢、美术专业,学制2年;临川一中、三中等校开办职业班,不少学校开设专业课或讲座。各县(市)各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临川市把职业教育列入各乡镇工作目标考核之中,教育占乡镇工作目标考核的3分,其中职教占1分。该市从教育附加费中,拿出10%用于职教事业,并规定在市一职和荣山垦殖场职业高中班任教的教师工资上浮一级。黎川县3所职校,在县政府支持下与对口经济实体、管理部门联合办学,形成从招生到毕业安置的配套办法,在校学生由1987年287人增至621人。学生巩固率在95%以上。同年,南丰县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省教委评估验收,成为全省示范性职业学校。1996年至1998年,全区职业学校总投入1000.6万元,其中1998年664.4万元,比1995年至1997年3年总和多109.4万元。
   2000年,行署提出“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奋斗目标,并转发地区教委、科委、科协《关于〈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农科教结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全区加快职业教育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进程。南丰县职业中专搬至新校址,迎接教育部对其进行的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达标评估检查;崇仁县职教中心、临川职教中心、黎川县职业中专等校也多方筹措资金,加快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步伐。是年,域内有433名职业高中毕业生(含普高分流87人)参加高职招生考试,录取410人,录取率95%。
   2000年全区职业中学情况 表22—5—22 单位:人、亩、万平方米 2001年,社会力量开始进入教育部门,民办职业学校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全市先后开办抚州振兴科技学校、抚州中大星城科技学校、抚州创新学校、中国农工民主党抚州市前进学校、抚州成功教育学校、北大燕工抚州科技学校、临川金山武术学校、抚州育才学校、临川天一职业技术学校、抚州市昂扬美术职业学校、抚州市领航美术学校、抚州市樱之花中等职业学校、抚州建昌科技学校、黎川科源教育学校、乐安现代高级中学。这些民办职业学校到2009年,因生源减少,办学成本增加,招生困难,一些学校退出招生、办学。但职业教育能力建设明显加强,为全市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2001年始,全市加强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2005年临川现代教育学校顺利通过省教委的国家重点职业学校达标评估检查。2006年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顺利通过省级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评估;至2009年,崇仁县职业教育中心、资溪县职业中学、抚州创新学校、广昌县职业技术学校、金溪县中等职业学校、东乡县职业教育中心(东乡机电中专)、南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先后通过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2008年,市政府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目标的考评。确立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30万元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市教育局加强职业院校内部管理,规范招生工作。加大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能力建设,仅2008年全市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进行基础能力建设。开展职业技能竞赛。2010年3月26日至31日,成功组织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第一届技能竞赛。竞赛分别在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金溪县中等职业学校、临川现代教育学校和抚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共有26所中等职业学校(高职中专部)的308名选手参加21个项目竞赛。2011年3月底又分别在东乡机电中专和临川现代教育学校成功举办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第二届技能竞赛活动。2006年至2010年全市共投入资金244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860万元,省财政540万元,地方配套1040万元,先后建设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实训基地项目、临川现代教育学校汽车应用与维修实训基地项目、东乡县职业教育中心数控实训基地项目、南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汽车维修实训基地项目、崇仁县职业教育中心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项目、南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数控专业实训基地项目、广昌县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电工及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项目、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项目。积极开展全民创业培训。2009年,全市把全民创业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增强群众的创业和就业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全市有近6万人次参加农村劳动力各类技能培训,70%以上人数达到初级以上职业技能水平,培训后有近5万人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2001年—2011年全市职业学校基本情况 表22—5—23 单位:所、人 二、职业学校选介 临川现代教育学校 位于市区环城北路2号,系1983年由抚州市第四中学高中部改招职业高中班学生而创办,时称抚州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市四中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93年8月,抚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开始独立设校,并从市四中迁到原抚州市二小。1996年8月,抚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并入,改为临川市第一职校。2001年8月改为现名并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校。
   该校以“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为办学宗旨,走“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之路。重视专业课硬件建设,分阶段落实教学任务,重点检查实训操作技能,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钻有所专,毕业后能以所学专业技术直接为社会服务。该校面对市场,适时调整专业,先后开办食品、园艺、机械、体育、电子电器、电脑财会、电脑文秘、装潢美术等专业,学校专门成立学生处,做好人才就业安置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根据新生文化程度高低不一,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特殊情况,在普及文化知识基础上,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前,均分期分批到对口专业需要的单位实习或就业;并针对高校和成人高校招生需要,加大文化及专业课教学分量,使学生毕业后都找到较理想的升学或就业出路。除积极推荐部分学生到国外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外,还教育学生热爱家乡,把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直接为振兴临川经济服务。该校特色教育屡获殊荣。艺术中专班学生2002年代表江西省赴京参加第二届全国“希望之星”大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2003年高考中有36名艺术类考生被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师范学院等名牌大学录取;夺得江西省第二届中学生艺术节一等奖;2004年63名艺术类考生分别被北京师大、南京师大、上海师大、广州大学等高校录取;荣获江西省中等专业学校首届学生技能竞赛两项大奖;2006年116名学生分别被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大、中国戏曲学院录取。2006年第三届全省技能竞赛中,竞赛获奖最多、成绩最好。该校大力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实用性人才,从独立设校起,先后向社会输送毕业生4500余人(含原二职毕业生1000余人),向日本国岐阜县输送服装专业毕业研修生75人,向新加坡、毛里求斯、美国塞斑岛等输送电子、服装缝制工76人。2002年、2003年新生入学及在校生人数均居全省同类学校之首。
   临川现代教育学校 南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创办于1996年6月,是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评估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学校坐落在琴城镇彩虹路48号。校园面积62669平方米,校舍面积23248平方米。教职工93人,其中专职教师80人,先后有20余人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专业教师培训。在校学生980人,开设有幼师、机械加工、物流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6个专业和对口高考班。
   该校教育教学质量、招生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国外就业在全省更是独树一帜。学校连续4年夺得全市职校生高考团体第一;2002年被评为江西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还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该校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各类竞赛中共100多人次获奖。2003年《职教论坛》杂志以《职业教育的一面旗》详细报道该校的办学经验。该校是江西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和江西省劳动厅驻沪办事处的出国研修培训基地及劳务输出地。每年向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输送电子、服装、花木、纺织等研修生40多名,至2007年底共向国外输送600余名。
   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创办于1985年,其前身为黎川县陶瓷职业学校,1988年定为省示范性职业学校,1992年定为省重点职业高中,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职业中专,改校名为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址设在县城东郊东门排村凤形山,占地面积21亩,校舍建筑面积8500余平方米。2000年学校有20个班610余名学生,教职工60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教育先进工作者2人。开设过工业企业管理、陶瓷工艺、陶瓷雕塑、陶瓷机械、陶瓷电工、陶瓷美术、陶瓷热工、文秘公关、工艺美术、电子电工、电力运行、电算财会、微机应用等近20个专业,以微机应用、电子电工、工艺美术专业见长。
   该校积极举办各类成人短训班,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该校大胆创新办学模式,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采取长短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形成校校联合、校企联合、“订单”教育等多元化办学格局。与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工业技术学院、福建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电力高级技工学院和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联合办学。与深圳番禺翰华电子有限公司进行校企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教育。该校开设微机应用、电子电工、工艺美术、服装设计与制作、陶瓷艺术等5类共25个专业教学班。其中,微机应用、工艺美术等专业已成为该校的强势专业。2004年,该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抚州市唯一一个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实习基地。该校已与福建柒牌集团、深圳和而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精英模具制作公司等100多家企业建立稳固的人才供求关系,连续3年就业率达100%、就业稳定率达90%。2005年,国家发改委在江西省确立两个职校点为农民培训就业服务中心,其中一个点就是黎川职业中专。该校各种培训基地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76期,培训人员7646人次。
   江西省东乡机电中等专业学校 坐落在江西铜业集团东乡铜矿内,是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该校有在校生3000多人,教职工143人,其中高级职称43人,“双师型”教师52人。占地400多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开设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农业机械化、计算机应用、空乘预科与外事服务、学前教育、市场营销等9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电子电工3个专业已成为骨干专业。该校拥有多个电脑网络教室、多媒体电化教室;400多台计算机全接通互联网,建成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网络;拥有机械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工技术等成套设备和全国最先进的数控设备。实训条件在全省名列前茅。多功能综合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机械加工实训车间、服装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形体训练房等建设先进,布局合理。
   该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面向市场办学和江铜集团东铜矿业博尔铸造有限公司联合建立数控和机械加工生产车间,既改善企业的生产条件,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基地。之外,学校还开拓省内外十多家大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仅2008年,该校就培训农村中学1368名初中毕业生、5067名农民工和300多名失业人员。在办学方式与市场对接上,该校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该校先后获得全省职业学校先进单位、全省职业学校招生先进单位、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西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等20多项荣誉。
   第四节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一、办学进程 1958年6月9日,江西省委、省人委联合作出《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在南昌市梅岭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不久改名为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8月1日,总校和30所分校在南昌举行开学典礼。是年,抚州地区开办10所共大分校:东乡红星分校,崇仁分校,临川太阳分校、荣山分校,黎川德胜关分校,宜黄分校,南丰分校,南城分校,金溪分校,广昌分校。各分校设在当地国营综合垦殖场内。
   域内各共大分校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农)半读;注重培养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创办初期,主要进行劳动建校,逐步实现生产自给。从1959年开始,设置专业和编制教学计划,逐渐扩大规模,发展生产,建立正常教学秩序,摸索半工半读办学经验。60年代初,由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域内各共大分校受到很大影响。经过整顿提高,于1965年增办3所分校:抚州分校、资溪分校、东乡红光分校。1966年5月,创办乐安分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域内共大分校受到严重干扰。1968年6月,省革委会作出《关于改变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管理体制的决定》,将共大总校改由省革委会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农业组领导,各分校一律下放,由所在县(市)革委会领导,并改名为某某县(市)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此后,共大总校与分校脱钩,一批中学与共大分校合并办学。1968年秋,南昌三中600余名初中生并入东乡共大,以后又有200名初中生并入该校。1970年8月,东乡县工业共大创办,首届招生400人,学制3年。1972年,全区共大在校学生5745人,其中学生最多的是东乡县红星共大(758人),最少的是资溪共大(279人);域内有共大教职工1109人,其中教师234人。
   域内共大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校自力更生建立“三结合”基地,即为教学服务的农场、林场、畜牧场和小型工厂;另一种是场校合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利用垦殖场生产基地,开展教学、生产、科研活动。全区有12所共大属于前一种类型,有1所共大(宜黄共大)属后一种类型。南城、抚州、南丰、临川、广昌等县(市)共大,原属场校合办,1971年底先后与垦殖场分开。1973年11月,省革委会规定各地共大分校接受共大总校和当地党委双重领导,以当地党委为主,具体业务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主管。1975年,全区各县(市)共大开展庆祝毛泽东主席《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发表15周年活动,地区编印彩色张贴画《共大的光辉道路》,宣传全区共大,特别是南城、乐安共大的办学业绩。1978年7月,省文教办公室教育组批准抚州共大为地区分校。1980年,总校所设分校工作办公室撤销,各分校与总校正式脱钩。1983年,全区恢复6所县办共大(加上南城共大共7所)。1984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党组《关于不宜采用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名称的意见》,域内共大陆续作调整。是年,南城共大改为抚州职业大学。1985年,临川共大改为临川县职业技术学校。其他共大或停办或改为全日制学校,只有黎川共大直到1997年才并入黎川县职业中专。在办学过程中,全区涌现南城、德胜关、红星、乐安共大等先进典型。至1984年,全区共大共培养具有一定农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2万余人。
   1958年—1985年全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情况 表22—5—24 1963年—1984年全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生数和教职工数 表22—5—25 单位:个、人 二、南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创办于1958年,始称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南城分校,初时校址在麻姑山,1960年迁至里塔公社大乐村林冈山。校园占地面积4000亩,建筑总面积2.6万平方米,有教学用房12栋,学生宿舍9栋,教工宿舍11栋,还有大礼堂、图书馆、附属小学、幼儿园、医务所、招待所、商店等附属设施。办有农机厂、化工厂、香料厂、综合厂和农场,有生产实习基地1950亩。该校先后开设农业、园林、畜牧兽医、财会等专业。6000多名毕业生,遍布南城县每个乡村和各个行业。
   该校多次受到中央、省、地、县级党委和政府表彰和奖励。1974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1980年被评为全省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单位。1977年,校长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75年,一位副校长代表学校随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出访东非5国。《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年—1984年)载:“南城共大分校创办以来,为全县培养了4000多名毕业生。全县乡镇(公社)农科站、农机站、兽医站技术人员中,有80%是共大毕业生。各村(大队)气象员、植保员、种子员中,90%是共大毕业生”。全国除新疆、西藏外,各省教育界人士先后到南城共大参观。1976年7月,由21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村教育考察团到校考察,随后又有5个国家的人士陆续到校考察。1980年5月,美国一研究职业教育的学者考察后,称赞该校为第三世界职业教育树立榜样。
   全校师生学习和发扬抗大精神,勤工俭学,一边教学,一边生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既培养大批农村建设人才,又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办学27年,共生产粮食5000多吨、油料2500担、果茶9万担、生猪2万多头;向国家提供水稻、油菜良种300多万斤、果木良苗40多万株、禽畜良种各5万多只、水产良种4万多尾,栽种温州蜜桔3万多株,上缴国家利税300多万元。学校实现粮、油、肉、菜、钱五自给。自1976年起,校办工厂每年产值均在100多万元以上,利润20多万元。
   该校坚持“农业出题目,学校做文章”,先后研究出80多项科技成果,并得到推广和应用。其中从水稻“农红七三”的变异株中,选育出“南共一号”晚稻良种,获亩产930斤的好收成;培育1年的泡桐苗,高达5米、树径7.8厘米;以深翻改土、大种绿肥、施用农家肥掺沙改土为内容的改造红壤及桉叶素治疗猪水泡等,在生产实践中都取得明显效果。《中草药防治仔猪白痢》等42项科研成果,分别获省、地科学技术进步奖。该校还编写专业教材500多万字。该校坚持面向农村、“社来社去”的办学宗旨。学生毕业后,学校继续关心其成长,学校的各种良种,优惠供给他们,大力支持他们发展生产,劳动致富。定期召开毕业生回校汇报会,交流致富经验,教育在校学生热爱农村,认真学好本领,毕业后做科技兴农的带头人。该校坚持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做到“三结合”(教学、生产、科研)、“三个对口”(实践基地与农业生产实际、与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和“三个为主”(学生以学为主,生产劳动以专业劳动为主,专业劳动以实习、实验性质劳动为主),建立“教学、生产、科研”新体制。该校坚持多种形式办学,在办好3年制普通班的同时,把对乡村干部、技术员、专业户的培训作为自身重要任务,定期和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还常常采取“快速培训”办法,赶在某一生产季节之前的十几天,及时为农村培训育秧员、制种员等。1985年,该校改名抚州职业大学。
   第六章 高等教育 抚州普通高等教育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逐步发展,渐具规模。至2011年,全市3所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师生、基础设施、办学质量、科研活动、对外影响等均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2003年6月1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同意设立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批复》,抚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从此开始。此后,该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实用技能人才。
   第一节 普通高等教育 一、办学进程 1958年9月,抚州卫生学校创办,是为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1974年后,学校先后在南城、黎川、乐安、金溪、宜黄等县设立分校或开办培训班。1978年,在抚州卫校基础上创办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86年1月,抚州卫校更名为江西抚州中医学校,为中专性质、县级建制。1986年9月,学校正式与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分办,74名教职工和153名针灸专业、护理专业学生纳入中医学校,校舍暂租抚州军分区教导队营房,1988年8月迁往赣东大道1111号。1998年6月,学校更名为江西省中医药学校。2000年5月,学校被评为江西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4年5月,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同意在江西省中医药学校基础上建立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通知》,学校升格为大专,定名为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1958年9月,创办抚州工业专科学校(设城内梅庵路原抚州市一中内)、抚州农业专科学校(设临川县鹏溪沙塘村)、抚州师范专科学校(泰山背原抚州师范内)等3所普通高等学校。1959年9月,三校合并为赣东大学,新建校舍于抚州市环城西路(今富奇汽车厂生活区)。其时,山西省太原地质专科学校迁入抚州市,改名为抚州地质专科学校,新建校舍于抚州市环城西路14号。1960年9月,析赣东大学农学系,另置抚州农业学院,校址设于原农专。农学院设大专部和中专部。1961年,大专部有4个班,159人,中专部6个班,379人。附设实习农场1个,有耕地300余亩,油茶山60余亩,杉木林20余亩。
   1962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调整教育事业和精简学校教职工的报告》,抚州地区高等学校作调整:经国务院批准,保留抚州地质专科学校,由中央二机部直接领导;撤销赣东大学建制,其中工业系撤销,医疗系并入赣南医专,师范系并入上饶师专;抚州农业学院停办,改置抚州地区农业干部学校。至此,赣东大学(含工专、农专、师专)先后共招生857人,毕业391人。抚州农学院先后共招生391人,毕业161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域内仅存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抚州地质专科学校停止招生。1969年6月,学校停办。1973年4月,在原校址开办抚州地质学校(中专)。197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复办大学,校名为抚州地质学院。1982年1月,更名为华东地质学院。2002年1月,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学校并入华东地质学院。4月,学校更名为东华理工学院。2003年5月,抚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该校。2007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
   1977年11月,根据省革委会批转省文教办公室《关于举办师范学院分院的请示报告》,地委、行署决定在临川市羊城路114号原抚州师范学校基础上,创办江西师范学院抚州分院。1978年3月,招收第一届学生230人。1982年4月,更名抚州师范专科学校。1988年9月,抚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副地级单位。2003年5月,抚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东华理工学院。
   1978年5月,地委、行署决定在抚州卫校基础上,创办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与抚州卫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86年,抚州卫校分出,改建抚州中医学校,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实行独立办学体制。2005年,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随江西医学院一道并入南昌大学,更名为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
   1985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南城共大改为抚州职业大学,由地区管理,设农学专业,学制3年。1990年2月,抚州职业大学改名为抚州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1993年2月,改名为抚州地区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2011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职员工2325人,在校学生47339人。其中,东华理工大学教职员工1800人,在校学生30739人;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教职员工217人,在校学生7538人;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职员工308人,在校学生9062人。
   二、专业设置 抚州各高校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相关专业。赣东大学,设工业、医疗、农学、师范4个系6个专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高校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上,本着教育事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扬长避短,制定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走多学科多门类发展的办学之路,使专业设置更趋合理。
   东华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防军工特色的,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兼备的多科性大学。该校在1956年创办初期,为适应国家原子能事业发展对铀矿地质专业人才的急需,设置放射性地质普查勘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铀矿采选炼3个专业。学制3年。后来随着铀矿地质事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专业设置不时调整。至1959年,停办铀矿采炼专业,增设地质、岩矿分析、岩矿鉴定、无线电电子等专业。1978年复办大学后,专业设置从单纯为核军工培养人才发展到面向核军转民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人才。至2011年,该校设有地球科学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核工程技术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艺术学院、理学院、体育学院、软件学院、国防科技学院、海军后备军官学院、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研究生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教育心理教学部等24个教学单位,还设立独立学院——长江学院。该校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和第四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6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管理专业、11个国防军工专业、1个国防重点专业、1个国防紧缺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江西省品牌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有1个国防紧缺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5个硕士点,有4个专业合作培养博士点,10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权资格。
   抚州师范专科学校以培养初中师资为目标,1977年创办之初,设有中文、数学、英语、美术、化学、物理、体育等7个科7个专业。学制3年。1983年,增设生物科生物专业。1985年,改科为系。次年,为加快师资培养步伐,学制改为两年。1987年,增设政教系政治教育专业。1988年,学制恢复3年,政教系改为政史系。1993年,增设艺术系,有音乐、美术2个专业。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启动,为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该校于1991年秋在中文、政史、数学、物理4个系分别增设文秘与公关、证券与投资、会计电算化、电子电脑4个专业,学制2年,1997年、停办上述4个专业,在有关系开办汉语言文学、英语、体育、美术装璜、计算机应用、电子应用技术6个非师范专业,学制3年。同时,数学系改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招收本科生,学制4年,至2000年,该校设有8个系: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政教系(政治教育、文秘专业);英语系(英语、英语教育专业);艺术系(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专业);数学系(数学教育、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物理系(物理教育、应用电子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教育、化学教育4个专业为本科4年制,其余均为3年制。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创办之初,仅设临床医学专业。1987年,增设护理专业、影像、妇幼卫生专业。学制均为3年。2009年学院首次开办护理本科专业,随后又陆续开办临床医学、化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等本科专业;专科设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临床医学(麻醉方向)、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护理学(涉外方向)等专业;高职设有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面向医药卫生、保健康复行业产业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逐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专科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的办学体系。2001年—2004年,原江西省中医药学校开设10个中专、高职类专业,即:护理、助产、卫生保健、中医医疗、针灸推拿、中医骨伤、医疗美容、中药、药学、中药制药。学校升格后,逐步开设一系列大专专业。2011年,学校共有3个教学系,开设中医学(中医临床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中医全科医学方向)、针灸推拿、中医骨伤、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疗保险实务、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剂设备维护与管理方向)、药学、医药营销、护理、助产等16个专业(方向)。
   三、教学与科研 (一)教学 1958年,抚州工专、抚州农专及抚州师专开展“教育大革命”,搞“插红旗、拔白旗”运动,在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时,过分强调政治与劳动,一方面把社会上所有政治运动都列入学生政治课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削弱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劳动安排过多,大砍基础课,打乱正常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质量。次年,三校合并为赣东大学,华东地质学校从山西迁入抚州。学校停课挖抚州城西河、修防洪堤。后贯彻国务院《关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的规定》,正常的教学时间才逐步得以保证。
   60年代,抚州各高校贯彻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条),强调学校必须以教为主,在教学中注意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及基本技能训练。1964年,根据毛泽东主席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抚州地质专科学校注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教学中遵循“少而精”原则,废止注入式,采用启发式,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得到发展。“文化大革命”后,抚州各高校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并在教学中逐步形成特色,推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抚州地质学院在1978年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在制定和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基础上,开展教学方法研究,把握好备课、课堂讲授、辅导答疑、实验实习等主要教学环节,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和教学督导活动,确保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要求。学校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知识的传授,启发思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并具有开拓新知识领域的兴趣。强调重演绎、推理、严谨与重归纳、渗透和综合互补的教学方法。同时,引进和开发专业基础课或专业主干课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的软硬件建设,特别注重抓好学生规范化、程序化操作的基本功训练。进入90年代后,学校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龙头来抓,制定《课程建设的总体设计方案》和《课程质量评估实施办法》,建设省、部级一类课程。1996年,国家教委组织专家对该院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确认该校已达到国家工科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在全国首批通过合格评价。学校办学条件优良,生均教育资源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教学和科研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仪器设备,并有馆藏丰富的地质博物馆。
   抚州师范专科学校从1978年起将知识陈旧、内容老化的课程压缩、删减,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适时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普通话、大学语文等公共课程。全校实行学年学分制,开设大量公选课供学生选修,出现学生选老师、选课程的新趋势,突破“千人一面”旧模式。在教学中,采取讲授、自学、讨论、辅导、演示、实验、电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强化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培养。实行一专多能的主辅修制,实践环节和技能训练都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系专业课普遍建立试题库,采取闭卷、开卷、笔试、口试、实际操作、毕业设计等多种考试形式,考查学生在掌握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外还强化普通话、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字)等职业技能训练。学校建立有教学实习基地,实施“2年+半年+半年”定向顶岗实习模式,两年在校学习,半年到中学实习,半年回校学习提高。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1992年后,开始实行新型社区医学教育(NCME)改革,改传统的医学教育培养一般通科医生,为培养有一定专科侧重的通科医生;改以传统的学科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为以问题为主导的讨论式教学方法;改传统的学科单一教学载体,为学校一医院一社区三维教学载体;改传统的单纯为理论成绩评估教学,为以知识、能力、态度及用人单位满意程度等综合成绩评估教学。1993年,该项改革加入“社区定向医学教育国际协作网”,其教学方案得到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省教委和美国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学院实行百分制,增加美学、营养学、社会学等课程,在护理教学计划中增加外语教学时数,突出专业特色。在各专业课教学中,注意强化基础理论与技能的传授,重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对学生不仅进行理论考试,还进行操作、实验考试。学生一年学基础理论,一年学临床理论,一年实习,毕业后成为专业有所侧重的通科医生。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学院2005年引进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是国内首家获得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公立高等医学院校。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从2001至2004年实施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采取2+1教学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1年临床实习)。学校推行的目标教学模式和中医基础实践教学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学校中发挥示范作用,影响较大。2004年升格后,学校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教学有关要求,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适应高等教育教学为教学重点,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指导下,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岗位引领、强化技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六位一体的护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等。同时,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技能操作标准及评分标准等,推行启发式教学,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比例(理论与实践比达1:1)。2008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6月以后,学校由高等教育的适应期向转型期发展。这一时期,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调课程为专业服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学校有中医学、中药、药物制剂技术3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思政理论课、中医基础理论、病原与微生物学、英语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医学、中药2个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和中医学、针灸推拿、药物制剂技术、中药、护理5个省级特色专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基础、中医筋伤内伤学、中医内科学、护理英语、护患沟通7门省级精品课程,有40项省级教改课题及多项省级教学成果获奖。
   (二)科学研究 抚州各高校都十分注重科研工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科研工作更趋活跃,成果众多。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学院)利用自身多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实验仪器设备较齐全以及快速信息传媒等优势,围绕着教学、生产和实验中提出的课题,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道路,仅在“八五”期间,就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48项,经费近300万元。“九五”期间,科研经费逐年大幅增长,2000年科研经费260多万元,其中有国际原子能机构资助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国防科工委合作项目,还有不少横向科技开发项目。1978年,学校有3项科技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5年,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获国家专利6项。18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被授予省级学科带头人,15人被授予省级骨干教师称号。全校教师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0余篇。《华东地质学院报》在国内外发行,获全国自然科学优秀学报二等奖。学校设有资源与环境、应用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国土信息工程、岩土工程等研究所,“3S”研究中心可用于定位、灾害预测、遥感及各种信息、图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国家级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的参比实验室。由建设部颁发证书的工程勘察设计院,可承接高层建筑等多种工程的地基勘察。在地质勘查工程、砂岩型铀矿勘查、油气勘探等方面成果也很丰厚。学校被指定为国际原子能机构铀矿地质和同位素水文学高级培训中心、东南亚地区同位素水文数据库主办单位。学校拥有“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等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1个国际原子能机构参比实验室),以及江西省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和江西省戏剧资源研究中心,2个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立了江西省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是国际原子能机构铀矿地质、同位素水文学高级培训中心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东亚地区同位素水文数据库主办单位,多位教授受聘国际原子能机构咨询专家。学校多次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至2011年,学校发表科研论文6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70余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800项,获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54项,发明专利16项。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际交流和学术联系,并互派留学人员。
   抚州师范专科学校确立“科技兴校、科研育人、科研为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大研究资助和奖励的力度,积极组织教师跨系联合、协同作战。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找课题,做好应用课题研究。至2000年,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4项、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重大项目1项、省厅科研项目23项、地区及本校科研项目259项。教师撰写出版专著16部,主编、参编教材及工具书等75种,公开发表论文1133篇,其中在省级刊物上发表453篇、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6篇,被SCI收录3篇。先后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0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0奖、地区优秀科研成果奖43项。获国家专利3项。其中,对模糊数学、实域理论和实代数几何等研究达到国际水平;量子力学、黑洞理论研究为国内瞩目;比较教育、临川文化、赣东文化名人及戏剧研究,得到省内外学者肯定和赞誉。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学生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近20项。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组织教师广泛开展科研活动和科技开发,并于1985年创办《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学报》,介绍科研动态及成果,刊登有关论文。至2011年,全院教师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共发表论文近千篇,其中国际、国家级核心刊物论文300余篇,其他论文700余篇。教师编写和出版教科书及论著近百部,完成科研项目近百项。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一直着力加强学校科研工作,在学校升格尤其是2008年以后,科研工作得到不断加强,水平逐年提高。学校成立盱江医学研究所和建昌帮炮制技术研究室,以旴江医学、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研究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科研工作。2011年学校1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实现学校国家级课题立项零的突破,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领先水平。至2011年,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973科研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厅局级科研项目77项,地市级科研项目89项。完成省部级项目5项,厅局级项目29项,地市级项目47项。其中,通过省部级鉴定3项,厅局级鉴定4项,地市级鉴定18项。获地市级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出版学术论著(教材)170多部,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20多篇。
   四、普通高校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 创建于1956年6月,在山西省太谷县城借用51座院落民房开办。同年7月7日,正式成立太谷地质学校。两年后将619名中专毕业生输送到铀矿地质队。1958年6月,太谷地质学校升格为地质专科学校,迁太原市,更名太原地质专科学校。9月,招收首届本科生224人。1959年1月,国家二机部决定将该校迁至江西省抚州市,改名为抚州地质专科学校。1960年9月,该校开办工人专修班,培训野外地质队选送的工人。1962年,各专业停止招生1年,精简在校学生287人。调整后设3个系3个专业,即一系,放射性地质勘探专业;二系,放射性地球物探专业;三系,岩矿分析专业。到1966年,建起校舍3.7万平方米,建立21个设备配套的教学实验室及3个野外实习基地,图书馆藏书22万册。该校有教职工470人。共培养本科毕业生1080人,专科毕业生513人,培养工程师级技术干部400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教学科研中断。干部教师被批斗,后来陆续下放农村劳动。1968年2月,成立“三结合”校革命委员会。1969年6月,学校停办。教职工就地安置,图书资料、岩矿标本、仪器设备散失。1973年1月,国家二机部与江西省革委会决定在原抚州地质专科学校校址筹办地质学校,并分别于1974年、1976年、1977年共招收3届中专学生860人。1978年5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抚州地质学校恢复高校建制,校名为抚州地质学院,设有11个专业,学制4年。1982年1月,更名为华东地质学院。2002年4月,学校更名为东华理工学院。2007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科研上,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198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开放。同年11月16日,该校迎来首批外国客人——美国政府能源部铀矿地质代表团。90年代,院党委适时地提出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上的办学方针,在制定“八五”和“九五”规划时,确立放射性地学的学科优势,走以工为主,文理管渗透,多学科多门类发展的办学之路,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面向,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在办学层次,由本科单一层次拓展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3个层次,还开办成人函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短期进修班、代培班、自学助考班、干部班等。1996年,该校在全国首批顺利通过国家教委对其本科教学工作合格的评价。
   该校占地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4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35万册,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在校生3万余人(含留学生),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00余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5人,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2人,“井冈学者”1人,“东华学者”2人;有省级学科带头人40人,省级骨干教师5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8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7人。同时,学校还聘请200多位国内外兼职教授。学校由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担任名誉校长。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和第四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该校被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为铀矿地质和同位素水文学高级培训中心,国家级“分析测试研究中心”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为参比实验室。“江西省空间信息与数字国土实验室”于2004年2月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并拥有新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和“核技术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工程中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06年以后,与日本、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校际交流和学术联系。与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创办于1978年5月,校址坐落在城外正觉寺路12号。其时与抚州卫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86年7月,卫校从抚州医学分院分出另办中医学校,该校始实行独立的大专办学体制。2000年3月,该校并入江西医学院,成为其二级分院。2005年根据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关于江西医学院与南昌大学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的有关指示精神,该院随江西医学院一道并入南昌大学。2011年,该院占地面积670余亩,建筑面积15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多亿元。图书馆现有图书文献15万余册;电子图书100万余册;开放EI、ISTP、SCI、SPRINGER、ELSEVIER、PQDD等数据库38种。该院有三级甲等综合性附属医院1所,床位总数1000多张。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7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17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占教师总数的43%;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40%。
