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镇布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502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城镇布局
分类号: TU98
页数: 2
页码: 2390-2391
摘要: 域内城镇的产生,源于夏商和春秋。古窑址、古遗址及众多的考古发掘表明,不少人口聚集地在长期发展中,逐渐由各自区域内相对固定的生产、生活中心演变为规模不等的大小城镇。秦汉至隋唐,在交通较便利、人口较密集、经济集中地带先后设置各种行政和军事机构。其中县以上机构治地成为当地政治中心,同时逐渐出现土、石构筑的城邑。
关键词: 抚州 临川

内容

一、城镇分布 域内城镇的产生,源于夏商和春秋。古窑址、古遗址及众多的考古发掘表明,不少人口聚集地在长期发展中,逐渐由各自区域内相对固定的生产、生活中心演变为规模不等的大小城镇。秦汉至隋唐,在交通较便利、人口较密集、经济集中地带先后设置各种行政和军事机构。其中县以上机构治地成为当地政治中心,同时逐渐出现土、石构筑的城邑。
   自古至近代,域内各地城镇在建置选址时,多考虑陆路交通开发程度低、以水运为主,为满足城镇经济、社会活动需要而建在主要河流两岸,形成以水域为主的分布格局。临川、南城、南丰、广昌县城沿抚河设置,资溪县城沿信江支流泸溪河而建,崇仁、宜黄、乐安、黎川县城分别靠崇仁河、宜黄河、鳌溪河、黎滩河岸建城。根据古代勘舆学“左青龙、右白虎”(左边有长流水、右边有通衢大道)的择址原则,赣东各地临河而建的县城,如抚州(临川)、南城、南丰、广昌、乐安、崇仁、宜黄等县均建于河之西岸。集镇呈沿河串珠式分布,街市结构和建筑物的布置,一般沿河岸狭长布局。明清时期,域内各城镇趋于稳定,少数城镇性质具较明显的工商业特点,宜黄棠阴镇、临川李家渡(今属进贤县)为著名夏布经营市镇,金溪浒湾为木刻印书、销售之地,临川上顿渡为大米集散地。
   新中国成立后,城镇数量和性质有巨大变化,由初期以手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发展到农、轻、重并举,由商业和消费为主发展到以生产为主。数量迅速增加,尤以建制镇发展较快,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4个增至2011年的90个,初步形成层次、规模、性质不一的区域城镇网络。
   二、旧城筑迁 域内中心城市和各县县城均由旧城演变而来,其规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军事和经济原因,均发生过重大变化,但大体上与各时期政治、经济活动基本相适应。
   抚州是临川郡和抚州州、路、府及第七行政区、临川县治所在地。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建城于今抚州市城西街道办事处赤岗岭。周长1里170步,土筑为墙。其时为州治地。唐中和五年(公元885)迁建于羊角山即现抚州一中校址,称“羊城”。初建“羊城”分子城(内城)和罗城(外城)。其周长分别为1里225步和15里26步。城内修有东西、南北干道,街巷设有沟渠,路面用条石铺砌。东、南、北三面设有城门,各门设有街市。南唐昇元四年(公元940)外城周长加5里(扩大到约6.3平方千米),建成13门,各门有楼,城壕深3丈、宽6丈。元末明初,因遭战祸,城区缩小到1.83平方千米。至清同治九年(1870)城内分四隅,城外设五厢(仍约1.83平方千米)。抗日战争时期城墙毁于战事。
   南城 唐乾符三年(公元876)于旴水两岸筑土石结构罗城,东至天井源、西至门楼岭。周围13里,城墙厚1.6丈、高2丈,设敌楼32所,东西开门8处,南北开门2处。唐大顺二年(公元891)竣工,其时为县治地。宋元丰八年(1085)以罗城为基础,敛东展西修筑新城。东沿旴江垒以石,西城扩至磨盘山砌以砖,周长9里30步,仍开10门。元末王溥加固城墙,城墙高2丈5尺,厚1丈9尺,墙基宽2丈9尺,仅留4门。明弘治八年(1495)益端王封藩南城,建“王宫”“王城”。“宫城”用特别“王砖”垒砌。“王城”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城内建东、南、西、北四街,街巷交错,官宅、民房错落有致。抗日战争中后期因战事和建设需要渐被拆除。
