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主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4103
颗粒名称: 一、民主管理
分类号: F272.93
页数: 2
页码: 2094—2095
摘要: 民主管理主要通过社员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或社务管理委员会实现,供销社所属企业设立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民主管理

内容

民主管理主要通过社员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或社务管理委员会实现,供销社所属企业设立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
   (一)社员 全区各级合作社初建时,基层合作社吸收劳动群众入股入社,社员成为供销合作社主人。1954年,全区有区级供销合作社80个,社员391434名,股金642850元。1956后3月,根据省供销社规定,无劳动力和孤寡残疾生活困难者入社,分期缴纳股金;凡参加农业社为农民者,可吸收为社员;凡参加农业社摘掉反革命分子帽子的可发展为社员;根据“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原则,除被管制和服刑无公民权利者外,均可吸收为社员。至1957年全区基层供销社共有社员375395人,股金671818元。1982年8月,对社员股金进行清理,落实股权,发给股金凭证。1983年3月,全区清理老股、落实股权,扩大吸收社股839446股,股金1118600元。1984年扩股123581股,股金464992元。1987年—1989年扩股48万元。1996年—1997年,清理老股200779股,兑现股红71999.15元。扩大社股(包括转股)855618股,股金24282438.5元。
   (二)社员大会和社员代表大会 社员代表大会是供销社实行民主管理的中心和权力机构,合作社一切重大问题,均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1954年8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出台各级供销社《章程》。同年,各县基层供销社先后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选出领导机构和出席县联社社员大会代表,各县供销社相继召开社员代表大会,成立联合社。基层供销社社员大会由全体社员参加,社员代表大会代表由社员直接选举产生。县(市)联合社社员代表大会代表,按基层供销社社员人数分配名额,由各基层供销社社员代表大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县供销社、基层供销社社员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县联社社员代表,每届任期3年。1953年4月至1955年7月,先后有74个基层供销社、9个县供销社召开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1958年,县以上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1962年恢复地、县、基层三级供销合作社,全区基层供销社与各县供销社相继召开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1969年,全区供销社机构撤并后,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委员会制度。
   1981年8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达《基层供销合作社民主管理试行办法》。1983年3月,抚州地区各县(市)供销社和基层供销社普遍召开社员代表大会,恢复供销社民主管理制度,选举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县(市)供销社改为经济实体联合社。域内供销社系统第三届社员代表大会于1983年1月到1984年相继召开,全区11个县(市)183个基层供销社普遍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基层两级供销社理事会和监事会。
   1996年—1997年,各县(市)供销社先后召开第四届社员代表大会。进入市场经济后,供销社直属企业和基层社均无法正常运营,公司职工纷纷离岗,供销社机构进行改革,社员代表大会被取消。
   (三)理事会和监事会 全区县(市)、基层供销社理事会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为同级社社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机构。理事会一般由7人至15人组成,主任1人、副主任1人~3人在理事中推举产生,理事任期与社员代表任期相同。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会议。
   全区县(市)、基层供销合作社监事会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代表会闭会期间,对本级理事会和所属企业进行检查、监督。监事会一般由7人~15人组成,主任1人、副主任1人至2人在监事中推举产生,任期与理事相同。50年代监事会成员除1名专职副主任和1名监事由本社干部担任外,其他主任和副主任由同级党政领导或财贸部门负责人兼任,监事由社员代表兼任。80年代,监事会成员由本社和下级社社员代表兼任,监事会下设办公室,配备1名~3名专职干部处理日常工作。监事会由主任负责召集,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1997年以后,理事会、监事会改组为社务管理委员会,管委会成员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社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机构,实行主任招聘制和主任负责制。
   (四)商店委员会 1954年,供销分店(分销店)设立商店委员会,实行民主监督,委员由分销店业务管辖区社员推选或聘任社员积极分子担任。商店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由分销店主要负责人兼任,也有分销店组成社员小组,行使民主管理职能。
   (五)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 基层供销社改为农村国营商店后,1969年1月,域内推广河北省万全县安家堡供销社经验,由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建立贫下中农管理商业代表大会,再从代表中选出贫下中农管理商业委员会,设立主任1人,由公社主管财贸书记兼任,副主任2人,由贫下中农代表和商店负责人选任。1978年停止活动。
   (六)职工代表大会 全区供销社1981年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由职工直接选举产生,名额一般不超过职工总数1/3。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每次会议必须有2/3职工或代表出席,进行选举或作出重要决议。
   (七)协会和联合会 各类协会是规范行业自律、反映行业诉求、维护成员权益和传递产业信息的服务平台。全市供销社根据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积极领办各类专业协会,实施联合合作,跨区域、多层次创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会),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反映诉求、传递产业技术信息和培训农民技术及产业能人,发挥与政府沟通的作用。
   2002年,市供销社组建全市烟花炮竹经营流通行业协会和全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格局。2005年底,市供销社注册全市首家市级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并倡导各县(区)供销社加快抢注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同年10月,临川区供销社成立农业生产资料行业协会,农资协会共收纳包括26家农资公司在内的46个农资经营者会员。该协会通过行业自律,增强农资经营者为农服务意识,同时为组建全区性农资连锁网络打下基础。同期宜黄县供销社成立农资流通行业协会。
   2006年5月,市供销社召开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成立大会,同时举办35人参加的培训班。经纪人协会加强对农产品经纪人的跟踪服务,积极提供信息、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帮助,使之成为推动全市农产品经营的骨干力量。在市供销社的督促推动下,各县(区)供销社分别成立农资、烟花炮竹、再生资源、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各类协会加强供销社与农民的联系,为助农增收创造有利条件。至年底,全系统有各类行业协会40个,会员总数2570人。此后,每年供销社均通过协会组织进行培训,提高会员素质。2007年市供销社荣获总供销社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培训技能、鉴定开拓奖。2011年5月,市供销社牵头组织成立抚州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到年底,全市供销系统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和联合会45个,其中,市级协会5个,县级协会40个,会员总数2545人。其中,团体会员163个,个人会员2382人。这些协会覆盖农产品、再生资源、农资、烟花炮竹等多个领域。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
万全县
相关地名