   该院设有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的医学教育。2009年首次开办护理本科专业,随后又陆续开办临床医学、化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等本科专业;专科设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临床医学(麻醉方向)、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护理学(涉外方向)等专业;高职设有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该院2005年引进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是国内首家获得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公立高等医学院校。该院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技能强化训练、人文社区教育等,并且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配备有120余个各类实验室,其中护理实验室建筑总面积达23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教学用护理设备226台(件)。在全国各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100多家。教师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共发表论文近千篇,其中国际、国家级核心刊物论文300余篇。教师编写和出版教科书及论著近百部,完成科研项目近百项。该院以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以校园志愿服务为特色,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载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取得良好的效果,创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新模式。
   江西中医药高专新校区效果图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创建于1986年,是全国8所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之一,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的新型特色高等院校。学校共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00余亩。老校区位于抚州市区,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齐全。新校区位于金巢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在校生9000余人。
   该校以培养面向医药卫生、保健康复行业产业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逐步形成以中医药专科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的办学体系。设有医疗系、药学系、护理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医学基础部、公共与社会科学部、成教部“三系四部”;开设16个专业(方向),形成中医医疗、康复保健、药学、护理四大专业群。学校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和中医药行业的特点,大力实施“双证制”教育,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获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学校积极拓展教育领域,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建立联合培养模式,承担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药等本科专业继续教育。学校是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学校有3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和5个省级特色专业、7门省级精品课程。学校大力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通过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带薪实习、实习就业一体化等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学校有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各1所、附属药厂1个,省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28个,先后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北京、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100多个稳定的就业网点,形成辐射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就业信息网络;组织优秀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应征人伍”;积极探索“走出国门”就业门路,开拓国外就业市场,先后选派7名优秀毕业生赴英国带薪实习。
   该校坚持“请大师、进贤才、育新人、重双师”的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有教授及正高职称人员26人(在职在岗),在职副教授及副高职称人员37人(在职在岗),“双师型”教师占72.5%,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36%以上,有国家级名老中医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5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1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硕士生导师4名。学校聘请中科院院士陈可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危北海、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琦、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灵台、著名针灸专家陈日新等10余位国内著名教授、专家为学校名誉教授。同时,坚持“不求所有、但为我用”原则,与多家医院及医药企业建立人才共享机制,聘请医疗行业知名专家为专业带头人,建立一支临床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比例逐年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攀升。全校教师主持科研课题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级课题子课题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3项;主持省教改课题41项。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系专科层次的普通高校,是在原抚州经贸学校、抚州农业学校合并,同时融入抚州文艺学校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而设立的。2007年10月又整合江西机械电子技工学校、抚州市技工学校的办学资源,是一所集理工、经贸、生物、艺术为一体,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该校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2004年按新专业目录进行梳理、规范名称后,到2011年学院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文秘、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1个专业;专业结构以理工科类专业为主,共设有制造、电子信息、财经、艺术、农林、汽车、轻纺食品等10个专业大类。专业设置突出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特点,各专业协调发展,符合学院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相关领域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该校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设置6个高职专业,并于2003年秋季首次进行招生。2004年到2011年,学院每年均新增设2个-5个专业。从专业结构来看,专业建设已逐步形成以财经学科类为主的职业岗位群,电子信息类和机械制造类专业较强、优势明显。2008年8月,该校整体迁入新校区,同年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学校制订《关于制(修)订2008级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对高职、高技、中专、中技及五年制大专教学计划修订完毕。以后,每年都组织各系部对教学计划进行制(修)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制定《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课程建设发展规划》,逐步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课程模式。2010年,学校实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大力倡导“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倡导教师积极利用校内外的虚拟车间、虚拟工厂、虚拟工艺或企业现场,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倡导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统筹规划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按照“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提高层次”的建设思路,建设新设专业的实验实训室和学院重点建设的实验实训室,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实验实训、专业基础实验实训和跨专业实验实训3个相对独立、相互衔接又相互递进的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体系,确保学生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得到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该校成立以后,设立由党委副书记分管的科研机构——科研处,配置专业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先后制订《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工作条例》《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奖励暂行办法(试行)》《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及时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以适应科研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需要,有效调动广大教工的科研积极性。到2011年底,全院共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立项项目4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8项,市级项目8项,获上级项目资助经费10多万元,学院按照1:1给予经费配套,保证了科研进度和质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论文评比活动,先后有8人次分别获江西省职业教育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1篇;参与编写高职高专规划教材15部,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建有校舍174564平方米,学生公寓寝室1200间,食堂总建筑面积10911平方米,规模容纳学生6000人。建有普通教室95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400个、语音实验室座位数287个、学生实践场所20229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0.40万册、电子图书6000GB、国内外专业期刊460种;微机房12个,计算机1401台;校园网出口总宽带lOOOMbps,网络信息点数1406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总量2000GB,上网课程数5门;教学科研各类仪器设备总值2792万元。该校秉承高起点、高标准和“环保型、智能型、数字化”节能的理念,建有学生公寓24小时空气源热水供应系统和智能控自动购电系统、教室红外线数字节能控制器、校园主干道LED节能路灯和绿化雾喷灌溉系统。校内生活服务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绿化面积10多万平方米,生态绿色型校园已具特色。
   2011年,该校有在校生4639人,教职员工404人,其中专任教师318人,教师由原抚州经贸学校、抚州农校、抚州文艺学校、江西机械电子技工学校、抚州市技工学校合并进入,2008年以后又招入部分应届硕士毕业生。为加快人才培养力度,2010年学院柔性引进博士后4人、教授4人,以加强教师交流工作。同时,还招聘30名兼课教师,充实学院师资力量。此外,还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一些名师及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实训教员。该校贯彻国家有关扶持职业教育的政策精神,大专设立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国家助学金(分一、二、三等2000元-4000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到生源所在地县(区)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还设有奖学、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项目。在校生服义务兵役享受贷款代偿、学费补偿、退役复学学生学费资助等,确保每位学子不因经济困难而完不成学业。该校在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建立就业基地近百个,建立长期合作单位15个。学校招生就业处和各系部对已就业的学生实行跟踪服务,定期回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学校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
   第七章 成人教育 清末民国初,域内已有民众补习教育。民国21年(1932)以后,域内各县先后设置民众教育馆,创办民众夜校,实施成人教育,但入夜校学习民众非常有限。此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和国民党发动内战,域内成人教育每况愈下。到解放前夕,域内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总数80%以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展开大规模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工作,有效地提高工人、农民和干部、职工文化知识水平。改革开放后,成人教育快速发展,各厂矿企业、机关团体、城市街道和广大农村纷纷开办业余学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遍及各县(市)和乡镇,多形式、各层次成人教育全面展开。到2000年,抚州市11个县(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广大群众文化知识及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不少人还受到中等、高等教育。2001年始,抚州市成人教育以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电大教育、党校教育和师资培训为主。
   第一节 扫盲与成人初等教育 民国初期,临川县成立实施民众教育委员会,并开办民众教育馆。其时,省立第三师范创办民众补习夜校1所,招收临川城乡不识字妇女40名。民国16年(1927),域内办起民众补习学校5所。到20年,有民众教育馆12个,教职员38人。各县民众教育馆均开办民众补习学校,学校大都附设在小学内,教师由小学教师兼任,对失学民众和不识字成年男女进行扫盲和初等教育。农村多利用冬闲或晚间开课;城市每周开课4个晚上,每晚3节。课程为识字、常识、算术(含珠算、笔算)、乐歌(音乐)等;农村加授农业知识,城镇加授商业知识。此外,有工厂、商店和团体兼办职业补习学校,开设夜班或星期班,实施“百业教育”。是年,仅临川县就办有21所公私立民众业余学校,学员281人。
   1929年至1934年,宜黄、南丰、乐安、广昌、黎川、资溪等县先后建立苏维埃政府。其时,苏区各地开办工农夜校、妇女识字班,帮助群众学文化,并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由于物质困难,他们没练习本,用废纸或石板代替;没有笔,用树枝在地面上写。各村庄中心屋场或田头路旁,均建有识字牌,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据1934年3月统计,在广昌县67875人中,有9361人受完初等教育,占全县人口14%。其他苏区县义务教育均见成效。直到苏区被国民党军队占领,轰轰烈烈的苏区义务教育被迫停止。
   民国23年(1934),省教育厅特种教育处在南丰县设立实验区,开办中山民校6所,设成人识字班7个,入学农民302人;还开设妇女识字班2个,入学妇女64人。24年,各地推行保学制度,城镇小学均开设成人班、妇女班,采取成班教学、巡回教学、上门教学等形式强迫学生入学,以推行识字教育。9月,各县义教委员会成立,加强推行识字运动的督导。其时,第七行政区各县(除光泽县,增广昌县)共有中山民众学校及保学附设的妇女补习学校和农民补习学校1038所,参加学习的民众50943人。其中临川县326所,参学民众21720人;金溪县210所,参学民众17050人。25年,城镇各级中心小学纷纷设立民众夜校,课本由省教育厅翻印,各县教育科散发。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域内在成人教育中加强抗日宣传。各乡镇设有强迫入学委员会,规定城镇各机关团体、学校均附设民众学校,对失学民众采用劝告、警告、罚款、征工等方式,限期入学,实施强迫性补习教育,并结合实施壮丁训练、劳工教育、职业教育,每次训练加授成人识字教育40小时。是年,崇仁县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特种教育示范县,该县中洲村中山民众学校被指定为示范学校,负责辅导崇仁、宜黄和乐安3县特种教育。临川县开设夜校100多所,有男女学员3202人。不久,临川、东乡、金溪等县由于日军侵扰,学校纷纷外迁,民众教育被迫停止。27年,江西省第七行政区在黎川钟贤创办义务教育师资训练所,域内中心小学一律改为中心国民学校,保立小学也分批改办为保国民学校,并兼办夜校负责扫盲工作。由于日军入侵,办夜校不了了之。29年,各地设立巡视教育辅导团,督导民众补习教育的实施。次年,域内各县的区乡组织实施政、教、军三位一体制,由于经费自筹困难,民众教育无人问津。31年,省教育厅派巡回教育团进驻乐安县。在县郊附近没有设小学的西边、唐家等村开设扫盲点,1年后巡回教育团裁撤,该团所设几所扫盲学校随之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各城镇国民学校民教部大多无民可教,民众教育一蹶不振。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重视群众文化教育。各县按专署《迅速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的通知》精神,成立扫除文盲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各配扫盲专职干部4人至12人;各区成立扫盲协会,配备扫盲专职干部1人至2人。1950年,各县还先后成立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由工会牵头,在职工中进行以识字为重点的扫盲教育。工农文化补习学校、农民夜校和妇女识字班在域内遍地开花,冬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农民夜校学习《农民识字课本》《土改法》以及时事政治;职工夜校学习《工人政治课本》和《工会法》;妇女识字班学习《妇女文化课本》和《婚姻法》等。同时,域内推广由解放军西南军区某部文化教员祁建华创造的“速成识字法”。1953年,域内加大扫除干部中文盲的力度,干部职工业余学校每晚上2节课,专职教师由县文教局派任,兼职教师聘请当地中小学教师担任。专署扫盲办公室出台《抚州专区缩减扫盲任务办法的初步意见》,在抚州市范围内整顿扫盲工作。各区、乡进一步健全扫盲组织,培训义务教师720名。各乡由乡文教委员、义务教师、学员代表3人~7人组成农民夜校班委会,设有学习、生活、总务、文娱股,负责组织全乡夜校活动。
   1957年,专署先后下发《关于加强对农村扫盲工作领导的通知》《继续加强当前农村扫盲工作的通知》《关于积极做好组织农民坚持常年学习的通知》和《对开展今冬农村扫盲工作的指示》,全面部署业余教育工作。各地开设扫盲班、业余高小班等,域内有19万人基本脱盲,其中50%~60%转入常年民校。1958年“大跃进”,各县(市)大多成立扫盲指挥部,组织大批教师、学生、社会知识青年和社、队干部参与扫盲工作,兴办各级业余学校、红专学校,下达高指标,要求高速度,有的县(市)甚至提出5天完成扫盲任务的口号,一时办学数量、入学人数猛增,近90%青壮年文盲、半文盲都参加学习。由于各地大炼钢铁,大搞水利,劳动力调动频繁,许多学校难于坚持上课。1959年,部分县(市)红专学校合并或下放到厂矿自办。1960年至1963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各县根据专署文教处《对当前扫盲业余教育和小学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对今冬明春开展扫盲和业余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农村业余教育工作的意见》,采取政治、技术、文化学习三结合形式开展业余教育,开设一些速成班、小学班。至1963年,域内191个公社办班1724个,5万余人参加学习,占青壮年总数19%。参加职工教育的人数有所下降。1964年,专署文卫处制发《关于建立常年农民业余夜校的意见》,域内建立一批常年夜校,农村扫盲和业余教育巩固率上升。12月,先后在崇仁、宜黄两县召开全区扫盲业余教育现场会,促使农村业余教育进一步发展。1965年6月17日《江西日报》刊登省教育厅、宜黄县文教局工作组介绍宜黄县黄陂公社秀山大队“一揽子”办学,普及初小教育,文盲村变成文化村的事迹。
   1952年—1965年全区成人接受业余教育人数 表22—7—26 单位:人 续表22—7—26 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全区职工教育受到严重影响,不少职工业余学校校舍被占,部分职工业余学校以政治夜校形式坚持上课。各地农民夜校纷纷改称为农民政治夜校、红专学校,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以及中央“两报一刊”(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和重要文章。1968年冬至1969年春,南城县红旗公社将政治夜校改称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成为全省、全国一个创举,很快得到推广。1970年,全区共有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政治夜校)5491所,学员474238人。1971年,发展到11028所,学员784519人。这些学校均以学习毛主席著作和开展革命大批判为主。1972年,抚州地区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此后,职工业余教育主要以职工夜校形式得到恢复。地委批转地区业余教育委员会《关于今冬明春开展扫盲和业余教育的意见》,制发《抚州地区扫盲和业余教育规划》(1973—1975)。各地发挥回乡、下放知识青年的作用,让他们参加扫盲和业余教育,并定期举办学习班或进行巡回教学辅导。农村各中小学都与当地夜校建立挂钩联系,担负一定的教学任务,中小学教师通过与业余教师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评教评学,不断提高扫盲和业余教育水平。但在政治运动不断冲击下,许多夜校办办停停,域内扫盲和业余教育未能达到规划要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地成立业余教育领导小组,恢复县、社两级工农业余教育机构,配备兼职(或会计兼)工农教育干部,逐步开展正常业余教育。1978年,政治夜校改为文化夜校,组织青年工人和农民学文化、学技术。1979年,县(市)职工业余学校恢复。
   1979年3月,恢复地区工农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全区10个县(市)、57个公社和10多个厂矿先后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地、县两级配备20多名工农教育专职干部,200多个公社相继配备专职干部,并挑选和培养大批义务教师担任夜校的扫盲教学工作。根据《抚州地区农民教育规则》,各地坚持开展农村基层干部扫盲工作,并对青壮年文盲进行“一堵、二扫、三提高”(堵住新文盲的产生;扫除12岁~45岁人口中的文盲;对脱盲人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他们继续学习)。1980年,地区制发《抚州地区发展职工业余教育,提高职工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意见》,广大职工学政治、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学经济、学管理热情空前高涨,全区共举办职工业余学校271所,在校学员20785人,到6月底,职工业余文化技术学校有1347人毕业,各种技术短训班有562人结业。南丰县总工会、抚州棉纺厂和抚州电机厂的职工业余学校为办好企业培养一批人才。全区健全县、社、大队三级农民业余教育网络,并把人武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民兵之家”“工会之家”“妇女之家”“团员之家”建成扫盲阵地。是年全区有文化夜校5190多所,学员7.8万人,其中1万多人摘掉文盲帽子;有工农业余初等学校10356所,学生298947人。
   1981年,根据省教育厅《江西省农村扫除文盲标准和检查验收实施办法》,各县(市)制定实现基本无盲县规划,再次掀起扫盲教育高潮。全区共办3680个扫盲班(校),41600人参加学习;50个业余高小班,有学员1200人;共验收2万多名扫盲对象,有15602人达到脱盲标准。同时,地委、行署颁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的意见》,加快职工教育步伐,是年全区全日制职工学校办有初技班5个,学员232人;高小班108个,学员4053人;初小班(包括扫盲识字)18个,学员550人,举办6个月以下的短训班334期,学员16459人。1982年,行署批转地区文教局《关于基本无盲县(市)脱盲验收实施方案的请示报告》,规定县(市)脱盲验收工作由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力量进行。地、县(市)、厂矿企业先后成立职工教育领导和管理机构,加大职工文化补习力度。多种技术培训班为各厂矿企业培养大批实用人才。1983年,经省有关单位组织验收,抚州市、南城县、广昌县为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县(市),崇仁、东乡、宜黄3县为基本扫除文盲县。抚州市被定为无文盲市。1984年8月,贯彻地区行署《关于迅速建立和健全职工教育管理机构的通知》精神,各县(市)成立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地区教育局还协助有关部门开办11所职工学校和1所干部文化学校。根据地区教育局《关于办好地区重点农民学校的通知》,全区共办重点农民夜校22所,恢复或创办1013个农民识字扫盲班、536个农民业余初小班、377个农民业余高小班,71056人参加学习。地区教育局自编农民业余小学教材23万册。全区扫除少青壮年文盲15422人。经检查验收,金溪、东乡、资溪、南城、南丰、乐安6县基本扫除文盲。至此,全区有11个县(市)成为基本无盲县(市)。
   抚州地区实现基本无文盲县(市)验收批准情况 表22—7—27 1985年,行署批转地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扫盲和农民教育工作的意见》,召开全区农民教育工作表彰会,派出工作小组,分赴临川、乐安、宜黄、南城4县开展扫盲和普及教育试点工作。全区各级各类农民学校发展到3040多个班,有76400多名干部社员参加学习,共扫除文盲4.36万人,农村少青壮年非盲率达89.1%,其中40岁以下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1986年,地区教育局在宜黄县召开抚州市农民教育经验交流会。之后,各地纷纷编写出有当地特色的实用科技读本和扫盲识字课本,全区有各种扫盲班、初小班、高小班、农技班、短训班2000余个,学员7万多人,扫除文盲4100多人。95%农民夜校改为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在校学生1.5万人,其中1.3万人脱盲后达到高小毕业程度。次年,全区又扫除文盲1.05万人,有485名农民接受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
   1989年,根据省政府《关于大力开展扫除文盲工作的通知》,地区转发省教委扫盲验收办法,各乡(镇)、村都注意做好“一簿”“二表”“三册”工作:“一簿”指文化户口簿;“二表”指《1990年15至40周岁人口文化状况统计表》《1990年12周岁至14周岁人口非盲率统计表》;“三册”指适龄儿童名册,在校学生名册,12周岁至40周岁少、青、壮年人及40周岁以下妇女名册。各学校抓好“三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和学生辍学率),堵住新文盲产生,做到日校办夜校,一长管两校,一师兼两教,并以各县所印扫盲识字课本和地区编印的《农村应酬》《农民普法常识》《鸡鸭饲养法》等进行教学。是年全区共办成人初等学校750所,扫除15至40岁青壮年文盲9500人,临川、黎川、南城被省教委评为扫盲先进县。1990年,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扫盲工作步伐的通知》,各县(市)扫盲被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全区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地、县、乡、村都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扫盲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扫盲教育。省扫盲工作组到临川县龙溪、秋溪检查后,及时总结并向全省推广龙溪镇“五四三”扫盲工作经验,即“五解决”(解决认识、班子、场所、经费、师资问题)、“四结合”(扫盲与农事教育、科学教育、法纪教育、时事政策教育相结合)、“三寓教”(寓教于理、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各县派出工作队蹲点驻村,建立和巩固以乡村干部、小学教师为骨干的专、兼职扫盲队伍,形成社会、家庭、个人三方配合开展扫盲工作的局面。全区共组织3.21万人参加脱盲学习,开办各种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班)1079个,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794所,参加学习的农民29959人;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400余期,受训者7万人次,翻(编)印各种学习资料10万余册。不少农民学校装备录音机、电视机、放像机等设备,有的还与卫星电视学校、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燎原广播电视学校挂钩,使广大农民既学文化,又学生产实用技术。是年,全区共扫除15岁~40岁的青壮年文盲14920人。1991年,行署下发《关于抓紧冬季农闲季节,大力开展扫盲工作的通知》,扫盲工作继续开展。是年,全区共扫除文盲1891人,还有成人技术培训学校284所,接受培训的职工和农民8737人;有成人初等学校711所,参加学习者29762人。1992年3月,抚州地区燎原广播电视学校成立。黎川县在各乡镇办起燎原广播电视学校,与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合二为一,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教育网络。省教委推广黎川县人民政府《办好燎原广播学校,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确定黎川、资溪、南丰为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县。到年底,全区共扫除青壮年文盲2.1万人,培训农村基层干部840人。
   1993年,地、县(市)政府召开实施“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动员大会,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单位领导任副组长和成员的“两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政府也成立相应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实施。地委、行署制定“两基”工作规划,要求各县(市)政府在本届任期内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各县(市)、乡镇、村农民业余文化技术学校取代农民文化夜校,成为农民接受扫盲和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要场所。1994年,临川和资溪县“两基”工作通过省教委验收,成为全国首批“两基”达标县。临川县被定为全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1995年9月,行署下发《关于贯彻省人民政府继续做好扫除青壮年文盲指示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政府行为,完善督检制度,确保扫盲经费到位,并大力开展扫盲后的继续教育。是年,全区共扫除青壮年文盲40104人,全区非文盲率达97.1%;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办学面达90%以上。1996年全区共扫除青壮年文盲3.1万人,脱盲后参加巩固提高班学习3.9万人,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者16.1万人次。黎川、东乡、广昌3县通过省政府“两基”验收。1997年,全区开办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205所,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923所,农民教育网络覆盖抚州区域,学文化、学技术在全区蔚然成风。脱盲后参加巩固提高班者4万人,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者20万人次。全区扫除青壮年文盲3.2万人,其中妇女文盲2.5万人;青壮年文盲下降至2.8万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至1.35%。崇仁、宜黄县通过省政府“两基”验收,使全区实现“两基”目标的县市达到9个,“两基”人口覆盖率为78.7%。国家教委授予临川“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县(市)”称号。
   1998年,成立抚州地区扫盲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县(市)成立宣传组、扫盲组、数据组、督查组、检测组、协调组,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行政首长负总责,政府和教育部门双承包,多渠道筹措扫盲经费,制定《扫盲乡规民约》,开办多种形式的扫盲班,完善责任到人包教包学合同,使扫盲工作得到全面落实。是年,全区10个县(市)“两基”工作基本达到省政府规定的检查评估标准。“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1.4%,比全省“两基”平均人口覆盖率高出4.3个百分点。地区荣获第二届中华扫盲奖。在第一、二、三届中华扫盲奖评选中,全区先后有1个县、3所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获先进集体奖,5人获先进个人奖,1人获全省惟一的先进个人特等奖(全国只有10人获该奖项),获奖数量连续2年居全省各地(市)榜首。
   1999年至2000年,根据行署《关于全面推进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通知》,全区进一步完善县(市)、乡(镇)、村三级职业教育网络,积极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以县(市)示范性职业学校为龙头,以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为重点基地,着力抓好11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办好100所示范性乡(镇)农校;县(市)示范性职业学校和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重点扶植带动10个专业村、1000户科技示范户,并辐射1万户农民,运用科技致富。全区中小学建起一批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培养经济实用型人才作贡献。2000年金溪县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至此,全市11个县(区)全部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第二节 成人中等和高等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域内成人中等、高等教育开始起步,此后,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广播电视学校、党校、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干部职工专业学校、老年学校及函授、刊授、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全面展开,成为成人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和学历层次的重要途径。
   一、业余补习学校 1953年,全区干部职工业余学校仅有58人学习初中文化课程。次年,即有4个初中班,学员124人。1955年下半年,各县(市)乡镇相继开办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组织乡镇机关中不及初中毕业文化水平的干部参加学习。1956年,全区掀起“向科学文化进军”热潮,各地机关干部学校纷纷办起初中班和高中班。全区有11所职工业余学校,设有15个初中班、1个高中班;临川县有3个初中班。1957年,专区规定干部职工业余学校初中班学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史地5科,每周每科授课8小时,3年毕业。是年下半年,临川县、抚州市、专署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合并,归地委宣传部领导,负责专、县(市)机关干部文化教育工作。从1958年开始,全区干部、教师业余教育主要通过红专学校和函授教育进行。1959年,全区参加业余初中学习者3097人。1973年,全区开办厂矿企业业余中等学校8所,在校学生685人。至1980年,全区有工农高等业余学校3所,学生134人;工农中等业余学校30所,学生1859人。
   1981年,地委、行署下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的意见》,并在崇仁县召开全区职工教育工作会议。全区开始对1968年—1980年初、高中毕业生而实际文化知识水平未达到相应程度的职工、未经专业技术培训的三级工以下职工进行补课:青壮年中的领导骨干和行政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补语文、数学2门课程及自选1门课程(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一般工种的工人,必须补语文及自选1门课程(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勤杂工、辅助工、搬运工等必须补语文课。是年,全区12个县(市)和20个地属厂矿企业的全日制职工学校,有大学班2个,学员118人;高中班15个,学员1069人;中技班22个,学员829人;初中班77个,学员3366人;外语专业班10个,学员298人。而全区农民业余学校,有初中班10个,学员250人;农业技术班35个,学员500人。1982年至1984年,全区6502名不及初中毕业的职工通过文化补课学习,经过统考获合格证书6085人。其他各县组织类似的补习与统考。仅1984年,全区就有2070名职工参加第四次职工初中文化补习考试。1989年,地区又举行一次职工初、高中文化统一考试,参加考试职工2万余人。
   1985年后,技术(业务)培训逐渐成为全区职工教育重点。临川县农机厂、建筑公司开办识图制图班,县化肥厂开办化工班,县人民医院开办拉丁语、英语学习班。1986年4月,核工业部同意开办七二一矿乐安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规模120人,设企业财会、金属矿床开采两个专业,学制3年。1987年后,职工教育的重点转向岗位培训。全区共有成人中专14所,在校学生839人;成人中学23所,在校学生2536人;成人初等学校411所,在校学生33414人。
   1991年至2000年,地、县(市)劳动局开办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对职工和待业人员进行岗前或岗后培训,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全区职工业余文化学校主要由各县(市)工会和各企业管理。地(市)总工会和省直业务主管厅局先后批准举办200多所职工初中和高中,配有专职教师1400多人,接纳初、高中学员2.1万人,各类培训班学员4.6万人。
   二、广播电视学校 1979年1月,成立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抚州地区管理站,开始在全区开展广播电视大学教育。1981年4月,创办江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抚州地区分校;1984年7月,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抚州地区分校正式成立,2000年7月更名抚州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抚州分校 是一所以广播电视为教学手段,面向农村,面向生产,开放性、社会化、远距离教育的成人农业中专学校,1981年4月由地区农业局牵头,地区财政局、人事局、广播电视局、林业局等单位联合创办。各县(市)都办有分校,配备相应的音像设备、文字教材服务体系。据统计,全区11所分校有教学实验场地2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4万元,图书5万册。其中地区分校校舍面积1519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5万元,图书3万余册;有聘任教师36人,专职教师13人,管理人员12人。该校先后开设农学、农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淡水养殖、林业、财务会计、农技推广、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会计统计与审计、机电、汽车拖拉机使用与维修、企业经营管理、现代乡村综合管理等专业,学制3年。同时,还开办大专函授教育、实用技术教育、中等专业证书考试培训班、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绿色证书)考试培训班,形成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村远距离教育体系,开创全区农民技术教育培训新途径。针对课堂大、学员分散的实际情况,该校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学员入学时逐个建立学习档案和学员卡片,所有考试成绩一并存入学员档案,保存在各县(市)分校,直至毕业,以备核查。地区分校在县(市)分校保存个人档案的基础上,建立全区学员学籍表和学员入学情况登记表,并抄报省校,做到省、地、县“三对口”,避免管理混乱。同时,积极鼓励广大学员配合农技部门开展农业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自该校创办后,全区共招收学员1439人,毕业535人。学员利用所学知识,开展53项新技术、128个课题的试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3108万亩(次),其中杂交水稻示范推广1828万亩(次),杂交制种、稻田养鱼、间作套种、再生稻、半旱培等600万亩(次)。畜牧兽医专业学员开展畜禽疫病防治,推广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农经专业学员为农户家庭记账1800户,农本核算1800户,农户目标经营560户。
   抚州广播电视大学 前身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抚州分校,成立于1984年7月,为县级建制,享受地属高等学校待遇,行政上由地区教育局负责管理。1986年,地区成立教育学院筹备小组,负责中小学教师学历和岗位培训,编制20人。1990年3月,抚州地区教育学院(筹建处)与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成立抚州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县级单位,人员编制51人,实行3块牌子(抚州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抚州分校、抚州地区教育学院筹建处),一套人马的办学体制,承担原3所学校的全部职能,即负责培训全区初中教师和行政干部、全区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班的管理和有关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学任务。从1987年开始,抚州教育学院单独承担全区“教材教法合格证书”“专业合格证书”的考试和颁证工作。至1994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参加考试的44988人次,其中14367人获得“专业合格证书”。1987年,地区成立“三沟通”(卫星电视师范、函授、自考三者互相承认、互相沟通)教育领导小组,抚州教育学院承担全区“三沟通”师资培训工作,通过中国卫星电视师范学校的办学模式,分别开设3届本科中文、政教、英语、数学、教育管理等5个专业,有2372人毕业。开设5届大专中文、政教、历史、地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文史、教育管理等12个专业,有毕业生7113人。此后,高师本科教学由抚州教育学院(筹)承担。
   该校坚持为教学服务、为学员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办学宗旨,着重抓好教学计划、教材、图书资料等工作;并与县(市)电大站共同建立较完整的电大学生学籍档案和考务组织管理制度。1985年,成立由38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综合教研组。1997年,教研组调整为数理、生化、政经、文史、外语5个组,开展公开教学、教案检评、优质课评比、学科竞赛等活动。学校先后出台《教师考核办法》《考研制度》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专、兼职教师业务档案,要求教师一专多能,能主讲一门课,兼讲多门课,并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2000年7月,该校更名抚州广播电视大学,有教职工51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8人,还聘有一批兼职教师。校园占地面积40亩,校舍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拥有586微机80台,语音室设施先进,图书馆藏书3.2万册。
   该校在全区12个县(市)以及国营七二一矿(乐安)、抚州地区检察分院等行业部门成立电大工作站,形成全区广播电视教育网络,办有成人大专、成人中专、普通专科、注册视听生、自考助学等班,先后开设师范、理工、文史、政法、经济等科类50多个专业。同时,还先后开办会计电算化岗位培训、初中校长岗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实用操作培训等10个非学历培训项目,有1300多人次参加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通过测试获得培训证书。2000年春季开通教育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大专,秋季开通本科,并积极与其他普通高校联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增强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1979年至2000年,全区电大招收21届(含县、市电大站)学员共11548人,其中本科43人,专科10676人,中专829人;毕业19届学员共6270人,其中大专5636人,中专634人。2000年,该校毕业的18名学生被录取为公务员,部分学生进入江西农大、华东地质学院本科班学习。1999年,该校被评为全省地(市)电大分校优秀办学单位。2000年后,该校全面改善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先后建成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阅览室、语音室、多功能厅;购置和安装“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双向视频会议系统。2005年,教育部对市级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总结性评估,该校获得优秀。
   该校在全市11个县(区)设立10个县级电大工作站及3个开放教育教学点,形成覆盖全市的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办学规模自2008年始发展快速,至2011年共有本、专科50多个专业,在校生6000余人。2001至2011年,全市电大招收开放教育学生16494人,其中,本科5585人,专科10909人。
   三、地(市)、县(市)党校 1949年7月,中共抚州地委党校创办。1955年后,各县(市)委党校相继创办。1994年以前,地委党校与各县(市)委党校既无行政隶属关系,亦无业务指导关系,各自分属地委、县(市)委直接领导。1994年1月,地委党校按照中央有关党校工作指示精神,筹建党校工作指导科,开始对县(市)委党校的业务工作进行指导。1995年9月,召开第一次全区党校系统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组织评选、推荐全国和全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同时,成立由地、县(市)委党校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校领导和专业技术骨干人员组成的全区党校系统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全区党校系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1995年10月,全区党校系统开始科研协作,召开全区党校系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理论研讨会,拓宽学术交流渠道。地委党校指导科改为党校工作科后,于1996年初对各县(市)委党校检查评比,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切实有效的整改,推进全区党校工作。1997年3月,地委办公室印发《抚州地区县(市)委党校中专规格体制达标条例》。此后,地委党校与各县(市)委党校联系更加密切,教学观摩、科研交流日趋活跃。
   2000年地、县(市)委党校基本情况 表22—7—28 单位:人 中共抚州市委党校是中共抚州市委直属县级事业单位。创建初期称抚州专区干部学校。1953年更名抚州地委干部学校。1954年改称中共抚州地委党校。1956年改称中共抚州地委初级党校。1968年5月改称抚州专区党校,同年10月改称抚州专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972年,重新更名中共抚州地委党校。1976年,抚州地区“五七”干校改称中共抚州地委党校二部。1996年,抚州地区社会主义学院成立,与地委党校合署办公,内设办公室、教务科、行政科、学员工作科、函授教育管理科、保卫科、党校工作科、机关党委;有教研机构8个,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经济管理学、科学文化、理论、图书馆。2000年,全校有教职工59人,其中专职教研人员30人(教授1人,副教授18人,讲师9人,助教2人),教研辅助人员4人;另有行政管理人员17人,后勤服务人员12人。2003年,新成立抚州市行政学院,成为“一校二院”格局,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三种职能管理体制。2007年,党校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体制,内设办公室、教务科、学员工作科、党校工作科、函授教育管理科、总务科、财务科、机关党委、公共管理科、理研室、保卫科11个管理机构,另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法学教研室、党史党建教研室、科技文化教研室、信息网络中心、图书馆7个教研机构。
   该校占地面积51亩,校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学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的作用,通过轮训、培训的形式,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的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县级后备干部、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校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主体班次以县级干部进修班、乡(镇)主要领导干部进修班和中青年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班为主,每年培训300人次以上;其他班次,有先进村党支书学习班、非公有经济人士学习班、党外中青年干部学习班等。培训时间,一周至数月不等。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学校总结出课堂教学式、研讨式、联合办学式、专题调研式“四式并举”教学方法。在学员管理方面,实行学分制,规定学分作为每期主体班次发放结业证书的依据,凡学分在60分以下者不能结业,须重新调训;每期主体班次结束,均将参训学员所得学分载入个人学籍档案。1984年,该校开始正规化建设。1985年起,培训班招收学员必须由地方党委组织部门推荐,地委党校进行资格审查,并经全国成人高考合格。该校先后开设理论班、函授专科班、函授本科班等,共招收函授大专生3000名(其中1600余人获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大专学历证书),本科生1200名(其中600余人获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学历证书)。1978年—2000年,该校共培养各级各类干部2万余人。
   四、干部(教师)职工学校 1981年始,抚州地区先后开办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商业干部学校、国家税务干部学校、公安干部中等专业学校、政法干部学校及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以解决在职干部(教师)、职工继续教育问题,并为部分干部(教师)、职工的学历教育创造条件。2000年5月,地区大中专教育结构调整,撤销地区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商业干部学校、政法干部学校和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其职能转入抚州地区技工学校,人员由本部门自行消化。
   抚州地区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创办于1981年,坐落在市区青云路77号。始为抚州地区粮食职工学校,后改办抚州地区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隶属抚州行署,后委托抚州地区粮食局代管,为副县级事业单位。该校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拥有教学大楼两栋,面积1700平方米,内有微机室、阅览室和藏书3万册的图书室;学生宿舍1栋,面积1306平方米,学生食堂1栋,面积400平方米,教工宿舍1栋。学校活动场地近4000平方米,内有篮球场,网球场,单双杠和一个音乐厅。2000年有教职工24人,其中高、中级职称10人。内设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该校自1981年面向全省招收10届中专班、技工班,累计毕业生1021人;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35期,共培训粮食干职工4128人次。1995年,该校在全省成人中专评估中,被定为合格成人中专,获全省粮食系统同类学校第二名。2000年5月该校停办。