   南丰 唐开元后始用灰土板构筑城墙。开元八年(公元720)城迁嘉禾驿,开成二年(公元837)迁至今县城西理坊,时为县治地。明正德九年(1514)改土筑城墙为石筑,周长891丈,高1.8丈,厚1.5丈,立4门。至嘉靖三十五年(1556)城周长增至1330.8丈,设月城楼、敌楼各1座,窝楼4所,窝铺69所,城垛2218个。北门外开壕沟0.7丈,为护城池。清康熙十四年(1675)至光绪年间(1875—1908)共修葺7次,现仅存城墙2段,城门2个,门高4.7米。
   宜黄 南宋年间始筑城池,周长2里100步。其时为县治地。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重修城垣,城东面临河,西至仙人石、环风山而抵岳岭,周长1300丈,厚、高1丈2尺。崇祯五年(1632年)向西扩展300丈。民国28年(1939)拆毁。
   乐安 梁武帝普通三年(公元522)于今公溪镇古城村土筑城墙,周围8里20步,无壕堑,4门。其时为郡治地。宋绍兴十九年(1149)迁城建于鳌溪,时为县治地。明正德七年(1512)增土筑城,城高1.5丈。城内宽3里,长4里,周围10里。嘉靖四十年(1561)改土城为石城,城高1.7丈,厚1.5丈,立9门,周长10余里,耗资巨万,历时2年竣工。抗日战争时期因战事被毁。
   金溪 北宋符祥年间(1008—1016)筑城,土筑结构,周围2里,高0.5丈,设南北2门。明洪武初年(1368)增设4门。弘治十一年(1498)重建4门。嘉靖三十七年(1553)尽夷土垣,以石构筑。城郭周围8里,高1.8丈。至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城墙加长150余丈。民国期间渐被拆除。
   广昌 南宋绍兴八年(1138)建城于今县城顺化坪(今县林业局所在地)。后迁至龙岗山下(今县农科所田垄)。其时为县治地。初筑以土为垣。自南宋端平中(1235)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先后修建13次。其中明正德十年(1515)改土筑城墙为石砌。至崇祯六年(1633)城周长978丈,高2.5丈,厚1.6丈,4门建大石卷壅,内外城门各2座,箭楼9座,窝铺24所,垛头1736个。清咸丰四年(1854)被洪水冲毁。
   黎川 明正德七年(1512)始筑土城于黎滩镇,长938丈,高0.8丈,茅草盖顶,当年竣工。其时为县治地。次年,改筑石城。墙增0.2丈,宽1.5丈,设4门。嘉靖十四年(1535)、三十六(1557)、崇祯十一年(1638)及清嘉庆年间均有修建。明崇祯十一年重建环城时,其周长938丈,高2丈,厚1.2丈,内外整以石,上曼以砖。清光绪以后未大修,渐毁。
   东乡 明正德八年(1513)县治由长林迁孝岗兴建土城,嘉靖二年(1523)竣工。城墙高1丈6尺,顶宽0.8丈,铺以石板,周长657丈,设4门,城外四周护城壕宽2丈,深1丈。嘉靖四十二年(1563)削县城内侧土墙,筑石墙。万历九年(1581)后对城垣、城门历有重修加固。抗日战争时遭日军飞机轰炸,城墙塌毁。
   崇仁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于崇仁河两岸分筑南、北二城(民城、官城)城垣,其时为县治地。后经多次修葺。至清代县城内设东耆、西耆、北耆3里,有18街、27巷。城墙于民国22年(1933)因战事被拆除。
   资溪 明万历八年(1580)筑城于今鹤城镇。城墙周长500丈,顶宽0.8丈,高1.5丈,分设4门,外沿设有女墙,城墙内设马道,墙外护城河宽0.7丈。其时为县治地。万历三十七年(1609)至清同治六年(1768)被洪水冲毁。为加固城防,先后10次对城墙、马道、水门、城楼、女墙、城门等进行过修葺。城内修有秀水沟2条,宽0.4丈,深0.5丈,绕县治前后流向西城;城池内有衙前、十字、学前、田南、安仁、北门等街市。城墙于1952年因建设被拆除(详见本志卷九《军事》第五章《军事设施》)。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机构

市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抚州市
相关地名
临川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