   抚州地区经济管理干部学校 创办于1981年,始为抚州地区工交干部学校,1985年易名抚州地区经济管理干部学校,校址在市区青云峰路54号。隶属抚州行署经济贸易委员会,副县级事业单位。占地面积20.21亩,拥有教学大楼1栋,食堂1栋,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设有微机室、阅览室和图书室,有藏书1万余册。有活动场地1200平方米及篮球场1个。1999年,有教职工23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内设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创办后,先后举办各种培训班36期,培训学员3136人次。另办大、中专和技校班12个,有毕业生666人。先后被地区、省评为企业干部培训先进单位。2000年5月停办。
   抚州地区商业干部学校 创办于1981年,隶属地区商业局。2000年有教职员工17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校舍建筑面积1459平方米。图书阅览室藏书5000余册,机房配置586计算机18台。该校坚持围绕商业办教育,办好教育促商业的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岗位培训这个重点,开展县(市)公司经理、基层供销社社主任、门店经理等几个层次的岗位培训。同时举办各种岗位专业短训班。1981年至1997年,共举办培训班26期计1312人次。自1983年始,举办电大商业企业管理大专班,先后招收成人自学考试助学大专班1届,成人函授中专班4届,技工班5届。大专班设有公关文秘、涉外会计等专业;中专班和技工班设有企业管理、涉外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等专业。1995年,经省劳动厅批准,该校设立商业经营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全区商业营业员、钟表修理、家电维修、制冷设备维修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1995年至1997年,共培训与鉴定中、高级商业营业员489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学校跳出国营商业小圈子,面向大流通、大商业,不拘形式,灵活办学,先后举办就业前培训班、经济员资格全国统考培训班和地直企业聘干培训班等9期,学员427人。2000年5月该校停办。
   抚州地区国家税务干部学校 创办于1984年,时名抚州地区税务局干部培训班。1987年,以干训班为基础成立抚州地区税务干部学校。1994年,更名抚州地区国家税务干部学校。该校坐落于市区荆公路192号。2000年有专职教师6名。另有兼职教师近20名。学校拥有6层培训大楼1栋,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有专用教室3个,学生宿舍15间;教师图书室藏书5000册。档案室1997年被评为省特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有教学用彩电5台,录放机、VCD等音像设备3台(套)。微机教学实验室配有586微机16台,固定资产价值100万元。该校坚持为培训税务人才服务,为税收事业服务的办学方针,开办财政、税务专业函授本科班、财税函授专科班、财税、电脑会计、英语电大专科班及财务中专班,同时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除采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国税局规定的教材外,教师自编《税务计算机应用教程》《发票管理法规汇编》《纳税人必读》《新编财务会计指南》《新编商品流通企业财务会计》等实用教材15本。该校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岗前培训、学历教育并举的经验,完善一整套教学管理制度,做到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培养提拔、岗位考核、上岗换岗相结合,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抚州地区公安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创办于1985年,是全省创办最早的一所在职公安、保卫干部中专学历教育成人学校,副县级建置,编制25人,办学规模180人。学校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图书室藏书1.2万册。2000年有高级讲师3人,讲师6人,助教10人,教员5人。开设刑事侦查、公安综合、财会等专业。办学形式分全日制、业余班和短训班3种。全日制班学员通过全省成人中专统一考试录取,学制为两年半,脱产学习,毕业发给学历证书。业余班采取半脱产方式进行中专学历教育,参加学习人员经省招办免试入校,学制分一年半、三年两种。短训班是对公安系统不同岗位人员进行应知、应会教育。1986年起,该校先后办全脱产学历班6期,毕业学生119人;业余班5期,毕业学员270人;短训班5期,培训学员2000多人。
   抚州地区政法干部学校 创办于1986年,由地区司法局管理,定事业编制30人。2000年有教职工27人,下设办公室、教务科、教学科、后勤科。主要任务是培训抚州地区政法系统(公安除外)科以下在职干部(包括乡镇司法助理员、乡镇法律工作者)。教学内容主要有法理、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司法文书、行政诉讼法、公务员暂行条例、国防教育条例、计划生育条例、社会综合治理管理条例等。1986年至1999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7期计2024人次。2000年5月学校停办。
   县(区)教师进修学校 是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特别是对小学教师进行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重要场所。1979年,临川县第一个建立教师进修学校,随后,全区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相继建立。至2000年,全区11所教师进修学校有在编教师307人,其中高级职称123人。全区教师进修学校共投资800多万元,兴建教学楼26幢,教工宿舍18幢,县(市)教师进修学校按国家招生计划,招收不及中师毕业的小学与幼儿园教师脱产进修,并负责对中师函授生、电视中专师范生的组织、管理与辅导,对高师函授生、电视高等师范生的组织和管理。同时,负责对参加教材教法过关考试、“专业合格证书”考试的小学与幼儿园教师的组织与辅导工作,并协助县(市)教育局组织小学、幼儿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对本县(市)小学、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负有指导责任。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学制不一,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其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脱产进修班修业年限为2年,各科考试合格,颁发国家承认的中师毕业证;中师函授班为3年制;电视师范也为3年制,教材播放周期为2年;各种短训班,多则半年,少则1周。学习课程因班而异。脱产进修班按中师课程安排,必修课开设文选与习作、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算术基础理论、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代数与初步函数、几何、心理学、教育学、自然、史地、生理卫生等13门课程;选修课开设音乐、美术、体育与小学自然教材教法等课程。中师函授班科目与电视师范趋于一致,使用中央电视师范学院统编教材。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考试辅导班课程:小辅班为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数学、体育等8门课程;幼辅班为语文基础知识、计数教学法、语言与常识教学法及音乐、体育、美术教学法(选1门)等4门课程。2001年以后,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进修学校成为中小学教师进修提高、业务培训的重要基地。大部分县(区)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等工作均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承担。2001年—2011年,全市共培训小学教师40万人次。到2011年,全市共有教师进修学校11所,在校教职工207人,其中专任教师181人。有122人达到本科学力,占专职教师总数67.4%;副高职称67人,中级职称82人,中级职称(含)以上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82.3%。
   2000年全区教师进修学校情况 表22—7—29 单位:人、亩、平方米 五、地(市)、县(区)及基层老同志大学 随着离退休人员不断增加,抚州地区于1989年创办第一所老年教育学校——抚州老同志大学。随后,各县(市)创办老同志大学,年经费2000元到2万元不等,均列入财政预算。从1992年起,老年教育逐渐向乡镇和县(市)直属单位延伸。到2000年底,全区有市老同志大学1所,县(区)老同志大学12所,乡镇及县(区)直属机关老同志大学30余所,有在校学员3000人。各级老同志大学均根据老同志特点和需求,选择开设书法、文史、绘画、摄影、音乐、戏剧、保健、气功、花卉、种养、家电等专业,学制有两年长年班,也有几个月的短训班。授课时间一般为每周1个至2个半天。至2000年年底,全市老同志大学先后招收学员1万人次,毕业学员5000多人次。
   抚州老同志大学创办之初,招生对象主要为离休干部;每年教学经费1.5万元,由地区财政列入预算。1992年,招生对象扩大到退休干部。该校是全区老年学校的骨干和龙头,先后开设书法、绘画、保健、摄影、家电、装裱、文史、烹调、缝纫等10多个专业,共招收学员1076人次,毕(结)业学员859人次,2000年在校学员217人。为使结业学员有继续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该校于1992年和1994年分别成立抚州老同志书画研究会、抚州老同志摄影研究会、抚州老同志家电研究小组,共有会员132名。学校每学期坚持安排两次文体比赛活动和两场形势报告会,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举行书画、摄影作品展览,其中18幅作品入选省以上书画册。1994年,抚州老同志大学和书画研究会编纂出版《抚州地区老同志书画选集》,刊登作品140多幅。1998年,抚州老同志大学被省委组织部、省老干部局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被省委组织部、省老干部局授予省级示范学校称号。
   五、函授、刊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从1950年开始,江西师范学院和抚州师范学校函授部在各县(市)招收教师进行语文、数学函授教育。1960年以后,各县(市)教研室负责教师函授辅导工作,并在公社成立函授辅导站,学员以小学教师为主。1965年,全区建立133个函授教育工作站,有3200名小学教师和300多名回乡知识青年参加函授学习。此后,各县(市)在职教师函授学员定期赴函授院校面授点听课,通过函授提高文化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90年代,华东地质学院、抚州师范专科学校及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开展函授教育。一些省内外高等院校招收部分在职干部、职工为函授、刊授学员,结业经考试成绩合格者,均发给相应文凭,生源、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成人高考报名2035人,录取1242人;2011年,抚州市成人高考录取1826人。
   七、自学考试 1984年5月5日,全区高教自学考试首次开考。同年11月11日,第二次开考,两次共有487人取得一科以上的单科合格证。此后,每年举行高教自学考试两次(上、下半年各1次)。1985年6个专业32门课程的自学考试合格者1925人次,占实际参加考试人次39.3%。1986年,全区5265人参加高教自学考试,有2427人取得一门以上单科合格证书。1996年,自学考试开设短线专业,并在每年2次考试基础上加试2次,使自学考试规模迅速扩大。
   自学考试本科先后开设汉语、统计、机电、英语、中医、会计、工业工程、法律、公安管理等专业;专科先后开设马列、法律、会计、统计、英语、汉语、价格、刑侦、新闻、行政管理、档案、中医、财政、物质、公安管理、农业经济、农业会计、金融、护理、计算机应用或管理、图书管理、贸易经济、电视技术、乡企管理、法律、公共关系等专业;中专先后开设公安、工业会计、商业会计、农业会计、财会等专业。到1996年,中专自学考试基本停止。
   1996年,地区招生考试委员会、地区教育局先后下发《关于加强抚州地区短线专业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的意见》《关于整顿我区短线专业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意见》《关于对短线专业自学考试中违纪进行红黄牌处罚的通报》《关于加强我区国家教育全国统一考试工作管理的意见》等文件,加强对自学考试的严格管理。1997年,停止接纳法律本科报名,对考场实行摄像机场外监控。全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模继续扩大,报考人数和报考课程科次进一步增多,上、下半年单科合格率分别为37%和40%。短线专业自学考试的报名人数和报考课程科次也呈大幅上升之势。1998年起,自学考试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大,所有考生实行易地考试。1999年下半年,外县考生集中在临川市进行考试,临川市考生分别集中到金溪、南城等县考试。1996年至2000年,全区共查处自学考试违纪2775人次。
   2000年,全区在黎川县、金溪县、宜黄县开展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试点。2001年,市自考办印制抚州市2001年10月自学考试考区组考工作责任状和抚州市2001年10月自学考试考点监考工作责任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实行考生签到制,认真把好考生入场关,做到准考证、身份证和考生相片“三对照”,严格组织程序,有效防止代考现象发生。2006年江西省1年3次自学考试分别于4月22日、23日,7月8日、9日以及10月28日、29日进行。后改为1年3次至4次。报名采取现场报名和网上报名方式。市区设置过考点的学校有临川七中、临川九小、临川十小、临川实验小学等。随着考生人数减少,全市考生集中在抚州市区进行考试。2000年—2011年,全市报名参加自考91179人,毕业7431人,其中专科4240人、本科3191人。
   1984年—2000年全区自学考试情况 表22—7—30 单位:人、人次 注:从1996年开始,专科栏中含短线专业 2000年—2011年全市自学考试报考人数科次数及毕业生统计 表22—7—31 单位:人 八、师资培训 2000年起,抚州市对广大教师进行不间断地培训。2000年,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分别接受区内外普通师范院校的正规学历教育或专业培训,逐步推进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脱产进修制度。2001年,市教育局印发《抚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组织选拔296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市教育局举办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培训班,158名幼儿教师参训。组织19名幼儿教师参加省级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2002年,全市选派2名教师赴日本学习考察、40名教育管理人员参加国家级培训和5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培训,组织1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市级培训。2003年,组织推荐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骨干参加第二期省级培训。利用暑假对5000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集中培训。2004年,市教育局举办全市中小学新课程教师培训班,对千名小学、初中教师和万名执行新课程的各科教师进行全员培训。2005年,举办全市小学英语教师转岗培训班,举办第十一期初中校长岗位培训班;组织全市高(完)中校长参加全省第十四期高(完)中校长提高培训班。
   2006年,抚州市教育局成立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培训中小学新课程骨干教师8000多人,培训校长286名,组织2200多名教师参加学历教育,推荐4名教师出国进修,全年共培训教师42379人。2007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的人数比2006年增长7%,参加网上培训的人数比2006年增长10%以上。实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工程。2008年,市教育局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活动。委托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和组织166名教师参加全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认真组织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和组织24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组织全市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教师参加远程培训。2009年,制定义务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市级新课程培训主要对象为中小学校45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包括市、县(区)学科带头人、学科教研员、教师进修学校专任教师和临川教育集团所属学校初中部教师。是年,市级共培训新课程骨干教师1120名。2010年,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国家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全市培训骨干教师7054人、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19638人、班主任培训8755人、参加国家级培训168人、远程全员上网培训63195人、校长培训3322人。2011年,全市5821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江西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481名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参加国培计划。
   第八章 招生 分配 清末和民国时期,初等小学堂(校)招收7周岁~11周岁儿童,高等小学堂(校)接受初等小学堂(校)毕业生入学,但须经考验(考试)。民国21年(1932)小学规程规定“小学入学年龄为六足岁,但有特别情形者,得以延缓至九足岁”。至于初中、高中、中专招生,各校均有定额,有相应学历者方可报名,经学校主持考试合格后方录取入学。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工作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分别按各自不同要求进行。
   民国期间,大中专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自谋职业。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大中专毕业生由国家统包统分,享受国家干部待遇。1993年,全区各地加快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国家政策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建立并完善计划与调节相结合的新型就业体制。2001年始,全区推行“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遵循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积极引导、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第一节 招生 一、小学招生 新中国成立初,各县(市)小学贯彻向工农开门的办学方针,优待工农子女入学,规定小学入学年龄为7周岁~12周岁,但也招收13岁以上儿童入学就读。1949年—1950年,要求入高小学生一般为旧学校读过几年小学或读过几年私塾的青少年,学校对此只作编级测验,符合或者勉强符合初小毕业程度者即编入高小班学习。1951年—1953年,初小升学由专区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阅卷,考试科目为语文、算术,分学区录取,张榜公布,升学率为90%。1954年后,由各县(市)教育部门组织考试和阅卷,初小升学率为80%。县(市)文教局(科)规定,先由中心小学择优录取,后按学区分配到一般完小。
   1977年以后,各县(市)城镇人口猛增,县城各小学校舍和教师严重不足。从1978年开始,城区小学对一年级入学新生进行口试,一般要求能数100个数,会20以内加减法。每学年开始前,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报名时间,各小学指定报名地点,委派专人查验儿童户籍证明,进行目测、口试,填写报名表等。1983年,地区文教局下发《关于改进中小学校招生工作的几点意见》,规定儿童7周岁可就近入学,不进行智力测试和入学考试,划分学区,分片招生,不办重点班,允许辍学儿童中途插班,成班率控制在55人以内。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儿童6周岁入学,条件不具备的也可推迟至7周岁。部分小学开设学前班,为适龄儿童顺利进入小学就读奠定基础。
   二、初中招生 新中国成立后,县(市)立初级中学招收小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年龄在16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者,均需经入学考试合格。招收学生不分性别、民族、宗教信仰。升学率为40%~50%。1951年和1952年,各县高小毕业生举行全县统考,前10名免试保送入临川中学、临川师范简师班或县中、县简师班学习。1953年,各县(市)初级中学招生考试由省统一命题,以县(市)为单位统一录取。1958年后,各乡镇分别创办初级中学,初中招生由县(市)统一组织考试,分片录取。1963年,应届高小毕业生考初中不受年龄限制,历届高小毕业生和社会青年报考初中者不超过16岁。1968年,小学升初中采取推荐与选拔办法,由学生、教师、“革命领导干部”代表和所在地革委会负责人组成推荐小组。1969年后,县(市)将招生名额分配给各公社,然后,由生产队和贫下中农推荐,大队革委会批准,贫下中农子女优先入学。1977年,初中招生恢复文化考试。1983年,各县(市)落实地区文教局《关于改进中小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初中招生坚持就近入学,不进行择优录取,不办重点班,初中成班率为45人至55人;逐步普及初中教育,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例增大。1988年,地区教育局规定,县(市)、乡镇以上小学升初中,一律实行划片就近入学。1996年后,全区取消初中招生考试,小学毕业生一律按学籍管理规定,就近直接升入初中学习。
   三、高中招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学自行招生考试。1953年以后,高中实行全省统一招生,由省招生办组织人员命题,专区组织考试、评卷,省决定录取。考生年龄一般在18周岁以下。招生贯彻阶级路线,并严格进行考生体检,工农、革命干部子女优先录取。1959年后,高中招生工作由专区负责。“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再进行招生考试,初中毕业生经政治审查合格后,通过推荐升入高中学习。1978年,高中招生恢复文化考试。1978年—1988年,高中招生由地区命题、印卷,县(市)组织考试、评卷、录取。其中,1978年—1982年,高中招生单独命题,1983年—1988年,高中与中专(小中专)联合命题。1988年,应届初中毕业生须经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按学籍卡逐一审查后签发准考证。高中生录取后,建立完善学生档案。重点高中招生继续贯彻根据考生志愿,县(市)择优录取的原则。1989年后,中考(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小中专)改由省命题、印卷,分县(市)考试、评卷,按各自录取分数线录取上线生员。对录取高中、职业高中新生实行统一编学号的办法,高中由省统一编号,职业高中由地区统一编号。同时规定,全区中学实行“中学生体质健康体育合格登记卡”制度,初中升高中一律凭“登记卡”报名,由县(市)招办把关检验,未持“登记卡”者不予报名。从1994年起,全区所有报考高中(中专)的应届、历届初中毕业生,均增加体育考试科目。同年,地区中招办规定:“在本县(市)高中招生指标内,可以划出3%~10%指标作为自费生,降低40分录取。”部分县(市)在自费生指标内,划出10%指标再适当降低考分,解决遗留问题。1998年,地区中招委规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统招和择校生(自费生)两部分,统招生占招生计划80%,择校生占20%。1999年,全区高中教育空前发展。临川市区4所重点中学开始打破学区界限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学生可以直接选择学校报名,在分数规定范围内,由招生学校直接择优录取。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剧增,职业高中招生任务难完成。2000年,职业高中招生开始有所进展;全区重点中学开始剥离初中部,薄弱完中开始剥离高中部,高中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1985年—2000年全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录取人数 表22—8—32 单位:人 2001年,抚州一中首次面向全市招生。中考调整部分中考科目设置,改革部分学科的考试形式,增加部分学科的考试分值和权重。全市共招收普通高中生1.8万名,职业高中生6000名。2002年,全市普通高中招收新生2.55万人。全市普通高中招收市外新生1500多人。2003年,全市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共招收新生3.1万人。2004年始,抚州市中考加试理化实验操作,暂停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
   2005年,全市普通高中改变以往以中考总分为唯一依据的做法,实行差额投档,分批录取,并尝试实行免试保送生、特长生、名额分配到校的多样化招生办法。普通高中在校生由2000年的3.1万人增长到2005年初的8.1万人,增长1.7倍。2006年,黎川县实施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改变以中考总分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成绩均设A、B、C、D、E5个等级,实行综合素质评价,以此作为初中毕业生升学的依据。全市职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为22:78,居全省第5位。2007年,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扩大到资溪县。市教育局制定《抚州市2007年基础教育课改试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市普通高中均衡招生工作开始实施,各县(区)从普通高中统招计划中划出20%比例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学校。2008年—2009年,录取学生分别为21458人、22770人。2011年,普通高中统招生和择校生计划按“三限”政策要求按比例确定,成班额必须控制在50人之内(含留级生、休学生、转学生)。临川教育集团3所学校以临川区、金巢经济开发区为主,面向全市招生。为方便各县考生报考临川教育集团,市中招办在抚州教育网专门开通临川教育集团志愿填报信箱。县区学校新生录取由县(区)中招办和招生学校进行新生预录,制作新生预录信息软盘,报送市中招办,由市中招办审批办理正式录取手续。县(区)重点高中、一般高中的统招录取分数线由各县(区)根据本县(区)重点高中、一般高中统招计划,按1:1比例划定,报市中招委审批执行。重点高中(含重点建设高中)择校生录取分数线按统招线降低70分划定,生源不足可适当降分,但不得低于当地一般高中录取分数线。临川教育集团统招录取分数线按临川区和金巢经济开发区中考学生报考临川教育集团第一志愿人数和3所学校统招生计划(不含均衡招生计划)总数1:1比例划定。
   临川教育集团的新生录取由市中招办调剂,本着考生自愿,优先直接办理录取手续。报考高、中职类和师范定向类未录取的考生,参加普通高中统招生、均衡生的录取时,与其他考生同等对待,纳入统招生、均衡生一并划线。放弃师范定向录取的考生,应写出书面申请,可参加普通高中的补录。均衡生的录取:2011年按统招生计划40%划出均衡招生计划,用于均衡招生。均衡生录取最低控制线不得低于统招线40分。是年普通高中招生23072人。职业高中招生由县中招办按考生志愿直接办理录取手续。不足部分由学校自行组织生源,县中招办统一办理录取手续,允许职业高中办综合班。民办学校高中招生计划(在市下达总计划内)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并报市教育局审批。中考报名,由纸质逐步发展到网上报名和网上填报志愿。对独生子女、少数民族学生等实施加分优惠政策。
   2000年—2011年全市中考报考人数及普通高中录取情况 表22—8—33 单位:人 注:2002年始,中考报考人数、市直和临川区人数是合并的 四、小中专(中师、卫校等中等专业学校)招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专招生由省统一组织。1953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夕,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考试由省统一命题,地(市)组织考试、阅卷。“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专停止招生。1971年后,各中专开始组织在职人员短期培训,1974年后,陆续招收工农兵学员入校学习。1977年,高校和中专恢复招生考试,全省实行“一条龙”录取办法,即大学、中专统一命题考试,先录取大学,后录取中专。直至1980年,中专招生才单独由省命题。1983年后,地区中专学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称“小中专”,由地区命题(与高中招生合卷)。1989年后,命题改由省负责。
   1988年4月,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我区1988年小中专(含中师)招生工作实施意见》,规定小中专必须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下,参加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报考中师的考生须进行面试和音、体、美加试。中考继续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分县评卷,指标到县,统一录取的办法进行。1989年,小中专(含外省、省属小中专、中师、卫校)指标下达到县。1990年,抚州地区3所师范除招收普通师范生外,还分别招收体育和艺术班,培养小学体育、艺术教师。报考体艺班的考生参加统一文化考试,并进行专业加试。小中专还开始招收委培、自费生。1994年,小中专不招自费生。师范、医药、农林类学校,原则上实行定向招生。无线电、兵器、煤炭、林业、农垦继续实行部分定向招生。其他普通中专学校在国家招生计划中继续按8%~15%(其中3%用于解决招生遗留问题)比例面向艰苦行业、边远地区和本系统招收定向生。中师继续招收35%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1995年,规定省“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可加分投档。小中专委培生继续实行统一的委培指标证(合同书)管理制度。1998年,全省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中等专业学校实行招生并轨改革,取消委培和自费生,中等师范学校招生计划仍分解到县(市)。对普通师范、幼儿教育师范、特殊教育师范专业招生,根据县(市)划定的最低分数线(其分数线由地区中招委根据下达的县(市)招生计划及考生成绩按1:1.2比例划定)择优录取。1999年,地区对中师艺术类招生工作进行改革,东乡师范招收音乐班和美术班各1个,实行档案分,根据总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2000年,中等专业学校开始改制、转型和升格,其中南城师范、东乡师范停止招收新生,下放到县,改办为普通中学;崇仁师范继续招收新生200名;小中专招生规模缩小。
   1989年—2000年全区初中毕业生(含民师)被录取中等专业学校情况 表22—8—34 单位:人 五、大、中专学校招生 1949年—1951年,高校实行自行招生考试或联合招生考试,考生分赴有关考点,考试组织工作主要由学校负责。1952年后,高考实行全国统考,全区集中在抚州考试,组织考试工作主要由专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县(市)文教局负责报名、政审、体检等工作。试卷保管、阅卷、录取等工作由省负责。1958年开始,抚州地区创办大学,参加全国统一招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中专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部分高校进行招生改革试验,招收对象是政治思想好,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复员退伍军人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时称工农兵学员。招生采取推荐方式,即由基层革委会推荐,县(市)革命委员会审查,省革委会政治部教育组招生工作组与专区(市)革委会有关部门共同审定。1972年,大中专院校正式恢复招生,招生对象和办法与1970年大致相同。1973年,大中专院校招生增加对推荐对象的文化考查,以保证学员具有相当于初中毕业以上实际文化程度。1974年—1976年,大中专院校文化考试再度取消,仍恢复推荐入学。其间,临川县推荐上大专学校的工农兵学员有123人,其他各县推荐人数不等。这批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校教学难以合理安排,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恢复。省高招委组织实施省、区的全国统一考试和全省统一考试,各地以县(市)为考点,成立考区委员会,负责领导、管理本考区考试实施及处理考试期间发生的重大问题。具体工作有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编制考生号码和准考证号码、体检、设置考点和考场、组织监考等,地区高招办主要进行汇总、协调。1978年后,高考由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时间定在每年7月7日~9日3天。为保证考试正常进行,监考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初期,监考工作由本县(市)人员负责,每试场设监考员2人。1986年后,改为县(市)交叉监考,本县、外县各1人。1990年,省招生委员会规定,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各层次录取时可降低20分投档。是年各高等院校开始大量招收自费定向生和委培生。1994年,高考科目改革,由传统高考形式向“3+2”文理分科考试形式过渡。此后,各考场监考人员改为3人,其中至少有1名外县监考员,并由外县监考员担任监考组长,实行县与县之间循环交叉监考。为避免监考人员徇私舞弊,从1995年开始,地区教委规定各考场监考人员不固定,实行滚动式监考制度,依顺序更换监考场地,继而又改为临时抽签决定监考场地,以杜绝考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1996年,高校招生实行全面并轨,即统一考试,自费上学,自主择业,不包分配,逐步取消委培生和自费生。全国高校扩大招生,考生录取率出现大幅度增长。2000年,全区报考大中专院校的考生成绩及录取率等综合评比在全省排名第一。临川中学、临川一中、临川二中、南城一中、南丰一中、乐安一中、崇仁一中等校被认定为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学校。
   2001年,各县(区)招考办和学校承担考生电子档案信息采集任务,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现网络化。2002年,全市高考实行“3+X”科目设置改革,“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或综合能力测试。高考时间前移至6月7日—9日。2003年,填报志愿时间由过去一次填报志愿增为两次填报志愿;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上录取工作。因发生“非典”疫情,市招考办送考下乡,在各县(区)组织外语口试工作。2005年,规范应届和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实行分开报名管理。2007年,抚州市全面实施和完善普通高考网上报名工作,切实提高考生报名、电子信息采集等工作效率。艺术类专业统考报名和考试时间提前。普通高考兼报艺术类的考生直接在县(区)参加文化考试。提前本科批次志愿考后估分网上填报,一本二本批次志愿分数公布后纸质填报。缩短集中录取时间。2008年,开始在普通高考考点设置手机屏蔽仪。
   2009年,在第一批本科实行平行一志愿改革。第一批本科设4个平行一志愿,不设二志愿,且只进行一轮平行投档,对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剩余计划向社会公布,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参加缺额院校填报。一本二本志愿实行网上填报。实施阳光工程,继续推送保送生。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推行3项改革,即:文理科类和体育类的二本、三本批次,美术类专业二本批次推行志愿改革;三本、高职(专科)批次实行“知分、知线、知位”填报志愿;高校不能以“考生自愿放弃”为由退档。2011年,普通高考对学生采取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提供给高校作为选拔依据。
   1977年—2000年全区大中专考试录取情况 表22—8—35 单位:人 注:1982年—1988年中专录取人数含小中专9682人 2002年-2011全市普通高考录取情况 表22—8—36 单位:人、% 续表22—8—36 六、研究生招生 1984年,全区有280余人报考研究生。次年,地区开始组织研究生招生考试。1990年,根据国家教委规定,限定各学科门类招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得超过计划30%;应届本科毕业生不能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初考),改由高等学校推荐及招生单位组织考试(考核)。提高在职人员招生比例。1984年—2000年,全区6938人报考研究生。2002年,积极稳妥推进初试考试科目、复试和推免生制度改革。2005年,市教育局推行高校自主确定复试分数线的改革试点。做好网上报名工作。2007年,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初试考试科目、复试和推免生制度改革,实行网上调剂,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2009年,深化以初试、复试和推免生为重点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2010年,构建和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整体优化,深化初试科目、复试和推免生三项重大改革。2011年,采取现场报名和网上报名的方式。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2001至2011年,全市共14865人报考研究生,2004年至2010年共录取研究生2717人。
   七、成人高校和成人中专招生 1985年,省招办对各类成人高、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对象、报考条件等作出规定,一般在每年5月上旬第一个星期六、星期日两天开考;初、高中起点达中专的考政治、语文、数学3科,高中起点达大专、本科的,文史类考政治、语文、数学(文)、历史、地理5科,理工医农类考政治、语文、数学(理)、物理、化学。本科各专业和外语、外经、外贸的本、专科均加试外语,分英、俄、日3个语种,考生任选1种。大专起点教师本科班考4科,其中公共课1门(教育理论)、专业课3门;大专起点非教师专业本科班考5科,其中公共课两门(政治理论、公共英语),专业课3门。
   1986年—1988年,全省开始实行“预科生”、“资格生”录取办法。凡参加该年高中起点达大专层次考试,属文件规定的照顾对象(地区以上人民政府表彰的劳模、先进工作者、烈士子女、烈士配偶、归侨、归侨子女等)和在县以上乡镇企业工作,现实表现较好,并具有5年以上工龄,一般年龄在28岁以上的生产、业务骨干,在该层次全省最低录取控制线以下40分内,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入“预科生班”,劳动模范不受考分限制,优先录取。被录入预科班的学员,在指定学校脱产学习半年,补习高中文化基础知识。学习期满考试合格者,在次年直接升入原报考学校,或与志愿相近的成人高校。成绩已达到全省最低录取控制线,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入学的,由省招办发给“资格生证明”,在两年内可申请免文化考试入学。1989年,成人高、中专招生继续坚持岗位培训为主,业余学习为主的原则,全区报考成人高、中等学校的考生共2644人,比1988年减少1000人,共录取正式学生1044人,录取资格生43人,预科生3人。
   1991年,开始实行“免试生”录取办法。具有高中毕业文凭者,经本人申请,及其所在单位同意,可免试入成人中专学校;具备中专以上毕业文凭,经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可免试入规定范围的高校专科学习。学习期满,可获得大学专科毕业文凭。1993年,除省、地教育学院限招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普通高校成人脱产班限招在职人员外,其他各类学校面向社会放开报考,但毕业后仅发给文凭,不负责分配,学校也不负责推荐就业。1994年,为严肃考风考纪,地区对监考人员实行定点、定位、定责制,并实行流动监考。成人大中专招生考试工作由地区组织管理,考试地点一般设在市区,考试规则与普通高校相同,录取工作由省招办负责,招生学校和各地区招办派员参加。
   1993年—2011年全区成人高校、中专招生录取情况 表22—8—37 单位:人 注:“3+2”即中专三年、大专二年 2001年,成人高校招生实行网上录取改革。报名实行现场报名或网上报名两种方式。2003年,市招考办、南城县招考办被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全面实行网上报名,分网上预报和现场确认。报名时间为8月—9月。考场设在市区临川七中、临川九小、临川十小、临川实验小学等地。考场进行手机屏蔽,加强技术防范。全部实行网上评卷。2007年,资溪县招考办被评为全省高等学校成人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成人高考报名2979人。2008年,进一步推进成人高校网上报名、网上阅卷、考场安装手机屏蔽器“三项”改革,成人高考报名1969人。2009年,稳步推进和完善成人高校三项改革,成人高考报名1893人。2010年成人高考报名2035人,录取1242人;2011年继续试行成人高考改革。考生志愿填报方式,由考前填报志愿改为考前填报意向志愿,考后、知分填报正式志愿。是年,全市成人高考报名2672人,录取1826人。
   1949年—2000年部分年份全区(市)各级各类学校招生人数 表22—8—38 单位:人 第二节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民国期间,大中专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自谋职业。
   新中国成立初,大中专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供给制。1958年—1967年,大中专毕业生由国家统包统分,享受国家干部待遇,技工学校学生享受职工待遇。1968年,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必须服从革命需要,到农村、工矿、边疆、基层去,走与工农兵相结合道路,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师范院校学生一律分配到中小学任教,共大毕业生实行“社来社去”。
   1976年3月23日,地区高等学校招生分配工作办公室成立,负责招生、分配工作。1978年,地区成立临时性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分配机构,由地区文教局人事科具体管理。一部分高等学校毕业生仍坚持“社来社去”原则。根据地区计划委员会《关于做好1978年大专、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通知》,抚州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采取适当集中,重点配备,保证特殊急需,兼顾一般需要的方针,注意专业配套,贯彻学用一致原则。此后,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不断变化。1980年,部分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可分配到教育战线工作。1982年,根据“四化”建设要求,大中专毕业生重点分在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1985年,大中专毕业生实行计划分配,重点充实农业和国有企业、能源、交通、原材料部门,鼓励毕业生到边远山区,到生产、设计、科研、教学第一线。1986年,大中专毕业生实行优生优分,有偿分配。1987年,继续坚持优生优分,把最好的毕业生分配到城镇重要单位。同时,加强和充实生产、教学第一线。分配到地、县党政机关和地直单位的毕业生,一律到乡以下基层锻炼一年以上。
   1988年后,分配到抚州地区的大中专毕业生开始增多,工科类专业供不应求,文理科专业供大于求。1989年,地区成立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领导小组,由地区教育局、计委、劳动人事局和编委有关负责人组成,行署分管副专员任组长。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落实分配方针政策,综合平衡各单位意见,制订分配方案,指定办公室具体实施。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办公室与人事科合署办公。全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继续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择优分配”和面向基层,加强生产第一线的原则。同时,部分专业试行“招聘、推荐、录用”和“供需见面”办法,优先保证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等部门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大中专毕业生原则上分配到缺编单位,研究生可不受编制限制分配到用人单位,地区缺编单位要优先安排研究生、重点院校毕业生及专业技术岗位急需人才。一般院校毕业生原则上回家庭或自己上学前所在地安排。1984年—1989年,分配到抚州地区大中专毕业生14740人。1990年—1992年,地区人事局下发《关于高等院校自费毕业生存放人事档案的通知》,鼓励高等院校自费生到乡镇、城镇集体、三资企业和民办科研部门工作。高等学校计划内自费毕业生一时难以找到接收单位,可将其人事档案存入户口所在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留干部身份。凡在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管人事档案的高等院校计划内毕业生,一年内仍找不到接收单位的,不再保留其干部身份,作为“五大”毕业生对待,按省人事厅有关文件规定,参加社会统一录(聘)用干部考试。1993年,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办公室与人事科分开,单独办公。各地加快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国家政策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建立并完善计划与调节相结合的新型就业体制。1994年,招生开始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国家安排职业的做法,以方针政策指导、奖学金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逐步建立“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后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1995年开始,大中专毕业生越来越多,分配日趋困难,只有师范院校毕业生100%落实具体教学单位。1996年,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行政机关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录用公务员,一律实行考试考核办法。1997年,国家计划招收的毕业生原则上仍由国家负责在一定范围内安排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的毕业生按合同就业,国家计划内自费毕业生在规定期限内自主择业。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分级负责,互相调剂的办法。师范类毕业生一次性派遣到基层教学单位。1998年后,地直单位原则上只接受父母双方均在地直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就业。计划外招收的学生和不合格毕业生不进行安置。1999年—2000年,由于地、县、乡机构改革全面开展,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增加编制安排大中专毕业生。理工农医类90%大中专毕业生通过“供需见面”或“双向选择”,自谋职业或外出打工;本科院校师范类毕业生通过供需见面,直接分配到有关学校,部分县(市)大专以下师范毕业生未分配到具体工作岗位,均需自主择业。1990年—2000年,分配到抚州地区的大中专毕业生共41694人,其中本科生3294人,专科生14044人,中专生24356人。
   2000年,抚州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办公室更名抚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办公室。2001年,抚州市政府下发《批转市计委市教委关于全市大中专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指出:积极稳妥地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尽快建立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机制,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成才之路。2002年,市教委成立抚州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2004年,成立抚州市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协调小组。12月,抚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办公室更名抚州市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简称就业办),下设抚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年,遵循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模式,积极引导、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就业。2005年,市教育局推进就业门道,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就业办及时多渠道转发《国家鼓励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政策五十问》,为大中专毕业生解读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有关政策。2006年—2011年,市教育局就业办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的就业政策为主。
   2000年,回市报到的高校毕业生4846人,就业落实率不高。2001年,报到4016人,落实682人,就业率16.98%;2002年报到2813人,落实421人,就业率14.96%;2003年报到人数2516人,落实377人,就业率14.98%;2004年,报到1568人;2005年,报到1641人;是年,抚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展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2006年,指导大中专毕业生参加中小企业网上招聘,提高就业率。是年回市报到的高校毕业生1010人。2007年抚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制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流程,公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流程。是年回市报到的高校毕业生1020人。2008年,回市报到2220人。2009年,建立抚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网,为企业和毕业生搭建沟通联系的平台,拓宽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途径。定期组织学校和毕业生参加专场就业洽谈会,帮助学校招聘急需的专业人才。为1657名毕业生办理回市报到手续。2010年,为2056名毕业生办理回市报到手续。
   2011年,市教育局就业办配合市人才中心深入市属高校开展以“就业指导进校园,政策服务在身边”为主题的就业指导活动。9月,抚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网正式开通。4次及时向全市高校毕业生提供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联合招聘周活动。同时鼓励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缓解就业压力。
   第九章 教育科研 域内教育科研工作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开展。早先,教育科研多为个人行为,后逐步发展到互相研讨、切磋。清光绪三十年(1804)、三十四年,南城、崇仁分别成立教育会;民国时期,各县教育科(局)下设督导委员会。后临川县成立县、乡教育科学指导委员会、巡回教学指导团等,开始有组织的督导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各校逐步建立学科教研组。1954年8月后,专区及各县先后成立教研室,乡镇成立教育辅导站,中小学进一步完善学科教研组,域内有组织的教育科研活动日趋活跃。“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健全一度瘫痪或撤销的教研机构,并成立地区电化教育学会、地区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会、地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逐步形成地区、县(市)、乡镇、学校多级教研网络。地区还先后创办《抚州教育简讯》《抚州教育通讯》《教学研究》《抚州教育》《教育简讯》《教学仪器简讯》《实验教学研究》《赣东教育与电视》《抚州教育信息》《抚州教育简报》《抚州教育专报》等10多种教育报刊,为域内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供重要阵地,为抚州教育科研不断走向全省、全国创造条件。从历代域内人士对教育的探索,到当代的教育调研及教学实验,推动抚州教育不断发展,不断扩大抚州教育的社会影响,提高抚州教育在全国的知名度。
   第一节 教育探索 宋代以后,抚州教育渐兴,不少职官、学者和教师,开始对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作用及教学方法等进行有益的探索,其研究颇有成效。主要代表性成果有: 北宋哲学家李觏(南城人),曾为太学助教、直讲,回乡后又办起盱江书院。通过教学实践与深思精研,认为要“导民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化民成性”。他把教育分成“耳目之感”与“心之思”两个认识阶段,说“夫心官于耳,耳目狭而心广者未之有也。耳目有得则感于心,感则思,思则无所不尽矣。”他把人性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品”,把人分为圣人、贤人、迷惑、固陋、下愚“五等”,主张分等施教。他坚持“习贤”“学知”,认为“性不能自贤,必有习也;事不能自知,必有见也;习之是,见之广,君子所以有成也。”主张强学力行,认为学习要重闻、见、知、行,而行、知更为重要;学习要虚心、专心、静心;学思兼顾,重在于思;因材施教,不求一律;积渐全尽,专一有恒。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临川人)大力改革科举考试和学校教育制度,以“尚实用”“求专门”“兼文武”为目的,改革太学,整顿州、县学,建立武学、律学和医学,并实行“三舍法”(学员按成绩优劣分别人上舍、内舍、外舍),以激励生员奋发学习。他还亲自著有《字说》《三经新义》,作为学校基本教材。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金溪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德”“明理”。他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只要明物理”“所谓明物理,揣事情,论事势”“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强调读书要“熟读深思,优游涵泳”。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因材施教,“人各有长,就其所长成就之。”淳熙二年(1174)四月,他与朱熹开展学术论战的“鹅湖之会”,首开这一时期不同学派公开自由辩论之风,并使之发展成为书院讲学的优良传统。后来,朱熹重修白鹿书院还邀他入院讲学,开创不同学派学者在同一书院讲学的良好风气。
   元代,理学家吴澄(崇仁人)从25岁起开始教育生涯,曾在国子监任教。他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变化气质,“气质不清不美者,其本性不免有所污坏。教学者当用反之之功。反之,谓反之于身而学焉,以至变化其不清不美之气质,则天地之性存焉。”他强调“学必以德性为本”,主张“先反之吾身”“就身上实学”。认为教学的根本问题是“求诸己之身”,而不是“求诸人之言”。他提出读书方法贵有“实悟”和“实践”,即“必究竟其理”“必敦谨其行”。他主敬主静、约情归性,研精慎独、日省日新的修养论,进一步完善其教育思想。理学家虞集(祖籍四川仁寿县,幼居崇仁)躬身教学20余年,撰写教育论文数10篇。他认为“贤守令若有意民事者,必先用力于庙学,此谓之知本”,即强调为邑之道,教育为本。为邑如是,治天下亦然。“世祖既定大统,人文聿兴;学校之设为急先务”“帝王之治天下,治与教之而已。”“学也者,非所以为人也,然而修诸己,则可以治乎人矣,此学者之道也”“学校之教,壹是(一律、一概)皆以明人伦为能事”“师道立则善人多”“学校,士之所以受教以至于成德达材者也”。
   明代,教育家吴与弼(崇仁人)在乡间从教50年,主张耕读结合,劳心劳力并重。他不尚空谈,务求实际,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认为“圣贤之言,无非存天理去人欲,圣贤所行亦然。学圣者,舍是何以哉。”他一生学习研究的心得,在《日录》中得以反映。教育家罗汝芳(南城人)筑从姑山房从事教学,并兴复盱江书院、南城会馆、前峰书院。他主张教学相长,甚至拜弟子为师。《明儒学案》对他生动的讲学,颇为称道:“论者谓龙溪(王畿)笔胜舌,近溪(罗汝芳)舌胜笔。顾盼呿欠,微谈剧论,所触如春行雷动,虽素不识学之人,俄顷之间,能令其心地开明,道在现前。一洗理学肤浅套括之气,当下便有受用,顾未有如先生者也。”他认为“学问须要平易近情,不可着手太重。如粗茶淡饭,随时遣日,心既不劳,事亦了当,久久成熟,不觉自然有个悟处。”同时,还强调“慎独”“躬践”“自强不息”。
   明清之际,理学家汤来贺(南丰人)曾主白鹿洞讲席,执教3年,颇有心得。他订立《白鹿洞书院学规》,并与高潢共订《白鹿洞书院经久规模议》。他强调为学“专心立志”,认为“夫人不入于正,即入于邪”,人当“不愧不怍,穷达自得”。要“潜心读书”“以《四书》、《五经》为准,然必旁通遍览而后可以察其本末、辨其是非、会其同异”;主张“澄心烛理”,认为凡读古人书、观古人事,“必为澄吾心以烛之,思其同,复思其异,斯即格物之功,而知可以致矣。”推重“虚心求益”,以为“学海无涯,不集众思无以广益”;讲求“实心任事”“平心论人”“公心其学”,认为“律己不可不严,论人不可不宽”“学者当求万物一体之心,视人之能,犹己之能,方见大公无我”;教诲生徒,重在“躬行”。理学家谢文游(南丰人)曾专志于儒,每月朔望日会友讲学,还在新城县神童峰大兴讲会。他先后在家乡果育斋、新城、梅源、良山等地授学,并辟程山学舍讲学。他认为“一为师道,等于君父,潦草奉师,是为亵道”。只有“培养深厚,沛然有余乃可为师。不然,则是道德中之功利。”其为学严谨,践履笃实,以“畏天命”为宗旨,以诚信为本,以识仁为体,以切己为要,以主敬为功,以经世为用,以二程上承濂溪下启关、闽为法式,时人认为“江西之学不入于歧趋者,乃程山之力。”并将他与翠微峰魏禧、髻山宋之盛并称“江西三山”。
   清代至民国,佛学教育家欧阳渐(宜黄人)在家乡创办正志学堂,执教两广优级师范,后在南京创办支那内学院。他在学院《简章》中明确阐述办学规模、入学条件、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修业年限、考试制度及毕业后待遇。他认为“学必有为而发,而用在利地…“学必有绪,教乃有基”。强调加强基础,融合条宗,旁及外学。提出“教授以诱进阅藏,开启心思为鹄”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认真听课之外,要注意平日独自阅读与思考。他每隔一月组织开一次研究会,交流学习心得,探讨疑难问题。民国教育家黄禄祥(临川人)第一个在贵州创办男女同校的学校,并用女教师教学,摒弃学校歧视妇女的陋习。并先后在江苏昆山、山东邹平、河北定县开展乡村教育。后又任职于中华职工教育社和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他一直在实践中研究探讨教育问题。在赴革命圣地延安考察后,常说:“中国的光明在延安”。由于在教育方面业绩突出,他被誉为人民教育家。从民国至新中国成立,临川有桂瑞藩、饶思诚、唐式麒、饶毓泰、游国恩、汤茗孙、丁渝、万维章、傅再希、肖涤非、吴自强、邓从豪、刘振群;宜黄有黄范孝、程孝刚、余瑞璜;南城有余精一、程乃颐、欧阳祖经、黄强、陈文松、潘震亚、吴士栋、程通晋;南丰有吴宗慈;黎川有鲁易、鲁之翰、郭威白、陈本瑞、武惕予;金溪有曾仲鲁、戴亮侪、许调履、许调泰、蔡文显;东乡有王仲宣(以上系分县以卒年为序排名)等,在教学及科研方面多有建树,其中大多在本志《人物卷》中有记,此不赘述。
   第二下 教育调研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各级教育部门把教育调研工作当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教情调查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行。调查范围涉及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师资素质、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内容。每次调查前,都将详细的调查提纲印发给被调查的学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使其明确调查的目的、内容、方法和安排,积极配合调查工作的开展。调查方式有看校容校貌,看师生活动全过程(包括早晚自修、上课、课间操、课外活动、教研组活动等),看教学设施(包括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艺器材等);听学校领导全面介绍情况(着重考查办学指导思想),听教师课堂教学(从中了解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学效果),听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查阅学校和教研组工作计划总结、有关报表,教师教案、学生作业考卷等,了解学校贯彻部颁教学计划及教学管理情况;先分学科组座谈交换意见,对具体教师的教学意见一般与教师个别交谈,带普遍性或倾向性的教学问题与教研组集体交换意见,或由教研员作专题讲座。然后,调查组成员与学校领导座谈,对调查进行总结。调查结束后,写成书面调查报告,向地区教育局领导汇报,并印发给有关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作为改进工作的参考。
   抚州各地经常开展专题和综合性调研活动,特别是80年代后,教育调研工作开展得更深入、更广泛、更细致。有3次大型综合性调查,即1980年至1984年,对抚州14所重点中学的调查;1985年至1988年,对抚州15所农村初级中学的调查;1990年至1994年,对全区12个县(市)第二中学的调查。调查得到的丰富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其间,地区教研室先后10多次组织教研员带着一定问题,深入到有关学校开展专题性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寻求对策。影响较大的调研活动有: 一、教情调查 教师队伍状况调查 1984年至1985年,地区教研室对抚州地区的中学各学科教师的基本情况(学历、年龄、专业结构等)进行调查,经分类统计,综合研究,写成《关键在于建立一支稳定的合格的教师队伍——江西省抚州地区初中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为制定师训计划作参考,该文刊登在中央教科所《教育研究》1985年第9期。此后,每隔一二年,地区和各县都进行类似调查,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调查 1984年,地区教研室对全区13所重点中学110位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先后听课54节,抽查学生实验报告1688份,问卷调查64个班3481位学生。1987年至1988年,对全区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既发现一批先进典型,也找到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实验教学建议。此后,地、县经常开展实验教学调查,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全区中小学理、化、生实验教学提供依据。
   超常教育调查 20世纪80年代初始,抚州积极开展超常教育实验,培养少年大学生。为总结超常教育经验,1985年,地区教育局与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一道,走访少年大学生及其同学、家长、校领导和任课教师,采取个别交谈与数人座谈等方式,对抚州地区中小学超常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写成《掌握特点,因势利导,精心培育》论文,在1986年召开的全国思维科学和智力开发学术研讨会上作书面交流和大会发言。此后又有《临川县为高等学校培养少年大学生的调查》和《因材施教,精心培养》在《江西教育科研》1987年第1期、《智力》1988年第1期等报刊作介绍。临川、南城等县(市)也做了类似的调研工作,并在省以上报刊上发表有关研究成果。
   职业技术教育调查 1986年,地区教研室对全区12个县(市)的27所职业中学进行调查,通过听课评课、座谈讨论、查阅资料等,摸清情况,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研究对策,制定抚州地区职业中学教学计划。同时,请江西农业大学专家作指导,在宜黄县梨溪中学开设初中职业技术教育试验班(4年制),探索职业中学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的新途径。此后,地区和各县(市)经常开展职教调查工作,推动抚州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贯彻教学常规情况调查 根据省教委《关于在全省中小学试行各科教学常规的通知》精神,地区教育局于1989年制定《抚州地区中小学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评价指标》。次年11月,即组织人员对抚州12个县(市)48所中小学贯彻执行教学常规情况进行检查。其间,听1048位教师的1175节课;查阅教师教案1144份、学生作业20604本、试卷4023份;问卷调查2160位学生;与教师个别交谈802人次;观看学生课外活动75次。按《评价指标》要求,对有关学校和教师逐项进行评价,写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调查报告,印发各县(市)教育局和中小学,并在全区完全中学校长会上通报。此后,地、县(市)和学校把检查实施教学常规列为制度化、经常化的重要工作,促进各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抚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调研 根据省教研室《关于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行专项调查的通知》要求,市教研室于2004年5月10日至16日,对临川、宜黄、崇仁、黎川四个实验县(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专项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全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情况是:各县(区)、乡、校都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出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近年来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全市有万余名教师参加课改通识培训,有5000多位课改年级教师参加学科培训,有12%的校长和教师参加了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但也有13%的教师表示没参加任何相关培训。大部分学校基本能按课程计划开设各门课程,但由于专职教师和教学器材缺乏,一些学科不能完成《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观念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教学方式有所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开始发生变化,新的评价方式尚未形成。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坚持集体备课制度;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开发课程资源。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市教研室根据调研情况写出《抚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调研报告》,对全市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使用情况调研 2006年11月5日至10日,抚州市教研室对全市11个县(区)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及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一次集中调研。通过调研,可以看出新课标教材的主要优点是: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改变“繁难偏旧”、分化过细、彼此孤立的状态,强调学习内容设计的整体性,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创新素质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将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内容,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新教材加强与社会发展和科技新成就的联系,内容更富有时代感;强化选择性,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见解,从而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发展空间。新教材加强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有利于转变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新教材形式活泼可爱,图文清晰精美,文字优美生动,导语引人入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市教研室写出《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汇报》,供教育行政部门选用教材提供依据。
   崇仁县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研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的通知》精神,崇仁县教育局历时两个月,对全县4所县城小学、15个中心小学及100余所村完小的英语教学现状,采取集中调查和日常工作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调研活动。调研内容:各校开设英语课的年级及学生人数情况;中心小学和村小开课情况、教师配备情况、课堂教学情况;教师工作量情况,教师自身素质和英语口语表达水平情况,学校教学资源情况及对有效教学资源利用情况。调研形式:问卷调查、听课、理论素养测试和访谈。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专业英语教师总量配备不足。兼职教师整体水平偏低,工作量大。课时无保障,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与初中起始年级难衔接。教学配套设施不全,缺少英语教学环境。评价标准不科学,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师队伍极其不稳定。通过调研,崇仁县教育局写出《崇仁县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研报告》,报告针对现状,提出以下建设性意见:配足小学英语教师,加快师资培训步伐。加强督导管理,保持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保证小学英语教学时间。增加投入,充分利用,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健全考核体系,改变评价功能。
   2011年全市中小学执行课程计划及落实教学常规调研 市教育局于2009年—2011年连续3年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执行课程计划及落实教学常规情况进行调研。调研内容主要有两项:各学校贯彻执行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抚州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通知》的情况;学校在新课程背景下探索并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情况。调研活动采取听取学校情况介绍、各学科随堂听课、按项目查阅相关资料、各学科进行书面和现场检测等方式进行。通过调研,发现全市中小学执行课程计划及落实教学常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执行课程计划总体情况良好,但各校之间差距较大;部分课程开设不够理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组织、有特色的“阳光体育”活动项目较少;教学管理和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市教育局对抽查学校的情况分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写出《强管理抓落实促发展》调研报告。通过调研,有力地推动全市中小学全面执行课程计划及落实教学常规。
   二、专题研究 中小学语文教学系列化研究 1977年至1983年,地区教研室组织近百名语文教师深入研究,以寻找适当方法帮助教师掌握语文知识结构层次及其内在联系,从而在教学中妥善处理好各年段的衔接问题。经过群体攻关,于1986年编印出《中小学语文“双基”教学安排表》(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每篇课文的“双基”教学安排,共22册300多万字),发给抚州中小学语文教师作备课、上课、检测的参考用书。北京、天津、内蒙古、浙江等省、市自治区的一些教研部门和学校语文教师纷纷来函索要这一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函要5套。期间,课题组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系列化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定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作文教学计划,印发给抚州中小学语文教师作教学参考资料。还编辑出版《小学作文训练教程》一书(共10册30多万字)。还组织部分语文教师,写出《中小学字词教学初探》《中小学作文教学程序初探》《小学阅读教学研究》等论文,印发给语文教师参考。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研究 1989年11月,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意见》,地区教育局要求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研部门迅速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和教研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和教研人员对这一专题进行深入研讨和总结。地区教研室语文学科组制定《抚州地区中小学语文学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研究方案》,重点探讨中小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化问题。此课题被列为省、地“八五”教育科研项目之一。经过3年多的努力,于1992年6月编印出《小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要点》和《中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要点》,对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每篇语文教材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渗透德育的具体要求,发给全区中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学参考资料。1990年,地区教研室历史学科组组织部分骨干教师编写乡土教材《抚州简史》,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批准,于1992年8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供全区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亦根据本学科特点,制定专题研究计划,探讨各自渗透德育的内容和方法。1993年10月和1996年11月,地区教育学会和地区教研室先后召开全区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研讨会,沟通信息,交流经验。与会中小学、师范和保育院教师110多人,共收论文133篇,并在临川县(市)四中和四小进行专题观摩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 地区和各县(市)教研室教研员,每年都有一半时间,深入到城乡中小学,与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商讨教法,设计教学方案,听课评课,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1981年至2000年,仅地区教研室教研员共听课评课1.25万课时。通过调查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带普遍性的问题是:重知识传授、轻智力开发;重老师的“教”、轻学生的“学”;重统考学科、轻考查学科;重卷面分数、轻能力培养。还有教学结构呆板,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照本宣科,一讲到底,填鸭式,满堂灌。部分学校还占用学生节假日,加班加点补课,布置大量作业,频繁进行考试,致使学生课业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影响身心健康。为改变此状况,地区和各县(市)教育局(委)把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为重点课题,组织教研室教研员和广大教师,从教学指导思想、备课钻研教材、设计课堂结构、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评课标准、进行质量评估等各个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地区和各县(市)教研室共举办教材培训班120多期,召开专题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500多次,参加学习的中小学教师、教研员5万多人次。地区教研室在学习兄弟地区先进经验、广泛听取本地学校领导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于1992年制定《抚州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印发各校试行,以规范抚州中小学课堂教学。1998年8月,地区教研室对《评价量表》作修改,并印发全区中小学实施。
   1998年抚州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 表22—9—39 单位:分 注:一堂课中,教师讲授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0分钟,学生训练一般不得少于10分钟。严禁拖堂,否则视为不合格课 1987年起,地区和各县(市)教育局(教委)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优质课评比竞赛活动。竞赛分学校、乡(镇)、县(市)和地区4个层次进行。校级竞赛要求教师人人参加,乡(镇)以上竞赛主要选拔中青年教师参加。至2000年底,抚州中小学每个学科都进行两次优质课竞赛,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进行3次。通过竞赛,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发现和培养大批学科带头人。地区和各县(市)教研室分别组织获全国、省、地竞赛一、二等奖的教师,到城镇和农村中小学巡回讲学,交流经验。1996年始,全区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说课”活动,即教师在认真备课基础上,由授课教师向其他教师全面系统地介绍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由听者评说,目的是互相交流、共同提高。1997年至2000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天津、山西、江西等3省(市)进行《全日制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的试验工作,以检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可行性,为2000年秋季在全国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方案奠定基础。据此,地区教委成立试验工作领导小组和8个学科研究指导小组,制定《抚州地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规划》,重点抓教师上岗前培训工作。1997年至1999年,先后数次组织10多个学科1096位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回校后及时向本校教师进行传达。地区还采取说课、观摩教学、经验介绍、辅导报告等方式,举办教法学习研讨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为搞好抚州普通高中“课改”试验工作创造条件。
   农村小学复式教学管理研究 80年代始,地区和各县(市)教育局(教委)把加强农村小学复式教学管理问题,列入省、地“八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组织教研室教研员以及复式班教师进行深入研究。
  1987年至2000年,地区教研室先后进行4次大规模调查,掌握复式教学学校的班数、学生数、教师数、网点设置、校舍、教学设施、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等基本情况。在广泛听取乡镇干部和复式班教师意见基础上,地区教育局于1991年制发《抚州地区农村复式教学管理办法》《抚州地区复式教学领导管理工作评估方案》,对复式教学网点布局、办学条件、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教研活动、教学质量检测等提出具体要求,使抚州的农村复式教学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1995年,地区组织有关教研员和复式班教师共34人前往全国复式教学先进单位湖南省酃县小学参观,学习该校全国优秀教师马安健复式教学经验。此后,还不时组织复式班教师参加全国、全省和一些地区的相关重要教研活动。教研室利用每年部分寒暑假时间举办复式班教师培训班,通过教材讲析、专题讲座、观摩教学等办法提高教师素质。小学语文、数学教研员每年都深入到一些复式教学班(点),与教师一道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教材教法,解答教学中疑难问题,对复式班教学进行面对面具体指导。根据复式教学特点,地区组织有关教研员和部分优秀复式班教师从1995年开始,编写一、二年级复式班语文、数学《自动作业》,经过试用,于1998年8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供全区小学一、二年级复式班学生使用。此外,抚州先后举行小学复式教学优质课巡回评比活动、农村复式教学优秀论文评比活动。1996年4月,在金溪县召开抚州地区复式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交流复式教学经验,表彰奖励优秀复式教师。1997年12月,在广昌县召开全区复式班课堂教学研讨会,开展观摩教学、经验介绍、论文交流、“间接教学”专题研讨等活动。1986年至2000年,全区农村复式教师中,先后有10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有10人被评为全省优秀教师,有数10人被评为抚州地区优秀教师。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 1995年初,地区教育局先在抚州市实验小学、三小、十小,临川一小、秋溪小学,抚州市四中,临川温泉中学、连城中学、东馆中学、罗针中学等10所学校进行试点,并制定《素质教育试点学校实验方案》。1997年初,根据国家教委关于“辖区性推进素质教育”的指示,地区教委确定南城、黎川为实施素质教育试点县。同时,各县(市)分别确定试点学校。地区先后组织有关人员到湖南省汨罗市、山东省烟台市、天津市、华中师大二附中、南京师大附中、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西师大附中、南昌市三中、宜春一中、萍乡一中、玉山中学、高安中学等处考察、学习实施素质教育经验。1996年8月,还组织各县(市)教育局长和部分中小学校长赴重庆市参加全国素质教育与学习指导研讨会。地区与各县(市)教育局围绕素质教育,从实际出发改进德育工作,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大力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开展。1997年,地区教委在调查研究、多方听取意见基础上,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要求,制定《抚州地区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抚州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抚州地区中小学学生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在全区试行。地区和各县(市)教委每学年、各学校每学期都组织有关人员,以“三个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对中小学办学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和学生素质发展水平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并写出实事求是的评估报告。评估结束后,对先进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表彰奖励,并在办学经费、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1999年5月4日,行署批转地区教委《关于在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在全区中学实施。
   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20世纪90年代始,根据地区教育局(委)统一部署,地区教研室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技术,从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育效果、学生素质等方面,深入探讨全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问题,并于1991年9月制定《抚州地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方案》。《方案》规定评价指标与权重为:高三学生参加高考率,权重12%;高考总平均分权重,重点中学13%,一般中学11%;高考全科及格率权重,重点中学12%,一般中学10%;高考总分优秀率,权重25%;高考总分提高率,权重10%;高考艺术上线率,权重4%;高考体育上线率,权重4%;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权重14%;学生分流率、就业率,权重分别为,重点中学3%、3%,一般中学5%、5%。全区通过“五个结合”(学校自评与地区总评相结合、平时调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区内比较与区外比较相结合、教育评价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方法,每年都对各校教育质量进行一次全面评价。这项研究历时10年,探索出教育规律,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同时促使全区各中学教育端正办学方向,变升学竞争为办学水平竞争。1990年后,全区中学教育质量一直居全省前列。2000年高考中,文科、理科和文理科综合达省专线以上考生人数,均居全省第一位。
   廉洁修身教育研究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精神,全面推进中小学生廉洁教育,切实提高全市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抚州市纪委、市教育局积极创新思路,破解“廉洁教育”没有系统教材“瓶颈”的制约,2010年7月,在全省率先组织编写《廉洁修身教育》系列读本,并于2011年5月由21世纪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当年就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赠书30余万册,填补中小学“廉洁教育”课程资源空白,成为江西首创。真正把廉洁教育从“校园文化”层面深化到“课堂教学”之中,取得重大成果。《廉洁修身教育》系列读本分为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共计40多万字。该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遵循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注重科学性、教育性、针对性、故事性和可读性,将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灌注在古今中外大量的经典故事之中。突出强调“廉洁是立身之本,修身乃做人之道”,旨在强化青少年的廉洁意识,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掌握和造就认知腐败的分辨力和抵抗腐败的免疫力。《廉洁修身教育》系列读本下发后,全市各地各学校广泛开展读书用书活动,积极发挥《廉洁修身教育》系列读本的教育效用,取得良好效果。2011年7月22日,江西省教育厅专门下发《通知》,将《廉洁修身教育》向全省推荐使用,是抚州市教材编写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全市中小学廉洁教育的丰硕成果。抚州市中小学廉洁教育成果,引起中央媒体的广泛关注,继《人民网》《新浪网》连续报道之后,《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头条刊发《抚州廉洁文化扎根中小学校》,《中国教育报》在二版头条发表《在幼小心田播撒廉洁种子一江西省抚州市中小学开展廉洁修身教育纪实》对抚州市扎实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深入报道。
   为使廉洁修身教育落到实处,市教育局组成专门的督查小组,下到县(区)和学校,了解教材发放、使用情况;课程开设及教师备课、上课情况;学校宣传板报和网站开办情况。还争取到省教育厅的支持,专门拍摄廉洁修身远程教育资源示范课12节,上传至江西省教师远程教育资源网,供全省有关教师学习观摩,从而尽快掌握课堂教学的方法。此外,还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中小学创办廉洁修身教育网站;举行全市中小学生、青年教师廉洁修身演讲比赛;全市廉洁修身文艺汇报演出等。这些活动,先在学校、县(区)进行,然后挑选优秀代表到市里比赛(演出)。
   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江西省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财政厅向省教育厅下达专项资金1800万元用于采购江西省电化教育馆开发建设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资源。江西省义务教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工作规划时间为: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课程建设的版本为人教课标版。确定由抚州、南昌、九江、新余、萍乡5个设区市与省电教馆共同承担完成此项目。确定抚州设立抚州市电教馆,临川一中、抚州市实验学校为拍摄基地。
   2011至2012学年度,抚州市承担省教育厅下达的五年级小学语文、一年级和二年级小学数学、初中物理和《廉洁修身教育》读本资源建设研究任务。市教育局专门成立学科课程资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市学科课程资源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相应的师资协调组、摄制协调组、综合保障组、资源审查组、学科专家指导小组,并且在3个拍摄基地由市局领导牵头,电教馆派人分组负责,分项督查。3个拍摄基地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3个拍摄基地共投入105万元,其中市电教馆投入近55万元改善摄制环境,临川一中投入近15万元,抚州市实验学校投入35万元增添设备。学科专家根据省里要求进行选拔组成。执教教师的选拔从全市优秀教师中产生,并且实行淘汰制,其中第一批执教教师队伍中有特级教师3人,省学科带头人5人,省骨干教师11人。3个拍摄基地共安排6组摄制人员。资源审查队伍由学科专家、摄制组长、领导等人员组成。3个点拍摄安排是由学科专家提供名单,师资组进行安排,现场联络执行组具体落实相关事项。抚州市要求,凡是没有进行过专家集体听课指导的并且同意的学科课程,不安排拍摄。先后召开抚州市学科课程资源建设研讨会和资源审查会。在局门户网站开设“学科资源建设”专栏,及时发布有关文件、通知、信息,建立学科专家、执教教师QQ工作群,方便联系和讨论交流。由于选拔的执教教师来自11个县(区)和市直学校,组织工作增加许多困难。为此,临川区教育局给予大力支持,拍摄期间,专门协调区直各学校的学生调度工作。至2011年年底,全市共摄制网络资源课程约230小时,占应完成总课时(550小时)的41.8%。
   名师工程研究 指临川一中在学校实施名师工程的研究。实施名师工程的目标是: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勇于创新、擅长科研、成绩出色的优秀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示范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辐射作用。名师的选拔方法是:一是教师自愿报名和各教研组推荐相结合。二是初评。初评条件是:师德修养、人格魅力、教学能力、专业基本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教学成绩等方面表现突出;所教班级成绩要名列前茅;指导学生学科竞赛或其他活动成绩优异;论文、课件制作、教学设计等获奖;培养青年教师多人,且被培养对象在教学上取得显著成绩;在各级教学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三是复评,由“名师工程”评审组对初评对象进行最后面试。面试内容有个人申报材料审阅、教师基本功技能水平测试、说课、上课、答辩等。四是公示,接受全体教师监督并听取群众反馈意见。名师的管理措施是:“一导向”——政策向名师倾斜;“二带动”——名师带徒;“三搭台”——提供展示的舞台;“四鼓励”——鼓励进行课题研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五把关”——严把选聘关、人格关、锤炼关、能力关、考评关。名师工程的实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学校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研究抚州一中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德育体系。一是建章立制,制定五项制度(定期联席会议制度、重要问题专题研讨制度、学生社会实践认证手册实施制度、共同指导家庭教育制度、家管会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并逐步实现“五个结合”(对学生评价做到在校表现与在家庭、社区表现相结合;学生到社区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与学校探究型课程的要求相结合;学校办的家长学校与社区的家庭教育咨询相结合;教师的家访与居委会工作相结合;学校各部门工作与“三位一体”工作相结合)。二是修订公约,体现“三位”互动优势。在构建“三位一体”德育体系中,学校与社区居委会一起研究并制订《家庭文明公约》,并决定将推进《家庭文明公约》的工作与社区“五好家庭”的创建工作相结合,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学校与居委会利用家长学校和社区家庭咨询等形式,帮助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学校还将《学生社会实践认证手册》在不同居委会的学生中实施试点。在创建“五好家庭”的各项工作中,家长和学生通过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三位一体”互动的优势得到初步体现。三是实践感悟,发挥社区育人功能。街道各部门积极组织活动,创设情景,搭建舞台;学校大力引导,精心组织,使学生在踊跃参加社区组织的教育活动和社区实践中去感悟、去体验。2011年暑假,新华社区精心策划、组织七大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学校派出5名教师,深入到新华社区的5个居委会,组织并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学生们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体验、感悟生活,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充分体现“三位一体”中社区的育人功能。
   “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研究临川二中开展“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研究,把“学生的进步”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学业优秀、个性鲜明”的育人目标和“志道据德,知本达志”的校训。一是坚持素质教育德为先。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努力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三全德育”体系,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内容,实施有措施”,使学生人格完整、身心健康、充满活力。二是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有专用音乐、美术教室和配套的教学器材;有绘画、声乐、舞蹈、合唱兴趣小组和铜管乐队,在着力抓好体育、艺术(音乐、美术)课程教学外,还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全校教工迎新年元旦晚会”“学生迎新年文艺活动”“五四文化艺术节”“校园青春歌手大赛”“童心赞祖国”书画展以及“迎国庆颂祖国”歌咏比赛等活动;“名曲欣赏”等文化艺术活动。坚持按照体育教学大纲要求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坚持每天上午30分钟课间操和每天上、下午各2次的5分钟眼保健操的“两操”制度,以及每天下午30分钟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坚持举行每年一届的全校田径运动会。重视艺术教育,2003年9月荣获第二届江西省中小学生、幼儿艺术节中学组(声乐)二等奖;2005年荣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和优秀节目评比银奖(《校园生活亮点》);2011年11月荣获第八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评比银奖(校园微型剧《晓晓的梦想》)。三是不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和通用技术教育五大领域组成的“综合实践课程”。四是抓好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临川二中总结一套“先分后合、强化能力、专人负责、集体作战”和“早期发现、及时指导、课内从严、课外超前”的经验和做法。开展“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研究,结出累累硕果。全校89人(91人次)荣获教育部认定的学科竞赛(含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级(含)以上一等奖,并取得大学保送生资格;学校20次荣获全省团体总分(团体奖)前三名。体育成绩喜人,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80多人次取得优异成绩,并且学校多次荣获团体奖;先后荣获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等殊荣。2007年1月,该校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并被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批准为美术职业教育艺术委员会实验教学基地。
   第三节 教学实验 新中国成立后,抚州各校陆续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课题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001年—2011年,全市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全市共有市级课题5224项,结题2003项;省级课题319项,结题135项。
   20世纪50年代初,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和推广苏联教育教学经验,重点学习凯洛夫、岗查洛夫《教育学》,试行“四种课型”(新授课、综合课、复习课、练习课)、“五大教学原则”(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原则)、“五环节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学生考试实行“五级记分法”(按成绩优劣分别记5、4、3、2、1分,3分为及格)。在语文教学中,推广苏联普希金“红领巾教学法”,实行长课短讲,进行串讲分析,改革课堂教学。还开展学习湖南省湘潭县清水塘小学女教师史瑞芬教学经验活动。1956年—1957年,抚州各校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制作教具,加强直观教学。1958年—1959年,域内各校组织师生参加大炼钢铁和“四秋”(秋收、秋种、采秋果、拾禾穗)等社会实践活动,以拓宽学生知识面。1960年后,教师学习和贯彻毛泽东主席“十大教授法”,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提倡少而精,反对满堂灌。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专(地)区和各县(市)分别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举办教改成果展览。1963年,全区教师学习和贯彻教育部《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既重视劳动,又不安排过多劳动;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又不任意修改教学计划而减少课程和课时。按“五个认真”(即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个别辅导、成绩考核)的要求,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果。1964年—1965年,全区教师学习和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简称“春节谈话”),注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考试不搞突然袭击,正确处理教与学、主科与副科关系,吃透教材,熟悉学生,改进教法,努力纠正“注入式”、“满堂灌”现象。1976年后,域内学校努力改变“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重实践、轻理论;以劳动代替教学的偏向,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各种教学实验活动。从1980年秋季开始,全区中小学以小学语文“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实验为先导,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既有引进外地的有影响的教改实验,又有本地教师在教改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创性实验。
   1980年—2011年抚州地(市)从外地引进教学实验项目情况 表22—9—40 续表22—9—40 (一)验证性实验小学语文“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实验(简称“集中识字”实验)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创造的集中识字教学一般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二年级)为集中识字阶段,重点是识字,阅读和写作同时起步。主要帮助学生打好“四大基础”(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基本字),借助拼音,以“基本字带字”集中成串地认字,结合汉字组字特点,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识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识字2300个。第二阶段(三年级)为大量阅读阶段,遵循学生为主、自学为主、读书为主原则,充分发挥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面宽、规律性强、训练重点明确的优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三阶段(四、五年级)为分步习作,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从说一句简单话,到说几句连贯话,表达一个完整意思;三年级,在说话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向书面作文过渡,开始让学生把口述过的一个完整内容写在作业本上,逐渐让学生写片断作文,同时,要求学生写生活日记和观察日记,培养写作习惯。四、五年级正式转入命题作文训练,以记叙为主,训练学生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能力。抚州地区于1980年秋季引进这项实验。开始只在各县(市)实验小学一年级进行,共16个班,学生640多人。1981年扩大到县城其他小学一、二年级共43个班,学生1700多人。1982年,部分农村小学参与实验,一、二、三年级共62个班,学生2400多人。1983年,一、二、三、四年级共79个班,学生3100多人。1984年,一、二、三、四、五年级共82个班,学生3300多人,首届毕业16个班,学生640多人。80年代是此项实验发展的鼎盛时期。进入90年代后,由于实验品种逐渐增多,实验规模逐步缩小,参与实验的师生人数随之减少,但一直延续。
   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实验(简称“注提”实验) 在正确估计儿童口语水平和智慧能力基础上,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多功能为前提,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寓识字于读写之中,在入学不久的儿童不识字或识字不多情况下,就开始听、说、读、写的训练,把读写教学提前,使儿童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协调发展。“注提”教学法设阅读课、作文课、说话课和写字课。教学分低、高两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着重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学好汉语拼音,学会听、说普通话,学好一部分常用汉字,进行初步读写训练;三、四、五年级为高段,在儿童语言和思维训练有一定进展,具有初步理解、表达能力基础上,进行有步骤、有重点的训练,突出书面语言学习,促进读书水平继续提高,着重培养自学能力。1985年秋,金溪县首先从黑龙江省引进“注提”教学实验,开始只有1个班,学生42人。至1997年,发展到19个班,学生1105人。1988年,南丰县引进此项实验,2个班,学生134人。1997年,东乡县开展此实验,2个班,学生120人。此后,这一实验在全区推广。
   北京景山学校小学数学教材实验 北京景山小学数学教材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据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以及学生认知规律,建立以算术为主,代数初步、几何初步为辅的多层次、多方面综合体系,其程度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大纲要求完全一致。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规律,按照“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程序编排,加强小学与初中之间衔接。1981年,抚州地区开始引进这项实验,主要在抚州、临川、南城、乐安、崇仁、广昌、南丰、金溪等8个县(市)进行,累计77个班,参与实验的学生3937人,教师81人。至今实验仍在继续进行。
   “快乐教学法”实验 “快乐教学法”又称“愉快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一系列方法、技能或技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情感,使其在快乐之中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学习,愉快地接受和完成学习任务。常用方法是:挖掘教材的快乐因素,创造活泼的学习氛围;根据教材特点,适时地制作直观教具,按实际需要把游戏引进课堂;以“赛”激趣促学;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快乐教学常用媒体有:形象的图片、优美的歌曲、生动的故事、通俗的儿歌、幽默的谜语、活泼的课中操、轻松的音乐、有趣的实验等。1990年以后,南丰县实验小学、南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小、临川十小、乐安县二小等先后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引进“快乐教学法”实验,开展实验的班级60多个,参与实验的教师50多人、学生3500多人。
   江西省小学语文教材实验 1990年,省教研室组织编写的《江西省小学语文实验课本》,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对小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听、说、读、写教学任务进行目标分类处理,通过单元教学形式,将其安排在各册“读写训练”之中。南城县从1991年秋起试用这套教材,至1996年结束。开始,县城各小学和万坊、上唐、徐家、天井源、株良5个乡(镇)所有小学参与这项实验。1992年秋,县城各小学停止实验,5个乡镇则继续进行实验。5年中,该县累计参加这项实验的学校80所,班级82个,教师127人,学生2129人。
   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实验 六课型单元教学法为湖北大学教授黎世法所总结,即将现行教材分成若干单元,每单元按照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等6种前后紧密联系的课型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自学课,即布置自学提纲,进行自学指导谈话,组织现场观察、实验、社会调查,按提纲自学、做笔记、参考练习等;启发课,即突出重点,扼要讲述课本单元教材知识体系,做笔记,围绕重点讲难点,鼓励学生提问、发表不同见解;复习课,即布置复习提纲,进行指导谈话,反复思考、解决疑难,因材施教,请1位至3位学生宣读复习笔记,评论,指出其优缺点;作业课,即布置作业,指导谈话,独立作业,巡回了解学情,注意技能综合化;改错课,即根据问题指导谈话,互改作业,请学生登台演示,对照检查,评论改正;小结课,即拟提纲,学生小结,教师小结,学生提问,教师解答。1984年秋,南城县首先引进,在南城县一中、二中,南城县实验小学和吁江小学等学校开展实验;以后,临川、南丰等县一些中小学,也引进这项实验。累计参与这一实验的学校60所、班级9个、教师7人、学生480人。
   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实验 此法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卢仲衡所提出,即以初中学生为对象,从初一开始,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变为在教师辅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每节课保证学生有连续30分钟至35分钟自学和思考时间。所用教材有3个本子,即“课本”,供学生阅读;“练习册”,印有习题,并留有学生做题空白;“答案本”,供学生核对答案。学生利用这3个本子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1988年9月,南城县一中、二中和广昌县一中首先引进这一实验;此后,临川市二中等学校相继这项实验。累计有实验班9个,参与实验的教师7人、学生500多人。
   中学化学程序启发教材教法实验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唐力等运用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成果,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发展程序与学生学习心理相结合原则,将全国统编中学化学教材改为“程序启发”教材,将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改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读、做、练、议、讲、知相结合的程序启发教学法。1985年9月,广昌县一中首先引进这项实验,1个班,学生55人。1987年9月南丰县一中从高一年级开始这项实验,1990年初中和高中同时进行实验。同年,东乡县一中、宜黄县一中、宜黄二中、南城县二中、黎川县职业技术学校等亦相继进行这一实验。7所学校累计20多个班,教师16人,学生1200多人参与实验。
   中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学科“目标教学”实验 为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盲目性、随意性,变指标管理为目标管理、变终端管理为过程管理,变相对的常模参照管理为客观目标参照管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95%以上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省教研室于80年代末,借鉴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各科教学特点和教材具体内容,分学年学期逐册编辑出版中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学科《单元教学目标实施手册》,将各单元、章(篇)、节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个目标层次,在全省中学开展“目标教学”实验。抚州地区于1988年引进这一实验项目,在全区12个县(市)开展实验,先后参与实验的学校180多所、班级300多个、学生18000余人、教师200多人。地区教研室重点抓完中实验,县(市)教研室重点抓农村初中实验,对教学过程实行有效控制,对教学效果实施全面客观考评,“教”与“学”的活动配合默契,各科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和单元教学具体要求得到较好落实。1989年9月、1992年4月,地区教研室和部分实验学校教师先后在抚州举行的全省中学数学、语文“目标教学”研讨会上汇报情况,介绍经验。
   中学数学“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实验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是上海市青浦县教研室主任顾冷源主持的一项中学数学教改实验,其教学结构包括具有层次性的4个环节:把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即不以感知、直观为出发点,更不以灌输现成知识结论为出发点,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启发,让学生在极为强烈的求知欲催使中学习。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在使用讲授法同时,辅之以指导学生探索、发现、模仿、应用等活动。组织变式训练,逐步增加创造性因素。制定分类细目,及时回授调节,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订出具体细微标准,便于检测。随时搜集与评定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质疑与讲解,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第二次学习机会,帮助其过关。1990年9月,金溪、乐安、南丰3县首先引进这项实验。接着,广昌、抚州、临川等县(市)相继引进这一实验,累计参与这项实验的学校20多所,班级55个、教师50多人、学生3300多人。1996年3月,省教研室在抚州召开全省学习推广青浦数学教改经验会议,金溪县教研室在会上作专题发言。
   《和氏璧之谜》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 由特级教师、南城一中语文教研组长张挥主持的《“和氏璧之谜”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是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五专项课题《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的子课题。该课题2002年4月被批准立项。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建设主题学习平台——“和氏璧之谜”专题学习网站。网站由本地资源、定点导航资源、任务发布系统、学习支持系统、讨论专区、测评系统、电子作业展示系统、总结反思区、管理数据库八个部分组成,共九级39个页面。网站设计为有意利用网络环境,以“探寻和氏璧下落”为端契,以各类型的文献、历史、地理资料及艺术文物为基础,开发有关和氏璧的文本、视频、声音、动画等信息,建成数字化“和氏璧之谜”,呈现一次中国文化之谜的探索之旅。除在学术文献上提供专业资料查询外,更提供一般学习者平易且轻松地透过网络学习和氏璧在文学、语言、历史、地理、科学、文化、艺术上的各种相关知识。引导学习者对所学课程进行更广泛、更深刻的理解。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习者了解和氏璧在中国文化、历史、思想以及艺术的重要存在和影响,并以此创造出特定的学习情景,生成刺激、促进高级思维活动产生的问题或任务,通过角色赋予和分工协作完成利用网络数字化资源的多门类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于2005年7月顺利通过鉴定结题并获优秀等级。共有15项优秀成果在全国获奖、学术会议展示、优秀报刊发表,课题先后在长沙“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讨会(2002)”、安徽铜陵“全国专题学习网站应用平台研讨会(2004)”、深圳“全国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交流与结题研讨会(2004)”“江西省第五批电教示范校管理人员暨课题培训班(2004)”“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成果交流大会(2003)”上作介绍或展示。课题先后获得的荣誉和成果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与教研究”成果评比一等奖(2004),全国“学与教研究”总课题实验学校优秀课题成果评比论文一等奖、网站二等奖、案例三等奖(2005),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领域最高奖,2010)。
   该课题的建站方案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0期上;主论文发表在《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第5期上;课题研究经验收录至《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电教发展历程纪念文集》;课题研究观点被《信息化环境下中学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破解国魂:和氏璧之谜》等专业论著引述。课题主持人张挥还荣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与教研究”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称号。课题研究带出一支网站开发队伍,促进课题学校电教环境的优化整合和持续改善,同时还推动学校课题管理方式的探索和创新。
   “读经典学作文”的研究与实验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程资源有效促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下的子课题,由省语文教育研究专家、江西人民出版社编审涂明创立并组织实施。抚州市有7所学校,45个班,50多位教师,2300多学生参与了这项实验。该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古典诗词为桥梁,把语文最基本的读与写两种练习形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从经典中提取作文素材,跟着古代大师级的人物学习写作,国学素养和作文能力都得到提高。这既是一项教育工程,也是一项文化工程。在研究思想、教学实验和教材编写等方面,目前国内尚无系统研究的先例,该课题具有创新性。课题得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教育实验研究会的支持,并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对课题的开展及取得的成果,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潘自由教授,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吕达、张廷凯、顾振彪教授,天津师大田本娜教授,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江西师大汪群红教授,南昌大学周子翼博士,北京景山学校刘曼华校长和美国迈阿密大学郭晓晖副教授给予支持和肯定。
   教育部《课程·教材·教法》对2011年7月3日课题在武汉召开的研讨会作较详细的报道。课题取得成果:建立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读一议一说一写一评”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解决怎么能够上好课的基本问题。实验以读促思,以思促写,以写促读,学生阅读、思维、写作能力协调提高。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提出“学生有趣,教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这是国内所见的最简化的标准,老师容易掌握。确定课堂教学的课时安排。有教学模式,有评价标准,一首诗从读到写需要多少课时比较合适?这是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经过各地依据实践的研究,认为按照每课时40分钟算,一首诗教学用2课时(80分钟)比较合适。形成一支教育教学研究的队伍。完成一套实验用书《读诗写话》和《读词写话》,这在全国尚属第一套。有的实验学校开始用作校本教材,使读经典学作文活动形成特色,长期坚持。
   “315自主探究课堂”的研究 由金溪二中邓阳辉校长主持,于2009年在初一新生中全面开展实验。该课题实验的根本思想是以学生为本、尊重生命;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顾客、上帝;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地、智慧的启迪地。3年的课改实验,参与该项课改实验的学生总数达到7000人,班级140个,教师400人,学校12所。中国广播网、《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教育电视台、江西画报社、《抚州日报》《临川晚报》的等媒体报道课改情况。2010年6月16日,《中国教师报》以《传统课堂的现代救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二中重构课堂标准行动解读》为题作专题报道。2011年11月《江西教育》以《为学生编织美丽的未来——金溪二中“315自主探究课堂”写真》为题作全面介绍。课改实验已引起抚州市学校、教研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二)自创性实验 在学习、借鉴、消化外地先进教学经验基础上,域内许多教师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创立不少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教学实验项目。
   1979年—2010年抚州地区(市)教师自创性教改实验项目情况 表22—9—41 单位:个、人 续表22—9—41 中学语文“三六九阅读教学法” 由南丰县一中特级女教师熊信芝于1979年创立。1979年9月至1991年6月,在南丰县一中初中部进行4轮12年教学实验。经省、地教研室鉴定验收,实验达到预期目的。该教学法是由三个教学阶段、六种阅读能力和九个读书步骤相结合形成独立阅读技能的教学方法。“三个教学阶段”是:初读排障阶段;精读理解阶段;研读总结阶段。“六种阅读能力”包括:汉字认读能力;词语选义注释能力;语句构造理解能力;语意的概括能力;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分析能力;文章鉴赏能力。“九个读书步骤”是:朗读课文;标节码,勾画生字词;查字典,生字注音组词;查词典,选义注释;听写生字词;阅读注解,查找资料,了解文章体裁、作者和时代背景;分析文章结构、内容,概括节、层、段意;归纳中心思想;鉴赏文章,效仿写作。学生按照上述9个步骤,自行读书,弄懂每篇课文,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熊信芝运用“三六九阅读教学法”,学生除参加学期和毕业统考外,平时不布置语文课外作业,不进行单元测验和模拟考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第一届实验班64人,升入重点高中、小中专62人。这些学生高中毕业时87.5%升入大专院校,其中考进全国名牌大学15人,占南丰县一中应届毕业生录取重点院校学生的2/3。该班初中升学统考,除化学外,各科均夺南丰县之魁,语文平均成绩高出县平均成绩20分。第二届实验班56人,进校时,语文成绩中下者占70%,最低成绩32分,毕业升学统考,及格率100%,平均成绩名列全省第二。第三届实验班2个,其中1个班全是桔农和个体户子女,原来成绩差。初二年级全县统考,该班以及格率、平均成绩第一名而轰动南丰县城。第四届实验班,1990年6月参加全区统考,该班及格率100%,占南丰县及格人数40%;70分以上的全是该班学生。毕业统考,及格率100%,平均成绩、优秀率居南丰县第一。
   小学语文“五问自读法” 由临川县教研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陈荛成带领一批中小学教师,从1982年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实验。该项实验经历“现状调研一启迪动员一初步试行一归纳整理一重点实验一观摩研讨一逐步推广”的过程。从1982年起,在临川连续进行3轮实验。“五问自读法”既包括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整体教学的一整套教法,也蕴含学生探索学习规律,掌握识字、解词、析句、划段、理篇、成文等一整套学法。它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核心,以学生自读为根本,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归宿,依据人们认识事物“感知一理解一深化一巩固一运用”的过程,在阅读中进行有序的“五步设问”,引导学生沿着“初知概意一明晰文路一领会主旨一评赏吸收一迁移应用”的思路,通过“粗读一细读一精读一研读一活读”,弄清文章“写了什么一怎么样写一为什么写一写得怎样”,进而思考“怎样学写”或“学到了什么”。在每一问的探索中,紧紧围绕思维训练这一核心,把“思”的正确方法作为“金钥匙”交给学生,从而掌握“文章自读自写百法”。这样,以问引思,指明学路,以思导读,揭示规律,以读促写,掌握方法,促使教育质量大面积提高。
   1987年,小语“五问自读法”初见成效后,陈茀成以《导思·引路·授法一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改革初探》为题,进行初步总结。1988年3月、4月先后在江西、福建、广西、上海教研协作会及全省第二次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分别作介绍,受到省内外同行关注和赞扬。同年5月,在全国第二届语文教学信息交流会上,应邀作专题发言,反应热烈。全国小语会《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以及《小学教学研究》、《江西教育》《江西日报》作过报道或开辟专栏介绍,《浙江教育》《福建教育》等予以转载。《江西教育》1991年第2期以8个版面作专栏介绍,编辑部加专栏评论《教改需要正确的认识观》予以高度评价。该项实验,除临川县全面推广外,还先后被黑龙江、吉林、天津、浙江、江苏、河北、四川、云南、安徽、广东、广西等17个省(市、自治区)及江西省37个县(市)小学推广。陈茀成1951年高中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在小学和中学任语文教师。1981年调临川县教研室,从事小学语文教研工作。18次被评为省、地、县优秀教师。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专著《阅读金钥匙——文章自读百法》于1994年3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5年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优秀论著奖。
   小学语文“能力训练” 资溪县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曾曙春于1982年9月创立。1982年至1998年底,进行小循环实验(3年级~5年级)6轮,大循环实验(1年级~5年级)3轮。整个实验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摸索期(1982年秋至1988年夏),在资溪县泸阳镇一小五年制2个三年级教学班120余名学生中进行。第二阶段为定型期(1988年秋至1991年夏),实验从城镇向农村扩展,开设27个教学班,其中农村18个班,学生1300余名,占67%。同时在资溪县实验小学开设小语能力训练电教实验。第三阶段为完善期(1991年秋至2000年底)。这一阶段,实验教材编撰完毕,教学辅助资料开始配套。实验由资溪向黎川、乐安、东乡、崇仁、广昌、临川、南城、南丰、金溪等县(市)小学扩展。“小语能力训练”实验教材本着简化头绪、归类集中原则,遵循整体构想,分项训练的思路,设计能力序列(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教材采取分科型编写,每册两本;《语文》为必读本,《课外阅读》为选读本。1992年5月,全套实验教材通过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10月,《教学参考》等配套资料也经省审定。地区教育局于1992年、1995年、1996年3次下文推广这项实验。由于实验体例合理,目标明确,训练要求具体,训练方法得当,大大减少教学中的无效劳动,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使学生普遍想学习、会学习、能学习。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个性特长得到较好发展。1994年12月,地区教育局在资溪县召开全区小学语文“能力训练”实验汇报会,应邀参加会议的省教委、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领导当场命题、监考、评卷,对实验班进行检测,其内容包括查字典、阅读、作文3项,结果是:查字典。资溪县高阜镇港口村小学二年级全体学生29名。速度最快6分钟完卷,最慢20分钟完卷,平均用时13分钟。成绩最高100分,最低50分,全班总平均88.05分,合格率96.6%。阅读。资溪县实验小学五(1)班全体学生(46人)。平均91.86分,得满分6人,合格率100%。作文。资溪县实验小学四(2)班全体学生(46人)。绝大多数作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完全达到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超过大纲要求。特别是参加小语“能力训练”实验的学生进入初中后,其优势得到体现。资溪县参加抚州、全省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连续几年获团体总分优胜奖,名列抚州前茅,获奖者90%以上是小语“能力训练”实验班学生。1986年3月,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信息交流会把小学语文“能力训练”实验列为首选典型向全国小语界介绍。
   第四阶段为发展期(2001年至2011年)。以新大纲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修订的五、六年制两套教材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列入教育部中小学用书目录,推荐全国选用。2007年,为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编著出版了以服务语文课程改革,配合各种版本教材为特点的《义务教育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1册~12册)。该书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列入省教育厅学生用书目录,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年发行量近100万册。教材建设及实验成果得到领导的重视、媒体的关注、专家的好评、社会的赞誉。2002年,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到资溪视察,对教材给予充分肯定。2003年-2011年,实验成果先后在江西省改革开放十五周年、二十周年成果展览会上展出。“小学语文‘能力训练’教材教法整体改革实验”先后被列为江西省“八五”、“九五”、“十五”教育教研规划重点项目。2004年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曾曙春1960年师范毕业后从事小学语文和研究工作,1980年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1985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教师,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1998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主编小学语文“能力训练”实验教材(1册~6册),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批准,列为全国发行教材书,在江西省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史上属首创。
   智力超常少年教育实验 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21名智力超常少年,创办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大学少年班。1982年,临川一中4名、南城县一中1名学生被科大少年班录取。1983年,临川一中又有3名学生被科大少年班录取。1984年,临川二中、南城县一中共7名学生录取于科大少年班。此后,域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便把智力超常少年教育问题列为重点研究课题,临川一中、临川二中、南城县一中、南城县二中、临川中学、南丰县一中、乐安县一中、东乡县一中、金溪县一中、广昌县一中等先后参与这项实验。实验具体做法:选好“苗子”。选“苗子”主要不看考试成绩,而要年龄小、智力好,后劲大,有抱负、有毅力。强调两点:一是早期发现,从初中一年级就开始物色对象;二是众人推荐,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当“伯乐”。“苗子”选出后,分别建立档案,制定培养计划。分散施教。智力超常儿童少年在一所学校内人数不多,且分散在不同的年级,临川一中和二中、南城一中和二中、南丰一中、乐安一中、东乡一中、广昌一中等学校均未单独编教学班,而是分散培养,因材施教,坚持课内从严、课外超前、分类指导、授法重能(传授思维方法、自学方法、治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运算能力、操作能力、自控能力)。集中办班。临川中学(抚州一中)采取集中办班的办法,开展超常教育实验。研究课题被列入江西省“八五”教育科研重点项目。1996年以后,临川一中、二中和南城县一中也相继采取集中办班形式,进一步开展超常教育实验。1982年至2000年,抚州地区共为全国高校输送少年大学生224名,约占全国少年大学生总数1/10。其中被录取中国科大51人、北京大学4人、清华大学14人、北京师大19人、浙江大学7人、华中理工大学37人、南京大学18人、南京理工大学3人、上海交通大学31人、武汉大学9人、西安交通大学9人、吉林大学9人、东南大学10人、复旦大学3人;男生189人,女生35人。
   中学语文“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 由南城县一中高级教师宁冠群于1984年创立。1986年至1989年在南城县一中初中进行首轮实验,1989年至1991年在高中继续进行实验,侧重于模式的建立与尝试。1991年至1997年在该校初中进行第二、第三轮实验,侧重于教法、学法的改进和模式完善。1994年10月,南城县教育局专门下文,在全县中小学推广这项实验。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是由控制系统、操作系统和效益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教学模式。控制系统包括5项迁移原则:举一反三、温故习新原则,加强双基、突出结构原则,训练思维、指导学法原则,强化动机、培养习惯原则,文道统一、因材施教原则。操作系统包括6个教学环节:迁移导向,讲读示范,自读研讨,说写评改,小结测试,课外调节。六环节反映一个单元教学全过程,根据教材或单元特点也可适当调整。效益系统包括4步学习迁移:温故一习新迁移,讲读一自读迁移,读文一作文迁移,课内一课外迁移。四步学习迁移呈螺旋式递进。
   宁冠群运用此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首轮实验在不增加课时、不加重负担前提下,用3年时间完成从初一到高一共4年语文教学任务。实验班于1989年提前一年参加南城县一中高一升高二的文理分科统考,各项考试成绩在全年级9个班中居首位。1989年插入高二理科班的22名实验班学生,1991年参加高考,语文平均成绩高出全校平均分12.2分,其中90分以上的7人(全校19人)。第二轮实验班学生,在1994年全省中考时,语文成绩名列全校前茅。1990年第3期《人民教育》“教改信息”专栏,对中学语文“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实验作介绍。1994年6月,国家教委、中央教科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将该实验专列词条作详细评价。1996年7月,四川辞书出版社将该实验收入《中国当代新教学法大全》一书,用4300多字作详细介绍。南城县一中通过“四环节六步迁移单元教学法”实验,80%以上学生养成10种语文学习习惯:字斟句酌精读课文;借助相关资料参读;课堂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做读书笔记、摘录卡片;勤查字典、辞典;日记练笔;自评自改作文;文面整洁、书写规范;听记新闻联播和读报;用普通话朗读交谈。
   小学数学“六步系列训练法” 由南城县教研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邓本昌于1986年创立,列入全省“九五”教育科研项目之一。1986年开始,实验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年至1990年),实验对象为县实验小学和旴江小学,目的是验证六步系列训练法可行性和操作性,提高教学实验效果。第二阶段(1991年至1994年),实验对象是县城各小学、乡(镇)中心小学以及少数村完小,目的是进一步验证六步系列训练法在小学数学中的适应性和可行性,研究与探讨六步系列训练法的理论依据是否科学,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第三阶段(1994年以后),南城县教育局发文在全县推广小学数学“六步系列训练法”,目的是验证六步系列训练是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较为先进的教学结构模式,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六步系列训练的整体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验围绕总体目标,紧扣课时知识点,按照“六步系列训练法”展开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学会、会学。第一步,复习性训练,目的是检查学生掌握探索、获取新知有关的旧知情况,引导学生为探索、获取新知提供积极思维的必备材料。第二步,导新性训练,目的是沟通新、旧知识之间联系,设置知识悬念,揭示本课的知识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获取新知的期待心理;为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探索获取新知搭好阶梯,为进行新思维确定方向。第三步,探新性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获取本课时新知,掌握有关学习方法,读懂课时教材;调动学生的耳、眼、手、口、脑各种感官,激发乐学情绪,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提高质疑释难能力。第四步,巩固新性训练,目的是查漏补缺,使全体学生基本掌握本课时所学知识;排除负迁移干扰,建立新思维定势。第五步,发展性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完善学生新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形成课堂教学高潮。第六步,检验性训练,目的是检验课时目标的达成情况,培养学生自检习惯和自检能力。
   “3+1”德育实验 黎川县一中特级教师邓振辉和高级教师武小龙于1995年创立,并在黎川县一中进行实验,其目的是培育学生的完善人格和高尚道德,使其现阶段能积极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走上社会后,成为高素质、能肩负起21世纪建设重任的新一代。该实验于1996年3月列入“全国学习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二级子课题,学校被接纳为“全国学习科学实验学校”。1996年12月,“3+1”德育实验列入江西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项目。“3+1”德育分为两大系列:第一系列的“3”,即向全校学生提出“3”点基本教育目标:在家做个好儿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并围绕教育目标,分别制定“三个十条规范要求”。在家做个好儿女的规范要求是:尊敬老人,体谅父母;兄弟姐妹,相互照顾;邻里乡亲,和睦相处;作息按时,张弛有度;自理生活,学做家务;珍惜粮食,爱护财物;讲究卫生,穿戴朴素;喝酒赌博,毫不沾濡;优点缺点,如实告诉;勤劳奋发,高瞻远瞩。在校做个好学生的规范要求是:按时到校,遵守规章;质疑问难,勤思多想;乐学善学,扬长补短;琴棋书画,发展特长;坚持锻炼,身体健康;爱美审美,文雅高尚;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劳动实践,你追我赶;热爱集体,为校争光;全面发展,素质优良。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的规范要求是:自尊自爱,文明礼让;公共秩序,维护勿忘;交通安全,时刻提防;不说脏话,不动拳掌;不进舞厅,不看黄场;坏书不览,坏歌不唱;电子游戏,警惕上当;拾金不昧,友爱善良;见义勇为,不卑不亢;遵纪守法,爱国爱乡。所谓“1”,即各年级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结合年级实际,自行确定一项教育内容。第二系列的“3”,即向全校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目标:在家争为家乡作贡献,在校做个有学问的人,在社会上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所谓“1”,即将各年级德育内容主题化、系列化。各年级“1”项德育主题分别是:初一:迈好生活第一步一一以“养成教育”为主题;初二:迈好成长第一步一一以“守纪教育”为主题;初三:迈好成才第一步一一以“成才基础教育”为主题;高一:迈好青春第一步——以“科学学习方法培养”为主题;高二:迈好理想第一步一一以“科学设计自我”为主题;高三:迈好人生第一步——以“我为学校添光彩”为主题。各年级围绕主题自编德育教材,开展多种形式活动。
   黎川县一中开展“3+1”德育实验以后,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1995年后,该校学生违法犯罪为零,违纪率在3%以下,学校连续3次被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97年9月被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教委命名为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江西日报》《江西教育》《德育报》,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学习与宣传》,国家教委主管、华中师大主办的《教育研究与实验》等杂志,都曾进行专题介绍。其研究成果《“3+1”德育模式》,被人民出版社编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大型学术文库中。1998年3月11日《中国教育报》报道:“黎川县一中的‘3+1’德育工程,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正在全省推广”。
   “校家同创”工程研究 2006年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市教育局党委书记顾胜和创立《中小学德育工作“校家同创”工程实践研究》课题(省级),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校家同创”工程由此开始。“校家同创”工程的实施旨在提高学校、家庭、社会多方施教主体的德育能力,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联合互动,构建“校家伙伴关系”,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思想教育,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在实施“校家同创”工程中,全市做到活动形式新颖、活动内容丰富。市、县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领导、指导全市的课题研究工作;各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聘任法制副校长,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市里派出“关爱报告团”作现场报告,共在县(区)级作报告近300场;各校在校园装设“家校通”专用设备,向家长发送学生上学、放学、学习内容等信息,为家长对学生的监护提供了便利;各校设立校长信箱,接受家长、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家长与学校、学生与学校的沟通和联系,促进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和谐、有序和高效运转;学校设立开放日,让每一位家长都有机会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共同提高教育水平;老师开博客为家长育人、学生成长答疑解惑;此外,抚州市还组建“未成年人网脉工程”网站,在网络内容、网络行为和网络建设等方面构建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校家同创”德育工程吸引6万多名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得到130多万名家长热情支持,使65万多名中小学生广受教育,直接教育和影响60多万个家庭和200多万人口。
   抚州市实施“校家同创”德育工程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重点课题,并于2010年评为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德育》《精神文明报》《江西日报》《教育学术月刊》、人民网、中国文明网等多家报刊及网络媒体均先后报道抚州市实施“校家同创”德育工程典型经验。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等权威研究机构认为这一体制“充分调动并整合、优化学校、家庭的德育功能和资源,构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是德育工作实现德育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成功案例,体现时代精神和教育工作的方向、宗旨,具有普遍应用和推广的实践价值。”2009年,中共抚州市委还专门把深化“校家同创”德育工程列入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2009年被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2010年被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评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二等奖,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南丰县省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活动教研体系)课题研究 2003年以后,南丰县教研室开展以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为目标、以新课程教学为内容、以全员教研活动为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活动教研。2004年12月,被省教育厅确立为第一批省级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至2011年,基本形成“活动教研”体系框架。活动教研遵循活动重心下移原则、个性化教学原则、全员教研原则。第一项是校本教研的定位要求,第二项是校本教研的目的要求,第三项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要求。活动教研的突出特点,是按照以上原则创立一整套活动制度。一是“四位一体”活动制度。在教研活动中,整合活动资源,将教学竞赛、观摩、研讨、课题联成一体。二是教学思维创新活动制度。组织教师对一些上过的研讨课从理念上进行再认识,改进教学,从中归纳出典型的经验教训,完善或创立课题。这是教研活动的延伸、扩展和深化。三是均衡发展活动制度。这是教研活动的必要补充。定期开展送课下乡、送研下乡活动,为薄弱学校提供活动支撑。四是活动驱动制度。这是教研活动的保证。其主要方法是:打破被动执行的片面做法,重视意识驱动过程;打破牵引教研的片面做法,形成教研活动互动机制;打破专家引领的片面做法,不断打造学科骨干;打破精英竞赛的片面做法,实行滚动式评奖制。活动教研始于全员教研活动,在过程中得到不断充实和扩展。其中较具普遍意义的过程大致是,从主题活动到课题活动,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到教学个性的唤醒,从终结性评价到过程性管理,从封闭型教研到开放型教研。活动教研,摆脱单一的、封闭式的教研活动形式,为校本教研创设浓厚氛围,提供基本工作思路和激活工作机制的经验。其成果报告获省一等奖。北京《现代教育报》曾对校本教研活动作过专题报道。理论专著《活动教研与缺口教学》(过福堂编著)于2011年7月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式发展研究 东乡铜矿子弟学校于2009年开始进行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式发展研究。以“目标成长树”的形式而设计,简称“目标成长树”。目的是创建一种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全面发展的,激励学生乐观向上“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发展性评价方式。“目标成长树”评价方式:一棵“目标成长树”代表着一名评价个体即一个学生或一个小组,借树的多枝条来直观呈现各项不同的评价内容。整棵树分成几个主枝丫,分别代表德、智、体、美、综合实践等几方面,在相应的主枝丫上,又根据评价的实际需要分出多根侧枝,并在各枝代表着不同评价内容的相应树枝上画上叶、花、果,对学生在校表现随时作出记录和评价。它以动态和立体的方式生动展示着一个学生或一个小组成长过程,这样一株长得枝枝干干的承载多方面评价内容的“树”就成形了,最后打印出来,每人一张或每组一张写上名字,贴在墙上,“目标成长树”就这样种下了,在“树”上将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信息。
   “目标成长树”评价方式贯穿于校内、校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关注和考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评价学生。运用新的“目标成长树”评价方式,记录每个学生每天成长过程中的信息资料。及时地判断学生在成长中的状况,使学生自己主动地调整努力方向。教师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利用树的特型展示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学生深刻感受到、触摸到自己种下的“目标成长树”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由他律变为自律的心理发展。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生成长氛围和强化竞争意识,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内涵和实质。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出现丰富多彩的样式。有的班级成长树中出现啄木鸟,有的班级还在成长树中实行“快乐学习特殊部队”活动,每组种下一棵大的成长树,按部队编队每10人一组,每人负责一项任务,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是干部,人人都是责任人,每组之间进行比赛,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集体责任感。“目标成长树”培养责任感,激发班级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自我教育,全面提高自己,由树枝上的绿叶、红花、果实,让同学真切体验到被肯定的喜悦,铭记受挫的教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可持续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和反思,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切切实实推进素质教育,是一套全新的激励导向评价机制。东乡铜矿子弟学校由点到面,创设“目标成长树”的评价方式,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张扬、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方面获得众多学生的欢迎、教师的认可、家长的肯定,实现班主任工作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中学语文缺口教学研究 南丰县教研室主任过福堂创立缺口教学体系。运用空白艺术,实行间断教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知识的苹果。缺口教学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开辟一个广阔的操作空间,这个空间常常被人们忽视却又非常重要。缺口教学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跃过学习这一过程,直接进入发现。就这个过程来说,学习就是发现,发现就是学习。过福堂认为:“创新能力除了迁移能力之外,还包括发现能力和发展能力。”缺口教学把发现、发展能力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切入口,让学生在活动、体验和表现过程中去发现知识,进行开发性学习。相对迁移教学来说,这个环节的学习缺口和个性发展空间要大得多。
   缺口教学课题于2000年在省教研室正式立项,2002年顺利结项。缺口教学以本地为中心基地,开展多年实验,队伍迅速壮大,形成省市县校4级实验网络,实验教师由最初的3名发展到30多名。由于缺口教学奉行泛模式理念,在过福堂的指导下,实验教师的教学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魅力迅速增强,纷纷崭露头角。省市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多次就缺口教学进行专题考察,举办研讨会。《江西日报》和《江西教育》等多种报刊多次给予报道。2011年7月,过福堂编著《活动教研与缺口教学》一书,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其撰写的《缺口教学初探》《缺口教学要求》《对缺口教学任务的新思考》《缺口教学的模糊评价》《缺口教学的个性特征》和《我看创新作文》等系列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和《中学语文教学》《江西教育》等刊物发表或收录。在省、市优质课、说课竞赛和教学设计大赛中,参与实验的老师有10多人次获一等奖,20多人次获二等奖。由于突出的教改表现和成果,过福堂分别当选为江西省教育学会理事、省中语会理事,抚州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语会副主任委员;先后评为江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抚州市学科带头人;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成员;还多次被评为全国中语会优秀教育工作者、全省优秀教研员。
   小学德育“1、2、3”一体迁知序列研究 临川区教研室陈溥和抚州市教研室万晓舒创立和推广。2003年通过省级课题验收。该课题经过15年的研究,由单一的学科性课题发展成综合性研究性课题,由单一课堂教学课题发展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的系统性课题。该课题具体跟踪实施时间长达20多年,至今仍在发挥着影响。小学德育“1、2、3”一体迁知序列实验课题的主要内容是:用“联实五步训练法”上好每一堂品德课,目标是“认知明理,抓训练,理解要点,讲体验”,以品德课教学“综合化、生活化、活动化”为原则,创设“揭题训练一明理训练一扩思训练一实行训练一迁知训练”活动型课堂五步联实教学框架,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解决品德教学中单一的学科化、知识化和成人性的错误倾向。围绕品德课各单元要点在校内开展主题性和各学科教学协同渗透两方面活动,目标是“围绕品德搞活动,适知课外求深化”。教师围绕品德课中的某一主题或多个单元要点在校外组织开展的家庭正面、社会体验、社区共建三方面的践行教育,目标是“社会协同抓德育,迁知校外求内化”。三者相互结合,将课堂体验到的道德理念向学生践行方法、行为体验、行为习惯的养成转化,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家庭和社区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该课题的提出,大大扭转过去小学品德课不上、不知如何上的被动局面,为众多兼职品德课教师提供一个可操作和不落潮流的品德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大大激发学生对品德课的兴趣、广大教师对品德教学的热爱,家长、社会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关注,使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从村级小学到城市小学的随意性都走上了较为规范的轨道,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能水平都得到较大提高。课题实施后,教法实验遍布全市,辐射全省。2000年和2005年全市进行两次推广活动,全市共有253个实验班,上千实验老师,近万学生参与。为此,全省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研讨会在抚州市召开,全省各地市品德教育学科的专家和电台杂志记者编辑前来观摩或报道。该实验通过省、中央教科所的验收,并作为江西省唯一的优秀成果在全国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上作报告。课题实施使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素质发生可喜的变化,实验老师业务素质大幅提高。
   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研究与实践 南城县实验小学周方铭1998年创立。“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该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概括地说,由“理解→口述→ 练写→反馈”四步构成。它疏通文意、重点导读、体会表达、课堂练写、交流反馈五个教学环节。随文练笔的训练途径。仿写——读写结合、尝试运用。扩写——拓展情节、填补空白。缩写——立足原作、删繁就简。改写——根据材料、合理构思。续写——创设情境、展开想象。随文练笔的训练方式。模仿式练笔。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这种模仿式练笔可分为三种方式:单项模仿式、片断模仿式和全文模仿式。想像式练笔。它包括结尾续写式、情节扩展式、填补空白式和插图解说式等。理解式练笔。主要有中心突破式和读文有感式。转换式练笔。重要练笔方式有体裁改变式、词语联珠式和移花接木式。周方铭进行两轮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研究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拓宽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获得的途径,学生的知识面更广,写作知识更丰富;促使学生习作水平的明显提高,实验班学生参加各级作文比赛获奖和发表达100多篇。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给学生的思维打开无限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以全面发展。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对该课题的实验和研究,实验教师能够站在全面发展学生的高度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训练价值,能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乐于表达。教师能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时间,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
   第四节 课程改革 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2002年秋,黎川县作为省级实验区率先在全市开展小学阶段课改实验,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式启动。2003年秋,临川、南城、南丰、崇仁、宜黄5个县(区)加入实验。2004年秋,金溪、资溪、东乡、乐安、广昌5县加入实验。至此,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本。5年中,全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按照预定计划稳步实施,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逐步显现。
   2002年10月,市教育局印发《抚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抚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方案》,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实验县(区)教育局、学校分别成立以教育局局长、校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相关股(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本地的《课改实验方案》,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在操作策略上,市教育局提出课改实验的具体目标和任务,要求各地、各校按照“先立后破、以点带面、滚动发展”的原则,建立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抓好前期培训、教学指导和课程研究等重要环节,积极稳妥地推进,用2年时间,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面推行新课程。在制度建设方面,市教育局出台《抚州市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设置方案》,针对本地实际对实施国家课程计划提出具体要求。市教研室制定并推行校本教研制度、新课程课题指南和管理制度、新课程考试抽样分析制度、学校发展性评价制度等,为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各县(区)进入实验的年级都在执行新的课程计划、使用新课标教材,有6个县(区)进入中考改革。但也出现课改经费严重不足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部分县(区)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非中考科目课程普遍未开足课时,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得到有效开展,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材料及平时评价做得不到位等。
   重点抓课改培训。连续5年,整合基教、教研、师训等业务科室的力量,在暑期对2万多名教师进行学科岗前培训,共邀请中小学21个学科、200余位专家对教师学科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进行学习辅导,使教师深入了解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培训后坚持持证上岗,培训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发证。市、县(区)按照“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积极开展校本培训。
   积极开展科研与“校本教研”。市教研室成立课改实验工作专家指导小组,制定课改指导工作计划,提出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引导中小学教学改革;市、县(区)教研室通过印发课改资料、组织学习考察、举办专家讲座、召开研讨会、开展优质课和论文评选、送教下乡等形式多样的课改教研科研活动。建设170多人组成的市级“学科带头人”队伍,各县(区)打造2000余名“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
   立足课堂改进与资源开发。建立市、县(区)教研室对课堂教学的随机调研制度,深入课堂,了解现状,研究改进措施,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重视“田间”研究,解决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下发《抚州市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试用)》,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丰富教学内涵,尝试独立或联合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形成。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2008年秋,按照《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要求,积极稳妥地在全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展新课程实验。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等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抚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抚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各县(区)政府、各学校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的领导。同年召开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动员大会、全市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座谈会、各县(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会议,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全面部署;就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课时安排等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布置;着力解决各学校课程设置中的实际问题。
   2006年至2011年,市政府为抚州一中、临川一中、临川二中共招聘高中教师300多人,各县(区)共招聘高中教师800多人,基本满足全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师资要求。认真抓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培训。每年暑假,组织全市各年级全体教师参加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培训和省级高中新课程实验培训。选派各学科近千名骨干教师参加省级高中新课程教材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各县(区)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区)长、教育局长和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30多人参加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育管理干部培训。邀请多位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实验学校校长到抚州讲学,参加听课的1400多人次,进一步提高校长、教师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具体操作能力。各县(区)和学校按要求,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市教育局在学习外地课改先进经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抚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研制度(试行)》《抚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制度(试行)》。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制订一系列与新课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实验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与此同时,成立以在高中新课程任教的特级教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为主要成员的学科教学专家指导小组,针对新课程实验工作所涉及到具体问题加强针对性指导。为适应教学改革,市教研室在全市各高中学校中聘任一批骨干教师成立抚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专家指导组。各学科专家指导组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不定期针对新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进行集中研究讨论、举行公开示范课等活动;深入指导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引导一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推进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教研室定期组织专家指导组成员深入各高中学校,对新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学科课程的设置与执行、学分管理机制的建立与落实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评估,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使新课程实验得以顺利推进。开展全市性的集体备课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为了推动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进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依托各学科专家指导组的力量,采取研讨与教学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市性的13门学科教学集体备课活动。这既是专家指导组成员的课堂教学示范指导,更是教师们的集体研讨,思维的碰撞,得到与会教师好评。开展各学科教师优质课、教学设计评选活动及教学能力竞赛,引导教师加强学科专业知识、课程改革理论学习,研究课标、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大力开展有效教学改革。制订《抚州市普通高中有效教学实施方案》,通过制定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提高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加强特色教学的指导,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等,推进全市普通高中开展有效教学改革。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后,全市学校的硬件建设水平大幅提高,教研气氛与合作空前浓厚。新课程改革加大教师培训,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国家级、省级专家进行近距离的指导;促进学校对教研工作的重视,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学习和研究的风气空前浓厚,课程计划得到较好地落实,课堂教学方式有改变。教学过程已逐步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能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第十章 教育管理 清代,域内即设有专门教育管理机构,但管理职能有限。至民国,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内教育管理机构编制有所增加,管理职能有所强化。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教育管理机构日渐完善,编制逐步增加,管理内容涉及到教育督导、教师、经费、校舍、设施、招生分配等,管理方法日渐规范。
   第一节 管理机构 一、地区(市)管理机构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西省提学使司于抚州府、建昌府设立劝学所。各劝学所有劝学员1人,帮助府署长官办理学务。宣统三年(1911),学部颁发《改订劝学所章程》,规定劝学所为府、厅、州、县教育行政辅助机关。
   民国20年(1931),江西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形成省、区、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区内设科统管教育工作。次年,江西省由9个行政区改为13个行政区,各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第四科负责管理教育工作。24年,全省又改为8个行政督察区,第七行政督察区辖南城、南丰、黎川、光泽、资溪、临川、金溪、崇仁、宜黄、乐安、东乡等县,专员公署设立整理地方教育处,负责地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推行工作。次年,专署由民政科指定科员和视察员各1人,办理教育工作。28年,行政督察区成立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由战区教育督察专员和战区教育工作队分驻各地,配合地方政府管理教育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专署教育科设科长1人、科员4人。
   1949年5月抚州解放,成立军事管理委员会,下设文教接管处,接管城区公立学校。7月,抚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内设教育科,管理域内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抚州专区专员公署设有教育科管理全区教育工作,并成立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下设扫盲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区扫盲工作。1953年4月,专员公署撤销教育科,设立文化教育科,内设文化、教育、秘书三股各司其职。1954年5月,专署文教科改为文教处。1956年5月,撤销文教处,设置文教卫生办公室,掌管全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工作。1958年2月,撤销文教卫生办公室,重新设立文教卫生处。1961年1月,又改文教卫生处为文教卫生办公室。1962年1月,文教卫生办公室再次改为文教卫生处。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专署文教卫生处受到冲击,教育管理工作被迫停止。1968年2月,专区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内设教育组,由军代表和领导干部主持工作。1973年,改称为地区革命委员会教育组。同年,成立地区业余教育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抚州地区革委会于1977年10月设置地区文化教育局,内设普教、职教、人秘、计财等科。1979年5月,抚州地区行政公署设文教局,内设教育科和文化科,对全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工作进行“一揽子”管理。1983年11月,行署单独设置教育局,主管全区教育工作,局内机构日趋健全,并保持相对稳定。1996年8月,地区教育局更名地区教育委员会(简称地区教委),行政编制22个,事业编制3个。1997年3月,地区教委增加事业编制3名。教委内设办公室、人事科、计财科、审计科、督导室、中学教育科、初等教育科、职业教育科、监察室、审计科。另有直属事业单位12个:地区招生考试办公室、地区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办公室、地区教学研究室、地区电化教育馆(赣东教育电视台)、地区教育技术装备站、地区勤工俭学办公室,崇仁师范学校、南城师范学校、东乡师范学校、抚州经贸学校和地区保育院。
   2000年10月,抚州地区教育委员会改为抚州市教育委员会,内设机构不变,直属事业单位不变。2001年,压缩中等师范规模,将南城师范、东乡师范整体下放到南城县、东乡县管理,分别改办为南城实验中学,东乡实验中学。2002年6月,将临川一中、临川二中收为市管,与抚州一中组建临川教育集团。抚州市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抚州市教育局。局机关行政编制20名,后勤事业编制3名。2003年以抚州经贸学校、抚州农业学校、抚州文艺学校为主体组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崇仁师范挂靠东华理工学院,成立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培养专科层次小学教师;2007年,市教育局机关重新核定行政编制为25名,后勤事业编制3名。2010年,新增直属事业单位1个:抚州市实验学校。2011年,市教育局内设办公室、人事科、计划财务科(中小学校园建设和管理办公室)、基础教育科(抚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办公室)、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大中专教育科)、行政审批科(教师培训科)、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科(信访科)、监察室(抚州市监察局派驻机构)、语言文字工作科(抚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抚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师交流服务中心、招生考试办公室、中等学校招生办公室、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勤工俭学办公室、教学研究室、电化教育馆、教育技术装备站。
   二、县(市、区)管理机构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各县设劝学所,劝学所设视学兼学务总董1人,下设文牍(书写文书)和宣讲员(宣传教育宗旨、政令),管理全县学务。宣统二年(1910),学务总董改称劝学员长。
   民国初,各县仍保留劝学所。民国13年(1924),遵教育部令,各县改劝学所为教育局。设局长1人(由教育厅任免),下设视学或视察指导员。24年,各县政府设第三科取代教育局,办理教育及建设事务,改视察指导员为督学。由于各县实施义务教育,保学数量大增,次年,区内有200所学校以上的县设督学2人;有400所学校以上的县,设督学3人。26年,各县政府教育与建设分别设科,原第三科专司教育。29年,县政府第三科改教育科。35年,教育科改称教育局,内设人事、社会教育、总务3科和督学室,设局长1人,科员4人,主任督学5人。37年,又改教育局为第三科。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县人民政府接管旧政权设教育科或民教科,另设扫盲工作委员会。扫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1人。1950年,有的县撤销民教科,设立文教股。1952年后,各县(市)均设文教科。1956年,文教科改名文教局。1957年,各县(市)文教局改名为文教卫生局,统管文教卫生工作。1959年,各县(市)成立教育改革委员会。1960年,各县(市)教育局单独设立。1961年,教育局改为文教局,统管文化教育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县(市)于1967年成立抓革命促生产委员会文教卫生办公室,主管各县(市)文教卫生工作。1969年,在县(市)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内设教育组。1976年,各县(市)撤销教育组,恢复文教局。1984年,实行机构改革,教育局单独设立。1986年后,各县(市)教育局相继增设教育、审计、职教股和督导室,其直属单位有教研室、电教馆、招生办公室、电大工作站、函授站、勤工俭学办公室等,编制在40人左右,其中行政编制占1/3。1996年后,各县(市)教育局相继更名教育委员会(简称教委)。
   2002年,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合并职能相近的机构,精简非教育专业管理人员,调整混岗人员,清退在编不在岗人员,辞退失去教育管理能力的人员和近5年内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人员。定编不定人,竞争上岗,优胜劣汰。2003年,县(区)教委恢复县(区)教育局称谓,设局长1名,副局长3名~4名;根据国防教育的需要,后增设武装部长1名。
   三、乡(镇)管理机构 清末,县以下设学区,学区配劝学员1人,劝学员由地方官委派。
   民国时期,县以下设区教育指导员或教育委员会民教指导员,专职1人。乡镇公所设文化干事1人。保成立保学委员会,由保长、校长及地方士绅组成。
   新中国成立后,县以下各区人民政府配备文教助理员1人,由1名副区长主管全区文教工作。1951年,各区设文教辅导委员会,设主任1人。区下设辅导小区,以乡中心小学校长为小区负责人。1958年,各县撤区、乡建制,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由1名副书记(或副社长)分管文教工作,并设有专职文教干事1人,公社中心小学校长负责业务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公社教育管理机构瘫痪。1968年,公社成立贫下中农教育委员会,设专职主任1人。1979年,各公社恢复教育管理机构,由1名副社长主管文教工作,并指定公社中学副校长或会计兼任管理干部。1980年以后,全区各公社相继成立教育辅导站,由文教局任免辅导站站长,另设会计1人。1984年机构改革,恢复乡镇人民政府建制,各乡镇由1名副乡(镇)长主管文教工作,仍设教育辅导站。1985年3月30日,地区教育局出台《关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修改稿)》,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1997年,地区教委对乡镇教育办公室的性质、作用、职责和人员配备作出明确规定:乡镇教办为股级单位,其人员为教育事业编制,小乡镇定编3人~4人,中等乡镇定编4人~5人,大乡镇定编5人~6人。2000年6月23日,行署下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基层教育管理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所有乡镇教办与教学辅导站合署办公,3万人以上的乡镇,教办(含教学辅导站)限设4名~5名工作人员,其中领导职数不超过2个;不满3万人的乡镇,限设3名工作人员,其中领导职数1个。乡镇教办工作人员一律竞争上岗,并须兼任教学辅导工作。10月,全市所有乡镇教办与乡镇中心小学合署办公,不再单独设立乡镇教育管理机构。2001年,进一步精简基层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全市各县(区)203个乡镇教办全部与中心小学合并。分流教办工作人员475人,精简中小学内设机构224个,精简学校管理人员678人。
   第二节 教育督导 清末,地方教育督导遵循“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宗旨,主要督促检查各州、县教育行政,各种官立、公立、私立学堂教育、卫生、经费、教职员办事和授课、学生风纪及教育设施等情况。
   民国时期,地方教育机关以“三民主义之教育”为方针,加强对教育工作管理与视导。视导工作先拟计划,后按计划对有关学校或行政部门实地视察之后,填写视导报告。民国24年(1935年),省教育厅设义务教育视导员,督促各县实施义务教育。28年,各县设巡回教育辅导团,指定督学一人兼团长,另聘学有专长熟谙教法的师范毕业生为团员,分赴各校举行演示教学。乡镇中心小学校校长依法辅导本乡镇内公、私立初级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各级督学进一步加强辅导工作,以适应教育工作恢复之需。
   新中国成立初,督导工作主要围绕“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开展,重点督促各地恢复、整顿学校,加强对教育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1953年—1976年,督导工作主要围绕“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来进行,督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督促学校贯彻执行教学计划;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卫生、生产劳动,学校教学设备的使用和保管以及师生的生活、身体健康等各方面工作。
   “文化大革命”后期,督导工作主要围绕毛泽东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指示开展。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干扰,督导工作时断时续。
   1978年,党和国家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督导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1979年后,各种教育督促、检查工作逐渐增多,从而成为推动全区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1984年,开展全区危房改造工作的督促检查。1986年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成为全区督导工作重要内容。地区和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多种督导措施,贯彻教育部《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试行草案)》,纠正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
   1988年—1989年,地区先后下发《抚州地区勤工俭学评估方案》《抚州地区县(市)电化教育工作评估标准》《抚州地区教育统计工作评比办法》,多次派员深入县(市)调查摸底,综合评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1990年,全面开展教育经费增长政策和教师经济待遇的落实情况、校舍中危房改造情况、制止中小学学生流失情况、乱收费现象纠正情况、《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贯彻落实情况等“五项”工作的督促检查。是年,资溪县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教委等部委五项督导检查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的检查,受到好评。
   1991年—1993年,地区教育局先后下发《抚州地区县(市)幼儿园工作评估方案》和《抚州地区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评估方案》《抚州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水平评估体系》《抚州地区普通完全中学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评估细则》《抚州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抚州地区职业高中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抚州地区“十佳学校”评选计分标准》《抚州地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工作细则》,并对每项工作进行认真督查,抽调干部分赴12个县(市),就“3696”工程的实施情况和校建工作情况进行督查。1994年—1995年,地区教育局对全区“两基”工作进行督促督查,开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出台《县(市)教育发展水平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对重点中学和县(市)实验小学进行评估。
   1996年—1997年,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开展县(市)教育局工作评估的通知》和《抚州地区县(市)教育行政工作评估方案》,并对1996年度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育事业发展、行政管理、参谋水平和参谋效果、质量反映等四大项,分学前教育、初等义务教育等37个专项进行全面考核评估。派出“两基”工作督导组,对黎川、东乡、广昌、崇仁、宜黄、乐安等县“两基”工作进行指导,帮助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抽查11个县(市)32个乡镇66所中小学的管理情况,用电视图象和文字通报形式,宣传报道学校管理的先进典型,同时,对严重管理不善的学校予以曝光。地区纪委、监察局、教委组成调查组,深入一些学校进行专项立案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各县(市)。还开展对教育经费筹措的督促和检查,重点解决农村教育经费附加足额征收、“乡征、县管、乡用”及农村教师工资按时发放等问题,先后下达《抚州地区乡镇教办教学管理工作评估方案》《抚州地区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估方案》《抚州地区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抚州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试行)》《抚州地区中小学学生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等,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对指导全区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998年6月22日—26日,抚州地区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地、县(市)教委领导及时深入受灾学校,督促中小学校做好师生安全和校舍安全工作。水灾过后,地、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中小学灾后重建、防疫、清污等工作,确保“贫困户、倒房户、特困户”学生能按时入学。地区迅速拨出专款,为201个受灾严重的学校复校,并督促县(市)、乡镇协助做好新建校舍的选址和资金配套工作。9月,地区教委派出工作组对180多所中小学的开学收费情况进行督察,点名批评70所存在乱收费现象的中小学,经建议撤换15所中小学校长。此后,改县(市)教育行政工作全面评比为平时派员督促检查,检查结果以大会或发文通报等形式公布。1999年4月1日,东乡县王桥中学发生厕所倒塌、8名学生死亡的重大事故,在妥善处理善后工作的同时,全区加强对中小学危房排查工作。地区教委各科室分别与县(市)教委挂钩,通过对危房数量、改造危房资金落实和新建校舍质量等情况检查,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促使各县(市)、乡镇和村委加快新建校舍速度,确保新校舍建设质量,使全区中小学校园面貌迅速改观。
   2000年8月—9月,地区监察局、财政局和教委组成调查组,就全区乡镇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乡镇财政开支和教育事业费附加征收等情况进行调查,为地委、行署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地区教委派出检查组,对各县(市)中小学收费、教师工资发放、教师到岗、学生到校、教师分流、基层教育改革等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中小学开学工作顺利进行。2001年始,全面开展对所辖11个县(区)“两基”复查年检工作,迎接省检。开展对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督察。对全市普通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专项督导。2002年,重点督察县(区)政府落实“工资统发、经费统筹、队伍统管”和“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目标实现情况。2003年,金溪县通过省政府组织的“普九”评估验收。2004年,对南城、南丰县“两基”工作督导检查;开展全市“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专项督导检查。2005年始,采用听、看、查、问的形式对全市各县(区)落实教育工作目标情况进行检查。2006年,率先在南丰县承办全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研讨会议。金溪县省级复查年检顺利通过,标志着抚州市首轮“两基”复查年检工作圆满结束。2007年,市內全面部署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南丰县代表江西省接受国检得到国检组专家的肯定。抚州实现“两基”目标,市教育局被评为“江西省‘两基’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督促崇仁、东乡两县建立县教育财政核算中心,加快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建设的落实督查。是年,全市被评为省“两基”工作先进集体19个,46名教育工作者被评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率全省之先制发实施素质教育方案,全力抓中小学校素质教育评估工作,创建县级示范校124所,市级示范校20所,省级示范校6所。2009年至2010年,对全市687所学校督导评估,授予县级以上示范学校234所。
   2011年,省政府启动新一轮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南城县、黎川县接受新一轮省检,黎川县排全省20个受检县(市、区)中第5名。
   第三节 教师管理 一、教师任用与调配 (一)公办教师任用与调配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抚州府、建昌府学堂兴办之初,任用教师无统一规定,多由原有教授、教谕、训导、学塾先生及师范学堂毕业生充任。三十一年颁布学堂章程和教员任用条规规定,初等小学堂正、副教员以初级师范生考列中等者充选;不足,暂以师范补习生充选。高等小学堂正、副教员,以初级师范毕业生考列最优者充选;不足,暂以简易师范生充选。普通中学正教员,以高级师范毕业生考列最优者充选;副教员以高级师范毕业生考列优等、中等者充选。由于各县大兴学校,师资缺乏,教师资格要求无法一一达到,大多数学校只好降格以求。学堂堂长,均由县衙委任。
   民国初期,政府按各公立学校班级数确定教师编额。其时,县立中学校长由县政府选荐,报省核准任命;中学教员由校长聘请,报县批准任用。县立小学、保学校长,由县教育局长遴选,报县政府核准委任;小学教员由校长聘请,报县教育局核准任用。中师、简师、师训班毕业生任教员无试用期。高、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经试用合格始可任用。中小学教师由县教育局统一管理和调配。
   1929年—1934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各级学校教师由苏维埃政府选聘。
   民国28年(1939),抚州城区省立中小学校长,由省教育厅任命,教职员由校长聘任,报省教育厅审核备案。省立临川中学有不少教师为厅聘教员,校长无权解聘。县立中学校长由县政府任命,县立小学校长由县教育局(科)任命,县立中小学教员均由校长聘任,报县局审核备案。30年,临川县保国民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人选,重点选用师范毕业生及该县受过国民师资培训的选调校长,或为该县年度小学教员暑期训练班结业成绩优良者。34年,根据保国民学校人事任用规程,保学教员任用权由保长和地方绅士掌握。36年,校长由县政府委派;教师则由校长聘请,报县核查备案。区、乡中心国民学校教师聘用以中师毕业生为主,保国民学校以简师毕业生为主。教师任用权重新由校长掌握。
   新中国成立初,各县根据省政府规定,对原教职工除反革命分子、劣迹昭著为群众所痛恨分子及十分腐败分子予以撤换外,一般不作大变动。其时,中等师范校长、副校长,省立中学校长由省教育厅提名,省人民政府任免;教师由省教育厅派遣。县立中学校长、教导主任由县文教科提名,县人民政府上报专署批准任免;教师由专署文教科调配管理。区、乡中心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由县文教科提名报县人民政府批准任免;教师由县文教科调配管理。
   1950年,全区对失业知识分子进行登记,其中许多人经培训后被分配到学校担任教师工作。是年,中学校长由专署任命,中学教师由专署文教科分派,小学教师由县文教科调派。1953年,中学校长由省人民政府审批,省长任免;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及小学校长、辅导区主任由县政府任免。同时,教育部对普通中小学人员编制作出规定。1956年后,中等师范学校校长、副校长由省教育厅协助省委管理,其调配、提拔和调训,由省委批准后,教育部门办理。师范学校教员由当地党委管理,其调配、提拔和调训,教育部门征得当地党委同意后办理。师范学校教职工由专署教育局管理。初级中学校长、教导主任由县文教科报县人民委员会批准任免,小学校长由县文教科报县委组织部批准任免。教职工均由县文教科调派;厂办子弟学校教师由办学单位派任。1957年—1958年,部分中小学骨干教师被划为“右派”,下放农村劳动,而学校数量大增,教师严重不足,一些地方采取层层拔高的办法,小学教师教初中,初中教师教高中,高中教师教大专,并聘用大量代课教师。1959年,完全中学、初级中学正、副校长由专署任免;公社完小校长,由县人民委员会任免。1961年开始,全区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教师层层下放,高中教师下放到初中、初中教师下放到小学任教。对部分难以胜任的教师及1958年后所聘代课教师进行精简,安置回乡参加生产。全区共精简小学教师473人、中学教师111人。此后,中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均由所在地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党委组织部门任免,教职工由政府人事部门分配。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中小学建立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由本单位干部、师生代表和工、军、贫下中农宣传队代表组成“三结合”领导班子。中等学校领导班子报县革委会审批,农村小学领导班子报公社革委会审批。全区公办中小学教师有5083人被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学校教师不足,致使民办教师人数大增,不少民办教师文化水平低,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地区革委会决定选调部分下放知识青年补充教师队伍;另外,一大批工人、贫下中农被选派到学校任教和管理学校,以改变教师队伍“政治成分”。全区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大下降。1971年,全区有顶编代课教师797人,其中506人转为正式教师。至1973年,全区下放教师中有692人正式调回学校任教,2102人借用到教育战线工作。完中革委会正、副主任,改由县革委会任免;教导、总务主任及公社教师培训小组长、初中革委会主任,由县革委会政治部任免;初中革委会副主任、完小革委会主任由县革委会政治部教育组任免;初中、完小的教务、总务组长,由公社革委会任免;一批在农村劳动的教师调回学校任教。1974年,完中校长由地委组织部任免,副校长由县委任免。
   1977年,学校实行中共支部(总支)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恢复正副校长职务。中等师范正副校长由地委任免;县区学校和公社中学正副校长分别由县委、区委任免;厂办学校正副校长由厂党委任免。县(市)属学校教师的配备、调动及师范毕业生分配统一由县教育局管理。其时,全区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缺少大量中小学教师。1978年,全区189所完全中学缺少教师3800多人,各校多聘用代课教师。是年起,地区重点中学校长、副校长由地区任免;完全中学校长、副校长和县属初级中学校长由县文教局报县委任免;中学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以及辅导站站长、小学校长,由县文教局任免,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各级中小学教师由县文教局调配管理。1980年9月10日,地委组织部、地区文教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教师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公办中小学教师管理(包括人事档案),应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由县以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除选拔培养接班人外,均不得随意将教师调出教育战线;高师、中师毕业生应全部分配到教育战线工作。中等师范学校按县团级建制,校长由省人民政府任免,教师由省教育厅直接调配。
   1981年—1983年,教育系统干部任免权限多有变化。1981年完中校长由县政府任免;副校长由县文教局任免;完中教导、总务主任、初中和完小校长,由县人事局任免。稍后,部分县(市)教育部门干部由党委宣传部门管理。1983年,学校干部管理权限下放,完中校长由县委任免;副校长和教导、总务主任及初中校长,由县委组织部任免;完中副教导、总务主任,初中副校长和小学正副校长,教导、总务主任均由县教育局任免。1984年,各中小学校进行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领导班子由校长组建,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均由校长提名,报县教育局任免。其他干部任免权限也有变动,中小学主要领导干部(包括中层干部正职),分别由县(市)党委政府任免,学校中层干部副职由学校党支部任免,报上级部门备案。1986年1月17日,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和江西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小学定编比例试行意见〉的通知》。此后,各地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中小学定编比例基本按该文件精神执行。至此,全区有小学专任教师23003人(其中民办教师14554人),中学专任教师(含农职中学)8017人,中小学专任教师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1.46倍,比解放初增加17.5倍。至1990年,全区高、中等师范学校为抚州教育部门输送毕业生13848人,使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得到补充和加强,教师学历达标率与1980年相比,小学由46.6%提高到68.1%,初中由19.5%提高到50.9%。
   1998年9月,行署下发《中小学教师聘任制试行方案》,是年,全区共有321所中小学实施聘任制,参聘中小学教师18907名,其中受聘17245人,受聘率为91.2%;提前退岗休养471人,提前退岗休养比例为2.4%;停薪留职140人,比例为0.7%;拒聘6人;落聘780人,落聘率为4.1%;下派分流265人,下派率为1.4%。根据行署《关于清理编外民办教师的通知》要求,各县(市)人民政府、行署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编外民办教师清退工作,共清退编外民办教师953人,约占编外民办教师50%。1999年4月26日,行署下发《关于在城镇中小学和幼儿园实行教师轮流下派制度意见的通知》,全区共下派中小学教师1389人,占教师总数4%,其中,城市(含县城)下派教师346人。
   2000年9月,各县(市)继续推行教师聘任制,全区37361名中小学教师中有35933名受聘,有498名落聘或分流,有332名停薪留职。同时,各县(市)认真贯彻执行《抚州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进一步改革基层教育管理工作的决定》,精简基层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公开招聘校长,全区中小学校内设机构由1404个减至1190个,校级领导由1349名减至1105名;中层干部由1706名减至1406名;教办领导由408名减至265名;教办工作人员由590名减至426名,共精减教育管理人员836人。2002年,市教委精简优化教师队伍,坚决全部辞退代课教师和临时人员;在编不在岗的人员清退出教师队伍,其人事关系移交同级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管理中心;中小学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退出教师岗位(首次申报教师资格的除外);未达学历的中小学教师退出岗位接受学历教育;对近5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员作下岗处理;对因职业道德问题丧失了教师资格的人清退出教师队伍。组织1000多名民办教师参加转编考试。2003年,首次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完成对3.4万名人员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对12800名在职教师进行资格认定。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改善教师队伍结构。2006年全市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59.5%。
   (二)民办(含代课)教师聘用 民国时期,私立中小学校校长由校董事会选聘(或由董事会长兼任),教员由校长聘请。私立中学教员须报省教育厅备案,私立小学教员须报县教育局(科)备案。
   新中国成立后,全区乡村学校发展很快,1953年,各地开始招收民办教师,民办教师逐年增加。1956年,民办中小学教师由公社(或乡镇)自行选用,报县文教科备案。1958年至1974年,中小学数量增加,师资紧缺,各县(市)吸收大批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部分公办教师转民办教师。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按照“高中不出公社,初中不出大队,小学不出生产队”的要求办校,民办教师激增。至1971年,全区有民办教师10566人,占中小学教师总数57.4%。为补充教师不足及教师短期请假、休假的需要,各地还请不少顶编代课教师和临时代课教师。是年,全区有797名顶编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至1973年,全区中小学教师中,2/3是民办教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工作开始进行。1979年后,地区将民办教师转编指标分配到县,并组织资格审查、考试与考核。
   1980年7月19日以后,全区按省教育厅《关于不再吸收民办(代课)教师的通知》精神,停止吸收民办教师,并通过整顿,辞退一批不合格民办教师。各县(市)根据本地情况制定管理办法,为继续留任的民办教师建立个人档案,同时进行文化业务考核,考试合格的发给《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合格证》和《民办教师任用证》,基本合格的发给《民办教师试用证》。1984年,全区对民办教师主要采取“招”(每年按中师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招收民办教师进入师范学校学习两年,毕业后分配当公办教师)、“转”(按一定条件要求,转为公办教师)、“辞”(辞退不合格民办教师)、“退”(年龄偏大的退休,将国拨部分工资及生活补贴金额计入退休金)、“留”(继续留任为民办教师)等方式进行管理,以控制民办教师数量。1986年2月,凡经县、地、省教育行政部门确认为合格民办教师,由省教委统一颁发《江西省民办教师资格证书》。1989年,地区教育局制发《抚州地区中小学民办教师管理暂行条例》,各县(市)加强对1980年7月19日以前就任民办教师的管理并进行整顿。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民办教师所占比例,由1980年的63.7%下降至33.4%。1998年7月15日,行署下发《关于清理编外民办教师的通知》,全区各县(市)对民办教师进行全面清理,是年清退编外民办教师953人(主要是1980年7月19日后任教,或虽在1980年7月19日以前任教,但以后离开教育教学岗位1年以上)。1999年,行署把清理编外民办教师纳入乡镇人员分流工作范畴。7月26日,地区教委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清退编外民办教师工作的通知》,8月31日前,辞退2000多名临时代课教师,还有2000余名临时代课教师被返聘在农村村小或教学点任教,全区民办教师数下降至2066人。有486名民办教师选招公办教师后获得“农转非”指标。2000年,编外民办教师基本被清退。是年未进行民办教师选招、考试和转编工作。
   1979年—1999年全区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情况 表22—10—42 单位:人 (三)教师职称评聘 清末,《钦定初、高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堂设正教员和副教员。中学堂亦有正副教员之分。
   民国4年(1915),教育部改副教员为助教员。12年,推行训育制,分教员为级任教员(或称级任导师)、专科教员和助教员。小学实行检定制度后,合格者为检定合格教员,不合格的为代用教员,不再有正教员、助教员之分,中学教员也无正副之分。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院校从60年代初开始进行教师职称评定。域内赣东大学、抚州地质专科学校、抚州农学院分别评有副教授、讲师、助教、教员。赣东大学有4人被评为讲师。随即停止此项工作。1978年高等学校恢复教师职称评定。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暂停职称评定。
   1987年1月,成立抚州地区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下发《关于抚州地区中、初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成立由25人组成的抚州地区中小学教师中级职务条件评审委员会,下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生、史地、音体美等学科评审小组,开始全区有史以来第一次中小学和中专学校教师职称评审、聘任工作。1988年,全区共受理13550名教师职称评审,有418人获高级职称,2869人获中级职称,10095人获初级职称,均被聘用享受有关待遇。1989年,全区进行民办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对象为1980年7月19日以前任教、有“任用证”(含试用证)和“教材教法合格证”的在编民办教师,且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者。中小学民办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均参照公办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有关规定进行。
   1994年,为解决晋升指标数与符合晋升条件教师数相差较大的突出矛盾,行署增加600个滚动性指标,在中小学教师系列中实行内聘地区性高、中级专业职务(职称)。地区人事局、教育局、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1994年度中小学教师系列内聘地区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工作的意见》,规定评聘范围为教育部门所属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和部分高教、中专系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在岗教师,重点解决业绩突出的中小学教师晋升问题。“内聘”只在本地区教育部门内有效,所需增加资金,采取津贴形式,由各级财政和单位共同解决。“内聘”人员可在下年度正式指标中优先推荐评聘职称(职务)。此后,教师职称内聘与正式教师职称(职务)评聘一道纳入正常化轨道。1996年,行署规定评聘工作实行学校排队推荐,量化评分,择优聘任的办法,有效地制止职称评聘过程中“走后门”等不正之风。
   1998年,地区职改办和地区教委联合下发《关于抚州地区中小学系列推荐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申报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中小学教师,按《抚州地区中小学系列推荐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量化评估表》,实行自评、民主评议、单位领导班子审定和政策公开、岗位职数(指标)公开、业绩(成果)公开、量化评估结果公开、推荐名单公开等,从德、能、勤、绩等各方面全面进行评估,严格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实行公示制。至2000年,全区教师有2240名获得高级职称,绝大多数聘任相应职务,享受有关待遇。
   2001年,市教育局全面实行全员教师聘任制。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由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推荐。通过考试、考核竞争上岗。是年秋季开学,共有34336名中小学教师应聘上岗,1497名教师落聘。仅临川城区落聘分流的中小学教师就有364人。
   2002年,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改革和强化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管理作进一步规范,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在全市首次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全市6270名中小学教师申报中级职称,其中3382名教师通过中级评审。是年起,全市招聘并安排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逐步建立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全市33036名中小学教师一律通过竞争上岗。2003年,抚州市建立教师公开选聘机制,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核编定岗、全员聘任管理机制面向社会推行教师准入制度和招聘制度。2004年,推行中小学教师聘任制,中小学补充教师基本上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办法,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结构;积极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扩大师资储备。开展全市中小学校长年度履职考核和公开竞聘,推进校长职级制。2005年,市教育局组织对2005年申请认定高中教师资格人员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及体格检查。临川教育集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41人,局属高校向社会公开选聘教师41人。2006年,抚州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首创“半封闭式”评审办法。通过此法,市教育局认定全市高中教师资格647人、初中教师资格1345人、小学教师资格269人、幼儿园教师资格58人。面向社会招聘教师1000余人,成立教师交流中心。建立边远山区教师岗位津贴制度,稳定农村教师队伍。2007年,根据农村实际,科学制定编制标准和配套设施,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基本完成。2007年—2009年,2154名教师具备中学高级(小学特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1541名教师具备中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2010年,市教育局转发省人社厅《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实行“考评结合”办法的通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实行“考评结合”。通过资格评定,5人具备中专讲师资格,389人具备中学一级教师资格,736人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资格。492人具备小学高级教师资格。2011年,根据《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初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标准》提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取得教师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定标准:必须具有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胜任教学工作,掌握教学基本功,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得一定业绩;具有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至2011年12月止,全市大中小学校获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3626人。
   2011年普通中学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表22—10—43 单位:人 二、教师待遇 (一)政治待遇 清末学堂兴办后,域内公私立学校数量有限,教师凤毛麟角,地位甚高,待遇丰厚。大批乡村塾师,在村民中亦受尊重,但其地位则远不及官办学堂教师。
   民国初期,教师政治待遇与一般公务人员相近,但中学教师社会地位高于小学教师,省立学校教师社会地位又高于县立学校教师。公立学校教师属学校雇请,社会地位要高;私立学校教师和私塾先生属办学人雇请,依附于雇主,教书是一种谋生手段。抗日战争后期,省立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仍不低,但保学教师多受制于当地乡、保长和地方豪绅,工作常无保障,随时有失业危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提高教师社会地位。1951年,学校开始建立教育工会组织,教师可加入工会。1952年,教育部发出《关于人民教师应算为革命工作人员的通知》,规定“人民教师应称为职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其服务教育工作期间也应算入参加革命工作年龄内”。自此,教师列入国家干部编制,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许多教师被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被选拔担任党政领导工作。工会还经常组织教师赴外地参观、旅游或疗养。
   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一些教师被划为“右派”受到处理。“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教师被称为“臭老九”,一些教师被抄家,有的被打成“反革命”,甚至被迫害致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区和各县(市)文教局相继成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对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冤假错案给予平反。据不完全统计,至1986年,全区教育部门平反和纠正在历次运动中的冤、假、错案1397起,涉及教师1400余名,其中属“文化大革命”前的240余起;退还被占房屋100余套,补发被扣工资4.5万元。
   1980年后,地区和各县(市)分别举行春节慰问教师大会,鼓励广大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事业,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受到表彰。1981年至1984年,地、县(市)人民政府多次召开隆重“庆教龄”大会,先后为连续任教20年、25年、3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园丁”纪念章和荣誉证书。同时,为参加工作满20年的中教五级、小教三级以上教师在农村的配偶及其子女办理“农转非”,户口迁往教师所在单位。
   1985年1月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此后,全区各级党政领导想方设法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是年,有504名优秀教师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全区又吸收466名优秀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全区教育部门有县团级干部33人、区科级干部186人,有753名德才兼备的教师进入各级学校领导班子。1978年至2000年,地委、行署先后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1658人次。
   2001年至2011年,抚州市政府每一年都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鼓励广大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期间,抚州市表彰优秀教师1126人、教育工作者200人和班主任173人。2011年教师节期间,向省政府推荐10名优秀班主任。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市教育局评选120名市师德先进个人,从中推荐11名参加省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并指出获得中小学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称号的教师,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评选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同时,在评选市级优秀教师基础上,每年向省、国家推荐一批优秀教师。2004年到2011年,抚州市教育局向省推荐50名特级教师。对多人多代从教的家庭,教育行政部门授予“教师世家”荣誉称号。每年春节期间,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走访慰问老教师和贫困教师,送去党和政府关怀。历届党委、政府均想方设法为教师建集资房,解决教师住房问题。
   (二)生活待遇 公办教师生活待遇 清宣统三年(1911),域内高等小学本科正教员以第一级月薪(30元)为最高额,初等小学本科正教员以第五级(16元)为最高额;但有特别劳绩,前者可递增到60元,后者可递增到32元。民国6年(1917),校长及正教员受一级俸后,对确有劳绩者,月薪可递增至80元;助教员受一级俸后,确有劳绩,递增到30元。以上月薪及劳绩递增数,都较清末标准更高。至于中学教员,月薪更高。16年,省立第八中学校长月薪160元,高中教员月薪144元,初中教员126元,会计、文牍54元,事务员36元。省立第八中学实验小学校长月薪80元,初聘教员未满2年者月薪40元,满3年者50元,连续在校服务满5年成绩优良者,实行年功加俸,按最后月薪增加1/10,加至5/10为止,最高者月薪75元。县立小学校长月薪30元,高年级教员月薪26元,初年级教员月薪24元。
   1933年前后,苏区教师的土地享受代耕优待;1934年,苏区教师按照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生活标准发给生活费,其土地仍享受代耕优待,并免费在公家医院治病。
   民国23年(1934),域内各县国民学校教师月薪34元左右,一人收入可养活三口之家。抗日战争爆发后,物价飞涨,国民政府滥发钞票。其时,省立临川中学教师最低十一级,省立临川中心小学教师最低七级。中心国民学校校长、教员除薪金外,比照县级公务员例,由县政府每月每人给生活津贴及公粮;国民学校校长、教员除薪金外,由乡镇保每月至少给学谷1市石,比照县或乡镇工作人员筹给生活津贴。临川县政府规定,教职员每人每月给糙米5斗,工役每人每月给糙米2斗5升。29年,实行小学教员子女免费入学。教员年逾60岁,连续任教15年以上,离岗后可领取最后月薪40%的养老金。
   抗战胜利后,内战又起,由于物价波动大,教师生活艰难。其时,临川县教师,县级待遇为江西省省级待遇的60%,乡级待遇为县级待遇的80%。县立小学(示范中心国民学校)比照县级待遇发给纸币,月支津贴3500元,薪俸加成180倍;乡镇中心国民学校比照乡级待遇发给,月支津贴2100元,薪俸加成100倍;保国民学校发稻谷。是年,县立小学每人每月公粮5市斗(糙米),生活基数3.5万元。37年上半年,教师月薪尚可购米2石。根据物价指数,教师生活基数调至18万元,薪俸加成调为900倍,调幅虽大,但物价涨速惊人。4月5日每市斤早米价为180元,5月5日为240元,6月7日为360元,6月22日就涨至620元。公、私立中学及省立小学为解决教师糊口问题,只得向学生收缴学米。是年10月,1万、2万、5万、25万4种大额票面金圆券出笼,所有物价狂涨,而工资得不到及时调整,且拖欠现象非常严重,中小学教师生活景况凄惨,各地教师请愿、罢课之事时有发生。
   抚州解放后,人民政府(军管会)接管学校,对教师采取维持原职原薪政策,暂时按临时工资标准执行,每个教师每日发3斤大米。1949年7月27日,省人民政府公布学校教职员工薪标准试行办法,规定月薪最低不少于150斤大米,最高不超过1000斤大米,并从7月份开始实施。9月,工薪以二机大米按月计发,或按当地贸易公司公布价折款发给。12月,各县各级学校、社教机关实行民主评薪,由县经费开支。初中校长月薪124分~129分,教员110分~117分;完小校长月薪93分~97分;初小校长88分~93分;完小教员月薪85分~90分;村小教员月薪为65分。1951年,国家规定女教师生育子女享受产假45天,期间工资照发。
   1952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调整工资,实行新工资制(工资分),其中高校33个等级、中学23个等级、小学18个等级。域内部分教职员工工资得到调整,教师月薪由平均110分调整至125.5分。从是年起,全区公办教师实行公费医疗制度。教师亡故,除按规定领取丧葬费和抚恤金外,其遗属(夫妻关系、父母年满50周岁、未满18周岁子女)可按月领取生活补助费。农村每人每月10元、城市每人每月15元。自1953年起,教职工享受6个月内病假不扣工资待遇,超过6个月则按工作年限领取一定生活费。1954年修正工资标准,并对部分教学成绩显著或工资较低人员予以晋级,升级平均在35%至50%。1955年7月,根据国务院决定,各级学校工作人员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即由供给制改为工资制,由工分制改为货币工资制)。是年,女教师产假增至56天。
   1955年抚州专区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标准 表22—10—44 单位:元 1956年4月,全区教职工取消工分制,实行货币工资制,中学教师平均月薪48元,小学34.2元。1959年,全区中小学教师调整工资,调升面为中学4%,小学1%~2%。1960年,调升面为中学22%~28%:小学24.5%~25.5%。1963年,教师工资再次进行调整,调升面为25%。1972年,全区凡工资低于三级工工资的中小学教师,工资普遍得到调升。1977年,全区中小学40%公办教师调升1级工资。1978年为40%教师提高1级工资后,为2%的教师增加1级工资。1979年,第二次为40%公办教师调升工资。并在普通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实行班主任津贴制。教师结婚可享受婚假3天,晚婚(男25岁,女23岁)可增加15天。1979年后,遗属生活补助费农村每人每月为15元,城市每人每月20元,直到子女年满18周岁为止。此外,教师还享受独生子女保健费、洗澡费、理发费、上下班交通补贴、书报费、副食品补贴等。1980年又为40%教师提高1级工资。1981年,全区教师普遍调升1级工资。教职工平均月薪中学由53元增至60元(含粮差及副食品津贴。下同),小学由49元增至55元。1982年,全区为80%(14815名)教职工上调1级工资;为20%(5100名)骨干教师和工龄长、工资低的教师调升2级工资,人月平均工资增加7.67元。是年起,女教师产假增加到90天;晚育者可再增加30天,且男方有护理假10天。夫妻分居教师,每年给1个月探亲假,来回差旅费可报销。所有假期工资照发。
   1984年,全区开始实行上浮1级工资办法,鼓励中小学教师安心在农村和边远山区从教。1985年7月,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行教龄津贴,同时进行工资制度改革。改革后,教师人均月工资93.11元,人均月增工资23.05元。同时,还为已离退休的教师每人每月增发17元生活补贴费。从1985年开始,全区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县(市)属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由县(市)统一管理,乡镇中小学教师工资由乡镇管理,公办教师工资开始出现局部拖欠现象。
   1986年1月,中小学教师增发工龄津贴、教龄津贴,每人每月增加工资5角。同时为1966年底以前任教的部分教师增加1级工资。1987年10月起,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按现行工资标准提高10%。同年,按评定的大、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套改工资,教师人均月增资15.05元。1988年,为1971年底前参加工作的部分教师增加1级工资,增资面为23.1%。从当年起,全区教师书报费增至6元,副食品补贴5元,猪肉差价补贴6元。1989年,全体教师普调1级工资,对1957年后未调整工资的教师增资2级。同时,为离、退休教师增加1个级差工资额的离、退休费。1990年,97.6%的教师再升1级工资。1996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实行中小学技术职称(职务)等级工资制。工资由职称(职务)等级工资和津贴两部分构成。职称(职务)等级工资占70%,津贴部分占30%。同时规定,凡连续2年正常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经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晋升1个工资档次。1999年,实行中小学专业技术职称补贴标准:教授及相当职称每人每月215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每人每月190元,讲师及以下职务每人每月170元。
   随着公办教师人数不断增加,教师工资(人头经费)不断增长,加上乡镇财政因企业尚处转型阶段,经济效益未见明显改善,财政管理体制亦不完善,乡镇政府拖欠教师工资问题难于迅速解决。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工资发放的督查力度亦随之加强。
   2000年—2001年,教师工资改由县(区)财政统一发放,城镇能按月发放教师工资。由于乡镇财政十分薄弱及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等原因,大部分县(区)仍不能实行县区财政统一发放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2001年始,参照抚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抚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全市公职教师实施公费医疗制度;不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做好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家属子女农转非工作。2002年,市政府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县(区)统发实施办法的通知》,规定:全面实行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由县(区)统发工作。2002年9月起,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由县(区)政府集中统一管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实行乡(镇)供县管、上解下划、统一发放。各县(区)都在银行设立教师工资专户,教师工资实行单独核算和拨款,资金封闭运行。建立教师工资资金来源保障机制、教师工资发放管理机制、教师工资发放工作责任制和教师工资发放监督制约机制。大力开展清欠补发工作,规定各县(区)对2001年以前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发放所拖欠的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年内必须压欠40%,次年旧欠要全部补发。
   2003年7月1日起,国家调整提高教师工资标准。具体为调整教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1定部分调整后,活的部分按国家规定的工资构成比例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所需财政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是年,参照《江西省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实施方案》,增加教师离退人员离退休费。规定:2003年6月30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和已到达离退休年龄的人员,从2003年7月1日起,增加离退休费;离休人员按照同职务同条件在职人员的增资额增加离退休费,每人每月增加数额不足50元的,按50元增加。退休人员中教授及相当职务115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75元,讲师及相当职务50元,助教(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35元。
   2005年,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班)特教津贴由原15%提高到25%,按本人职务工资或技术等级工资(固定部分)和工资构成中的津贴(活的部分)两项之和的25%计发。同年,实施解决市属国有企业办中小学退休教师待遇问题。2006年,国家对教师工资实施改革,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共65个薪级。全市教师月工资普遍增加300元~400元。是年7月1日起,抚州市事业单位人员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1级薪级工资,并从第二年的1月起执行:中小学教师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在此基础上提高10%。2008年1月1日起,特级教师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8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300元。
   2008年始,抚州市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享有省政府发放的特殊津贴,分每月70元和120元两档。是年,全市有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不含县政府所在地)26079人,享有特殊津贴最低发放人数为8646人。2008年,全市民办教师离岗退养费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
   教师抚恤金标准。2008年根据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人事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老红军配偶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遗属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抚州市下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死亡后,其无固定收入的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270元;因病死亡后,其无固定收入的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260元。是年,市政府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逝世后的丧葬费的标准,装殓费由原来的1600元提高到3200元,包干使用;遗体告别仪式费用据实报销;直系亲属办丧事的交通费,如确有困难,可酌情补助。从2007年10月1日起实行。是年,机关事业单位开始实行年终一次性奖金发放。事业单位在实行绩效工资前,仍可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发放对象为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的工作人员,奖金标准为本人当年12月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中小学教师、护士提高10%),所需经费由原渠道发放。
   2009年1月1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开始发放绩效工资,发放方法: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本单位的绩效工资分配,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分配应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合理拉开差距。教师得到绩效工资后,取消现行年终一次性奖金,将1个月基本工资的额度以及地区附加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绩效工资额逐年增加。临川区2010年教师绩效工资为9225元,2011年为12825元。
   2010年、2011年,教师工资正常晋级。2011年1月1日起,抚州市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津贴调整为由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105元,最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津贴由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180元。
   抚州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均想方设法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民办(代课)教师生活待遇 清末及民国时期,私立学校教师薪金由校董事会或当地自筹经费解决。
   新中国成立初,民办教师工资由学校学杂费中支付,小学民办教师工资每月20元左右。1959年开始,民办教师工资主要由办学单位(生产队或大队)与民办教师本人签订合同,按年以现金支付或以工分形式结算,由学校或生产队发给,同时由学生家长免费供饭。国家的民办教师补助经费直接下拨给教师本人。民办教师工资,一般每年300元左右,略低于公办教师。1966年开始,民办教师实行工分制,由民办教师任教的学校按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评定工分分底,由生产队记工分,按年工分累计数参加大队分配,发给实物或现金,工资多少取决于该村经济发展情况,工资额与村干部基本相当,一般每年200元至500元。自1971年起,国家给民办教师每人每年补助170元。1973年,民办教师计酬方法,或按同等劳动力标准全年固定工分;或按参加农业劳动的底分(或略高),上课即记工分;或上课、开会、劳动分别记工分,年终按总工分参加分配。1974年12月,国家提高民办教师补助,其中42元为会议伙食补助,8元为福利、医疗费用。
   1979年,民办教师实行工资制。国家补助部分为每人每月18元,县拨给每人每月生活补助费5.5元。1982年,根据按劳取酬的原则,对任用和试用民办教师有所区别,中学民办教师每人每月补助18元至21元,小学15元至18元,各分为2个~3个等级。1986年,域内民办教师每人月工资60元左右。1989年12月25日,地区教育局颁发《抚州地区中小学民办教师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国家拨给民办教师补助费除按规定提留外,其余部分均应发给民办教师本人。民办教师报酬(包括公助部分),不得低于职务工资最低档金额。1990年,国家发给民办教师补助部分每月提高到30元至50元,民助部分也达到30元至50元。部分乡镇民办教师工资实行乡镇统筹,连同国家补助部分由乡镇中心小学或乡镇政府按月发给。民办教师工资数额每人每月76元至104元。全区民办教师工资有80%能当年基本兑现,15%要跨年度兑现,5%拖欠。同年,全区有60%乡镇实行统筹民办教师工资制度,逐步改变直接由学生负担或由村统筹民办教师工资的传统做法。1994年,民办教师补助费在原定标准基础上,从9月1日起每人每月增加40元,按现行财政体制,由财政和集体各负担一半。财政特别困难的县、乡,由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中解决。1995年—2000年,全区民办教师工资基本纳入乡镇财政管理,国家拨给部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乡镇直接拨款给有关学校发给民办教师。
   第四节 经费管理 一、经费来源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书院一律改办学堂后,抚州府、建昌府各县官立中小学堂经费,主要是承袭过去书院收入,或会馆、祠庙等公产收入,以及丁漕教育附税、店租、杂租,各项公益捐、附加捐等。私塾教师薪金和膳食,一律由学生家长分担。
   清末部分学堂经费来源情况:宜黄县私立女学堂由织妇吴陈氏提供,乐安县立小学堂由县府提供,南城县邓氏家族学堂以邓氏家族试馆醮租各费作经费,临川县初级小学堂(数所)由县府统一筹措,抚州府公立商务小学堂由商务分会会员公认,抚州府立中学堂以兴鲁书院款项作经费,抚州府立师范学堂由抚州府提供,建昌府立中学堂以原有书院款项作经费。
   民国初期,学校经费主要有中央拨款、省库拨款、地方拨款、地方自筹等。省立中小学教育经费由省教育厅拨付;私立中学(已立案)经费由校董事会筹集,省教育厅根据省督学对其视察评定的等级情况给予适当补助。中期,省立各级学校经费由省库教育经费中核发,每学期根据各级学校开设班级、学生数多少而定;联立学校经费由联立各县教育经费中分别筹集;县立各级学校经费由县教育经费中开支;私立各级学校经费由校董事会自筹(基金利息、私人捐献、田房店租),不足部分采取募捐及由县补助等办法解决。民国16年(1927),江西省教育经费独立核算。22年,省立临川中学年经费为银元49114元;省立临川中心小学年经费为银元12360元。临川私立辅仁初级园艺学校(私立辅仁初级中学)历年均获省教育厅补助。23年,域内各地实行政教合一,保学经费从保内学款、公款、会款、祠庙款等款项中支拨,不敷之数由保甲经费带征50%,县按照各区每个保学每月10元~20元(法币)予以补助。
   1935年—1941年中央补助各县义务教育及国民教育经费 表22—10—45 单位:元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停拨补助义教经费。民国29年(1940),推行国民教育,教育经费由各县负责50%。30年,保国民学校经费年定800元,中央及省库补助.300元,保自筹350元;乡镇中心学校初级班,以1班相当于1所保学计算,由地方自筹经费为主,也可领取中央及省补助。但在抗战期间,县教育经费多被挪用。抗战胜利后,亦未改观。34年,临川县教育经费1941万元,占县财政总额33.2%,次年,教育经费即压缩为462万元,仅占县财政总额16.6%。以后,各县教育经费每年岁出虽有增加,但纸钞贬值,物价飞涨,加上官府贪污腐化成风,教育经费被层层克扣,到解放前夕,域内90%中小学濒于瘫痪。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经费来源: 财政拨款 政府财政拨款一直是教育经费主要来源。县(市)属学校经费以地、县(市)财政负担为主,国家财政每年给予适量补助;乡村办学经费一般由乡村财政负担,国家适量给予补助。1949年10月后,省立各级学校、社教机关所有开支均由省负担,县(市)立各级学校、社教机关所有开支由县(市)经费开支。1956年,小学经费由各省自筹解决,并由公粮附加税中抽30%作为补助;民办小学贯彻“谁上学,谁出钱”原则,另从全县的学杂费、乡公粮附加、合作社公益金中提取适当经费给予补贴。人民公社化后,小学经费的大部分由社队公益金或公积金支给。1963年,各县从农业税附加中提取25%作为中小学修缮费。1971年,县(市)教育事业费列入县(市)财政预算。1979年后,教育事业经费的绝对数虽有较大幅度增加,但所增经费主要用于人员经费(教职工调资,落实政策补发工资等),公用经费比例相对缩小。1980年,贯彻中央“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教育事业费由各县统筹安排。1985年,中央提出教育经费财政拨款要达到“两个增长”(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的要求。1993年,贯彻财税体制改革决定,乡镇中小学教育经费由乡镇财政所管理。1996年,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基本按照“三个增长”要求及“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财政预算原则,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办学校教育经费有稳定来源。1997年,省计委、教委、财政厅下拨给抚州地区各县(市)补助地方教育预算内基建非经营性投资和支出预算(拨款)、危房改造专款等共计36万元,地区财政下拨给各县(市)教育扶贫专项补助款10万元。1998年,省计委、教委和财政厅下拨323万元给抚州。1999年,中央和省财政下拨抚州地区师范教育补助经费、特殊教育经费、专控商品教育附加费等经费458万元。2000年,全区教育事业费拨款29539.9万元,基建拨款810.1万元,其他经费拨款467.2万元。
   1950年—1985年部分年份各县(市)文教卫生财政拨款情况 表22—10—46 单位:万元 注:1950年—1985年为文教卫生事业费,其中文化、教育、卫生各占多少无法统计 1986年—2000年各县(市)教育财政拨款情况 表22—10—47 单位:万元 注:①1995年,临川县与抚州市合并为临川市,故1996年始拨款数合并计算。②2001年,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投资)为39325万元,此后逐年增加,至2011年增至311472.5万元,是2001年的7.9倍,2001年—2011年全市教育事业费累计1107193.1万元 2009年两个比例三个增长情况分析 表22—10—48 续表22—10—48 2009年—2011年全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收入情况 表22—10—49 单位:万元 教育税费征收和农村教育集资 1963年始,江西省规定各县从农业税附加(5%)中抽出25%,专作小学校舍修缮费用;1980年变更财政体制后,仍执行此规定。1986年起,根据行署批转地区税务、财政、教育局《关于城乡教育费附加有关问题的意见》等文件规定,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按农业税正税任务附加5%开征教育费附加,其收入主要用于农村教育事业。同时,按乡镇企业、基层供销社和个体工商户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应纳税款附加10%~15%。1987年,改为按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三税”税额的5%计征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税额不再附征教育费附加。没有税额的乡镇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按产品、商品销售收入或服务经营收入计征;乡镇所属企业在税前利润10%中筹集补助社会性开支,其用于教育部分不低于30%。1986年始,县以上城镇按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计征教育费附加率1%(不含按省规定交纳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单位)。1988年始,各县(市)对社会集团购买的29种专控商品征收附加费,由省、地、县(市)控购部门分级征收。1989年,教育费附加率增至2%。1992年,乡级人民政府按规定提取的乡镇统筹费,用于乡村两级办学经费的比例可达60%;乡镇企业、基层供销社和个体工商户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应纳税款附加5%用于教育;乡镇统筹费(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用于本乡镇范围内乡村两级教育事业。
   1994年,全区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由县级人民政府按乡镇上一年农民人均收入1.5%~2%的比例(包含在农民负担5%之内)和农业人口数下达征收任务,由地方税务部门负责征收。但不少地方筹措的经费未及时拨付给教育部门,或被截留挪用。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存在不规范,内控制度不严等问题。至2000年,抚州市教育税费征收越来越困难,严重影响乡镇教师工资发放。
   1992年全区“三加一税”征收情况 表22—10—50 单位:万元 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在全市全面推开。与教育有关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乡统筹费后,原由乡统筹费开支的乡村两级九年制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和民兵训练支出,由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取消在农村进行教育集资。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由财政预算安排。是年,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为598.5万元。其中,城市教育费附加408.4万元,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176万元,地方教育附加费14.1万元,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农村教育事业税费为比2001年减少67.8万元。
   2009年,教育税费总计6670.5万元,比2008年增长71.98%,增长幅度较大.其中教育费附加4757万元,比2008年增长1倍多。2010年,教育税费总收入11150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6811.4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1338.6万元。比2009年增加幅度很大。2011年,教育税费总收入25400.7万元,其中地方基金13095万元,占教育税费总收入的51.55%。
   中小学收费 1949年9月,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学校几项制度之规定》,抚州各地学校按规定标准收费。1956年,全区中学收费,每生每学年按市、县和高、初中差别从9元到6元不等。小学及幼儿园收费,从5元到2.4元不等。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收费减免款,最多不超过应缴总数的20%;县城中小学及幼儿园以及相当于县城的镇和厂矿收费减免款,最多不超过应缴总数的25%;县城(镇)以外的农村减免款,最多不超过应缴总数30%。学杂费按比例上缴:县城以上小学,上缴30%至40%;中学12个班以下上缴50%,13个班以上上缴60%,上缴款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掌握使用,其余留校自理。农村小学学杂费一律留校自用。
   1963年,中小学学杂费标准(按每人每学期计,下同)定为:高中4.5元,初中3.5元,高小2.5元,初小2元。经济上确有困难的烈军属、工农子女和品学兼优学生可减收或免收。学杂费上缴比例:县城小学60%~70%留校使用,农村小学全部留校使用;中学12个班以下留50%,13个班以上留40%,其余上缴县(市)文教局统一掌握使用。1964年,学杂费减免比例调整为:农村中小学不超过应收金额20%,县城中小学不超过15%。1972年,各县(市)对中小学学杂费标准作调整:县城和工业区中学(含附设初中班)不分高、初中每人2元,小学1.5元;农村中学1元,小学0.5元。1973年,县城和工业区高中生学费为3元,初中生2元。1974年,收缴学杂费不上交,留校使用。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工农、烈军属及“五保户”子女入学,可适当减免,其比例不超过应收总额20%。
   1980年起,学校实行财政包干,收费标准适当调整,各县(市)学校的收费标准、项目不一,开始出现乱收费现象,省、地教委先后多次发文加以制止。1984年,行署批转地区物价局、地区教育局《关于执行中小学学杂费收缴标准,整顿教育收费的请示》。1986年8月,地区教育局转发省教委《关于对小学、初中继续收取杂费的通知》,全区小学、初中继续按原标准收取杂费。1992年春季开学起,在中小学增加“实验费”项目,小学每生每学期5角,初中每生每学期1元。1993年9月,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坚决制止学校乱收费的紧急通知》,强调小学、初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只收取杂费,不收取学费,不得擅自立项和提高收费标准。对确实需要收取的有关费用,须报县人民政府或物价、教育、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并开具收据。
   从1996年开始,地区教育、物价、财政3部门年年就中小学、大中专院校收费标准下发通知,以规范收费行为。1998年,地区物价局、财政局和地区教委在《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各中小学校收费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必须坚持公开收费制度和收费卡登记制度,增加收费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同年,地区监察局和地区教委联合检查组,对全区中小学收费情况进行明察暗访,责令79所中小学如数退回超标准收缴的全部款项,70所中小学受到通报批评,12所中小学校长受到行政记过处分,5所中小学校长被撤销职务。2000年,行署转发地区教委等部门《关于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标准和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收费监管工作的意见》,分别对义务教育、借读费、住宿费及其他收费提出严格要求,全面规范收费行为。
   2001年,抚州市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标准,杂费(每生每学期)收取标准,小学:乡镇及农村30元,城镇35元,临川域区40元;初中:乡镇及农村40元,城镇55元,临川域区60元;特殊教育学校按调整后的初中标准收取。借读费(每生每学期)收取标准,凡户口不在本市、县(区)、乡(镇)的学生,确需异地借读,小学:乡镇及农村70元,城镇90元,临川域区120元;初中:乡镇及农村80元,城镇100元,临川域区140元。住宿生每生每学期收取标准,一般学生宿舍:小学20元,初中40元;公寓式管理的学生宿舍:小学30元,初中80元。从2001年春季开学时收取。同时,市、县(区)推广“会计集中核算、学校财务零户统管”收费管理模式,全市中小学乱收费现象基本得到遏制。2002年,抚州市全面推行“一次性”收费制度: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严格实行“一费制”,广昌、乐安两县和其他县(区)的33个贫困乡镇的农村中小学试行“一费制”。向普通高中学生收缴自费生管理费每生50元。严禁中小学利用期终考试、寒暑假补课乱收所谓试卷、阅卷、评卷和教师加班等费,加重学生和农民负担,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加强监管,追究责任。是年秋季开学,中小学收费数额明显减少,有的地方学生缴费与上学期相比降幅40%。2003年,市教育局、财政局、物价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03年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继续在广昌、乐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33个省定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试行“一费制”。加强高中学杂费和择校生收费管理。高中学杂费收费标准为:普通高中学费每生每学期乡镇及农村120元;县城180元;抚州市区(含上顿渡)270元。省重点高中学费每生每学期400元。代收费只限于课本费、作业本费和电教教材。上机费每生每学期45元,电教实验费15元,住宿费100元,搭膳费指燃料费每生每学期30元,水电费从严核实,高中会考证书费2元,高中资料讲义费照文件执行。2004年,在广昌、乐安两县和其他县(区)33个贫困乡镇农村初中、小学实行“一费制”。按省里部署在资溪县实行新的“一费制”试点。认真落实“两公开、四统一”的收费办法和“九个严禁”的规定,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根据《关于调整和规范普通高中择校生收费政策的通知》,严格实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政策。合理确定择校生收费标准。省定最高标准为:临川教育集团所属学校每生每学期不得超过8000元;市政府所在城市其他重点高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6000元;县所在地及乡镇所在地重点高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4000元;一般普通高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2300元。抚州市具体标准如下:临川教育集团低于统招分数线1分~5分,每生每学期不超过2600元;低于统招分数线6分~10分,每生每学期不超过3000元;低于统招分数线11分~30分,每生每学期不超过4000元;低于统招分数线31分~50分,每生每学期不超过5000元;低于统招分数线51分以上,每生每学期不超过8000元。各县(区)具体标准:临川三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6000元;崇仁一中、宜黄一中、乐安一中、南城一中、南丰一中、广昌一中、黎川一中、金溪一中、资溪一中、东乡一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4000元;临川十中、崇仁二中、乐安二中、南城二中、黎川二中、东乡实验中学每生每学期不超过3600元;其他一般普通高中择校费维持原标准。2005年秋季开学,抚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公办学校全面实行“一费制”。对美佛儿国际学校规范收费标准: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杂费每生每学年5000元;住宿费1000元,其他收费按实际成本收取。
   2006年,进一步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和落实收费责任制,坚决抵制有关部门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及搭车收费等行为。凡抚州市城市和农村政府举办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只能按照规定向学生收取课本费(含地方教材费、图册教材费、音像教材费)和作业本费两项代收费和寄宿制学生住宿费,收取标准不得突破省定最高限额。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对跨辖区或学区招生的学生收取借读费标准按市教育局文件执行。学校其他各项代收费一律取消。学生伙食费仅限向自愿在学校就餐的学生据实收取。学校其他各项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一律取消。学校收费实行校长负责制。2008年春季开学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只能收取寄宿生的住宿费,城市学校在国家无统一规定前暂时可收取借读生的借读费,按各地原定标准。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一律不得收取借读费。免费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和地方教材。严禁学校预收教科书费用。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以任何名目收取学生费用。2009年1月1日起全市中小学校取消借读费,停止收取寄宿生住宿费。
   2011年秋季,市教育局对中小学校收费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收费要求。一是学费,市义务教育阶段已全部免除学费,同时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幼儿园可向入园幼儿收取保育教育费,对在幼儿园住宿的幼儿可收取住宿费,此外,除还可以收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外,不得再向幼儿家长收取其他费用(包括书本费)。高中阶段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属于非义务教育,可以向学生收取学费、住宿费。另外,普通高中还可以向择校生按省定标准收取择校费,收取择校费后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学费。二是代收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主要有空白作业本费、音像教材费、校服费和家长学校收费,其中,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小学生每生夏装、冬装各2套,夏装每套最高不得超过60元、冬装每套最高不得超过80元;初中生每生夏装、冬装各2套,夏装每套最高不得超过70元、冬装每套最高不得超过90元。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代收费只有空白作业本费。高中阶段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代收费包括教材费(含音像教材)、作业本费、学生评价手册、学生体检费、校服费、电教教材费、家长学校收费等,其中作业本费为20元/生/学期(含空白作业本、文字作业本);校服费标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每人夏装、冬装各2套,夏装每套最高不得超过70元,冬装每套最高不得超过90元。三是服务性收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服务性收费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活动费、伙食费、小学生课后看护费和初中生自行车自愿停放保管费,其中,课后看护费最高不得超过60元/生/学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服务性收费只有伙食费,学生在学校自愿入伙发生的伙食费用,由学生自愿选择饭菜品种并即时付费;使用学校提供燃料蒸、热饭(菜)的学生应交纳搭膳费,搭膳费最高不得超过6元/生/学期。高中阶段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服务性收费包括伙食费、社会实践活动费、自行车自愿停放保管费等,其中伙食费:学生在学校自愿入伙发生的伙食费用,由学生自愿选择饭菜品种并即时付费;凡使用学校提供燃料蒸、热饭(菜)学生应交纳搭膳费,搭膳费最高不得超过10元/生/学期。四是明令禁止的收费。中小学按照国家和本地区课程改革要求安排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范围内的事项,不得列入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事项。严禁将讲义资料、试卷、电子阅览、计算机上机、取暖、降温、饮水、校园安全保卫等作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事项。
   为有效解决教育收费中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抚州市采取重点治理与民主评议相结合、自查自纠与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对2010年以后有关部门和单位涉及教育收费行政监管行为、学校办学和收费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收费、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教师有偿家教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
   2010年—2011年,全市共纠正和查处地方政府和部门违规收费项目10个,涉及金额47.52万元;查处各级各类学校乱收费问题228个,涉及金额419.36万元,清退违规收费金额400.56万元,30多名教师受到通报批评,73人受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其中10人被立案调查,1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有力遏制教育乱收费现象。群众对教育乱收费的投诉举报量有明显下降。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投资 为加速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对贫困地区实行义务教育工程投资。1995年,南丰县、广昌县和东乡师范被列为世界银行第二期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单位,总投资126万美元。其中南丰县55万美元、广昌县55万美元、东乡师范16万美元,主要用于消除学校危房并新建校舍,按国家规定标准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课桌椅等。1996年,乐安、宜黄、广昌3县分别获得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专款80万元、80万元和70万元和省级配套专款25万元、50万元和30万元。同年3月,江西省确定黎川县、南城师范、崇仁师范为世界银行第四期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单位。1997年12月,地区分配给广昌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助学金4万元,用于补助贫困学生杂费、课本费及寄宿生伙食补助费等。
   2001年始,抚州市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在金溪县实施。时间为2001年—2005年。项目资金规划1480万元(中央资金740万元,省级资金740万元),(其中:2001年334万元,2002年334万元,2003年296万元,2004年258万元,2005年258万元);工程项目资金执行总数1931.524万元(其中:2001年—2002年735.79万元,2003年650.984万元,2004年253.132万元,2005年291.618万元)。2001年—2005年中央、省共下达土建专项款数1014.9万元(包括2005年度中央预留资金30万元),实际投入资金1436.384万元(含其他设施投入),新建面积29701平方米,加固维修改造42656平方米,新建围墙4429米,新建校门19个,修水泥路3100平方米,新建篮球场4个;课桌凳购置43.876万元,购置课桌凳7853单人套;图书购置68.474万元,添置图书107937册;仪器设备购置31.49万元,配置教学仪器5997件;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购置142万元,购置远程教育设备98台、件、套,购置计算机95台;贫困生助学金68.205万元,资助特困学生9550人次,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校长与师资培训资金141.1万元,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1420人次培训(其中教师1140人次,校长280人次)。通过实施抚州市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金溪县“两基”进程明显加快,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有较大提高,有力地推动金溪县的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工作。
   教育民生工程 党和国家一直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度重视,通过发放贫困学生助学金、干部与贫困学生结对扶助等形式给予帮助;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纷纷通过设立各类奖学金和慈善行动等形式帮扶贫困学生。
   2001年抚州市免费提供教科书、提供国家义务教育助学金23万元,下拨中央职业技术教育补助转款3万元,向高等院校贫困学生提供贴息限额国家助学贷款10.78万元。2002年,抚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向全市贫困中小学捐赠计算机活动,吴伟儿童教育基金会每年提供11万元资助抚州市贫困小学生上学的工作;一部分学生获得第五届“宋庆龄奖学金”。2003年,中央财政拨出专款23万元,用于抵减抚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杂费、课本费以及补助寄宿贫困生生活费等。抚州市教育局开展“结对帮扶”工程,为贫困学生送去资助金和物资;推进“长江新里程计划”盲童入学项目,将盲童入学项目资助款发放到盲童手中。2005年,抚州市开始实行“两免一补”资助政策,以现金形式发放,全市96142名贫困学生受助。普通高等院校全面实施“国家助学金”奖励制度,出台《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国家助学贷款为重点的各项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政策顺利推进。2006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抚州市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开始启动,全市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资金1554万元,其中:落实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850.1万元,落实免学杂费资金545.5万元,落实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158.4万元。免杂费资助标准为农村小学一、二年级68.5元/生/学期,三年级至六年级83.5元/生/学期,初中97元/生/学期,县城小学一、二年级98.5元/生/学期,三年级至六年级118.5元/生/学期,初中142元/生/学期;免教科书资助标准为小学平均33元/生/学期、初中平均66元/生/学期;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标准为50元/生/学期。全市为37005名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为98559名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15840名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2007年,抚州市教育部门在实施好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的学杂费,同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补助;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建立“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政府助学金”“彩票公益金”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每人每年给予800元生活补助;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制度,形成国家助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校减免学费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体系;设立“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对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每人一次性给予5000元的政府资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普通高等院校贫困学生每人每年最高可申请贷款6000元。同时明确规定,各大中专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支出。是年,全市共落实民生工程教育项目资金16245.39万元。
   2008年秋季开始,抚州市开始执行“应贷尽贷”政策,为生源地的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新入学和在读的高校学子均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市大力实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超额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学生数;超额完成免费提供教科书学生数;超额完成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学生数。全市落实民生工程教育项目资金30965.92万元。2009年,全市教育部门所有资助项目范围由公办学校扩大到民办学校。中职学校在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范围增加,在享受国家助学金同时还有涉农专业免学费、20%在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费(涉农专业除外)。做好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金贷款代偿工作。全面完成教育民生工程任务,超额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学生、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的任务,全市落实民生工程教育项目资金30146.6万元。市教育局被评为2009年度江西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补助标准每年提高250元(小学750元、初中1000元),中职学校在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费资助范围由20%提高到25%,普通高中阶段在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名称由政府助学金、“彩票公益金”改为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由10%提高到20%,资助金额每年每人800元提高到1500元。市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职能转至抚州市教师交流服务中心,教师交流服务中心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特色管理率全省之先推行中职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的模式受到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中国银行江西省行的高度评价。
   2011年,抚州市教育局将全市教育“民生工程”特别是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单列出来,与市教师交流服务中心合署办公,由教师交流服务中心全面负责全市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设立学生资助发放专门账号,由教师交流服务中心负责市级的学生资助资金的发放工作,切实加强对全市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抚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及时下发《抚州市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操作手册》,对全市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资助条件、审批程序、落实政策等进行全面规范。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应的《操作手册》。市教育局被市政府评为民生工程工作先进单位。南丰县教育局、乐安县教育局和崇仁师范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社会捐资助学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在群众自愿基础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献工献料,新建和维修农村中小学校舍,添置教学设备。1980年后,各地广泛宣传“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干部、群众捐资助学热情高涨,把兴教、支教作为热爱家乡、培养人才的应尽义务。许多在外地工作的抚州籍人士、下放知青和当地干部群众纷纷为振兴家乡教育捐资。1998年,抚州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南昌科瑞集团、解放军及武警部队、江苏省教委、省新闻出版局、中央及各部委先后给抚州地区捐款1800多万元,全部下拨到各县(市)中小学用于救灾复校建设。1994年—2000年,港、澳、台胞为抚州教育事业慷慨解囊。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沈炳麟为抚州捐资600多万元兴建教学楼(逸夫楼、恩美楼);临川籍台胞王兹华、廖光华、杨明斋等心系桑梓,为兴学捐资100多万元。其他县的港、台胞先后捐款达400多万元,为抚州教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1980年一2000年,抚州市单位、干部和群众累计投工投劳、捐资助学近10亿元。
   2001年—2011年,社会各界资助校建规模较大的有香港邵氏基金会、明德资金等一些社会公益团体。11年中,社会捐赠(含集资办学)共3716.2万元。其中,2001年749.1万元,2002年321.6万元,2004年46.2万元,2005年209.7万元,2006年315.7万元,2007年359万元,2008年316.7万元,2009年125.3万元,2010年696.8万元(农村125.1万元),2011年576.1万元(农村71.6万元)。社会各界捐助贫困学生难以统计。市慈善总会开展一系列爱心助学活动,共资助1006名当年考取二本以上院校的城乡低保对象子女上大学,累计发放救助金201.2万元。仅2011年,获得社会捐资助学97.78万元,资助学生829人。
   勤工俭学收入 新中国成立初,全区中小学校根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小为主,当年受益”原则,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56年后,全区中小学校勤工俭学活动逐年发展,一些学校办农场和工厂,努力做到经费自给或半自给。1961年以后,很多中小学与公社、大队挂钩,订立合同,安排劳动时间,参加勤工俭学活动。2000年,抚州市校办工厂、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经费为127.2万元。1986年—2000年,全区勤工俭学收入用于补助教育经费达18291万元,其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达12733万元。
   2001年—2011年,全市开展勤工俭学学校800多所,拥有勤工俭学基地近1000个,参加劳动实践学生达40多万人次,勤工俭学基地收入上千万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支出700多万元,资助困难学生支出200多万元。
   二、经费支出 清末,官办学堂经费由官府管理,私立学堂经费多由主办者或校董事会管理。官银拨充学堂经费,主要用于校舍建筑、修缮、教职员的薪俸、贫困生补助、图书仪器设备购置等,多入不敷出。
   民国初年,域内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支付教职工薪俸、办公费用、课桌凳购置、校舍维修等,以负担初等教育为主,同时负担中等教育、社会教育、补助费(含津贴)、行政费、杂费、预备金及其他。由于经费紧张,中小学普遍无钱搞基建,绝大多数中小学利用寺庙、祠堂作教室。省立中小学经费由省学务处(后改称教育厅)直接管理,财政部门监督。民国16年(1927)后,县教育经费由县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全面掌握,县教育经费稽核委员会负责监督。区、乡镇设教育经费保管委员会,负责保管各区。乡(镇)的教育经费。国民教育基金的管理由各保国民学校基金保管委员会负责。25年,《江西省小学会计统一管理办法》及《江西省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办法》规定,各机关、学校领取教育经费以后,必须存入当地银行,专款专用,使用时按照规定手续支取。政府在教育经费上虽有预算,但因时局动荡,经费经常被挪用。学校自筹部分也常发生困难。除省立学校有经费保障外,县、区、乡教育经费短缺,许多保学经费被地方乡绅侵吞,致使有的学校时办时停。
   1942年抚州各县小学及国民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表22—10—51 单位:元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经费除由地、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外,各级财政部门、审计机关、银行等都参与管理,但以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管理为主。1953年,中央实行统一财政、三级管理体制,公立学校经费统一纳入国家财政预算,逐级下达支出指标,并实行“条块结合”管理办法。中等学校经费由专署文教科拨给和管理;小学、幼儿园经费由县(市)文教科拨给和管理。专、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设会计人员,各中学和乡镇完小设总务人员,负责经费管理工作。1957年,国家对教育经费实行“总额控制,分级管理,归口包干,事权适应”办法。1963年,中小学收缴的学杂费,按特种资金管理,不列入国家预算。除按规定比例留校使用外,其余上缴给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掌握使用。
   1984年后,全区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体制,改变此前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统收统支,分级管理”,联合下达教育事业经费预算指标管理办法。公办学校实行财政包干制,定额基数,节约归校。1985年,教育的财政管理体制有重大改革,全区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各乡(镇)学校教育经费由本乡(镇)财政所直拨乡(镇)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县直中小学及全县(市)性教育经费仍由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育经费预算编制和决算报告、经费收支统计报表仍由县(市)教育部门负责;地、县(市)教育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分别对全区县(市)城乡学校经费收支行使指导、监督职权。1986年后,乡(镇)人民政府在不增加行政编制的前提下,设教育事业费管理委员会,负责办学经费的筹措、管理和使用。1987年,地区教育局开始设立审计科,负责审计监督全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经费出纳动支情况。1988年,教育经费缺口大,欠账较多,全年财政安排的教育经费计划指标占经常性财政收入数26.21%,比例有所下降。1993年,行署转发地区教育局、地区财政局《关于加强农村教育经费管理的意见》,要求各乡镇级财政加强财政收支预算管理,积极组织收入,确保任务均衡入库,确保教师工资及时到位。1994年,《江西省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教育事业费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经济发达地区,由乡级人民政府管理,县级人民政府每年应对其教育事业费的安排下达指令性指标。
   1995年,抚州行署将筹措教育经费工作列入各县(市)政府目标管理,重点解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足额征收和“乡征、县管、乡用”的问题。1998年8月以前,全区中小学预算外收入都是县(市)财政专户储存,从9月开始,全区乡镇及以下中小学预算外收入实行乡镇财政专户储存。有的乡镇违反预算外收入资金管理规定,将中小学不属于学校预算外资金收入纳入乡镇财政专户储存,不按中小学用款计划拨回资金,影响中小学正常开支,甚至取代中小学直接派员向学生收费,挪用、侵占中小学预算外资金,导致学校工作无法正常运转。地区财政局和地区教委于12月联合下发《关于规范管理中小学预算外资金的意见》,规定中小学一切收费均由本校财务部门负责,非本校人员一律不得向中小学生收费。中小学收取的预算外资金包括杂费、学费、借读费、择校费、住宿费共5项,均纳入同级财政专户储存,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998年,抚州地区遭受特大洪灾,为搞好救灾复校工作,地区财政局、地区教委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抚州地区救灾复校工程专项经费管理的通知》,加强对救灾复校工程专款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领导,建立救灾复校工程专户和管理机制,对救灾复校工程全部实行项目管理,加强对救灾复校工程专款使用的监督和检查。
   1999年,全区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收费管理,实行“一证、一卡、两公开、四统一”办法。一证,即各级中小学都要到当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凭证收费;一卡,即各级中小学坚持“收费卡”制度,每生一卡,凭卡收费;两公开,即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收费使用情况;四统一,即统一收费时间,统一收费项目,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使用省财政厅印制的收费票据。同时,向社会公布中小学收费项目和标准,张贴地区教委、物价局、财政局《关于规范中小学收费办法的公告》,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社会监督。2000年8月,行署下发《关于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标准和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收费监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对中小学收费的审批权限、收费行为、代收费范围和收费资金管理。随着教师工资等费用不断增加,乡镇企业效益欠佳,导致教师工资拖欠现象严重。为此,地委、行署决定由县(市)集中管理和使用教育经费,将教师工资全部纳入县(市)统一管理。
   1951年—1985年部分年份各县(市)文教卫生事业经费总支出情况 表22—10—52 单位:万元 注:1949年—1985年为文教卫生事业经费,其中文化、教育、卫生各支出多少无法统计 1986年—2000年各县(市)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表22—10—53 单位:万元 注:1995年后,临川县与抚州市合并为临川市,故1996年始支出情况合并计算 2001年,市财政局、市教委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教育经费县(区)统筹管理体制实行教师工资县(区)统一发放的意见》提出:教育经费实行县(区)人民政府统筹管理。教师工资在县(区)统筹管理的基础上实行银行代发。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做好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县(区)统一管理工作。继续认真抓好广昌县“以银代收”试点工作,加强监督管理,认真做好农村中小学乱收费的专项治理工作。是年,全市教育经费支出为68422.9万元,比2000年的53707.4万元增加14715.5万元,增长27.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43110.3万元,比2000年增加9894.3万元,增长29.8%。普通小学生均事业费支出为558.5元,比2000年增加175.3元,增长45.7%;其中:农村普通小学均事业费支出为544.5元,比2000年增加181.5元。初中生均事业费支出为546.6元,比2000年增加96.1元,增长21.3%;其中:农村初中生均事业费支出为527.2元,比2000年增加86.8元,增长19.7%;普通高中生均事业费支出为770.9元,比2000年增长45.9元,增长6.3%;职业中学生均事业费支出为1477.4元,比2000年增加50.5元,增长3.5%,中等师范学校生均事业费支出为2066.7元,比2000年增加635元,增长44.3%;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事业费支出为3177.6元,比2000年增加130.2元,增长4.3%。
   2002年,切实做好中小学收费监管工作,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县(区)财政统一发放机制。全市教育经费总支出54093.8万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52221.5万元,教育税费支出633万元,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37.1万元。2004年,合理确定择校生收费标准,加强择校收费监督管理。全市教育经费总支出92745.9万元。其中临川区22683.5万元。2005年,全市所有公办学校全面实行“一费制”收费,确保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各县(区)完善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三保”投入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坚决制止纠正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截留挪用学校收费收入和向学校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和乱摊派,从源头上加强收费管理,进一步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工作和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两免一补”资金和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专款专用,及时足额下发到资助对象。同时对民办教育收费加强管理,规范民办学校收费行为,保障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是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支出92026.8万元。2006年,市教育局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制,狠抓教育乱收费。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收费管理,坚决抵制有关部门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及搭车收费。全市教育经费总支出120365.4万元,其中市本级16566.6万元。2007年,成立抚州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抚州市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范围: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公办学校。全市教育经费总支出147312.8万元。2008年,全面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县级配套经费,县(区)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免除学杂费、公用经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经费,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全市教育经费总支出175226.1万元,其中市本级21775万元。小学生均经费支出1913.39元,其中公用经费308.45元;初中生均经费支出2689.28元,其中公用经费478.02元;高中生均经费支出3187.87元,其中公用经费227.54元。
   2009年1月1日起,全市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对全市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对全市民办学校财务进行专项审计,进一步加强全市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印发《抚州市人民政府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政策要求、监控管理、保障措施等方案,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按照国家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低于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按省定的负担比例和金额分级负担。是年全市教育部门经费总支出为216495.9万元(事业性经费支出212304.9万元、基本建设经费支出4194万元)。其中,高等学校7700.5万元,中等职业学校8659.7万元,中学88969.4万元,小学102893.4万元,特殊教育169.5万元,幼儿园2234.3万元,教育行政事业部门5869.1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为19.1亿元,比2008年增长36.34%,比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高出6.85个百分点;在校学生人均费用分别为:小学2092.62元,初中2905.91元,普通高中2485.54元,职业高中2105.35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19.04%、28.29%、41.78%和5.33%;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小学生827.41元,初中生1239.47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168.22%和159.29%。各级各类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支出均比2008年增长。
   2010年到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0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支出为263111.2万元。2011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支出为376988.7万元(事业性经费支出351519.5万元)。其中,市本级41811.5万元,金巢经济开发区5856.7万元,临川区73686.8万元,南城县28605.9万元,黎川县28268.9万元,南丰县26934.2万元,崇仁县28848.4万元,乐安县27915.1万元,宜黄县17102.9万元,金溪县22179.7万元,资溪县15232.7万元,东乡县36573.6万元,广昌县23972.3万元。
   2010年中小学生均经费分县情况 表22—10—54 第五节 行政审批 2000年,市教育局加大教育审计监督的力度。2003年,教育行政审批事项由原43项减少至10项。之后备案成立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科,与综教科合署办公。2011年,市教育局撤销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科,设立行政审批科,专门管理民办高中层次(市城区初中层次)教育机构的设立、分立、合并、终止、变更;民办高中层次(市城区初中层次)教育机构变更举办者、聘任校长。
   行政审批分为项目和流程。审批项目有教师资格认定、民办教育机构审批、民办教育机构审计等。2011年10月,行政审批进市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办理的事项为:高中教师资格认定;民办高中层次(抚州市城区初中层次)教育机构的设立、分立、合并、终止、变更;民办高中层次(抚州市城区初中层次)教育机构变更举办者、聘任校长;高中层次学校设立、专业设置等;高中层次(市直中小学、保育院)学生学籍、休学、转学、颁发毕业证书等;普通话等级测试报名、发证;外国专家、留学生到抚州交流、学习审核;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审批流程。抚州市对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认定的程序为:先由受理人员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后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整理并进行现场确认,经体检、说课合格后,提交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签署意见,通过后由受理者发布相关信息并发证。对民办高级中学和职业、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市区的初级中学分立、合并、终止的审批程序为:申请阶段一审查阶段一决定阶段一告知阶段。聘任校长、变更法定代表人的程序为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批准并提交申请,窗口受理,审查,局长办公会研究,窗口书面答复。同意变更的,变更办学许可证校长或法定代表人项目。变更举办者的程序为举办者提出申请,学校进行财务清算,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批准并申请,审查,局长办公会研究,窗口书面答复。同意变更的,变更办学许可证举办者项目。
   第六节 校舍设施管理 清末与民国时期,域内中小学设在旧书院、旧祠堂、庙宇或民房中,教学配套设施严重缺乏。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以后,通过解决“一无两有”、校园“六配套”和推进教学楼房化等一系列活动,60%村完小以上中小学实现教学楼房化;学校仪器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装备步伐明显加快。到2000年,全区11个县(市)均达到“普及实验教学县”标准;建教育电视台10个,卫星电视教育网络覆盖率85%;全部完全中学、30%初级中学和城区小学基本装备计算机、语音室,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一、校舍管理 清末至民国时期,域内无专门校舍管理机构,校舍一般由学堂或校董事会管理,公私立学堂和私塾基本上设在绅民募捐集资修建的书院、祠堂、庙宇、会馆和民房之中,教室简陋、潮湿,面积小,光线不足。
   新中国成立初,全区采取专、县政府财政拨一点,乡镇集资一点,群众献工献料弥补一点等办法筹措资金,为数不多的资金除兴建校舍外,多用于中小学校舍维修。
   “文化大革命”期间,域内中小学校新建或改建校舍多为“干打垒”,质量很差。全区中小学校舍大多数仍为旧祠堂、庙宇、书院、仓库改造而成,或为因陋就简建成的土屋、茅屋。到70年代末,全区4000多所中小学校舍还不到180万平方米,大多数学校未解决“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板凳)问题,80%学校需进行校舍改造与配套建设。1980年和1981年,地区连续两年遭受大风、冰雹、雷电和洪水侵袭,学校受害严重。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行署批转地区文教局《关于尽快解决中小学危房问题的报告》的要求,对现有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检查,逐一登记,建立档案,协调各方面力量制订规划,抓紧解决中小学危房问题。至1982年,全区中小学校舍1876410平方米(中学603475平方米,小学1272935平方米),危房仍有215516平方米(中学64512平方米,小学151004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11.5%。据此,地区文教局、财政局下发《关于加快中小学校舍维修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各地对校园场地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对现有危房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排队,分期分批进行改造。1983年春,抚州遭受大风、暴雨、冰雹袭击,全区倒塌校舍23436平方米,倒塌围墙3163米,掀掉屋顶、破坏墙体739平方米,吹掉、打碎屋瓦830万块,损坏床铺、桌椅4023件,砸伤6人,死亡1人,损失206万元。各地在紧急救灾的同时,加强对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
   1984年,全区掀起集资办学热潮。南城县委、县政府通过集资筹措资金297万元,对全县1.4万多平方米危房进行改造,新建和改建校舍4.38万平方米,基本消灭危房。省教育厅在南城县召开全省第一次集资办学现场会,奖给该县30万元。地委、行署充分肯定“南城经验”,在全区范围内推动集资办学。各地迅速新建大批校舍,一幢幢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学楼拔地而起。
   1986年6月,地区和各县(市)均成立解决中小学危房临时领导小组,制定消灭危房规划。11月,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当前城乡中小学校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危房改造工作。1987年,地、县两级先后成立中小学校舍修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不少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全区上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分片抓,广大群众热心捐资助学的动人局面。不少乡村不建楼堂馆所建学校,有的村干部还捐出工资建校舍。广大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料出料,形成集资办学好风气。到1988年底,全区中小学危房比例由1987年6.87%下降至0.83%,解决中小学危房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省教委奖励抚州地区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45万元。
   1989年,行署提出3年实现全区中小学校园“六配套”目标,并决定以资溪县为试点。资溪县委、县政府采取“政府给一点,部门挤一点,群众捐一点”等办法,多渠道筹措校园建设资金,精心组织施工。11月,在全省率先实现校园“六配套”。到1991年12月,全区中小学校舍总面积达242.13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4.12平方米。全区12个县(市)205个乡镇2077所村完小以上的中小学基本实现校园“六配套”目标,昔日“祠堂庙宇当教室,石板土台当桌凳”的办学状况成为历史。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全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良好物质基础。
   1984年—1988年全区集资建校情况 表22—10—55 1994年4月至6月,全区普降暴雨,中小学校舍遭受重大损失,受灾面积54615平方米,累计损失1000多万元。地区迅速组织开展救灾和校建工作,全区多渠道筹措资金4256.84万元,完成年初计划170%。1995年9月12日,临川市崇岗乡邵坊村完小围墙倒塌,砸死学生1名、砸伤2名。行署为此下发《关于认真吸取教训,切实做好校舍及附属设施安全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迅速组织力量,对每一所中小学校舍和校园内所有附属物进行安全大检查,全区共筹措校舍建设资金6890万元。另有香港爱国同胞沈炳麟捐资1500万元,邵逸夫捐资56万元,世行贷款126万美元。对检查中发现的危房和危险设施立即进行全面改造,新建中小学校舍23.65万平方米。其中,扩建初中校舍7.67万平方米,新建城镇教职工住房281套。1998年6月17口至26日,全区连降暴雨,局部出现特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受灾学校1080所,教育部门直接经济损失计5991.29万元。洪灾发生后,地、县(市)紧急帮助修复水毁校舍;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中小学校开展生产自救。9月1日,全区中小学校按时开学,其中有41402名学生在租借的公房、民房中上课,有4167名学生在临时搭建的木(竹)棚内上课。到1999年年初,全区有192个工程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涌现出临川市湖南乡、大岗镇,金溪县枫山乡等一批校舍建设先进典型。1999年4月1日,东乡县王桥乡中学厕所倒塌,造成8名学生死亡,5名学生受伤。在认真处理善后事宜的同时,行署迅速下发《关于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防止学校事故发生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从王桥中学事故中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负责地做好当前和今后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地区教委派出11个督查小组,分赴各县(市)督查学校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各县(市)城建、土管、设计、公安等部门也积极参与中小学校舍安全检查,确认全区校舍危房又达43万平方米,比例上升为14.03%,其中一类危房近17万平方米。行署下发《关于加速中小学危房改造的通知》,动员全区力量狠抓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是年,全区累计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资金16527.68万元,动工修建中小学校舍66.12万平方米,危房比例下降至3.14%。至2000年,全区中小学校园占地面积25187.74亩,校舍建筑面积328.13万平方米(中学142.93万平方米,小学185.2万平方米),教工宿舍面积79.3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8667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5.36平方米(其中中学生人均7.19平方米),村完小以上中小学校2027所实现校园“六配套”。
   2000年全区中小学校舍修建及危房改造情况 表22—10—56 单位:万元、万平方米 2001年,以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土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为标准,对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土建项目进行管理。是年,全市中小学校园配套设施建设落实资金7487.15万元,完成中小学校园配套设施建设资金6661.25万元。中小学校舍计划修建面积27.75万平方米,竣工修建面积18.15万平方米。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落实资金5222.75万元,完成危改资金5868.15万元。2002年,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央资金项目落实资金3605.20万元。计划项目学校94所,开工项目学校79所,竣工项目学校48所,施工面积5.2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985.10万元。至年底,全市撤销农村中小学615所(个),网点调整减少面积7.25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6.14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已动工修建面积23.8万平方米,全市校舍总建筑面积344.57万平方米。为保证学校教育设施建设的质量和安全,防止教育设施工程质量重大事故发生,市建设局、教育局及各县相关单位对在建学校教育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检查。2004年,集中力量推进校园建设。一是实施优质高中建设工程。全市有17所学校申报实施江西省优质高中建设工程项目,其中有6所省重点中学或省重点建设中学获得第一期贷款1.04亿元。二是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市共落实校建资金1.32亿元。改造中小学危房11.02万平方米,全市中小学危房比例由9.08%下降到5.44%。三是实施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争取中央专款635万元,立项16个。另外争取到345万元的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专项补助资金。2005年上半年,实施全市农村中小学校寄宿制工程项目,开工8个,开工率67%;实施第18批邵逸夫捐款工程项目3个,动工建设2个(资溪县实验小学、南丰付坊港下小学);实施台湾台塑集团捐款兴建的明德小学工程项目4个,全部开工;实施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96个,开工94个,其中竣工85个,占项目总数88%。得到上级专款2407万元。实施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1个。同年,中小学校园建设落实资金12230.37万元,完成资金投入10447.01万元;新建校舍面积28403平方米,改造危房面积42656平方米,全市校舍总面积378.01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6.2平方米。各县(区)政府在校建中均制定有关工程项目的优惠政策,还建立项目监管的长效机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工程进度监测和信息反馈制度,严格在建工程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工程的监管措施。各县(区)对中小学各类工程项目的中央专款和省、市级配套资金均按上级规定在县(区)财政局设立工程项目专户,实行封闭运行,按工程进度拨款,各项目工程实行报账制。市台办与市教育局联合成立抚州市接受台资企业捐资兴建明德小学建设工程协调小组,加强明德小学建设工程的管理。2006年,全市中小学校园建设落实资金13881万元,完成投资10429.36万元。校舍修建开工面积15.6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01万平方米。全市校舍总面积为381.58万平方米。2007年,落实中小学危改资金4913.50万元,计划改造项目学校数202所,计划改造面积10.37万平方米;已开工项目数189所,竣工项目数150所。中小学校园建设落实资金10299万元,完成9112.5万元。是年,校舍总面积389.79万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20.70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5.39平方米。校舍修建开工面积111.5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3.64万平方米。是年,临川一中新校区(一期工程)、临川二中新校区(一期工程)基本达到要求而受到抚州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
   学生公寓宿舍内 2008年,全市明德小学项目建设5个,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项目县4个,中小学危房改造开工项目学校209所,竣工项目197个。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工程项目全面实施并基本完成。2009年,全市落实农村校建项目292个,建设面积395.45万平方米。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迅速开展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调查摸底工作的紧急通知》,拉开全市校安工程序幕。通过《抚州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市本级学校排查、鉴定、加固方案》,举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管理人员第一轮培训班。对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督察,共排查学校2141所,建筑物8495幢,其中D类危房1932幢,面积554785平方米。2010年,全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校舍遭损。市校建办积极稳妥地推进项目工程进度。11月,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共投入资金15715.11万元,完成投资11747.74万元,占累计投入资金总额74.75%;黎川县对30个项目学校进行全面地质勘探,制订初步分配方案,完成图纸设计工作。崇仁县制定教育园区工程建设方案,已投入资金2.58亿元,完成投资2.08亿元,施工面积9441平方米,竣工面积5441平方米,项目开工学校3所;资溪县项目建设已落实资金7062.3万元,其中到位资金3893万元,筹措落实资金3169.3万元。在资溪县召开全市农村初中工程现场会。是年,全市中小学校舍改造项目学校182所,危房改造面积17.3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小学2071976平方米,普通中学2098237平方米,特殊教育学校3383平方米。全市校园总面积1510.54万平方米。
   2011年,计划项目273个,开工项目207个,竣工项目142个,完成投资32452万元,施工面积32.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5.1万平方米。是年,全市校舍抗震加固面积13.71万平方米,学校迁移避险面积3.66万平方米。
   2010年度抚州市校园建设情况 表22—10—57 单位:万平方米、万元、所 注:临川区各项数据包含金巢经济开发区。
   二、设施管理 (一)教育技术装备 民国时期,域内中小学教学仪器装备几乎空白,仅临川中学等个别省立中学得省拨教育经费,配备少量教学仪器。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学教学仪器装配。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全省教育事业经费中列有教学仪器设备专项经费,先装备重点中小学,后装备普及试点县,逐步达到全面解决中小学教学仪器装备问题。1955年,域内有11所重点中学得到省教育厅下拨的教学仪器。1958年7月,江西省成立教学仪器供应站,域内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均由该站供应。
   “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少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被损坏或被私人占用,实验室、仪器储藏室和图书馆改作他用。1973年,教学仪器工作由地区教研室兼管。1975年,地区革委会政治部教育组下发《关于认真搞好教学仪器分配、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县(市)和学校要由专人负责教学仪器分配、管理,做到收、管、分发手续健全,账目清楚。1976年9月,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实行省、地两级管理,抚州地、县(市)两级均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鼓励中小学自制教具,增添教学设备。
   1978年,抚州地区教学仪器供应站成立,属地区文化教育局下属科级事业单位,负责域内中小学及师范学校教学仪器供应和管理工作,随后兼电化教学器材供应和管理。人员编制由3名逐步增至7名。1979年,抚州地区在教学仪器分配上实行“三优先”,即优先装备重点学校,适当照顾一般学校;优先装备仪器保管使用好、实验设备条件好的学校;优先装备演示实验仪器,然后装备分组实验仪器。5月26日,地区文教局转发进贤县文教局《教学仪器设备物资管理办法(草案)》《学校实验员职责范围(试行草案)》《中学生实验守则(试行草案)》,进一步规范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促进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开展。1980年,由地区教学仪器站直接装备的学校有13所重点中学、3所师范学校和部分实验条件较好的中小学。1981年,地区教学仪器站制定《实验室规则》《实验员职责》等规章制度,建立仪器账目,下发统一账簿。1982年2月,地区对直接装备仪器的学校应具备条件、应有设备、人员素质作出具体规定,并直接装备26所中学、30所小学的仪器和重点中学、师范的体育器材。至1983年,各县(市)均有1名~2名干部负责教学仪器管理工作,重点中学理科实验员由1980年13人增加到47人,一般完中和地区直接装备的学校基本配有1名~2名专职实验管理员,不少小学也加强实验室管理。1984年,抚州地区教学仪器供应站更名为抚州地区教学仪器站,与地区电化教育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人员增至10名。乐安一中还成立全区第一个实验教学教研组。1985年,全省推广抚州地区集中配套装备教学仪器的办法。1986年4月,地区组织县(市)教学仪器工作大检查,并为部分具备实验条件的职业技术学校配备文化基础课教学所需仪器。1987年,地区制发《关于加强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意见》。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先后成立实验教研组,建起一支有专业知识的管理队伍,通过实行岗位责任制,加强目标管理,普遍建立相关档案。是年,地区给19所农村初中和实验小学装备教学实验仪器。
   1988年,全区中小学贯彻执行省教委有关实验仪器配备和管理的规定,实验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同年,抚州地区电化教育馆分出另立。1989年—1990年,全区中小学添置52万册图书资料,并筹集资金50万元,重点给23所农村初中、42所小学和已宣布实施义务教育的乡镇学校装备教学仪器设备。1990年,抚州地区教学仪器站更名抚州地区教育技术装备站。1991年,地区派出专职人员重点深入南城、抚州、临川、南丰、资溪等县(市)检查督促实验教学普及工作,并确定南城为全区实验教学普及试点县。广昌、南丰、南城、临川等以县政府名义首次向学生收取实验费,以解决仪器经费不足。是年,全区订购仪器100万元,下发仪器140万元,检测仪器340余种,重点装备20所农村中学、400余所小学的教学仪器设备,许多学校还添置图书资料和体育器材。1992年,南城县通过省教委普及实验教学县达标验收,成为全省首批普及实验教学县之一。3月,全省首次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南城县召开,并为南城、南昌、宜丰和德安4县颁发“普及实验教学县”铜牌。省教委还对抚州市和临川、南丰县实验教学工作进行检查验收,3个县(市)均达到省定实验教学普及县要求,总平均分为95.7分,被检查学校的合格率在99%以上,成为普及实验教学合格县。是年,地区转发省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工作的几点意见》,逐步将装备重心转移到图书馆(室)建设上,全区中小学新增图书资料52.13万册。
   1994年,《抚州地区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实施的具体办法》出台,对“建、配、管、用”四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全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不断加强,新增图书资料61.4万册,生均图书6.6册。1997年,地区教委成立图书工作委员会,并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各校图书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临川中学、南丰一中、宜黄一中等学校建成规模宏大的图书大楼。
   1978年—1998年,省下拨抚州地区教学仪器专项经费782.62万元,地区、县(市)自筹教学仪器经费1102.61万元。1998年初,地区教委对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广昌、南丰、乐安、宜黄4县通过贷款和义务教育扶贫装备的中小学图书100万册。同期,计算机开始大面积进入课堂,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开始启动,全区14所重点中学均装备30台~90台计算机。9月,地区教委下发《关于加强我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的通知》,将计算机课程作为中小学指定开设的选修课,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材、教师的配备与教学研究、教学条件装备、经费来源和组织管理都作出明确规定,从而推动中小学计算机装备进程。
   1999年,全区新增仪器设备260.21万元,新增图书38.21万册。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全面启动,南城、临川、广昌、南丰、黎川、崇仁等县(市)重点中学兴建专门的图书馆大楼,藏书均在4万册以上。是年,资溪、东乡、黎川、广昌、宜黄、崇仁、金溪7县先后顺利通过省教委“普及教学实验县达标”验收。2000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建设和稳定教育技术装备机构,重点抓好中小学理科仪器装备,逐步建设语言、音乐、体育、美术、劳技、计算机多功能教室及图书馆(室),配备各学科教学设施,在抓好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规划、配备、管理和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基础上,逐步实施中小学校园网或局域网建设。7月,省、地教育技术装备站为南丰二中、黎川二中、乐安二中装备计算机网络教室,配备“联想”品牌电脑90余台。8月31日,地区教委、财政局和物价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计算机装备和语音室装备工作的通知》,规定全区中小学计算机装备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装备原则,严格执行报批手续和招标规定,严格把好质量关。从此,全区中小学计算机装备及校园网络建设开始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是年,全区巾小学共新建实验教学楼561栋,实验室768间,仪器储藏室2559间。区内4所中专和14所重点中学教学仪器均按标准配齐。全区教学仪器设备价值2884. 53万元,图书资料超过750万册。实验室建筑面积达标学校数:普通中学212所、小学1736所。图书馆(室)建筑面积达标学校数:普通中学187所、小学1715所。理科教学仪器设备配备达标学校数:普通中学210所、小学1643所。音乐教学仪器设备配备达标学校数:普通中学207所、小学1754所。美术教学仪器配备达标学校数:普通中学207所、小学1730所。体育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数:普通中学194所、小学1769所。教学分组实验达标学校数:普通中学212所、小学1640所。图书馆藏书达标学校数:普通中学189所,其中,一类27所,二类87所,三类75所;小学1742所,其中,一类101所,二类285所,三类1356所。学校藏书:普通中学3458623册(普通高中863476册、初中2595147册),职业中学101764册,小学4052447册。
   农村小学微机室 2001年底,宜黄、黎川、南丰、南城、金溪、资溪6县城中小学基本装备计算机教室;临川、南城、黎川、崇仁、宜黄、金溪、资溪7县计算机已装备到乡一级。全市城镇中小学有计算机网络教室89间,装备计算机3572台。全市中小学能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122所,开课班级1631个。全市城镇中小学有计算机科任教师191名。2002年,市装备站装备53所中小学69个计算机教室,装备计算机2218台。全市建有校园网的中学5所,拥有计算机教室的中、小学校196所,计算机总数6172台,总金额2513万元。计算机网络及外部设备总金额443万元。全市县(区)城镇中小学基本普及计算机装备,部分乡初级中学、中心小学装备计算机网络教室。2001年-2002年,全市完成教学仪器装备任务79万元,完成图书装备53万元。2003年,装备图书15万元;教学仪器逾33.5万元,基本完成省下达装备任务。是年,市教育局与市财政局招商引资由江西联创科技投资公司装计算机网络教室、课件备课室等300余个,装备计算机近4600台。同时,市装备站装备计算机290台,超额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计算机装备任务。2004年,市装备站装备计算机548台,金额达180万元。参与全市教育信息化招商引资工程,主持市、县(区)教育信息中心防雷接地工程建设。是年,订购教学仪器39万元,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教学仪器订购任务;抓好图书装备,实现图书馆(室)信息化管理,订购图书10万元,基本完成省图书装备任务。2005年—2006年,市装备站装备65所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装备计算机1302台,金额452万元。2006年全年报省采购教学仪器6万余元,教学用书10万元。2007年全市共装备教学仪器和音体美器材260万元。2008年,市装备站装备学生机140台;教师机40台等信息技术装备,装备南丰一中校园网,金额100余万元。广昌、黎川、临川3县(区)16所中小学报省装备25个标准化实验室所有所需仪器橱、药品柜等,价值40余万元,实现市级装备标准化实验室零的突破。2009年,市装备站装备多媒体投影教室3 1个、课件制作、计算机教室49个,装备电脑1845台,金额620万元。各县(区)上报市站信息技术、教学仪器、实验室设备、音体美器材等计划量为1556万元。全市教育技术装备总量是2008年6.5倍,实现全市教育技术装备历史性的突破。2010年,市教育技术装备站为受检县(区)装备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教育设备598万余元,落实各县(区)教学仪器、实验室成套设备和音体美装备计划796万元。全市完成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任务196万元。2010年—2011年,市装备站装备计算机和课件制作室40个,教师、学生电脑1948台,金额320万元。2011年,下达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3169万元。全市课堂操作教材发行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二)电教设施 民国25年(1936),江西省实施电影教育,以江西省立民众教育馆名义,在第八行政区(抚州辖区各县及光泽县)设放映员1人,助理放映员1人,备有16毫米放映机1台,发电机1台,幻灯机2台,免费在域内中小学进行电影施教周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各类学校把电化教育作为改进教学的手段。1958年,江西省教学仪器供应站成立后,抚州专区中小学逐步得到省拨电化教育仪器,电化教育有所发展。
   1978年10月25日,地区文教局成立电教领导小组,开始筹建地区电教馆,并要求各县(市)建立相应机构,筹建电教站。电化教学器材由地区教学仪器供应站统一管理,每个县(市)均尽力补足一个至两个电教示范学校与重点学校的电教装备。1980年,各县(市)建立和健全学校电教领导小组,各校对添置的电教器材登记造册,建立财务、保管账目,列入学校固定资产。至此,全区有33所学校装备一定数量的电教器材,装备电教器材的学校,把幻灯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来抓。1984年4月,成立抚州地区电化教育馆,具体负责全区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电化教育器材的供应和管理工作。
   1987年3月3日,地区教育局下发《电教实验暂行规定》,对电教实验提出具体要求,推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电教普及工作。是年,乐安一中语音实验室建成。次年,临川一中、南丰一中、黎川一中、资溪一中先后建成语音实验室。地区派专人录制教育卫星节目594课时,综合教育节目436小时,复制576小时的教育录像带,供各类学校开展电教、培训师资使用。1988年6月,临川县投资10多万元,建成全省第一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年底,全区各县(市)均完成地面站建站任务,并在110个乡镇建立放像网点。1989年初,黎川县投资10多万元,建成全省第一个教育电视收转台。4月25日,地区教育局下发《县(市)电化教育工作定量评估标准(试行)》《学校电化教育定量评估标准(试行)》和《卫星电视教育播放点定量评估标准(试行)》,使电化教育评估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地区电教馆在全区中学开展英语听力测试评估工作,进行英语听力竞赛,并制定《抚州地区高中英语听说训练实验评估考核细则》,促使学校对语音室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各县(市)电视台加强与教师进修学校配合,每天播出1小时至2小时《师资培训》节目,播放优秀电教观摩课,组织教师切磋教材教法,提高广大教师专业素质。同年下半年,行署决定由地区教育局筹建赣东教育电视台。
   1990年3月,赣东教育电视台建成开通。该台与地区电教馆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此后,宜黄、金溪、资溪、南城、乐安5县教育电视收转台及黎川县湖坊乡教育电视差转站相继开通,以赣东教育电视台为中心的全区卫星电视教育网络开始形成。1991年,地区电教馆、电教学会和宜黄县实验小学共同研制九年制中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投影幻灯片,通过地区科委鉴定,参加全国电教教材评比。12月,全省第一个乡级教育电视收转台——金溪县教育电视二台在陆坊乡正式开通。
   1992年3月,地区教育局转发《关于加强我区电教教材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对全区电教教材建设的规划、原则、研制、审定、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同年,临川一中高中英语听说训练实验以及配套教材(教师、学生用书各1套)在全省各地(市)推广应用。1993年,南城县实验小学整体电教实验在全省电教实验学校工作评估中获一等奖。1996年,全区中小学电教设施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县县开通教育电视台,电化教学网络初具规模。资溪县实验小学语文能力训练电教实验专题片《走向素质教育》,在全国教育电视节目交流评比会中获得好评,并于次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临川教育教学改革专题片《小学语文五问自读法》在省内外发行。至2000年,全区有教育电视台10个,电视收转台4个,教育电视有线台9个,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站37个,教学放映点268个,全区卫星电视教育网络覆盖率85%,提前超额完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定卫星电视教育覆盖率70%的任务,实现4个全省第一(第一个地市级教育电视台——赣东教育电视台、第一个县级教育电视台——黎川教育电视台、第一个地面接收站——临川地面接收站、第一个乡级教育电视台——金溪陆坊乡教育电视台),形成以教育电视台、收转台为主,以接收站、差转站、放像网点为辅的卫星电视教育网络系统。抚州地区完全中学、30%初级中学和城区小学基本装备计算机、语音室,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许多学校计算机还与国际互联网相连接,有的还在网上推出学校主页。临川一中成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有制作、生产优秀教学软件能力;临川一中、临川二中、临川中学、南城一中、南城县实验小学成为省级电教示范学校;临川一中等24所学校成为地区电教示范学校;各县(市)相继建立电教示范学校。黎川县建成学生网络教室和一个64座的语音室,开通校园闭路电视系统。
   2001年,全市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第一期顺利完工。全市各级各类拥有电化教育教学设备的学校共165所。是年,电教教材代收费学校达50所。2002年,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投资约4500余万元建设全市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电化教育内涵逐步转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是抚州市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年,全市专门成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和工程实施办公室。该工程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11个县(区)170所学校345个“四室”的建设,配置电脑4738台,投影机101台,视频展台101台。2004年,启动“家校通”工程;基本完成市、县(区)教育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二期工程(Ⅱ)软件平台的产品选型和架构搭建。与江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抚州分公司共同开发“家校通”系统。约有近100家教育教学单位通过光纤、Adsl等方式联入Internet。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已建设项目学校138所。2005年,加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校的管理,110所中小学校安装远程装备设备。开通抚州市电教馆网站。2006年,全市具有收费资格的学校开通新技术教育应用费的收费,并且按照文件要求集中上交到市财政专户,用于购买电教教材和通过市电教馆组织、市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为提高全市电教资源建设的水平奠定基础。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411所,有195所学校通过光纤、Adsl接入互联网,达到47.25%。完成市教育局门户网站和11个县(区)教育局的建设。2007年,全市列入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校1419所。是年,全市有计算机12574台,生机比为55.4:1。2008年,全面完成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工作。全市列入本次工程的项目学校共1419所,项目资金4022.7万。市教育局通知各县(区)将信息技术教育等经费集中预算。加强全市中小学录音教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录音教材的推广、应用工作。
   2010年,49所农村学校被授予抚州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先进学校。配合省教育厅组织举办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应用优秀课例送课下乡活动。2011年,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切实做好全市五所“班班通”试点工程学校实施工作。南丰自筹资金近67万元为城区学校装备69套班班通设备,筹集近30万元资金为琴城镇明德小学等3所小学配备班班通设备,并组建简易校园网。对教育局门户网站全面改版。启动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
   全市积极实施学校电化教育。2000年,组织举办全市优质录像课、CAI课件制作、英语听力竞赛、优秀电教论文评比活动。临川区电教馆、黎川县电教馆获团体组织奖。2001年,组织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及2001年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与交流展示会,落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稳步发展学校电化教育。2002年,积极开展电教教师的培训工作,共培训各门学科教师4400余人。组织参加全省第一届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竞赛,13件作品获得省级奖,11件作品被推荐参加国赛,一件作品获全国二等奖。抚州市教育局获省级组织奖。2003年,组织市、县(区)电教馆(站)长和各项目学校校长参加省、市、县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全市600名骨干电教教师参加如何使用电教软件发行管理系统(学校版)的培训。
   2004年,大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全市有国家级现代教育实验学校3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45所。在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竞赛中,获得一等奖6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9人。其中10件作品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临川三中等10所学校通过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中期评估工作验收。2005年,全市有16所学校承担25项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课题,38所学校承担38项省级现代教育技术课题。2006年,加强对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学校的应用指导,重点指导一批学校开展“三种模式”的教学研究与应用。积极做好省高中学段省级示范校的评估定分工作,临川一中在全省位于第二名。完成“十一五”国家级、省级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的申报工作。有29项课题在省立项。省向国家报送电脑制作作品(高中)20件,抚州占5件,其中,临川一中网页《探索飞檐走壁》、临川二中《挑战未来》和临川三中《中国茶》分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市电教馆获得省组织奖。2007年,组织参加“第六届江西省(抚州赛区)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27件作品分别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其中临川二中电脑动画《烟圈》等作品获得国家级二、三等奖。完善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做好相关课题的申报、评估和结题等工作。2008年,开展以乡为单位的“网络培训+集中培训”工作,进一步推动“家校通”系统工程工作。对省级示范校中的初中、小学进行重新评估定分工作。组织参加第七届江西省中小学英语听力竞赛活动。第一次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对参加中小学教师“三优”活动的1395件作品评比。组织配合省教育厅举办第二届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应用及省级示范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高一语文教师赛课活动。
   2009年,农村村完小以上学校远程教育覆盖面达中小学学校数92%,全市所有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均成立电教处或教育技术中心,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均按规定标准装配计算机,成立电教处(教育技术中心、科教处等),配齐专业技术人员。是年,南丰、黎川、临川、广昌、崇仁5县(区)被评为全省电教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进教师机开始进入办公室工作。组织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参加第九届江西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竞赛,高中电脑动画《谁之过》和《小敏与流浪犬》分别获得全国二、三等奖。继续抓好教育资源建设和推广应用。
   2011年,以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重点,精心组织和完成全市国家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开展全市“农远工程”项目学校教师应用的全员培训。继续做好“国培计划”教师培训项目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的实施。做好教育技术能力省级培训和“班班通”试点学校校长及骨干教师的培训。参加第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和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活动。参加第十届江西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竞赛和第九届江西省中小学英语听力竞赛活动。组织参加江西省首届“班班通”工程试点学校教师资源应用现场赛课、说课活动,配合做好“送课下乡”活动。
   (三)赣东教育电视台 详见本志卷二十五《新闻媒体》第二章第三节。
   第七节 安全管理 一、安全教育 2000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通过主题班会、板报、队会等多形式多场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2001年,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危旧房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大检查,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开展“校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2002年,市教育局对幼儿园学前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游戏和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学习《安全教育读本》,增强学生安全意识。2003年,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非典工作”,向于职工下发《预防非典型肺炎预防知识》宣传单和《预防非典型肺炎科普小常识》手册,普及预防“非典”知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单、公开信、主题班会、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广泛宣传预防“非典”知识,使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做到“三知两会”。2004年,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坚决防止楼梯间拥挤踩踏伤亡事故发生的宣传教育。组织全市中小学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口”活动。2005年,全市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2006年,市教育局开展“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各学校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系列活动,认真开展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启动“校家同创”工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2007年,开展“安全文化进校园”(“一切事故均可避免”)征文活动。2008年,各学校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系列活动,认真开展“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协同有关部门集中时间对师生进行以“关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2010年,市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由基础教育科单独分设。2011年,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第二届全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全市571481名学生参加网上知识考试,参赛率86.39%,平均分84.22。抚州市在市实验学校创建一种全新的交通安全教学模式——交通安全情景教育课,此模式为全省首创,被市政府定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示范基地。
   二、安全管理 2001年3月、4月、6月和9月,开展4次全市范围的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对有安全隐患的单位责成及时整改。2002年,制定《抚州市教育局处理“法轮功”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抚州市教育局可防性案件实施办法》《抚州市教育局关于对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实施领导责任查究的实施细则》《抚州市教育局维护稳定责任追究办法》《抚州市教育局处置重大安全事故和群体事件工作办法》等关于学校安全和稳定工作的文件,实行安全包干制度,坚持开展安全工作大检查。
   2003年,市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预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非典型肺炎预防工作办公室。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转发卫生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非典防治期间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加强“非典”防治期间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在市综治委统一部署下,开展“畅通工程”和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斗争行动,并制发《抚州市学生和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办法》。2004年,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和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加强学校安全日常管理,督促学校建立安全台账制度。制定《抚州市学校安全工作管理试行办法》,使全市学校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2006年,推行“一岗双责”制度和学生安全教育责任制度,推行学校安全信息网点采集制度,实行领导分片督察制度。2007年,市教育局与市卫生局联合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协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组建防控工作专家组。2008年,在全市教育部门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确立学校法定代表人为安全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是年始,全市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教育目标考评体系。建立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全市教育部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员队伍网络。2010年市教育局专门成立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科(信访科)。汛期,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教育局局长为副组长的抚州市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市教育局也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维护教育系统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市教育局和各县(区)教育局、金巢开发区局及市直学校签订《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形成学校安全工作“全覆盖”的工作网络。启用省教育厅信访工作网上办公系统,积极畅通渠道,积极做好教育信访工作。是年,市教育局受理信访件以及网上投诉共153件次,办结率100%。同时强化校园校车安全管理。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签订交通安全责任状,督促学校加强校车管理,学校与驾驶人签订安全驾驶责任状,共同落实安全责任。对农村地区非法营运车辆接送中小学生现象,大力开展专项整治。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机构

市政府
相关机构
市委
相关机构
省委
相关机构
省政府
相关机构
省建设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抚州
相关地名
临川区
相关地名
东乡县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宜黄县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